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总结

2024-08-01

高一物理总结(共10篇)

高一物理总结 篇1

高一物理公式1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自由落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 Vo-gt(g=9.8≈10m/s2)

3.有用推论Vt^2 –Vo^2=-2gS 4.上升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一物理公式2

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 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 S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y/Sx=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

周期(T):秒(s)转速(n):r/s 半径(R):米(m)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 T :周期 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 V2=11.2Km/s 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4π^2(R+h)/T^2 h≈3.6 km 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高一物理公式3

机械能

1.功

(1)做功的两个条件: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功的大小: W=Fscosa 功是标量 功的单位:焦耳(J)

1J=1N-m

当 0<= a <派/2 w>0 F做正功 F是动力

当 a=派/2 w=0(cos派/2=0)F不作功

当 派/2<= a <派 W<0 F做负功 F是阻力

(3)总功的求法:

W总=W1+W2+W3……Wn

W总=F合Scosa

2.功率

(1)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P=W/t 功率是标量 功率单位:瓦特(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 1000w=1kw

(2)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 P=Fvcosa

当F与v方向相同时, P=Fv.(此时cos0度=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 当v为平均速度时

2)瞬时功率: 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3)额定功率: 指机器正常工作时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 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输出功率

正常工作时: 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4)机车运动问题(前提:阻力f恒定)

P=Fv F=ma+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

1)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a在减小,一直到0)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值

2)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a开始恒定,在逐渐减小到0)

a恒定 F不变(F=ma+f)V在增加 P实逐渐增加

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 即P一定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值

3.功和能

(1)功和能的关系: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功和能的区别: 能是物体运动状态决定的物理量,即过程量

功是物体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即状态量

这是功和能的根本区别.4.动能.动能定理

(1)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用Ek表示

表达式 Ek=1/2mv^2 能是标量 也是过程量

单位:焦耳(J)1kg-m^2/s^2 = 1J

(2)动能定理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 W合=ΔEk=1/2mv^2-1/2mv0^2

适用范围: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用Ep表示

表达式 Ep=mgh 是标量 单位:焦耳(J)

(2)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3)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4)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6.机械能守恒定律

(1)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E=Ek+Ep 是标量 也具有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机械能守恒定律: 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高一物理总结 篇2

一、引领学生迈上第一个“台阶”

新生认为物理突然变得很难学,其实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而且这个“台阶”梯度很大。其主要存在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的思维方法与心理特点上。

大部分刚上高一的学生不能马上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为了降低初、高中知识的梯度,在教学中我注意了几点。

1. 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

教师应把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将新旧知识衔接起来,降低高中物理学习的台阶。

实际表明,大部分学生能够新知识和旧知识联系起来,但往往不能更新知识结构或重建物理模型。例如: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的速度、位移和加速度除了有大小还有方向,是矢量。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辨析速度和速率、位移和路程的区别,指导学生掌握先建立坐标系选取正方向,然后列运动学方程的研究方法。

2. 直观教授模型的建立。

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初中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不可想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直观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模型,设法使他们感觉到物理与实际的贴近,尝到“成功的喜悦”。

3. 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刚上高一的学生,常常是听得懂、看得明,但自己做题就无从下手,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掌握解题的方法,缺乏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指导。例如:解决力学中连接体的问题时,常用“隔离法”;对于不涉及系统内力,系统内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物理问题,用“整体法”简便。

4. 注意对学生的心理疏导。

高中阶段学生常会产生:自悲心理、恐惧心理与马虎心理。

对以上这些常见的心理问题我们应及时对学生疏导,可以利用课上的一部分时间去讲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并举出相关的正反面的例子,也可以借助月考后的一节总结课,让成绩高的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这样会显得更有说服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 重视小实验教学。

课前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我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实验结果出乎意料之外,水并没有流出。使转速慢下来,学生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洒出。接着我提出问题:要使水不洒落下来,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2. 讲究教学艺术。

教师可以总结一些经典的有意义的小品台词、经典有趣的有教育意义的小寓言故事,在适当的时候应用到教学上,这会起到调节学生疲惫心理的作用。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

教师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大多数学生的进步都是从任课老师的期望中产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 丰富教学手段。

比如应用多媒体上课。我上高一物理的第一节课就领学生进多媒体教室,利用录象和图片讲高中物理在“神六”发射、运行和回收上的应用。学生显示出了极高的兴趣,因为他们感觉到了高中物理与实际生活和科技发展的关系的紧密性,以及高中物理的重要性。我还经常让学生应用高中所学物理知识讨论解释发生在身边的一些现象,从而让他们感到上物理课总有成就感。

三、将学生塑造成“正规军”

是“正规军”就要有严格的军纪和标准的规范,这就像高考对物理的规范化要求一样。高一学生应主要从思维习惯、方法,解题过程,物理语言和书写等三方面来规范。

1. 思维习惯、方法方面。

不少学生在对物理的认知方面存在缺陷。

(1)先入为主,挥之不去。例如:鸡蛋碰石头问题,不能用牛顿第三定律来理解,总认为破的是鸡蛋,鸡蛋受到的作用力大。分不清科学概念和日常行为习惯。

(2)机械记忆,生搬硬套。机械地、形式地记忆公式、方法,忽视成立条件,机械地记住某些规律性结论,生硬地加以套用。例如:一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滑动,计算摩擦力时不加思索地用平衡法去计算滑动摩擦力等于F,没有考虑到物体是否是匀速运动。

(3)凭空假设,直觉判断。对问题缺乏深入细致的考察,引入不适当的潜在假设,往往出现纰漏和谬误。例如:物块先后两次以相同的速度冲上皮带。第一次皮带静止不动,第二次皮带向左传送,两次传送的时间若分别为和t1和t2,多数认为t1

对于这些不好的、错误的思维习惯,教师应善于发现并及时批评指正,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

2. 解题过程方面。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这是高考的要求。因此答题规范化要求应当从高一时就严格抓起。

(1)力学中要求画完整的受力分析图。有的学生认为问题简单,画图不完整,或根本就不画受力图,正确的结果往往难以得出。运动学中画运动图景辅助解题,有时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

(2)字母、符号的规范化书写。一些易混的字母从一开始就要求能正确书写。如u、v、μ、F、f, m与M等,要认真书写,我在教学中就发现有不少学生m与M不分,那么表达式就变味了。

(3)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公式是主要的得分依据,写出的公式必须是能反映出所依据的物理规律的基本式,不能以变形式、结果式代替公式。同时公式应该全部用字母、符号来表示,不能字母、符号和数据混合。演算过程要求比较简洁,不要求把大量的运算化简写到卷面上。

如何学好高一物理 篇3

关键词:高中物理;初高中衔接;自学能力

G634.7

一、做好初中、高中衔接

物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要想学好高中阶段的物理就必须要从高一开始抓起。这是因为初中到高中,物理学科的知识有一个较大的跨越,这一个跨越如果做得好,跨的扎实,后面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其次是因为高一物理为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奠定了基调,其知识内容是高中物理基础中的基础,许多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和规律、以及思维方法都是在高中一年级阶段初步形成的。

很多学生都认为高中物理难学,相对于初中物理,高中物理似乎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层次和难度。初高中物理学科似乎有一个跨度较大的台阶。它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思维方法等上面。一般初中物理学科所学习的一些物理现象和规律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或者是较为直观的物理实验,学生比较了解。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形象的思维活动,很少有初中物理知识会涉及到太过概念性的东西,初中的物理习题也是要求解说物理现象为主,大多数的物理习题都是能够直接套用公式解决的。相比较而言,高中物理涉及到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物理现象研究的更加透彻,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并不如初中物理那样紧密。在进行问题分析的时候有时会从物理模型的建立出发,多层次、多方位的去分析研究。因此学生要想学好高中物理必须要有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态思维能力,同时也要掌握一定的归纳总结和推理演绎的方法。这些能力对于刚刚初中毕业的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不具备的,因此很多学生在初次接触高中物理的时候都学的比较吃力,无法很快的适应。如果教师没有及时认识到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了一定的厌学情绪,从而让高一的物理学习陷入困境。作为高中物理教师一定要清楚认识到学生在由初中向高中所遇到的问题。如何帮助學生成功渡过这个过渡期,帮助学生跨越这个看不见的台阶成为了我们高中物理教师的关键任务。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利用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完成知识的顺利迁移;在教学过程中多举一些贴近生活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获取知识,但是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才是伴随学生终身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能力,我们要从高一开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后期的学习自然会更加高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很多学生往往不注重预习,尤其是理科,觉得预习了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反正老师上课的时候会讲解本课的知识点和重难点,预习不过是浪费时间。殊不知,好的预习也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预习,我们既能了解本节课或是本章节大致的内容,还能明确的知晓有哪些概念是自己没有接触过的,需要掌握,有哪些疑难之处,课堂上需要认真听课得到解决的,这样的学习才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除了让学生端正预习态度之外,我们还要教会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看完某一小节后要问问自己,本小节阐述了哪些物理概念和规律,讲了什么物理现象,或是有何实验,实验是如何进行的,通过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原理应用等等,并找出自己的疑难之处。最后再看看课后对应的习题,通过自己的预习你能解决哪些,有哪些是不能解决的,回到课本再寻找答案。自己无法解决的就是课堂上要学习的重点。

其次,我们要让学生养成记忆的习惯。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应熟记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即所谓我们常提起的最基础的知识。很多学生认为物理属于理科,理科知识就是理解不存在什么记忆和背诵,死记硬背不是好方法。殊不知记忆才是最好的方法,记忆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学习语文,我们知道背诵课文,背诵诗词,学习数学我们知道记住公式,记住技巧,而学习物理我们也要熟记基本的规律和概念,如果这一步走的不稳,后面的快速提升就无从谈起了。

再次,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整合知识的能力。高一的学生,对于基础性的概念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或许能够较为容易的掌握,但是高中阶段的物理并不能仅仅停留于这些知识的表面,我们要学会自主归纳整合知识点,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我们要教会学生不断搜集来自课本和参考资料上的许多有关物理知识的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分析归类,找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便于区别记忆。平时我们的物理知识点虽然是按章节按版块排列,但是这些知识点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我们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除了从课本、教辅资料、习题中整理归纳一些知识点外,还需要在一段时间之后对所学的物理知识高屋建瓴式的进行小整合,等高三年级知识学完后再进行系统大综合。在整合知识点的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对解题方法的提炼归纳。某一类型的题目该选择怎样的突破口进行切入,从而完美解答;一题多解中哪种方式更为简单,这些解题思路和方法都应该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真正做到灵巧运用,信手拈来的程度。

三、联系实际,帮助理解。

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最大的变化就是知识要求的变化。初中物理是通过现象认识规律,因此,初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记忆”;高中物理则是通过对规律的认识理解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所以高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理解”。做到理解的基本步骤是:一练、二讲、三应用。即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练习,把自己对规律、对概念、对知识点的认识讲给同学,或者讲给假想的同学,在讲解时要多考虑如何讲对方才能听明白,如何讲对方才更容易接受,再试着用学过的规律去解释一些实际问题.若能做到这一点,才算真正的理解。

参考文献:

[1]丁庆琦. 高中学生如何学好物理[J].中学教学参考. 2011(04)

[2]段理. 浅谈高中物理自学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 2012(06)

高一物理备课组总结 篇4

三台塔山中学

李辉

高二物理备课组由二位年青老师组成,是一个团结,进取,务实,奉献的集体。回首这一学年,本备课组和学校的其它老师一道,每天奋战在教育第一线上,本学年来,我备课组较好完成了学校交给的教育教学任务。得到了同行和领导的认可。大家在教育教学中体会到了工作的苦与乐,取得了进步,现在将本学年的工作作一简要总结。

首先要说高二物理备课组是一个精诚团结,发扬团队精神的集体。我备课组营造健康、活泼、和谐的合作氛围。提倡多鼓励,明批评。要不怕批评,勇于批评,感谢批评。以批评促课改,以批评促提高。全组上下和和睦睦,较好的形成合力。

其次,在本学期中,本备课组坚决落实了学校提出的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注重集体备课,提倡资源共享和相互交流,突出个性化教学。我们在制作课件之前通常先进行集体讨论与研究,对所作的课件也常加以不同程度的修改,添加一些具有自己教学特色的内容,使共性与个性达到完美的统一。在集体备课中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做到了每周定中心发言人,定主题等。做到了人人有独当一面的机会。全组同仁围绕主题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新老师大胆提出新思路,新见解;而有一定经验的老师则坦诚相见,尽自己一切所知。把碰到的问题摆上桌面大家一起讨论,畅所欲言。每次的集体备课都对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作出安排,做到人人心中有数。除了在集体备课时对有关教学问题进行探讨外,本备课组老师还利用可能的时机随时进行有关教学问题的讨论,有了新问题和新想法就随时进行交流。

在听课方面,我们备课组做到了多听课,各老师之间相互听课,并在课后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协调组内教师做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备课充分,作业批改认真、仔细。对集体性的错误能够进行集体性讲评。能督促学生及时、认真的订正练习中的错误。试卷讲评突出重点、难点。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课堂教学活动。课余多下班辅导,帮助学生解答疑难。积极开展提优补缺工作,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认真出好每一份试卷。对平时的教学经验与心得体会能加以及时总结,并能上升到理论高度。除此之外,本备课组还积极开展各项娱乐活动,丰富组内教师的业余生活,增进教师间的情感交流,增强组内凝聚力。本备课组老师还积极参加各类教师培训与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与科研水平。

高一物理教学总结 篇5

一年来,本人能遵纪守法,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自觉学习各种法律法规,了解时事;积极参加各种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按职业道德要求,树立崇高的职业观和道德观,时刻铭记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能按教育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较好的完成了本年度的岗位职责。

本年度,本人担任高一(11)(12)(13)(14)(15)(16)班的物理教学工作,每周12节课。在教学上,我能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标,努力探讨教法,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内容、重点难点、知识结构,了然于胸,运用自如。针对学生基础差的特点,实施层次教学法和个别辅导法进行教学与辅导,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巩固和基本技能的提高。除此之外,我还积极参加科组、级组活动,主动承担科组的教学公开课的任务,从不间断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师德的修养,经常学习教育新理念。

总之,本年度本人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为人师表、乐于奉献,大胆革新,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但今后还应继续努力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总结经验、善于思考,尽快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高一物理学生学习总结 篇6

如何攻克难题?高一物理知识记忆十五法 人的一切学习都包含有记忆。培养学生的任何能力,都离不开记忆力。记忆是智慧的仓库,是智力活动的基础和源泉。在一定程度上,记忆力标志着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一个人记忆得如何,跟是否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记忆力,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影响深远的环节。

1.联想法

联想,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联想的特点是思路开阔、富有延展性、灵活性,联想能使脑神经细胞兴奋,在大脑皮层留下清晰的印迹,因而,记忆十分牢固。坚持使用这种记忆方法,有助于发展想象力,培养创造精神。如在高中教材:“弹性碰撞”一节里,讲述了“一个运动钢球(m1)对心碰撞另一个静止钢球(m2)”的规律,推导出了两钢球碰撞后的速度表达式。(参照高中教材)

在实际处理问题时,只要记住①、②两式就能解决这一类碰撞问题,而不必要每次解题都要重新推导①、②两式的来龙去脉。学习中学生应用这两式来讨论有关问题时,常常将式中分子项的脚标搞混乱。为澄清这种混乱,可把碰撞现象与公式联系起来看,“由于是m1去碰m2,我们就可把①式中的分子项m1-m2视为m1→m2,即把减号-形象地看成为动作指向的箭头→,把m1-m2形象地读作运动球m1→(去碰)静止球m2(或称:主动球m1→(去碰)被动球m2)”,作了如此联想后,即使以后遇到题目叙述为“运动的B球去碰静止的A球”,也能迅速正确地写出表达式来。对于②式中的分子项,则只要记住它是“主动球动量的2倍(2m1v1)”即可。除此之外,①、②两式的分母均相同,无所谓记忆的困难。

2.比较法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进行记忆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辨别记忆对象,抓住它们的不同特征进行记忆;也可以帮助我们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上来掌握记忆对象;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记忆对象。

如:在学习了机械谐振和电谐振的知识后,可将三个周期公式列出来加以比较;

不同之处是根号内的物理量L/g,m/k,LC,这不同之处正是反映了谐振系统不同的固有性质。学习中在使用机械谐振的周期公式,特别是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时,经常将fK号内的m与k填写颠倒,为此可作这样的对比联想:把“L/g”跟单摆的形状联系起来:摆线L

悬挂在上方(对应把“L”写在分数线上方),摆球mg悬挂在下方(对应把“g”写在分数线下方)“;把”m/k“形象地联想为:犹如”质量为m的人坐在倔强系数为 k的弹簧沙发上“。

这种比较记忆法,在物理教学中会经常用到,如:比较电阻(和电容)的串、并联特点;比较电场与重力场;比较重量与质量;比较左手定则与右手定则;比较α、β、γ衰变;比较几个守恒定律等等。

一个学生,仅在中学阶段就要学习许许多多的书本知识和课外知识,要记忆很多的概念、规律、公式和数据。仅以高中物理课本为例,学生应该掌握和记忆的物理公式,逐页数起来就达二百个左右(含导出的公式和推导的结论式),何况学生还要在各个学科上”齐头并进“!分散的、片断的杂乱的知识总是记得不多,也不能长期保持,如果抓住了它们内在的规律,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了,就会记得又快又牢。而这种条理化、系统化的办法,就是给知识的”珠子“穿上线索。这样,原先想要记住的”一大堆“公式,便只剩下若干个主要的公式了,就好像一大捧珠子,用一根线穿起来,一下子就全部提起来了。如:学习了”气态方程“之后,只要记住克拉珀龙方程,就可导出各种条件下的气态方程和气体的三个实验定律。

3.规律记忆法

使用”规律记忆法“,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把事物联系起来思考,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开动脑筋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良好习惯,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是极有好处的。

4.谐音法

谐音记忆法是一种巧妙的、用途广泛的记忆方法。它可以化”难“为”易“、变”死“为”活“,把晦涩分散、枯燥无味的材料,变得诙谐幽默、流畅易记、轻松有趣。恰到好处的谐音记忆,能够激发人的学习兴趣,产生意味深长的记忆效果,并能激发人的创造精神。谐音记忆的核心,是根据记忆对象的声音编成另一句声音相似的话,来帮助记忆。

距μ与像距v的字母搞混淆,为此,只要记得:物距的”物“读音与拼音字母的”μ“读音相同,凡提到物距时,就谐音地联想到拼音字母”μ“,这样就把μ与v的物理概念区分清楚了。

再如:三个宇宙速度的数值记法。可按读音编成谐音的三个短句来帮助记忆: v1=7.9千米/秒(谐音:吃点酒)

v2=11.2千米/秒(谐音:要一点儿)

v3=16.7千米/秒(谐音:要留点吃)

记忆这组谐音时,把三个谐音短句作为一个故事情节来理解,意思是:一个无钱的酒鬼去讨酒吃,向店家喊道:”吃点酒“,店家不允,酒鬼乞讨说:”要一点儿(嘛)“,店家当时余酒不多,答道:”要留点(来自己)吃“。作了这样的奇特联想后,就很容易记住这三个宇宙速度。

5.歌诀法

”歌诀记忆法“的核心,是把一些材料编成顺口溜,赋于它们一定的音韵和节律,使材料合辄押韵,朗朗上口,易记易背。有些内容枯燥、零散的材料,难于记忆,这时就适宜借助歌诀来帮助记忆。比如在学习”原子核物理“知识时,常常需要填写核反应方程和判断核反应生成的元素,这就要求学生一般应能记得元素周期表上的前20号元素(化学方面的要求亦是如此),而这些元素名称是单调、枯燥的,可先把它们按序数排列:

1氢、2氦、3锂、4铍、5硼、6碳,

7氮.8氧、9氟、10氖;

11钠、12镁、13铝、14硅、15磷、16硫,

17氯、18氢、19钾、20钙。

然后编成谐音的歌诀形式(按谐音意思分类):

一青、二黑、三黎(明),(颜色类)

四琵、五朋、六弹(琴)(娱乐类)

七蛋、八羊、九幅(画)(物名类)

拾奶瓶(生活类)

一男、二妹、三女(勤)(人称类)

四龟、五羚、六牛(群)(动物类)

七鹿、八鸭、九甲(虫)(动物类)

失街(亭)(典故类)

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离奇、可笑的谐音联想,给学生的印象是相当深刻、牢固的。

6.观察法

进行观察记忆时,必须开动脑筋,分析比较,抓住特征。必须仔细观察、一丝不苟,做到准确无误,而不能”大概是“、”差不多“地马虎从事。学生的观察记忆力一般不强,漫不经心的观察不能帮助他们准确记住应记的对象。这方面经常表现在对一些物理常数的记忆上较为明显。比如记忆万有引力恒量G=6.67×10-11(牛顿•米2/千克2)和普朗克恒量

h=6.63×1034(焦耳•秒),学生时常对这两个恒量值发生混淆、模糊,只记得”大约是六点六几……“(不能准确回答)。若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万有引力恒量?quot;6.67”的“7”字,犹如“力”字少了一撇,可把“力”与“7”发生联想(或用谐音来联想“力”与“7”);普朗克恒量中“6.63”的“3”,犹如光子能量符号“ε”(即ε=hv)反过来写。而普朗克恒量值在中学课本里,只在光量子知识中方用到,所以,可把光子能量符号“ε”与“3”发生形象的联想。至于记忆幂指数“10-11”与“10-34”,前者为两个“1”组成,后者为两个相邻数字“3”与“4”组成。这样,对它们的记忆就清晰多了。

7.图示法

图示的特点是直观、容易引起联想,从中得到暗示和启发。因此,用图示方法来帮助记忆,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比如:在学习热力学第一定律时,记不清三个物理量ΔE、Q、W的“正、负”符号之规定,可画一个方框示意图。

把方框当作研究系统:凡是从外界吸收能量(Q与w)进入系统时为“正”(方框上箭头从外向内示意“吸收”),凡是从系统内部向外界放出能量(Q与W)时为“负”(方框上箭头从内向外示意“放出”);凡是内能增加(方框中箭头向上)时ΔE为“正”,内能减少(方框中箭头向下)时ΔE为“负”。

8.联系实验法

间接回忆是在中介性联系参加之下实现的再现。利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装置形象、实验的原理图或实验的情节,来跟易混、易忘的知识挂上钩,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由于这一部分“干涉”知识在学习和应用中重复的机会少;闭书作业时常常将公式写错(分子分母混乱、颠倒),为此,联系实验在干涉实验中,几何尺寸最长的是暗箱长度L,最短的是光波波长λ,余下的就是双缝间距d和条纹间距Δx--取名“中等量”,它们之间的大小顺序为:L》ΔX与d》λ,我们只需将原公式变形记作Δx•d=L•λ的乘积形式,再把它与实验(原理图)中的几何尺寸联系起来,就不难看出这种乘积形式的关系是:

“中等量×中等量=最长量×最短量”

9.目标法

在明确识记目的、任务的基础上促进自觉识记的方法。识记的效果与有无识记的要求以及要求的具体程度和要求的长期性大有关系。为此,可从以下三方面抓起:

(1)每章导言,交待全章学习的重点、难点及全编中的地位;

(2)制订每节课的教学双向目标;

(3)适时进行思想教育,讲清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及作用。

浅谈高一物理教学 篇7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 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 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 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 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 要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兴趣。当一个学生喜欢一个老师的时候, 他就会喜欢听老师的课, 能积极地去思考。相反, 如果学生不喜欢老师, 上课时学生总会有抵触心理, 不能专心去听, 因此老师和学生之间要经常沟通, 老师要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 了解学生的心理。在课堂教学中妥善过渡, 降低台阶, 给学生一个缓冲、适应阶段, 以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第二, 合理运用多媒体或投影, 优化演示实验教学, 利用常用仪器、教具进行演示是一种最基本的手段, 而利用多媒体教学, 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多媒体教学或投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系统科学的观察和方法, 组织多媒体信息, 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 以实现教学优化, 使学生真正掌握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应用多媒体展示课堂实验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物理过程, 从而突破时间以及空间的束缚, 进行逼真的模拟, 灵活地放大或缩小物理场景, 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眼前, 使学生的认识加强,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三, 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 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重视实验, 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 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第四, 要改进课堂教学, 每一节课要给学生留些自学讨论、活动的空间, 设法创设思维情境, 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 让学生通过思考悟出其中的道理, 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就比较深刻一些, 记得也牢固一些。

二、强化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 按照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建立的思维过程, 引导学生运用实验、分析、比较、归纳、等效、类比等思维方法, 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 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质联系, 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质联系, 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 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形成的过程中, 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是非常必要的。当学生对教师介绍的有关物理现象和物理事例有了比较充分的感性认识, 而学生自己用已学的知识又无法合理地说明和解释这些现象与事例时, 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例如,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 一个身高体壮的大人和一个小孩不小心相碰时, 碰倒的总是小孩, 而不是大人;小轿车很容易启动、转弯或停下, 但大货车就不容易。这样学生便会产生“这究竟是为什么”的探究心理, 通过深入探究就会得出结论, 形成概念。

三、引导学生猜想与假设

猜想与假设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 中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与物理学家探索物理世界的过程在认识上应该是相似的, 中学物理学习中的探究活动是引导学生获取物理知识、进行类科学探索。在探究活动中, 根据已知的一些物理现象, 进行猜想与假设, 然后制定计划, 并设计实验, 进行研究, 这本身是科学探究的内容和要求。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 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事实上, 在物理学史上很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是源于猜想。在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之后, “电能生磁, 磁应该也能生电吧?”法拉第就是在这样的猜想下, 经过整整十年的实验, 最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猜想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重要的。

四、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

高一物理学习方法指导 篇8

首先应该从高中物理的知识结构特点与初中物理的知识结构特点的区别入手找到新的学习方法。

第一、初中物理研究的问题是相对独立的,而高中物理则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高中物理第一、二章是从运动学的角度来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找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规律——加速度,第三章则讲述力的基本知识,为动力學做准备,第四章则讲述力与运动的关系,则从力学角度进一步阐述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即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第二、初中物理只介绍一些较为简单的知识,而高中物理则注重更深层次的研究。

第三、初中物理注重定性分析,高中物理除了注重定性分析外则更注重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分析。定量分析要比定性分析难的多,高中物理还强调:①物理问题的过程与情景的分析,即过程如何是如何发生的,要分清在这个过程中那些量是变化的、那些量是不变的,那些量是已知量、那些量是隐含量以及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把过程弄清楚。②注意运用图象法求解,图象是分析物理问题的重要数学方法,有些很复杂的过程通过画过程示意图或情景示意图则显得直观明了,特别是找出一些物理量之间的函数解析关系,做出图象直接找出物理量间的定量关系,或者做出几何示意图,找出几何关系式,往往使问题大大简化。③注意实验能力和实验技能的培养,实验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素质,高中物理往往是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如何从实验研究中获取数据,学会利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科学方法。④在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上从单纯的算术、代数方法到函数、图象、矢量运算、函数极值等各种数学思想的综合应用的变化。

其次,高中物理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的改变,使初学者往往感到不适应。

初中学生更多习惯于由教师传授知识,而高中物理中在相当程度上则要求学生独立地或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此外高中物理学习中的理解和记忆也越来越显得重要,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应熟记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同学们往往忽视这些基本概念的记忆,认为学习物理不用死记硬背这些文字性的东西,其结果在高三总复习中提问同学学过物理概念,能准确地说出来的同学很少,即使是复习班的同学也几乎如此。学习物理必须熟记基本概念和规律,这是学好物理科的先决条件,是学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没有这一步,下面的学习无从谈起。特别是一些原理、规律的重要推论以及有些推论下的二级结论式的记忆更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高考不仅是对知识掌握情况的考察,也是对掌握知识熟练程度应用的考察,说到底高考也是对时间竞争的考察,所以平时做作业和练习要养成快速、高效的做题习惯,在高考中能够提高解题速度,大大节省时间,实际上是在无形中间接提高了成绩,不过,不要着急,对于这种学习方法上的变化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知道了初中、高中物理上的差异后,那么如何才能学好高中物理呢?下面给同学们提几条建议:

第一、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珍惜时间和有效地利用时间,要有敢于吃苦、努力拼搏、乐于探索、好好学习的良好习惯。

第二、学习上要有良好学习习惯,能够独自钻研、自主学习,要掌握基本的常规学习方法,要注意五个学习环节:

①要做好课前预习,好处是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地听讲,提高学习效率效率。通过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②专心听讲,不能走神,不要自以为是,特别是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或者不认真听讲,即使你真对所讲知识理解到位,也应该全神贯注,把课堂当成复习或巩固知识的复习课,仔细体会物理规律的外涵和内延,能够快乐地享受物理的学习,从而获取学习成功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因此,一定要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同于变成完全盲目自学了,效果肯定是一团糟,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另外,还要注意学习老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便提高自身的物理思维能力,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做好记录摘要笔记,把基本的知识结构、一些规律、定理的二级结论式或变形式、好的例题、好的解题方法、听的不太懂的地方记录下来,课后再加以整理,对于作业和练习以及测试题中典型错题也要整理在纠错本上,注明错误原因、正确解答以及心得体会等,以便在以后复习中有目的、高效进行复习甚至到高考这些纠错本对于学习意义都非常重大。

③及时复习,对课堂上刚学过的知识,课后一定要全过程回顾整理,重新思考,重新看书学习。关于基本概念,举一个例子。比如说速率,它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如在匀速圆周运动中),而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指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关于基本规律,比如说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有两个经常用到v=s/t、v=(v0+vt)/2。前者是定义式,适用于任何情况,后者是导出式,只适用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在学习最初的两三天内遗忘是最快的,也是最多的,所以只有对刚学的知识进行及时复习,才能减少遗忘,从而达到巩固复习新知识的目的。

④独立思考,独立做题,要独立地(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完成一些题目,习题不能少而且还要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另外做题书写要工整、作图规范。

⑤系统总结,首先是对所学得知识,能够对物理问题所反映的物理过程必须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

高一物理实验教学总结 篇9

球溪高级中学物理组 向X 在担任高17级10班和18班的物理老师这学期中,实验是物理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手段,实验能力是高考物理学科要考核的能力。高中物理研究的对象比较复杂且抽象,通常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通过一个学期的实验教学,基本上解决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典型的问题,使大多数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动手能力。但总体来说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还很薄弱,而实验综合能力如此之重要,为此我觉得很有必要在上个学期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加强对学生实验综合能力的培养。

1、确定实验教学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

对每个学生实验的要求(1)明确:①实验目的,②实验原理,③实验仪器的使用与读数,④操作步骤(特别是容易遗漏和出错的重要步骤),⑤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包括平均值法和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是否合理和误差分析。⑥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⑦实验后的思考、体会等。(2)注意该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迁移,即教师引导学生研究用该实验的仪器、原理、方法还可完成哪些测量和验证哪些规律,如何进行,要求写出方案,指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2、掌握物理实验技能,重视在实验中体现研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重视在实验中体现研究性学习。这就要求我在以后的实验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验中的方法,选好课题,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并要求写出有研究方案,实验器材,实验研究过程,数据统计与分析,实验方案的优点与不足为主要内容的研究报告。

高一物理学习方法总结 篇10

物理学是人类探讨大自然的一门重要学科,高中物理所讨论的内容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规律,所采用的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以,学好高中物理知识至关重要,而要学好高中物理必须从高一起开始,原因一是因为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有一个较大的台阶,只有跨过了这一台阶,才能有更大的发展;二是因为高一物理是基础中的基础,许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要通过高一的学习初步形成。本文探讨是怎样克服障碍,让物理成为我们的强项。

首先要明确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差异,之后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改进学习方法。初中物理定性结论多,定量计算少;纯理论多,联系实际少;机械记忆多,理解较少;死搬硬套多,灵活运用少;只要把公式背住,考试就能得高分。而高中物理则不然,它要求理解的成分更多,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较多,特别是高中物理中规律、定理公式等比较多,单纯地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因为我们必须首先理解清楚这些公式、结论的适用条件或范围,才能有效地进行运用。在初中,要求学生具备形象思维的能力,而在高中要求更多的则是抽象思维。有不少学生不理解这些,到了高中仍然靠单纯地死记硬背,当然不会取得理想的成绩。那么,如何学好高中物理呢?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进入高中以后,有不少同学问“怎样学习高中物理?学习物理有没有捷径呢?”答案是否定的,学习物理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我们来不得半点虚假。虽然没有捷径,但科学的学习方法确是有的。那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严格按照“预习→上课→复习→作业→质疑→小结”六个环节,另外对于每一章或一单元在学习完之后还应该“系统总结”。

1、预习

高中物理与初中有差异较大,无论是从知识要求的深度和广度,还是课堂的容量上,都需要我们在上课之前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因此,在每次上课前,花一定时间(时间长度没有限制)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预先浏览一下,熟悉课堂上所要学习的知识,明确课堂的重点,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难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去听课;另外,也能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上课

上课是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习的中心环节。上课时应该注意三个问题:

(1)主动听课

在教学活动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果学生能够根据老师讲课的程序积极主动地思考,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难点和重点进行推理性的思维和接受,以主动的态度去听课,积极地进行思考,努力参与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去,那么,学习效率一定会很高。

(2)注意课堂要点

要听好课,我们应善于抓课堂的要点,上课时,我们应有意识地去注意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进行到重要的地方,或放慢速度,重点强调;或板书纲目,仔细讲解等;对于难点,就需要我们在预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到时候注意专心听讲。总之,我们要做到“会听课”。

(3)做到听课和做笔记两不误

有的同学一上课就不停的记不停的写,结果一节课下来一点都没有听到,不知道这节课老师讲了些什么?那么,应该如何处理好听课和做笔记的关系呢?我认为,上课时,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听课上,而不是做笔记上,笔记中要记的内容应该是:课堂重点、课堂难点、课堂疑点、补充结论或例题等课本上没有的内容,并不是教师的所有板书内容。总之,我们应该有摘要、有重点地记。有的同学从来就不做笔记,这也不好,特别是对于高中物理学习是不利的。因为我们的记忆是有限的,老师讲的内容转瞬即逝,我们对知识的记忆随时间延长会逐渐遗忘,没有做笔记我们以后复习有些内容就找不到。

3、复习

有的同学只要老师一布置了作业就会马上去做,觉得完成了作业,就完成了学习任务,就掌握了知识,结果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翻课本、笔记,到头来知识没有掌握。如果能够静下心来将每课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回顾,在此基础上再去完成作业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在学习最初的两三天内遗忘是最快的,也是最多的,所以,我们只有对知识进行及时的复习才能减少遗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4、作业

在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再做作业。做作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二是运用课上所学来知识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因此,做作业时,应该认真对待,独立完成,积极思考,注意总结。应该明确“做题的目的是提高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切忌“为了做题而做题”。

5、质疑

在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疑难问题和解题错误。及时解决学习中的疑难,分析错误的原因,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疑难问题,我们应该及时想办法(如请教同学、老师或查阅资料等)解决,对错题则应该注意分析错误原因,搞清究竟是概念混淆致错还是计算粗心致错,是套用公式致错还是题意理解不清致错等等。如果不注意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对错误也不及时纠正,其结果是问题越积越多,影响学习信心,甚致无法有效地进行下去。为此我要求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疑难、错题记载本”,专门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和典型错误,这也可以为我们今后对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提供有效的依据。另外,我们还应该积极思考,逐步培养自己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良好习惯。

6、小结

小结是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小结的常用方法是列提纲,将所学的知识要点以提纲的形式列出,使零散的知识形系统化、条理化,使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掌握起来更容易;其实,小结的过程,也是认识再提高的过程,经过认真小结的知识,既容易融会贯通,又便于理解和记忆。

以上六个环节是学习新课的基本进程,每一环都十分重要,缺少其中任何一环,都会对学习的进程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在学完每一章后,我们就应该对这一章的知识进行系统总结,把所学的物理概念、物理知识、物理规律理解清楚,切忌一知半解,模糊不清,要学会总结,提纲挈领,把“厚”书变“薄”,又要学会能举一反三,联系实际,将“薄”书变“厚”。这样,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常用的方法是画该章的知识结构图,它可以使我们对该章的知识有一系统、全面的了解,让我们从“宏观”的角度来重新认识该章,实现对知识掌握的“升华”。当然,为了拓展知识面,在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的同时,适当的看一些参考书、课外资料,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这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要善于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学习物理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生产和生活物理现象的科学。它包括力现象、声音现象、热现象、电和磁现象、光现象、原子和原子核的运动变化等现象。学习物理的主要任务就要研究这些现象,了解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找出其中的规律,以便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要学好物理,就要认真观察周围存在的各种物理现象。

观察首先要广泛,全面。物理学得比较好的同学,大多是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因而,这些同学往往兴趣广泛,视野开阔,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在学习物理时,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比较容易掌握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物理情景,进行正确的分析。例如,在绪言课中,我们演示了光的色散现象,有的同学不单纯地观察到了五彩斑斓的色彩,而且注意观察了里面有几种颜色?以及这几种颜色的排列顺序。勤于观察,善于提出问题必将使自己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推动自己去看书,去研究,去探索。这样才能对物理真正产生兴趣。

观察要有针对性。同学们在广泛观察的基础上,应该重点观察与已学的知识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高一学习了摩擦力之后,就应重点观察接触物体接触面的情况(粗糙程度,有没有花纹等),有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等,并与摩擦力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久而久之,大脑中必然存储了大量的物理现象以及与之有关的物理知识。

观察还必须目的明确。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看到的现象,不应只注意到它的新奇,应当找出这些现象所隐藏的物理原因、物理规律。例如:汽车启动或刹车时,车上的人向后或向前倾倒,或者,汽车转弯时,车上的人向弯外倾斜,看到这一现象就应当与惯性怜惜起来。只有这样,我们观察的目的才算达到。

我们千万不要对周围的一些现象不关心,不观察,不思考,这对学习物理是不利的。其实,物理学上许多定律的发现都是源于观察。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就是建立在仔细观察苹果落地这一现象的基础上的。过去一些同学进入高中以后往往觉得物理越学越难,这和他们长期不注意观察周围的生活现象,有着直接的关系。

(三)要勤于思考,注意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由于高中物理是一门规律性很强、逻辑性非常强,联系实际多,灵活性强,数学基础知识要求较高的一门学科,学好物理单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一定要勤于思考,增加理解,掌握其规律。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勤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勤于思考,首先要善于思考。善于思考最根本的方法是在具体的实际中加以培养和训练。每学过一个概念,要力图弄清:这个概念是怎么得来的?如何定义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和其他物理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每学过一个规律,要力图搞清:这个规律是如何得来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是什么?和其他规律之间有什么关系?……每做一道习题,要力图搞清:这题描述的是什么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如何?该用哪个规律去解题?……只要同学们能够改变“上课记笔记,复习背笔记,”的机械学习方法,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就一定会不断提高分析、判断、推理、归纳和想象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物理。

物理学习切忌张冠李戴,不注意规律的应用范围和条件,拿起题目就去“套公式、套类型”、“依葫芦画瓢”,结果往往要出错。做物理题目首先要弄清它的物理过程,建立起正确地物理情景,分析它满足的条件,从而正确的选用物理规律,不能把物理题简单当作数学题去解。

(四)要重视实验,,手脑并用,在实验的基础上掌握物理规律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概念、物理规律都是从自然现象的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多做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概念,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要获得知识,仅靠书本上的知识不够的,还必须我们亲身实践,做到手脑并用。

中学物理中,有不少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对于演示实验,一定要创造条件开设,在老师演示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弄清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了解一些仪器的性能与使用,明确实验的步骤。对于学生实验一定要强调人人动手,不能做“观众”;做实验时,要遵守操作规程,依据步骤,认真实验,仔细纪录,通过正确的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课后适当布置一些教材上的小实验(如:“悬挂法”找重心)或课外小实验、课外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上课或看书时,要求每个同学随时都有一本草稿本,一支笔,便于边听课或边看书,边在草稿纸上演算、分析,做到手脑并用。解题时要让同学养成边思考边画草图的习惯,提高利用图形、图象、框图进行分析的能力。

(五)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在实践的基础上学好物理

很多生产和生活现象都是物理现象,很多物理知识都来于生产生活,反过来又指导我们改进生产生活。因此,物理这一门自然科学,其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不应当作为一门纯理论来学习,如果作一门纯理论来学习与研究,那样自然就会觉得枯燥无味。如果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起来,更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六)指导学生解题的正确方法及规范解题

做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复习、巩固应用知识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指导学生解题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运用正确解题的方法。例如:在指导学生解答问答题时,要求学生按三步进行:讲道理、摆事实、得结论。如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这是为什么?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手和脚向后划水,手和脚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牛顿第三定律水则给人一个向前的力,故人就能前进。通过训练,学生就能掌握这一类题目的一般解题方法;再如:在做力学题时要求学生必须画受力图等等。

同时,解物理题时要规范、全面,符合要求。计算题要写明必要的文字说明,写出原始公式,导出式,代入数据要有单位,最后得出结果。教师在上新课时,除把知识要点和概念讲清楚外,在讲解例题时注意解题的方法和书写格式,对学生的作业严格要求。通过归类讲解、认真分析、规范训练、严格要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

上一篇:“爱劳动、爱学习、爱祖国”主题班会教案下一篇:写给同学新年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