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考研指导

2024-08-14

计算机专业考研指导(精选8篇)

计算机专业考研指导 篇1

的考研刚刚结束,对于毕业的同学来说,考研复习却是刚刚开始。下面我们为各位准备参加20研究生入学考试计算机专业统考的同学介绍一下总体的复习思路。

第一阶段: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7月)

阶段目标:对指定参考书目通读一遍,了解四门课程的内容,对考试情况有个基本的印象。细读一遍参考书目,理解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对各门课程有深入了解,弄清每本书的大纲,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

注意事项:

1.细读一遍参考书,指的是对参考书每个知识点的彻底理解,要注意复习的全面性。

2.本阶段学习重在理解,不在强记。

3.每本书每章节学完后要做到能闭上眼在脑海中列出一个知识点的提纲,这样可以方便以后对需要记忆的内容进行复习。

4.注意把握复习进度,不要拖,有不懂的要尽快和同学老师交流,避免拖慢整个复习进度。

5.如果复习过程中有条件,可以有选择地去听学校开设的相关专业课程或翻看相关课件,加深印象。

第二阶段:强化提高阶段(11年8月―11年11月)

阶段目标: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整理、掌握重难点,完成参考书配有的习题训练。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整理真题答案。

注意事项:

7-8月:要关注新出台的年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与往年的情况进行对比,新增考点往往是出题点,删改了的考点可以在复习过程中节省复习时间。

9-10月:研究生开始网上报名,谨慎填报志愿,牢记自己的报名信息。

11月:研究生考试报名确认工作开始,考生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现场确认,缴费并照相。

(一)参考书深入复习计划

注意事项:

1. 将参考书中的概念、原理要注意理解记忆,书中的例题要做会。

2. 完成相关的课后习题,要在纸面上按照考试要求一步步写出解答过程,加深解题思路的印象,提升解题速度。

3.把书上可能考到的.名词解释、问答、论述等文字性的题目都整理在笔记本上。

4.将全书的重点归纳成一系列的知识点,一定要有系统性。这样做的好处是加深印象,并且对知识有更加系统的理解。

5. 通过相关习题分析,总结知识点的出题方向,特别是对于大题,应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二)历年真题学习计划

做、、真题,整理真题答案。试做真题,弄清每一道题属于书中的哪一章、哪个知识点。通过做真题要了解考试形式、考试重点、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揣摩出题人思路。整理所有真题的答案。真题答案一定要完整。整理过程中,每道真题,尤其是比较复杂的计算/分析题目要多做几遍。

第三阶段:冲刺阶段(11年12月-12年1月)

阶段目标: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分析真题的出题思路,做专业课模拟试题。

1. 分析真题的出题思路,预测本年度可能考查的内容和出题思路。注意是预测,而不是押题,不能留死角。有时间的话,应当在保证重点的前提下,兼顾零散知识点。

2. 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记忆性的重点和真题答案可以背诵下来,这样能够融会贯通,理解更加深刻。

3.要注意培养考点意识,学会用标准的答题方法解答相关问题,多做模拟试卷,进一步归类整理总结。

4.多做一些模拟练习是必要的,可以让自己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对以前没有充分注意到的知识点拾遗补缺。

5.将散落在各个题目中的知识点串成串,连成片。

6.对照大纲,看看自己的知识点是否理解到位、准确。

7. 全面回顾,回忆知识点、易考题目及答案,准备应考。有个别重难点实在不好记,可以先标记一下,考前一两天,甚至考前一两个小时再看,强记下来。

计算机专业考研指导 篇2

1. 专业选修课

英语专业学生报考的硕士研究生专业主要有翻译、文学、语言学、教育、经贸和文化传播等。我院根据这些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开设了一系列专业选修课供大三和大四的学生选择,如高级翻译实践、英美文学、英美文学作品赏析、英语语言学入门、英语教学法、对外汉语教学、商务英语、外贸函电和旅游英语等。这些选修课中的某些课程(如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语语言学入门)原来属于专业必修课,由外籍教师或中国教师用英文进行教学。因为这些课程理论性强、趣味性少、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很多学生学起来相当吃力,某些同学期末考试甚至补考都没有及格。个性化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按能力、进度,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所需要的内容。我院因此将这些课程变为专业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能力决定是否选修某门课程。准备考研的学生也可以根据今后报考的研究生专业方向选择相关的专业选修课。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学习能力不够强的学生可以只选修一门课。这样的调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师在上课时也不必为了照顾基础较差或学习跟不上的学生而降低授课难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除了完成教学大纲的内容之外,还会精讲一些考研试题。讲练结合既可以让学生学到更深层次的知识,又可以对考研的题目有感性认识,增强考研信心。

第二外语是英语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对考生的总分是否上线有重要作用。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二外语科目的难度远远大于英语专业本科生平时进行的二外学习的难度。过去,我院经常鼓励有志考研的学生自学二外的高级课程或者参加校外开设的辅导班,但是学习效果不太理想,有些总分上线但二外分数较低的学生失去了读研机会。现在,我院开设了日语考研辅导和法语考研辅导这两门选修课,帮助学生从笔试、听力和口语这三方面进行准备。2012年考研学生的二外成绩比前一年提高了10~20分,被录取的学生人数也增加了。

2. 实践性课程

个性化教学要求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寻求不同的途径完成一般的教学目标。它并不局限某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或教学模式,从程序教学、个别化视听教学到计算机辅助教学,从个别化规定教学、个别化指导教学到个性化教学,从按需学习计划、掌握教学到策略教学都体现着个性化的因素[2]。

实践性课程是我院指导英语专业学生考研的一大举措。毕业论文写作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我院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在第6个学期末启动。有志考研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与考研方向相近或一致的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如英美文学、英语教学法、中英翻译理论与技巧、中英文化对比、英语语言学、英语词汇学、英语语音学、英语语法、英语文体学、专门用途英语和修辞与写作),查找并认真阅读该方向的理论书籍和相关论文,了解和熟悉该领域的名师和大家,学习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考研指定参考书是比较枯燥难懂的,如果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具体的研究相结合,整个复习过程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就增强了。另外,由于对某一方向已经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学生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试时可以把研究成果展示出来,比如谈谈某个研究领域的历史沿革、重要的研究者、研究目的和今后的研究方向等,这对提高复试成功率大有好处。此外,因为每个教师都只指导若干个学生,所以每个学生可以获得教师精心的指导和帮助。毕业论文不再是学生在第8学期为了毕业而完成的任务,而是帮助考研的重要环节。

教学实习指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到小学和中学进行5周的英语教师和班主任的实习。教学实习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学生通过教学实习对英语教育工作产生了浓厚兴趣;有的学生根据教学经历写出了英语教学类的毕业论文;有的学生在教学实习结束后进一步学习了英语教学法的理论知识,考上了国内外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3. 第二课堂活动

有些学生不满足于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他们渴望在课外得到更多的学习和发展。这些学生被称为“有天赋的学习者”(gifted learners)。国外不少学者对这一类学习者进行了研究。Shrum (1989)认为,在语言方面有天赋的学习者对语言的处理和反应比普通学习者更迅速[3]。Fenstermacher于1982年发表的论文指出,语言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让有语言天赋的学生和其他学生都获益[4]。Shrum和Glisan的观点是:有天赋的学习者对学习有特殊需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实施个性化教学,比如赋予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某个课题的机会[5]。从2009年起,我院的外教和中国教师组织学有余力的学生成立课外科研小组。学生向老师学习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并针对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撰写学术论文。每年9月,学生向柬埔寨TESOL (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对外英语教学)国际会议组委会提交科研论文摘要。柬埔寨TESOL会议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性英语教学研讨会。我院学生的论文摘要连续三年通过该委员会的审核,他们也因此获邀参加当年的会议并宣读论文。参加柬埔寨TESOL研讨会开阔了这些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对亚洲及全球的英语教学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对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思考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做科研,在和各国与会者的交流中锻炼了口才和应变能力。

2010年该会议的主题为探讨英语教学的方法和理论,提升英语教学的师资水平。我院学生对在中国外教的教学情况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对外教教学的反馈。该生以精彩的表现获得了马来西亚、芬兰、韩国等国高校的青睐。这些高校欢迎该生毕业后到本校攻读硕士学位。最后这名学生选择了芬兰图尔库大学的东亚中日韩研究专业进行深造。在2011年的会议中,我院学生就英语学习动机、英语写作、阅读教学新模式探讨、教师口头反馈他们的影响和开展的学术研究等题目进行了发言。参加会议的学生有五人,其中两人毕业后考取了国内外高校的硕士研究生。2012年的会议主题为语言与发展,我院学生宣读了英语学习策略和英语写作新模式探讨两篇论文,并和与会专家讨论了有关英语教学的问题。会后有很多东南亚公立大学的教授和专家表示欢迎我院学生到他们学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参加会议的学生有两人,其中一人毕业前考取了国内高校的硕士研究生。

4. 结语

我院为想考研和想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生开设了丰富的专业选修课,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常考方向的理论知识;实践性课程让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吸收这些理论知识,学习如何用这些知识证明一个命题或解决一个英语教学目前存在的弊端;第二课堂活动给学生一个机会到国际舞台展示研究成果,并回答听众对这些研究成果提出的问题。这三种方式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是我院实施个性化教学培养英语专业研究型人才的途径。我院英语专业有7名2010届的毕业生在毕业前被国内外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考研成功的2011届和2012届英语专业毕业生分别为22人和28人。还有不少学生在毕业第二年考上了研究生。今后我们还要研究英美文学教学改革对提高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考研成功率的可行性、提高独立学院英语专业考研成功率的方法、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如何为考研服务及批判性思维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写作部分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

[2]陈坤兰.大学英语改革背景下个性化教学的提出与实施[J].考试周刊, 2010 (26) :18-19.

[3]Shrum, J.L.Challenging Linguistically Gifted Students inthe Regular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A].In R.M.Milgram (ed) .Teaching Gifted and Talented Learners in the Regular Class-room[C].New York:Charles R.Thomas, 1989:269-294.

[4]Fenstermacher, G.To Be or not to Be Gifted:What Is theQuestion?[J].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1982 (82) :299-303.

计算机专业考研指导 篇3

关键词:教学方法 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

1 概述

随着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用人单位用人标准的不断提升,作为独立学院的计算机专业本科生而言,就业也不断受到挑战,形势也不是很乐观。在就业压力和升学中就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升学,考取硕士研究生,这样既能调解个体需求和社会所提供资源之间的矛盾,也能以更高的专业素质创造更完美的生活品质。从2009年开始,计算机考研专业课不再由高校自主命题,改为统一命题,由四门基础课组成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研专业课对学生和教师来说,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作为高校计算机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对计算机专业考研课程的教学进行探讨与研究。

2 计算机考研专业课在教学中的问题

2.1 学生基础薄弱

大部分院校都是在学生只学习了一门专业课之后就要开设各门考研课程,而有的课程中涉及的概念抽象,而学生所学先行课的基础不扎实,这就导致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理解特别困难。这同时也导致学生一看到这门课就头痛,学习兴趣急剧下降,畏难情绪油然而生。

2.2 教学内容方面

当前计算机考研四门专业课仍然以课程为单位,教学内容大都围绕本课程进行,而忽略了和其它考研课程之间的联系,不利于整合多门课程的基础知识部分,而且不利于学生连贯地学习相关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3 教师队伍方面

计算机课程科目繁多,而且大多数课程要求紧跟业界发展动态,教学内容更新换代速度快,这就对计算机考研专业课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目前,部分独立学院大都聘请刚毕业的研究生或停留在本科层次的讲师,缺乏理论知识扎实雄厚、学术科研水平较高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更缺乏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能力的优秀教师。

2.4 教学方式方面

目前,计算机考研专业课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灌输式教学方法较多,很少采用研讨式、启发式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考试方式仍以传统的试卷为主,考试试卷一般由任课教师出题,考前给学生画出考试重点,结果学生平时不注重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主要靠考前突击通过考试。

3 对策的探讨与研究

3.1 扎实基本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考研专业基础课包含很多基本理论和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教师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启发和引导,逐步学会解决考研试题中的问题。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知识,讲解了大量的例题,而忽视了教学环节的作用,结果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因此合理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引导和监督学生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扎实基础重视实践,才能有利于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构建良好学习资源和氛围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重要作用。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2 建设合理优秀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与学这一互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角色。由于考研的改革,它所需要的老师也是新型的能把各门考研课程融会贯通的复合型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系的各个专业,分别成立四门考研课程组,每组由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选择那些责任心强、学生反映良好的教师进入课程组,形成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师队伍。课程组经常与考研学生沟通,教师间定期进行教学讨论。

3.3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能力提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课程,不同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讲授法、小组讨论法、个案研究法等,实现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最大程度吸引学生,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4 采用多校聯合的策略

与其它院校计算机专业横向交流,开创学生和教师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新考研升学方案。可以联合市内几所高校,通过共享题库,联合出题方式产生专业基础课考试试卷,做到教考分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以后考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4 结束语

针对计算机考研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从课程教学方法、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研究。运用多种现代教学模式,以最优的组合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真正学到新的知识,掌握学习的技能,最终考上理想的大学。

参考文献:

[1]丁娟.浅谈如何提高计算机专业课教学质量[J].科技资讯,2010(23).

[2]王海瑞,王建鹰,李亚,袁梅宇.积极探索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模式的几点尝试[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3]梁宁.试论如何提高计算机专业课教学质量[J].神州,2012.

考研专业学习方法指导 篇4

(1)首先,参考书大概包括以下几种资料院校的指定参考书、该专业的概述性教材、目标专业真题、所报考院校导师的论文专著、成功考生讲义与笔记。

(2)其次,参考书的使用方法。吃透书本、横向比较章节贯通、打好基础、扩展知识面、参考书之间的横向比较、以真题命题规律为导向的参考书吃透法。

(3)参考书阅读方法。

目录法:通读参考书目录,初步了解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

体系法:为知识建立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且易遗忘。

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

(4)学会做笔记。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有好处,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真题使用:真题的作用在于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目标院校的命题特点,考生可以根据该院校的命题特点作相应的复习以及相关题目的准备。那真题中有如下几个方面是我们在使用真题是必须注意的。

计算机专业考研指导 篇5

一、关于专业课全年复习资料

一是指定参考书目。指定参考书目可以从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获得。但是目前复旦大学有些热门专业没有指定参考书,这些专业虽然没有具体的指定参考书目,但是参考教材还是有一定的范围,考生可以向学校进行咨询。二是历年真题。历年真题考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考生可以通过网络购买,如在博志复旦大学考研网等此类网站上不仅有历年真题还有很多关于专业课复习的资料。通过真题学习到的不单纯是几道题目,关键是考生要通过真题,把握专业课考核的重点和难点。三是相关考核科目的笔记讲义。这些是指目标院校开设的与招生专业目录里考核科目相同的本科基础课程的讲义、笔记。当然,有些学校开设的研究生阶段的相关课程也很重要,有精力的同学可以参考学习。四是未来导师的论文。假如考生已经锁定了某个导师,那么这个导师的近期发表的学术论文对考生的复习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博志复旦大学考研网考研辅导专家提醒考生,即便是没有确定导师,该研究生招生单位具体学科相关教授的论文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因为一般真题答案会与这些论文里的学术观点密切相关。

二、专业课复习要注重理解

第一阶段基础复习阶段。考生首先要弄清楚目标专业目标院校的新一年的招生专业目录,一般新一年的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一般都会在每年的8月底、9月初出台。在确定无误的情况下进行基础复习。在这一阶段要对学校制定的参考书目学习一遍,做到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够理解,但不要死记硬背,目的是对所考核的科目建立起宏观知识逻辑框架。第二阶段强化复习阶段。考生首先应制定出自己的专业课考试大纲。考生可以根据三到五年的历年真题,在所用的参考书目上把所有曾经考到的知识点全部标注一遍。这样一来,就缩小了复习范围,掌握了考核要点,勾勒出了一份属于考生自己的专业课考试大纲。在这个基础上,考生要结合大纲进行长达三个月左右的强化复习,目标是将重要的知识点理解、记忆、掌握和运用。考研辅导专家提醒考生,在这个阶段,考生还得密切联系自己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教师,尽一切可能掌握各种与考试有关的信息。第三阶段冲刺阶段。这是在考前40天到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考生应该在强化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回顾。培养考点意识,学会用标准的方法解答相关问题,多做模拟试卷,进一步归类整理总结。

西财财务管理专业考研指导 篇6

研究生入学考试早已尘埃落定,研究生入学考试又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备考阶段。又是一轮新的战役即将打响,有意加入考研大军的同学们此刻应该排除一切杂念,下定百分百的决心开始准备了,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在这个准备的初期阶段,对于有志于报考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同学,将本专业各方面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是十分必要的,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笔者在此向大家大体介绍一下本专业的一些基本情况。

一、会计学院概况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历史悠久,学院前身会计系始建于1938年,由上海光华大学内迁成都时设立,已有近70年办学历史。我国第一号注册会计师、著名会计学家谢霖教授曾主持本学科工作。学院于1952年设立我国首批会计学专业;1981年设立会计学硕士点;1994年成为全国首批七所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试点院校之一;设立会计学博士点;成为省部级重点学科;会计学专业被评为四川省品牌专业;成为国家重点学科。会计学、财务管理在被批准为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

本科、硕士、博士层次分别设有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本科会计学专业下设CPA(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和会计国际化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层次设有会计理论研究、财务会计研究、成本管理会计研究、财务管理研究和审计与CPA理论研究等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层次设有财务理论与国有资产研究、现代成本管理会计研究、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研究以及审计理论研究等研究方向。

会计学院现有 教职工8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1人,教授17人,副教授23人。会计学院近几年发表科研成果60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多项,获得国家、省、市和各类学会优秀成果奖120多项,在全国形成了重大学术影响。

二、财务管理专业简介

西南财经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本专业从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从199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被批准为四川省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建设基地,《财务管理》课程被评为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研究方向有:

1. 公司理财理论与实务;

2. 资本市场财务研究和资产评估;

3. 财务分析研究

开设的主干课程有:1.会计研究方法论;2.会计基本理论研究;

3.财务基本理论研究;4.高级财务管理研究;5.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审计;

6.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等。

现有教授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副教授5人,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财务管理专门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高素质财务管理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在系统全面掌握会计学理论与方法基础上,具有先进的理财理念,熟练运用财务管理方法进行资本财务和公司理财理论与实务研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财务管理专业考研20发生了重大变革。以往的初试阶段的专业课考察的是管理学,但是从2010年起改成了考会计学和财务管理(各占50%),这对于跨专业考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由于今年是变革的第一年,初试难度偏低,因此大部分考生只要是花了心思积极准备的都得到了比较满意的分数。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今后的试题难度将逐步提高。笔者认为以后年度的初试和复试不管是难度还是题型都将逐步朝CPA靠拢。这就题型众考生,今年的复习应该在将基础知识全面而牢固的掌握之前提下有意识的加大复习的难度和深度,以便在考场上能够处乱不惊、稳操胜券。

三、本专业历年录取情况

2006――20各年录取人数

从上表可以看出,财务管理专业近年来招收的人数从20的最高峰139人降到了110多一点,并且四年来基本无太大变化。就全国来看,据教育部统计,全国报考2010年学历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140万人,较增加13%,而今年招生规模与20基本持平,约为46.5万名。会计学院今年主要是mpacc扩招了近50%,财务管理专业基本无变化,可以预计明年会计学院的财务管理专业招生人数将继续保持在110左右。

2006――2010年各年录取分数

计算机专业考研指导 篇7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高校计算机专业中, 数据库系统原理作为专业方向必修课, 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实际意义, 而数据库课程设计作为其实践环节重要性也至关重要。数据库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集中实践环节的必修课, 是学生学习完“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后, 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训练。其目的在于加深对数据库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具有数据库应用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能力, 在课程设计实践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 提高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然而目前有些高校本科计算机专业的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本文结合琼州学院数据库课程的实践教学, 就计算机专业数据库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

1 高校数据库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课程设计认识不足

根据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掌握的情况, 很多学生认为课程设计只不过是一门考查课, 没有试卷, 没有老师监考, 自己知识把实验做一下, 课程设计报告交上去就可以了。甚至有些同学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东西, 随便到网上下载一个管理系统应付了事, 到验收的时间, 具体的设计是怎么完成的, 一问三不知, 当问到通过课程设计学到了什么的时候, 很多人表示自己也不清楚。可见, 很多同学对课程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际上, 作为对理论的巩固与应用, 数据库课程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程序设计理论, 还要求学生掌握规范化的软件开发流程, 它不仅仅是像某些同学认为的比较复杂的程序, 而是一个完整的软件, 要包括规范的开发文档等一系列内容, 在数据库课程设计中, 学生就是一名数据库应用软件开发工程师。所以, 我们要加强学生对这门课程认识上的引导, 培养他们严谨, 科学的研发态度。

对于课程设计的目标, 有些同学并不清楚, 他们只是根据老师的要求, 完成自己的任务, 而不知道通过课程设计, 自己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应该收获什么东西。很多同学在课程设计中只是停留在老师给出的题目和任务上, 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考虑, 他们认为只要完成任务就可以了。事实上, 数据库课程设计是对软件开发的一个系统模拟过程, 通过这项课程设计, 让学生熟悉软件开发, 数据库及其应用开发的操作流程, 掌握行之有效的软件开发方法和软件开发工具。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规范的学习作风, 为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1.2 课程设计选题存在的问题

优秀的课程设计选题方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会激发他们的创作性, 从而在课程设计中做出一定的成绩。但是有些学校在选题上存在几个问题;选题没有新意, 每年都是同样的几个题目, 有些同学直接把师兄师姐们的东西拿来照抄, 这种选题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也不能跟上发展的要求;题目过大, 比如飞机订票系统, 火车订票系统等。这些选题看似不错, 能够锻炼学生的开发能, 但实际上根本没有必要选择这么大的题目, 学生也没有能力完成这样的题目, 所以, 课程设计的选题很重要, 应大小适中, 以实际能力出发, 最好结合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方向, 贴近实际情况, 让学生自主选题, 指导教师提出针对性建议和方向,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与创造性, 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1.3 课程管理复杂, 考核方式不够科学

通过调研一些高校学校, 发现其数据库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与其他课程的课程设计一样, 但是数据库课程设计本身更注重实践、更贴近实际的特点使它不能跟其他课程同等对待。我们了解到很多学校通常采用平时分加实验分作为总成绩, 但实验分数上面存在很大的问题, 就是最终课程设计的验收往往只是随便问几个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出相应的分数。我们认为在这种考核方式下学生是在被动地完成任务, 而不是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不能够通过课程设计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加强数据库课程设计建设的几点措施

针对以上在数据库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结合本校教学研究实践, 总结了以下几点措施。

2.1 引导学生树立严谨的学习研究态度

严谨的学习态度是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目标, 他们在不久的将来要成为国家科技发展的脊梁, 肩负着科技兴国的责任, 一个没有严谨求实的研究态度的人, 是不可能担此重任的, 数据库课程设计中出现的应付了事、抄袭他人的现象, 反映出学生学习浮躁、投机取巧的学习态度, 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它反映了一个学校近期的整体学习风气, 从表面上看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从深层次上看, 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学科教师的科研治学态度问题。教师要求不严格, 没有加以合理的引导, 也会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

所以, 我们必须先从端正的学生学习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以及科研工作的基本素养教育, 这不仅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更重要的是其在无形之中具备严谨、科学的学习研究态度, 无论对他们课程设计的完成, 还是以后的工作学习, 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开放式教学方式, 增强学习自主性与创造性

长期以来, 在数据库课程设计中由于课时少时间紧, 在选题上, 大部分教师提供固定的题目供学生选择, 这样可以更方便的进行指导与管理, 但在另一个方面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情况不大一致, 对课程的理解也参差不齐, 所以有必要让学生自由发挥, 自选题目, 自由选择开发工具, 只要完成所要求的设计内容即可。加入在数据库选择上, 可以选择SQL Server、Oracle、Mysql等, 在开发平台上, 可以选择Power Buider、Delphi、.net、J2EE, 这些内容需要学生自己选择, 老师尽量不去指定某个平台。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可以更好地发挥出来。

在人员分工组织上, 很多情况下还是一个人完成系统所有的开发任务, 这种做法不符合实际情况, 因为在公司里面几乎没有哪个软件是由一个人负责开发完成的。我们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交流表达能力, 而课程设计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在实际操作中, 可以更具学生不同特点, 合理进行项目的分组。比如, 每个组里面各包含一个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语言书写能力较强的同学, 这样不仅可以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 又可以避免有些组几个人都只擅长同一样东西, 课题无法很好的完成的现象。另外, 如果有条件, 可以模拟公司的开发环境, 组织每个小组进行团队开发, 让他们掌握团队开发中的软件版本控制问题, 这些都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积累很好的经验。

2.3 规范化课程管理的构建

在课程管理环节, 建议采用了以下流程:确定选题, 开题, 中期检查, 系统验收, 课程设计答辩, 提交设计报告。通过规范化管理模式, 学生可以清楚的了解在什么阶段应该做什么, 课程设计得以顺利进行。

确定选题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 合理进行分组, 确定题目, 描述系统要实现的功能, 为开题做好铺垫。

开题是整个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我们要给学生以良好的指引。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 确定系统边界, 建立业务模型, 对具体的业务流程绘出图表, 确定各个业务功能模块之间的联系。之后根据系统的功能模块, 进行数据库的概念设计, 抽象出业务实体, 进行数据库的概念模型设计, 画出E-R图, 描述各个实体的属性、联系。这是整个系统的关键, 直接影响到后面的详细设计的完成。

中期检查是对学生上一阶段的设计情况作一个总结, 解决开发中出现的问题, 比如, 小组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进度是否符合要求等。

系统验收是对完成后的系统的正确性、可用性、合理性及性能, 实现的情况是否与初期设计目标一致进行的一个检查。这一验收结果是评价学生完成课程设计质量的主要依据, 比如, 系统是否能够完成基本的数据查询、更新, 是否使用了视图机制保护数据库的安全, 是否试用储存过程提高系统的性能, 是否有完成的日志系统以保证系统具备良好的可维护性, 系统界面是否符合操作习惯等。

课程答辩是对整个系统完成情况的一个系统的总结, 也是最终评定课程设计成绩的重要依据。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提高总结描述能力, 通过对整个开发过程的总结, 对某些细节问题的回答, 提高了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2.4 考核方式的构想

在进行选题的开放性教学后, 由于大家的选题不一样, 开发平台不一样, 最终系统完成的功能、效果不一样, 很多老师会遇到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如何对课程设计结果进行考核。根据课程设计的流程, 我们可以分别在开题、中期检查、系统验收、设计答辩4个环节进行考核评价。由于各个小组完成系统功能的差异化相同的某项功能。开题考核占整个课程评价的15%, 评价标准初步构想如下:

概念模型:E-R是否符合规范;实体属性师傅完整、恰当;实体联系师傅正确。 (7分)

系统结构:系统设计整体思路师傅符合需求;难度、规范是否合理。 (5分)

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否符合规范。 (3分)

中期检查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课程设计进度的监督检查, 目的是督促学生按照课程计划如期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检查的指标包括各种数据操作是否实现, 系统功能模块完成情况。中期检查占整个课程评价的20%, 评价标准如下:

各种数据操作:数据库连接;查询, 更新。 (10)

功能模块:模块划分是否合理;模块互操作是否实现;模块功能实现的程度;流程图是否正确。 (10)

系统验收是对学生课程设计的主要评价, 学生对整个系统开发设计的完成情况都体现在这里, 我门主要对系统界面、功能实现、系统性能、创新点、帮助系统进行考核。占整个课程评价的45%, 评价标准如下:

界面:界面显示效果;可操作性。 ( (5分)

功能:正确性;实现程度;复杂性。 (20分)

性能:稳定性;运行效率。 (10分)

创新点:是否有创新之处。 (5分)

帮助系统:完整性;操作是否方便快捷。 (5分)

课程答辩是对整个系统完成情况的一个系统的总结, 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根据自身完成情况清楚流畅地介自己完成的工作, 是否能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给出恰当的回答。占整个课程评价的20%, 评价标准如下:

课题介绍:总结、表达能力。 (5分)

答辩:正确性;实现程度。 (7分)

课题评价:人员分工情况;团队合作情况。 (2分)

课程答辩是对整个系统完成情况的一个系统的总结, 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根据自身完成情况清楚流畅地介绍自己完成的工作, 是否能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给出恰当的回答。占整个课程评价的20%, 评价标准如下:

课题介绍:总结、表达能力。 (5分)

答辩:正确性;实现程度。 (7分)

课题评价:人员分工情况;团队合作情况。 (2分)

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是否符合规范。 (3分)

技术文档:是否符合规范。 (3分)

3 结束语

本文对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 提出了对学生严谨、科学、创新的教学目标, 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几年来, 我们在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和课堂教学质量, 并将继续将其发展和完善, 在教学指导方法上不断创新, 并在其他课程的实验教学中逐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陆慧娟.数据库系统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王珊, 萨师煊.数据库系统原理[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张立忠, 张洋.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 2007 (4) :1184—1149.

计算机专业考研指导 篇8

【关键词】就业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道德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C-0180-03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竞争十分激烈,他们在就业的道路上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就业的阻力来自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有一点十分重要,就是企业与学生之间存在“就业鸿沟”。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道路依旧漫长,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要求除了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外,还要对学生开展必要的职业指导,系统地帮助学生培养企业所需要的职业观念、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帮忙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等。笔者所在学院在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改革中不断推进和实践,从学生入校第一学期开始,就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更直接体现出来,充分考虑学生的从业兴趣和学习能力,结合人才市场的最新动向引导学生在专业发展上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结合学生发展方向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开设学业与就业指导课程,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探索。

一、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学业与就业指导类课程的现状

一是专职就业指导老师专业指导不到位的问题。目前,有的高职高专院校专门成立就业指导中心,全面负责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由于就业指导中心设在院级部门,专职就业指导老师不可能熟悉学院的全部专业,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仅仅局限于一些讲座式的授课安排,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比较少,学业指导不到位,针对不同专业背景学生出现的具体问题无法做好指导工作,很难从根本上发挥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作用。

二是高职高专学制短造成课程内容不深入的问题。由于高职高专学制较短,不少高校不安排专门的学时讲授学业与就业指导课程或者学时比例非常少。虽然通过安排讲座、宣传专栏、交流会等形式来让学生学习一些就业通识,但是不够深入。

三是缺少与专业结合的教学内容问题。有的安排专门的学时来讲授就业指导课程,但大部分由仅有公共课程讲授背景的老师来完成教学。这样的做法,针对大部分求职者通识培训可以讲得比较成功,在专业引导、学习引导、与专业岗位结合的就业指导方面显然难以胜任。

四是教材难以切合实际和有针对性。一些高职高专院校授课时没有教材或者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没有新意,与专业需求和现实要求不符,针对性不强。

这些问题,都不符合教育部所提出的高校就业指导的“四化”标准: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当前,教育部还提出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使高校毕业生真正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因此还要思考就业指导课程与创业课程的关系问题。

二、全程化分阶段课程设计

结合实际操作的经验,笔者认为高职高专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应该从入学教育开始,先进行学业引导,然后才开始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必须遵循全程化、分阶段、针对性的教学原则,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要开设课程,避免就业指导集中在离校前一学期的做法。结合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指导学生选择发展方向的前提应该是学生对自己将来的专业发展方向要有一定的认识。指导的内容针对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选择,侧重点不同。参与课程的老师应该包括专业导师、班主任辅导员、专职就业指导老师。根据高职高专三年制的特点,可以将就业指导课程设计为如下四个阶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一)指导的重点在于专业引导

必须安排在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完成,主要的内容:

1.专业介绍:在新生入学教育的基础上,帮助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学生认真分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群介绍,课程体系的设计思想、课程之间的关系,每门课程开设的目的、课程的内容、要求等。让学生入学后不久就对计算机类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行分析,初步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

2.角色转换:组织开展学习投资成本计算活动、高低年级专业学生交流、本专业和行业导师交流等形式多样课堂主题活动,帮助每一位学生合理制定三年学习目标。精心设计好每个课堂主题活动是关键,可结合学生班级的不同需求来选择。例如对于城市孩子比较多的班级,可安排学习投资成本计算课堂主题活动,目的是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成本的估算,让他们计算在校学习的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节课程的平均成本,与将来的月薪资期待作对比,使学生能够感恩父母,珍惜时间。通过主题课堂的引导,让学生一入学就正确树立自己的目标,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由“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3.经营生活:引导学生认识大学生活,了解如何在求学之路上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课堂上可以引入IT成功者案例,并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学习成功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自强、积极的心态,认识到好的生活习惯、吃苦耐劳的精神、良好的执行力、应对危机的能力等都将对个人走上成功发挥关键作用。

(二)指导的重点放在职业发展目标树立

可以根据学生专业课时的安排情况,灵活地安排在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的其中一个阶段。

1.职业素质:引入企业文化认知,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组织学生开展人才市场的岗位需求调研活动。

2.岗位群分析以及自我认识:在组织学生开展岗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归纳和整理本专业适合的岗位群,并进行分析以及自我认识。总结岗位的知识要求、技术要求、能力要求,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工作岗位对毕业生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要求以及要达到的程度。介绍自我评价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对自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结合大量历届学生的正反面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合适自己的岗位才是最好的道理。比如可设计学生利用假期完成一个人物访谈的环节。学生通过采访基层一线发展起来的计算机类专业成功成才的毕业生,进一步总结岗位要求与自身认识,树立从基层做起、从岗位一线做起的信心。

3.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以及遵循的原则、模式和步骤,让学生在自我的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所选择的发展方向及本专业教学计划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定位,特别是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有一个初步策划(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不断调整和完善),初步得出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4.个人行动方案: 进行职业资格认证的介绍,使学生了解职业资格认证的概况,相关的考务信息和安排,正确认识职业资格认证对就业的重要作用。在这一内容里明确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三年里应取得的职业资格证及其他证书及在校期间能够参加的认证考试具体要求和安排,指导学生制定好个人考证的行动方案,使每一位学生至少实现一个职业资格认证目标。

5.人生目标教育:主要通过典型实例的剖析,使学生了解新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涵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个人成才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明白拥有良好的心态、积极热情参与的意识和较全面的综合素质是回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前提,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三)就业指导的重点放在就业综合素质的培养

1.就业形势分析与择业心理调适:这个阶段的学生即将真实地面临就业问题。需要帮助学生通过对就业形势和个人专业学习的情况进行分析,使学生对就业形势有充分的认识,调整自身择业期望值,对就业和择业面临的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心理准备。每个学生上交一份反映自己真实想法的就业求职计划,作为今后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参考依据。

2.求职礼仪与技巧:通过分析历届学生求职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和重视求职过程的各个环节,强化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应聘成功率。指导学生制作求职材料,组织开展模拟面试活动等。

3.就业政策:学习与就业相关的政策和规定,如就业推荐条件、就业推荐一般程序、劳动关系等,让学生了解毕业生在求职阶段的责、权、利,并通过一些案例来教育学生,深入学习和领会政策,介绍获得就业信息和顺利就业的渠道。

4.职业道德与科学工作方法:学习职业道德的重要内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让学生充分意识到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通过真实的实例,让学生明白在当前社会人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德才兼备的人才才是社会所需要的。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道德,有敬业精神。介绍科学工作的基础5S以及科学工作方法PDCA循环,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和计划的重要性。

5.创业:目前我院单独开设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如果没有开设单独创业课程的学校,可在本课程设计中增加创业基础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自身创业的能力和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充分学习创业过程中如何做市场调查、如何理财、如何进行市场营销、如何书写计划书、如何实施创业计划等。培养创业的风险意识,介绍当前大学生创业的一些优惠政策。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通过采取邀请创业成功人士或校友做创新创业报告的形式来加强学习。

(四)就业冲刺阶段的重点工作是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

要帮助学生顺利的就业,更为重要的是做好已顶岗就业学生、就业落后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工作。根据目前高职高专教育中所提出的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要求,许多院校将学生在校期间的第六学期甚至整个第三学年安排为顶岗实习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将直接面对更多求职过程、工作选择、工作实践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需要有指导老师的引导,因此这是高职高专就业指导工作的冲刺阶段,也是容易被忽视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就业指导工作,要克服外出顶岗实践的学生由于流动性、分散性、专业性等所带来的指导困难问题,要针对不同学生遇到的不同问题进行指导。也就是说,要真正提高就业质量,就业指导工作要发挥个性化指导的作用。经过多年的不断实践和完善,笔者所在学院信息工程系摸索出一条第六学期开展个性化指导的新道路。主要的做法是:学生外出顶岗实践前,根据人数、专业的情况,按专业教师师生比不高于1:20的比例为每位毕业生安排一名本专业的老师作为顶岗实践指导老师,建立师生之间每周至少沟通交流一次的畅通沟通平台。指导老师主要负责所带学生的就业指导、就业推荐、就业咨询等方面的工作。指导老师成为就业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针对所带学生的个人特点推荐相应的岗位;指导老师是学生就业咨询的主要窗口,学生就业上遇到的问题都由指导老师帮助解决;指导老师还是学生外出实践或就业期间的安全监控平台,每周指导老师都必须以书面的形式向教学团队负责人、系主要领导汇报学生的就业情况以及顶岗实践的情况。专业系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指导老师考核机制,确保指导老师的工作有实效。

三、课程安排

学业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研究应该列入高职高专各院校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参与授课老师的培训、指导和考核工作,加强对各专业学业与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的改革和研究。建议在院级就业指导中心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各专业系专业教师、辅导员、专职就业指导老师共同组成教学团队,制定教师专业开展就业指导的培训规划,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培训考取职业指导师等级证书。

【参考文献】

[1]刘志忠,白其安,李兴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1(14)

[2]曹乃悦,刘红娟.基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资源库建设内涵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6)

[3]钟耀庆.浅谈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J].科技视界,2015(8)

【基金项目】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改科研课题(09JK16)

【作者简介】区倩如(1978— ),女,广西南丹县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程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生管理,党建。

上一篇:个人居间委托协议下一篇: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卫生学第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