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化的起源读书笔记

2024-06-10

欧洲文化的起源读书笔记(通用11篇)

欧洲文化的起源读书笔记 篇1

世承班王丽婷

我最近在拜读《欧洲文化的起源》,一本充满智慧与历史文化底蕴的书籍。可能是因为这本书出版的年代太过久远了,泛黄的书页,生锈的书钉,却给了一份与众不同的读书感觉。细细品味,仿佛在翻一份老黄历,内容真实而吸引人,总是给予我新的知识与见解。对于这本书,我最感兴趣的莫过于传说与事实这一部分里面的神话了。其实这学期我在上外国文学史的时候就特别对古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特别感兴趣,而《欧洲文化的起源》这本书正好凤毛麟角般的涉及到一点,简直就是无巧不成书。

美丽的古希腊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神奇的梦。这里有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在神的故事里,有着一个庞大的神的谱系,这些住在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并不像那群东方之神一样忧患重重、忍辱负重,而是打打闹闹地过着人一样的世俗生活。如天父宙斯就经常下界追逐引诱凡间女子,而他的妻子赫拉则如同一个妒忌心极强的女人一样迫害她的情敌。正是因为幻想与人性的融合,才使得这些神话故事拥有无穷魅力。在英雄传说中,则大多是英雄们为民除害的故事,有赫剌克勒斯的十二大功的故事,伊阿宋取金羊毛的故事,珀尔修斯取女妖头颅的故事,忒修斯杀死食人牛的故事,奥德修斯漂泊的故事等。在这神话的遐想中,古希腊人寄寓了自己的智慧、理想、情感、愿望。虽然,神话是先民们通过想象对自然和社会的解释,但也真实地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世界,因而它的天真浪漫,它的活泼乐观,它的纯真质朴,都成为人类童年时期自由天性的真实写照。童年,有粗野的儿童,也有早熟的儿童,而马克思却说“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他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今天,当人性的童贞逐渐为成年的理性所取代的时候,这时你却可以从古希腊神话中找回那份童年的纯洁无暇。这便是古希腊神话所显示出的“永久的魅力”。

同时古希腊神话是一部以神话方式记载的人类历史。古希腊神话中有的传说,可以看成是用象征文化方式记录的人类发展简史。比如,英雄传说中,海格立斯曾作了十二件大功,他杀死了九头水蛇。那么据意大利历史学家维柯考证,这实际是代表了人类所走过的文明历程。涅墨亚雄狮是大森林的象征,九头水蛇是沼泽地的象征,实际是表明了人类用自己的劳动,征服大森林,迈进农业文明的历史进程。又如,提修斯杀了米诺托牛,则是曲折地反映了雅典王子提修斯冒险到克里特岛获取航海术这段历史。又如,著名的三美神金苹果之争,其实是关于土地平等权益的一场争端。由此引发的特洛伊战争则是古希腊为拓展生存空间,谋求海外制高点的一段挑战自然的历史。人们考证了这一历史事件的时间大致在公元前

1250年。19世纪英国的伊文思博士成功地发掘到了阿伽门农王宫,佐证了神话传说的许多观念,神话终于获得了历史学家的认可,成为不可多得的人类精神觉醒历程的活化石,成为研究心理史学的素材。

所以说古希腊文化是欧洲文明的起源。它在广大爱琴海的怀抱中诞生,如同蔚蓝色海洋中的一颗明珠,在包括荷马在内的众多诗人的修改创造下,在古代游吟诗人的竖琴的伴奏中,来自各地的英雄传说逐渐汇聚在一起,凝聚糅合了艺术的美感,最终汇集成了雄伟的史诗,代代相传。而出于罗马人对希腊璀璨绚烂的文化的崇拜,罗马文化也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罗马诗人常常取材于希腊神话,给后世研究希腊罗马神话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参证。不论是希腊神话还是罗马神话,都在欧洲文化史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对欧洲文艺及人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欧洲文化的起源读书笔记 篇2

一个新的理论能够得到广泛的关注与承认并跻身主流, 不仅在于其论证的严密逻辑, 还在于这一理论确实独辟蹊径, 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或是运用一个全新的方法, 讨论了学界之中从未触及过的研究范畴。显然, 温特的建构主义符合了这些要求, 尤其是他对于无政府状态的三种分类, 在我看来正是讨论了之前国际关系理论中不会触及的理论大前提, 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填补理论空白。

与结构现实主义一样, 建构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结构影响了作为个体施动者的国家。只是温特走得比华尔兹更前的是, 他提出国际体系结构不仅影响到国家的行为, 更能够影响国家的身份与利益。前一种影响温特称之为国际体系结构对国家行为的因果作用, 而后一种就是他所谓的国际体系结构对国家身份与利益的建构作用了。

温特之所以要辨明这一建构作用的目的是想证明国际政治的变化是存在可能性的, 也就是说, 在传统国际政治理论中所认定不可能发生改变的前提假定, 例如无政府逻辑, 实际上是一种可以沿着时间进行线性发展进步的。因为, 无政府逻辑实质上是由国家以及国家间的相互关系结构来决定的, 而由于国家的身份与利益是社会建构的, 而非生来固有的, 因此无政府逻辑也并非是一个永不变化消亡的终极定量。但同时, 温特还强调了, 建构主义虽然认定变化有实现的可能性, 但却不似激进主义一样, 认为变化是容易实现并鼓励人们去实现, 相反, 他认为, 国家身份与利益, 或是无政府逻辑, “一旦建构完成并加以制度化, 就会成为最强大的惯性源泉”1。

温特认为无政府状态并不是一种单一的逻辑, 而是至少存在三种结构:霍布斯结构、洛克结构以及康德结构, 在这三种结构中分别是敌人、竞争对手以及朋友的角色在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其中, 温特认为“角色”这一概念是国际体系结构理论研究的关键概念。他想要表明的是, “角色”应该是一种相互性的概念。进而, 温特进一步提出, 并非是体系中所存在的共有观念或文化促进或阻碍了合作。国家间能否合作, 合作能否维持, 取决于个体对于自我与他者之间角色关系的确定, 角色一旦确定, 个体就会自然基于对他者的再现界定自我姿态。一国通过确定“一种独特的自我对他者的姿态或取向”来决定他们之间的互动方式:是相互威胁、是相互竞争还是相互结盟。

下面, 我想详细说明一下温特所指明的三种无政府文化。

首先, 霍布斯文化。在这一无政府结构中, 温特指出, 一国对于他国的角色定位是“敌人”。一旦角色确定, 国家可能采取的对外政策和行为就会是:采取强烈的改变现状的方式, 摧毁或征服敌人;并不考虑可能的毁灭性后果, 单纯只为了最大限度地打击对方;重视相对军事力量;无限度地使用暴力。

其次, 洛克文化。洛克文化是由竞争对手的角色结构建立的。竞争对手不像敌人那样具有生死攸关的威胁, 不会试图统治和消灭对方。如果国家之间的相对主体位置是竞争对手, 它们往往表现出以下的行为取向:承认相互主权, 并因而有一个共有的期望———国家不会试图夺取相互的生命与自由;由于主权制度的存在, 安全已不再稀缺, 因而国家会更对考虑绝对收益, 重视未来效应;虽然竞争导致的冲突可能使得国家诉诸武力, 但是军事力量的意义已经不像对敌人那样至关重要;一旦战争爆发, 竞争对手会限制暴力的使用程度, 不以消灭对方为最终目的。

最后, 康德文化。康德无政府结构的角色确定为朋友。在康德文化中, 国家之间相互再现为朋友, 并为之遵循两条基本规则:不使用战争和战争威胁方式解决争端;以及如果任何一方的安全受到第三方威胁, 双方将共同作战。简而言之, 就是非暴力规则与互助规则。朋友的角色定位并不说明在康德文化中不再会有争端, 只是确定朋友间的冲突不会再以暴力战争的形式来解决;并且由于预期其友谊的持久性, 争吵就不会有损其对彼此的互信。

显而易见, 这三种无政府文化之间是有一定的从无序战争向有序和平的进步性发展趋势。对此, 温特的态度是谨慎的乐观, 他认为:“即使无法保证国际体系的未来会一定比过去好, 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至少不会比过去差”。一旦这种从霍布斯文化向洛克文化进步得以内化, 就很难退回到霍布斯文化中。但是, 考察历史我们会发现, 事实上霍布斯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仍是惯有的状态。国家之间仍会偶尔掉落于霍布斯文化之中。因此, 现实主义所认为的无政府主义状态是国际政治的永恒逻辑与历史经验并没有不符与冲突。但是, 必须承认, 温特成功地验证了无政府文化是由社会建构这一观点。因而, 无政府状态并不再作为一个恒定的常量, 而是一个可以由国家自身重新定义其身份与利益, 以及界定与他者间角色来完成改变的因素。

摘要:亚历山大·温特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是建构主义的集大成之作。作为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外第三种主流学派范式, 建构主义在国际关系理论中讨论了学界之中从未触及过的研究范畴。本文指出了温特对于无政府状态的三种分类, 认为这样的分类正是讨论了之前国际关系理论中不会触及的理论大前提, 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填补理论空白。

关键词: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无政府文化

参考文献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读书笔记 篇3

人类渐渐有了思考,渐渐有了想法,就这样人们开始有了欲望在这种欲望之下人类就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有了自我保护意识,就这样人们慢慢发展起来了,发展起来就有了幸福感和追求幸福感。人类的不平等也就悄然而然的形成了,为了实现自己的幸福感人们开始伤害其他人,同情心渐渐浮云,为了自己的幸福人们什么事都做出来了即使这种幸福建立在其他人的痛苦之上。在社会中那些最能歌善舞的人,最漂亮的人,最强壮的人,最灵巧的人或口才最好的人会受到最多关注,这就是不平等的第一步,也是迈向罪恶的第一步。然而,在人们需要他人帮助的那一刻起,从一个人发现拥有两份食物的好处时,平等就不存在了,就这样私有制产生了。

在私有制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有了富人和穷人之分,富人为了得到更多的财富开始用各种方法压迫穷人,就这样人类社会开始出现政府了,有了政府他们就用各种权力来获取财富,这种权力最终导致专制权力的出现,权力又导致各种法律的出现,他们用法律手段获取更多的财富,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幸福,过得舒服。

卢梭在书中提到如果我们追踪不平等的发展就会发现,第一阶段的不平等是法律和所有权的建立,第二阶段不平等是官员制度的设立,而法制权威向专制权威的转变则是第三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的不平等。所以第一阶段认可的不平等是富与穷,第二阶段是强与弱,第三阶段是奴隶和主人,而最后一个阶段的不平等是前两个阶段不平等持续发展的最终结果,直到新的变革彻底推翻了政府,或者重新回到法制状态为止。

欧洲文化的起源读书笔记 篇4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在马克思去世后根据摩尔根的《古代社会》所作。该书写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无产者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工人阶级运动此起彼伏。经济上--工业革命深入发展 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政治上-无产阶级日益觉醒,阶级矛盾激化,工人政治运动蓬勃发展;文化上-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共产党宣言的纲领作用。该书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进行必要补充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出了创新的观点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在这部著作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丰富的史实材料为根据,缜密论证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问题,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做了科学的阐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规律。

粗粗读了一遍,个人感觉,恩格斯的这本书大致包含着两部分的内容。其一,是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来看前人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问题的研究和结论,是一种类似复述的阐释。恩格斯写作《起源》的直接原因是为了执行马克思的遗愿,完成马克思已经开始但未能完成的研究事业。其二,是恩格斯个人研究成果对前人结论的修正和补充。《起源》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丰富的史实材料为根据,缜密论证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问题,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规律,深刻批判了资产阶级学者歪曲历史、美化私有制和剥削制度的谬论。列宁对这部著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在研究国家问题的时候应重点看看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它是现代社会主义主要著作之一,其中每一句话都是可以相信的,每一句话都不是凭空说出,都是根据大量的史料和政治材料写成的。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是根据摩尔根对于家庭、氏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研究成果来论述国家的起源的,他论述国家起源的先后流程是:家庭、母系氏族、父系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国家。恩格斯在书的开头谈到了人类社会的起源,通过动物驯养,随着工具的发明,经过不断的发展,形成了家庭,在原始状态中,先后出现了血缘家庭,普那路家庭,对偶制家庭,专偶制家庭,在书的28页恩格斯采用摩尔根的话说:“家庭是一个能动的因素,它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随着社会从较低阶段向较高阶段的发展,从较低的形式进到较高的形式”,在普那路家庭形式的时候,产生了母系氏族,在对偶制家庭的时候,父系氏族取代了母系氏族,在专偶制家庭的时候,子女成为了父亲财产的继承人,家庭是国家形成的雏形。家庭的产生是人口“繁殖”即“种的蕃衍”带来的结果。起初“繁殖”行为完全是无意识的,完全是生理本能带来的结果。家庭结构以及对家庭尊卑、性别、婚配的认识都处于一种自然、混沌状态。随着生产、思维、意识发展,才逐渐产生了等级、婚姻、利益等种种新的家庭观念。恩格斯把家庭演化的历史形式分为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

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出现,私有财产制度的出现,为国家的产生奠定经济基础。游牧部落从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促使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第一次社会分工出现以后,劳动生产力提高,商品交换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由于要吸收新的劳动力,于是带来了奴隶制,第一次大分工也带来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社会分裂成了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在野蛮时代高级阶段时,出现了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了。部落、部落联盟也开始形成,商品贸易也开始出现,也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住得稠密的居民形成了亲属部落联盟,部落的融合形成了民族,由于战争、掠夺的需要,就出现了军事首长、议事会和人民大会等氏族社会机关。第三次社会分工,使商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随着贸易的扩大,所有权和抵押的产生,财富日益集聚到少数人手中。三次大分工的出现,出现了奴隶主和奴隶,富人和穷人,而二者之间的矛盾又不可调和,贫富差距日益加大,人们为获取更多的财富而导致矛盾加剧,矛盾的不可调和就成了国家起源的政治基础,在这样的社会里,只能或者存在于这些阶级相互间不断的战争中,或者存在于第三种力量的统治下,这第三种力量高于各阶级,压制他们的冲突,国家便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国家决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国家也不像 黑格尔所断言的是“伦理观念的现实”,“理性的形象和现实”。确切说,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 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而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由于它同时又 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 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 手段。

看了这本书后,感觉了解到很多关于国家起源,家庭制度,社会起源的问题。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剩余,私有制开始出现。人类由原始社会的共同生活的制度,转换为奴隶制社会,国家也随之产生了。同时婚姻制也在变化,一夫一妻制家庭产生的唯一目的是为了保护私有财产的社会延续。分析了女性被压迫的缘由,主张妇女要想获得自由必须独立起来,脱离男人的经济供给。书中也讨论了关于私有制的产生,讨论问题。恩格斯提出了两种生产力理论,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这本书讨论了许多马克思生前没有说出的一些理论,恩格斯研究了史前各文化阶段与家庭的起源、演变和发展,着重论述了人类史前各阶段文化的特征、早期的婚姻和从原始状态中发展出来的几种家庭形式,指出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产生和最后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根据大量史料,阐述了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原始社会解体的过程和私有制、阶级的产生,揭示了国家的起源、阶级本质及发展和消亡的规律。这本书是一部很好的研究古代历史,国家,家庭,私有制的书。它科学地阐明了家庭、私有制、阶级的起源与国家产生的关系,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是一本经典国家学说的著作。

读书笔记-欧洲革命与中国革命 篇5

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世界是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正如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一样,相互之间存在着关联。中国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对文明世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显示出农民不能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能领导革命的成功。而欧洲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更是显著,工人是革命的主体,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为中国的辛亥革命以及往后的革命提供借鉴作用。同时还表明科技是革命的推动力,科技的迅速发展为革命提供动力。

任何的战争或者革命都是利益之间的冲突,因此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来自工商业的危机导致欧洲革命的发生。资本家追逐的是利润的最大化,而经济是国家稳定的重要物质条件,资本家的利润又与统治者的利益相关。在工人与资本家以及国家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时,革命爆发了,革命一方面摧毁了国家的统治,另一方面又推动了国家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太平天国运动虽然不能完全摧毁旧中国的统治,但却有力地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地位,为以后的革命奠定了基础。

市场全球化以及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不应该人为地抑制这种趋势。联系是具有客观性的,不能人为地破坏。由于欧洲完成了工业革命,在自身国家需要更广大的市场时,他们把目光转向了海外市场。因此,正当中国人沉浸于天朝王国之梦中,而统治者主观地割断了与外界的联系之时,欧洲等国家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市场,也打破了旧中国的闭门造车之状态。世界的资源本来就是同一个整体的,经济全球化需要各国资源共享,任何国家都不应该搞独立。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风筝运动的起源及其文化内涵 篇6

1 风筝的起源

1.1 风筝起源于军事需要

风筝源于春秋时期,据称是巧匠鲁班发明的。在《墨子.鲁问》中写道:“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不过,鲁班制作风筝的目的不是为了放着玩,而是用于军事侦察,据说鲁班就曾乘着他自己制作的这个风筝,飞临宋国的城池,为攻打宋城做准备。当然,所谓风筝上能乘人的说法,只不过是一种传说而已。

有许多历史资料证明,至少在唐朝以前,人们并未把放风筝作为一项娱乐活动,而主要是把它用于军事。据《诚斋杂记》载,汉朝的大将韩信曾两次把风筝用于军事目的:一次是在与项羽的战争中,当时项羽的军队被围困在垓下,韩信为了涣散楚军的斗志,便用牛皮制作成风筝,让擅长奏曲者坐在上面,风筝飞临楚军上空后,奏曲者奏起楚曲,使楚军因思念家乡而无心恋战(有一种说法认为,那位吹箫作楚歌者即刘邦手下的著名谋士张良)。另一次是在汉朝建立后,韩信与陈豨密谋叛乱,他让风筝飞过未央宫,以丈量未央宫的大小尺寸,为他挖隧道进入未央宫提供数据。另据《南历史.侯景传》,梁武帝时,侯景作乱,围困京城。为了召集勤王部队,梁武帝命人制作风筝,把求援诏书绑在风筝上放出去。

1.2 古代风筝之戏

用于军事需要的风筝运动,从唐朝开始才演变成一种主要由儿童参与的娱乐活动。在唐人路德延《小儿诗五十韵》中有“折竹装泥燕,添线放纸鸢[2]”的诗句。此外,唐代还出现了不少专门歌咏放风筝的诗,如元稹的《有鸟》诗中有:“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之句,高骈的《风筝》诗中说:“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由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等等。随着唐代造纸业的发展,人们用纸来制作风筝为游戏娱乐。风筝用丝绸扎制,附件精巧,彩绘华丽。

宋代的放风筝活动比唐代还要盛行,放风筝已不只是儿童的娱乐游戏,也成了成年人的娱乐活动。而且,还出现了专门制作风筝的手工作坊。宋代的放风筝活动,从元宵节开始,一直持续到清明节,可见其活动之盛。关于宋时放风筝的情形,在宋代绘画《百子嬉春图》中,就有对当时儿童放风筝活动的描述。而在《夷坚志》的记载中,宋朝已有人用风筝来嘲弄人取乐,把人的脸谱制成风筝,放入空中,逗引公众大笑[3]。高鼎在《村居》一诗中有这样的描写:“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宋代宰相寇准专门作有一首名为《纸鸢》的诗,诗中写道:“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在宋代,人们还发明了一种放风筝的特殊玩法,就是当不同的风筝在天空中飘飞时,有意让它们缠绕在一起,然后看谁的风筝被绞断,谁就是输家。对此,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西湖游幸》中有这样的记载:“既而小泊断桥,千舫骈集,歌管喧奏,粉黛罗列,最为繁盛。桥上少年郎竞纵纸鸢相勾引,相牵翦截,以线绝者为负。此虽小技,亦有专门。”这种玩法,在清代也仍然流行。在《红楼梦》第七十回中有与此相关的一段描写:“探春正要剪自己的凤凰,见天上也有一个凤凰,因道:‘这也不知是谁家的。’众人皆笑说:‘且别剪你的,看他倒像要来绞的样儿。’说着,只见那凤凰渐逼近来,隧与这凤凰绞在一处。众人方要往下收线,那一家也要收线,正不开交,又见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也逼近来。众人笑道:‘这一个也来绞了。且别收,让他三个绞在一处倒有趣呢。’说着,那喜字果然与这两个凤凰绞在一处。三下七收乱顿,谁知线都断了,那三个风筝飘飘摇摇都去了[4]。”

明清时期,放风筝活动更为普及,小儿竞放风筝成为春天郊外的一景。陆游的诗《观村童戏溪上》:“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戏晚晴。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清)郑板桥的诗《罢官》:“老困乌纱十二年,游鱼此日纵深渊。春风荡荡春城阔,闲逐儿童方纸鸢。”等都是对儿童放风筝游戏娱乐的描写。(明)徐渭的诗:“偷放风鸢不在家,先生差伴没寻拿。有人指点春郊外,雪下红衫便是他。”潍坊杨家埠印制的木版年画《十美图》等作品则对妇女放风筝游戏娱乐的情景给予了惟妙惟肖的刻画[5]。清代时期,人们放风筝多集中在明清前后,尤其是在清明节时,人们纷纷趁扫墓之际,进行风筝比赛。据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明清扫墓,倾城男女,纷出思郊,担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因此,当时的人们又把清明节称为“风筝节”。而且,随着放风筝活动的普及,还渐渐形成了北京、天津和山东维坊三大风筝产地。当时,不仅风筝样式丰富多彩,风筝制作的数量也较多。据有关资料记载,在清乾嘉年间,光山东杨家埠一带制作的风筝就达上百个品种,而且年产风筝20万只,由此可见当时放风筝盛况之一斑。

2 风筝运动的文化内涵

2.1 风筝运动具有健身功能

放风筝从开始到结束, 人的肢体各种位都必须适应于风筝的起飞降落的各种不同动作而运动。包括上肢、头部、腰部、下肢、呼吸运动等。而且放风筝多在春秋天气候宜人的时候在空旷的场所进行,清新的空气,轻快的奔跑,不断反复的抬头观望,肌肉张弛交替, 促进脑子与全身协调运动, 使气血运行加快, 利于强身健体。特别是在放风筝时, 可以适度掌握运动量, 具有既不过分激烈, 又不过于轻微的特点, 所以对于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医治许多慢性疾病, 确实大有益处。如在《续搏物志》一书中,就有放风筝有利于小儿泄内热的说法:“春日放鸢,引丝而上,令小儿张口而视,可以泄内热。”

2.2 通过放风筝可以除去晦气和病痛

这种流传很广的观念认为,当把风筝放到高空后,再把风筝线剪断,让风筝飘摇而去,就可以把身上的晦气、病痛、灾祸统统放走。虽然不知此种观念起于何时,但它的流传范围极广,则是无疑的。在小说《红楼梦》中,就有关于通过放风筝放晦气的描写:“李纨道:‘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有说放晦气,你(指黛玉)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紫鹃笑道:‘我们姑娘越发小气了。那一年不放几个子,今忽然又心疼了。姑娘不放,等我放。’说着便向雪雁手中接过一把西洋小银翦子来,齐篗子根下寸丝不留,咯登一声铰断,笑道:‘这一去把病根儿可都带了去了[4]。’”

2.3 风筝具有审美价值

风筝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工艺品,艺术美与自然美偶合在一起,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风筝的构思巧妙,扎制彩绘,放飞特技等多方面的艺术给人们以美的享受,更富有欣赏、鉴赏美得价值。风筝的美主要是通过造型、形式、彩绘等几个方面表现出来。风筝的造型美表现在骨架精巧坚牢,比例造型协调,交接严密美观。形式美表现在工艺美术师善于捕捉物像的动静、声色、形神等方面最富于美感的特征,纳入风筝的形体之中,使之升华为美的艺术形象,彩绘美主要是强调风筝的构图与色彩协调统一,构图美观大方,色调明快浑朴,力求鲜明夺目。关于风筝艺术美的描述,乾隆二十五年间《潍县志》中说:“纸鸢其制不一,于鹤、燕、蝶、蝉各类外,兼作种种人物,无不惟妙惟肖,奇巧百出。”

3 小结

风筝和其他工艺美术品一样,具有双重特性,即它的艺术性与物质性。作为艺术品,它满足了人们的审美要求,作为商品它又是大众娱乐、健身活动的器械或玩具。在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中,都具有难以估量的意义。正因为放风筝能给人们带来诸多好处,且又有种种讲究,所以这项活动才能流传到今天。而且,有趣的是,不仅中国人爱放风筝,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也都盛行放风筝活动。1989年,国际风筝联合会在山东潍坊成立,会上决定每年举办一次国际风筝会,此后,便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参加到这一盛会中来。

参考文献

[1]梁燕君.风筝古今谈[J].商品漫画,1995,(4).

[2]风筝.柴茂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

[3]梁俊雄,朱琦.论风筝文化的社会功能[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5,(3).

[4][6]冯国超.中国传统体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读书笔记--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 篇7

浅谈———《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

《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整理与评析二十世纪西方左派政治势力的发展。作者侧重法、英、德、义、瑞典五国的历史,对於其他小国则是选择性处理。基本上,作者将本世纪西方社会主义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45年之前的扩张时期,许多地区的左派势力以不同方式嚐试执政的可能性;其次是二次世界大战到石油危机,这段期间是全球资本主义的黄金年代,社会主义也进一步落实成为各项具体的制度,细致的论述和研究20世纪西欧社会主义的兴衰起落。

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社会主义者认为他们开展的社会主义运动同资本主义社会相随并行。其马克思主义版本的社会主义理论意味着,社会主义将是继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的新的社会形态。但是他们意识到——部分受威纳尔·桑巴特的启示——在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快的美国却没有发生社会主义运动。欧洲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有着强大的工会,但是到了19世纪末期,这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才开始形成。然而在欧洲一些仍主要是农业社会的国度,诸如意大利和芬兰,却有着强大的、在选举上颇有成绩的社会主义政党。这样,就存在着一种两难抉择:在资本主义几乎没有多少发展的情况下,社会主义者应该做些什么呢?

在俄国,社会主义运动分成两派,就如俄国的知识分子那样总体上分成西方派和斯拉夫派。西方派认为,社会主义者的任务是在本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因为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提供进一步朝着社会主义发展的条件。斯拉夫派则认为,俄国将能够跨越西方的那种资本主义。反资本主义的民粹主义者——诸如V.V.博韦弗莱洛夫斯基,他的《俄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一书得到马克思的高度赞扬——这样认为,俄国的米尔,即农村公社组织,提供了一种公共原则,它能够而且应该被普及。俄国能够避免资本主义的不公正,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一种以全国团结和合作为基础的更好的社会制度的典范。这种赶超西方国家的幻想几乎是俄国所有革命思想的一个基本特征。在中国,类似的辩论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比如像张君劢这样的思想家受到孙中山的启发,认为社会主义不仅仅是公平地分配财富,而且还包括现代化和工业化。这样的先入之见一直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主义者辩论的固定话题。例如在拉丁美洲,农民主义的思想就设计了一条关于农民的发展道路。

在俄国和中国,问题在于这样的发展进程是留给资本主义去做,还是由社会主义者来掌握。那些持后种观点的人必然倾向于这样的信念,即为了实现社会主义者领导的工业化,有必要进行国家控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必须占有生产资料,而是存在着各种可能的选择:国家可以代替那些显然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资产阶级;国家也可以鼓励资本家,帮助他们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或者国家激励一些企业家,例如在农业领域或新的、较小的企业里,为处于半市场化环境中的经理阶级提供资金支持,即使在私有权被废除的地方也是如此。国家和市场怎样才能合理结合,从来就不是一个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的问题,它在十月革命以后也同样没有彻底解决。总的来看,在此后苏联经济发展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到斯大林的五年计划,再到20世纪60~70年代有限的、不充分的经济改革,都可以被看作是关于市场和政治之间关系的争论。

这种版本的社会主义,或者说是发展型的社会主义,可被描述为一种关于现代化或发展的意识形态。尽管它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但其实际任务包括要建设工业化的社会。这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即强烈地意识到,如果社会主义者不去做的话,就没有人去做了(这样国家就会处于停滞状态);或者交由外国人去做(这样国家就会像一个殖民地)。这种社会主义,一些人试图将其界定为资本建设的社会主义,或多或少地同共产主义及其国家社会主义变体相一致。到目前为止,发展型社会主义的最成功的例子(一些人认为是唯一成功的例子)就是中国。在欧洲许多由资本家力量独自完成的任务,即国家建

设和工业化,在中国却是由共产党完成的。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工业体系得以建立和发展,同时经济命脉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尽管出现了许多严重失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也有着很多好处。当时中国是同世界经济隔离的,并一直持续到“四个现代化”纲领的提出。这一纲领始于毛泽东时代,但其加速推进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整个80年代,这是由邓小平推动的。这样,中国就不必让世界市场的繁荣和萧条来决定自己的经济发展。发展型社会主义并不是西欧面临的一个选择。在这里,社会主义政党面对的是成熟的民族国家,相对繁荣的市场经济,自由或半自由的社会制度,诸如民选的议会、相对独立的司法体系等。在大多数西欧国家,公民权立法的一些要素,就像19世纪末期那样始终存在着。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社会主义的任务,不管其最终目标如何,就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框架内改善工人阶级和被压迫群体现有的生存条件。后来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的任务,不是发展一个工业社会,而是要对其进行改革。

尽管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一直存在着争议,但是只要人们需要在市场外合理配置医疗、文化、教育资源,那社会主义就不会缺少支持者。不过悖论的是,这种从第二国际开始的所谓的改良社会主义,其目的在于改善工人阶级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但是“他们发现社会主义运动越成功,工人阶级就越依赖资本主义的繁荣”。而实际上,左翼最为辉煌的30年(1945年-1975年)恰恰也是资本主义的黄金30年。

在这波诡云谲的100年时间里,萨松试图呈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生共荣的奇妙局面。这种共生使得欧洲的社会主义面临着与传统的社会主义截然不同的矛盾和机遇。比如在面对两次世界大战时,社会主义政党就面临反对战争,主张和平,以及作为民族国家政党,为争取选民支持之间的矛盾。此时的社会主义政党代表的工人阶级必须与昔日的敌人资本家一起团结合作,抵御外敌。而在战后的福利国家建设中,同样也面临类似的局面。社会主义政党为改善工人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与资本家们展开激烈的斗争和谈判,但是不可避免的“福利国家在提高劳动力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巩固”。

或许也正是这种必须与资本主义共生的社会主义,使得此时所谓社会主义的失败和成功有了一层特殊的含义。比如在上个世纪的50-60年代,因为冷战的意识形态因素,以及资本主义自身的高度繁荣,人们逐渐认为左翼政党似乎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因为时代精神在远离左翼。但是,通过仔细研究这一时期左翼获得的选票,其实所谓的失败根本站不住脚。比如丹麦的社会民主党,在1950年获得了39.6%的选票,到了1960年,它获得的选票上升到42.1%;又比如瑞典的社会民主党,1952年获得了46.0%的选票,到了1960年上升至47.8%。当然在不同的国家,社会主义政党获得的选票有高有底,但是总得来说,此时的社会主义政党在选票上没有失败,反而有所上升,失败的是意识形态。甚至在促进经济的增长方面,社会主义也似乎很成功,比如在1955年-1960年之间,苏联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5.5%-5.9%。不过,或许正是这种增长,这种倾斜于巨型工业经济的不平衡增长是其失败的导火索。在萨松看来,此时所谓的失败,不是指它们在获得选票上的无能,也不是它们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无效,而是一种与时代不合的精神气质,因为此时的人们需要的是一个消费社会,需要的是住房和洗衣机,而此时的社会主义却依然过分紧张和呆板。正如克罗斯兰在《社会主义的未来》一书中对于社会主义的嘲讽:“社会主义者身上流淌的血液应该带有无政府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痕迹,而不是自命不凡和一本正经。”

萨松的结语写得过分悲壮,并且充满了怨恨。他在抱怨资本主义兽性未改,同时也在抱怨左翼知识分子过于软弱无能。尽管他不得不承认,当社会主义政党疲于应付日常的琐碎政治时,当他们乐于融入资本主义体系时,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的真正失败,但他依然相信,没有曾经的社会主义,今天欧洲的资本主义会变得像美国那样“邪恶”,“在过去的一百年时间里,西欧社会主义的主要成就就是使资本主义文明化”。他同时也在担忧,在接下来全球化的历史竞争中,社会主义将进一步失势。

《共产党宣言》里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共产主义的确就像是幽灵,它扰乱了资产阶级,乃至全世界的清梦,尽管它从来也不曾有过清晰的规划,只是一个飘忽不定的许诺而已。这个许诺之后被无数的国家、政党、组织和个人信以为真,付诸实践。欧洲经历过一百年的社会主义变革,从法国大革命的攻破巴士底狱开始,他们经历了很多很多,也失败了很多,无数革命先辈浴血奋斗建立了精神上的家园,但是也一个个的幻灭,有一个古老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必然意味着公正,而资本主义就必然意味着腐败吗?

作为文化的传播读书笔记 篇8

传播的传递观:传播被认为是一种过程和技术,它达到控制空间和人的目的,更远、更快、传送、散播知识、思想和信息。

传播的仪式观:并非直至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时间上的一个社会的维度,不是信息分享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

传播的起源以及至高经济并不是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的、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

“社会作为世界的替代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存在,它是社会共同体所创造的理想的投影。”

符号体系不是为了提供信息,而是为了确认。不是为了改变态度或思想,而是代表食物的基本秩序;不是为了旅行功能,而是为了表明一个正在进行的、易逝的社会过程。

美国,传播的仪式观变成了一种戏剧性的表演。展现了权力的纷争。所以,新闻不是信息而是戏剧。(对经验的渴望是不断变化的,具有中产阶级趣味,不具有普遍性)

传播是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过程。

艺术就是使现象陌生化,迫使其成为我们思考的前景。

现实是由命名系统创造的。这并不是符号形态的唯一功能,以特定的命名强调了存在。

传播再造提供一种途径,为重塑共同文化提供价值。

第二章:大众传播与文化研究

传播学的质疑:

1、把传播看作行为科学,其目的在于阐明规律

2、把传播看作正规科学,其目的在于阐明结构

3、把传播看作文化科学,其目的在于阐明意义。

在行为科学中,因果理论(利益理论)意识形态根植于社会结构的立场

在功能解释中(紧张理论),意识形态被认为并不是由结构型性力量引起的,而是为了满足人格或社会的某种需要或功能。——释放紧张。强调行为的意义和后果。以上都存在用命名来解释现象的科学形式的疏忽。

文化研究不是预测人类的行为,时而试图诊断人类的意义。

理解意味着能够领会行为者的行为作为符号所呈现出来的想象空间。传播的文化把人类的行为看作一种可以去理解的文本。

笛卡尔的客观主义:世界并不被当作一种宇宙秩序,而是一个只有当人作为旁观者与实际发生联系时的中性的、偶然的事实领域。这一领域最终被人的意图所操纵。一直相对的是表现主义:现实有所表现。表现了人类的目的、愿望、意图。文化的自然化。现实为人造就。思维最重要的产物是对现实的生产与维系。

功利主义认为人类的行为的目的是随机的或由外因造成的。人类价值或目标不可能由理性知识获得。我们最多能用理性判断目的和手段是否相符。自由的环境就能获得完善的信息。

李普曼认为自由的环境不能获得完整的信息。自由的敌人不再是国家和不完善的市场,而恰恰是新闻采集的不能只、受众的心理以及现代社会的模型。李普曼认为,真实可以通过图像来展示,不是通过语言来展示。

杜威觉得听觉隐喻比视觉隐喻更加重要。杜威提出的是交流而不是照相。即我们不能将新闻当做交换刻板印象的科学的退化形式甲乙评判,而是将新闻当做可以听到另一种声音的公开讨论和行为甲乙评判。我们缺乏的是开展交流的公众得以形成并能够产生意见的公共生活机制。李普曼认为当个体的大脑拥有对外部世界的准确再现时,才可能出现有效的舆论。当报纸这传递了关于世界的准确信息室,报纸履行了他的民主功能。在统计学上可以形成有效的舆论。尽管有很多相关局限,但是最大的局限就是新闻的本质不具备足够的再现性,只是许多时间的信号灌输并引起刻板陈见。所以需要社会科学骨干在公共机构。认为公众是二等旁观者。杜威认为:个体在拥有环境准确再现时也无法形成舆论。舆论只能在讨论中才能得以形成。新闻的主要缺陷不在于他无法再现事实。令人满意的图像与刻板陈见之间的界限难以划分,新闻的目的并不是再现或者告知,而是发出讯号,讲述事件以及引发对真相的调查。我们缺乏的是商讨观点的能力。我们不是既定世界的观察者和旁观者,我们是真正创造这一世界的参与者。(对于民主的构想是一个平等的社会。)

传播的本质可以归结为人们要么寻求影响要么逃避焦虑,它们分别根源于社会科学的因果模式和功能主义模式。这些构成了新闻已经一切文化产品。

语言逐渐被定义为操纵客体的工具,它不是确立真理的装置。对话的个人关系已经被宣传和攻歼所替代。因此我们切断了通过语言建立真正关系或者创建公共领域的威力。

语言应该是对世界的塑造和构建。

第四章:克服文化研究的阻力

功利主义观点:促进人类行动的欲望是个体的、主观的。主观欲望的作用为了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弊端:没有考虑社会秩序的问题;另外一种客观功利:对功利的追求能够产生进步的社会秩序)

行为主义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Watson,J.B.)反对构造学派的观点,创立了行为主义。这一学派认为,构造主义研究人的意识,而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研究意识很难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因而他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

结构主义企图探索一个文化意义是透过什么样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结构)被表达出来。根据结构理论,一个文化意义的产生与再创造是透过作为表意系统(systemsofsignification)的各种实践、现象与活动。知识分子意识到,他们的地位不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他们在社会结构中队权力和影响的垄断能力上。

第五章 电子革命神话

19世纪70年代,英国资本主义经过了一段和平发展和繁荣时期,阶级矛盾相对缓和。但到80年代初,资本主义危机来临,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一批对资本主义社会不满,同情劳动人民,希望推动社会改革,但又对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前景感到恐惧的知识分子,于1884年在伦敦创立了“费边社”,其宗旨是在英国建立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他们借用善于采用回避决战、待机缓进策略的古罗马名将Q.费边的名字,意在效法费边的策略实行社会改革。费边社提出的社会改革思想被称为费边社会主义。

对伊尼斯的评价:空间上偏向的商业主义,最终发展成技术专家治国论。时间束缚上的偏向偏爱关系亲近等等群体、形而上学的思考和传统的权威。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一含义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研究超自然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黑格尔则反对康德的不可知的观点,他提出,如果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怪圈,就不会陷入矛盾、混乱。这就是辩证法。有人主张必须通过理性的逻辑推演去认识世界的本质(理性主义),有人主张必须通过直观经验去把握(经验主义)。这个就是“认识论”,广义上的形而上学,应该包括本体论和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的分歧表现在四个方面,1.即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2.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3.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4.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则是二者的根本分歧。

伊尼斯认为:只有通过刻意减少技术和技术挂钩的机构的影响;通过艺术、伦理、政治领域的教化,才能阻止现代社会中文化的消亡。

伊尼斯认为电子通讯的速度和距离的扩大了社会组织的规模,极大提高了文化和政治领域集权化和帝国主义的可能性。

人文主义与技术分离,而不是提供“人文化技术”这一自相矛盾的概念。麦克卢汉认为每一种媒介都提高了控制空间的能力。

新技术乌托邦

措施:去除电子至上论的神秘性。技术只是手段而已。(政治的问题不是集权和分权的问题是民主化的问题。不是代表性权力对参与性机构的问题,而是以自由和平等的理想协调权力和财富的问题。)

米勒:机械文明时代的思想责任 确保听到去神秘化的民主的语言,政治词语要与政治目标和政治过程联系起来。思想的团体。

第六章:空间、时间与传播手段

芝加哥学派:

1、在方法论上反对形式主义

2、迷恋边境理论。认为社会重建和机构设立过程就是美国民主的成型过程。传播的能动过程单过社会秩序与凝聚力的源泉。(对公众生活的性质密切关注)

4、设法找出公共空间产生理性、批判性话语和行为的条件(消失得公众:大众媒介使得公众得以产生,但他们后来威胁到公共生活,以及随之产生的理性话语和启迪公共舆论的可能性)

拉扎斯菲尔德:传播作为一种控制的方式,标志着传播被纳入一种统治机制。独立知识分子批判功能的丧失。

传播作为一种疗法。

伊尼斯认为,学识不是产生于历史与文化的真空中,而是反映了民族文化的希望、渴求与离经叛道。(伊尼斯的传播理论是历史的、经验的、阐述的、批判的)

铁路的发展使个别城市的文化覆盖了其他地域的文化,于是个别特殊地区认识世界的方式逐渐界定了整个国家的文化,甚至界定了国际的文化。

伊尼斯认为,地方社区的建立对形成民主经验很关键。现代传播媒介大多处于商业的利益,建立了本质上私人的传播体系。私人悦读和悦读受众代替了阅读公众以及讨论和争论的公共性。

传播的偏向理论:任何形式的传播都有偏向,它擅长缩短发送信息的时间并控制空间,当有些团体开始控制传播形式并在政治上将他们的利益与传播性能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这种偏向就固定成为一种垄断。

所谓窄化,就是人们对事物的躯体感觉、认知、情感或思维意识向某一方面或某一方向高度集中,使其所及的范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收缩,越来越局限的过程,窄化过程同时表现为对窄化对象的感受性增加、敏感程度增强。网络的社交化带来的信息窄化,本质上就是排除一种“信息偶遇”:你获得的信息都是你想要的。常年厮混在一个意见趋同的群体中,反过来会使得这个群体越来越“小团体思考”,而天下所有的原教旨主义群体和激进主义者群体,都来源于这种思想结构。信息窄化的极度深化(所幸现在还没发生),将破坏一个社会的基本共识,普世价值观也将会荡然无存。受众依赖于集中化的供应源,知识与构成知识的结构呈垄断性,同时也在衰退获取知识的能力,通向传统的权力丧失。

未来传媒性帝国的扩张是技术完美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社会。

第七章:未来的历史

未来成为一种解决方式。于是,时间的迁移等同于从过去的问题和当前的困难中得以脱身。未来超越了人类的局限,不再有政治,实现了和平与民主的幸福阶段。

三次传播革命:印刷业革命:信息生产的机械化(识字率的提高扩大了政治统治);电话、电报、电视;互联网

控制论革命:通过量子跃迁提高可获得的信息,保证对政策选择权的明确界定、对措施可能产生的结果的准确预见,还来自于社会的反馈机制„„

还有一种更为严格的知识垄断。对整个思想和范式体系的垄断,这种体系决定了什么事宗教的事实,决定了评估任何阐释这些事实之真实性的标准,界定了什么才能构成知识。现代计算机拥有者分项数据,垄断的不是数据本身而是一种被认同、被确认的模式。这就是信息与知识的混乱。

政治组织(政治共同体)分崩离析。我们仍然处在精英主义的统治之下。技术精英意味着社会的原子化(孤独的个体)

知识是范式的,不像数据存在于经验之中。他们是元信息。

修正的原意是改正、修改使正确。中文中修正主义特指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反对修正主义的人认为:修正主义的反动性在于,它不是对错误的修正,而是对真理的修正。“修正主义”中的修正是贬义,涵讽刺的意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资产阶级思潮。19世纪90年代首先出现于德国社会民主党内。

未来只不过是乌托邦传统的一部分。乌托邦就是无处,在空间上不存在的,通常在时间上也不存在。

现代知识界在解构任何作为某种价值观的过去意向都是粗暴的,但是未来只不过是修辞上与政治上替代了过去,它并没有改变这两个意向的社会含义。未来变成了永远被修正的东西。

一个有效的、真正的参与公共领域的丧失,杜威说,这种真正参与的共同的政治生活回避了控制。就我们处在田园分为来看,对未来的怀恋是有害的,因为缺乏自觉。

第八章:技术与意识形态:以电报为个案

电报的作用:

1、被第一个大型工业垄断着——西屋联合电报公司所控制,随之出现了第一个通讯王国和许多工业王国的雏形。电报+铁路——现代技术工业的综合管理

2、电报是电子工业的第一个真正奠基品。经济信息问题。

3、电报带来了语言性质的转变,带来了日常知识与意识解构的变化。

电报不仅改变了传播与运输的关系,还改变了人们想到传播一词的思维方式。

割裂了城邦资本主义的模式。电报与意识形态:

电报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关系:生产力的机构化。匿名者之间的买卖关系,需要第三方管理机构的维护。(加剧了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技巧更科学,垄断控制发展趋于合法)

电报与公众的想象:技术至上论(电子至上论:对和平、和谐和自我满足的渴望,加之对能量、利润和生产力的希冀,电报消除时空,意味着国家将联成一体;莫尔斯的地球村理论),电报看不见的神秘力量,颇具宗教色彩。(身体二元论的神秘性)

传播的宗教观是一种中介物——一种渐渐消失得中介物——介于中场阶级的渴望与资本主义及日渐滋生的帝国主义之间。

通讯社要求一种不带地方性或区域性且通俗化的语言形式。它们要求采用一种科学的语言,一种严格意义上含义明确的语言,并将口语中所含的言外之意得到严格控制。语言平实且标准化。电报导致了方言形式、新闻及报道风格——即夸张的报道的消失,更多依赖符号在传统意义上的作用。即信用作用。电报语言以对等性关系,替代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电报淘汰了用书信告知时间、对时间进行详细描述、对内容作了一定分析的通讯员,代之以提供单纯事实的特约记者。电报费用的昂贵,导致 观察者与写作者分离。新闻判断必须程序化,新闻部这一组织也必须像工厂一样工作。简洁的文笔和篇幅迫使新闻像商品一样被对待。

电报促进了军事帝国的协调作战,政治记者;跨国贸易。(帝国主义一词出自1870年代——跨大西洋海底电缆建设。)帝国的边缘控制能力加强。(电报使海底电缆物尽其用,但是扩张能力语统治能力之间制造了紧张关系)

市场不再是空间意义的市场,信息的传递也摆脱了时空,交易虚拟化。统一价格体系在空间上扩散。思想被数据化。

关于传播仪式观(詹姆斯凯瑞)的探讨 《仪式观传播视觉下的营销活动》:仪式观营造一种得到传播对象普遍认可的信念,以此联系为一个整体,使受众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理解和接受信息内容。(eg 护身符)——无形的权威影响和信仰塑造。(想象共同体的构建)

操作:利用具有某种文化价值的集体无意识符号,将人带入一种与他人有意义的关系中,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促进消费者与企业文化(质量要保证:美女放粽子?)的沟通。

《传播仪式观:一种独特的传播研究方法》

陈力丹教授用方法论的角度讲传播学研究分为“经验-功能主义学派(通过科学的求证寻求传播现象背后的规律)”;“技术控制论(伊尼斯、麦克卢汉、梅格维茨)”;“结构主义符号-权利(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学派)

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米德、库利、罗伯特.帕克、欧文.戈夫曼 借鉴芝加哥学派:传播是符号的再造,创造和谐社会。(道德代替本能,社会的社会性成为可能)

借助批判学派:不能忽视对人行为的理解。(沿着美国反实证主义的观点;行为主义)维护社会秩序,使失去的秩序恢复。

三种批判模式:生产研究的批判、文本的批判、文本与行为之间关系的批评。

交流和理解。

《杜威、戈尔茨队凯瑞传播仪式观的影响》

浅论中国体育文化起源 篇9

1 殷商时期的体育文化

中国在商代已经有了成熟系统的文字, 并且有了成文记载的历史与典册, 同时出现了学校。在《礼记·王制》中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 养庶老于左学。”殷商的学校分为庠、序、学以及瞽宗。瞽宗是我国商朝时代的大学, 这所“大学”是当时的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地方。在学校中, “序”起初便是教“射”的场所。见于《孟子·滕文公上》记载。随着时代的发展, 其后也成为了奴隶主贵族用于举行公共活动的场所, 例如议政、祭祀、养老的场所。在商代的记载中, “射”便是当时教育中与体育紧密相关的一项。当时的“射”主要指“射猎”。而“射猎”是为祭祀活动服务, 殷人敬仰鬼神, 《礼记·表记》中记载:“殷人尊神, 率民以事神, 先鬼而后礼, 先罚而后赏。”《尚书》中商汤讨伐夏桀的记载曾有“有夏;多罪, 天命殛之。”史书的记载凸显出我国的殷商时期是一个神权与王权相捆绑的时代, 由此可见我们的“体育文化”出生之时是为宗教、政治的统治而服务的。

2 西周时期的体育文化

商朝之后的周朝在思想上较之前有所改变, 《礼记·表记》中记载:“周人尊礼尚师, 事鬼神敬神而远之, 近人而忠焉。先禄而后威, 先赏而后罚。”由此可见周朝的人更加尊崇礼法, 虽然敬奉鬼神但已经不把其作为政教的内容。周朝的教育体系是举世闻名的“六艺”, 《周礼·保氏》中记载:“养国子以道, 乃教之六艺。”“六艺”中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在六艺之中, “射”与“御”是属于我国古代体育相关的项目。“射”:指射箭技术。而在射箭技术中又分为五种, 分别是:白矢 (箭矢射穿靶子时剪头发白, 强调其准确而有力) ;参连 (先放一箭, 然后连续放三箭, 强调节奏与身体的协调能力) ;剡注 (强调放箭的速度, 要求瞄准的时间极短, 而且要求“上箭即放箭而中”) ;襄尺 (大臣和天子射箭的形式, 其中要求“让君一尺而退”) ;井仪 (连续射出四箭, 要求全部命中目标) 。“御”:指教师战车的技术。而在御术之中也分为五种, 分别是:鸣和鸾 (要求驾驶车时要和鸾的叫声相呼应) ;通过了解“六艺”中“射”与“御”两项的记载, 可以说明在周朝我们的体育文化相关活动已经有了竞技的“味道”, 要求射箭与驾车技术娴熟, 可以射的准, 可以在苛刻的条件下驾车, 这已经表现出当时人们对于技术的高标准严要求。殷商时期学习技能主要是目的是祭祀, 要求掌握技能。而周朝要求的则是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要训练好技术。两个朝代在体育文化上的相通之处则在于其涉猎功能, 其目的也都是为了祭祀为主, 只不过周朝在驾车涉猎的同时要求一定的技术动作与形式规则。总体来说, 我国的“六艺”教育属于贵族教育, 受教育的机会并不是人人均等, 教育的核心是使受教育者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与提高, 明礼、强身、并通乐、知书、晓数, 在提高个人修养的同时也是巩固统治者的统治力。

3 春秋战国时期的体育文化

到了东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 据中国古代教育史所记载, 奴隶主贵族在官府所创办的学校几乎已经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士阶层”的出现与私学的创办并走向辉煌。“士阶层”中分为了文和武两种, 也有文武兼并之士。而其中的武士接受的教育更是主要以身体上的训练, 教育为主。到了战国时期更是出现了养士之风, 秦惠王、魏文候、齐威王、燕昭王都一度成为了“士”所期望追随的君主, 而这些国家都是那个年代的文化军事强国。另举一例说明, 如今世界第一运动“足球”的前身“蹴鞠”便是起源于我国, 而目前最早的历史记载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在《战国策·齐策》有记载说:“临淄之中七万户……甚富而实, 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蹴鞠者。”由此可见,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体育文化在我国还出现了娱乐功能。综上所诉, 在我们体育文化起源与发展的初期, 最早是为宗教祭祀活动服务, 实际则是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 即是为政治服务。而后发展出竞技功能, 为“礼”而服务, 仍然是为上层阶级服务, 只有贵族才能接收到“射”和“御”的教育, 而其在实践中更多的是用于君臣之间的互动与沟通。之后当天子的统治力不复以往之士, 体育文化又体现出了其军事功能与娱乐功能。包括战国四公子孟尝君所在的齐国、信陵君所在的魏国、平原君所在的赵国、春申君所在的楚国都是战国时期的大国, 军事政治强国, 加上之前所提的秦国, 燕国, 这都是在几百个春秋诸侯国中脱颖而出的战国七雄, 可见“士”的多少是与国家强盛与否密切相关, 而其中武士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 所以说体育文化又发展出了其军事作用与价值。娱乐功能的出现便是在国家军事经济基础强盛之后发展而来, 齐国作为沿海国家经济实力不用赘述, 而作为产生春秋时期第一位盟主齐桓公的国家其军事力量强大也是其传统之一, 而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体育活动便成为了百姓消遣时的手段。可以看出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 体育的发展已经处于蓬勃阶段, 作为维护统治的手段已经位列于上层建筑, 而作为平民的娱乐手段又可以不属于上层建筑的行列。但足以看出两千多年前体育教育与体育活动在中国已经处于重要地位。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体育文化起源进行探究, 从中思考我国体育文化的孕育历程, 意在对其发展进行思辨。“从文化学的视野运用社会、历史的方法研究体育, 既是社会转型的要求, 也是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中国体育文化起源,西方体育文化起源,历史文化因素

参考文献

[1]陶华滨等.体育文化研究[M].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2.

[2]沈芝萍.新时期学校体育文化的理性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02.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篇10

一、《道士塔》

摘: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中国官员也不是都没有学问,他们也已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翻动出土经卷,推测着书写朝代了。但他们没有那副赤肠,下个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道士再送几件来!”已得的几件,包装一下,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品。(P3)

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他们愿意变卖掉自己的全部财产,充作偷运一两件文物回去的路费。他们愿意吃苦,愿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朝这个刚刚打开的洞窟赶来。他们在沙漠里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P3)悟:穷苦卑微的王道士为了生活而将先人的文化结晶分批出售代表了芸芸众生的无知与无奈,高官的礼品与故作高雅的玩赏并不代表着他对文化艺术的重视,讲好听的是“附庸风雅”,讲难听的却是以这些东西作为“升官发财”与“加官晋爵”的老本。至于外国人随着列强的入侵而发现此宝藏,利用了中国人的贫困与无知轻易的大量的将这些无价的艺术宝藏运回其所在的国家加以研究,进而赞叹中华文化的伟大,而这些宝藏或许也意外的获得妥善的保存,不至于成为高官们的玩物而至于“飞灰湮灭”。

二、《洞庭一角》

摘: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迁也觉得此人不错,恢复名誉。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亲,俱着声名。(P35)大一统的天下,再大也是小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于是,忧耶乐耶,也是丹墀金銮的有限度延伸,大不到哪里去,在这里,儒家的天下意识,比之于中国文化本来具有的宇宙,逼仄得多了。而洞庭湖,则是一个小小的宇宙。(P35)悟:“贬官文化”的确是中国文化中很重的一笔,贬官们仕途兴隆、官运亨通时不见有特别优异的文章出世,只是被贬外放了,才“只好与山水亲热”,有了悲戚哀愤的常情,文采竟也飞扬起来,“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恢复名誉。”可见贬官们的写作与抒情岂能不暗怀着盼主上查阅而重起用之的功利心思?既被“贬”了,就无奈的写写东西,这写出的东西便恰好印证了贬官的“文品”,既是别有深意和目的而写,则这制造出的“文品”确也和其“人品”相映成趣——都虚伪得紧。不过文学在此文只是装裱,贬官们都化了灰,山水亭阁也仍是这样的山水亭阁,还理会他什么“文学”作甚?重要的是靠文章赚得的“声名”才是眼睁睁的取之不竭的实利,文学既“帮衬”了贬官的官运又“帮衬”了旅游景点的声名,大约可以名垂青史,不朽于后人了。

三、《江南小镇》 摘: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一级伸出来,女人正在埠头上浣洗,而离她们只有几尺远的乌篷船上正升起一缕白白的炊烟,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对岸河边有又低又宽的石栏,可坐可躺,几位老人满脸宁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比之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河边由吊脚楼组成的小镇,江南小镇少了那种浑朴奇险,多了一点畅达平稳。它们的前边没有险滩,后边没有荒漠,因此虽然幽僻却谈不上什么气势;它们大多很有一些年代了,但始终比较滋润的生活方式并没有让它们保留下多少废墟和遗迹,因此也听不出多少历史的浩叹;它们当然有过升沉荣辱,但实在也未曾摆出过太堂皇的场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沧桑之慨。总之,它们的历史路程和现实风貌都显得平实而耐久,狭窄而悠长,就像经纬着它们的条条石板街道。(P59-60)悟:当你坐船慢慢驶进小镇,一眼就能看见精致的石桥,依山傍水的房屋,白白的轻盈的炊烟,再看看那水中倒影着的柳树、房子,一切都显得格外幽静。船儿悠悠走着,不紧不慢,在这里你一点都感觉不到城市那种急促的气息。身旁是柔柔的碧波,在眼前一起一伏,线条舒畅和美,一切都是一个“静”字,只有那“嗒嗒”的水声,但仍是那么流畅,似古筝般淡雅清丽,又像风儿吹过竹林般安详,富有动感的曲线,这般景色如同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江南的小镇没有雀桥、乌衣巷的沧桑感,仅有的是那一份淡泊。江南的小镇不屑于荣华,因此没有磅礴的气势,有的只是幽幽的山林,悠悠的水流,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不曾有过升沉荣辱,只默默滋养一方土地,养活一方百姓。

四、《信客》

摘:细想起来,做信客实在是一件苦差事。乡间外出的人数量并不太多,他们又不集中在一个城市,因此信客的生意不大,却很费脚力。如果交通方便也就用不着信容了,信客常走的路大多七转八拐,换车调船,听他们说说都要头昏。信客如果把行李交付托运也就赚不了什么钱,他们一概是肩挑、背驮、手提、腰缠,咬着牙齿走完坎坷长途。所带的各家各户信件货物,品种繁多,又绝对不能有任何散失和损坏,一路上只得反复数点,小心翼翼。当时大家都穷,托带费十分低廉,有时还抵不回来去盘缠,信客只得买最差的票,住最便宜的舱位,随身带点冷馒头、炒米粉充饥。(P137)悟:仅靠一个“信”字谋生,为一件极小的“失信事件”而被彻底放逐、抛弃,服务乡里大半辈子的老信客就这样轻易的被推到命运的深渊,乡民的不宽容成为理所当然的事,在对“信”字的极端功利化的索取中,信客作为“人”自身的尊严、权利已经被淡化漠视了,落后的农耕文明和宗法社会伴随着信客高强度的生存压力,最后年轻信客的“成功”不过来自于一个近乎传奇的事件,而老信客悲惨的身影却蜷缩在无人关注的角落里瑟瑟发抖。信客仿佛是被“崇高化”了的,但本质上是对人性的歪曲、异化、践踏,鲜活的个体生命在“道德”的虚晃下被压扁成一个个供人膜拜的符号,封建道德建立在非人道非理性非超验信仰的历史中,其充满局限性的伪善不言自明。

五、《笔墨祭》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篇11

胡 耀 国

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想法,静下心来好好地读读书。正好这个暑假学校布置老师们利用假期读一本好书并做读书笔记,也正好苦于囊中羞涩,没钱外出旅游,于是《文化苦旅》一书成为我的首选,决定跟着余先生来一场古今中外、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的旅行,当然更主要的也是很早就仰慕余秋雨先生的文采,羡慕余秋雨先生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人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从1993年从上海戏剧学院辞职后,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经驻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独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写着一段段亲身感悟。或许作为我们是没有这样的机会去尝试这样的一种体会,这种苦行僧般的高尚。我们只是用读书的方式品味、传承着这样一种精神。

《文化苦旅》一书,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从王道士远望外国学者拉着满载敦煌文物大车的背影、天一阁门口及膝深的积水与楼阁上满地的枣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腼腆年轻女老师们、到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纹上,送孩子们远去而挥动的小手绢等等,一直到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

就我个人来说,最动人的一篇是《风雨天一阁》。书中写着“登天一阁楼梯时我的脚步非常缓慢,我不断地问自己:你来了么?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 就这一句问话,竟然让深夜读书的我感慨到泣不成声,对于一个在22岁就离开了故土的漂泊者来说,我从来没有对历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过多么深厚的兴趣。书生? 这个词实在离我太远,我扪心自问,我是一个书生吗?答案是否定的。

但作为一名教师,读完《文化苦旅》一书,我也从中找到了丝许的感觉。

读《文化苦旅》,是读行走的哲学。在游历山水之间,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谛。我们去到了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总是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发生过的一切,曾经在我们所站的这个地方有谁走过?又发生过什么样的历史事件?是谁在这里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么呢等等。就在这样的一瞬间里,所有的一切都会很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会油然而升,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重燃而生,使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了一般。作为教书育人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与学生们做着不同的互动,在同他们的交流中,我感觉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此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感觉到自己是无比的自豪,我们在默默耕耘的同时,看到学生们快乐成长,在知识的海洋中畅快的游历着,会感觉到无比欣慰,感觉我们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读《文化苦旅》并不是在欣赏山水风景,而是在对历史的沧桑的一种回顾,叹息和哀伤,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激励。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长我们的智慧,洗涤着我们的心灵。一次又一次的跋涉能让我们得到一种启迪,一种精神的寄托。文化的传承,历史的见证在这里留下了最真实的写照。岁月的流逝,让历史的沧桑在人们的记忆中早已经是越磨越淡,渐渐地淡出人们的生活圈子,时间磨损了最值得深藏的记忆,或许也只有当我们身临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将这些诠释出来。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同样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教学是一种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们看不到呐喊声,没有欢呼声,更加没有掌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更不能因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而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因此教师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早读迟到的检讨书下一篇:法律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