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送别诗鉴赏》教学设计

2024-07-31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送别诗鉴赏》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送别诗鉴赏》教学设计 篇1

神木县第二中学 倪慧鹏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在大量阅读送别诗的前提下总结归纳这一类型诗歌的特征,包括常见意象、意境特点,把握送别诗的主要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

课前记诵,拓展诗歌阅读面,增加古诗词的积累,培养古诗阅读语感;

讨论归纳,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命题,提高学生学生综合解题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古典诗歌尤其是送别诗的幽深之美,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相聚时光。

教学重点、难点:

送别诗特征归纳,思想情感的理解;

教学方法:朗诵法、合作探究法、比较鉴赏法、讨论归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词是文学殿堂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诗歌的殿堂,对送别诗进行鉴赏。

二、预习展示

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请展示:

(课前安排学生分组,每组赏析一首送别诗,课堂分组朗诵展示预习情况。第一组《送别》;第二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第三组《送杜十四之江南》;第四组《芙蓉楼送辛渐》;第五组《重送裴郎中贬吉州》;第六组《送元二使安西》;第七组《谢亭》;第八组《赠汪伦》;第九组《山中送别》。)评价:第三组无论是对语速语调把握,还是情感的把握较其他组更胜一筹。

三、初步感知

<一>、送别诗形式标志:

师:同学们在你们积累的送别诗中有没有发现什么标志性的词语? 生:常含有“送”和“别”。(诗中出对应语句、字眼)明确:标题中常含有“送”、“别”或“赠”等字眼。<二>、送别诗的方式:

1、古人送别与现代相同吗,他们有什么习俗呢?(生:折柳)以王之涣《送别》为例: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明确:通过“杨柳”“攀折苦”等意象分析得出折柳送别习俗。解析折柳送别习俗产生原因: 1>、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2、送别还有什么习俗?(生:喝酒、唱歌)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 维《送元二使安西 》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李 白 明确:饮酒饯别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 白 《赠汪伦》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李白)(骊歌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阳关三叠” 是唐代流传久远的离别之曲。“朝闻游子唱离歌”(李欣)

“劳歌一曲解行舟”(许浑)(劳歌原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遂成送别歌的代称)

明确:唱歌送别

四、合作探究

<一>、送别诗中常见的时间意象:

1、出示课件:寻找意象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 王 维 《山中送别》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 《送灵澈》 生:找意象“日暮”、“斜阳”。明确:傍晚

2、出示课件:寻找意象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色山色共苍茫,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薛涛《送友人》

若见天涯思故人,浣溪石上窥明月。——李白

3、为何送别诗常用傍晚月夜等时间意象?

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与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相协调;(情景交融)

傍晚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反衬)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情景交融)

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烘托)

4、出示课件:寻找意象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 白《劳劳亭歌》

注释:劳劳亭又名新亭,距建康(南京)大约十五里左右,是沿长江顺流而下的必经之地。送别之人常在此驻足,目送行人渐行渐远。后来,劳劳亭便成了离别感伤的代名词。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

——白居易《南浦别》

注释:唐朝水运发达,大运河与众多的河湖构成四通八达的水网。行旅之人出门大多乘船。“南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明确:长亭、渡口、南浦

五、质疑探究

<一>、送别诗的情感:

出示课件:品析诗歌情感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 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明确:送别诗的情感哀伤凄婉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明确:送别诗的情感慷慨豁达

<二>、从风格上来看,送别诗分为两类:伤感型和豪迈型。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柳永的《雨霖铃》等。

但离别并非全都是伤感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一洗送别的伤感之情、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则表现了对朋友美好的祝愿。

鉴赏送别诗风格时,我们还要做到知人论世,体察诗情。如生活在初、盛唐的诗人,他们多具有乐观进取的精神,心胸开阔、性格豪爽。因此他们的送别诗大多景象宏阔、别情深挚豁达开朗,很少伤感情调。<三>、送别诗中抒情方式有哪些?

送别诗主要抒写离别之情。考察其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借酒抒情 借物抒情 借景抒情 以乐景衬哀情 想象 送别诗的内容及主题倾向有哪些表现?

第一,直接抒写离别之情的。如李白的《赠汪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柳永《雨霖铃》、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等。

第二,借诗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的。这类诗往往是诗人在艰难困厄之际写就的,往往有不少见情见性的佳作,坦陈心志的告白,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第三,重在劝勉、安慰的。因为是知音,说话才质朴而豪爽,又因别离,才以希望为慰藉,于慰藉之中倾注信心和力量。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句重在对友人的劝勉)

第四,综合型的,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这类送别诗内涵丰富,表意的侧重点也不明显。

六、总结概括 ★★★送别诗特点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常见意象:时间(傍晚、月夜)地点(长亭、渡口、古道、南浦等)物象(瘦马、芳草、晚风、柳树、笛声、远山、浊酒等)

3.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4.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5.常用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衬托、虚实结合

七、课堂小结: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它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诗词题目往往有“赠、别、送”等字眼。解题时要注意谁送谁,谁要走谁不走。送别内容有写夫妻之别、亲人之别、友人之别,也有写同僚之别,甚至写匆匆过客之别。所用的手法常常是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同时还要掌握其他艺术特点,有的格调豪放旷达,有的深婉含蓄,有的直露,有的蕴籍、有的用语浅近不事雕琢,却 “境近意远,词浅情深”。

八、达标检测 鉴赏示例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第一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鉴赏步骤

首先,分析离别诗常用意象。

首句选取的景物是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叫声凄婉哀愁的子规。接着,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一二句表达因友人王昌龄左迁偏远之地的忧伤之情。三四句将自己心中的愁思寄托给明月,满含深情的明月照耀友人,一直陪伴他到偏远的夜郎。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

最后,离别诗常用的表达技巧。首句寄情于景,三四句拟人。

1、首句选取的景物是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叫声凄婉哀愁的子规,暗含了因友人王昌龄左迁偏远之地的忧伤之情。

2、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将自己心中的愁思寄托给明月,满含深情的明月照耀友人,一直陪伴他到偏远的夜郎。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鉴赏示例2: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反衬;哀景衬壮情。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对友人真诚情谊。

九、拓展延伸

齐唱《送别》在宽松融洽的氛围中巩固所学内容,强化理解记忆,结束课堂教学。

送 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十、作业布置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送别诗鉴赏》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

1.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2.把握课文的叙述角度,体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3.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4.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入境生趣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9亿农民。关心国事就不能不了解一下中国广大的农村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今天,我们所学的《台阶》就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

二、生字

三、自学生疑

1.学生通读全文,指名学生简要讲述故事情节。

2.教师提示阅读要点: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3.学生依据阅读提示,高效搜求相关的重要信息。

4.教师针对学生的感知,补充,整理: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5.学生速读全文,就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分析评价和心得体会。

教师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交流中不太准确的理解,一般不予纠正,留待深入理解课文时解决。

四、学习释疑

学生小组内研讨以下问题,然后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1)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2)“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

(3)从父亲苦干大半辈子盖起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生活经历,你受到怎样的启示?你是如何看待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

五、点难拨疑

(1)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被人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想有地位而没有地位,所以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

(2)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低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3)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的台阶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

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的时候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就形成对比。

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第三,写“我”在台阶上跳来跳去,表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之低。写父亲在台阶的坐姿,又是写台阶之低。

(4)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父亲又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九级台阶砌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六、中心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送别诗鉴赏》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尴尬、微不足道、大庭广众”等词语。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过程与方法目标:

1.把握课文的叙述角度,体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2.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3.明白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情感。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教学方法:讨论法、导引法。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有人说,人生是一级一级台阶,许多人渴望在台阶上找到自己的高度,父亲正是如此。可是果真如此吗?今天我们就来从李森祥的小说《台阶》中寻求答案(板书课题)。

二、速读感知,整体把握

1.字词积累。

凹凼()尴尬()涎水()嵌着()黏性()胯骨()撬开()磕()烟灰

门槛()硌()

2、你知道下列词语的意思吗? 若有所失 :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低眉顺眼:

3、作者简介。

李森祥,当代的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与高峰合著的《王中王》受到人们的重视。

中央电视台热播过的《天下粮仓》,李森祥便是该剧的策划。作为浙江电视台制作中心主任李森祥长期从事影视剧创作、拍摄、策划工作,有很强的艺术感受能力。

4、整体感知:

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最简洁的语句复述出来吗? 明确: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别人家的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高台阶的新屋。于是终年辛劳,积铢累寸,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造成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新屋造成了,父亲也老了,身体也累垮了。

三、自读思考,合作研讨。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为了造屋付出了哪些艰辛?小说运用了大量细节描写,找出来,体会其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从文中看,父亲身上具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用“父亲是一个——的人”为内容说一句话。

4新屋造好了,父亲却变得怎么样了?结尾的描写中寄寓了作者对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又试图告诉我们什么?

5.围绕中心选材组材是写作的基本要求。试理解:

⑴ 什么写老屋的青石板台阶用了那么多笔墨?

⑵ 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的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 6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四、巩固拓展

1、请以“台阶是父亲的———;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为话题写一句话。

例:台阶是父亲的理想;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青春。

2、谈谈你心目中的父亲。

五、课堂小结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让我们在刘和刚动听的歌声中结束新课,再见!

六、布置作业

以“父亲”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围绕中心选材、组材。2.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附:板书设计: 台 阶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送别诗鉴赏》教学设计 篇4

石河子第九中学 刘瑾

教学目标:

1、学习如何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

2、注意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领会细节描写的妙处。

2.例文引导,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3.写作训练,将细节描写融入学生作文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有心而重情地感悟人生,做一个生活的有情有心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直入主题 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是相对于主要情节而言,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刻画。

细节描写有助于表现作品的主题与人物的性格特征,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

细节描写不是具体的一种描写方法,它可以是一种神态、一个动作,也可以是一句话。

二、你读过的书或课文中哪些细节描写令你 印象深刻?

三、习作展示,归纳方法

1、出示学生习作片段,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结合习作归纳方法:

1、细致观察,力求真实。要写好人、事、物,必须对人物进行全面观察,要多看、多听、多想、多写。

2、抓住典型,用词准确。细节贵精不贵多,如写人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细节来写。描写语言要生动简洁,让人如见其人,如睹其物。

3、调动感官,巧用修辞。对事物多角度感知,所写之景就会有情有感,善用修辞也会让语言生加生动。

小结。

四、自主训练,巩固运用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分析:

“紧张得要命”,到底如何“紧张”?又如何“看”试卷? “伤心”的程度如何?文段都没有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所以文段给人空泛的感觉,没给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学生习作

五、写作练习

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瞬间,也记载了生命中的故事。找一张你喜欢的照片,以《照片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六、教师结语: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送别诗鉴赏》教学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爱莲说》出自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本册教材以说明、议论为重点,引导学生抓事物特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四单元编选了两篇中国古代名篇,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爱莲说》一文托物言志,要求学生在品味古文音韵美的同时体会作者立意行文、遣词凿句的独到之处,进而学习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高洁人格。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还很少,要培养学习能利用工具书,教材的注解,理解大意。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在加强基础复习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能力。学生受年龄和阅历地影响,理解主题会有难度,将结合实际背景做好铺垫。

1.(1)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字义(2)了解“说”这一文体的特征。(3)

(4)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2.(1)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其寓意。(2)能够流利地背诵和默写课文。(3)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3.引导学生保持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和对正直人格的仰慕。【教学重点】(1(2

(3)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字义。【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朗诵音乐带 【课时安排】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见过莲花吗? 生:没有。

师:不要遗憾,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莲花图片。

师:感觉怎样? 生:美极了。

师:综观历史,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将莲作为描写的对象。有唐代诗人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宋代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二、介绍作者和题目含义。

1、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2、题目含义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既可以说明,也可以议论,还可以用来记叙、抒情。

含义: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三、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1、听读课文录音,注意字音。

学生齐读课文。

2、疏通文意。

师生共同翻译课文,注意重点字词。(幻灯片展示)

四、研讨课文,进一步理解本文思想和艺术。⒈找出课文中描写莲的语句,并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写的。学生思考回答后明确: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形体状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气味——香远益清。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通过以上这些描写,请概括出莲的品质 学生思考回答后明确: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质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正直,不攀附权贵 香远益清——美名远扬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

3.作者写莲,为什么还要提到菊和牡丹? 学生思考回答后明确:

借助菊和牡丹来衬托莲的形象。

4.分析一下作者怎样通过菊和牡丹来衬托莲的形象的? 学生思考回答后明确: 菊——正面衬托 牡丹——反面衬托

5.这三种花分别比作什么?各代表怎样的人生态度? 学生思考回答后明确:

分别比作君子、隐逸者、富贵者。

这三种人分别代表了三种处世的态度。君子是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不慕名利,洁身自好)隐逸者指隐居的人。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但逃避现实,隐居起来。(志向高洁,隐居避世)富贵者,因为牡丹花十分浓艳,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追求名利。(贪慕荣华,追名逐利)6.纵观全文,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他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学生思考回答后明确:

作者借赞美莲的高贵品质说明自己洁身自爱,不慕名利的品格。本文主要采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并默写全文 2 配套练习板书设计: 特点 品质

爱莲说 生长环境 出淤泥而不染 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 濯清涟而不妖 自然朴质、不孤高自傲

外形 中通外直 磊落正直

不蔓不枝 不攀附权贵

气味 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

风度 亭亭净植 志洁行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庄重、受人敬佩

七、教后反思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送别诗鉴赏》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诗歌朗诵初级学习,简单了解语速,节奏,停顿,语调的重要性。

3、从诗歌的学习中领悟到一点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通过各类型朗读体会普希金诗作的热烈深沉、富有哲理的语言。

【学生情况】 本诗面对的是十二、三岁的七年级学生。对于诗歌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想象联想能力较差,往往不能在阅读中充分展开联想想象。虽然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但由于基础薄弱,鉴赏诗词的能力还不够。所以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引导,把问题一步步深入,教学生用理性的思维去判断,达到诗词鉴赏精准到“字词句”的目的。

【教学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主要采用师友结合教师点拨教学法;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中,提倡“美读”的方法。在诗歌教学中,朗读更是重要的一环,通过反复的朗读作品,在朗读中把握诗歌的韵味。因此,在教法上我还采用朗读法,在朗读中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学习方法】(根据新课标中培养初一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指导学生采用圈点勾画、师友结合、朗读品析法,等方法学习。【教学流程】

一、导入: 在导入课题时,我采用闲聊的方式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设定掉入大坑的情境让学生回答自己的反映,自然而然进入了课题。

二、了解普希金及创作背景,欣赏三幅名画,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生于莫斯科贵族家庭。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抨(pēng)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曾被两次流放,也曾身陷囹圄(líng yǔ),但他始终不渝地信守着对生活和自由的热爱!

三、鉴赏诗歌 整个鉴赏过程分为五步九环节。

第一步:全班齐读,整体感知

诗歌的感情比其他文体来得强烈,要朗诵好一首诗,首先要认真阅读,领会作者的感情。然后,努力地去引起共鸣,使自己的感受接近作者的情感。只有这样,我们的朗诵才能成功地再现作者的情感。

1、同学们自由读大声读,进入诗境。学生要注意语气、语调、节奏。

2、请学生代表伴着伴奏大声读,师友之间相互听读并给出朗读评价。学生结合听读以及对诗歌的语气、语调和节奏的把握自由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注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生自由朗读过之后,基本能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然后再请学生示范朗读,学友读,老师作出中肯的评价。

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读,既调动了朗读的热情,又能让他们在反复的朗读中进一步熟悉诗歌,为诗词赏析做好准备。

第二步:赏析解读,提出3问题,师生讨论1、2、3、什么是生活欺骗了你? 怎样理解“亲切的怀恋” 诗人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层层深入,以期达到一定解读能力,能满足中考阅读4-6分的考试需求

第三步:整体把握,完成板书填空 第四步:根据板书回顾诗文,达成当堂背诵的效果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送别诗鉴赏》教学设计 篇7

教学设计 华侨中学 李丽平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相关内容及本文写作背景。2.学会用跳读法理清小说故事情节。

3.引导学生学勤奋、坚忍、乐观的品质。【教学重点】

以跳读法了解小说故事情节。【教学难点】

概括祥子前后变化的性格,用批注、浏览、跳读等方法进行名著阅读。【教材分析】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根据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名著导读”推荐书目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需要,节选小说第一章,第二十四章内容,即“三起三落”前的祥子和“三起三落”后的祥子,引导学生感知人物形象,认知人物变化,探寻变化原因。【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知识抢答导入名著《骆驼祥子》。

二、快速浏览《骆驼祥子》第一章,筛选信息完成下面问题。

1.初到北平的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填好祥子的户籍信息卡。(边读边用便利贴进行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2.祥子有哪些可以实现梦想的条件?(在找到的相关内容旁贴上便利贴,并做批注。交流时说明“第___页第___段”)

三、快速浏览《骆驼祥子》第24章,筛选信息,回答下面问题。1.祥子梦想是否已经实现? 2.他现在成了一个怎样的人?

四、结课

你想知道吗?

1.祥子为什么叫“骆驼祥子”?

2.祥子的人生为什么这么悲惨?他的人生经历了怎样的“三起三落”? 3.梦想破灭!祥子从一个上进青年几经辗转沦为社会混混,原因是什么? 请你好好阅读《骆驼祥子》吧!

《骆驼祥子》全书导读规划

第一阶段

目标:读故事,理情节,析人物。

方法:略读为主,精读略读结合,圈点勾画。

第二阶段

目标:结合背景,研究主题。

方法:静心细读,进入情境,摘抄并批注。

第三阶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送别诗鉴赏》教学设计 篇8

一.导入《观沧海》。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二.朗读整体感知:

解题: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现在来看诗的正文。

读两遍后,指导学生划分层次。要先提出问题:①全诗14行,除开头结尾两行外都是写景,说说开头两行的作用。②区分一下哪几行写实景,哪几行写想象之景——虚景。③写实景中有动有静,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然后归纳如下: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问:海是很难写的,可是读了这首诗,我们每个人大概都会感到海的伟大。这首诗究竟好在哪里呢?(虚景和实景配合得好,有实景才能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有虚景,才有新奇感,才能激发读者的想象。)三.总结。

古人说:“诗言志。”这首诗虽然全是写景,但所写的景物都是由诗人的“志”来统帅的。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没有这样宏伟的抱负,没有这样阔大的胸襟,他怎能写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诗句呢?可惜的是,第二年他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了,从此中国就进入了“天下三分”的局面。

一.导入 《次北固山下》

王湾是洛阳人,他曾往来于现在的江浙一带,在途经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时,写下了一首诗《次北固山下》。王湾是一个生卒年不详的唐朝诗人,今天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是因为他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诗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以诗传”呀。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诗人王湾因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它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愁,又写出来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的胸襟。二.朗读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2.听老师范读。3.作朗读指导并齐读。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首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颔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颈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尾联

4.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

(老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①客路,当投影: 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

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⑥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5.请一位学生讲述诗歌内容。(原意保持不变,但允许想象加工)三.领悟理解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

明确: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3.前面三句写景,各有特色,请问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感受和理由? 设想:分小组交流各自的感受与观点,然后请几位同学登台讲述。以鼓励为主,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世界、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参考理解:

①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指北固山,绿水指长江。此处加了“外”“前”两字,将北固山的位置,确定得不能用于别处,见得旅程介于水陆之间,因此和下联“两岸”“一帆”描写水陆发生密切关系。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诗人一落笔写自己岸上的旅途在望不到的青山之外,显然这里是诗人的想象,这就隐含了诗人并没有到达终点,可见旅途是艰辛的,而走得越远,离家乡也就越远,乡愁也就越浓,这为下面的抒情交待了缘由。此外,这里首句对仗工整,超出了一般律诗的要求,也是诗人的匠心独运,把“青山”和“绿水”分别镶嵌在诗句中,更显得色彩明亮,意境优美。

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完全是写景,其中“平”“阔”“正”“悬”都是诗眼。潮平两岸即阔,风正一帆正挂着,表明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第二参照物的切入,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句内的因果呼应,一是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二是承接首联、引发下联的巧妙过渡。江春悄悄闯入旧年,山才会青,水才会绿,才会有“潮平两岸阔。”这两句以白描的手法写出了江面的景象,构图精美,意境开阔,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陆地风光有异曲同工之妙

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生”和“入”的选用的第一妙处,在于诗人把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

“生”和“入”二字的第二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相关联,道出流年似水、岁月暗换的人生感悟。

“生”和“入”二字的第三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

“生”和“入”二字的第四妙处,还在于诗人借物言志:“海日”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喷薄而出,“江春”能跨越天堑奋力北上,人也应顺应天时在一元复始的大好春光中有所作为,只有如此,思归盼归乡情的萌生和付出才最有价值。这两句找到了更高层次的交汇点、碰撞点:天人两合,物我一理。

整首诗才浑然一体,让人感到此二联去掉那一个,便都找不到最能都负载诗人此时此地心情的最佳景物。这一联在此诗中起转折作用,诗题为“次北固山下”,“次”当“停驻、停泊”讲,此联刚好写第二日早上又早起赶路,“海日”承上联“潮平两岸阔”而来,“生残夜”从将尽未尽的夜色中升起,“江春入旧年”一句写作者情绪陡转,眼前景色使作者乡情陡生,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无奈情绪便很自然的产生。

4.最后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点名了诗的主题,你是怎么理解这种乡愁的?(学生各抒己见,自由作答,参考理解要点:古代交通的限制,运用了雁的意象,乡愁人人有,人的情感归宿)

布置作业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送别诗鉴赏》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整体感悟课文,理解内容,提高审美情趣。2.涵泳阅读性课文,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重点、难点:

1、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并揣摩文章的语言美。

2、难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家是爱的港湾,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漫溢着浓浓的亲情,请看初春的田野上,落日徐徐,菜花金黄一片,远处一家四口正在那排整齐个的桑树下散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中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抓住时、地、人、事)我们一家四人在初春的田野里散步。

(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和美、和睦、幸福)

三、再读入境

合作讨论

1、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你最欣赏谁的表现?理由是? ①个人见解独到、精彩,每人欣赏一个人。②小组观点一致:中心、补充、记录、发言代表 文中的“我”:决定委屈儿子,看到他的孝顺、尊老

“总算”“总”看出他对母亲的担心 文中“我”的儿子:天真可爱、聪慧活泼 “母亲”:依从孙子”走小路,对小辈的爱护 “妻子”:话语不多,“听我的”是对我的尊重,对老人的孝顺

2、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到底谁说了算?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点评讨论情况,不存在谁的权利最大,“和美”的家庭是由尊老爱幼的亲情链组成的。

四、默读课文

品味探究

1、思考:①文章哪几个段落有写景的片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第4段:田野、新绿、嫩芽、冬水 第7段:菜花、桑树、鱼塘(“粼、鳞”、)

2、思考:①从你更喜欢片段中?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

第4段:意境:蓬勃的生机——哲理:珍爱生命 第7段:意境:春天的气息——哲理:热爱生活

五、选读课文

拓展运用

1、我们品味了本文生机蓬勃的意境美,下面我们来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感受文字对称整齐、音韵和谐的美。

2、比较阅读《散步》与林文煌的《三代》,你认为哪一个更感人?不求统一答案,言之有理可。

六、总结谈话。

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的心灵仿佛也在这暖暖的春日里面进行一次散步,我们的心灵也得到一次沐浴,尊老爱幼、互敬互爱是我们营造幸福家庭和美满生活的不二法门。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送别诗鉴赏》教学设计 篇10

兰州新区秦川镇保家窑初级中学

张宏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的用词,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深入细致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设计】

本文是一篇美文,可以向学生提供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中得到熏陶。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画面上的比较和配乐朗读。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当秋叶飘落的时候,当白雪纷飞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渴望春天。因为春天带给人温暖,带给人希望,带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诗作文。你学过哪些有关“春天”的诗歌呢?请大声朗读出来,让大家共享,好吗?(学生朗读,教师解析。)今天我们学习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课题),其中写春天的内容就多了,有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的山、水、树、蜜蜂、蝴蝶等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绘春天的。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江苏省东海县人。1920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大学读书后期,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开始写新诗,一直继续到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当中学教师的时期。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转而从事散文创作,成为现代著名的散文作家。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次年回国,仍至清华大学任教授。抗战期间,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促使朱自清积极参加党所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该年12月病逝于北平。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听读课文录音(配乐),并且思考:

① 读一读,写一写。

朗润(rùn)酝酿(niàng)黄晕(yùn)宛转(zhuǎn)嘹(liáo)亮 水涨(zhǎng)

抖擞(dǒu sǒu)精神 应和(hè)薄(bó)烟 黄晕(yùn)捉迷藏(cáng)

宛转(wǎn zhu?n)散(sǎn)在草丛里 嘹(liáo)亮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赶趟儿 :凑热闹。

朗润:明亮润泽。课文中指山形清晰,山色润泽。

抖擞:振作 酝酿: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伙伴。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现在写作:婉转。

嘹亮:声音清脆响亮。黄晕:昏黄不明亮。

静默:宁静沉默;不发出声音。

花枝招展:花枝迎风摆动,婀娜多姿。比喻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② 思考:课文分为哪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是盼望春的到来。(盼春)

第二部分(2~7)具体描绘春天到来时自然的不同景物。(绘春)

第三部分(8~10)写的是作者赞美春天。(颂春)

教师小结:朱自清先生以急切的心情盼望春天的到来;然后又用细腻的彩笔描绘春天的美景;最后,最后他又满怀喜悦歌颂了春天。其中: “盼春”是本文的开端,作者满怀期待与喜悦,采用拟人化手法,描绘春天在“东风”吹拂下姗姗来到人间。“绘春”主要是作者全面而精细地观察和描绘了春天到来时自然景物的变化,写得生动有趣。“颂春”是本文的结尾部分,以三个比喻揭示春天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深化题旨,归结全文。

③ 文章的重点是第二部分“绘春”。作者以充满诗意的语言,精心选择了最具春天特征的几个具体画面,形象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谁来说说共为我们描绘了几幅图画?你能分别为它们取个名字吗? 六幅图画: 第2自然段是春归图。第3自然段是春草图。第4自然段是春花图。第5自然段是春风图。第6自然段是春雨图。第7自然段是迎春图。点拨:这几幅图画为我们描绘出了浓郁的春色。每幅图画作者的观察方法和描写角度都不同,但都抓住了它们各自的特点,融入另外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朗读指导。朗读要求:

3.① 读音正确,声音洪亮。② 把握好感情基调的变化。③ 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

三、课堂总结:

本文的写作特点——借景抒情。作者为什么能将春天描绘得如此美丽呢?首先要有细致的观察,并且善于积累语言,然后由感而发,才能够恰当的表达出来: 奋斗、追求、创造,是春天赋予人们的神圣使命,因此,生活才有收获,希望才会美好,未来才会辉煌。所以,我们要珍惜自然的春天,更要珍惜人生的春天,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为人生、为理想而不

四、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册中相关内容。

上一篇:微商日常工作安排下一篇:我家的家风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