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2024-08-31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共15篇)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篇1

湖北省浠水县松山中学姜立新

活动背景

我们农村中学硬件配套严重不足,学生知识面窄,充分利用“空中课堂”的资源优势,结合多媒体flash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可谓一箭三雕。

新课标教材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是在学习了课文《黄河颂》(光未然)之后,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培养学生美好的爱国情操与良好的环保意识。能力目标

1. 热爱祖国河山,感受黄河文明,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深入全面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之中的。

2.关注母亲河,加深环保意识。

3.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活动重点

1.全面深刻地了解黄河,理解黄河文化。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重点突破方法

学生自主搜集最有价值的素材,通过主题搜集、整理、筛选资料等环节,通过学生之间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使学生的分工协作的意识以及在综合性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得以展现。课前准备

学习了课文《黄河颂》(光未然)之后,就要求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关于黄河的历史、地理、文化和环境等资料,然后分类整理,在班级展示交流。

课前将全班54人分3组,分别以“黄河知识”“黄河文化”“黄河现状”为课题,将各自搜集整理和交流的资料再次整合,以“爱我黄河”为总目标探究,形成自己观点,准备在班上交流。

对本次综合性教学,我通过学生讨论,确定活动方案,设计了四个板块:认识黄河(黄河的地理概貌及历史)、感受黄河(黄河文化)、关注黄河(黄河的现状)、拯救黄河(黄河的展望)。

制作本次综合性学习幻灯片。活动过程

第一板块:认识黄河

1.导入:(投影气势宏伟的黄河挂图,同时播放《黄河船夫曲》)

导入语: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黄河的,是的,“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 黄河,它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它是壮阔的、浑厚的、奔放的、粗犷的。今天就让我们作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去捡拾那些积淀着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2.“黄河知识”小组将收集的资料展示汇报(在学生展示汇报的同时播放相关的幻灯片)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入渤海,全长5 464公里,黄河的长度在中国属于第二大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

“黄”河的的盛名由来:黄河穿过世界上著名的黄土高原,这里因水土流失,每年向黄河输送巨量的泥沙。

黄河迂回于山原之间,呈“S”形大弯道,人称九曲黄河。河谷两岸的山脉海拔5500~6000米,相对高差达1500~2000米。

壶口瀑布既是黄河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雄壮的歌声唱出了黄河的风采,更唱出了中华民族战无不胜,奋发向上的英雄气概。

黄河流域历代王朝建都史实为: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周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秦朝定都于咸阳,西汉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东汉定都于洛阳,魏晋均定都于洛阳,隋唐均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宋朝定都于东京(今河南开封)。

黄河沿岸有数不清迷人的风光:阿尼玛卿峰、鄂陵湖、古宗列盆地、孟达天池、仙女湖、鸟梁素海、滩地牧场、日月山、黄河晚照。

第二板块:感受黄河

(先放幻灯片《壶口瀑布》,同时播放高枫歌曲片段“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3.“黄河文化”小组将收集的资料展示汇报。A.黄河文化故事:

黄河流域是我国文化的发祥地。几十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了人类的踪迹:细石器文化:如陕西大荔沙苑、山西沁水下川等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遍及黄河两岸、大河上下──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青铜器文化──二里岗文化,殷墟文化,岐山文化。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黄河流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们亲切地称黄河为中华民族的摇篮。2 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于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斩荆棘、劈草菜,劳动生息,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

我国的第一个封建社会就是在黄河流域开始的,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帝王统领着中华民族把古代黄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顶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这些发明创造和科学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

黄帝、炎帝:大约在4000多年前,流域内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皇帝两大部族最强大。后来皇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他部族,形成“华夏族”。后人把皇帝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在皇帝出生地河南新郑市有皇帝宫,在陕西省黄陵县有皇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

B.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

大禹治水的传说;流传的大禹治水的功绩也包括治理黄河,大河上下,几乎到处都是大禹的“神工”。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人才。鲧(gun)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用“围、堵、障”方法来防洪,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教训,采用“疏川导滞”的方法,即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浚的河道、洼地、湖泊,然后,再引河入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往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后来舜让位给禹,禹因此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尊称为“神禹”而传颂于后世。

“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放幻灯片《黄河龙门》)

龙门这里水流湍急,相传鲤鱼如果能跳过龙门就可成龙。这个传说表达了人们对付出艰苦努力后到达理想境界的美好愿望,也激励着中华儿女顽强拼搏,奋斗不息。这里相传是大禹治水所凿开的一条峡口,因而又称禹门口。

C.关于黄河的诗词歌谣:

李白诗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

王之涣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 3 楼)

王维诗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艄公号子声声雷,船工拉纤步步沉。运载好布千万匹,船工破衣不遮身。运载粮食千万担,船工只能把糠馍啃。军阀老板发大财,黄河船工辈辈穷。”(《黄河号子》)

“一条飞龙出昆仑,摇头摆尾过三门。吼声震裂邙山头,惊涛骇浪把船行。”(《黄河民谣》)

第三板块:关注黄河

4.“黄河现状”小组将收集的资料展示汇报。

(在学生汇报展示的同时放黄河断流污染的触目惊心的幻灯片)断流:从1972年至1996年的25年间,黄河下游有19年发生断流,累计断流57次,共计682天,平均每年断流36天。进入90年代,断流尤为严重。1997年2月7日,黄河下游利津河段首次断流,断流河段曾一度延至河南开封市柳园口河段,断流长度达700多公里。

污染:对 7247 公里长的干流和主要支流进行水质评价,其结果是:7 成以上的河段完全失去了饮用水源功能,其中,有 1779 公里受严重污染;劣于 5 类水标准,这种水实际上已成为“毒液”。

1995年6月下旬,断流四十多天的黄河济南段盼来了一次过流的机会,然而缓缓而来的并不是人们盼望已久的甘甜河水,而是一股黑糊糊的污水,河面上漂浮着大量白沫和被毒死的鱼类,散发着一股刺鼻的臭气……

水土流失:黃土高原本來土壤肥沃,森林覆盖面广,却由于历代的砍伐,使土壤失去保护,任由暴雨冲刷,造成严重的土壤侵蚀,淤积下游河道,引致泛滥成灾。再者,光禿的地面,亦使地面径流加速集中汇入河流。黄河现在是全国乃至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分析思考,造成黄河断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A.人们大量砍代树木,水土流失严重。B.人们把污水排放到黄河里,造成水污染严重。C.人们随乱倒垃圾造成环境恶化。D.人们过量的用水使水资源枯竭。

第四板块:拯救黄河

5.思考启发

教师语重心长的提示语(幻灯片):黄河,伟大的母亲河,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然而,令人震惊和痛心的是,黄河正面临着断流的威胁,中华民族不能没有伟大的母亲河,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63位院士联名呼吁行动起 4 来,拯救黄河!

黄河,由滔天之水变成涓涓细流,继而只留下龟裂的河床,面对这严峻的现实,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

(幻灯字幕:警钟长鸣。)6.探究创新

A.我们的母亲却一天天衰竭!黄河或以愤怒的吼声,或以无声的语言(如断流)告诫人们的是什么呢?同学们你们明白吗?请谈谈你们的感想?

(让同学们讨论思考,回答。要点:其实她告诫人们的不仅仅是要爱护母亲河,而且还包含要人们尊重自然、珍爱自然,珍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B.针对黄河生态环境遭破坏这一现象,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保护母亲河。要求有创意。

例一 保护母亲河,刻不容缓!例二 心系黄河,共建家园。例三 保护黄河,珍爱自然。例四 黄河清,天下平。

C.以“我心中的黄河”为中心写一篇文章,抒发你对黄河的感情,写出你对黄河的希望与祝愿。题目可自拟。

7.尾声:

这节课,我们从各个方面探寻黄河的文化,感受黄河的风采,探究黄河的内涵,了解黄河的忧患,同时品尝到了自主学习的甜蜜

我们的黄河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可是我们对黄河、对地球的悠悠关爱之情是永远不会结束的,从我们心底里发出的声音穿过教学楼、越过千山万水,震荡在祖国的万里碧空,化作我们振救黄河、保护地球的实际行动吧!

(幻灯片字幕推出:黄河清,天下平。)

教学总结反思

本次综合性活动,同学们兴致很高,做了不少努力,所以效果较好。同时我对新课程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活动中我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了课外,走向了网络,同时注重了学科间的联系。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认识到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有多么骄傲与自豪。

语文学习与环保教育相结合,是适时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次有益尝试。小组汇报的形式激发了同学们的主角意识,人人参于,互助合作,又有创新。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获取资料的方法,而且也学会了整理资料的方法,5 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探究、创新、团结合作的精神。整堂课的学习,体现了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实现了语文课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真是“学生的天使”。

整个教学活动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参与,以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观。

这次综合性教学活动,让学生懂得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知识不仅仅局限在语文课堂上,而在多方面、多领域的学语文,用语文。在这一节课上,欣赏《黄河船夫曲》的歌曲,体会广大人民保卫黄河的决心以及黄河的气势;创作公益环保广告,加强环保意识。跨领域的学习。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篇2

为此, 在人教版七年级下《黄河, 母亲河》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 我运用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 从诗歌《黄河颂》导入, 温故而知新, 设计了导读、领读、齐读的方式, 并配以雄壮的背景和音乐。“教”在实际中去“做”, “教”在体会中去“学”。让孩子们在黄河雄壮的大背景下真正地随着诗人行进在黄河岸边, 感受黄河的气魄, 回想着雄奇壮丽的山河, 英勇的战士抗击敌人的气概, 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孩子们在激情中真正走近母亲河, 沉醉于文学的氛围中。书声琅琅, 充满激情应是语文课堂独有的风景。在神采飞扬、声情并茂的朗读中, 再现了诗人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体悟了诗文蕴含的情味、意境和神韵。一曲黄河的赞歌也从这奏响。

出示黄河视频资料, 在黄河大背景和黄河钢琴曲的映衬下, 一生导读, 一生领读, 全体诵读。好一曲黄河的颂歌!黄河, 我们的母亲河, 她印记着历史的足迹和岁月的斑斓, 在我们心绪涌动之时, 开启了今天的黄河文化巡礼!今天, 我们以活动展示的方式向大家再现黄河母亲的风采, 从中再次体味母亲河不朽的精神!

激情的导入, 激发了孩子们的内趋力, 在走进课堂活动时更是激情澎湃。由此我深刻地认识到:教以“生活”为中心, 抓住孩子们心灵的震颤对于孩子的“学”来说, 至关重要。为加强小组的主体有效参与, 我大胆地采用了“你对黄河知多少”, “你想对黄河说什么”, “真情成文”三大板块。这次创新设计采用启发式教学, 培养学生的自觉主动精神。寓教于乐, 全员参与。教、学、做的重点放在了解知识, 整理归纳和情感熏陶、真诚成文几处, 因为我觉得这样可以真正走进学生的世界。这不仅是一种情感的奠基, 也是点燃孩子们热情的前奏, 更是一篇真实感人的文章问世的基石。

“你对黄河知多少”是黄河文化巡礼的第一站。我摒弃了过去避而不学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误区, 或者单纯写作的作文课教学。专门设计了从地理、历史、文艺、文学和环保五方面了解黄河的文化。这一设计在准备阶段就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他们纷纷出谋划策, 自主选取代表, 主动搜集整理资料, 设计独具特色的展示方式。在文艺组设计的《龙的传人》的激昂的旋律中我们感受到了黄河的辽阔和壮美, 正因如此, 她才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也吸引了无数的文人骚客留下脍炙人口的名篇。我们一起感受了黄河无穷的魅力。文学组的介绍更是独具匠心。展示关于黄河的俗语、谚语、成语;诵读赏析罗隐的《黄河》;朗读关于黄河的诗句;全体学生重温李白的《将进酒》……文学的积累与情感的点燃同步, 真正地投入其中, 乐意无穷。环保组的告炎黄子孙书更是于情感升华处警钟长鸣, 发人深省。

在这里我真正地体会到了陶先生曾精辟论述的“自动是自觉的行动, 而不是自发的行动”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在自动上培养自动, 才是正确的培养”啊!教、学、做统一中, 历史、文艺和文学组精彩纷呈, 故事、传说, 层出不穷;歌曲《龙的传人》激活了情感的活水;一首首诗歌的吟唱更是激情盎然。从活跃的参与中, 他们真正地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文学的独特魅力。真的是“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活教育”。生活处处皆语文啊!对黄河源远流长的文化的了解, 使孩子们在展示中更深地体会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一种对母亲河五千年文明的敬畏和热爱之情油然而升, 而这种感情又在黄河现状面前再次达到高潮。一幅幅黄河环境污染现状的图片, 滔天之水变成涓涓细流, 继而只留下龟裂的河床, 这残酷的现状为我们敲醒了环境保护的警钟, 不由得我们不掩卷沉思。此刻真正实践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 增加自己的力量, 增加自己的信仰”的行知理论。黄河文化巡礼随着澎湃的激情进入第二站“你想对黄河说什么”。这一处是激昂过后情感的沉淀和理性的思考。各组纷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感受, 匠心独具的对联、设计精巧的广告词, 激情洋溢的散文诗, 感情充沛的爱国宣言, 这都是孩子们真正走进黄河, 走进课堂的证明。“九曲河沙名副其实是黄河/十亿爱心扭转乾坤变碧水”“波涛汹涌/横跨九州大地/心潮澎湃/哺育华夏儿女”“黄河浊浪兴华夏/礼仪清波润昌明”纵然不是千古佳句, 却是真情的流露, 情感上升为理智和能力的升华。

一触即发的情感之水让它尽情地流淌, 就自然进入第三站“真情成文”。那澎湃的激情和跳动的思绪借感情之笔恣意挥毫, 便是一曲心灵的赞歌。跳动的思绪和澎湃的激情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 在共同倾听一曲黄河绝唱中, 回荡我们对母亲河那亘古不变的情思!可延性教学情境可以让孩子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有更为广阔的提升空间。点燃孩子们的激情, 营造激情的氛围, 是孩子们真正走进课堂的前提。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也是一种教学艺术。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篇3

学情分析:《黄河 母亲河》是人教版(2013年第3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特点,老师引导学生能正确认识到综合性学习的意义,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强调实践学习的能力,这是教案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而如何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学习以及资源共享,这则是本课要重点突显并解决的问题。

教学目标。1. 通过了解黄河,感受母亲河的文化积淀。2. 培养学生学会搜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学会在课堂上合作学习,共享资料。3. 关注母亲河现状,加强环保意识,感受黄河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在课堂上合作学习,共享资料。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创新能力。

活动环节:

一、新闻链接

播放一段介绍黄河壶口瀑布汛期的时事新闻,生观看。

师导入:壶口瀑布,属于黄河水系,它不仅是黄河唯一的大瀑布,也是中国的第二大瀑布。夏天水势磅礴,冬季则水皆成冰,号称“黄河奇观”,黄河壶口,集中展现了母亲河壮美的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堂去感受《黄河 母亲河》的文化魅力吧。

二、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

通过了解黄河,感受母亲河的文化积淀。学会在课堂上合作学习,共享资料。关注母亲河现状,加强环保意识,感受黄河精神。

三、“黄河文化大搜集”检测

1. 你通过哪些途径去搜集资料? 师单独提问。

2. 你搜集到哪些黄河文化的知识点?师简单汇总学生所得。

四、黄河文化知多少

1. 以6-7人形成单元组,整理分类汇总知识点,选择喜欢的结构图,表达呈现在大卡上。 时间10分钟。

2. 单号和双号组互换大卡浏览并补充记录。时间5分钟。

3. 单元组成果展示, 5分钟。

师请上两小组进行展示,展示的侧重点有:知识点的收获、组员任务的分工与完成、组员之间的合作、组与组的补充所得等方面,老师再根据小组展示的情况进行适时调控,最后具体点评。

五、谈收获

老师提问:活动之后,你得到的收获是什么?生畅谈收获。

师小结:语文综合性可以借助单元组合作的力量,细化分工,多途径搜集、筛选整理、补充记录,充分发挥合作的优势,达到更好地资源共享的效果。

六、关注母亲河现状

1. 播放黄河被污染的图片,师呼吁生要关注母亲河现状。2. 播放黄河被污染的新闻,生看谈感受,师简单小结。

七、“我手写我心”——设计保护黄河宣传标语

任务:请设计出一则或多则保护母亲河的原创宣传标语。要求语言简洁,中心突出。

活动环节:1. 要求生先独立完成,师进行个人检测后点评。2. 三人小组内交互浏览,推荐出较好的原创标语。3. 六人小组交互浏览,组长给出理由,推荐出优秀的原创标语,师进行小组检测,要求各组长书写推荐的标语到大卡上。

八、歌曲欣赏

师:黄河,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孕育了华夏民族,她创造了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她是中华民族伟大而又坚强的象征,我们爱护黄河就是保卫黄河,让我们欣赏歌曲《保卫黄河》,让振奋人心的音乐节奏给我们这一节课画上圆满的句号!

九、课后作业

上网查找治理黄河污染的措施或者建议,个人搜集并整理书写到小组小卡上。

课文《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篇4

能力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会分工合作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教育点:关注黄河,加强环保意识,热爱祖国河山。

活动重难点: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关注母亲河,保护母亲河。

活动准备:教师帮助学生分组,每一小组承担一项任务。

教师做好活动前的指导与检查工作。

主持人写串连词。

活动内容:主持人解说词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

可以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黄河的。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着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就让我们做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去捡拾那些积淀着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 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

一探寻黄河文明

环节之间的衔接由主持人完成。黄河知识问答,每组出一个代表抢答,答对给组内积一分。

问题设计:

(1)请举出一些在黄河流域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址。

(2)黄河流域历代王朝建都位置。

(3)黄河从哪儿发源,流到哪里?

(4)黄河有多长?流经那几个省区?

(5)《黄河颂》中说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铁的臂膀”指什么?

这个比喻有什么深刻含义?讲黄河故事,收集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的小组汇报成果。收集黄河俗语,谚语,成语的小组汇报成果。要求领会意义,并且造句。

二、歌唱黄河

朗诵组学生展示成果。

(1)吟黄河诗词

(2)听黄河民谣

(3)品黄河歌词(教师指导,学生合作探究,从中感受黄河,热爱黄河。)

三、保护黄河小组汇报黄河现状,并分析造成黄河现状的原因。组织学生设计公益广告。

四、综合写作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写一篇作文,抒发你对黄河的感情。1995年6月下旬,断流四十多天的黄河济南段盼来了一次过流的机会,然而,缓缓而来的并不是人们盼望以久的甘甜河水,而是一股黑糊糊的污水,河面上漂浮者大量白沫和被毒死的鱼类,散发着一股刺鼻的臭气……假如你目睹这种情况,会想些什么呢?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以上两则任选起一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篇5

1、引导学生关注母亲河,接触黄河文化,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保卫黄河保护环境的意识。

2、锻炼学生听说读写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方式收集、整理、筛选、展示资料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作。活动重点

1、培养学生学会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自我展示和自我表达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活动难点

提高学生在合作中进行自我展示和自我表达能力。活动形式

由学生主持,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退居幕后指导。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 课前准备

1、学生六人小组分工合作,全班共九个小组,分别以黄河流经省份命名。其中青海组、四川组、甘肃组介绍黄河概况,宁夏组、内蒙古组介绍黄河文化,黄河治理由陕西组、山西组、河南组、山东组介绍与表演。

2、指导学生搜集关于黄河的历史、地理资料,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或历史人物故事、俗语、谚语、成语、古今诗词,黄河断流、水污染现状的资料。

3、学生音乐课学唱《保卫黄河》,向地理老师请教并绘出黄河流域简图。

5、对主持人进行辅导。活动设计

这次活动分两阶段:

1、课外搜集资料阶段。

2、课内成果展示阶段。课内成果展示活动过程

一、老师导入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奔腾不息,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让我们做一次黄河文化巡礼,追述黄河的过去,正视黄河的现在,展望黄河的未来,领略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主持人上场

开场白并介绍本次活动流程。

三、全班起立,朗诵《黄河颂》。

四、成果展示(各组按顺序出场,成果展示中每个环节后进行一轮抢答。)

(一)黄河概况

1、黄河地理:发源地、流经省份、长度、流入地和沿途主要河段。(青海组)

2、黄河旅游资源:山峡、河湖瀑布、沙漠草原、生物、民族风情、文物古迹景观资源。(四川组)

3、黄河历史:黄河文明的诞生、发展、顶峰。(甘肃组)* 第一轮抢答(幻灯片)

(二)黄河文化

1、黄河传说:《黄河的由来》(宁夏组)

2、黄河古诗词、与黄河有关的谚语、成语。(内蒙古组)*第二轮抢答(幻灯片)

(三)黄河治理

1、黄河现状:断流、水污染(陕西组)黄河环保:小品《羊城游客黄河源头环保游》(山西组、河南组、山东组)附:

《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中的小品表演实录 小品名称:羊城游客黄河源头环保游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篇6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整合各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习课程,它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尤其是社会视野,让学生形成关心生活,关心社会的良好习惯,并将自己的.学习同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学习动力。这次活动后,学生们都意识到各科知识积累的重要性,积累本上不再只摘录文学常识,只要是以前没见过的知识都摘录了下来,同时也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与自身利益的关联性,并自觉将这种意识转化到讲究个人卫生,爱护公共卫生中来,教室、寝室卫生状况有了明显好转。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的适时、正确的指导是搞好活动的前题,比如学生第一次外出调查、采访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也不知道从何下手,很多资料都忽视了,没有及时记载,发现问题后,我及时进行指导,让学生制定一个调查表,确定需要调查哪些东西,采访时先拟好潜台词及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围绕主题抓关键。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搞好活动的关键,活动中要充分相信学生,放手发动学生,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认识到要做好一件事必须先订好计划,在展示过程中,我放手将各活动的主导权交与学生,结果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气氛非常活跃。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活动协调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并对综合性活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语文课的兴趣也空前高涨,因此我认为学校、家庭应该为综合性活动课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各科教师也应积极配合指导,只有这样,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才会有根本性的提升。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篇7

近年来, 不同地域的大小河流作为清洁能源越来越多的被开发利用。这里所述项目位于我国西北的黄河支流, 电站采用有压引水式开发方式, 是以发电为主的日调节中型水电站工程。

1 工程条件

1.1 气象条件

多年平均气温:4.5℃

多年平均最高气温:20.4℃

多年平均最低气温:-10.9℃

1.2 水力条件

日平均保证流量 (P=85%) 9.17m3/s

电站设计引用流量:55.3m3/s

枯水期平均流量区间:3.59~6.87m3/s

最大水头:133.42m

额定水头:116m

最小水头:114.74m

1.3 接入系统

电站以110k V一级电压接入系统, 出线一回, 接入玉门镇变。另外电站以35k V双回线路接入金沟变。

1.4 装机容量

工程总体主厂房装设2台单机容量为23MW (以下称大机) 和1台单机容量为10MW (以下称小机) 共3台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 冬季枯水期利用小机发电。电站达到以下参数要求:

装机容量:56MW

保证出力 (P=85%) :10.23MW

2 性能保证要求

招标项目为三台套水轮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等的设计、制造、运输、安装及现场试验的技术指导和监督。考虑本电站含沙量较大, 水轮机的参数、结构及材质等的设计与选择应考虑抗泥沙磨蚀的要求。性能保证要求贯穿整个招标文件, 但主要还是通过参数计算、监造、工艺、检验、试验和一些商务条款体现, 这些要求在招标条款里不可或缺。

2.1 参数和标准

招标中要求按照国际学会、协会和其它组织的标准和规程的相应条款进行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同时对水轮机主轴锻件、高强度钢螺栓、螺母和垫圈、油罐、蜗壳等的材料提出要求。

当运行水头大于额定水头时, 要求水轮机能超额定出力运行, 其超额定出力范围为10%, 即大机为26.356MW、小机为11.583MW。额定工况点的效率不应低于93.0% (大机) 和92.6% (小机) 。最高效率不应低于94.2% (大机) 和93.5% (小机) 。

2.2 设计应力和安全系数

按照机械装配和安全要求, 规定设备各部件所用材料的最大允许应力。转轮、顶盖、座环、蜗壳、导叶、主轴、进水阀座、活门、定子机座、转子中心体、磁极、磁轭等主要部件, 采用有限元法进行详细的应力分析计算, 以决定各运行工况下的工作应力。正常额定运行工况下, 设备材料的工作应力应不超过材料屈服强度的1/3或极限强度的1/5的低值。在最严重的运行工况下, 应不超过材料屈服强度的1/2或极限强度的1/3的低值。铸铁的拉力应是极限强度的1/10。

需预应力的地方, 如螺栓、双头螺柱和连杆应预先加应力到不大于材料屈服点的2/3, 预先拉伸释放应力后的螺栓负荷应不小于把合处设计负荷的2倍。

2.3 监造

项目单位派出驻厂工程师进行合同设备设计制造和工厂试验的全过程的监造工作。制造商在合同实施过程中涉及合同设备和/或分包方的局部变更, 材料试验报告, 中间验收检验和中间验收报告等, 均应报工程师确认和决定。

2.4 试验

在制造前, 水轮机机型必须经过水轮机模型试验以证明水轮机的保证值是满足合同要求的。模型试验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能量试验、空蚀试验、飞逸转速试验、水推力试验、导水叶水力矩试验、压力脉动试验、补气试验以及容量指标试验等, 并附有模型试验综合特性曲线 (含等吸出高曲线) 。设备在最终验收前应进行现场试验。现场试验内容包括现场安装试验, 试运行和特性试验, 通过现场试验以验证设备的适用性及其保证值。

2.5 空蚀保证

水轮机的空蚀保证期为从投入商业运行之日起8000h, 或从投入商业运行之日起两年 (以先到为准) 。空蚀保证的先决条件是8000运行小时中, 出力小于相应水头下预想出力的45%的运行时间不超过800h, 超铭牌出力的运行时间不超过100h。在以上规定的条件下运行时, 转轮、座环、导水叶和尾水管应不产生过量空蚀。

在保证期内, 因空蚀和磨损作用, 水轮机最大空蚀失重量大机不超过4.7kg、小机不超过2.16kg, 空蚀总面积大机小于1295cm2, 、小机小于678cm2。 (为按碳钢计算值, 采用不锈钢或组合材料时, 应以所采用材料的不同提出相应的空蚀保证量值。)

过量空蚀为如下情况: (1) 水轮机运行8000h以后, 因空蚀和磨损作用, 转轮、导水叶和尾水管的金属剥落重量超过定的数值; (2) 不考虑金属剥落数量或面积, 金属剥落深度大机不超过7.32mm、小机不超过5.65mm。

符合以上这二条标准中任何一条均为过量空蚀并将构成不满足空蚀保证。金属剥落的数量由磨光补焊以后表面复原到它的原来状态所需的体积来决定。

2.6 验收

设备验收分初步验收和最终验收两个步骤。机组初步验收证书签发之日起, 开始投入商业运行, 同时开始设备保证期。按合同规定的设备保证期满时, 经合同双方按合同文件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 签发“最终验收证书”。在最终验收时, 若发现重大缺陷, 则应由承包单位按合同规定修复, 并重新开始计算保证期。

3 商务要求

3.1 寿命可靠性指标

机组质量保证期的计算从各台机组72h试运行后投入商业运行之日起8000h, 或从投入商业运行之日起两年, 先到者为准。水轮机大修间隔时间不低于5年, 水轮机使用寿命不小于40年, 机组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不少于8000h。

3.2 资质要求

作为投标的入门条件, 要求制造商应在近五年内设计、制造过出力不低于24MW及以上, 运行水头不低于140m的立轴混流式水轮机五台以上, 并至少有两年成功运行经验。

3.3 罚金

3.3.1 效率

若原型机额定点工况效率和最高效率不能达到合同保证值, 则效率每减少0.1%, 承包单位应以150000元/台支付违约罚款, 若效率比保证值低1%时, 业主要求承包单位无偿更换水轮机或进行修复。

3.3.2 出力

水轮机完成全部工地试验后, 按IEC或GB标准考虑有关的测量规程和误差而进行修正后, 单台机输出功率每低于额定出力的1%, 支付单台水轮机总价的4%的违约罚金。若出力低于额定值的4%, 可要求退货。

3.3.3 空蚀

每台水轮机投入商业运行8000小时后, 由于空蚀造成的损坏、腐蚀或磨损导致失重超过保征值时, 由供方负责修复, 或按下述办法计算罚金:超过部分每台水轮机每1.0kg支付罚金50000元, 若超过保证值的1.5倍时, 除由承包单位自费负责修复外, 发包单位有权要求进一步赔偿损失。不足8000h, 按GB/T15469反击式水轮机空蚀评定规定换算。

3.4 履约保证金

按照商务惯例, 履约保证金为合同总价的10%。该保证金在设备全部交货并验收合格后退还。

总结:以上为黄河支流某电站为达到水轮机组效率和性能, 所提出的技术和商务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 要根据各项目不同, 制定更加详细和严格的约束条件。

摘要:基于我国西北中型水电站的水轮机机组招标展开讨论, 先叙述了项目背景资料, 然后从参数设计、监造、试验等技术要求和罚金、保证金等商务约束两大方面论述了项目招标如何围绕达到机组性能提出要求。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篇8

(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原副主任、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

新中国成立以来,厅堂艺术(殿堂艺术)成为专门画种,很有研究价值。我觉得王西京的作品完全符合我个人对厅堂绘画的审美要求。金色大厅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它的作品应该代表国家形象。王西京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人,他创作这幅画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有其必然性的。

卢禹舜

(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

王西京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画家之一,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丰硕成果的画家之一。我们也可以回顾一下王西京先生的艺术实践和创作,我以为他确实是一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主流美术的代表画家,无论是早期作品,还是今天的《黄河,母亲河》,都在主流美术的实践领域走在时代前列。他的作品中体现着对民族精神的讴歌,洋溢着民族文化的自尊和自信。站在他的新作《黄河,母亲河》前面,我们从横亘千年的大河主题中,感受到强烈的时代精神印记,感受到强烈的个性风格,时代气息非常浓厚。

王镛

《中华书画家》杂志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王镛

王西京的新作既画出了黄河的气势,也画出了黄河的特色,既画出了民族精神,也凸显自身个性。构图和山石的排布以横向为主,画面非常开阔,我觉得这种处理方式最适合象征母亲河宽阔而温暖的胸怀,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我们以前看王西京的人物画,譬如早期的代表作《远去的足音》,笔墨非常凝重,有一种心系天下的忧患意识,我觉得这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他这次可以说把自己的个性充分发挥出来了,而个性表现又正好与表现民族精神融汇得非常完美,成为一幅震撼人心的作品。

徐虹

(中国美术馆资深研究员):

进入金色大厅看到王先生的新作,确实非常震撼人心,因为大厅里主要是花鸟画和画山的作品,主要以静态美为主。在这样一个廊柱、吊灯和地毯的硬线条结构的厅里,水的汹涌彭湃使金色大厅具备了一种音乐感、流动感和富有生气的力量。从整体上来说,我觉得这幅作品所呈现的视觉感觉是以现代美为代表的山水画的典型。

黄河母亲河作文:保护黄河 篇9

我伫立在你干裂的河岸上,望着那肮脏的水,河面上还漂浮着死去的小鱼虾,它们静静地躺在你受伤的怀抱,仿佛无言地述说着委屈。远处工厂排放出的废水从你鳞波荡漾的衣裙上滑过,烟囱里的浓烟像一个个张牙舞爪的幽灵向你扑来……我从你唯美的回忆中赫然回首,只不过短短几年,我却再也望不见,你清澈的涟漪。

忘了在曾在哪个网站上看到过一段顺口溜,“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人畜受害。”我心生凄楚地笑,原来的你已经无处可寻了,不是吗?那样美的记忆,我不甘心就这样让它破碎,我相信,我一定能做些什么,哪怕是微不足道,哪怕是渺茫微小。

请每个人负起一点环保的重担好吗?难道就要眼睁睁地看着孕育着我们的辉煌摇篮毁灭,看着抚养我们的生命之源干涸吗?!只要每人植一棵幼小的树木,就能造出一片郁茂的森林,就能使黄河母亲少受一次沙土的“装扮”;只要每一个人不往河泊里扔一次废品,就能清出一片混浊不堪的河面,就能使黄河母亲的身上少一点垃圾的“点缀”。可是为什么,这么简单,这么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有人不去做,有人不想做呢?我不懂,我真的不懂。

黄河,母亲河 篇10

“黄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你真的想了解黄河吗?那么,亲自去寻找吧!”

(乔子钰):于是,我来到了祖国,找到了我的网友。

(侯千禧):我们学校正巧在进行有关黄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于是乔子钰带着兴奋和好奇,开始和我们一起研究。我们相互合作,交流思考,搜集资料,整理汇报。为神奇壮丽的美景而惊呼,为源长深邃的文化而自豪,为凄惨悲凉的现状而沉思。

(乔子钰):哦,黄河,你是宝藏!请让我们用一首集体创作的小诗来表达对你的赞美:

(侯)黄河滚滚出昆仑,浊流万里奔前程。

两岸残垣今犹在,历代英雄梦里闻。(乔)日斜收网船舱满,月出温酒话龙门。

九曲宛转入襟怀,炎黄永续唱心声。

(侯千禧):我们满意地将成果汇报给了老师。然而,却得到了他这样的回答:

(视频):“你们懂得什么是黄河魂吗?同学们,也许你们该到黄河边走走了,去了解更多关于黄河的故事。”

(侯千禧):于是我们带着不解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学习。

(乔子钰):我们小组选择了黄河沿岸城市的雕像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了与他们的对话。

炎黄二帝:

(董子恒):我,黄帝。(冯奕轩):我,炎帝。

(董子恒):5000年前,我们率领部众,从渭水河谷走来。黄河母亲,给了我们生命,也孕育了千年的文明。

(冯奕轩):然而,黄河也给了我们无尽的灾难。我看见过,无家可归的老人酸楚的眼泪;我听见过,失去幼子的母亲绝望的哭泣。

(董子恒):但是,家园可毁,精神不灭!黄河岸,我们手挽手,挺起脊梁,众志成城,重建家园!

齐:哦,黄河,你是不屈不挠,团结自强!

项羽:

(章云睿):我,项羽,率八千江东子弟,纵横驰骋,诛灭暴秦,书写历史的精彩篇章。而后世,黄河岸,多少英雄故事,一直在扮演!

在民族存亡的关头,黄河,你,用英雄的体魄,筑成中华民族的屏障。我们祖国的儿女,学习你的榜样,以血肉之躯,筑就新的长城!

齐:哦,黄河,你是英勇无畏,保家卫国!龙图腾:

(吴程阳):我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变堵为疏,因势利导。(温力成):我是孔子,首创私学新教育,循循善诱,万世师表。

(吴、温):我是蔡伦,我是毕昇,四大发明传千年,享誉全球,泽被苍生。(侯千禧):哦,黄河,你教会儿女的,是顺应,是变革,是开拓!

(吴程阳):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南水北调,构想奇伟;小浪底改造,敢为人先!

(温力成):神舟升天,仰望星空轨迹;蛟龙入海,俯察海底信号。

(侯千禧):哦,黄河,你教会儿女的,是多元的目光,是广博的胸襟,是无比的自信!

(董子恒):我站在泰山之巅,见证中华的历史。中华儿女,从远古走到今天,一步步,扎根黄河岸。时间在变迁,开拓进取的心永不变;王朝会更迭,黄河的精神永不灭!

齐: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黄河龙,中国龙,一飞冲天!

(乔子钰):哦,我终于懂了,黄河精神就是黄河魂。

(乔、侯):黄河,我为你自豪!中华民族,我为你骄傲!

(侯千禧):我们将答案呈给了老师,老师又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

(视频):历史留给现在的已经很多,而现在又能告诉未来什么?同学们,再到现代人的生活中去寻找,去思考吧。

(乔子钰):我们来到城市。广场上,孩子们正团在一起用七彩的笔畅想未来。(薛明怡):我要造个氧气罩罩住房子,这样我们就可以住在其它星球。(董子恒):怎么可能?

(薛明怡):当然可能。我会努力学习,把它发明出来的。

(冯奕轩):我们也可以帮他。我爸爸说黄河的儿女,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侯千禧):柔软的小手构画的是美好的明天,稚嫩的语言描绘的是绚丽的未来。(乔子钰):在他们闪光的眼睛里,我看到:黄河精神正代代在承传!

祖国的未来怎能不让人期待,看——

(薛明怡):第50届“黄河祭祖”活动今天在黄帝故里新郑拉开了帷幕。此次活动规模宏大,各国首脑云集,参与人数再创新高。这表明黄河精神已被世界广泛接纳,成为世界大同文化的重要基因。

(章云睿):我是央视新闻记者***,正在西昌发射中心为您带来现场报道:就在刚刚11点50分,我们的飞船顺利登陆火星,航天员将黄河泥土和火星土壤混合在了一起,并且将一瓶清澈的黄河水浇灌在上面。黄河精神正引领我们不断前行!

(侯千禧):哦,黄河,你是中华儿女的根,凝聚中国心,引领民族复兴;(董子恒):哦,黄河,你是民族精神的旗,书写中华魂,传播黄河精神;

《黄河颂》教案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内心有家国意识。

2.通过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的内容结构,理解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提问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授课类型】诵读课、自读课

【具体环节】

一、激情导入,营造氛围

黄河,每天从我们的身边静静流过,无声无息,但她却是无数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话题:人们歌咏她,因为她古老,她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人们尊重他,因为她厚重,她书写了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人们敬畏他,因为她沧桑,她与她的人民一起经历过抗争与苦难。

下面我们就欣赏一首与黄河有关的歌曲,大家用心聆听,听完后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谈谈自己的感受。

播放《黄河颂》歌曲视频。学生谈感受从而引出词、曲作者及创作背景,巧妙而幽默地让音乐课代表和历史课代表回答,以缓解刚开课时学生的紧张情绪。

二、背景介绍,带入情境

1938年,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华大地,诗人光未然随抗日部队行至大西北黄河岸边,壶口瀑布的巨浪滔天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于是,他挥笔写下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后,心潮澎湃。于是两人合作,一个作词、一个谱曲,连续创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这组歌随后唱过大江南北。《黄河大合唱》一共八个乐章,其中《黄河颂》《黄水谣》《保卫黄河》流传最广。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二乐章《黄河颂》。

三、激情诵读,唤起欲望

从题目上看,关键词是哪一个?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赞颂黄河的呢?在反复诵读中我们会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听我朗读课文,你们的工作:

1.疏通字词,掌握节奏,体会情感。(即做到准确、流畅、有感情)

2.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赞颂黄河的?

老师配乐范读,将学生带入情境,唤起他们的朗读欲望。

(多媒体精心选裁的画面、旋律与文本内容相一致,与老师富有激情的朗诵相得益彰。预设朗诵结束,听课师生应该自发的热烈鼓掌。)

如有掌声,即兴采访学生听后感。引导学生初步感悟要读好诗歌该注意什么。

明确:要做到感情充沛,就要把握节奏的轻重缓急,语气的抑扬顿挫,关键字词的重读。

四、文本分析,诵读贯穿

(一)朗诵词分析:

用这种方法,自由朗读朗诵词部分,谈谈这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该如何朗诵这一部分?

抓关键词、句重读。

明确:“伟大而又坚强”是中心句,关键句,要重读,加强语气,读出昂扬斗志,慷慨激情,这是我们民族的精神。

作用:铺垫、总起、引领下文。

学生齐读,体会作用,希望读到关键词句时加强语气。

(二)歌词分析:

该以怎样的语气语调处理这部分的朗读?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并展示。(ppt中已把歌词部分划分开四小节)

提示:描绘黄河状貌的抓体现气势的关键词;歌颂黄河精神的根据内容抓语气语调(即三处“啊,黄河”读时情感处理有何不同)。

学生先个人思考,再小组交流,之后展示。

明确展示要求:可选取某一小节分析,小组先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朗诵,再由代表分析如何处理朗读,其他成员进行补充。

小组展示,老师引导。

明确:第一小节关键词:望、奔、掀、结、奔、劈等动词,要读出黄河气势。如“奔”字读出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势。

第二、三、四小节,以读促讲,以读明文,在读中明确情感基调,在读中明确内容结构:

历史贡献:摇篮——养育了中华民族——深情舒缓

地理特征:屏障——保卫了中华民族——坚定有力

自然特点:臂膀——恩泽、激励了中华民族——激昂高亢

1.读出黄河的特点

2.自然得出内容结构(形态的描绘、精神的赞美)

(三)小结:

结合本节课你们的朗读体会与经验,自己总结一下怎样才能读好诗歌?

理解诗歌内容;投入自己的感情;了解创作背景;读好关键词句……(最能体现诗歌内容、抒发我们感情的词句,就是关键词)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哪些辅助手段增强我们的朗诵效果?

布置背景、配乐、加入动作、表情、手势、分角色……

(四)分角色齐读:

朗诵词,老师读;第一小节,某个男生读;第二小节,女生读;第三小节,男生读;第四小节,全班齐读。

五、延伸拓展,学会爱国

作者借歌颂黄河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民族精神,激励我们要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这种黄河豪情在那个战争的年代唤起了多少仁人志士的爱国激情,激励着他们为了革命胜利,为了新中国成立而抛头颅、洒热血,付出青春、付出生命而无怨无悔。而今天,和平年代的我们该怎么做,才是爱国呢?

心中有家、有校、才有国,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一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合格公民。

六、作业布置

1.回家后给父母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请家长在书上签注听后感言;

运城市黄河文化博物馆设计 篇12

运城,古称“河东”,地处黄河中游,山西省西南端。物华天宝,钟灵毓秀,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人文荟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经国家历次文物普查与考古发掘一再证实,河东是中华民族的直根,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黄河文化的一大源头,是古代艺术的一座宝库。2007年,运城市政府决定建设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充分展现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以及黄土高原的淳朴风情。建成后的博物馆不仅是历史文化和人文风貌的载体,同时也是全世界华夏儿女的情感纽带。

运城市黄河文化博物馆选址定于运城市新区中心区的中部,占地41.02亩,西邻禹西路,北为魏南大街。场地东西宽197 m~208 m,南北进深125 m,地势平坦。拟建馆舍2.5万m2。

2 设计理念

2.1 体现根祖文化与传统哲学思想

在远古的蛮荒时代,大自然在这里投下了一粒文明的种子,在这块得天独厚的土地上,这粒种子孕育壮大。成为华夏的根祖,文明的摇篮,而我们的设计构思便是想通过“摇篮、根祖”这一载体形式记述人类感悟天工开物的奇妙与文明从低微粗陋走向成熟辉煌的这一过程。阴阳相生、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华传统哲学思想,代表着自然界阴阳相生,万物流转,生命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在本次设计中我们力求体现这一中华传统哲学思想。博物馆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建筑,除需满足其自身的功能性、科学性等需求外,在其精神内涵上也有着较高的需求。经设计完成的黄河文化博物馆应该是一个能体现根祖文化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建筑物。

2.2 体现浓郁独特的地方特色

任何一个文化类建筑都脱离不了其所属的地域环境及人文背景。该博物馆的设计应体现运城市所属的黄河流域,黄土高原的地理背景。它应该在色彩、选材、形象上有强烈的独特性与唯一性,与地域环境紧密相结合而不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通用”类建筑。

2.3 体现建筑环境的和谐美

我们的方案设计必须与城市规划相协调、与新中心区的总体规划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和谐。它的设计过程应该是一个由外而内又由内而外的动态过程。建筑本身就是整体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外部环境向内部的延伸。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尊重,强调建筑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与共生。

2.4 体现博物馆本身的功能性与科学性

1974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十一届国际博物馆协会将博物馆定义为: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它以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收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览。在黄河博物馆的设计中,紧紧围绕这一定义的内容展开,除了强调自身功能的布置,还要考虑流线组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它是以文物陈列为主体,以观众参观流线为核心的文化建筑。

3 建筑设计

在对博物馆的设计中,我们遵循的一条准则是:在环境中“发现”设计。在对总平面布置的设计过程中,加入文字之外的元素,把设计理念转换为具体的设计手法与形式。对于这个建筑,我们希望它的外形特征源于其基地特征,反映以文物展陈,文物研究,修复为核心的科学特征;具有高度象征性、区域性的文化特征;适合社会多数人群的心理和习惯,能够雅俗共赏,立足现实而适度提高;既有视觉形象,又体现场所精神;创造大众化、人性化空间,强调可接近性和参与性;激活、调动和利用基地内外人流;适度体现建筑结构技术和材料的选择运用;强调建筑功能的完善和合理性,使其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

拟建运城市黄河文化博物馆馆址选定于运城市新区中心内,整个文化园区以景观绿化广场为核心,以东西、南北向两条道路将园区划分为四块用地。博物馆场地位于园区西北角,占地41.02亩,西邻禹西路,北为魏南大街。综合各项环境因素,我们仔细地对轴线关系、建筑空间归类划分、交通流线以及建筑物体量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基地的特点。从宏观看,这个基地有着广博的人文历史背景与地域特色,应该说得天独厚;然而具体到实地环境又受到城市规划及新区规划的控制和影响。发现这一特征,便找到了一个关键的切入点,我们必须以环境制约为依据,贯穿建筑实体与空间相互穿插的基本思路。主体建筑平面的确定简单明了,由取意“摇篮”“直根”的椭圆形为设计的最初形状,结合建筑空间特征,沿中心广场斜45°轴线划分为两个体块,一部分为大空间展厅部分,另一部分为技术、行政用房的普通空间。它们之间为高大的玻璃中庭和下沉式的内庭院,作为二者的结合体和过渡空间。

交通流线组织强调人流步行系统,在场地的东侧和北侧分别设置了停车场。场地四周为大面积绿化,绿化之后为环形步行通道,再靠近建筑为水面和草坪。沿45°轴线在建筑物西南两侧分别设置了观众参观的出入口,北侧主要为城市人流通过弧形的拱形木桥进入建筑;南侧主要为新区人流设置,观众通过大台阶进入建筑内部。在建筑西南部设置了文物入口;东南和东北部分分别为技术、行政入口;在底层架空部分为临展的独立入口;各个流线清晰明确,互不干扰。

在建筑形式上,采用了叙述性设计的手法。从对地形的总体把握入手,进行形式分析和操作,以基本形体元素为基础形成一种既复杂又十分明晰的构成形式,使建筑能更加丰富地表现出外表造型以外的内涵与意义。在设计中我们采用了椭圆形平面,使各方向立面平滑过渡浑然一体,加之建筑功能对空间的变化需求,我们将大、小空间两部分沿轴线相互错动,使二者互相包裹动态咬合,从而增强了构图的生动性。根据参观人流量逐层递减的特点,建筑形体沿垂直高度逐渐内收,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建筑造型,使人们观看时产生“直根”“摇篮”这一形式的联想。整个建筑形象外实内虚,封闭的建筑外部墙体与通透的内部核心和庭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外部形象的简洁,反衬出内部空间的丰富多彩。

建筑色彩的选择与地域环境相结合,展厅外墙先用黄色花岗石,沉稳、厚重;技术、行政用房采用仿木金属格栅,一方面在功能上格栅的采用起到遮阳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形式上消除小空间的立面尺度划分,在色彩上与主体墙面相协调,在立面风格上形成适当对比。

运城市黄河文化博物馆设计见图1,图2。

4 结语

一个好的设计应是形象与立意的完美结合,在此项设计中,我们力求体现这一点。整个建筑形象简洁、单纯。呈椭圆形,下大上小逐渐内收。宛如植根于这片黄土之上的树根,仿佛默默讲述着历史的苍桑;而椭圆的形状及仿木格栅的运用使人很容易联想到摇篮这一形式,暗示着这块土地孕育了人类的文明。平面功能大与小的划分,建筑形象内外虚实的对比,外装材料的运用,光洁沉稳的黄色岗花石,与温润极富肌理的木格栅产生刚与柔的强烈对比,而二者在色彩、平面形式上又高度统一。暗示着阴阳相生,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摘要:通过对运城市黄河文化博物馆项目背景的分析,阐述了该博物馆的设计理念,详细地介绍了该博物馆的设计,指出该博物馆设计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强调了博物馆的功能性与科学性,采用了“发现”设计并融入了叙述性设计的手法。

黄河 母亲河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热爱祖国河山,感受黄河文明,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深入全面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中的,从而歌颂黄河,学习黄河的精神。

2、关注母亲河现状,加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搜索、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4、培养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学重难点:

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黄河的历史、地理、文化和环境等资料,经过整理、筛选、设计,展示成果,加深对黄河的了解。

2、通过调查、广告设计等方式,培养学生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激情谈话导入

《我们拥有个名字叫中国》音乐播放,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自然而然地导入。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可以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黄河的。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就让我们作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去捡拾那些积淀着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

二、揭示内容:

老师把这节课分成四个部分:了解黄河 品读黄河 拯救黄河 感悟黄河

三、新授 了解黄河

1、黄河的地理知识积累

黄河名字的由来:黄河从青海省东部的龙羊峡到河南省西部的三门峡,穿过世界上著名的黄土区(黄土高原)。这里因水土流失,每年向黄河输送着巨量的泥沙。“黄”河的盛名,实际上是黄土高原奉赠的。黄河的发源地?

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 黄河流经的省区?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黄河流入地? 渤海

黄河是我国第几大河? 第二大河

黄河全长有多少公里? 5464公里

黄河附近最著名的瀑布是? 壶口瀑布 黄河地理知识小结:黄河(Yellow River),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仅次于长江,世界第五大长河。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2、黄河文化知识积累

(1)说出一句与黄河有关的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2)说出一句与黄河有关的成语或谚语或俗语 砥柱中流

dǐ zhù zhōng liú

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中流砥柱

zhōng liú dǐ zhù 海晏河清

hǎi yàn hé qīng 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唐·郑锡《日中有王子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河清海晏 hé qīng hǎi yàn

河山带砺

hé shān dài lì

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爱及苗裔。’” 黄河水清

huáng hé shuǐ qīng 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生。” 鲤鱼跳龙门

lǐ yú tiào lóng mén

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埤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 俟河之清 sì hé zhī qīng 俟:等待。等待黄河变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左传·襄公八年》:“《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真所谓“~”呢!(叶圣陶《桥上》)

泾渭分明 ——古时泾浊渭清。在交汇处,清浊十分明显。后来,常用泾渭分明来比喻人品的清浊。现今依然是泾渭分明,但变成了泾清渭浊,同学们可以在课下查找一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望洋兴叹、大浪淘沙、波涛汹涌、波澜壮阔、一泻千里、气吞山河 等 跳进黄河洗不清。

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流泪。黄河平,天下宁

黄河黄,长城长,英雄百战走四方

3、唱一首或一句与黄河有关的歌词 参考答案:《黄河大合唱》:《黄河颂》《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黄水谣》 《黄河怨》《黄河船夫曲》《大中国》《龙的传人》《中国心》《我们拥有个名字叫中国》等

4、你能说出关于“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的名称吗?(三个名称即可,但要说一个具体的故事。)

参考答案:大禹治水的传说、黄帝的传说、姜太公钓鱼的故事、郑国渠的故事等。

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太公姓姜名尚,又名吕尚,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他在没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时候,隐居在陕西渭水边一个地方。那里是周族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统治的地区,他希望能引起姬昌对自己的注意,建立功业。

太公常在番的溪旁垂铃。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

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

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

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

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公。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

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品读黄河

请欣赏黄河风光,播放幻灯片一 一展示图片,你觉得哪一幅画面最能打动你?请你们选择其中6个词语串成一个片段来描诉你刚刚看到的图画。母亲河 风采 臂膀 烽火 绿色 惊讶 神往 叹服 命脉

拯救黄河

播放幻灯片一 一展示图片

欣赏完了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图片,我想同学们都想还母亲河昔日的容颜吧,请你为保护母亲河设计一则公益广告。

感悟黄河

这节活动课,我们了解了黄河的概况,欣赏了黄河的风光,也知道了黄河的现状。你有哪些收获呢?把它写成文字吧。整理在日记本上。四 小结

黄河母亲河作文 篇14

夏日的黄河美丽无比。黄河两岸绿树成荫,枝繁叶茂,垂柳倒映,水鸟飞翔。登上拦河大坝,举目远眺,那湍急的流水,时而一泻千里,如狂奔的野马群,时而又在峡壁和礁石间急速地迂回,发出声震峡谷的呐喊。河水浊浪排空,像母亲的血液输入平原儿女的条条“血管”,滋润着肥沃的河套平原。

受感情的驱使,这时我倏然想起了母亲的形象,并把母亲同黄河紧密联在一起。黄河就是母亲。尽管她有过暴戾,有过忧伤,流过泪;她的儿女曾饱经忧患,心灵上也曾浮现过阴影和愁云。但是,从她作为母亲身份那天起,是以何等博大的胸怀和甘美的乳汁,在把她的儿女哺育啊!多少个世纪过去了,她不施粉黛,梳理着自己,不着艳装,胜过艳装,一天比一天更加年轻。今日,她躺在坦缓的黄土地上,任丽日照耀,显得那么慈祥,那么温柔,那么壮美,那么崇高!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 篇15

[板块一]检查预习、以预定教

1.默写三组词语。

万马奔腾胆战心惊专心致志浊浪排空提心吊胆破浪前行惊涛骇浪谈笑风生如履平地

2.指名读,并说说每组词语是描写什么的。

3.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几个词语说说课文内容。

4.根据学生的说话练习,揭示课题:黄河的主人。

这一板块教学把听、说、读、写练习在一起进行,先让学生识记词语,然后引导他们观察发现三组词语排列规律,最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样既训练了学生概括能力,又找到了教学的起点,有效地形成一节微型小课堂,实现高效教学。

[板块二]感受黄河之险

1.交流搜集黄河的资料。(幻灯片)

2.出示描写黄河的诗句。(幻灯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

3.走进文本:默读课文,找出有关描写黄河的词语和语句。

(1)学生自学。

(2)交流自学成果。

1描写黄河的词语(学生汇报并板书):

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惊涛骇浪湍急 汹涌

2描写黄河的语句(幻灯片):

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指导朗读,感受黄河之险。

(3)播放黄河视频片段。

观看视频,感受黄河气势之大。

(4)理解“胆战心惊”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感受。读出黄河的气势。

学生对于黄河并不了解很多,看过黄河的更少,也就感受不到黄河的雄浑磅礴的气势。为了帮助学生获得黄河有关信息,让学生通过交流收集资料,读古诗、读文本找词句的方法来体会黄河之险;然后再通过看视频、理解重点词语,指导感情朗读,从而把平面的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黄河的那种势不可挡的立体的图像。这个教学环节,采用了交流、读、找、观、议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中积累语言,生长智慧,为下文感受艄公的精神作下铺垫。

[板块三]了解羊皮筏子的特点

过渡:黄河是那么的险、那么的汹涌,它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呢?

1.交流搜集羊皮筏子的有关资料。(出示羊皮筏子的图片及文字介绍)

说说自己的感受。

2.默读课文2~5自然段,找出描写羊皮筏子的语句。

3.交流。(重点语段)

幻灯片1: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1)这段话中你最为关注的是哪些字?(小、轻)通过这两个字,你读出了袁鹰当时怎样的心情?

(2)指导感情朗读。

幻灯片2: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止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1)这句话应该怎么读?为什么要这么读?

(2)指导朗读:体会作者的惊讶、吃惊。

4.出示“(),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让学生用上课本中的语句进行填写朗读。

这一片段教学,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了解羊皮筏子的“小”、“轻”特点,又通过读来体会作者内心感受惊讶与吃惊,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下文能够突出艄公的精神作准备的。学生在感悟:黄河越险,筏子越小,越是能突出艄公的精神。

[板块四]走进艄公

过渡:“同学们,作者的心情变化我们看得很清楚,当他看到黄河时——(引读“胆战心惊”,后来他看到羊皮筏子时——(引读“提心吊胆”),那么当作者看到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时心情有了怎样的变化啊?

1.默读6~8自然段,边读边画,并且批注自己的感受。

2.自学问题探究。(幻灯片)

(1)黄河的主人是谁?

(2)他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呢?

3.交流。

(1)理解“艄公”。(展示几张艄公的图片)

(2)聚焦中心句:体会艄公形象。

幻灯片1: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3)抓重点句:学习正面描写艄公。

幻灯片2:“我不禁提心吊胆,而那艄公却很沉着。”引导想象艄公遇险的情景,体会其沉着。

幻灯片3“: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注视着水面。”引导抓住“专心致志、小心注视”体会其责任感和智慧。

(4)关注乘客,体会侧面描写作用。

幻灯片4:“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如同……”引导通过乘客的表现体会艄公的技艺精湛、经验丰富。

(5)读写链接。

幻灯片5:联系上下文理解“谈笑风生”乘客们会谈些什么呢?

试用“他们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6)升华情感。

幻灯片6:在你心目中艄公是个怎样的人?

请以“羊皮筏子上的艄公呀,我敬仰你……”句式。赞一赞艄公。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黄河的主人》,仿佛也坐上了那既令人提心吊胆,又让人谈笑风生的羊皮筏子 , 愿同学们像艄公一样,撑起人生自信的竹篙,扬起希望的风帆,不畏艰险,努力拼搏,成为学习、生活的小主人!

本教学片段,采用读、思、议、写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读中感悟艄公的高大形象,在思中增长智慧,在议中领会语言表达方法即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从而得意又得言。

纵观以上教学流程:小板块教学是实现高效阅读教学一条捷径。它把一篇篇文本,分解成几块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板块,突出重点,分解难点,目标在每一板块教学中,逐步实施。在整个教学中以学生兴趣为引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比较顺利地展现教与学、疏与密、快与慢、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使课堂教学波澜生动,抑扬合理,动静分明。每一板块教学都相当于一个微型课。课堂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简单,效果好。采用小板块教学,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阅读课堂教学费时多,效率低的问题。那么如何运用小板块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

一、多角度解读文本是进行板块教学的基础

所谓多角度解读文本,就是以多重角色与文本对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站在读者角度与文本对话进行整体阅读,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如学习《黄河的主人》一课,学生读了题目之后,自然会产生阅读好奇:(1)黄河的主人是谁?(2)他为什么会成为黄河的主人?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兴趣盎然地进行自主阅读,站在作者的角度与文本对话,智慧阅读,突出文本价值取向。学习了课文,让学生明白: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即人定胜天的道理,激发学生勇于挑战大自然的豪迈气概,树立成为生活的主人的信心。同时可以站在教者的角度与文本对话,进行立体阅读,凸显学科的主体特征,既让学生得意又让学生得言。课文题目是《黄河的主人》,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对黄河、羊皮筏子、乘客进行描写呢?学生通过自学、读悟,在学习黄河之险板块懂得描写黄河气势是铺垫“主人”;描写筏子轻、小是在渲染“主人”;写乘客神情是衬托“主人”。通过多角度感受黄河主人的风采,来启迪学生领悟:只要沉着勇敢、智慧机敏,就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做生活的主人。学生在每一板块学习中不仅理解文本内容,更是领悟作者的匠心独运。还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与文本对话,进行个性阅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有的学生感受到黄河的惊险,有的学生读出羊皮筏子的“轻、小”的特点,还有的读懂了乘客的镇定自若,更多的同学在脑海中逐渐形成艄公的高大形象。

二、有效选点是进行板块教学的重点

教材所选取的文本内容丰富,教学价值具有多重性。有的文本篇幅较长,在有限的时间,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就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进行有效选点,设计板块,实施长文短教。每篇课文总有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找到了这个点,就能够顺势牵起由“点”统领的“线”与“面”,进而拓展到全篇课文的教学,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而这个“点”就是教学的切入点,有可能是文章的题目,有可能是文中的一个关键词语或者一句话,有可能是对文章内容进行质疑时的一个问题,也有可能是蕴含在文章中的一个思想、一份情感。如《黄河的主人》一课,抓住文本的中心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进行板块设计,层层推进,让每一板块都聚焦解读“主人”,学生在学完每一板块后,既理解了内容,又积累了语言,还领悟了文本的表达方式,真是一举多得!

三、课前预习是板块教学的保障

新课程一直强调“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还要研究学生,了解学情。如何了解学情呢?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制定预习单,让学生自主学习有方向、有目标。预习单能够让学生清清楚楚知道预习要做什么、要怎么做,能够便于老师从预习单上呈现的结果判断学生预习过程中的难点,从而找到教学的起点,实施有效教学。如《黄河的主人》一课,预习单我设计成四个板块:

板块一,课文大搜索:1.读课文并找出描写黄河的词语;2.试用“( )的黄河”形式读读体会黄河之险。板块二,课外大链接:1. 搜集描写黄河的成语和古诗;2搜集羊皮筏子的图片或有关文字介绍。3.查阅资料(上网或工具书)了解艄公。板块三 ,问题大讨论: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呢?板块四,阅读大收获 :1.艄公是个怎样的人?(智慧、勇敢、沉着、镇静、技术高超……)2.作者使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对比、正面描写、侧面描写……)3.精彩的语句。

学生课前通过预习单导引,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课中有许多学习成果需要交流,学生在交流中长智、长能。这都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可见,预习单是有效的课前预习的依托,怎样设计并用好预习单呢?

1.内容要简化。预习是课堂学习的重要前奏和铺垫,内容不能太多,否则不仅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会让学生感到信心不足。我在设计预习单时不要求学生把所有的内容都预习,只要求学生读文本,认识生字词,搜集些相关资料。练习一般是关于字词和简单课文内容的了解,学生自学后一般都能独立完成。

2.要便于操作。设计预习单不能变成练习设计,也不能照搬教案。我在设计预习单时一般用一连串的小问题将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便于学生操作,从而起到较好的导读、导思、导疑的作用。

3.不拘于形式。设计预习单时不要拘于形式,并不是说非要印个单子就是预习单,黑板上出示一些预习提示也是预习单,课本上那些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操作、指引也可以看作现成的预习材料。

上一篇:贷款可行性分析报告下一篇:赞美春天景色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