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计划书公司

2024-09-10

融资计划书公司(精选8篇)

融资计划书公司 篇1

二零一五年五月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 1

1.1 项目概况 ........................................................................................................................ 2

1.1.1 项目名称 ................................................................................................................. 2

1.1.2 项目性质 ................................................................................................................. 2

1.1.3 项目申办单位 ......................................................................................................... 2

1.1.4 项目简介 ................................................................................................................. 2

1.1.5 项目建设地点 ......................................................................................................... 2

1.1.6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 2

1.1.7 项目建设工期及实施进度 ..................................................................................... 2

1.1.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2

1.1.9 经济指标 ................................................................................................................. 2

1.2 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 .................................................................................................... 2

1.2.1 编制依据 ................................................................................................................. 2

1.2.2 编制范围 ................................................................................................................. 3

1.3 结论及建议 .................................................................................................................... 4

1.3.1 结论 ......................................................................................................................... 4

1.3.2 建议 ......................................................................................................................... 4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 5

2.1 项目建设背景 ................................................................................................................ 5

2.1.1 兰州市教育资源缺乏 ............................................................................................. 5

2.1.2 兰州市经济发展良好,受教育需求增加 ............................................................. 7

2.1.3 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鼓励开办民办院校 ..... 9

2.1.4 XXX中学教育资源丰厚 ...................................................................................... 12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 13

2.2.1 响应政府关于全面发展素质教育,鼓励民办院校的政策 ............................... 13

2.2.2 顺应安宁区教育事业发展要求 ........................................................................... 14

2.2.3 促进兰州市教育均衡发展 ................................................................................... 15

2.2.4 改善兰州市教育环境,提升兰州市教育水平................................................... 16

2.2.5 提高学生素质文化水平,为私立学校的教育模式发展提供参考 ................... 17

第三章 市场分析 ....................................................................................................... 20

3.1 学龄人口趋势分析 ...................................................................................................... 20

3.2 生源总量分析 .............................................................................................................. 21

3.3 兰州市办学能力现状分析 .......................................................................................... 21

3.4 需求分析结论 .............................................................................................................. 22

第四章 项目规划与建设规模 ................................................................................... 23

4.1 项目规划 ...................................................................................................................... 23

4.2 建设规模 ...................................................................................................................... 24

4.2.1 建校规模 ............................................................................................................... 24

4.2.2 建筑内容及规模 ................................................................................................... 25

第五章 项目选址和主要建设条件 ........................................................................... 31

5.1 项目选址 ...................................................................................................................... 31

5.2 场址主要建设条件 ...................................................................................................... 32

5.2.1 地形地貌 ............................................................................................................... 32

5.2.2 气象水文 ............................................................................................................... 33

5.2.3 教育资源 ............................................................................................................... 33

5.2.4 产业环境 ............................................................................................................... 34

5.3 基础设施配套条件 ...................................................................................................... 34

5.3.1 供水 ....................................................................................................................... 34

5.3.2 供电 ....................................................................................................................... 35

5.3.3 交通 ....................................................................................................................... 35

第六章 建设方案 ....................................................................................................... 36

6.1 设计依据 ...................................................................................................................... 36

6.2 基本要求 ...................................................................................................................... 37

6.3 功能分区 ...................................................................................................................... 37

6.4 建筑工程方案设计 ...................................................................................................... 37

6.4.1 自然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2 建筑方案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 总图布置与公共工程 ................................................................................... 38

7.1 总图布置 ...................................................................................................................... 38

7.1.1 总图布置原则 ....................................................................................................... 38

7.1.2 总体规划构思 ....................................................................................................... 39

7.1.3 总平面布置 ........................................................................................................... 39

7.2 公用工程 .................................................................................................................... 39

7.2.1 无障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2 给排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3 供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4 综合布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 项目管理 ....................................................................................................... 40

8.1 项目管理总则 .............................................................................................................. 40

8.2 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及主要任务 .................................................................................. 41

8.3 项目建设管理内容 ...................................................................................................... 41

8.3.1 工程监理 ............................................................................................................... 41

8.3.2 质量管理 ............................................................................................................... 41

8.3.3 进度控制 ............................................................................................................... 41

8.3.4 资金管理 ............................................................................................................... 41

8.3.5 合同管理 ............................................................................................................... 41

8.3.6 项目协调 ............................................................................................................... 41

8.3.7 竣工验收 ............................................................................................................... 41

8.3.8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 41

8.4 工程招标 ...................................................................................................................... 41

8.4.1 招标范围 ............................................................................................................... 41

8.4.2 招标方式 ............................................................................................................... 41

8.5 项目实施进度 .............................................................................................................. 41

第九章 卫生、健康及安全 ....................................................................................... 42

9.1 卫生 .............................................................................................................................. 42

9.2 健康 .............................................................................................................................. 42

9.2.1 身体健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2.2 心理健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3 安全 .............................................................................................................................. 42

9.3.1 安全与卫生的因素识别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3.2 防范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 消防、环保、节能及绿化 ........................................................................... 43

10.1 消防 ............................................................................................................................ 43

10.2 环保 ............................................................................................................................ 43

10.2.1 环境保护措施原则与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2 主要污染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3 环境保护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3 节能与节水 ................................................................................................................ 43

10.3.1 依据与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3.2 节能节水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4 绿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与管理团队 ............................................................................... 44

11.1 组织机构 .................................................................................................................... 44

11.2 师资队伍 .................................................................................................................... 44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45

12.1投资估算范围和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1 投资估算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2 投资估算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项目投资估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资金筹措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三章 财务预测 ................................................................................................... 46

13.1 财务假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财务预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1 收入预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2 成本预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3 利润预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1 财务现金流量表预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2 财务现金流量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3 总投资收益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4 财务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四章 社会效益分析 ........................................................................................... 46

14.1 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 提升学生素质文化水平............................................................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3 部分解决社会就业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 ............................................................................................... 46

15.1 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融资计划书公司 篇2

企业融资理论的开创性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MM理论。早期的MM理论认为企业价值与其融资结构无关,该理论忽略了企业所得税等各种因素,因而受到实践的质疑。1963年,莫迪利安尼和米勒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正,认为考虑公司税后负债率增加可以提高企业价值。权衡模型理论在MM理论基础上引入破产风险,认为企业最佳资本结构是债权边际抵税效应与边际破产成本相等的均衡点,后期的权衡理论又将负债的成本从破产成本扩展至代理成本、财务困境成本等方面,使理论进一步深化。上述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企业融资结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融资结构也称资本结构,系指某个时点企业各种资本来源的对比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之间的构成比例。在企业融资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学者开始从不对称信息的角度对企业融资问题进行研究,形成了融资优序理论。融资优序理论认为,由于信息不完全和逆向选择的存在,企业呈现出明显的融资偏好:先内源融资,之后考虑银行借债或债券筹资,最后才发行股票。近年来融资优序理论与权衡理论逐渐成为企业融资理论的主流。

在融资与融资偏好理论方面,国外的学者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Shyam Sunder and Myer s(1999);Robert and Anuja(2000);Hovakimianetal(2004);Haan and Hinloopen(2003)从企业融资动态“偏好”为出发点进行研究,研究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得出上市公司“先内融资,再外债务融资,最后股权融资”的融资偏好的结论。Myers and Majluf(1984);Chirinko and Singha(2000)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融资若债务融资不能满足融资需求才会考虑利用股权融资,表现出明显的融资偏好特性。在西方企业融资理论与实证研究不断发展的同时,国内理论界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王素莲(2003)等人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股权偏好融资。利用资本市场的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确有许多优势,但其特征是并不直接观察上市公司的“行为过程”,而是根据“资本市场运行‘结果’数据来推论上市公司的‘行为过程’”(陆正飞,2003)。葛永波(2007)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特性时指出,企业融资理论具体体现为静态的融资结构特征与动态的融资偏好两个方面,静态上的融资结构特征与动态上的行为偏好是不同的概念,只有当企业融资偏好受到的约束较小,融资结构特征才能较好地体现出偏好的本质。因此,基于融资结构特征而得出的股权融资偏好结论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命题。

二、我国企业的融资悖论及其现状

纵观我国上市公司,从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关系看,未分配利润为正的公司,1998年~2005年内源融资比率平均为24.14%,而外源融资比率平均达到了75.86%,企业对外源融资体现出较强的依赖性;未分配利润为负的公司,内源融资比率平均为-5.86%,说明外源融资比率超过100%,即公司融资完全依赖于外源融资。上述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内源融资在融资结构中所占比率较低,企业对外源融资的依赖性非常强。其次,从外源融资结构来看,未分配利润大于零的公司股权融资比率平均为73.25%,债务融资比率平均为26.75%,未分配利润小于零的公司股权融资比率平均为67.80%,债务融资比率平均为32.20%。上述数据显示:无论是未分配利润大于零还是小于零的样本企业,外源融资中股权融资所占比率远高于债务融资。综合各种融资方式,可以看出,上市公司融资主要依赖股权融资,其次是借款融资(包括非银行借款负债)、内源融资,企业利用发行债券进行融资的比例极低(葛永波,2007)。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基本体现出“股权融资—借款融资—内源融资—债券融资”的依赖顺序。这种结果与国内学者对上市公司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即我国上市公司具有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这种偏好与融资优序理论相反,这一现象称之为上市公司的“融资悖论”。

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实际融资结构背离现代融资结构理论的原因,我们可以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1.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不佳,企业不能获得足额的内部融资

内融资的主要来源是公司的留存收益,留存收益的主要来源是公司的盈利。因此,公司经营业绩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股东投资收益的高低,而且关系到公司资本积累的大小,进而关系到公司发展所需资金的自我解决程度。汤新华(2003)通过对48家农业上市公司1999年至2002年平均税后利润、平均每股收益和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农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整体呈下降的趋势,尤其是2000年经营业绩大幅度下降,与1999年相比,平均税后利润下降67.54%,平均每股收益下降68.18%,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降65.71%。且这三个指标各年数值除1999年外均低于同期全部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2. 我国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得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偏高,一是因为我国股权融资实际成本并不高:一方面,上市公司普遍享受着政府给予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使实际税负降低,从而大大降低了融资的实际成本。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很低,不分配、少分配的现象十分普遍,即使分配股利,也时常偏好股票股利,而较少采取现金股利的方式进行分配。因此,低股利支付率就意味着低融资成本。二是股权融资具有软约束。公司如进行债务融资,必须按借款合同约定的期限还本付息,无法或不按借款合同约定的期限还本付息,将遭致冻结存款、封存资产等结果,必将影响公司的信誉,影响公司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因此,按期还本付息是一种“硬约束”。相对于债务融资,进行股权融资不存在还本付息问题,再加上没有太大的股利支付方面的压力,公司完全处在软约束之中。宽松的环境,使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

3. 资本市场结构单一抑制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

我国尚未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无法满足多层次融资者的需求,使得融资者无法寻找更多的融资来源;其二在资本市场的运行过程中,政府对市场过度干预,市场监管制度不够完善。对违规行为缺乏及时有效的应对手段和相应法律责任的认定处置;而且我国法律对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框架不完善,对损害投资者权益的行为缺乏民事责任的规定,极大地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等等,这都使得公司偏向股权融资。

三、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

1. 完善股权融资相关制度规定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不长,市场经济体制又处于初建阶段,各种法规、制度尚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

就股权融资而言,近几年出现的配股热、增发热就反映出相关制度方面存在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融资结构的不合理。为此:应进一步严格股票发行的核准制度,在我国,股票发行是一种稀缺资源,为了保证稀缺的资源能产生最大的效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必须严格股票发行的准入门槛,以便让最有条件、最有发展前途的上市公司筹集到发展所需的资金。其次,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保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可靠性。由于市场游戏规则不完善,市场竞争常常出现无序状况。为了防止因无序竞争造成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失真,以骗取股票发行的资格,应当加强对中介结构的监管。第三,加强对股权融资使用效益的监督检查,防止上市公司盲目融资、盲目投资,浪费资源。

2. 优化融资结构和股权结构,完善企业治理机制

上市公司应当转变融资理念,优化企业筹集资金的利用效率,提高内源融资的比例,使内部资金得到有效的应用;提高外源融资中债务融资的比例,主动调整资本结构,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形成协调发展的企业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构建多渠道、低成本的筹资体系,平衡债权约束和股权约束、形成有效企业融资治理结构。优化股权结构,通过合理资产价值调整,逐步推进国有股份的转让与上市流通,打破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局面。同时要鼓励股权所有者多元化,并加大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促进股市投资的理性化。促进“同股同权”,切实保障股东权益及股东对经营管理层的约束。完善经理激励机制,给予经理人部分股权,使经理人的收入与公司股票市场价格挂钩,并建立经理报酬与公司利润的挂钩制度,从而激励经理人做出更加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决策,提高公司资金的使用效率。为企业的可持续融资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3. 加大R&D资金投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研究与开发活动对于增强企业竞争力,使企业持续快速发展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因此技术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是上市公司创建竞争优势,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上公司应当根据市场需求的趋势及变化,注重技术进步,加大R&D资金投入,大力吸引高新技术人才,加强技术开发,优化R&D活动的绩效,对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塑造适合自身特色的核心产品,依赖高科技产品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通过与高校等具有先进科研开发水平的机构合作,组成以有市场的产品为目标的产、学、研联盟,使高校做出的理论成果更具有实践价值,进而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应当形成一种以优良的经营绩效吸引人才和资金,再以足够的资金和技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还要积极获取政府及其他组织、机构及个人对上市公司的R&D融资,扩宽企业研发资金的来源渠道。

4. 完善企业外部资本市场,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适应企业的多层次融资需求和投资者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需求

要重点规范和发展主板市场,并根据各方面条件的成熟情况,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为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和创业型企业增加融资渠道。在继续培育股票主体市场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市场产品,拓展债券市场,建立统一互联的证券市场,建立由市场主导的创新机制,营造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扩大公司债券发行规模,把拓展债券市场作为扩大直接融资的重要途径。改善政府行为,强化有效监管,完善证券市场监管部门职能,保证市场的交易主体在一个合适的平台上进行公平公正的交易。完善有关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法律制度,恢复投资者信心。

摘要:融资理论重点研究企业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之间的构成比例,近年来融资优序理论与权衡理论逐渐成为企业融资理论的主流。然而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与传统融资优序理论相悖的现象,为了促进上市公司的健康稳步发展,我们必须从法律和企业本身的治理结构等方面解决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关键词:上市公司,融资结构,融资偏好,融资悖论

参考文献

[1]汤新华:农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研究.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12

[2]陆正飞:中国上市公司的行为研究.会计研究,2003,10

[3]葛永波:企业融资偏好与融资结构特征的背离—基于农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07,5

[4]王素莲: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悖论的经济学思考.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2

[5]Chirinko R.S.,Singha A.R.:Testing statictrade of fagainstpecking or dermodels of capital stru cture:acritical comment.Journal of Fin ancial Economics,58:2000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和转融资计划 篇3

但是,股份权益按约定分配给员工,这部分股份实际上就成为了优先股。这样,“长期持有”就和“持有时间不低于35个月”产生了矛盾。而且,据测算,现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到35个月后,刚好赶上第五轮大行情。那就既能在股市低迷时享受高于其它股东的权益,又能在股市上涨时得到超额收益。这本身就有违上市公司员工持股的规定。因为,既然享受优先股待遇,就理所应当长期持有,也就不应有“持有时间不低于35个月”的规定。该规定若要实行,也应有另外的限制,如:只对离职员工而言,且也只应是离职员工卖出多少,新接替员工或其它员工就应买入多少,或通过交易所系统按市场价买入卖出。同时,更应规定:在公司亏损且无力向员工持股(优先股)分红并不向全体股东分红的情况下,才可在二级市场变现。总体来说,与其实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不如限制高管对已持公司股份的变现更为实际,如:高管不论辞职与否,都至少应长期保持自己所持公司股票的20%-30%,直至公司退市。这样对稳定股票市场才将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不如此,不足以遏制上市只为变现的恶劣行径。

又有消息说,转融通试点初步计划在10家券商中进行,而且打出旗号是金融创新。这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其一,在各家证券公司内融资融券,尚可由各券商自己掌控,各自防范风险。一旦转融通,不但难以掌控业务本身,而且风险也陡然增大数倍。一环出错或断裂,引起的连锁反应将未可预知,多米诺骨牌效应将是很可怕的。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种转融通实际上是资产证券化的变种,亦即变相的资产证券化。这不是金融创新,而是已在美国金融风暴中起极环作用的金融衍生品的某种翻版。

这种作为金融衍生品翻版的变相资产证券化,已在某些方面有所表现。如:文化市场,把一件艺术品划分成若干等份出售,不是股份制却按股票市场交易手法交易,甚至文物市场也有类似作法。由于是圈子市场,暴涨后的暴跌只能使“股东”颗粒无收,因为一件艺术品或文物是不可能真正拆分的;又如:有的担保公司替某些所谓实业厂家担保贷款。因这些厂家欠缺一些借贷条件,担保公司就对它们刻意进行某种虚假包装,以达符合贷款条件。把从银行以低于市场高黑利息贷出的款,再按小额贷款公司的高利转贷给经包装过的厂家,从中赚取高额利息差。这种打着为小微企业服务的旗号,钻国家利息政策空子的卑劣行径,无疑是将利息差在半明半暗的市场进行低价吃进、高价卖出的非法资产交易;再如:有的银行,按国家利息将一笔款贷给某客户,为了实际维持不对称降息前的利息差,又将此贷款额度以低于国家贷款的利率而高于国家存款浮动利率,做成理财产品卖出,再将收回的相当于该贷款额度的钱再次以国家利息贷出,再以理财产品卖出收回的贷款额度,几个来回,就可在国家合法贷款利率下增加利息差收入。这一切的关键是:在贷款还未真正收回时,就已将贷款额度作为理财产品卖出。因此,风险也是异常明显的:只要有一笔贷款还不出或还款出现偏差,就会引起资金链断裂,这种翻版的所谓金融“创新”衍生品难道不是变相的资产证券化吗?

上述种种做法,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但却显然有违中央作出的关于抑制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决策。这一切源于人们对财富的疯狂追逐,已不满足于从实业获取的速度,而更愿意从虚拟经济和金融衍生品的暴富神话的速度中获取。这种不顾实体经济的追逐是很危险的,美国的金融风险就是前车之鉴。

(作者系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特邀副研究员、民盟盟员)

某新能源公司融资商业计划书 篇4

XXXX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商业计划书 二零一四年十月

巨柱智伟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前 言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它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伸出所产生的热能。也可以说,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很多新能源分布均匀,对于解决由能源引发的战争也有着重要意义。巨柱智伟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目 录 第一节 公司基本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1

一、公司基本情况..........................................................................................1

1、公司的成立与目标................................................................................1

2、公司的股本结构.....................................................................................2

3、公司组织管理、决策方式...................................................................2

二、公司主要经营状况................................................................................4

三、公司创业人员的背景和素质。...........................................................4

四、公司发展规划..........................................................................................5

1、公司三年发展规划.............................................................................5

2、关键成功因素:.....................................................................................5 第二节

公司产品及市场分析.....................................................................6

一、产品、特点及优势.................................................................................6

1、产品...........................................................................................................6

2、特点及优势..............................................................................................7

二、行业和市场...............................................................................................7

三、公司的独特性及市场竞争力...............................................................8

1、独特性.....................................................................................................8

2、市场竞争力..............................................................................................8 第三节融资需求及财务预测.........................................................................9

巨柱智伟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公司目前财务状况和资本结构...........................................................9

二、融资需求...................................................................................................9

三、财务分析.................................................................................................10 第四节

公司运营和管理...........................................................................10

一、发展战略.................................................................................................10

二、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11

1、公司的组织结构...................................................................................11

2、管理模式................................................................................................12

三、人力资源规划........................................................................................12

四、研究与开发.............................................................................................13

1、新产品开发管理...................................................................................13

2、研究开发计划.......................................................................................14

五、市场策略.................................................................................................14

1、总体战略................................................................................................14

2、营销策略................................................................................................14

3、营销手段................................................................................................15

六、外部支持.................................................................................................16

七、资本运营.................................................................................................16 第五节 投资方的介入和退出...................................................................17

一、投资建议.................................................................................................17

二、投资方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地位、作用.......................................17

巨柱智伟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三、资本退出.................................................................................................18 第六节 风险及对策..................................................................................18

一、风险..........................................................................................................18

1、技术风险。........................................................................................18

2、市场风险................................................................................................19

3、经营风险................................................................................................19

4、财务风险................................................................................................20

二、对策..........................................................................................................20

1、技术风险对策.......................................................................................20

2、市场风险及对策...................................................................................20

3、经营风险及对策...................................................................................21

4、财务风险对策.......................................................................................21

第一节 公司基本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

一、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的成立与目标 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致力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现有总资产3000万元人民币。 注册地址:XXXXXXXXXXXXXXXX  注册资本:1000万元 法定代表人: XX 成立时间:

XXXX年9月  经营宗旨:开发新能源、减少污染、回报社会 目标:能源使用过程中

产生的烟气污染是时下亟待解决的,我公司立足于研究新能源的开发,减少能源使用中产生的污水是本公司首要目标。公司的技

术、市场发展过程 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能源研究开发技术,组织强有力的研究开发团队,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各项新能源方面拥有专业的项目小组,时至今日我公司已经对风能、太阳能、潮汐能三个新能源方面有一定的成果,巨柱智伟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我公司的技术成果在工业生产制造、居民生活、交通运输等方面都有相当广泛的使用。使用我公司的技术成果的企业对于本公司的产品都有相当高的评价。

巨柱智伟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将立足中部沿海市场,根据新能源的特殊性开拓具体的市场。

2、公司的股本结构 本公司为个人投资模式。

3、公司组织管理、决策方式 组织管理的基本

原则:公司新能源的特殊性和能源使用的普遍性,超越经营职能,灵活地组织和管理。 建立授权型、扁平化组织结构,以满足公司快速发展和创新的需要。以合作化的人

性管理思想为指导,建立以目标管理为基础、以项目管理为核心、同时实施数字化管理、柔性管理、知识管理的多元化管理模式。 战略决策实行以董事长为核心的集体决策;在以董事长为首的公司领导小组通过讨论和表决的方式来决定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以“企业宗旨”和“企业目标”为风向标,努力发张和壮大公司的市场。公司经营决策方法科

学化。充分运用“软”、“硬”两种技术和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把专家的智慧和经验与用数学模型进行系统分析结合起来。公司经

营决策体制科学化。随着公司的迅速扩展,公司

巨柱智伟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将逐步建立起经营决策系统、信息系统、智囊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有机构成的完善的经营决策体制。公司经营决策程序科学化。反馈 各部门 领导董 小组 经理及事成员 长 发确收制选现定集定择 可 问目资方方题 标 料 案 案 行 贯追 彻踪实检 不可行 施 查 反馈

巨柱智伟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二、公司主要经营状况

单位:万元/人民币 2010 2011 项目 年期 800 1000 主营业务收入 200 250 主营业务利润 100 125 利润总额

税后利润

1800 2800 总资产 1100 1225 净资产 25% 25 销售利润率 9.1% 9.1% 净资产利润率

1、研发费用 2010年公司研究开发费用为250万元,2011年为100万元。

三、公司创业人员的背景和素质。董事长,XX,男,46岁,高级工程师,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199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XX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总经理,XXX,男,40岁,大学本科。2000年7月能源开

巨柱智伟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发与研究专业毕业,在新能源研发利用行业工作多年,既新能源开发,又有管理、经营和指挥才能,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深邃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会计主管,XX,女,经济类大学本科,精通会计业务和财务会计法规,敬业精神和原则性很强。

四、公司发展规划

1、公司三年发展规划  2015年,完成资金、形象、技术、人才四大工程建设。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其中太阳能销售收入1350万元,潮汐能销售收入650万元,税前利润达到800万元。 2016年,完成股份制改造,进入国内软件企业“50强”。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其中太阳能销售收入2600万元,潮汐能销售收入1400万元,税前利润达到1500万元。 2017年,达到二板上市企业标准并上市。实现销售收入10000万元,其中太阳能销售收入6500万元,硬件销售收入3500万元,税前利润达到2800万元。

2、关键成功因素: 奉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倡导团队精

神、创新精神。对新能源的现状及发展趋

势有深入的研究。有独立研究开发能力,能够根据顾客和市场需要不断

开发出新产品。建

立动态联盟,把非核心技术交给合作伙伴完成,公司对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使用能源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面研发,集中精力培育和发展核心技术及前沿技术,从而实现技术的成功“嫁接”和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第二节 公司产品及市场分析

一、产品、特点及优势

1、产品 公司立足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以推动和加快对能源使用行业的工业改造和减少居民生活支出等,开发更具有实用性的新能源和产品为目的,以解决生态环境和高效率生产为企业使命。现已开发的产品是:  《太阳能开发利用产品》 《潮汐能开发利用产品》

 《垃圾燃烧再回收开发》 正在开发产品: 地热能开发技术

待开发产品: 核能 在工业生产中的使用技术 巨柱智伟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可 再生能源的开发

2、特点及优势  技术先进:基于国内外对新能源的开发技术,加上自我的创新意识开发新能源,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拥有企业产品的特色。 前瞻性:公司产品的开发充分考虑世巨柱智伟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界和国家对于生态环保的认识,立足于众多工业企业的生产改革,确保了产品技术的前瞻性。 功能实用:公司产品利用太阳能和潮汐能等再生能源,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减少经济投入,达到“一次投资,终身受益”的目的。 通用性强:司产品品种较多,适合各工业企业和居民生活。运行可靠:

拥有强大的技术维护团队,在后期的运营管理中,可通过收取一部分维护费用对客户进行产品的维护。保证产品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二、行业和市场 公司是着眼于时下能源紧缺,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价格不断攀升的现状,另外国内新能源开发企业还比较少,我公司在国内走在行业的前端。工业生产技术和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那么对能源利

巨柱智伟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用方面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所以,本公司生产的产品肯定会受到社会的亲睐。

三、公司的独特性及市场竞争力

1、独特性 公司是新能源开发和生产的专业公司,承担着国内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重任,着眼于中部沿海城市,辐射周边,积极开拓全国市场。

2、市场竞争力 公司的竞争优势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优势。

公司拥有实力雄厚的技术队伍,掌握了当今国内新能源开发与生产方面领先的信息技术。 政府支持优势。新能源的使用是国家乃至世界即将发展的趋势,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本公司的产品有强大的政府支持。产品组合优势。公司已经开

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利用产品,对太阳能和潮汐能的使用技术已经达到成熟的阶段。市场优势。公司立足中部沿海城

市,这些城市经济发展快,民众素质较高,容易接受新产品、新技术;沿海城市可以使用潮汐能相关产品,完全适合公司的发展要求 质量、成本优势。公司依托国内外先进

技术,研究开发

巨柱智伟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新的产品,再利用新材料、新生产技术对开发成果批量生产,以“质量”来为产品做宣传。 管理优势。公司管理队伍整体素质较高,有着良好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富有激情和创新精神。第三节 融资需求及财务预测

一、公司目前财务状况和资本结构 公司目前财务状况良好,流动比率极高,资产负债率很低。这一方面表明公司财务稳定,但也说明公司没有享受到“财务杠杆”效应。

二、融资需求 公司拟吸收风险投资1000万元,可以分两期投入。第一期40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太阳能利用产品技术》在全国的的推广应用以及《风能利用系统》的调研开发,具体用途见下表:

序号 项目 金额(万元)《太阳能利用产品技术》 1 200 在全国的的推广费用 《风能利用系统》的调研 2 200 开发费用第二期60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核能民用的技术开发和研究,将核能民用化将是世界发展的潮流。具体用途见下表: 序号 项目 金额 核能的开发利用 1 600

三、财务分析 附表:

1、损益表

2、费用成本预测表

3、现金流量表

4、资产负债表 第四节 公司运营和管理

一、发展战略 总体战略:建立

动态联盟,形成核心层、紧密层和松散层相结合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所为,有所不为,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网络化合作体系,进行契约式研究、开发、销售,以培育和发展公司核心技术,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坚持 “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 坚持“提供高品巨柱智伟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质产品,实现价廉物美”的市场竞争策略。 充分运用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两种手段,积极开拓产品市场与资本市场,实现公司跳跃式发展。注 重知识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巨柱智伟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二、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

1、公司的组织结构 公司以创新精神大胆改革原有的管理模式,打破传统的劳动分工理论,再造业务流程,结合开放式知识型企业的特点,建立起跨越职能部门界限和以满足顾客、市场需求为核心的工作团队,力求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柔性化。公司成立了公司运营小组,它既是公司的智囊部门,又是公司实施运营和管理工作的中心。公司组织结构图如下:

董事会 监事会 总经理 公司运营小组 生产部 研发部 市场部 行政财务部 公司组织结构以授权型、扁平化、动态性为主要特征,淡化部门界限,改变传统组织结构的刚性,增强快速反应能力,以实现公司整体最优而不是单个部门或环节最优。

为防止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公司将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拟设立独立董事两名。

2、管理模式 以合作化人性管理思想为指导,以目标管理为基础、以项目管理为核心,同时实施数字化管理、巨柱智伟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管理、知识管理。目标管理:将公司

三年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层层分解、落实,明确责任,以目标为尺度进行考核。数字 化管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公司的内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与信息的快速传递。 柔性管理:提倡“人性为本”,建立柔性组织,实行弹性工作,提供特色柔性产品、服务,增强公司灵活性、适应性和创新性。 知识管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优势来自对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公司将建立基于内部网络的知识库,完善知识共享机制,培养和提高公司的集体创造力。

三、人力资源规划 人才是新经济时代的财富之源。新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财富。公司奉行人本主义企业文化,以实现员工价值最大化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巨柱智伟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建 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智力、时间结构,创造崭新的人才空间,实现人才的互补效应。建立公开、公平、公

正的绩效考评体系与合理的薪酬制度。推 行“员工持股计划”,实现知识与资本的结合,构建利益共同体,增强公司发展的动力。 采取股票期权等多种股权激励方式,促使经营者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解决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目标背离问题。导入竞

争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积极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建立

起集管理培训、技术、学位培训和新员工上岗培训于一体的培训体系。提倡员工之间交叉互动式学习,同时,与大专院校合作以委托培养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员工素质,实现公司价值与员工价值的同步增长。

四、研究与开发

1、新产品开发管理 公司积极推行项目管理,引入工程化管理思想,按照国际的技术标准,对应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系统等各个环节进行严密监控,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建立起一个过程受控、紧密衔接、闭环运行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实现“产品无缺陷、系统无故障、服务无投诉”的质量目标。巨柱智伟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开 发人员实行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制。开发人员的报酬与其工

作量和开发质量相结合。制定项目利益分配制度和综合技能考评制度,实现技术人员考核制度化。

2、研究开发计划 为了巩固并长期保持公司产品竞争优势,公司加强研发实力,将对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以及核能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开发,形成公司“发芽期”、“种子期”、“结果期”产品并存的合理的产品结构线。公司计划每年提取当期销售额的10%作为研发基金,提高研发人员待遇,改善研发条件,以提高公司的产品竞争力。

五、市场策略

1、总体战略 实行 “提供高品质产品,实现价廉物美 ”市场竞争战略;  以《运政管理信息系统》为拳头产品,以中部沿海城市为基地,以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为突破口。建立有效的销售渠道和强大的

销售队伍; 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利用工业的市场资源进行相关产品的销售。

2、营销策略

巨柱智伟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第 一步:立足本市,将公司研发的《太阳能开发利用系统》等产品在本市及周边城市进行推广,并挖掘客户对相关产品的需求。第二步:巩固公司在

新能源市场的领导地位,以《运政太阳能开发利用系统》为拳头产品,开拓全国市场。 第三步:实施国际化战略,开拓产品出口渠道,涉足世界新能源改革的广阔市场。

3、营销手段 加强扩大公司知名度和影响力的

宣传工作,在全国性的专业报刊、杂志上刊登广告、开办相关栏目。丰富公司网站内

容,并与环保部门的网站相链接。通过网页宣传、推广公司的产品及服务,并为客户提供网上咨询、网上培训。建立产品演示中

心。在公司内常年设立产品演示厅,以便直观、形象地向客户展示公司的产品及其使用功能。与各地环保部门、企业保持联系,建立一个对市场、对竞争对手反应灵敏、快捷的信息网络体系。

1、销售队伍的组建 公司将逐步建立起一支由市场部、驻外办事处、合作伙伴、市场兼职人员组成的多层次、网络状的销售队伍,采取“先入为主”的策略尽快占领全国市场。

巨柱智伟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品牌战略 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宣传工作和品牌经营力度,扩大“XX新能源”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之成为国内新能源产品的著名品牌。

六、外部支持 公司获本市科技园扶持,即将入驻科技 园。科技园是国家火炬计划高科技产业基地,具有适合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局部优惠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公司作为国内

新能源开发行业的领头兵,收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享受国家和省市对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创新企业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公司将

设立顾问团,邀请著名院校新能源研究、生产等方面的专家教授和世界新能源研究中杰出技术管理人才担任研发和管理顾问,逐步建立外部智力支持体系,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管理支援。

七、资本运营 企业的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是相辅相成的,产品经营是基础,资本经营则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除了搞好产品经营,公司将积极开展资本经营,突破传统的利用外部资源窄小的方式,充分实施外部交易型战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资源,建立产品经

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的全面运营机制。公司将积极运用联合、兼并、收购、托管、投资参股、控股、改制上市等方式以及这些方式的组合,充分整合内、外资源,实现公司的跨越式发展。巨柱智伟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第五节

投资方的介入和退出

一、投资建议 为尽快占领国内新能源技术领域,公司拟吸收风险投资1000

万元,可分两期投入,其中第一期投入400万元,第二期投入600万元,以确保公司三步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圆满实现。

二、投资方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地位、作用 投资方通过选派董事参与公司决策,但是不干预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投资者可向公司委派一名财务监督员,监督公司资金运用情况。若不委派财务监督,可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行使监督工作。公司每月向董事会和投资者提供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公司总经理必须向董事会书面汇报当月经营状况和下月财务预算计划。投资者可要求总经理向其汇报经营状况,但每季度最多一次。

巨柱智伟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三、资本退出 风险投资者并不是要长期持有公司股份,而是要在适当的时候退出,并取得收益。我们把投资者在退出时候的资本最大化增值放在重要的位置,将始终坚持“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投资者退出的方式主要有IPO(首次公开发行)、出售、清算或破产三种,其中IPO是最成功的退出方式,上市退出所带来的收益高于其他退出途径。我国即将设立创业板,这就大大增强了风险投资家通过IPO形式退出的可行性。公司在三年内将密切关注创业板市场动态,时刻与证券业界保持联系,力求2017年公司在创业板上市,风险投资家成功退出。第六节 风险及对策

一、风险

1、技术风险。新能源行业本身是一个风险很大的企业,这是一个新的领域,如果企业不能够居安思危,抢占技术的制高点,直接后果就是企业衰退倒闭。公司能否始终保持领先的技术水平,及时与世界先进技术对接,不断的学习创新,将直接影响其未来的兴衰成败。

另一方面,国内的新能源技术迄今为止,还没有比较成熟的核心技术,迅速建立自己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产品,将是本公司急需解决的战略性问题。公司技术风险主要体现为新能源试验开巨柱智伟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发失败,而其中的研究开发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人才素质以及对新能源领域的研究以及对于市场的开拓是否有深入的调研、了解与掌握。

2、市场风险 市 场价格波动。随着潜在进入者与行业内现有竞争对手两种竞争力量的逐步加剧,各公司会采取“价格战”策略打击竞争对手,因而引起公司产品价格波动,进而影响公司收益。销 售不足。公司客户主要是各地区工业企业、居民个体,在市场进入方面很可能会遭遇区域壁垒——即地方保护主义的限制。

3、经营风险 人力成本上升和高素质人才不足

公司为稳定技术人员和吸引外部优秀人才,必将采取一系列的奖励措施,因此人力成本的投入必然会逐步增加。同时,由于公司处于创业阶段,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在开始时同其他公司相比可能会存在一定差距,从而增加了引进高素质人才的难度。管理风险

巨柱智伟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随着公司规模的急剧膨胀,公司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可能不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

4、财务风险 公司在发展初期,财务风险主要体现为资金短缺风险,即资金不能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对策

1、技术风险对策 奉 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以实现员工价值和公司价值的共同增长;  坚持“您有多大能耐,就给您搭建多大的舞台”的人才理念;  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如员工持股、股票期权等,尽可能地吸引并留住人才; 提供优质的工作、生

活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给予员工

发展所需要的空间和支持,满足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聘请数名新能源行业的专

家和教授对公司的研究开发给予业务上的指导。

2、市场风险及对策 巨柱智伟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进 一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综合竞争力,增强产品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加快对新产品 的开发进度和加强对新能源领域前沿技术的研究与探索,增强市场应变能力,丰富产品结构; 建立一套完善的市场信息网络体系,制定合理的销售价格,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实施品牌战略。

3、经营风险及对策 推 行目标成本管理,加强成本控制; 采取内

部培训、外部培训等多种措施,提高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 倡导组织创新、思想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4、财务风险对策 构筑和拓宽畅通的融资渠道,为公司的

P2P投融资咨询管理公司计划书 篇5

计划书

目 录

项目概要........................................................................................2

一、公司概况.................................................................................2

二、业务形态.................................................................................3

三、公司的经营结构......................................................................4

四、公司的股本结构......................................................................5 项目概要

主要以P2P信用贷款服务为基础建立投融资双向服务平台,对应两端的需求,一端是有金融资金需求的机构或高成长型人群;另一端是闲置资金出借者,使其实现投资理财收益。还可针对一般的中小企业进行企业融资或项目融资,低成本获取贷款、风投或天使投资,以及帮助其对股权或债权融资方式进行比较、选择、建议和实施。

一、公司概况

*企业定位

1.符合法律法规关于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的规范性要求,设立正规投融资咨询服务平台;

2.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项目资源和客户需求高效率对接; 3.以本地资本渠道资源为依托,聚合吸纳国内优势资金,服务西南地区优势项目和新兴发展企业;

*主要发展战略目标和阶段目标

首先,有效整合本地客户资源、资本资源,完成线上P2P系统的测试和上线,重点策划促成几起投融资经典案例,初步建立起品牌信用度;

其次,通过线下线上渠道拓展,扩大规模。尽量专注于金融资产标的推出产品,以建立行业认同度,在P2P的一个细分领域做到极致。

之后,以掌握的金融商业资源为依托,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和优势项目提供包括风险投资(VC)、股权投资(PE)及企业并购服务的咨询服务;

最后,还可设立投资基金,直接投资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以获取财务投资收入。

二、业务形态

*主要业务

1、融资服务:主要针对金融资金需求者,以其提供的现金或证券质押为保证,发布融资标的,编制融资方案,并促成交易,收取佣金;

2、投资顾问:为资金出借者提供项目推介、方案遴选和资金流转等中介服务;帮助其完成投资理财,实现收益;

3、一般咨询服务:如风险投资(VC)、股权投资(PE)服务;企业兼并收购及重组顾问;管理咨询等。

*业务对象

1.主要的融资服务目标客户群是西南地区(特别是本地)具备良好信用和一定资产实力的从事金融投资的机构投资者或个人;

2.主要投资服务对象为有闲置资金的合格投资人。*利润的来源及持续营利的商业模式

1.融资咨询服务佣金收益:对完成的融资项目向融资方收取服务佣金;

2.沉淀资金收益:对于吸纳的投资者资金,可与存管银行进行协议交易,获取收益;

3.投资收益:后期可以自有资金进行项目投资或所募集资金进行投资或短期拆借,获取固定收益或投资性收益。

三、公司的经营结构

公司经营管理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副总经理、部门经理行使相应的业务开发及所涉及员工及公司财物的使用和管理权力。具体部门设置如下:

1.技术运营部:负责线上平台的技术运营,集平台维护、管理、运营为一体,维持系统的平稳性,保证客户的操作实现,不断改进用户体验。

2.市场部:负责具体项目运作,向客户提供投融资方案,协助其完成具体动作。不断搜集市场信息与客户资料,建立丰富渠道资源,督促合同的执行及客户关系的维护;

3.策划部:负责品牌建设和推广工作,扩大企业和产品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根据市场情势和客户需求不断开发新型产品;策划举办商业性融资会展以及路演;

4.财务部:负责公司管理费用的成本计算和执行,公司工资的核算下发,编制公司财务分类报表,为公司的经营决策提供财务手段支持。

四、公司的股本结构

融资计划书 篇6

来源:法律快车时间:2014-02-26阅读:239

私募股权融资计划书

(一)融资计划书的制作

企业进行私募股权融资,一份精心准备的融资计划书是必需的,不仅可以吸引投资者,帮助投资机构了解企业,而且可以帮助企业规划未来行动。融资计划书,企业可以自己制作,也可请财务顾问、会计师或者律师帮助。总体上说融资计划书要避免出现如下问题:

1、对商业模式、产品及服务的前景过分乐观,令人产生不信任感。

2、数据没有说服力,与产业标准相去甚远。

3、导向是产品或服务,而不是市场。

4、忽视竞争威胁,选择进入的是一个拥塞的市场,企图后来居上。

5、缺乏应有的数据、过分简单或者冗长,关键问题含糊其辞。

6、没有明确的目标,不切实际的预测。

(二)融资计划书的内容

1、摘要

摘要部分是整个融资计划书精华的浓缩,是投资机构最先阅读的部分,所以摘要内容力求精练有力,重点阐述公司的投资亮点,如净现金流量、广泛的客户基础、市场快速增长的机会等。一般情况下摘要部分主要应包括: 项目名称、商业模式、市场定位、核心竞争力、赢利模式、团队背景、市场开拓、竞争等情况。

2、主报告

融资计划书主报告部分,要详细真实的表达企业目前的发展环境、运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其内容包括:

(1)公司的基本情况(注册资本、主要股东、主营业务);

(2)主要管理者(年龄、学历、学位、主要经历和经营业绩);

(3)商业模式、产品、服务描述(新颖性、先进性、独特性以及竞争优势);

(4)研究与开发(技术成果以及技术水平、研发队伍技术水平、对外合作情况);

(5)行业及市场(市场前景、市场规模以及增长趋势、竞争对手、竞争优势、预测);

(6)营销策略(拟或已采取的策略及其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对销售人员的激励机制);

(7)产品制造(生产方式、生产设备、质量保证、成本控制);(8)管理(机构设置、员工持股、劳动管理);(9)融资说明(资金需求量、用途、使用计划、拟出让的股份、投资者权利、退出方式);(10)财务预测(过去以及未来3年或5年的销售收入、利润、资产回报率等);(11)风险控制(项目实施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拟采取的控制措施)。其中,融资计划书应当对项目本身具有较大的市场容量和较强的赢利能力,项目有独特的商业模式、产品和服务,项目有务实的发展战略以及实施计划,项目管理团队具有成功实施项目的能力和信心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重点说明。

私募股权融资的阶段性主要工作

来源:51资金项目网时间:2013-07-25阅读:343

初步选择投资人并确定框架性协议发放公司信息备忘录,筛选私募投资人确立一至两家意向性投资人,签立框架性协议框架性协议虽然对交易双方并不构成法律约束,但其中包含的主要交易条件是双方进一步谈判的基础;

第一阶段– 筹备市场推介

主要包括:进行尽职调查

起草融资方案材料

确定财务预测

讨论估值及架构

准备及预演投资者会议上的管理层报告

完成投资者尽职调查文件

确定目标投资者名单

第二阶段讨论及完成商讨融资条款文件

选择主投资者

选择合伙投资者(如适用)

监管投资者尽职调查

准备文件

资金到位,融资结束

私募的主要工作:

步骤一:

私募前期准备工作

确定引进私募投资者策略

确定预期融资金额、融资工具及潜在投资者范围

执行前的准备工作

成立项目小组包括高级管理层参与操作过程:

聘请专业会计顾问公司为公司整理帐务,摸清公司家底(如需要);

确定财务顾问、法律顾问制定投资结构;

接触、筛选会计师、资产评估师中介机构;及

进行深度估值测算,以确认估值及确定选择投资者标准。

在开始接触潜在投资者前做好计划和准备所有必要的基本文件:保密协议和信息备忘录,私募投资框架协议的主要谈判条件等。

步骤二:

初步选择投资人并确定框架性协议

发放公司信息备忘录,筛选私募投资人

确立一至两家意向性投资人,签立框架性协议

框架性协议虽然对交易双方并不构成法律约束,但其中包含的主要交易条件是双方进一步谈判的基础;

框架性协议中对交易先决条件、交易结构、估值方法、排他性及后续工作都会作原则性的约定;

从接触投资人到达成框架性协议通常需2月左右的时间。

步骤三:

尽职调查及商业谈判

双方中介机构进行尽职调查

关于公司的帐务审计可由公司自己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投资方的会计师仅对审计结果作复核;投资方法律顾问对公司自设立以来的法律文件作全面的法律调查;资产评估师对公司的资产作评估,投资方也可能聘请专业评估机构对公司业务涉及的市场作独立的市场评估预测;双方财务顾问对涉及各方的工作进行协调与沟通;尽职调查的时间视公司的复杂程度在30~60天内完成。完成尽职调查,双方进行投资对价谈判 根据尽职调查的结果,双方就框架性协议中达成的主要交易条件逐一详谈;公司有时需对调查中暴露的财务、法律问题向投资人承诺解决方案或作出某种让步;谈判的焦点往往集中在双方对公司估值的差异上;谈判过程时间长短不一。步骤四: 签订协议及资金到位 谈判达成协议,双方律师着手重组与交易的法律实施 该部分工作的文件起草可在前期提早进行,待谈判结束后即可执行;相关重组、交易的报批工作视乎不同的公司结构和交易结构需提交不同审批部门:当地或中央一级商务部门、外汇管理部门、税务部门、工商登记部门等;该部分的时间也视不同交易长短不同。完成法律手续,投资人资金到位 正常情况下,从启动私募到投资人资金进入,约需5~6个月时间,如有经验的财务顾问协调,可加速私募进程。

详解私募股权融资的步骤

来源:51资金项目网时间:2013-07-25阅读:599

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对私募股权融资的过程和所需时间有很多误解。其实,私募股权融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时间长短不一,大概需要一个月到六个月的时间。

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私募股权融资的时候是第一次接触到尽职调查。通常私募股权基金(PE)的尽职调查要比商业银行做的详细得多,因为私募股权投资是相对流动性差的投资,只能通过兼并收购时的股权转让和IPO时才能退出。

第一阶段包括八个步骤

1.首先,企业方和投资银行(或者融资顾问)签署服务协议。这份协议包含投资银行为企业获得私募股权融资提供的整体服务。

2.投资银行立刻开始和融资企业组建专职团队,准备专业的私募股权融资材料。

3.私募股权融资材料包括: a.私募股权融资备忘录—关于公司的简介、结构、产品、业务、市场分析、竞争者分析等等(这份备忘录以幻灯片形式出现,共20-30页);b.历史财务数据—企业过去三年的审计过的财务报告;c.财务预测—在融资资金到位后,企业未来三年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PE通常依赖这个预测去进行企业估值,所以这项工作是非常关键的)。

4.投资银行与企业共同为企业设立一个目标估值,即老板愿意出让多少股份来获得多少资金。笔者通常建议,企业出让不超过25%的股份,尽量减少股权稀释,以保证老板对企业的经营控制权。

5.准备私募股权融资材料。投资银行开始和相关PE的合伙人开电话会议沟通,向他们介绍公司的情况。

6.投资银行会把融资材料同时发给多家PE,并与他们就该项目的融资事宜展开讨论。这个阶段的目标是使最优秀的PE合伙人能够对公司产生兴趣。

7.通常,投资银行会代替企业回答PE的第一轮问题,并且与这些PE进行密集的沟通。目标是决定哪一家PE对公司有最大的兴趣,有可能给出最高的估值,有相关行业投资经验,能够帮助公司成功上市。

8.过滤、筛选出几家最合适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对企业所在行业非常了解,对公司非常看好,会给出最好的价钱。

第二阶段包括六个步骤

1.安排PE的合伙人和公司老板面对面的会谈。投资银行通常会派核心人员参加所有会议,给老板介绍PE的背景,帮助老板优化回答问题的方式,并且总结和PE的所有会议。

2.实地考察—PE会去实地调查工厂,店铺或者其他的公司办公地点。这个阶段,老板不一定要参加,可以派相关人员陪同即可。但投行会全程陪同PE,保证他们的所有问题都能被解答。

3.投资意向书—目标是获得至少两到三家PE的投资意向书(Term Sheet)。投资意向书是PE向企业发出的一份初步的投资意向合同。这份合同会定义公司估值和一些条款(包括出让多少股份、股份类型,以及完成最终交易的日程表等等)。

4.最好的情况是,获得若干投资意向书,形成相当于拍卖形式的竞价,以期为企业获得最好的价格。

5.投行会和老板共同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谈判,帮助老板获得最好的价格和条款。

融资计划书公司 篇7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定义及分类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文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是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从发起主体看,地方政府或其职能部门(如财政)是“融资平台”的发起人和主导者,融资平台具有默认的“官办”性质;从法律地位看,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资金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包装出符合法律规定的公司,融资平台在法律上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因此理论上具备法人机构独立的权利义务;从成立目的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主要是为了支持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而设立;从运作方式看,首先搭建一个符合融资标准的公司,地方政府往往以财政补贴等作为还款保证。还款则依靠投资项目的经营收入、公共设施收费和财政资金。因此,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实质上是一种政府关联负债,是间接的政府融资。

按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承建项目的特点和还贷来源,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基本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自负盈亏的经营性政府投融资平台,主要承建盈利性项目,依靠自身经营收入或指定收入来源还本付息。二是非经营性政府投融资平台,主要承建的项目为公益性和半公益性,本身不产生收益或自身收益不足以偿还全部贷款本息,政府财政全额或兜底归还贷款本息。

二、地方政府负债不会导致债务危机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可以划分为显性债务与隐性债务,显性债务是指经相关部门批准符合《预算法》及《担保法》规定从而能够在当期地方财政预算体现的地方政府负债,主要包括财政部代发的地方政府债券、外国政府与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国债转贷资金、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等。隐性债务则不会在地方财政预算中体现,其范围比较广泛并且口径不一。较小口径的隐性债务主要指现存的地方政府负有直接偿还责任、担保责任及兜底责任的债务,更宽泛口径的隐性债务可能还包括地方金融机构的呆坏账、社会保障资金缺口以及政策性增支缺口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是地方政府隐形债务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本文主要讨论狭义口径的隐性债务。

从显性债务看,由于地方债的偿还纳入地方预算,具有较强的约束性,其违约可能性很小。从隐形债务看,本文主要统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根据银监会统计口径和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6月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余额7.66万亿元。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结合财政部的调研估算,国内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总体负债规模大致在6-11万亿元之间。从银监会的统计看,2009年9.59万的新增贷款有40%流入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地方政府的举债规模从2008年年初的1.7亿已膨胀超过7万亿。这些数据显示,我们很可能会面临中国式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潜在风险。也有学者指出要警惕地方政府潜在债务危机演化为中国版的主权债务危机。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当然是必要的。但中国发生类似希腊债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小。

第一,从承债主体分析,中国地方负债的承债主体为地方政府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根据上文分析,地方政府显性负债纳入地方预算,且2009年以来开始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规模较小,且由中央代发,整体较为审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承债主体虽为平台公司,但其最终债务主体还是各级地方政府。从我国的国情分析,实力雄厚的中央财政是地方政府负债的坚实后盾。希腊主权债务的承债主体是希腊中央政府。作为欧元区国家,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依赖于欧盟的经济金融援助。但这种援助有别于我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支持,欧盟对希望的援助是附带有苛刻条件的。

第二,从债务结构分析,中国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主要是内债,而希腊政府2/3以上的债务是外债。中国政府对国内金融市场具备很强的调控能力,而希腊政府协调欧洲金融市场的能力很弱,而且协调成本很高。从期限结构分析,希腊政府负债主要为短期债券,如2009年希腊新发行债券中,5年期以上长期债券占比不到30%,5年期以下债券占比2/3以上。而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负债由于主要投向建设期和营运期较长的城建类、公益类项目,其期限相对较长,如中国银行2009年发放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中,期限5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占比约95%。即使是五年以下的短期负债,债务到期时也可通过债务展期、重组或再融资方式逐步消化。

第三,从资金用途分析,希腊政府债务主要用于了日常的政府行政开支和社会福利支持等,并没有投入到实体经济领域,因而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不具备自偿性。而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主要投向了民生、基础设施等领域,这些投资项目中其中有一部分自身会产生经济效益,相应的负债具备一定的自偿性。即使项目本身经营收入不能够完全覆盖债务本息,但由于资金投向了实体经济领域,可以提高地方政府的财税收入,间接的提高了地方政府的承债能力和还款能力。

第四,从财务状况分析,中国的财政现状要远比希腊健康2009年末,希腊财政赤字占GDP比重高达12.7%,远高于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的约束水平,而中国政府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仅为2.36%。从债务余额占GDP比重看,2009年希腊债务余额占GDP比重为113.4%,理论上已经“资不抵债”,而中国国债加外债两项余额占GDP比重为26.4%,即使考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7.38万亿元负债,总的政府负债占GDP比重为48.4%,远低于希腊113.4%的水平,也低于国际公认的60%的警戒标准。

第五,从政府的调控能力和手段分析。根据蒙代尔三角理论,货币政策有效性、资本自由流动和汇率稳定三者不可兼得,希腊是欧元区国家,丧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其财政政策也收到欧盟财政纪律的约束,希腊政府调控经济金融市场的手段和能力有限。而中国目前尚未实现资本自由流动,中国政府可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协调配合调控国内经济金融市场,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世界公认。

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存在的问题

从长期看,尽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负债风险整体可控,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负债规模的过快增长,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因素也不容忽视。按照监管部门的统计,截至2009年末,全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超过8 000家,这些平台公司本身存在一些不规范、不合规的问题和风险因素。

(一)出资不实

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在设立之初就不规范,主要表现就是出资不实。如一笔资金来回周转,用作几个平台公司的注册资本金,甚至将融资平台关联公司获取的银行贷款挪用做资本金;也有地方政府将政府部门办公楼、公益性设施等注入平台公司充当资本金,而且只是名义上划转,没有合法有效的产权过户手续和验资程序。

(二)主体定位模糊

各类政府融资平台基本上都由政府筹划、组建设立并直接或间接出资,主要负责人由政府或相关部门领导兼任,受政府委托从事开发、建设等任务。特别是一部分政府融资平台还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体制,既作为融资平台为政府建设项目进行融资,同时还是政府行政部门兼有城建资金的归集、管理职能,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名义上为注册法人,受《公司法》约束,但实质上是政府或政府职能部门的附属机构,其负责人一般也具有行政职级,造成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既不像公司、企业,又不像政府机关,融资平台公司主体定位模糊。

(三)资金使用问题

一般来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取得融资后,再层层转拨下属公司或项目使用,借款人和资金使用主体并不一致,金融机构和审计、监管部门对融资平台公司的资金流向和使用很难监管,导致资金挪用风险加大。特别是最近银监会印发了“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强调通过贷款资金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强化资金流向监管,但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借款人和资金使用人分离情况下,贷款人受托支付很难实现。

(四)过度负债问题

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很难根据融资平台公司自身情况对其进行风险评估,而是基于地方政府财政收支情况进行是否提供融资的决策。虽然银行可以控制自身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总量,但却无法控制同业金融机构对融资平台公司的信贷投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可通过多头融资扩大其资金来源。同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也存在过度融资的动力,通过融资解决建设城建等建设资金来源问题,可以积累政绩。上述因素导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最大限度利用杠杆扩大融资规模,导致了自身过度负债的问题。如从平台公司贷款债务与地方政府当年可支配财力看,总债务率约为97.8%,部分地方该指标甚至高达300%以上。融资平台过度负债增加了其偿债风险。

(五)政府或财政的担保有效性存在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八条规定:“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和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违反法律规定提供担保的,担保合同无效。”按上述规定,除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提供担保外,政府担保(或对其财产或未来财政收入设定抵押、质押)均不具备法律效力。《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中也提出,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机构和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均不得以财政性收入、行政事业等单位的国有资产,或其他任何直接、间接形式为融资平台公司融资行为提供担保。

地方政府为其融资平台融资提供担保的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通过人大决议将融资平台融资偿还资金纳入预、决算安排;二是建立政府偿债基金;三是政府或财政部门对其融资平台融资出具还款承诺、兜底承诺或补贴承诺等;四是政府不出具任何形式的承诺函或保证函,仅由其融资平台出具政府将对融资项目给予资金补贴的说明函或安慰函。一般来讲,正是由于有了政府的上述承诺或担保,融资平台公司才能够顺利的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融资。若地方政府的承诺或担保不具备法律效力,或有效性存在争议,那么金融机构将很难评价融资平台的还款能力。这会对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能力产生严重影响。若资金“供血不足”,则后续项目建设很可能出现“半拉子”工程。

(六)政策性风险

如前文分析,政府融资平台类融资期限一般为5年以上。在贷款期限内,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区域政策、行业发展等政策的调整、变动都可能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经营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可能直接影响到政府融资平台企业贷款的如期偿还。如政府取消供水工程费、改变供水区域,造成企业生产能力得不到发挥,产生政策性的经营亏损。再如,地方政府换届,新任领导班子的经济发展思路和地方经济发展重点都可能发生变化,新一届政府可能不愿意为“旧账”买单,这也会影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的偿还。

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本身及其融资行为存在上述问题和风险因素,相应地对地方财政和国家宏观调控等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是对地方财政的影响。尽管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文件均要求严格限制地方政府的违规担保,但笔者认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本质上就是地方政府的隐性负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增长实际上使得地方财政的风险不断积聚,特别是当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增速大大超过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时(2009年的情况就是如此),巨大的本金和利息支付使得地方政府在未来三到五年内的财政负担和压力大大增加。根据中金公司的预测和分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余额将在目前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到2011年达到9.8万亿元的峰值,之后将逐渐回落至4.9万亿元,接近2008年末的水平。若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偿还本息金额/地方政府当年可用收入表示地方政府偿债率,则由于从2012年起由于偿还贷款本息额度显著上升且在2013年将达到峰值,地方政府偿债率也将从2009年的12%逐步上升,2012年将达到26.6%,突破20%的警戒线,之后虽会缓慢回落,但仍将维持20%以上,直至2014年下降为19.5%,回落到20%的警戒线以下。其次是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对于2009年以来已经开工的地方政府建设项目,为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其后续融资需求应当予以满足。由于项目建设期一般为3年左右,最长可达五年,这就导致未来几年内信贷投放极有可能保持较高的被动增长态势,制约了国家货币政策的调控的空间,威胁国家金融安全。同时,土地出让收益是地方政府偿还融资平台贷款的重要来源之一,为偿还天量的融资平台贷款,地方政府具有进一步推高土地出让价格的动机,中央与地方在土地价格上的博弈将使得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效果受到影响。

四、相关对策与建议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因素以及可能对地方财政和国家宏观调控的不利影响,以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注意。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先后下发文件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设立和融资行为,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管理。本文认为,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风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坚决做好规范和清理工作

1. 对融资平台公司本身的清理规范。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要求,公益性质的融资平台公司今后将不再承担融资任务;准公益性质的融资平台要在落实偿债责任和措施后剥离融资业务,不再保留融资平台职能。经营性融资平台要按照《公司法》规定充实公司资本金,完善治理结构,实现商业化运作。地方政府在出资范围内对融资平台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实现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内部化。这些措施将使融资平台公司成为阳光下的公司,有利于化解潜在的债务风险。

2. 对于存量债务的规范和清理。

要按照19号文件以及银监会等监管部门的要求,按照“逐包打开、逐笔核对、重新评估、整改保全”的原则进行全面清理,对具有“项目包”“资本包”“担保包”和“账户包”性质的贷款,要逐包打开,逐笔清理,重新核定借款人资质,重新审核每笔贷款是否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政策和环保政策,是否符合国家制定的行业准入标准,报批手续、环评手续、用地手续以及规划手续等是否合规和完善。对发现的风险隐患,要及时督促借款人完善相关报批手续,确保融资合法合规。对于已进入表内的存量融资,为防止风险累积的系统性风险,可适度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移出表外,分散风险。

3. 对于新增融资的规范和清理。

对于新增融资需求,要把握以下原则,对于出资不实、治理架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的融资平台公司不再新增融资;对于还款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的公益性在建项目,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不得再继续通过融资平台公司融资;对于符合国家规定的合理的在建、续建项目融资需求要继续予以支持,防止因为资金问题导致“半拉子”工程。同时在新增融资投向上,要将资金重点投向财政实力强、政府信用好的发达地区以及省、直辖市级的融资平台公司,对县级融资平台公司的新增融资要审慎。

(二)进一步明确政策范围和方向

国务院国发[2010]19号文件只是国务院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的原则性规定,其中的一些规定需要有关部门抓紧研究政策“落地”的问题,切实增强政策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

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范围问题。

若按照19号文件的定义,各地的土地储备中心、轨道交通公司等均需纳入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范围。土地储备融资主要依靠土地出让收入还款,而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轨道交通项目投资巨大,其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融资,其还款来源也主要靠财政收入或对应地块的土地出让和开发收入。19号文件规定:对还款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的公益性在建项目,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不得再继续通过融资平台公司融资,应通过财政预算等渠道,或采取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资金解决建设资金问题。按此规定,上述项目资金应主要通过财政或社会资金解决,不得再继续通过融资平台公司融资。这将严重影响土地储备进程和轨道交通建设进程。对于此类项目,由于其融资模式成熟,建议不纳入此次清理的范围。

2. 公益性项目的范围问题。

19号文件明确:对只承担公益性项目融资任务且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偿还债务的融资平台公司,今后不得再承担融资任务。但对于公益性项目的范围如何掌握,文件中没有明确,这会导致各地在掌握时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如公路、港口、机场等项目,本身具备公益性特征,但同时还有自身的收费来源,是否纳入公益性项目进行清理,操作中较难掌握。

3. 前期已发放贷款或已签订借款合同的项目,

若此次纳入清理范围,是否应继续发放融资的问题。去年以来,商业银行按照国家“保增长”的要求,通过前期、搭桥贷款或理财资金等多种形式对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建设项目进行资金支持。目前这部分贷款将陆续进入还款期,若无后续资金(主要为银行正式项目贷款)进行“补血”,商业银行已发放的前期、搭桥贷款和理财资金将会面临较大的潜在风险,建设项目也可能因无后续资金投入而出现“半拉子”工程。对已发放的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前期、搭桥贷款和理财资金到期后,或已经签订了借款合同的项目,若相关平台公司也纳入此次清理的范围,对其后续融资需求如何掌握,文件中并未明确。

(三)引导地方政府融资有序健康发展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风险暴露或者地方隐形负债风险累积的根源在于现行的体制机制下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地方政府公开融资渠道较少。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引导地方政府融资有序健康发展。

1. 财税体制改革的问题。

如适当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分税比例,或者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从体制机制上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解决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问题。同时对于地方政府收入的结构矛盾问题,也要通过财税体制改革来解决,即要研究解决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的问题,保证国家宏观调控的贯彻实施。

2. 拓宽地方政府融资渠道问题。

如逐步扩大地方政府发债的频率和范围,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也可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或通过信托融资、股权融资、产权交易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变过度依赖商业银行贷款的方式,引导地方政府直接面对市场,接受市场监督,促进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的规范化。尽快研究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切实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降低民间投资门槛,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3. 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政府要从主导经济发展转变为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快改革以GDP增长为主导的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在考核政府时要多考虑增长质量以及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各种非经济因素,降低地方政府大力举债的内在动力。

4. 改革收入分配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

要改变目前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提高居民消费能力,释放消费潜力,要加快健全养老、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国研网金融研究部.浅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J].国研网《金融中国》月度分析报告,2010(4):1-9.

[2]巴曙松.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及其风险评估[J].西南金融,2009(9):9-10.

[3]刘煜辉张榉成.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分析[J].银行家,2010(6):48-52.

融资计划书公司 篇8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融资租赁行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从兴盛到没落,之后又复兴的起伏过程。2007年,银监会修订了《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开闸允许商业银行控股设立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租赁公司。从此,我国融资租赁行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之后蓬勃发展。7年的时间,中国融资租赁行业规模自2007年的700亿元发展到2014年底的约3.2万亿,实现了近30倍的增长。

见下表,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成立的各类租赁公司共计1883家,其中金融租赁公司30家;内资租赁公司152家;外资融资租赁企业1701家。其中,外资租赁公司增长迅速,2014年新成立外资租赁企业693家,较2013年底增长了60%以上,为历年来新成立外资租赁企业数量最多的一年。

独立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渠道困境

我国的融资租赁公司一般被分为三类:一、以银行为发起人的金融租赁公司;二、以厂商为发起人的内资和外资融资租赁公司;三、不具备银行和厂商背景的融资租赁公司。行业内和研究文献中通常把第三类公司称为“独立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融资租赁企业要发展,资金是决定因素也是制约条件,尤其是对于独立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这方面的瓶颈尤为突出。

1.股东自有资本金有限。融资租赁公司的融资能力实质上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股东的资金实力较强,对公司发展的作用也最为直接。与金融租赁公司有强大的银行背景、厂商系公司多有大企业背景不同,独立第三方公司的股东自有资金往往有限,很难依赖股东的后续投入拓展业务。

2.内资银行借款,难度与风险并存。对独立第三方融租公司来说,使用最普遍融资的方式是向国内商业银行借款。租赁公司向银行贷款金额的多少、利率的高低,取决于自身的经营和信用状况以及能提供的担保情况。一般情况下银行对贷款有内部控制标准要求,一旦资产负债率超过70%以后将很难继续新增贷款。这对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来说,是一个矛盾的问题,一方面,融资渠道依赖银行信贷,另一方面,贷款的增加必定提高公司的债权比和公司的风险系数,反过来又增加了贷款的难度。

3.独立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无法进入银行间市场开展金融机构同业拆借。由于我国的融资租赁行业分别归口银监会和商务部监管,银行系的金融租赁公司归口银监会,在三类公司中目前仅有金融租赁公司可以向有金融许可证的同业金融机构拆借资金,内资试点和外商投资的融资租赁公司则不适用。尽管同业拆借是一个短期的货币市场,但利率低。

4.直接融资难度太大。所谓的直接融资是指在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或发行债券。 股票上市条件要求苛刻、周期长、难度高。即使是在整个融资租赁行业内,直接融资的比例依然非常低,对独立第三方公司而言,更是难以企及。目前我国仅有天津渤海租赁有限公司在A股借壳上市以及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两个案例。而这两个公司均属于行业翘楚,对独立第三方公司没有什么借鉴的作用。

5.租赁资产证券化还有待发展。租赁资产证券化是以设备租赁应收款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是属于资产证券化中的一种。融资租赁公司(发起人)将用途、性能、租期相同或相近且未来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租赁债权集合起来,通过一系列的结构安排(信用评级、信用増级等),将其转换成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租赁资产支持证券的融资过程。租赁资产证券化本质上就是一个以租金收益权为支撑发行证券,融通资金的多主体、多环节的运作过程。尽管资产证券化是国际上各类应收款打包成固定收益产品的成熟做法,但受制于国内信用评级体系和征信系统,融资租赁公司自被允许发行ABS以来,截至2014年底,成功发行不过14笔,融资规模109.12亿,相对于融资租赁市场3万亿的规模,依然可谓是杯水车薪。

独立第三方租赁公司的融资渠道出路——跨境人民币借款、互联网金融

新政策后跨境人民币借款的障碍减少

人民币贷款在中国内地与境外的利率差异一直存在,一方面,离岸人民币的沉淀总量年年攀升;另一方面,我国近年来的金融改革进一步推动了境外人民币借款的业务发展。深圳前海2012年年底在全国首个推出跨境人民币贷款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2014年2月底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颁布印发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通知》,为跨境人民币融资打开了通道。2014年5月份,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跨境担保外汇管理规定》(汇发[2014]29号,下称“29号文”),取消或大幅度缩小跨境担保的数量控制范围和登记范围,界定跨境担保的外汇管理范围和监管责任边界,取消所有事前审批,以登记为主要管理手段,并取消大部分业务资格条件限制。2014年7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居民通过特殊目的公司境外投融资及返程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37号文),取消了“境内居民从特殊目的公司获得的利润、红利及资本变动外汇收入应于获得之日起180日内调回境内”的强制性调回资金规定,允许境外融资及其他相关资金留存境外使用。这都对境外融资资金的使用放宽了限制。29号文重新梳理了我国以往对跨境担保方面的管理规章,37号文则进一步放松了外汇管制。由于独立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多以外资形式存在,因此随着跨境使用人民币借款的政策桎梏的解除,这对独立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解决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nlc202309010757

本文选取一个29号文发布后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这个案例可以给独立第三方融资租赁很好的启示。上市公司——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提供保证金方式向招商银行景田支行申请开立以某境外银行为受益人,融资租赁公司花样年金融为被担保人的融资性保函,该境外银行收到保函后,向花样年金融提供跨境贷款,花样年金融再以融资租赁形式将该笔贷款投放给东江环保。

关于融资租赁的安排:东江环保以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拥有的部分生产设备以“售后回租”方式与花样年金融开展融资租赁交易,签署相关生产设备的购买合同、融资租赁合同等相关协议,融资金额为人民币2亿元,融资期限为2年。在租赁期内,东江环保按期向花样年金融支付租金,继续保持对该部分生产设备的管理权和运营权。租赁期满,东江环保以留购价人民币1.00元回购此融资租赁资产所有权。

这笔交易的意义在于,这是29号文之后,典型的“跨境担保”案例,事实上交易各方所作的既不是“内保外贷”也不是“外保内贷”,而是29号文提到的典型的“其他形式跨境担保”。花样年金融在这笔交易中的角色很关键,售后回租的合同安排使企业实际上以较低的利率使用到了境外的这2亿元的人民币资金。花样年金融这笔金额不是很大、合同安排颇为巧妙的业务,非常值得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借鉴。随着金融改改的深化,进一步合理利用境外人民币资金亦将成为规模较小的独立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拓宽融资渠道、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然出路。

拥抱互联网金融,P2L模式有力拓展了独立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的融资渠道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呈现井喷式发展。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整体规模接近10万亿。从2013年开始,许多融资租赁企业和融资租赁从业者纷纷投身互联网金融领域。目前已经有多家融资租赁企业投资建了自己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并出现了若干家具有代表性的第三方专业融资租赁互联网债权转让平台。平台由租赁企业承诺本息保障,通过第三方支付托管,平台不触碰客户资金。这类互联网平台以真实交易为基础,受到投资者的认可。

(1) 从P2P到P2L

根据借款方的不同,P2P被进一步细分为狭义P2P(个人对个人)和 P2C(个人对企业)两大类型。 所谓 P2C,是 “Peer to Company”的 缩写 ,也可称之为P2B(Peer to Busines), 平台将个人投资收集后借给需要融资的企业。对于平台汇集的资金流向融资租赁公司或平台主要用于转让融资租赁公司债权的模式,市场上称之为P2L (Peer to Leasing)。由于P2L平台的投资者以个人短期投资者为主,因此规模不大、周期短。

(2)融资租赁公司与通过P2L平台融资的模式

a.融资租赁公司已经完成融资,然后通过平台转让债权。具体来说,融资租赁公司向承租人签订融资租赁合同,提供融资租赁服务,然后将其中的全部或部分债权在P2C平台向投资用户转让。购买产品的用户获取租金作为回报,期限匹配融资租赁合同约定的期限。

b.融资租赁公司通过P2L平台融资,既而向特定承租人提供融资租赁服务。承租方的租金扣除佣金后即作为给平台投资人(出借人)的回报,投资期限匹配融资租赁期限。

c.承租人在P2L平台发起项目。平台在对承租人的项目详情、财务状况、持续盈利能力等做风险评估后,确定是否立项。平台在对承租人项目立项后, 承租人即可取得设备使用权 (但由P2L平台暂时托管设备物权),承租人按期向P2L平台的出借人支付租金。在租约到期,租金支付完毕后,P2L平台再转让设备所有权给承租人。

3.融资租赁公司在各模式下的融资途径

P2P平台经历这些年的野蛮生长后,正规化、优胜劣汰已经是必然趋势。尽管目前银监会对P2P的监管细则还未出炉,但是银监会对P2P进行监管的十个大原则已经明确,其中包括投资人和融资人必须实名登记、P2P机构不能建立资金池、明确P2P平台不是信用中介而是信息中介等等。

上述模式c中的P2L平台的运作已经相当于融资租赁公司,显然不符合银监会的监管红线要求。因此模式a和模式b更有可行性。

模式a,融资租赁公司已经完成融资,通过P2L平台转让债权,这实际上与以下两种业务在本质上相通:一、把租赁资产打包,抵押给银行进行二次融资;二、把租赁资产打包,资产证券化。只是这两种方式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证券公司对租赁公司及其资产的审核、审计、尽职调查都要严格的多,资产证券化还涉及到资产包的分级、升级,对资产包的规模也有要求,而且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规模较小、急需解决资金问题的独立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传统金融机构的产品远水难解近渴。目前,模式a的代表有,普资华企、e租宝、融租e投。三个平台,普资华企成立时间最早,成立于2013年6月,e租宝2014年2月成立,融租e投2014年9月上线。从平台的性质和服务来看,这几个平台差异性并不大,基本上都是将自身定位于融资租赁行业金融资产交易平台。

模式b,租赁公司直接通过平台向社会募资,已然属于直接融资的范畴,只要公司和项目的风险可控,是一个高效、双赢的方式。现有平台如理财范、爱投资和积木盒子,这三个平台良好的运作实践已经证明,互联网金融能够更快促成租赁项目、推动小型独立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业务发展。

当然,不能低估P2L的风险,风险的控制,监管的到位程度,担保的真实性,都是在制度建设的大框架下亟待完善的内容。此前P2P的倒闭潮、跑路潮在近年也是无可避免的话题,但是互联网金融的趋势不可逆转,相对于3万多亿的市场规模,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的专注于融资租赁的P2L平台,这是独立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的机会更是出路,可以借机拓宽自身融资渠道、盘活公司存量租赁资产、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总结和未来的展望

短短几年时间,我国融资租赁业资产规模已超过3万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融资租赁市场。然而,作为数目众多、单体规模小、资金不足、融资渠道有限的独立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而言,如何拓宽自身的融资渠道,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但随着外汇管制的进一步放松,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各种形式的境外融资将会有效的改善独立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基础;再者,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的易入性、移动性、高速性和低成本都是缺乏银行和厂商背景的独立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的优先出路。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

上一篇:集成项目保密工作总结下一篇:免费小学圆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