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常考知识点

2024-06-03

沪科版物理常考知识点(共7篇)

沪科版物理常考知识点 篇1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2.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它们关系是:

1km=1000m=103m;1dm=0.1m=10-1m

1cm=0.01m=10-2m;1mm=0.001m=10-3m;

1um=10-6m;1nm=10-9m。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分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不要用磨损的零刻度线);(3).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尺的位置要放正;(4).读数时视线要与正对刻度线,不可斜视;(5).在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4.在实验室里常用量筒、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它们常用毫升做单位,1毫升=1厘米3;测量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面的凹形底部(或凸形顶部)相平。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2)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

(3)平移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c)测铅笔长度。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9.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2. 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速度的主单位是:米/秒

13.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是变化的直线运动。

14.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第三章声的世界

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 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气体快。

4. 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5.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声源振动的幅度、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3)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

6.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第四章多彩的光

1.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3.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4. 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5.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

镜面

6.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相同(2)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8.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9、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10、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1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光线透过厚薄不同的玻璃或水透镜发生折射时,光总偏向较厚的部分。

12、凸透镜成像:

(1)(2)(3)

FF(1/)(2/)

f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

实像(像距:f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2f)。如投影仪。

(3)物体在焦距之内(u

13、光路图:

空气空气空气

水水水

14.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空气中的光线偏离法线);(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⑻凸透镜成像时,折射光线(或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像点。

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1. 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 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的原理制成的。

7. 弹簧秤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校零;(2)认清分度值和测量范围;(3)弹簧伸长的方向要与被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4)完成上述三步后,即可用弹簧秤来测力了,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8.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0.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N/kg);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1.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运动或要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1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

力越大。

14.增大有益摩擦方法:使接触面粗糙些和增大压力(自行车的刹车)。

15.减小有害摩擦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或磁悬浮。

第六章力与运动

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2. 惯性: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 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互相平衡。

4.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可概括为:同体、等值、反向、共线,四者缺一不可。

5.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 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二力的合成。

7. 同一直线二力合成:

合方向与两力相同。

合方向与大力F1相同

8.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时,受合力为零(即平衡力)。

第七章密度与浮力

一、质量和密度

1. 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 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

3. 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 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

5. 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把游码放在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红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指示值。

6. 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称量范围;(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某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计算密度公式是;密度单位是kg/m3,(还有:g/cm3),1g/cm3=1000kg/m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kg);体积V的单位是米3(m3)。

8.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不随质量或体积而改变;不同种类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 水的密度ρ=1.0×103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1米3的水质量为1.0×103千克。

10. 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

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

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

二、浮力

1. 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2. 物体沉浮条件:(开始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G上浮

(3)F浮=G悬浮或漂浮

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下沉;(2)<上浮

(3)=悬浮。(不会漂浮)

3.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4. 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5. 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秤量法:F浮=G-F视

(2)平衡法:F浮=G物(适合漂浮、悬浮)

(3)阿基米德原理:

7.浮力利用

(1)密度计:是物体漂浮条件的一个应用。

它的刻度特点:上大下小。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4)轮船:将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

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第八章压强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并指向被压物体。

作用点: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表面上。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公式:,式中p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Pa=1N/m2,压力F单位是:N;受力面积S单位是:m2

3.压强公式;

4.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2)F不变,S↓(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 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6. 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 液体压强计算:,(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g=9.8N/kg;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m。)

8. 据液体压强公式:,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连通器如果只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这就是连通器的原理。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

10.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3.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4.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15、1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16.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7.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在1标准大气压下,抽水机至多可把水抽到10.34m

高。

第九章机械与人

一、简单机械

1.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 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

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 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或写成。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 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

力,但费距离。(如铁匠剪刀,铡刀,起子)

(2)费力杠杆:L1F2。特点是费

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

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5. 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6. 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 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G/n

二、功和能

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 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 功的公式:W=Fs;单位:W→J;F→N;S→m。(1J=1N•m).4. 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特(w);W→J;t→S。(1W=1J/S;1Kw=1000w)

5. 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做功时,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等于机械克服所有阻力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6. 有用功:对人们有利用价值的功,记作W有用

用滑轮组提升时:W有用=Gh;

用滑轮组平拉物体时:W有用=FS

总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记作W总;W总=Fs

额外功:对人们无用又不得不做的功,记作W额外。

三者间的关系:W有用+W额外=W总

7.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因为使用任何机械都要做额外功,所以有用功总小于总功,则机械效率总小于1。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1.013×105Pa。

8、在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⑴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有拉力F、钩码重G、钩码上升的高度h、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⑵测量的器材: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9、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10、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11、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1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13、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1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J)

15、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方式有:

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中,没有摩擦等阻力,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若有摩擦等阻力,机械能会不断减少。

第十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物体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中子和质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组成。

5、物质世界从小到大的尺度:电子→原子核→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1.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要吸热。

3.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要放热.4.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5.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6.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熔化凝固℃

tt

(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

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7.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8.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9.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0.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空气流动快慢。

11.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汽”、雾、等)

12.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一、温度与内能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3、摄氏温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4、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5、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分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6、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

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

7、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

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8、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9、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

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10、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11、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12、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J)。

二、热量与热机

1.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2.燃烧值(q):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燃烧值。单位是:J/kg。

3.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qm;(Q放是热量,单位是:J;q是燃烧值,单位是:J/kg;m是质量,单位是:kg。

4.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5.比热容是物质的又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容就相同。

6.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7.水的比热容是:C=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8.热量的计算:

① 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② Q放=cm(t0-t)=cm△t降

9.热机是利用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

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第十三章了解电路

1、物体带电:物体有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3、自然界存在正、负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正电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5、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6、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7、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8、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9、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

10、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14、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µA)。1A=103mA=106uA。

15、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16、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A,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A;②0~3A,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A。

17、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19、电压U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µV)。1KV=103V;1V=103mV=106uV。

20、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21、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V;②0~15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V。

22、熟记的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V;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V;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V;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⑤工业电压380V。

第十四章探究电路

一、电阻和变阻器

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2、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1MΩ=103KΩ;1KΩ=103Ω。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4、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

(1)滑动变阻器:

①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②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③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④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2)变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

二、欧姆定律

1.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公式:()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3. 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 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②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5.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④分压作用:=;

6.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R

④分流作用:;

三、家庭用电

1. 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2. 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伏,可用测电笔来判别。如果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3. 家庭电路的安装原则:①所有家用电器都并联;②插座相当于可移动的用电器,应该并联的;③开关则要串联在火线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之间;④保险丝相当于可自动熔断的开关,应串联在火线与它所保护的用电器之间。

4. 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5. 选用保险丝时,应使它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略大于电路的最大正常工作电流。

6. 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过载(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7.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③不弄湿用电器;④不损绝缘体。

第十五章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

1. 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2. 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KW•h=3.6×106J。

3. 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S))。

5. 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 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KW)

7. 计算电功率公式:(式中单位P→瓦(w);W→焦(J);t→秒(S);U→伏(V);

I→安(A)

8. 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9.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公式:P=I2R和P=U2/R

10.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1.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2.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3.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U0时,则P>P0;灯很亮,易烧坏。

当U当U=U0时,则P=P0;正常发光。

(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是100W的灯泡如果接在110V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W。)

14.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

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

第十六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

1. 磁性:物体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3.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①. 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

②. 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5. 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6. 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7.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 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

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 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南北极

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

角,这是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第十七章电从哪里来

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2、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3、通电螺线管的性质: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

4、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5、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通断电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6、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它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是制成电动机。

7、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8、直流电动机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9、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10、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11、感生电流的方向:跟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12、电磁感应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应用是制成发电机。

13、交流电:大小和方向周期性改变的电流。

我国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

直流电:电流方向不改变的电流。

14、电能的输送:采用高压输电,可以减少电能在输送线路上因发热而造成的损失。

第十八章走进信息时代

1、电话的基本原理:声音(振动)→通过话筒→变化的电流→通过听筒(电磁铁)→振动(声音)

2、电磁波传播的速度:3×105km/s=3×108m/s

3、波速、波长与频率的关系:c=λμ

其中c是波速,λ是波长,μ是频率

在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一定,所以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成反比。波长越长,频率越低;反之,波长越短,频率越高。

4、电磁污染:是继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音污染后的第四大公害。

第十九章材料世界

1、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密度、比热容、弹性、硬度、延展性等是不同的。

2、常见的导体——金属、人体、酸碱盐溶液、大地、石墨(铅笔芯)

3、常见的绝缘体——空气、橡胶、塑料、玻璃、陶瓷、油

4、导体和绝缘体是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5、半导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硅、锗和砷化镓是常见的半导体。

6、超导材料是一种电阻为零的材料。利用超导体的零电阻特性实现远距离大功率输电,可以无损耗地输送极大的电流;利用超导磁悬浮现象可以实现交通工具的无摩擦运行。

第二十章能量和能源

1、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两种途径:①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②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2、核能:原子核裂变或聚变产生的能量

裂变→链式反应→核反应堆→原子弹、核电站

聚变→热核反应→→氢弹

沪科版物理常考知识点 篇2

关键词:物理教科书,机械能守恒定律,人教版,沪科版

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及运动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史实证明, 正是它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推动着这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而物理教科书作为物理学科知识和学生间的连接纽带, 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的主要来源和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其编写历来受到教育研究者们的重视。本文主要以“机械能守恒定律”为例, 从知识分布、插图使用、教材案例和课后习题几方面, 对比了人教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第七章和沪科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第三章、第四章中相关内容的知识编排及呈现方式的差异, 探索两本物理教材中知识的呈现特点。

一、知识分布的比较

“机械能守恒定律”相关知识点在人教版与沪科版两种教科书中的分布比较如表1所示。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人教版教材中占一章内容, 知识点呈现较为集中、详细, 但课时安排较多, 增加了教学负担。而沪科版教材将此分为两章, 层次较为分明, 针对性更强。7课时的安排虽少于人教版, 但这样的安排对课堂教学效率提出更高要求。虽然两种版本教科书关于“机械能恒定律”的相关内容分布有所差别, 但基本上都涵盖了新课标中要求的知识点, 如“功”、“功率”、“做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以及“动能和动能定理”等。作者认为, 人教版教材倾向于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有关的基本物理量如“功”、“势能”、“重力势能”等优先逐一呈现给学生, 而后, 在学生学习过这些基本物理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教学生利用这些知识展开对功能转化以及能量守恒问题的探究。可见, 人教版教材更强调物理知识的系统性传授, 有助于学生建构扎实的物理基础;而沪科版教材则注重在学生探究“功能转化关系”以及“能量守恒”问题的同时将所需的基本物理量渗透其中, 说明其更加注重物理知识间的关联和渗透,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物理探究思维, 但对学生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

二、插图的比较

物理教材中插图的引用为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插图不仅有助于为学生模拟展现出抽象的物理过程和微观物理现象, 还有助于将教材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特别是爱国热情紧密联系起来[1], 集教育性、趣味性、情感价值观培养于与一体, 使学生在生动、形象、趣味的环境中获得物理知识。两本教材中插图使用情况见表2。

对比发现, 沪科版教材插图使用总数较人教版教材多12幅, 其中包括2幅模型图, 9幅实物图和1幅人物图, 人物图涉及物理学史。由此, 作者认为, 沪科版教材更重视利用插图来强化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更强调物理学史的教用价值及其在教材中的渗透。但人教版教材在“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章首页呈现了一副大尺寸且能反映本章节主题的过山车图片, 在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 突出了本章知识特点, 设计精妙。

三、教材案例与课后习题的比较

教材案例与课后习题的呈现在两本教材中也存在着差异。在“机械能守恒定律”相关章节中, 人教版共呈现5道教材案例, 而沪科版这部分内容的教材案例共13道, 分布见表3。

人教版5道教材案例全部涉及计算。, 作者认为其更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虽然案例题量较小, 但内容设计更精练, 重点突出, 为学生仅通过有限的案例计算就能掌握教学重点提供了可能, 同样也为减轻学生课堂负担提供了可能。沪科版教材13道案例中9道计算题, 4道分析题。9道计算题中有4道涉及动能定理应用计算, 较人教版多2道, 可见沪科版教材对“动能定理”相关应用的重视程度。其余案例计算还涉及到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以及能量的转化效率, 可见覆盖面较广, 利于学生强化基础。此外沪科版教材还另设4道分析案例, 引导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推理, 这种设计有利于发挥教材案例对培养学生良好物理思维习惯的功用, 同时也利于提高课堂效率[2]。

人教版“机械能守恒定律”章节共28道课后习题, 沪科版教材共50道课后习题, 见表4。

比较发现, 两种版本教材在习题类型设计上相差不大, 题型多样, 均考查察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但习题总量有所差别, 人教版题量小, 以考查察基础知识为主, 题型分布以简答、计算、推断为主, 难度适中, 有利于由浅及深地强化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沪科版多于人教版22道, 作者发现与人教版相比, 沪科版在每章节后还设有综合习题, 多达17道, 由此造成二者总题量的差别。作者认为沪科版教材设计章节后综合习题, 有助于强化学生物理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有助于学生把握章节知识脉络, 是可取之处。沪科版实验类和活动类习题较人教版多, 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要求较高。

四、结论

通过比较分析, 作者认为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知识点呈现较为集中, 强调物理知识的系统性传授, 有助于学生建构扎实的物理基础;插图突出章节主题, 设计精妙;案例习题题量精练, 重点鲜明, 强化基础, 利于学生由浅入深系统建构物理知识。沪科版教材针对性更强, 层次分明, 更注重在学生物理探究能力的培养;强调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注重物理学史的教用价值;案例习题题量丰富, 内容广泛, 注重知识引导和巩固, 有益于学生物理思维与探究能力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兰世书.插图与爱国主义教育[J].中学物理 (初中版) , 1997, (05) .

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分析 篇3

力图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从“三维”目标培养学生,注重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及学习方法的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科技新成就的适当纳入。

简而言之: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二、编写原则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三、沪科版物理教材特点

(1)从自然与生活现象引入问题。通过探究寻找规律,然后介绍知识在生活、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七大要素)渗透于不同章节,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学习知识技能,还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3)注重学科间的渗透、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的融合,以便学生学习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客观了解科学的社会功能,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4)教材栏目丰富多彩,有“迷你实验室”、“实验探究”、“讨论与交流”、“信息窗”、“请提问”、“实践活动”、“作业”,书中插图形式多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材的语言简洁而有诗意;插图充满童趣和富有时代气息;引入的物理自然现象和实验事实情景鲜明、富有冲击力;教材的结构体系循序渐进、台阶合理。

要建立教材是课程资源之一,教师是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教教科书的思想。

四、章节顺序

8年级教材

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②运动的世界;③声的世界;④多彩的光;⑤熟悉而陌生的力;⑥力与运动;⑦密度与浮力;⑧压强;⑨机械与人;⑩小粒子与大宇宙。

9年级教材

①从水之旅谈起;②内能与热机;③了解电路;④探究电路;⑤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⑥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⑦电从哪里来;⑧走进信息时代;⑨材料世界;⑩能量与能源。

分章教材分析举例,如:第四章多彩的光

(一)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1)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

(2)认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3)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4)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

(二)科学内容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三)全章概述

(1)本章基本要求。本章首先要求学生通过对生活、自然和实验现象的观察、归纳、总结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以及光在两种介质界面所发生的光的反射规律和光的折射规律。并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关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也只要求学生通过简单的实验能够了解。但是,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则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科学探究进行归纳和总结,并要求学生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产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眼睛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窗户,要让学生了解眼睛的结构,并能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视力的矫正等问题。

在本章的学习中,有关光的传播、凸透镜成像等基本上都是探究型课题,而其他如光的反射、折射等也都要在实验中观察、分析与总结。由于探究和实验贯穿全章,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创造条件,做好各项实验,充分使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学生也将要经历多方面的实验操作。完成实验并不是该教材编写的全部目的。一方面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总结出需要的物理知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经历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实验是如何进行的、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应该记录什么、经过分析得出怎样的结论、别人的结论又是怎样的等这一系列过程,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作为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

在科学探究中,提出了问题、确定了探究的目的,就必须制定针对探究目的的探究计划。计划应该科学、合理,应该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所以,在“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锻炼学生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与技巧,还要使学生初步学习制定探究计划、选择探究器材的方法和依据。要使学生在制定探究计划中了解加油站中关于制定探究计划的意义。另外,要鼓励学生进行收集资料、社区调查等活动,并注意激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与别人交流合作、反思评估的意识。

本章内容涉及的物理原理虽然简单,但是,涉及的应用范围很广,从生活和自然中的光现象到现代的光学仪器都有所涉及,这些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和迁移。本章特别重视从发展的角度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新科技,以开拓学生的眼界,使学生感到科技的力量,热爱科技、接近科技。同时,通过对电子显微镜和哈勃望远镜功能的认识,使学生看到科技的发展是无止境的,激发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攀登科技高峰的精神。

(2)本章编写思路。本章是以光的传播特点及其应用和白光的组成两个主题向学生展示了一个多彩的光世界。在该章内容的安排时,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特点,先利用简单的光现象引发出物理问题——光是怎样传播的?而后,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光的直线传播特点、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以及光的折射规律。在学习完光的色散后,要求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生产和现代高科技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感受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探究和实验环节基本上贯穿本章各节。每一节的编写也都采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路。根据教材的整体安排和本章具体内容,本章在科学探究方面要求学生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了解关于制定探究计划的意义和方法。同时,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课外活动内容和一些新科技知识,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感受科技的力量、热爱科技、接近科技。

沪科版物理常考知识点 篇4

一、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支点转动的硬棒,叫

做杠杆。

2、l1表

示。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l2表示。

3、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4、公式:Fl11F2l2。

5、杠杆的分类。(1)省力杠杆:所以动力 < 阻力,特点:省力,但费距离。例如:开瓶器。

(2)费力杠杆:因为动力臂 < 阻力臂,所以动力 > 阻力,特点:费力,但省距离。例如:钓鱼竿、筷子。(3)等臂杠杆:因为动力臂 = 阻力臂,所以动力 = 阻力,特点:既不费力,也不费力,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例如:跷跷板、天平、动滑轮。

二、滑轮。

1定滑轮。实质:等臂杠杆。特点: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2动滑轮。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特点:省一半力,但费距离,且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组:由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而成的装置。特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4、绳子末端拉力的计算:F

f

n

。绳子末端移动距离的计算:Snh,其中,n为承担动滑轮和重物的绳子段数,h为重物上升的高度(或水平移动的距离)。

f为滑轮中的阻力。当不考虑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时,fG物 ;当考虑动滑轮重,不考虑绳重和摩擦时,fG物+G动;当物体水平移动.......时,f摩擦力。

5、滑轮组的绕线规律是,即:n为基.数时,绳子的起点固定在动.滑轮上;若n为偶.数,则绳子的起点固定在定.滑轮上。其中n为承担动滑轮和重物的绳子段数,在计算n值时,采用非整数进位法。

三、功和机械能

(一)功

1乘积叫做机械功,简称功。

2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3、符号:W,基本公式:WFS,导出公式:F=W

S

或S=

WF

。(其中:W为功,F为力,S为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单位:焦(J),1J1Nm。

(二)、功率

1号为P。

2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基本公式:PWt,导出公式WPt 或 t=W

P

。(其中:P为功率,W为功,t为时间。)单位:瓦(W)千瓦(KW)1KW1000W4、P1W1J/S表示:物体在1秒的时间内做的功

为1焦。

(三)、机械效率

1W有Gh,W总FS,W总W有W额。

2、公式:=

W有W100%。

3、特点:因为额外功永远不可能为0,所以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结果没有单位,是个百分比。

(四)、机械能

1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2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决定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弹性势能,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决定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3、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九年级物理沪科版教案 篇5

1.设计并进行实验,测定液体、固体的密度;

2.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应用。

3.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

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查密度表进一步认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让学生经历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硬币密度的实验过程;

运用密度公式 及其变形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题过程中,注意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公式的物理意义。

器材准备

天平、量筒、硬币、烧杯、水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出示实物,问:

1.猜一猜,这枚硬币是用什么金属制造的?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想?

2.怎样知道教室内空气的质量?

3.怎样知道这个不规则石块的体积?

4. 现有一大卷细铜丝,如果不拆开,你能测定出它的长度吗?

然后告诉学生运用密度的知识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一)学查密度表

查密度表,了解一些物质的密度,加深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的理解。

阅读密度表并思考:

(1)金、铜、铁、冰、水银、水、氩、氮的密度各是多少?

它们的物理意义各是什么?

(2)金与铜、冰与水、氩与氮相比较,哪种物质的密度大?

(3)从表格中,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

(二)测物质的密度

活动2 测硬币的密度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教材上列举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探究活动。

思考:

(1)根据密度公式 ,要测量硬币密度,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

(2)硬币的质量怎样测量?硬币的体积怎样测量?

(3)你还有其他设计方案吗?

(4)你在实验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减小误差?

(三)课题讨论

1.如何测液体(水)的密度

仿照上面的做法,写出测液体密度的方案,并思考怎样做误差小。

(1)原理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密度公式,确定要测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

(3)根据要测的物理量选择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

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要测的物理量确定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要测的物理量和计算的物理量(密度)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2.请你使用小刀、天平、刻度尺和细线测出土豆的密度。

3.如何测铅球的密度。

4.漂浮体、易吸水的物体等

(四)课本例题分析,注意解题的规范性。

课前几个问题处理。

小结

1.测定固体、液体的密度

2.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3.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练习设计

1.一块冰化成水后 ( )

A.密度不变,质量变小 B.密度变大,质量不变

C.密度变小,质量不变 D.密度变小,质量变大

2. 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铝球、铁球和铜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铝球可能是实心的,而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B.铝球可能是空心的,而铁球和铜球是实心的

C.铜球可能是实心的,铁球和铝球也是实心的

D.铜球可能是空心的,铁球和铝球是实心的

3.一边长为2cm的正方体金属块,其质量为21.6g,。该金属块是由下表中

的某一金属物质组成,请你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是 ( )

常温下一些金属的密度(×103kg/m3)

金 19.3 铝 2.7

银 10.5 铁 7.9

A.金

B.银

C.铝

D.铁

4.某施工工地购入横截面积为1cm2的钢筋7.9t,求这些钢筋的长度。

5.用天平和量筒可以测定矿石的密度。把矿石放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

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g;矿石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所

示。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_cm3,密度是________g/cm3。

6. 现有一只空瓶、水、待测液体、天平和砝码。欲测出这种液体的密度,

请你写出:

⑴主要实验步骤及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⑵待测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 。

7.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

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g。

⑵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

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3。

⑶矿石的密度是______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会引起密度的测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部教案 篇6

各们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第六章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一、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的基本思路是:以生活中的实例和探究小实验为基础,以学生分组实验讨论、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通过“圆柱体从斜面下滑”的学生实验、PPT录像,swf模拟演示等,逐步建立“如果没有外力作用,一切物体将永远运动下去”的观点,最后形成牛顿第一定律,引入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逐步形成对“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定性认识。

二、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地位: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中的基础。牛顿第一定律也是初中力学的一个开端。本课教材的特点是既注重科学探究,又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把物理这门基础自然科学与历史、生活、社会有机地结合,是培养全体学生科学素质的一次良机,又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作用:前面我们学习了简单的运动,又知道力学一些简单知识,牛顿第一定律正是基于此基础上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一座桥梁,是进一步分析和处理直线运动和力学问题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册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本节、本章的重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在实验、讨论建立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感悟观察、实验、推理、尤其是“理想实验”对形成概念和发现规律的重要作用。

2.教材特点:

①牛顿第一定律解决了几千年都含糊不清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对运动和力的关系进一步深入理解。

②伽利略理想实验是学生第一次真正接触到的理想实验,应充分引导学生探索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知道理想实验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科学方法。

3、学情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是由部分实验结果,部分外推假设、部分定义所构成的一个复合体,就其定义本身的表述学生不难记住,但初三学生由于接触物理时间比较短,学生平均年龄比较低,抽象思维能力及认知结构上尚不成熟,加上生活经验的影响,不少学生认为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固体有惯性、气体,液体没有惯性。因此在接受牛顿第一定律上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形成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这一概念的建立使其认识由直观的感觉上升到科学理性认识则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及内容。

该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推理而得,内容较难借助例证来验证。

难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

(2)理解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知道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斜面实验、演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及推理,关注实验、分析、推理、“理想实验”的方法。

(2)通过对生活中常见事例和实验的分析,纠正对惯性的一些错误认识,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和牛顿等科学前辈对“运动和力的关系”不懈的探究历程,领略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科学魅力,感悟科学道路的艰辛曲折。

(2)通过对惯性利弊的分析讨论,懂得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

(3)通过了解安全带、安全气囊和头枕的作用,感悟生命的宝贵,体会尊重交通法规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五、教学方法及依据

本课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与“科学推理”相结合来进行教学,即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又加以科学的想象和推理,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总结规律。同时我采用“对比教学法”贯穿课堂始终,有正、反理论的对比,有惯性实验的对比,有惯性利弊的对比。总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高尔基说:“好奇是了解的开端和引向认识的途径。”为此,我设计了飞机投弹的Flash动画,让学生即熟悉又好奇,带着想知道为什么的悬念进入新课。这样即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和谐,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

由教师出示几幅动画图片:一:对课本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课本运动,撤去拉力后,课本等停了下来;二:陷入雪地里的汽车施加水平的推力,汽车就沿水平方向运动了。撤去推力车就会停下来.三静止的足球用脚施加力后会飞出去;

四、铁锤敲击钉子,钉子向下运动陷入木板。停止敲击,钉子就不再下陷。让学生找出以上力学现象中具有的一个共同特征

这样就引导学生提出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也符合学生的思维,这为后面推翻这种理论打下了基础,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接着教师展示“关闭了发动机的火车,虽然继续运行,但是最后也将停下来。火车为什么会停下来呢?”的火车动态图片得出“假如没有摩擦力的作用那火车的运动状态又会有什么变化呢?”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让学生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表示怀疑。培养其质疑能力。同时指出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一提出,另一位科学家针锋相对的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运动的物体不需要力来维持。他就是伽利略.为了验证他观点的正确性,并用接着以Flash的形式演示,伽利略理想实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两个似乎都正确的矛盾观点。

2、穿越时空,感受物理发展的历程

因为质疑是一切探索的开始。所以我用画面假想了一场伽俐略挑战亚里斯多德的辩论赛,并展示出正、反两大观点,让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来担当评判主席,并播放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实验录像,通过所设计的几个问题:“我们能使玻璃罩内达到绝对真空吗? 我们又是怎样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的?该实验的实验理念是什么?”让学生得出 验证伽利略理论正确性实验的设计理念,“从有摩擦力的实际实验”到“无摩擦力的理想实验”

引导学生完成提出问题,假设猜想,再设计斜面小车实验,为接下来的自主探究做好铺垫。这样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3、合作探究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根据刚才的引导,猜想,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大胆放手让学生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到恰恰是因为有摩擦力,小车的不能继续运动,也就是运动无法维持,从而理解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这一知识重点,为了突破了科学想象和科学推理的难点。我设计了几组动画和这样的问题:小车在表面光滑的木板上为什么比表面粗糙的木板上运动得远;让学生观看FLASH演示,总结:水平面越来越光滑,摩擦力越来越小,圆柱体运动的越来越远。让学生推理得出:在一块绝对光滑没有摩擦力的表面上,小车将以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并用气垫导轨录像让学生感受物体在摩擦力极小的情况下的运动状态,从而验证学生推理的正确性,这样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学生的科学想象和推理能力,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4、理性感知牛顿第一定律

通过分析伽利略和笛卡尔等人观点的局限性,分析得出牛顿在伽利略等科学家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力和运动关系的第一条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教师强调内容中的重要知识要点,让学生正确认识到科学是严密的,来不得半点马虎,更突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是本节最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客观地认识了世界。

5、感受身边的惯性现象,联系实际,画龙点睛。

在讲授惯性知识点时,我先以开车撞墙的趣图,冰上运动的力与美的展示,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勾起了他们急于探索的渴望心理。接着我又设计了简易又有趣的两组惯性实验:惯性鸡蛋实验及惯性小车实验,让学生感受身边的物理,通过几个问题的设计得出了惯性的定义,并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也具有惯性的录像的播放,使学生认识到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通过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惯性知识得到“静者恒静,动者恒动”的升华与提炼。使学生正确理解了惯性,突破解决了: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这一教学难点。

6、强化惯性利弊的对比,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最后组织学生观看惯性的利用与防止动画、录像,讨论:生产生活中哪些是惯性带来的方便,哪些是惯性带来的危害。教师提示: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完成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过程。让学生有了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并会应用知识指导实际的生产生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起到画龙点睛效果。

七板书设计

八、有待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

沪科版物理常考知识点 篇7

关键词:沪科版初中物理课本;培养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298-01

什么是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当前国际上普遍从三个方面来评价一个人的科学素养,一是对于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二是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了解程度;三是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的了解程度。人类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应当是中学阶段科学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当下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物理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作用,这当然是一种进步。但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讲度来看,现行沪科版物理教材的编写缺乏对科学准确性、逻辑严密性的追求,损害了学生对学科本身知识体系的逻辑结构的理解,这使得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公民科学素养”这一目标成了空中楼阁。

比如: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课本32页练习第6题所画的4个图像,物态变化前与物态变化后两段代表物质温度变化的斜线画成了相互平行,这其实是错的。因为这两段斜线分别代表了同一种物质在固态和液态时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的过程,其斜率代表了物质在固态或液态时的比热容,将这两段斜线画成平行就意味着“物质处于固态时和处于液态时的比热容相同”,这显然是不对的。

再如: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课本35页《物体的内能》一节中有这样一句话:“因为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所以,可以用物体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其内能是否发生了变化。”这句话容易令学生产生这样的想法:“如果物体温度变化了,说明它的内能有变化;如果物体温度没有变化,说明它的内能也没有变化。”这显然是不对的!事实是:一个物体温度变化了,它的内能一定有变化;但物体温度没有变化,并不能确定它的内能有没有变化。

还有:沪科版八年级课本第105面《怎样描述力》一节中,有这么一句加粗的重点语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它们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句话也是有问题的,在后面第8章学习压力时,就会谈到“受力面积大小”也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怎么能说“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呢?所以建议改成这样表述:“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它们被称做力的三要素。”我们不必要求初中学生追求知识的全面与完整,但教材本身对于概念、规律的表述仍然要求要准确、严密;我们不要求学生全面、深刻地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但也不应该用这种明显会产生误导的语句来误导学生。这对科学素养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从增加“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了解”这一角度讲,现行的沪科版初中物理课本,在一些实验探究的教学设计上也做得差强人意。比如在“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中,课本提出了5种猜想,分别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大小”、“运动速度”、“接触面的压力”、“运动方向”。但对于现实中学生最合理也最有可能提出的一个猜想“物体的重量(质量)”则避而不谈,更不应该的是,在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这一环节,只验证了将被证明有关的两个猜想,对另外三个将被证明无关的猜想却视而不见。这种做法使得许多一线教师在上其他课时也采取相同策略,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错误猜想多不做回应,那将狠狠打击学生的探索热情,同时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是很不利的。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第三点是培养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的能力。设计实验的前提是必须明确探究的目的和已知条件。沪科版物理教材在“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的实验设计上更有本末倒置之嫌。本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当两个力沿同一直线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怎样求合力呢?”合理的猜想无非是两个力按一定的数学法则进行计算。那么如何设计实验呢?合力的概念是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所以实验探究每一条力的合成法则时,都至少要做2次实验,第一次用两个力同时拉橡皮筋,第二次用一个力拉橡皮筋,且橡皮筋的形变效果要与前次相同,然后记下3个拉力的值,再努力去发现3个数值之间的运算法则,完成对本实验的探究。进行实验之前,对于“单独用一个多大的力去拉橡皮筋才能让它的形变效果与2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可不是预知的,所以这个实验最好还是用弹簧测力计来拉橡皮筋。课文设计的用钩码来拉橡皮筋,其不合理之处在于:实验前探究者不能确保3个钩码可以把橡皮筋拉到相同的形变效果,如果形变效果不同的话,这实验便失去了意义。所以课文设计的实验明显带有知道了结论再来凑实验数据的倾向。这即不符合科学史上的历史事实,也违背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或许有人会辩解说:我们本来就猜想同直线同方向时求合力符合加法法则,同直线反方向时求合力符合减法法则。但不要忘了一点,任何猜想都要通过多次实验来排除数据的偶然性,一个猜想被认为正确是因为多次实验的数据符合猜想的规律,而不是用符合猜想的数据做了很多次实验。

科学素养的培养并非易事,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物理新课程理念强调,物理教育要重视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探究的全过程,要加强学生实践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习惯的养成。所以,物理新课程的设计应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全过程,探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为他们将来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2013年教育部审定社义务教育教科书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与九年级全一册

[2] 陈 鹏主编 2016年《鼎尖教案》物理沪科版八年级上、下册与九年全一册 延边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幼儿园的品德教育论文下一篇:关于陶行知教育名著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