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读书笔记3000字

2024-08-20

大学生读书笔记3000字(精选7篇)

大学生读书笔记3000字 篇1

最近读了一本关于企业成本控制的一本书,其中着重介绍了和物流相关的信息,对我个人很有启发。我将自己的想法记录如下!物流成本指物流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资源的货币表现,是物品在实体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在强调高品质和低价格的激烈竞争时代,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地组织物流活动,可以使企业以较低的库存水准和大量的输送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对物流成本的管理没有足够的认识。出于对物流成本管理的重大意义,我个人对我国的企业可以采用的物流成本管理模式探讨如下:

一、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是产品生产和流通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把供货商、生产商、销售商等在一条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企业联系起来进行优化组合,如何使生产资料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服务通过各个环节到达客户手中?这就是供应链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设计供应链系统时,应当在时间、生产资源和空间三方面对企业进行重新规划。时间上对企业的生产制造和供应流程进行重新分配,使产品的差异点尽量在顾客基本满意的时间点完成。在生产上集中所有的材料进行集中管理,使其成为一个整体,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并保证了企业充分的物资供应。空间上充分考虑生产区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理布局,缩短产品运输距离,避免不必要的库存,降低运输成本和储存成本。合理选定地址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供应链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寻找最佳的地理位置关系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大计。在选择位置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直接成本,客户位置、供应商位置。企业的供应商往往不止一家,即使同一种材料也有许多家供应商,根据企业制造流程合理安排物资的库存是非常必要的。从运输上看,尽量考虑相连性,即同种材料供应商的选择尽量在同一运输路线上。在库存方面,库房的位置应当与生产车间保持较短的距离,方便出货。

作为管理者,应该对供应链的运行进行绩效评定,根据目标的不同,所采用的指标也不尽相同,如果是只是为了降低物流成本,不需要过多考虑设备的利用率;如果是为了保证物流迅速进行,那么只要关注物资的流动速度就可以了

二、配送中心管理

配送中心是专门从事货物配送活动的经济组织,它集备货、理货、送货等职能于一身的专门机构。具体来说,配送中心的功能包括以下几点:储存功能,在企业的内部,为了更好地发挥企业生产的作用,配送中心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仓储设备;分拣功能,配送中心的服务对象包括企业内部各个生产部门和企业外部的客户,为了有效地进行配送,配送中心必须对收到的物资进行拣选,根据材料的用途和类型进行存储;集散功能,配送中心通过拥有的各种设施,将企业的所有物资集中到一起,然后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配送;衔接功能,配送中心把供应商,企业和客户连接起来,并通过储存的功能及时解决由时间差而引起的供需矛盾。

配送中心收到企业业务部门订单后,确定需要的物资种类和数量,检查现有的存储量,如果没有或者不足,及时向供应商发出订单,通常情况下,供应商很快供货,配送中心工作人员对此进行验收,检验是否与合同一致。对于收到的物资,工作人员必须对此进行分拣,有类别地地放到指定的仓库,进行存储。为了方便出货,配送中心必须对存储的货物进行必要的加工,比如将小包装换成大包装。配送中心的最终工作是出货,使用机械或人力将物资运送至各个部门或者客户手中,根据需要,合理地安排送货路线,机动灵活地进行送货作业。为了更好地实现配送中心的作用,应用科学的物流管理方法对配送中心的各项作业进行管理,保证配送中心发挥最大的效应,减少不合理的成本支出,保证物资的畅通流转。库存管理上有很多科学的管理方法,决定合理库存量的因素在于经营、生产、运输、购入时间和销售五个方面。

运输管理上主要运用节约里程法。节约里程法能够帮助企业在运输过程中缩短路程,节约运输成本。运用这种方法进行配送时,配送路线和车辆的安排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作出最短距离矩阵,列出配送中心到客户以及客户之间的最短距离;

(2)从最短距离矩阵中,计算客户之间的节约里程;

(3)将节约里程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4)按照大小顺序,组成配送线路图;

(5)按照上述方法逐次替代,得出最佳路线。这个方法比较适合稳定的客户,同时应当考虑道路状况。

进行物流配送中心管理时,必须注意存在的二律背反问题。即对于同一种成本的两个方面处于互相矛盾的关系当中,比如减少企业的库存量,势必使库存补充变的频繁,增加运输次数,提高了运输成本。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对物流成本的认识依然处在探索阶段,无法很好地利用物流成本管理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通过采用合理的物流成本管理模式,不仅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而且节约企业的资源,并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篇二:读书笔记3000字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化工111班 何小同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是一本以中国人为研究对象的关于研究人城乡变化的书,它是继全球畅销书《首先,打破一切常规》的又一本对于发现自身平凡的一本书,它旨在识别最普遍的人类的平凡,并告诉世人将这种平凡应用在个人和事业上,以致达到成功的表现。

现如今的人们是越来越自由了,虽不能说想干啥就干啥,但至少从就业到择业,以至于出国,存在主义的计划经济的“上帝”都不干预了。对于不少人,机会终于来了。从过去梦想不到的机会到过去梦想不到的成功。我们国家的社会整个都变了。

然而焦虑任然存在,听人摆布的痛苦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选择的迷茫和自由的焦虑。还记得“牧马人”吗?“牧马人”是痛苦的:那场浩劫断送了他的事业。然而。“牧马人”又能找到“安慰”,因为浩劫解释了他的结局。现在不同的是浩劫结束了,“上帝”也退休了,别人成功了,而如果你作为一个“牧马人”一度渴望而没能实现辉煌人生,那你连怨天尤人的机会都没有了,有的只是自责。这种痛苦恐怕不亚于当年得“牧马人”。难怪有人说人又陷入了自由的厄运。

何为成功?见仁见智。有学者曾这样定义:成功就是充分实现你的潜能。在外部条件给定的前提下,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准确的识别并全力发挥你的天生平凡。何为平凡?就是你天生能做的一件事,不费劲,却比其他一万个人做得好。如果说得概念一点,就是做一件事的持续的、近乎完美的表现。

尽管平凡如此总要,但人们历来并不太注意它,更妄谈珍惜和发挥。我们从小到大都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夸耀自身有点事不谦虚的陋习,做人应该谦虚,只有发现和改正缺点才是进步。这是否恰好与物尽其才有所矛盾呢?当我们只知道一味的去努力改正我们缺点的时候,那些注重平凡的人早已走在我们前面品尝到了胜利的果实,当然,缺点一点不在意也不好,应该适当加以控制就好,这才是最好、最有利于我们成功的做法。

那么我们如何来发现自身的平凡呢?首先,如果你想揭示你的自身才干,就请关注你对你所遇到的各种情形的自发的、悠然而发的反应。这些反应提供了

有关你自身才干得最好线索,他们揭示了牢固精神联接的位置。孙少安、孙少平这些默默为人生承受苦难的人们诚然,这是些富有戏剧性的例子,表明人们如何在危急时刻原形毕露。但生活中充满了较为平和的时刻,同样能引发具有歧视性的反应。你油然而生的反应固然揭示了你最清晰的才干线索,但你还要记住另外的三条线索:一是学得快,顾名思义就是你在学习的时候那方面的学习得最快,那么方面就很可能是你的平凡所在。二是满足,意思个就是说什么东西或者什么样的感觉让你满足,因为这样的满足感的来源也许就是你才干的又一样源头。三是渴望,渴望揭示了才干的存在,特别是你幼年时期就感到的渴望。一切只要你留心观察,细心分析你就可以发现你的平凡。

学得快提供了你识别才干的另一条线索。有时一个人的才干并不通过渴望而示意,由于种种原因,虽然才干就在你的身上,但你却听不到他的呼声,相反,在你后半生,某个事件将他突然点燃,如若你学习一种新技能特别快,就充分说明你具有某种强大的才干。

满足是揭示才干的最后一条线索,如前所述,你最强固的联结有一个结构性的特点,就是你使用他们时,会感觉良好。既然如此,如果你从事一项活动时感觉良好,那么你就很可能在使用一个才干。我们每个人的秉性都与众不同,因而我们对满足的满足的体验也会各不相同。在这里,作者建议密切关注那些似乎给你带来满足的情形。如果你能识别他们,你就朝准确的判断自身才干迈了一大步。

不假思索的反应、渴望、学得快和满足都是能帮助你发现自身才干的蛛丝马迹。当你为生活二奔波时,不妨停下脚步来,避开从你耳边嗖嗖吹过的风,转而倾听这些线索。他们将帮助你发现自身的才干。

《平凡的世界》一书中还介绍了平凡识别器的功能,也就是能够非常准确的识别你的平凡,并且告诉你,它是通过测试来完成的。“平凡识别器”意在帮助你提高你的观察精度,他向你提出一一配对的问题,捕捉你的选择,分析他们,揭示你的主导行为模式,继而告诉你,你的最大的平凡领域在哪里。

自古以来,人类笃信好就是坏的对立面,因而孜孜不倦地关注谬误与失败。医生们通过研究疾病来了解健康;心理学家们通过调查悲伤来了解欢愉;家庭顾

问通过探究离婚的原因来了解美满婚姻;世界各地的学校和工作单位鼓励我们每个人识别、分析和纠正我们的弱点,以求变成强者。此种忠告虽然用心良苦,却误入迷途。谬误和失败固然值得研究,但它们对什么是平凡却无言以告。平凡自有其自身的模式。

如果你想要在自己选择的领域中出类拔萃,并获得持久的满足,就必须了解自身特有的平凡。你必须精于发现、描述、应用、发挥和增强你的平凡。因此,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明白了这个道理,停止关注你的缺点,转而细细探究你的平凡,做一遍“平凡识别器的测试”,学会它的语言,发现你的平凡源泉。

世界上的人数以亿计,测试出来某两个甚至某几个人的才干主题完全一致这是有很大可能性的,然而你的行为和他们却并不完全一样,因为你有的并不只是这这个主题,你还有其他比较弱的主题没有在测试中显现出来,所以不要奇怪你的行为为什么会和其他人不同,这都是天生的“才干”在领导你的行为。所以一个人的才干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要忽视他,不然你会错过很多你想得到的东西的。

既然才干这么的重要,但为什么有的人不愿意研究自己的这种平凡呢?本书认为他们之所以不愿去发现自己的平凡,很大原因是因为他们不认识他们的真实自我有什么样的惊人之处。无论我们用什么名称,自卑感、不安全感这样的症状我们都不陌生。尽管不无成就,他们却仍会怀疑自己是否真如人们所想的那样富有才干。引起怀疑也许是运气或环境,而不是平凡造就的成功。你耳边老是有一个焦虑的声音:“你什么时候原形毕露?”尽管你的理智结论相反,但这话你却听进去了。这部分充分说明,为什么人们在被要求描述其自身平凡时,很少提及自身才干。相反,他们会谈到自一生中获得的身外之物,如证书、文凭、经验和奖励。这些是“证据”,能证明他们取得了进步,获得了一些可以拿出手的宝贝。本书并不是认为这种恐惧是完全消极的,毕竟不安全的反面是自满。然而,这本书提醒我们:如果由于害怕收获不丰盛而不去研究自己的平凡,就很有可能错失你的平凡。平凡并不是当然的产物,平凡也需要被珍惜和重视,然而我们却常常犯错,忽视了他的存在。从现在开始把握自己的平凡还为时未晚,发现你的平凡去寻早属于你的成功吧!篇三:大学生读书笔记3000字 《物流系统工程》读后感

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益,而物流渗透到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之中,所以物流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一大热点。通过阅读《物流系统工程》,重点分析了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等内容。

现代物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各环节统一起来,以信息管理为基础融合生产商、中间商、消费者三方为一体,通过合理的采购、仓储、包装、运输、销售、配送等功能活动,平衡物资供需之间存在的时间、空间、数量、品种、价格等方面的矛盾,高效运作社会生产的各环节,提高物资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现代物流学最为重要的观点之一就是认为上述现代物流的各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的,这个有机整体就是物流系统。因而,系统性是现代物流最基本的特性,尤其是在物流系统的规划、管理和决策过程中,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效益悖反现象,只有充分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才能寻求物流系统总体效益的最佳化。这正是物流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本书的内容知识系统、完整,作为操作性课程的教材,主要侧重了对物流系统工程中系统评价分析、系统模型、系统仿真及优化技术、系统决策等应用性知识的分析和阐述;各章中均明确提出“学习目标”、“关键概念”和“分析思考”,章节中结合模型列举了相应的算例,以帮助学习物流的同学 强化对算法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阅读,我感觉以物流成本控制及意义和物流成本管理、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作为重点。

首先:物流成本控制及意义。

物流成本控制是指运用预算的方法,设定成本费用标准,将实际物流成本(费用)与预算标准做比较,发现并纠正不利差异,提高经济效益。物流成本控制在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利于考核各部门业绩,巩固经济责任制。建立物流责任成本控制制度,把企业的物流运营过程划分为若干个责任单位,把物流成本控制的指标与业绩考核紧密联系,促使各责任中心尽其职责,共同为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费用水平而努力。其次,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物流活动占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通过物流成本控制,找出产生不利差异的因素,并消除这些因素,这样可以节约大量不增值的资源,用于其他增值

活动。第三,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整个市场竞争中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和一体化,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物流成本直接影响产品成本,良好的物流成本控制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许多问题:

(一)我国迄今为止尚没有完善的统一物流核算标准,也没有科学合理的综合管理框架。企业不同,物流成本的计算标准也不同,各企业所计算出的成本就缺乏相互对比的基础;企业内部计算物流成本的标准时常改变,缺乏统一明确的会计成本核算标准和整理方法,因此,对物流成本的计算是不完全的,进而影响了物流合理化的发展。(二)物流成本管理还没有超出财务会计的范围。从现代物流管理的角度看,我国企业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中,按职能为基础的成本核算体系将物流系统诸环节隔离分解,没有单独核算物流成本的会计科目,一般所有成本都列在费用一栏中,导致一些物流费用无法计量与控制,造成物流成本信息失真,从而形成“经济的黑色大陆”和“物流冰山”。

(三)企业对物流成本管理重视不够。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厂商把经营重点都放在生产和销售环节上,对物流管理比较粗放。为了寻求更多的效益,目前很多商家都十分重视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想方设法从这两个环节中找利润,却往往对物流中潜在的利润视而不见。企业也没有设置和配备正规的负责物流会计的机构和人员,有的公司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工作完全委之他人(物流专业人员或销售、生产部门)(四)力量分散。许多企业很难同时在生产、采购、运输、仓储上达到规模经济,也没有建立起多批次、小批量物流系统,没有注意到机构之间的壁垒。如支店之间的壁垒已成为降低成本的障碍,同时造成资源闲置。

最后: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

(一)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健全企业物流管理体制

企业降低物流成本首先要从健全物流管理体制入手,从组织上保证物流管理的有效进行,要有专司物流管理的部门,实现物流管理的专门化。树立现代物流观念重新审视企业的物流系统和物流运作方式,吸收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寻找改善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的最佳途径。

(二)优化内部作业流程,降低短驳储存费用

由于产品出厂流程设置的原因,公司有大量的固体产品出厂前需要中转储存,减少短驳总量和控制二次短驳是销供公司和事业部的共同目标。在减少短驳总量方面,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相关产品扩大了自有仓库的存储量,或者利用闲置的设备仓库加以储存,大大减少了产

品短驳量。在控制二次短驳方面,一是严格按流向安排储存仓位,如走铁路的,一律安排在铁路仓库,走水路的安排在内河仓库。二是能够直驳的一律直驳,如内河运输的产品,按惯例需先短驳入库再装船,现都改为直接短驳装船。

(三)合理布库减少原料周转倒运次数,提高库存保管效率 结合生产工艺流程布局,合理安排各工序消耗原燃料的存储库,选择最优布库方案,减少原燃料周转倒运次数,严禁非特殊原因的二次、三次倒运。在保证物资供应及时性前提下减少设备备件等辅材的库存点,推行库存管理abc分类管理法,搞好库存物品种类的重点管理和库房安排,提高保管效率。(四)加强企业内部信息沟通,合理组织生产

确定物流管理组织内各单位职责范围,明确物流组织中采购、仓储、运输、计划、生产相互间的分工协作关系,通过每日生产早调会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合理组织生产。目前八钢所属矿山资源不能满足产能需要,需外购原料,而外购原料品位、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遇原料涨价、资源匮乏原供应地供量不足时,会新增原料来源地。制造管理部作为公司生产、技术组织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原料来源,了解各方来料情况,积极做好前期实验,为指导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并根据实验效果做出决策,制定下一步采购运输计划,防止采购大量质次价高原料入库,减少损失浪费。

(五)加强采购入库物资的计量、质量管理

大学生读书笔记3000字 篇2

一、读书笔记形式的指导

传统的读书笔记大多采用做批注、摘抄好词好句及写读后感的方式。这样操作,时间长了,学生会失去兴趣。我们在传统的读书笔记形式上创新,教给学生多样的呈现方式,让学生根据书本特点采用自己喜欢的表达形式。

1. 绘本式

在阅读的书里,有许多书配有插图,也有文字表达耐人寻味却不配插图的。我们引导学生把画画与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用图画配文字的形式再现书中的某一人物或情节。如读《埃米尔擒贼记》之前,我们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读完书后,把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画面画下来,可以结合插图,可以自己创造,并为图画配上相关的信息。这样图文结合的形式,学生乐于尝试。

2. 粘贴式

制作读书笔记的时候,有时候觉得一个栏目要写的内容较多,但是这个栏目的空间有限,我们就让学生把要写的文字先写到便利贴上,再一张一张叠起来粘贴到读书笔记本上,由于便利贴小巧,又有多种色彩和形状,很受学生欢迎。做科普读物读书笔记的时候,学生会收集一些图片,那也可以贴在相应的栏目里,作为文字的补充。为了美化,有些学生还喜欢根据内容贴相对应的活动照片、风景图片,这都值得肯定。

3. 表格式

顾名思义,就是读书笔记采用表格的形式。学生在阅读中根据预设表格,边读边思考,边归纳边整理。如《春田狐的爱》一书的阅读,可以就自己对狐狸的印象设计一份表格,填写自己原先对狐狸的印象以及阅读本书后对狐狸的新印象。

4. 评星式

评星式的读书笔记,一般包含以下栏目:

5. 小报式

所谓小报式读书笔记,一般要求版面设计比较精美,内容丰富,书写端正,画面清晰,作品完整,可以用来展览,或者用于教室布置,也可以用作收藏。小报式笔记相对费时,但往往有机会得以打印与展示,学生参与兴致高。

除了以上罗列的几种,读书笔记的形式还有很多,比如提纲式、漫画式等。这几种形式可以单独成为读书笔记,也可以几种形式组合在一起成为一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形式可以随着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课外读物不同风格而变化,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挖掘。

二、读书笔记内容的指导

形式为内容服务,读书笔记做得好不好,最主要的是内容。读书笔记里可以安排哪些内容,怎样把内容展现出来,这些也需要教师的指导。读书笔记内容的指导,我们主要关注两个方面。

1. 主要栏目的设计

做读书笔记初期,建议教师和学生一起设计读书笔记的栏目,这样既能降低做读书笔记的难度,又能教给学生栏目设计的技能。比如,读《昆虫记》,根据这本书的内容,我们设计四个栏目。栏目一:昆虫小名片;栏目二:作家笔下的昆虫;栏目三:我笔下的昆虫;栏目四:昆虫小百科。做读书笔记的时候,可以把这四个栏目都做进去,也可以择选其中几个,或者增设其他栏目。因为有栏目预设,学生知道怎么去做这份科普读物的读书笔记了。

当学生初步掌握如何设计读书笔记栏目后,教师就开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栏目。如《鼹鼠的月亮河》,有的学生设计了“美丽的月亮河”“米加的梦想”“友情的温暖”“美好的结局”等栏目,都很有创意。

2. 阅读任务单的提供

阅读任务单,能为学生提供阅读思考的路径,提示他们思考什么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思考,沿着怎样的思路思考,等等。这样,学生就可以依据任务单的形象提示去完成读书笔记。根据课外读物的不同,我们提供的任务单也是不一样的。

(1)指向关注人物形象的任务单

小学生阅读的材料大多是儿童文学,这类作品一般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有调皮捣蛋的,有善良天真的,有幽默搞笑的,也有可亲可敬的,这些丰富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看完一部作品时的印象有些凌乱,阅读这类作品时,提供设计“人物名片”“人物小档案”“我来描述你来猜”“人物关系图”等任务单。学生能根据人物特点进行描述,说明学生已经读懂了这本书,并且把这个人物的形象记在脑海里了。

(2)指向把握文本内容的任务单

在阅读了整本书后,需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整体的把握,这时,可以提供图式化的任务单,以帮助学生对书本内容有整体的感知,使做读书笔记的过程变得既有趣又有效。如阅读《爸爸变小记》,提供如下阅读对照表:

(3)指向故事情节的任务单

故事情节是小说阅读的要素之一,学生在读整本书的时候,最先关注的一般是故事情节,印象最深的最想聊的也是故事情节。教师针对故事情节特点提供学习任务单。比如,阅读《淘气包埃米尔》,让学生填写“心情日志”:

三、读书笔记写法的指导

不管是做哪种类型的读书笔记,写法的指导不容忽视。比如,做批注式读书笔记,教师要指导学生做批注之前想好怎样表述简明,关键词是什么,想好后再写。如果是借阅的书,要做批注,就要写到便利贴上,夹在那一页里。再如,摘录式读书笔记,可以把书里的精彩观点、名言警句等摘抄下来,以备将来选用。摘录后,不能忘记写上摘自什么书及页码,还要记下书的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日期。

难度相对较高的是小报式读书笔记的写法指导,我们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读书感想、读书体会及读书收获写出来。要把这些内容表达出来,除了认真地读懂原作,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表达技巧,让学生根据书本特点去发现表达规律,学会迁移运用。如何表达,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联结生活法

儿童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富有情趣的情景画面以及触动心弦的语言。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读好这些语段,并能联想自己的生活情景,借用文本中的特色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一个体验。如《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当学生读到爸爸变小后,妈妈让他每天待在杨哥的口袋里监督他上学,同时还发生一系列有趣而又神奇的事情。学生读的时候心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读完后,就让学生想象:如果你的爸爸变小了,会发生什么事呢?做读书笔记的时候,就可以写一写。

2. 人物速写法

故事阅读中,总有让读者印象深刻的人物。读完故事后,每个孩子对人物的理解和认识角度也是各有不同的。我们由学生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去设计人物名片,可以是人物的外貌变化描述,可以是人物的性格内心描写,也可以是人物主要经历的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写。读《精灵鼠小弟》,我们就尝试让学生设计人物名片。学生的读书笔记上出现了鼠小弟、野茉莉等人物多样化的名片。毫无疑问,学生的读书笔记内容也丰富多了。

3. 换位想象法

想象自己是一名记者,对书里自己感兴趣的人物进行采访,然后尝试用被采访者的语气回答问题。或者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人物,根据故事情节发展,自己会有哪些经历,把它写成日记。还可以给书里自己尊敬的或者喜欢的人物写信,请教问题或者提出建议。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同书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如阅读《窗边的小豆豆》,做读书笔记的时候,可以和书中的小林校长或者小豆豆对话,然后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进行回答。换位想象,不失为表达的一个好方法。

4. 故事续编法

我们读任何一本书,总会进入故事中与书中人物一起快乐,一起难受,一起担心,总会带着自己的人生经验产生不同的体验或认识。学生读故事也一样,总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联想。针对此,我们引导学生想象,想象你就是这本书的作者,描述一下书中的人物在本书诞生之前的几年或之后的几年发生了什么。如阅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教师引导学生用上一段或者两段话,写一写鲍雷伊以后还会给汉修先生写什么信,学生兴致较高。

总之,学生做读书笔记,教师要精心指导,当学生掌握一定技能后,再慢慢地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要及时通过实物投影进行展示与交流,让大家在互相观摩中学习。对于优秀作品,通过发喜报、上传家长群及张贴到班级展示园里进行奖励。读书笔记交流后,学生可以再次修改完善,修改后的读书笔记,继续予以加分,让学生尝到努力后的喜悦,激发他们保持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如何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篇3

一、读书笔记形式的指导

传统的读书笔记大多采用做批注、摘抄好词好句及写读后感的方式。这样操作,时间长了,学生会失去兴趣。我们在传统的读书笔记形式上创新,教给学生多样的呈现方式,让学生根据书本特点采用自己喜欢的表达形式。

1.绘本式

在阅读的书里,有许多书配有插图,也有文字表达耐人寻味却不配插图的。我们引导学生把画画与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用图画配文字的形式再现书中的某一人物或情节。如读《埃米尔擒贼记》之前,我们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读完书后,把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画面画下来,可以结合插图,可以自己创造,并为图画配上相关的信息。这样图文结合的形式,学生乐于尝试。

2.粘贴式

制作读书笔记的时候,有时候觉得一个栏目要写的内容较多,但是这个栏目的空间有限,我们就让学生把要写的文字先写到便利贴上,再一张一张叠起来粘贴到读书笔记本上,由于便利贴小巧,又有多种色彩和形状,很受学生欢迎。做科普读物读书笔记的时候,学生会收集一些图片,那也可以贴在相应的栏目里,作为文字的补充。为了美化,有些学生还喜欢根据内容贴相对应的活动照片、风景图片,这都值得肯定。

3.表格式

顾名思义,就是读书笔记采用表格的形式。学生在阅读中根据预设表格,边读边思考,边归纳边整理。如《春田狐的爱》一书的阅读,可以就自己对狐狸的印象设计一份表格,填写自己原先对狐狸的印象以及阅读本书后对狐狸的新印象。

4.评星式

5.小报式

所谓小报式读书笔记,一般要求版面设计比较精美,内容丰富,书写端正,画面清晰,作品完整,可以用来展览,或者用于教室布置,也可以用作收藏。小报式笔记相对费时,但往往有机会得以打印与展示,学生参与兴致高。

除了以上罗列的几种,读书笔记的形式还有很多,比如提纲式、漫画式等。这几种形式可以单独成为读书笔记,也可以几种形式组合在一起成为一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形式可以随着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课外读物不同风格而变化,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挖掘。

二、读书笔记内容的指导

形式为内容服务,读书笔记做得好不好,最主要的是内容。读书笔记里可以安排哪些内容,怎样把内容展现出来,这些也需要教师的指导。读书笔记内容的指导,我们主要关注两个方面。

1.主要栏目的设计

做读书笔记初期,建议教师和学生一起设计读书笔记的栏目,这样既能降低做读书笔记的难度,又能教给学生栏目设计的技能。比如,读《昆虫记》,根据这本书的内容,我们设计四个栏目。栏目一:昆虫小名片;栏目二:作家笔下的昆虫;栏目三:我笔下的昆虫;栏目四:昆虫小百科。做读书笔记的时候,可以把这四个栏目都做进去,也可以择选其中几个,或者增设其他栏目。因为有栏目预设,学生知道怎么去做这份科普读物的读书笔记了。

当学生初步掌握如何设计读书笔记栏目后,教师就开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栏目。如《鼹鼠的月亮河》,有的学生设计了“美丽的月亮河”“米加的梦想”“友情的温暖”“美好的结局”等栏目,都很有创意。

2.阅读任务单的提供

阅读任务单,能为学生提供阅读思考的路径,提示他们思考什么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思考,沿着怎样的思路思考,等等。这样,学生就可以依据任务单的形象提示去完成读书笔记。根据课外读物的不同,我们提供的任务单也是不一样的。

(1)指向关注人物形象的任务单

小学生阅读的材料大多是儿童文学,这类作品一般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有调皮捣蛋的,有善良天真的,有幽默搞笑的,也有可亲可敬的,这些丰富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看完一部作品时的印象有些凌乱,阅读这类作品时,提供设计“人物名片”“人物小档案”“我来描述你来猜”“人物关系图”等任务单。学生能根据人物特点进行描述,说明学生已经读懂了这本书,并且把这个人物的形象记在脑海里了。

(2)指向把握文本内容的任务单

在阅读了整本书后,需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整体的把握,这时,可以提供图式化的任务单,以帮助学生对书本内容有整体的感知,使做读书笔记的过程变得既有趣又有效。如阅读《爸爸变小记》,提供如下阅读对照表:

(3)指向故事情节的任务单

故事情节是小说阅读的要素之一,学生在读整本书的时候,最先关注的一般是故事情节,印象最深的最想聊的也是故事情节。教师针对故事情节特点提供学习任务单。比如,阅读《淘气包埃米尔》,让学生填写“心情日志”:

三、读书笔记写法的指导

不管是做哪种类型的读书笔记,写法的指导不容忽视。比如,做批注式读书笔记,教师要指导学生做批注之前想好怎样表述简明,关键词是什么,想好后再写。如果是借阅的书,要做批注,就要写到便利贴上,夹在那一页里。再如,摘录式读书笔记,可以把书里的精彩观点、名言警句等摘抄下来,以备将来选用。摘录后,不能忘记写上摘自什么书及页码,还要记下书的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日期。

难度相对较高的是小报式读书笔记的写法指导,我们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读书感想、读书体会及读书收获写出来。要把这些内容表达出来,除了认真地读懂原作,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表达技巧,让学生根据书本特点去发现表达规律,学会迁移运用。如何表达,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联结生活法

儿童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富有情趣的情景画面以及触动心弦的语言。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读好这些语段,并能联想自己的生活情景,借用文本中的特色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一个体验。如《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当学生读到爸爸变小后,妈妈让他每天待在杨哥的口袋里监督他上学,同时还发生一系列有趣而又神奇的事情。学生读的时候心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读完后,就让学生想象:如果你的爸爸变小了,会发生什么事呢?做读书笔记的时候,就可以写一写。

2.人物速写法

故事阅读中,总有让读者印象深刻的人物。读完故事后,每个孩子对人物的理解和认识角度也是各有不同的。我们由学生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去设计人物名片,可以是人物的外貌变化描述,可以是人物的性格内心描写,也可以是人物主要经历的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写。读《精灵鼠小弟》,我们就尝试让学生设计人物名片。学生的读书笔记上出现了鼠小弟、野茉莉等人物多样化的名片。毫无疑问,学生的读书笔记内容也丰富多了。

3.换位想象法

想象自己是一名记者,对书里自己感兴趣的人物进行采访,然后尝试用被采访者的语气回答问题。或者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人物,根据故事情节发展,自己会有哪些经历,把它写成日记。还可以给书里自己尊敬的或者喜欢的人物写信,请教问题或者提出建议。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同书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如阅读《窗边的小豆豆》,做读书笔记的时候,可以和书中的小林校长或者小豆豆对话,然后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进行回答。换位想象,不失为表达的一个好方法。

4.故事续编法

我们读任何一本书,总会进入故事中与书中人物一起快乐,一起难受,一起担心,总会带着自己的人生经验产生不同的体验或认识。学生读故事也一样,总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联想。针对此,我们引导学生想象,想象你就是这本书的作者,描述一下书中的人物在本书诞生之前的几年或之后的几年发生了什么。如阅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教师引导学生用上一段或者两段话,写一写鲍雷伊以后还会给汉修先生写什么信,学生兴致较高。

总之,学生做读书笔记,教师要精心指导,当学生掌握一定技能后,再慢慢地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要及时通过实物投影进行展示与交流,让大家在互相观摩中学习。对于优秀作品,通过发喜报、上传家长群及张贴到班级展示园里进行奖励。读书笔记交流后,学生可以再次修改完善,修改后的读书笔记,继续予以加分,让学生尝到努力后的喜悦,激发他们保持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赋能读书笔记3000字 篇4

上周见到这本书中文简体版时,发现书名被翻译成了《赋能》,我顿时又自卑起自己的英文水平来,虽然我当时看的内容不多,但我对书的理解怎么就和赋能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呢。当项目组MM建议我看看时,我心里是抵触的(不愿正视自己的弱点,人之常情)。但又盛情难却,当我拿起书下意识地看出版社时,中信出版社几个字眼让我的心情更是沉到了谷底。

书看完后,第一感觉是中信出版社经管类翻译书籍在读者界差评级口碑绝非浪得虚名;第二点是对个人英文水平找回了些信心,靠对自己中文水平的自信,基本判断是这个美军四星将军讲故事或者说缀句成篇的水平真是相当凑活。如果这个文字表达能力代表了美军四星将军的作战水平,我想我朝军队和人民都应该可以松一口气了。想起一句歌词,普通话教我学会不普通,这里美军四星上将的普通话水平很普通,对还没读而正准备这本书的人来说,这本书将是帮忙提升逻辑思考、抽丝剥茧能力的好素材。

但大家都知道,一个人的普通话好不好,和他的思维有没有深度没有直接关系,也不是评价他想表达的观点是否有亮点的标准。因此当跳出表达形式来说核心内容时,这本书的很多观点还是值得学习的,尽管大家都知道知易行难。闲淡扯得有点多了,马上言归正传。

还是从作者说起,StanleyMcChrystal,毕业于西点军校,美军退役四星上将。2010年7月退役前,曾担任北约驻阿富汗国际维和部队及驻阿美军的最高指挥官。因击毙基地组织领导人阿布·穆萨布·扎卡维,受到外界一致好评。退役后,担任耶鲁大学杰克森全球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并且创立了自己的顾问公司。

这本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商场如战场”。这是一句老话,由一个战地指挥官把战场上得到的教训转化成为企业经营的理念而来,在其他书中并不能经常看到。本感想文字表述部分只讲“战场”部分,对“商场”部分的理解见后附的思维导图。

联合特种作战部队(JointSpecialOperationsTaskForce)是美军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初“鹰爪行动”后组建。在那次任务失败后,美军下决心打造一支可以随时有效应对来自世界任一角落威胁的快速反应部队。联合特种作战部队囊括了美军现有最精锐力量:三角洲、游骑兵、海豹突击队和陆军特种兵等,自组建之日起,就攻无不克、战功卓著。在历次重大任务中,包括入侵格林纳达、活捉巴拿马总统诺列加、海湾战争中收复巴格达等,该部都是主力之师。

但当StanleyMcChrystal于2003年就任美军驻伊拉克联合特种作战部司令官的时候,他却发现自己面临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场。其时萨达姆政权已被推翻,美军主要对手已从伊政府军转变为伊拉克“基地”组织。这时美军士兵人人都武装到了牙齿,“基地”武装分子装备、人员看上去都是一群乌合之众。按说美军应该是摧枯拉朽结束战斗,事实是基地组织的打法让美军吃够了苦头,将美军拖入一个有别于越南战场的新泥潭:

1.基地组织的战略战术无规律可循,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调整。运用起来变化多端、神出鬼没。比如:发现美军装备有夜视镜,具有夜战优势,经常搞夜间突击。于是他们就反其道而行之,白天隐藏在民宅,晚上散到野外睡大觉,让美军屡屡扑空。

2.基地组织并无传统意义上的组织架构。整个组织结构看起来更像一种网状结构(networkorganization)。看似混乱无序、但是打起仗来却收放自如,随时可以撒得出、收得拢;进可攻、退可守。

3.基地成员之间互相联系,信息在整个组织内部流动起来非常快速、毫无障碍。组织头目和成员每一个人都能掌握大量信息,每一个人都具有同样的危险性。头目和成员之间也无清晰界限,每个人都可能是个领导。美军靠斩首行动打掉了很多基地头目,但是最后却是没啥卵用。

面对这样的对手,美军疲于奔命、防不胜防。后来美军在伊战场一度单月阵亡人数突破1000,完全超过了战争初期和伊拉克正规部队作战的伤亡。问题到底出在哪?经过反思,McChrystal认为问题根本出在美军自身组织模式上。

首先,联合特种作战部队组织机构日益臃肿,涉及部门多,官僚主义盛行。CIA发现了基地分子行踪,需调用无人机前往轰炸,等完成了冗长的审批签字流程,敌人早就无影无踪了。

其次,各部门虽都在联合特种作战部统一指挥下作战,但相互间信任度不够、信息缺乏互通,基本上属于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海豹突击队从战场缴获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带回后方,但无人重视、束之高阁。等后来重新发掘时,其价值早已失效。

现代战争环境下,宝贵机会都是稍纵即逝。就这样,美军迟缓的决策和不畅的内部沟通屡屡贻误战机。该怎么办?痛定思痛,McChrystal给出的解决方案:向对手学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第一步:打破组织水平边界与外部边界

首先,统一所有人的思想。大家无论来自哪个部门,都必须具备共享意识(SharedConsciousness)。到了战场上,每个人都要认清团队的使命何在?大家到底是在为何而战?团队的共同目标到底是什么?(Commongoal&purpose)。通过大会小会等各种渠道,把共享意识向每个人反复灌输。

其次,让信息在组织内部真正畅通无阻地流通起来。为了实现这个目的,McChrystal拆除了所有办公室隔断,让所有人共同聚集在一个开放式的办公区间办公。物理上边界的消除有助于消除人们头脑中的思维边界。

同时McChrystal召开O&I会议(Operations&Intelligence),前所未有地增加了内部信息透明度,让所有信息真正地畅通起来,也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真正看到了事件全局,帮助他们做到了系统性思考。对于**情报泄密的风险,McChrystal专门在书中指出:实践证明,这种大范围、全透明方式共享信息所带来的战场先机远远超过了因为情报泄密所带来的损失。

最后,为了打破水平和外部组织壁垒,McChrystal还对团队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做出改革,把传统的管理和控制型(Command&Control)组织结构改变为团队型组织结构(TeamofTeams)。让团队和团队互相之间可以无缝连接、高效合作。

第二步:加深跨部门信任感和联结性

要实施好团队型组织架构的基础是团队之间相互的信任感(Trust)和联结性(Connectivity)。美军用两大制度来保障这个目标的实现:

第一个叫人员嵌入(EmbeddingProgram):这个有点类似于部门之间的人员交换项目,每个周期通常为期6个月,以此来加强部门联系,以及帮助部门如何站在其他部门的立场来思考问题。

第二个叫关键联络官(LinchpinLiaisonOfficer):这个是部门之间互相派出的常设联络人,其人选要求必须是原部门的杰出精英。这些关键联络官都得到充分授权,在关键时候可以代表派出部门做决策。通过上面两种办法,各部门之间实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第三步:权力下放,对一线部门充分授权:现代战争中取胜的关键是速度。决策流程的分秒迟缓可能就带来重大战机贻误。因此,一线部门需要在得到一定授权并充分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及时决策(EmpoweredExecution)。

旧组织模式下是下属负责提供信息供领导决策。但在联合作战部,这个模式被颠覆成了领导负责提供信息,下属通过对现场实际判断负责决策。不过,对下属也不是单纯放权,而是基于两个前提上:第一,团队成员都要确保可以充分接触到所有信息,并能够在共享意识下进行系统性和全局性思考;第二,领导者对团队成员做了足够的培训和辅导(Training&Coaching),帮助提高他们的有效决策能力。

通过以上变革,美军一改往日臃肿迟缓的形象,开始变得像对手一样机动灵活。到了2006-2007年间,美军在拥有和之前同样资源的前提下,任务的行动速度比之前快了17倍,并成功扭转了战场局势。猎杀基地三号人物扎卡维、击毙本拉登和解救菲利普船长均是联合特种作战部组织改革后的经典之作。

最后要是说的是,世界上并没有一个组织模式的万灵药。对组织而言,无论周遭环境如何变化,下力气打造自身的适应性(adaptability)和韧性(resilience),才是能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的最好武器。而要打造这两项能力,最关键的是要做到两点:建立无边界组织,让信息在组织内部充分流动,锻炼每个组织成员的全局性和系统性思考能力;对组织成员赋能和放权,锻炼每个成员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决策能力。

《我的奋斗》读书笔记3000字 篇5

工商0902 刘晶晶 2201090209

希特勒的《我的奋斗》,有人称它是“当代蛊惑人心之杰作”,也有人说是“20世纪灭绝人性的罪行录”。但无论怎样争议,这中间所透射出的“超强意志力和奋斗精神”,你是无法回避与否认的。

无论是好是坏,历史总能留有它借鉴与启示的地方:客观地说,希特勒写这个是明显的带着个人主观色彩的。他站在他自己、日耳曼人、德国工人党的立场上来叙述他的所见所感。该书第一部分相当于是希特勒对他二十多年的一个小自传,而在这个自传中穿插着对德国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思考。

希特勒是一个高傲的日耳曼人,他怀着对日耳曼民族高傲的自尊与自信,极力推崇着在欧洲大陆扩张日耳曼民族的领土,推崇压缩犹太人的生存空间,推崇建立强权政府。

希特勒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民族主义者,他推崇民族的纯化。在这个方面,他十分欣赏犹太人。犹太人在失去国家后的几千年,一直保持着种族的纯化,而且他们通过教育、财产继承一直在低调的维持着他们独有的生活方式。犹太人在欧洲没有独立的生存空间,他们生活在各个民族之间,所以他们为了生活,就为各个民族服务,而与此同时也在摄取着各个民族的资源。

希特勒认为犹太人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成就,很大一点上是犹太人对自身种族的纯化。所以希特勒推崇日耳曼民族的纯化、排斥其他民族,主张在欧洲大陆扩张日耳曼民族的居住领土。殖民道路被希特勒认为是堕落的,太多的殖民地掺杂着当地的人种,损坏了殖民者民族的先进性。他甚至主张可以和英国妥协,不干扰英国的殖民政策,作为交易,英国同意德国在欧洲大陆的扩张。这也许可以解释他之后对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侵略。他对犹太人有很大的仇视,而这些仇视来源于犹太人在欧洲的优势地位。犹太人控制着当时的社会民主党,控制着舆论,控制着国家的经济,也控制着当时的议会政府。也许是因为犹太人控制了维也纳的绝大部分社会资源,致使希特勒在维也纳郁郁不得志,所以他才找出千百般的理由来排斥当时在欧洲占有优势的犹太人。犹太民族是日耳曼民族复兴道路上最大的障碍,所以他把复兴日耳曼和排斥犹太人结合了起来。维也纳当时的议会政府在政策方面的长议不决,在事态变化方面的反应缓慢让希特勒非常的不满。他认为英国式议会政府不适应德国,德国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政府来实现日耳曼的复兴。其实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很难去理解希特勒的思想,不要说中国人,恐怕美国人未必能够理解,尽管美国人和德国人都属于西方人,我们受到的是传统儒家思想的教育,我们可以理解国与国的差别,可以宣传爱国主义,可是种族主义注定在中国没有生存的空间,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民族大融合打乱了种族与种族之间的差异,再加上宣扬这类的东西无异与搞分裂主义走到同一阵线上,这使得崇拜希特勒的人真的很难做人:如果说把希特勒的照搬,不但在国内没人支持,政府也会严厉制裁这类人,如果说希特勒的说法是错误的,那么何必又要崇拜他呢?希特勒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人,他从奥地利的流浪汉攀登到纳粹德国总理的宝座。希特勒是一个勇敢无畏的士兵,他在“一战”中两次负伤并且荣获很少授予普通士兵的一级铁十字勋章。希特勒是一个冒险家,他孤注一掷发动慕尼黑啤酒馆政变。希特勒是一个天才的演说家,靠两片嘴唇煽动起在“一战”后受

到不公正待遇的德国人民心中复仇的火焰。希特勒是一个机会主义者,在洞悉英法绥靖主义倾向之后武装占领莱茵兰。希特勒是个慈祥的“父亲”,没有后代的他亲切地对待身边的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仆人。希特勒是一个素食主义者,为了保护动物,他甚至颁布了法令要求人道地杀死龙虾。希特勒是战争魔王,他给欧洲古老的反犹传统画上了惊叹号。希特勒是个在军事上过分自信的失败者,两条战线将他的帝国带入了坟墓。第三帝国的子民称他为“我的元首”,在这之后,几乎所有人都称他为“二战元凶”。用一分为二的历史观来看,1939年9月之后希特勒绝对是罪恶的。他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让人类文明遭受重创。战争罪可以认为是战败的代价,但大屠杀则是不可辩驳的滔天罪行。威廉二世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也让人类文明遭受了重创。为什么人们不说威廉二世是魔鬼呢?因为威廉二世没有迫害犹太人,而希特勒杀掉了世界上一半的犹太人。如果希特勒侵略波兰、法国和苏联等是国家利益矛盾冲突使然的话,那么残酷迫害犹太人就是不折不扣的罪恶。

但1939年9月之前阿道夫·希特勒却是辉煌的。他在14年内把一个不到100人的小党发展成德国第一大党。他通过44年的不懈奋斗,当上德国总理,一年后又成为元首,完成了对德国国家政权的绝对控制。他重建德国的武装力量,振兴德国经济,让德国重新崛起,在军事和经济上再次位居世界前列。他运用国际政治机会,扩大了德意志帝国的版图。如果希特勒在1939年9月意外死亡,也许他将以伟人的身份载入世界史。因为,德国的强大是人类的光荣,而绝非耻辱。

《我的奋斗》的第一部是希特勒1924年在狱中写成的,出狱后完成第二部,问世于1925年。该书日后就成了第三帝国的蓝图。后来,“啤酒馆政变”、九个月的刑期和《我的奋斗》也就成为希特勒的政治生涯的资本。希特勒利用狱中的时间口述他的政治与精神宣言《我的奋斗》。也成为后面自己与一批人奋斗路上的方向。各种社会条件逐渐成熟等种种都构成了“80后”在早年即成功的必要条件。80后伙伴有特立独行,有活力,从不畏惧失败,实现自我的渴望、独特性的需求、但是,方向是否明确,目标是否明确,价值观是否明确却是一个长线困扰奋斗的课题。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工厂,用来生产奋斗路上信心的力量,而生产这种力量的根本元素,却是你价值观中,对于生命意义上的使命与信念的思考。

而且写此文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快感:当那些狂热的人们知道自己心目中的希特勒,与真正的希特勒的差别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完全走向反面的时候,是怎样一种大惊失色,又是如何调节这混乱不堪的逻辑?我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并且是无法避免的。竞争是人类的本性,使人与生俱来的,没有人可以逃脱。竞争上升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演化成战争。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导致了不同生活水平的人群的心理上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就是战争的根源。因为这根源永远无法被彻底消除,所以和平永远只能是一句空话。和平的现状是暂时的,战争才是永恒的。人类社会就是在不停的战争与和平的循环中不断的前进。

再说,一个国家,如果它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现有的国土无法满足自己的经济发展需要了,那么国家就会显露出具有人类本性的一面——要发展,就要对外扩张。对外扩张,就要战争。所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好战尚武的精神,就不可能有太大的发展空间,就必然要被那些有更加由于的思想的民族所灭。弱肉强食是自然的规律,简单而残酷。

但是也有一点可以看到,希特勒对于人性的劣等部分有充分的认识,这倒不

妨碍他成为一个人类学家,就如同他的画作一样,希特勒的画我也看过,我觉得他成为一个建筑学家的可能性要远大于他成为画家的可能性。当你把一个错误的人,放到一个错误的环境,给予一个错误的运气,那么二战的希特勒从此诞生了,你将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格局,希特勒没有给他的优等民族带来复兴,反而被英国,法国,美国和苏联分割,变成了傀儡国。

《影响力》读书笔记3000字 篇6

目录讲的是以下七大类会影响人判断的类别,还有第八类是及时的影响力。

1.影响力的武器

2.互惠原理

3.承诺和一致原理

4.社会认同原理

5.喜好的认同

6.权威的影响力

7.稀缺的影响力

8.及时的影响力

一,人类包括动物具有一种能力,在外界环境多样复杂的情境下,身体进化出了一种能力,在辨别一些事情的过程中,为了降低本身的筛选耗能。在出现某一个特定的信息下会引发一种连锁反应,或者说是应激反应。

例如:雌火鸡是很合格的母亲,警惕性很高,花很多时间照料小鸡宝宝。上述母爱行为几乎都是靠一样东西触发:小鸡的“叽叽”声。在照料的过程中,鸡宝宝的其他特征,比如气味,感觉和相貌等都扮演及其次要的角色。只要发出“叽叽”声,鸡妈妈就会去照料宝宝。不出声鸡妈妈就不会注意到它。

顾客大多数买东西时会遵守:一分价钱一分货,价格贵就等于东西好。

英国著名哲学家阿尔佛雷德断言:文明的进步,就是人们在不假思索中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

二,著名考古学家理查德利基认为:真实因为有了互惠体系,人类才成为人类。

一个人靠着硬塞给我们的一些好处,就能触发我们的亏欠感。当别人帮助了我们,给了我们好处,我们应当回报他。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个德国士兵,他的任务是去地方抓一个人来审问。当时是堑壕站,大部队穿越极其困难。可一个士兵匍匐趴着过去相对简单。这次又需要他过去,当时他出现在敌方的战壕里,一个落单的士兵吓坏了,正在吃东西。受惊的俘虏手里有一片面包,他接下来把大概这辈子最重要的一次尝试,给了敌人一片面包。德国士兵感动的不得了,他放过了恩人,空手回去,挨了上司的一顿臭骂。

三承诺和一致原理

人人都要一种言行一致的愿望

事实上,我们所有人都会一次次地欺骗自己,以便在做出选择之后,坚信自己做的没错

信用,言语和行为前后不一的人,会被看成脑筋混乱,表里不一,甚至精神有毛病的。另一方面,言行高度一致大多跟个性坚强,智力出众挂钩,他是逻辑性稳定性和诚实感的核心。

言行一致一般来说复合我们的最佳利益,不假思索地言行一致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布管就算盲目的保持一致,也不乏迷人之处。

首先和大多数其他自动响应方式一样,它为穿越复杂的现代生活提供了一条捷径。

其次,机械地保持一致还有第二点吸引力,它更容易邻人避免误入歧途。

在接受琐碎请求时务必小心谨慎,因为一旦同意了,他就有可能影响我们的自我认知。它不仅能提高我们对分量更大的类似请求的顺从度,还能使我们更乐意去做一些跟先前答应的小要求毫不相关的事情。

每当一个人当众选择了一种立场,他便会产生维持他的动机,因为这样才能显得前后一致。

四,社会认同

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

我们对社会认同的反应方式完全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式的,这样一来,偏砒甚至伪造的证据也能愚弄我们。

一般来说,在哦我们自己不确定,情况不明或含糊不清,意外性太大的时候,我们最有可能觉得别人的行为是正确的。(1.纽约市皇后区,一位20多岁的姑娘凯瑟琳,深夜下班回家,在住所所在的街道上被杀害。2.半个多小时里,凶手跟踪一位妇女,并对其进行三次攻击,而38位皇后区的居民却漠然视之)每个人都得出判断:既然没人在乎,那就应该没什么问题。与此同时,危险也有可能累积到这样一个程度:某一个不受看似平静的其他人影响,采取了行动。

多元无知效应似乎在陌生人里显得最为突出:因为我们喜欢在公众面前表现得优雅而成熟,又因为我们不熟悉陌生人的反应,所以,置身于一群素不相识的人里面,我们有可能无法流露出关切的表情,也无法正确地解读他人关切的表情。

旁观者群体没有帮忙,不是因为他们无情,而是因为他们不能确定。

有样学样

我们观察与我们相似的人的行为时,社会认同原理能发挥最大的影响力。我们会根据他人的行为来判断自己怎么做才合适,尤其在我们觉得这些人和我们相似的时候。

每当新闻报道的是一个人自杀的消息,之后增加的也大多是一个人出事故;要是新闻报道的是一个人自杀并导致多人死亡的消息,之后增加的往往是导致多人死亡的事故或坠机事件。这是社会认同原理的一个病态例证:这些根据其他陷入困境的人如何行动,决定自己该怎么做。对暴力事件大加报道,会让可怕的结果落在相似的人身上--不管暴力的行为时自己还是别人。

如何拒绝

利用社会证据的人总能成都操纵观众,哪怕这些证据是赤裸裸的伪造出来的。、

面对明显是伪造的社会证据,我们只要多保持一点警惕感,就能很好的保护自己了。

首先,我们似乎持有这样的假设:要是很多人在做相同的事情,他们必然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尤其在我们不确定的时候,我们很乐意对这种集体智慧投入极大的信任。其次,人群很多时候都是错的,因为群体的成员并不是根据优势信息才采取行动,而只是基于社会认同原理在做反应。

五,喜好

无穷链:只要客户承认自己喜欢某件产品,就可以向他施加压力,问他还有哪些朋友可能喜欢这种产品。之后销售人员就去找他的朋友们,他的朋友们又推荐其他朋友,其他朋友再推荐更多潜在的客户,如此形成一条“无穷链”。

我喜欢你的理由:一个人的某个正面的特征就能主导其他人看待此人的眼光。

相似性:请求者还有另一种利用相似点增加好感及顺从概率的办法,他们会假装跟我们有着相似的背景和兴趣。

恭维:

接触与合作:由于熟悉会影响人的喜好,因此它对我们的各类决定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包括选举哪一位政客。

条件反射和关联:制造商们总是急着把自己的产品根当前的文化热潮联系起来。制造商还愿意花大价钱让自己的产品和流行艺人联系起来。

我们展示积极的联系,隐藏消极的联系,努力让旁观者觉得我们更高大,更值得喜欢。

六,权威

权威高压的力量:米尔格拉姆实验

盲目服从的诱惑和危险:很多情况下,只要有正统的权威说了话,其他本来应该考虑的事情就变得不相关了。

头衔:头衔比当事人的本质更能影响他人的行为。头衔除了能让陌生人表现的更恭顺,还能让有头衔的那个人在旁人眼里显得更高大。

衣着:

七,稀缺

物以稀为贵:机会越少见,价值似乎就越高。对失去某种东西的恐惧似乎比对获得同一物品的渴望,更能激发人们的行动力。

假如瑕疵把一样东西变得稀缺了,垃圾也能化身值钱的宝贝。

逆反心理:我们基本可以根据获得一样东西的难易程度,迅速,准确的判断它的质量。

最佳条件:管教前后不一的父母,最容易教出反叛心强的孩子。渴望拥有一件众人争抢的东西,几乎是出于本能的身体反应。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 篇7

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呢?写读书笔记有哪些好方法呢?在教学中,我主要指导学生采用以下四种方式写好读书笔记。

一、作摘录

要求学生在阅读时遇到生动、精彩、优美、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以及自己认为有用的判断、有关数字材料等,按照原文摘录下来。如教《燕子》,我是这样布置预习的:请先默读课文,然后把你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摘抄下来,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预习后,我作了检查,情况如下:有的学生摘录了第一自然段,因为这一自然段语言精练,“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写出了燕子活泼机灵的神韵;有的学生摘录了第二自然段,因为这一自然段写出了春天的特点;也有的摘录了第三和第四自然段,说是飞行中的燕子与停歇的燕子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做法,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原文的内容,又能训练学生综合、分析、概括的能力,积累资料。

二、作批注

要求学生在阅读时,用各种标记标出相应的内容。如用(横线)“——”划出重点,用(重点号)“△”标出重点词语,用波浪线“ ”画出比喻句等。也包括在阅读中将自己的感受简明扼要地写在文章的空白处。如教《鸟的天堂》时,布置预习提纲:1. 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每次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用“”划出相关的句子)2. 课文重点写了群鸟活动的场面,请用“==”划出来,并细细品读。3. 文章哪些语句,写出“我”对鸟的天堂的喜爱?(用“~~~~”划出)这种方法,能促使学生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写纲要

要求学生把阅读过的文章的基本提纲用概括的语句采用标题的形式写下来。如教《桂林山水》时,我是这样布置学生预习的:1.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桂林山水?2. 桂林的山和水各有什么特点?学生预习后基本能列出提纲:

这种纲要式读书笔记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全书或文章的内容要点、主要精神、逻辑结构、写作方法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等语文能力。

四、写心得

要求学生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感想等记录下来。例如在学《一夜的工作》时,我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学生把读后的想法、体会写下来。虽然学生们写得有长有短,但都是自己的一些真实想法和体会,都是通过思考才写出来的。这种心得式笔记,可详可略,有时只有三言两语,又不必讲究什么开头和结尾,学生写起来觉得很轻松,也愿意积极开动脑筋去写,既开发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写读书笔记的方法进行学习,久而久之学生较好地达到了“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刊、报纸;正确理解主要内容,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这一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本人在语文教学中采用这种做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大家不妨可以试一试。

上一篇:学院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下一篇:工作总结水利工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