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2024-08-05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共13篇)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篇1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把长方形、正方形并列起来使用,因此教材的编排是符合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时可让学生先观察物体,引出长方形、正方形的概念,再利用长方形、正方形纸,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探索二者的边和角的特征,沟通它们的联系。

沟通联系,淡化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区别。正方形具有长方形的所有特征,又具有独特的个性。要正确理解这两个概念要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但是基于前面的分析,本课教学时在探究出它们各自的特征后,应淡化它们之间的区别,重点沟通它们的`联系,只要让学生知道正方形具有长方形的特点,正方形和长方形可以动态转换即可,而不必要求学生总结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因此,当学生归纳概括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之后,应引导学生找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相同点:都有四条边,对边相等;都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篇2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 学会“盘旋”两个生字。会用“已经”说话。

(3) 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同学们,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小鹰学飞》, 上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 学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 课文讲的是 (出示一段填空, 生读) , 拿出《当堂练习纸》在田字格里写上上一堂课学到的生字。

(2) 对照正确答案, 全对的举手。刚才老师看到有两个字, 有的同学写得不正确。 (鼓、算)

过渡:同学们上一堂课学得真不错!小鹰一路飞来, 它先飞到了…… (板画:大树、大山、白云) 。

二、品读感悟

1. 第一次学飞 (1~2自然段) (1) 出示两段话, 指名读。

(2) 第一次, 小鹰飞到了——— (贴小鹰图在大树的上面) 。

小鹰那么小, 从来都没有飞过, 今天一下子就能飞到了大树上, 它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高兴) 谁能用朗读把小鹰高兴的心情表达出来? (出示:我已经会飞了。指名两位学生读)

(3) 加上标点 (贴感叹号) , 这是感叹号, 加上感叹号朗读时和刚才又有什么不一样了? (谁来再读一读?把感叹号给读出来)

(4) 你有没有感觉到小鹰的高兴?能再高兴些吗?你已经喊出来了! (“喊”变成红色) 谁再来大声喊一喊?

(5) 带着满脸喜悦的笑容, 一起喊一喊。

(6) 谁能像小鹰一样, 用“已经”来说一句话?

(7) 多么高兴、多么得意的小鹰啊。课前, 先学提纲中老师已经让大家收集的相关的词语, 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一下它现在高兴的心情吗?

(8) 这只“洋洋得意”的小鹰, 你觉得学飞容易吗?这只“乐不可支”的小鹰, 你觉得学飞容易吗?

(9) 学飞真像小鹰说的那么容易吗?听听老鹰是怎么说的。请一位同学读读老鹰的话 (指名生1:这是一位严厉的老鹰。生2:这是一位既严格又亲切的老鹰。生3:这又是一位语重心长的老鹰, 还加上了摇头的动作, 读得真好) 。带着你的理解, 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齐读)

过渡:听了老鹰的话, 小鹰只好又跟着老鹰往上飞。这次它飞到了——— (贴小鹰到大山上)

2. 第二次学飞 (3~4自然段)

(1) 任务提示:读读3~4自然段, 看看小鹰这次是怎么喊的?老鹰又是怎么说的?

(2) 自主学习:自由读。 (读后将课件点至下一页)

(3) 交流共享: (1) 指名说说小鹰是怎么喊的, 出示小鹰的话。 (2) 和上一次比起来, 小鹰更加激动、更加高兴。谁再来读一读?小鹰大声的喊起来———

过渡:小鹰这一次真的会飞了吗?看看老鹰这一次又是怎么说的。

齐读, 这是第二次摇头说话, 所以课文中加了一个“又”字。你能用上“又“字说一句话吗?

过渡:如果你是小鹰, 刚才很轻松地飞到了大树上, 现在又飞到了大山上, 山那么高, 一定已经很累了。现在, 你还愿意跟着老鹰再往上飞吗? (真是坚强的孩子, 小鹰也像你们一样坚强、勇敢、听话) 这一次, 小鹰飞到了哪儿? (贴小鹰飞到白云下)

3. 第三次学飞 (5~6自然段)

(1) 任务提示:读读5~6自然段, 看看小鹰这次是怎么说的?老鹰又是怎么说的?

(2) 自主学习:同桌一起读。 (读后点至下一页)

(3) 交流共享: (1) 指名说说小鹰是怎么说的, 出示小鹰的话。 (2) 谁来读小鹰这一次说的话?我觉得你读得比原来轻多了, 为什么这样读?从后面的问号里, 你看出了小鹰的什么变化?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3) 这一次它还喊吗? (字体变红:“急促地喘着气”) 做做急促喘气的动作, 你在什么情况下, 也急促地喘气过?谁来急促地喘着气读一读? (指名多人读, 体会累的语气) (4) 思考:在这段话里, 还能从哪些词句里看出小鹰这一次已经用上了全身的力气, 很累很累了? (鼓起劲、拼命) (5) 现在你就是小鹰, 正跟着老鹰拼命往上飞呢, 张开你的翅膀、闭上眼睛飞起来吧——— (音乐响起, 教师配乐渲染情境, 学生艰难地飞行) (6) 小鹰们, 现在有什么感觉?累到什么程度? (翅膀也抬不起来了, 气也喘不过来了) 将这一份累的感觉送到课文里, 再来感受一下小鹰的那一份累吧!齐读这段话。这一次, 老鹰又是怎么说的呢?出示最后一段话并齐读。理解:盘旋。 (板画在白云上面盘旋的几只鹰) (7) 小鹰们, 当你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好不容易飞到了白云下面, 抬头一看头顶上还有几只自由自在盘旋的雄鹰, 比你飞得高多了, 心里是怎么想的? (1生答) (8) 想想你刚才那种洋洋得意, 自以为已经天下第一的样子, 你现在一定很难为情吧?你有什么话想说吗?那你现在还觉得学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吗? (1生答) (9) 不用难为情, 在学飞的过程中, 你不仅越飞越高, 还能从中反思自己的行为, 不断汲取教训, 懂得道理, 你是一只最棒的小鹰! (10) 我听懂了你的意思了, 你是说不管自己取得多大的成绩, 都不能骄傲自满, 因为还有好多人都比你强多了, 学习是永远没有止境的, 对吗?我想起了一个成语, 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出示:学无止境, 齐读) 看到上面飞翔的雄鹰, 你一定很羡慕吧?你以后还想不想继续学飞赶上甚至超过其他的鹰呢?要飞得更高, 该怎么办呢? (1生答) 真了不起!有志气!相信你一定会越飞越高的!你的话又让我想起来另外一个成语 (出示:一往无前, 齐读)

(下转第92页) (上接第20页)

4. 总结提升

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鹰学飞》这篇课文, 课文主要讲了在跟着老鹰学飞的过程中, 老鹰不断地提出新的目标, 使小鹰明白了, 不管你取得多大的成绩, 都不能自满, 因为学习永远都没有尽头。面对困难, 我们要像小鹰那样, 勇敢面对挑战, 一定会获得成功。用两个成语来概括, 那就是——— (齐读:学无止境、勇往直前)

5. 分角色朗读全文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只可爱又坚强的小鹰, 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分角色读一读课文。

三、识写生字“盘旋”

(1) 课文中还有两个生字没有写, 这是一个词语。 (齐读)

(2) 组词。

(3) 这两个生字给我们带来两个新的偏旁, 自学提纲中大家已经自学过了, 认识它们吗? (一个是“盘”字的“舟字头”, 还有一个是“旋”字的“方字旁”)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记住这两个字? (笔顺记忆法、换偏旁、熟字记忆法) 怎样把它写漂亮? (左窄右宽、上紧下松)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篇3

1. 小朋友,秋姑娘悄悄地来了,她给江南水乡换上了一件美丽的衣裳,你们想去看看吗?

2. (播放金秋江南的图片)看,这就是金秋水乡如诗如画的美景。(配以轻音乐,学生静静地欣赏)

二、 初读词串,认读生字

1. 在金秋的水乡,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出示词卡)

金秋烟波水乡

芦苇菱藕荷塘

夕阳归舟渔歌

枫叶灯火月光

3. 小朋友们看得可真仔细。今天,我们就乘着想象的小舟到水乡游一游、看一看。你能把这课的生字朋友都读好吗?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生字词可以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教师边巡视边指导,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4. 小朋友读得很认真,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朗读?

[设计意图:词串识字承载的不仅仅是学会几个生字的任务,词与词之间的留白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犹如一首音韵和谐的小诗。读正确、读通顺、读得有滋有味……就在学生一遍遍琅琅上口的诵读中,传达出汉语言特有的声韵美。]

三、 想象画面,感悟诵读

1. 想一个好名

小朋友们,如果给《识字1》起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会起个什么名儿?(“金秋水乡”“水乡的秋天”“水乡真美”等等)

2. 展一幅画卷(指导学习第一行词串)

(1) 我们坐上小船,乘着秋风来到了绿水荡漾的水乡。瞧,一望无垠的湖面在微风中荡起了粼粼的波纹,远远望去,湖面烟雾茫茫,是那么辽阔。(出示图画:水乡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生字的对应)

(2)(出示:金秋 烟波 水乡) 你能读好这几个词语吗?

(3) (出示“秋”的古文字)教师讲述“秋”的造字规律:小朋友,你们看,“秋”的左边是个“禾”,它表示是庄稼。秋天,庄稼成熟了,变成金灿灿的,就像火烤过一样,所以,古人在“禾”的右边加了一个“火”字。当庄稼像被火烤过,黄灿灿的时候,秋天就到了。

(4) 教师有感情范读第一行词语。猜一猜,老师为什么这样读?(引导学生一边诵读词语,一边想象水乡秋天美丽的画面)

[设计意图:一个古文字“秋”字,是中国几千年汉字文化的一个小小缩影。就在孩子们追本溯源,探寻汉字的造字规律时,我们的情感与古人的精神世界也就贯通了。教学时要发挥汉字表音、表形、表义的优势,变机械识记为明字理、悟结构的文化熏染。]

3. 赏一池秋色(指导学习第二行词串)

(1) 秋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小朋友想不想去荷塘找一找秋天?多媒体播放荷塘的秋景,展示一组画面,让学生说说芦苇、菱藕的样子。随着学生的描述,教师在黑板上勾勒出荷塘的简笔画。

(2) 在一个碧绿的荷塘上,一片芦苇在秋风中摇曳,洁白的苇花随风飘舞,一节节莲藕嫩生生的,多美的荷塘啊!(出示:一片芦苇、一节莲藕、一个荷塘、几个菱角)刚才我们看到的像“一片、一节、一个”这些词,我们叫它数量词。数量词与后面的事物一定要搭配得当,否则会出笑话的。现在,谁想把自己看到的景色告诉大家?(自由读、指名读、小组间赛读)

(3) 读到这一行词语,你觉得金秋的水乡怎么样?(美丽、富饶)

(4) 把水乡的美丽景色读出来,齐读第二行词串。

4. 听一曲渔歌(指导学习第三行词串)

(1) (多媒体播放一段渔歌)听,这是什么声音?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湖面,一只只小舟从远处归来,渔民们唱着欢快的渔歌满载而归了。

(2) (出示:一轮夕阳 一只只小舟 渔歌)同桌练读,汇报朗读。

(3) 读到这一行词语,你觉得金秋的水乡怎么样?(忙碌、富饶、幸福)

(4) 把你对水乡的赞美加进去,齐读第三行词串。

[设计意图:不同的量词和名词巧妙组合,构成了一幅有色彩的图画,奏响了一支有旋律的乐曲。内涵丰富的识字课,既为孩子识字提供了语境,使识字与阅读紧紧相连;又活学活用,在积累中简单运用语言,加强了字词的综合训练。]

5. 赏一湖夜景(指导学习第四行词串)

(1) 夕阳落下去了,月亮升上来了。在皎洁的月光下,你看到了什么?(出示:枫叶 灯火)

(2) 你能在“枫叶”前面加上一个词吗?(火红火红的、红艳艳的)引导学生观察枫叶的颜色、形状、姿态等。

(3) 想一想,在“灯火”的前面,可以加个什么词呢?(星星点点的、若明若暗的)

(4) 读到这一行词语,你觉得水乡的秋夜怎么样?(宁静迷人)把你的感觉带进去,齐读第四行词串。

[设计意图:词串识字中,一行词串就是一幅动人的画面,四行词串连起来便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迷人的秋景。“读到这一行词串,你觉得金秋的水乡怎么样?”教师用语言激活了一个个词语背后的画面、情感,虽是同一个问题,但每一行的回答却不相同,或悠远、或清新、或富饶、或宁静,水乡的金秋就在这一次次的叠加中越来越丰厚、有意蕴。]

四、 回归整体,赏读全文

1. 小朋友,这篇识字课文读起来很上口,很好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指黑板上字卡“乡”“塘”“光”三个字红色的韵母)哈哈,原来它们都押韵呢!(教师范读,强调韵尾。同桌连读,汇报朗读)

2. 小朋友们发现了吗?这些词虽然是一个一个独立的,但每一行词语串起来读就觉得很美,像一首优美的小诗,像一幅美丽的画面,四幅图连起来就是金秋水乡美丽、富饶的场景。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出来吧!

3. 金秋,我们摇着小舟来到碧波荡漾的水乡,首先看到了——(引读)金秋 烟波 水乡。我们来到了清凌凌的荷塘,看到——(引读)芦苇 菱藕 荷塘。夕阳西下,渔民们满载而归,我们看到了——(引读)夕阳 小舟,听到了——(引读)渔歌。夜幕降临,水乡变得格外宁静,只见——(引读)枫叶 灯火 月光。

4. 学完课文,你对金秋的水乡又有了怎样的印象?

5. 带着对美丽水乡的热爱之情诵读《识字1》。

五、 共同探究,巧记生字

1. 现在,我们不仅要读准这些生字,还要想办法把这些汉字深深地印在自己的头脑中。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记的办法最奇妙!

2. 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3. 指导书写,引导实践。

(1) 引导学生认识两个新偏旁:“火”和“欠”。

(2) 重点指导:“歌”和“烟”。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篇4

兴(xīng xìng)奋 坚(jiān jiē)强

二、看拼音,写词语(16分)

qíng lǎng yán jiū xiǎn lù pí láo

()()()()

bǐ cǐ duàn liàn jiào shì zuǒ tiāo yu xuǎn

()()()()

三、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语:8%

例:(拾)贝壳

()太阳()音乐()报纸()苹果

四、比一比,再组词(12分)

近()摸()菜()

进()模()睬()

五、用线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10分)

爸爸坐在 一条 大楼正在建造

蓝天上 一台 绿领巾多美啊

小明胸前的 一座 电脑台前工作

建筑工地上有 一片 白云在飘来飘去

六、把下面错乱排列的句子,整理通顺,把序号写()里(6分)

()雷雨停了,太阳出来了。

()傍晚,下起了雷阵雨。

()太阳慢慢地下去了,虹不见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像一座七色的桥。

七、阅读(35分)

(一)小獾见小刺猬来了,高兴地迎上去。他送给小刺猬一把椅子。小刺猬不好意思地说:“我怎么能要你的椅子呢?我可没干什么呀!”

1.填写合适的量词(8分)

一()椅子 一()椅子

一()小刺猬 一()小刺猬

a)照样子写词语(4分)

例:(高兴)地(迎上去)

()地()()地()

b)请在正确的句子后打√(3分)

“我怎么能要你的椅子呢?”这句话的意思是:

(1)我能要你的椅子。()

(2)我不能要你的椅子。()

(二)春天,宽宽的河岸上,小草铺成了浅绿色的地毯,上面点缀(zhuì)着各种野花:金黄色的蒲公英,火红的灯草儿花,浅粉色的野生菊……大自然把它打扮得格外美。

既然有草,自然少不了羊群。大大小小的羊儿,一会儿低头吃草,一会儿抬头欢叫。羊群远去了,我登高远望,就像一朵朵盛开的白牡丹,镶(xiāng)嵌(qiàn)在绿毯上。

春天真美丽!

1.短文一共有 节,请标上小节号。(4分)

2.把描写颜色的词用“______”划出来。(4分)

3.短文中“白牡丹”指的是什么?

“绿毯”指的是什么?(4分)

4.文中划线的句子中的“它”指的是。(3分)

5.春天在你的眼睛里还是什么样的?请你写一写。(不少于20字)(5分)

八、正确抄写句子。(3分)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篇5

教学目标:

1. 能用整十数、整百数进行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2. 知道用整十数估算比用整百数更接近精确值。

3. 通过学习,了解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用整十数、整百数进行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出示情景图(12个带有标价的玩具)

师:小丁丁他们要去玩具店买礼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问:他们各买了什么玩具?价钱呢?

1. 初次估算

师:给你们10秒,估计一下,谁花的钱最多?怎么知道的?

生:把这些数看成邻近的整百数来算。

反馈

100+200=300300+200=500200+200=400100+400=500

2. 第二次估算

师:现在小巧和小胖怎么比呢?

生:用整十数估算。

师:用整百数估算不能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用整十数来估算。

3. 精确计算出总价。

师:比较精确计算和用整十数、整百数估算。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要用到估算,它可以使我们快速地得到一个离精确值很近的`结果。

4. 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估算。你们觉得估算这个方法好不好?

二、巩固新知

1. 师:小朋友,在我们的身边常有一些事需要我们快速地估算,看以下各题:

①学校里有男生319人,女生有462人,学校要给他们每人订一份少年报,大约要订多 少份?

②一套校服要215元,一双校鞋要158元,每人大约要付多少元?

③乐乐有288元,欢欢有144元,小胖说他们合起来大约有400元,你知道他使用什么方法估的吗?

2. 活动练习出示情景图(12个带有标价的玩具)

师:你们想不想买玩具? 选2种玩具,估一估要多少元?从信封里拿出相应的钱。

(师演示:→ 用整十数估→ 精确计算→生生活动→交流汇报。)

问:哪种估算更精确?

师:在估算时,你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呢?

反馈:估出的钱不够买东西。

比较:什么情况下会少估?

生:退到整十数会少估。

小结:估算时,因为进到整十数会多估,而退到整十数会少估,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估算。

三、拓展练习

开锁:密码是由2,4,7组成的,如果加上444,得到的结果必须在700与800之间。 这个密码是多少?

四、小结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篇6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知道加法运算的实际含义之一:组合。2.知道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3.知道加法交换律。【能力目标】

1.能理解图意列出加法算式并计算。2.能用加法交换律进行计算。3.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构建的思想处理学习过程。教学重点:

1.能看图列出正确的加法算式,并计算。2.能用加法交换律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能运用加法交换律。教具准备: “教学平台”媒体。学具准备: 红、蓝圆片。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请学生边回忆边说说幼儿园时,老师带你去过哪些地方秋游?2.出示小丁丁、小亚秋游时在公园里看老虎的情景。

二、探究:

1.看图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演示小丁丁、小亚数老虎的情景。3.根据小丁丁数虎的情景,列出加法算式。

(板)2+4=6 4.介绍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 + 4 = 6 加数 加号 加数 和 5.读算式。

6.看图小组讨论:小亚是怎样数虎的? 7.你能根据小亚数虎的情景列一个加法算式吗?(板)4+2=6 8.观察算式组:2+4=6,4+2=6。你发现了什么?

9.揭示加法交换律:交换2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三、巩固:

1.学生动手摆圆片,说说你是怎样摆的?可以怎样列式?2.结合题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篇7

[教学目标]

1.体会加法的意义,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经历探索和交流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工整的习惯,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棒、直尺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一)复习

(1)开火车口算

30+40= 40+50= 83+5= 33+6=

20+60= 10+25= 21+30= 45+30=

(2)指名说说以下几个数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73、63、40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观察情景图,获得信息

师: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去参观博物馆。看,他们来到了博物馆门前,小精灵明明正热烈地欢迎他们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境图)

出示P11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全班汇报发现。(二(1)有35人,二(2)有32人,二(3)37 人,二(4)34人,每班由2名带队老师)

2.看图提问

师:你能根据图来提出数学问题吗?(生自由回答。)

师:有这么多的问题,关于二(一)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我们如何解答呢?二(一)班和二(二)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呢?(学生独立思考。)

二、探究建模

1.出示:二(1)班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1)用口算35+2=37。(2)用小棒,先摆3捆5根,再摆2根,合起来是3捆零7根,也就是37。(3)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5+2=7,在个位写7,十位3+0=3,在十位下面写3,所以等于37。师生共同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数位要对齐,分开点写,用尺子)。

2.出示例2,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4.出示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P12和P13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共同订正。

四、回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篇8

我上了一节课《角》。这节课上完之后,我感觉成功之处在于

1.能驾驭教材,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灵活的解决办法。2.在小组合作学习产生争议的时候,教师能放能收,处理的到位,符合新的课堂教学理念。

3.在处理课堂练习时,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4.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5.我觉得教师角色转变的重心在于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本节课,若按老的教学路子,应先告诉学生什么叫做角,然后让学生把角的概念背下来,最后应用角的表示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而新的课程标准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给以恰到好处的点拨。在这点上,我处理的比较好。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角的形象,再让学生画出角,最后学生探究出角的概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非常透彻。6.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新课的引入、练习题的设计,辅助我上好这节课。

第 1 页 我还设计了大量形象、直观的课件。例如角的动态定义的演示。

本节课不足之处

1.教学容量还应大一些,练习还不到位。

2.个别学生未能参与到课堂当中来,还应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还有待提高。3.评价语言还不够丰富。

通过本节课教学,使我意识到今后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要从简单的角的计算开始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知道遇到问题如何下手,从何处下手。由浅入深逐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同样的问题要少讲多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暴露问题,自己在从旁补充完善。然后再练习,达到会做的目的。3.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平常的教学中,要让同学们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

4.教学观念还要不断更新,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充实自己头脑,指导新课程教学实践。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数轴的正半轴“数射线”,知道数射线正方向,有起点(0),有单位长度。2.会在数射线上找相邻的数。

3.会在数射线上标出所缺的数,会借助数射线比较数的大小。教学重点:正确认识数射线的特征(方向,起点,单位长度)教学难点:比大小。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它要“亮相”了。(课件演示)这位新朋友长得怎样?有些什么特点?

板书:起点,每格一样长(单位长度),从0开始数,越往右数越大。这是一条往右射出去的线,上面标有数字,所以我们叫它“数射线”。(揭题)

二、相邻的数

我们知道数射线上有很多的数,我们来找找“1”的隔壁邻居是谁?

我们把0和2叫做与1“相邻的数(整数范围内)”,0在1的左边,2在1的右边。数射线上找4、9的相邻数。

隐去所有的数,数射线上找5、7的相邻数。

小结:相邻的数就是与这个数连在一起的左右两边的数。

三、有规律的数数

现在,老鼠、兔子和袋鼠要进行跳远比赛,我们可以用数射线来量一量看看跳的有多远。(课件

演示)

谁能把它们跳得过程说一说?

引出1个1个数,2个2个数和3个3个数。齐数。

三、在数射线上比较两数的大小

谁能用式子来表示它们的比赛结果?如:1<2或2>1

小结:可以把比较的2个数放到数射线中去看,谁在右边谁就大。现在斑马也要来参加比赛,看看它跳得有多远?

现在我们把它们四个的比赛结果表示在1个式子里,你会吗? 5>3>2>1或1<2<3<5 小结:在比较几个数的大小时,可以先把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然后用<或>连接。

四、动脑筋

2<()

5>()

五、总结: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篇10

共26分)1.(2分)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增加3厘米,就成为一个正方体,而且表面积就要增加108平方厘米.原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_______立方厘米。

2.(4分)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块橡皮的体积大约是8_______           一个教室大约占地48_______ 一瓶墨水的容积大约是60_______         一辆小汽车油箱容积是30_______ 小明每步的长度约是60_______ 3.(2分)甲数比乙数多,乙数是甲数的_______,乙数比甲数少_______。

4.(2分)把25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放在桌上(如下图),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是_______平方厘米。

5.(4分)6.(1分)的倒数是_______,的倒数是_______。

7.(2分)一个长方体纸箱的棱长和是64dm,长、宽、高的比是3:3:2,这个长方体纸箱的表面积是_______ dm2,体积是_______ dm2。

8.(2分)_______ =_______ = +_______=1 9.(3分)++=×(_______)=×(_______)。

10.(2分)学校将200本书分给三个班,一班分得 ,二班分得,两个班共分得_______本书。

11.(2分)一块长方体钢板,长25分米,宽1.5分米,厚0.04分米.它的体积是_______立方分米。已知1立方分米钢板重7.8千克,这块钢板重_______千克。

二、选择题。(12分,每题2分)(共6题;

共12分)12.(2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规定,国旗的长与宽的比为3:2,以下几种规格的国旗中,()不符合标准。

A.495cm×330cm    B.90cm×60cm    C.15cm×9cm    D.48cm×32cm    13.(2分)下面图形中不能拼成正方体的是()A.B.C.14.(2分)一个饲养场,养鸭1200只,养的鸡比鸭多,养的鸡比鸭多多少只?正确的列式是()A.1200×     B.1200+1200×     C.1200﹣1200×     D.1200÷     15.(2分)一桶纯净水有 升,喝去一些后,还剩下这桶水的 .剩下的水还有()A.升    B.升    C.升    16.(2分)两个数的乘积是160,一个因数缩小8倍,另一个因数没变,积应是()A.160    B.20    C.40    17.(2分)把一根长方体的木料,等分成2段,表面积增加了()。

A.1个面    B.2个面    C.4个面    三、判断题。(10分)(共5题;

共10分)18.(2分)3吨钢板的 大于1吨棉花的。(判断对错)19.(2分)判断对错.长方体的表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20.(2分)甲数是,乙数是甲数的,甲乙两数的和是。

21.(2分)判断对错.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22.(2分)判断对错. 一个圆的半径与它的周长的比是1∶2π. 四、计算题。(12分)(共3题;

共12分)23.(4分)直接写得数。

3.6× =        ÷2=       ÷ =-× = ×0× =       3÷ =       × =        ÷-= 24.(6分)计算下列各题,能简便的请用简便方法(1)(2)(3)(4)25.(2分)张奶奶养了黑兔子60只,养的白兔比黑兔少,白兔子有多少只? 五、动手操作。

(共1题;

共4分)26.(4分)阳光小学六年级有150人参加学校组织的安全知识竞赛,其中共有120人分别获一、二、三等奖,获一等奖的人数占其中的,获二、三等奖人数的比是2∶3,获一、二、三等奖的各有多少人? 六、解决实际问题。(36分)(共6题;

共36分)27.(6分)求下列图形的周长 28.(6分)这个魔方是什么形状的?它的棱长是多少?有几个面的形状完全相同? 29.(6分)只列式不计算:(1)一个生日蛋糕,切成5等份的每一块比切成8等份的每一块重80克,这个生日蛋糕重多少克?(2)银行半年期存款的年利率为0.24%,如果把1200元钱按半年期的储蓄存入银行,到期后可得税后利息多少元? 30.(6分)一个数的 是24,它的 是多少? 31.(6分)一个无水的长方体鱼缸,从里面量得长50厘米、宽20厘米,里而放着一个高30厘米体积3000立方厘米的假石山.如果水管以每分钟180立方厘米的流量向鱼缸中滴水,至少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将假石山完全浸没? 32.(6分)修一条公路,甲队修了全长的,乙队和丙队修路的比是3:5,已知甲队比乙队多修24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26分)(共11题;

共2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二、选择题。(12分,每题2分)(共6题;

共12分)12-1、13-1、14-1、15-1、16-1、17-1、三、判断题。(10分)(共5题;

共10分)18-1、19-1、20-1、21-1、22-1、四、计算题。(12分)(共3题;

共12分)23-1、24-1、24-2、24-3、24-4、25-1、五、动手操作。

(共1题;

共4分)26-1、六、解决实际问题。(36分)(共6题;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篇11

数的产生

1、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这样的数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就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数位与数级(要弄清数位与计数单位的区别。)

3、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弄清不同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如:百万和万之间的进率是(100 ),十亿和千万之间的进率是(100)。题目举例:(10 )个千万是十亿。 一亿是100个( 一百万)。

二、数的读法和写法

1、读数:读数的方法:先按四位一级进行分级,从高位读起,每级都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或“亿”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如:304|2459|8762 读作: 三百零四亿二千四百五十九万八千七百六十二 2、写数:写数的方法:找到“万”字或“亿”字,从高位写起。确保每级四位,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补0。 如: 二千零九亿五千零三十万三千五百九十 写作:|5030|3590 3、数的组成:第一种:根据数位上的数来分析数的组成。 如:304| 是由(3)个(百万),(4)个(万),(2)个(千),(1)个(十)组成的。第二种:根据数级上的数来分析数的组成。如:304|2010 是由(304)个(万),(2010)个(一)组成的。

三、改写和省略

1、改写:去掉末尾的四个0,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如:450000=45万(去掉末尾的八个0,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如:00000=2亿

(再举一个超课本知识的改写例子: 45600=4.56万)

2、省略去掉末尾的四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去掉末尾的八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但要注意看清去掉部分的最高位,如果是5、6、7、8、9,要向前一位进一,是0、1、2、3、4舍去)

如:54340≈5万 56070≈6万

73000≈7亿 459800000≈5亿

3、改写和省略的区别

4、一亿有多大?100张纸的厚度是1厘米,一亿=一百万个100, 1厘米×一百万=1000000厘米=1万米

5、比较数的大小: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从高位比起,最高位相同,比下一位……。

6、CE(清除键) ON(开关及清屏键) “+一×÷”(运算符号键) OFF(关闭键)

7、最早的计算工具,14世纪,中国发明的算盘。算盘上方每颗珠子代表5,下方每颗珠子代表1。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篇12

认知目标

1. 知道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符号是“°”。

2. 掌握3个特殊角“直角、平角、周角”。

3. 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的主动探索过程。

情感目标

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周角、平角、直角”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旋转成角”。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1. 情景导入角的计量单位。(课件演示)

2. “度”是角的计量单位,读作“度”,用符号“°”标示。

3. 1度可以简写成“1°”

4. 出示37°,“37”表示数值,是“量数”,“°”是“计量单位”。

5. 作为计量单位“度”,生活中的应用范围很广:水沸腾时为100度,结冰时为0度;正常体温是摄氏37度,高于它就是发烧了;一盏100瓦的灯,连续开10小时,用电1千瓦小时,我们常称作1度电;近视眼患者佩戴300度的眼镜;某种白酒38度;上海位于北纬32度、东经122度,等等。

说明:通过课件的演示和生活中实例的介绍,生动的引导角的度量单位“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直角、平角、周角的定义。

1. 请你仔细地读读上面3句话,你觉得有什么问题。

2. 出示P68、P69出现的定义

i. 一点(O)和从这一点(O)出发的两条射线(OA和OB)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ii. 直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四分之一周,所成的角叫做直角;

iii.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二分之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iv.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3. 理解“旋转、端点、射线”。

v. 端点——一点(O)、曾经叫做“一个点、顶点”

vi. 旋转——利用圆规画圆,体会旋转,绕圆心旋转;

vii. 射线——没有尽头,也就无法表示长度,所以角度与射线的长度无关;

viii. 重新定义锐角和钝角

ix. 锐角:小于直角的角叫做锐角。(与以前说法一致)

x. 钝角: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叫做钝角。(重点理解“小于平角”)

说明:通过对概念中关键词的理解,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认识了直角、平角和周角。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得具体化和形象化。

三、学习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1.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2. 1直角=90°、1平角=180°、1周角=360°;

3. 2直角=1平角、2平角=1周角、4直角=1周角;

说明:通过对角之间关系的整理,让学生能够熟知不同类型的角。

四、小练习

1. 下列这些是角是锐角、直角、钝角、平角还是周角?

∠=78° ∠=180° ∠=123° ∠=360° ∠=20° ∠=90°

2. 填空

一个周角=_____个平角=______个直角

3. 填“<”、“>”或者“=”。

锐角〇90° 90° 〇钝角〇180°

说明: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对角的分类有更明确的认识。

五、总结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篇13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能按形状、颜色、大小、状态等将熟悉的物体进行分类并计数。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能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来认识与描述彩色图形片的特征。3.初步体会到不同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从而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能力目标:能简单口述分类的理由和结果。情感目标:

1.能在愉悦的数数活动中,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2.知道组内交流要有序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有不同意见。行为目标:

1.养成他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自己回答时要先举手,声音响亮的习惯。2.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

3.学会自己的物品要分类整理,不随便乱放。教学过程: 互动一(背儿歌):

叮铃铃,上课了,书放桌角,人坐正,认真上课我最棒。第一阶段:

1.出示小胖的书桌(堆满书、本子、铅笔、玩具„„),教师讲述:开学了,小胖的书桌乱七八糟,没有整理,谁来帮助他?(铅笔放进笔筒,书本整齐的放在书橱)剩下的玩具球怎么办?(放到玩具橱里)

师: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物品放在一起就是分类,我们要把自己的物品分类摆放,不能像小胖那样随便乱放。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自己的物品要分类整理,不随便乱放的良好生活习惯。】 第二阶段: 1.观察图1。

左边的菊花图,理解图意后问:图上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怎样?教师先示范说,然后学生跟着说。

【引导学生注意倾听老师的表达,并尽可能完整回答:按颜色分,分为4盆桔红色的花和2盆黄色的花。】

2.右边的球图,请学生观察后思考:按什么分?分的结果怎样?

【强调先观察,找出分类的标准后再分一分:按功能分,4只篮球,4只足球。】

学生在课本上完成后交流,在动笔前出示“正确书写姿势示范图”,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纠正不良握笔姿势。

3.集体说图2。

按性别分:4个男生,3个女生;

按大小分:3本大的练习本,5本小的练习本。

【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可大胆举手发表不同的意见。】 4.任选图3中的一幅图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按状态分:3只关上的铅笔盒,2只打开的铅笔盒; 按颜色分:1只黄色书包,4只红色书包。【引导学生在同桌交流时要互相尊重,声音要轻。】

5.多标准分类活动:选一些学生充当分类的角色(可以从男女,是否戴眼镜等多重角度选择人员)形象化引导每次确定一个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观察图4,两幅图怎么是一样的?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先试做后汇报,得出:同一幅图,分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不同。

【前后左右四人小组讨论时,每位组员的发言要有序,允许有不同意见。】

互动二(一问一答):123(坐端正),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安静听),(快快乐乐学数学)第三阶段:出示媒体(彩色图形片)

1.师在黑板上贴出部分彩色图形片,请学生描述这些图形片的特征。(如:这是一片黄色的大三角形等)

2.师:在你们的塑料袋里也有许多这样的彩色图形片,请把它们倒在桌子上。看着这么多的彩色图形片,你想干什么?

3.师:如果要把这些图形片分类,你准备怎么分?

要求:学生个别操作,然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同时注意学生分类的不同方法。4.汇报(媒体演示):

按颜色分,可以分成四类:红色的、蓝色的、黄色的、绿色的。按形状分,可以分成三类: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按大小分,可以分成两类:大的、小的。5.小结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通过动手操作,我们将彩色图形片进行了分类,可以按颜色分,可以按大小分,可以按形状分,这些都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的,每次分的标准不同,分得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6.游戏

捉迷藏:教师将某一类彩色图形片隐藏,学生观察少了哪一类。神秘图形:出示

仔细观察第一行、第二行图形的特点,猜猜第三小行中的?代表什么图形? 第四阶段:总结交流

上一篇:德育品牌学校汇报材料下一篇:工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