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调查与思考

2024-05-28

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调查与思考(通用7篇)

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调查与思考 篇1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3日 18:33 作者:徐光春

近年来,河南省各级党委、政府重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取得了很大成效。到河南工作之后,我到一些地方对这方面的情况作了调研,深感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对加快河南经济发展、实现中原崛起具有战略意义。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和紧迫感,把发展劳务经济放到经济发展的全局中去把握,放到战略地位上来谋划和推动。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劳务经济发展,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规律。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工业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结构转化的过程。从产业结构变化看,表现为农业产值份额不断缩小,来自二三产业的产值份额不断增大的趋势;从就业结构看,表现为农业就业份额不断减少,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人口不断增加的趋势;从消费结构看,根据恩格尔定律,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食物性消费在生活消费支出中的比例不断下降,非食物性消费在生活消费支出中的比例不断上升,通过消费对生产的导向作用,必然是农业产值和就业份额下降,二三产业产值和就业份额上升。因此,工业化的过程就是农业和农民的比重不断降低的过程,就是“化”农民为市民、“化”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化”传统农业社会为工业社会的过程。工业化国家的成功实践也表明了这一点。美国农业就业份额1830年为70.8%,1980年降至2%;日本农业就业份额1870年为84.8%,1980年降至10.4%。由此可见,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农村劳动力追求更高的比较利益和自身发展机会的内在要求。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既有农村劳动力自身增长速度超过农业需求能力产生的,又有由于土地等农业资源短缺、所需劳动力有限出现的;既有由于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形成的,又有由于技术进步、产业更替等原因引起的,等等,归根到底都表现为农村劳动力配置结构不合理或失调。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这些富余劳动力资源被禁锢在土地上,不允许自由流动,劳动力无法实现合理配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限制被逐步取消,在比较利益的推动下,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就不断地从报酬比较低的地方或行业向报酬比较高的地方或行业流动。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为寻求更高的劳动报酬和更好的发展机会,一部分有胆有识的农村劳动力自发地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依靠他们自己的手艺和聪明才智获得了比他们在家务农相对较高的收益,逐步富裕起来。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以期获得超过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报酬,尽快富裕起来。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是农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实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增长,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以及我国加入WTO推动开放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发达国家的一些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加速向我国转移,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为我国发挥劳动力富余这一比较优势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同时,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无论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无论是制造业、建筑业还是基础设施建设等等,都会产生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还呈扩大之势,这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凭借自己的自然优势、技术专长等转移就业创造了岗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第三产业将迅速发展,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都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从而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目前我国第三产业规模相对较小,吸纳的劳动力也比较少,2002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仅占就业总人数的28.6%,远低于50%的世界水平和40%的发展中国家水平。要使2020年我国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员比重都达到50%,差距不小,发展潜力也非常大。可以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增长的客观需要。

从河南目前情况看,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又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条件。2004年底全省乡村人口6908万人,占总人口71.1%,农村劳动力4700万人,据测算,农村富余劳动力2800万人左右,目前外出务工人员达1411万人,其中常年在外务工人员562万人,占40%。去年底河南省城镇化率为28.9%,考虑到技术进步、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劳动力的自然增长等情况,按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到2020年实现中原崛起的奋斗目标,每年需要转移约1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任务十分艰巨、十分紧迫。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省正处在工业化加快发展时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近年来沿海发达地区出现了劳动力资源紧缺现象,很多地方出现了“民工荒”,今年春节期间又出现“保姆荒”,这为我省加快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省近些年重视发展基础教育,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整体较高,外出务工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在转移农村劳动力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创造了一大批省内外知名的劳务品牌,河南民工已经在外界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我们一定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要求,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一项战略抉择,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进程。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对于加快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原崛起,具有多方面的战略意义。

发展劳务经济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渠道。河南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增收。河南人均一亩多地,在现有条件下,提高粮食产量、提高粮价的余地不大、难度很大,农民仅靠一亩多地很难增收致富奔小康,必须把相当数量的农民分流出来,实现农民择业的多元化。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因此,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拓展农民致富空间的重要渠道,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现在,河南许多地方的农民都说这样一句话,“出来一个人,全家就脱贫”。一个家庭十口人,都守在有限的土地上,致富非常困难,如果能有四五口人走出去打工,每年往家里寄点钱,他们的收入就会大大增加。发展劳务经济主要从两方面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外出务工收入主要是靠从农业生产部门分离出来而未完全脱离农村的劳动力创造的,他们获得了高于农业生产部门的报酬收入,从而提高了农民的整体收入。据统计,2004年全省劳务输出总收入达到613亿元,占农村居民纯收入的35%;外出务工农民人均年劳务收入4344元,比农民人均纯收入高1791元。新县是全省涉外劳务输出先进县,我到那里调研时了解到,该县目前每年境外就业人数已稳定在3000人左右,年创外汇近2000万美元,可使全县人均增收200元。罗山县彭新镇曾店村有2898人,外出务工人员就达1800多人,现在拥有50万元以上资产的农户已有近百户。另一方面,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村耕地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大大增加,间接地增加农民收入。所以,发展劳务经济,对农民来讲,是“两头开花”,成本低,见效快,收益大,可以说是当前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又快又好、最为现实的一个办法。

发展劳务经济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一定条件下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环。一方面,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带来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优化了农村劳动力结构,直接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获得收益的一部分重新投入到农业生产,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大量农民外出劳务,极大地缓解了人地矛盾,有利于土地流转机制的形成,有利于解决土地规模经营和耕地撂荒问题,使一部分土地集中到种养能手手中,不仅为集约经营、规模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创造了条件,而且还有利于促进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应用和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增强农业整体竞争力。同时,由于外出务工者经受市场经济、城市工业文明的熏陶,增长了才干,开阔了眼界,锻炼培养了一批经历市场经济风雨、见识了工业现代化的经营技术人才和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分化出了以农民经纪人和商贸经营户为主体、有现代市场意识的营销队伍。他们走南闯北,架起了生产与消费、产品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

发展劳务经济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客观需要。目前,河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也处于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加大调整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工业还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都必然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农村富余劳动力与资本、技术等要素相结合,将有力地推动工业化进程;同时劳务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又将扩大对工业品和服务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推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在工业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迁入城镇,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实践表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一方面促进了城市化,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农村非农化和农村城镇化。就我国而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与城市劳动力的就业形成互补,既弥补了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力资源不足,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又因其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廉而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还扩大了城市的消费市场,促进了城市体制改革。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必然要求政府在户籍制度、教育培训和社会公共福利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享有平等的待遇和权利,这必将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力地促进城市发展。另外,劳务经济发展了,农村经济发展了,不仅可以加快农村非农化进程,而且方方面面也可以拿出更多的财力和物力,发展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这对于贯彻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劳务经济是推动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民外出务工,不仅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通过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熏陶,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技能,综合素质普遍提高。他们逐步摒弃了“小农意识”、“小富即安”思想,增强了市场经济意识、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有的通过打工,受到输入地的技术经营管理的培训,其技术素质、工作能力大大增强,逐步成为熟练的产业技术工人,有的还当上了老板、经理。如在上海市环卫局务工的65名固始青年,因成绩突出受到上海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专题采访报道,他们所在的团组织被上海市委评为“先进团支部”,有的青年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早年到新疆从事水电安装的信阳务工人员李发忠,经过十多年的奋斗,现已成为管理1200多人的建筑公司经理,2001年被团中央、建设部等八部委联合授予“第三届全国优秀进城务工青年”荣誉称号。外出务工者在城乡之间的大流动、大转移中,或者返回农村后,也将城市文明带到了农村,推动了农村的开放和进步。许多外出务工者返回家乡以后,利用自己带回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信息等办厂创业,促进了农村工业化,为农村经济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挣了票子,换了脑子,回到家乡办起了厂子,几年带富一个村子”,就是对这种现象的生动写照。太康县掌握一技之长的外出务工人员达3万多人,返乡后自己办厂创业的已有3000多人,间接带动了10万多人就业。农民思想观念上的变化更为深刻。据了解,劳动力转移较多的乡村,青年人的文化卫生意识大有提高;年龄在23—26岁的青年,婚后只生育一胎的已很常见,计划生育工作难度明显减小。可以说,通过外出务工,推动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还有一些人通过外出打工增长了本领,回乡后当了村组干部,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添了活力。农村经济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的不断增强,又推动了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对河南来说,当前要重点把握好“四个结合”。

一是要把加强宣传和制定政策相结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各类新闻媒体,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劳务致富”、“劳务光荣”的观念,创造有利于农民外出务工的良好舆论环境,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外出务工;大力宣传党和国家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的政策,让农民工放下包袱,轻装进城。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认真清理不利于农民进城就业的政策和法规,让进城务工农民在孩子就学、户籍管理、订立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劳动权益和征收税费等方面享有平等待遇,逐步打破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城乡、地区和体制分割现象,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政策和法制保障。

二是要把自由外出与有组织输出相结合。尽管劳动力的转移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积极支持农民的自由外出务工,但也要特别强调有组织的输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我在信阳了解的情况表明,有组织的输出效果比较好,农民工因为有组织而有保障、有靠山、心里踏实,也便于管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形成健全的工作体系;要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统筹考虑,将转移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等工作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目标考核管理;要加大规模劳务输出的宏观调控力度,重视联络和签订跨地区大规模的劳务协议,进一步加大境外就业市场的开发力度。

三是要把提高就业技能与树立良好形象相结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仅要在扩大劳动力输出规模上下功夫,更要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上下功夫。要切实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成立培训基地,制定培训计划,增加培训投入,扩大培训规模,增强培训效果,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就业技能,提高我省农民工的整体素质。要强化品牌效应,在培育农民工品牌上下功夫,靠品牌带动更多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同时,还要注重树立河南农民工的良好形象,教育他们热爱家乡、增辉河南;特别是要大力宣传和表彰河南千千万万外出务工者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如商丘市“见义勇为青年英雄”李学生等,对全省外出务工者产生示范效应。

四是要把加强管理与强化服务相结合。外出务工者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的难度。我们再用老思路、用原来管理农村和农民的做法已经不行了,各地要积极探索和寻求新的管理办法。信阳市通过实施“金桥工程”,在进京务工经商人员中开展党的工作,使党组织在开发劳务经济,带领进城务工经商人员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已经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各地可以借鉴推广。当前,我们还要按照中央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安排部署,在进城务工经商的广大党员中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他们“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转岗不转向”,无论在什么地方、从事什么工作,都能继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各级党委、政府要用关爱亲人的感情来关爱外出务工人员,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加大劳动保障的监察执法力度,认真清理整顿用工市场,加强对民办中介机构的监管;从源头上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落实最低工资制度,严厉查处拖欠克扣工资、随意延长工时、使用童工和劳动环境恶劣等问题,尽可能为农民工创造一个宽松的务工环境。

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调查与思考 篇2

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渐进式过程。自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户籍制度改革就备受关注, 专家学者长时间呼吁改革传统户籍制度, 以消除它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阻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尤其是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健全, 新的户籍制度终于出台。

2008年3月, 全国人大通过了《新户籍管理制度的试行意见》, 我国新的户籍制度开始确立并逐步实施。在新的户籍制度下, 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身份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按照新户籍制度的规定, 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户口性质划分, 农民和市民在户口簿里的户口性质统一称之为“居民”。此次户籍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放宽户口迁移限制, 引导人口合理有序的流动。[1]农民户籍身份的改变其意义就在于, 它可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从而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1 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 增加城市吸引力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 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两部门存在着收入水平的差异, 这种差异诱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二元经济结构的产物, 也是一国实现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但是, 传统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1.1 二元化的户籍制度提高了农民进城的门槛

传统的户籍制度是二元经济结构的核心, 具有明显的二元化特征。传统户籍制度下不允许农村户籍和城市户籍这两类人口相互流动, 两种户籍人口所享受的社会福利保障存在很大差别。农民进城找工作, 会遭遇企业招工时户口条件的限制。即使已经务工, 也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待遇, 在社会地位上受到歧视。这又进一步加大了农民进城就业的成本和风险。我国流动就业的农民有40%以上流入到城市, 但在城市不能定居, 不能成为市民, 仍然是农民身份, 他们在农村还拥有耕地, 住房。[2]他们在心理上一方面向往城市生活, 一方面又不愿意放弃土地, 对于农民来说, 他们最可靠的, 最根本的就业、生存、看病的保证是土地, 所以他们象候鸟一样在农村和城市之间辗转迁徙, 不能永久性在城市生活, 致使城市对他们的吸引力削弱。

1.2 新户籍制度降低了农民转移进城的成本和风险

新户籍制度中户籍身份的新规定赋予“农民”一词以新的含义。“农民”不再是身份的象征, “农民”与市民取得了同等身份, 都是我国居民, “农民”与市民一样, 属于在劳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的劳动者, 他们和市民只有职业上的区别, 没有身份上的不同, 也可以选择在不同的经济部门就业。新户籍制度的确立实施与配套进行的一些制度改革, 将消除农民和城市居民在地位、身份、就业、住房、福利等方面的不平等, 营造一个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制度环境, 增加城市的吸引力。进城农民成为城市永久性居民, 不必再往返辗转于农村和城市之间, 最终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彻底转移。

新户籍制度的规定给农民和市民在地位、身份以及其他一些方面的平等带来了制度上的保障, 但从农民这一方来看, 这种保障是否是削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

转移的劳动力主要是指农村劳动力中剩余的部分, 即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两种类型:一种叫绝对剩余, 另一种叫相对剩余。人们把在农忙时超过农业需求的劳动力称为绝对剩余;把在农闲时多余的劳动力称为相对剩余。[3]尽管剩余劳动力在不断地向外转移, 但农村劳动力仍然实现着自然增长, 所以农村中始终存在着剩余劳动力。既然农村中存在着剩余劳动力, 而农村和城市之间在就业机会, 报酬、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差异还客观存在, 那么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动力就不会被削弱。

2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和根本的转移, 是农业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在传统户籍制度下, 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出现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实际上依靠的是单纯增加劳动量而实现的, 劳动工具和生产资料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技术水平没有提高, 农业生产仍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而新的户籍制度赋予农民以职业化的身份, 农民职业化将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2.1 职业化身份的意义

从新的户籍制度对“农民”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农民职业化的概念:农民是指以农业为主要职业的人, 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农民不再是世代相传的一种简单存在, 他与人们的出身已经没有了必然的联系。[4]在这种新的语义环境下, 无论什么人想要成为农业劳动者或是农业企业家, 都必须经过长期学习和训练, 获得政府或社会权威机构认证。从事农业这一职业, 即使是普通的农业劳动者, 也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 一无所长者很难到农业部门就业。做为农民也同其他行业的人一样, 实现职业化, 这也是现代农业对从业者所提的要求。从长远发展来看, 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分属不同的职业领域, 职业化的农民也将有资质要求, 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 做到持证上岗, 他们成为农业部门高水平的劳动者。通过与高效率的劳动工具、生产资料相结合, 促使劳动边际生产率提高, 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现代农业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增加剩余劳动力的数量, 也意味着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向城市。现代农业实现的过程伴随的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质是这些农村劳动者离开农业, 不再以土地为生, 与农业以外的其他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等要素重新结合, 形成新的生产力。

从转移出去的农民就业方向来看, 他们走出了仅限于在大中城市或小城镇的非农行业就业的范围, 就业的范围变得宽泛。有一些转变为农业产业工人, 例如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需要的汽车司机, 兽医, 经纪人, 农机具操作人员和各类购销人员等, 他们可能来自城镇各个领域, 但其主体部分应是由农民转化而来。如, 农家子弟通过上学读书, 学成归来;或是主动放弃土地经营权的农民, 经过学习培训转化而来。凭职业技能受雇于产业经营主。这类人员就业领域并没有跳出农业部门, 但是他们不再是农民, 而是产业化的工人。他们的劳动方式、所结合的劳动对象也不再是传统农业。

2.2 职业化农民的出现将完成农业范围内农村劳动力的根本转移

对于仍留在土地上经营的职业化的农民, 在他们身上, 转移也同时完成。这种转移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即由传统农业转移到现代农业。根据以往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研究, 转移主要是指由传统农业到非农产业。而农民的职业化将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甚至同时到来的还有农业机械化。那么按照农民职业化的影响来看, 即使在种植业部门中, 不再是用人力畜力手刨犁耕等传统方式, 而是人工操作现代机械耕作, 这就是农业现代化展现给人们的场面, 这样的发展阶段在农业发达国家早已出现。以往城市工业部门劳动者被称为“产业工人”, 现代农业部门的劳动者同样可以被称为“农业工人”——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员, 这也完全可以理解为一种转移, 一种随着身份转换而到来的根本转移。

3 新户籍制度为城市化的发展创造制度环境, 加快转移的进程

比较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 我们可以发现存在一条普遍规律, 这就是一个国家要改变传统的经济结构, 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首先必须从工业化入手。而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在一般情况下, 必将带来人口大规模的, 有规律的迁移, 这种人口迁移又是以劳动力人口为主体, 从农业向其他产业, 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的要求, 城市化的规律决定的。但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身上表现的进程却不同。[5]

3.1 两类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同进程

从整体上看, 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基本上是同步的。

16世纪的英国, 由于纺织工业的变革以及世界市场的开辟, 使得纺织品供不应求, 作为原料的羊毛需求量大大增加, 为了得到纺织业所需要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 领主们开始了大规模的圈地, 把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用篱笆围起来, 使之变成牧场。失去了土地的农民为了生存, 被迫涌入城市, 而他们恰恰又成了纺织业需要的劳动力。劳动力与原材料、机器结合在一起, 创造了工厂, 造就了大机器生产, 形成了生产力。反过来, 工业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提供了充足的岗位, 大大拓展了容纳劳动力就业的空间。英国的农民就是在这样一个工业化的过程中进入到非农产业, 成为市民阶层。工业的规模扩大和集中生产, 又会带来各种基础设施的投资和服务性行业的增加, 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 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大大拓展了容纳劳动力生活的空间。所以, 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这期间都曾经发生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 这两方面是在同一进程中实现的。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一开始, 自己所处的市场环境不象发达国家当时的处境有利。工业化进程较慢, 城市化发展滞后,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工业化脱节。我国工业化的程度已经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但是城市化程度却比世界平均水平低近7个百分点左右, 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还低0.2个百分点。[6]根据经验,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对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如下优势, 这些优势是: (1) 城市规模扩大会产生“聚集”效应,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吸引力, 这也就是资源的再配置过程。 (2) 城市化水平越高, 城市资源利用率越高, 比如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 使用时边际成本很小。 (3) 城市化水平越高, 生产增长速度和第三产业发展就越快, 会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而城市化的滞后则完全抑制了这些转移优势的发挥。

3.2 新户籍制度将为城市化的发展创造一个制度环境, 从而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水平

我国城市化滞后的直接原因应归结于长期以来我国所推行的城乡分离的城市化政策, 它是以原有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整套制度体系。这套制度体系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实行着严格控制, 其结果必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不顺畅, 农业人口远远多于城市人口, 农村贫穷落后, 城市化滞后。一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通常有3种形式: (1) 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快于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 (2) 农村地区发展非农产业转变为城镇, 实现城市人口的增长; (3)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实现城市人口的转移增长。第1种实现形式不符和我国人口数量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2种实现形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剩余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而产生的;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的经验表明, 城市化的发展一般主要是通过第3种形式实现的。新的户籍管理制度的确立, 将鼓励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这种迁移的增长必将提高城市化的水平。

3.3 发挥城市转移优势和作为转移主渠道的作用

城市化的发展既包括大中城市的发展, 同时也包括小城镇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农民转移一直到今天, 转移出的数字显示向城市转移是主渠道, 是当前具有最大的就业转移效应的渠道。[7]小城镇成为转移的重要渠道。小城镇比较适合中国农民的现状, 农民容易适应, 转移比较顺畅。这种多元化的转移模式是由我国的国情特点决定的, 也符合我国城市化的过程。我国的城市化大致将经历一个优先发展大中城市、以小城镇发展为重点, 最后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这种城市化的结果会使城乡二元结构演化为城乡一体, 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并存, 传统农民转化为现代市民和新型农民。

我国工业化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 工业化成为转移的动力源泉。城市化水平比较低, 处于初始阶段。城市化发展的过程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新的户籍制度通过形成有利于城市化发展的制度环境, 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步伐, 发挥城市所具有的转移优势和主渠道的作用, 最终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摘要:传统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新户籍制度的确立实施将会增加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 通过促使农民的职业化来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为提高我国城市化的水平创造制度环境, 新户籍制度通过以上的影响能够消除阻碍,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关键词:新户籍制度,农民职业化,城市化水平,加快转移

参考文献

[1].人民网.户籍制度的改革[EB].政策信息, 2008.3

[2].张亚东, 刘来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推进城市化[J].财经论横, 2004.8:10

[3].邹农俭.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M].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2:90~91

[4].卢荣善.走出传统——中国三农发展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338~334

[5].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21~22

[6].毛新雅.城市化与建设新农村的关系探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 (6) :6

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调查与思考 篇3

[摘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转移就业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几年来,湖南省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任务仍然艰巨。文章从实地调查入手,分析了湖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更好地开展转移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竞争力的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富余劳动力 转移 培训 对策

[作者简介]方小斌(1966- ),男,湖南洞口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高级经济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农民教育;叶玲(1979- ),女,湖南常德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科技处,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农民教育;毛尚华(1965- ),男,湖南津市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宣传部部长,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农民教育。(湖南 长沙 410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2007-2008年度立项课题“湖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0708ZZ29)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011-03

转移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转移就业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从农民到产业工人和“市民”角色的转换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劳动力市场已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企业对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逐步提高。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农民工素质,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稳定就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近五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一工作,主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转移培训,取得良好的成效。本文试图对湖南省实施的各种转移培训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整合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资源,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效果,推动湖南省劳务经济的发展。

一、湖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

湖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2003年就下发了《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决定》,提出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到目前为止,湖南省政府部门牵头实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主要有: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省农业厅的“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省扶贫办的“雨露计划”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省教育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免费培训以及省委统战部的温暖工程农民培训等,每个主管部门都出台了相应的计划和管理办法。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除省教育厅开展的免费培训以外,湖南省其他政府层面开展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使用财政资金总计7.1475亿元人民币,共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28.5万人。(见表1)

二、湖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五年来,湖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它对于提高湖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竞争力、树立劳务品牌、促进湖南省劳务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通过对几年来转移培训工作的调查和比较,发现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其一,培训覆盖面小,人数偏少。湖南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省。根据《2008年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08年末,全省总人口6845.2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959.95万人,农村劳动力2998.74万人;2008年全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含本乡镇)1208万人。除去已外出务工的农民,仍有近800万人需要寻找转移门路。伴随着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数量必然越积越多。而据省农业厅的统计,2007年一年中,接受过1个月以内短期培训的农民占8.95%,接受初级职业技术培训并取得证书的占2.29%,接受中级职业技术培训并取得证书的占0.77%,没有接受过培训的高达82.41%。相对于庞大的外出务工劳动力群体而言,参加培训的比例太低,人数偏少,严重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质量。

其二,培训经费投入明显不足,与面广量大的培训市场很不适应。转移就业人员中,没有接受过培训的比例如此之高,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这是目前湖南开展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课题组对全省118个贫困村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77.35%的村干部认为影响转移培训的主要因素是经费问题。5年来,包括中央财政投入和温暖工程社会捐助在内,全省用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总经费不到7.5亿元人民币。此外,补助标准也明显偏低,难以保证培训的质量。“阳光工程”短期培训每人仅补助500元,这与培训成本有较大的差距,很容易造成培训走过场,甚至出现有名无实的现象。“雨露计划”中专学历教育培训模式3年扶贫口径每生只补助1800元,而同类培训中,广东和甘肃两省2007年扶贫补助的标准均达到了3400元(三年制)和2500元(两年制)。省教育厅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免费培训,由于没有政府的投入,靠职业院校贴钱,很难真正得到可持续开展。

其三,培训质量不高,监管不力。由于培训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使得一些实施培训的机构在专业设置、培训内容和教学管理上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只讲经济效益,不注重培训质量,严重影响培训声誉。部分财政补助经费未用到农民身上,各类培训机构的管理人员的素质仍需提高,项目操作远远没有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和透明。由于受经费和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多数培训仅局限于一些简单的培训项目,培训走过场甚至只造名册不实施培训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经过培训的转移劳动力和从未接受过培训的并没有显著差异。从整体上说,培训的外出就业劳动力的技术素质不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其四,有效需求不足,培训市场不够活跃。由于受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和综合素质的制约,农民大多比较保守,对参加培训的作用了解不深,因而缺乏主动参与培训的意识。同时,政府部门特别是县、乡两级对各类培训的宣传和引导不够,缺乏有效手段,加上经费的限制,宣传工作难以落到实处,以至于造成有些学校或培训机构出现由于报名人数少而完不成培训计划任务的情况,使有限的培训经费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五,培训资源分散,整合空间很大。目前转移培训呈现多部门管理和实施的格局,每个政府部门都掌握着一定数量的培训资金。不同的转移培训项目有着不同的特色、不同的实施途径,虽然体现了培训的多样性,但同时也存在由于重复、交叉带来的浪费和矛盾。比如,省扶贫开发办实施的是面向贫困地区的转移培训,而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也实施了“湘西地区技能扶贫培训工程”。如何打破部门限制、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避免重复和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三、湖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建议

周强省长2009年1月12日在省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抓好“农村劳动力就业计划”等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加强对湖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对于开发人力资源、化解城乡矛盾、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从总体上说,建议湖南省尽快完善转移培训管理体制,有效整合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对未(拟)转移人员、已转移人员和预备劳动力分别建立培训平台,加强监控,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具体来说,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其一,应尽快成立由省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省农办牵头,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厅、省扶贫开发办以及省教育厅等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协调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和协调全省转移培训工作,拟订规划,出台相应政策,建立健全转移培训体系,理清职责,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管。转移培训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靠哪一个部门和机构都难以独立完成,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关涉农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其二,有效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对政府层面实施的转移培训调整职责分工。根据近五年的培训实践,结合已实施转移培训项目各自的特点,我们建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主要以打造湖南省“劳务品牌”为主,面向全省,特别是面向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据初步统计,湖南省目前返乡农民工达280万人,其中五成以上的为建筑工人和一线普工,有近四成的希望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再就业能力。省扶贫开发办主要针对贫困县和比照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继续采取已在全省贫困地区推广并已产生良好效果的以“工学交替”学历教育为主的培训模式。从今年起,国家将贫困线标准从人均年收入786元提高至1067元,全省扶贫开发的目标人群将由54.8万人增加到194.8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3.5%,转移培训任务更加艰巨。省教育厅应以预备劳动力技术教育培训为主,在普通中学开设职业技能培训的课程,让不能继续升学的农村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帮助他们顺利转移就业。据预测,“十一五”期间,湖南全省初中后、高中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的约为225万人,加强对这部分人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省农业厅主要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特别是面向返乡农民工的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不再承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见13页表2)

其三,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多元投入机制,为转移培训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一是省政府要呼吁和争取中央财政增加对湖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力度。培训农民工存在省级之间的溢出效应,实际上是为全国提供“公共物品”,成本应该由中央财政来负担。如果能在4万亿财政扩张计划中安排2000亿,按人均2000元的标准培训一亿农民,尽管只占5%的份额,但会给转移培训市场带来根本性的变化。湖南作为劳务输出大省,中央财政在下拨经费时应予以倾斜。二是要加大省级财政对转移培训的支付力度,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三是要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有识之士、慈善组织和慈善家为农民培训和转移提供资助,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资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局面。通过财政拨一些、部门拿一些、培训机构让一些、社会筹一些等途径建立农民教育培训的专项基金,保证培训经费的投入。要提高补助的标准,对各类培训进行科学的成本测算,补贴培训机构的合理支出,推动培训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其四,以就业为导向,素质教育与技术教育并重,着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农村富余劳动力要实现有序转移和稳定就业,培训质量是关键。要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在技术、师资、就业推荐等方面的优势,以高职院校为主体,开展转移培训。劳动部门实施的转移培训应把培训机构扩展到高职院校,不应只局限于在所属的技工院校和民办机构中招标选择。各培训机构必须与用人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训,把教学质量摆在第一位。对于开展短期培训的机构,重点要抓好教师的选拔和培训。教师必须取得订单企业认可的培训资格证,且至少掌握两个从业岗位或工种的技能才能上岗执教。同时,企业也选派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在培训时,校企共同制订完整灵活的教学计划,合作开发培训工种教材;要加强实训场所的建设与投入,用人单位要提供部分实训设备;要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按职业标准培养人才,重视学员动手能力培养和岗位技能的训练,把是否通过劳动部门的技能等级考证作为衡量学员是否合格的主要标准。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排在前三位的是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因此,对于短期培训的农民,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比职业技能的培养更为重要。要重视参训农民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安全生产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培训过程中有意识地模拟企业工作环境,引入企业管理模式,使他们进入工厂后能尽快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

从长远来看,随着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引导性培训和短期培训应慢慢退出市场,6个月的技能培训和2年或3年学历教育培训应作为转移培训的主要形式。对于学历教育模式,应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着力培养一批知识更全面、技能更强、发展后劲更足的人才,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永久转移。

其五,加强监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补助资金的管理,物价等部门要严格对培训单位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审查,严禁对受训农民实行滥收费。承担培训的机构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全省应建立一套选拔、监控、评估、退出等完善的制度体系和以稳定就业率、就业单位满意率为主要指标的考核体系。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培训机构的指导、过程监控和质量监控,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开发网上监管系统接受社会监督,杜绝套取国家资金、重复报账的现象。对违规改变资金用途,挤占、挪用、套取财政补助资金以及乱收费的培训机构,除追回资金外,取消其培训资格,并对相关责任人依法处理。

其六,加大宣传力度,整治和规范招生市场。农民观念的改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宣传和引导。各级政府和培训机构要充分利用各种场合,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培训对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宣传培训的实际效果,宣传典型案例,鼓励更多的农民走出家门接受技能培训,解决培训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同时,政府应大力整治和规范招生市场,解决目前存在的区域封锁以及利用不正当手段买卖生源等不正当竞争的现象。可以考虑在对参与转移培训的机构进行严格把关的基础上,采取类似高考招生的形式,向全省统一发布培训机构、培训专业工种、培训人数、培训期限、转移就业去向等信息,由农民自愿报名,自主选择培训机构。

其七,加强输入地政府和企业对转移务工人员的培训。从长远来看,由于拟转移劳动力、预备劳动力以及返乡劳动力都已纳入目前转移培训覆盖范围,如何做好已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素质,帮助他们完成向合格的“产业工人”和“城市市民”的角色转变是一个需要更加关注的问题。对于跨省转移的农民工,省政府应通过相应渠道建立与输入地的协调机制,实行优势互补,联合培训,形成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入地、企业与农民工多赢的局面。劳动力输入地政府应树立大局观念,从政策上、资金上支持和引导外来农民工接受职业培训,使他们在务工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成为高素质的产业工人,让他们能安心留在当地为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当地政府还应通过立法,要求企业履行对员工的培训责任。同时,制定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增加培训投入,加强对转移农民工的培训。

[参考文献]

[1]张云华,杨晓艳.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3).

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调查与思考 篇4

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虽然取得不少成绩,但仍面临不少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求职者就业观念不一,心态不平衡。一些就业观念陈旧的求职者,自我创业、自谋职业的意识不强,安于现状,满足于现有的生活条件,得过且过,虚度年华。一些就业观念“超前”的求职者,文化水平低又无一技之长,但首先考虑的不是寻找工作岗位解决就业问题,而是宁愿不就业,也要挑三拣四选择职业。

二是弱势群体就业矛盾突出。弱势群体普遍文化偏低,年龄偏大,无技能,实在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员就业难度更加突出,同时,目前用人单位招收员工条件也过高,大中专学历、35岁以下年龄的要求比比皆是,不按实际需求,不科学、不合理地设置高门槛,使不少求职者“望龄兴叹”、“望历莫及”。

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除了建筑行业、国外劳务输出以及部分经营业主统一组织外出务工外,农民依靠中介组织实现劳动力转移也占一定比例,但农民亲搭亲,友搭友,自行外出务工也不在少数,这是农民盲目外出不能及时找到工作,合法权利、应有的报酬和待遇得不到保障的重要原因。

面对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一、加大宣传力度,切实转变求职者的择业观念。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就业靠市场、市场靠竞争、竞争靠技能的就业观念,突出宣传一批转变就业观念,通过自谋职业、自我创业特别是返乡创业的先进典型的宣传,积极鼓励和引导,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消除广大农民工的自卑感,增强他们的荣誉感。

二、加大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按照农业部、财政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等6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开展工作。一是进一步办好综合性培训基地,充分发挥现有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各镇乡的成教中心和(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社会办学机构的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开设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向企业输送合格的技术工人。二是加大行政推力,确保职业技能培训生源。对各镇乡继续下达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加大行政推动力度,把在农村既不能劳动致富,又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想外出挣钱又无技术专长的适龄剩余劳动力和新成长劳动力,组织起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三是按照各级政府的文件规定,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发展订单式定向免费培训,做到培训一个,合格一个,转移一个,既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问题,又解决外商投资企业招工难问题。四是加强对就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联合农林、科技等部门结合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开展种植业、养殖业的专业知识和实用科学技术培训,以及农民经纪人的创业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化水平。

三、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架设劳务经济“桥梁”。各镇乡以劳动保障所、农经站为主,积极争取,创造条件,创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劳务公司”,收集市内外各类用工信息,考察了解用工单位基本情况,有组织地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增强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同时加强对所输送劳动力的跟踪服务,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各个镇乡成立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劳务公司),使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真正做到:输出有组织,输入有管理,流动有服务,调控有手段,权益有保障。

四、切实贯彻落实,积极扶持和推动薄弱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扶持经济薄弱镇加速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经济薄弱镇开展订单式定向农村劳务培训,凡经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备案同意,审查核实后,所需培训费用按核定标准由市全额承担,同时明确:鼓励经济薄弱镇大力组织农村劳务输出,凡完成市下达考核指标的,指标内按每人50元、超指标按每人100元标准由市财政对所在镇予以奖励。

五、打破城乡隔离的就业制度,统筹规划和协调城乡劳动力就业。市、乡两级政府在统筹规划城乡劳动力开发利用,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上,进一步打破劳动力流动的城乡界限和所有制界限,实现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推动城乡劳动力的双向流动,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做到每季度组织一次的大型招聘洽谈会,每月召开一次的专场招聘会,日常不间断开展招聘活动,打破城乡劳动力的限制,实行平等竞争岗位,一视同仁。重点抓好: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就地就业;二是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实现就近就业;三是城乡一体化,让农民工成为城里人,实现进城就业。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 篇5

为解决就业问题,国家多年来实行了包括减少中小企业税负和提高银行贷款等多项优惠政策支持扩大就业,尤其是在面临国内外较为严峻的经济增长形势和就业压力的状况下,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近年又审时度势出台了支持微型企业创业的多项优惠政策,为积极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而不断努力和探索。开个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国家在坚持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基本国策的情况下,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支持西部大开发,近年来,又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新口号,在十二五开篇之际,为了探寻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国的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的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状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专业情况,我们小组本次的选题是农村胜利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

在这个选题下,我们重点调查了小组成员家乡所在地,重庆市云阳县和重庆市奉节县以及江西省九江市的部分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情况。希望通过对这些地区的详细的调查,掌握大量真实可靠的一手资料,切实解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情况,了解他们在社会大转型改革的进程中经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所取得成就和遇到的现实问题并为当地农村乃至全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或是创业提供切实的帮助和指导。

为掌握大量的真实可靠的一手资料我们小组坚持马克思主席哲学的基本方法,利用寒假亲身深入实际去调查访问,并积极做好寻访记录。我们主要设计了当地人口数量,每家剩余劳动力数量情况,在家人员年龄及健康状况,转移剩余劳动力数量及健康状况,转移劳动力的主要就业或创业地域去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或是创业的行业,外出就业或是创业所面临的压力或是不理条件,国家就业扶持或是就业培训惠及人员情况,家乡创意最近有哪些新的优惠或是鼓励政策等诸多方面,力求全面的了解他们所面临的压力,积极探索政府在扩大就业,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帮扶情况,在必要的情况下呼吁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农村建设。但根据集体实际我们小组成又有没有完全机械和意思不动的采用了原始的调查问卷的方法,以上所列的调查内容只是我们的一个调查提纲,我们所采用的是亲自到当地村委会或是农民家里进行现场的调查。得知我们的调查可能给他们带来具体的指导和帮助的情况下,许多农民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了他们的情况。他们中的一些年轻人谈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策的方框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便利,他们的就业有了许多新的方式,许多年轻的夫妇选择了到外地自己创业,许多人开启了自己的餐厅。受访的老王叔今年四十岁,他们一家在外面开面坊已经是多年了,现在除了面坊以外他们还有了一家自己的规模不大中餐厅。谈到他们的创业,老王马上有了兴趣“其实这也不算创业,我们两口子也没啥文化,那时在家种地又的缴税,我们两口子那时都还年轻,干不动那地里的重活就出去了,那时她妈还反对呢。说是什么逃烂守不烂的,直到前几年我们赚了点儿钱自己买了车,虽然不算什么好车,不过就是个代步工具嘛,她妈才没那么说了”这是一旁的王大婶一边给果盘里添糖果一面反对到“当时你爸不也是很反对嘛,说什么也要让我留下在家里把两个娃看好”

听到这里,我们的组员若有所思道:“王叔啊,你们给我们村里开了个好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效仿你们大都已经创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许多人再也不指望着祖宗留下的那靠天吃饭的一亩三分地了,谢谢你们。那么你们能不能给我们说一说你们在自己外出闯荡的时候遇到了那些困难呢,我们打算把这些困难总结起来为将来其他人创业提供下指导也是你们二位的功绩啊”这是坐在一边儿许久没有怎么说话的王婶用右手抓了抓左手说到,就是苦了咱爸妈和娃儿们,爸妈都是这么大岁数了,那时辛辛苦苦的把我们一炮死一泡尿的拉扯大,到了这个年纪本应该享享清福的,可是还帮我们看着娃儿。那时我们刚出门,身上没有一分钱,娃儿在外地上学得给借读费,不划算就留在家里了,还有娃儿,当我们出门三年后第一次回家的时候,小娃儿都一直躲在他爷爷身后都不认识我这个妈了”说着说着头就低下去了,仿佛真是触及了许久没有提及的意一件伤心事。这是王大叔用手指了指厨房方向的门说到:“娃”他妈,时间也不早了,快去做午饭,我和他们再聊聊”就把几乎要哭出来的王婶只走了。王叔继续说到“当时才出门的时候是在太苦了,出门的时候身上只带了两千块钱,那是还是孩子他爷爷多年的继续在加上左邻右舍借起来,那是十多年前,物价比现在低,又是住的最差劲的房子出门第一各月工作没找好房租都交了一百五十块,眼看着娃儿不久就要上学了,那是学费虽然不贵,可是自己硬是拿不出来,差点儿眼泪都掉下来了,后来我在工地上找了份工作,每天太阳再大业的上班,一天累的要死,他妈就给我做饭,这样过了一年感觉硬是不行了,家里孩子爷爷也不支持就回家又中了一年多的地,后来一个亲戚说他再西藏搞面坊一年毛利润赚了二十多万,尽管累点儿,那当时对我们来说可是天文数字啊,就这样一年后我们又左拉右借拼凑了五万块钱去了西藏。之后才有几经周转最后有了现在这个样子。”

看到王叔现在的样子不仅为他们感到高兴,但是当回味起他们所经历的苦难时有禁不住为他们心酸,他们的遭遇不是他们一个人的遭遇而是这一代人中许多人遇到的问题:没多少文化,有闯劲儿,在外面遭受了许多波折,当时几乎没有政府的人和支助,虽然有了现在比较安定和舒适的生活但感觉对不住老人和孩子,正是在社会转型改革之中出现了大量需要关怀的空巢老人和空巢孩子。

近年来,政府十分关怀空巢老人和儿童,同时提供了大量免费的劳工培训,和积极支持微企创业的扶持政策为使农民工更轻松的找到更好的工作不懈努力也是我们看到了希望。

我们进行这个选题调查时正直一个返乡的农民工老李给儿子主持订婚仪式,说起这桩喜事儿老李可是深有感慨,以前老李一个人出门在一个建筑工地打工,收入低不说老板还老是拖欠工资,就连现在他都没在那个老板手上干活了有个老板都还欠着他的钱。自从家乡政府组织的免费技能培训后,他主动报名学习了线路装修,本来自己爱好这个又有一定的基础,他学的很快,经过学习市内市外已有较多的就业机会供他选择。他说其实工资都差不多,远走不如近爬,以来离家近可以照顾照顾老人。爸妈都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家里就他这么一个儿子,有个姐姐远嫁到外地了。现在儿子也大了,可以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呢经济上的压力也不是特别大,乘着自己现在还不算太老就随便在离家近找份工作,自己也没啥别的追求了。

当问及,政府组织的这类培训对自己的切身帮助时,老李有些情绪激动的说,确实要感谢政府啊,要是没有政府的免费技能培训说不定自己现在还在那个工地上做呢,也还是一如既往的拿不到工资。我们连忙向老李介绍国家最近出台的关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犯法的事情,希望可以平复老李的激动的情绪。老李说,其实他也听说了这个政策。但是具体实行起来还是很有难度,就拿采矿业许多老板都是无价无本就开始了所谓的创业,其实也就是一些未经允许的私营小矿。一旦真的开出了较好的矿石,老板有找好了销路的话,员工就可以很快的拿到自己的苦的工资,但是一旦勘测失误或是虽然开出了矿石但老板没找好销路的话老板照样跑路。

针对老李提到的这个问题,我们虽然一直解释政府近来来的努力并叫他坚信未来一定会更好的,但是肯定还有很多路要走。谈及政府的免费技能培训,老李说虽然对他很有帮助,但是培训中还是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问题。比如培训技能是否使用的问题,为此我们也在当地的政府了解到了一些情况,当地政府相关负责人说,由于之前的宣传不到位,即使是免费的培训还是有许多人不愿意去,就算勉强去了也不好好学,所聘请的教员教授的东西有时候确实好像也不太实用,但这毕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相信给他们一些时间他们会做的更好。同时他也希望上级政府能够做好调研和统筹给他们更好的指导。他们也将全力的去配合上级政府的指导意见展开有效的工作。

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小组成员相当满意,接下来我们走访了一对兄弟家庭,哥哥年近三十,弟弟呢正月初一刚好二十八,这两兄弟可谓算是我们所走访的人员中比较年轻的新生代了。自然他们的想法或许在我们这个选题下是值得一谈的。哥哥从初中毕业就没上学了,之前一直在外面工厂做工。四年前和嫂子结了婚,之后一起去了北方挂面条。据说生意还算可以,但是就是太累了点儿,每天早上三大当很多人刚刚开始进入美梦的时候小两口就得起床准备第二天的工作了,毕竟还年轻,经不起折腾,何况还带着一个不满三岁的儿子,听说最近几年国家不仅免除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还大力扶持自主创业。这哥两口在经过一些商议后就决定放弃原来的行业回来搞了个养羊场。他们想啊,技术嘛可以去参加政府组织的交流学习,场地嘛,自家的几乎都不要钱,就是要点儿饲料。何况近几年来羊的价格一直走高就自筹了三十万买了近一百只羊,新修了羊圈。羊圈上面的一半是凉板的,另一半是实地的,下面是新挖的鱼塘,还颇有点儿珠江三角洲的感觉,毕竟是新一代嘛,见过世面,总想着利益最大化。据说羊场建成那天,这哥两的老母亲还说现在啊,世道真是变了哦,现在的羊住的比以前他们人还住的好。经过验收还获得了国家的标准养殖场地补贴和养羊数量上的补贴。

这家兄弟也是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但是却学了个计算机专业制图,其实学的也不精,这个半碗水在农村似乎没啥用处,但是他却学会了全新的思维,他搞自主创业是经过思考的,不仅的要求启动资金少,还得风险小,利润大,最好是切合时代要求环保无污染。他首先也是想到了搞养殖业,农村嘛,除了养殖的牲口的自己掏钱买之外其他的几乎什么都不需要话太多的钱,况且政府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养殖场还有相关的补贴。正是因为他比哥哥后出生,有上过计算机这个先进专业的课程,他首先分析了搞养殖所面临的挑战。你看吧,虽然成本不大,技术要求也不太高,效益都是可以看到见的。但难免动物会生病啊,要是一般的病还好,要是传染病呢?那不什么都得从新开始啊。何况年轻人谁愿意和那些又脏又臭的东西在一起啊。他们考虑的是环保啊,就算创立不了科技型的企业什么的,至少也得是绿色无害的啊,所以他在三年前就果断的选择了木耳生产,起初是与同村的其他几个人合伙,后来别人有了更好的出路而他却没有,何况妻子去年生孩子就让他一个人把生意全并了,并下生意之后,他自己买了辆配送的车,目前他的客户已经已经遍及了临近的县城,据说在忙季他生产的无公害蘑菇还供不应求。

但是他也有自己的难处,比如交通不便,信息不便,尽管现在的通信很发达,但是有用的商业信息大都被大商人所有。因为交通不便,每次送货产生大量的交通费在很大程度上压低了自己原本就比较微薄的利润。

另外据我们了解到,就在今年,多地的当地政府不仅派专人去整体发展较好的江苏等地实地考察学习之后,充分结合当地实际分别推出了相应的种植和养殖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有专人指导政府还和农夫签订了包收合同,我们小组成员走访的重庆市奉节县的一个乡今年就定下了万亩种玉米种植计划,像这样的种玉米价格是一般玉米的两到三倍,尽管收成相对低点儿。

当然这些只是我们调查中的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随着改革开放进行三十多年来农村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多地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得到了有效的转移,他们转移的地域很广,东至东部沿海,西至新疆西藏,北至吉林哈尔滨,南至广东海南;他们的转移后从事的行业及其丰富广泛,年纪较轻和有闯进有知识的人多从事自主创业,并能在自主创意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尤其是今年来许多年轻的创业者不仅考虑到自己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人考虑到如何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并在十二五规划大的指导方针下,坚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坚持把家乡的特色推向全国而尽自己的努力。并且它们中的越来越多的人考虑到了到家乡发展,对家乡强烈的归属感和亲切感使他们大都愿意为家乡的建设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在改变家乡整体经济状况和就业状况上不断下功夫。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困惑或是困难:外出创业机会虽多,但一般启动资金需要量大;外出打工工资较低且不易拿到现钱,且有时还会遭遇歧视尤其是把自己的孩子留给父母,不仅加重了父母的负担还是他们缺乏必要的精神依靠;家乡创业交通条件又不太好,且商业信息较封闭,产品没有固定的销售途径,有效的创业项目的培训都得自己掏钱培训等切实困难。

通过调查发现的他们这些实际的困难,我们小组认为,为了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政府一方面应该组织更多的学习和培训,尤其是对他们就业方式和就业观的培训,在具体的技能培训时要更加深入实际,切实选择他们所需要的项目,并注重培训效率;另外一方面,政府也应该继续加大对自己创业者的支持力度,充分卸掉,从资金配资,政策帮扶和税收减免等政策积极鼓励自主创业;另外在保障外出民工的权利方面也的继续努力,切实做到以人为本,要知道他们一个人的工资不仅关系他的家庭的日常开支和运转,更关系到孩子的教育和老人的赡养等系列问题。毕竟这些都是安国安民的大事情!

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调查与思考 篇6

绿春县中华职业教育社 张文祥

2012年10月

绿春县是一个边疆贫困县,县域经济欠发达,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群众增收致富困难,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村青年向外转移日益增多,许多村寨劳动力匮乏,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许多困难。因此,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合理配臵劳动力资源、使更多的农民工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对促进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和谐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我社就如何加快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本文所指就地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一年内在本县以内非农产业实现就业达到6个月以上的就业形式)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有利于解决或缓解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一系列问题。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输出规模越来越大,我县许多村寨出现了“生而不养”的留守儿童和“养儿不能防老”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关爱,学习和生活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思想道德和心理发展难免会出现一些障碍,这些实际问题很大程度影响到他们的健康 成长。留守或空巢老人的生活照顾和养老问题更是无从谈起。许多男性的外出,导致其配偶长期“独守空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庭和谐。就地转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或缓解以上诸多问题。

(二)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有利于和谐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农村劳动力的稳定、长期投入。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不管是发展现代农业,还是村镇建设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的农村高素质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可以让其在“家门口”就业,可以“常回家看看”,在务工挣钱的同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展家庭生产,既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家庭生产经营,有利于家庭和谐,农村稳定,达到“手里有粮,包里有钱”的目的。

(三)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劳动权益纠纷等问题。目前,许多向县外的劳动力转移以自发输出为主,盲目性和无序性比较大,不仅增加了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成本,就连基本权益也得不到保障,甚至有遭受被骗的现象。就地转移就业相对而言可节约维权成本,其合法权益更有保障。

(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有利于降低就业成本。农村劳动力到省外或者到沿海一带就业,往返途中不仅会花去一定的时间,就业成本也随之上升,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工,除去高昂的路费、食宿费,所挣的钱与就地转移大体一致,甚至比就地转移的要少得多。

二、我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基本情况

(一)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逐年减少,“家门口”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我县2009年至2011年三年的就地就近转移分别是1.2万人,0.8万人,0.5万人,分别占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的59.3%,48.9%,33.9%,这组数字表明,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势变化明显,就地转移人数逐年减少,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面临诸多现实问题。

(二)年龄大的农民更愿意就地转移,年轻人更愿意外出务工“闯荡”。2011年,在县内转移就业的农民工中,30岁以下的有1332人,占30%;30岁以上的有3134人,占70%。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就地转移的人员中,年龄偏大的居多,新生代农民工比例较低。

(三)就地转移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要求不高。从文化程度上分析,2011年,在县内转移就业的农民工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760人,占就地转移人数的17.1%;初中文化程度的有3126人,占就地转移人数的70%;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有的580人,占就地转移人数的12.9%。由此此可知,就地转移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能程度要求较低,农村劳动力更容易实现就地转移就业。

4、从转移行业分析,以体力劳动行业较多。绿春吸纳 农村劳动力的行业集中在建筑、农产品加工,销售、服务业等产业,农业相关产业行业吸纳就业的能力逐渐增强。

三、我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就业意识有待转变。许多农村劳动力向县外转移,除了有更多的就业的空间外,很多人都有“看看外面的世界”的思想,认为大城市的生活比较丰富、时尚。所以他们选择就业地时往往会有“舍近求远”的做法。

(二)农村劳动力文化技能素质偏低,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我县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0%,高中以上学历的只有30%,文化水平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就业范围。虽然多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对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但多数为引导性和初级层次的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素质普遍偏低。

(三)城镇化水平不高,辐射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弱。全县城镇化率低,县城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产业聚集程度和综合承载力及吸纳就业的能力有待增强。许多乡镇干部也埋怨现在农村的劳动力越来越少,要在农村实施一项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难。许多到县外就业的“农民工”也表示乐意在本县内就业,但是找不到合适的岗位,不得不“远走他乡”。

四、做好就地转移工作的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拓展农民工就地转移的空间。

1、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工向农业内部转移就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应充分发挥本地地理环境的优势,结合农民耕作习惯加快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首先,要妥善解决土地流转机制和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要在不改变承包权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过渡经营权,通过经营权的集中使土地成规模经营,发挥产业化的效应。其次,应力求在现代农业开发中找新路,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看好的蔬菜、水果等劳动密集型农业。第三,扶持农业龙头企业,让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积极鼓励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合理、有序、稳妥地引导农民将分散经营的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相对集中。调动农民在农业上投资投劳的积极性,鼓励农民大搞山地开发、水面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提高田土、山地和水面的利用率,挖掘资源潜力,千方百计增加农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第四,通过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建立一个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全方位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2、是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民工向农村外部转移就业。小城镇是农村各种经济和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是推进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的重要载体。要通过加快我县小城 镇建设步伐,不断增加小城镇对农民工的容纳能力,使农民在“离土不离乡”的前提下实现就业。要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连片发展,加快产业聚集,不断提升城镇的产业结构层次,以优势产业的发展带动城镇规模扩大。不断改善城镇交通、通信、供电、供水条件,提高城镇的配套功能和环境质量,吸引农民进城创业和居住,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促进农民直接增收。

(二)建立有效激励机制,鼓励农民就地就近转移。一是鼓励返乡农民工就地创业。设立返乡农民创业扶持专项资金,用于鼓励返乡农民工就地创业。同时对有创业愿望和能力的农村劳动力开展创业培训。

二是激励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可由政府与企业协调,筹措职业技能培训资金,对在本地企业就业的意向农民工,优先安排享受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如属低收入农户的,由政府给予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培训期间还可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

三是激励企业招聘本地劳动力。对当年新招用本地劳动力并办理劳动用工备案和就业登记手续、签订规范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依法缴交社会保险费的各类企业,给予资金补贴。

(三)搭建平台,完善就业服务措施。

一是建立劳动力信息库。开展劳动力普查,摸清劳动力 现状,包括年龄、文化程度、技能等信息,再分类建立劳动力资源档案库。

二是建立信息服务平台。组织人员深入企业、农业基地等地方用工需求调查,据调查需求结果与资源档案库里劳动力进行分析评估,通过电视、报纸及村务公开栏等载体进行发布,促进劳动力有效转移。

新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探讨 篇7

1 新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1.1 新疆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

2007年新疆总人口2095.19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1274.92万人, 占总人口的60.85%。2007年新疆从业人员830.42万人, 其中乡村就业人员454.83万人, 占新疆从业人员总数的54.77%, 其中乡村就业人员当中, 完全单一从事农业生产的有321.56万人, 占总乡村就业人员的70.7%, 而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仅占29.3%, 可见, 新疆农村从事非农产业的从业人员严重偏低。

1.2 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1.2.1 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创收总体情况。

2003年全疆农村劳务输出54万人次, 人均劳务创收99元;2004年全疆农村劳务输出100万人次, 人均创收140元;2005年全疆劳务输出的人数超过115万人次, 人均劳务创收达到180元;2006年转移130万人次, 人均劳务创收260元;2007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劳务创收情况比2006年也更加好转。

1.2.2 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结构情况。

从地域结构方面看, 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流向在疆内, 如2006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内地沿海有10万人, 只占当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的8.3%, 同时农村劳动力在疆内流动也有几个明显的地域表现, 即南疆多向北疆转移, 北疆多向天山北坡经济带转移;从年龄结构方面看, 绝大多数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处在15~40岁的年龄段;从素质结构方面看, 2006年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占7.24%, 小学程度的占42.84%, 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0.8%,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10%;从农牧民总收入结构看, 2004年新疆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244.93元, 其中劳务收入仅138.23元, 比全国平均水平少860.23元, 新疆劳务收入占纯收入的6.16%,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7.39个百分点。

2 影响新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2.1 有利因素

2.1.1 政策方面的有利因素。

一是国家对劳动力培训转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项目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二是新疆党委和政府在发展劳务经济上的思想越来越统一、措施越来越实、力度越来越大, 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并正在完善和规范土地流转机制, 鼓励外出务工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权流转, 解放禁锢在土地上的农村劳动力。

2.1.2 农民需求方面的有利因素。

一是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逐步增加, 单纯的农业生产已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农民转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据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统计, 南疆喀什、克州及和田三个贫困地区, 目前就闲置了10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是农民对增加收入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三是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越来越显著, 农民对相关的政策知晓率明显提高、参与意识明显增强。

2.2 不利因素

2.2.1 农牧民思想保守, 安于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 虽然全国农民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 新疆地处祖国边陲, 农牧民的思想观念仍然较为落后, “宁愿在家受穷, 不愿外出务工”、“老守田园”、“温饱即安”的保守思想仍然根深蒂固, 农牧民安于现状, 怕苦怕累, 故土难离, 不愿外出的思想依然较为严重。尤其是南疆的喀什、和田和克州等地, 少数民族农牧民占农牧民总人口的95%以上, 受传统习俗和一些陈规陋习的影响, 加上生态环境恶劣、信息闭塞, 制约了新疆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少数民族妇女劳动力的转移。

2.2.2 农牧民自身文化素质低、语言不通、技能低弱。

据统计, 2004年, 新疆农村劳动力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的比重高达90.02%, 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的具体结构分布是: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占7.62%,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16个百分点, 小学文化程度占41.76%,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56个百分点, 初中文化程度占40.64%,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74个百分点, 高中文化程度占7.79%,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26个百分点, 中专文化程度占1.74%,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39百分点, 大专及大专以上占0.45%,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32个百分点, 如表1所示。

资料来源:新疆社科网, 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探析, 张新华, 2006-10-27.

2.2.3 绿洲经济使得劳动力转移成本高。

新疆虽然地域辽阔, 但新疆农业属于绿洲农业, 受特殊的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虽然新疆国土面积达166万多km2, 但适合农业生产的绿洲只占总面积的5%, 2007年底, 新疆耕地面积只有411.42万hm2, 耕地面积仅占新疆土地总面积的2.47%。而且新疆生态脆弱, 土地“三化”比较严重, “沙进人退”时有发生, 因此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绿洲经济。尽管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些地貌环境上的阻碍, 但绿洲与外界的联系毕竟不如沿海地区、平原地区那样便捷, 严重地制约着绿洲之间的劳动力转移, 如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到各地 (州) 所在城市间的平均公路距离为742km, 各地 (州) 署、府城市与所属县城之间平均运距为155km, 各县之间的平均运距135km, 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高。

2.2.4 培训滞后, 培训层次水平低。

农牧民文化素质不高、技能低弱, 在转移过程中就需要以培训作为前提和基础来加强和提高农牧民的素质与技能, 以符合劳动力市场与企业的需求, 同时, 培训的质量又直接影响农民工的就业工种、就业时间和就业人数。根据目前情况来看, 新疆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还处于起步阶段, 并不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一是培训滞后、覆盖范围小;二是培训师资力量紧缺;三是培训层次水平低;四是培训经费缺口大。

2.2.5 城镇化水平不高, 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吸纳能力弱。

2007年新疆城市化率只有39.2%,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 新疆的特大城市有1个 (乌鲁木齐市) , 没有大城市, 中等城市有5个, 其余均为小城市。由于缺乏大城市的辐射、带动, 经济实力不强, 缺乏聚集产业和人口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并且很多小城镇存在着规模小、分布散、基础设施简陋、城镇化和工业化普遍发育不良等问题,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弱。

2.2.6 信息不灵, 渠道不畅, 中介服务组织不规范。

农村相对闭塞, 信息不灵, 农民获取就业信息的难度较大, 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相当的盲目性和无序化, 很多农民想出去打工, 不知该干什么;想在家创收, 不知干什么挣钱;想学技术, 不知要到哪里去学。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 亲友介绍、家庭成员带领、本村外出人员示范、自行外出等仍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 缺少管理规范的专门从事劳动力转移的指导、协调、培训和服务等工作的专业性中介组织, 这就使得农民的流动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 不仅给劳务市场带来混乱, 也给接收地增添了不安定因素, 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后续转移及规模化流动。

3 新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

3.1 加大宣传, 切实转变农民就业观念

在新疆及各地州所属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介开辟专栏, 宣传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方面的有关政策, 以及当地涌现出的劳务创收典型户、典型乡镇等。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 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农牧民解放思想, 树立“一户一人外出打工, 学会一门手艺, 赚回一笔钱, 致富一家人”的新观念, 大胆走外出务工创收之路。努力营造浓厚的鼓励劳务创收的社会舆论氛围, 帮助农牧民逐步开拓视野, 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增强农牧民开展劳务创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强化培训, 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

建立以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等各类职业院校和就业训练中心为主体和以民办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城乡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鼓励用人单位、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和民办培训机构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 大力推进先进实用技术和农牧区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培训。对农牧区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开展以就业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劳动合同、福利待遇、社会保险、劳动安全和权益维护等方面的引导性培训。还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订单式定向培训, 使更多农牧区劳动力掌握专项职业技能, 对职业培训结业者要进行职业技能鉴定, 考试合格者发给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实行“市场引导培训, 培训带动鉴定, 鉴定促进就业”的机制。

3.3 各地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为当地农民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各地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该重视利用当地原材料和劳动力, 要积极组织农牧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牧民, 参与政府投资的退耕还林、农田水利、水土保持、环境整治、县乡公路、电力和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各地州范围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使用本地农民工, 在项目招标中, 要把使用当地农民工作为一项约束条件, 对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做得好的企业, 工商税务部门也应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

3.4 积极探索、拓展境外劳务输出

由于思想意识相对比较保守以及知识、技能水平不高等原因, 以往新疆农村富余劳动力长期转移到国际劳务市场上的非常稀少。随着培训力度的增强、农村劳动力思想意识的转变以及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 新疆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地缘优势以及少数民族农牧民与周边国家在语言、生活习惯、文化等方面有较强趋同性的优势, 积极开展境外劳务输出, 把邻国的国际劳务市场作为劳务输出的主“战场”, 将中亚国际劳务市场作为劳动力长期转移输出的主攻方向。

3.5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加快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与二、三产业是相辅相成的, 城镇化能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 二、三产业的发展又能促进城镇建设。新疆要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 认真落实中央关于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 鼓励农牧民以家庭经营形式从事个体商贸、餐饮旅游、交通运输和社会服务业, 围绕当地的优势资源和产品发展相关的加工、贮运、营销和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 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 采取优惠政策, 鼓励、吸引农民到小城镇创业和居住, 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新领域。

3.6 培育劳务中介组织, 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服务工作

按照“政府服务引导, 乡村组织登记, 中介组织参加, 农民自愿参加”的思路, 新疆各地州应该结合实际制定优惠政策, 积极培育支持劳务经纪人和中介组织带动农民劳务创收, 并结合实际建立劳务经纪人奖励长效机制, 同时重视加强农村劳务经纪人和中介组织的管理。此外, 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通过劳务供求信息服务网和劳动保障网等网络体系、农业部门“三电合一”和农信通等各种媒体广泛搜集和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培训信息和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 并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搞好供需对接, 这样既可以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 又可以降低农民外出就业的成本。

3.7 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回归”创业, 实施“引凤还巢”工程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很多返乡农民工回到自己的家乡, 这批人在发达地区打工过程中开阔了视野, 拓展了思维, 增进了阅历、知识、经验和技能, 自身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 与未外出者相比, 回乡农民工有较强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业能力。如何使这些外出民工回乡创业, 已成为一些贫穷落后地区发展乡镇企业新的增长点, 也是激活农村市场、扩大有效需求、实现农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所以新疆各地州应该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创业, 这种回流实际上包含有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甚至意识流等, 各地工商管理部门也应该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 降低准入门槛, 为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农民从事经营活动创造便利条件, 为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寻找新的渠道。

参考文献

[1]新疆社科网, 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探析, 张新华, 2006-10-27.

[2]新疆党校经济学部, 加快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市经济杂志, 2007, 11.

[3]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4]王方华, 顾海英.新农村、新思路、新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5]陆学艺.“三农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学生干部任职证明下一篇:公司求职介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