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cro行业情况分析

2024-09-13

中国cro行业情况分析(精选9篇)

中国cro行业情况分析 篇1

内容提要:我国CRO 行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国内的大型CRO 企业以早期的化学合成研究和临床前为主,拥有一批能够承担跨国制药企业药物合成与临床前研究外包服务的企业,如药明康德、尚华医药等。

(1)国内医药行业对CRO 的认知程度较低

目前国内医药行业对CRO 的认识仍处于初期阶段。无论是制药企业、研究机构还是政府部门,对医药研发外包服务还不太了解,对CRO 公司的功能和优势掌握不足,因而选择使用CRO 公司进行研发合作的国内制药企业数量比较少。这一现状对CRO 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有所阻碍。

(2)资深专业人才的短缺

CRO 行业属于现代服务业,主要依靠专业人员提供智力服务。由于CRO 行业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较为紧缺。目前,国内CRO 公司人员流动率较高。同时,专业人员的从业水准参差不齐,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经验和服务技术的知识共享有待加强,CRO 公司自身的员工培训体系也无法满足业务快速增长带来的人员需求。资深专业人员的缺乏以及人才梯队结构的不合理成为了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3)市场集中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内容选自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医药研发外包(CRO)市场监测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中国cro行业情况分析 篇2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行影响,自去年11月份开始,全国运输需求大幅下降,主要生产指标连续负增长。今年以来,随着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逐步实施,运输生产形势出现了积极变化。

一、运输生产情况

(一)铁路运输环比增长

(1)货物发送量同比仍然下降。一季度,全国铁路日均装车13.6万车,同比下降6%;其中,国家铁路日均装车完成11.31万车,同比下降5.7%。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7.66亿吨,同比下降6.3%;其中,国家铁路完成6.37亿吨,同比下降5.8%。货运量降幅趋稳。占全国铁路总运量8 3%的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今年降幅缩小,连续三个月降幅稳定在6%左右,比去年12月份减小了3.1个百分点。

(2)日均装车数环比持续小幅回升。今年以来,随着需求的缓慢回升,国家铁路日均装车月环比分别增长2%、3.8%和2.2%;3月份装车达到11.62万车,比去年12月份多装8682车,增长8.1%。

(3)重点物资和大宗货物运输量有升有降。受库存充足和煤炭价格预期的影响,今年煤炭运输需求一直不旺。一季度,国家铁路煤炭完成3.07亿吨,同比下降8.6%。石油供需相对平稳,运量变化不大,一季度完成3072万吨,同比下降2.3%。受钢铁产量增加的带动,铁路金属矿石运量今年一季度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同比增长19.6%;钢铁运量同比下降3.7%,环比上升10.8%;粮食同比下降22.8%。此外,矿建材料、水泥、化肥农药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二)港口吞吐量回升,航运市场持续低迷

(1)港口货物吞吐量降幅逐月减小。一季度, 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3.7亿吨,同比下降3.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4.4亿吨,同比下降7.2%;内贸完成9.3亿吨,同比下降1.3%。港口集装箱货物吞吐量完成2548万标箱,同比下降12.8%。一季度,上述生产指标降幅逐月减小,港口货物吞吐量逐月下降幅度分别为5.7%、4.4%和1.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逐月降幅分别为13.7%、8.4%和1.2%。港口货物吞吐量回升主要是进口铁矿石的拉动。集装箱吞吐量3月份完成942万标箱,同比下降9.9%,比1月份增运43万标箱。据市场分析,主要原因是船公司计划4月份以后提高集装箱运价,货主3月份提前出货。

(2)国际、国内海运价格仍低位震荡。今年以来,国际干散货波罗的海综合运价指数,从去年最低的663点稳步回升到3月10日的2298点;此后受矿石运输需求减少的影响,又再次下降,4月9日报收1478点。从中国到欧洲的集装箱运价, 从去年初的最高1600美元/标箱下降到近日的300美元/标箱,降幅高达81.3%。17万吨的好望角运矿船日租金从去年6月份最高23.4万美元下降到现在1.7万美元。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4月8日为1188点,较今年以来1072的最低点略有回升。秦皇岛港到广州的煤炭市场运价,从去年2月份的210元/吨跌到3月底的30元/吨,下降86%。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地区铁路运输依然紧张。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铁路运输需求下滑,总体供求矛盾大大缓解,但部分地区,如进出西南和西北地区、内蒙古西部地区由于受铁路通道和车辆不足的影响,运输供需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如入川铁路运输一直比较紧张,灾后重建物资又大量增加,使入川铁路运输满足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cro行业情况分析 篇3

目录

一、茶叶行业的定义与现状

1.茶叶行业的定义

2、茶叶行业的历史发展

3.中国茶叶行业发展现状

二、主要茶叶企业以及市场竞争状况

1.我国主要茶业及其优势分析

2.行业竞争格局

三、中国茶叶行业发展趋势

1.未来茶叶行业发展预测

2.未来茶叶行业技术开发方向

四、茶叶行业国内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一、茶叶行业的定义与现状

1.茶叶行业的定义

茶树属双子叶植物,约30属,5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我国的茶树有14属,397种。本文所指的茶叶行业主要是指从事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单位或者个体组织而成的体系。

2.我国茶叶行业的发展历史

我国是茶的发源地,历史非常悠久。据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三千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发现于神农时期,流行与唐朝,鼎盛在宋代。深入发展于明代,后一直流传至今。100多年以前,中国茶叶一直垄断着世界茶叶市场,但后来由于生产者缺乏组织,栽培技术落后,繁重的税收以及政治上的不稳定等原因,中国逐步衰落,曾一度落后于印度、斯里兰卡。从1969年到2000年间,随着国际茶叶市场的起起伏伏,国内茶叶行业也一直处于不稳定发展状态。直到2005年,中国茶叶产量达到93.4万吨,茶叶产值达到155亿元,重新夺回世界第一大产茶国的地位。纵观我国茶叶行业发展的脉络,推动茶产业发展的因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①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的各级政府开始注重发展茶行业,并且采取了一些退耕还林、西部开发等政策,促使茶园种植面积扩大,茶行业经济发展,茶叶产量快速增长。

②投资者支持3 目前,我国爱茶的消费者越来越多,茶行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消费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增多,也促进了茶行业的积极发展。

③新技术开发随着近年来茶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茶叶加工由手工作坊发展到流水线生产作业,不仅提升茶叶加工的效率,还能提高产品的质量。

④产品开发技术进步的同时,茶企已越来越重视茶叶新产品、新品种的研发,不断丰富市场选择,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

3.我国茶叶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西方国家对中国茶的品质了解甚少,高中档茶还远远没有被西方发达国家所认识,造成了所谓中国茶“一一二三”的现状,即种植面积第一,产量第一,出口量第二,创汇额第三。根据中商情报提供的数据:2012年,据18个产茶省上报数据汇总,我国茶叶种植面积为3578万亩,同比增加201.3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面积达到2233万亩,同比增加8.2%。2012年,我国茶叶生产克服早春低温等不利气候影响,面积、产量和产值同步增长。干毛茶总产量176.1万吨,同比增加16万吨;干毛茶总产值953.6亿元,增加166.7亿元。按茶园面积计算,全国茶叶平均亩产量49.2公斤,提高1.8公斤;亩产值2664元,提高335元。我国茶叶出口品种也在不断增多。目前,我国出口茶叶70%是绿茶,其中以珠茶、眉茶等中低档茶为主;乌龙茶主要销往日本;普洱茶主要出口周边国家和地区;红茶出口呈恢复性增长。尽管我国茶叶出口数量不断增加,出口品种也有所增多,但是市场仍有待拓展。我国茶叶出口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70%的出口对象国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尤以西北非国家传统市场为主。美国、俄罗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市场,欧盟、日本因农药残留检测,出口数量逐年减少。我们的茶叶附加值也有待提高。我国出口的产品多为原料性和大宗散装茶,贴牌加工居多,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企业只能获取微薄的加工费,更多利润被国外品牌商赚取。而且出口地相对集中,浙江地区占出口总量50%以上,其次为湖南、安徽、福建的企业。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互动,在2009年中国茶

叶行业再次站在高的新纪录。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面积1.86万公顷茶园,生产135万万吨,产值超过430亿元。据统计,中国的净茶人口260万。作为 深化本土饮料的健康意识的另一种茶,茶叶市场将进一步发展壮大,预计,到2015年,茶叶市场的规模将增加300亿至700亿元,市场蕴涵的巨大潜力把茶叶是希望和灵感,但市场的变化和整合市场资源重新配置需要把握的智慧与茶。从市场的角度来说,现在的国内茶叶市场看似波澜不惊,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众多茶叶企业亟待破茧而出。目前,我国茶叶市场整体需求趋于饱和,消费增长速度低于茶叶生产能力的扩张速度,呈现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上历史积淀的影响,我国的茶叶市场呈现如下特点:

特点一:多:茶叶种类多,行业企业多。5由于历史、地理原因,我国茶叶种类众多,大约有上千种茶叶,仅名茶就有两百种左右,而每一种茶叶因采摘时节、产地不同又可分出众多子类。与茶叶种类多相对应的就是我国从事茶叶种植、加工的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大约8000多万茶农、7万多家茶企。

特点二:乱:管理无序,标准缺失。产品种类和行业企业众多本就容易形成混乱的市场局面,而行业管理不健全和产品标准的不易操作更导致了茶叶行业出现比较混乱的局面。近年来,各地大建茶叶城、茶叶批发市场,甚至一个城市建有多个批发市场,超出了市场的需要,结果导致市场内商户的销量和利润越来越薄。而且批发市场由个体商户组成,自身所普遍存在的散、乱、杂和不易监管等特点,很容易发生漫天要价的情况。管理的松懈也导致食品行业普遍推行的QS认证在茶叶行业得不到有效执行。此外,行业内还存在假冒伪劣、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也严重影响了行业形象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特点三:弱:生产技术弱,品牌意识弱

我国茶叶企业数量虽多,但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茶叶研发程度偏低。绝大部分中国的茶企都缺少自主研发产品能力,在新品种研发上也显现出技术的薄弱和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我国多数企业还处于小规模、分散经营的阶段,产品也主要依靠散装形式销售,茶企普遍缺乏品牌意识。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1000多个地区茶叶品牌,已经在利用的茶叶牌号到达5000多个,而拥有肯定知名度的品牌确实寥寥无几。小而疏散、有品类而无品牌是国内茶企最突出的特征。茶叶行业目前多、乱、弱的特点导致了整个行业的无序竞争和低层次竞争,消费者购买缺乏依据和方向。可以说,国内的茶产业是“有名茶,无名牌”。

二、茶叶行业市场竞争状况

目前,中国的茶业企业几乎都是由中、小企业以及个体茶农、茶商组成的,规模很大的企业并不多见。但是鉴于茶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程度,以及茶业行业的开发潜力,这些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是异常激烈。

竞争一:不同类别茶叶间的竞争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茶叶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已达到较高水平,各类别茶叶处于充分竞争状态。目前,绿茶在茶叶消费中的占比仍处于第一位,其次是乌龙茶与红茶,普洱等紧压茶及花茶也占有一部分市场份额。近年来,乌龙茶生产快速发展,随着物流业的发展、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以及包装冷藏技术的发展,乌龙茶的消费市场也由过去的区域市场正逐步拓展为全国性市场,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趋势;在金骏眉、坦洋工夫、正山小种等福建红茶的强势带动下,全国其他各产区红茶也得到快速发展。

竞争二:茶叶企业间的竞争我国茶叶企业最大的特点是小而散,我国现有各类茶叶初制加工厂7万余家,平均每个加工厂的年生产加工能力约15吨;茶叶精制加工厂有1100多家,平均每个精制加工厂的生产规模约500吨;有专业茶机制造厂100余家,其中省级定点茶机专业生产厂30多家;还有数十家茶叶深加工企业。上规模的大型企业不多,多数为中小型,包括农户、商铺、半商半农的。茶叶行业企业主要包括传统的家庭作坊、小型加工企业以及大型规模化生产企业三类,目前仍以传统的家庭作坊式为主。

(1)家庭作坊以家庭为单位的作坊式生产,是茶叶生产的传统形式。这一模式以手工生产为主,未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产量低、规模小,数量多而分散。

(2)小型加工企业

茶叶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较低,目前大部分生产加工企业仍处于小规模生产阶段,在当地收购毛茶加工后通过直销等传统模式销售,无自有品牌或仅在区域内有一定品牌影响力,也未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该类企业实现了半机械化或机械化生产,但规模较小,管理粗放,产品质量不稳定;营销能力较弱,缺乏自有品牌,难以与消费市场接轨。

(3)大型规模化生产加工企业

近年来,茶叶行业逐步涌现出一部分规模化的大型企业,这类企业依托于自有基地,通过“基地+农户”的采购模式获取毛茶,采用机械化、大规模的生产加工方式,并以连锁经营模式实现销售。该类企业规模大,管理规范,营销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在行业内能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目前国内茶叶生产仍以家庭式、作坊式的中小型生产加工企业为主,企业数量多而分散、规模小,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企业较少,行业集中度较低。近年来,茶叶行业的格局呈现出由分散向集中发展的趋势,具备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逐步开始整合种植、生产、销售、研发等环节,产业组织化程度、产业水平和竞争力不断提高。与作坊式中小型加工企业相比,大规模的龙头企业拥有较完整的产业链,管理规范,拥有自主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优势更为明显。

竞争三:大型规模化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

目前,乌龙茶行业已形成了一批大型规模化生产企业,该类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品牌竞争、质量竞争、营销网络竞争等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日常生活消费品中的产品品牌、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该类企业的竞争将主要集中于产品品质与品牌建设。

三、我国茶叶行业发展趋势

1.消费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强

茶叶已成为我国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国民经济的增长将进一步推动茶叶消费。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消费理念也不断增强。茶叶作为一种传统饮料,其天然、健康的特性将会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茶叶消费量也将随着消费理念的改变而进一步增加。

2.对产品质量与品牌日益重视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关注,消费者对茶叶质量、安全将会日益重视。为此,国家也相继出台相关行业标准、法律法规严格把关茶产品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的提升,除传统的口感需求以外,消费者对于茶叶品牌和质量等需求也会不断加强。与此同时,中国茶叶行业的持续发展也需要打造一批强有力的茶叶品牌,以“康健”为驱动茶叶消耗的主导引子,为茶叶国际消耗地区和消耗群体注入文化动力,打造强势品牌,将成为我国政府以及茶企的一项艰巨任务。

3.消费习惯的区域性逐渐淡化

由于茶叶生产受地域限制,下游客户在品种的选择上多以当地或邻近产地的产品为主。在传统上,由于交通运输不便,人口流动性小,茶叶消费也因此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特征。近年来交通运输与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员在各地域间的迁徙、流动越发频繁,逐步带动了茶叶产品在产地外区域的推广,茶叶企业的销售半径不断扩大,运输时间缩短,消费者可以更方便、快捷地购买到各品种茶叶,品饮习惯的区域性特征将会逐步淡化。

4.生产方式将向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方向发展

我国传统的茶叶生产多以家庭为单位,茶叶加工企业规模小而分散,加工方式以传统手工作坊为主。这类企业技术与管理水平较低,产品质量不稳定,无品牌或品牌知名度低,且营销能力较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进行大规模产业化生产,有利于提高茶叶企业的生产效率,建立自有品牌,更有效的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安全。随着下游客户和消费者对产品品牌、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生产方式将成为茶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5.销售方式从单店单一模式逐步转向连锁经营等复合模式

多元而完善的销售渠道能够提升品牌知名度,是消费品生产企业形成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与传统的单店单一经营模式相比,连锁经营可通过复制销售终端式,塑造企业品牌在该品类茶叶中的形象与地位,更有利于产品推广。从市场发展来看,大规模连锁经营等复合销售模式是茶叶销售的必经之路。

中国cro行业情况分析 篇4

【企业网址】(点击看正文)

正文目录

第一部分 汽车物流行业的相关概述

第一章汽车物流综述2

第一节汽车物流行业概述2

第二节当今全球汽车物流的发展特点3

第二章汽车物流概述6

第一节汽车物流相关介绍6

一、汽车物流的概念6

二、汽车物流行业的特点9

三、中国汽车产业物流配送的三大主要模式1

1四、中国汽车物流现行的主体模式12 第二节汽车物流的四个环节1

5一、供应链采购下的零部件供应物流1

5二、实现精益生产的生产物流16

三、实施柔性化管理的销售物流18

四、实现“绿色物流”目标的回收物流21

第二部分 2014年汽车物流行业运行状况

第三章2014年国内汽车物流行业运行状况27

第一节汽车物流行业总体规模分析27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27

二、行业生产规模分析28

第二节汽车物流行业产销分析31

第三节汽车物流行业盈利能力分析32

第四节汽车物流行业偿债能力分析33

第五节汽车物流行业营运能力分析34

第六节汽车物流行业重点企业简析35

第七节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36

一、在第二产业中的地位36

二、在GDP中的地位38

第四章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44

第一节2011-2014年中国汽车行业经济运行分析44

一、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经济运行分析44

二、2012年中国汽车产业经济运行分析46

三、2013年中国汽车行业经济运行分析49

四、2014年中国汽车行业经济运行分析51

第二节中国汽车进出口情况分析53

一、2014年中国汽车出口情况分析53

二、2014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发展特点55

四、2014年中国汽车产品进口情况58

五、国家规范汽车出口秩序已显成效61

第三节中国汽车出口面临人民币升值考验及应对措施6

4一、汇率变化对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不利影响6

4二、汽车企业应对汇率变化的措施66

三、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汽车产业是把双刃剑69第四节中国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7

2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遭遇的瓶颈7

2二、中国汽车行业管理上存在的五大问题74

三、中国汽车企业面临的困境与发展对策77

四、中国发展节能环保汽车行业的几个政策建议第五章2014年国内各地区汽车物流行业运行状况83第一节2014年华南地区汽车物流行业运行情况8

3一、华南地区汽车物流行业产销分析8

3二、华南地区汽车物流行业盈利能力分析8

4三、华南地区汽车物流行业偿债能力分析86

四、华南地区汽车物流行业营运能力分析89第二节2014年华北地区汽车物流行业运行情况9

2一、华北地区汽车物流行业产销分析9

2二、华北地区汽车物流行业盈利能力分析9

4三、华北地区汽车物流行业偿债能力分析97

四、华北地区汽车物流行业营运能力分析99第三节2014年华中地区汽车物流行业运行情况10

1一、华中地区汽车物流行业产销分析10

1二、华中地区汽车物流行业盈利能力分析10

3三、华中地区汽车物流行业偿债能力分析10

4四、华中地区汽车物流行业营运能力分析106第四节2014年东北地区汽车物流行业运行情况110

一、东北地区汽车物流行业产销分析110

二、东北地区汽车物流行业盈利能力分析11

3三、东北地区汽车物流行业偿债能力分析11

5四、东北地区汽车物流行业营运能力分析116第五节2014年西北地区汽车物流行业运行情况119

一、西北地区汽车物流行业产销分析119

二、西北地区汽车物流行业盈利能力分析120

三、西北地区汽车物流行业偿债能力分析12

2四、西北地区汽车物流行业营运能力分析125第六节2014年西南地区汽车物流行业运行情况128

一、西南地区汽车物流行业产销分析128

二、西南地区汽车物流行业盈利能力分析130

三、西南地区汽车物流行业偿债能力分析13

3四、西南地区汽车物流行业营运能力分析135

第一节零部件物流概述139

一、汽车零部件的种类139

二、汽车零部件物流的分类140

三、汽车零部件物流的主要运作模式142第二节中国汽车零部件物流发展分析146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物流发展现状146

二、汽车零部件物流市场需求分析149

三、中国汽车零部件业的物流商机151 第三节中国汽车零部件物流与整车物流的比较153

一、研究汽车零部件物流与整车物流的意义1

53二、整车与零部件功能特性的差别15

5三、汽车物流服务模式的区别156

四、汽车物流管理过程的比较158 第四节汽车零部件物流发展模式分析162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主机厂中心型”供应物流模式解析16

2二、汽车配件物流模式的改进165

三、中国汽车零配件产业JIT管理物流模式分析167

四、第三方汽车零配件供应物流及其发展模式分析168 第五节中国汽车零部件物流业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发展趋势17

1一、中国汽车零部件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17

1二、汽车零部件物流企业的发展建议17

2三、中国汽车零部件物流的三大发展趋势174第七章2014年国际汽车物流行业运行状况180第一节国际汽车物流行业发展轨迹综述180

一、国际汽车物流行业发展历程180

二、国际汽车物流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8

2三、国际汽车物流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185第二节主要国家汽车物流行业发展的借鉴188第八章整车物流191

第一节整车物流概述191

一、整车物流的概念191

二、汽车整车物流的基本特点192

三、国内整车制造商的两大物流运作模式194

第二节中国整车物流行业发展概况198

一、中国整车物流业的发展特点198

二、中国整车物流发展模式探析201

三、中国整车物流运作与发达国家的比较分析203 第三节港口整车物流发展分析205

一、港口整车物流的介绍及主要特点20

5二、中国港口整车物流面临的主要问题207

三、国外港口整车物流发展的经验启示208

四、中国港口整车物流的发展建议210

一、中国整车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21

4二、中国整车物流遭遇机制困局217

三、制约中国整车物流的几个因素219 第五节整车物流行业的发展对策及趋势2

21一、中国整车物流的发展建议221

二、构建汽车行业整车物流体系的措施22

3三、中国整车物流业的发展趋势224第九章汽车物流行业运行环境分析229第一节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29第二节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分析230第三节国内汽车物流行业政策分析2

31一、行业具体政策2

31二、政策特点与影响232

第四节上、下游行业影响分析23

5一、上游行业影响分析23

5二、下游行业影响分析236 第三部分汽车物流行业运行数据分析

第十章汽车物流行业前十强省市比较分析第一节前十强省市的人均指标比较第二节前十强省市的经济指标比较

一、前十强省市的盈利能力比较

二、前十强省市的营运能力比较

三、前十强省市的偿债能力比较第十一章汽车物流行业所有制结构分析第一节行业规模实力分析252第二节行业损益情况分析253第三节营运能力对比分析254第四节盈利能力对比分析255第五节偿债能力对比分析256第十二章汽车物流行业规模结构分析第一节行业规模实力分析259第二节行业损益情况分析260第三节营运能力对比分析261

242 242 243 243

244246252

259

第四节盈利能力对比分析262第五节偿债能力对比分析263 第四部分汽车物流行业进出口现状与预测

第十三章中国汽车物流进出口现状与预测第一节汽车物流历史出口总体分析

一、汽车物流出口总量历史汇总

二、汽车物流出口价格历史汇总第二节汽车物流历史出口月度分析

一、汽车物流出口总量月度走势

267 267 267 268 271 27

1二、汽车物流出口价格月度走势第三节我国汽车物流出口量预测

一、我国汽车物流出口总量预测

二、我国汽车物流出口金额预测第四节我国汽车物流出口价格预测 第五部分汽车物流行业相关运行风险预测第十四章市场环境风险预测283第一节国内同业竞争风险283第二节国际同业竞争风险284第三节金融市场风险285

272 275275276279

第四节技术市场风险286

一、安全技术286

二、效率技术289第五节人力资源风险292

第十五章汽车物流行业环境风险预测295第一节宏观经济周期风险29

5一、产业增长弹性分析29

5二、宏观经济影响分析296

三、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的特点298第二节国家产业政策现状及变动影响302第三节行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因素303第十六章汽车物流行业财务风险预测306第一节行业债务风险分析306第二节行业营运风险分析307第三节经营风险分析308第四节管理风险分析309 第六部分汽车物流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第十七章国内汽车物流竞争状况313第一节竞争格局分析313第二节竞争模式分析314第三节企业竞争力分析315第四节行业结构性分析316

一、行业省分布历年概况316

二、行业销售集中度分析318

三、行业利润集中度分析

321四、行业规模集中度分析323第十八章国内汽车物流重点企业分析327第一节国内汽车物流重点企业A327

一、公司基本情况327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328

三、公司投资情况330

四、公司前景展望333

第二节国内汽车物流重点企业B336

一、公司基本情况336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338

三、公司投资情况3

41四、公司前景展望343

第三节国内汽车物流重点企业C34

5一、公司基本情况345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347

三、公司投资情况348

四、公司前景展望350

第四节国内汽车物流重点企业D354

一、公司基本情况354

二、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357

三、公司投资情况359

四、公司前景展望360

第十九章2015-2019年汽车物流行业发展预测及建议365第一节2015-2019年国际汽车物流市场预测365第二节2015-2019年国内汽车物流市场预测366

一、2015-2019年汽车物流产能预测366

二、2015-2019年汽车物流产量预测369

三、2015-2019年市场需求前景37

1四、2015-2019年市场价格预测37

2五、2015-2019年行业集中度预测374

第三节相关行业建议378第二十章专家观点与研究结论380第一节报告主要研究结论380第二节博研咨询行业专家建议381更多图表:见报告正文

详细图表略„„.如需了解欢迎来电索要。

本报告实时免费更新数据(季度更新)根据客户要求选择目标企业及调查内容。附录:

附录一:《商用车运输服务规范》(WB/T1032-2006)说明 附录二:《商用车运输服务规范》(WB/T1032-2006)

中国服装行业发展情况 篇5

1)生产能力:世界第一的“服装制造大国”,广阔的资源、用廉价的劳动力和庞大的市场,生产能力相对较强,对生产管理和成本核算相对重视。 2)生产形式:服装企业是典型的“加工型企业”。服装产业开始由生产加工型为主向品牌加工和贸易型转变。 3)产业分布:纳入国家统计指标的企业有21000多家,其中87、5%是小企业,大部分是从个体、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的非国有企业,产值占76%,控制的资产占63%,实现利润达到了90%。效益好的企业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山东、上海地区,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76%,实现利润占全国的90%。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上海等东南沿海省份所生产的产品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新十年启幕,产业能否全面回暖、地方的服装振兴规划、纺织振兴规划实施的第二年,承接产业转移,中西部各个省份承接产业转移的大潮、服装产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各地兴建服装工业园区。新疆的棉花、内蒙的羊绒、宁夏的皮草、中国服装的重心在东部,但是产业资源的重心却在中西部。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设备迁移,而应该是能力的迁移。转移的过程是兼并重组的过程,也是由弱到强的过程,只有淘汰落后产能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 4)生产难题:“招工难”有破解的锦囊妙计:用工方面面临压力、工人素质要求、用人模式。中国纺织业正面临着发展中企业的规模、市场份额和创新的集中度走向问题。 2、技术: 1)大量先进的进口生产工业设备、发达的交通设施、国际先进的物流产业、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时尚业转变,技术型产业,知识型产业,时尚型产业。 2)服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设备现代化+企业信息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新的诠释:信息化的高价值性、稀缺性、难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 3、消费市场: 1)国际市场:世界第一的“服装出口大国”,纺织品及服装出口创汇达617、7亿美元,占到了全国的18、97%。而顺差为474、62亿美元,占全国商品贸易顺差的156、14%。欧美经济的衰退,订单减少,我国服装出口下滑,对欧美市场依存度高的企业陷入困境,市场单一,不能改变国际需求萎缩的大环境,但却可以提升“中国制造”的出口竞争力。

产业回暖、边境贸易异军突起。 2)国内市场:占世界1/5人口的消费大国,20,我国纺织工业总产值超过10644亿元,销售总额10024亿元,实现利润336、6亿元,全国服装和纺织行业70%的利润来源于内贸市场,内贸成为中国服装的主战场。服装业的“外转内”外贸企业做内贸市场。纺织品服装内销最大的潜力市场还是在农村。城镇居民每年衣着支出在1000元以上,农村却不到200元,基本上只相当于城镇的1/5左右。”中国大部分市场被那些90%在中国制造的品牌所占领,服装企业竞争停留在比较低层面上,主要还停留在价格、款式等方面的竞争,绝大多数服装企业的产品销售还是以批发市场的大流通为主。 4、设计: 1)培育国际品牌和养活国外设计师的尴尬真相,设计能力较弱,中国服装企业结构链停留在传统设计管理的模式,设计手段多停留在纸面放样的落后阶段,设计周期长,服装的新产品周期(设计、成衣到进入销售)工业发达国家平均2周,美国最快4天,而我国平均是10周时间,差距非常明显。试制成本高,造成新产品创新能力弱,新品开发周期长,就不容易发掘适销对路的产品,进而造成库存积压,影响资金周转。 5、品牌: 1)我国是服装大国,但不是服装强国,还处在品牌初级阶段。各方面的配备不是还完善,缺泛运作的人力,品牌营销能力相对较弱。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加强,中国服装行业最为成熟和稍微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当属男装和羽绒服,杉杉、雅戈尔、七匹狼、波司登、美特斯邦威。但盈利能力还是太低,品牌没有规模,通过低成本优势在与国际品牌进行竞争。国际服装品牌在世界品牌10X0强中有7家服装品牌入围,中国服装只有2家进入中国品牌100强。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服装品牌,中国没有一个品牌成为世界上有影响的品牌,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时尚” 2)国际品牌的进驻、企业的结构、生产开发和生产管理、设计和营销,企业的运作、中间的管理、综合开发能力、市场竞争力、被动市场型、橄榄结构升级为主动市场型的杠铃结构。 6、营销: 1)竞争:较早推行市场多元化的企业、企业会调整市场策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增长潜力大的新兴市场。资金优势、品牌和产品优势、市场营销优势、竞争格局与国际大佬同台竞技,中国品牌能否打赢“平价战”,向二线城市扩张、高调营销,提升品牌形象,国际平价快速时尚、快速的反应体系、国际大牌拼时尚和价格。 2)市场细分:新生代崛起,市场如何再细分,对于分场合着装和时尚的需求大大增加。在寻找市场空白点和差异化竞争方面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市场细分向纵深发展,从产品品

类、档次、功能、营销模式,到服务人群分类、服务区域分割等各方面更加细分。 3)矛盾:服装企业的快速崛起与信息化相对滞后产生的尖锐矛盾,服装老板原始积累的基本完成和落后传统管理的尖锐矛盾,就是服装行业当前的基本矛盾 4)产品:季节性产品怎样突破“冬夏魔咒”:冬季热销的羽绒服、软黄金“羊绒”服装在春、秋、冬三季,丝绸和亚麻服装企业则喜热怕冷。做品牌的单品企业、提升品牌形象、单品品牌拓展四季化产品、开创了四季化格局、多品牌经营、拓展产品品类。 5)供应链创新:国际品牌分工日趋细化,供应链利润中比较小的那10%,中间设计服务环节很少,跳出单纯的生产环节,从设计到采购,再到提供物流配送的“综合服务提供商”,学会运用设计、成本、渠道的方法论。 7、战略: 1)服装业的世纪战略就是:必须立即走向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道路。 2)上市大军、兼并重组、产业转移、商业模式新潮、产业格局、上市军团扩充 :服装行业的上市大军中 “福建军团”。兼并重组大潮中:服装企业的整合,通过企业资本、品牌的实质性整合,联动上下游产业的纵横交错的产业集团,并通过资本纽带逐步整合国际资源,形成中资控股的服装跨国集团。 a)杉杉集团与日本伊藤忠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b)由8家温州民企投资组建的优衣派服饰控股有限公司成立; c)波司登5月收购了从事男装业务的康博公司,9月收购“娇点女装” d)最重磅的收购莫过于中国企业“吃进”皮尔卡丹。 二、中国服装业经历三个阶段 1、以生产为中心;是典型的卖方市场 2、以需求为中心,产品供过于求,为买方市场。 3、以品牌为中心;由于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市场形态由独占、寡占发展到多占,名牌观念越来越强。企业间由产品销量的竞争转向市场份额的竞争。 三、中国服装业革命80至90年代,中国本土服装业经历了两次革命, 1、第一次洗牌初步完成,由产品品牌、品种、花色严重短缺,质量低劣转向百化齐放。代表品牌:皮尔卡丹、金利来。 2、第二次革命:主题是如何打造中国本土服装品牌和服装企业。无差异营销的牌洗牌已经基本完成。中国本土国产品牌,代表品牌:红豆服装、三枪内衣、杉杉、雅戈尔、顺美、罗蒙、红豆、海螺。

中国cro行业情况分析 篇6

一、文献综述

(一) 国内相关研究情况

目前, 国内关于外资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主要集中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 外资的进入对中国的银行业起到了巨大的正面作用。而这种正面作用是通过竞争压力、资本金实力和技术优势这几方面得以体现的:

1. 竞争压力增强促进中国银行业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大一统”的银行面貌被打破, 商业银行的建立、股份制银行的建立、银行的逐步私有化和外资进入中国银行业这一系列动作都向中国银行业不断施加着竞争压力。银行不能再坐以待毙, 而必须主动开拓新业务, 朝着国际大银行的发展方向前进。叶欣 (2006) 认为, 一方面, 外资银行进入的实际竞争压力程度有限, 尚未打破中国银行业低效均衡的状态;另一方面, 随着中国银行市场竞争条件的改善, 将更有助于实现外部竞争压力对本国银行效率演变的促进作用。

2. 资本金实力增强助跑中国银行业

外资对中国银行业的直接影响就来自外资对中资银行资本金的充实。陈奉先、涂万春 (2008) 认为, 短期内外资银行进入会导致东道国银行业利润水平下降、风险管理水平上升, 在中国的背景下可以认定这是外资银行积极作用的发挥;外资银行机构数量的增加和持股比重的上升都能刺激中国银行业效率的改进, 但是, 外资银行持股比重的影响更具普遍性;不同类型银行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反应存在差异, 国有商业银行反应比较迟钝, 而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反应比较迅速。

3. 技术优势造福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进程

江汕、毛夕、寅昱、刘智勇 (2005) 对中国银行业在世界1 000家大银行排名的分析中认为, 中国银行业的资产回报率和资产收益率均较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因此, 外资的进入同时会伴随着先进的管理技术和金融产品的制作与运用技术的引入。

另一种观点认为, 外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正面因素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李东耳 (2008) 通过利用我国14家商业银行1995—2007年的面板数据, 对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 主要结论是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的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 降低了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 与银行抗风险能力提升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外资银行的市场竞争、技术外溢和金融稳定效应以及我国银行的吸收效应在我国已经比较明显。

2.国外相关研究情况

目前, 国外关于外国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及其效率影响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综述性研究中。Terrell (1986) 对14个发达国家1976年和1977年的外资银行情况进行了对比, 发现那些允许外资银行进入的国家总体上有更低的边际利率、税前利润和运营成本。Claessens and Glaessner (1998) 对亚洲八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发现, 银行部门开放度与本国银行效率水平显著相关, 有限开放降低了对制度发展的促进作用, 使得相关成本上升。Maritines and Mathieson, oldos (2001) 对外资银行进入新兴市场国家的实证研究得出了外资银行进入主要通过竞争和外溢效应对效率产生直接和间接的作用。

二、概念界定和指标选取

(一) 概念界定

对于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影响的研究存在的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对于外资银行这一概念的界定过于模糊。陈奉先、涂万春 (2008) 的研究中对外资银行的界定是进入东道国的存款货币银行的金融机构, 包括外资银行、证券投资公司和国际金融机构。这与外资银行传统定义指在本国境内由外国独资创办的银行的定义存在出处。其他研究当中对于外资银行和外资参股中国银行两个概念之间也进行了模糊的概念处理。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将对两个概念进行明确区别, 并仅对外资参股中国银行业对中国银行业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其中, 外资参股中国银行业是指那些占股比例较大, 对银行资本金和银行决策会产生影响的外资股东。具体到本文指的是占股比例最大的十大股东中的外资股东。

(二) 指标选取

本文中关于银行效率的评估原则是首先要符合银行稳健经营的基本要求, 即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然后从每个方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因为本文讨论的是外资资产份额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因此, 盈利性指标选取了与股东权益有关的指标, 这一指标是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的通知的规定: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ROE) 的计算公式如下:ROE=P/【E0+NP÷2+Ei×Mi÷M0-Ej×Mj÷M0】。其中:P为报告期利润;NP为报告期净利润;E0为期初净资产;Ei为报告期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新增净资产;Ej为报告期回购或现金分红等减少净资产;M0为报告期月份数;Mi为新增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Mj为减少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

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中的定义, 选取了贷存比 (C/D) 、不良贷款率 (BL) 和资本充足率 (CR) 作为衡量流动性和安全性的指标。贷存比对于依然以存贷业务为主的中国银行业来说依然是衡量银行流动性强弱的最好指标。贷存比即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贷款资产占存款负债的比例, 又称存贷比。其他因素不变, 贷存比越高表明银行资产使用效率和盈利能力越强, 更高的利润率来自于增加贷款利息收入或减少存款利息支出。

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是国际上认同的评价银行经营安全性的指标, 其中, 不良贷款率= (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各项贷款余额×100%。而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 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各国金融管理当局一般都有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制, 目的是监测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本文运用的口径为国际银行监督管理基础的《巴塞尔协议》规定, 资本充足率以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来衡量, 其目标标准比率为8%。

三、数据和模型

(一) 数据描述

通过对14家上市银行2008年财务报表整理得到的数据和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提供的数据, 我们得到了2008年中国14家上市银行的流通股前十大股东中外资股东的占股比例、贷存比、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相关数据。由于外资进入中国银行业时间比较短, 之前年份很难获得以上所有的数据。因此, 我们运用2008年的数据, 由于银行数目有14家, 回归结果还是具有相当的说服力的。

通过对14家上市银行的相关数据制图, 我们可以看到 (如图1) 外资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贷存比、不良贷款率是正相关的;而与资本充足率成反比。这与上文中外资可促进银行资本充足的结论略有差别。从图中可以看出, 只有浦发行偏离这种趋势比较明显。这可能是由于浦发行针对外资银行在增资验资过程中希望提高收益的需求, 开发出了验资资金与同业资金拆借的组合性产品。这说明该行本身的技术水平和资本金能力较强, 外资参股对其影响较小, 其对外资的依赖程度也就相对较低。而外资占股比例不大的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变化趋势从图中并不能得到合理的结论。我们将在下面的论述中对上述的几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说明。

(一) 模型的建立

1. 回归分析模型

从上文的研究当中, 我们可以看出外资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资本充足率 (CR) 、不良贷款率 (BL) 、净资产收益率 (ROE) 和贷存比 (C/D) 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此, 我们运用最小二乘法原理, 然后进行假设检验来验证回归模型的显著性并建立有关上述几个变量的模型:

其中, θi表示各个变量的调整残差, 各θi独立同分布且服从N (0, σ2) 。ξ、η、μ、β分别代表了以上四个因素的回归系数, 其中, 分别为ξ、η、μ、β的最小二乘估计。利用最小二乘法来计算。

再利用假设检验:H0:ξ=η=μ=β=0;H1:ξ、η、μ、β至少一个不为零来检验ξ、η、μ、β的显著性水平, 这里用来验证显著性水平的方法是偏差平方和分解方法, 即ST=SR+SE。在H0成立前提下, 统计量:

服从F (p, n-p-1) 分布, 当F>Fα (p, n-p-1) 时, 拒绝原假设, 即回归显著。在本文中, 我们运用这种方法来验证回归模型的有效性。

2. 分类模型

在本文中, 我们采用Fisher判别来对样本中的12个具有外资参股的银行进行分类。Fisher判别是按类内方差尽量小、类间方差尽量大的准则来求判别函数的。其基本思想是投影, 即将原来在P维空间的自变量组合投影到维度较低的D维空间去, 然后在D维空间中再进行分类。投影的原则是使得每一类内的离差尽可能小, 而不同类间投影的离差尽可能大。设有G个总体:ξ1, ξ2, …, ξG满足E (ξg) =μg, g=1, 2, …, G和D (ξg) =∑g, g=1, 2, …, G。对任给一个样品x, 考虑u (x) , 记μg=E (u (x) |x∈ξg) , g=1, 2, …, G和σg2=D (u (x) |x∈ξg) , g=1, 2, …, G

其判别标准为:寻找u (x) 使类内偏差平方和W0最小, 类间偏差平方和B0最大。其中, 使得最大。

四、回归结果及分析

(一) 回归结果表

从回归结果中, 我们可以得到外资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资本充足率 (CR) 、不良贷款率 (BL) 、净资产收益率 (ROE) 和贷存比 (C/D) 之间存在着FR=-0.155ROE+0.0125C/D+7.389BL-0.419CR+18.444这样的线性回归方程。

(二) 回归分析

外资进入本应该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银行的盈利水平, 而在实证研究中银行中外资参股与这两项却是负相关。这一矛盾可以从资本充足率的定义中得到解释、说明, 资本比率= (核心资本+次级资本) /风险资产。在外资进入的过程中, 银行的资本金明显得到了扩充, 此时, 资本充足率下降的原因就是与此同时风险资产比投资前上升了。这可以理解成外资的进入带入了新的业务, 如我国银行都在积极探索投资银行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这些业务的风险比原来单纯的存贷款业务要高很多, 但是, 这正是我国银行业改变发展模式的必经之路。所以, 虽然短期内外资进入会给资本充足率带来负面影响, 但是, 从长远来看这是具有正面意义的。而对于盈利能力的分析与资本充足率的分析密不可分。因为新涉足业务的开展, 这势必会放弃一部分原有的盈利业务, 而新业务又不能马上看到收益, 短期内银行的盈利水平可能会有所下降。

我们还要注意到, 存贷比与外资股东的相关性很小, 这说明外资股东的进入对中国银行业自身原有业务 (如存贷款业务) 的稳健经营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而不良贷款率与外资股东进入的比例间存在的正相关关系也说明外资在短期内对中国银行业产生的影响是负面的。

(三) 分类结果

有判别分析可以把这12家银行分为四类 (如图2) , 8和10为第一组, 2、7和5第二组, 11、12第三组, 6、9、4第四组, 而1、3第五组。这个分类基本与这12家银行在2008年世界前1 000大银行中的排位顺序一致, 按照银行实力由强到弱的顺序, 分组排列的顺序应该为第一组、第三组、第五组、第四组、第二组。其中工商银行的排序与实际排名有较大差别, 这是因为我们所考虑的因素不仅包括世界前1 000大银行排序依靠的一级资本这一指标, 而且还包括银行的盈利能力、安全性等指标。这些指标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等方面的合理性。因此, 我们在度量商业银行综合实力时应加入更多的考虑因素。

(四) 回归分析的不足之处

1. 本文选取的数据量太少。

在回归分析中, 数据量的多少对于回归结果的准确性的影响较大。由于外资进入我国时间尚短, 相关数据难以取得, 所以本文所进行回归的数据量较少。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回归的效果。但是, 整体回归的意义和对结果的分析还是具有相当的可信度的。

2. 回归中的外资占比一项仅考虑了上市银行中流通股前十大股东中的外资股东。

这可能造成忽略可能存在的影响的可能性。但是, 本文所选用的数据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靠性方面使得文章结论的说服力更强。

五、结论

经过回归分析我们可以知道, 在短期内, 外资参股对于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成负面作用;但是在长期内, 外资参股对中国银行业的转型和完善自身发展方面的正面作用还是不容否定的。因此在过渡时期, 我国金融监管部门一定要制定相应的措施, 使得一方面可以防范风险, 另一方面又不至于对金融改革起到阻碍作用。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东欧国家的做法。

东欧国家开放的模式可概括成“三条道路”:以匈牙利为代表的对外资完全开放的改革模式;以波兰为代表的政府主导的通过国内市场IPO, 吸引国内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私有化道路;以捷克为代表的凭证私有化 (voueher privatization) 道路, 政府只拿出一小部分银行股权推向公众 (包括外国战略投资者) 。其中, 匈牙利大刀阔斧的改革成效最为显著, 仅就不良资产而言, 改革前后其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率即从1993年的30%降至1997年的8%, 而捷克和波兰银行则没有多少效率上的改进。虽然不能完全将别的国家的模式套为己用, 但是, 不能拒绝向外资开放我们的银行业和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开放道路的发展原则还是不变的。

参考文献

[1]陈奉先, 涂万春.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东欧国家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J].世界经济研究, 2008, (1) .

[2]叶欣.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效率影响的实证[J].财经问题研究, 2006, (2) .

[3]江汕, 毛夕, 寅昱, 刘智勇.2005年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评析[J].新金融, 2005, (10) .

[4]Mathieson, D.J.and Roldos, J.The Role of Foreign Banks in Emerging Markets.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ld Bank, IMF, and Brookings Institution3rd Annual Financial Markets and Development Conference, 2001.

[5]Terrel, HenryS.The Role of Foreign Banks in Domestic Banking Markets.In H.Cheng, ed., Financial Policy and Reform in Pacific-Rim Countries, Lexington:Lexington Books, 1986.

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情况 篇7

(1)乳制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制品成为居民日常营养食品,乳制品行业的工业总产值不断增加,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乳制品工业总产值由2005 年862.57 亿元提高到2010 年的1874.13 亿元。尽管由于受到2008 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行业发展

中商情报网《2012-2016年中国乳制品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乳制品行业市场情况

①乳制品行业供给分析

1)供给总量及速率分析

近年来我国乳制品行业产量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其中2007 年全行业产量增速达到22.46%的高点,其后在2008 年、2009 年经历了回落。2009 年全国乳制品产量已达到1,935.12 万吨,增速恢复到6.88%,迅速走出了2008 年的行业增速低点。2010 年全国乳制品产量达到2,159.40 万吨,增速进一步提高到11.59%。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各大乳制品公司的新生产线竣工投产,产能迅速扩大;另一方面,广大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带动乳制品消费不断提升。

2)供给结构变化分析

第一、乳制品消费仍以液态奶为主《中国奶业统计资料2011》中的相关数据表明,2010 年乳制品消费中,液态奶约占67.21%,酸奶约占15.14%。而干酪等产品在国外都属大宗产品,在国内基本没有生产,尤其是深加工、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更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乳制品消费仍以液态奶为主。

第二、酸奶供给将大幅增加

酸奶的发展是从改善风味和有益于健康开始的,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各种符合卫生要求的功能性添加物(如水果、谷物、蔬菜、维生素、矿物质)的适当采用和不同组合,使酸奶品种丰富多样。“美味与健康同行”今后仍然是酸奶发展的基础,市场对营养强化型酸奶的需求也将会明显增加。

发达国家和乳制品行业发展较早的国家,酸奶市场均经历从小到大的逐步发展过程,预计未来中国酸奶市场将得到快速发展。

第三、高档牛奶乳制品不断推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制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食品,在低端普通液态奶趋向饱和的同时,高档牛奶乳制品的推出迎合了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从2006 年起,国内各大乳业品牌相继推出高端牛奶乳制品。高档牛奶乳制品的推出,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随着乳制品行业竞争的加剧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制品将向着多元化、差异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不同消费水平、口味嗜好、营养需求的消费者。这样既可以摆脱愈演愈烈的乳制品同质化竞争,也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伊利牛奶的生产量

中国cro行业情况分析 篇8

一、焦化行业发展环境的新变化

焦化行业经济运行状况的变化,市场的峰回路转,起始于2016年的二季度,分析原因有五点主要因素。

一是我国宏观经济稳中向好。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GDP增长6.7%,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8803.2亿元,同比增长8.5%;2017年我国GDP增长6.9%,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75187.1亿元,同比增长21.0%,增速比2016年加快12.5个百分点。据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外贸出口总值为15.3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同时,全球经济复苏趋于明显,据有关机构统计,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及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经济75%呈现正增长,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是煤钢去产能初显市场规范效应。

2016年国务院下发文件,将钢铁、煤炭作为工业行业去产能的重点行业,对煤钢行业的市场规范和调整作用成效明显。李克强总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5年钢铁去产能1.7亿吨,煤炭去产能8亿吨。去产能不仅仅是简单的减量问题,是国家推进煤钢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规范发展、绿色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通过对煤钢企业贯彻落实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法规和产业政策等情况的督察,对违规项目、落后产能、劣质产品的清理,有效地改善了市场环境,同时也整治了市场供需的虚假混乱现象。

尤其是钢铁行业彻底取缔“地条钢”的举措(取缔产能1.4亿吨、企业600多家),对钢铁市场供需矛盾的调节,市场的规范化、公平、公开、公正性起到了关键作用。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6倍(实际也是2.2倍),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7倍。2017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实现利润为1773.36亿元,同比增利1524.84亿元,增幅6.14倍;煤炭行业实现利润2959亿元,同比增长2.9倍。

三是煤焦钢市场供需状况趋于平衡。

煤焦钢企业经过近几年的分化调整,某些违规企业正在被强制退出,不少竞争力较弱和僵尸企业也在逐步退出,行业的实际生产能力肯定是有了一定的下降,加之近几年企业库存和社会库存的压减,同时又保持了的钢材一定量出口(2016年出口钢材1.08亿吨,同比下降3.8%;2017年出口7857万吨,同比减少30.48%)以及环保、交通运输的强化监管影响,煤焦钢市场的供需状况达到了新的平衡,甚至某些地区和时段的供需出现偏紧态势,从而促成了煤焦钢市场价格的大幅反弹。这再次证明,市场供需状况和产品价值是决定价格的基本规律。煤炭和钢铁行业发展形势的变化,对焦化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统计,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焦化行业焦炭产能为6.87亿吨,焦化生产企业600家左右,当年产量4.48亿吨,同比下降6.5%;出口焦炭986万吨,也是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2016年,全国焦炭产量为4.49亿吨,同比增长0.6%。国内焦炭出口1021万吨,同比增长3.6%。2016年,国内炼焦精煤生产量43367.7万吨,同比下降10.44%;消耗量53391万吨,同比增长1.17%;

2017年全国焦炭产量为4.31亿吨,同比下降3.3%,其中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为11265.5万吨,同比下降1.93%,其它焦化企业为31877.1万吨,同比下降3.73%。国内焦炭出口809.54万吨(世界焦炭的出口量2100多万吨/年,中国约占47%),同比下降20.71%,出口平均价格266.89美元/吨,同比上涨88.81%。2017年国内炼焦精煤产量为44557万吨,同比增长0.28%;炼焦煤消耗量为51451万吨,同比下降3.63%。

2017年进口我国焦炭前三位国家的格局发生了变化,分别是印度、日本和马拉西亚,2016年的第三位南非被马拉西亚替代。第一位印度的进口量从2016年的270万吨下降到到161万吨,下降了67.7%;第二位日本的进口量从2016年的222万吨下降到116万吨,下降了91.38%,马来西亚从2016年的第9位跃升到2017年的第三位,进口量从2016年的35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65万吨,增长了85.7%。2017年太原海关出口的焦炭及半焦为534.33万吨,占全国出口总量的66%,排位第一。

2016年,全国进口炼焦煤5930.7万吨,同比增长23.72%;平均价格为78.25美元/吨,同比下降1.6%。虽然平均价格低于2015年水平,但从10月份开始,进口炼焦煤价格呈大幅上涨趋势,12月份比9月份价格上涨了70.17美元/吨。2017年进口炼焦煤为6990.07万吨,同比增长17.86%,平均价格为133.73美元/吨,同比上涨70.90%。其中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的炼焦精煤价格平均分别为183.1美元/吨和132.6美元/吨,蒙古炼焦煤(原煤)价格为74.64美元/吨。2017年,我国进口炼焦煤排名前三位的国家是澳大利亚、蒙古和俄罗斯,分别占总进口量的44.32%、37.58%和6.61%。

2017年,生铁产量为7.11亿吨,同比增长1.8%;粗钢产量为8.32亿吨,同比增长5.7%,但是焦炭产量却呈现下跌态势(下降3.3%)。其原因与焦化企业严格限产及转炉钢废钢消费量的增加有重要关系。2017年大多数焦化企业也实现了盈利。为处于极端艰难中的焦化企业,推进深化改革、转型升级、优化结构、绿色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调整机遇。

四是市场竞争力仍是企业的立身之本。

俗话说,只有不好的企业没有不好的行业。即便是在2015年钢铁、焦化行业经营最困难的时期,各企业通过技术、管理措施和商业模式创新,仍有40%多的企业有盈利。例如,宝钢化工、鞍钢化工、本钢焦化、马钢焦化、太钢焦化、京唐焦化、旭阳焦化、山东荣信焦化、山东金能科技、山东铁雄科技等企业,年降本增效均达到上千万或者上亿元。总之,市场的变化是绝对的,市场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在困难的形势下能实现盈利,才是真正的有实力、有竞争力的企业,也才能称得上是好企业。大变革会有大机遇,大挑战才能有大作为,这也是被实践一再证明的历史经验。

五是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政治和社会总体稳定的环境之中,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十八大以来的几年中,党中央和国家内政外交充分体现了大国的定力和担当。内政上、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惠民生,特别是精准扶贫、教育、医疗、就业、环境及反腐等国民聚焦的问题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全社会秩序总体稳定,外交方面:有效把控大国关系,积极推进“一带一路”经济合作,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认同。因此,总体上创造了较为稳定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

二、焦化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主要问题:

一是焦化行业的经济运行仍然处在新旧体制的转换过程中,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还有待完善。

二是焦化企业节能减排贯标达标任务紧迫而艰巨。

三是企业资金紧张、相互拖欠的经营风险、企业持续盈利的能力、风险控制能力还不够稳定坚实。

四是企业科学决策、创新管理,建立高效经营运行机制、合理分配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还有待改进。

主要矛盾是: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与合理安排地方利益、企业利益、职工利益的矛盾;产业总体布局调整、产品结构调整与国家法规政策调整和行业间利益合理分配的矛盾。

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情况会有所差异。但是核心的问题还是企业适应形势变化、市场变化,有效控制经营风险的能力和竞争力问题。

三、2018年焦化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仍然是发展中的大国,国家制定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十三五”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有望保持中高速增长。毋容置疑,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仍需钢铁材料作为重要支撑。另外,从全球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合作分析,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和“走出去”发展战略,实施钢铁产能合作,对焦炭的需求也会创造一定的生存和发展机遇。

同时,应清醒地认识到,钢铁去过剩产能任务依然艰巨,钢铁消费的减缓已经是大势所趋,钢铁市场的稳定和效益的稳定还不能过于乐观。作为与钢铁发展高度相关联的焦化企业,同样面临着流动资金紧张、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市场不平等竞争及企业效益与履行社会责任如何兼顾的挑战。2016年以来,虽然焦化企业盈利状况得到一定改善,但是纵观焦化行业整体发展形势,焦炭产能过剩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焦炭价格长期利好的条件并不稳固。

总体判断:2018年我国焦化市场的供需状况,还是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仍将在波动调整中运行,焦化企业的调整分化还将继续演变。市场的波动变化除了用户市场的稳定性影响外,环保合规达标的监管影响将是重要因素。另外,钢铁企业转炉废钢消费量的增加,对焦炭需求的减量将逐步显现(2017年重点统计企业转炉废钢消耗量增加1500万吨,同比增长49.94%;2016年世界电炉钢比重平均25.7%,中国6.4%、美国6.7%、日本22%。按照有关业内人士的调查,明年以后每年将有100-120座电炉要建设,新增产能达2000-4000万吨,应引起焦化生产企业的必要关注。

四、多措并举,尽快实现能耗和环保达标

2012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环境治理的法规政策和相关标准,其中重点的是“环境保护法”及四个配套办法,即《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28号)、《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29号)、《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0号)和《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1号)。这4个配套办法和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一并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重要标准就是16171-2012“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准”。这些法规政策和标准,条件越来越细化、要求越来越严格、监管越来越强化。2017年10月1日起,《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确定,焦化行业将根据不同天气状况实施限产措施,延长结焦时间36小时或48小时。从发展趋势看,限产错峰生产有可能成为常态。

2017年9月13日国家环保部发布了《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炼焦化学工业)HJ854—2017。2017年9月13日起实施。本标准规定了炼焦化学工业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的基本情况填报要求、许可排放限值确定、实际排放量核算、合规判定的方法以及自行检测、环境管理台账与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等环境管理要求,提出了炼焦化学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要求。核发机关核发排污许可证时,对位于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禁止建设区域内的、属于国家或地方已明确规定予以淘汰或取缔的炼焦化学工业排污单位或者生产装置,应不予核发炼焦化学工业排污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本法规定:“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除依照本法规定缴纳环境保护税外,应当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焦化企业自己要算算帐,超标排放一年需缴多少税款。焦化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到,环保治理、限产错峰生产将成为常态,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环保达标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备通行证,没有回旋的余地,尽快做到节能减排达标是唯一选择。

面对国家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法规标准和严格督察形势,各焦化企业首先要增强紧迫感。要生存就要千方百计想办法,要将节能减排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考虑。认真研究制定具体的重点工作任务和目标规划及相应的有效措施,力争尽早达标。尤其是处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焦化企业更要加快行动。已建成投用环保设施,特别是近两年投入运行的脱硫脱硝设施的企业,要抓好运行管理工作,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提升技术流程和装备水平,切实达到先进适用、高效经济的运行效果。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既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也是长远的发展需要。因此,要培养建设一支节能减排工作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团队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人才将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竞争力起着决定性作用。

中国cro行业情况分析 篇9

1. 散装量继续实现大幅度增长。

据统计, 2007年全省完成散装水泥供应量7745.57万吨, 位居全国第二, 完成计划的117.89%, 同比增加1181.90万吨, 净增量居全国第一, 增幅达18.01%。从完成目标情况分析, 大部分市都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其中:盐城、连云港、扬州、宿迁、淮安、常州、徐州、无锡等8市, 完成计划比例超过120%;镇江、苏州、南京、泰州等4市, 完成计划比例也超过100%。从同比增长量分析, 常州、盐城、无锡、徐州等增长较快, 净增量超过100万吨, 分别比2006年增加309万吨、261万吨、193万吨和108万吨;镇江、苏州、南京、淮安、连云港、宿迁、扬州、泰州等市, 也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2. 散装率在高位基础上继续提升。

2007年全省平均散装率达65.71%, 同比增加5.39个百分点,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25个百分点, 在全国各省区中排名第二。常州、苏州、南通、泰州、镇江、无锡等市基本实现水泥散装化, 散装率分别为83.34%、82.6%、78.76%、77.74%、71.95%和71.34%;扬州、南京、宿迁、连云港、淮安等市的散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超过50%。

3. 苏南继续领先, 苏中苏北齐头并进。

在发散量方面, 常州、苏州、无锡的发散量均超过1000万吨, 分别完成1373万吨、1078万吨、1026万吨, 三市的完成量占全省总量的44.89%, 对全省散装水泥发展的贡献率最大;南京、镇江、盐城、南通等完成量都超过500万吨, 继续保持在全省发散的第二方阵。

二、预拌混凝土保持健康稳步的发展势头

1. 生产规模继续扩大, 实际供应量大幅度提高。

2007年, 全省投入运行的预拌混凝土企业达381家, 拥有混凝土搅拌车4800余辆、泵车980多台, 产能超过2.4亿立方米, 位居全国第一。产能同比增加7000多万立方米, 增长41%。全省全年累计生产供应预拌混凝土近1亿立方米, 同比增加2700万立方米, 增幅达41%, 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2. 基本完成“禁现搅拌”目标任务。

按省经贸委、建设厅要求, “十一五”前两年县级城区要完成“禁现搅拌”的单位共22家, 到年底, 通过验收的仅有14家, 完成比例为64%。其中六合、张家港、吴中、太仓、金坛、东海、赣榆、盐都、姜堰9个县 (市、区) 按规定期限完成, 常熟、溧阳、金湖等3个县 (市) 提前完成, 楚州、阜宁等2个县 (区) 超计划完成。

3. 预拌混凝土行业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

在推进“禁现搅拌”工作过程中, 各地区与当地的建设部门紧密配合, 根据地区的实际需用量确定生产总规模, 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实行合理布点, 避免行业的盲目发展。比如淮安市, 针对混凝土行业发展严重饱和的现状, 向市委、市政府报告, 要求进行总量控制, 建议暂停该行业的扩展。该建议得到了政府部门和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 并作出不再发布混凝土行业招商信息和严格控制新上混凝土搅拌站的决定。连云港市联合工商、国土等六个部门, 从多领域控制混凝土行业的发展, 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南京、苏州、常州、淮安、盐城、泰州、连云港等市, 强化对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的质量监控, 实行定期现场质量检查, 形成了环状闭合性的质量监控体系。

三、达标县创建措施扎实, 农村发散工作循序推进

1. 超进度完成创建计划。

2007年以来, 对被省经贸委列入“十一五”创建的30个县 (市) , 实行省、市、县三级联动模式, 对创建单位实施定期现场调研, 对照标准, 排找差距, 提出整改方案。12月份对创建条件成熟的单位, 组织了认真考核, 常熟、太仓、赣榆、金湖、楚州、句容、扬中、兴化、沭阳等9个县 (市、区) 顺利通过验收, 完成年度创建计划的128.57%, 连同去年通过验收的4家单位, 通过验收的单位占“十一五”规划目标的43%。至此, 全省通过验收的县 (市、区) 累计达29个, 占全部县 (市、区) 的47%。泰州市所辖的4个县 (市) 全部创建达标, 成为全省达标比例最高的地区。苏州、南通、宿迁、常州等市的达标比例也超过了1/2。

2. 创建亮点突出, 工作措施得力。

在去年的创建工作中, 各创建单位紧紧围绕目标, 制定周密的创建计划, 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创建措施, 把农村发散达标县创建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常熟、太仓、兴化、沭阳、赣榆等县 (市) , 为了完成创建任务, 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县 (市) 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的发散和创建领导小组, 并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 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难点问题。金湖、楚州等县 (区) , 为了加快农村网点布设, 实行了334资金补贴制度, 即对供应网点建设, 散办出资30%, 乡镇城建服务站出资30%, 网点经营者出资40%, 对农村发散网络建设起到了较好的效果。苏州市各县 (市) , 把散装水泥管理触及到每一个乡镇, 建立了由各乡镇建管站站长参加的农村散装水泥管理网络。

四、预拌砂浆“禁现”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2007年6月6日, 商务部等六部委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 江苏省13个省辖市全部被列入“禁现”城市, 其中, 南京、常州两市被列为2007年第一批“禁现”城市, 其他各市分别列入2008和2009年“禁现”。为了把试点工作做好做实, 各市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常州市从培育生产企业和建筑市场入手, 加大预拌砂浆推广使用力度。到2007年底, 常州市已有3家预拌砂浆生产企业投入运行, 十多种砂浆产品通过省有关部门检测, 产品质量全部合格, 并进入工程应用阶段。为了强化对砂浆企业的质量管理, 常州市还实行备案管理, 印发了《常州市预拌砂浆产品备案登记管理办法》, 实施效果良好。南京市在积极创建新建砂浆企业的同时, 积极开展工程应用试点, 在一夫建材公司的相关工程上使用成功, 并积累了质量、性价比、工效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 为江苏省全面开展推广应用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 一夫建材30万吨的预拌砂浆生产线正在建设当中;苏州市、扬州市也分别建成了40万吨和20万吨的预拌砂浆生产线, 为做好第二批“禁现”工作打下了基础;其他各市正在进行积极调研和招商引资。

五、专项资金征管用渐趋完善, 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1. 严格按标准征收专项资金, 管理较为规范。

2007年, 各级散办在严格执行国家和省规定的征收标准和范围的前提下, 从规范管理入手, 实行多环节、多渠道的专项资金征收办法, 确保资金征收到位, 没有出现擅自提高标准和扩大范围等乱收费现象, 专项资金征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资金管理方面, 各级散办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和预决算审批制度, 履行资金使用的报批手续。宿迁市和常熟市按照有关征收标准, 强抓落实, 专项资金征收比上年有较大幅度提高。常州市按照有关要求, 进行了全省的非税收入的改革试点, 进展比较顺利。

2. 专项资金的结转程序完善, 退返透明公开。

各级散办注重做好返退工作, 注重与各方协调沟通, 密切关系。根据有关规定, 制定了严格的资金退返程序, 并在征收窗口公布上墙, 向社会承诺, 做到收之合法有据、退之透明公开。特别是常州市, 对专项资金预收款能够做到及时清理、结转。常熟市对预收款建立了完善的台账制度, 逐笔登记, 收退一目了然。无锡市散办配合有关部门, 把资金退返与征收和办理有关权证结合起来, 在办理产权的时候, 要有散办出具资金征收和退返完毕的证明。在执行国家财政政策方面, 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连云港等市以及锡山、海门、常熟、江阴等县 (市、区) 做得较好。

六、社会综合效益提升,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1. 资源节约效果突出。

2007年因推广使用散装水泥, 共节约包装纸46.10万吨, 折合优质木材255万立方米 (若以使用塑编袋测算, 可节约石油35万吨) ;节约煤炭、电力、烧碱和水资源分别为60万吨、5.53亿度、17万吨、1.15亿吨;减少水泥损失348万吨;创综合经济效益近35亿元。

2.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上一篇:室内设计合同范本版下一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状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