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我鉴定

2024-05-1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我鉴定(共11篇)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我鉴定 篇1

在大学期间,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奋斗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思想行为方面,我作风优良、待人诚恳,能较好处理人际关际,处事冷静稳健,能合理地统筹安排生活中的事务。

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我深深地喜爱自己的专业。专业的学习让我熟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包括员工、培训、绩效考评及薪酬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同时,经过努力我拿到了xx证书、xx证书、xx等证书。并在大三暑假拿到了xx证。

大量的实践活动使我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处理这些问题的同时我锻炼了自身的处事能力,能全面思考问题,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这些既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精神,又使我能袒诚面对自身的问题。

认真工作,踏实做人,是父母对我的谆谆教诲。知识和汗水是我对您善视和爱护的无限回报。对于事业与未来,我会执着追求;对于失败与挫折,我会坦然面对。我有足够的勇气与毅力,去迎接生命里的每一次挑战!我不敢断言我是秀的,但请相信我定将是最努力,最积极的。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我鉴定2

转眼间,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四年,应该说收获是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学习、工作、处世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思想政治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思考问题的能力、丰富了自身的人生经验等。

我是XX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名应届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我学习努力,成绩优秀,系统的学习了一些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积极的参加社会实践工作,锻炼了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使我培养了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在在团队合作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十分珍惜求学生涯的学习机会,四年里本着严谨的求学态度,认真学习了专业知识,掌握了专业技能涉猎了丰富的相关课外知识。在校期间能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取。在生活方面,热情待人,对于自己的过错勇于承担责任,受到老师、同学好评。能够吃苦耐劳、诚实、自信、敬业。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并且脚踏实地的努力的办好每一件事。

一滴滴汗水是面对昨日舒心的微笑,也是走向未来丰沛的信心。我要用我那双冷静善于观察的眼睛,那颗真诚而热爱事业的心,用那双善于操作而有力的手,那双发誓踏平坎坷的脚,一如既往的发扬对工作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和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磨砺前行。

诚然,缺乏经验是我的不足,但我拥有饱满的热情以及“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人才济济,我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我仍然自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直是我的人生格言!

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实的内涵,对于实际工作我相信,我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做好本职工作。我真诚的希望热忱的心能得到贵单位的青睐!我相信,热忱开朗伴随着人生不断奋进中,一定会越来越精彩!

“给我一个舞台,送您一台好戏”,这是我的承诺,也是我的决心。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我鉴定3

在xx实习的一个多月里,我学习到了很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通过实习,学到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较快掌握一种新事物的能力。思想变成熟了许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学校学的东西只有到社会上应用才能理解的更深、更透。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以下是我实习期间的自我鉴定。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很多在学校读书的人都说宁愿出去工作,不愿在校读书;而已在社会的人都宁愿回校读书。我们上学,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为的都是将来走进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得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不要以单纯的想法去理解和认识社会。而是要深入地探索,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基础,在学校学会更多的书面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好好利用知识进行运作。课本知识、理论知识的基础一定要打牢。

是的,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如今有不少学生实习时都觉得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上,出现挫折感,可我觉得,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又哪应付瞬息万变的社会呢?经过这次实习,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一个学期在学校难以了解的。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我鉴定4

在xx公司人力资源部开始了我的实习之旅,其实这里的人并没有要求实习生能帮助他们完成什么任务,而真正学到多少宝贵知识,是要靠实习生自己。所以自强、自立、自我增值便成为这里实习生的一个座右铭。无论前路有多困难,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刚开始接触的工作就是招聘,我自己还是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手,却要去招人,有点紧张也有点兴奋。我开始发布招聘信息,电话通知,组织面试,通过几次招聘,我发现很多看似简单的东西做起来并不容易,尤其是干人事,办事之前应该把事情从前到后考虑周全,预想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状况。怎么安排可以避免这些状况的发生。记得第一次出差,我准备好了一切需要的资料,向公司申请派车,也许是因为当时公司公司缺车,领导不批,由于没有经验很多事情不知道怎么处理,后来经理告诉我关于出差申请单填制,派车单费用报销单,出差补助等一些事项。我才对出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后来没有招聘方面的工作了,我便开始干一些打杂之类的工作,包括整理档案、身份证复印件、毕业证明、相片、健康证、入职申请表等。整天都是些重复的工作,有没有技术含量,又琐碎。我开始有了些许不情愿的情绪,经理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导,说这些事情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关系重大,对以后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很大程度上会提高效率,加之这些工作都是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工作。由于我对工厂人员不熟悉,加上前期档案的混乱,我花了将近两个星期的时间才整理好,我将这些东西等电子台帐,把档案按字母先后顺序排列在档案库中。同事们都收我办事稳重认真,我感到很幸福很兴奋。

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无请假,是我实习的基本宗旨。在实习期里,我都能坚持踏实而坚定地按时实习。坚守岗位,坚持自学,也是我在这里实习的一个重要宗旨,不论领导们在不在办公室,他们所下发的命令和任务,都坚持完成,没有任务时,便坚持学习档案里的劳动保障基础知识,自学,不但是单纯地接授式学习,还要在各种实习工作中,从小事中,从细节中,自我寻找学习机会,自我寻找学习点,“学而思”,“思而学”,“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我在实习过程中努力做到的又几个重要宗旨。

在这里实习学到的知识真的多不胜数,有些更是无法用言语能够表达的,或许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更动听。与其说我们是去实习,倒不如说我们是去学习,是离开课堂的学习。人际关系加强了,认识了几个朋友,每天一起上班,和同事们聊聊天,积极融入一个大家庭中,工作的累一霎那消失了。每天都是累并快乐着。工作经验的不足,处理问题的不成熟,让我需要加强实践。一旦投入工作,我就应该自觉进行角色转化,用该工作应有的态度来面对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我鉴定5

本人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就读于XX大学XX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光阴荏荏,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过去。在菁菁校园中,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友爱以及各方面的熏陶,使我获得了许多知识,懂得了许多道理。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我在掌握好学校课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课外读物,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本人性格活泼开朗、工作认真仔细、具有很好的亲和力,善于与人沟通、而且爱好广泛,爱好唱歌、写作、喜欢不断创新、追求新事物。

性格活泼开朗、工作认真仔细、具有很好的亲和力,善于与人沟通、而且爱好广泛,爱好唱歌、写作、喜欢不断创新、追求新事物。

在学习中,我会把知识的渴望当成我不断的追求,并且我要不断进步,因为我只是社会中那么不起眼的一粒沙子,我会努力修正我的一切弊端,将不利改为有利。

本人富有团队精神,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校期间学习刻苦努力,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团结同学,有耐心,乐于帮助他人,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由于是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不是很丰富,打算从基层做起,不断提升自己!我相信我的到来一定会给贵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

1、吃苦耐劳,诚实守信,敢想敢做是我的基本,积极进取是我的信念,“自强不息”是我的追求。

2、在莘莘学子中,我并非最好,但我拥有不懈奋斗的意念,足够的自信,愈战愈强的精神和忠实肯干的作风。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我鉴定 篇2

20世纪60年代, 终身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思想开始出现!并引起很多研究者的认同。1972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把“学习化社会”作为未来社会形态的构想[1]。终身学习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形成全民学习, 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今后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2]。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 知识的更新不断加快, 特别是“幕课时代的到来, 教师原有的思想和理念以及对科技的操作的掌握都不能满足作为现代化教师的要求。作为传播知识, 教书育人的教师来说, 自我导向学习无疑是教师终身的课题。正如美国成人教育学者罗杰·哈姆斯特拉 (Roger Hiemstra) 所言:“在成人教育中, 几乎没有什么领域像自我导向学习这样吸引研究者的眼球。”自我导向学习很早就有典范, 比如, 孔子、孟子、苏格拉底、柏拉图、林肯、爱迪生等都是自我导向学习的范例。Guglielmino (1977) 将自我导向学习定义为:个人能够自己引发学习, 并能独立而继续的进行, 拥有强烈的欲望与信心, 能运用基本学习技巧, 安排适当的步骤, 完成学习计划并加以进行。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如何为教师提供好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是目前学校的重要议题, 同时教师作为学校组织的成员, 学校管理者应提供好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以提高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

1 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研究现状

笔者在中国知网进行了搜索。在“篇名”里用“教师自我导向学习”进行“精确”搜索, 至2016年, 只有18篇论文, 说明目前关注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论文还不是很多, 主要集中研讨不同类型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现状。如, 何基生《中小学骨干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调查分析》;李艳梅《中学英语教师自我导向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都是关注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现状分析。而用“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及“人力资源管理”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有0条记录, 说明目前国内关注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重要情景因素的较少, 如何提供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促进教师自我导学学习的文章还是空白。本文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但是国外学者及台湾的学者发现, 组织情景与自我导向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Marsick和Watkins (2001) 研究成人的非正式学习时, 发现不同的工作任务, 可以为组织成员提供各样的学习机会及促进成员学习的动机。Lohman (2000) 亦指出组织环境会影响工作场所中员工进行非正式学习的欲望与能力。台湾陈静怡 (2003) 提出组织气氛是否融洽, 人员相处愉快与否, 都将对员工学习动机、方式与效率产生极大影响。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 学校组织如何为教师提供自我学习的外部环境, 尤为重要。本文借鉴人力资源管理对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影响, 探讨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下, 如何更好地提升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及积极性。

2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策略分析

促进教师自我导向学习的因素有很多,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下, 如何促进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 为打造现代化、专业化的优秀教师提供基础, 是学校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科学合理的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对教师的行为有指向和指导作用,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促进教师的自我导学学习。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2.1 营造开放的、支持型的学校组织氛围

在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中, 管理者要营造开放支持型的学校组织氛围, 在管理中尽量以相信教师、肯定教师的方式去管理, 不要过多的以“经济人假设”去看待和评价教师, 打压教师的积极性。当教师工作取得成绩时, 学校管理者首先要肯定教师的成绩, 并感受到来自领导的关爱。管理者要善于倾听和接纳教师建设性意见, 对教师的工作不过多干涉和限制或者太关注细节的问题, 给他们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教师的自觉性一般是比较强的。关注教职工的生活, 增强教师的归属感, 让教师安心地自我学习。为营造和谐的工作、学习氛围, 办公室的条件改善, 学校图书的配置等, 都能影响教师的自我导向。

2.2 根据教师不同的需要提供激励措施

研究发现不同年龄和学历的教师在自我导向学习也具有不同的特征, 不同年龄和不同学历的教师其内在需要也是不一样的。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也要考虑不同教师需求, 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 做到激励达到最大效果。

学校根据教师的个体差异帮助教师确立自我学习的目标, 做到根据不同年龄和学历层次安排不同的交流时间和学习机会, 提供更贴近实际的帮助, 领导和不同学历、年龄的教师交谈要注意根据不同学历、年龄的特点, 注意说话的技巧和方式, 激励教师自我学习。对于年轻教师, 新进教师, 领导应该关注他们对教学和学校生活的适应性, 让他们尽快能融入学校的大家庭里, 并鼓励和丰富其自我学习的形式。对于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学历的教师, 其学习先进知识和技能掌握要给予适当的激励, 并且选取合适的教师进行校内、校外培训, 及共同的学习交流。特别是在科研方面, 教师需要学校管理者为其提供引导和适合的激励措施, 比如说资金的支持、学术成果的奖励等。

2.3 重视教师培训并实施多元化的培训机制

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很好地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代表学校的整体水平,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必须重要培训, 并根据不同的教师需求, 提供多元化的培训机制, 为教师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提高及积极性的培养提供条件。在组织教师培训中要根据教师年龄不同、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等, 分别组织教师来学习, 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和培训, 适当安排培训和外出学习的时间, 让教师了解外面的发展形势以及学习外面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的模式。培训的方式和内容以及形式, 灵活多样, 并且实用性强。引导其不断充实自我专业知识, 建立专业晋升的激励机制。

在现代信息发展迅猛的时代, 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同时, 人力资源管理中对教师培训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通过网络对教师进行培训, 学习了解最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技能。引导教师自我导学学习随时、随处、随地进行。让教师在学习中伴有团队的归属感。

2.4 开展有益的团体活动, 促进教师的人际和谐

同伴学习和同伴互助成为教师学习的主要形式, 在教师自我导向学习中, 离不开团队的作用。团队让教师吸收众人的优点, 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建立好的学习型团队, 需要教师之间具备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为促进教师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需要积极开展有益的团体活动, 比如可以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如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教师说课比赛等。开展多样的竞赛活动, 可以增加教师间交流的空间, 提供教师学习的平台。

2.5 引导教师做好职业生涯发展

职业生涯的规划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必须的, 也是至关重要的。在促进教师的自我生涯规划和管理的同时, 能够很好地引导教师的自我导学学习。而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发展, 有赖于学校提供必要的支持及指导, 学校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专业、不同特长的教师分步骤、有计划地实施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 这样教师在个人的职业发展中才能找到自己的未来方向, 自我学习的动力和目前更加强烈。

3 结语

在学校组织环境中, 教师的自我导向学习需要学校提供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学校主要可以从组织氛围的营造、激励机制的建设、开展多元化的培训、多样化的团体活动及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入手, 让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得到更好地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尧.创建学习型社会促小康社会发展, 推动学习型城市理论与实践研究[N].中国教育报, 2003:8-25.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我鉴定 篇3

关键词:自我管理;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所谓自我管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本身,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等表现进行的管理,自己把自己组织起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最终实现自我奋斗目标的一个过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形势的变化,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员工对自己、对所从事的工作都有很多个人观点和看法,只要将这些观点和看法适当利用,将其进一步升华,落实到正式组织行动中去,将员工自我管理纳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实现形式,不仅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投入,并且也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员工自我管理是“他律”向“自律”的转变,是员工个人素质的提高。企业管理者注重员工自我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不仅使企业管理充满活力,也使员工取得了自我发展的机会。

一、自我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内涵丰富,但是归根结底都是对企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唯一的活因素,即人的因素进行控制和开发,至于其过程所运用的方式、手段都是实现目标的载体。与其他管理不同,人力资源管理是需要得到被管理对象密切的管理响应和配合的。而强调员工自主性发挥的员工自我管理这是与此相通,是自我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未来有一种理想状态的设想,但是是否能够实现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是否有切合实际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并按照规划一步步实现尤为重要。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应该指导和协助员工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员工找到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事业单位发展目标的契合点,让员工意识到两者之间的相互统一。只有员工自己能够落实自我管理,才能从内部调动管理活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二、激发员工自我管理的具体措施

1.提供员工自我管理的可能性

自我管理对于员工自身来说,未免新奇,这是对一直以来的命令服从式管理的改革和挑战,不仅需要企业管理者管理理念的转变和相应的员工管理制度支持,而且也需要员工自我管理技能的掌握和意识的觉醒。让员工实行自我管理并不意味着放权,而是鼓励员工积极发挥才智,在保证工作产出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灵活对工作进行自主操作和控制,而管理者更多时候充当的是指导和建议的角色,这无形中对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要使管理者接受这种新的管理理念,并且支持和配合新管理制度的执行,真正落实各下属岗位的责、权、利,共同督促员工必须按照本岗位工作说明书执行自己的权力,否则将不会得到相对应的利益。

2.构建互动式工作模式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观点的交流和对问题看法的探讨,是管理工作的必要环节,也是是管理顺利执行的保证,更是管理改进的动力源泉。管理者要善于沟通,会沟通,通过恰当地沟通得到有用的信息,传递给员工积极的启示,并且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然而,对于员工而言,与其上级进行沟通既是一件可以鼓舞人心的事情,又会有一些心理压力,担心自己的表达会给上级留下不好的印象。员工为了这种不定期的经常化的沟通需要自我充电和学习,并且也会主动思考工作上的问题和可改进之处,或者反思自己工作过程中是否有违规之处。经常性的沟通和交流本身就可以提高员工自我管理的觉悟,将员工自我管理放在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而不是强制推行。

3.适度地轮岗成就员工自我管理

单调的工作会使人的激情丧失,通过经常对工作进行适度调整可以提高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轮岗实际上是让员工决定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时间,使之享有更多的机会来协调工作和生活,使员工的头脑思维敏捷,必然会大大提到工作的效益,减少人才的流失。

4.以考核方式对自我管理效果进行督促

考核是受到企业所有员工关注的一件大事。考核结果直接影响到员工的收入、发展空间和工作成果认可,也影响了管理者对员工个人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的看法。每个员工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客观公允的评价,希望自己的付出与所得相对等。以考核为杠杆和风向标,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以此来实现员工自我管理,让员工明确考核标准的变化和重点,并且在工作中按照考核标准管理自己,并且将自己工作结果与考核标准相对照,进行自我考核。自我考核使员工感到公司的信任和自身所承担的责任。而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对自我管理成绩显著的员工进行表彰,又能够极大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满足他们精神层次的需要,也能给其他员工树立榜样。

三、自我管理在培训工作中的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个人自我鉴定 篇4

在思想品德上,本人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并有较高的政治理论觉悟,平时积极地向人力资源管理班委团委组织靠拢,参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集体社区服务活动。

在生活中,本人遵纪守法,经常关心和帮助人力资源管理班其他同学,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与各项社会活动与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公益宣传。

在学习上,我热爱自己所就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各门基础公共课程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均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此外,我还参加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资格考试××××(列举自己获得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证书)。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我介绍 篇5

您们好!能够劈波斩浪,从无数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进入面试,自信心让我感觉到离成功的距离又近了一步!坦率地说,如果我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了,即使是失败,我也不会后悔因为我收获了!

我是xiexiebang大学xiexiebang专业的毕业生,四年的学院生活磨练出一个自信和上进心强的我。在大学期间,我一直信守做事尽心尽力的原则,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刻苦钻研专业技能,积极投入实践,全面充实和发展自己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我深深地喜爱自己的专业。专业的学习让我熟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包括员工的招聘、培训、绩效考评及薪酬管理 等方面的知识。同时,经过努力我拿到了国家 英语四级证书、计算机新编一级证书、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并在大三暑假拿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C1证。

此外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增长自己的专业知识,并达到了一定的效果。通过一系列的校内外活动,我也逐渐把握了人交往和沟通的技巧,学会了如何使自己处于一个融洽的人际关系中。通过在校的学习我深深体会到理论指导实践的含义,并且确实以这个准则要求自己。在学习和活动之余我也积极充实自己,博览群书,丰富知识,而且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巧足以应付工作需要。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改革 篇6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育思想和观念陈旧。

我国以继承前人的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 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教学制度和管理方法、考试制度和评分标准、教育哲学和评价人才标准等, 抑制了教育功能的发挥, 抑制了人才的创造能力, 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传统课程设计教学以继承知识为中心, 向学生大量灌输各种知识, 忽视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 假题假做。

课程设计的内容与社会实践和企业脱节, 学生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不接触企业实际、不接触现实问题, 只是按照老师理论上的指导完成设计任务。学生没有好奇心, 动力不足, 也起不到真正教学实践的目的。而且课程设计任务书往往数年一成不变, 学生按照设计书的要求, 依葫芦画瓢地闭门造车, 没有真实性, 也没有创造性。教师既没动力也没压力, 教学效率低下。

(三) 各课程设计内容割裂。

这些课程设计都是针对某一门课程所设置, 独立性较强, 课程设计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缺乏对专业知识与技能“整体”的认识, 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同时, 由于现行课程设计体系中每门课程均强调自身设计的完整性、综合性, 不仅占用了学生较多的业余时间, 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而且造成学生的重复劳动, 降低了学习效率。

(四) 设计教学管理不善。

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中, 由于设计工作量较大, 学生难以单独完成, 所以往往采用小组完成设计的形式。但这种形式, 又容易出现一些学生搭小组“便车”的情况, 在设计中偷懒敷衍, 应付了事。教师在指导和管理中, 不容易对小组所有成员的表现进行监控。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改革措施

(一) 适应时代要求, 转变课程设计的教学观念。

近年来, 在我国教育界, 特别是全国各大专院校就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强调学生的培养应厚基础、宽口径, 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强调学生专业适应面要广、社会适应性要强等诸多方面。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巨大转变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对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程设计教学中, 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才能使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培养出大量符合社会需要的现代化的合格人才。

(二) 真题真做,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计的针对性。

在设计中, 教师大力引导学生多接触企业生产实际, 任何一门课程的设计业都会让学生去接触和实践与实际相结合的真实项目。教师指导学生到企业去做真实的工作分析项目, 去做真实的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方案设计。要求设计项目必须针对某一具体企业, 做设计前要深入企业去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实际问题, 设计成果能为企业所用。真题真做的直接效果就是可以提高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 这对高质量完成设计内容是个很好的促进。但这就需要指导教师积极走出去, 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 实行校企联合、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三) 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各门课程设计进行一体化整合, 重新拟定一套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程设计的指导书是针对培养目标所实施的具体教学计划, 它是教学实施的指南。在拟定各门课程设计指导书时, 要考虑到各门课程设计既具有各自的特点, 又相互联系, 所以要将各门课程设计联系起来系统地予以考虑, 使各门课程设计的内容既无遗漏又无重复。以工作分析、绩效管理、薪酬管理这三门课程设计为例, 三者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 但又相互联系, 所以应将三门课程设计联系起来, 系统地予以考虑, 使三者之间的内容形成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紧密联系的完整体系;另一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一般比较综合、灵活, 这需要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 对课程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有进一步的思考。课程设计一体化可以帮助学生把各门课程串联起来, 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有利于学生深化理论学习, 增强系统性。

通过课程设计的一体化, 使各门课程有机联结, 改变了课程之间的割裂性, 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 由于课程设计一体化强调前面设计成果为后续课程设计的依据, 因此更加注重设计成果的可用性, 强调提高学生的设计质量。课程设计一体化使学生在校期间更能深刻掌握人力资源管理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使他们在毕业后很快适应工作环境。

(四) 完善课程设计教学管理, 提高课程设计质量。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通常采用小组设计的方式, 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到企业实地调研, 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个别小组成员吃大锅饭, 学生设计难以监管等问题。针对这个问题, 我们着重制度规范, 认真拟定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计管理办法》, 从课程设计的组织领导、教学组织、教学文件、指导、成绩评定等方面加强规范, 强化全方位、全过程管理, 真正使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到设计中去, 每个学生的成绩与自己的付出和成果挂钩。

(五) 加强各门课程设计指导教师间的协调合作。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者, 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实践, 再好的改革规划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作为各门课程设计的指导教师, 通常仅熟练掌握自己所授课程的专业技能, 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计改革涉及到工作分析、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等多门课程的教师, 所以如何协调好各位指导教师是一个难点。因此, 我们成立了一个以各门课程设计指导教师组成的研究小组, 由资深教授任组长, 组织小组成员共同研讨, 统一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协调确定各门课程的设计题目和内容, 统一课程设计的教学管理制度。

三、结语

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计进行的切实可行的改进, 使各课程设计内容有机协调、设计的内容更接近实际、指导老师相互协调合作, 设计教学管理完善。这一改革方案在我校几届学生中试行, 实践证明是成功的。真正提高了课程设计教学质量, 真正培养了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从而实现教育培养目标,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高幸.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计系列改革研究[J].交通高教研究, 2003.1.

[2]刘晓红, 刘雷, 洪少龙.工科学生毕业设计教改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 2006.3.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我鉴定 篇7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设置

一、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从上世纪50年代的“劳动经济学”专业发展而来的。1998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才进入独立发展时期。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一方面我国要全面推动人才强国战略,开展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新时代企业实施人才战略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随着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全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性要求日益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建设已成为社会共识,并逐步走向规范。

从笔者所在高校——华东交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大概有毕业生20%投身考研,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从事人力资源专业工作的学生不到毕业学生的30%,50%以上学生从事其他相关专业,创业或者企业行政管理等工作。有一半的学生毕业不能从事自己本专业的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潜在需求和实际需求为何存在如此大的差距?根据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求职者的素质要求比较严格,而这种“苛求”实质是凸显出了现行办学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的严重脱节,这也说明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1.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综合学者们的看法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社会对人才规格品格的要求和学校自身的教育资源和特点,在培养人才的实践中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特征和运行机制。

刘沫,陈海宁(2006)提出三种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很多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和解释。有的认为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培养过程三个关键因素。有的认为包括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和规格、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等方面。有的认为专业设置模式、课程体系构造形态、培养途径和知识发展方式、教学运行机制、教学组织形式、淘汰模式都应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题中应用之意。还有人认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应该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制度。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

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和课程体系的设置都是围绕着对学生素质能力展开的,对于人才培养中应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素质。靳秉强,郭爱英,王立校(2001)指出,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模式是:以勤奋敬业精神为核心,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为立足之本,具有不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市场运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表达能力的新型人才。蔡厚清(2002)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核心素质包括敬业精神、系统思维能力以及情绪控制能力。孙达林(200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是专业知识的代表,而企业认为学生只要具备一般性知识即可;企业需要既懂专业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多面手;企业关心那些能为企业带来直接效益的指标,并不需要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顾琴轩,朱牧(2001)研究发现,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主要胜任力构成: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识人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服务意识、值得信赖、亲和力、学习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承受压力能力、适应力、主动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

3.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研究

人才培养模式如何设计,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论点。陈万思,姚圣娟(2006)提出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胜任力为导向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的思路。梁金印(2002)认为: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结合自己学校的学科专业特点,初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之后协调学科专业,同时整合课程以形成课程体系,使模式在目标维度、制度维度和过程维度上的构成要素初步具备。郭志文(2004)认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从以下几点考虑:(1)实现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的转变;(2)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3)加强专业实践环节的教学。周亚新(2002)认为人力资源培养方案的设计应定位于微观管理层面,不应该偏重于宏观管理层面,而应该着重于企业管理中的特定职能。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作为一种学校教育过程,首先要从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出发,设定培养目标,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

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首先要确定合适的人才培养目标。笔者认为,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需要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在此,笔者以自己所在高校为例,提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以作参考。

华东交通大学属于一般院校,学生生源素质上有一定限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是本科教育,而不是研究生教育或者高职高专教育,该校毕业生的去向是面向一般企业而不是其他特殊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该校开办已有7年,目前具备专业的教师队伍和办学体系。在此基础上,笔者主要探讨两个问题:培养的主体是谁?培养目标是什么?

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核心问题是“以谁为主体?”人才培养是以学校为主体还是应以学生为主体?传统模式认为学校是“人才工厂”,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学生是人才工厂的“产品” 。这种办学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其根源是长期计划体制的惯性。面对激烈竞争的外部环境,高校必须转换到以学生为主体的立场上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出生率的降低,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将日趋激烈,毕业生的市场适应度将成为考生的择校尺度。作为国内高等教育“二梯队” 的一般院校,对此应有足够的警觉。为此,笔者认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培养模式更能适应社会和企业的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源于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二是社会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专业资讯人才的需要;三是公共管理部门对组织人事管理人才的需要。前两年该校毕业生主要面向铁路部门,因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也主要输向铁路,但随着学生在铁路部门工作的情况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在铁路部门不能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因而选择跳槽,去沿海等一些一般企业部门发展,或者选择自主创业。因此,学校应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企业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胜任力特质相匹配,这样才能使毕业生符合企业对人才的特质需求

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给出了指导性意见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为: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具体而言,以敬业精神、系统思维能力,以及情绪控制能力为核心,以人力资源专业技术技能为立足之本,培养具有人际技能、创新技能、写作技能、计算机技能的人才,另外要注意加强学生的的分析能力、识人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服务意识、值得信赖、亲和力、学习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承受压力能力、适应力、主动性。

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注意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如何设置,还应视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在此,笔者不准备设计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而是对于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强调。

1.改善专业课程的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可以细分为许多小模块,比如人员招聘、人才测评、人才培训、人员激励、薪酬管理等等,因此,专业课程会相对较多。在专业课程设计时,如果要求每个学生对所有相关专业课程都加以学习,在时间上和效率上都会存在一定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这些模块的专业课作为选修课,由学生根据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自主选择。这样,不仅可以在时间上加以保证,而且有利于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专和深。

2.加强心理学课程的设置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以人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与人的接触是不需多言的,甚至许多企业在招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时,愿意接受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如何掌握人的心理特征,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必不可少。在我国其他许多著名高校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一项必不可少的课程是行为心理学,并且还有大量心理学的辅助课程。学校虽然也有组织行为学的课程,但明显不足。管理心理学、行为心理学都应成为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3.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

学而不用是学生学习的一大弊端,作为强应用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更是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环节设计中,笔者认为应该提高课时量,增加内容。除了适量安排学生到实际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学校可以让学生对企业的运行进行模拟,比如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设计、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设计与开发、组织设计等模拟实验。这样,学生会主动对企业的运行体制进行调查,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多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行,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将自己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加以运用实践。

4.加强人际能力和沟通的培养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所面临的客户都是人,人际交往能力必不可少,在形形色色的人的交往中,如何能和人成功交往,如何能应对各种人的各种问题,应从学生时代就培养学生的人际能力和沟通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沟通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互动的课堂气氛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蔡厚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的素质结构及其培养.人口与经济,2002(10).P101-103

[2]陈万思姚圣娟:管理教育与管理胜任力差异实证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06,20(3).P85-89

[3]顾琴轩朱牧: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胜任力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10).P4-8

[4]郭志文: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论.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22(5).P70-72

[5]靳秉强郭爱英王立校:普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1,24(4).P424-427

[6]梁金印: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2,17(1).P81-86

[7]刘沫陈海宁: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实现人才充分就业的战略选择.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P52-54

[8]孙达林: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的实证研究.价值工程,2003年增刊.P92-94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我鉴定 篇8

自我鉴定是个人在一个阶段的自我总结,自我鉴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自我鉴定吧。那么你知道自我鉴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自我鉴定(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自我鉴定1

人生就是要懂得珍惜才会富有,四年的大学生活我将它视为我生命中的宝贵的财富。四年的学院生活磨练出一个自信和上进心强的我。

在大学期间,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奋斗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思想行为方面,我作风优良、待人诚恳,能较好处理人际关际,处事冷静稳健,能合理地统筹安排生活中的事务。

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我深深地喜爱自己的专业。专业的学习让我熟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包括员工、培训、绩效考评及薪酬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同时,经过努力我拿到了国家英语四级证书、计算机新编一级证书、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并在大三暑假拿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c1证。

大量的实践活动使我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处理这些问题的同时我锻炼了自身的处事能力,能全面思考问题,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这些既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精神,又使我能袒诚面对自身的问题。

认真工作,踏实做人,是父母对我的谆谆教诲。知识和汗水是我对您善视和爱护的无限回报。对于事业与未来,我会执着追求;对于失败与挫折,我会坦然面对。我有足够的勇气与毅力,去迎接生命里的每一次挑战!我不敢断言我是最优秀的,但请相信我定将是最努力,最积极的。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自我鉴定2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2年的自考学习已经结束,回首这段难忘的自考学习经历,虽然时间、精力上付出了很多,但是收获却是满满的。

思想上,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时刻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本职工作,逐渐将自己培养成为一个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管理人才。

学习上,首先,我有正确的自考学习态度。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历迫使我进一步学习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企业发展,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其次,我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自考没有老师辅导,必须自己钻研,学会利用各种途径、思路解决问题,日积月累,自学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再次,针对每门课程我都会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由于工作繁忙,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同时也要克服畏难情绪和惰性,坚持考完所有课程。

工作上,我没有丝毫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工作与自考没有产生冲突。我尝试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充分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一方面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自己的管理水平。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自我鉴定3

在这一过程中,我采用了看、问、学等方式,初步了解了公司工作中的具体业务知识,拓展了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以后正常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个人发展方面说,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工作作风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专业知识对工作的重要作用,因为这些都是我在校学习中不曾接触过的方面,所以我将在报告中首先讲述我在实习期间积累的这方面的认识和经验。

毕业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我所在的公司是xxxx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是一家私企。刚步入工作岗位,才发现自己有很多都不懂的。现在在办公室,有闲的时候就会看一些其他方面的书,虽然自己所学的专业在此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但我觉得应该多学点,有几个技能在以后找工作也可以给自己我几个选择。我现在上班3个多月了,在这短短3个多月中,也许我是刚开始工作,有时受不了经理给的“气”,自己心里很不舒服,就想辞职再重新换个工作得了。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再换个工作也是的,在别人手底下工作不都是这样么?

刚开始就应该踏踏实实的干好自己的工作,毕竟又没有工作经验,现在有机会了就要从各方面锻炼自己。不然,想念以后干什么都会干不好的。我现在的工作,相比其他人来说待遇挺不错的了,也不是和其他人比,工作也不是很难,很容易进入工作,关键是学习对人怎么说话、态度及其处事。由于经验少,我现在这方面还有欠缺。现在才明白,在校做一名学生,是多么的好啊!早晚要工作,早晚要步入社会,早晚要面对这些避免不了的事。所以,现在我很珍惜学习的机会,多学一点总比没有学的好,花同样的时间,还不如多学,对以后择业会有很大的帮助。

再说回来,在工作中,互相谅解使我很感激他们。有时同事有事要晚来一点,就要我一个人在办公室办公,偶尔我也会的,大家相处的很好,没有什么隔恰。感觉现在的工作还是挺不错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周围的同事都很不错的。心里上没有什么额外的,不必要的压力,可以好好工作,学习。先就业,后择业。

我现在要好好锻炼自己。再好好学习,之后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找个好工作来回报父母及其所有的老师的。别的没有什么奢求的,现在当然是把磨练自己放在第一位,更何况现在的待遇还不错。在这3个多月中,我学到了一些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即使都明白的事,可是刚开始有时还做不好。现在做事,不仅要持有需心求教的态度,还要懂得取长补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忍”了也就是坚持不懈。现在,我工作的时间虽然不久,可是我发现自己真的变了点,会比以前为人处事了。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自我鉴定4

白驹过隙,大学生活即将宣布结束,造就了现在的我,首先要感谢xx大学,我很真诚,为自己骄傲,为自己成为xx学子骄傲,在这里我度过了这美好的几年,在这里我得到了质一样的提高,记得刚刚到此的时候,很多的东西不懂,对专业对未来,甚至对人生,我都是没有方向的,在xx大学学习的这几年,老师们的谆谆教导,我渐渐的有了自己的方向,懂了了很多,特别是自己之前不知道的,在这里我学到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我交到了很多知己朋友,收获了友情,度过了这美好不失温暖的大学生活,我真的感到很幸运,也毕业了应有一个自身鉴定,正确的看待自己:

我把自己这几年从三个方面鉴定,我觉得这很有意义,现在想起起来都觉得很美好,很值得回忆,在学习中,我是很刻苦的,选择了人力资源这个专业是我正确的一个选择,我经常会想到自己的专业未来的样子,自己不好好的学习,如果在学校不多想想这些,心里每个地,今后工作怎么跟别人竞争,怎么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我一开始来到xx大学的时候我就有这么一个觉悟,我在平时的学习中,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目标在大学这几年分阶段的完成,我经常会在学习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当自己不会的时候,我都会请教老师,我这是我的一个习惯,首先想到的是老师,但是老师不一定随时有时间,我自己会在私下学习,买相关知识的书籍,找学习的资料大学四年,学习上我就是这么过来的,我掌握了很多的专业知识,但是我知道自己的今后的工作,不仅仅限于这些,自己还需要不断的努力。

在生活中,大家经常说我是一个没脾气的`人,似乎这是我平时的一个标签,我觉得自己不是没脾气,这是我的相处方式,首先自己的性格要好,在生活中才能够交到朋友,我对生活的态度乐观,自己身边的朋友也是跟我一样,我觉得在这个环境中自己过得很舒适,很喜欢这种环境,在生活中我很注重自己的修养,我会在周末去图书馆看书,我觉得看书是一个好习惯,虽然现在网络这样么发达,但是书里面的东西不是现在网络能够代替的,大学四年我全方面的发展自己,保持一颗好的心态,养成各种好习惯。

在实践方面,我在假期经常会去锻炼自己,每个假期都会去找一份不同的工作,好好地去体验一下,我觉得在学校这样的机会是很少的,我会珍惜这样的实践机会,丰富一下自己的阅历,将来更好的去面对工作。

大学四年是充满回忆的,在这个美好的环境下,我造就了现在的自己,今后还需要不断的去打磨棱角,更好的面对生活。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自我鉴定5

我是xx学院xxxx年毕业的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是人力资源专业。除了专业知识之外,我能够熟练运用电脑办公软件,已取得英语六级,驾照,会计上岗证等技能证书,并通过了人力资源师三级的考试。性格开朗、乐于与人沟通,拥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同学相处和睦融洽,乐于助人,对工作认真负责,注重团队合作。大四开始到现在,我一直那边国美电器人力资源部门学习并负责招聘模块。在这期间,很好的学习了招聘的整个流程,除此之外,对人力资源管理其他模块的工作内容,也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一年的工作经验让我确信了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现在的我,希望能重新选择我的工作平台,从零学起,并我相信,以我好学、不怕累、坚持不懈的性格,一定能以最短的时间去适应和掌握,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成长。

工作细心,负责任;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善于学习和掌握新技能,有创新精神;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有团队精神。

本人活泼开朗,乐于与人相处,与身边的人相处融洽,极具团体合作精神,为人正直,工作认真,能吃苦耐劳,做事细致严谨。本人对待所做事的态度是:只要开始去做了,就一定要做好。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自我评价 篇9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自我评价范文一:

本人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就读于西南大学育才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光阴荏荏,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过去。在菁菁校园中,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友爱以及各方面的熏陶,使我获得了许多知识,懂得了许多道理。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我在掌握好学校课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课外读物,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本人性格活泼开朗、工作认真仔细、具有很好的亲和力,善于与人沟通、而且爱好广泛,爱好唱歌、写作、喜欢不断创新、追求新事物。

性格活泼开朗、工作认真仔细、具有很好的亲和力,善于与人沟通、而且爱好广泛,爱好唱歌、写作、喜欢不断创新、追求新事物。

在学习中,我会把知识的渴望当成我不断的追求,并且我要不断进步,因为我只是社会中那么不起眼的一粒沙子,我会努力修正我的一切弊端,将不利改为有利。

本人富有团队精神,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校期间学习刻苦努力,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团结同学,有耐心,乐于帮助他人,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由于是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不是很丰富,打算从基层做起,不断提升自己!我相信我的到来一定会给贵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

1.吃苦耐劳,诚实守信,敢想敢做是我的基本,积极进取是我的信念,“自强不息”是我的追求。

2.在莘莘学子中,我并非最好,但我拥有不懈奋斗的意念,足够的自信,愈战愈强的精神和忠实肯干的作风。

3.对事有自己一定的见解,能比较迅速接受新事物,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自我评价范文二:

总体而言,本人各方面表现良好。在过去的21年里,有峰也有谷,但基本上可以令自己、家人、老师、同学和朋友满意。

思想上,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和人民,不曾有过叛国叛党的言行举止。同时,积极接受并主动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力求跟上时代的步伐。

学习上,在大一第二个学期和大二第一个学期这一阶段,因主客观多方面原因,学习成绩不甚理想。但自大二第二个学期开始,本人专心于学生的角色,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同时,也在学校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理论水平和社会阅历都有长足发展。

工作上,大学期间,本人积极参与第二、第三课堂的学习与实践。曾担任班委、社团干事等职,与同学合作初涉商海,利用周末和寒假时间进行兼职,并于大三暑假期间,进入深圳联创实业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开展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实习生活。

本人专业为工商管理,大三期间,用心考虑了个人的职业规划。在参考多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综合个人的性格和兴趣,最终决定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在联系实习单位的时候,也矢志成为一名人力资源部的实习生。大四伊始,报名参加国家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培训和考核,力求在理论上亦有相当准备。

有理由相信,在人力资源管理这条路上,我可以走得很远。

生活上,本人作息规律,按计划进行健身运动,喜爱花草,懂得轻松生活以调剂学习和工作。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自我评价范文三:

光阴时间,三个月的时间转眼间就过去了。在这三个月里面,在领导和同事的指导下,向行业学习知识,向同事请教经验,传授工作技巧,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弱处。现在自己表现,有欣慰也有不足。认识并融入这个团队,学习是拉近距离、融入团队的最好办法,也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和魅力。

期间我认真刻苦、吃苦耐劳,有上进心。为人诚恳、虚心好学、能够正确对待、处理生活及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思想积极上进,接受能力和独立能力强,有很强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做事认真负责,有很强的责任心。有强烈的上进心、事业心,有很强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能很快融入集体。

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能够虚心向富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善于思考,能够举一反三。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可以虚心听取。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加时加班完成任务。能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同时,我严格遵守我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我脚踏实地的工作,努力做到最好,工作始终以“热心、细心”为准则。遇到不懂的问题,积极问同事,在同事的热心帮助下,问题很快就解决了,这简短的生活,虽然紧张,收获也很多。但给我的仅仅是初步的经验累积,对于往后迈出社会还是不够的。

通过我明白到: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个项目,在工作的过程中,如何去保持和团队中其他同事的交流和沟通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位资深人力资源专家曾对团队精神的能力要求有这样的观点:要有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合理的分工可以使大家在工作中各尽所长,团结合作,配合默契,共赴成功。个人要想成功及获得好的业绩,我牢记一个规则:我永远不能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团队利益之上,在团队工作中,会出现在自己的协助下同时也从中受益的情况,反过来看,自己本身受益其中,这是保证自己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我相信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胸怀会当凌绝顶的壮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我鉴定 篇10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体系建设 专业核心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力资源已逐渐超过物质资源、金融资源而成为核心资源,社会对人力资源从业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人力资源管理日趋走向国际化、市场化、职业化,各高校试图通过教学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以能力为导向的基础之上,如何立足于“专业核心能力”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建设,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

一、 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指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大多数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都由理论课和实践课组成,按功能来划分,可分为基本素质类课程、职业基础类课程、职业技能类、职业拓展课程组成,不同类型的课程的作用不同。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管理类应用性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体现了综合性、应用性、职业性等特点,但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主线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课与实践课结构不合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不足。大多数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都开设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开设人员招聘、人员培训与开发、绩效考评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但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较为薄弱,表现在以课程实训、课程实验、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衔接不够紧密,不能体现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实践课程设置重点不突出,培养的主线不够清晰,各门课程的课时大体一致,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缺乏针对性。

2在课程体系的组织实施中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够突出。高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不同专业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要求不同,开设的课程、课程体系的构成以及课程的组织实施方法也不一样,才能培养出独特的不易模仿的专业核心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主要核心课程的教学可采用基于项目(任务)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在项目教学中与实践的对接。但目前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管理类的专业课程沿袭于本科专业,受本科课程设置理念的影响,本着重基础、宽口径,加大学生就业适应面的指导思想,大多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占的比重较大,对职业技能的相关课程所占的比重小,加上有些院校专业技能课依托的实践教学条件较为缺乏,因此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够突出,难以在课程中得到应有的体现。

3特色少缺乏竞争力。各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大体一致,专业主干课程也基本相同,教学实训实践条件比较缺乏,这些方面的雷同,难以形成该专业的办学特色和竞争力。高职的人才培养要为区域经济服务,课程体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与区域经济的结合上。区域经济结构不同,产业布局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特定要求,创建特色课程,构建产学结合的课程模式是值得探索的主要途径。

[HTH]二、基于专业核心能力视角下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对策

(一)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构建要坚持“四个对接”

课程体系的建设要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因此,在开设课程之前先要对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胜任力展开调查,建立素质胜任力模型,在此基础上建构课程体系并组织实施,借鉴国内外的一些成功的做法,应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对接。

一是课程的建设要与市场的需求相对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市场需要从业者掌握什么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学校就开设相应的课程,才能适应市场不断发展的需要。例如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要求人力资源从业者必须掌握先进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技能,那么在课程设置上就要调整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增加一些信息化管理的课程,让课程体系的建设更加符合时代的需要、市场的要求。

二是课程的设置要与企业对职位的现实需要相对接。企业的现实需要是推动课程改革的直接动力,用人单位对从业者的工作要求随着业务的发展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课程建设要与企业现实需要进行对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三,有利于授课教师之间的竞争与提升。由于不同教师讲课风格不同,授课教师既有压力也有动力,学生对不同教师讲课风格的比较后反映出的喜爱倾向,推动教师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氛围,从而使得整个教学团队的职业指导水平整体提升。

第四,有利于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主要担任职业指导工作的是辅导员,他们与大学生朝夕相处,是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涉及學生的思想、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充分调动大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性地对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职业指导,提高了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也实现了职业指导教育的目标。

3结论

以二级学院为单位建设职业指导教学团队,便于结合学科、专业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全面协调教学、管理、实践等工作。同时,只有在学院级层面上,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多层次职业指导实践活动,针对学生的学业情况和个性特征“因材施教”,举行专项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技能拓展活动,实现职业指导的“个性化服务”。

参考文献:

[1]黄路明高校职业指导的探索与创新湖北社会科学2012(8)181-183

[2]崔明稳,李涛时代呼唤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中国成人教育,2013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我鉴定 篇11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人力资源管理也不断地在现代企业中受到了重视,

国家职业统计部门2010年“行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显示,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被国家列为十二种稀缺人才之一, 该行业存在着大量的人才缺口, 缺口大也就意味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薪资水平.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主题下,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高等教育对每一个国家来说都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 无论对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起着向导性的意义。美国的詹姆斯·杜德斯教授曾言:“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对高等教育和学习机会的需要和要求急剧增长的时代个人的教育和技能水平日益被看做是他们个人生活质量和强大社会实力的关键”地方院校作为培养地方人才的基地, 承担着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的责任, 因此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地方院校无论在自身职责和社会义务方面都为培养地方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才承担着巨大的责任, 并且在社会对人力资源人才需求量增加的新形式下, 地方院校应顺应潮流发展自身教育模式, 适合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形势。

作为我国最资深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研究和管理实践的最高学府,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招收人事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后, 陆续现在中国已有大约200所高等院校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其中地方性院校大约50多所, 但在大量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进入市场的同时,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现在就针对地方性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和对应人力资源岗位不相适应的原因予以分析, 并提出应对方案。

1 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现状分析

1.1 传统的教育方式缺少创新

曾任美国总统的亚伯拉罕?林肯在其签署的《莫里尔法》中指出:“平淡时代的那些信条己经跟不上风云变幻的现实。当现实中充满了困难, 我们必须勇往直前;当情况与以往如此不同时我们必须重新思索。”地方院校教育也一样, 我们都知道明天不可能和今天一样, 不断发展才是地方院校教育发展的硬道理, 因此我国的地方院校要想达到高质量的水平就不能墨守成规, 循规蹈矩而要不断创新、深入实践, 所以地方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要进行变革。现在中国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育具有很大的滞后性, 还在不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学思想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管理, 甚至只是借用重点院校的教学模式进行照本宣科, 丝毫没有体现地方特色, 缺少针对地方院校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所以这方面的开拓应成为地方院校课程建设的中心, 明显突出与重点院校的特色性是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的关键。

1.2 不突出教育的实践性

习近平在天津和地方院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座谈时, 问村官杨代显“情商重要还是智商重要?”杨代显回答“都重要”。习近平说, 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 更多需要的是做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能力, 也就是适应社会能力。老话说, 万贯家财不如薄技在身, 情商当然要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 所谓的情商就是需要不断地实践中提高。

1.2.1 地方院校教育过度侧重于理论

企业中的人力资源部门人员需要很强的操作性与实用性, 因此地方性院校就要相应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社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是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开发的结合, 而地方院校侧重对知识的讲解与传授, 缺少实践的培养。通过学校系统化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可塑性还是较强, 但在培养过程中却存在实践性与理论性不能平衡。

1.2.2 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效结合的原因

首先, 大部分管理的理论知识来源于国外, 并且基础管理知识的发展也是借鉴于国外的理论,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也只参考重点院校进行设计, 但在中国大环境情况下管理与国外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 所谓的需要中国化的管理, 并且地方院校教育应更具有对地方的针对性, 现在就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汲取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大大的脱节。其次,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就业方向趋向于私营企业, 而在中国大部分私营企业管理方式不规范, 这就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进入社会存在很大的不适用性。再次, 不同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差异性, 而地方院校教育的人力资源管理普遍存在着同一性, 这就不能适应不同行业的需求。最后,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 但由于它的特殊性的存在不便于实践,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包括企业的内部文件, 比如, 企业的薪酬制度、管理制度等, 而不便于实习生去接触内部文件, 这也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性的提高增加了难度。

1.3 各地方院校教育人力资源专业不具特色性

在今后的10年发展中, 各地方院校培养的学生是90后的一代, 虽然90后的一代遭受质疑, 但地方院校教育就要改正其缺点同时发展其优点, 那么90后的一代就是拥有自信、抱负、个性化的一代, 人力资源专业教育要立足学生的特点, 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上也要突出这一方面建设。随着大量学校增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问题, 地方院校在培养人力学生的目标、方向、结构、能力上基本模式与重点院校和地方院校都相同, 趋同现象十分的严重, 无论在课程建设、培养方案方面各地方院校都没有进行准确的定位, 各地地方性院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上并没有各自的特色, 而前面有简单概述, 不同行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要求是存在差异的, 而地方院校的这种同一性的教学方式无疑不利于学生也不利于市场。

1.4 地方性企业的忽视

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稀缺的情况下, 各个性质的企业都希望招收到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才, 地方性院校就可以为地方企业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 但是在各大地方所在地的企业并没有对地方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教育进行辅助, 而地方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地方企业的人才需求, 但由于地方性企业的不重视所造成的恶性循环无论是对于地方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教育还是地方企业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2 地方院校人力教育问题解决方法

2.1 教学改革

为什么地方院校教育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进入社会会受到冲击, 对地方院校进行课程改革, 教学方案方面的创新设计, 能很好的解决上述的课程与市场脱节及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 那么我们就要从人力资源人才需要何种能力的角度分析。

2.1.1 地方院校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综合素质培养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需要综合素质的能力并且需要大量跨专业的知识, 综合素质, 既包括专业的知识的深度也包涵学科领域的广度, 要在扎实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础上, 通晓财务、物流、营销、公共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并能同人力资源管理有效的结合。而地方院校的教师却只专而不通, 所教授的学科理论、科研都有一定的成就, 但是涉及面很窄这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地方性院校在师资力量竞争力不足重点院校的情况下, 地方性院校可以设法从市场上获取这方面的教师人才, 而不应只局限于职业教师。

2.1.2 地方院校对实践能力培养

以下就从学生、教师、政府以及地方企业四方面进行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分析, 也相应的解决了企业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

学生方面, 在对学生专业培养时还要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 地方性院校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培训更应注重应用性的培养, 这样才能避其所弊, 趋向于实用的针对性, 人力资源管理包含招聘、培训、绩效、薪酬、劳动关系等方面, 伴随着是中国企业管理会逐渐走向规范化的大趋势下, 将来一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要求更加趋向于专业化, 在这些模块中趋向于某一方面, 顺应发展潮流地方院校就要在对学生教育时, 进行方面的引导, 针对性的传授, 这样对于学生的未来规划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方面, 现在地方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能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由于中国的教育体系原因, 教师着重进行教学和教学科研项目却缺少人力资源在社会中运用的开发与管理的经历, 因此教师都相应的实践能力不足, 对于学生想通过教育提高实践能力就更加困难了, 所以中国地方院校应在培养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同时更加不能忽视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 这样对学生分析社会需求是拥有很强的指导性的。

从政府方面, 政府是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育的坚实后盾, 只有政府发挥其职能作用才能使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专业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得到保障, 政府在政治、经济发面都要给予支持。

企业方面, 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训中是关键性因素, 企业能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供广阔的平台, 但是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对于地方教育人才的培养缺乏关注性, 追其溯源, 地方性院校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大部分将服务于企业, 在重点院校不能实现的情况下, 地方院校正拥有这方面的优势, 可以与企业联系, 其中政府也要起一定的作用, 地方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与企业建立培养协议, 当然地方院校也要进行战略规划, 以什么样的模式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 比如, 对于自愿参加实践的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与为其提供实践的企业签订合同等方式进行双方共赢。

2.2 地方院校特色教育

2.2.1 教学战略的针对性

各大地方院校应结合自己的硬件与软件的基础上, 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特色性, 在人力资源各大模块的建设上, 注重方向上突出自身地方院校的特色, 而学校真正的竞争核心就是地方院校教育出来的学生素质, 而要是能够各大地方院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上突出特色也就更有利于地方院校学子的就业成才之路了。

2.2.2 地方建设特色性

各地方院校在发展特色时还需要结合所在地区的性质发挥各自的优势, 在地方院校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地区, 而要与当地的政治, 经济发展, 文化特色结合, 在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同时也发展了当地的经济, 特色性首先就体现在区别于重点院校的特色性, 体现自身的实践性、针对性。其次, 区别各自院校的特色性, 拥有各自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主打方向, 突出自身的专攻。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杜德斯达著.21世纪的人学[M].刘形主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246.

上一篇: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下一篇:北京市十三五规划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