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体育

2024-06-22

民间体育(精选8篇)

民间体育 篇1

内容摘要:

《指南》中指出:“要合理利用周围环境资源开展多样的幼儿体育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丰富多样的

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带给幼儿的将是丰富的运动体验、体质的增强以及富有个性的发展,这有助于幼

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因地制宜,合理开展民间体育游戏“龙头咬龙尾、老鹰捉小鸡、跳房子、跳绳、斗鸡、摔标、二人三足、滚铁环、跳竹竿、跳皮筋、划龙舟”等,丰富大班幼儿的体育活动,提高他

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首先,选择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体育游戏;再营造良好的民间游戏环

境,组织幼儿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丰富大班孩子的体育活动;最后发挥家长的作用,让民间体育游戏在

日常生活中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关键词:“民间体育游戏”、“趣味性”、“一物多玩”

《指南》中指出:“要合理利用周围环境资源开展多样的幼儿体育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丰富多样的

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带给幼儿的将是丰富的运动体验、体质的增强以及富有个性的发展,这有助于幼

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我园地处乡镇中心,幼儿发展参差不齐,有工作人员的独生子女;有经商和农民 的子女,然而正是这种复杂的人口交汇处,才能产生多彩的文化。笏石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灿烂的民俗

文化,在这里过每一个节日,你都能感受到浓浓的中华文化,什么“元宵节”的踩街活动,长长的队伍,让人目不暇接;再则就是“端午节”的包粽子、挂艾草、划龙舟等等,从中产生出了许多好玩充满童

趣的民间体育游戏,例如:龙头咬龙尾、老鹰捉小鸡、跳房子、跳绳、斗鸡、摔标、二人三足、滚铁环、跳竹竿、跳皮筋、划龙舟等,勾起我们多少童年的美好回忆,曾几何时和小伙伴们在空气新鲜、阳光

充足的空地上、田埂边玩耍、游戏。而如今电视、电脑早已剥夺了孩子们的游戏时间,他们足不出户,很少进行户外锻炼,交往意识、合作能力也十分欠缺。我们深刻领会指南精神,因地制宜,合理开展民

间体育游戏,丰富大班幼儿的体育活动,提高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

一、选择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体育游戏。

大班幼儿身体壮实,体力充沛,能熟练地掌握各种动作的基本要领,而且动作显得有力,自如灵活,开

始具有组织性和控制注意的能力,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喜欢游戏必须有胜负结果。所以,在这个年龄阶

段,竞赛性的追捉游戏可以增多,游戏的动作难度也可以加大,游戏中的情节和角色可更复杂些,另外,一些如“踢瓦片”、“斗鸡”、“划龙舟”等发展体力和智力密切相结合的游戏,他们较喜欢。

二、营造良好的民间游戏环境,激发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注重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民间游

戏的趣味性深深地吸引孩子们,我们从这里入手,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参

与到民间游戏中来。例如:在“元宵节”引导幼儿制作灯笼并把它们悬挂在活动室的周围,同时在音乐

区投放各种民族乐器,播放“十音八乐”等具有明显乡土特色的乐曲,供幼儿欣赏、演奏,再通过蹉汤

圆及现场观赏元宵踩街活动,营造一种浓浓的节日氛围,激发幼儿对“龙头咬龙尾”、“踩高跷”等相

关民间体育游戏的极大兴趣。再如:在“端午节”

来临之际,举行包粽子活动,从而引出屈原投江的故事及播放民间开展划龙舟比赛的热闹场面,再开展 游戏“划龙舟”游戏,孩子们自然是个个都兴趣高涨了

三、组织幼儿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丰富大班孩子的体育活动。教师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要正确处理好师幼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民间游戏彰显出巨大的

魅力,在带给幼儿更多快乐的同时,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1、充分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权,从而挖掘民间游戏的多种玩法。进一步领会《指南》精神,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在游戏中,不告诉幼儿基本的游戏玩法,而是提

供材料,引导他们进行自由探索操作,从中发现许多不同的创新玩法。在游戏中无论幼儿遇到怎样的矛

盾和困难,我们教师都应该放手让幼儿亲身体验、解决,使其充分感受游戏的自主和快乐。当然,这种

放手并非是放任自流,而是需要教师适时地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如在游戏中,发现幼儿探索玩法一

直没有进展时,可以适当地干预,使其有进一步的突破;再者在游戏初期,个别幼儿缺乏寻找游戏伙伴 的能力时,可引导他们先参加人数少的两人游戏,再逐渐过渡到玩集体性的游戏。

2、从易到难,引导幼儿学习一些必要的动作技能。

《纲要》中要求“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一个好玩、有趣的民间体育游戏,它不会让孩子毫无目 的地一直玩,其中肯定包含着某项技能动作的练习,这时候我们教师就要有目的的引导他们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每个动作技能,做到层层提升。例如:在“划龙舟”这个游戏中,我们老师是把学习下

蹲合作行走这个技能,贯穿于游戏的整个过程之中。当然,我们不能把动作技能直接灌输给幼儿,这种

“填鸭式”的教学,我们早就不用了,而是引导幼儿以观察、小组合作、自由探索法了解游戏规则玩法,探索集体“划龙舟”的技能技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扮演着观察者和交流者的角色,给以幼儿 充分自由活动的机会。整个游戏主要通过探索——集中讨论——再探索——分组指导——比赛,确保幼

儿能够自主探索并体验活动的过程,在游戏中关于团队协作及动作技能的层层提升等一些有益经验能得

到及时的总结归纳,并推广。

3、引导幼儿合理运用各种玩具材料,鼓励大家一物多玩。我国自古以来都有提倡大家遵从勤俭节约这个美德,鼓励幼儿一物多玩,也是教育幼儿从小就要懂得节

约,如棍子的运用就很广泛,首先,利用棍子我们学习了一套棍子操,特别是男孩子很感兴趣,体验了

运用器械;再则,幼儿把棍子摆放在地上进行了跳跃的游戏,然后他们运用棍子进行了扫地雷的游戏,锻炼幼儿躲避棍子的灵敏性,使棍子充分发挥了作用。

四、发挥家长的作用,让民间体育游戏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更广泛的推广。

发挥家长的作用,利用家庭、社区为幼儿创设更大、更广阔的游戏活动空间和环境。将我们的民间体育

游戏延伸至社区、家庭,使之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第二课堂,家长及社会成员成为幼儿的课外老师。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幼儿教育》2011.6

3、《学前教育》2010.5

民间体育 篇2

社会在不断进步,学校体育也在不断发展,《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是学校体育理念的革新,它又充分体现了课程内容的时代性、选择性和民族性,课程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是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充分利用。目前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难以适应各地、各校的需要,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育课应充分开发和利用民间体育项目,因地制宜的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从满足学生的需要开展教学,贯彻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来提高课堂教学成果,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1]。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育课程主要依据国家制定的大纲进行授课,这种集权机制的单一模式,很难照顾到所有学校的具体特点。结合民间体育项目,积极开发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课堂,不断丰富和完善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在实施国家和地方的体育课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出的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发挥体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重要作用,对于推进国家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长远的作用。

对于经济相对不够发达的很多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设施缺乏,提出对跳绳的研究,从而将民间体育活动——花样跳绳运用在体育教学中,来丰富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能力,也使特有的民间体育文化能得到很好的发展[2]。

跳绳运动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唐宋明清都有记载。陕西是跳绳的故乡,多次掀起跳绳热,先后举办了四届“西安跳绳大赛”、三届“省职工跳绳大赛”、三届“中学生跳绳比赛”和十六届“中小学三跳比赛”;在国内外举办了四百多期跳绳辅导班,培养了七万多名跳绳爱好者;应邀出访新加坡、香港等地;各新闻媒体报道了二百多篇次;荣获国家四项大奖;1999年陕西花样跳绳队赴京参加国庆五十周年庆典活动和第六届民族运动会,荣获表演项目技巧类一等奖。上了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实话实说”,新华社发了《跳绳王论绳经》的报导。为了进一步开展全民健身推广花样跳绳,陕西省民委、体育局决定:2002年陕西省第三届民族运动会,花样跳绳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湖南工学院2007级大学一年级2个班全体学生,共98人,实验前学生对花样跳绳的掌握程度和兴趣见表1。

2.2 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文献资料查询法。

3 研究的思路

3.1 把兴趣转化为问题

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它也会因年龄、生活经验,社会机遇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别,学习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学会如何去探索,并培养学生的自我发现能力,从而逐渐把兴趣转化成问题,以此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应把发现学生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在各项活动中积极挖掘学生的潜能。只要学生对此种项目感兴趣了,才会进一步的去研究,通过研究来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3]。

3.2 把问题转化为学习

近些年来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增强,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关注,并热衷体育,各式各类的健身场所不断地涌现,但最容易被大众人群接受的就是简单的体育锻炼方式,如:常见的健身形式,武术、跑步及民间民族的舞蹈等,随之民间体育活动也逐步地被开发出来,并引入学校体育课堂,花样跳绳的运用就是一项可行的措施,学生可以利用体育课、课外活动等进行锻炼与研究,将民间体育项目很好的发展。同时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问题,获得学习的自由与快乐。

4 研究过程

4.1 花样跳绳资料的收集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将2个班的同学分别分成四组,采用自主结合与教师统筹的方法,确立组长,明确分工,然后利用一段时间,在体育课上进行收集资料的展示活动,再根据学生在收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提供一些查找资料的途径,并布置任务。对民间体育项目花样跳绳的种类、锻炼价值、练习方法等问题进行实践研究。通过收集资料总结,花样跳绳分为十二大类、数十套绳路、几百种跳法。十二大类为:绳操、绳舞、绳拳、绳技、绳阵、趣味跳、跳长绳、跳双绳、多绳交叉跳、跳绳的行进动作、跳绳接力赛和跳绳拉力赛。各类跳绳又分为各种绳路,如绳操有“跳绳八节操”、“健美跳绳操”、“老年健身绳舞操”等。

因花样跳绳的玩法多,规则各异,下面以跳绳接力赛为例(表2)。

4.2 利用体育课、课余活动及校园艺术节,学校运动会上进行展示,给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每一组的小组长可以带领其成员在掌握基本的练习方法之后,在实践学习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及创新精神,对项目进行改造、拓展,从而更加体现它的趣味性与锻炼价值。如:利用绳技、绳阵、趣味跳、跳长绳、跳双绳等,并将优秀的创意通过校运动会、校园艺术节上进行展示。

5 研究结果

5.1 充分利用民间体育项目,弥补学校体育资源的不足

我国有着悠久的民间文化历史和不同的风俗习惯,民间体育活动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踩高跷、竹竿舞、登山等很多种,已有十几种被很多学校应用于实践中,同时也有一部分应用于旅游业。如:红灯笼外婆家的竹竿舞、女儿村的踩高跷、竹竿舞等。跳绳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不高,可以缓解部分农村学校场地和体育器材短缺的情况,同时使民间体育项目得以更好的发展。

民间体育活动是由前人通过积累生活经验而创编形成的,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趣味性、形式多样性、内容广泛性、明显的竞争性,这恰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应用在学校体育中,用具有特色的民间体育活动来缓解学校器材的缺乏问题。如:根据学生的实际将花样跳绳设为校本课程,并制订计划,来缓解器材上的短缺,也使学习得以更好的开展。

5.2 充分利用民间体育项目,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

兴趣是激励学生学习最好的动力。我发现最初对花样跳绳不感兴趣的人数在不断的减少,很多学生由原来的不愿意参加到后来的自愿投入其中,这样使活动的形式多样化,内容也更丰富。同样在不知不觉中(体育课、课余活动)学生的花样跳绳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下表3为研究前、后同学的花样跳绳掌握程度与兴趣变化表。

5.3 充分利用民间体育项目,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

加德纳的“多无智能”理论,让我们了解到每个学生都有潜能,只不过看如何开发学生潜能。在实践操作中不断的创新,改进花样跳绳的玩法,体现学习的研究成效。花样跳绳分为十二大类,各大类又有不同的跳法,变幻莫测,无穷尽也。所以说只要学生想得到,花样跳绳能够得到无限的开发,这样也让学生能够不断挑战自己,提升其对体育锻炼的意义。

6 总结与思考

通过研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从生活中挖掘民间体育项目——花样跳绳的锻炼价值,在实践中养成主动参与的良好体育习惯。研究过程中,担心学生的兴趣调动不起来,影响开展,而实际的研究中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活动的组织,学习的方法指导与其他的知识。总之,体育的一大属性是快乐,也是最有可能给学生带来快乐的课程,引进民间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教学,就是回归“快乐体育”,让学生能在玩中达到健身的效果,能感受充分愉悦和快乐,能够起到调节大脑、减轻压力、活跃思维的作用,保持身心健康成长[4]。民间体育的研究可以说是多样的,只要认真探索、研究,就会有一定成效。

摘要:本人对民间体育项目花样跳绳进行研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民间体育的特色,从而缓解学校体育资源的不足,并使课程标准更好的实施,民间体育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和传承。

关键词:跳绳,民间体育,传统体育,资源,学校体育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王洁.综合课程开发与案例[M].上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

[3]陆志成.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J].上海体育科研,2003,(1):59-60.

民间体育游戏进入体育课堂的实践 篇3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3A-

0045-02

优秀的民间体育游戏简单好玩,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特别受到学生们的喜爱。近年来,笔者尝试将民间体育游戏融入体育课堂教学,经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民间体育游戏进入体育课堂的意义

大部分民间体育游戏简单、趣味性强,对学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并且这些民间体育游戏有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一)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有的民间体育游戏要求玩的人反应迅速,通过跑、跳、投等动作完成活动,与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一致,也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如果经常参加民间体育游戏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心肺功能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敏度、弹跳力等。如“跳大海”“丢沙包”游戏需要通过走、跑、跳等动作完成,这对身体肌肉的活动具有促进作用,而“打弹子”游戏可以锻炼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的协调度。

(二)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民间体育游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安全、轻松、活泼的活动载体,在玩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面临失败的可能,但成功的机会对于每个学生来说也是平等的,这对锻炼学生的受挫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玩游戏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失败,也可以感受成功,不同的情感体验,能够促使学生主动面对竞争,增加对体育的兴趣,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收集民间体育游戏的途径

(一)教师主动收集民间体育游戏

民间体育游戏产生于民间,因此,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到民族特色浓厚的乡村,挖掘民间体育游戏素材。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外出采风,有的老师在亲眼目睹了学生玩民间体育游戏“踢毽子”后,觉得很有趣,随后积极地请教当地学生讲解“踢毽子”的玩法,以及如何利用香蕉树叶等材料制作“毽子”。此外,我们还经常对研究民间文化的专家、民间艺人进行访问,搜集民间体育游戏。比如,“抽陀螺”是一种民间体育游戏,但是很多老师不会做陀螺,为此,我们请教民间艺人示范制作陀螺的方法,讲解制作陀螺的技巧,如在陀螺的底部加一颗铁钉,能够使陀螺在旋转时减少摩擦。

(二)请学生收集民间体育游戏

学生的学习容易受到兴趣和内在需求的驱使,因此,在认知活动中,当活动的主题和内容是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学生就会调动思维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我们的做法是:首先,鼓励学生通过请教长辈、小伙伴的途径搜集民间体育游戏。在完成搜集活动后,教师召开学生座谈会,请学生将收集的民间体育游戏一一列出,如有“踢石子”“电杆”“踩高跷”“指星星”“我们都是木头人”等。其次,整理学生收集的民间体育游戏,请学生示范,通过观察学生的活动,了解学生对哪些民间体育游戏感兴趣,进而对学生喜爱的民间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完善游戏步骤和游戏规则。

(三)发动学生家长收集民间体育游戏

在收集民间体育游戏过程中,学校要对学生家长发放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你知道哪些民间体育游戏?你玩过哪些民间体育游戏?你支持体育课开展民间体育游戏吗?你的孩子会玩哪些民间体育游戏?请对学校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来看,学生家长了解的民间体育游戏多达几十个,如“跳大海”“抛石子”“跳稻草绳”“挤墙壁”等,大部分家长都支持学校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活动。

三、民间体育游戏进入体育课堂的实践

(一)实施前的准备

1.对民间体育游戏进行筛选。教师在搜集民间体育游戏素材后,要严格按照“是否符合学校办学方向,是否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标准进行筛选,力求选出符合时代精神、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安全性较强的民间体育游戏,并将其引入体育课堂,也可以对这些民间体育游戏进行改编,使其更符合学生运动发展的规律。

2.对民间体育游戏进行“教材化”处理。为了使民间体育游戏更贴近体育课堂教学实际,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师要在保持民间体育游戏风格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教材化”改编与创新。做法是:首先,对民间体育游戏的内容进行适当地拓展。比如,玩“滚铁环”游戏,如果仅在平地上滚来滚去,学生很快就会没有兴致,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两块踏跳板构建一座“断桥”,或者插几根标枪作为“森林”,让学生体验上坡、下坡以及以不同的速度进行滚铁环的感觉,提高学生玩游戏的兴趣。其次,将民间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内容相结合。比如,耐力跑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力和意志力,但它又是一个简单重复的活动,学生容易感到枯燥疲劳,这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民间体育游戏“滚铁环”与耐力跑相结合,在玩游戏时设计各种障碍,创新游戏玩法,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乐,乐中学。经过筛选、改编后的民间体育游戏,需要进行合理的分类,如分为奔跑类、投掷类、跳跃类等,并将它们汇编成民间体育特色教材,使民间体育游戏进入课堂变得有规可循、有理可依。

3.自制体育器材。将民间体育游戏融入体育课堂教学,需要很多不同的体育器材,因此,教师需要收集一些废旧的器材,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和制作。以玩“滚铁环”游戏为例,我们先后收集了很多废旧的铁环和塑料环,甚至还有自行车的旧钢圈,在钢圈上涂抹不同的颜色,从而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学生在自制民间体育游戏器材过程中,提高了动手能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

(二)实施过程

1.做好“备课”工作。首先,教师在课前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如学生的人数、年龄、心理素质、体质等,有针对性地选择民间体育游戏项目,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充分熟悉民间体育游戏的内容,掌握游戏的玩法,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还要预测学生在玩游戏过程中的生成情况,做好解决问题的措施。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合理的组织方式。科学合理的组织方式能够使民间体育游戏开展得更加顺畅,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做法是:①根据游戏内容选择组织形式。比如:“贴烧饼”游戏可以全班学生一起参与,便于教师管理;“骑马打架”游戏只能3人作为一个小组,两个小组之间开展游戏活动。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择游戏组织形式。比如:女同学自由组合玩“跳皮筋”“跳房子”等游戏;男生自由组合可以玩“斗鸡”“滚铁环”“抽陀螺”等游戏。③根据学生的能力决定游戏的组织形式。可以将男生、女生进行分组,也可以按照学生能力的强弱进行混合分组。比如,在玩障碍类游戏时,教师按照学生能力的强弱进行混合分组,能力强的可以把障碍难度设置得高一点,能力弱的可以把障碍难度设置得低一点。

2.讲解示范。教师形象地讲解有利于学生开展体育活动,因此,教师在讲解游戏的玩法时需要靠近游戏场地,整理学生队形,结合场地、器材进行讲解。教师在讲解复杂的民间体育游戏时要先讲重点,也可以在玩的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步骤进行补充说明。此外,教师可以请一些对游戏较为熟悉的学生进行示范,教师及时地进行指导和提醒,对可能引发事故的错误动作及时进行纠正。

3.组织实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将民间体育游戏引入课堂,首先要注意引入民间体育游戏的时间。比如,“斗鸡”“摇小船”“木头人”等民间体育游戏简单、有趣,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伊始或教学结束时将其融入体育教学中。有的民间体育游戏适合穿插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比如,在障碍跑中可以引入“跳房子”“踩高跷”等游戏。有的民间体育游戏技术难度较大或运动量较大,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此时教师要给予鼓励或再次示范,必要时降低动作难度要求。将民间体育游戏引入体育课堂教学,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并对反馈信息进行及时、准确地分析和判断,在必要时对活动的形式、方法、规则进行适当地修改和调整。

4.进行科学地评价。为了全面、准确地反馈教学信息,为今后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教学积累经验,不断丰富和创新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在教学结束后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评价。首先,明确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当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设定,具体要素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方法运用是否恰当,组织方式是否科学,学生的体育水平、心理素质是否得到了提升。其次,合理运用评价方法。教师根据“谁来评价”和“评价什么”两个要素,结合实际教学,可以采用4种评价方法:①教师对学生的“学”进行评价。在体育课堂上进行量化评价比较困难,因此,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应从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5个方面进行评价。比如,在完成了“贴烧饼”活动后,教师可以从学生动作的灵敏度、奔跑能力、活跃程度进行点评,指出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引导“犯规”的学生纠正错误的动作。②教师对自己的教进行自评。课后,教师要对自己的备课、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比如,在玩“贴烧饼”活动中,笔者通过自评的方式发现,有的学生在被“抓”住后马上就去“抓”对方,对方同时也用这样的办法进行反击,这样循环反复,原本的集体活动变成了学生的“独角戏”。为此,笔者重新制定了活动规则,规定“抓”与“被抓”的同学不能互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③学生对老师的教进行评价。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老师的教学多发问、多提建议。比如,在完成“贴烧饼”活动后,有的学生认为,在活动中前后站立的队形容易变成错落状,提议将活动的队形改为“前蹲后立”。根据学生的建议,重新排列的队形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便于管理。④学生自评与互评。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请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想法以及对玩游戏的感受,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将民间体育游戏引入体育课堂教学,应遵循“古为今用,旧法新玩”的原则,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从而转变教学理念,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总结 篇4

众所周知,我们幼儿园的特色就是体育。本着“我运动,我健康,我运动,我快乐”的原则,园里为我们每班拟定特定的民间体育器械。我们班定的是轮胎,一个小小的轮胎平时在我们大人的眼里看似是废品,可是搬到幼儿园,到了孩子们的手里却变成了爱不释手的体育器械。

经过我们老师和孩子们的一个月探索与思考,我们发现原来看似呆板的轮胎,却可以玩出许多的花样。轮胎不仅让幼儿从游戏中锻炼了身体、强壮了体魄,还让孩子们从中找到了快乐。下面,我将这月的民间游戏进行如下总结:

一、单腿侧身跳轮胎

当初设计这个游戏的时候是想到孩子们年龄还小,对轮胎的控制能力不是太好。所以,让孩子先练习单脚侧身跳,锻炼孩子们的平衡能力和跳跃技能。通过多次练习和老师的不断指导,孩子们已经可以熟练的用单脚跳跃轮胎。但是,个别孩子由于动作不到位,平衡能力把握的还不是很好,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钻轮胎

对于幼儿来说,钻轮胎简直是“小菜一碟”。钻轮胎主要是锻炼孩子的钻、爬能力。而爬在他们的婴儿时期就已经了如指掌了,至于钻,那更是问题不大。刚开始,幼儿孩子由于小屁屁撅的有些高,怎么也过不去,急着喊老师帮忙。但是,通过老师耐心的指导孩子们很快就可以顺利钻过去。

三、运篮球

所谓“运篮球”并不是用手,而是用轮胎。通过两人的共同合作,将轮胎里面放的足球平稳的运到目的地。起初,孩子们只是着急的想到达终点,也没考虑到伙伴的快慢,经过几个回合的比赛,孩子们互相交流了游戏的经验,才得知两个人一起快速前行,合作出力,方可胜利。看到孩子们一起在游戏中自主探索,互相协作,我感到非常高兴。

四、滚轮胎

伴随着孩子们的技能逐步提高,我们的游戏也在逐步增加难度。第四周的滚轮胎,不仅要锻炼孩子们的肌肉发达能力,还要锻炼孩子们的力度、控制方向的能力。经过一周的游戏,孩子们大多可以滚动轮胎,可是对方向控制的还不够好。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待于加强练习。

通过这一个月的游戏,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从游戏中学会了自主探索。既锻炼了他们善于思考的能力,又从中实现了体育游戏的锻炼目标。

学习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有感 篇5

迷迷糊糊的选择了民族民间体育这一门课,当初选这门课的时候我除了想到拿到学分之外真不知道还有什么目的或志向。但是上了几节民族民间体育课之后,我突然觉得民族民间体育很有意思,很想了解它、研究它。正是这样的改变,才让我觉得学习民族民间体育不知是喜还是悲?

学习民族民间体育,让我喜的是——我知道我们国家的民族民间体育它是那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在我很小的时候,没有电脑,没有点读机,没有游戏机。但是我们的生活并不是枯燥单调与乏味,而是充满了乐趣。现在想想,依然觉得很开心、回味无穷。

还依稀的记得,我们村子里的几个小伙伴经常在聚在村口的大树下跳皮筋。跳皮筋形式多样,可以几个人分成两拨玩一起玩也可以一个人把皮筋绑在大树或者凳子腿上面玩。皮筋上下跳跃,女孩子们翩翩起舞,蝴蝶结上下翻飞。跳皮筋的女孩子各个都是一顶一的高手,就算是把皮筋高举过头顶一个手臂,对于她们来说这也是个小菜一碟。顺理成章的我们每逢跳皮筋的时候,都会是村里的聚集点。引来了很多在家里没事的围观人。我们一面跳着一面唱着歌谣现在我还记着我们在跳皮筋时经常唱的歌谣。回想起那些歌谣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①学习李向阳,坚决不投降。敌人来抓我,我就跳高墙。高墙不顶用,我就钻地洞。地洞有诈子,炸死小日本。②周扒皮坏东西,半夜三更来偷鸡。我们正在做游戏,一起抓住了周扒皮。扒你的皮,抽你的筋。看看下次还敢来偷鸡。③一朵红花红又红,刘胡兰姐姐是英雄。从小是个好孩子,成大成为女英雄。毛主席为她题的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④小蜡笔红又红,拿起它来画英雄。画王杰,画雷锋。再画劳动模范李文忠„„等等歌谣。那时候我们很小,只知道一面跳一面唱。但是我们从来不知道我们为什么唱,我们唱的是什么,歌谣中心是什么,主题是什么。呵呵,长大以后我们才道我们唱的是一些大人不敢说的东西——政治。长大以后我们才知道我们唱的正是大人一直想的东西——期待与盼望。

除了女孩子喜欢跳皮筋之外,我们男、女孩在一起玩的比较多的算是丢沙包了。规则很简单,最少三人,上不设限,场地要求七到十米的活动空间我们常常是分成两家,攻方占据两边位置,队员间相互配合将沙包在空中抛来抛去,以打到对方身上为胜。守方在攻方所围成的范围内跑动,躲避沙包。如守方全部队员不幸“中弹”,则交换攻守位置。打口袋看似简单,对交战双方的默契程度、队员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却要求不低。如果遇到敏捷如小猴子的守方,很可能很长时间都只能停留在锻炼大臂肌肉的痛苦中,迟迟不能真正上场。

由于我家位于比较严寒的地方——东北。所以,男孩子每到冬天时便可以在一起打陀螺。陀螺为木制的圆锥形,上大下尖。将尖头着地,用那些家长给我们做的长棍上面加的皮带绳子抽它,使之旋转。有钱家的孩子也会买有鸣声陀螺和菱形陀螺,鸣声陀螺也是以竹木制成中空圆筒,中间贯以旋轴。圆筒体开有狭长裂口,转动时由于气流作用能发声。而菱形陀螺为两头小,中间大,以绳绕螺身。玩时将螺地,顺势抽绳,使螺旋转。

我们除了在一起玩皮筋、丢沙袋、打陀螺,还会在一起踢毽子、攻城、打砖等等,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学习民族民间体育,让我悲的是——我们那么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民间传统活动却一点点在消失,不被人认可。练习武术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跆拳道的人却越来越多了;玩蹴鞠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打网球、羽毛球、高尔夫的人却越来越多了;穿旗袍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穿韩装、欧风的人越来越多了;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学习英语的人却越来越多了!我觉得可悲!我们 连自己老祖宗的东西都保守不住了,却还在向外面学习。这与古人的邯郸学步有何两样!

大家清醒一点吧!将我们先辈们创下的东西继承了,再去像其他国家学习。不要让我们的精神文化遗产流失的滴水不剩!

大班民间体育游戏:老鼠嫁女 篇6

童谣《老鼠娶亲》十分具有童话色彩,它讲述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中国民间婚礼习俗的热闹场面。孩子们都喜欢看新娘子,喜欢结婚娶亲热闹的场面。我国历史悠久,中国民间婚嫁的一些风俗及所蕴含的文化源远流长。而在当今孩子们的世界里受到西方的电子文化以及动漫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慢慢淡出。由此,我们开展本次活动,旨在以孩子们熟悉的生活题材为媒介,让孩子了解感受、认识理解我国传统民间文化,在游戏中体验民间娶亲的风俗习惯。

活动目标:

1、感受民间游戏独特的趣味性,能根据角色投入的参与游戏。

2、掌握抬的技能,及躲闪跑的动作技能。

3、在游戏过程中提高合作能力,能积极动脑探索有效的合作方法。活动准备:

1、幼儿知识技能储备:会简单的秧歌步;知道民间故事《老鼠嫁女》。

2、活动准备:自制花轿四、猫头饰个、音乐《老鼠娶亲》、各种自制体育器械、安全平坦的场地。

重难点突破:

1、三人合作抬花轿,保持速度的一致。

2、能根据角色投入的参与游戏。

一、导入部分。

1、教师整队,师幼互动问候。

2、热身活动:《抬花轿》

场地创设:在平坦的场地绕圈设计障碍若干,如:跨栏、木墩等。

播放音乐《老鼠娶亲》,幼儿随教师跟着音乐绕场走秧歌步,遇到障碍用跨跳等形式通过。

二、探索创新。

(一)、谈话导入游戏主题“老鼠嫁女”。

(二)、感知探索游戏的玩法。

1、抬花轿。

玩法:幼儿分成四队,男、女孩各两队,相对而站,中间间距为20-25米。男孩两人一组,戴上老鼠头饰抬“花轿”从起点出发,到达对面指定地点后,迅速将对面的第一位女孩请进轿子后,起跑按原路线返回,将头饰与“花轿”交予下一组男孩继续依此方式进行,先把女孩接完的一队获胜。要求三人一定要默契合作,速度尽量一致。

规则:整个往返过程中,必须保证“轿子”不落地。

2、探索创新游戏。

组织幼儿共同探讨故事中老鼠嫁女的方式,并给与适当的“老鼠嫁女”图片提示。

3、引导幼儿分小组探讨角色分配。如:轿夫、新娘、媒婆等。

(三)游戏“老鼠嫁女”。

1、幼儿分四组“送亲队”,每组幼儿商讨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如:老鼠新娘、轿夫、锣鼓队等,并寻找好角色所需要的“道具”等装扮自己。

2、播放音乐《老鼠娶亲》,四组“送亲队”随音乐走秧歌步绕场行进。

3、四名幼儿当猫,当“送亲队”来到猫儿家后,猫儿请出花轿中的“老鼠新娘”就可以再去抓“送亲的老鼠”回家。

规则要求:①、“送亲队的老鼠”必须要按路线随音乐走秧歌步。

②、每位幼儿必须按自己预先选择或分配的角色扮演对应的角色。

③、在追逐中不能相互拉扯推打。

4、教师对游戏进行总结评价。

三、结束部分。

1.随音乐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

略论泰国民间体育 篇7

泰国民间体育不仅是泰国民间社会不同阶层进行的各种游戏,也是泰国民众生产生活方式的缩影同时还折射出民俗民间文化和社会信仰。历史上没有文字记载每种项目具体的起源时间,它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自然相传。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现代体育对泰国民间体育的冲击夺去了应属于它的光芒。目前不少学者对泰国民间民族文化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鲜有学者关注泰国民间体育,因此,笔者根据所查文献资料对此做一简单的阐述。

1 泰国民间体育的历史沿革

通过查阅相关历史文献发现,泰国民间体育起源于素可泰王朝(公元1228-1378年)日常军事训练、皇家大型仪式的庆祝活动以及民众休闲节庆时的娱乐活动。跨入阿育陀耶王朝,民间体育开展的目的与素可泰王朝时期相似,开展的场合和种类都较之前有所增加,而后的吞武里王朝,基本是继承阿育陀耶时期的民间体育,变化甚少。

曼谷王朝时期是泰国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特别是五世王大力改革泰国统治制度期间(公元1868-1932年),泰国民间体育得到复兴和发展。民间体育的目的不再是军事训练和备战,而是以锻炼身体、休闲娱乐为主,几乎不再作为助兴节目参加皇家仪式,而是更多地出现在民间风俗节庆之中。当时泰国各级政府都鼓励、支持民间体育的发展,如举办中小学生的民间体育赛事、编撰民间体育书籍以及开办学校专门进行教授等,民间体育的种类也随之增加。但到曼谷王朝后期,因泰国民众被国际体育比赛吸引,国家对民间体育的扶持也逐渐削弱,泰国民间体育由盛转衰。

2 泰国民间体育的特点与演变

2.1 泰国民间体育的特点

泰国民间体育通常在空闲、传统节庆日进行,每个季节每个地域开展的项目也有所不同,基本能体现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大多数民间体育主要是休闲放松,玩法简单且可以消除疲劳。对参与者要求很低,对年龄、性别都没有特殊门槛,男女老少皆可参加,开展民间体育时通常都采取集体进行,女性一般不参加激烈对抗的项目,男性则无禁忌。

大多数民间体育不需器材或器材简易,场地规则也比较随意。如需器材的项目则会就地取材,选择随处可见的植物、生产生活用品进行制作;大多数民间体育项目在陆地进行,如庙院、庭院或田野,也有在水中进行的项目;每个项目都有规则和约定俗成的规定,还会根据参加人数和规模灵活调整,易于参与者理解掌握,不需专门训练,民众感兴趣即可加入,它更强调娱乐性而非竞技性,这样往往能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使受益群体范围扩大。

2.2 泰国民间体育的演变

泰国的体育学者认为,体育的演变经过了玩耍到游戏再到体育的三个阶段。体育的最初起点和最小的单位就是玩耍,人类中每个人,每个社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玩耍的内容和方式,最传统的玩耍就是民族或民间玩耍,之后发展为民间游戏,接着发展为民间体育,最后在民间体育的基础上发展为国际体育。

泰国民间体育是指泰国本土的传统体育运动,根据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进行,极具价值的地方文化。当一些项目被本地之外更多的人接受时就会扩展到其他地域社会圈,规则和评判标准在不断地改进之后就会变成规范的国际体育项目,如运用拳、肘、膝、腿等进攻的泰式拳击就变成了全球闻名的泰拳,从民间体育兴起的传统藤球发展为现在的国际藤球等。

3 泰国民间体育的意义和价值

当国际体育不断涌入泰国,独具特色的泰国民间体育不可避免的受到国际体育的压力,越来越多的泰国人不再关注本国的民间体育,逐渐淡忘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使它渐渐失去鲜明的文化特色,而国际体育缺少泰式体育文化的柔美,却隐含着暴力、急功近利、虚伪等不利面,消极影响着泰国的青少年。更让人担忧的是政府部门、民众忽略了泰国民间体育的意义和价值,极少关心、鼓励、支持泰国民间体育的宣传和推广,泰国学者归纳出泰国民间体育的意义和价值作为参考,希望帮助泰国人民正确理解民间体育的积极意义,并为复兴、支持、鼓励、宣传泰国民间体育,使之重返青春活力而努力。泰国民间体育的意义和价值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3.1 泰国民间体育传承本土文化

作为泰国千百年来生产技能、生活习俗和节庆活动的生动再现,被誉为本土文化“活化石”的民间体育,在民众玩耍过程中,为民众健身播撒欢乐的同时,能真实反映泰国人民的生活起居和各种的泰式文化,使民间体育增加了文化价值内涵,成为传承与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天然载体”。例如泰国东北部的三人骑牛游戏,一人做牛,用双手双脚在地上爬行,另外2人则坐在这只“牛”的背上,脚勾在一起,手和脚掌互相抓着,做出好像在牛背上装了东西的样子,这就反映了泰国东北部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他们喜欢在牛背上挂着两个篮子装行李物品,代替人的体力。

3.2 泰国民间体育内含多重价值

泰国学者查猜·郭玛挞的研究报告《泰国民间体育:分析和研究体育教育价值》指出,在对196种民间体育的分析研究中,发现每一项民间体育项目都有它不输国际体育的价值,如强身健体、愉悦身心、放松心情、增强体质、锻炼智力等。例如泰国北部的竹林追逐游戏,是围绕着竹丛追逐的体育项目,追和跑的人都要以很快的速度奔跑,同时要边跑边躲开追抓,要一直改变逃跑的方向,如果一直持续追逐30至40分钟,人在身体、心理、心情、智力方面得到的锻炼价值并不会少于国际体育的赛跑、足球和篮球。更重要的是,泰国民间体育是对泰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泰国社会生活的缩影。

3.3 泰国民间体育促进沟通与团结

泰国民间体育的特点更侧重于娱乐性,而不看重竞技中的胜利,这样才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加强真正的沟通理解,几乎不存在国际体育竞赛中出现的矛盾、冲突和争吵。就算是比赛,泰国民间体育的比赛形式和特点也都隐藏着泰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价值观、生产生活方式、极具地方特色的环境情况。传统的泰国体育项目,一般是在做功德的仪式和其他娱乐项目中进行。这些活动的特点是做好事、做善事,因此在活动上的体育活动也都主要是以娱乐为主,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主要强调团结、沟通和理解。就如泰国中部流行的扔布球游戏,虽然也是有竞争和争抢,但是游戏过程却很有趣,需要参与者之间的配合,因此在整个过程中都隐含着团结的因素。再比如丢手绢游戏,虽然过程是需要躲藏、追逐,但是它的内容也包括了边跑边唱,其实带有“猜”的乐趣,整个游戏过程也显示了团结友爱的特征。

3.4 泰国民间体育节省开支

泰国民间体育是节俭、平民的体育,活动所需的器材随处可见,大多数是直接从家附近捡拾来改造而成。例如扔布球游戏,其实就是把不用了的布料包着足够数量的绿豆、木棉花籽或者晒干之后的水果籽。在比如玩乌鸦孵蛋游戏,道具就是类似乌鸦的蛋大小的砖头或石块。所需的场地设施也不必专门花钱建造,因为开展民间体育可以在任何空旷的地方进行,只需在地面上画出该游戏所需要的范围即可。此外,进行民间体育的时候也不需要专门定制运动服装,因为泰国传统的服装都是大裤脚和宽松的上衣,非常便于活动。这与国际体育项目所需的花费开支相比,泰国民间体育真正算是低成本、低消费、低投入。

3.5 泰国民间体育有助于推动国内经济的发展

泰国政府一直鼓励消费本国产品,有“泰国生产、泰国使用、泰国购买、泰国民间体育项目不会使国内的资金外流”的政策,这在经济上算是促进国内外贸易收支平衡,不会在外贸经济前失去太多利益,也是建立强有力的国家经济的一条出路,因为开展泰国民间体育不必使用从国外进口的任何一种器材,即使是需要用到工具的也可以就地取材或在本地买到,不用花钱购买任何国外商品,所以泰国民间体育能真正地不失利于国外经济,还能与国外商品抗衡。

3.6 泰国民间体育符合“自给自足经济”战略

《泰国基础教育委员会办公室2011年度预算计划》中《战略》部分第六条第五点第二个发展战略的“树立品德、培养爱国思想、按照自给自足经济思想生产生活”明确提出:提倡、鼓励、支持各地音乐、戏剧、泰国体育和泰国民间体育的发展。泰国民间体育的每个步骤、玩耍和竞赛的过程,都是自给自足经济的一部分,因为每一个过程都只需要用到身边触手既得的工具,不需要花钱购买任何国外进来的商品,就足以满足现实需要。从强身健体的体育锻炼的角度看,足够满足泰式的生产生活,不需要花费很多,生活就可以幸福安康。

4 结语

泰国人民的智慧创造了极具价值的泰国民间体育,它为传承本国文化、保护本国经济、促进民众团结和丰富民众的健身娱乐活动作出了贡献,如能克服困难加以改进与推广,泰国民间体育必将重焕绚丽光彩。

参考文献

[1]披耶阿努曼拉查东,马宁,译.泰国传统文化与民俗[M].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

[2]宋巴拉.安玛彭.泰国南部民间体育研究[M].宋卡王子大学出版社.2008.

[3]宋巴.詹巴安.泰国体育[M].曼谷tonou出版社.2009.

民间体育 篇8

关键词:民间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非传统性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8)04-0008-04

A follow-up discussion about the concept of and relation between civilian sport, national sport, traditional sport and folk sport

——A discussion with Mr. TU Chuan-fei and his associates

CHEN Hong-xin,LIU Xiao-pi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021,China)

Abstract: By applying relevant theories such as folklore and study of nations, the authors dissected the concept of civilian sport, national sport, traditional sport and folk sport, and considered that their relation should be as follows: folk sport is a concept with a broad intention and extension, including national sport; national sport is divided into traditional sport and non traditional sport; folk sport is a branch of traditional sport,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part of traditional sport.

Key words: civilian sport;national sport;traditional sport;folk sport;non traditional sport

拜读涂传飞等人[1]的《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一文(以下简称涂文),颇受启发。当前学术界常常把民间体育、民族体育、民俗体育等一些相关概念混同、交替使用,涂文通过对这些概念的梳理,提出新的看法,这对于澄清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具有积极意义。但对于文中的一些观点,笔者有不同的意见。

1对几个概念的界定

1.1民间体育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民间”的解释指人民中间,主要指与官方相对而言[2]。钟敬文先生[3]认为:民间,顾名思义,是指民众中间,它对应官方而言。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群众。在文学领域中,陈思和[4]认为民间文化形态是指在国家权利控制相对薄弱的领域产生,保存了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能够比较真实地表达出民间世界生活的面貌和下层人民的情绪;虽然在政治面前民间总是以弱势的形态出现,总是在一定的限度内被迫接纳权利,并与之相互渗透,但它毕竟属于被统治阶级的“范畴”,而且有着自己独立的历史和传统。由以上概念可知,民俗界与文学界都对“民间”进行了阐述,但都仅将其看作与官方联系在一起,将其作为与官方相对的概念。陈勤建等[5]从民俗学的视野对“民间”的概念内涵进行了一番梳理,认为“民间”这一概念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认为“民间”是(1)社会中的“人”所充当的一种角色;(2)“民”生活、活动的空间世界;(3)有自己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可见,民间跨越了官方的界限,是外延宽广的术语。民间在广大民众日常生活和活动空间中,有自己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固有的生活方式表现了民间的自由、自发、自然、散落等生活方式特点。如民间体育在一定形式上表现出没有高度的组织化与制度化;固有的文化传统则表现了一个民族或国家特有的文化内涵。如中国民间体育多模仿动物动作,如五禽戏、大雁功以及仿生武术等,这一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善于直观的思维方式有密切关系[6]。我们在对民间体育进行研究时,就应该掌握和理解这种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

涂文[1]中认为:“民间体育是存在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没有高度组织化、制度化的体育活动”。把民间体育与其他体育形态的主要区别定位在是否“高度组织化、制度化”,由此认为民众偶尔的一次体育行为也属于民间体育的范畴,如热爱足球运动的几个年轻人很偶然地相约在某个足球场进行一次足球比赛,那么这些年轻人的体育行为就是民间体育。民间体育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没有高度组织化和制度化,笔者是赞同的。但是应该认识到,民间体育应该有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是不同于其他体育形式的一种特殊体育形态,如果把民众偶尔的一次普通的群众体育活动也认为是民间体育,那就忽视了民间体育固有的方式和文化内涵,而将民间体育等同于没有组织化和制度化的一切体育活动了。因此我们认为,民间体育是一个内涵与外延宽广的概念,是广大民众在日常生活和活动空间中直接创造的,有着固有的方式和文化内涵的体育形式。

1.2民族体育的概念

当前学术研究中对民族的理解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认为民族的产生与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形成是同步的[7]。这种理解下的民族体育通常是与西方国家世界范围内大规模传播的现代体育相对而言的。二是认为民族的出现是与文明社会产生之初同步的,按照这种说法,古代的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都已经形成了民族[8]。三是指在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现代民族等[9]。四是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如林耀华先生[10]对民族的界定为:“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这是一种比较宽泛的说法,是目前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一种。即民族包含了古代社会、近代社会以及当今存在于现实社会中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涂文中也是在鉴于这种稳定的共同体的基础上,将民族体育界定为:“民族体育是反映并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为该民族所传承和享用的一种特殊的传统体育文化,中华民族体育、少数民族体育都是民族体育的具体表现形式。”该定义认为民族体育首先是一种传统的体育文化,其次认为中华民族体育、少数民族体育都是民族体育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应该讲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就一个国家而言不单是指少数民族。如对中华民族的理解上,有学者根据费孝通先生在其著作《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观点指出:“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当中的数十种兄弟民族,是不同层次的民族共同体辩证统一的民族结构。只强调中华民族一体,而忽视各兄弟民族客观存在着的不同特点、民族意识和民族利益;或只强调各民族是都具不同特点、民族意识和民族利益的单一民族,而忽视了中华民族的整体不可分割性与中华民族长远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两者都是片面的[11]。可见,民族体育包含着少数民族体育,在这一点上笔者也是赞同的。但对于民族体育是否就是一种传统体育文化,我们认为“传统”不是指过去发生过、曾经有过的活动,更不包括已经死亡、消失了的,世代相传并延续至今应该是其重要特点。因此,像投壶、蹴鞠、马球、樗蒲等体育应是非传统体育,但他们也属于民族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体育不仅包括传统体育(武术、易经筋、赛龙舟、舞龙等)也包括非传统性体育(投壶、蹴鞠、马球、樗蒲等)。因此我们认为,民族体育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独有的,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所创造和享用的特殊的体育文化。

1.3传统体育的概念

对“传统体育”的理解主要在“传统”二字。《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传”是由一方交给另一方;由上代交给下代。“统”是指事物彼此之间连续的关系[2]。显然,“传统”不是指过去发生过、曾经有过的活动,更不包括已经死亡、消失了的,世代相传并延续至今应该是其重要特点。其次,传统“是一个流动的、生成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已经生成和已被规定了的‘在’者”[12]。“传统”具有随着时代变化而内涵和外延也发生变化的特点,“传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处于不断的生成创造过程中,不光是已经创造存在于人类中的,也包括即将要创造的。因此,不能仅以时间界限来界定与“现代”相对应,把历史等同于传统是错误的。

涂文认为传统体育是指人类业已创造的和将要创造的能够经由历史凝聚而传承、流变的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形态。应该讲提出传统体育是人类已创造的和将要创造的观点,正是体现了“传统”这一动态的概念和不断的生成创造过程。但是,涂文中认为传统体育包含民族体育,将民族体育作为传统体育的下属概念,这是不正确的。我们认为,传统的形成是以一定区域和一定社会中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即“民族”为前提的。从文化的角度讲,它是由各民族历史演化而成的一种悠久的文化,是各民族长期创造的社会历史的发展水平、程度和质量的表现。民族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语言、民族性格、民族的精神面貌、民俗习惯、传统与道德、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关系等,构成传统文化的特征。譬如中国文化指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对传统体育的产生及其发展有着巨大影响[7]。因此,我们在谈“传统”的同时,是以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即“民族”为前提的。由此可见,传统体育包含不了民族体育,根据前面我们对“传统”概念的理解像民族体育中的投壶、蹴鞠、马球、樗蒲等消失的内容不应该包含在传统体育之中。我国许多学者从“民族”的角度研究传统体育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笔者也比较赞同许多学者提出的就一个民族或国家而言,“传统体育”即是“民族传统体育”的说法。在我国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研究始于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近代以来西方体育的强势入侵,才引起人们的重视,民族传统体育也正是随着这种“土洋体育”的论争而萌芽。而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只有土生土长的体育形态,而这些土生土长的体育形态正是随着一个民族或国家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下来的。可见,就一个国家或民族而言,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它是民族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人类业已创造的和将要创造的世代相传并延续至今的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形态。

1.4民俗体育的概念

当前在民俗学领域中对于民俗的研究主要有二种学术取向:民俗事象研究与生活整体研究。如果把民俗作为民俗事象研究,那么民俗则作为文化而存在,它是相对静止的,呈现为事象;如果民俗作为生活而存在,它是动态的,呈现为过程。可以讲,这两种取向各有自己的优势又各有自己的不足[13]。高丙中教授[13]认为,这两种学术取向是互补的,是民俗学在当代展翅腾飞的两翼,民俗学在当代欲求大有发展,迫切需要大力开展民俗整体研究,把民俗扩展到全部的社会生活、文化领域。而在社会生活、文化领域内,民俗学奠基人之一钟敬文先生[3]认为,只有那些在内涵上具有“集体性、类型的、继承的和传布的”等性质的现象才是“俗”。民俗的集体性在于民俗是一种集体行为而非个人的,即便是个人的创造,也必须得到集体的响应和施行,否则是形不成社会民俗的;民俗的类型性指表现出一种固有的模式,这种模式是社会的成员所共同遵守的标准;而继承的与传布的则表现了民俗在时空上的延续性与蔓延性。例如,风筝是一项古老的民俗体育项目,我国是风筝的故乡,到今天仍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且传播到世界各地,现已成了全人类所共有的文化。

涂文[1]中根据民俗之“俗”的内涵将民俗体育界定为由一定民众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民俗习惯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化、传统性、生活化的体育活动。应该讲,该定义表现出了民俗体育之“俗”的基本特点,但该定义认为民俗体育的表现是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民俗习惯之中。如提到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传统的风俗和仪式贯穿于荡秋千的整个过程始终,并且成为这些民族的一种集体性、模式化、传统性、生活化的体育活动,由此认为这种条件下的荡秋千就应属于民俗体育的范畴;而现在许多小区和公园里的荡秋千活动由于它没有融入和依附于一定的风俗习惯之中,不具有集体性、模式化、传统性、生活化的属性,故这种条件下的荡秋千就应不属于民俗体育的范畴。我们认为其实这是将民俗体育窄化的认识。民俗体育区别于其他体育在于其产生时主要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民俗习惯,从而表现出它的集体性、传承性等特点,但在其产生之后,再进行这些民俗体育项目运动时,并非一定要依附于这种民俗习惯。我们不能说在端午节举行的舞龙属于民俗体育,而在平时进行的舞龙则不属于民俗体育。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在今天许多学校中开展的舞龙、舞狮、竹竿舞等民俗体育项目又能叫什么呢?因此,我们认为民俗体育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广大民众在其日常生活和文化空间中所创造并为广大民众所传承的一种集体的、模式化的传统体育活动。

2民间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的相互关系

通过对以上概念的认识可知,民间体育涵盖最广,内涵最大。民族体育正是在民间体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文化的角度讲,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整体文化,而民间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基本因子和基础文化,它是政治、法律、宗教、伦理、艺术等制度和经典文化的原生体,儒家、道家思想,都来源于先秦时期民间文化的滋生繁养[14]。换句话说,民族体育正是源于民间体育,民间体育虽然不见经传、难登大雅之堂,但它却是民族体育的基因和文化基础。民族体育分为传统体育与非传统性体育,就一个民族或国家而言,传统体育即民族传统体育,通常包括传统导引、养生等传统体育。而非传统体育则是指蹴鞠、马球、投壶、樗蒲等已经消失或失传的民族体育项目。民俗体育属于传统体育的重要部分,对一个民族或国家而言,民俗体育即属于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的分支。民族传统体育与民俗体育在某些部分有一定的重合性和关联点:第一,两者都属于文化范畴;第二,两者都属于历史范畴;第三,两者都与社会生活水乳交融,混同一体性[14]。民族传统体育与民俗体育相比,其研究的内容与范围更为广泛,研究重点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文化,而民俗体育的研究内容必须是具备“俗”特点的传统体育。如前所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包括武术、易经筋、八段锦、五禽戏、气功等,也包括民俗体育中的赛龙舟、舞龙、放风筝、跳皮筋等;而民俗体育却不包括武术、易经筋、八段锦、五禽戏、气功等。

3结论

按照涂文中的观点,民间体育由传统体育和非传统体育组成,传统体育又可分为民俗体育和民族体育,民俗体育和民族体育互有交叉,但两者并不等同,而是并列的关系。

我们认为民间体育是广大民众在日常生活和活动空间中直接创造的有着自身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的体育形式,涵盖民族体育。民族体育正是在民间体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独有的,指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所创造和享用的特殊的体育文化。按照传统性的特点,可将民族体育分为传统体育与非传统性体育两大类。传统体育包含不了民族体育,就一个国家或民族而言,传统体育即是民族传统体育,它是民族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人类已创造的和将要创造的世代相传并延续至今的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形态。而民俗体育则是传统体育中具有集体性,类型的、继承的和传布的体育形式,属于传统体育的分支。

简言之,可将其相互关系应表述为民间体育涵盖民族体育,民族体育分为传统体育与非传统性体育,民俗体育是传统体育的分支,是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涂传飞,陈志丹,严伟.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8):24-31.

[2] 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21.

[4]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5] 周星.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54-65.

[6] 邵荣,柯玲.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思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6):745.

[7] 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4,109.

[8] 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J].体育科学,2004,24(11):54-55.

[9] 编写组.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10] 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11] 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9.

[12] 洪汉鼎.解读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13] 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70-75.

[14] 王俊奇.关于民俗体育的概念与研究存在的问题——兼论建立民俗体育学科的必要性[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2):16-20.

上一篇: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下一篇:医院工作场所安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