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头的小河哲理散文

2024-05-28

村头的小河哲理散文(通用5篇)

村头的小河哲理散文 篇1

俺村东头一条小河从南向北一抹掠过。狭窄的河道蜿蜒回徊,不知它的源头何处,也不知它的归宿何方。河水悠悠承载着儿时太多的梦,时涨时落的水流与一位少年的情绪一起伏动。

那年夏季的雨后,河里涨满了水,浑浊的河水快速流动着。水面上飘浮着树木、秸秆和杂草,还有未成熟的西瓜、甜瓜等。我看着大人们站在河边,用长杆把靠近河岸的什物打捞上来,当时感觉小河非常神秘。当河水消退之后,河底的剩水里长满了小鱼和虾米,这时孩子们跳进水里把水搅浑,小鱼便都浮游于水的上层了;一群孩子用篮筐等物当做网把小鱼虾捞出来,先放养在水边软泥上挖出的小水凼里,等到活动结束时再一并把“战利品”收走。

七十年代的孩子在放学后或暑假里是要割草、拾柴的,河边的茅草稠密茂盛,是刈割的好去处。选择野草丰美的地点,叉开两腿拉好架式,右手抡镰刀左手相携助,“刷刷刷”便是一片,“嚓嚓嚓”便是一堆,不大功夫爆炸似的一篮草就成了,可这时浑身上下就全浸在汗水和泥土的混合物中了;不要紧,美妙的时刻随之来临——脱掉衣服(其实就一条短裤),跳入河水中,扎两个猛子,全身便舒爽并干净了,干活时的苦痛全被清凉的河水冲走了。玩得差不多了,从水里出来,穿上短裤,掮着胜利就轻松回家了。

村头的一段河水里没有水草、很干净,是男孩子们夏季里洗澡(游泳)的好地方。孩子们常把脱下的衣服放在河坡上,赤身跳进水里洗个痛快。但这附近也常有女人们端着盆来洗衣服。当河里有人洗衣服时,孩子们便不敢放肆地脱掉衣服了,于是便躲在树丛里偷偷地把衣服脱下,然后快速地冲进水里;在水里只露出一个头便自得了。

这条小河据说叫“天然文明渠”的,起着排涝和灌溉的双重功能,河畔的人们依着一统河水生息繁衍。缓缓流动的河水记录着人们的`喜怒哀乐,我随着河水的时而湍缓与涨落慢慢长大。

我远离了家乡,但河床依旧,水流依旧,它默默地在原地守候着。虽然我那温馨的港湾不在,但那条小河却一直流淌在我的心里。每次家里办事来去匆匆,我总要抽出时间在河边走走,似乎在搜寻什么,似乎在唤回什么,也好像是一种约定;其实,可能只是一次证明——我又一次站在了这里。

我又一次站在了河边,在秋晨微凉的清风中。我贪婪地用心去感受:静止的河水已不在清澈,像老人浑浊的眼瞳;水面上密覆着一层绿色的浮生植物似老人干皴的体肤;河坡上的凄凄荒草像老人花白的胡须;阴阴的小杨树林和遍地的枯叶均显示出苍老与荒凉。“沙沙”作响的杨叶是在与我打招呼吗?你只是礼貌性的一声招呼罢了,你不会认得我吧?!我定睛地辨认,这还是我心里一直流淌的那条小河吗?难道它也像人一样会在岁月里慢慢地变老吗?

现在我的小河已像一位耄耋老者,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感受了冷暖风雨、装载了太多的记忆之后,它默默地泊在岁月里;它要深思,它在深思……

村头的小河哲理散文 篇2

关键词:散文名篇,教育哲理,现实教育

中国古代文人历来以“传其事以为官戒”即以寓言的形式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进行纳谏。以展现其对社会不满和期望改革之决心。它有着委婉含蓄的特点, 也夹杂着幽默之成分, 其中也不乏教育智慧之光芒。本篇文章就人教版高中 《语文》 教科书中所编选的三篇文章荀子之 《劝学》、柳宗元之 《种树郭橐驼传》 和龚自珍之 《病梅馆记》 来分析其各自隐喻表达含义并进一步揭示其蕴含的教育哲理。三篇选文就时间分布而言, 贯穿中国古代历史的上古、中古和今古三个重要时期。虽然每一作品生成动机各不同, 就发生语境而言也并非专为教育认知而表达, 但文中却隐含着共同教育思想, 这无疑为现实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该文试图从教育角度按宏观教育、中观教育、微观教育三个层面来论述, 挖掘其各篇文章所蕴含教育智慧达到古为今。

一、 《病梅馆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教育方针

此文作于道光十九年, 龚自珍被迫辞职返回故里杭州为自己新辟梅园命名“病梅馆”而作的散文。当时清朝封建统治者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本, 以束缚人们思想;另一方面, 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思想统治下, 人才遭受严重压抑和摧残。 《病梅馆记》 就是在这样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文章开篇就把人置于一片梅林之中, “皆产梅”的“皆”字说明梅产地多, 分布广。暗喻天下人才不可胜数, 尤江浙一带人才济济, 这为下文“江浙之梅皆病”作了铺垫。就在人们感慨“江山待有人才出”之意境时, 作者笔锋一转指出了病梅产生缘由, 指出是文人画士对梅的特别嗜好和审美情趣决定的。他们认为“梅以曲为美, 直则无资;以欹为美, 正则无景;以疏为美, 密则无态。”于是“砍其正, 养其旁条, 删其密, 夭其稚枝, 锄其直, 遏其生气。”以一种病态的被歪曲了的美学标准来“以绳天下之梅”, 江浙之梅皆病正是“砍、删、夭、锄、遏”之结果, 揭示了病梅产生的社会原因, 进而生动形象刻画出封建统治阶级残酷扼杀人才的狰狞面目。面对当时“万马齐喑究可哀”之局面, 龚自珍直指“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他进而指出, 世上的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必然趋势, 应让其按照自身规律自然生长, 如违背就是对他们本性的摧残。这反映到现实教育中, 中小学教育标准化、统一化的教育模式严重抑制学生的创新能力, 剥夺了他们的独立性和自由。

面对以上弊病, 作者决心疗梅, “予购三拜盆”, “誓疗之”, 可见其行动果断, 疗梅之方法是“纵之顺之”, “毁其盆”, “悉埋于地”, “解其棕缚”, 为实现其目的“甘受诟历, 辟病梅之馆以疗之”旗帜鲜明地表明其立场和决心, 敢于面对现实, 与传统势力奋斗到底的决心。最后作者表明自己疗梅的心志, 面对如此之多病梅, 慨叹自己空暇不多, 闲田不多, 以自己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遭受扼杀之局面, 即便如此还是用“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的心志来表现作者坚持斗争的志向。

从以上论述看, 《病梅馆记》映射和抨击了现实教育过失, 传统应试教育波及面之广, 学生受害程度之深。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 以分数来衡量一切, 抹杀学生天赋, 造就出的学生缺乏出类拔萃之才。然而教育改革不是一番风顺, 道路曲折漫长, 任重道远, 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应突破传统教育模式, 让学生获得个性发展和自由解放, 给予适当监督和引导使其在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基础上培养特殊才能, 在教育中也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二、 《种树郭橐驼传》:“顺人之天, 以致其性”的教育原则

此文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作品, 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现象而言的。中唐时期, 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 “富者兼地数万亩, 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 除了缴纳正常捐粟外, 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 以致民不聊生。这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社会背景。

《种树郭橐驼传》 一文统辖全局总原则: “ 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此处“天”是指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 “性”是指树木的个性和生长习性, 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要“顺”, 其生长习性要“致”。我们教育就是要遵循生长的自然规律, 进而实现学生完满个性。为了更好贯彻这一教育原则, 就要做到“其本欲舒, 其培欲平, 其土欲故, 其筑欲密”, 这四个环节无一例外的指“树木”即学生。“本欲舒”即在教育中疏导学生, 使其心情愉快的学习;“培欲平”指传授的知识要讲求“度”, 否则会过犹不及;“土欲故”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心理学上的“统觉”理论在学生已有知识与新学知识之间建立必要联系;“筑欲密”指所学知识要扎实的巩固。由此看来, 柳宗元自然主义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可与今天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模式相媲美。

在上面四个环节做好后就“勿动勿虑, 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 其置也若弃”这是郭橐驼的管理经验。意指在教育中, 知识一经传授给学生, 就让学生大胆自主去实践。再者教师要热爱学生, 做到真正“教书育人”。面对当时现实, 针对一些违反自然主义教育规律做法, 柳宗元给予猛烈抨击。“根拳而土易”, “其培之也, 若不过焉则不及”, “爱之太殷, 忧之太勤, 旦视而暮抚, 已去而复顾”, “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这样做只使“木之性日以离矣”。这其实毫不掩饰的指出我们现实教育弊端。在应试教育下, 学校以考试作为唯一手段来选拔人才, 没真正按照“育人”规律教育学生“以致其性”。其次, 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爱之太思, 忧之太勤, 旦视而暮抚, 已去而复顾”是我们溺爱孩子的真实写照, 这样培育的孩子是温室的花朵经不起外面风吹雨打的。

三、 《劝学》:“学不可以已”的学习意义、作用、态度和方法

《劝学》 是荀子代表作, 也是《荀子》 开篇之作。“学不可以已”是贯穿全文中心思想:一方面是说学习重要意义, 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对待学习应采取的态度、方法也是不能停止的。

为了论述学习之重要, 连用五个比喻,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变化过程可有所提高和发展。直木“以为轮”“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人改造可改变原来状况。据此推理, 人只有经过“博学”才能增长知识, 成为一个有道德学识之人。荀子认为人的道德、知识、才能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后天不断学习获得的。木要改造成“中规”的轮要使“其曲”, 金要利需“就砺”, 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可见学习之意义重大。荀子同样用五个比喻论述学的重要作用在于弥补以前之不足, 把“终日思”与“须臾学”对比, 强调空想不如实学。接着从生活经验谈起“跂而望”不如“登高”看的广阔, 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 假舆马, 假舟楫这些都能获得良好效果。此效果获得并非人本身固有条件不同, 而是“善假于物”的结果。据此理, 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不足, 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提出时难能可贵的。

学习态度与方法方面, 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坚持不懈, 逐步积累。先正面设喻“积土成山, 可以兴风雨, 积水成渊, 可以生蛟龙。”之所以有如此之功效全在于“积”。同样, 人要达到“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之境界就必须先积善成德。再从反面设喻, 说明不“积”就不能至千里成江河。人们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逐步积累、由量变到质变之过程。其次从“舍”与“不舍”来论述贵在坚持不懈的学习道理。先用骐骥与驽马对比, 骐骥本身条件虽好, 如止于一跃达不到十步, 驽马本身条件虽差, 如能锲而不舍, 也可以跑很远。接着用朽木与金石对比, 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舍”与“不舍”。我们的学习也贵在持之以恒, 如是这样, 再艰深的学问也可学会。最后用蚯蚓的 “ 用心一” 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 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 这样才能获得成功。荀子关于学习观点无论是学习意义还是学习态度和方法都值得继承借鉴, 当然也要与时俱进创造性学习、合作学习等都是有必要的。

四、三篇散文名篇之特色

(一) 强烈的教育现实性。以上三篇文章, 从其内容看, 荀子《劝学》 篇意在督励初涉学者明确学习的意义作用, 进而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柳宗元 《种树郭橐驼传》 和龚自珍 《病梅馆记》 则可看作是对现实教育过失的影射和抨击。给现代教育敲以警钟, 指导教育改革的步伐。

(二) 说理的情感性。三篇文章都发自作者真情实感但又超越个人情感, 字里行间隐含着普世之情即关注人才培养。通过其隐喻策略不难发现, 《劝学》 意在使人明, 明其 “ 学不可以已” 之大道理;《种树郭橐驼传》 意在使人信, 信其“顺人之天, 以致其性”的自然主义教育原则是育人之术; 《病梅馆记》意在使人感。感其“不拘一格”的人才观对社会之重要。

(三) 表达的综合性。三篇散文将叙事、描写、说理、抒情融为一体, 说理深入浅出, 以小见大。《种树郭橐驼传》 通过叙事与说理将“养树”与“养人”有机结合起来, 《病梅馆记》 通过描写与说理描绘出一幅“万马齐喑”的局面, 进而为打破此局面呼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心声。

我国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古代文人著作中蕴含着先进、高明的教育理念, “学不可以已”、“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不拘一格降人才”等教育哲理值得我们进行反思, 有待对其进一步发掘汲取营养为现实教育之用。

参考文献

[1]]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5.

[2]汪贤度.柳宗元散文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村头的小河作文800字 篇3

旭日才探出半个脑袋,鱼肚白里微微泛粉,晨间依旧温凉,便起了散步的心思。踱着步子,左拐右拐,竟不知不觉间走到了田间。

玉米已经长得与我一般高,放眼望去一片绿色。小时候家里的大人担心安全问题,不许我一个人走到这里。大概不常来的原因,深吸一口气,甜丝丝的,带着玉米味。习习清风吹过,叶子刮起沙沙声,隐隐还能听见水流的哗哗声,微不可闻。

竟走到了这个地方:乌河。我身边唯一的一条河。

远远望见一条透明的长带,阳光斜斜洒下,熠熠闪着银光。若隐若现,时明时暗,掩在重重叠叠的青纱帐后,像一个面容姣好的少女,半遮半掩,羞于见人。

走近些,河面完全地展现在我眼前,清亮透底,碧绿仿佛融进了河里。细流涓涓,一阵风吹过,吹皱了河面,泛起粼粼波纹。河道不宽,岸边水草丰茂,其间散落着五颜六色的小野花,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隐匿在田间河畔的秋虫浅吟低唱,此起彼伏。我不禁驻足,看向架在河上的两座石桥。

桥因河而得名,我们都称为乌河桥。这里有个风俗习惯,便是每逢正月十六来踩桥,还会有敲锣打鼓的`武术表演,各种小贩摆摊叫卖,喜气洋洋,带着浓浓的年味。在我的印象中,这里一直与过年挂钩。

细看两座乌河桥,一大一小,石头砌成,古色古香,敦实朴素,依稀可以看出岁月的痕迹。每逢正月十六,通常人挤人,把两座桥都挤得满满的,过桥还要担心有掉到水里的风险。现在桥上空无一人,站在中央,无端竟觉得宽阔无比。

几十年的桥,相较于其他名胜还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孩子。我只有十几岁,打从记事起便知道有这么座桥。期待着正月十六来踩桥,央着妈妈买几串儿酸甜爽口的冰糖葫芦大饱口福,却暗暗在心里嫌弃着桥下的河:乌河乌河,河如其名,叫“脏”河算了。爷爷奶奶说,他们年轻的时候河水清得能摸鱼,后来,上游建起了许多厂子,管道纵横,烟囱林立。工厂的工业废水都排到了乌河里,河水就变得乌黑乌黑的了。但我记得爷爷说起时我怎么也不信。

我不知道她经历了什么,扛过了怎样的风霜洗礼。如今我站在桥上,看着桥下清澈见底的汩汩水流,一时竟哽住,不知该作何感想,也不知该说些什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望着乌河淌来的地方,我在乌河桥上站了许久……

旭日爬上头顶,清凉的乌河水融化炎热,丝丝凉气将我环抱在她的怀中。我走下桥,蹲在乌河岸边,感受河水淌过手心的感觉,随即想起“沁凉如水”这个美丽的词语。爷爷奶奶以前也是这种心情吧,清清河水,悠悠流淌,仿佛流进心田……

村头那座新坟的情感散文 篇4

亚茹,是我们邻村赵家沟的姑娘。在没嫁到我们村前,可是附近十里八乡公认的漂亮姑娘。娇小玲珑的身材,清秀的五官,温婉和顺的性格,是当年众多年轻小伙心仪和追求的对象。嫁到我们村后,孝敬公婆,和睦邻里。是村里公认的贤惠媳妇。儿子俊杰出生后,便一直在家带孩子。农忙时,也会去田地里帮帮忙。农闲时候,便经常可以看到,青峰抱着宝贝儿子,穿过村前的田埂,送媳妇亚茹回娘家。那温馨的画面,令人羡慕。

随着恶习在乡村的兴起,张青峰也未能免俗地染上了。场场在,天天赌,泡在赌馆不回家。让他家原本和美宁静的日子,变得支离破碎。亚茹的生活,因青峰的嗜赌,也彻底跌入痛苦的深渊。夫妻俩开始频繁吵架,青峰因债台高垒。时常被要债人追得四处逃窜,无处藏身。无奈之下,只得远走深圳打工。青峰离家后,亚茹便在村前的公路边,开了个小卖部。卖些日常生活用品,以此来维持她和儿子的日常生活开支。

好在儿子俊杰从小就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异。高中毕业后,考上西安一所不错的大学。亚茹在送走儿子后,便也踏上南下深圳的火车,打工去了。俊杰大学四年,学费和生活费加在一起,也是一笔不菲的费用。虽说青峰在深圳打工已有好几年,但从未往家里寄寄过钱。社会是个大染缸,亚茹担心青峰一人在外,怕他再沾染赌瘾。前几年青峰也曾打电话要她过去,可那时儿子在家里上学,走不开。现在孩子上大学了,她想出去找份工作。这次给儿子报名,把她仅有的一点积蓄都用得所剩无几了。

亚茹到深圳后,打电话给青峰。在人山人海的火车站,亚茹见到了好几年未曾谟面的青峰。岁月在他的脸上,似乎并未留下太多印记。倒是亚茹,从青峰眼里,看到了自已的苍老。也许是女人敏感的天性,她觉得青峰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但倒底那里不一样,却又说不上来。亚茹感到一种不安,一种隐隐约约的不安,向她涌来。她觉得,青峰那躲躲闪闪的眼神里,肯定有什么事瞒着她。

接下来,亚茹就在那个叫龙岗的小镇,租了间房子住下来找工作。好在近几年珠三角一带大量的用工荒,使已迈进四十岁门槛的亚茹,很快就找到了工作。她进的是玩具厂,工作是往玩具熊里装填充棉。计件的,多劳多得。若订单充足,一个月下来,也有三四千元。

几天后,亚茹才知道,青峰在离一汽车配件厂上班。他很少来找亚茹,也许是分开太久的原因,两个人之间有些陌生。青峰除了偶尔打电话过来,询问下儿子的学习情况外,几乎没有了别的话题。又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因不加班,亚茹包了青峰最爱吃的饺子,打电话叫青峰过来吃饭。青峰赶过来吃完饭后,便期期艾艾地告诉亚茹,他喜欢上了一个湖南女子,两人住在一起已有一段时间了。他向亚茹提出离婚,亚茹一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未答应离婚。

自此以后,青峰就经常光顾亚茹的出租屋,对亚茹进行无休止漫骂和殴打。终于,软弱而又可怜的亚茹,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无人深夜,从出租屋高高的楼顶,树叶般轻轻飘落,结束了自已四十三年的人生旅程。亚茹去世后,她那年迈的双亲,在看到女儿的骨灰盒后,悲痛的几次都哭晕了过去,使在场的人无不潸然泪下。亚茹那才上大一的儿子俊杰,在妈妈去世后,与父亲断绝了来往。如今的张青峰,因亚茹的去世,已无法在村里抬头做人。安葬亚茹后,又去了深圳。听说那位小他二十多岁的现任妻子,又给他生了个小女儿。

听完母亲的叙述,我满是悲哀的心,久久难以平静。为一个家庭的破裂!一个鲜活生命的离去!当张青峰再次面对另一个小生命的降临,是否会想起那个因他而去的亚茹?他的内心,是否会愧疚?他的良心,是否会不安?在寂静的深夜,他是否会为自已的做为,去仟悔?

一个家庭的和谐,需要彼此以真诚呵护,用珍惜维系。家庭,是需以信任为基石的建筑物。当最初的欣赏,曾经的相惜,已荡然无存时,缘份也就到了尽头。当婚姻已千疮百孔时,就放手吧!放自已一条生路。当一个人道德沦陷了,良心泯灭了,也就已失去了被指责的资格。面对这样的人,要学会放手。只有放手,才能握住静好,聚拢温暖。只要好好活着,阳光就会灿烂!

村头的小河哲理散文 篇5

《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 (以下简称《观舞记》) 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于1957年创作的一篇纪实散文。作者在观看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的精彩表演后, 按捺不住内心涌动的浓情, 以妙笔浓墨, 写下了这篇礼赞友谊的情真意浓的经典美文。

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对《观舞记》的真情美做一些具体的解读。

一、开篇抒浓情

印度的舞蹈艺术举世闻名。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印巴电影《流浪者》、《大篷车》等使我们这些“60后”为充满异域风情的印度舞蹈痴迷不已。今天, 印度舞已经成为中国老百姓的一种颇具普及意义的大众娱乐文化形式之一。那极富民族特色的华丽服饰、充满异域风情的动感音乐和满台的狂歌劲舞、喧腾的舞台气氛常常让我们热血沸腾, 令我们无限陶醉, 我们也往往也因为那短暂而无法永驻心底的美怅然若失, 抱憾不已。冰心的散文《观舞记》为我们弥补了这个缺憾。

《观舞记》开篇即抒情, 不惜笔墨用了十个自然段的篇幅, 极尽渲染, 表达了对卡拉玛姐妹高超的舞蹈艺术的赞叹之情。文章开头即写道:

我应当怎样地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这句带着浓烈情感的设问句式, 表达了作者对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艺术之美实在难以用言语来传达的无奈与喟叹。

但作者又极想把这种美竭尽所能地表现出来。所以接下来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象, 用了四个“假如”, 富有创造性地把自己想象成为诗人、画家、作曲家、雕刻家, 从不同的艺术角度表现了舞蹈家的舞蹈艺术之美。在作者看来舞蹈家“变幻多姿的旋舞”只有诗人的“长诗”才能“完全”描绘出来, 而“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则需要画家的多彩画笔去“渲点”, 作曲家灵动的“音符”最能表现“轻捷的舞步”、“细响的铃声”, 而只有技艺精湛的雕塑家才能够用温润的“美玉”捕捉住并凝固舞蹈家苗条灵动的身形。这一连串丰富奇特的想象, 即新颖别致, 又准确精到地概括出了舞蹈的美之所在, 表达了对舞蹈家的舞蹈艺术的赞叹之情。

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我自己贫乏的文字, 来描写这惊人的舞蹈艺术。

作者紧承上文, 用一个表转折的感叹句式收束想象, 表达了自己的遗憾、惋惜, 但仍然愿意用自认为贫乏的文字去表现“这惊人的舞蹈艺术”。此处, “贫乏”与“惊人”形成对比, 表达了对卡拉玛姐妹高超的舞蹈艺术的赞美之情。

接着, 作者用了一个新颖的比喻, 表现自己面对“惊人”的舞蹈艺术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焦灼状态:“如同一个婴儿”看到“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和“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 “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 但是除了‘咿哑’之外, 他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作者的这个比喻十分传神贴切地表达出自己的惊叹无以言表的状态。

接着作者笔锋一转, 写道:

但是, 朋友, 难道我就能忍住满心的欢喜和激动, 不向你吐出我心中的“咿哑”?

反问句式强调了自己一定要把无法按捺的欢喜和激动的心情一吐为快。

接着作者又以退为进, 说自己“不敢冒充研究印度舞蹈的学者”、“也不敢像舞蹈家一般”去评价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艺术怎样的“正宗”和“本色当行”, 实际上从学术和实践两方面对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艺术做出了高度评价, 表达了对卡拉玛姐妹舞蹈艺术的赞叹。

这一部分的最后, 作者向读者告白:“我只是一个欣赏者, 但是我愿意努力说出我心中所感受的飞动的‘美’!”这里“努力”一词表现了美的难以言传, “飞动的美”是作者对卡拉马姐妹舞蹈艺术之美的高度概括。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文章开篇作者不惜笔墨, 千绕百转, 反复渲染由于卡拉玛姐妹舞蹈艺术的美难以用言语穷尽但又不吐不快的纠结心情, 抒发了作者对卡拉玛姐妹舞蹈艺术的无比赞叹之情, 情感的表达真挚而浓烈。

二、观舞绘真境

接着, 冰心凭借着她文学家特有的善感, 以饱含浓情的笔触细腻传神的再现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高超的舞蹈艺术, 把难以言传的舞蹈形象转化为了生动可感的语言形象, 用文字留住了舞蹈稍纵即逝的灵动之美, 达到了舞与文的完美统一, 并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深刻体验, 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作者写道:

朋友, 在一个难忘的夜晚——

“朋友”的称谓, 亲切而平易, “难忘”则概括的表达了作者对卡拉玛姐妹舞蹈艺术的总体感受。破折号把读者仿佛带进了一个美的故事的情境之中, 引起了读者无限的阅读期待。

接着作者按照表演的顺序, 从开幕到演员出场再到开始舞蹈一一进行了详细的描画。

“帘幕”“拉开”, 舞台呈现出来, 舞台的布局陈设简笔画般的重点介绍了舞台中间的“小桌上供奉”的“舞像”和“燃着”的“高脚铜灯”, 突出了舞台“气氛”的“静穆庄严”。

演员出场了。作者这样写道:“卡拉玛·拉克希曼出来了。”这一句用了舞蹈家的全名, 一来表示郑重, 二来也表现了自己对演出无限期待的心情。“真是光艳的一闪!”一个感叹句式, 并用“真是”进行强调, 表达了对舞蹈家美好的形象的赞美之情, “光艳”一词运用地极为贴切, 又十分新颖, 突出了舞蹈家光彩照人、艳丽夺目的特点, “一闪”则把舞蹈家的美动态化了, 突出了美的冲击力。对演员出场后的行为动作, 作者十分善于抓住特征, 如“深深地低头合掌”, “深深地”这一修饰成分, 既突出了动作的特点, 又传神地表达了舞蹈者动作之下丰富的内心世界——对观众的无比尊重和对舞蹈艺术的无比虔诚, 使这一富含情感信息的文字具有了一种动人心魄的艺术力量。接着“抬起头来, 她亮出了她的秀丽的面庞, 和那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 一双眼睛”, 这一“低”与上文的一“抬”之间形成鲜明对照, 极富动态之美, 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动词“亮出”新颖、准确, 充分地表现出了舞蹈家的容颜与神韵之美。

接着作者用一句独成段落的陈述语句“她端凝地站立着”, 特别强调了卡拉玛站姿的端庄之美。“端凝”一词贴切、精炼, 表现了舞蹈家神情的端庄郑重, “凝”字尤其突出了因全神贯注而如凝固了一般的外在特征, 表达出舞蹈家的专注、投入、忘我的神韵之美。

作者接下来栩栩如生地描画了卡拉玛随着渐次展开的音乐开始的舞蹈。

作者首先连用了三个“用她……”的排比句式, 精到准确地概括了卡拉玛表演时调动的各种手段——长眉、妙目、手指、腰肢、髻花、褶裙、舞步, 铃声等, 表现了舞蹈家使出浑身解数、尽情舞蹈的状态。两个比喻句兼对偶句的运用, 把慢舞的轻盈与旋舞的迅疾用对比的方式鲜明地勾勒出来, “髻上的”、“腰间的”更准确地表现了舞蹈动作的方位, “细碎的”、“繁响的”等修饰成分, 则精炼地概括出舞蹈动作的特点。

舞蹈的灵魂是动作, 它可以跨越语言的阻隔。作者用了六个“忽而……表现出……”的排比句式, 传神地再现了舞蹈家如何运用双眉、笑颊、垂睫、张目表现哀愁、喜乐、娇羞、盛怒, 用“点额抚臂, 画眼描眉”表现梳妆, 用“挺身屹立, 按箭引弓”表现劲射, 四音节词语连用, 既准确凝练, 又形成一种整齐的音韵之美。一段酣畅淋漓的描写之后, 作者直抒胸臆, 评论了舞蹈家的忘我投入, “狂欢”、“灵活熟练”等词语, 是对舞蹈家舞蹈技艺的高度赞赏。

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不仅表现人和神, 对自然界的“草木禽兽”的刻画同样精湛绝伦。“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等, 作者用极为准确精练的语言把卡拉马姐妹舞蹈高超的表现力描写了出来。作者尤其着重描写了“蛇舞”的精彩, “颈”、“肩”的“轻摇”、“微颤”、“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等语句, 捕捉住瞬间的动作特点, 栩栩如生地再现了舞蹈家的舞蹈动作, 把述诸视觉的舞蹈艺术转化为抽象的语言文字, 读来使人如临其境, 如见真人, 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

综上分析, 文章在这八个自然段的篇幅中分别从衣着、神态、动作等方面, 真实生动地描述了卡拉玛姐妹舞蹈的全过程, 并把真挚而充满沉醉的情感与描绘真境融合在一起, 把美好的舞蹈形象转化成了优美生动的语言形象, 记录了作者观看舞蹈时真实的情感体验, 抒发了浓烈的热爱之情。作者对舞蹈情景的描写, 可谓调动了多种文学手段, 如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描真景、抒真情, 文采斐然, 激起了读者丰富的审美想象和联想, 使我们与作者一起沉醉在美的舞蹈世界中。

三、结尾悟哲理

哲理往往是散文的灵魂主旨之所在。情与理本就难以分割, 而情与理的融合是散文情感美的重要体现。《观舞记》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卡拉玛姐妹舞蹈艺术的客观描述和赞叹上, 而是升华为深刻的哲理, 启人深思, 发人深省。结尾处, 作者用了四个段落的篇幅, 深刻地揭示了民族艺术根源于民族文化的道理。作者这样写道:

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舞蹈、音乐、雕刻、图画……都如同一条条的大榕树上的树枝, 枝枝下垂, 入地生根。这众多树枝在大地里面息息相通, 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他的食粮的供养, 而这大地就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印度的广大人民群众。

作者对卡拉玛姐妹舞蹈艺术的生命源泉做了超越感性体验的理性思考。卡拉玛姐妹之所以达到如此高超的舞蹈技艺, 完全源自于灿烂悠久的印度民族文化的滋养。作者把说理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 用榕树的枝叶与大地的关系来说明印度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是滋养卡拉玛姐妹舞蹈艺术之花的源泉, 说理形象, 发人深省。

最后, 作者带着对卡拉玛姐妹舞蹈艺术无比喜爱的情感, 用“游龙”、“惊鸿”的比喻, 表达了对她们匆匆离去的无限惆怅和留恋不舍的失落心情, 感人至深。作者又巧妙地引用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句, 升华了情感, 表达了对印度人民友好情谊的感谢之情。

真情是散文产生美感的首要条件, 缺乏真情实感的散文, 是不能打动人的, 也不会有美感可言。散文的真情美源于生活, 更来自于作者的真性情。冰心的《观舞记》感情真挚热烈, 感人至深, 令人久久回味。

参考文献

[1]傅光明, 许正林编.冰心散文全编 (上、下) [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8:545.

[2]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修订本)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203.

[3]王开志.冰心文学观的当代意义[J].当代文坛, 2008, (1) .

[4]王震亚.千姿百态“舞蹈美”——解读冰心及其《观舞记》[J].初中生, 2006, (12) .

上一篇:令我最难忘的一件事作文600字下一篇:化学研究性课题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