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学中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2024-09-08

《机械制图》教学中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精选15篇)

《机械制图》教学中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篇1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职业技术学校的课堂教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更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职业技术学校一门具有极强实践性的学科,机械制图的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着重就职业技术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对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分析,为广大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策略

职业技术院校致力于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机械制图作为机电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集技术、图片制作及设计等于一体的综合型学科,不仅需要基本的制图技术功底,而且需要广泛的技术思想交流与思维创新。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难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对其进行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

1.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机械制图是高职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学校及教师对该课程教学给予了高度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授课时按照课本的具体要求进行课堂讲解,缺乏对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引导与激发。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这一方面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一味遵循课本,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得不到锻炼,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1.2课程安排不合理。大多数学校将机械制图课程都安排在刚入学阶段,这种课程安排尽管体现了校方对该课程的重视,但是忽略了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考虑。机械制图理论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专业性比较强,这对于刚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他们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对制图方面的知识理解不够,影响了整体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大量的学习难题,学习压力也比较大,会产生消极、懈怠的心理,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1.3课程衔接不科学。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程普遍存在课程衔接不够等问题。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与CAD课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制图的过程中,要运用到大量的CAD制图知识,然而在实际课程安排中,这两门课程链接不够紧密,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系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发展。

2.机械制图教学对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2.1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机械制图课程的重要性及创新意义,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机械制图这门学科的性质要求学生要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够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科学的设计思路。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采用问答法,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想象的空间,善于引导学生,听取学生不同的思想与看法,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多鼓励、善引导,使学生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想,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2.2融入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应用,能够向学生展示最直观的制图效果,使学生可以很快领略到机械制图的核心与学习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好课件,然后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对于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用图片、视频的方式更便于学生的接受与理解。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起到引导作用,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沉浸于多媒体的新奇中,忽略了对知识的学习与思考。

2.3实体模型教学,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机械制图教学专业性比较强,而学生由于缺乏实际的社会实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可以充分借助实体模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教师在对某一章节进行理论知识讲解之后,可拿出实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将学到的知识与实体模型一一比较,这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对模型的观察过程中,便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够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型,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完成模型的创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结语

机械制图教学是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教学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采取科学、有效地策略,充分借助现阶段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主动创造性,注重对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张英妮.浅谈机械制图教学学生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04).

[2]肖雷.试论《机械制图》课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18).

[3]付淼鑫.谈制图教学中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1).

[4]刘建明.培养学生数学空间想象能力的教学策略[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机械制图》教学中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篇2

一、培养学习兴趣,形成学习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好机械制图这门专业基础课,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能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产生学习的动力,形成学习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首先,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产生“我要学”的意识。刚开始学习这门专业基础课程时,就要给学生灌输专业观念,就业观念。机械制图是专业基础课,是学好机械专业的前提,它是一门无声的语言,给大家描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机械世界。如果你不识图,就好比睁眼瞎,如果你不会绘图,就好比一个人没有四肢一样,所以你既无法读懂别人的语言,同时也无法让别人来了解你的思想。如果我们学好了这门专业基础课,对我们将来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即使将来不从事机械行业的工作,在其他行业如建筑行业,电子行业等等也可以这门课也有一定的应用等,这样帮助学生树立“我要学”的意识。

其次,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让学生多参与,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得出正确的结论,领悟知识,促进兴趣的培养。动机越强,追求优异成绩的心越迫切,努力水平亦越高,效果也就越理想。

二、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首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单向“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怎样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呢?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首先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乐于探究、质疑问难、不断创新。例如,物体在三面投影体系中的放置,怎样放置才是最好的位置。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自己以不同的方式放置,通过动手动脑,得出最好的方法。

其次,教师要有创新精神。教师不能死教书,教死书,一名著名教育学家说过:“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出新意。如在读组合体视图部分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要求学生根据图框分别为正方形、圆、三角形的三个视图,构思出物体的空间形状。学生在解决该题的过程中可以联想到许多形体,通过举一反三、细节分析,最终确定整体形状。学生的思维由此得到了激发,容易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最后,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客观地讲,人在智力上是有差异的,在教学过程中切忌“一锅煮”的做法。机械制图的关键就是一个从平面图形到空间物体的转化问题,不同的学生在空间思维上存在着个体差异,我们要正确认识差异,把差异当成宝贵的财富。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分层、分段教学,避免了学的好的学生吃不饱,学的差的学生吃不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不断超越自己,培养创新意识。

三、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当今社会倡导终身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一味地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学习。“开放式”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通过严格有序的课堂组织管理让学生学会在“做中学”,自己学。如在零件图这一节,可以将学生分组,然后进行台虎钳零件图的绘制。首先,教师通过挂图进行零件图画法的理论讲解,然后由学生自行观察、测量尺寸、确定比例、选择视图、绘制台虎钳各组成部分。这样实现了一个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过程,提高了学生识图和绘图的能力,培养了自主学习的才能。

四、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实践能力

通过完成任务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师将教学内容任务化,驱动学生开展学习、探索活动,思考问题,归纳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步骤。任务驱动强调让学生密切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任务非常之重要,比如,要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中螺纹一节内容,可以设计一个拆装自行车的任务,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分析、讨论,明确该任务大体需要哪些知识来解决。如在自行车的脚踏这一块涉及一个左旋和右旋的问题,可以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弄清螺纹的一些基本知识,在互动学习的过程中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从而完成任务,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水平。学习变成了一种愉悦的实践体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我们职校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我们职业中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要经得起社会浪潮的冲击和用人单位的考验,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思索新的教法,对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来组织教学,并把培养学生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实现由学习知识向培养能力的转化。

《机械制图》教学中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机械制图 识读图形能力 培养

《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的基础。《机械制图》课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绘制和识读图形的能力,教师如何教会、教活,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是教学中必须解决好的基本问题。

目前中职学校招录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低,学生又是初次接触本门课程,对搞好教学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从教学中我感到,学生识读图形的能力较差,而这一能力又恰恰是学生今后工作中所必须的。为适应今后学生工作的要求,《机械制图》课教学中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培养提高学生识读图形能力是一大课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有利于学生识读图形能力培养的几种方法,论述如下 :

1.熟记典型的简单图形

尽管机器零件形状千差万别,但从形体角度都可以看出由若干基本几何体和简单形体组成。通过熟记典型的简单图形,能弄清图与物之间的特征及其联系,具有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达到提高识读图形的能力。其原因在于,第一,许多复杂的形体都是在简单的形体上变化而来的;第二,要熟记的图形,书本上、课堂上都讲解得比较清楚,学生容易掌握,第三,学生把这些典型图形点点滴滴地积累起来,直接储存在头脑里,需要时,可以“再现”和“复映”,为今后识读各类图形打下基础。

熟记典型的简单图形的内容是:①各种基本体的投影视图;②圆柱切割与相贯的常用例子;③组合体中基本体表面间的相贴、相交、相切的常用例子;④简单组合体的典型例子。

总之,熟记简单图形,可以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熟记图形积累越多,相应对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得越快,学生识图技能掌握得也就越快。

2.改进教学,培养兴趣

心理学表明,兴趣激发人向上的情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和潜在力量。稳定持久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获得知识,培养和提高能力。因此,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调动起来,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

在上每一节课之前,必须清楚地向学生提出这堂课的目的要求。如讲绪论时,强调规范性和准确性的要求,在整个教学中,采用启发性教育,不能“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说学生做”的固定模式。教学方法尽量做到新颖性,直观形象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如讲圆柱切割,可结合模型,学生自己动手,对比讨论等方法,获得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充分利用本专业竞赛机会,激发学生竞争精神和荣誉感,也是培养识读图形能力的好方法。

3.识读图形基本方法的教学

读图的基本方法是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学生对此掌握的多与少,对提高识读图形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教学中改进如下:

(1)形体分析法:结合典型例子,搞清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简单几何体相互间的关系,特别是位置,在熟记有关图形的基础上,对有关图形进行“再现”和“复映”,从而搞清组合体的形状,达到识读图形的目的。

(2)线面分析法:教学中强调一般用于切割类零件和较难部分的图形。这种方法是利用图形中线条、线框的空间位置来识读图形的一种方法。一般分析线条线框时,先考虑平行位置,后考虑垂直位置,最后是一般位置。讲解时要一步一步分析,使学生搞清楚每一步的线条线框的含义,最后才想象出立体形状。

学生通过掌握了读图的基本方法,变成了自己的东西,再教给学生一些读图技巧,对提高学生的识读图形的能力,才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4.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识读图形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具有呈现图文、动画和声音等功能,并具有直观性、动态性、交互性、科学性等优点。在读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识读图形的能力。教学中选择适当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根据教学需要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例如,在讲解复杂的组合体三视图识读时,学生想象力不足,读图困难,利用多媒体制作三维实体图形或剖视图,形象生动地展示图形形成及画图的步骤,学生就很容易想象出空间物体,读懂图形。这样教师教得其法,学生学得轻松,对提高学生的识读图形能力和绘图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都有积极作用。

5.注重练习和课后复习

识读图形的能力,不仅要通过学生本身的学习,还要经过反复练习和复习巩固才能不断提高。练习是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布置练习时根据中职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的特点,一是多安排模型与视图间的转换练习、轴测图与视图间的转换练习。二是多安排选择练习,选择题的内容可以分为⑴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⑵机件的表达方法、剖视、剖面、视图,⑶补画第三视图,⑷读图等。选择题针对形象思维中经常出现的缺陷、是非等,专门让学生辨别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图形,从而达到正确的认识。通过课后复习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进一步提高学生识读图形的能力。

6.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中结合学生安排有实作、实习的情况,使理论教学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利用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建立理性认识。例如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把三视图表达的物体加工出来,或者把一些加工好的物体的三视图画出来,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际操作,提高了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对提高学生的识读图形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培养学生的识读图形的能力,必须遵循由简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只有通过读图知识与读图技巧教学,配合多种训练手段,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通过对所教班级学生施行教学实践,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的学习较有兴趣,经过一系列的学习、训练,基本能掌握识读图形的方法,具有读懂一般图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钱可强主编. 《机械制图》及习题集.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全国教育学研究会编. 遵循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农机专业机械制图的教学优化论文 篇4

摘要:本文根据农机专业的特点,对《机械制图》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详细阐述了专业特点,将教学内容进行取舍、调整、拓宽、加深,并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让图学课和后续的专业课形成一个连贯的知识体系。该研究结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机械制图;农机专业;教学优化

《机械制图》课程是农机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农机专业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读图、画图能力,也要结合专业特点,融合专业课的设计理念、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培养出更具专业特色的人才。目前农业机械主要包括农用动力机械、农田建设机械、土壤耕作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作物收获机械、农业运输机械等,农机产品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产品通用性较差,农机零件中非标件、铸造件、焊接件较多,对学生读图画图能力要求较高。农机专业后续的专业课,例如农业机械学、汽车与拖拉机学、农业生产机械化、农产品与食品加工机械等课程,还有后续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对读图、绘图要求都很高,学生必须掌握过硬的图学知识。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工程图学》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更好更快适应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但因为目前大多数高校机械类专业《工程图学》课程几乎都是采用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大纲和同一教学标准,没有考虑农机专业的专业特点和行业背景,无法详细地与专业课中所学内容对应起来,这就造成了知识的脱节,让学生后续还需花大量的时间去补充两者脱节的内容,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本文根据农机专业的特点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优化。

1教学内容的优化

《工程图学》内容包括投影原理、制图基础、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基础等部分。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科学科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规律性,在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中,对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空间思维能力、构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1投影原理内容优化

投影理论部分学习用正投影法表达几何形体和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工程图学的理论基础。画法几何部分的内容可以适当削减,适应于农机专业的内容需补充。在农业机械中,很多零件的形状结构很奇特,曲线曲面较多,例如耕整机中犁体曲面就有熟地型、半螺旋型和螺旋型三种,且曲面非常复杂。如收获机械中常利用搅龙作为输送装置,其旋转轴上焊有螺旋叶片,画图时需要知道螺旋线和螺旋面的画法。因此,教学中除了一些常见的几何形体的画法,曲线和曲面的形成和画法等相关内容也应纳入教学内容[1]。目前,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产业非常发达,大都采用第三角画法,而我国采用的是第一角画法,为了更好的学习和交流,应该让农机专业的`学生在熟练掌握第一角画法的基础上,同时掌握第三角画法,所以第三角画法也应作为本章的重点内容讲解。

1.2制图基础内容优化

制图基础部分学习和贯彻制图国家标准并训练用仪器和徒手绘图的操作技能。通常徒手绘图部分在教学中不会作为重点内容讲解,但对于农机专业的学生,这一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在设计开始阶段,由于技术方案要求经过反复分析、比较、推敲才能确定最后方案。所以,为了节省时间,加快速度,往往以绘制草图表达构思结果;农机通常是田间或野外作业,在改进产品或修理机器时,经常要现场绘制[2]。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常常缺少完备的绘图仪器和计算机,为了尽快得到结果,一般也先画草图,再画正规图;在参观、学习或交流、讨论时,有时也需要徒手绘制草图;此外,在进行表达方案讨论、确定布图方式时,往往也画出草图,以便进行具体比较。总之,草图的适用场合是非常广泛的,徒手绘图的基本方法应作为难点内容讲述,不能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1.3机械制图内容优化

机械制图部分培养绘制和阅读常见机械和部件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能力,其中机件的表达方法、画零件图、画装配图都是这部分的重点及难点。授课需以农业机械中有代表性的零部件作为图例讲解。如耕整机中使用的轧滚、播种机中的排种器、收获机中的清选风机等,表达起来都是有难度的。只有知道了这些常见零部件的表达方法,才能更好的与农业机械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联系起来。农业机械中的总装图结构非常复杂,例如联合收割机,它由工作部件、动力系统、传动系统、电气系统、液压系统等组成,想要正确清晰的表达,还应在学习装配图的同时,结合农机实例对总装图的表达方法进一步地讲述[3]。因为农业机械中有较多的铸造件,如连杆、箱体等。农业机械大多工作条件恶劣,因此讲述技术要求的内容时,应该根据加工方法和使用环境有侧重的讲解。焊接件、薄壁件在农业机械中也常见,例如料斗、输送器、机架、覆盖件等等,因此,学生必须掌握展开图及焊接图的内容,知道如何设计料斗的展开图,如何画出机架的焊接图。

1.4计算机绘图内容优化

计算机绘图部分只介绍CAD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用计算机绘图的基本能力,教学中以平面图形为主来讲解,并简单介绍三维建模。教师授课应结合与农机专业相关的零件和部件为例来讲解,做到知识的延续性,可以将拼画装配图和拆分装配图结合CAD教学,既可让学生知道如何使用计算机绘图,又形象的演示了装配图的拆装的画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图形的理解和计算机绘图的运用能力[4]。

2教学方法的优化

第一,图学教师应与专业课教师多沟通、多学习,多了解农业机械的行业动态,加强对农机专业的背景知识的学习,以便根据最新的信息和行业标准及时农机专业《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优化熊瑛,向阳(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湖南长沙410128)修订教材,调整教学内容。第二,除了课堂上讲述的一些较为简单的零部件的图形外,课后还应准备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图例,通过网络教学的形式,要求学生阅读及思考,并给以考核。第三,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应安排学生参观农机实物,从大一开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同时增加学生对农机的感性认识,可以提高对图学和专业课的学习兴趣。第四,《工程制图》的课程设计也应以简单的农业机械部件为对象进行测绘、计算机绘图、三维建模,将图学内容与专业设计思维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表达技能。

3结语

《工程图学》是一门与专业息息相关的基础课,图学课程教学应考虑到不同专业特点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结合农机专业特点对《工程图学》课程进行教学优化,根据专业、行业背景不同,完善、补充、更新教学内容,教学中有目标地讲述与农业机械相关的图例,更侧重与实际设计制造相关的教学内容,运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更好更快地提高农机专业的学生对农业机械类图形的读图和绘图能力,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利平,孟明辰.非机类工程图学课程改革[J].工程图学学报,(2):145-149.

[2]刘曙光,王承国,南松剑,等.设施农业工程图学多模块分段融合教学模式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45(23):251-253.

[3]李小明,祝林,刘海琼.模具专业制图教学改革探讨[J].模具工业,,38(12):69-73.

《机械制图》教学中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篇5

总结人:李慧兰2014年1月

《机械制图》往往是新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同时也是职业学校机械加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为满足技能人才培养及国示建设的要求,本人在教学中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现将自己一学期以来的任教经验及教改经验总结如下:

一、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信心和兴趣

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普遍较低,多数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强压下丧失了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引入该课程的时候,首先作为老师应给学生留下一个和蔼可亲的印象,关心爱护每位学生,耐心解答所有问题,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次教学,正所谓“亲其身,信其道”。其次,鼓励每个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坚信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有其优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要严格要求,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热情。通过不同的授课方式和渊博的知识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机械制图课程不再枯燥无味。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如今的制造业需求具有较强可塑性、适应性、创新性的应用型和操作型人才。所以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应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光掌握方法,最重要的是操作。在机械制图课程中,我们可以穿插性的组织学生到校办工厂参观实习,要求学生(1)、了解机械加工过程以及机械制图在加工过程中的作用;(2)、了解普通零件的常见结构如孔、槽、倒角等;(3)、了解形位公差及其测量工具和方法;(4)、认识各种常见标准件;(5)、了解装配方式。机械制图课程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学生读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逐步接触工艺图纸,例如车工专业学生可以学习轴类零件的加工图纸,而这些图纸均来自工厂实际应用图纸,学生通过针对

性的读图提高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加深对国家标准的记忆,对工艺结构的了解,对技术要求的熟悉,这样可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工作要求,提高其自身竞争力。

三、课程内容调整,重视人性化教学

目前中职类教材虽经过不断改革个别章节有压缩,但仍沿袭普通高等教育课程内容,理论内容比重过大,对于基础差、底子薄的中职学校学生难以理解;同时课程内容缺乏实践和操作知识,不能适应培养高素质操作型人才的要求,改革势在必行。机械制图课程一般包括几何作图、机械图样的表示方法、零件图和装配图四部分。几何作图是机械制图的基础,但没有实际意义,中职学生毕业后很少专门从事设计绘图工作,多从事加工制造工作,工作中最常用的事零件图、剖视图和装配图。为了帮助学生早日适应岗位需要,培养其快速而正确的读图成为机械制图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所以教师可根据课时适量删减几何画法内容而增加实用性内容。

四、引入现代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三维软件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用模型和挂图辅助教学,其缺陷主要在于:

(1)模型体积小,学生观看较模糊;(2)模型和挂图均已确定,不适用教学过程中的灵活改动;(3)实物和视图无法快速转变,占用课堂时间;

(4)制备大量模型和挂图并且及时更新,增加教学成本。随着CADCAM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绘图软件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强大的二维绘图和三维建模造型功能使立体实物的造型和变换及其与视图转变更加简便、快捷。三维实物模型的建立不仅简单直观还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形体、想象形体,提高其空间想象能力。三维软件多具有装配体设计功能,即利用已建立好的零件设计装配体,这种功能可以很直观的让学生看到装配图中零件的相互位置和关系、装配方式,提高其阅读装配图的能力。

五、结束语

《机械制图》教学中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篇6

在专业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王瑞斌

摘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专业课教学;激励;自学能力;因材施教

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实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有机统一,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下面是我对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谈一点心得和体会。

一、在教学中注意激励学生

在教学中我们要十分注意启发学生,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表明了兴趣对学习的意义。而我们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试倾向比较明显,以至于到了大学里,需要刻苦学习钻研的时候,许多学生却产生了畏难厌学情绪。专业课很多都是学生即将就业的时候才开设,学习内容多、难度比较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要十分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专业课教师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同时也应看到专业课教师在这方面具有的优势。因为专业课程比较接近实务,很多专业课教师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比较容易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他们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例子或企业的案例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二、指导学法,培养自学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当体现在积极进行学法指导上,要让学生会学习,善于学习。孔子提出欲学必须“切问”,他自己学习就是“每事问”的。古代大教育家孟子说:“君子深造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一个人要有较深的造诣,必须用自学的方法达到。专业课教师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指导学习方法上,特别是我院考研考公务员的学生很多,专业课教师大都有过考研考公务员的经历。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增强学法指导意识,善于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的训练,结合具体的教学总结学习方法,督促学生注意运用、吸收良好的学习方法。事实上,除了专业知识外,考研考公务员也需要掌握很多的知识内容,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是很难通过的。只有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才能使学生逐步由“学会”过渡到“会学”,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他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就会有条不紊地去弄懂一些问题,有步骤、有层次地学习相关内容。

三、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语》中不乏其例。如,《论语・先进》中记载孔子向学生问志,孔子首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情境。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然后才明确地提出这次说话的中心――论志。在这种轻松、和谐的情境中,四个弟子畅所欲言。专业教师也应该借鉴这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尽量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善于因材施教

圣人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这一思想成就孔子辉煌的教育事业。独立学院学生内部的.异质性强,他们与二本学生之间的智力水平没有差别,但有的缺乏学习主动性,有的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不高,有的价值取向现实,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和协作意识相对淡薄。针对这种情况,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根据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教材――教学内容。除此之外,一个好的老师还要能够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施行不同的教育,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真正让每个学生能依据自己的“材”而最终成“才”。从这方面而言,专业课教师应当选好教材、备好学生,另外不少专业教师担任了学生的课外导师,指导学生就业,发挥了他们的专业优势,把育人工作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这对我们启发很大。

《机械制图》教学中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篇7

一、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机械制图是一门关于图样的学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板图演示、教学手段的变换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帮助学生培养空间思维能力需首要解决的问题。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和动力。作为教师要想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一种善于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特点的能力。就机械制图课而言,观察力是指将物体的空间形象抽象成基本体的能力及将基本形抽象成点、线、面的能力。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就不可能有理论概括、创造性思维和丰富的想象,也更谈不上读图能力的提高。

(一)对基本体的观察

引导学生根据点、线、面的性质和相互位置关系对基本体进行观察。基本体是构成复杂形体的单元,所以应认真分析,并熟记投影视图。

(二)对组合体的观察

组合体是由多个基本体组成的,它的组合形千变万化,但却有一定规律可循。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拿不同类型的模型给学生观察,并在观察中提出问题。另外,还可以用板图形式对一些较复杂的轴测图板图演示以弥补模型的不足。轴测图演示时注意均以基本体为单元,逐个画出,最后形成完整的组合体。通过由教师引导的观察方法,使学生理解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和特点。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形象化

形象化教学是直观性和实践性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大致包括四方面内容:

(一)语言表述形象化

语言要求准确、精炼,要有针对性。重点论述时语言要强,说话要言中有形,学生才能听想结合,从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二)板书形象化

要书写清楚,作图准确,板面规整,示范作用强。教师边讲边画,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其想象和思考。另外在绘制组合体轴测图时,尽可能地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画出其中的各个基本体,使学生在图样和立体之间建立清晰的投影对应关系。

(三)多开展讨论课、问答课,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自由环境,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三视图想象形体的形状,制作模型,再绘制该模型的三视图草图以检验是否正确。多进行图样与立体对应的练习,在授课中每一个三视图都要求学生建立方位关系,时刻牢记左右为长,上下为高,前后为宽,把原投影规律中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变通为主、俯视图左右对正,主、左视图上下平齐,俯、左视图前后相等。强调每一个三视图只不过是从形体的三个不同方位观察所得的结果。这些若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讨论问题的方式得出结论,则更能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四)灵活应用模型和轴测图

读图方法步骤与直观教具的关系在读图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介绍读图方法,教材中也列出了读图方法步骤,对于初学者来说为了引导学习途径,归纳总结出一些读图方法步骤也是必要的,但过分强调甚至当作经典条文,作为教学重点内容介绍就不符合教学心理学原则了。因为方法步骤并不是客观规律,读图的方法步骤和顺序还要因人、因图、因不同的要求而有差异。在读图训练过程中,学生读图出现困难或一时看不懂图,想不出图样所表达的形状时,教师常采用演示模型或画轴测图的方法辅导学生,其实这不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最好方法。因为从心理学角度说,直观的形象虽然能帮助学生提高感性认识,但不利于学生的抽象思维。

提高读图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分析能力,通过学生自己的想象思维活动最终理解图样所表达的内容。一旦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答案一下子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用不着作多深的思考,学生表面看来好像很快认识了、理解了、满足了,但对学生的读图能力的培养并没有起到最佳作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懂得灵活应用模型和轴测图。

(五)正确处理好读图与绘图之间的关系

要培养读图能力往往是从画图着手。一般说来绘图能力强的学生,其读图能力也强,但读图能力强的人不一定绘图能力也强。因此在解决读与绘这个矛盾的时候,应遵循技校学生以识图为主的原则,适当加大读图训练,减少绘图的分量,以精炼的绘图作业来增加和巩固读图基础知识。

读图能力与绘图能力的联系与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整个课程的目的,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始终。不要片面地认为只有在读图作业中才贯彻读图要求,实质上从正投影法的基本规律开始就已贯穿着读与绘的辩证关系。

四、记图是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基础

众所周知,机械图样被喻为“工程语言”,任何语言都应该有它的词汇和词组。毫无疑问,工程语言也应该有它的“词汇”和“词组”。只有“词汇”和“词组”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具有丰富空间想象力。作为制图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某一个形体的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这一类形体的表达方法。

所谓记图,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基本体、简单的组合体的图形特征与它们所反映的空间实物形体,记住图与实物之间的特征及联系。因此,记图实际上是以理解为基础的识记,而不是机械记忆,不但要求学生分析、理解图与物之间的投影联系,而且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记住基本体、简单的组合体的图形特征与它们所反映的空间实物形状,记住图与物之间的特征及联系。

总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机械制图教学中形象化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观察能力。

结束语:

读图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次课堂教学都基本做到有讲有练、有想有看、有说有记,充分调动视、听、说、动等功能器官,协助大脑理解和记忆,克服学生处于被动、消极接受知识的处境,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摘要:机械制图课程是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读图能力所必需的课程, 对培养中技学生所必需的读图能力尤为重要。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制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应主要从学习兴趣、观察力、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训练。

关键词:机械制图,读图能力,学习兴趣,观察力

参考文献

[1]朱卫斌, 陈肇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9 (1) .

[2]钱可强.机械制图[M].第5版.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 2007.

《机械制图》教学中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篇8

关键词:机械专业;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都具有鲜明的专业特点,如果教师在机械专业教学中,能根据机械专业学科特点,挖掘学科资源,在教好机械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将会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人就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职业学校学习工科的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建立尤为重要,可为专业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人从会思考就会想象,有了想象力,设计师才会设计出造型优美别致的建筑物及工艺品等。通过想象力的培养,人的思维会变得更加敏捷,心情会变得更加开朗,生活也会更加充满诗情画意。在制图课的学习过程中,空间想象力能帮助学生们识图、画图,可以说识图、画图的能力是建立在空间想象力的基础上的,没有空间想象力,学好《机械制图》就是一句空话,而且会给其它专业课的学习带来困难。空间想象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现代技术教育优势,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从而达到深化课程、改革教学的目的。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以及活动影像等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象化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法在直观感、立体感等方面的不足,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例如:对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物体,教师无论怎样讲述与比划,学生始终难以想象出来。这种情况下,如果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转换思维,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中不仅要讲究知识的科学性,还要讲究授课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例如:在讲述三视图的形成时,针对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低,基础理论知识薄弱,空间想象力差,还没有形成立体概念的情况,如果直接讲述有关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很容易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经过充分备课后,我采用讨论与启发相结合的方法。上课时,不直接讲坐标系与三投影面体系的概念,而是以学生非常熟悉的教室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把一个长方体摆放在教室里,由前往后看物体,就如同有一束平行光线由前往后照射物体一样,物体的影子照在黑板上的情景;教师再引导学生想象从上往下照射在地面上情景,并让学生说出各自的想象结果。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黑板、地面、墙面之间的关系是两两互相垂直的三个平面,接着,教师讲述投影面的概念,引出三个投影面、三个坐标轴:x轴、y轴、z轴、三视图。然后教师展示模具——三面投影体系,画出长方体在三个投影面内的投影。接下来启发学生,如何把三个视图放在一个平面上形成三视图,以及讨论三视图投影规律。这样教师通过学生熟悉的物体对学生进行引导、讨论,学生很容易就建立起三面投影体系的概念,初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对三视图的理解也会非常深刻。

三、加强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人的形象思维在头脑中形成的技术方案或模型,只有通过实践操作才能转化为产品。有很多已经毕业的学生说:“工作后才知道制图中所学的零件是什么。”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这说明我们过去的教学只注重了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与生产实际之间的联系。学生会画图但不知道画的是什么,只知道模型不认识真正的零部件。因此,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既要让学生看模型,又要让学生看一些实物,二者结合起来使用。为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经常利用课外时间带学生到工厂参观,对学生进行生产认知教育。同时,在教学中经常拿一些工厂的图纸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一些实际生产的知识,明确“什么是机械制图?学了制图是用来干什么的?”使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四、加强学科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人类的知识体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课程的综合化能加深相关学科的联系,也可以突破学科界限进行广泛综合,避免内容重复。尤其是边缘学科及交叉学科,综合化不仅可以及时传播现代化科技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世界的整体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机械制图》作为一门机电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有着较强的学科渗透关系。比如:机电专业的前沿课程AUTOCAD、MASTERCAM和数控机床加工技术,这些课程学习大多是要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完成,但都必须由《机械制图》知识作基础。《机械制图》课程教材中许多章节的知识点内容都牵涉到《机械基础》、《机械零件》、《公差与配合》、《机械设计》等多门专业课中的知识内容,教师在讲解这方面知识时除了将测试重点放在识图和画图之外,还要适时地联系相关的专业课程进行解释,强化学生的记忆和专业化感觉,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逐渐形成综合能力,具备创新能力。

五、发挥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职业学校工科类学生对人文学科都普遍轻视,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机械制图》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整个内容是一条主干线,每一个章节的内容都是有联系的,每一个章节的学习都必不可少。从线条的画法到看懂一张零件图,这其中包含了许多的练习过程和想象力的培养,要付出艰辛的学习。职教学生大都是升学无望,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思想较重,所缺的就是耐心、细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在制图课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强调耐心仔细和严肃认真,绘图过程中小到一条线的粗细、数字的方向等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规定,半点都不能马虎。学生经过不断的磨练,会逐渐形成严谨、精细、耐心、有序的好素质,这恰恰是良好综合素质的体现。

机械制图专业论文致谢词 篇9

光阴似箭,五年的学习时光已经接近尾声。在校期间学习了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通过高级考试)。此外,还学习了word、Excel排版,网页制作, Flash动画,CorelDraw,3D max软件,办公自动化、Auto CAD机械制图等课程。

本次设计是利用所学知识——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将它与实际相结合!此外,我也了解到了运用这个软件可以对图像进行分析,以达到所需结果的技术。同时使用业界标准的Adobe Photoshop CS软件可以更加快速地获取更好效果,也为图形和Web设计、摄影及视频提供必不可少的新功能。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每一步都是在于莉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她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同时也离不开同学和朋友的`帮助与鼓励。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而我们要跟上社会的步伐而前进,要想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就必须全面提高我们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 同时专业知识要宽,只有将实际与理论相结合,那才是知识的真谛!

《机械制图》教学中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篇10

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开设是“杂烩式”,开设的课程门类太多,其中部分课程内容重复,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论”、“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和“学校体育学”课程中。此外,各高校课程体系过分强调体育专业技术,忽视基本教学理论的传授与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专项技术课程仍以“传授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专项技术上的精、深为重点,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教学理论知识薄弱,不能很好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从而造成培养的学生到基层中小学任教师时,不能满足基层中小学体育工作的需要,甚至难以胜任基层体育教育工作。

1.2教学实践不足

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都是以理论课的形式进行教学,甚至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学体育教材教法》课程,在部分高校几乎完全以室内理论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缺少专门的教学能力实践课程,学生无法学以致用、融会贯通,致使学生很难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教育理论知识,教学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尽管诸多高校安排了教育实习,但是重视力度不够,多数高校缺乏相应的教学实践、实习基地,以致学生的教学实训机会少,难以取得应有的教学实践效果。

1.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相脱节

《机械制图》教学中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机械制图;读图能力;学习兴趣;观察力

机械制图是工程界通用技术语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技工学校大多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然而目前以初中毕业生为主要生源的技工学校,由于配套的基础教育的滞后,致使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未能得到提高,進而使读图能力严重受阻,学生普遍感到课堂上对于老师讲的内容易于接受,而在单独完成练习时却无从下手。那么,如何解决学生读图能力较差这困扰制图教学的首要问题呢?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差异直接决定了读图能力的差异。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笔者总结发现可从下几方面着手。

一、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机械制图是一门关于图样的学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板图演示、教学手段的变换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帮助学生培养空间思维能力需首要解决的问题。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和动力。作为教师要想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一种善于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特点的能力。就机械制图课而言,观察力是指将物体的空间形象抽象成基本体的能力及将基本形抽象成点、线、面的能力。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就不可能有理论概括、创造性思维和丰富的想象,也更谈不上读图能力的提高。

(一)对基本体的观察

引导学生根据点、线、面的性质和相互位置关系对基本体进行观察。基本体是构成复杂形体的单元,所以应认真分析,并熟记投影视图。

(二)对组合体的观察

组合体是由多个基本体组成的,它的组合形千变万化,但却有一定规律可循。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拿不同类型的模型给学生观察,并在观察中提出问题。另外,还可以用板图形式对一些较复杂的轴测图板图演示以弥补模型的不足。轴测图演示时注意均以基本体为单元,逐个画出,最后形成完整的组合体。通过由教师引导的观察方法,使学生理解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和特点。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形象化

形象化教学是直观性和实践性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大致包括四方面内容:

(一)语言表述形象化

语言要求准确、精炼,要有针对性。重点论述时语言要强,说话要言中有形,学生才能听想结合,从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二)板书形象化

要书写清楚,作图准确,板面规整,示范作用强。教师边讲边画,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其想象和思考。另外在绘制组合体轴测图时,尽可能地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画出其中的各个基本体,使学生在图样和立体之间建立清晰的投影对应关系。

(三)多开展讨论课、问答课,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自由环境,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三视图想象形体的形状,制作模型,再绘制该模型的三视图草图以检验是否正确。多进行图样与立体对应的练习,在授课中每一个三视图都要求学生建立方位关系,时刻牢记左右为长,上下为高,前后为宽,把原投影规律中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变通为主、俯视图左右对正,主、左视图上下平齐,俯、左视图前后相等。强调每一个三视图只不过是从形体的三个不同方位观察所得的结果。这些若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讨论问题的方式得出结论,则更能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四)灵活应用模型和轴测图

读图方法步骤与直观教具的关系在读图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介绍读图方法,教材中也列出了读图方法步骤,对于初学者来说为了引导学习途径,归纳总结出一些读图方法步骤也是必要的,但过分强调甚至当作经典条文,作为教学重点内容介绍就不符合教学心理学原则了。因为方法步骤并不是客观规律,读图的方法步骤和顺序还要因人、因图、因不同的要求而有差异。在读图训练过程中,学生读图出现困难或一时看不懂图,想不出图样所表达的形状时,教师常采用演示模型或画轴测图的方法辅导学生,其实这不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最好方法。因为从心理学角度说,直观的形象虽然能帮助学生提高感性认识,但不利于学生的抽象思维。

提高读图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分析能力,通过学生自己的想象思维活动最终理解图样所表达的内容。一旦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答案一下子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用不着作多深的思考,学生表面看来好像很快认识了、理解了、满足了,但对学生的读图能力的培养并没有起到最佳作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懂得灵活应用模型和轴测图。

(五)正确处理好读图与绘图之间的关系

要培养读图能力往往是从画图着手。一般说来绘图能力强的学生,其读图能力也强,但读图能力强的人不一定绘图能力也强。因此在解决读与绘这个矛盾的时候,应遵循技校学生以识图为主的原则,适当加大读图训练,减少绘图的分量,以精炼的绘图作业来增加和巩固读图基础知识。

读图能力与绘图能力的联系与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整个课程的目的,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始终。不要片面地认为只有在读图作业中才贯彻读图要求,实质上从正投影法的基本规律开始就已贯穿着读与绘的辩证关系。

四、记图是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基础

众所周知,机械图样被喻为“工程语言”,任何语言都应该有它的词汇和词组。毫无疑问,工程语言也应该有它的“词汇”和“词组”。只有“词汇”和“词组”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具有丰富空间想象力。作为制图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某一个形体的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这一类形体的表达方法。

所谓记图,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基本体、简单的组合体的图形特征与它们所反映的空间实物形体,记住图与实物之间的特征及联系。因此,记图实际上是以理解为基础的识记,而不是机械记忆,不但要求学生分析、理解图与物之间的投影联系,而且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记住基本体、简单的组合体的图形特征与它们所反映的空间实物形状,记住图与物之间的特征及联系。

总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机械制图教学中形象化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观察能力。

结束语:

读图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次课堂教学都基本做到有讲有练、有想有看、有说有记,充分调动视、听、说、动等功能器官,协助大脑理解和记忆,克服学生处于被动、消极接受知识的处境,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卫斌,陈肇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1).

[2]钱可强.机械制图[M].第5版.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2007.

《机械制图》教学中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篇12

《机械制图》是工科院校对学生进行工程图样绘制与识读方法系统训练的专业基础课。由于该课程要求学生必须结合工程实际,通过工程训练使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将课程内容和实际结合起来,通过零件图、装配图、构型设计和零部件测绘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是行之有效的。

1、通过读、绘零件图,培养学生技术实践能力

零件图是表达单个零件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及技术要求等内容的图样,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主要依据,零件图的绘制与阅读是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零件图,了解到零件的结构形状是由设计要求、安装位置和加工方法决定的;通过零件图中的尺寸,了解到零件的尺寸标注和零件的结构、零件设计、零件工艺及加工方法、加工顺序有关;通过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中的表面粗糙度、极限配合,了解到零件表面的加工质量与性能要求有关,不但要满足零件的性能要求,还要尽可能降低成本。另外通过零件图表面粗糙度、极限配合以及形位公差等,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如:机械制造、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有所了解,培养了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1]。

2、通过读、绘装配图,培养学生装配实践能力

装配图是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性能要求及各零件间装配连接关系等内容的图样,装配图的绘制与阅读也是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装配图,使学生了解到在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及仿制中,首先根据功能要求先设计出满足功能及性能要求的装配图,然后根据装配图再确定零件的形状结构。通过装配图中尺寸,使学生了解到性能、规格尺寸是设计时必须保证的,零件间的运动关系是通过零件间的配合关系实现的。设计一台机器或部件,不但要考虑工作原理、功能的实现,还要考虑装配、定位、传动、密封等系统。零件装配成机器后,不但能达到设计的性能要求,还要考虑装配结构的合理性,给零件的加工和装拆带来方便[2]。通过装配图,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装配实践能力。

3、通过构型设计,培养学生设计实践能力

以设计减速器中某输出轴为例,零件的主要功能是装在两个滚动轴承中支撑齿轮、传递扭矩,并与外部设备连接将运动传递出去。加工方法主要是车削,通过键槽和外部设备连接。它的构型设计的主要过程如下[3]:1).为伸出外端与其它机器相连接,在左端制出一轴颈,并在该段制造出一键槽,通过键槽与外部设备连接。2).为了用轴承支撑轴,在左端轴颈的右侧又制造出一轴颈用于安装轴承。3).为了支撑齿轮和用轴承支撑轴,在该轴最右端也制作一轴颈。为了与外部设备连接,该段也制造出一键槽。4).为了固定齿轮的轴向位置,在右端轴颈的左侧增加一稍大的轴肩,用于固定齿轮的轴向位置。5).为了装配方便、保护装配表面,制造出工艺结构如倒角、退刀槽等,最终设计的输出轴如图1所示。通过该设计使学生了解到,每个零件或零件中的每个结构都有相应的位置和作用,零件的结构形状是由设计要求、加工方法和装配关系等确定的。通过该输出轴的设计,增加了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

4、通过零部件测绘,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零部件测绘是机械制图课程的一部分,是机械制图课程学习中对所学知识的综合与应用,也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第一个亲身体验的实践训练机会。以测绘齿轮油泵部件为例,要求学生对齿轮油泵进行仔细观察,观察齿轮油泵的结构、功能,并通过动手拆装,学生可以进一步分析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及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各零件的材料、加工精度等然后根据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零件的形状,再考虑他们的表达方式,绘制各零件的草图以及装配图[4]。在零件图、装配图的绘制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相关手册,确定零件问的配合精度、零件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相关部分的形位公差[5]。也可以利用三维软件,建立三维模型,模拟装配体的运动工作原理,加深理解对各零件之间的关系和尺寸配合理解。通过部件测绘全过程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机械制图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设计和制造常识,增强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和实际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进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既为后续专业课程、毕业设计奠定坚实基础,又会对学生将来在工作实践中创新能力的发掘产生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小年,杨月英主编.工程制图(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刘小年,刘庆国主编.工程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何铭新,钱可强主编.机械制图(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江桂兰,张丽荣.在机械部件测绘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7年第2O卷第6期104-105

《机械制图》教学中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篇13

摘要: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所以说知识全面广博、基础扎实牢固是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本文对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加以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建议。

一、特点和优势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历史较短,它的培养模式与其他类型、其他阶段的音乐教育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1、师范性

教育部袁贵仁副部长指出:“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教育部教师教育司原司长马立也说过:“教师教育专业实际上包括了2 个专业,即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简言之,音乐教育系的优势在于师范性和专业性。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所以对学生的要求不以某一“专项”理论、技能、知识为主,而是求全面,也就是“一专多能”,不求在某一领域有多么深厚的造诣,而是追求正确的方法,以能够为日后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能够以正确的方法来指导学生为目标。知识全面广博、基础扎实牢固是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此外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具备教育专业的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教育学、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教学法等理论课程。新时代所需要的音乐教师是集音乐教学与音乐研究于一体的学者,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为音乐教师提供新的教育思想,更好的指导音乐教学实践。所以理论知识的学习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中不难看出,专业性始终贯穿始终。高校优秀的师资为学生们提供了正确的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具备能够胜任中小学教学所需要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多项音乐专业基本技能、技巧的能力,具备丰富的民族音乐和多元文化的知识。

因此,音乐教育“师范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基础,教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深厚的音乐教育理论素养,二者必须兼备。

2、课程设置的连续性

从上述两所院校的调查中不难发现,两所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面都遵循由易到难,有浅入深的过度,课程设置层层深入,连续性强,尤其注重基础性,为学生们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本科一二年级,课程内容大多是音乐理论、技能等音乐学科的专业知识,如音乐名作赏析、民族民间音乐、乐理、视唱练耳等课程,为学生们感受和理解音乐,体验多元文化等打下宽厚的基础,为学生具备全面的音乐学科素养提供了条件。而本科三四年级,课程内容开始偏重于教育理论、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教学法等,为学生们日后成为一名音乐教师强化教育理论的有关内容。

3、音乐技能的实用性

音乐技能的综合在中小学教学活动中最为实用,如合唱指挥、即兴伴奏、自弹自唱(天津音乐学院开设)、音乐创作等,这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调查中,两所院校实用性的课程所占比例较大,例如即兴伴奏、合唱指挥都平均开设 2-3 学期,这体现了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重视“一专多能”,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日后的音乐教学,这也是音乐教育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特点:技能专业而且综合能力强。因为一堂音乐课的顺利进行,不单单需要教师只会弹或者只会唱,还需要通过即兴伴奏、自弹自唱等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加强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问题

1、高校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缺乏沟通

高师音乐教育是基础音乐教育的母机,它担负着为中小学输出高素质师资的责任,基础音乐教育改革能否顺利进行,高师音乐教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实的调查中发现,本应紧密联系的两个个体,却彼此互不联系,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基础音乐教育漠不关心,对《音乐课程标准》了解甚少,对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动向不闻不问,究其原因高校音乐教育在学生一入校的时候,就未给他们明确的定位,使大部分学生对未来的职业——音乐教师缺乏认同感,所以造成学生们在校期间与基础教育的沟通与联系太少,没能尽早进入到音乐教师的角色中来。

2、实践太少

教师教育研究已证明:“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在理论性、实践性及个性的三大逻辑点的基础上发展的。”由此看来,实践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情况中,教学实践的机会太少几乎是每所高校都面临的问题,仅靠最后 6 到 8 周的实习时间初步具备教学的能力都有困难,更不用说利用教学实习使自身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以尽快适应日后的音乐教学工作。

3、理论知识与教学方式方面

对音乐教师教育来说,音乐学科知识与教育知识同等重要,但在课程与时间安排上,应以音乐学科知识为主,教育学科知识、人文学科知识为辅。“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课所占比例不足 10%,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据统计,英国为 25%,德国为 30%,法国为 20%,两相比较,足见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的薄弱。”

《机械制图》教学中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篇14

机械专业本科生技术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

提出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教学的新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在理论教学中强化能力训练,着重于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激发创造能力;实践教学中注意学生思维层次的培养,以主题创意设计为导向,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作 者:柳丽 LIU Li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浙江,宁波,315211刊 名: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31(5)分类号:G40-012关键词:机械专业 主题创意设计 综合素质

《机械制图》教学中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篇15

关键词:机械专业教学,创新,学生,老师

一个世界著名大学教授曾经说过:一名学生他有没有创造的本领, 他们的区别是将来成为一级才华和三级才华的社会人主要标准。那么, 在职教的机械专业学习与教学时怎样才能培养出他们的这种本领呢?我们认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机械专业要实行启发性教学

现代教育观认为, 学生既是我们教学的目标, 又是我们教学活动中的实施者。他们的创新思维是一种主体性的行为, 教育者要重视对他们的开发引导以培养他们的积极性、主体性、敏感性、逻辑性。在学习中唯一方法就是经过老师在教学时的启发, 才能调动他们的自己主体性、积极性、自我批评精神, 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因此达到在学习时新的发现性思维和思维的创新。从而要求我们老师的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富有启发性, 教学行为要具有探索精神。

不管怎样的思考它都来源于对问题的思索, 创新思维只是所有思维中的一种它同样从对问题的思索开始, 它是学生对问题的思维方法更新的思维追求。所以, 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 让他们主动寻找问题、主动提出问题、主动解决问题。探索问题的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主动探索时, 区别真假, 吸收精华。要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不是轻而易举的。因为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水平是我们判断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心理表现。老师在平时教学时, 应该对学生耐心诱导, 启发他们进行归纳比较, 为他们设计寻找问题、应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处理问题的机会和平台, 深入寻找教科书在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和训练方面的素材, 精心设计具有创新思维恰当的实例, 让他们渐渐形成独立获得知识和创造性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

如讲授拉伸实验时, 利用电教设备, 演示色彩鲜明的图片, 对学生提出观察拉伸实验呈现实际现象的应该注意具体方面的细节, 要给他们提供宽裕思维时间, 让学生自己经历“亲自得到探索结论”的创新过程, 在实行创新经历中发展自己的行为能力。

二、机械专业要实行多样性教学

世界著名创新专家托马斯说过:创新能力的养成只有在思想自由和各方面安全的氛围中才可以完成。在机械专业的学校课堂教学中, 老师要注意构建民主、快乐的课堂环境, 为学生创设创新环境, 让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心理环境符合最佳时机, 才能保证他们心情舒畅, 思路开阔, 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创新思维都能够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因此使课堂效率最大化,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给他们自由表现的机会, 消除被批评的顾虑, 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 让他们形成创新思维意识。大量创造心理研究表明:在学习中相互讨论、遇到问题相互争论、不同意见相互辩论的教学方法, 对养成他们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很有利。所以, 专业教师在机械专业课堂教学中, 要能够科学处理教科书的重要部分、困难部分和教材知识的关键理论, 正确引导学生采用“三论”方式开展教学运动, 努力创设出师生、生生间快乐、公平的气氛, 为他们构建创新氛围, 如在机械专业的课堂教学中, 如果有学生能够提出和我们教者截然相反的意见, 老师应该引导他和自己一起讨论, 审查他的观点和我们教师的观念, 在共同探索中得出科学的结论。如此这样能够保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他们确立起自己形成独立思维及创新的自信心, 让他们创新思考力一直得到活跃。

在机械专业教学时, 我们要注意学生的思维具有其共同的规律, 但又具有各自的特点, 有时具有着比较大的差异性。学生在各自创新活动中他们的思维同时反映了自己个性特点, 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 老师要想方设法地激励和引导这部分学生培养自身的主动思维, 提问时要寻找新颖、奇特的思想, 寻求符合这部分学生的思维方法, 在问答中寻找创新思维的感悟点或灵感的接触点, 引导他们开展联想, 同时应用发散性思维从多维度、各个层面, 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维, 让他们从问题的多样性方面进行思考, 对问题进行跨越性思考, 提高思维速度, 这是提高他们学习质量的关键所在。

三、促进学习主动性, 养成创新习惯

心理学认为, 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它的作用是能够促进人们主动地仔细观察和分析事物。世界计算机专家比尔盖茨的成功就来自于他对信息学科长久的爱好———对计算机网络的不断追求;陈景润青少年时从老师那里知道上“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 懂得了“科学的皇后是数学, 数学的皇冠是数论, ‘哥德巴赫猜想’是皇冠上的明珠。”这个故事促使陈景润对数学有了很大的爱好, 在零件历经自己大半身的艰苦奋斗后, 最终获得了成功, 夺取了这棵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爱因斯坦也说过:“热爱是所有老师中最好的一个, 它比其它任何的东西都具有吸引力。”这些都证明了兴趣在我们的一切活动中的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它是我们成功的来源, 成功的动力。

在机械专业教学活动中, 老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自身就要注意学习和积累素材, 构建民主、公平、快乐活泼的课堂氛围, 列举他们所经历的身边熟悉的事情, 精心设问, 应用文字技巧, 把有趣的寓言故事、学生喜爱的音乐、充满智慧的谜语, 发人深思的漫画等引入课堂教学中。在他们的学习欲望被调动后, 老师要注意保护、维持并在此基础上千方百计进行提高, 此时可应用一些成功的实例进行鼓励。机械专业教学中的实习环节能够给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老师在实习厂家常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情况, 在学生成功完成一道实习题目时, 他们会非常高兴, 我们要把实验内容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使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机械专业知识紧密结合, 努力构建机械专业学科创新能力的开放式教育。

参考文献

[1]杨洁彬.教育心理学.北京:首都大学出版社, 1999

上一篇:小学教研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高考语文试卷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