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学生观后感优秀作文

2024-08-24

感动中国学生观后感优秀作文(精选12篇)

感动中国学生观后感优秀作文 篇1

在这十位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张富清了。

95岁的张富清是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离休干部,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他英勇善战、舍生忘死,荣获大军区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和团一等功一次。退伍后,他自愿申请转业到当时条件坚苦的来凤县工作。他艰苦朴素,淡泊名利,深藏功名64载。20__年底,在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工作人员发现老人一张泛黄的“立功登记表”,才知道他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战斗英雄。

因为信仰,所以伟岸

“共产党处处都是为人民办事的,为国家昌盛办事的。只有跟着共产党,进一步受党的教育,使自己为党、为人民做点工作。”

今年95岁的老革命、老党员、老干部张富清,这样讲述着自己的入党初心。

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张富清舍生忘死,只要部队一有突击任务,就报名参加。翻城墙、缴机枪、炸碉堡……越是艰险,越要向前。敌人的子弹和弹片,掀起过他的头皮,灼烧过他的腋下,撞碎过他的牙齿,但击不穿他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什么都不说,祖国知道我。

在看不见硝烟的建设和改革年代,张富清公忠体国,响应组织号召,脱下军装,收起奖章,直奔当时湖北最艰苦、最边远的恩施来凤,一干就是三十年。

时局艰难时,他以身垂范,动员妻子下岗;忠孝两难全时,他坚守岗位,没奔母丧成为毕生遗憾;改革开放时,他殚精竭虑,破除陈规桎梏……在同事眼里,他勤劳肯干,任劳任怨,不矜不伐。

或许在一般人看来,为国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忘我工作、公私分明的老干部,应该好好歇一歇。

工作上离休了的张富清,在思想政治上没有离休。他时刻铭记着自己老党员的身份。

当他认为自己不能再为国家贡献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岁截肢的他,拒绝在轮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条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来;白内障手术期间,明明可以给自己安一个好的晶体,他却选了的一款;明明没人会动他的药,但他每次都将药瓶锁上,生怕别人挪用他全额报销的一粒药。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张富清的伟岸,不止在少年从戎时屡立战功,也在中年转业后恪尽职守,还在晚年离休间奋进不息。

张富清曾说,战场上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

的确,在人生的征途上,因为信仰,他也一往无前。

71年党龄,见证“绝对忠诚”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一位党龄71年的老战士、老党员,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对党“绝对忠诚”。

在张富清老人眼里,在战场上,共产党员应做到“党指到哪儿,就打到哪儿”,敢于冲锋在前、敢于牺牲生命,那才是对党“绝对忠诚”;在祖国建设时期,共产党员应做到“党让我去哪就去哪,哪里最艰苦就去哪儿”,不讲条件、不计得失,那才是对党“绝对忠诚”。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认为,做这些,只是共产党员的本分,根本不值得夸耀和“显摆”。军功章,他压进了箱底,就连对至亲好友都不曾提及;干工作,遇到困难和委屈,想想牺牲的老战友,他什么都释然了。

新中国走过了70年的风风雨雨,张富清老人的岗位、身份也一再改变;不变的,是他对党的“绝对忠诚”。从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不改初心”,什么是“淡泊名利”,什么是“克己奉公”,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

感动中国学生观后感优秀作文 篇2

关键词:感动中国,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中西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又相互碰撞的时代, 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织又相互冲突。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现象日趋增多。加强和推进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成为了当前高校教育的一项严峻而急切的任务。“感动中国”栏目是“亿万人精神品牌”、“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 它犹如一支强心针, 助推当代大学理想信念教育, 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

(一) 理想信念弱化, 自我为中心

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普遍弱化, 认为理想信念太遥远, 及时行乐、享受眼前才是最重要, 以自我为中心。在学习与就业等诸种压力的影响下, 当代大学生更为关心个人利益, 淡化和漠视高尚的理想信念。在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国家的三者关系时, 个人往往放在第一位。理想信念的弱化导致一些大学生常常出现困惑、迷茫、无序, 在理想信念的选择上不知所措, 无所适从, 表现为认知偏差、情感冷漠、意志薄弱、行为世俗化等。

(二) 理想信念多元化, 功利目的突出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外来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不断冲击, 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取向也日趋多元化。大学生不再以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作为唯一的理想信念选择准则, 功利性成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准绳, 功利目的突出。从而导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意识、爱国主义情操等主流意识淡化、弱化, 功利目的突出。

(三) 理想信念知行不一, 行为失范频现

当代大学生思想麻木, 缺乏基本的文明修养。比如, 在公共场合公然吸烟, 随地吐痰, 乱扔垃圾, 校园内勾肩搭背、搂搂抱抱, 考试舞弊, 学术造假, 散布淫秽文化等等。他们的理想信念在日常的为人处事方面常表现为知行不一, 行为失范现象屡屡发生。

二、“感动中国”助推当代大学理想信念教育

(一) “感动中国”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感动中国”栏目是“亿万人精神品牌”、“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和“良心盛典”, 它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倡导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彰显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 增强了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感, 推动了公民的善行善举。“它通过一个个鲜活人物的品质与精神展现, 告诉我们什么是崇德尚义, 什么叫见贤思齐, 什么是真善美, 并以感性打动理性的形式, 增强了社会公众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从而培育和铸造具有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良好精神品德的新时代社会公民。”[1]由此可见, “感动中国”运用现代电视媒体载体, 以可信可敬可感、震撼灵魂的方式把真切感人的人物事迹、精神、品质展现给人们, 告诉了人们什么是至高无上的理想信念, 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主要表现为:

1.引领当代大学生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理想信念。当前, 由于诸种因素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爱国意识淡薄、职业操守低下、诚信缺失、对待他人冷漠等问题, “感动中国”展现出的一批批崇高理想信念的典范, 正好为当代大学生起到了榜样示范的作用, 引领大学生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优秀品质。

2.引领当代大学生培养团队合作、服务奉献的理想信念。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 以独生子女居多, 好张扬自我, 以自我为中心, 因而团队合作、服务奉献意识淡薄。“感动中国”用真实可感的典范形象, 如团队合作的嫦娥一号研发团队, 勤政爱民的郑培民等向当代大学生诠释了团队合作、服务奉献的真谛。

3.引领当代大学生培养艰苦奋斗、创新进取的理想信念。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物质较为富裕的时代, 谈不上什么吃苦耐劳。优越的生活导致他们崇尚金钱, 及时行乐;艰苦奋斗, 创新进取好像永与他们无关。“感动中国”通过电视传媒这种极佳的载体, 把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如带着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 一生追求卓越、锐意创新的黄昆等, 洗涤着当代大学生的灵魂, 激发他们艰苦奋斗、不断创新进取。

4.引领当代大学生重塑知行统一的理想信念。当代大学生基本上能认知崇高的理想信念, 但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 往往难以做到知行合一, 出现理想信念的偏差和扭曲。“感动中国”通过一个个典型细节, 精彩瞬间, 以撼人心魄的生动事例, 向人们昭示了文明、自由、平等、公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崇高的理想信念。这些典型人物传达出知行合一的理想信念, 感召和鼓舞着当代大学生, 激越他们重塑知行统一的理想信念, 示范、引领他们多行好人善事。

(二) “感动中国”助推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感动中国”弘扬高尚, 传承价值。“它讲母爱、仁爱、大爱, 讲关心、讲奉献、讲真善美, 在这里, 你会读到那些让你热血沸腾、泪流不止的史诗般的助人为乐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坚忍不拔精神、忠贞不二精神;井冈山精神、红岩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在理想信念受到冲击的今天, ‘感动中国’致敬那些敬业爱国、执著坚定的追梦人;在诚信缺失、拜金主义侵蚀人心的忧思中, ‘感动中国’发掘那些信守承诺、用一生践约的普通人;在科学发展的时代洪流中, ‘感动中国’推崇那些改革创新、成就卓著的专家大家。”[2]这有利于助推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1.助推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感动中国”弘扬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潜移默化之中陶冶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教育他们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幵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任”的“四信”教育, 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坚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

2.助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理想信念教育、道德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理想信念教育。“感动中国”传承“助人为乐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坚忍不拔精神、忠贞不二精神”, 无形之中教育当代大学生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 更要追求精神生活, 形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生活理想信念;在注重个人发展的同时肩负起对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的担当, 树立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职业理想信念, 造福他人, 奉献社会;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应注重自身的品质修养, 追求真、善、美, 坚定对伟大人格的道德理想信念。

3.助推当代大学生“三信”理想信念教育

“感动中国”弘扬“井冈山精神、红岩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 春风化雨之中教育当代大学生坚守“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三信”理想信念教育,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总之, “感动中国”助推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们可以利用“感动中国”展现出的典型形象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四有”、“四信”公民。

参考文献

[1]《感动中国》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EB/OL].人民网, 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17200446.html.

[2]《感动中国》:与民族价值追求同步[EB/OL].光明网, http://www.gmw.cn/media/2012—06/15/content_4356262.htm.

《感动中国2015》观后感 篇3

这位老人今年已经整整86岁的高龄了,仅仅靠着磨刀为生,虽然生活清苦,但却乐善好施。二十多年来,他把磨刀挣来的微薄收入大部分都用于慈善公益,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捐款。在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地震时,老人先后向红十字会捐出数千枚硬币。当得知某地发生自然灾害时,他又急匆匆地赶过去,带着那几个月辛辛苦苦磨刀挣得的几百枚硬币,坐了三趟公交车,辗转两个多小时才来到红十字会,就是为了奉献一份自己的爱心。2013年,他将两年来磨刀积攒下来的积蓄全部捐给雅安地震灾区,其中1元硬币1715枚,5角硬币501枚,1角7枚,共计1966.2元。自2008年以来,他累计捐款达到了23392.2元。

在我们看来,23392.2元或许不是一笔非常大的数目,但对于吴锦泉老人来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磨一把刀一块钱,我们想想,这需要多少个日夜才能赚到这些钱呀!吴锦泉爷爷靠着辛苦赚来的微薄收入,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吴爷爷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真的很了不起,值得所有人去学习。

对比自己,吴锦泉爷爷,您的内心是多么的高尚呀,您宁愿在午饭时只用一杯白开水充饥,也要多省一分钱为社会多献一份爱心。而经常我们在吃食物的时候,却随意丢弃与浪费,在我们的生活字眼中,或许“节省”二字,根本就是陌生的。在您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从此懂得如何让自己去帮助更多的人,同时我也想说,我们的社会需要多些像您这样的“正能量”。

感动中国的小学生优秀观后感 篇4

坚守对工作的激情、对群众的热情,张渠伟赢得了赞誉,也感染了身边无数人。在柏水乡碾坪村帮扶期间,为了缩减往返交通时间,加快实施基础建设,张渠伟一连几天都住在自带的帐篷里。于是,“帐篷局长”这个“绰号”不胫而走,成为一段佳话。局里有个年轻干部吴靖,新婚刚过也立马把“家”搬到了村里,他说,佩服局长的干劲,他都带着帐篷在扶贫一线,自己怎能迷恋“温柔乡”。在张渠伟的示范带动下,渠县2万余名公职人员与贫困户“结对认亲”,增强了帮扶工作的实效性。张渠伟笑着说,“以前的群众烦干部上门,现在的群众都想干部、盼干部上门,这样的改变源于真情帮扶,干部做了群众贴心人。”

扶贫工作不能形式化,我们的帮扶干部一定要摆脱送物送钱的帮扶思想,转变帮扶思路,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发展思维,拓宽视野、寻求适合该村民发展的渠道,结合各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做好帮助计划,力求方案由村而生,计划因户而成,做到计划方案具有针对性,扶贫成果取得真实效。张渠伟为让产业覆盖所有帮扶的贫困村,他建议发挥在外渠商的资源优势、人际优势、信息优势,打“亲情牌”、“老乡牌”,引导他们回乡创业、为家乡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如今,通过他的不懈努力,动员回引“天下渠商”,投身脱贫攻坚,已有余名乡友回乡进入农业农村,投资项目140个。全县也引进了万隆锦绣、硕源果业、德康养殖等企业,带动12亿元工商资本进农村,建成特色种植基地16.8万亩,建立乡村“扶贫车间”30个,带动12500名贫困户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此外,为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张渠伟还策划开展了“六个一”爱心扶贫活动。目前,全县认捐认助社会扶贫资金7.2亿元,修路333公里,建桥18座,建山坪塘206口,建房137座,发展种植业9.1万亩、养殖业34.5万只(头),资助孩子1746个。

当前,脱贫攻坚正处于关键期和决胜期,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该学习像张渠伟同志身上这样的优秀品质,应有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摆正心态,强化担当实干精神。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始终做到信念如磐、意志如铁、勇往直前、攻坚克难,真正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砺,啃最硬的骨头、挑最重的担子、攻最难的关隘。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的帮扶干部肩负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群众生活水平的使命,一定要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做好扶贫工作。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我们应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看感动中国2019有感

每一年,《感动中国》的那些年度人物,都会给我们带来一种启示、一种力量。

看完《感动中国》,给我最深的就是三个字“责任感”。不管是“为科学而生、为事业而生、为理想而生”的生物学家钟扬,“你退后,让我来”的扫雷战士杜富国,“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的离退休干部马旭,“责任和生命连在一起”的机长刘传健,“人在邮件在”的邮送员其美多吉,“孤岛的守护者”王继才、王仕花,“扶贫必须精准,不落一人一户”的扶贫干部张渠伟,“挑起山乡未来”的80后校长张玉滚,“一切为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中科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责任”二字发出的光芒,不管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或者身处什么岗位,我们都应该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奋斗中释放激情、追逐梦想。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要深知自己肩上担负的历史重任,更应该保持“责任感”时刻“在线”,不应该区分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把为人民服务践行到实际行动中去。

要学习钟扬身上强烈的使命感和家国情怀;要学习杜富国敢于冲上一线的拼搏精神;要学习马旭翻身不忘本,老了依然做贡献的品格;要学习王继才、王仕花夫妇用坚守书写无怨无悔的忠诚;要学习张渠伟,把贫困人民当家人对待,用自己的担当之心点亮乡亲们奔向富裕的路;要学习张玉滚,即使条件艰苦仍然坚持平凡事业,为孩子的未来默默坚守;要学习程开甲,为了民族的未来倾注全部心血与才智。

感动中国学生观后感优秀作文 篇5

小学生感动中国2020观后感300字作文一

与往年一样的结果,在这个不平凡的“末日年”里面,又有很多已经死亡的“草根英雄”在感动着中国。他们有国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却都以不同的伟大事迹感动着这个麻木而又世俗的国度。

我看这个节目其实就是一个超级“催泪弹”,其威力堪比北朝鲜当局刚刚施行的那枚核弹,使人在刚刚过去这个喜庆的春节假期里,还获得有一个感受悲情的时刻。每一个获此殊荣的“英雄”其实都表演了一场悲剧,他们给自己的家庭带来的是永远的痛。一贯擅长煽情的央视就不能厚道点呀,能不能不这样矫情呢?在节目进行中,我一边观看一边猜想,我自己梳理了一下,20年我又被那些人和事所感动过呢?由于是同行,我首先想到了“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还想到了“最美司机”吴彬,还有更多创造了许多“国之第一”纪录的人,尽管我这一票并不能有什么作用,并不能算数!

小学生感动中国2020观后感300字作文二

每年都有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人们选择坐在电视机前接受一次灵魂的洗礼,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心情似乎一直很沉重,眼泪总是停不住,但典礼结束以后,人们又恢复了之前的一切,内心平静的没有一丝波澜似乎人们把感动中国变成了一种情绪的宣泄途径,把一年的泪水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流干净,第二天重新回到自己的小世界,麻木不堪地活着,期待着下次感动中国。不信的话,可以扪心自问,你能叫出几位曾经感动过你的他或她的名字?大多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遗忘了吧。不管怎样,我希望被遗忘的仅仅是名字,是符号,而不是其背后蕴含的一种精神。

小学生感动中国2020观后感300字作文三

平凡的生活中亦可见不凡,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不忘本心,坚持信念,因而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正如钟洋所说“不是杰出者才善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人民。”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几年,而是一辈子。几十年如一日,将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奉献给他人。

虽然他们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巨大的正能量,温暖人心,使人观后心生感动。看了他们的事例,再想想自己的生活,相较下感觉我们好像生活在温室,生活中遇到的些许痛苦便不值一提了。

小学生感动中国2020观后感300字作文四

今天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每一个传奇故事的背后都隐藏着坚守和执着。“感动中国”已陪伴我们十几年,十几年来不断为我们带来感动,为社会带来正能量。它为我们介绍了生活中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让我不免感到自己有些渺小,我需要做的还有许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生活中脚踏实地,努力学习,以此来感动身边之人,进而感动中国。

小学生感动中国2020观后感300字作文五

感动,是一种力量,它总能直抵灵魂,温润心灵。

《感动中国》的意义之一就是给所有的观看者以信心:不要沮丧,不要失望,也不要去抱怨,有很多能让你感动的人,一直就在你的身边。

虽然它不是颁给个人,但是十一总会让我们想起一加一大于二,还有它代表着一个团队。绝地反击,上演惊天逆转。比的是实力,拼的是意志,搏的是勇气,奋勇拼搏,决不放弃。这是女排精神,是激励中国前行的力量!

《感动中国》四年级学生观后感 篇6

周六的早上,看完了《感动中国》这档节目后,我被陈斌强的事迹深深的感动了。 陈斌强五年如一日地细心照顾着患有深度老年痴呆症的老母亲,正如当年母亲照顾他时一样。为母亲喂饭,打扫房间,清理被褥·····他还拿着那充满了爱的布条把母亲固定在自己的背上,带她一起去上班。这是多么伟大的一种对老人的.孝敬和对母亲的爱啊!感天动地,感人肺腑!陈斌强对自己已经痴呆了的老母亲不离不弃,还细心照料、倍加呵护的精神,值得我们去敬佩,也值得我们学习,弘扬!

而另一位让我们感动的人——年仅十二岁的何玥,她坦然面对生死,而且还请求自己的父母同意捐献自己完好的器官,用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所以,何玥并没有和她的父母,和我们分开,她的爱心、她的器官还留在世上,从未离开过。她是那么地坚强,用自己的大爱,顺利地挽救了三个生命垂危的青年。这种爱,是无私的;这种爱,是伟大的!何玥是伟大的,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我被她这种无私的精神深深感动着。

感动中国学生观后感优秀作文 篇7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于202月18日晚落下了帷幕。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看完之后令我们热泪盈眶,感动中国谱写了真、善、美的乐章。

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杜富国的伤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向他表达慰问。国防部评价说:杜富国同志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他令我们感动,值得我们永远尊重。

张渠伟,六年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张渠伟同志自3月担任达州市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以来,为渠县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由于长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张渠伟患上严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但他从不惧怕,昼夜战斗在攻坚一线。

王继才、王仕花,守岛卫国32年的夫妇。江苏灌云县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王仕花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

还有其他的感动人物,可能我们并没有听过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坚守,作为平凡人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他们是时代的先锋,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我们要以榜样为方向,努力前行,做对社会有益的事。

看2019感动中国有感

有这样一些融入年轮的人,我们在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从容:彷徨的时候,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坚定;怀疑的时候,他们告诉我们什么叫相信。201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盛典已于今晚(2019年2月18日)20:00在CCTV-1综合频道播出,2月19日央视新闻频道21点30分重播。从到2018,感动中国走过17个年头。时代在变,感动不变,人们对善的向往不变,对美好的渴望不变。

感动中国 感动你我

如果问过去这十来年,中央电视台原创了哪些成功的电视品牌,我想《感动中国》一定可以名列前茅,甚至排名榜首。《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打造的一个“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的主旋律精神品牌栏目,多年来坚持鲜明的价值导向,彰显了深切的人文关怀,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我们从“感动中国”收获了什么

《感动中国》是一种呼应,它呼应的是人们心里本来就有的向善之心。《感动中国》的两个多小时,对于每个普通的观众来说,可能意味着无法被擦干的泪水,或者是心灵的一次净化。但对于这个社会与时代来说,《感动中国》的走红意味着什么?

诗人顾城曾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在感动的同时,我们有时是不是也该有点儿愤怒。我们要做的和该做的事还很多,只有感动、愤怒都不够,我们必须擦干眼泪后行动,站到一个又一个曾经感动过我们的人身后,然后愤怒才会真正减少。

看感动中国,最吸引我们眼球的还有里面的颁奖词,这些颁奖词语言凝练,富有文采,魅力十足;精华浓缩,内涵丰富,短小精悍。我们读之,品之,手不释卷。我们仿写,撰写,受益匪浅,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

感动,真的有用吗?

感动,无用!是的,感动不能改变什么,行动才有用。很多像《感动中国》一样优秀的电视作品,都在传递一个思想——利他,是最高境界的利己。

每一年,《感动中国》的那些年度人物,都带来一种启示、一种力量。今晚,谁将让你落泪,谁将动你心魄。感动中国的典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行动起来才能凝聚力量,向上,更好,创造未来!

2019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2019年2月18日,大家心心念念的《感动中国》如期而至,又会有哪些能担当、有作为的人从芸芸众生之中脱颖而出呢?

伴随着阵阵掌声、滴滴热泪,这十位2018年的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逐步揭晓:绽放在高山砾石的藏波罗花钟扬、为人民扫除雷患,为战友血染雷场的杜富国、赤手空拳勇斗歹徒,身中五刀不退缩的退伍老兵吕保民、军中的“居里夫人”马旭、完成“史诗级”备降的英雄机长、云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守岛32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只要能摘帽,失明也心甘的张渠伟、守望乡村教育,一干十七年的张玉滚、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的程开甲。

在这十位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王继才、王仕花夫妇了。

每天国旗同太阳一起在开山岛上升起后,王继才夫妻俩便会开始一天里的第一次巡岛,他们来到哨所观察室内,用望远镜扫视海面,看有无过往船只,看岛上的自动风力测风仪、测量仪是否正常。

“岛东边是砚台石,西边有大狮、小狮二礁和船山。这上面的4个灯塔也是老王当初建议设立的。老王说,有了灯塔就可以保障过往渔船的行驶安全。”妻子王仕花指着海面上的4座灯塔说,有了这几处灯塔,路过的渔民心里就踏实。

登上灯塔,四处远望,怪石嶙峋,才感受到小岛的陡峭。“这段路很陡,离海又近,千万注意脚下。”走在后山的台阶上,瘦弱的王仕花攥着记者的手,怕记者摔倒。

不知有多少个雨大风急的日子,在这段狭窄陡峭的山道上,王继才也是这样牵着王仕花的手一路巡逻;不知有多少个寒冬的冷夜,一根背包带系着一前一后两个人在倔强地前行。

同样的巡岛场景晚上7点再次出现,不同的是,夫妻俩的手里多了一个手电筒。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夫妻俩就要记录当天的守岛日志。一摞摞的巡查日志被王仕花装在大麻袋里,拿出来,带着一股动人的厚重铺满了整个桌子。

日志上一笔笔字迹,正是王继才生命中的一个个刻度,写尽了忠诚、责任和坚守。沿着一级级石阶巡逻、瞭望,顺着王继才留下的印记一路走下来。这条路,他们走了32年。一年四季,日复一日,一日两次,没人要求,没人监督,他们从风华正茂走到了鬓发花白……

如何铭记一份32年的坚守?不论是家国大爱还是至亲相处,我想黄海边防的哨所会记得,开山岛上的五星红旗会记得,王继才用脚步坚守过的每一寸土地会记得……

感动中国优秀观后感 篇8

在“感动中国”里,获奖的,有十位伟大的“英雄”人物,他们通过自己的行为,自身的付出,感动了我们,更感动了全中国!

这十位伟大的“英雄”分别是:林俊德、陈斌强、何?、陈家顺、高淑珍、张丽莉、李文波、高秉涵、周月华兼艾起,以及罗阳和刘跃进。在这十位“英雄”的背后,都有着一个令人泪流满面的故事。

他们在为人民贡献,也在为这个星球贡献。他们给别人带来了快乐,带来了幸福,却给自己以及家庭带来了不可抹去的伤痛。然而,面对事实,他们一点儿也不伤心,一点儿也不后悔,如果让事情重演一遍,他们依旧会选择这么做。如此博大的胸襟,一般人是无法比拟的。

像这样伟大的人物中,最令我感动,最令我感到讶异的,是张丽莉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呢?待你听完张丽莉老师的故事,相信你也一定会有所同感的!

张丽莉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为人和蔼、善良还很漂亮,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期待上张丽莉老师的课,观后感《感动中国,感动你我——看“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1000字》。张丽莉总是教导学生们:生活其实很美好,要学会爱别人,传递爱。她三年来,还一直默默的资助着一名家庭贫困的学生,使得这名学生一直没有产生自卑感。但是,危险却不经意间的降临了:这一天,张丽莉老师正在疏散同学们排队放学,偏偏这个时候,一辆失控的汽车冲向校门口,眼看就要撞上学生了,张丽莉老师本能地推开了前后四位同学,自己却被压在了汽车底下。昏迷中,张丽莉被迫高位截肢,永远地失去了双脚,在她醒来的第一刻,竟然没有顾上自己,第一句话竟是:“学生们怎么样了?”张丽莉并没有对自己的做法而后悔,还很乐观的安慰家人:“还好压到的是脚不是头,不然,我就再也见不到你们了!”

张丽莉老师能够舍生忘死,只为了保护自己的学生们,这是多少老师无法做到的啊!比如这些老师:西北大学地震,三(4)班的张雪峰老师不顾同学生死自己先跑下了楼。汶川地震,范跑跑老师自己飞快的跑下了楼,事后还在微博上为自己辩解。这一些老师,有丧师德!而张丽莉老师和他们截然不同,她是一名称职的老师!那一刹那,不仅令在场的同学们永生难忘,也令我们无法忘怀啊!在这起事件中,我们在一次体会了教师的含义,它只有三个字,那就是:张丽莉!

感动中国观后感优秀 篇9

我被深深的震惊了。

我从未想过一个人会为了被人的生命会然此冲进地狱。而他是,我知道,她在冲进火场时,一定没有多想。只想到有6个孩子正在火场中,如果晚一步,他们就会葬身火场中,这是一种本能,一种做为一名教师的心情,如果他想到了危险,如果他想到了死亡的威胁,那么他一定就不会义无反顾的冲进火海里,而且是三次,是什么在支撑着他,是孩子们无助的声音,是火海中孩子们的身影。他既然已经冲进了火海中。那他就一定想到了后果,这时无畏,在知道结果的面前,他仍旧选择的是那条路,这是无私,一个无私无畏的人,一个舍己为人的人,一个用自己的生命换别人生命的人,怎么能让人不去发自内心的崇拜呢?

在他们冲出火海的那一刻,他们已经被烧成了火人,浑身没有一处还是完整的,但这些伤痕不是耻辱,而是每一个人都发自内心的折服,这是最骄傲的光荣,他们是真的英雄,没有多想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无私无畏的大爱,他们是烈火中的生命之光,虽然微弱却足以照亮一切的光芒。

感动中国观后感优秀作文精选 篇10

无私奉献,一心为国铸就忠诚。排雷英雄杜富强为人民扫除雷患,为战友血染雷场,为祖国竭尽所能。“你退后,让我来”,面对危险,你第一选择是自己迎危而上,用实际行动、用血肉之躯书写新时代军人的铮铮铁骨与使命担当。虽然你失去了双手双脚,但却赢得可全中国人的敬仰,那嘹亮的军歌是对你最后的赞礼。与祖国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程开甲为祖国的强大,为国人的尊严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和才智。他面对国外优越的坏境,面对友人的劝说,在祖国最需要他的时候毅然决定回到祖国的怀抱。他要和祖国在一起,要让世界不再看不起中国人,他说,不看今天,我们看今后。因此,他投身我国核武器研究,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一干就是,你干了惊天动地的事,却只愿意做一个隐姓埋名的人。

敢于担当,用行动诠释生命真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精准扶贫的路上不落一人一户,时任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的张渠伟用1600多个日日夜夜工作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及时因长年工作患上了严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依旧组织不了他的脚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张渠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行动诠释生命的真理,向人们展现出一名党员干部的担当。

在他们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力量。我们要在新时代传承他们的精神,真真正正做一个人对国家有用的人。

2019观感动中国有感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决胜脱贫攻坚提出新的要求,即:要确保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这既指明脱贫的成效要真,也指明脱贫不能自说自唱自编自演,更不能用虚假信息来脱贫。因此,我们要做好扶贫工作,实现国民富强、安居乐业。

“感动中国”人物张渠伟正是严格按照党中央对扶贫提出的要求,秉承着让群众真脱贫的理想信念,自3月担任达州市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以来,他为渠县143802名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

张渠伟中等身材,戴着一副眼镜。镜片后,他的眼圈有点黑。不熟悉的人不知道,由于常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张渠伟几次眩晕在岗位上,张渠伟住院检查患上了严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视力下降得非常厉害,目前只有0.04和0.2,简直就是个“半盲人”。医生告诉他,如果不马上动手术,他有完全失明的危险。住院期间,他曾3次拔掉输液管偷偷回到了工作岗位。最严重的时候,医生曾要求他立即住院,接受手术治疗,否则就有可能失明。可是他却说:“没时间住院啊,能不能先利用药物保守治疗?”带着3个月的药物,张渠伟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一桩一桩的工作让他分身乏术,连复查都是通过电话联系医院,让医生根据口述症状帮忙开药。

“我没有时间做手术,目前全县没有谁比我更熟悉扶贫工作。扶贫军令如山,言必行,行必果。明年我们渠县一定要‘摘帽’。”他说,走上扶贫这条路,便没有退路,只有责任。

但又有谁不害怕失明呢?“说实话,我也挺害怕的。”在空闲的时候,张渠伟会特意去街上,尝试闭着眼睛,融入眼前的一片漆黑,磕磕碰碰地走,让脚底感受盲道的痕迹。他想,万一真的失明了,这就是以后自己的生活,得慢慢适应……

张渠伟在工作中是一条铁汉子,但对家庭的亏欠却让他一直不能释怀。“我的儿子年近30,婚期因我工作的繁忙一拖再拖。我的父亲年近八旬,十分牵挂常年奔波的我,老是给我打电话,但往往没说上两句就因我的忙碌打断了。”说到自己的家人,张渠伟的眼睛里有了很多酸楚和愧疚。

真情的付出是有回报的。渠县四年减贫136610人,贫困发生率从12.1%降到0.6%。

渠县有150万人口,是省定贫困县,全县原来有贫困村130个,贫困人口143802人,相当于10个人中约有1个人是贫困户。

“精准扶贫”是一场前所未有、意义重大的“攻坚战”,每一名扶贫人都立下了军令状。张渠伟在扶贫道路上一走已近5年。“接下这军令状,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从没有休过一个节假日,只有摘了贫困的帽子,我的心里才踏实。”

张渠伟是农村出生的。他常说,基层一线扶贫工作,没有亲身经历难以体会。当看到身边还有不蔽风雨的“穿斗房”“干垒房”“土坯房”,还有生活不易但依旧纯朴热情的农民兄弟……这些情景就会化成一股动力,催促他不能停歇。

3月,正是栽种的季节,张渠伟发现渠县的农业种植同质化严重,现有的农业种植方式已不是一条致富路。如何帮助群众脱贫,他将目光首先聚焦到产业,积极引进在外渠商资源。

但要成功引进来,并没那么容易。老家一名退役军人王超在外发展很好。张渠伟回忆起当年第一次自费去福建找王超,“他只是简单和我吃了一顿饭,绝口不提回乡投资的事情。说实话,我心里有点气馁,但没放弃。”张渠伟说,第二次他又自费去广州找他,王超才稍有动容。

春节,张渠伟第三次找王超时,王超终于被他的诚意打动,将产业项目落户渠县,建立“老兵创业扶贫之家”,成立“渠县退役军人综合党委汉亭农业联合支部”,种植水果1亩,带动400多名贫困户脱贫奔康。

正如感动中国颁奖词中对他的高度评价:”扶贫必须精准,不落一人一户。病情迫在眉睫,却一拖再拖。扎下帐篷,扎下了根,签上名字,就立下了军令状。没有硝烟的战场,你负了伤,泥泞的大山,你走出了路。山上的果实熟了,人们的心热了”。确实,我们的心也跟着这样无私的领导干部热了!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在扶贫路上,有了这样热心热血的领导干部做榜样,不管是扶贫干部,还是贫困群众,都充满了较真碰硬的勇气和信心,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我们赢定了!

2019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近日,感动中国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节目中评选出了20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他们是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把生命献给高原的植物学家钟扬,守岛卫国32年的民兵夫妇王继才与王仕花,生活节俭却捐赠千万的退休老人马旭,不畏牺牲的排雷战士杜富国,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危急时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机长刘传健,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张渠伟,担起未来的80后乡村教师张玉滚。

没有谁生来就懂得奉献,没有谁注定会成为英雄。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们,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也是普通人。潜心科研、教书育人、执行任务,他们的故事是普通人日常经历的故事;尽忠职守、见义勇为、无私奉献,他们的光辉也是普通人内心时常闪现的光辉。只不过,他们能在紧要关头处站出来,能在恶劣环境中坚守初心,能用肩膀扛起大家的希望,才在岁月淬炼中将平凡变成伟大。

他们是时代的先锋,是一名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是这个时代的楷模,是所有党员干部的榜样。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绝不犹豫、绝不含糊、绝不懈怠,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员坚定信仰,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创新奉献的精神。他们彰显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和信念,彰显了榜样的力量,值得我们所有党员干部去学习。

作为党员干部要立足本职岗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常说,思想决定行动,认识指导实践。君子以德为行,日可见其行也。思想是前进的动力,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境界,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社会实践。新时期要求我们始终有一颗一心为民的心,有一颗想干事的心,把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感动中国优秀观后感精选 篇11

2月18日,感动中国20人物揭晓,杜富国等当选,杜富国的当选无疑最好的诠释奋斗与伟大。当晚,《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杜富国的颁奖辞: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蹚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

伟大的时代召唤伟大的精神,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说的那样,“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当然,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杜富国失去了双手和双眼,但他心心念念的,依然是想要学习掌握力所能及的技能,在新的岗位继续为人民服务。跑步、快走、用肘部夹笔练习写字……每一个常人举手投足就可完成的动作,对杜富国来说都是需要逐步攻克的障碍,都是需要排掉的“雷”。“我还能为家乡人民做贡献,我还要阳光、快乐地过好每一天”。他的乐观以及对梦想的坚持,正是伟大的时代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正是因为拥有杜富国等一批批勇于奋斗,不畏牺牲的英雄们,让我们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有这一批批时代楷模,让我们在时代楷模的精神鼓励下,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

看2019感动中国有感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昨晚落下了帷幕。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动,一个个感人的业绩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感动中国》,它使许多人百感交集,它谱写了真、善、美的乐章。我相信,只要看了《感动中国》,每一个人都会有所感悟。2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之一王继才、王仕花夫妇,他们的故事使我感动。

江苏灌云县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唯一两个足球场大小。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王仕花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用他们的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一生做好事就不那末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耐很多常人不能忍耐的痛苦!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仁慈,正直,乐于助人,坚强,奉献,吃苦刻苦!我要净化自己的灵魂,向他们学习!在有生之年,为大家,为社会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生的好人!

2019感动中国心得体会

2月18日,20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守岛民兵王继才、植物学家钟扬、排雷英雄杜富国等10名同志当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这其中有两弹一星的功勋英雄、有扎根基层的人民教师、有雪域高原的邮差信使、有扶危济困的基层干部……无论是为党和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学者、科学家,还是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他们默默坚守、无私奉献,事迹令人感动、精神令人鼓舞,他们是新时代的先锋模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们筑牢忠于祖国,无私奉献的理想信念。程开甲远赴英国求学,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毅然回到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为了祖国的核武器事业,他走下大学讲坛,迈进死亡之海罗布泊,开始了与核武器的较量,50摄氏度的高温,又涩又咸的引用水,戈壁滩上的飞沙走石,颠簸不平的“搓板路”,他在恶劣的条件下隐姓埋名长达40余年……理想信念大于天,程老为了国家需要放弃个人得失、隐忍坚守。我们唯有坚守理想信念,才能不被风险所惧,不为困难所扰,朝着心中的目标步伐铿锵、一路前行。

他们砥砺恪尽职守,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王继才夫妇在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的孤岛上,守岛卫国整整32年,被称为“开山岛上的夫妻哨”。面对不高的收入,面对有人出10万元在岛上“住”几天的诱惑,他恪尽职守、不为所动,心里装了自己的国防岗位职责。为了改变山里娃的命运,80后教师张玉滚。用一根扁担从大山外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用品,一挑就是5年。面对山里学校教师缺少的问题,他把自己练就成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科学样样精通的“全能型”教师。他们无怨无悔的付出和坚守,换来了一方安宁,换来了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丰富的学识。

他们秉持临危不惧,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28岁的年轻士兵杜富国,在扫雷部队工作的三年时间里,先后1000余次进入雷区进行扫雷作业,成功拆除2400个爆炸物。为了保护战友,在险情处置中突遇爆炸,失去了双手双眼。面对歹徒持刀行凶,退役士兵吕保民挺身而出,身中五刀仍然毫不畏惧。我们要学习他们一身正气、无私无畏、冲锋在前的担当品质,唯有如此,社会才能和安定有序,人民才能平安幸福。

他们坚守心系群众、扶危济困的为民情怀。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张渠伟4年如一日,昼夜战斗在扶贫攻坚一线。长年超负荷工作,他患上了“耳石症”“青光眼”,重度眩晕,几致失明;大山之中道路难行,他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总结推广扶贫经验,推动全县57个贫困村摘帽,12.3万人脱贫,全县贫困发生率从12.1%降至1.72%。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厚植公仆情怀,心贴心与群众交流,面对面帮群众解难,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习近平同志指出,向先进典型学习,可学者多矣!最关键的要学精神、学品质、学方法。我们以榜样为标杆,见贤思齐、锐意进取,展现我们这一代的担当作为。

要高山仰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先进典型是引导社会前进的灯塔和价值标杆,我们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先进典型的英雄事迹,让无私奉献、见义勇为、为民服务等精神深入人心,让学习典型、传承文明、争当先进成为全体公民的普遍追求和社会道德底线。

要见贤思齐,学习榜样的先进精神。向先进学习、以榜样示范,可以净化心灵,丰富精神内涵,提高道德素养。我们要向先进典型学习,学习他们不怕牺牲、不怕艰难的顽强毅力;学习他们默默无闻、鞠躬尽瘁的敬业奉献精神;学习他们格物致知、正德修身的高贵品质。向榜样看齐,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要知行合一、争做时代的先锋模范。德不厌小,点滴滋润;善不拒微,聚沙成塔。要以先进典型为指引,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从细节做起,注重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积善成德、积久成习,持之以恒,时刻做到爱岗、敬业、诚信、友善,让自己真正成为新时代平凡岗位上的先锋模范。

小学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 篇12

今天晚上吃完饭后,我与家人一同观看了20xx年《感动中国》颁奖典礼,里面的人物和故事令我感动不已。有被称为“氢弹之父”的于敏老先生;有在贵州山区支教十年的朱敏才 、孙丽娜夫妇;还有好心人”炎黄“张纪清老爷爷;有与儿子同桌的陪读母亲・・・・・・这些故事湿润了我的眼眶,也让我感受到了美德的力量。

而我印象最深的是不怕艰苦,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前,他们放弃了在北京的安逸生活,选择来到贵州偏远山区支教,他们将义务支教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完成的梦,1965年朱敏才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意愿便是能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可国家的分配却让他成为了一名外交官,原本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因丈夫的工作不得不放弃自己心爱的工作,所以,各自的梦想还没有实现。

把美丽鲜艳的礼服西装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李来到偏远的山区,义务支教。他们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艰苦的条件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他们的卧室跟厕所仅有一墙之隔,夏天时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两层口罩才能入睡。高原紫外线强烈,是孙丽娜右眼全部失明,而朱敏才患有高血糖、风湿病等病症,他却为了省下钱帮孩子们买学习用品,自己扛着身体的疾病,继续支教,

上一篇:商场经理及员工迎检应知应会要点下一篇:我的爷爷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