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2024-05-09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第一课时教案设计(精选12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篇1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年段学生应该达到以下学习目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含义。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因此,教学时,教师借助课文插图引入情景,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描写的意境;通过多媒体与课文插图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边读文边想象燕子的活泼可爱,感受春天的美好。本课教学重点引导孩子欣赏语言,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在“品读”中培养孩子的语感,熏陶孩子的情感。在朗读感受中学习抓住外形特征来描写小动物的写作方法,并用此法写一种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小动物。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文

谈话导入:同学们,当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时候,是谁从遥远的南方飞来,为春光增添了生机?(燕子)谁见过燕子?它是什么样子的?燕子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小鸟,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打扮着春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郑振铎的《燕子》,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吧!(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课堂伊始,以谈话形式导入,学生互相交流搜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活泼、燕子、增添、吹拂、聚拢、掠过、稻田、尾尖、沾染、疲倦、音符、演奏、赞歌、偶尔、荡漾、一圈一圈、光彩夺目。(2)指名领读新词,教师适时正音。(3)同桌互读,检查词语掌握情况。(4)开火车读词。

(5)选择重点字识记:“偶尔”两个字都读第三声,“符”读第二声。区别形近字:“俊”和“峻”、“俏”和“悄”、“拢”和“扰”。(6)强调“燕”“聚”“漾”“倦”“演”的写法。(“燕”字注意上部分不是“艹”,“聚”字注意下部分不是“禾”,“演”字注意“宀”下面要有一小横,“漾”字右下部分是“永”,“倦”字右下部分不是“巳”。)

(7)教师选择1~2个生字范写,学生对照练写。写后互相评议。然后,教师针对问题再让学生练写两个字。

2.好,同学们,解决了生字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谁愿意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课文,教师针对学生读错的字音和句子进行指导,针对学生不理解的词语进行讲解。)[如:①活泼:生动自然;不呆板。②聚拢:聚集。③光彩夺目:形容光彩鲜艳耀目。④偶尔:间或;有时候。⑤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⑥赞歌:赞美人或事物的歌曲或诗文。]

3.文中的生字词同学们掌握得很好,想不想自己也来读一读课文,去和小燕子打声招呼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来。(轻声自由读、朗读、同桌合作读、小组轮读等。)4.哪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和勇敢给予充分的肯定。)

设计意图:此环节以学生喜欢的方法自主学习字词,运用查字典或查课外书的方式了解不懂的词语,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在教师帮助下识记易错字与混淆字,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再读课文,提问释疑

1.请同学们细读课文,边思考边画一画相关语句: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2.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

(1)教师导问: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

(课文是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2)你喜欢燕子的外形特点吗?说说喜欢的理由吧。(3)学生通过由话到画,再由画到话,感受小燕子的可爱。(4)如果将文中的“凑成”换为“组成”好吗?为什么?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及理解“凑”字的意思。“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几个部分合起来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个“凑”字使文章顿显生动,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跃然纸上。(5)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1自然段,作者郑振铎在描写小燕子时,都描写了哪几部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同桌讨论,全班交流)预设:生1:我觉得这是小燕子外形中最重要的三个方面——羽毛、翅膀、尾巴,这样小燕子的轮廓就在我的脑海中了。

生2:眼睛与嘴巴是大多数小动物都具有的,所以可以不写,主要抓住有特点的写就可以了。

(6)教师总结:是的,在描写小动物时,一定要抓住最能表现小动物特点的部分来写,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形象才会跃然纸上。

(7)仿写段落:仿写一段话,用上能够表现出动物特点的词语。完成习作后,读给同桌听,并相互修改。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知燕子美丽的外形,此环节先让学生细读课文,通过让学生话燕子——画燕子——话燕子,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

四、熟读课文,教师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吗? 2.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实效性,语文学习也强调平实、扎实、不花哨。所以,课后的质疑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五、布置作业,引领学习

1.摘抄你喜欢的句子,并读给爸爸妈妈听。2.熟读课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

2.学会观察图画,将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词语联系起来,并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4.了解桂林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二、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师:关于桂林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播放录音)。

揭示课题: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学习《识字2》,我们一起去美丽的桂林看一看。

设计意图:利用交互白板软件的“对象层次变换”和“隐藏/显示”等功能,设计出一个竞猜的游戏环节,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交流中既知道了一些名山大川,又在优美的故事中走入了学习情境,拉近了与课文的时空距离,对词串形成了强烈的学习期待,为高效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人民币背面的图案导入,也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明白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无处不语文的道理。而故事中的优美语言,给学生在词串的学习中规范使用语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二)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1.《识字2》是一篇优美的词串,打开课本,借助拼音把词语读准确,不认识的多读几遍。

2. 你能唤一唤这些词宝宝吗?

3. 去掉拼音还会读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先将字的拼音隐藏,如学生遇到困难,用白板软件的“神奇墨水”制成的魔法棒单击就可以显示拼音。

4. 开火车。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多诵读好听的韵文,能让他们在言语声音的世界中充分感受汉语言形式的魅力,还能使他们更喜欢学习语文,但他们一下子接触到很多词语,不易读准,交互白板软件的“神奇墨水”功能能轻易隐藏和再现拼音,随时给记忆有困难的学生以拼音的拐棍,最终熟读韵文。

(三)创设情境,领会词语

1. 学习第一、三组:碧水秀峰倒影

师:读得真不错,下面我们就乘上游船,沿着美丽的漓江去看一看。

你看到了什么?你能帮这几个词宝宝找到自己的家吗?(用交互白板的“拖动”功能将词语拖到相应的图片上)

2. 学习第三组词语:象鼻骆驼笔架

船慢慢向前行驶,奇形怪状的山越来越多了!假如要你给它们起个名字,你会起个什么名字呢?

设计意图:利用交互白板相机显示隐藏的山名,教师用改变透明度的方法来显示真实的大象、骆驼、笔架图片,帮助学生对比认识桂林山水。将词语和实际事物挂钩,引领学生进入词串所描述的情境,继而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自己感受、体验、寻找、发现大自然的美,受到美的熏陶。

3. 学习第二组词语

师:船,沿着漓江缓缓前行。听,远处传来了什么?

白板出示画面,教师介绍对歌:一问一答地对唱,壮族、苗族、瑶族、土家族、侗族这些地处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都有对歌的风俗,其中以广西三月三对歌节最为盛行。

广西,这里有一种美丽的树,听听它的自我介绍吧(利用白板软件播放对歌视频,学生聆听榕树的自述,教师通过白板显示中国地图,并让学生与白板交互,用“放大镜”放大广西壮族自治区)。

如果你来到美丽的壮乡,爬上秀丽的山峰,站在美丽的榕树下对歌,你的心情如何?请把你的心情读进词语里。

4. 学习第四组词语

我们回到游船上,继续向前行驶,你看到江面上迎面而来的那是什么?(白板软件显示动画:人们撑着竹筏带着鸬鹚捕鱼)

漓江快游完了,你最喜欢这里的什么呢?

古今中外很多人来到桂林,都留下了自己的体会(媒体显示):

你今天也游过了桂林,你想说什么?

桂林可真美,怪不得人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啊!你知道“甲”的意思了吧?

5. 朗读背诵词串

设计意图: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是教育教学的呼唤。介绍清代书法家王元仁、开国元帅陈毅、美国总统尼克松、作家陈淼等人为桂林写下的石刻、感言、评价、诗句,既是开头故事对桂林山水赞美的延续,又用他人的感受来丰富了孩子们的体验。

(四)借助动画,巧学生字

1.《识字2》里我们一共要学会8个生字,这一课,我们先来学习2个。

2. 自己读读这2个字,等会再跟其他小朋友分享你学会了哪个字。

3. 交流

碧:书写碧的时候要注意“王”和“白”靠得紧一些。

鼻:观看“鼻”的笔顺,最下面的撇和竖不能出头。

设计意图:“碧”笔画多,但识记并不困难,教师引入一个情境,提示学生“白”和“王”两个部件要写得紧凑些。“鼻”最下面的撇和竖容易出头,在观看动画演示笔顺的基础上,教师邀请学生在白板上突出显示笔画,引起学生注意,增强记忆效果。

4. 写字

学生书写,教师用智能手机拍摄并通过USB接口传输到白板软件中的“资源浏览器”,再拖动到白板课件的活动挂图中进行即时点评。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练习或检测的结果实拍下来,作为生成性教学资源,再利用交互白板的资源管理功能进行展评,使得课堂教学中学生成果的共享与评价更加方便,有利于激发学生体验成功。

摘要:《识字2》是一篇优美的风景词串韵文,12个词语围绕“桂林山水”这一主题展开,整体背景是清澈的漓江水铺开了画的长卷,再现了特有的壮乡风情。针对学生对南国风光体验不足的问题,借助电子白板这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其灵活隐藏、动态演示、交互快捷等特点,引领学生进入优美意境,诵读品味、读中想象,受到美的熏陶,丰富知识,学习语言运用。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文中生字新词。

过程与方法:学习课文特点观察,按一定顺序描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燕子活泼可爱的特点和春天光彩夺目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从哪几方面表现燕子的哪些特点。2.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教法学法:感情朗读,想象画面。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小燕子》歌曲。

2.观察大自然变化,搜集描写春景特点的诗歌、词句、美文等。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欣赏歌曲《小燕子》:你们喜欢小燕子吗?为什么?我们在 什么季节才能看到它? 2.作家用优美的文字,画家用鲜艳的色彩,为我们描绘出他们看到的燕子。听范读,看插图,初步感受全文。

二、整体感知。

1.选择喜爱的部分朗读。2.小组、全班交流朗读。

3.说说你喜爱的部分是从哪个方面描写燕子的。(板: 外形 飞行 停歇)

4.在朗读中,你发现有什么不理解的吗?(鼓励质疑)

(如第2自然段写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文章最后一句话有什么含义?燕子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描写燕子等。)

5.这节课,我们带着“燕子有什么特点”这个问题进一步读书。

三、读中感悟。

1.燕子的外形、飞行、停歇,具有什么特点呢?

方法:先读书勾画有关的词语,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其特点,或画,或剪,或表演,可以找一两个同学合作学习。2.全班交流学习。(相机板书)要点:

(1)外形美丽可爱 扣住羽毛“乌黑光亮”,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形似剪刀。(2)飞行姿势活泼机灵 扣住“斜”体会姿势美,“掠”表现速度快,“唧唧叫”表现快乐,“飞”“沾”表现燕子身体的轻盈。

(3)停歇的样子有趣 扣住“几痕”“五线谱”和“音符”想象有趣的景象。3.朗读课文1.3.4自然段。4.读第2自然段,想想它的作用。

方法:先划分层次,了解内容,再对照插图体会句意,优美的句子还要多读几遍,展开想象。

要点:

(1)写了两层。“春天来了”和“燕子回了”

(2)对照插图,文中描写了春天柳丝千万条,带黄色,很嫩;草、叶、花色彩美丽的特点。

(3)展开想象,“微风吹拂”下柔柳轻杨的美丽姿态;“蒙蒙细雨”如烟如雾,滋润万物,给大自然带来欣欣向荣的变化的景象以及春天光彩夺目的景象。

(4)燕子是春天不可缺少的使者,它使光彩夺目的春天更加充满生机。引导学生体会最后一句话的过渡作用。

2.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赞歌”。

方法:找出文中与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想想它们在意思上有什么联系。

要点:

(1)“春天的赞歌”是指赞颂春天万物复苏,大地呈现一片生机的歌曲。

(2)这句话与第2自然段描写的春景相照应。

(3)作者借想象点明了写作目的:表达自己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3.指导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四、作业设计:

学习课文的写法,以自然界的一个事物为重点,描写春天、赞美春天 板书设计:

1、燕子

外形活泼:乌黑光亮

俊俏轻快

剪刀似的飞行优美: 斜 掠 叫 飞 沾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篇4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本课生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通过自读自悟、讨论,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诗句积累和想象待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

2、学生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可以是有关月亮的故事、诗歌或知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太阳的有关知识,了解了它的特点及它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今天,让我们再来了解另一个与地球关系相当密切的星球--月球。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3、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

2、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四、理解词语,书写生字

1、读课文过程中,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2、指导书写词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中所含生字:悬、奥、努、估。

五、课堂作业:1、词抄写生字;2、完成《语文同步》第一、二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感悟

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

(2)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3)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

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

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鼓励学生质疑)

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四、激发想象,鼓励探索

著名的宇宙航行科学家齐奥尔可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神秘的天体宇宙正在向我们招手。假如3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去做什么?

五、作业:完成《语文同步》

板书设计:

22、月球之谜

月面      月球之谜    月球年龄

(景色奇异)   (令人费解)   (有待探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感悟

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

(2)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3)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

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

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鼓励学生质疑)

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四、激发想象,鼓励探索

著名的宇宙航行科学家齐奥尔可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神秘的天体宇宙正在向我们招手。假如3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去做什么?

五、作业:完成《语文同步》

板书设计:

22、月球之谜

月面      月球之谜    月球年龄

(景色奇异)   (令人费解)   (有待探究)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篇5

搭配(1)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搭配(教材第101页及相关习题)。【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全面、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使学生找到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体会书写思想和方法。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十位上是“2”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 2.个位上是“0”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 3.拿出准备好的数字卡片7、3、9。

二、探究新知

1.用0、1、3、5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1)怎样摆能保证不重不漏?

(2)你们一共摆出了几个两位数?是怎样摆的?(3)用什么方法记录既清楚明了又不重不漏?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1)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摆就能保证不重不漏。(2)按数位摆:

十位如果是1,可以摆出10、13、15; 十位如果是3,可以摆出30、31、35; 十位如果是5,可以摆出50、51、53。

(3)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录,就能保证不重不漏,清楚明了。教师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一起发现搭配的一些规律。但搭配中的问题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有更多的搭配规律我们没有发现,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动脑筋找到和解决这些数学问题的规律。

【课堂作业】

1.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二第1题。

(1)小组活动:找四个人扮演四位师徒,一个人记录。(2)怎样交换位置更清楚明了?(3)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2.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二第2题。

独立排一排,并记录。注意排的顺序,体会方法。3.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二第3题。【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典中点》中本课时的练习。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篇6

1.认识12个生字, 认识1个笔画“斜钩”和3个偏旁“矢、八、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问句。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培养探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话比赛, 入课题

1.我们班的小朋友最聪明, 最爱比赛了!因为比赛最能看出我们的聪明才智。不过, 不仅我们人类爱比赛, 小动物们也常常举行比赛。今天, 大森林里就举行了一场有趣的比赛———比尾巴。 (课件出示画面)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2.指名读。开火车读。 (正音:轻声)

3.以前见过这三个字吗?分别在哪儿见过?

4.这堂课小动物们要相互比比尾巴, 那小朋友们之间要比什么呢?

小朋友真棒, 那么我们就分小组好好地来比一比。 (根据回答, 教师板画:眼睛、嘴、问好、耳、动脑筋等可爱图像, 并贴出小组的序号。)

(点评:生活是学习的大舞台。在导入环节既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又将课文中学生所熟识的比赛与课文内容及学生课堂的常规教育, 自然地融为一体, 为本课的教学创设了很好的学习情境, 在学生不断地求得比赛胜利的过程中, 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读正确, 求流利

1.学生自由读。

比比我们谁的眼睛最亮, 能把字的样子、字的读音看清, 把每一个字音读对, 读准。 (教师巡视, 表扬指导鼓励, 为认真读书的小组贴上“眼睛”、“嘴巴”等可爱的图片。)

2.指名学生读。

(1) 比一比, 谁最会听, 听清前后鼻音、平翘舌音;谁最会动脑筋学, 学会读准前后鼻音、平翘舌音。

(2) 逐段读, 正音。 (朗读的重难点处随机分别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同时, 教师表扬鼓励, 为认真听、努力学或有所进步的学生在其小组中贴上“耳朵”、“嘴巴”、“动脑筋”等可爱图片。)

(点评:良好的朗读兴趣、朗读习惯是需要我们教师一步步培养与引导的。因为比赛, 对读, 谁都不敢懈怠;因为比赛, 对读, 谁都字字入耳;因为比赛, 对读, 谁都努力上进;更因为比赛, 对读, 谁都不辞辛劳、趣味盎然。)

三、读出疑, 悟出趣

1.提出问题, 读好句子。

大家学得真认真, 看, 每个小组的成绩越来越好了。知道吗?我们读到现在, 比到现在的同时, 小动物们也在进行着紧张的比赛, 而且, 他们的结果已经出来了。想知道吗?你自己问问吧!

(1) (课件出示1、3自然段) 自由读。

(2) 读着读着, 这几个句子, 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的地方?———“谁的尾巴”和“?”

小朋友眼睛真亮!谁能读好这相同的四个字吗?指名读。正音:重点指导“的”的轻声读法。

(3) 这六个句子, 你最想问哪句, 就问吧!比比谁问得最好, 小问号正等着到你的小组做客呢!

指名读, 进行朗读指导和鼓励, 随机为学生贴出“?”的可爱图片。

引导学生用动作, 读出字意, 读出好奇。读得好, 教师悄悄告诉答案。

2.解决问题, 读好句子。

我们班小朋友太能干了, 每一个小组的成绩又进步了。但如果会问, 还会自己找到答案, 那你们就是最聪明的孩子了!

(1) (课件出示2、4自然段。) 自由读。

你又发现了什么相同的地方?“______的尾巴”和“。”

(2) (课件画出各句中相同的词语) 画线的词语能读好吗?注意把“的”读好。

开火车读。正音。

(3) 谁能用最好听的声音把答案读给大家听?老师可以奖励你一张小巧嘴。你最想读哪句, 就读哪句。

(4) 朗读指导。通过教师提示问, 学生问, 自问自答, 指导朗读突出“谁”。并结合课件中的画面, 引导读出小动物的可爱、有趣。

3.感情朗读, 感悟全文。

谁会三个一起问, 一起答。先后出示1、2, 3、4自然段, 分别指名读。分小组读。男女分读。

(点评:这一环节, 从学生连轻声“的”都读得不太理想, 到最后读得有滋有味, 仅仅只花了短短十八分钟的时间。学生的自读自悟、自主探究, 更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四、玩游戏, 巧识字

1.小朋友真能干, 学得非常认真, 得到了那么多的小礼物。小礼物们可喜欢你了, 背后还藏着礼物呢。想不想看看它们? (学生上台拿礼物)

2.偏旁、拼音及生字宝宝们很想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小动物的小尾巴不见了, 你能不能用今天你从书上读懂的知识, 帮帮他们找一找朋友, 画一画尾巴吗?

3.教师播放《比尾巴》歌曲。小组活动, 组长分工, 拼字, 加尾巴。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12个生字)

4.汇报反馈。

(1) 教师随机指导识记字形, 指导认识1个笔画“斜钩”和3个偏旁“矢、八、鸟”, 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识记。

(2) 教师就学生所画的尾巴与联系课文内容进行教正。

(点评: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在前面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 再通过游戏与小组合作进行识字, 既避免了识字的单调乏味, 降低了学生识字的难度, 又增加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与热情。)

五、激情感, 妙延伸

1.到现在, 我们跟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宝宝, 还有小动物们玩了一节课, 下课后、回家后, 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吗?

2.课后延伸, 自主作业: (带“★”为选做题, “……”提示可自己另外选择其他作业。

为他们做点什么:

1.把课文读给你喜欢的人听。

2.用自己的方式和生字宝宝交朋友。

★3.为丢了尾巴的小动物画一画尾巴。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篇7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家乡的景物

教材分析:这次的习作安排是写家乡景物,教学时可以结合口语交际进行,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开拓学生思路,写出家乡的景物及感受。如果学生想写其他地方的景物也可以。同时注意学习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教学目标:

1、培养自己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能对自己喜爱的景物进行仔细观察,弄明白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并展开想象。

3、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一个内容写好了再写另一个内容,做到条理清楚。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学习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开拓学生思路,有顺序、有重点地写出家乡的景物及感受。

教学重点: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一个内容写好了再写另一个内容,做到条理清楚。

教学难点:能对自己喜爱的景物进行仔细观察,弄明白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并展开想象。教学准备:上好口语交际课,让学生关注家乡的景物,会介绍家乡的景物。课件。范文。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1、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上次的口语交际课大家都热情地介绍了自己家乡的美景,这次习作就请小朋友们把自己家乡的景物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加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

2.这次习作的要求是(课件出示提示:)

能写出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清楚。有丰富的想象。表达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佳作引路,章法导写

1.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景物,按一定的顺序写。

[出示片断一]:

雨落在对面屋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了一条线。地上的水愈来愈多,汇合成一条条小溪。

学生读片断,并说说这段话是按什么观察的?

师:世上景物千差万别,观察景物的顺序不会是固定不变的。该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观察,要根椐事物本身的特点和观察的角度。观察顺序大体有三种:①按空间顺序;②按时间顺序;③按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2.抓住景物的特点写。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出示片段二)学生读片断,说说这段话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家乡的芦苇塘尤其迷人。夕阳向大地洒下金辉,整个苇塘披上了一层金纱,蒙上了神秘的色彩。那些鸟本来就很漂亮,此时就更漂亮了,那羽毛闪闪发光,明亮耀眼。那翠绿的芦苇像用碧玉装饰成的,闪射金光,苇塘变成金色的了。这时,塘中又显得那么静。没有鸟叫,没有芦苇的碰撞声,也没有青蛙的叫声。芦苇好像很疲倦了,耷拉着头,弯着腰,鸟儿也缩着头躲在苇丛中。这一切构成了恬静的苇塘。

3.带着自己的感情写。(出示片段三)学生读片断,说说这段话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村头的荷塘很美。荷叶有的像倒扣着的草帽;有的探出水面,站在水中,像个上岗的哨兵,守候在荷花的身旁;有的漂在水面上,像一个碧绿的瓷盘,为荷花收集着雨露。高高矮矮,大大小小的荷花,点缀在荷叶中间,随着清风摇荡。秋天的池塘真好像是一幅无与伦比的风景画。站在远处,看到荷花如同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站在水中,偶尔被风一吹,荷花左右摇动,又像少女在翩翩起舞。深深地吸一口气,就会闻到一种淡淡的清香。来到荷花跟前,看到的却又是另一种情景,闻到的香味则更加浓郁。

三、聚焦小河,具体导写

现在,也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书写家乡的美景,抒发爱乡的情怀,把我们家乡的小河介绍给更多的伙伴们吧!别忘了,先想好题目,然后想清楚按什么顺序写,抓住什么特点写。注意写出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哟。

1、整理思路: 家乡的(小河)

写作的顺序(按“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

景物的特点:春天

河边的草地、垂柳

桃树

小燕子

夏天

河边绿树成荫

小朋友们在河里尽情地游泳,嬉戏

秋天

河里的鱼虾更肥了

冬天

小河结冰了

2、学生按季节一段一段地写下来,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第二课时

一、自我欣赏,同伴交流

1.朗读自己的片断习作,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

2.同桌互相修改,相互启发。

3.小组评选最佳,推荐一个参加全班交流。

二、加上头尾,成文成篇

介绍几种开头结尾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根据习作的情况加上“头尾”。

三、集体会诊,创新行文

再次出示习作要求

1.挑选佳作两三篇,集体会诊,评议优点,指出不足。

2.对照评议出的毛病,修改自己的习作。注意借鉴别人的好方法好词语。

四、佳作展览,评选最佳

1.小组评选最佳:最佳开头、结尾、句子、想象等等,越多越好。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2.班级展览最佳。举办“美在家乡”习作展览。附范文

家乡的小河

我家后面有一条小河。我十分喜爱它。

春天到了,我看到河里的冰雪融化了,河边垂柳的枝条上吐出了嫩芽。慢慢地,那粉红色的桃花也探出了枝头,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在清澈的水面上自由飞翔。每天放学,我都会参加着百花争艳的盛会,在铺满绿色的河边玩耍。玩累了,躺在草地上,望着蓝蓝的天空发呆。

夏天来了,两岸的景色更美了。河边绿树成荫。放学了,我有时到小河里学游泳,游来游去好玩极了;有时在岸边帮妈妈洗衣服,直到黄昏送走了一天的酷热,才回家。

秋天到了,河里的鱼虾更肥了。每到秋假,我就和爸爸去摸鱼捉虾。爸爸可厉害了,一下之就捉到了许多大鱼。每次我们父子俩都拎着满满一篮子鱼虾,高高兴兴地回家去。

冬天的小河也不寂寞,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我们又结伴到小河边玩耍,热闹极了。

我爱家乡的小河,一年四季都爱它;我爱源源不断的流水;我爱两岸的美丽景色;我爱它用涓涓细水滋润着岸边的田地,给人们送去了丰收和快乐。我永远爱这条家乡的小河。

我爱家乡的竹林

在我的家乡到处都有竹林。在我老家的后园里面就种着一片竹子。时间长了,它就渐渐地形成了一片竹林。

春天到了,一阵春雨过后,竹笋们纷纷把小脑袋露出地面,放眼展望这一个新奇的世界。那个时候,我便会随着父母一起来到这一片绿油油的竹林里面,去挖掘一棵棵刚刚长出来的竹笋。母亲拿回竹笋到家烧成一道美味佳肴——红烧竹笋。有时她会把竹笋和一些食品放在一起烧,那样就会使这一些食品的味道也变得特别鲜美。

夏天到了,外面的世界被太阳烤得十分炎热,而小竹林里却像春天一样凉爽。这个时候,我们一家人便会拿着椅子走进小竹林里纳凉。有时候,我还会和爸爸摆开棋局,“战”上几个回合。在竹林里面,不管你在干什么,它那里都会有一阵阵凉爽的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

秋天的竹林又是一番风景。这时的竹子已经长大,我们就会爬上竹子去观赏远处的风景。有时,爸爸还会砍几株竹子下来做一些竹制家具。

冬天的竹林,下了一场大雪以后就显得更加迷人。

家乡的竹林一年四季都是这样迷人,我爱家乡的竹林。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篇8

河面学校

黄美玲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会写“是、朵”等6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抓住中心句“荷叶是……”,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

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二·教学重点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媒体资源:视频《荷叶圆圆》(课文范读),动画课件《荷叶圆圆:生字学习》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

1、播放视频《荷叶圆圆》课文范读,关掉声音。学生欣赏后说一说见到的荷叶是什么样的,教师板书:荷叶圆圆。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创设优美的情境,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谈话。

教师画简笔画(荷叶):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板书课题)再画小水珠、蜻蜓、青蛙和小鱼儿:他们来到荷叶上做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播放课文范读,学生跟读,之后自读。

自学(初读感知,扫除字词障碍,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学生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4、同桌交流读,有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请教伙伴或教师。

二、互相交流

1、教师出示去拼音生字:这些生字你是怎样认识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哪些字不认识可请别人帮忙。

2、认同桌拿出生字卡,抽读生字,看谁读的准得多。

3、读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都有谁喜欢荷叶?

三、品读课文,领悟感知。

1、看图细读文:他们为什么喜欢荷叶?引导学生用“荷叶是……是……是……是……”进行说话训练。

2、讨论:为什么说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

学生以四人学习小组合作研讨。教师适时利用课件、体态语或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等词语。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体会小水珠、小蜻蜓、青蛙和小鱼的心情,练习感情朗读,教师适时范读指导。

4、从课文中找出喜欢的词句,并记住它。

5、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对读。

四、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

荷叶圆圆 小水珠 : 摇篮 小蜻蜓 : 停机坪 小青蛙: 歌台 小鱼儿: 凉伞

教学反思

《荷叶圆圆》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它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篇9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材第66~67页中的例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使学生能利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进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通过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模型(符合例题要求)等。【情景导入】 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1.提问:上节课,同学们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什么叫做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生: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出示两个图形并提问: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比较大,大多少?你们有什么办法比较吗?

(生: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

教师肯定同学们爱动脑,积极想办法,解决了问题的做法。3.提问:要想知道操场面积有多大,你们怎么测量呢?(生:用1平方米的单位面积去测量)要想知道中国土地的面积有多大,你们怎么测量呢?

使学生感到:用单位面积一个一个去摆、去测量的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

4.教师在学生产生疑问的同时,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用单位面积去量的方法太不现实了,那么有没有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可以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

【新课讲授】

1.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与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呢? 2.发现规律。

(1)分组活动,出示活动要求。

①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按组分别发给每个同学一个长方形纸板,要求学生先用直尺量出长方形的长与宽,并做好记录。

②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长方形的面积,并记录。③出示教材第66页例4(1)学生摆小正方形的图,得出面积是15cm2。

④思考讨论: a.你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沿长方形的长边摆,一排可以摆()个1平方厘米,摆一排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b.沿着长方形的宽边可以摆()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说可以摆()排。

c.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2)活动反馈。

四个小组测量操作完毕,反馈活动情况。结合反馈结果,师总结: 每排摆的个数×排数=面积

(3)抽象概括。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得出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师生共同抽象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验证与拓展。

(1)验证: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出示简单的图形面积计算。让学生快速说出答案。(2)观察讨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师:这是什么图形?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学生解答。思考:正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

反馈:对呀!正方形本身就是特殊的长方形嘛!只是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我们习惯上把正方形的长和宽叫边长,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板书)。

【课堂作业】 1.选择题。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面积是()

A.32平方分米

B.32分米

C.24平方分米(2)一块正方形手帕的边长10厘米,面积是()

A.100厘米

B.40平方分米

C.100平方厘米(3)长方形长1米,宽3分米,面积是()

A.30平方分米

B.3平方米

C.3平方分米 2.计算操场的面积。操场长50米,宽30米,面积是多少? 3.我们探究学习了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方法,在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长方形存在着,这些长方形的面积都是可以运用今天探究得到的方法来计算的,想不想试一试啊?

要求:计算数学书本封面的面积。同桌合作量一量、算一算。(取整厘米数)

师问:你首先做了什么?(要求长方形面积必须先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数学书本长约()厘米,宽约()厘米,面积约是()平方厘米。

【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的感受是什么?(发现的感受、失败的感受、成功的感受、探究的感受)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2.完成《典中点》中本课时练习。教学板书: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篇10

1、能够听、说、读、写动词短语的ing 形式:drawing pictures , doing the dishes , cooking dinner , reading a book , answering the phone。

2、能运用句子“What are you doing ? I am doing the dishes/„”询问别人正在做什么 并作答。

3、通过说唱Let’s chant 部分的歌谣巩固复习Let’s learn 部分的动词短语和句子。

4、学唱歌曲“What are you doing ?”。

二、教学重、难点

1、本课时的重点是掌握五个动词短语的ing 形式,能够理解下一课时的主要句型:

What are you doing 并能够用I am doing the dishes/„作答。

2、难点是:动词短语ing 形式的读音。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动词短语卡片、图片等。准备锅、铲、电话、碗碟等小道具。准

备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及录音带。

四、教学步骤

1、热身

(1)教师放歌曲“What are you doing ”的录音。

(2)日常口语练习。

2、预习

教师出示一个动作短语卡片,如: do the dishes 说I can do the dishes,引导学生

说Me too,然后教师用其他的动词短语卡片进行替换,带领学生继续操练。,3、新课呈现

Let’s lean

(1)教师再次拿出do the dishes 的卡片,同时在黑板上写下do the dishes,教师边做洗 碗的动作,边对学生说: I am doing the dishes.然后在黑板上的短语后面加上ing 变成 doing the dishes.教师引导学生做洗碗的动作,并跟说:Me too.然后继续用其他的卡 片进行替换,通过适当的动作引导学生理解现在进行时表达的含义.(2)出示动作卡片,通过让学生说动作短语,并将动作短语转换成ing 的形式.(3)给学生提供调色盘、电话、碗碟等小道具,教师问:What are you doing ?引导

学生边做动作边回答:I am drawing pictures/doing the dishes/cooking dinner/answering the phone/reading a book

(4)让学生听录音,跟读Let’s learn 部分的词汇,要求学生边听边指,力求做到“眼 到、手到、口到、心到”。

(5)教师把本部分的五张动词卡片面朝上贴在黑板、窗户、门、墙等上面,然后说

一张卡片上的短语,如: drawing pictures , 学生迅速指向该图片,指得又快又准确的 学生为胜者。

(6)教师依次出示本部分的五张短语ing 形式的卡片并提问:What are you doing?,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并回答:I am„。

Let’s chant

教师播放该部分的录音,让学生听录音跟读两遍后试着分组说唱歌谣。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弄明白邺这个地方越来越穷的原因,读好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教学重点

找出邺这个地方贫穷的原因,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教学难点

理解西门豹办法妙在哪里。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基本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揭题: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一篇新课文———《西门豹》。2解题:“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西门豹是距今两千多年战国时期的人。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主要写了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起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兴修水利的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2根据预习要求,想一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

四、朗读课文

1想一想哪些内容讲的是事情的起因,哪些内容是经过,哪些内容是结果。

2学生讨论交流。3统一看法。

起因(1-9自然段),经过(10-15自然段),结果(16自然段)。

五、学习1-9自然段

1问题:西门豹到了邺这个地方以后是怎样“摸清底细”的?读后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四次问答的内容。

2在学生自读、讨论及教师点拨的基础上,概括出西门豹四次发问的主要内容:

(1)了解原因。(2)了解作恶的坏人及其头目。(3)了解受害者。(4)了解漳河的情况。3分角色朗读四次对话。4引导学生探究。

(1)从哪里可以看出西门豹已“摸清底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2)西门豹说“河伯还真灵啊”,你认为他真这么想吗?为什么?

(3)西门豹说“我也去送送新娘”,他真的是去“送”新娘吗?

六、课堂练习

1熟读课文。2记忆、书写生字词。

读准字音。“绸”是翘舌音,“尚”是后鼻音,“麻烦”的“烦”读轻声。

认清字形。“渠”是上下结构,“灌”是左右结构,不要和“罐”相混,注意“溉”与“概”的区别。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联系课文想想,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的两个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河伯娶媳妇、年年闹旱灾)要改变邺地的状况,必须解决河伯娶媳妇和年年闹旱灾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看西门豹是如何解决河伯娶媳妇的问题的?

2西门豹了解了河伯娶媳妇的实情后,他是怎么说的?我们把西门豹说的话读一读:“我也去送送新娘。”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以送新娘为名,惩治巫婆和官绅)

3过渡: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西门豹是怎样以送新娘为名,惩治巫婆和官绅,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的。

二、教学第10~15自然段

(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大段中的10-12自然段,自学课文,学这一部分,由老师提三个问题。同学们边默读边思考这几个问题:

1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来到漳河边,在惩治巫婆和官绅之前,他看到了什么?这时候,他心情怎样?

2画出西门豹对巫婆说的话,你怎么理解西门豹说的话? 3惩治了巫婆,为什么还要惩治官绅头子?

(二)大家刚才自学认真,现在我们来讨论这几道思考题。1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来到漳河边,在处治巫婆和官绅之前,他看到了什么?(指名说)(七十多岁的巫婆和十来个女徒弟:女孩子泪流满面……)这时候,作为初到邺县,要治理邺县的长官西门豹心情怎样?(对官绅、巫婆痛恨;对女孩子同情)

2画出西门豹对巫婆说的话,你怎么理解西门豹说的话?(1)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

(2)老师把西门豹说的这段话写在幻灯片上,出示幻灯片:“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①齐读这一段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②出示(不漂亮、不会满意、选个漂亮的)。

③你谈谈你对这几个带点词语是如何理解的?(不漂亮:这儿并不是真指姑娘长得不好,而是借口姑娘不漂亮,保护这个姑娘。不会满意:河伯不高兴就会发大水。选个漂亮的:找个长得好看的,这儿也是一个借口。)

师小结:这三个带点词语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借口。④同学们再看看这几个词语之间有什么联系?(因为姑娘不漂亮,所以河伯不会满意,就要发大水,让河伯满意,只好派一个人去跟河伯说一声,过几天再选择个漂亮的送去。)

师小结:的确是这样,既然姑娘不漂亮,河伯必然不会满意,只有再找一个漂亮的送去,选谁给河伯说一声呢?(巫婆)这样顺理成章地达到了什么目的?(送巫婆去死)

⑤你对这两句话又是如何理解的呢?(表面的意思:西门豹不仅赞同河伯娶媳妇,而且三个“不”表明自己的态度是慎重的,要为河伯选个漂亮的媳妇,同时客气地叫巫婆去给河伯说一声。真正目的:保护姑娘免遭迫害;送巫婆去死。)

(3)西门豹对巫婆说的话应如何读,谁来试试?(指名读,全班读一次)

(4)西门豹语气平静,态度坚决,一个“叫”字把巫婆投进了漳河。(板:投巫婆)

(5)看插图:这就是西门豹命令卫士把巫婆投进漳河的情景。长期宣传迷信,残害妇女的巫婆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6)西门豹惩治巫婆的手段真是十分巧妙,再读西门豹对巫婆说的这两句话,联系课文想一想,西门豹使用的这种方法叫什么?(将计就计)

①“将计就计”什么意思?(利用对方的计策向对方施展计策。)②再联系课文想一想,西门豹用了巫婆的什么计策又向巫婆施展了什么计策?(利用了巫婆编造的漳河里有河伯这个神,并每年要为河伯娶媳妇的计策。而西门豹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让巫婆去见河伯,达到了处死巫婆的目的。)

小结:西门豹就这样,不动声色,将计就计处死了巫婆。又一个“叫”字,把官绅头子投进漳河里。

3为什么要把官绅头子也投进漳河里?联系前面的课文理解。(①首恶,他和巫婆勾结骗钱害人。②不投官绅头子,就不能吓唬别的官绅,逼他们说出真相。③不杀他,他又会叫别的巫婆来骗钱害人。)

(三)我们接着学习第二大段中的13-15自然段。请同学们自己读(可默读,可小声读),自己提问,看你们有什么问题?看哪些同学提的问题最好?(学生自读,学生提问)

1其他官绅为什么要提心吊胆?(官绅头子投下去了,他们害怕轮到自己。)

2其他官绅为什么要面如土色?(他们十分害怕被投进漳河,投下去就没命了。)

3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西门豹为什么不把其他官绅都投到河里去?(①不是首恶;②逼他们说出真相;③表现西门豹惩罚有度,方法巧妙。)

小结:西门豹在了解了邺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后,将计就计,三个“叫”字,惩办了巫婆和官绅头子,也惩罚了其他官绅。

(四)深入理解第二段文章,启发学生创造思维。

巫婆和官绅的一去不复返和官绅们的求饶声,使老百姓明白了,明白了什么?(“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

三、教学第16自然段

1联系前面的课文理解这一段课文。谈谈你对这段文章是如何理解的?

2学生自谈对第三段文章的理解。

(1)段意:主要讲了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渠引水,庄稼得到了好收成。

(2)开渠引水的原因:要使老百姓生活变化,必须解决年年闹旱灾的问题。

(3)和上段的关系:西门豹先破除迷信,人们才会相信他,才能去开渠引水,庄稼才能丰收;如果不先破除迷信,就没人敢去开渠引水,人们照样逃离,就不会改变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状况。)

四、总结

1通过两节课的学习,课文内容得到理解了,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西门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

2正因为西门豹是一个关心百姓生活、重视调查研究、尊重事实、做事讲方法的人,所以西门豹治邺的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了千古佳话。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睡梦”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出诗歌的韵味。背诵诗歌。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诗人对太阳的赞美和热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难点:理解诗歌的含义。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别的国家的小朋友的生活习俗的资料,了解哪些国家与我国的时差相反;教师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教学流程

一、欣赏太阳,导入

1.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景象呢?(出示太阳图)2.无论是日出,还是日落;无论是绚丽的朝阳,还是灿烂的晚霞,都给人们带来无尽的遐想和美的享受,多可爱的太阳啊!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太阳的诗歌。板书:25.太阳是大家的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由地读读诗歌,注意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情况,谁有信心读好这些词语? 红彤彤 晚霞 鲜花 陪着 戏水 浪花 落下 趁着 另外 此时 睡梦

注意:“彤”“红彤彤”,比较单独认读和读叠词时的音的变调。3.这首诗一共有四节,老师分别找四名同学分小节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地做小听众,听他们是否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

三、重点理解,朗读感悟

(一)欣赏落日:美读一节

1.(日落图)看着这如画的美景,诗人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想听老师读一读吗?(师配乐范读第一小节)

2.听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美丽的图画?你是怎样看到的?

3.能通过读来表现出你看到的图画吗?

4.欣赏洁白的云朵和晚霞(课件)——现在知道红彤彤的意思了吗?

5.多美啊!想象一下,这时的诗人会站在什么地方欣赏美丽的晚霞?——就把你自己当成诗人,美美地读读一小节吧,争取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6.自己先练练-----指名读——齐读(指导读出诗歌的韵味)7.小结:原来这如画的美景就是诗,诗也就是画呀!让我们把这一切美好都记在脑海中吧,试着背背第一小节。

(二)学习感悟二节

1.太阳落山的景色真美啊!诗人看着太阳入了神,他想到了太阳为我们做的许多好事。

2.请同学们自由地读第二节,想想太阳为我们做了哪些好事?并把写太阳做的好事的诗句划下来。

3.反馈,交流:太阳都为我们做了哪些好事呢?(生说,板书:鲜花、小树、小朋友)

4.太阳把金光往鲜花上洒,(板书“洒”),“洒”是什么意思?全班做做动作。可以换成“射”“照”吗??(洒是均匀的,轻轻的)有这样的金光,鲜花才开的艳丽。

5.她还把小树往高处拔呢,(板书“拔”),你是怎么理解这个“拔”的?组个词,做个动作,(拉)太阳是怎么把小树拔高的呢?

原来是阳光的照射,使小树长得更快,更高的意思。“拔”字用得多好啊!

6.最有意思的就是太阳陪着咱们玩了,(板书“陪”)(体会快乐,指导朗读后两行)

谁去过海边或者江边戏水?——你是怎么戏水的?(哈哈,真有意思!——太有趣了!在阳光下戏水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啊!)能把这种快乐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读后二行。——你高兴的时候有什么样的表情?——能带着笑容读一读吗?——带着快乐的表情齐读后两行

7.想去看看阳光下盛开的鲜花,挺拔的小树和快乐的小朋友吗?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8.请你们闭上眼睛想象,如果你就是那朵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白荷花,你就是那棵茁壮成长的小树,你就是在海边戏水的孩子,或者你是大自然中其他的生灵,温暖的阳光照射在你的身上,你的头上,你有怎样的感觉呢?

9.睁开眼睛吧,说说你把自己想成的是什么,在阳光照耀下,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有了太阳,大自然变得更加美丽,有了太阳,孩子们更加快乐!(板书“美丽”“快乐”)

10.指导朗读第二节:你们喜欢这样的太阳吗?那就把你对太阳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读读、指名读、齐读,可加上表情动作读。

11.太阳做的好事真不少,我们把太阳做的好事记一记吧!试着背背第二小节。

12.小朋友们看,这里有一个——省略号,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呢?你们想一想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还会有哪些事物和鲜花、小树、小朋友一样在享受阳光呢?

咱们也来当当小诗人,请接着在书上的二小节后面写,如果能像诗人那样写的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那就真了不起!生交流。

(三)比较“落下”与“落啦”,学习第三节

1.太阳做的好事可真多啊!这时,诗人回过神来一看,呀,太阳就要——从西山落啦!(出示日落)

2.出示两个句子比较: 太阳就要落下!太阳就要落啦!

(读读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生说:看图,他们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呢?(落下,还有点距离)(落啦,感觉马上就落下去了,快要看不见了)——看到太阳马上就落了,马上就走了,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舍不得呢?——那句更能表达诗人这时的感情呢?——能把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吗——(生齐读)

3.师:看着美丽的太阳马上就要落了,就要走了,诗人又想到了什么呢?自己读读第三节。

4.幻灯片出示第三小节,女生读前两行,男生读后两行。5.老师板书“趁”: “趁”在诗句里是什么意思呢?查查字典:(1)利用(时间、机会);(2)追逐;赶。请学生结合诗句选择字义。

(四)学习四节 1.太阳要到哪些国家去? 2.太阳到了别的国家里,又会去做些什么好事呢?齐读第四节。3.师:我听见你把最后一句读得很轻,你为什么这样读呢?——齐读最后一句。

4.“那里的小朋友和鲜花,等她、盼她”干什么呢?

5.咱们一起去看看地球那边的风光,了解地球那边的孩子在阳光下都在干什么呢?

(欣赏外国和外国孩子:看,他们和我们一样在阳光下学习,他们也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去踏青,他们也在夏天到来的时候去参加夏令营呢!)

6.是啊,我们知道在别的国家里也有——(指板书)太阳把她的金光也往——他也把小树——他也陪着——太阳也要把美丽和快乐带到别的国家,太阳不仅是属于我们的,也是属于别的国家的,所以说——(师指课题)

四、回扣课题,赞美太阳

1.读到这儿,你们明白了 “大家”指的是谁吗——(生答:……)。是啊,(指板书)太阳是属于鲜花的,太阳是属于小树的,太阳是属于小朋友的,……所以说,太阳是——大家的,这美丽可爱的世界——是大家的!

2.现在,你想对太阳说什么?(可以提醒学生联系第21课《太阳》回答)

*3.瞧,几个外国孩子在阳光下放飞着和平鸽,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 4.总结: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世界各国儿童同在一片蓝天下,共同拥有一个太阳,共同享受着太阳带给我们的美丽和快乐!

五、作业超市、自主选择 1.我要把这首诗背下来。(必做)2.我想抄写这首诗。(必做)

3.我要续写诗歌的2小节和4小节。(选做)4.我要当小诗人,写一首赞美太阳的小诗。(选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交流上节课作业;会背诵诗歌;会写4个生字。教学流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二、指导背诵诗歌

三、交流上节课留下的自主选择的作业

四、学习生字

1.记一记: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够快速记住生字的字形,同桌之间交流。

2.教一教:请学生做小老师,教记字方法。

3.写一写:请学生自己先来观察,提出书写要点,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五、拓展阅读 太阳只有一个,它是人类共同的光明使者;地球只有一个,它是人类共同的生活家园。地球上的人民应和睦相处,让世界充满爱。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同步阅读中的《地球只有一个》这首诗歌,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

板书预设 太阳是大家的 洒 拔 陪 鲜花 小树 小朋友

上一篇:《荷叶圆圆》说课设计下一篇:副县长民主生活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