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打造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

2024-07-04

谈如何打造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通用9篇)

谈如何打造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 篇1

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精神和文化的力量,从管理的深层规范企业的行为,为实现企业的目标服务。企业文化建设只有贯穿到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管理等的全过程,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企业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高。城市商业银行要稳健发展,走向辉煌,就需全体干部职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尤其是要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要做到这些,单靠行政命令和组织纪律的强制约束是不行的,还必须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1、表层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外显部分,指那些视之有形,闻之有声,触之有觉的文化形象。城商行的外形外貌,职工的接人待物、言谈话语、行为习惯等皆属于表层的企业文化。它能给客户以第一印象,使之从中观察或感觉到银行员工的精神风貌与职业道德状况,从而决定是否与银行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

2、中层的企业文化。它不像表层文化那样直接外露,需要人们调查了解才能搞清楚,又不像深层文化那样隐蔽在职工的头脑中,人们可以通过一定的直观形象把握它。它体现在银行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工群众的思想观念在不断变化,银行应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约束机制。通过合理的制度,合理的管理,使银行的社风健康向上,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3、深层的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截然不同,深层的企业文化不是人们凭感觉器官就能直接体察到的,它是渗透在职工的心灵之中的意识形态,包括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经营思想等,这部分内容是城商行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城商行这特殊企业的灵魂。

二、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

1、灵魂作用。城商行的管理系统不是成千上万件具体工作和多种多样具体方法拼凑起来的“大杂烩”,而是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变化的具有生命力的系统,企业文化则是管理系统的灵魂,它决定着城商行的行为方向或方式;它犹如一把总钥匙,启动着城商行管理的方方面面;它好像细胞核,左右着其他管理要素的运动。

2、凝聚作用。企业文化的共同价值观,把城商行职工万众之心统一起来,凝聚起来,使全体员工上下一心,同舟共济。城商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不断发展壮大,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不断更新的企业文化,不断增强了城商行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约束作用。企业文化中以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形式体现的部分,亦可称为制度文化,它对每个职工的行为无疑起着约束作用。“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更为重要的是,上述企业文化的灵魂与凝聚作用,在更高层次上把银行职工的思想统一起来,在每个职工的心灵深处打上了共同的文化烙印,它对银行职工的行为约束尽管是无形的,然而却比制度文化的约束更深刻、更有力量。

三、塑造企业文化的建议

1、以人为本塑造企业文化。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理论的精髓所在,城商行能否生存发展,其关键在于广大干部职工有没有奋发向上的进去精神。面对知识和技术的挑战,城商行员工只有不断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掌握现代社会所需的各种经济知识、经营管理能力,才能对各种挑战应对自如。城商行要真正做到广泛招贤纳谏,挖掘员工潜能,工效挂钩,对人员实行末位淘汰制。在培养人才方面,要有系统的计划,多渠道、全方位的锻炼培养对象,要讲究培养方法,尤其是要不拘一格,大胆重用新人。通过以人为本,从根本上去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城商行的前途必将无比光明。

2、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去塑造企业文化,城商行的企业文化根植于地区大环境中,不能脱离所在区域的具体条件去主观的塑造企业文化。城商行应把地区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利用市场经济的长处。在当地金融经济条件下去建设企业文化,必须使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商行面临的竞争形势将更加严峻,面对这种形势,城商行要守住阵地,发展自我,就务必把信用社办成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概括的说,城商行在目标追求上,不仅要有盈利思想,还而且还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讲社会效益,不能简单的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追求:城商行在市场竞争中,要有产品创新、市场开拓、增加效益的观念,又要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使自己的工作更贴近中小企业,从而更好的支持地区经济发展。

3、汲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营养去塑造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有继承性,城商行理所当然要继承和发扬过去的优秀思想文化传统。城商行历经五十余载沧桑,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优秀文化,只有将其继承下来,并且结合当前国情和社情予以发扬光大,才能建立起新时期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城商行文化。我们不但要继承和发扬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还要吸收其他金融机构、其他单位的优秀成果。在对外开放中,城商行既要汲取国有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还要引进外资银行的优秀文化精萃为我所用。

4、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去塑造独特风格的企业文化。城商行的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同社会条件相联系,而且同自身的具体条件密切相关。城商行有自己的创业史和成功的经营之道,有适合自身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经营战略与经营方针,切不可不作深入研究,图省事、搞形式,简单模仿其它企业,编几句辞藻漂亮的豪言壮语就当作企业精神加以倡导。理论与实践都告诉我们,只有从实际出发,通过干部和广大职工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具有鲜明特点的、深厚基础的城商行文化,才能激发广大银行职工的自豪感和主人翁责任感,才最有生命力。城商行应有自己明确统一的经营理念,并把自己独特的企业标识用标准色规范化;除此之外,城商行还应加大金融产品开发,不断开发出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产品;同时,规范全体职工的仪容仪表、文明用语等行为准则。

5、领导身体力行、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去塑造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绝不是靠几句简单的口号,搞一阵风就能奏效的,若想让职

谈如何打造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 篇2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以人为本,以企为家

几百年来, 有多少公司轰轰烈烈地招兵买马、大张旗鼓地杀向市场;又有多少商场攒花簇锦、粉墨登场, 你方唱罢我登台。然而, 无数事实证明,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搏击风浪, 傲视群雄, 就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简言之, 就是要有自己企业独具一格的核心竞争力。就我国而言, 很多企业在历史的长河中昙花一现, 好景不长。究其原因, 除了产品、质量研发、成本、市场定位等硬件跟不上形势, 被消费者所淘汰外, 更重要的一点则是企业文化出了问题。本文拟就如何打造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问题进行分析, 旨在抛砖引玉, 共同探讨。

一、何为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

一提起企业文化, 众多的企业家都会议论风生、滔滔不绝地谈起自己的企业悬挂在办公室、粉刷在车间和厂房大门口的宣传标语, 就连清华大学门口也写有脍炙人口的校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然而, 许多企业所标榜的类似“以厂为家, 奉献年华”, “爱我企业, 团结奉献”等等自我感觉良好的企业文化, 怎能与已有百年沉淀的“水木清华”相提并论。正如不久前, 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启动了“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有关单位称, 这一工程旨在通过培养孩子孝心, 用5年时间培养百万名孝子, 把孝心培养教育融入到生活中。“培养工程”推出后, 马上遭到许多人士的质疑, 他们指出, 孝心并不是靠一个类似于政治运动的浮夸炫耀式的样板工程就可以实现的, “孝”是中国传统悠久的一种美德, 现代版的“孝”是一个内涵丰富、意义颇深的高层次的理念, 而不是像《孝经》或《二十四孝》里董永卖身葬父, 或王祥为继母卧冰求鲤那样的愚孝。

俗话说:“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正如“孝”需要长期和谐的社会氛围培养, 需要整个社会道德风气的转变才能实现一样, 任何一个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 都不是简单地就能够打造的, 而是要像百年清华一样, 积微成著, 日积月累, 精心打造, 方能积土成山, “上善若水”, 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

成就伟大基业, 必须要有一个创造幸福的企业文化。企业只有将为全体员工创造幸福, 为广大群众创造幸福, 为整个社会创造幸福贯穿于企业全部行为之中, 时时处处都为员工、顾客、社会所思所想, 并以此为准则, 衡量企业存在的价值, 才会铸造出自己企业的文化核心竞争力。无形中企业文化就会给企业带来物资与精神上的幸福, 企业自然会得以发扬光大, 永续经营,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企业管理者应如何打造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

著名的世界大师级CEO乔治·默克曾经指出:“我们要始终不忘药品旨在救人, 不在求利, 但利润会随之而来。如果我们记住了这一点, 就绝不会没有利润。我们记得越清楚, 利润就越大。”任何一家企业都是为追求利润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 不追求利润, 只考虑奉献, 那应该是民政部门。那么, 什么是企业应该追求的真正财富?企业管理者应如何营造自已的财富场?利润、财富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是非常神奇的, 正如乔治·默克所说, 当一个人真正理解了“救人”与“求利”的关系, 懂得分享与回馈, 如此追求利润与财富, 企业利润与个人财富才会越来越多。也就是说, 既能拥有更多的利润, 而同时还带给全体员工、广大顾客乃至整个社会许多欢乐与幸福时, 企业管理者的生命、奉献才会更有价值。

国内某著名企业在消费者中拥有很高的知名度, 但近年来屡次发生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恶性事件。发生问题, 在所难免。遗撼的是, 在突发事件面前, 这家企业的管理者都没有把握好自己一直以来所推崇的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理念, 没有把广大消费者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上帝”, 而是采取了瞒天过海、找替罪“牛”的“公关战略”, 结果屡战屡败, 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这一事例充分证明, 企业管理者必须学会理智地面对员工、顾客与社会, 感性地运用情商, 圆通周围的人际关系, 才能精心打造企业文化, 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不为类似的“公关危机”所击败。因此, 笔者认为, 企业管理者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企业管理者特别是企业最高层, 必须“打铁先得本身硬”。

时刻铭记“水可以载舟, 也可以覆舟”这一真理, 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 以创立企业、发展企业、壮大企业是为了职工幸福、消费者幸福、全社会幸福为己任。威廉·大卫认为:“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动模式的价值观。”我国企业管理者往往认为自已的话必须“一言九鼎”, “我说了算”!不能容忍别人在自己面前说三道四 (哪怕是十分有益的建议) 。正是由于企业管理者的这种心态, 直接导致许多企业形成“一切听老板的”。大家都在为老板一人做事, 至于是对还是错, 结果如何, 一切不必劳神费力, 自然形不成凝聚力, 企业精神更是虚无缥缈了。因此, 企业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企业的价值观, 正是这些价值观构成了自己企业的员工活力、意见和行为规范, 只有自己身先士卒, 才能潜移默化地在企业发展壮大中形成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2. 企业管理者要以人为本, 广纳贤士。

学会运用在自己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与历史传统, 共同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息, 将企业全体员工尤其是“意见领袖”和不同性格、不同特长的人才统一在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下, 汇聚到一个共同方向。要对企业中的能人、庸人与坏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深信“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 不被谗言所蛊惑。现实生活中, 许多企业管理者、单位领导人大都被一些擅长投机专营、阿谀奉承的“忠臣”所簇拥, 他们的工作计划、工作安排都由这些人负责, 甚至连衣食住行、老婆孩子都由其打理。更有甚者, 前铁道部长刘志军与前运输局长张曙光, 这哥俩的关系好到了连绝色美女都由局长亲自为部长挑选。这就为张曙光在短短的几年中, 官运亨通, 轻云之上, 大肆贪污20亿美元埋下了伏笔。类似的案例举不胜举。正是由于这些领导人自以为用到了“能人, 听话的人”, 因此才偏听偏信, 愈走愈远, 将组织原则、党纪国法统统抛于脑后, 最后锒铛入狱后悔莫及。因此, 企业管理者要时刻铭记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才是第一资源, 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全党同志和全社会都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 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 敢为事业用人才, 让各类人才都拥有广阔的创业平台、发展空间, 使每个人都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的有用之才。”只要切实按照并全面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做好识人、造人、用人, 企业就一定会发扬光大。

3. 企业管理者要体恤民情, 解决广大员工的后顾之忧。

职工的“五金一险”是否按时交纳?职工的衣食住行是否得到妥善安置?职工家属下岗、子女入托、老人住院等问题是否一一解决?有关调查表明, 中国人的平均收入、生活幸福指数在全世界排名不高, 但是人均储蓄却高踞榜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对未来信心不足, 子女上学、住房, 生病、养老以及工作环境等问题严重困扰着许多中国人。因此, 企业管理者如果清晰地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将其纳入打造企业文化的体系中, 经常过问并帮助员工解决各种困难。使其感到企业无处不在的温暖, 企业管理者就会像松下幸之助所讲的一样:“一把大火烧掉了我的机器、厂房和一切, 但只要员工还在, 一个新的企业很快就会出现在大家面前!”

三、企业员工应如何为打造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添砖加瓦

曾几何时, 能作为我国工人阶级的一员是多么的自豪。能跨入国企大门, 穿上崭新的工作服, 站在写有“以厂为家, 奉献年华”的红色大字的厂门前, 照一张黑白照片, 能够被多少同龄人羡慕, 又曾在心中默默地下决心, 一定要为自已的企业奉献全部力量、乃至鲜血与生命。然而, 随着市场经济的洗涤, 大浪淘沙, 泥沙俱下, 一些企业管理者的所作所为日益被广大员工所认识, 他们曾经拥有的理想与愿望逐渐地破灭了, 取而代之的是冷漠、无视与不满。宁玛巴昌寺主持嘎玛仁波切有一句名言笔者认为很值得深思:“一个人如果心灵不健全, 带着充满瑕疵的情绪生活, 势必不会富足的。又或者灵魂变成了物质的奴隶, 被物质驾驭, 那我们本身与机器就没有差别了。要知道, 物质是为我们的心灵服务的, 心灵不应该让物质驾驭。否则人的生命就不会富足充盈, 就不会有美满人生了。”因此, 企业员工要学会理智地面对人生, 积极为企业献计献策, 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

1. 要毫不动摇地树立“爱厂如家”的信念, 正如成龙先生在歌词中唱到的:

“有国才有家。”只有自己的企业发展壮大了, 才有我们每一位员工生存、发展、过好日子的希望。当我们听说2011年底大众一汽要给全体员工发放27个月的年终奖时, 一定会想到一汽员工如果不是在365个日夜奋力拼搏、爱厂如家的话, 哪会获得如此丰厚的回报。

2. 要认真负责, 一丝不苟地完成自已的工作。

员工就像高速运转的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 每一颗都有自己神圣的使命和职责。试想, “神八”在浩瀚的太空中相距几米处刹那静止, 又在几毫米处对接, 如果在上万颗螺丝钉中有一颗放弃了自己的职责, 会是何种结果?因此, 企业员工要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 正是由于这一个个普通员工所做的奉献, 才成就了每一家成功企业的独特的文化核心竞争力。

3. 要敢于挺身而出, 与破坏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行为作斗争。

作为普通员工, 大多是做好自已份内的事, 完成领导交付的任务就满足了。但是, 要想自己的企业不同于别的企业, 要想使自己的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就必须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 对任何不利于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事, 都要敢于挺身而出, 该管的要管, 不该管的也要管。一句话:“我是这个企业的员工, 这个企业就是我的家!”动车事故中的那位刑警队长关键时刻大声疾呼, 才有了“小依依”生命的获救。如果我们都能在这一时刻挺身而出, 我们的企业就会不发生或很少发生“三聚氰胺”、“毒饺子”事件。

4. 要学会感恩, 做到换位思考。

爱的爆发力是强烈的, 爱的力量可以战胜所有困难挫折。对党和政府、人民以及企业给予我们的一切, 都要学会用感恩的方式去思考、去理解, 多用爱和理解的心态考虑问题, 尽可能减少抱怨, 降低不满情绪。这样我们的内心就会充满阳光, 就会高兴地对待工作, 对待生活, 对待与我们打交道的每一个人, 过好每一天。如果一家企业中有80%的员工都能按照这个方式来参与企业的所有过程, 何愁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生活就是这样, 如果你能够把握好自己, 就能够获得快乐, 创造生命的价值。笔者相信, 只要企业管理者与全体员工, 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已, 认识企业文化, 认识核心竞争力, 从内心中发出对社会的爱, 对消费者的爱, 真诚地为他们付出, “利润会随之而来。如果我们记住了这一点, 就绝不会没有利润;我们记得越清楚, 利润就越大。”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1

[2].嘎玛仁波切.用好你的富源——活佛的人生财富课.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0

[3].胡婧.如何提高传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经济师, 2003 (11)

[4].人民网《强国论坛》.缺乏道德血液, 何来食品安全.2011.12.29

[5].贾薇.中华小孝子工程引发热议.北京日报, 2011.11.4

[6].于宁.垄断下的蛋.新世纪周刊, 2011.5.16

谈如何打造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 篇3

【摘要】文章通过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树立典型的重要意义进行介绍,从而再介绍树立典型的方法,接着谈树立先进典型对于构建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典型;企业;构建;企业文化

一、树立典型的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起着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作用。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企业职工起着导向、约束、凝聚、融合、激励的作用。树立先进典型是企业文化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民族是如此,企业也是一样。而企业精神的弘扬、发展往往也是通过典型人物的树立得以实现的。好的典型也是企业的宝贵财富,通过典型人物的事例,以点连线,以线扩面,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从而凝聚人心,团结向上,使企业和职工相互学习,增强荣誉感与认同感,最终达到全面营造良好思想工作环境的目的。

二、如何树立典型

典型是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上的佼佼者,都具有良好的素质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是企业发展进步离不开的宝贵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典型的树立已不仅仅体现着一个企业的素质,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制度上必须为先进典型的成长提供保障。典型人物从来不是凭空出现,而是与他们所在单位、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作为一级组织,必须在制度上为先进典型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动力支持,不断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营造出一个团结务实、人心思上的内部环境。只有这样,才有了典型生根发芽,成长壮大的土壤,这也是典型出现的必然条件。(2)树立的典型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具有代表性。纵观历史发展,每个时期,各行各业都有着不同方面典型的出现。革命年代英雄人物层出不穷,这不仅仅是时代发展的潮流,更是时代进步的必然选择。但无论什么样的典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当时社会的大背景下,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先进人物。因此,我们石油企业在选树典型的同时,一定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联系,与职工群众意愿相符合,注重典型人物的代表性,只有这样,树立的典型才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所认可,从而使典型人物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3)要注重宣传推广先进典型,挖掘内在精神。每个典型人物的产生,必然是因为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超出一般人的行动或业绩。任何典型的树立、学习、弘扬、发展都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步推广、深入学习,最终才能达到应有的作用。发现典型后,一定要注重利用宣传工具或手段,积极提炼先进人物具有指导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研究总结先进典型经验,同时通过新闻报导、评论文章等多种媒体手段广泛进行宣传推广,努力营造“树典型、学榜样、赶先进”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职工奋发工作,岗位建功。这也为典型人物精神的学习、弘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发挥典型作用,打造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

先进典型是企业员工的优秀代表,是引导员工奋发向上的榜样,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在企业中有很强的影响力。他们所具有的先进性,体现了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他们在企业的政治活动与经济活动中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因此,学习宣传他们的事迹,注重发挥他们的作用,既体现了企业管理的时代精神,也是打造团结向上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1)发挥典型人物的桥梁作用,有助于培育团队精神。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何加强队伍建设,培育团队精神,提高企业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而在所有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各要素中,人的要素是最根本的。如何加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典型人物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了。典型人物具有先进性和群众性,他们既是普通一员,又是企业员工中的杰出代表,在企业领导者与员工之间具有沟通功能和桥梁作用。他们的价值观、个人行为、个人追求、理想信念、工作态度等将对企业的员工群体产生巨大的导向作用。因此,企业在员工中学习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也是在激发、转化、凝聚团队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2)发挥典型人物的表率作用,有助于激发员工创造性。典型人物所作所为离常人并不遥远,广大员工看得见,摸得着,显示出普普通通的人经过努力也能做到。但在他们身上又体现了强烈的进取意识、创新精神和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这种意识、精神、品质必将成为广大员工学习的榜样。而广大员工在向他们学习的过程中,各自的特点和自我价值也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实现。当经过努力达到目标后,就会产生成就感和归属感,在精神和物质上会得到企业或社会的回报。

谈如何打造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 篇4

一、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特色企业文化

##县支行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本行工作实际,加强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道德规范,凝聚团队,激发全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构建“建设新农村银行”特色企业文化。

(一)加强领导,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支行成立企业文化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的、长期的重要工作,采取支委会、职工会等形式充分动员,从思想上确立抓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抓科学发展。坚持每年将建设活动纳入年度工作总体规划,明确目标任务,细致部署、稳步实施并认真总结,为深入推进支行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思想保障。

(二)以人为本,打造“建设新农村银行”高素质队伍。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依托人的发展,才能得以发展。支行围绕“人”这一根本因素,大力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充分尊重员工的“成才”愿望,大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支行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员工”活动,坚持每周例会学习制度,组织业务练兵和岗

位培训,不断提高职工业务技能;采取奖励措施鼓励员工自学并参加学历教育和相关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考试,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全行职工13人,均已取得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其中13人和11人分别持有银行系统信贷、财会专业上岗资格证,12人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9人获得助理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二是充分调动员工的“荣誉”渴望,大力倡导员工争当先进。支行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营造争先进、赶先进的良好风气,促使职工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中做出成绩,感受成就,收获荣誉。近年来,支行1人被省分行授予“十一五”期间优秀财务工作者称号,2人被安顺市分行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5人分别被总行、省市分行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1人被安顺市委市政府授予“粮油清仓查库先进工作者”称号。荣誉的激励,激发了全体员工的进取心和积极性,发挥出团队的力量,有力推进了支行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提高。

二、坚持文化制胜,营造和谐发展环境

##县支行深入推进和谐友爱的企业文化建设,坚持文化制胜,营造全行和谐发展环境。

(一)构建和谐有序的民主管理环境。支行积极推进全行民主管理,一是在日常管理中,坚持行务公开,广开言路征求职工意见建议,对征集到的合理化建议认真研究并抓好落实,切实维护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增强了职工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大大促进了全行工作开展。二是充分发扬民主,支行重点工作安排、重大改革方案、绩效考核办法等,均通过职工会议进行讨论,充分征求全体员工意见后才正式实施,既增强了职工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也提高了支行决策的科学性。三是常态化“行长接待日”,管理人员随时倾听和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和有关诉求,认真做好相关政策、制度的宣传解释,化解职工思想疑虑,消除内部矛盾隐患,融洽了干群关系,促进了队伍团结,形成全行和谐稳定的良好发展局面。

(二)狠抓文明先进集体创建,提升文化软实力。支行以深入开展视觉形象、文明窗口服务等各类创建活动为抓手,通过激发全行职工的工作潜能和主观能动性,让职工个体的价值在创建文明先进集体发展中得到充分体现,促使其自觉加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提高自身文明服务水平,支行企业文化建设以此达成真实的承载和依托,全行文化软实力得以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一是积极争取资金,对支行办公楼进行了维修和全面清洁;按照总行《VI》手册,全面规范各种视觉形象标识;营业场所配备齐全各类便民设施,按统一标准配置办公桌、椅等用具,办公环境干净整洁,职工自觉文明服务,形象良好,深受客户群体及政府各部门好评。二是支行文明先进集体创建成效显著。2010年,##县支行获总行和贵州省分行“文明单位”称号、省分行“金融服务先进集体”称号。##年获得总行和贵州省分行“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省分行“‘十一五’期间优秀财务集体”、“金融服务先进集体”、“会计结算为民服务示范窗口”等称号,并先后被省、市分行党委和总行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三)积极参与社会公共建设,强化服务“三农”意识。一是组织职工参与地方政府开展的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与文明同行、满意

在##”、“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等地方性建设主题活动。二是组织职工开展捐助抗旱救灾和见义勇为基金等社会性公益活动。##年支行职工向安顺市抗旱救灾、见义勇为基金捐款共计5800元。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公共建设及公益活动,增强了职工社会责任意识,强化了职工服务“三农”发展地方经济的信念。

三、坚持科学发展,打造优秀银行品牌

企业文化如何打造企业软实力. 篇5

企业文化,打造企业软实力

贾福春

这几年,文化似乎逐步被人重视,企业文化作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又开始在企业流行。把企业文化上升到企业软实力的高度,相信现在很多人都不会提出异议。营销的三个境界:低级营销卖产品,中级营销卖服务,高级营销卖文化。中国企业也逐步从80年代的生产导向、90年代的营销导向,过渡到今天的品牌导向。国人也逐步熟悉到,目前我们缺的不是产品,不是技术,缺的是品牌意识。以至于我国鞋行业出口生产量全球第一,但是加起来的利润都不如耐克一家企业。原因是什么?由于没有品牌。在品牌越来越重视的今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阅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的内涵。

什么是品牌?品牌是消费者的一种综合体验。品牌是文化的外表,文化是品牌的内涵。一个企业产品是不是品牌,不是它有没有着名度,而是有没有文化内涵。品牌的核心价值是企业文化的理念。维护企业的竞争力就是维护企业的核心品牌价值。同样,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如同没有灵魂的组织,无论多大强大终极都不会走远。

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如何正确熟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都包括哪些内容?企业文化对企业真的很重要吗?

美国IBM老板汤姆斯华生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生产力,竞争力。企业文化之于企业,就像空气之于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离开他企业尽对无法存活。企业文化就是木桶的桶箍和木板间的粘逢剂,没有好的企业文化就是一盘散沙。”

第一,我们如何正确熟悉企业文化?

文化首先是一种精神气力。企业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一种。企业才存在了几百年,而其他形态的组织,如国家、学校、军队、医院、教会等,几乎都存在了几千年。在这些组织的发展中,实践证实,精神的气力是巨大无比的。有时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孙子兵法》开篇就说:决定战争胜败的首要因素在于“道”。何谓“道”?“道”者,令民与上同一也,固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道”是上下认同的东西和目标,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可以抛私利,置生死与度外。这个“道”就是文化的精神气力。宋代大学问家张载在讲到儒家的历史使命时,用了四句话概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尽学、为万事开太平。”作为儒家的立身之道。这句话不知激励了多少人为之不懈奋斗,建立不朽的功业。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一种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支撑。一个企业同样需要一种精神和文化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运营和发展,给企业以正确的“定位”。从而有效规避市场和行业风险。假如没有文化理念的支撑,那么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就即是没有“灵魂”,就失往了方向,更谈不上发展。

在中国***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共中心总书记***代表十六届中心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美国著名治理学家沙因曾说过: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曾经说:“当员工1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前面以身作则,发号施令;当员工10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中间,协调各方,相互配合,努力工作;当员工10000人时,我只有站在员工后面,双手合十,以虔诚之心祈导他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企业规模较小时,企业治理者亲力亲为,带领员工冲锋在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就行了;但到了中等规模时,要善于治理,用严格的制度进行约束,加上强硬的手段就可以使企业正常运行;当企业规模非常庞大时,就要祈求员工万众一心,自发拼搏,这里需要全体员工有一种共同的信仰,一种共同的价值观,这是一种无穷的气力,这种气力来自于治理者的魅力,来自于一种伟大的思想影响力,一种高度升华的精神气力。而这种精神气力,就是优秀的企业文化!

第二,我们应该向谁学习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真的很重要吗?

一说到企业文化,我们很多企业家的思想里总以为企业文化是洋文化,是美国人发明的企业理论。到底对我们中国企业有没有作用?我们心里都不是太清楚。很多企业家以为没有企业文化,我不是一样做企业吗?或者是,我的企业目前规模很小,没有必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等到规模做大了再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这都是熟悉不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说到底不是美国人的发明,也不是日本人的发明,而是中国老祖先自己发明的。企业文化回根结底来自中国。

二战束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企业开始有意识的进行企业创新治理。他们以学习中国儒家思想来进行企业治理、以大和民族精神为核心,不断吸收学习欧美科学技术。在60年代迅速崛起,到70年代日本经济已经称雄于世界。1979年哈佛费正清东亚研究所傅高仪教授出版日本研究专著《日本名列第一》---弱小日本的成功,骄傲美国的教训。第一次公然表露日本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引起了很多美国学者和企业界的关注和爱好。促使美国反省自己的不足与骄傲。使美国开始研究日本和学习日本。研究结果发现:日本企业学习推崇的三位导师都是美国人:戴明,全面质量治理的倡导者、朱兰,正点存货治理制度的发明者、彼得德鲁克,市场营销治理学家。既然,日本企业是向美国学习的企业经验,为什么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呢?是什么原因导致日本企业超越美国企业的根本原因呢?后来,美国专家学者研究发现:日本的企业文化与美国的企业不一样。日本经济崛起的神话,令自以为是的美国人十分尴尬,他们不得不放下架子往窥探、往研究。通过研究,他们发现,“日本现象”的根源在于日本比较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大量研究企业文化的著作开始在美国问世,《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日本企业治理艺术》、《企业文化》和《寻求上风――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4部著作,使企业文化热在美国达到了高峰。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企业文化书籍大多来自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治理理论。

很多人可能要问,美国的企业文化来自日本,那么日本的企业文化来自于哪里?他的根在哪里?事实证实日本的文化来自于中国。中国才是企业文化真正的起源地。

日本在明治维新时代就确定了现代化的发展策略:以不牺牲民族文化的条件下实现现代化。在发展现代化的条件下,首先提出了什么是要现代化,是要变的,什么不能要现代化,是不能变的。这种变与不变是发展的条件条件。日本现代化的核心提出了:和魂洋才的概念。所谓和魂:就是大和民族之魂。洋材:就是欧美科学技术。和魂:日本的文化与传统是永远不能变的。洋材:欧美的科学技术、科学治理就是治理人与机构的匹配是可以变化的。也必须随着变化而变化的。日本人的学习策略:足于和,一手伸向汉,一手伸向洋。和就是大和民族,汉就是中国,洋就是欧美。中国文化一直是日本文化与传统基础。和魂、中国古典文化、西方商才是造就日本治理、日本一流企业、一流治理者的三大基础。

日本软银团体CEO北尾吉孝说:中国古典是日本教育的根本,没有中国古典作为根基,日本百年前不可能那么迅速地崛起,更勿论脱亚进欧!我建议:日本人不论什么年龄、性别、学历,都应从头再读一遍中国古典。经纪人追求成功,聪明和见地缺一不可,想成为这样的人,阅读中国古典是唯一有效的方法。汉字是中国给予日本最宝贵的财富。日本首富:堤义明说:我一生只精读一本书〈荀子〉,提拔下级时,我一定会见他们的妻儿,对我来说,文凭只是一张废纸,用人的原则:决不启用聪明人。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一生经营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他一生的经营理念来自于佛教文化和中国古典文化。

反观中国改革现代化的30年,我们倡导的猫论:不论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只是倡导了洋才,没有洋魂,更没有华魂。彻底抛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导致了我们今天很多企业贸易道德和伦理道德的双重缺失。为赚钱不择手段,出现三鹿奶粉等企业危机。这在国外是不正常的。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丧失造成的恶果。因此,我们要重新熟悉文化的气力,重新审阅文化带给我们的价值。重新塑造我们的价值观。因此,党中心在新的改革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理念。既是回回文化,回回经典,回回传统。百家讲坛国学热和社会国学热的背后,不正是印证了我们传统文化的回回吗?

第三,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包括三大部分:企业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

企业精神文化包括企业的核心理念、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哲学等。物质文化包括企业标志、环境氛围、标准色等。制度文化包括企业的规章制度。而最为重要的就是企业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的核心、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企业伦理是企业的标尺、企业标志是企业的形象、企业理念是企业的统帅。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的核心。它明确指出: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表明了企业的价值取向。无论是个人或者组织,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导。不同的价值观会选择走不同的路。企业的价值观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种取向:A、经济价值取向:主要表明企业对利益的看法。企业是经济实体,必然以赢利作为经济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但企业不是单纯的谋利组织,必须文明经营,适合市场需求,满足消费者需求。利润是企业为顾客提供服务后所得到的报酬。比如:为企业创造效益、时间就是金钱。B、社会价值取向:

表明企业和社会关系的看法。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企业要为社会做贡献,增进社会利益,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发展。企业要确认并积极处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社会影响,确认社会题目的存在并积极参与社会题目的解决、既满足社会的需要,又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创造无形价值。比如:促进就业、为国为民。C、伦理价值取向:主要涉及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员工之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企业和合作者之间等的关系。企业应遵守伦理道德规范,以正直、善良、老实、取信的企业行为,确立和各方的良好关系,以实现持续的发展。D、人文价值取向:企业即人,往人则止。企业必须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依靠人,具有人文关怀。比如:TCL团体的价值观: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股东创造效益。价值观必须是真实的,假的价值观不可能成功和持久发展。以往价值观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违反现实与常理的极端教育。结果是:坏人是极端坏,只作坏事,不作好事,没有一丝善心。好人是极端好,只作好事不做坏事。没有一毫私心—违反人性。结果造成:极端坏人很少有,好人榜样不长久。

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叫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员工是否认同,是企业精神形成与否的首要标志。员工的认同,是企业精神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基本依据。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积极向上的群体意识的体现,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品格与风采,凝聚着企业的精气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特质中最富个性、最先进、最有号召力的内容的反映。

伦理是指道德关系及其相应的道德规范。企业伦理是伦理的具体表现之一。通过道德企业规范来调节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企业伦理表明的是一个企业为什么要存在,将会以什么方式和途径来体现和实现存在。企业伦理是指企业全体员工认同并在实际处理各种关系中体现出来的善恶标准、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企业伦理道德建设应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

1、处理好企业、国家、社会的关系,建立“企业道德”的约束机制

2、处理好企业与环境的关系,建立企业生态道德的约束机制

3、处理好企业与人的关系,建立企业人际道德的约束机制

4、处理好企业的本职工作权利和企业的特殊行为责任之间的关系,建立企业行业道德的约束机制。比如:联想团体的道德价值观:宁可损失金钱,决不伤势信誉,生意无论大小,一律一视同仁,勤勤恳恳劳动,理直气壮挣钱。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显形态,也是企业文化的载体。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的个体形象、类形象、组织形象、艺术形象、自为形象的复合集成。企业的个体形象,是企业内部各种边界清楚的实体的相貌、外形的复合集成。企业的类形象,就是和该企业所属种别的本质相一致的可以感知的外在形象。企业的组织形象,是由属于该企业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各种对象,组成标志和象征系统而形成的感性表象。企业的艺术形象,是由该企业的理想、理念以及对它们的具体生动的表达所组成的感性表象。企业的自为形象,是企业把理想、理念转化而成的客观实在集合而形成的感性表象。

企业哲学是指导企业经营治理的最高层次的思考模式,是处理企业矛盾的价值观及方***。企业哲学是企业文化的内核和动力源泉,只有在有足够的能力处理企业发展的内外矛盾的条件下,企业才能确立其核心价值观以及围绕价值观的辨证方***。企业哲学包括:经营理念、服务理念、财务理念、生产理念、治理理念、市场理念、竞争理念等。

第四、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企业的硬件是可以买来的,但文化和品牌的软件是不可购买的。企业厂房、设备、员工、技术、产品等等都可以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变化,但企业唯一不变的是品牌和文化。

日本松下电器产品日新月异,但是松下幸之助兼容中西文化思想的23条治理法则没有变。TCL团体治理层的活动性很大,但是TCL的文化没有流走,却影响着离开TCL的多数员工。从做灯泡起家的GE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性企业,但从爱迪生时代留下的严谨的治理文化没有变,而是在逐步发展。所有的品牌和文化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

假如一个企业的品牌和文化变了,结果只有两个:要么企业死掉,要么企业被吞并。企业死掉,品牌和文化随之消失。企业被吞并,自己的品牌和文化将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别人的品牌和文化。中华民族产业太多被国外企业吞并的案例。我们现在还能看到多少民族品牌的大企业。

企业文化之于企业,就是治理的灵魂,经营的坐标,营销的触媒、生产的动力、技术的先导、品牌的内涵、服务的核心、人才的根本。

如何打造学习型企业文化 篇6

2008-5-1

2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前言

学习型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导入学习型组织理论,以此来引导企业,使企业成长为学习型企业的一种组织文化,是一种鼓励个人学习和自我超越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形成共同价值观、培养系统思考能力的企业文化;是一种以学习力提升创新力,进而增强企业和员工竞争力的企业文化。

学习型企业文化高度重视人的因素,特别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注重企业和员工的协调发展,是人本管理最高层次的体现。学习型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是引导企业成长为学习型企业,最终促进企业与人的共同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说,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创建过程就是学习型企业的创建过程。建设学习型企业文化的作用

当人才市场越发理性,人才的流动越发频繁时,人才对企业的依附就不再是终身的,员工在履行企业岗位职责时,会把提高自身素质放在重要的位置,不断在工作中提升自身的价值。因此,一个注重学习的企业文化氛围,就更能吸引也更能留得住人才,这对企业的发展是有利的,这是学习型企业文化的作用之一。

作用之二,学习型企业文化会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形成人人争先创优的良好气氛,增强员工的争先意识,进而提高

员工的技能。这最终获益的是企业,企业的竞争力可以在员工的相互竞争中得到提升。

作用之三,能使企业在提升员工技能的同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面对外界的竞争时更容易占得先机,更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

作用之四,通过建设学习型企业文化,领导层可以积极与下属沟通,以学习为纽带,拉近与员工之间的距离。同时,加强学习可以使领导层更快地了解各方面的文化差异,从而有助于消除差异,引导员工树立起共同愿景。建设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建设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企业怎样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发展,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适应?关键是学习。拥有学习型企业文化的海尔、华润等优秀企业的员工已经形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他们一致认同“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法宝之一就是学习。

建设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企业提高管理的内在要求。随着企业管理理论的不断创新,企业文化覆盖范畴不断延伸,现代企业管理已经与企业文化融合为一体,迫使企业管理必须从“制度管人”向“文化育人”转变。在这方面,学习型企业文化更能促使企业自觉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升管理水平。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文化融合的实现要求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国有企业重组、向民营转轨、合资改制步伐的加快,如何实现文化融合的问题也变得更加具有现实性。文化差异容易造成沟通上的困难,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就要解决如何通过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化解跨文化冲突,成为大企业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型企业文化可以起到极为积极的作用。如何建设优秀的学习型企业文化

建设学习型企业文化,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树立学习的理念。孔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企业要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学习讨论、活动,让每个员工都认识到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学习;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方法的采用需要学习;观念转变、机制创新、战略选择更需要学习;同时深刻理解学习的实质在于持续创新的真正涵义。

二是建立共同愿景,构筑精神支柱。共同愿景是建设学习型企业文化的落脚点和精神支柱。一个企业一旦拥有了共同的愿景,在其激励下,尽管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不同,但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共同愿景,每个成员就会自觉地投入学习,在学习中实现自我超越。

三是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育员工共同思考的能力。一个企业的学习,不能是强加式的,企业必须营造一种人人学习、共同进步的文化氛围,营造有助于员工终身学习的氛围,积极倡导“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思想,并以此为基础,寻求营造团队学习氛围的有效途径,以培育员工共同思考的能力,取得更高层次的共识,形成互动式学习氛围,使团队智商大于个人智商。

四是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管理人员与员工就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建设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流,一方面便于管理者了解员工对现有的企业

学习制度的看法,另一方面便于管理者及时地把企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传授给员工,使员工把自身的学习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加快科技成果、科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

五是有一套科学的激励机制。企业必须及时地对企业内部积极主动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员工予以物质以及精神上的奖励,通过科学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学习技术、钻研业务的热情,使员工在建设学习型企业文化中更为积极、主动,从而建立起建设学习型企业的长效机制。

六是需要健全的组织机制。由于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创建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离不开组织机制的配合和支持,必须建立一套鼓励学习的组织机制,包括交流机制、转化机制、激励机制、评估机制,以此不断增强企业和员工的学习兴趣。

七是要重视管理者的作用。管理者带头学习新的知识、技术、观念、方法,进行创新实践,有助于企业形成学习型企业文化。学习型企业的管理者应主动关注员工学习。他们要带头执行开放、革新行为,向员工描绘企业的愿景,并通过各种方式带领员工实现这一愿景。5 在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创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学习型企业文化必须倡导全员学习,而不仅是管理层或者技术层的学习。目前,存在着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企业领导层往往只注重了技能的培训(如技术部门),或者只注重了管理层(如中层以上),而忽视了基层员工,出现有制度不能落实,有文化不能渗透的断层现象。这十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努力,企业的学习也必须是全体员工的学习。

其次,建设学习型企业文化必须确定学习的主题。一个忠于企业的员工,会跟着企业的发展步骤走,企业要朝什么方向走,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未来的发展战略规划可以给员工提供哪些发展的空间,这些都是员工关心的,只有公司确定好主题,员工才能有目标地学习。学习中,企业不仅要考虑业务、技术、技能方向的培养,使员工具有实现目标的真才实学,更要注重品德、操守、修养的学习,倡导一种忠于企业、敬业爱岗、乐于奉献、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

再次,必须把学习纳入到工作中。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和工作紧密结合,这样既可以实现全员学习,节省费用,也可以实现一些实质的、有价值的创新,包括管理和技术创新。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深化改革、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工作都十分繁杂,常出现管理者没有时间抓学习的情况。其实,学习和工作在综合效益上是矛盾的统一体,培训和学习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日常工作又是培训和学习的实践活动。企业只有加大对培训的投入,才能得到丰厚的回报;员工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更好地工作。

谈如何打造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 篇7

“一个企业没有文化就好像没有灵魂, 也就失去了指引企业长期发展的明灯, 因而无法获得牵引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企业文化不解决企业盈利不盈利的问题, 但它解决企业成长持续不持续的问题。企业的发展壮大, 离不开优秀的企业文化做支撑。准能公司在宣传贯彻神华集团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 不断推进优秀企业文化建设, 广大员工积极争做建设“三统一”企业文化的实践者。准能矸电公司结合自身发展现状, 通过探索和实践, 逐渐由经验管理、制度管理向实施文化管理的深层次转变, 不断提升公司的软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逐步实现了准能公司优秀的企业文化落地生根。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 准能矸电刻意汲取不同企业的正规严谨的文化底蕴、鲜明包容的地域风格、灵活多样的管理体制等优点, 经过几年的努力, 今天的准能矸电企业文化已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有所创新的建设之路。

一、背景与起因

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矸石发电公司于2003年10月27日成立, 前身为内蒙古准能矸电有限责任公司。是由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与鄂尔多斯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三维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的煤矸石发电企业。公司成立之初, 基建任务紧张忙碌, 人员奋战在筹备一线, 专门的企业文化建设没有。然而, 正是创业期艰苦奋斗, 公司企业文化雏形逐步成型, 不自觉的文化创造悄然萌动。第一阶段的企业文化更是创业者集体意志、品质的反映。尤其是一第一代创业领头人的个人精神, 带领广大员工披荆斩棘, 无私奉献的创业热情转化为广大员工普遍所具有的工作风格, 深深烙印在大家身上。

随着矸电公司人员的增加、各部室的增设、生产任务紧锣密鼓开展, 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 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 公司领导层意识到有必要将创业期不自觉的文化行为总结提炼为具有矸电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

一方面, 公司在内部进行企业文化相关组成部分内容的提炼与总结;另一方面, 公司专门派出负责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的人员远赴企业文化建设比较有特色的云南省昆明钢铁集团和湖南白沙集团学习考察, 近往国华准电、蒙牛集团学习取经, 希望借他山之石来攻玉。经过近两年的储备, 从领导层到实施者, 从员工到管理者, 对什么样的企业文化符合矸电公司的需求做到心中有数, 对从哪一个方面提炼总结符合矸电特色的企业文化达成共识。

兼收并蓄企业文化构建特色鲜明。秉承创业初期的治企理念, 公司实现文化定位, 即在追求企业内部和谐的基础上, 强调企业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赢, 即以“利用废弃资源, 奉献绿色能源;建设循环经济、创造综合效益”的企业宗旨来指导自己的生产经营, 积极树立“生产洁净能源, 奉献绿色能源”的品牌形象, 提炼出的以“创业、创造、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精髓已深入人心。并总结出具有矸石发电企业特点的检修理念、运行理念等符合生产运营实践的企业文化理念。在此基础上, 先后实施了“五个一工程 (整理一部企业文化手册;制作一部企业宣传电视专题片;建立一个企业宣传馆;整理一套企业文化形象识别系统;形成一套实施推广体系) ”, 通过这些载体和媒介, 构建最初的企业文化雏形, 用企业文化感染人、熏陶人、培养人、引导人, 在公司内部营造公司与员工利益一致、目标一致、企兴我兴的氛围。2008年回归神华准能公司后, 在保留矸电公司特色基础上与神华准能企业文化相融合。

二、做法与经过

企业并轨, 文化整合:

回归神华准能公司大家庭后的矸电公司, 生产、经营、管理各方面全面纳入准能公司发展体系。矸电公司可在短时间内通过行政手段逐步适应管理体制的变化。但是, 固化与矸电人内心的矸电模式的企业文化对职工影响深刻,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将神华准能公司的企业文化成功耕织与职工心中, 外化于行为中, 是对矸电公司的一大考验。只有转变了职工思想, 让大家从潜意识里认知、认同神华准能的核心理念, 公司的转制并轨才是成功的。人心齐, 才有人心聚, 人心聚才有发展力。公司领导层通过在与上级部门沟通后一致认为, 文化整合, 势在必行。从2008年到2011年矸电公司用三年时间采取有效措施, 逐步实现了员工思想的转变、企业文化的重新构建和升级。

在企业文化重新构建过程中, 矸电公司采取三步走的策略, 让职工认知、认同神华准能的企业文化。外化于形, 加强外显标志应用。坚定不移推进“高举神华一面旗帜, 实行名称、标识、核心理念三个统一”工作。按照神华集团和准能公司对视觉识别体系的要求, 利用半年时间完成了公司主要处所、办公文印、宣传牌、服装、安全防护用品等的标识更换。让广大员工熟知神华标识。固化于心, 加强理念渗透。按照准能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实施规划》要求, 矸电公司也制定了相应的实施规划, 同时, 加强了对准能公司《企业文化手册》宣传学习力度, 通过在板报、橱窗、公司内网开设企业文化专栏等形式, 造强声势, 全面推行神华准能公司核心理念。并通过政治学习日、班前会、班后会组织职工开展企业文化大讨论, 在讨论中引导职工认知神华准能公司企业文化。除此, 在厂区电子屏、会议间隙不间断播放准能公司制作的企业文化形象宣传片, 增强职工对神华准能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显化于行, 加强行为文化建设。矸电公司由于所属行业特殊, 企业大多数员工处于生产一线, 严谨的工作态度, 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企业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所以公司建立了一套符合电力企业特质的员工行为规范管理标准, 对员工采取半军事化管理。要求办公室采取定制管理, 员工需按公司的定制管理图摆放办公用品, 避免杂乱无序的工作环境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此外, 出入厂区列队、接听电话、出席会议都有标准的礼仪规范, 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车辆按大小、颜色摆放等等, 都形成了一系列制度, 并伴有考核。为了强化员工的行为养成, 矸电公司专门制作了《员工行为规范》短片, 通过真人示范引领, 加强对员工的行为文化的教育、引导。并由党工部牵头, 人力资源部配合, 不定期对员工行为规范进行抽查, 对不符合要求的个人及行驶车辆在公司内网予以公布并考核。

企业文化单停留在构建上, 只是初级的企业文化, 只有不断拓展、挖掘一个企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 把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 企业文化才有生命力, 这就所谓的企业文化的升级。矸电公司的企业文化, 主要有以下三个特色。

绩效考核与岗位动态管理, 培育竞争文化。好的管理模式也需要好的管理制度, 这个制度要能制约人的行为, 也要有激励人的因素, 要能使员工与企业目标同向, 利益共享, 责任同担。矸电公司依据实际, 建立了具有矸电特色的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和岗位动态考核评价体系, 即把全公司岗位分为24岗, 同一岗又分为A、B、C、D、E五个岗级, 岗与岗之间、岗级与岗级之间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每月按照《员工绩效考核标准》, 对全体员工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质量和效率、劳动纪律、等各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结果与员工月度薪酬直接挂钩。每年年底, 根据员工月度考核结果和年底考试成绩、员工互评结果, 对员工的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评价。评价结果将作为年底升降岗主要依据。严格的管理制度, 全方位立体式的对员工进行评价、考核, 充分调动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全方位管控, 建立组织文化。矸电公司借鉴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的PDCA闭环管理理念, 遵循“闭环管理、持续改进”原则, 不断对企业内部管控体系进行优化。形成了以全面预算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以生产技术指标控制为核心的生产运行管理体系;以运行状态指标控制为核心的设备检修管理体系;以员工绩效管理、岗位动态考核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MIS系统为核心的信息管理体系。并由此建立了评估体系。评估方式主要采取岗位自评、岗位与岗位互评、部门内部自评、部门与部门之间互评及各项业务活动与业务流程的内控评估。在评估中逐步完善考评体系, 力争严谨而可行, 规范对各部门、各岗位的评价方式和方法。部门内将每名员工的行为规范、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都纳入常规考核, 更好地实现奖优罚劣。通过内控管理工作的落实, 公司的各项工作更加有章可循, 有效地加强了公司的各项经营管理工作。

精细化管理, 体现执行文化。2011年矸电公司提出“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的工作思路, 为确保将“精、准、细、严”的管理理念落实到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 公司在与各部门签订安全、生产经营责任状的基础上, 编制了全年生产运营规划。各部门将全年工作任务依照基础性工作、主要业务活动两类细化分解到月, 并按照“闭环管理, 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 又将每项工作任务分为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要明确工作任务目标、采取的措施、责任人、完成时间以及整改措施等。每月各部门将月计划完成情况及改进措施报人力资源部, 分管领导进行点评。编制运营规划, 重点在于要提高矸电公司各部门的执行力, 将矸电公司一直倡导的“做好了, 才叫做了”的工作理念贯穿到底。

三、实际效果

企业文化, 芬芳四溢:

企业文化的构建和升级, 为的是让企业文化找到落脚点。落地, 才能生根、发芽, 开花。文化落地, 是个漫长的过程, 矸电公司企业文化融入日常生产、经营、管理, 让企业文化落地生根, 实现文化管理的实质性转变。矸电公司的企业文化落地, 体现到企业的精神面貌里, 体现在企业面临困难积极向上的行动力里, 体现在将环保进行到底的誓言里。

体现到企业的精神面貌里——扁平化管理, 精简高效。矸电公司的扁平化管理模式, 省掉许多中间环节, 机构精简, 人员较少, 信息实现快速的上传下达。在矸电一个萝卜一个坑, 你经常能看见员工工作任务重, 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状态, 甚至在多数情况下是一人要担负、兼职一两项额外工作, 所以工作散漫的员工在矸电鲜有碰到。这里的员工只有你真正接触后会发现, 他们的精神状态都很好, 很阳光, 这个企业整个集体是积极向上的, 有紧迫感, 危机感, 这样的管理模式把员工的的潜质充分调动和激发, 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随之增强。

体现在企业面临困难积极向上的行动力里——迎难而上, 抢抓发电量。在面临蒙西电网严重“窝电”, 电力供求环境异常严峻的形势下, 公司提前筹划, 全力部署, 多措并举保发电。通过将发电任务层层分解, 与各级人员签订责任状, 调动电力营销人员的积极性;加强与内蒙古经委、电网公司的沟通, 多争取发电利用小时数, 另一方面科学利用煤电一体化的优势, 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 多争取发电量;其次及时收集电网信息, 合理调整机组运行方式等多项举措, 在全员上下配合下, 2010年15.71亿度的发电量来之不易。

体现在将环保进行到底的誓言里——节能减排, 实现多赢。矸电公司党委积极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将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环保减排工作突破口, 强化脱硫运行管理工作, 有效提高环保设施投运率, 减排工作稳步前行, 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共赢发展。公司在项目设计、基建之初高标准、高起点, 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掺烧石灰石干法脱硫工艺、低氮燃烧技术, 使得氮氧化物的产生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控制。公司强化脱硫设施运行工作的管理, 探索干法脱硫经验, 通过改造新增石灰石输送系统以及配套的高效空气压缩系统, 既可以保证高负荷运行情况下足够的脱硫剂投加量, 又可以作为脱硫备用系统, 确保脱硫系统连续运行, 保证脱硫设施的投运率, 同时配合环保在线监测系统, 便于运行人员加强工况调整, 有效地控制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为了保证脱硫剂品质高、供应足, 2010年投资1300万元在厂内还新建了单独的脱硫剂石灰石破碎储存系统。目前烟气污染物各项排放指标完全符合《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为更好的便于社会公众的监督, 矸电公司还在厂区内设置LED显示屏, 实时显示生产及环保指标。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矸电公司企业文化如一粒破土而出的种子, 在神华准能这片沃土, 借着公司改革发展的东风, 必将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曾经企业文化指引我们在艰难的创业岁月艰苦奋斗、努力拼搏, 给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 现在、未来企业文化是我们改革发展的助推剂, 为企业实现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摘要: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背景下, 为实现企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建设、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被广大职工群众接受的共同行为、愿景和理念。神华准能矸电公司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 逐渐形成了自身独有的企业文化, 这种企业文化也成为企业一种精神力量, 统一了职工的思想, 约束了职工的行为, 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谈如何打造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 篇8

一、高度重视 完善机制

九台农村商业银行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为将工作落到实处,专门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不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各支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纳入主要指标进行考核,并作为年末评比先进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紧紧围绕经营工作,将企业文化建设同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以党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开展,以企业文化建设检验党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达到了相互促进,互相提高的目的,确保了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严格管理 加强教育

九台农村商业银行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每年都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员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金融业务知识,使广大干部员工的素质不断提高。仅2009年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22期。全行一直实行每两个月至少组织一次政治学习、每个月至少组织一次业务学习的学习制度,通过学习培养员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忠诚敬业、自律自强的工作态度,更好地防范和控制职业道德风险,在全行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员工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提高。

三、强化督导 规范服务

为使全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九台农村商业银行按月组织相关部门对全行所有营业网点的企业文化建设基础工作、环境卫生、职工着装、文明规范服务等进行检查考核。通过严格督导,强化检查,使各支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全行各营业网点均能够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文明规范服务,基本掌握“五心理念”和“柜台服务准则”,多数临柜员工能够做到标准化、规范化服务,切实为广大客户营造了整洁明亮、舒适干净的办公环境。

四、开展活动 打造平台

为有效促进全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九台农商行每年都举办一些健康向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以此来丰富广大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仅去年就举办了演讲比赛、合理化建议征集、书画摄影比赛、知识竞赛、征文、企业精神训练营、服务文化建设互动学习等多项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的深入开展,增强了广大干部员工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了全辖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各项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五、加强宣传 树立形象

为了能够使广大干部职工及时了解和掌握全行的工作动态,九台农村商业银行每月编辑出版一期《九台农商行》简报,对全行的主要工作动态和员工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新风貌进行了及时的报道,用身边的人、眼前的事、激励员工奋发向上,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配合企业文化建设,积极改造营业网点的办公环境,更换陈旧的办工设备,为员工配备沙发座椅、办公桌,购买鲜花装饰营业场所,美化办公环境,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树立了九台农商行的良好外部形象,有效地提高了九台农村商业银行在社会上的声誉和知名度。连续三年在九台市委市政府软环境和政行风民主测评中满意率达到98%以上,位居全市金融系统前茅。

如何打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篇9

当前,在国内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的状况下,各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他们该如何建立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一、立足企业精神,增强企业快速发展的内聚力

企业精神是企业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在企业运作中发挥着“无形”的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渗透到企业行为的各个方面。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不仅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作支撑,而且还要靠企业文化精神来维系。利用企业精神,把企业上下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共同体,增强企业的内聚力,才能最快最好地实现企业的各项经营指标。

江苏弘盛集团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科技兴企、精益求精”的企业精神,公司员工将这一精神深深植根于每一个员工的脑海中,并将之充分运用于工程建设中。该公司的这一企业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一直激励着公司员工朝着共同的目标团结奋进。在相互合作中,员工与企业风雨同舟,形成了坚不可摧的共同体,对公司的发展壮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该公司实现企业总产值34.6亿元,施工总产值33.3亿元,施工面积44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33万平方米,施工人数24906人,并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施工企业”、“江苏省最佳企业”、“江苏省建筑业综合实力20强”、“江苏省先进建筑业企业”、“中国承包商60强企业”等荣誉称号。初,该公司还顺利拿到了国家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辉煌业绩,是公司全体员工立足企业精神,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结果。

二、培育工地文化,提高一线员工的自我约束力

工程项目部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基层,也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窗口”,依托项目,建设工地文化是体现建筑施工企业特色、构筑行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载体。基于此,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工地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江苏弘盛集团多年来一直努力培育工地文化,加强“窗口”建设,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该公司近年来不断开展安全文明工地创建活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树立企业信誉,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对申报文明工地的项目采取定点跟踪管理,并实施奖惩制度,做到施工现场标准化、施工过程安全化,同时将企业精神、宣传口号等具有公司特色的标语、图牌进行悬挂张贴。此外,该公司还在工程项目部为每位员工提供齐全的生活设施,创造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从而调动了每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人性化”管理,使员工以更高的工作热情回报项目部,从而创造出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三、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外在表现力

企业形象是社会大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整体形象的感受及评价,是企业文化构成的综合反映,是企业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在社会上塑造起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已不再是“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即使是好的企业,也需要进行“包装”、“打扮”,利用媒体的宣传来推介自己,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江苏弘盛集团作为高邮建筑业的龙头企业,历来注重对自己的“包装”和宣传。该公司经常利用建筑市场推介会等宣传形式“打扮”自己,提高声誉。近年来,该公司先后在南京、天津、重庆、扬州、太原等地组织召开了多场建筑市场推介会,积极树立弘盛集团的对外形象。20,南京分公司举办了“超十亿”庆典,并隆重举行了蓝天大厦开工仪式,为市场开拓赢得了先机。重庆分公司借助扬州建筑业协会西部调研会的东风,积极宣传弘盛品牌,主动出击,用热忱感动对方,用实力赢得信任,逐步与重庆市建委、劳动、环保等部门建立了业务往来,用实力塑造了弘盛集团的企业形象,赢得了广泛的声誉。,该公司又充分利用江苏举办建筑业优势企业天津推介会的有利时机,以企业布展、会刊及报纸宣传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该公司的企业风采,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弘盛集团还很注重品牌工程的建设,多年来,该公司一直致力于品牌工程、形象工程的创建工作。通过多年实践,弘盛人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重要资源,是企业走向市场的“通行证”,也是全市建筑业赢得信誉、拓展市场的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2007年,该公司新承接的亿元以上的工程就有10个,其中,上海、北京、南京、天津、重庆各有2个。南京分公司2007年获得江苏省“扬子杯”4项,南京市“金陵杯”7项,扬州市“琼花杯”8项,承接的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心工程自开工起就定下了申报“鲁班奖”的目标,争取让该公司第一个国家最高工程质量奖在南京分公司诞生。北京分公司以总承包项目为重点,着重打好三张“牌”:一是“奥运牌”,以20奥运会为契机,承接了5.7万平方米的奥运项目-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北京商业楼;二是“重点牌”,承接了5.42万平方米的国家重点工程-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三是“形象牌”,先后承建了4.1万平方米的星河湾二期N4住宅楼、7.6万平方米的星河湾二期N3住宅楼、2.1万平方米的草桥欣园西区19#住宅楼等工程项目。天津、重庆、苏州、锡常、太原等分公司承接的工程无论在质上还是在量上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大提升了公司的对外形象,为弘盛集团企业文化的建设增强了外在表现力。

四、坚持“以人为本”,凝聚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企业文化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积聚而成的,它需要根植于企业,并且通过人的活动体现出来,所以不能离开人的因素去建立企业文化。建筑施工企业的特殊性就在于人员流动性大、员工素质较低、劳动条件较差,而人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因素,就需要加强对员工的素质教育,构建“人企合一”的企业文化氛围,用企业文化来协调企业员工的行为,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增强企业的内聚力。

对于公司员工素质的教育培训,江苏弘盛集团近年来一直都没有放松。该公司邀请高邮市建工学校教务人员先后奔赴北京、南京、上海、天津等地举办继续教育培训班,仅2007年就举办了10期驻外基地培训班,共有3500人接受了培训,受到一线职工的普遍欢迎。

公司也很注重全方位的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从人才市场共引进专业对口的大学生50多名,并根据各自的专业特长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将他们分配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上,让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公司的发展壮大注入了新鲜血液。

该公司还充分利用与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联合办学的优势,多渠道、全方位地办好现有的本科班、大专班,努力培育一支高素质、高水准、高技能的专业人才队伍,为该公司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优秀的“文化力”资源。如今,全公司拥有高级工程师56名,工程师240名,一级项目经理53名,二级项目经理180名,一级建造师35名,二级建造师158名。

在生活方面,公司考虑到新引进大学生普遍存在住房难等现实问题,逐一给他们安排了食宿,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重要节假日,公司还组织员工进行联欢,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形成了强大的创新动力。每年国庆前夕,公司都举办国庆联欢会,员工们踊跃报名参加,争相展示自己的才艺。2007年正月初九晚,该公司还汇集全市建筑界的各路精英和高邮市四套班子欢聚一堂,隆重举办了一台大型联欢晚会-《相聚弘盛》。晚会上,该公司的部分女职工自发成立的健身球表演队表演了精彩节目,博得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综上所言,建筑施工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企业上下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增强内聚力,提高竞争力,使企业在竞争中发展,在竞争中取胜,不断提升企业发展的“软实力”.

1.如何打造特色企业文化

2.如何打造感恩企业文化

3.如何打造一个企业文化

4.2015职场智慧:如何打造求职妆容

5.如何打造职场万人迷形象

6.如何让企业文化落地

7.如何开展企业文化

8.如何构建企业文化

9.如何了解企业文化

上一篇:2020公司财务部职员工作总结下一篇:莫言获奖感言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