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林环境卫生整治方案

2024-07-20

紫薇林环境卫生整治方案(通用8篇)

紫薇林环境卫生整治方案 篇1

目前,紫薇林景区的建设和管理不足被县人大调查组提出专项意见,并纳入近期整改的重点。林业局及景区领导非常重视,于10月20日召开全体职工大会,会议指出要以创造良好的城市发展环境、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为目的,以景区环境卫生整顿为突破口,坚持建设、整治、管理相结合,集中整治和日常管理相结合,全民动员,力争通过一段时间努力,基本改变景区脏、乱、差的状况,使景区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景区形象发生明显变化,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境卫生不尽人意,杂草清除不及时,垃圾清理不彻底; 2.安全有隐患,堰塘没有护栏及其他防护措施,游客安全缺乏保障;

3.水源不足,两个堰塘水质恶化,花溪环境较差,功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4.紫薇树桩生长衰退,个别紫薇树逐渐死亡,今年大部分紫薇没有开花。

二、整治措施及目前进度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真剖析了问题的根源,及时上报县政府,召集了多个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研究部署,目前整改工作已全面展开:

1、在10月20日召开的景区全体职工大会上,把景区分片划卫生区,每天24小时保洁,垃圾日产日清,不留死角,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对态度消极、工作被动、不能按时完成保洁任务、造成不良影响的,要及时曝光并追究责任。景区环境有了很大改观,杂草、杂物彻底清理,紫薇树桩正在进行冬季修剪,我们将继续巩固提高整治成果,重点抓好景区美化、净化、绿化工作,进一步完善制度,形成长效机制,防止反弹,把景区卫生管理纳入正常化、制度化轨道。

2、安全隐患问题,穹顶湖需增设防护栏,这需要大量的资金,由我单位整改目前确有困难,我们已上报主管部门林业局,此项工作正在运作中;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已增设4块安全警示标志牌,并对原有的警示牌进行了清洁,重新安装维护。

3、水源保障问题,包括堰塘水源保证、污水处理,清除紫薇花溪垃圾、水面飘浮物。前一项由水务局负责拿出整改方案,后一项我们对花溪杂草杂物进行了清除,垃圾每天打捞,保证水面清洁。

4、紫薇树生长发育问题。由于树种老化,紫薇又是喜肥耗肥植物,对开花生长有一定影响,一方面我们会组织生产,加强“轮次修剪,分期嫁接,循环抺芽,双向防治”的生产技术管理,根据实际情况施加肥料;另一方面林业局负责聘请省林科院、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专家进行科学论证,摸准症结所在,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理。

三、整治工作要求

1、认识要到位。环境整改工作是县政府提出的“生态强县”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是为老百姓创造一个干净整齐,文明卫生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是一件大实事、大好事,全体干部职工要站在为全县人民创造美好家园的高度上来,增强抓好整治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2、动作要迅速。此项整治工作任务重、标准高,各个责任部门的工作都要抓紧抓好,务求实效。坚持边调查边摸底,边协调边决策,边开始清理整治,坚持不等不靠。当前,在经费暂短缺的情况下,也要积极主动想方设法开展工作,争取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3、作风要扎实。要始终保持超一流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不怕辛苦,不怕麻烦,把任务逐一落实到位。加强协调配合,与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相互支持,协同作战,形成合力,共同搞好景区整治工作。

保康县紫薇林风景区

紫薇林环境卫生整治方案 篇2

马鞍山水利枢纽位于南流江玉林市城区二环东路南流江大桥上游200m左右, 枢纽以上集雨面积为353km2, 河长43km。在南流江源头的大容山山脉建有六洋水库 (中型) , 水库控制集雨面积为51.1km2, 六洋水库总库容2821万m3, 有效库容1518万m3, 调洪库容为1085万m3, 该水库为引洪入库的年调节水库。六洋水库坝址至马鞍山区间集雨面积为301.9km2, 主河长31.2km, 主河道平均比降1.65‰, 河段区间的水利工程主要有大六陂坝、樟湾坝、井龙水闸、云良水闸等。

河段现状河宽狭窄, 正常水位下水面线宽度约为35m~45m之间, 该河段河岸较浅, 两岸河堤不高, 导致一下大雨, 洪水即漫出河岸, 两岸为宽阔的农田, 高程较低, 这些农田每年都会不同程度的多次受淹。

经现场勘察, 玉林市南流江塘岸河河口至二环路桥段, 两岸未设防洪设施, 马鞍山枢纽建成后, 上游形成一个水库, 南流江水位雍高, 严重威胁两岸城镇居民及农田。

根据南流江防洪的近期与远期规划, 以及玉林市城区开发的思路, 结合河道左、右岸的地形地势、河道情况修建南流江干流防洪堤及六珠陂河支流防洪堤。

1 设计依据

1.1 设计基本资料

本工程设计所依据的基本资料主要有:

1.1.1 基本地质参数 (见表1、表2)

1.1.2 计算成果

根据水文及水利计算成果, 塘岸河至下游马鞍山段水闸河段2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1258m3/s, 防洪整治后塘岸河至下游二环东路桥20年一遇洪水水面高程为79.94~77.38m。

1.1.3 地震设防烈度

工程区所在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按《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2013) [1], 本工程建筑物为IV级, 需进行抗震设计。

1.2 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级别

本次防洪整治工程位于玉林市玉东新区的二环东路南流江大桥上游处, 处于玉林市城区上游, 与《广西重点独流入海河流南流江防洪治理工程》中的拟建玉容公路桥至马鞍山段防洪堤 (可研已批复) 相接。两岸主要的村庄有湘汉村、合汉村、大社村、大垌村、六珠陂、湾江村、马鞍山、黄屋、社头背及长囊村等, 沿江两岸乡村人口2.5万人, 农田0.7万亩, 本工程主要是保护城镇人口安全及农田。根据国家标准《防洪标准》 (GB50201-94) [2]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2013) [1]的规定, 并根据《广西独流入海河流南流江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3]提出的原则, 玉林市南流江玉林城区河道整治工程 (塘岸河至马鞍山段) 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标准, 防洪闸工程 (自排) 排泄按20年一遇年最大24h暴雨洪水标准。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2000) [4]的规定, 工程规模为小 (1) 型, 工程等级为Ⅳ等, 主要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

2 控制标准

2.1 护岸顶安全加高

根据《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 墙顶超高值不宜大于1.0m, 本次工程主要是保护两岸乡村及农田, 且本次修建的护岸采用坡式护坡, 坡身高度为5.0m~2.85m, 马鞍山水闸上游正常挡水位为77.00m, 因此, 本次护岸顶超高Y为0.3~0.5m, 即确定石笼护坡顶高程为77.50~77.30m。

2.2 安全系数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2013) [1]规定, 堤防工程级别为4级, 土堤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正常运用条件应不小于1.15, 非正常运用条件应不小于1.05;本工程护岸工程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本工程挡墙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正常运用条件为岩基1.05, 土基1.20, 非常运用条件为岩基1.00, 土基1.05;防洪墙抗倾稳定安全系数正常运用条件为1.45, 非常运用条件为1.35。

3 防洪工程布置及设计

河道治理模式追求可持续性原则, 即在满足河道行洪、排涝基本功能的基础上, 河道的社会功能与生态功能要具有长期持续存在的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城镇化的推进, 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河道的休闲、娱乐、景观生态等功能逐步受到重视, 河道的生态治理是以人水和谐的理念为指导, 以水利建设带动环境改善、城市发展为目标。因此河道治理工程应以生态绿化为主。

本工程堤线布置与玉林城区规划道路结合, 六珠陂河支流防洪堤堤线布置在规划路右侧, 桩号L0+360~L1+580为新开挖河段, 新挖河段断面较深, 若采用墙式护岸, 则护岸挡墙建筑物较高, 且为了营造水边景观, 本次设计拟采用抗冲能力较强的石笼网护垫进行护坡。石笼网护垫在保护堤岸的同时恢复了生态平衡, 水体与土体间的水源得以循环, 植物可以自然地长出, 也可以人工培植, 生物可于块石空隙栖息, 可谓水人和谐。桩号L0+360~L1+470新挖河段过水断面采用梯形断面, 两侧边墙采用坡式护岸。桩号L1+470~L1+518为六珠陂排涝涵段, 桩号L1+518~L1+580为出水渠段, 为与排涝涵衔接顺畅, 出水渠宜采用矩形断面, 采用C15埋石砼 (埋石率20%) 衡重式挡墙护岸。

防洪堤沿线为堤基地质结构属上厚粘性土下粗粒土的双层结构 (Ⅱ) 及堤基地质结构属粘性土单一结构 (Ⅰ) , 地形平缓开阔, 地面高程约74.01~81.20m, 局部为深2.0~3.0m的冲沟支流。沿岸附近大部分为耕植区, 局部地段建筑物分布。以上地形适合修建土堤, 虽然土堤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 但堤顶铺设混凝土路面后土堤本身作为玉林城区交通道路的一部分, 将有助于推进城市建设的步伐。

城区附近低山丘陵较多, 有充足的填堤土料, 工程区内大部分堤段地形平缓, 场地开阔, 适合建土堤, 土堤与其他堤型相比较, 造价较低, 施工技术要求也较低, 机械化施工程度高, 土堤施工速度较快, 故优先选用土堤型式。

结合工程总体布置, 堤防断面设计应结合城市规划修建, 根据不同的河段及地形条件, 南流江塘岸河河口至马鞍山河段堤身结构采用C20砼挡墙护脚、草皮护修整后岸坡、土堤防洪兼作交通道路的型式。六珠陂河支流新挖河段根据左、右岸的地形地势以及堤防布置情况, 过水断面采用梯形断面, 两侧边墙采用坡式护岸, 护岸采用石笼网垫护坡。桩号L1+470~L1+518为六珠陂排涝涵段, 桩号L1+518~L1+580为出水渠段, 采用墙式护岸。

3.1堤防断面设计

本次设计南流江干流防洪堤为4级堤防, 其断面采用土堤型式, 堤顶宽度7.5m, 迎水坡的坡比为1∶2, 背水坡的坡比为1∶1.5, 均采用草皮护坡。堤顶布置宽为3.0m的人行道、宽1.5m的中间绿化带, 宽3.0m的C25砼路面, 堤顶临水侧布置C20砼路肩, 路肩尺寸为50cm×60cm (宽×高) , 背水侧布置路缘石, 路缘石尺寸为50cm×40cm×15cm, 绿化带两侧布置路缘石, 尺寸为50cm×40cm×15cm。临水侧坡脚布置C20砼护脚, 护脚顶宽0.5m, 底宽0.8m。防洪堤与城区规划路网结合。

六珠陂河支流两岸防洪堤为4级堤防, 其断面采用土堤型式, 堤顶宽度4.5m, 左右岸防洪堤迎水坡与背水坡的坡比均为1∶1.5, 均采用草皮护坡。左岸堤顶布置宽为2.5m的人行道、宽1.0m的中间绿化带, 宽1.0m的C25砼路面, 堤顶临水侧布置C20砼路肩, 路肩尺寸为50cm×60cm (宽×高) , 背水侧布置路缘石, 路缘石尺寸为50cm×40cm×15cm, 绿化带两侧布置路缘石, 尺寸为50cm×40cm×15cm。右岸堤顶布置宽为3.5m的C25砼路面, 堤顶两侧分别布置C20砼路肩, 路肩尺寸为50cm×60cm (宽×高) 。

本次设计土堤填筑前应先进行淸基, 淸基厚度0.5m, 当遇鱼塘或其他地基较差时淸基厚度为1.0m, 淸基后填土至设计堤顶高程, 最大堤高4.88m。

沿江路堤 (堤高大于3m时) 粘土填筑的主要技术要求:采用粘土质砂分层碾压, 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 其中粘粒含量15%~30%为宜, 塑性指数10~20, 内摩擦角20°~25°, 凝聚力C值>15kpa, 渗透系数k<1×10-4cm/s (碾压后) , 有机质含量<5%, 水溶盐含量<3%, 天然含水量最好与最优含水量或塑限近似, p H值>7, 碾压后压实度≥90%。

堤身设计代表断面如图1, 2所示。

3.2 坡式护岸断面设计

石笼网护垫既可防止河岸遭水流、风浪侵袭而破坏, 又实现了水体与坡下土体间的自然对流交换功能, 达到生态平衡。坡上植绿可增添景观、绿化效果。

本工程堤线布置与玉林城区规划道路结合, 六珠陂河支流防洪堤堤线布置在规划路右侧, 桩号L0+360~L1+470新挖河段过水断面采用梯形断面, 两侧边墙采用坡式护岸。新开挖河道底宽统一为4m, 两侧按1∶1.5放坡, 两岸边坡采用石笼网护垫进行防护, 厚0.3m, 护坡顶部高程77.30 (高出马鞍山水闸正常水位0.3m) , 顶部宽100cm, 高4.90~3.15m。为防止洪水冲刷并淘空河底, 河底拟采用石笼网护垫护底厚0.3m, 新开挖河段河底高程74.50~72.70m。

坡式护岸代表断面如图3所示。

3.3 墙式护岸断面设计

桩号L1+470~L1+518为六珠陂排涝涵段, 桩号L1+518~L1+580为出水渠段, 为与排涝涵闸衔接顺畅, 出水渠宜采用矩形断面, 采用C15埋石砼 (埋石率20%) 衡重式挡墙护岸。设计衡重式挡土墙墙身总高6.10m, 上墙高2.8m, 墙顶宽0.6m, 台宽1.5m, 上墙面坡倾斜坡度为1:0.4, 下墙面坡倾斜坡度为1∶ (-0.4) , 墙趾台阶尺寸为0.5×0.8m (b×h) , 墙底宽2.64m, 墙背回填开挖土料。墙顶高程为77.50m (高出马鞍山水闸正常水位0.5m) , 墙顶临水侧设置C20砼防浪墙, 尺寸为40cm×50cm (宽×高) 。墙顶外侧布置2.5m宽人行便道, 宽为2.0m的C25砼路面, 背水侧布置C20砼路肩, 路肩尺寸为50cm×60cm (宽×高) 。

墙式护岸代表断面如图4所示。

4 结语

玉林市南流江塘岸河河口至马鞍山段, 该段处于玉林市城区规划玉东新区南部, 据《玉林市百里景观长廊控制性详细规划》在该处打造重要景观节点--“玉东湖”综合功能湖区, 创造环境优美的湖区环境, 并以环境为导向, 使滨水高端居住、商业金融等得到优势发展条件, 从而促进玉东新区南部发展升级, 引导城市整体向东形成强劲的发展。

玉林市南流江塘岸河河口至马鞍山段防洪工程建成后, 可有效的保护下游城区洪水安全, 有效的改善城区河段水体功能及城区环境。可极大的促进玉东湖区域发展。对安定人民生活, 保证正常的生产活动, 促进经济发展, 改善城区环境和保证人民身体健康有积极作用, 故本项目的社会效益是显著的。

摘要:通过对玉林城区防洪现状勘察, 玉林市南流江塘岸河河口至二环路桥段, 两岸未设防洪设施, 马鞍山枢纽建成后, 上游形成一个水库, 南流江水位雍高, 严重威胁两岸城镇居民及农田。根据南流江防洪的近期与远期规划, 以及玉林市城区开发的思路, 结合河道左、右岸的地形地势、河道情况, 从现场地形地貌、地质勘察, 技术的可靠性、施工难易程度选定了适合该河段的南流江干流防洪堤及六珠陂河支流防洪堤, 对堤身及不同类型护岸进行断面设计。

关键词:水利工程,塘岸河至马鞍山段,南流江,防洪,护岸,堤,断面设计

参考文献

[1]GB50286-2013,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S].

[2]GB50201-94, 《防洪标准》[S].

紫薇林环境卫生整治方案 篇3

摘 要:云南省传统村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玉龙县白沙村传统村落是纳西民族悠久灿烂的农耕文化的结晶。然而白沙村因其拥有良好的交通区位和旅游开发潜质,经济建设突出,同时给当地环境带来严重影响,经过日积月累,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本文通过该地区进行方案设计,将从源头解决现有问题。将项目区生活污水通过污水收集设施,收集进入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后排放,消除污水负荷的影响;垃圾通过村户收集,集中收集入垃圾集中房,定期清运至垃圾处置地,进行减量化处理。让污水、垃圾将不再影响周围环境及村民身心健康,且得到资源化利用。

关键词:传统村落;环境整治;污水;垃圾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拥有7000年文明农耕史,在全国各个区域遍布各具民族特色的传统古村落。我国传统村落不仅数量众多、分布广泛,而且历史积淀深厚、文化个性鲜明。云南省传统村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同样面临着生态环境急速退化的现状。玉龙纳西族自治县17个乡镇(办事处)102个村委会的青山绿水间,散落着大量的传统村落。这些传统村落,是玉龙县各民族悠久灿烂的农耕文化的结晶,它集中体现了玉龙县各民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生态文化。白沙村隶属玉龙县白沙镇,其北面为玉龙雪山景区,因其拥有良好的交通区位和旅游开发潜质,经济建设突出,同时给当地环境带来严重影响,经过日积月累,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对当地土壤、水体造成危害,进而影响着生态食品的安全,严重影响着人民的身心健康。为有效保护、深入研究幸存于世的形式与类型丰富、地域与民族特色突出、历史文化信息承载厚重的传统村落,改善项目区传统村落生态环境,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项目区基本概况

1.1 地理位置

白沙村隶属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白沙镇,为行政村,辖兴都村、岩脚村、忠义村、三元村、街尾村、新文村6个自然村(其中三元村、街尾村、忠义村和新文村四个自然村位置相连,以下称这四个村为“古街”)。东邻木都村,南邻丽江市古城区,西邻文海村,北邻新善村。村委会所在地离乡政府1.5 千米。村内交通便利,村道以五花石板路、水泥路为主。其北面为玉龙雪山景区,拥有良好的交通区位和旅游开发潜质。本项目区域范围为南起新文村,北至三元村,东北向太平村与白沙完小齐平以南,东边以束白公路为界,西边以岩脚村紧邻山体等高线为界,西南向包括兴都村。

1.2 自然环境概况

白沙村所在地为平坝区,周边多为平整的农田,源自玉龙雪山融水的青龙河从村落西面蜿蜒流过,是当地重要用水供给河流。白沙村西面紧邻山体,地势较陡峭,山体自然风貌保留较好。白沙村紧邻玉龙雪山,项目区属高原型西南季风气候,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白沙村河流流入青龙河,属漱河流域,金沙江水系。

1.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白沙村委会,属于坝区。 国土面积12.90平方公里,海拔2430.00米,年平均气温8.90℃,年降水量935.8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有耕地5565.00亩,其中人均耕地3.70亩;有林地16286.00亩。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06户,有乡村人口1622人,其中农业人口1507人,劳动力83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23人, 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见表1)。

2 项目区传统村落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分析

通过对本项目区环境现状查看,白沙村饮水为自来水厂供应,设施完善,家家户户通有自来水,自来水水质卫生部门定期检测均合格,且水源点已做保护,不存在饮水安全隐患。

2.2 生活污水污染现状分析

据现场查看,村庄道路均已硬化,为石板路。项目区农村生活污水涉及1622人,生活污水年排放量33153.68t/a,主要污染物有COD 10.89t/a、TN 1.26t/a、TP 0.24t/a。项目区村庄三元村、街尾村、忠义村和新文村(以下称这四个村为“古街”)分布集中,古街排水已经统一规划,主干道上已经建有污水收集沟,收集后的污水进入城镇污水管网,但次干道的污水收集沟还不完善,不能满足收集率,需另增设污水收集设施。岩脚村和兴都村两个自然村距古街较远,污水不能纳入古街的城镇污水管网,村内无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水直接排放,对村内环境造成污染,需新建污水收集设施,对收集后的污水进行统一处理。

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区村民生活习惯基本相同,自来水主要用于日常生活、洗浴等。依据《云南省用水定额标准》(DB53/T168-2013)规定,Ⅱ类区域(亚热带)农村居民(集中供水)生活用水定额为60~85L/(人·d)。白沙村位于坝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平均用水量约为70L/(人·d),污水转化系数取0.8。污水收集率按60%计算。生活污水排放的污染负荷COD、TN、TP分别按23.00g/人·d、2.56g/人·d和0.51g/人·d计。

2.3 生活垃圾污染现状分析

目前白沙村无完整的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其现状表现在如下几点:

2.3.1 村民环保意识有待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产生量也有所增加,种类增多。

2.3.2 村民家中户用垃圾桶收集生活垃圾分类不够清楚,村庄内垃圾收集设施不完善,产生的垃圾堆放地零散,不集中,部分村民垃圾乱丢至附近沟渠,对周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2.3.3 虽然村中已经有拖拉机清运车清运垃圾,但清运不及时,不能定时定点相结合收集运输。

根据现场勘察及参考相关资料,农村生活垃圾人均产生量取0.6kg/人·d,参照相关文献,另参《全国总量核算技术方法》,垃圾回收率为15%,垃圾中污染物溶出率约15%,取样垃圾中含有机成分的量为10%,含N量0.5%,含P量0.2%,

2.3.4 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分析

粪便处理现状:根据现场调查,村民饲养的畜禽不多,大都自行沤肥处置,不外排,故本项目不再考虑畜禽养殖污染。

综合以上污染现状分析,项目区总污染负荷排放量见表2。

通过上表分析可看出,COD、TN、TP三个污染物指标中,COD、TN、TP对生活污水污染贡献率最高,其次为生活垃圾。根据项目区实际调查情况,其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对村庄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为从源头削减村庄污染源,减少进入外环境的污染负荷,改善村庄环境状况,应重点对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处理。

3 项目区环境整治方案设计

结合项目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通过实施本方案,切实解决项目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将从源头解决现有问题,项目区生活污水进入污水收集设施,收集进入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后排放,消除污水负荷的影响;垃圾通过村户收集,集中收集入垃圾集中房,定期清运至垃圾处置地,进行减量化处理,从而解决村庄垃圾污染问题。让污水、垃圾将不再影响周围环境,且得到资源化利用。

3.1 村落污水收集处理工程

农村污水收集处理工程结合该村落内现有污水收集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完善古街次干道污水收集设施,提高污水收集率,收集后的污水进入城镇污水管网。岩脚村和兴都村两个自然村需新建村落污水收集设施,充分利用项目区地形,将村落的生活污水引入污水处理系统场地进行集中处理。

3.1.1 污水的收集 结合村落的实际情况,拟采用截污沟的收集方式,根据村落地势新建污水收集设施,并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和村庄地形,将污水引至村落较低点,在较大的环境容量下进行处理净化,这样不仅实现了污水收集的无动力运行,减少了不必要的投资。

3.1.2 污水的处理 由于村庄布局相对密集、经济条件好、地形条件不复杂、污水适宜集中收集,结合村庄的实际情况,如地形、可利用土地等,综合考虑各处置工艺的适用性、经济性、进水水质情况、出水水质要求以及考虑未来工艺的运行成本,维修成本及改扩建成本,长远考虑,拟选用污水处理工艺组合技术处理污水,采用的塘化处理系统组合工艺为:隔油隔渣沉淀+厌氧塘+景观好氧塘+兼性塘+生物反应过滤池的工艺组合,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污水处理主要工程设计参数见表3。

3.2 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工程

根据当地情况,由于白沙村村庄城镇化程度较高、离县城较远的村庄,采用“户分类 、组保洁、村收集(垃圾房暂存)、乡镇运输处置”的模式。村庄每个村民每户首先把生活垃圾自行分类,将可回收垃圾回收利用,将有机垃圾进行堆沤然后还田,从而实现垃圾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对于不可回收垃圾,村民自觉地放入垃圾桶中,村庄公共场所垃圾桶由村庄指派专人每天清扫;清扫后集中收集在垃圾房中,每周由村委会组织人员对垃圾房中的垃圾进行清运。根据地势地形条件,在乡镇选择适宜的位置建立垃圾集中处理站,每周将垃圾清运至集中处理站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处置。

4 整治方案工程量及结论

根据该地区环境现状及方案论证,白沙村传统村落环境整治方案结论如下。

4.1 项目区现有的污水排放体制为雨污合流制,但是污水收集设施不完善,项目区将根据实际需求新建污水收集设施,提高污水收集率。

4.2 污水处理因地制宜采用集中处理,污水处理系统采用隔油隔渣沉淀+厌氧塘+景观好氧塘+兼性塘+生物反应过滤池的工艺组合。

4.3 结合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村民愿意在村庄设置垃圾集中房,对村庄垃圾进行集中收集,通过垃圾清运车定期收运至集中点进行减量无害化处理。为解决好项目区垃圾污染问题,项目区采用“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清运、村集中处理”的模式治理项目区垃圾。

4.4 本项目主要工程量

4.4.1 村落污水收集处理工程:新建污水收集系统截污沟:0.4m×0.6m的300m,0.3m×0.3m的1000m,新建白沙村污水处理系统(40m3/d)1座。

4.4.2 村落垃圾收集清运处置工程:新建垃圾房(8m3)3座,垃圾桶(60L)150只,并配套垃圾减量化设施1套,户用垃圾桶406个,保洁工具6套。

通过对本方案的初步设计,工程量见表4。

4.5 主要环境效益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每年可以削减进入外环境的污染负荷为COD:12.15t/a、TN:0.86t/a、TP:0.23t/a。

白沙村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的实施,一方面能削减进入外环境的污染负荷,另一方面能改善村落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和健康水平,协调农村生态与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农村的环境质量,从而提高该村形象,促进经济产业的发展,因而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迫切且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关于印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等四项文件的通知(云环发[2013]130号).

[2]《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云环通[2011]64号).

[3]《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2020).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5]《云南省用水定额标准》(DB53/T168—2013).

[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7]《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8]《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范》CJJ142—2008.

[9]《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

[10]《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574—2010).

[11]《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环境卫生整治方案 篇4

根据县乡关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相关精神,为了营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提高全村人民的生活质量,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开展“四清、三基、二统、一化”为重点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着力改善我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二、基本原则

1.村委领导,全民参与。村、组两级切实加强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领导,发挥全体村民的主体作用。

2.健全机制,长效管理。实行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改善环境与提高村民素质相结合,整治行动与宣传发动相结合。

3.先清运后清扫,先治脏后治乱。先清运历史遗留垃圾,再进行大清扫,消除卫生死角。

三、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全村环境状况达到“四清、三基、二统、一化”目标,并通过市县乡验收。

1.“四清”即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能源。

2.“三基”即农村基本不见垃圾、基本消除马路市场、农户基本完成。

3.“二统”即农村垃圾统一分类处置、集镇污水统一集中处理。

4.“一化”即路边、屋边、水边绿化,在房前屋后,村道边植树造林,形成四季有绿、季相分明,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达到美化村庄,净化空气的目的。

四、工作方法

1.大宣传:村召开全村党员组长动员大会,各组召开村民大会,县、乡办点干部、支、村两委干部、党员组长深入各组、户做好动员、劝导工作。书写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和致农户的一封信,发动全体村民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

2.大清运:村里组织人员将历史遗留的垃圾全部清运处理。

3.大清扫:发动全村党员、组长、保洁员开展卫生大清扫。首先带头清洁好自家房前屋后,整理好庭院杂屋。

4.大检查:由卫生检查评比小组对全村卫生进行检查,发现卫生死角或清扫不到位的,及时督促清除。

5.大评比:把检查结果在评比栏公布并进行奖罚,充分调动组长、农户的积极性。

(二)组建保洁员队伍

1、村根据实际组建保洁员队伍。原则上,按照辖区人口300:1的标准配备清扫人员,偏远、不集中的组配备一名保洁员,全村共配备23名保洁员;配备2名垃圾清运员。

2、村应建立保洁人员工作范围、日常作息、督查考核等制度。安排系统培训、统一着装。

(三)环卫设施建设

1、垃圾房。村在中石油库后新建的分类垃圾房(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统一规格式样。原则上按照“长5M、宽2.5M、高4M”的要求进行建设。

2、垃圾桶。垃圾桶由村统一配备,垃圾桶统一规格,统一编号。原则上,每个村民组配备5个垃圾桶,村民集中区、户数多人口多的大村民组适当增设垃圾桶。全村将配备180个垃圾桶,新建垃圾池15个。

3、垃圾清运车辆。按一名村级保洁员配备一辆清运车标准,全村需配备23辆垃圾清运车辆。

4、村负责环卫设施的日常管护,并为保洁人员配备必要的清扫工具。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左垅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由张春香任组长,韩云兵任副组长,韩茂云、谭六生、赵春云和各组组长为成员。

2.成立卫生检查评比小组。由赵春云任组长,赵友生任副组长,陈晚朱、谭新民、韩晚来、王吉梅、周青娥为成员。

(二)划分卫生管理区 实行乡办点干部和村干部分片包组责任制。

(三)建立长效保洁机制 各组设立保洁员,划分卫生保洁责任区,确定保洁员工资。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不断巩固、深化环境卫生整治成果。

(四)保障资金投入 采取村、组、农户三级投资方式,村级负责添置卫生整治硬件设施,宣传费用及全村垃圾外运、公共区域保洁经费。组级负责每月对农户卫生评比前三名的奖励经费。农户按每户每月6元的标准筹资,负责各组保洁员工资。

篇二:村级环境卫生整治方案

为推进我镇农村环境卫生工作,为村民营造一个洁净、靓丽、优美、舒适的环境,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机制。为此,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考核方案。

一、考核对象

全镇17个行政村。

二、考核机构

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办”)。

三、考核内容

村级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工作、村容村貌、农户卫生。

四、考核标准(见附件)

五、考核方式

1、各行政村根据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办下发的季度行政村考核标准,每月对所管辖的区域进行自评打分,计算出自评分,并将结果在每月的16日前报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办备案。

2、每月16日至19日为当月复查考核时间,由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办组成考核组进行督查。

3、考核采取查看资料、勘查现场、以及随机抽查群众等方式进行。

六、奖惩办法

各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行每月一排名,每季度一考核、一通报、一奖惩、一兑现,考核结果在城乡环境整治宣传栏公布,并在乡村干部大会上通报。

1、凡接受县以上检查,并受到书面通报表彰的,每次奖500元。如被省、市、县明查暗访查出问题,受到通报批评或者被省、市、县媒体曝光的,当月基本考核补助金额全部扣除,并扣除当月村干部个人绩效工资的50%。

2、所辖公路沿线(含村道)可视范围内未坚持有人巡查捡拾白色垃圾,每发现一次扣10元。

3、公路两旁的农户杂物乱堆、畜禽乱养、家什乱摆、院坝不整洁,每发现一户扣5元,农户房前屋后周围有白色垃圾,每发现一户扣5元。

4、所辖村垃圾收集池的垃圾不及时焚烧、清运,垃圾散落池外,每发现一次扣10元。

5、县道路沿线村至少创建5户农村“五乱”治理示范户,少一户扣5元。

6、村办公室每天保持清洁卫生,若发现周围环境不清洁,每次扣10元。

篇三:村级环境卫生整治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村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美化村庄环境,促进环境卫生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良好的畅销机制,特制定本凳┓桨福?

一、环境整治工作目标

1、对村内垃圾定点倾倒,每天进行清运,保持村内卫生清洁。

2、保持我村主干道及小广场的卫生清洁,及时清理临时堆积物。

3、对村路两侧、集市、小绿化点的绿化树木进行管护。

4、保持集市卫生清洁,对市场上的白色垃圾及时清理。

5、保持政府驻地的卫生清洁,杜绝占道经营,和乱搭乱建。

二、环境整治管理措施

1、为了做好村内卫生清洁,设专职清洁员2名,配备垃圾清运车1辆,并在适当位置设立垃圾堆放点15处,每天对倾倒的垃圾进行清运,保持村内的卫生清洁。

2、对村内主干道及小广场的卫生,由村两委成员配合卫生清洁员每周一次进行清扫。

3、村路两侧、集市、小绿化点的绿化树木设专人进行管护,定期修剪粉刷,并严禁在路旁树下堆积柴草杂物等。

4、集市卫生清洁,在对集市进行统一整理,按经营分区的同时,每逢大集后,由集市管理员负责对市场上的白色垃圾等杂物进行清理,保持集市的卫生清洁。

5、为做好政府驻地的卫生清洁,设专人每天对驻地道路、市场进行清扫并对各经营户进行规范管理,对其经营范围进行划线,杜绝占道经营。

6、制定全村的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清洁员职责,责任明确到人。

7、村两委成员分片负责,对各自负责片区的卫生清理情况进行督导并协助清理。

篇四:村级环境卫生整治方案

为逐步形成全镇环境卫生整治的制度化、习惯化,使卫生治理工作由突击清理向日常规范转变,由工作被动向工作主动转变。我镇在环境卫生整治专项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完善卫生治理长效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目标任务明确

以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镇容、村容整洁”为总体目标,以“洁净、清新、有序”为标准,确保全镇人居环境健康、和谐、优美,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组织领导有力

我镇综治办、派出所、城建等部门联合组成工作组,由分管书记任组长。工作组全面负责对全镇乡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领导、日常管理、综合考评。同时,全镇各村党支部书记和镇直部门负责人作为本村和本单位区域内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的第一责任人,全面组织领导本村和本单位的环境卫生整治暨管理工作。

三、制度建设完善

1、清扫保洁制度

我镇力使卫生治理工作由突击清理向日常规范转变,由以卫生集中治理为主向以日常维护为主转变。为此我镇组织了一个15人的环卫队伍,为他们购置了垃圾车、扫帚、铁锹等工具,对镇驻地各路段划分片区、责任到人定点定时清扫,各村环境卫生每日由专人保洁,全面落实“一日一扫、全天保洁”的卫生清扫制度。

2、“门前三包”制度。

我镇与沿街经营门市、单位建立“包卫生、包秩序、包维护”的“门前三包”责任制,做到摊位整齐清洁、环境卫生秩序良好、无积存垃圾。同时加大监管力度,机关干部每周不少于3天义务上路监察,确保“门前三包”责任的落实,减少各沿街门市与单位对卫生集中突击整治的依赖性。

3、集镇、村组每周集中清理制度

每周由专门人员对集镇、村组进行卫生集中治理。重点是集市结束后路段垃圾及对村庄周边、道路两旁以及农户门前的垃圾堆放、卫生死角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彻底清除堆积垃圾,确保镇内主干道卫生整洁、交通秩序良好,村内主干道“无柴草乱垛、无粪土乱堆、无垃圾乱倒、无污水乱泼、无畜禽乱跑”等,通过完善和健全机制,进一步促进镇、村环境卫生整治。

4、建立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奖惩制度。把各片区、各村环境卫生整治考核纳入村级工作及农村工作考核范围内来,通过进一步完善督查、考核、奖惩等办法,使全镇环境卫生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

通过建立卫生治理的长效机制,我镇今后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将会更有成效,全镇经济社会环境将会更好更快发展。

篇五:村级环境卫生整治方案

为切实改善全村环境卫生状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着力打造美好乡村,根据港发[20XX]86号文件精神,就加强全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特制定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平安灰山、美好乡村”这一主题,以提高广大群众环卫意识为引领,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以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为保障,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和资金,深入宣传,齐抓共管,认真开展全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打造村容整洁、生态良好、空气清新的农村环境,为深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整治目标

20XX年8月,宣传发动,制定方案,全面启动全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9月,环卫专业化队伍全部配备到位,并开展系统化培训;10月,环卫设施基本建成、车辆购置配备到位。力求通过半年的努力,建立人员齐备、设施完善、经费保障的全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全村环境综合整治覆盖面达100%。

三、整治要求

(一)垃圾处理模式

村庄建立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垃圾处置模式。

户集:农户庭院及房前屋后保洁由农户进行“三包”。同时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1、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通过综合回收利用,废物再造。

2、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综合利用。

3、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过期药品等运至市垃圾处理中心统一深埋或采取无害化处置。

4、其它垃圾,包括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焚烧、就地填埋等方式规范化处置,严禁向河道、池塘水域、道路两旁、广场公共绿地等区域倾倒。

村收:村庄、河道、乡村干道及沿线由村聘专职保洁员(清运员)进行保洁和清运。各组合理摆放垃圾筒。

镇运: 镇直接将村收集垃圾运至镇垃圾中转站处理。

原则上,垃圾不允许采取就地填埋、简易焚烧方式处置;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村民组,可视情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报镇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领导组办公室审核备案。

(二)组建保洁员队伍

1、村根据实际组建保洁员队伍。原则上,按照辖区人口300:1的标准配备清扫人员,偏远、不集中的组配备一名保洁员,全村共配备23名保洁员;配备2名垃圾清运员。

2、村应建立保洁人员工作范围、日常作息、督查考核等制度。安排系统培训、统一着装。

(三)环卫设施建设

1、垃圾房。村在中石油库后新建的分类垃圾房(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统一规格式样。原则上按照“长5M、宽2.5M、高4M”的要求进行建设。

2、垃圾桶。垃圾桶由村统一配备,垃圾桶统一规格,统一编号。原则上,每个村民组配备5个垃圾桶,村民集中区、户数多人口多的大村民组适当增设垃圾桶。全村将配备180个垃圾桶,新建垃圾池15个。

3、垃圾清运车辆。按一名村级保洁员配备一辆清运车标准,全村需配备23辆垃圾清运车辆。

4、村负责环卫设施的日常管护,并为保洁人员配备必要的清扫工具。

四、整治措施

(一)开展镇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主要包括村民组、自然村、道路、农贸市场、村民活动中心等公共区域环境卫生状况。

1、村组每周1次联合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重点清理:村内单位、企业、村民乱搭乱建,随意倾倒垃圾;规范经营户,杜绝占道经营,乱拉乱贴乱挂广告;落实好门店“三包”(责任单位:辖区内理事会)。

2、组织村内单位在全村范围和三港线开展“联点共建”活动。

通过一系列的集中整治行动,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实效。

(二)全力改善全村环境卫生状况。按照点(中心村庄所在地)——线(道路两侧)——面(纳入整治范围的整个村庄)相结合原则,全面清理村内、村外、村庄连接处的死角垃圾,清除河道、沟塘内垃圾渣土,捡拾村庄周边白色污染;规范村内垃圾倾倒点的设置,科学建设、合理配置垃圾收集设施;及时清运全村垃圾。

(三)落实门前“三包”。

1、成立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村民理事会,村民理事会延伸到每个村民组。各村民组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整洁)责任书,通过村规民约等形式宣传、引导、教育农户做好门前“三包”工作。

2、村民理事会做好门前“三包”的督促、检查、监督工作,通过村宣传栏正面宣传和反面曝光的形式对履行“门前三包”情况进行通报。

3、对经营户落实多部门协作管理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在工商、税务部门审批或更换执照时将门前“三包”落实情况作为其中一条审核要求,从而形成通力协作,齐抓共管的有效管理模式。

(四)深入开展全村“四改”工作。

1、推进全村安全饮水工程,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2、对道路沿线可视范围内露天粪坑和简易茅厕进行拆除。推进全村改厕,逐步将全村旱厕全面改造成为无害化厕所。

3、推进全村户用沼气工程建设,加快家畜改圈步伐,建立沼气池,生产清洁能源。

4、推进全村改绿工程,引导农户拆旧建绿和道路两旁植绿,并在房前屋后种植宁国元竹、南方红豆杉、江南牡丹等绿化、美化树种,改善人居环境。

(五)大力推进全村“两型”家庭建设。

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家庭。培养良好的公共环境道德和日常生活习惯,结合家庭实际情况,节约用水、用电,开展废物利用,家庭周边和室内环境整洁优美,栽培乡土景观树木、花卉,通过自然生态的方式美化家居环境。

五、经费保障

1、采取市级财政投入、乡镇及村配套方式筹措资金。

2、村积极整合新农村以奖代补、道路养护等项目资金投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3、村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环境整治,在遵循群众意愿的前提下,采取“一事一议”等方式,原则上按照12元/人.年的标准收取垃圾处置费。

4、村要动员企业业主、能人大户参与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

六、考核奖惩

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组和各组环境整治理事会对各村民组卫生整治情况实行“天检查、周考评”。并将考核结果向在各村民组张榜公布。考核奖惩与村民组长补助和保洁员工资挂钩。

七、其他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村总支书为组长的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组。全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在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领导组领导下实施。村民组要把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村党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王松山同志任村环卫专干,具体负责该项工作。村干部负责所联系村民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督促和指导,要定期深入一线,督促工作推进。各村民组要成立环境卫生整治理事会3-5人组成,村民组长是第一责任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广泛宣传发动。村民组要召开全体村民动员会议,使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会议精神及工作部署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充分利用网络、简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确保入户宣传率、村民知晓率、农户参与率达到100%;要深入开展党员示范、青年志愿、老年义务等活动,充分调动和发挥各部门力量,形成浓厚的工作氛围。

环境卫生整治方案 篇5

为倡导创造礼貌、健康的生活方式,创造幽雅、舒适的校园环境,学校决定以非典防治和开展爱国卫生户外为契机,彻底整治校园环境卫生。6月5日,学校颁布了《榕右乡中小学

校园卫生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全文如下:

榕右乡中小学校园卫生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加强城镇学校市容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合教发[]123号)要求,为进一步净化校园环境,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立工作,特制定学校卫生环境综合治

理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指导思想: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要求,加大学校及周边环境集中治理工作力度,集中排查学校及周边存在的突出问题,健全和完善学校及周边环境治理长效工作机制,全力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的顺利进行,为师生创造安全、礼貌、和谐的领悟和生活环境。

目标要求:彻底清理校园周边违规经营的网吧、歌舞厅、音像店等文化娱乐场所。

到达中小学校园整洁、美化好。

透过环境卫生治理,室内卫生要求窗明几净,无灰尘、无杂物、无蜘蛛网;地面整洁,厕所干净无臭味。室外环境要求地面无纸屑、果皮、烟头、痰迹、污物、废弃物、积水;绿地无枯枝树叶、无杂草;墙面、树、灯柱等表面无乱刻、乱划、乱张贴、无商业性广告,汽车驶过无明显扬土。清除卫生死角和“四害”滋生场所,校内排水道要畅通,明沟无积水,暗沟无淤泥、臭水不外溢。

持续校园整洁,要求师生员工做到四不准:不准随地吐痰,不准随地乱扔杂物,不乱倒垃圾,不准向室外乱扔乱倒污物。

二、方法步骤和主要措施

这次学校卫生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搞好宣传发动和教育

围绕治理要求,面向全社会,大力开展宣传发动。本着“重点时段集中宣传、重点对象有针对性宣传、重点区域多层次宣传”的原则,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宣传效果,大力宣传学校及周边环境集中治理活动的重要好处,营造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要把宣传活动贯彻集中治理的全过程,动员全乡广大师生以及干部群众用心参与治理工作,确保治理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利用上健康教育课、办手抄报和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卫生健康知识传授和教育。

(二)搞好综合治理

1、在乡政府有关部门的统一组织下,重点排查学校周边非法、违法经营的网吧等娱乐场所。切实治理学校及周边的文化环境。联合工商、公安、通信、城管、新闻等部门,彻底清理校园周边的非法商业网点,坚决取缔中小学周边200米以内的所有经营性摊点。

2、利用假期时刻,搞好校园绿化树木、草坪、花卉和清除杂草等工作,在校园绿地与草坪等公共场所设置好“校园是我家、美化靠大家”,“完美的环境、来自完美的心灵”等宣传标牌。

3、学生在上课期间,各校要每周组织一次各办公室、学生寝室、教室以及领悟和工作场地的卫生大扫除,个性要突击清扫卫生死角。严格执行环境卫生管理制度,高标准、严要求,扎扎实实地做好卫生清扫和保洁工作。

4、设立环境卫生监督岗,对日常清扫工作,实行检查,奖惩。对食堂的工作加强监管,按饮食卫生标准逐一检查,确保餐厅、操作间、饮食器械卫生达标、饭菜洁净。

(三)搞好归纳、迎接

在这次集中治理的基础上,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进一

步巩固整治成果,迎接好由上级组织的集中治理检查组对学校治理工作的检查验收,并写出专项治理状况报告。

三、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成立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领导小组,把这次治理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严格落实领导职责制和目标职责制,保证各项治理措施落到实处。

(二)协调配合,构成合力。在上级的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主动承担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调配合,构成工作合力,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共同完成集中治理任务。

校园环境卫生整治方案 篇6

一、活动目的1、彻底整顿我校“乱扔乱画”不良现象,保持校园环境卫生清洁,创造整洁文明学习环境。

2、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遵守基本社会公德,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基本要求

1、各包干区和走廊随时都能保持干净,基本无明显垃圾存在;校园内无卫生死角。

2、学生环境意识得到明显的增强,养成“垃圾入桶”的习惯,基本扫除“乱扔乱画”现象。

三、整治重点部位

1、校园室外环境,特别是学生室外主要学习和活动场所;

2、学生公寓楼公共及寝室卫生

四、存在问题。

1、学生尤其低年级段的卫生意识极其薄弱,乱扔现象严重。这方面养成教育必须立即加强。

2、全校师生保洁观念不到位。

3、部分时间段卫生管理欠缺,必须完善。如大型考试时间、全校性集会活动时间、周末补课时间、放学及中午午休时间、体育课及小学活动课时间等,容易造成管理缺位。

4、晚自习学生乱扔垃圾不好管理。

5、学校对校园环境卫生的检查频度、处罚力度、重视程度都不够。一些好的制度难以坚持。

五、职责分工

1、政教处: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牵头落实各项整治工作;

2、校务会值班人员:配合政教处每日对校园环境定时检查,对违反规定学生及时处理通报。

3、班主任: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相关知识的学习、表扬和处罚),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工作。

六、主要措施

1、加大处罚的力度。对卫生方面违纪学生原则上一律拍照全校通报批评,必要时通过校讯通告知学生家长。对在班上经常屡教不改的学生建议班主任将其送交政教处处理。对每日卫生方面的检查结果(含学生检查)在次日校门口处通报。

2、增加检查的频度。除常规学生的每日检查外,由政教处牵头,校委会值班人员也会在重

点时间段对校园卫生进行检查和安排学生进行校园保洁。

3、增设校园监督岗(设想)。安排六七八年级学生在校园主要场所担任校园监督员,及时发现违纪学生,并协助包干区班级捡拾大块垃圾对校园环境进行日常保洁。

4、清理校园卫生死角。组织相关班级彻底清扫所有卫生死角。定期检查,确保新的卫生死角不再产生。

5、开展校园环境卫生宣传。悬挂一条整治校园环境横幅,制作一期校园卫生方面橱窗。各班设计一期校园环境方面黑板报。完善美化校园环境方面的标语。定期向班主任发放相关材料组织学生学习。并通过校讯通谋求家长对学生环保意识的教育和学校工作的支持。

6、配齐配足劳动工具,细化各包干区基本要求。将针对个包干区的特点,明确各包干区的基本卫生要求。帮助各班配齐配足必要的劳动工具。在要求学生爱惜的前提下,及时更换、更新各班劳动工具。

7、对学生宿舍每日检查。抽取部分住校生每日对学生公寓进行检查。对不按学校规定打扫卫生学生进行处罚直至取消住校(或就读)资格。

8、评选优秀班主任和执勤学生。本学期末对校园环境建设表现突出的班主任和学生根据学校考勤记录和日常表现将给予适当的表彰。

七、班主任工作建议(校园环境)

1、支持学校的工作,并给予足够的重视。校园环境卫生重在坚持。只要班主任重视,并把卫生工作提升到学生素质和德育的高度,常抓不懈,学生就会自觉。对违纪学生发现一起,严抓一起,学生才会养成好习惯。

乡镇环境卫生整治方案 篇7

乡镇环境卫生整治方案(一)

为深化文明创建,加强村容镇貌管理,创造整洁、优美、文明的村镇环境,根据《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安徽省文明乡镇测评标准》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总体要求

(一)各乡镇应当把村镇的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属地负责、专人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三)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乡镇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并成立市容监察中队和清扫保洁队二支专业队伍,开展日常工作。

(四)乡镇、村庄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都应遵守本办法,并有权对违反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管理的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

二、责任分工

(一)乡镇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各乡镇政府负责对本乡镇所有村庄、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

(二)乡镇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工作,按照下列规定实行分工负责:

1、政府所在地、县乡道路、大项目所在地、广场、绿地、河道、垃圾收运和填埋点及其他环境卫生设施等,由乡镇市容环卫工作办公室负责;

2、小街小巷、住宅区由居(村)员会、或物业管理企业负责;

3、车站、停车场、影剧院、文化馆、体育场等公共场所由管理单位或者经营单位负责;

4、集贸市场由市场产权单位、开办单位或者经营单位具体负责;

5、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卫生责任区由其自行负责;

6、经营性门店、摊点等由经营者负责;

7、建筑工地由施工企业负责;

8、家庭庭院、畜牧饲养点、自用厕所以及柴草、垃圾、粪肥堆放的场地,由住户负责;

9、农作物大棚及其看护房,由产权人或者经营人负责。

三、村容镇貌管理

(一)在村镇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构筑物,必须符合村镇规划要求,其建筑造型、高度、色彩、外墙装饰等应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二)现有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保持外形完好、整洁。

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保持原有的格局、风貌和特色。

(三)在乡镇和村庄内禁止下列行为:

1、在临街的庭院围墙外擅自搭建厕所、猪圈;

2、擅自对临街建筑物进行改建、扩建;

3、在临街的建筑物、构筑物立面上安装突出墙体的护栏;

4、在临街的建筑物、构筑物外吊挂有碍观瞻的物品;

5、在庭院围墙外堆放柴草、垃圾、粪肥或者在庭院内堆放柴草超出围墙高度;

6、擅自在主要街道和交通路口分发、悬挂经营性宣传物品;

7、擅自占用道路摆摊设点、堆放物品、设置牌匾和从事维修等经营活动;

8、在车行道、人行道和其他妨碍交通、影响村容镇貌的地点停放各类车辆;

9、在建筑物、构筑物的外墙及市政公用设施、树木上涂写、刻划、张贴宣传品;

10、随意倾倒垃圾、污水;

11、利用道路打场晒谷;

12、其他有碍村镇环境卫生的行为。

(四)乡镇施工现场应当设置围挡设施和施工标志,材料、机具应当堆(摆)放整齐,渣土、垃圾应当及时清运;

停工场地应当及时整理并作必要的覆盖;竣工后应当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

(五)乡镇主要街道两侧不得设置废品收购站点。

其他地段设置废品收购站点,须经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相关单位批准。废品收购单位、个人应当加强场地管理,不得影响村容镇貌,污染周围环境。

(六)设置广告、招牌、路标、画廊、霓虹灯等设施,必须经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相关单位审批,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对破损的设施,设置单位、个人应当及时维修;对脱落、倒塌的设施,设置单位、个人应当及时拆除;超过审批使用期限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延期手续或者自行拆除。

(七)临街的商业橱窗及展品陈列应当整洁、美观,不得在商业橱窗上涂写、刻划和张贴字画。

残破的商业橱窗及展品应当及时改造更新。

(八)临街单位、门店的牌匾应当保持尺寸统一、色彩协调、设施完好、卫生整洁、用字准确规范。

(九)各乡镇成立环境卫生清扫、维护机构,有条件的村庄应当有专职或兼职环境卫生保洁人员。

(十)村镇主要街道两侧、居住区和人流密集地区,应当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或垃圾池、果皮箱等设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损坏、拆除环境卫生设施,或者改变使用功能。确需拆除的,应当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按照先建后拆或者价值补偿的原则,由拆迁单位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建设。

乡镇环境卫生整治方案(二)

涟水县灰墩办事处王嘴村地处涟水县最北端,与连云港市灌南县接壤,全村共8个村民小组,831户农户,合同人口为3213人,社会人口为3545人,其中低收入农户为77户,低收入人口为376人。全村劳动力有1959人,18至50岁劳动力有1806人,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分别为89人、137人、83人,合同土地面积为2303.5亩(通常以财政计税面积为准),社会土地面积为3523.6亩。在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村的精神中,王嘴村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紧密结合本村实际,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环境卫生管理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明显成效

在调查中,我发现,在上级部门的要求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王嘴村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千方百计谋发展,关注民生办实事,近几年来村里环境卫生建设,新农村建设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环境卫生管理和新农村建设相得益彰,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

围绕建设优美、舒适、协调和谐的人居环境,以提高村基础设施水平为重点,近几年来,王嘴文化广场建设落成后,又掀起了美化、绿化的新一轮热潮。逐步配套完善村里的道路、排污、公厕、路灯等基础设施;实施了“美化、亮化、绿化”工程。秸秆制气厂的建成,不但改变了村民以往使用煤气的习惯,而且改善了王嘴的人居环境。

(二)建立了环境卫生管理机制。

一是成立了创卫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充实了环境卫生管理成员,明确了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建立了二十四小时的环卫值班机制,确保卫生环境。二是制定了环境卫生管理实施方案及相关管理办法。王嘴村针对环境管理分别制定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环境卫生村规民约,还利用广播进行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三是注重了环卫队伍建设,王嘴村成立了环境卫生管理站,负责村区环境卫生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

(三)加大清扫保洁力度,加强综合整治。

王嘴村把村区环境卫生管理划分为几片,按片向社会公开承包,将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任务,落实给承包人及保洁人员,另外还实行“门前三包”,通过签订责任合同,约束村民的环境行为。王嘴规定保洁人员:以主街为轴心的主街道要实行全天候保洁,其他街道每天至少保洁两次,垃圾清运做到日产日清。在坚持抓好经常性环境卫生管理、清扫保洁的同时,以整治乱摆摊点、占道经营、乱搭乱建、车辆乱停乱放、垃圾乱堆乱倒为重点,每年集中开展一至两次村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通过努力,王嘴村的环境卫生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环卫管理工作任务重困难大。

随着村区框架、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增加,现有的环卫保洁力量和能力,极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招商引资来几个企业后,环境卫生的管理压力更加突出。王嘴实际现有清扫保洁人员4人,负责村级主干道、住宅小区的环卫清扫和垃圾的清运,人均清扫面积3000多平方米,环卫人员工作压力大。环卫人员得不到社会的尊重,歧视甚至谩骂殴打环卫人员的事时有发生。另外,环卫设施落后,清运工具破旧,自身难以解决,环卫管理工作举步维艰。

(二)环境卫生管理法规宣传教育不到位,没有达到家喻户晓,没有形成全民自觉参与,全村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很少组织开展爱国卫生等各类活动。

村民环卫意识淡漠,乱扔杂物、乱倒垃圾、乱泼脏水、随地吐痰、故意损害公共设施的行为随时可见。

(三)对环境卫生特别是农贸市场管理不规范、不到位,时紧时松,脏乱差问题时有反弹,乱摆摊点、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倒垃圾、乱排污水有所抬头。

(四)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未能经常性开展检查评比和实行考核奖惩。

沿街经营门店、居户门前人行道边经常堆放垃圾,尤其是占道经营的摊位前卫生堪忧,严重影响村级形象。

三、强化村级环境卫生管理的建议

美化、亮化、绿化,是优化人居环境的基础,是建设美丽新农村的需要,也是优化投资环境,加快村级突破发展的需要。这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需要全民动员、全民行动,强化环境卫生管理,构建美丽、和谐村庄。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村两委,要充分认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环境卫生管理,把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坚持建管并重,把建设、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狠抓落实,常抓不懈。

(二)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环境卫生管理好的一条特效经验就是实行严管重罚,常抓不懈,规范村民从不自觉到自觉形成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一是坚持严管重罚的原则,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实施方案,修订完善环保、卫生管理办法,高标准、严要求、重处罚,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建立领导包抓机制,实行乡镇领导包抓,村领导具体抓,落实包抓区域和路段。三是建立检查考核奖惩机制。由乡镇创卫办村两委会,不定期组织明查暗访,每月组织一次检查评比,达到促进的作用。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素质。

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人性化教育管理,建立学校、家庭全方位多层面宣传教育机制。制作一批村容环境卫生公益性广告牌,开辟广播宣传栏目。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树新风等行之有效的活动。加强对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公共道德和健康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市民对优化人居环境的认识,提升市民素质,自己管理自己,自觉保护公共设施,爱护一草一木,增强环卫意识。在全村形成全民皆知、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行动,齐心协力参与环境卫生管理的浓厚氛围。

(四)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

一是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确保垃圾能够分类堆放,便于村民投放生活垃圾。二是村活动场所设置科普宣传栏充分发挥公共管理服务机构的职能和作用。三是增加投入,改善环卫设施。加快改善以污水统一排放和垃圾处理场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广应用秸秆制汽,优化人居环境,净化环境卫生。全民齐心协力,共同建设好、维护好自己美好的家园。

乡镇环境卫生整治方案(三)

今年4月以来,峪口乡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市县两级号召,在紧抓经济建设的同时,狠抓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把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办法,以监督、检查、治理为手段,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在去年“五清五规划”和“四化四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健全长效机制,努力提高我乡环境卫生综合管理水平,在全乡掀起了农村环境清洁工程的高潮,通过三个月的不懈努力,全乡卫生面貌发生较大改观,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

峪口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环境整治工作,多次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成立了以书记杨琦为组长的工作领导组,并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办公室,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召开了由乡领导、村主干、乡直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卫生环境整治动员大会,会上要求各村、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这项任务作为群众办实事的一次实际行动,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保证在限定的时间内,高标准地完成所分担的任务。

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做到了任务层层落实,责任明确到位。在全乡范围内实行包村领导负责制,下乡干部具体参与,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各行政村也分别成立了由专人负责的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强化监管,并结合各村实际,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整治方案及长效保洁措施。

二、加大整治力度,全面规范清理

在环境集中整治阶段,乡村两级下大力气,采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整体推进的做法,全乡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在环境整治工作中,以峪口乡镇区、208国道、新农村试点村和推进村为重点,整治领导组人员沿镇区、国道两旁逐村逐条街道,逐户商铺店面开展拉网式巡查,对照整治标准,确定整治清理对象,明确告知整改内容,整改标准,整改时限及其他责罚措施等,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组织50余名卫生保洁员、208国道沿线各村及机关干部对公路两侧绿化带内的环境卫生进行了大规模集中清理、平整,实现林间平整,消除垃圾杂物。

在整治活动典型建设的同时,全乡动员,在全乡所有行政村深入开展环境整治活动,截至目前,已有5个村通过县级验收。全乡投资10多万元,5个村配置了垃圾清运车,10个村全部配置了清扫工具,配置垃圾桶、果皮箱80余个,在硬件设施上确保这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下一步计划再添置12辆人力垃圾清运三轮车,垃圾桶、果皮箱50个,以保证全乡14个村的工作需求,逐步实现全面发展。各村配备了2-5名保洁员,全乡现共有保洁员70名,这支队伍有设施,有制度,有待遇,为此项工作的长期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广泛宣传发动,健全长效机制

在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中,注重宣传,坚持以人为本,宣传引路,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社会各界参加整治活动的积极性,掀起全乡大搞综合整治的热潮。首先召开了乡村两级环境整治动员大会,印发宣传单3000份,张贴宣传标语600份,广泛宣传整治活动的目的、意义,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动员全乡辖区内单位、个体工商户和每个公民人人参与,营造了浓厚的整治工作氛围。

各村通过广播、标语、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共书写墙体标语220条,各村每天早晨6:30定时广播宣传,通过长期的环境卫生清洁宣传,基层群众维护良好卫生环境的责任意识逐渐增强,镇区居民和广大农民的环境卫生保洁意识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群众都能做到不乱扔乱倒垃圾,在注重自家房前屋后洁净的同时,按照全乡统一要求进行综合整治。

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乡政府完善了乡村结合部、镇区卫生管理制度等现有机制,制定了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巡查制度,各村都制定和完善了村民环境卫生公约、保洁员工作制度、党员卫生、清扫制度、门前三包等制度。建立健全环境整治检查制度、情况通报制度、检查考核制度等一系列监督机制,由乡人大代表组成督查组,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坚持高标准要求,每月评比一次,乡党政主要领导,每天对各村、各部门的责任区段进行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或调度督查组织成员进行协调处理,全乡环境整治工作按照计划进度要求和实施标准推进整治工作。

乡镇环境卫生整治方案 篇8

一、村环境卫生管理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明显成效

在调查中,我发现,在上级部门的要求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王嘴村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千方百计谋发展,关注民生办实事,近几年来村里环境卫生建设,新农村建设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环境卫生管理和新农村建设相得益彰,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围绕建设优美、舒适、协调和谐的人居环境,以提高村基础设施水平为重点,近几年来,王嘴文化广场建设落成后,又掀起了美化、绿化的新一轮热潮。逐步配套完善村里的道路、排污、公厕、路灯等基础设施;实施了“美化、亮化、绿化”工程。秸秆制气厂的建成,不但改变了村民以往使用煤气的习惯,而且改善了王嘴的人居环境。

(二)建立了环境卫生管理机制。一是成立了创卫工作领导小组,调整充实了环境卫生管理成员,明确了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建立了二十四小时的环卫值班机制,确保卫生环境。二是制定了环境卫生管理实施方案及相关管理办法。王嘴村针对环境管理分别制定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环境卫生村规民约,还利用广播进行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三是注重了环卫队伍建设,王嘴村成立了环境卫生管理站,负责村区环境卫生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

(三)加大清扫保洁力度,加强综合整治。王嘴村把村区环境卫生管理划分为几片,按片向社会公开承包,将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任务,落实给承包人及保洁人员,另外还实行“门前三包”,通过签订责任合同,约束村民的环境行为。王嘴规定保洁人员:以主街为轴心的主街道要实行全天候保洁,其他街道每天至少保洁两次,垃圾清运做到日产日清。在坚持抓好经常性环境卫生管理、清扫保洁的同时,以整治乱摆摊点、占道经营、乱搭乱建、车辆乱停乱放、垃圾乱堆乱倒为重点,每年集中开展一至两次村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通过努力,王嘴村的.环境卫生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环卫管理工作任务重困难大。随着村区框架、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增加,现有的环卫保洁力量和能力,极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招商引资来几个企业后,环境卫生的管理压力更加突出。王嘴实际现有清扫保洁人员4人,负责村级主干道、住宅小区的环卫清扫和垃圾的清运,人均清扫面积3000多平方米,环卫人员工作压力大。环卫人员得不到社会的尊重,歧视甚至谩骂殴打环卫人员的事时有发生。另外,环卫设施落后,清运工具破旧,自身难以解决,环卫管理工作举步维艰。

(二)环境卫生管理法规宣传教育不到位,没有达到家喻户晓,没有形成全民自觉参与,全村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很少组织开展爱国卫生等各类活动。村民环卫意识淡漠,乱扔杂物、乱倒垃圾、乱泼脏水、随地吐痰、故意损害公共设施的行为随时可见。

(三)对环境卫生特别是农贸市场管理不规范、不到位,时紧时松,脏乱差问题时有反弹,乱摆摊点、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倒垃圾、乱排污水有所抬头。

(四)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未能经常性开展检查评比和实行考核奖惩。沿街经营门店、居户门前人行道边经常堆放垃圾,尤其是占道经营的摊位前卫生堪忧,严重影响村级形象。

三、强化村级环境卫生管理的建议

美化、亮化、绿化,是优化人居环境的基础,是建设美丽新农村的需要,也是优化投资环境,加快村级突破发展的需要。这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需要全民动员、全民行动,强化环境卫生管理,构建美丽、和谐村庄。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村两委,要充分认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环境卫生管理,把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坚持建管并重,把建设、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狠抓落实,常抓不懈。

(二)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环境卫生管理好的一条特效经验就是实行严管重罚,常抓不懈,规范村民从不自觉到自觉形成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一是坚持严管重罚的原则,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实施方案,修订完善环保、卫生管理办法,高标准、严要求、重处罚,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建立领导包抓机制,实行乡镇领导包抓,村领导具体抓,落实包抓区域和路段。三是建立检查考核奖惩机制。由乡镇创卫办村两委会,不定期组织明查暗访,每月组织一次检查评比,达到促进的作用。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素质。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人性化教育管理,建立学校、家庭全方位多层面宣传教育机制。制作一批村容环境卫生公益性广告牌,开辟广播宣传栏目。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树新风等行之有效的活动。加强对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公共道德和健康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市民对优化人居环境的认识,提升市民素质,自己管理自己,自觉保护公共设施,爱护一草一木,增强环卫意识。在全村形成全民皆知、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行动,齐心协力参与环境卫生管理的浓厚氛围。

上一篇:竞聘科长演讲报告下一篇:学生实习联系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