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活动的通讯稿

2024-05-16

三下乡活动的通讯稿(通用13篇)

三下乡活动的通讯稿 篇1

2014年7月XX日,是XX理工大学社团联合会暑期三下乡的第二天。怀揣着对乡村生活的美好憧憬,大家的激情并没有因为昨日的疲惫而消褪。相反,大家早早起床,6:30集合完毕,个个精神抖擞,满脸洋溢着青春的朝气,新的一天开始了。早上7点,大家开始了向往已久的登山活动。由赵淑贞同学带领,并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山间趣事。在层层清寒中,大家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道而上,鸟鸣山幽,婉转不绝,一路上充满欢声笑语。此时的队员们卸下城市生活之重,带上信心和希望,轻装出发,肆意享受山间美景。大家在途中见到了苹果树、核桃树等各种树,而且还见到了各种昆虫,惊奇声不断。最后,大家以合影的形式记录了这美好的一刻。

按照村里的习惯,9点早饭之后,本着“走进农村,服务农村”的主题,所有队员分为三组在村里的不同区域捡垃圾。接着,又去村里的学校打扫卫生。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很快,教室的面貌焕然一新。下午2点,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村,主席团决定带领大家进行除草活动,清理道路两旁的杂草。晚饭过后,所有成员坐下来首先学习经典歌曲,然后一起交流下乡以来的感动与收获。最后,大家将购买的水果和补品送到村民家中,答谢他们的热情招待。今天的活动,一方面,有利于端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大家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培养大家尊重劳动成果,热爱劳动;另一方面,磨炼了大家的意志,也奉献了爱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暑期三下乡之走入田间,走进老人

今天是2014年7月XX日,是我们XX理工大学二届三任社联下乡活动的第三天。像之前一样,大家仍是6:30集合,开始新一天的下乡之旅。继昨天的捡垃圾和除草活动之后,为了让大家切实了解和感受农村生活,主席团决定带领大家去田间领略不同农作物的风采,由副主席王XX担任主要讲解人。7点,大家迎着太阳出发,沿着蜿蜒的山道,穿梭在茂盛的树林下。途中,见识了马铃薯、红薯、玉米等各种农作物和核桃树、酸枣树等各种果树,真是大开眼界。接着,早饭过后,进行了清洗健身器材,大家拿着抹布,认真仔细地擦洗着,付出总是有回报,很快,健身器材就干干净净了,受到村民的一致称赞。午休过后,大家又清洗了街口走廊上的柱子。由于柱子很高,很多男生蹬着梯子去清洗,那一刻,他们将艰苦奋斗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给农村儿童送去关爱和温暖,给留守农村的老人们送去欢乐和关心,大家用来时买的按摩棒为老人一边聊天一边按摩,还和小朋友一起踢毽子、唱歌、跳舞,老爷爷也为我们讲述了抗美援朝的故事,小朋友也和大家打成一片,那一刻,大家真正的融进了这个村子里。下乡的第三天就这样在欢乐声中结束了。

希望这次下乡活动,能让孩子从我们身上学习到他们想学的东西,也让生活在城市的我们向他们学习农村的生活,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合作,真正做到服务农村和弘扬大学生的风采,同时,也让我们好好珍惜美好的校园生活,为出来社会积累经验。

暑期三下乡之劳动农村

2014年7月XX日,阳光明媚的一天,也是XX理工大学社联暑期下乡的最后一天,这也意味着这次以“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为主题的下乡活动即将结束。即使是最后一天,大家仍然用饱满的热情去迎接这新的一天。

6:30集合后,由于是最后一天,大家一致决定登上村里最高的凉亭,从山顶俯瞰这村中的美丽风景。漫山遍野的雾气笼罩着本应是苍翠簇拥着的山峰,不免让大家在俯瞰之时增添一份轻松与愉悦,最后大家合影留念。下山用过早饭之后,大家为村中久已无人居住的房子擦玻璃,由于常年积土,只能先将尘土用废弃的报纸擦干净,再用抹布清洗,在大家的团结努力下玻璃擦得干干净净,甚至可以当作镜子使,那一刻,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晚饭过后,为了答谢这几天为我们做饭的阿姨,大家不仅帮助阿姨洗碗,收拾餐具,而且送给他们社联的水杯作为纪念。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下午5点,当地的孩子们又找大家来玩,大家将早早写好的祝福卡片送给他们,作最后的告别。这一刻,珍贵的友谊化作泪水,悄悄地向四周蔓延开来。大家最后以一首张震岳的《再见》结束了这次下乡活动的最后一天。

大家在参与“三下乡”的过程中,一起住宿,一起工作,相互照应,同甘共苦,将大大增强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加强了团队建设;同时,也为农村村民送去了温暖和欢乐,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下乡活动的通讯稿 篇2

关键词:三下乡,专业知识,对策

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是发挥大学生人才智力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的重要举措。“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和吸引力,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1]如何使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三下乡”活动的现实意义, 最终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真正服务农村、服务社会的人才, 达到“受教育, 做贡献, 长才干”的多重目的, 这将是此项工作能否长期开展下去的重要保证。宜宾学院多年来坚持实践育人的方针, 坚持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 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在学生实践活动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1 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意义

为了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 了解、熟悉并逐渐适应社会环境, 使他们在社会大舞台上磨练意志, 培养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 在实践中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知识缺陷, 激发学习兴趣、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和知识创新意识[2], 我校每年开展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紧密结合专业设置开展了一系列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教授网站的建立方法、讲解摄影宣传的网络知识等方式进行科技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从而带动农村科技和现代化的进步。在教授网站的建立方法中, 我们与地方政府形成结对“关系户”, 进行针对性地指导。通过这种形式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平台, 进而也为收集反馈信息进行后续辅助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空间, 实现农村发展与学生成长的双赢。

2 三下乡活动的结合与具体运用

我院共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教育技术、图形/图像处理四个专业, 实际应用性都很强, 在做好增强大学生国情认识, 锻炼大学生意志、服务农村的同时更需在“三下乡”活动中发挥其专业优势。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 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 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 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针对农业信息化, 产业化的现实要求, 我院开设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过向农民朋友们讲解有关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帮助农民实现农业产业升级, 建立集约型农业产业链。我们通过对计算机在现代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对当代经济、文化发展的贡献, 以及电脑是如何处理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如何维护电脑等有关于对电脑的初步了解与认识方面的讲解, 增强他们对当代先进科技的了解。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传播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数字媒体技术是的专业可以通过向农民朋友展示我院师生的优秀作品, 让他们感受别样的美, 从而带动农民进行农产品的对外宣传、把农村的建设风貌推向社会。因此, 借助数字媒体技术也是文化下乡的一种形式。而现代教育技术培养能够胜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计算机网络管理、在教育领域从事信息技术工作, 以及新闻传媒领域从摄影、摄像、新闻采编与报道的专业人才。我们在“三下乡”活动中就农村薄弱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设施进行专业运用, 拍摄关于农村的乡情风貌, 可以有效支援农村教育发展, 从而带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3) 图形/图像制作的宣传。我们秉承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图形/图像制作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理念, 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 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较强的图形图像处理能力、广告设计能力, 擅长使用计算机进行三维造型, 室内外环境设计、效果图设计并能在电子出版、室内外装修装潢设计、网页设计、美工、建筑等行业和部门从事电脑艺术加工和设计创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要求。可以通过所学的摄影技术与设计知识为农民拍生活照、证件照、为农村相关基础设施进行设计, 可以制作宣传栏对“三下乡”进行宣传与倡导, 为他们免费服务。这也顺承了“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 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的要求。[3]

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三下乡”活动形式多样, 取得的成绩也较明显, 在与实际建设相结合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与不足, 具体表现在:

(1) 对社会的需求了解不够, 大学生三下乡的目的是服务农村、服务社会, 但是他们长期在校园中生活, 对社会的了解还不够, 在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时存在盲目性,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目的性不强、不知所措, 对周遭环境感到好奇, 存在看热闹心态。

(2) 专业与“三下乡”社会实践结合不紧密, 由于计算机在农村还未普及, 对大多数农民朋友来说还是个抽象的概念, 而我们所学的专业在农村的应用更是一个难题, 只能在计算机这个基本概念上与农村的朋友进行交流, 与农村的生产不够紧密, 应用还不够灵活。因此, 在以后的具体运用中更密切地关注运用的实效性, 进而加强我们的专业建设。

4 对策和建议

针对活动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 笔者认为必须积极做好研究工作, 把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1) 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端正认识, 以饱满热情投入到“三下乡”活动中。大学生“三下乡”这一活动形式是广大青年学子服务“三农”,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在具体学科运用中我们将以学科带思想的教育模式, 就本专业的具体实施为学生搭载良好的思想平台。比如在三下乡中对于农民的科技促农问题, 我们可以以宣传国家现在的农业政策, 为农民了解政策抓好生产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着力宣讲政策与法规的同时我们将讲解本院的专业知识, 在实践中做到彼此促进共同提高, 即农民增强农业科技知识, 学生增强实践知识。为此, 本院在具体落实三下乡活动中严把思想关,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做到思想与心动双落实。

(2) 着力调动专业教师积极性, 强化对学生的指导和培训。积极推进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在组织三下乡帮扶活动时, 我们确定了“三个一”帮扶模式, 即一个老师带一个学生再帮助一个农户。在选择实践基地时, 我们确定一个有较大针对性的农村实践基地, 实现长期的定点帮扶, 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经济、社会等状况。只有在较长时间潜心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写出切实可行的调查报告。因此,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强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图形/图像制作的运用与提高, 在实践中学生与老师、农户都得到各自特长的展示。

(3) 加强信息交流的常态化、多样化建设。青年学生更多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学习, 深入“三下乡”实践基地的时间不可能得到充分的保证。但是对“三农”的帮扶却是一件长期的工作, 因此, 时时关注农村的发展, 倾情投入到这项伟大工程中, 才能不辜负农民对高素质学子的期待与重托。正视现实, 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实践时要突破的瓶颈: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主导通过向农民朋友们讲解有关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帮助农民实现农业产业升级, 建立集约型农业产业链。让农户在家里就能了解市场, 能简单运用计算机知识与多媒体设备。同时, 借助数字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培养从事信息技术工作, 以及新闻传媒领域从摄影、摄像、新闻采编与报道的专业人才, 让农民在运用现代设备时随时有保障。

(4) 加强社会实践形式内容的创新。社会实践从内容、方式、规模、深度、广度和对象上都要有新的发展。活动内容上, 除了围绕国家及地方的中心工作以及热点问题外, 由调查访问、参观考察、文艺下乡为主向结合学校学科优势, 开展义务支教、科技咨询、社区援助、法律咨询、挂职锻炼、知识培训等高层次发展, 其中社会调查也向重效益、重应用方面转化, 为有关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依据。

综上所述, 通过与专业特点相结合的“三下乡”, 大学生可以从其中了解自我, 锻炼自我, 学以致用, 切实有效地将课本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 推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同时希望对于“三下乡”的探讨与研究能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教社政[2005]5号文件) [Z].2005-03-09.

[2]田晓霞.专业社会实践是学生走上社会的奠基石[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3 (1) .

三下乡活动的通讯稿 篇3

关键词高校教师 社会实践 活动机制

一、高校教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意义

社会实践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教师了解社会、明晰责任,增长才干、进一步教书育人奉献社会的重要渠道。高校教师暑期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它与自我学习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提高教师实践经验的目标,实现高校教师全面发展的目的。新世纪的高校教师肩负着培育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我们必须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和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全面综合教育,使广大高校教师可以成为对国家和社会的完美园丁。

二、 “三下乡”社会实践面临的问题

(一)学校、社会支持力度欠缺。

暑期社会实践是一项走向社会的活动,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很难实现,需要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关注与支持。然而,在高校与社会的接触中,很多单位疲于对本单位工作的处理,无暇顾及高校教师暑期社会实践这一于己无关的事,很多学校产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错误观念。很多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依靠老师人际关系,使社会实践成为老师的一种负担。

当前,一些走在前沿的高校虽然已经把暑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中,但是还是存在着个别高校不重视暑期社会实践,把暑期社会实践作为一项高校教师第二课堂活动来抓。很多高校对于暑期社会实践的配套经费不及时,资金无法满足社会实践开支,致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大大缩水,搞起形式主义。

(二)活动形式单一,缺乏科技性、趣味性。

虽然团中央每年根据社会热点,突出重点确定一些主题,但是各高校在社会实践开展中,很难完全与自身结合,大多数高校依然认为暑期社会实践是高校青年教师个别行为,因而很难控制高校青年教师所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所涉及的方向,除高校团委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可以贯彻实施团中央精神,个人暑期社会实践很难联系社会热点,且形式大都局限在参观、调查、访谈等。从而造成暑期社会实践效果不理想,缺乏创新性。

高校团委组建的暑期社会实践团虽然可以紧密围绕团中央文件精神开展活动,但是基本上以团委青年老师为主,缺乏专业技术支持,形成了送知识下乡高校教师自己并不精通的现象。没有真正的把文化科技卫生送下乡,且活动每年形式基本相同,参与者存在厌倦情绪。

(三)高校教师缺乏意识教育,对社会实践必要性认识不足。

如今大部分高校注重高校教师的文化课教育,忽视对高校教师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把知识停留在纯理论上,对高校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缺乏一个测评标准,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对高校教师社会实践工作采取放任不管的方式予以对待。大部分高校教师也没有意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他们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却忽视了社会实践这堂必修课,由此引发了诸多问题,如高校教师处理事情的能力匮乏,人际关系处理不够妥当。

三、对暑期社会实践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切实加强对高校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视程度。

暑期社会实践是走向社会的活动,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无法完成。政府领导必须重视起来,将高校教师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放入地区发展规划中,积极配合高校开展活动,为暑期社会实践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大宣传力度,让高校教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切实有效的在社会上开展,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各高校更应该将暑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发展纲要,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在人力物力上予以支持,抓好关系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提升高校教师就业、创业能力,加大对科技的重视。

鼓励高校教师选准项目,根据地方需求,将创业项目带出校门、带进企业、带向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结合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借助暑期实践平台,拓展高校教师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组织高校教师深入见习基地,展开见习实习、挂职锻炼等活动,引导高校教师进一步了解就业形势,把握就业方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同时,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和课程设置,了解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找出差距,认清不足,以此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鼓励将社会实践与高校教师的专业学习、科研立项和科技创新项目等相结合,支持高校教师带科研课题到农村、下基层、入企业、进社区,开展实地社会调查研究,增加实践的学术、科研含量,提升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要鼓励高校教师参与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支持专业教师吸收并带领高校教师进行科研课题建设。

(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加强高校教师意识教育,提高高校教师主观能动性。

坚持一体化分层次教育思路,有的放矢地安排不同年级高校教师参加不同项目活动。对于没有接触到专业课的低年级高校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社会考察,志愿服务活动,高年级高校教师可以开展社会调查,科技文化服务活动。如此安排更具人性化,更具合理性。

完善教师社会实践考评体系,纳入教师综合素质测评,通过创新学分等形式激励高校教师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中来,对于出色完成暑期社会实践任务的高校教师采取认定创新学分的策略予以肯定。大力倡导高校教师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加大表彰力度,对优秀调研报告、成果编印成集,树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典型,隐射全体高校教师。

参考文献:

三下乡活动的通讯稿 篇4

(实践第2天)

今天是7月17日,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第十九小分队社会实践的第二天,继昨天在本部做完问卷调查和个人专访,今天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在以发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内工大金川校区的同学进行随机调查以及对图书馆老师的采访。

上午9点,我组全体成员按计划迅速开展了工作,上午主要是对教A、教B、教C、教D内自习的同学发放了问卷,进行抽样调查。我们分为两小组,发问卷的发问卷,拍照的拍照,各人分工明确,热情较高,在同学们的热情配合下,我们顺利地完成了上午的工作。

力求调查同学的结构的合理性,下午3点,我们又在图书馆内发放了调查问卷。紧接着下午4点我们采访了图书馆馆长。在半个小时的采访中,我们相谈甚欢,我们就图书馆的资源、学生在图书馆的借阅学习情况以及图书馆开展的一些活动进行了交流讨论,并向馆长提出了我们学生的一些建议,馆长说:“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当然离不开图书馆,图书馆是第二课堂,大学图书馆的藏书,不但有利于同学们学习专业知识,而且对于确立正确人生观、陶冶道德情操、提高文化素质都有很大的帮助。”面对馆长那真诚的期许,我小分队衷心希望大家多读好书,多去图书馆,这会使我们的人文素质修养得到很大提高,阅读的好习惯将会是一笔用之不尽的财富。随后我们又对负责同学借阅的图书管理员进行了采访,老师同样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信息,让我们受益匪浅。

由于组员的共同努力和同学们的积极配合,连续两天的社会调研活动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结果也令人满意,为我们后期的分析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通过这次活动,大家都深有感触,注意到了与人沟通时的礼貌,并体会到了合作的魅力。今天真的很累,但收获到的是快乐。

三下乡通讯稿 篇5

——暑期“三下乡”新闻稿

截止至8月3号,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扬帆起航志愿服务队在石河子146团进行的为期20天的义务支教活动圆满结束。

7月14日上午,我们扬帆起航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就开始了我们的第一次活动。146团团场的孩子们很热情的参与了我们的活动。我们团队共有8名队员,将分成3组,每组2至3个成员,轮流乘车去石河子146团场参加志愿服务,每组志愿服务五天,实践活动共计20天。志愿服务期间每位队员必须认真负责,坚持到最后,每组队员的负责人将会对每位队员的表现进行评估。

一、项目实施背景

石河子市146团场只有一所中小学校,分为初中和小学两个学段,且相对于石河子市区的中小学教育,存在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文化生活不丰富、假期生活较为单

一、暑假阅读文刊较少等重要问题。我们在这个暑假组建一个实践团队在146团进行教育帮扶志愿服务,为当地中小学生提供课程教授、学业辅导、文体活动、爱心捐赠等志愿服务。

二、项目实施内容

活动一是课程教授志愿服务。我们根据每个队员的学业特点,分别承担小学数学课程、小学英语课程、初中数学课程、初中英语课程、初中物化课程等教学任务,对当地的中小学学生进行义务教学服务。并教授他们好的学习方法,以便于他们今后的学习。以下是我们为孩子们辅导功课的照片:

活动二是学业辅导。我们每一个队员都负责一位当地的中小学生,负责对这些中小学生一对一辅导功课,帮助他们学习自己比较薄弱的科目,并引导他们认真对待每一门科目,以达到全部学科全面发展的目的。

内容三是文体活动。在课程教授过程中,我们组织了一些小型的文体活动,例如:跳绳比赛、歌咏比赛、辩论赛等活动,目的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和成长。

为了增进学生们之间的感情,让他们体会到团结的重要性、和建立他们的自信心。7月21日上午,我们携手146团的学生举行了“手牵手,心连心”趣味运动会。此次趣味运动会的宗旨是“我参与,我快乐,我锻炼,我健康,我真棒!”。这些活动都很好地促进了我们之间的感情,同时也促进了我们队员之间的关系。内容四是爱心捐赠活动。我们在石河子大学以募捐的形式收集一些积极向上、有利于当代中小学学生成长的书籍或图册赠与当地的中小学学生,丰富他们的知识,扩宽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对知识的热情,鼓励他们更加热爱学习。我们还会为当地学生送去一些体育用品,例如:毽子,跳绳,乒乓球拍等,鼓励他们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实践活动最后,每位队员都写了一份实践材料,内容包括实践成果汇报和实践心得。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是使每位队员在实践活动中都能得到收获,并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师范学院学生,实现我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院训。

志愿服务过程中我们对每次活动进行了真实的视频记录以及真实的照片记录,每次活动后每位队员的实践活动报告都成为我们的实践成果。我们还保留146团场学生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成绩单作为我们的实践成果。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通讯稿 篇6

--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参观考察汶川县社会福利服务救助中心

为了实地了解“5•12”汶川地震灾区震后社会福利救助体系,为震后灾区的社会弱势群体带去关爱,7月19日,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一行人在指导老师李香的带领下实地考察参观了位于汶川县绵虒镇的汶川县社会福利服务救助中心。

在福利院,社会实践小分队的队员们参观了福利院的环境和内部设施,福利院内设施齐全,设计人性化。在交谈中老人们告诉我们他们在福利院生活很快乐,政府每个月要发给他们零花钱,福利院的社工对他们的生活悉心照料就像亲生儿女,他们的生活内容很丰富,平时可以唱歌、跳舞、打乒乓和下棋,一点也不觉得无聊。队员们和福利院的社工进行了交流,向他们学习了一些社会福利的管理方法和实际经验。最后,队员们和福利院的老人、社工合影留念。

这次参观考察使队员们在实际中学到了更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为福利院的老人们带去了关爱,传递了敬老助残的良好风尚。

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制知识

--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进行法制宣传活动 在学校团委“挥洒青春访民生,投身实践走基层”的口号指导下,为了学以致用,将专业知识应用到为人民服务中去,7月20日,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在汶川县以分发宣传单的形式进行了普法宣传活动。

这次普法宣传活动的宣传单是小分队自己设计的,主题是“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制知识”,宣传单上的内容以问答和叙述的形式包括了物权法、婚姻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在内等居民日常生活容易遇到的法律内容,宣传单上还加上了学校的校徽。在汶川博物馆前的街道,队员们向过往的路人发放宣传单,并为他们解答其中的疑难问题。队员们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赞扬。

三下乡活动的通讯稿 篇7

一、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意义

(一)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之一。

巩固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除了发挥校园文化和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 还要在观念上提高认识, 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 通过对国情的认识, 积累有益的实践经验,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主动性。

目前, 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滞后、拖延的情况, 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参加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查找到自身的不足, 激发学习知识的渴望。同时, 在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会促使学生加强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从而, 进一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增强学习的紧迫感,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今, 高校大学生群体以独生子女居多, 缺乏组织协调、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加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大家互相配合, 形成合作意识, 培育团队精神。在艰苦的条件下, 克服困难, 奉献爱心, 锤炼意志, 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今后的发展打坚实的基础。

(四)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了解国情, 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大学生长期生活在大学的校园中, 难免会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和对国情的认识以及对国家政策的把握。通过参加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可以使学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更深入的了解, 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也随之变化。在新形势下,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加强思想认识, 提高实践活动参与度。

目前,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状态大部分是由高校共青团委或学生团体组织发起, 在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自愿进行报名参加, 由于思想意识淡薄, 宣传力对不够, 导致参与规模比较小。同时, 由于一些高校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视程度不够, 导致高校在资金投入、政策倾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小。

(二) 缺乏有效组织, 创新性不够。

部分高校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缺乏有效的组织体系。“三下乡”实践的活动组织单位多为高校共青团组织, 同时“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的主体多以学生干部等精英学生为主, 其他同学参与程度不高, 缺乏组织的时效性。另外,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内容匮乏, 形式单一, 导致活动的创新性不够新颖。

(三) 学生的专业知识在实践活动中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宗旨是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的实践经验有机的联系起来, 在实践中检验书本知识, 也通过社会实践更多的了解社会, 更好的服务社会, 使自己的情商、智商得到提升。由于文理科知识的差异性, 导致在活动中, 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 从而失去活动本身应有的实际意义。

为了深入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建议如下:

(一) 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高校有关部门和领导要从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高度, 重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真正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来抓。与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协调, 认真组织实施。

(二) 健全机构, 协调运作。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保证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必须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联系实践单位、实地调查、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请教专家、实际数据的采集、实践人员的考核与选拔等。只有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协调运作, 才能使实践活动取得成功。

(三) 要组建高素质的“三下乡”服务队伍。为了落实“三下乡”活动的服务宗旨, 首先应建设一支思想意识高, 组织纪律强, 工作态度勤奋、高效的服务团队;其次应加强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养, 夯实专业基础,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最后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使“三下乡”活动开展的高质高效。

(四) 政策支持, 资金投入。

“三下乡”活动的开展与实施要取得学校相应政策的倾斜, 肯定“三下乡”活动群体所得出的成果, 同时要予以资金上的支持与帮助, 保证“三下乡”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 认真策划, 保证安全。

计划的制定是保证“三下乡”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在制定计划之前要对实践活动的地点进行充分的调研, 制定好相应的活动计划, 在保证安全第一的基础上, 力所能及地开展相关活动。

结束语

总之,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 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 对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同果, 范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功能探析[J].高教研究, 2006, 4:88-92.

[2]郭玉宾.试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地位与作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7, 23 (5) :62-65.

[3]李惠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成才的需求[J].人力资源研究, 2005, (9) :41-42.

河南省“三下乡”活动启动 篇8

河南省文明办专职副主任郭守占在仪式上致辞,他指出,“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启动仪式的举行,标志着今年全省“三下乡”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群众的致富能力和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为目标,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为出发点,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深受农民朋友欢迎的“三下乡”活动,尤其是要组织开展好春节期间的群众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樂祥和的节日。

启动仪式现场,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科协等15个省直单位给王集乡捐赠了大量科技资料和实物,总价值达91.15万元。在启动仪式现场,河南省文艺界知名人士、著名书法家、医疗专家、科技专家在现场开展文艺演出、法律咨询、科普宣传、义诊体检、书写春联等活动,为乡亲们送来了实实在在的物质支持和精神食粮。

河南省科协组织了种养殖专家开展现场科技咨询服务活动,免费为郏县建设200个“三农”科普网络书屋,开展了反邪教宣传活动,现场发放《农家参谋》、反邪教等科技资料2万余份,科普大篷车、最新机器人演示展示成为群众争相观看的热点,受到郏县群众的热烈欢迎。

赵素萍和群众一起观看了河南省群星艺术团艺术家表演的精彩文艺节目,并走到各服务点详细了解各项服务开展情况,与群众深入交流,向大家道辛苦,给大家拜早年。启动仪式现场如同节会,舞台上艺术家们或歌或舞或吹奏,舞台下科普专家们耐心讲解着致富技术。近2000名村民聚集到这里,看节目、问技术、领春联、咨询专家、欣赏科普大篷车、机器人展览展示,尽享科技文化大餐。科普、文艺点燃了群众热情和激情,专家和村民沟通交流,其乐融融。

启动仪式后,赵素萍等深入王集乡文化站、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纪念馆、渣园乡青龙湖社区、冢头镇远航社区和龙湖社区等地,调研基层文化、科普建设工作。

(万伏牛 孔德杰 责任编辑:赵颖)

三下乡活动的通讯稿 篇9

通讯纪实

为积极响应学校党委关于暑期大学生“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的号召,内蒙古工业大学红十字协会经过多日的精心策划,并在呼和浩特市乌素图村村委的大力支持下,以“”为主题的三下乡活动于2013年7月9日正式拉开帷幕。7月9日,我们一行8人来到坐落在大青山南麓,呼和浩特市郊区攸攸板乡的乌素图村,我们到达时幼儿园里的孩子还在午休,我们先去拜访了乌素图村委会。村委会负责治安的大娘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大娘特有的淳朴民风在交流中无意拉近了与大家的距离,因为我们中的一员是外省学生,听不懂呼市本地方言,大家就开始讨论起各地的方言。大娘告诉我们“乌素图”是蒙语,汉语意思是“有水的地方”,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去村子西边建筑宏伟壮观的“乌素图召”。与大娘交流的时候,大娘无意中提到风扇出了问题,我们的队员根据在学校学到的电工知识,帮大娘修好了风扇。2012年六月回民区投资16.6亿元改造建设乌素图村,经过一年的建设,乌素图村已经变为“景观村”,各家各户都有果园,虽然已是梅子时黄杏子肥的季节,村委会的成员都忙于工作无暇顾及,村委会的果子还在树上,大家主动提出帮村委会摘杏儿。队员们热情澎湃,有的队员负责采摘,有的负责接收果实,大家相互合作,虽然站在高处危险,被树枝打到也很疼,但是看着筐里的果实像小山一样堆积,树上的果实越来越少,没有人抱怨,有的只是任务结束的欣喜。

我们跟大娘拍照留念后带着我们给孩子们准备的礼物前往我们的最终目的地——汇„双语幼儿园。两架很小的滑梯在小的可怜的院子里不知所措的站立着,这是孩子们的天地。我们毫无预兆的闯入孩子们的世界,却是孩子们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我们的队员先以最温柔的语气跟可爱的孩子们打招呼,相互问好后,我们拿出给孩子买的玩具,手把手的教孩子玩他们没有见过的新奇玩意。他们对我们也很是亲热,我们给他们分好蜡笔,孩子们开始在老师和我们队员的指导下在自己的小画册上涂涂画画。让我最感动的是这些孩子已经懂得谦让,那个超级

爱闹的小男孩把自己的画册借给新来的小弟弟。我们一起画完画后,又给大家分发了买给大家的铅笔、橡皮、算术本等文具用品。时间总是在快乐的时候过的最快,很快要到放学时间,大家在一起合影留念,我们把我们身边的小朋友高高的举起来,他们带给我们太多我们意想不到的感动和惊喜。会长在院子里带领小朋友一起做“捞鱼”的游戏,想是会长也感受的到孩子们特有的快乐,会长和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我们把带来的电脑放在高高的桌子上,应孩子们的要求,给他们放《熊出没》,憨态可掬的熊大、熊二让孩子们的笑声接连不断。孩子们的笑声一直在,到这里就好。

七点钟孩子们都被家长接回家,我们也踏上返校的旅程。我们的活动不仅仅是传统的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协会精神的体现,我们带去的是爱,我们收获的也是爱。就这样,传递爱,接力未来。

通讯员:苗芾

三下乡活动的通讯稿 篇10

下午1时30分,“三下乡”活动隆重拉开帷幕。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湖北省科普大篷车车载30多块科普展板一字排开,22件“声、光、电”科普展品以方阵形式摆放在宽阔的中央,形成省科协科普宣传活动服务矩阵式区域,也是整个“三下乡”活动中最大的科普服务区。30块科普展板图文并茂,引来众多百姓驻足观看,向崇阳县人民展示了“低碳环保”、“防震减灾”等科学知识;对面的省科普大篷车被现场群众围得水泄不通,五万余元免费科学种植、科学养殖书籍、少儿文学读物、科普光盘和环保袋等科普资料深受当地群众喜爱,他们纷纷前来领取。一位老大爷动情地说,“这些资料太好了,既有教我们科学种菜、养殖的,又有孙儿喜看的科普连环画和文学图书,还有能听能看的科普光盘,科协真是想我们农民所想啊!”

声、光、电科普展品更是吸引了现场众多青少年的眼球。展品的设计集知识性和活动性为一体,把过去的“请勿动手”转变为现在的“请你动手”,让青少年在亲眼所见、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中激发他们对科技知识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现场的青少年高兴地说:“科普大篷车带来的科普展品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受,让我们学到课堂上没学到的东西,使我们深受启发,增加了我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省科普大蓬车的科普宣传活动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和喜爱,活动现场人气火爆、始终人头攒动,成为“三下乡”活动启动现场的重

头戏。

许晓金对前来采访的新华社和湖北卫视等众多新闻媒体记者介绍说:多年来,湖北省科协作为“三下乡”活动的成员单位,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展教宣传活动,组织实施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等众多科普惠农项目,大力开展全国和省级科普示范县市创建工作,对优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和科普工作队进行大力表彰奖励,增强了农民群众的科技意识、市场经验和致富本领,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插上了翅膀,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省科协将更加努力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为已任,促进科技常下乡、常在乡,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农民科学致富、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能力和水平。

活动中,湖北省科协为当地送去了扶持项目和科普资料。其中,科普惠农扶持项目20万元;科普大篷车工作队向当地群众免费发放和馈赠科普图书近万余册、科普光盘300套及環保袋等价值5万余元的科普宣传资料。(朱兰兰 编辑:马瑛)

(湖北省科协)

三下乡活动的通讯稿 篇11

一、打破束缚, 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都是以书本、网络、校园活动为媒介, 结合老师课堂讲授这种方式开展, 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教学场地也基本局限在校内。且不同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不同, 学生无法及时参与与此相关的实践活动, 由此造成学生的认知水平仅局限于从教师、书本和网络等方面获取的静态理论。长期单一又枯燥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渐渐对相关内容丧失兴趣。除此之外, 很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手机等媒介, 致使他们对国家有些政策产生不正确的认识。长此以往,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普遍偏低,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步履维艰。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打破了当今这种尴尬的局面, 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结合搭建了一个宽阔的平台, 提高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唤醒了无数思想沉睡的大学生, 打开了大学生从校园进入社会的一扇门, 引导他们去关注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发展。通过亲身接触, 大学生切身体验到社会的五彩斑斓与错综复杂, 在无形中提高了分辨是非的能力, 避免了很多偏激的思想与行为。与此同时, 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激励他们积极创新教学形式, 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蓬勃发展, 为高校教育工作整体进步锦上添花。

二、走出校园, 展现当今高校青年学生新风貌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社会给当代大学生很多负面评价, 说他们是垮掉的一代、迷惘的一代, 是急功近利、蝇营狗苟的一代, 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或许大学生身上具有一些不好的品质和行为, 但绝不可一概而论。当代大学生主体依旧是新时代的主人, 肩负着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很多人把大学比喻成象牙塔, 大学生则生活在个人世界里, 甚至会变得自私、无为, 只懂得享受。因为大学生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校园里, 与外界接触得少之又少, 这也就导致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十分片面。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无疑为大学生展现真实的自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形式。他们走出校园, 走进社会, 融入农村, 通过支教、义诊、捐赠物品、表演节目、劳作、调研等形式服务农村, 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同时也让更多的人看到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 向社会证明大学生是有理想、有担当、有抱负的一代, 用实际行动证明大学生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展现当今高校青年学生的新风貌。

三、转战农村, 提高大学生自身发展新境界

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基层青年人才培养, 重点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 继续做好“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工作。不仅要实现城乡之间教育的公平发展, 还要借助高等教育改革和大学毕业生“三支一扶”的平台, 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习总书记也曾经号召大学生:“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平台主要是农村, 大学生通过亲身经历, 如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 了解乡情、民情、国情, 引导他们紧跟国家和政府的步伐, 关注民生问题。在这一过程中, 大学生通过服务和奉献提高了自身素质, 增长了知识, 开阔了眼界, 磨练了意志, 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自己, 对自身的价值也进行新的思考。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日益增多, 毕业生就业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一些地方毕业生就业出现很多困难, 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 农村正是广大学生大显身手的用武之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暑期三下乡活动对农村产生了浓厚的感情, 毕业之后愿意把满腔热血洒在广大的农村土地, 为农村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这使当代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本禹志愿服务团队的回信中指出:大学生们要坚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是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意义深远。

摘要:近年来,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 青年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 开拓了视野, 磨练了意志, 提升了品质。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下,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辟了一块新阵地,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影响深远。

关键词:三下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参考文献

三下乡活动的通讯稿 篇12

我在很早之前就听说了三下乡。我觉得很新鲜,一直很期待。同时,我也坚信,三下乡会带给我很多收获。没想的是,三下乡带给我的比我想象的还要多很多。

真的,这是一次很难忘的三下乡。

我是通讯组的组长,同时也是支教组的组员,负责礼仪课程。学习礼仪,能够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而且可以体现一个人的风度和魅力。本次支教的课程特意包含了礼仪培训课程,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们讲文明、重礼貌的好习惯。但是同时,礼仪的知识大多都很枯燥无趣。而且,礼仪涉及的范围很广,在短短的两个半小时里很难把礼仪的内容讲完。为此,我苦恼了很久,不知道该如何在两个半小时内把内容又多又枯燥的礼仪教给学生们。我看了很多关于礼仪的知识,也咨询了很多人的意见。最后,我把ppT和教学流程弄出来了。为了引起学生对礼仪的兴趣,我在课程上加入了一个礼仪知识小竞赛。在讲课的过程中,我避开很多生涩的礼仪文字解释,转而用生动有趣的例子去解释礼仪。同时,我也挑了和学生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个人礼仪、交往礼仪、餐桌礼仪和国际礼仪作为整个礼仪课程的重点。这四个方面也被分为多个小点。从古至今,从广到窄。

我深深体会到做老师的不容易。备课已经花费了很多的心思和时间。到了正式上课时,虽然不是第一次讲课,也充分准备了,不过站在台上,望着下面抬起头看着的学生们,我的心里还是挺紧张的。幸好,整堂课上得挺顺利的。不过,站在讲台上说两个半小时真是挺辛苦的,嗓子都沙了。后来,我看到学生们那天的日记。不少学生都说礼仪课有趣生动,而且学到不少的东西。我觉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给我再一次选择,我会花更多的心思去设计这个礼仪课。

作为通讯组的组长,三下乡的准备工作不是很多,预先分配好组员的工作,并制定一本夏令营的介绍小册子。小册子的内容包含了夏令营的活动日程安排、课程介绍和队员介绍。目的是让学生们更了解夏令营的流程和队员。

除去第一天的支教,其他时间我都负责调研。调研是一件很考耐性和技巧的事情。在街上顶着烈日做问卷;逐家逐户找人做访谈;找相关的政府部门和企业做访谈。每一样都不容易。站在路上,每遇到一个路人,我就问他能不能帮忙做问卷。当别人不肯做问卷时,我心里就觉得挺难受的。当别人肯做问卷时,我心里会觉得很喜悦。渐渐地,我变得厚面皮了,被人拒绝了或者接受了也觉得没什么,继续问下一个路人。做调研问卷果然系锻炼心理的好办法。

除了做问卷,我还要找政府部门做访谈。这是更困难的事情。我见识到了政府部门如何互踢皮球。当我和其他调研部的同事找到一个政府部门,该部门的政府人员会跟我们说:这不是他们管辖范围。并让我们找其他部门。当我们找到其他部门,其他部门也会用同样的理由去应付我们。就这样,我们花了两天的时间流连于各个政府部门。处处碰壁令我很受打击,不过,我不会轻易放弃的。因为我还有我的同事,有他们陪着我,再大的困难我能熬过。最终,我们得到了一些资料和成功地做到访谈。

这是我第一次做问卷调查,也是第一次给政府部门做访谈。虽然过程有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不过这个经历真的很难忘,让我学到了很多。

学雷锋活动的通讯稿 篇13

本网讯(马路小学 王丹华)在4月1日我校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演讲赛并进行了“学雷锋、树新风暨文明礼貌月”活动的总结。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伴我行。刚刚过去的三月,是我校的学雷锋活动月。马小结合学校实际,以培养“阳光学生”为抓手,在全校开展“学习雷锋,爱我校园,争做文明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本次教育活动以“学习雷锋,爱我校园,争做文明学生”为口号,从规范学生基本行为举止“坐、立、行、说”开始,通过教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红色歌曲,主题班会、知识讲座、办板报、演讲比赛等等形式,围绕活动主题,普及文明礼仪知识,逐步培养良好的个人文明行为习惯,进而赢得他人的尊重、友谊和真爱。教育学生学习雷锋严于律己精神,注重文明礼貌,使用文明用语,严守校纪校规,爱护学校公物,净化校园环境,加强文明修养,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上一篇:先进单位提名推荐表下一篇:父亲节对父亲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