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数字泰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2024-09-09

建设数字泰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通用9篇)

建设数字泰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篇1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强调了“信息化”的重要性。当前,信息化和全球化正以迅猛的态势席卷全球。信息化被称为推动现代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均衡器,正成为全球贸易、投资、资本流动和技术转移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一切领域发展的主要动力。

建设数字城市,是信息化背景下每一个城市不能回避的课题,也是谋求加快城市和区域发展,推动社会和人类进步的必然选择。

数字城市是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生产、生活中,将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为城市的管理、规划和决策服务的开放系统。在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数字化步伐已率先迈开,拉动和促进了西方发达国家向知识经济社会的转型。我国数字城市建设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在政务信息化、商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交通物流信息化等方面,呈现出从分散到综合、从割裂到互通、从独立到共享、从单一到整合的发展趋势。代表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通信网络和服务手段已相当现代化;反映城市信息流动的信息资源非常丰富,信息需求非常旺盛;信息化应用已逐渐在各行业展开;掌握计算机、通信、信息网络与信息应用开发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各级政府、各行各业愈加重视信息化的普及应用和数字城市的建设,许多省、市都将数字城市作为实现区域信息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这些都为数字城市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也应该看到,我国数字城市的建设还刚刚起步,数字城市的标准体系建设还很不健全,还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规范;信息资源的整合、信息应用的开发还不太全面、系统,众多行业信息化应用的“点”尚未有效整合成数字城市的“面”,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与数字城市密切相关的信息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等。

泰州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信息应用需求旺盛。建设数字泰州,提升和促进泰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必须思考的课题。

建设数字泰州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泰州以十大产业为主导的农业区域特色经济初步形成,工业已经形成医药、机电、船舶、化工等四大优势产业和不锈钢等十大特色产业群,泰州的教育、文化、旅游、美食名片日益叫响,三产服务业方兴未艾。信息化建设已经在春兰、扬子江等大型企业集团有了很好的基础,但在企业信息化方面有前瞻性的企业还不多;农村信息化才刚刚起步,应用还很少。建设数字泰州,一方面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比如,泰州的不锈钢、减速机等产业,虽已具规模,在全国也有影响,但乡镇企业色彩较浓,资源的整合利用尚较粗放,内部管理需要优化完善,整个机械行业的竞争也较激烈,外部营销活动也需要创新,而作为数字城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字企业”正是破解上述难题的利器,通过数字企业建设,强化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应用,提高企业乃至产业的生产、管理、经营和决策的效率,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建设数字城市,可以带动泰州的通信、电子、设备、网络、软件等相关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再者,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开发涉农信息资源,强化农村、农民、农业领域的信息化应用,对于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从整体上助推泰州科学发展大有必要。建设数字泰州是着力改善民生的需要。泰州城市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人流加速集聚,这对加强城市管理、改善人民生活提出了新要求。建设数字城市,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电子政府建设将有利于转变政府服务职能,创新政府服务方式,大大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提高政府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效能;数字社区建设将有利于完善社区安全、物业、医疗、娱乐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为居民创造现代、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智能家庭建设将进一步丰富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电子商务、网上教育、电子报税、远程医疗、视频点播、智能交通等众多与人民群众生活、工作、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化应用,将使

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数字城市所带来的城市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和信息化应用,可以改变传统城市的结构,有利于克服和解决当前交通、治安、卫生等管理中存在的“城市病”,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的服务水平和形象。

建设数字泰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数字泰州可以应用到“平安泰州”工程中,利用电信企业的通信线路和“全球眼”业务,对城市的广场、道路、社区、车站等公共场所以及要害部门、要害设施进行安全性监控,及时发现违章、违法行为,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置突发事件,提高城市的风险管理能力,保障城市的安全与稳定;数字泰州建设可缩短泰州与外部的时空距离,加速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等各种资源的集聚和充分涌流,招商引资将会更通畅、更高效,物质集散将会更快捷、更方便,人才交流将会更开放、更自由,使泰州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和谐向上;数字泰州建设将对传统的人情社会、人为办事观念产生冲击,引导人们自觉增强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推动向法制社会、制度管理、依规办事过渡;数字泰州建设还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利于减少由于精神生活贫乏而引发的赌博、酗酒等不良现象,降低社会的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保障和促进和谐泰州的建设。

建设数字泰州,必须从泰州实际出发,立足市情,因地制宜地加以推进。

经济实力的持续增长,为建设数字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泰洲”的奋斗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发展局面。预计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20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0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0亿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影响和拉动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数字泰州,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基础设施上进行大规模的资金投入,经济的因素和财力的支撑必不可少。结合泰州目前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政策支持等因素,从泰州经济的运行质态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看,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仍会健康、向好,财政实力也会不断增强,为建设数字城市提供了可靠的投入保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为建设数字城市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近年来,泰州信息产业紧跟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围绕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的战略,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满足客户信息服务需求为己任,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扩张和改善通信能力,加强综合信息业务开发,加大业务市场拓展,城市总体信息基础设施、社会总体信息化水平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的信息化需求日益旺盛。截至2006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17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149万,互联网宽带用户达13万户,每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达22台。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数字泰州不但适逢其时,而且也有了可能。目前,泰州共有电信、移动、联通、网通等六家电信运营商,其所拥有的通信网络覆盖城乡,大容量、高速率光纤传输系统通达每一个乡镇、街道、部门,公安、社保、税务、金融、广电、教育等系统,已经利用电信网络资源构建了自身的专用网络和服务平台,正在建设中的泰州“数字城管”系统、“平安泰州”工程也是依托于电信网络资源而实施。通信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和催生了泰州信息产业(如电子、网络、软件、游戏、终端销售等)相关价值链的发展壮大,促进了整个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泰州数字城市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建设数字泰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篇2

现代物流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随着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加快发展医药现代物流成为应对国际竞争的一项重要手段。商业企业的竞争,关键在于物流,高效率物流配送是商业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发展医药现代物流一定要结合中国国情,与GSP和重组相结合,保持先进性和适用性,以引进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为支撑,必须是软、硬件兼备,而不只是建设大仓库。要结合实际,实行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经营,努力实现“降费增效”的目标。

现代医药物流、网上药物流等新型药品流通方式逐步发展,扁平化、少环节、可追踪、高效率的现代流通模式比重开始提高。纵观全球,医药物流体系的建设都是走在其他行业前列的,需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的医药物流在过去已经相对落后于超市和便利店等商业系统的物流体系。但今天,医药行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挑战,无论是零售药店还是医药药房,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毛利却日益稀薄;WTO的加入迫使医药行业管理者不得不考虑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医药商业企业,但他们面对MCKESSON这样的巨头时,看到的只有两个系统和两种能力:物流系统所产生的高效率作业能力,信息系统所产生的巨大电子商业能力。所以高起点建设自己的物流系统就成了水到渠成之事。

近年来,我国药品流通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发展水平逐步提升,社会作用不断增强。从中国目前物流业的发展看,业内人士认为有7个区域可建大型医药物流中心:珠江三角洲物流区、长江三角洲物流区、环渤海物流区、郑州物流区、武汉物流区、西安——兰州物流区、重庆——成都物流区。这样有利于在华南、华中、西南、西北、最终在全国形成一个医药物流网络体系。整合现有药品流通资源,引导一般中小药品流通企业通过市场化渠道实现集约化经营。落实到具体政策上,国家商务部争取到了10个国债贴息的医药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国家商务部开始在江苏、浙江、广东、北京、天津、重庆、上海、深圳八地开展外资参股物流试点。政策的“利好”也将极大地刺激医药物流的投资。

1 实现医药市场流通的高效有序发展,发挥医药流通的规模经济性是现代市场的必然选择也是地区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1.1 实施物流现代化改造,是适应国家对医药流通企业严格监管的需要

由于医药商品事关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性,国家对药品依法监管的力度逐渐加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已明确提出所有医药商业企业必须在2004年前通过《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强制性认证,随着GSP标准的实施,国家对药品仓储设施有着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殊要求,建设布局合理、配送高效、管理规范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是健全完善药品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环节,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前提。

1.2 发展医药物流及零售连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医药物流及零售连锁业的发展,将解决各家分散进货,价高、进货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的弊端。

特别是能得到集中进货获得的价格实惠,使得药品采购成本与和使用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从而有效降低药品销售成本,使购买“物美价廉”药品的愿望得以实现,使大众真正的到实惠,这将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同时,通过建立现代医药物流及零售连锁项目,可走出制约着医药卫生的健康发展的瓶颈,有效解决可持续发展这一难题。发展医药零售连锁项目是繁荣第三产业的有效举措,这对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若该项目建成,将解决1000个就业岗位,这对于响应党中央关于再就业工程的号召,缓解再就业压力,具有现实的重要作用。

1.3 实施流通现代化改造,可进一步提高连云港地区医药产业竞争力

实施流通现代化改造,是企业适应未来医药市场竞争的需要,随着医药市场开放度进一步提高,全国统一、开放的医药市场逐步形成,将有更多的国外企业参与国内市场竞争,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2004年已全面对外开放药品分销服务,具体包括医药直销、代理、批发、零售到仓储、运输、售后服务等各方面,这意味着医药市场全方位竞争的格局正在形成。在这样的新形式下,传统商业流通业正在逐步上升到物流服务业的层面,医药批发商业的角色正在发生演变。即从商品提供者转变为服务提供者,医药企业只有有抓住机遇,运用现代物流的组织形式和营销方式,才能拓展终端销售网络,抢占医药的终端销售市场,走集团化运作,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路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实施流通现代化改造,是推进医药公司经营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通过医药公司的医药物流及零售连锁网络技改项目建设,逐步实现优势资源的整合重组,加快发展物流现代化,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突出主营业务,实现恒康医药公司战略发展规划“一网”的目标,提高公司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1.4 目前医药公司的经营和设备现状不适应业务发展需要,急需改造

国内医药公司自成立起,受体制等方面的影响,习惯于比较稳定的医药市场的工作模式,对日益发展的医药现代物流缺乏认识,在经营方式上主要以老的医药批发为主,经营收入近年来徘徊在较低水平。为适应市场对药品零售发展的需要,发展了一些零售连锁公司,下属连锁药店,但在经营上没有达到现代物流的配送要求,对连锁店资源没有充分有效利用,客观上失去了连锁的真正意义,如果不进行改造,将极大影响医药行业的发展。在经营条件和设施上,现有库存面积、仓储能力都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且设施陈旧老化,特别是现有的信息系统不完善、不匹配,客观上也要求实施现代化技术改造,以适应发展现代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需要。现代物流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度和带动效应,几乎涵盖了一、二、三产的所有领域和部门,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国民经济的综合性和支柱性产业之一,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5 发展现代化物流业,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越发展,专业分工就越细,专业分工越细,也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专业化正是现代物流的一个显著特点,它使生产者、经营者能压缩存量资本和不必要的物流投入,使消费者的需求能够更便捷、更好的得到满足;使电子商务、全球卫星定位通讯技术等先进科技有更广阔的应用领域;使物流经营者能够更专致于物流服务;使物流设备和技术、管理进步更快;使物流资源向规模化、合理化方向配置,形成集约化的物流经营,产生规模效益。

1.6 发展现代化物流业,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目前,我国地区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严重,东部、中部、西部产业相近系数高达0.95左右。规模形不成,厂商生产和销售成本高,消费者购买价格高,可谓两者俱损。因此,各地区依托资源优势从事生产和经营,形成区域合理分工和协作,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为贸易发展奠定交易基础。而地区分工造成的生产区域与消费全球化矛盾则通过现代物流得以解决。这样,不仅使各地区和企业避免不合理的重复建设以及由此造成的盲目竞争,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能使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

1.7 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而物流业的发展又将推动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功能的发挥。近年来,我国不少港口城市通过实施“以港立市”发展战略,城市交通运输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海港、空港、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建设日益完善,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港口城市抓住有利时机,通过大力发展物流产业,进一步完善了城市交通网络建设,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8 现代物流业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在传统的物流运作方式下,企业各自搞物流,形不成经济规模,造成采购成本高,人员和运力利用率低,现代物流业通过集中采购、集中运输、集中储存、集中管理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可以有效地降低采购成本,极大地提高人员和车辆、仓库等物流设备和设施的利用率,从而减少企业物流支出,提高经济效益。

1.9 现代物流业是现阶段实施港区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在港口(包括海港、内河港、空港)与报税区合作中,依托港口的运输功能和报税区的报税仓储、加工贸易、国际中转贸易功能,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港口的优势和报税区优势得以互补,为实现港区一体化创造有效地途径。

1.10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直接产生显著地经济效益

据统计,发达国际物流成本占GDP得比重为10%左右,而我国约为16.7%,这说明,我国物流成本的节约空间还非常大。因此,如果能够在物流合理化方面加以改进,将该比例降低一个百分点,我国每年就将直接节约2400亿元的物流成本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1.11 发展现代物流产业,能够起到完善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质量和抗御危机的作用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过后,人们在分析和总结东南亚各国和各地区的情况时发现,以现代物流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新加坡和香港具有较强的抗御经济危机的能力。

可以看出,发展现代物流业应该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优化生产力布局,改善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综合素质和企业经济效益,增强经济竞争力,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举措。

2 连云港地区医药产业现对集中,改革开放以来医药行业有了一定的规模,经济发展的积累也为现代医药物流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可行性

2.1 靠近大经济区特别是药品生产区

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影响物流中心区域选择的因素很多,而且不同类型、经营不同产品的物流中心对区域因素的考虑也会不同,研究表明,物流企业靠近大经济区。由于大经济区网点集中,是物流中心的主要配货对象,靠近市场、缩短运距。降低运费、迅速供货是物流中心布局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大多数物流中心都分布在大都市圈内,连云港靠近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

2.2 靠近交通主干道出入口

公路是物流中心供、配货的主要货运方式,靠近交通便捷的干道进出口便成为物流中心布局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物流中心多分布在距交通主干道出入口30公里以内的范围内。

2.3 追求较低的低价区位

物流企业以效益为宗旨,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地价的高低对其区位的选择有重要影响。

2.4 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条件

过去这个因素不太重要,因为仓储业的就业密度和技能要求较低,但随着物流园区的建设,许多大规模的物流中心聚集在一起,现代化的运作需要机械化设备,拥有一定数量和素质的劳动力也就成为影响物流中心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2.5 可达性好

因配送产品类型和市场数量不同,物流中心对可达性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经销易损坏、腐烂的产品需要频繁快速的输送,需要较好的可达性,因此更要求靠近市场分布,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类产品物流中心的分散布置。

2.6 靠近铁路枢纽

铁路具有运力强和运费低的优势,但运距为400-480公里时,铁路才具有竞争力。连云港市坐落在万里海疆的中部和陇海兰新铁路东端。中国经济发达省份江苏省的东北部。她既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又是“一桥如虹贯欧亚”的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国家级连云港经济开发区1984年2月经中国政府批准设立,位于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市东部城区,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11.7平方公里。建区以来,开发区已经吸引了来自美国、法国、日本、意大利、韩国、香港(中国)等35个国家级地区的外商投资,兴办了300多个三资企业。集中分布在医药、化工、纺织、食品、电子、机械、建材等行业,形成了独特的产业优势。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建成了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国家级新医药产业基地、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浦化工区和临港产业园等特色园区,为各类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开发区已成为连云港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国家来中国投资的热点地区。

2.7 连云港经济开发区服务环境完善

投资政策优惠。实行全过程服务和24小时“全天候”服务,扎口收费制度和服务承诺、公示制。临港产业区位于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侧,规划范围东起平山路,西至兴港路,北至北送水渠,南至运盐河。总面积12.1平方公里。根据连云港市总体规划和发展临海工业的要求,设置金融商务居住区、仓储物流区、临港工业区三大功能区。一期工程投资2.5亿元,修建道路、供电、供水、供气、排污等市政设施,2003年底具备企业进驻条件。产业定位是:依托靠近港口、临近公路和铁路枢纽的交通优势和现有产业优势,吸引大运量、大吞吐量、高耗能的工业项目进区,进区项目可享受国家级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

连云港港是中国沿海十大海港之一,是综合性国际贸易枢纽港,与150多个国家(地区)的近1000个港口建立了通航贸易关系,已开通至日本、韩国、香港(中国)、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等多条航线,航班密度还在不断加大。连云港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最长的拦海大堤把海岛与陆地连在一起。围成的港池可建设上百个泊位,形成亿吨吞吐能力。连云港是中国规划建设中的45个公路枢纽之一,连云港至新疆霍尔果斯、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两条国家级高速公里交通主骨架在连云港交汇。对外公路交通实现高速化,已建成连云港至北京、上海、南京、徐州等地的高速公路。连云港开发区据机场20公里。连云港机场达到国际4D级标准,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温州等十几条空中航线。

2.8 同时建设医药物流中心的基础设施条件也是成熟的

水源充足,日供水20万吨的茅口水厂可确保生产、生活用水。强大的华东电网可以提供充足、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开发区内有100KV主变容量3.15万伏的变压器2台,可为用户不间断提供35KV、10KV电压电源,满足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需要。区内有热电厂一座。采用集中供热模式,可以确保区内生产、生活用汽。市内程控交换机总装机容量40万门,可提供国内、国际电话服务及电报、传真、无线通信、可视电视数据传输等多项业务。连云港市有大型综合性医院8所,各类专科医院5所,中小型综合医院20余所,并拥有苏北鲁南地区最大的急救中心,随时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和先进的服务。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连云港地区医药产业相对集中,建设区域性医药物流中心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摘要:医药物流现代化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医药流通市场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对建设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的医药物流中心进行了初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医药物流,可行性研究,区域性,规模经济,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周惠珍等.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1.

[2]赵国杰等.技术经济学.天津大学出版社,1993,5.

[3]李扬,王国刚.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5.

建设数字泰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篇3

洸府河发源于泰安地区宁阳县东部和北部山区汉马河与罗河的交汇处,跨泰安、济宁两市,最终汇入南四湖,河流全长47.7km,流域面积1331km2。洸府河共有支流9条,在济宁市境内5条,泰安市境内4条,河流功能主要是行洪排涝,并接纳宁阳县、济宁市区、兖州市的工业和城市污水。洸府河下游河水基本为劣Ⅴ级水质,河水污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洸府河控制单元是泰安、济宁的工业最发达地区,企业众多。

第二,结构性污染突出,洸府河流域有4家造纸企业,2家味精企业,造纸能力达100万吨/年,谷氨酸产量15万吨,工业有机污染、氨氮污染主要来自这些企业。

第三,工业污染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达标排放还是粗放型的,处理设施效果不明显。

第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配套管网、深化处理建设滞后。

第五,水资源短缺,加剧了水质污染。

二、洸府河入湖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的需要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流域面积为27万km2,流经湖北、河南、安徽、山東、江苏五省,40个地(市),181个县(市),流域总人口为1.65亿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必经之地,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需要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战略性措施,而调水水质问题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能否早日实现的关键之一,也是调水工程能否顺利运行和发挥作用的关键。洸府河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中提出的27个控制单元之一——洸府河控制单元,依据治污规划要求,洸府河下游东石佛断面的水质需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鉴于洸府河河水水质对南四湖水质的重要影响,建设洸府河入湖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可有效改善洸府河入湖口河水水质、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改善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有助于改善南四湖水质。

3.符合山东省南水北调水环境保护的总体思路

本着既要保障河水水质安全,又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原则,在河流综合整治过程中需采取科学的治污之路,即从流域内每一条汇水河流入手,按照目标、总量、项目、投资四位一体的小流域控制思路,实施“治”“用”“保”并举策略,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科技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扎实推进流域污染综合治理。

南四湖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就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在南四湖流域内建设湿地,利用湿地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对水中的污染物进一步进行降解、净化。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地降解水污染物、减轻湖泊富营养化程度,改善南四湖水质,增加南四湖的环境容量,而且可以恢复南四湖的自然生态,确保南水北调调水水质的长期稳定性。

三、洸府河入湖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1.国内外有大量的人工湿地成功应用案例

自1974年首例人工湿地工程在德国建立以来,国内外对于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和生态修复方面基础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在设计、运行、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由于其较低的建设和运行费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当地管理者的认可。

2006年,山东省南四湖新薛河入湖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示范工程建成。目前,该湿地工程运行良好,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级标准,通过种植芦竹、芦苇、莲藕等经济植物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南四湖新薛河人工湿地示范工程的建设和成功运行,为北方地区人工湿地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参数,并积累了运行和管理实践经验。

2.南四湖和洸府河污染的治理为本项目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

2000年以来,山东省在南四湖流域进行工业结构性污染治理,实施关、停、并、转和制订工业结构调整方案,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水质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清洁生产、末端治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的有效实施,洸府河水质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为洸府河入湖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水质条件。

3.本项目建设有良好的地理条件

洸府河下游东侧、蓼沟河以南、幸福河以西的济宁2#矿井范围内有大面积的塌陷区及水塘、滩地,稍加整治就可建设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工程区周边交通便利,附近水电供应充分,这些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建设数字泰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篇4

摘要:退耕还林是我国国务院针对我国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做出的一项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是实现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工程。笔者就当前我国退耕还林的当前形势进行分析,并重新强调退耕还林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退耕还林;必要性;可行性

要改善我国农业事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继续退耕还林工作是必须继续进行的,随着我国杂交水稻和种植技术的发展,退耕还林的做法并不会对我国的粮食储备造成影响,而且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允许了退耕还林政策的全面推行。

一、继续实施退耕还林的必要性

1、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对治理水土问题的必要性。

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问题,这些问题同耕地的过度开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要解决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问题,增加土地深林植被覆盖率是最根本的途径。同时,退耕还林也是一项减少土壤流失和质变的措施,是保证我国农业生产的良策。目前我国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是长江、黄河流经省份,由于过度开垦导致植被覆盖程度严重不足,土地自身的锁水能力大大减少,而土壤流失的速度大大增加了。并且,过度开垦的耕地大部分为不适宜耕种的陡坡或者生态脆弱土质,所以继续实施退耕还林的工作仍然是必要的。

2、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对于解决气候问题的必要性。

继续实施退耕还林除了对治理我国土壤问题具有非凡意义之外,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一项长远措施。随着全球变暖引起的生态问题越发严重,通过退耕还林重建我国生态环境系统,加强生态环境对于气候问题的适应能力和抗灾能力意义深远。同时,由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几度实施,我国可造林的土地面积大大减少,如何在土地质量较差的区域实施退耕还林的造林工程,成为新的问题。但是,随着我国退耕还林面积的加大,深林覆盖率正在稳步回升,对于碳的转换率逐步增加。逐渐减少了由于经济建设对于气候的影响和隐患。

3、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有利无弊。

围绕退耕还林政策,阻碍继续实施退耕还林的主要压力是退耕还林工作对于我国农业产值的影响和粮食储备的问题。对此,我们要从几个方面重新认识退耕还林工作对于我国粮食问题的影响。

首先,从退耕还林的耕地面积上讲,我国几次退耕还林工作的进行,涉及的耕地面积的确很大,但是针对粮食的产量而言,耕地面积只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并且,根据退耕还林工作的指导思想,大部分用于造林的耕地多为过分开垦的地产耕地,这些耕地或是陡坡地区,或是生态脆弱地区或是土地沙化严重地区。自身的粮食产值极低,同亩的粮食产量甚至不及一般耕地的十分之二三。所以实施退耕还林的耕地面积与实际对粮食产收的并未产生过激影响。

同时,退耕还林对于自然灾害和气候问题的防护能力大大提升。由于退耕还林的成效,我国水土流失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并且对于洪涝灾害的抵抗能力逐步增加,这对于保证我国粮食产收的意义非凡。所以,针对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导致耕地面积的持续减少,对于我国粮食产收的影响已经达成了共识。既是,退耕混林工作对于生态环境的意义,同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甚微,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二、继续实施退耕还林的有利条件

经过我国退耕还林工作的一度开展,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自2007年退耕还林工作的一度暂停,我国对于退耕还林工作的相关问题和成效进行了整理合反思。通过这几年我国粮食产收的统计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了退耕还林对于我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经过仔细研究和反复讨论,退耕还林工作的实施空间仍然很大

1、继续退耕还林的群众基础

由于我国退耕还林工作的成效正在逐渐显露出来,经历过退耕还林的人民对于退耕还林工作的意义和效果感受深刻,认识清晰。特别是我国生态问题严重的地区,通过退耕还林遏制并且逐步改善了这些地区的生态结构。解决了困扰几代人的自然灾害。可以说,退耕还林的实施,使得退耕还林工作覆盖地区内的亿万百姓的生活和生产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人民群众对于退耕还林工作的配合程度高、工作内容和流程熟悉,继续实施退耕还林的难度减少。

2、继续退耕还林工作的物质基础

这些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发展迅速,我国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普遍的承认和提升,财政收入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也代表着推行退耕还林工作时,党和国家对于退耕还林工作的支持力度大大提升了,良好的经济状况,使得我国完全有能力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作。

3、继续退耕还林的工作基础

在我国首次实施退耕还林工作以后,针对实施过程中的各项问题进行了总结。对此国务院特别出台了数个相关文件,对于退耕还林工作继续实施的相关管理要求和技术标准有了明确的指示和规划。同时,鼓励各个地区根据自身的条件,结合实际状况继续开展退耕还林工作。由于管理方式、实施经验和方法的丰富和完善。为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作,提供了工作基础。

三、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作的工作重心

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作,在坚持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工作的重心和内容要作出相关的调整。首先退耕还林的工作成效和意义已经逐步实现,退耕还林工作的推行力度大大提升了,为此,对于一些经济政策要作出适当的调整。同时加大退耕还林土地的记录和审核工作,强调工程的质量而非数量。各地区针对退耕还林的实际需求,制定不同的实施方案,减少为了获得政策补偿和经济支持导致的盲目圈地行为。继续推行退耕还林工作,对于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总结:

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对于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我国相关部门的反复讨论同我国继续实施退耕还林的工作优势分析,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作的可行性很高。为此,继续退耕还林工程,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建设数字泰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篇5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农田基础设施需高标准配套

项目区内的骨干道路、水利骨干网络基本形成,但是项目区内的发展极不平衡,对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具体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一些农田基础设施老化失修,依靠地方和群众的力量难以修复完善,对提高粮食产量非常不利。必须加大投入,实现农田的高标准配套,夯实粮食产业高效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作物结构与布局需调整优化

项目区的水稻、油菜等作物,总体上呈现出区域化分布的格局,然而,也有不少的“夹花田”,一些地方呈现出零散分布状态,存在着“旱夹水”、“水包旱”等现象,需要通过调整作物布局,推进区域化规模种植。水稻、油菜生产上,品质档次较低,通过区域化布局、适度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等措施,能有效地挖掘麦稻田增产增效潜力。

(三)农业面源污染急需有效控制

现行的生产体系规范度低,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投入品施用量过大,作物秸秆露天焚烧现象仍然存在,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较低。与此同时,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农民生态及环境意识的弱化,农业废弃物日益增多,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加重,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四)先进农业科技急需推广应用

项目区水稻每亩产量510kg左右、油菜每亩产量185kg左右。尽管已出现少部分的高产田块,但总体上仍很不平衡,中产田块占有较大的比例,水稻、油菜等作物的增产潜力很大。通过先进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特别是通过水稻、油菜等作物优良品种的推广,以及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秸秆还田肥料化利用等适用技术的普及,能快速地实现项目区平衡增产,做到农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同步提高。此外,与先进技术推广普及要求以及优质粮、油产业持续发展相适应,项目区的农科推广体系、农业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建设有待加强。

(五)农民科技素质与环境意识有待提高

农民更多依赖于生产经验和种植习惯,偏重于产品产量,而忽视品质与安全;偏重于效益增加,而忽视生态与环境。此外,由于自身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导致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利用程度较低。通过科技推广、技术培训等途径,提高基层干群的科技文化素质迫在眉睫。

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高标准配套农田基础设施,促进优质粮油增产的需要 项目区河道等骨干引水工程较为完备,土地也比较平整,但由于当初的建设标准偏低,建成的工程难以适应稻麦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要求。近十几年来,虽然各级水利、国土、农业、林业等部门不同程度地投入了部分资金,用于改善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但因受资金投入、自然条件限制等多种因素影响,难以稻麦等作物持续高产的要求。一些地方的渠道陈旧,田间道路窄小。本项目的建设,将按灌区统筹规划,集中连片进行规模开发治理。采取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等综合配套措施,进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的目标要求,可为促进优质粮油增产奠定坚实基础。

(二)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本项目建设,可高标准地完善和配套灌排系统,有效地减少渠系渗漏,提高水的利用率,不仅可节约水资源、满足水稻等作物优质高产种植对水的需求,而且还能有效地降低灌溉成本。同时,通过先进技术的普及推广,有利于“节种、节肥、节药、省工”,从而达到增产、降本、增效的生产目标,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三)进农业持续高效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受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以及农民生态环境意识的影响,长期以来,项目区只注重生产而忽视生态、只重视产中而忽视经营、只重视硬件而忽视科技支撑和服务体系。本项目建设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同时着力扶持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优势主导产业建设,务实推进科技推广及农民培训,注重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把改善生产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农产品质量与生态环境安全的保障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实现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从而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和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四)做强优质粮油产业,发挥示范引导作用的需要 项目区具有发展优质稻米和双低油菜等产业基础与区位优势,通过政府的扶持和资金投入,能尽快形成产业特色明显、科技水平较高,综合效益好的高效农业规模开发区,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发挥积极作用。项目建设,可对通州区及其周边地区起到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通州区有112万亩左右耕地,但仍有不少地方处于粗放经营状态,产出率较低,通过项目的建设,能加快农民对集约经营及其农业科技的感性认识,有效提高全区农业生产水平。

3.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基础条件较好,有利于项目的高起点建设

金沙镇土地较为平整,其水土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项目区外部灌溉水源有保障,排水有出路,周边环境及交通条件较好,粮食增产潜力大。项目建设是符合当地农业发展规划,项目区是规划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区域,其特色明显,优质粮、油产业具有较好的基础,项目区位于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耕地集中连片。项目区周边地区已有多家粮、油加工企业,有着发展优质粮、油产业的优势与潜力。

(二)干群热情高涨,有利于项目的高质量推进

通州区在以往各类农业开发项目中,积累了丰富的建设和管理经验。有一支精干高效的干部队伍和管理班子,他们了解农村的具体情况,与农民群众结有深厚的感情,既熟悉财政工作,也熟悉农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既懂财务管理,也懂项目管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不仅成效显著,而且管理规范,勇于创新,在全省较早地推行了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科技推广委托制、工程监理制、工程管护责任制等规范化的配套管理制度,成效显著,得到国家、省等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通州区委、区政府充分认识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意义,高度关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指挥、协调各方面力量,组织精兵强将,抓紧制订项目区建设规划,决心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各项支农资金整合到位。成立了通州区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建设领导组,为项目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项目区所在金沙镇及行政村工作班子能力强,群众的开发热情十分高涨,为实施规模开发、连片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资金落实有保障,有利于项目的高效率实施

项目区所在金沙镇的经济及社会基础条件好,2008年财政收入达3.0054亿元,2009年有望达到3.5亿元,近几年镇财政每年的农业投入达2000万元以上。项目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济效益普遍较好,迫切希望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设的平台投入更多资金,把产业做大做强。项目区内农户筹资投劳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通州区财政将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所有资金都纳入预算,确保项目建设资金的落实。

(四)有稳定的科技支撑,有利于项目的高标准完成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建设数字泰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篇6

一、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的关系

(一) 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互补。

财务报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了解, 有助于后续确定实质性程序的时间、性质和范围, 这为单独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也为两者的整合提供了可能;若注册会计师先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则对该企业的内部控制状况有了较为翔实的了解, 有利于其在之后的财务报表审计中借鉴之前的成果, 更好地服务于以风险为导向的财务报表审计, 使审计更富有效率。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在内部控制审计中, 注册会计师在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形成结论时, 应当同时考虑财务报表审计中实施的、所有针对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测试的结果; (2)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 注册会计师在评估控制风险时, 应当同时考虑内部控制审计中实施的、所有针对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测试的结果; (3) 如果在内部控制审计中识别出某项控制缺陷, 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该项缺陷对财务报表审计中拟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的影响; (4) 在内部控制审计中, 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财务报表审计中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结果对控制有效性结论的影响。

(二) 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相应程序的不可替代性。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 对于内部控制的关注是贯穿其中的, 当预计内部控制设计不当或者内部控制未得到执行时, 注册会计师不需要实施控制测试;而在内部控制审计中, 注册会计师以风险评估为基础, 重点是进行控制测试, 实施自上而下的审计以发现高风险领域的重大漏洞。所以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相应程序具有不可替代性, 后者对内部控制的要求高得多, 得出的内部控制报告的结论较为精确。特别是当会计师事务所首先承接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审计业务, 后承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 则在进行后一项审计时, 可以利用财务报表审计中有关内部控制的评价结论, 但是鉴于财务报表审计中内部控制评价结论的可信赖程度不高, 所以还应该在此基础上扩大内部控制测试的范围, 为发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搜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以实现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目标。

二、整合审计的必要性:提高审计效率

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都是鉴证业务, 二者的类型都是属于基于责任方认定的合理保证业务。鉴证业务决定了二者均是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 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的信任程度。财务报表审计准则所要求的风险导向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所执行的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是趋于一致的。基于上述的共同点, 在成本收益原则的考虑下, 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整合审计, 以降低运行成本;从鉴证业务的合理保证责任考虑, 整合审计有利于降低财务报表审计风险和内部控制审计风险;从被审计单位的工作量和负担考虑, 被审计单位的负担均有所降低。所以整合审计是一种经济可行、并保护被审计单位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社会预期使用者三者利益的制度安排。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 注册会计师为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必须要进行风险评估, 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可以依赖, 注册会计师必须进行控制测试, 这些工作为注册会计师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提供了基础。同时, 注册会计师通过其他审计程序可能会发现被审计单位的错报或重大错报, 这就意味着在错报相应的控制点上可能存在控制缺陷, 这又为注册会计师检查内部控制的缺陷提供了线索。另外一方面, 在内部控制审计中, 如果发现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则财务报表在相应的账户可能存在重大错报, 这又为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指明了方向。可见, 将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 可以相互利用对方的工作成果, 有效减少审计单位的交叉工作量, 缩短审计时间, 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三、整合审计的可行性:不影响注册会计师独立性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印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南 (征求意见稿) 》的规定:只有当内部控制审计的前提条件得到满足, 并且会计师事务所符合独立性要求, 具备专业胜任能力时, 会计师事务所才能接受和保持内部控制审计业务, 但是对于整合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签订并未明确规定。当注册会计师执行整合审计时, 就可能因为涉及自身利益问题导致不利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过分依赖某一客户, 担心可能失去某一重要客户;也可能因为外在压力导致不利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受到客户解除业务关系的威胁, 这就意味着应当关注整合审计中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问题。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计单位应当同时签订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约定书以及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约定书, 避免因为一项业务的审计结果而影响了另一项审计工作的开展。

整合审计提高审计效率的理论基础是它们二者的审计程序可以相互利用, 而且它们的结论可以相互印证另一方审计结论的正确性, 比如在财务报表审计实质性测试中检查了重大错报风险, 意味着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即使内部控制审计中得出相反的结论, 财务报表审计的结论也可以予以纠正, 但是二者相互借鉴和相互印证的前提是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因为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未能按照执业准则执行审计程序, 得出错误的审计结论, 财务报表审计中应用了这个结论将导致错误的审计结论;另一方面, 如果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未能发现注册会计师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缺陷, 而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又违反独立性的要求, 先入为主地认为企业内部控制设计良好并得到执行, 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审计的效率, 反而加大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风险。

四、整合审计的发展:审计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共赢

从整合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言, 企业更“经济”地委托审计分析, 注册会计师提高了审计效率, 预期使用者获得质量更高的审计报告。但这种优势可能受到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和行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审计的发展是要构建政府、企业、注册会计师行业和社会有关方面有机协调、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 而内部控制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内部控制的监督和防范职能使得注册会计师和政府审计有的放矢, 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更是第一道防火墙。这就意味着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成为企业检验自己经营行为的有效工具, 所以内部控制审计对于企业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随着审计分支的拓宽, 审计领域的交融增加, 如何有效地整合审计资源成为审计发展面临的问题。

从美国公共会计公司 (会计师事务所) 整合进行财务报表审计和财务报告内控审计的经验来看, 内部控制审计项目组一般先行进入被审计单位, 在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作出总体评估的基础上, 对实施财务报表审计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作出适当调整和完善, 然后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实质性测试和复核, 再来验证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通过整合审计, 会计师事务所整合协调审计时间、整合协调审计方法、整合协调审计意见, 这是我国审计界应当借鉴的。整合审计的发展方向拓宽了审计领域的同时, 又服务于上述企业的经营活动, 这意味着整合审计将在实务中成为审计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共赢结果。在以后年度的内部控制连续审计中, 由于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特别是高风险业务环节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因此可以突出审计重点、更多地关注高风险领域、企业层面控制和业务层面控制出现的新变化及其对实现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基于此会计师事务所不仅仅是执行单独的审计活动, 而是通过整合审计获得企业现在的和过去的内部控制评价以及财务报告审计结果, 这就启示会计师事务所要不断建立健全不同行业、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 为提升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和财务报表审计质量奠定基础, 这样的综合结果即是:会计师事务所提高了业务能力、审计领域不断拓宽、审计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企业经营行为得到内部控制的监督和控制, 这就是整合审计有序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谢晓燕, 张龙平, 李晓红.我国上市公司整合审计研究[J].会计研究, 2009, (9) .

[2].刘玉廷, 王宏.提升企业内控有效性的重要制度安排——关于实施企业内控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有关问题[J].财会学习, 2010, (8) .

建设数字泰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篇7

摘 要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 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汉以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中小城市,面积达六万平方公里,是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建设“1+8”武汉城市圈最早由武汉市委、市政府于2002 年发起倡议,2003 年正式将武汉城市圈列入湖北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之下的“武汉城市圈”,将形成以大武汉为核心,与周边8个中小城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通、利益共有的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格局。武汉城市圈的建设,涉及工业、交通、教育、通讯、金融、旅游等诸多方面,将对圈内经济金融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区域金融中心 可行性 制约因素

一、建立武汉城市圈金融中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构建武汉城市圈金融中心的必要性

金融中心城市是资金供需双方集中进行资本聚集、配制、发散的城市。现代社会的金融中心,主要是指那些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技术上建立起来的金融机构密集、金融市场完善、金融制度健全、资金交易活跃、金融工具齐全、金融人才众多、金融信息灵敏、辐射能力强、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的地区。从经济规律的角度看,金融中心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是经济中心功能进一步提升的结果。金融中心一旦形成,必将发挥资本集聚和辐射功能,通过资金融通、资本运营来实现资源在本地区的优化配置,并且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战略资源,持续带来金融中心所在城市以及周边地区的投资繁荣,形成产业扩张和交易集聚, 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政府财政收入,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武汉的交通地理优势

武汉距离上海、北京、天津、广州、重庆、西安均为1000 公里左右,在如此大的半径范围内,需要武汉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金融中心。同时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华中地区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具体来看,武汉位居大陆腹心,在全国纵横水陆交通的交叉点上自成中心,豫、湘、赣、皖四省的省会及三峡地区所在的宜昌地区均在其500 公里的吸引范圍内。武汉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方面的优势加上近几年的大规模建设,更加突出了其在全国铁路、公路、航空交通运输中的枢纽作用,同时也加强了武汉以水运为基础的多式交通运输出功能。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城市圈,周边其他八个城市在地理交通上就是其卫星城市,为武汉成为武汉城市圈区域金融中心创造了在地理交通上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政策导向条件

在国内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国际经济于激烈竞争中重新调整组合格局的态势下, 党中央在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同时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惟一特大城市,金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建设“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武汉“1+8”城市圈建设和“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全面实施,金融资源将越来越丰富,同时央行武汉分行的设置,辖湘、鄂、赣三省央行武汉分行的成立, 是我国宏观金融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作为区域性的央行分支机构, 武汉分行不但要承担央行总行赋予的金融监管任务,而且未来也必然成为区域性货币调控中心。要实施区域货币政策,进行区域性金融监管,就要求有一个资金实力雄厚、影响力遍及全区的金融中心。为此必须牢牢抓住这几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

二、建设武汉城市圈金融中心的措施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建设武汉城市圈金融中心中的作用

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对武汉区域金融中心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提出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总体思路、战略性目标和阶段性的目标,并制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以及期货市场的发展规划。地方政府部门要转化角色、功能与理念, 通过提供充分的信息服务、高效的审批服务、积极的政策沟通与咨询服务等,推动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与良性发展。虽然武汉有着较好的区位优势,其经济基础和金融基础在中部地区也占绝对优势,但是武汉在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存在缺乏全国性或区域性的有形资本市场、金融机构总部数量较少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单靠经济体自身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自我完善是缺乏效率的,所以,武汉在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应采取政府适度主导型模式,即在市场自发和政府扶持的合力推进下,把武汉构建成中部地区的金融中心。政府应结合实际,对区域金融中心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提出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总体思路、战略性目标和阶段性的目标,并制定发展规划,具体包括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以及期货市场的发展规划。事实上,武汉市政府已经明确提出了构建金融中心的目标,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目标任务分解到相应部门并落实到实处,把工作做实、做细。一是成立相应的机构,组织领导和落实构建武汉区域金融中心的各项工作;二是明确构建武汉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框架、目标和计划、步骤及工作着眼点,有的放矢地组织推动各项工作的实施;三是提供优质的服务。政府部门要转化角色、功能与理念,通过提供充分的信息服务、高效的审批服务、积极的政策沟通与咨询服务等,推动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与良性发展。

(二)构建多元化、多功能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

在整个金融中心建设中,金融机构建设是基础工程,必须培育足够多的市场参与者才能真正形成市场和强有力的中心。武汉必须为发展区域金融中心而构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多元化、多功能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要大力发展各类银行、证券和期货经营机构,也要发展包括诸如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公司、信用合作机构等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区域上,既注重本地金融机构发展,又积极引进外地的或国外的各类机构。

(三)推动金融市场的建设

在金融市场的空间布局上,需要有政府强劲的魄力和战略性的眼光,选择和发展适合这个金融中心生存、发展和向外辐射的CBD地区。金融机构的空间聚集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金融业只有相对集中才能有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才能形成金融中心。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逐步提高武汉金融市场对周边地区融通资金的能力。培育和发展武汉区域性票据中心市场,拓展票据市场信用工具,扩大交易的品种,建立票据专营机构,培育中介服务机构,逐步建立健全票据二级市场,进一步完善再贴现操作体系,推动商业银行系统内以及企业间的票据流通转让,开展跨行际、跨地区的银行承兑汇票转贴现业务。大力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积极扩大股票发行规模,充分利用好上市公司的品牌资源,通过参股经营收购和配股,积极筹措发行金融、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券,加快重点企业债券上市,推动建立武汉产业开发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尝试建立和发展武汉股指期货等交易市场。建立规范、高效的产权交易市场,以武汉产权交易所为依托,整合产权交易机构,理顺现有市、区、行业产权市场关系,并积极向华中地区延伸,建立统一市场网络,加强与外地产权交易市场的合作,扩大与国际间有关市场联系的沟通渠道,将武汉产权交易所建设成为立足武汉、辐射中南乃至全国的大型产权交易市场。

参考文献:

[1]武汉市统计局.武汉统计年鉴.2008.

[2]朱新蓉.武汉金融圈的形成与发展.武汉金融.2004(1)(总第49期).

[3]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关于金融支持武汉城市圈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调研报告.武汉金融.2008(11).

[4]吴传清,付佳,李浩,陈翥.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战略思路与对策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

建设数字泰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篇8

【关键词】高校;建设项目;BOT;必要性;可行性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各高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随着规模的扩大,高校后勤基础设施短缺、办学条件跟不上办学规模,在国家建设资金投资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将BOT融资模式引入到高校建设项目中来,将对传统的高校资源配置与运作产生全面的冲击,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引进BOT项目的必要性[1]

1.1高校建设项目资金的需要

高校目前的经费来源主要用于高校日常教学、科研、生活的正常运转,政府虽然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对教育产业建设方面的投资,但还是无法满足建设所需的巨额资金。因此,利用BOT融资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高校建设项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高校建设资金的不足,弥补资金缺口。

1.2减轻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分散项目投资风险

BOT融资模式有效的引进了民间资本对高校建设项目的投入,缓解了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实现了政府、民营企业、高校三方的最佳融资效果。在BOT融资模式下,高校增加了基建项目的资本金数量,降低了资产负债率。这不仅节省了政府的投资,还将基建项目的部分风险转移给了民营企业。

1.3发展投资空间,提升竞争力

高校由于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有限,建设项目普遍存在着建设资金匮乏、运营效率不高的现状。BOT融资模式有利于引进竞争机制,形成投资主体多样化、资金来源多途径的融资新局面。

1.4在项目投资建设和管理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在BOT融资模式下,高校与民营企业是以特许经营权合同为基础进行的全程合作,民营企业从高校建设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等前期工作开始参与,可以将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引进到项目中,这不仅降低了项目的投资风险,而且实现了对项目建设与运行的控制。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BOT融资模式进入高校,并成为高校建设项目投资领域的新宠。要在短期内解决我国高校教育资本不足的问题,不能只依靠财政拨款,而应积极主动地引进BOT融资模式进行融资:(1)引入BOT模式与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发展相适应;(2)引入BOT模式符合高校后勤社会化趋势,与国际高校办学模式接轨;(3)我国已经积累了用BOT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丰富经验。

2.引进BOT项目的可行性

2.1高校引入 BOT 模式的可行性

2.1.1高校BOT模式的特点。首先,高校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具有存在和发展的长期性,因此,高校的后勤项目建设适宜运用BOT摸式。其次,高校基础设施的使用者主要是在校大学生,产品或服务的消费定位是较低的。项目大都处于校园之内,要求项目规划要与校园的整体氛围相匹配。再次,高等学校BOT项目大都属于常规性项目,项目的风险相对较小[2]。

2.1.2BOT模式相对比较成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高校BOT模式可聚集社会闲置资金用于后勤项目建设,以弥补国家教育财政投入不足,摆脱高校教育资金短缺的困境,形成教育投资多样化,使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的高校成为融资主体,改变高校在办学上过分依赖政府的状况,引进资金而高校无债务负担。对于项目的运营公司而言,通过获得特许经营权,利用投资和融资方式对项目进行建设和运营管理,可以获得相对长期稳定的效益。所以,高校和投资方是双赢。

2.1.3高校采用BOT模式,所引进的内、外资无需任何担保,项目的建设与使用属于商业运作。有利于提高基础设施使用效率,促进良性循环,使投资者、高校和其他有关方面共同承担建设风险。从而提高项目选择决策的科学性、缩短建设工期,提高建设效率。

2.1.4引进BOT模式与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发展相适应。长期以来,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拨款是我国高等教育唯一的经费来源,由于总体教育投入的不足,这种方式严重地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发生了改变,多种渠道的学校自筹经费在高校经费投入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呈上升趋势,政府拨款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随着教育法制的进一步完善,教育投资的多元化逐步纳入法制规范,必将推动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发展。因此,将BOT模式用于高等教育项目建设,可以鼓励民间投资,将社会闲置资金吸引到高等教育上,大大丰富教育投资渠道。

2.1.5引进BOT模式符合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趋势,与国际高校办学模式接轨。我国高等院校的后勤设施一般是由高校投资和管理,这极大地增加了高校的负担,减少了教学资金的投入。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入,这种传统模式必然会受到冲击,高等院校后勤社会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引进BOT模式是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一种重要手段,有利于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强高等院校后勤设施的管理。可以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BOT融资方式作为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改革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一种有效模式,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2.2民间资本进入高校的可行性

2.2.1首先民间资本已有足够的能力投资高等教育。目前,我国民间蕴藏着丰富的潜在教育资源,国内居民存款及各类金融资产已达l0万亿元人民币,民间资本已占全社会固定资产的40%,民间资本已占有社会固定资产相当大的比例,相对比较充裕,巨大的社会资金需求寻求投资市场,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投资效益最好的部分。同时一些民营企业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求生存求发展,通过改革建立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企业制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同时使其投资高等教育成为现实。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运作良好,其备管理现代企业的能力,使其投资高等教育成为可能。政策扶持与实践探索。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教育产业,投资办学,特别是《中国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为民间资本进入教育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这几年来的实践探索,也为民间资本进入教育产业积累了经验。国有民营二级学院、以教育投资股份公司形式运作的大学城等新模式的实践,也为民间资本大规模进入高等教育产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3]。

2.2.2充足的社会资金为BOT融资创造良好的条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积累了大量资金,拥有巨大的投资潜力。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能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则开展业务活动。在对待风险的问题上,能客观地分析、理性地决策,很多国内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已经可以和国外水平相匹敌。

参考文献:

[1]李扬,黄业苏.试论内资BOT融资模式在高校新校区建设中运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0(7):42.

[2]李庆军.BOT融资模式在高校后勤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07(4):51.

[3]王升.BOT融资模式在高校中的应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16.

课题项目: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520号)。

作者简介:

建设数字泰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篇9

关键词:园林企业,文化建设,必要性,可行性

近年来, 人们对良好环境的需求也越发迫切, 使得我国园林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园林企业逐渐增多, 园林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又使得企业面临着内部管理和外部市场的双重挑战, 园林企业文化是否要建设, 怎样建设以及园林企业文化建设的可行性都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园林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企业文化, 或称组织文化 (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 , 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园林企业属于企业的一部分, 所以园林企业文化的内涵也是在企业文化的范畴之内。园林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六个, 它们分别是企业环境、价值观念、企业规章制度、企业英雄、文化仪式及企业形象。

二、园林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当今时代, 园林企业管理理论进一步完善、细化, 园林企业文化建设也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从企业管理理论中分化了出来。它对该行业的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企业文化的不同造成了企业经营力量上的差异, 从而使有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有的企业则被市场淘汰。因此, 园林企业要想发展壮大, 就必须要培养和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其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表现在:

1. 对园林企业自身而言,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首先, 园林企业文化明确了企业的目标, 引导企业发展壮大。目标代表着企业发展的方向也代表着企业全体员工的奋斗方向, 犹如一盏明灯, 指引着企业前进的方向。

其次, 任何一个园林企业的维系和发展都需要两个纽带, 一是物质、利益、产权的纽带, 即“硬实力”, 另一个是文化、精神、理念的纽带, 即“软实力”。“软实力”配以"硬实力", 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 园林企业文化能够为园林企业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成为企业和职工共同的愿景追求, 使企业职工在开展对外业务时, 形成共同的标准, 有利于处理本企业和其它企业的关系, 从而树立起本企业的良好形象。

2. 对园林企业内部职工而言, 加强园林企业文化建设, 是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首先, 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健全职工人格并提高其个人素质。企业文化是企业集体意识而非个人意识。职工在特定的企业文化氛围中活动, 受到特定群体意识的熏陶和影响, 就会逐步形成与群体一致的文化意识和品格。

其次, 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规范职工的言行举止。企业文化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 从思想方面弥补了规章制度的不足, 从而进一步规范和制约职工的行为。

最后, 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增强职工的进取精神。加强园林企业的文化建设, 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职工强烈地进取向上的精神, 激发职工献身企业的热情, 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 对整个社会环境而言, 优秀的园林企业文化有利于影响众多企业文化,

从而对整个社会风尚的树立产生正面的影响。优秀的园林企业文化, 有利于培养健康情趣, 陶冶高尚情操, 倡树新风正气, 形成良好的企业风气, 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

三、园林企业文化建设的可行性。

第一.由于园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园林企业之间的竞争由最初的产品、服务竞争进入到了更深层次的文化竞争。这从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管理的双重角度都要求园林企业将文化渗透进产品和管理。园林企业进行文化建设是时代和市场环境的客观驱使。园林企业作为我国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在规模产值及数量上也许不及某些大型金融企业, 但是它们也应不断进取和发展。

第二.我国从70年代开始介绍企业文化建设, 80年代初进行企业文化的探讨, 到了90年代末, 企业文化进一步发展。再经过十年左右的时间, 园林企业文化也开始了一定的探索和建立。这三十多年来的发展从实践和理论上都有了相当的基础。园林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我国企业来讲, 虽然还比较新鲜, 但多年来从理论研究到大型非园林企业文化 (如海尔集团) 都较为成熟, 这些资源都给我国园林企业文化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三.据统计, 目前我国园林企业总数已达15000家左右。截至2007年11月30日, 园林规划设计院及设计公司共计1200余家, 具有城市园林绿化二级以上资质的企业有2000余家。据调查显示, 2006年园林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为3029.8亿元, 比2005年增长30.40%。园林企业的蓬勃发展与经济实力足以证明在园林企业实行文化建设是完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李梅, 冯永林.园林经济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李梅, 冯永林.园林经济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张宇虓.企业文化建设及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2]张宇虓.企业文化建设及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

[3]马坤善.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当代矿工.2007[3]马坤善.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当代矿工.2007

[4]周灯君.论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蚌埠党校学报.2006[4]周灯君.论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蚌埠党校学报.2006

[5]张向荣, 董婷婷.浅谈中小企业实施文化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2007[5]张向荣, 董婷婷.浅谈中小企业实施文化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2007

上一篇:党员自查分析报告下一篇:金融公司财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