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解读德国世博馆

2024-06-26

风水解读德国世博馆(精选3篇)

风水解读德国世博馆 篇1

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这顶“东方之冠“究竟承载着怎样的信念?

《易经》讲的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如果说平台是花盆,那么中国馆就是花。如果上海是花盆,那么世博馆是花。上海能不能将这盆花种好?这是一个好的时机,是中国的黄金发展时间,在这样一个时间段,举办这样一场盛会,时间正好。

冠带风水

“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冠带风水讲的是方和圆的关系。头是圆的,跟星球有关。四肢是方的,代表五大洲。

冠,头顶的帽子,寓意鼎盛中华。东方之冠,雄伟、辉煌、大气,中华民族的气度。恰如其分。形而上乃之神;形而下乃之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都喜欢在“形而上”上做文章。而且,这是典型的道貌岸然的冠带风水。

别以为道貌岸然是贬义。不信,你去查下字典。道貌岸然的原意是“庄重、威严的样子。”满腹学识,满腔正义,道风仙骨,思绪接千载,胸中有丘壑,不怒而自威,岸然风采照千古。后人仰其神风,更羡其威力,纷纷效仿。

应有道,才有貌。要有貌,先修道。

斗拱凝聚了风水元素

中国馆上大下小的倒金字塔造型,效法的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经典构件:斗拱。

斗拱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到唐宋趋于成熟。根据国家意志,宋代颁布的《营造法式》在定义斗拱的同时,还给了它尊崇的地位。到了明清两代,斗拱的使用有了严格的规定,用不用斗拱,成为区分建筑等级高下的一种标志。越高贵的建筑斗拱越复杂、繁华。

斗拱通过力学原理,将梁对外挑屋檐的受力传输到立柱,从而解决了大面积挑空屋顶的受力难题。斗拱向外出挑,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型更加优美、壮观。斗拱是中国建筑一个精华的所在,是建筑结构里的支点。凝聚了风水的基数。

处处体现阴阳和谐

中国馆位于世博园区南北、东西轴线交汇处的核心地段,东接云台路,南邻南环路,北靠北环路,西依上南路,轨道8号线在基地西南角地下穿过。这个位置非常重要。对称居中,你可以从故宫中观到其中的玄妙。中国馆的最上层使用了九宫格的模式,九宫格,东南西北到中央。配合建筑物的高度、宽度、长度,使之达到阴阳和谐。

中国馆外部使用了中国红。究竟哪种红才能代表国家形象?2009年3月,从事色彩学研究近30年的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宋建明教授加入了中国馆的“红色追寻之旅”。最终,他用7种不同的红色为中国馆调色,其中,仅仅“外衣”用了4种红色,分别有民俗、传统、时尚、现代之分。

红色的,在中国人的色谱中,象征富足、文明、吉祥与进步。紫禁城的宫墙、殿柱都是红色,红属火,火势上窜,能辟邪,君子之意,光明正大。

中国人喜欢“红”,这是千百年来积淀形成的。中国馆通过红色,向世人传达喜庆、吉祥、欢乐、和谐的情感,而这与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是相一致的。

开馆之日,不走回头路

外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

中国馆分国家馆和地方馆两部分。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国家馆为“天”,宛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地区馆为“地”,如同基座延展于下,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中国馆的展示主题确定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中国馆展示也有一个明确的“中国式”思维,即中国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有足够的智慧,引导当代中国走出一条以和谐为核心理念的科学发展之路。

风水解读德国世博馆 篇2

关键词:设计,设计师,绿色,低碳,生态

一、前言

低碳经济是当前全球都倡导的新趋势, 减少碳排量也是经济与环境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目前有60多亿吨的碳排量, 低碳经济要如何建立首先要改变高消耗的经济增长模式。建筑业是能耗最大的产业, 从材料的生产、运输到室内装修、使用、维护、拆除,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是: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 几乎占到了50%, 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 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提高能效,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

事实上, 低碳建筑并不是建筑界的一个新名词, 至少在日本建筑师看来, 早在20年前就开始在建筑界践行。对于一个没有资源的岛国来说, 能源就意味着生命, 而低碳就成为大多数建筑师当时考虑的出路之一。如果每个人一天的碳排放量以数字纪录, 可以得出一个人一天的碳足迹。记录碳足迹可以提醒自己亏欠了大自然, 算是一种社会责任心的体现。作为建筑物, 无论在时间和空间上, 它的碳排放是影响环境的主要来源, 所以说“低碳建筑”是当前“绿色建筑”理念的前沿体现。

二、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日本馆

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 因此用可再生的纸材料来建造临时建筑, 来解决日本缺少资源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一现实问题, 恰好与当代建筑学所提出的“少一点美学, 多一点伦理”的观点不谋而合。

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中的日本馆设计将纸作为建筑材料, 日本馆的所有围护结构、支撑体系均由可回收材料纸膜和纸筒构成, 因采用纸质材料的关系建筑物显得分外轻盈与雅致, 超级纸屋真切地呈现了世博会“人·自然·技术”的主题。尽管日本馆在建造过程中遇到一系列问题如:更换工程师、工期耽搁、材料安全受怀疑等, 但值得肯定, 日本馆的纸制建筑是建筑史上的一次跨越。展馆建筑面积达3600m2, 长73.8m, 宽25m, 最高处达15.9m。应着狭长的基地, 建筑师用直径12.5m的经回收加工的纸料制成纸筒, 纸筒呈网状交叉形成高低起伏的长条状三维曲面。白天, 自然光穿过半透明纸窗营造出柔和宜人的室内光环境;夜晚, 纸窗宛如光影的“屏幕”一样, 呈现童话般的迷人影像。

超级纸屋的可再生材料应用展现了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人·自然·技术”的主题的同时, 也体现了日本传统生活中的纸质材料文化。世博会结束后, 这些材料将全部回收利用, 运回日本加工成学生的练习本。

三、2010上海世博会日本馆

上海世博会日本馆爱称“紫蚕岛”, 弧形的穹顶, 淡紫色的外衣, 宛如一个卧着的蚕宝宝。造型独特的日本馆集多种节能环保技术于一体。

通过对当地气象条件的分析, 采用具有保温、隔热、遮阳等功能的表皮系统, 尽可能在大型展厅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以创造舒适的室内观展环境, 并达到节能目的。为防止直射日光透过ETFE膜结构射入室内, 减少大量的太阳辐射能, 外膜采用氧化钛光触媒涂层, 内膜采用紫藤色N-918遮光ETFE膜, 有效防止夏季室内温度过高和光线太强, 达到良好的室内使用条件、降低制冷能耗。

裙房采用断热节能幕墙系统, 断热铝合金型材在室内外有温差的情况下, 热量在铝合金型材的传递中不形成通路, 有效减少通过铝型材的热量传导。采用低辐射LOW-E玻璃组合而成的中空玻璃产品, 其热阻性能可以比普通中空玻璃提高一倍以上, 同时LOW-E玻璃具有较好的光谱选择性, 在大量通过可见光的基础上, 能阻挡相当部分红外线进入室内, 既保持了室内光线明亮, 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室内的热负荷。在冬季, LOW-E玻璃可以防止室内热量向室外辐射, 而降低热量的扩散损失;在夏季, LOW-E玻璃可以起到良好的隔热作用, 使得建筑运行能耗费用大幅度下降, 从而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裙房幕墙的结构设计, 采用合理的密封胶设计原理和选用性能良好的密封材料, 提高幕墙的密封性能, 以上结构可使得节能幕墙的传热系数降低至3.00W/M2.K以下, 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 节能效果显著。同时也能起到较佳的隔声隔噪效果, 一般节能的幕墙的隔声量可达30-40 dB。

给排水节能方面, 选用高效节能水泵。对于用水量较大的区域, 均采用独立的供水系统, 避免减压阀的使用。采用屋面洒水系统, 减少夏季室外对室内能量的传递。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供水压力, 一层厨房、卫生间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 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水嘴和感应式小便器冲洗阀。利用屋面雨水作为水景水及杂用水的水源, 特殊用水设施配置计量装置。

电气节能方面, 工程采用ETFE膜一体化太阳能发电系统, 为馆内用电负荷提供部分电力。室外景观照明采用风力发电一体化照明灯具, 可节省部分电力, 采用高光效节能型LED作主体照明。低压配电柜内设置无功补偿装置, 可有效改善电能的功率因数。

暖通节能方面, 空调系统的机电设备产品均采用高效节能型, 优先选用能效比较高的产品、设备。充分利用室外空气的调节能力, 过渡季考虑利用室外空气进行通风换气。楼宇设BA系统, 根据室内的空调负荷变化或人员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 以达到节能的目的。空调系统设计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中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分体空调器的能效比性能参数cop值必须大于2.60, 集中式变频变流量制冷剂空调系统的能效比性能参数cop值必须大于2.80, 风机的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的限值必须小于0.32W/ (m3/H) , 空调系统冷热源主机设置在通风条件较好的位置。

紫蚕岛的设计展现了上海世博会“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的同时, 也体现了日本馆所要传递的信息——面向未来, 树立远大理想, 永远成长与发展。世博会结束后, 日本馆建筑将进行回收利用。

三、结论

世博会把一个时代的文明成果高度集中起来, 通过一个主题思想加以完善化、系统化;展示各国科技成果的同时也为国人创造了与各国交流、互相学习机会。无论是从德国汉诺威的超级纸屋到上海世博紫蚕岛都展现了设计师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正是我们应当虚心学习的地方。

发展低碳经济, 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固然是首要途径, 在建筑与室内领域从设计上就应该重视环保, 倡导低碳。“低碳”概念来自于生活, 之前老百姓只是看见汽车、工厂的排放量, 而建筑的碳排放往往被忽略。面对渐行渐近的威胁, 实现低碳发展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 积极努力的齐心应对已成为地球人的共同选择。

参考文献

[1]G B/T503782200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M]

[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

[3]王凯《2009中国室内设计年鉴》[M],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1

[4]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技术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5]龙惟定, 白玮, 范蕊.低碳经济与建筑节能发展[J].《建设科技》2008 (24) .

德国世博馆的“绊脚石” 篇3

上海世博会德国馆的二楼,一块不大的区域,被开辟成了“文化艺术坊”。

艺术坊本是一副西方城市街道的样子,但在“街道”的地面上,却出现了几块连在一起的绊脚石。而在一面背景墙上,有一幅照片同样引人注目:一个人单膝跪地,手里拿着的正是两块钉有黄铜铭牌的绊脚石。这个人就是德国雕塑艺术家昆特·德姆尼西(Gunter Demnig)。他手里拿着的绊脚石,正式的叫法是“纪念石”。

德姆尼西说,他希望以这种艺术的方式,唤醒人们对过往那段沉痛历史的记忆。

绊脚石计划

“当一个人的名字被忘却时,这个人才算真正被遗忘”——这句来自犹太法典的话,成为激发德姆尼西开展绊脚石计划的灵感源泉。

二战期间,数百万犹太人在德国纳粹集中营被害,成为那场战争留给世界的最惨痛的记忆之一。但是,那些受难者到底是谁?却没有几个人说得清楚。

德姆尼西知道的也不多,但他想让自己有更多的了解。不仅如此,他还想让后人记住所有受难者的名字,于是,他想到了一样东西——绊脚石。

在一块绊脚石上刻上受难者的名字,还有他的生卒日期,然后将其铺设在受难者曾经生活或工作过的街道上。绊脚石稍稍高出路面,行人若不注意的话,就会被绊一下脚。德姆尼西认为,历史不仅保存在博物馆里,也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触碰到,而街道上的绊脚石,就是一种让德国人、尤其是德国年轻一代铭记历史的载体。

“只有跪下来,才能看清那些字。”这是德姆尼西选择将铭牌钉在铺路石上的用意。

1 993年,德姆尼西在科隆铺设第一块绊脚石时,并没想到会发展成今天这样一个规模——如今,在德国,已有500多个城市的街道上铺有这种绊脚石,最小的城市只有4D0名居民。到今年10月份,随着挪威的加入,在欧洲将有9个国家参加这个项目。“这个项目是做给全欧洲的,并不只限于德国。”德姆尼西说。

其实,直到1997年,也就是德姆尼西铺设第一块绊脚石的第4个年头,该项目才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项目,并进入与城市政府协商阶段。在德国公共空间进行的艺术项目,是要征得市政府同意才能进行的。经过3年的努力,绊脚石计划终于成为一项合法的艺术项目——“城市记忆”。

反对的声音

“城市记忆”项目被一些德国人反对,是德姆尼西预料之中的事儿。

科隆市有一个人将德姆尼西告上法庭,要求起出铺设在他家附近的绊脚石,理由是他个人认为,由于这块石头的存在,他家房子贬值了10万欧元。法官最后判该人败诉,因为绊脚石是铺设在大街这样的公共领域,他无权提出这样的要求。这位法官还说,这是一份送给我们城市的礼物,我们一定要乐于接受。

“在德国,只有慕尼黑一个城市不允许这个项目进入。”德姆尼西说。

在德姆尼西看来,慕尼黑市政府反对的两条理由很奇怪。其一,政府认为只有富人才能享有这种纪念,但德姆尼西觉得完全不是这样,一块绊脚石只花95欧元,根本算不上贵。其二,政府认为在慕尼黑还有纳粹分子,他们踩那些绊脚石,遇难者就得不到该有的尊重,还会受辱,而德姆尼西则认为,这样的理由同样站不住脚,因为纳粹分子不只是慕尼黑才有。

尽管没有得到市政府的同意,但绊脚石却以另一种方式进入慕尼黑,因为有人同意,绊脚石可以铺设在他们私人拥有的土地上。

反对的声音甚至变成了恐吓。曾经有三个人说,要杀死德姆尼西;两个属于纳粹的网站,也一直阻止他的项目,已经铺设的绊脚石,有500块被人抹上了涂料,还有50块被人挖了出来,德姆尼西只好又换上了新的。

德姆尼西说,反对的力量是他坚持将“城市记忆”做下去的动力,他开玩笑地说,“我是天蝎座的人。比较固执,所以能够坚持。”

当然,更大的动力还是大多数德国人的支持。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从书本上得知纳粹毁灭了600万犹太人以及500万其他种族的生灵,但并不能完全明白实际情形如何。他们也常常疑惑在一个我们这样的文明国家,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想要更深入地去了解。”德姆尼西说,“当你了解到住在某幢房屋的某人的命运时,那种感受和从书本中看来的完全不同。”

最初的8000块绊脚石,全部是德姆尼西亲自制做和铺设的。现在,他有了两个帮手,许多大学生也成为给他帮忙的志愿者。

让记忆延续

铺设绊脚石的基本程序是,受难者家属提出申请,并证明受难者曾在某个地方居住,德姆尼西证实后,就制作绊脚石,然后铺设在离受难者居住地最近的人行道上。也有一些绊脚石铺设在受难者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铭牌上会特别注明的。

“个人非常重要,每个人的名字都应该单独呈现。”德姆尼西坚持一块石头只记录一个人的信息。

起初,德姆尼西也设想过把一个家庭的所有受难者集中在一块铭牌上,但后来的一次经历,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在一个家庭的门口,一次就铺设了16块,连起来就是很大的一片。”德姆尼西认为,这样的效果更具有震撼性。

让德姆尼西印象最深刻的是为一对活着的姐妹铺设绊脚石。两姐妹都是集中营的幸存者,被解救出来后,一个去了英国,一个去了格鲁吉亚,她们不知道彼此的存在,直到铺设绊脚石时,她们才有了60年后的第一次相遇。

“铺设绊脚石的资金全部来自捐款,没有接受任何官方资助。”德姆尼西举例说,有一个人想给他遇难的亲人铺一块绊脚石,与他住同一栋楼的邻居知道后,就立即捐款,满足他的心愿。“在欧洲有很多这样的捐款人,他们都不是遇难者的后人。”

在上海世博会德国馆,绊脚石展区也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德国馆发言人孔然蒂说,这些绊脚石不仅仅只是艺术品,更是记录德国人痛楚记忆的一个载体。

记者在德国馆遇到了菲利普。菲利普学了4年中文,徐立行是他的中文名字。如今,他是德国馆的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解绊脚石展区正是他负责的。

上一篇:大一入学生会演讲稿3分钟内下一篇:论职教复合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