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公司财务报表附注

2024-07-09

某某公司财务报表附注(共8篇)

某某公司财务报表附注 篇1

对象: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半财务报表附注

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半财务报表附注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1)企业的基本情况(2)财务报表编制基础(3)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申明

(4)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5)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及差错更正的说明(6)重要报表项目的说明(7)其他需要说明的重要事项。各大项中又具体分析了许多方面,如税项、资产、营业外收支、应收账款等。

这里我主要分析该公司财务报表附注的三个方面:

(1)投资分析

联化公司的投资主要包括:对参股公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是公司盈利的重要方式和公司的重要管理部分。如果不实行科学的管理,就很容易形成陈年呆账、坏账给企公司造成损失。所以,公司必须在财务报告附注中列示公司的投资内容及方式等,以便投资者准确判断公司的资产质量及财务状况。

在联化公司的报表附注中对投资进行了披露,总体来说该公司投资管理合理。

(2)借款分析。

通过财务报告附注可以清楚地看出借款的结构,联化公司的借款主要有: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长期应付款,其他非流动负债

这种结构可以看出公司的经营状况,还可通过其他方面考虑公司的偿债和营运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关系到公司运营的好坏。

在联化公司的报表附注中对借款做出了详细的列示,各方面的借款还算合理,但并不乐观。

(3)关联方交易分析。

附注内容:关联方交易

1、存在控制关系且已纳入本公司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子公司,其相互间交易及母子公司交易已作抵销。

2、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关联交易: 无

3、关联方应收应付款项: 无

4、关联担保情况:

5、其他关联交易: 无

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应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交易的金额、定价政策、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或相应比例,关联交易披露最重要的是定价政策和交易金额。关联方为了操纵利润,经常通过关联方来达到某种目标的目的。

某某公司财务报表附注 篇2

一、关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披露的有关规定

财务报表附注是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 是对财务报表的补充说明, 也是财务会计报告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能够提供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所不能反应的大量信息和资料。因此财务报表附注披露越全面、及时和准确, 越能可靠判断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第54条规定:财务报表附注应对比较式报表的两个日期或期间的数据均作出说明, 财务报表附注应当按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 (以下称“15号文”) 和中国证监会发布的相关规定编制。15号文第13条规定:“公司应按照有关企业会计准则和本规定的要求, 编制和披露财务报表附注。公司编制和披露附注时应遵循重要性原则”, 第14规定:“财务报表附注应当对财务报表中相关数据涉及的交易、事项做出真实、完整、明晰的说明”。除以上对报表附注披露的规范性文件外, 与此密切相关的文件还有:《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 这些文件从某一特定方面对报表附注的披露进行了规范。

综合上述规定, 报表附注一般应当按照下列顺序披露:企业的基本情况、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重要会计政策的说明, 包括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基础和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等;重要会计估计的说明, 包括下一会计期间内很可能导致资产和负债账面价值重大调整的会计估计的确定依据等;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主要报表项目注释;对已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或有和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需要说明的事项。另外,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董事会决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的问题

1. 公司管理者主观披露意识不强

投资者通过阅读报表附注, 可以了解到企业的注册地、组织形式、所处行业、所提供的主要产品或服务、销售策略、监管环境的性质、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投资者来说越详细越好。而对于部分上市公司管理层而言, 更多的是为了完成监管部门的要求, 在基本保证不违反信息披露原则的前提下, 对外披露的信息越有限越好。因此, 公司披露其财务信息的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披露信息对投资者的满意程度, 公司的主观意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 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流通股股东所占股份比例较小, 基本不参与公司的日常管理, 在股东大会上也很难听到中小股东的声音。由此造成公司的管理层并未把公司流通股股东视为真正的股东, 把自己也未看成是公司股东委派的一名员工, 而认为自己是公司的主导者, 信息披露的多少以自己主观意愿作为依据, 由此致使信息披露中存在能少则少, 惜字如金等现象, 投资者需对相关信息进行揣摩和猜测。

2. 财务报表附注披露不够充分甚至出现重大遗漏

附注信息要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必需达到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如对关联方交易的披露, 有的企业遮遮掩掩, 有意回避;有的数据出现差错, 准确性大打折扣。如对或有事项特别是预计负债方面揭示不明确或回避揭示;一些公司只披露为外单位担保的事项, 而没有披露为子公司等关联方的担保或未决诉讼等事宜, 没有披露或有事项产生的财务影响和补偿的可能性, 也没有解释未披露的原因。此外, 部分上市公司虽然按规定格式披露了财务报表附注, 但在报表附注中却没有披露公司主要报表项目或特殊报表项目的相关必要信息, 而其他一般性信息却作了大篇幅的陈述, 使阅读者不能从中快速了解所需信息, 这些均背离了附注披露的基本原则。

3. 上市公司由审计机构代编报表附注

伴随着资本市场和企业发展地紧密结合,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人员素质已经有较大提高, 基本上自己能够独立编制定期财务报告 (报表和附注) , 但主要体现在一些大型企业或具有较好财务基础的上市公司。还有一部分公司的财务人员因本身水平所限, 在公司定期报告的编制中单纯依赖承担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公司日常业务种类繁多, 交易频繁, 审计机构代编财务报表和附注难免出现偏差或遗漏。尤其是未经过审计的中期报告, 部分财务数据只有财务人员本身了解其性质和内容, 由审计机构代编可能会出现因不了解业务内容而一些文字描述不清或数据统计不实的错误或疏漏。

4. 缺乏相关部门的监督评价信息

良好的经营状况、信用等级和纳税情况是企业维持经营的前提和保证, 银行、工商、税务等部门对企业的评价应成为财务报表附注披露的重要内容。而目前的财务报表及附注却不能充分提供这方面的信息, 相关规范性文件也未要求前述内容必须进行披露, 由此造成报表使用者不能准确完整地理解企业的相关信息。

三、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披露规范的对策及建议

1. 加强公司高管人员的信息披露意识

随着新会计准则及一系列相配套披露文件的颁布与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高管人员对公司财务核算与信息披露的重视, 提高了财务信息披露的规范性。但同时需要出台更加严厉的规范措施, 进一步加大公司高管人员的服务意识, 强化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变“要我披露”为“我要披露”, 真正承担起一个公众公司管理者的责任。

2. 细化现行财务报表附注内容

从2007年报披露中反应出的部分问题看, 有些内容需要逐步加以细化。如2007年报在披露应收款项时, 按照风险组合特征分三类列示其金额、占应收款项总额的比例、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和金额。但在披露中发现, 关于风险较大的应收款项的分类存在着多种标准, 如有的公司是按照应收款项余额的一定比例, 有的公司按照一定金额等, 但并未说明采取确认标准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批准程序, 因此对该类情况的披露需进一步明确或规范。又如所得税费用的披露, 尽管《企业会计准则18号-所得税》要求对所得税费用 (收益) 与会计利润之间的关系作出说明, 但大部分公司仅披露了所得税中“本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的金额, 对于所得税费用 (收益) 与会计利润之间的关系并未进行任何说明, 这和目前对所得税费用与会计利润之间的关系如何进行披露没有相关明确规定有一定的关系。因此, 在类似上述报表科目的披露格式方面应进一步细化, 以使公司的信息披露更加规范、完善, 公司间也具有可比性。

3. 财务人员转变观念, 承担起财务报告编制的责任

随着监管措施不断加强以及新会计准则地实施, 报表附注的披露要求也日趋完善。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第二条规定, 财务报表附注本身就是报表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编制理应由公司财务人员完成, 而不应依赖于审计机构。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必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相关法规的学习, 承担起相关编制责任。鉴于长期以来财务人员观念当中报表附注的编制是由审计机构来承担, 所以需要从观念中有一个彻底转变。

4. 披露银行、工商和税务等部门对企业的评价或监管信息

银行是上市公司发展所需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 银行在贷款时要求企业提供相应的资信等级报告, 主要包括企业的资信等级、授信额度以及上年的还款情况。这些实际上是企业财务信息的重要外部证据, 企业应该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工商部门主要办理公司的设立、变更、注销和年检等, 因此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工商部门对企业的年检情况有助于投资人从法律层面进一步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税务部门行使国家赋予的税收管理职权, 对公司纳税情况是最直接的知情者, 如公司能在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有关税收信息, 无疑会在税收方面证明公司经营业绩的真实性。上述信息对于一些财务风险较大、年报披露推迟或异常的上市公司来说尤为重要, 投资者通过这些信息能够了解到报表上不能反应的其他情况。

某某公司财务报表附注 篇3

关键词:财务报表附注;成因;建议

会计报表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而作为会计报表重要补充的财务报表附注,由于其存在一些不可替代的优势与作用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能够弥补现行财务报表信息披露的不足,进一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一、我国企业财务报表附注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缺乏完善企业准则和制度制定

政出多门准则和制度的制定细节不够完善《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由证监会制定,制度与制度之间缺乏协调,往往会出现一些不一致或相互重复的规定,从而增加了企业的执行成本。此外,一些制度的制定虽然引进了国外征求意见的形式,但是征求意见的时间较短。可见,我国准则和制度的制定在一些关键的细节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缺乏完善监督契约和经理人市场

完善的监督契约和经理人市场尚未形成在对报表附注进行“适度管制”(吴联生,2001)的情况下,对企业管理当局信息披露的监督主要来自两方面:(1)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管理当局履行“最低要求”披露的监督;(2)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管理当局满足他们各自需要的自愿披露的监督。首先,从政府监督来看,证监会虽然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进行了审核,除非管理当局披露了严重的虚假信息,对于一般的信息披露不充分、不清晰或不规范,证监会通常只会给予公开谴责或批评的处罚,但由于我国还未形成完善的经理人市场,这些处罚对管理当局来说无关痛痒。其次,从投资者监督来看,大股东对管理当局的影响较大,倘若管理当局未能披露其所需信息,可能会被撤换,这同样需要一个较为完善的经理人市场;而小股东由于其弱势地位,倘若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最多只能“以脚投票”。最后,从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监督来看,他们的信息需求若得不到满足,也只能和小股东一样“以脚投票”。

综上所述,由于缺乏完善的监督契约和经理人市场,管理当局在遵循准则和制度的披露要求以及自愿披露信息时动力不足。

二、从财务报表附注视角分析经营业绩的建议

1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企业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也是所有上市公司所必须具备的架构。一个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能够保证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与企业有关的全部重大问题,包括企业治理结构状况、经营状况、所有权状况、财务会计状况等信息。由于附注信息的供给者与各种投资者之间存在不对称信息,供给者控制了附注信息的生成和披露。因此,必须从企业的治理结构出发,强化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提高独立董事的地位和作用,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出现。

(1)完善董事会制衡和决策机制。首先要规范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保证独立性关键在于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如果我们希望独立董事能够真正维护投资者的权益,就必须构建由投资者选聘独立董事的机制。规范独立董事的权利和责任,赋予独立董事独立的权责,有利于提高其独立性,因此从法律层面上需要对《公司法》等相关法规进行修改,明确独立董事的权利和责任,使独立董事在运作过程中有法可依。其次要建立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

目前我国独立董事的绩效评价机制尚未建立,这也是独立董事未能发挥作用的一个原因。独立董事激励机制可以从独立董事声誉机制这一种自律的道德约束角度来考虑。一旦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表现出应有的独立和客观,便可以在无形中提升他们的声誉,并拓宽了他们的未来市场。

(2)加强和改进监事会的工作。逐步完善监事会的组织机构。控股股东不得对股东大会的监事选举决议再履行任何批准手续,以加强监事会在人事方面的独立性。监事会的工作人员由监事会自主聘任,严格遵守董事会成员以及经理不得担任监事会监事的规定,应促使上市公司股东大会选择有知识有能力会理财的专业人士为监事。强化对监事会运作的监管。监事的评价应采取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事会应该向股东大会报告监事履行职责的情况、绩效评价结果及研究对包括监事在内的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进行资格认定的办法,如果监事发生违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2提高报告灵活性

财务报表主表以表格形式定量反映固定的信息,这也是其局限性之一。附注披露相对就灵活得多,最为明显且与主表差异最大的就是定量与定性披露相结合。由于财务会计在确认计量上有严格的标准,使得一些对使用者决策十分有关的事项不能进入表内,忽视它们的存在,势必影响到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决策。

上市公司应对诸如衍生金融工具、自创商誉、人力资源等信息在表外适当加以披露,以便能完整地反映公司生产经营的全貌。同时表外附注披露的信息应采用定量与定性信息的结合,从而能从量和质两个角度对上市公司经济事项完整地进行反映,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另外,上市公司应改进报告方式,以便对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这一点是针对附注披露的方式而言的,即要进行有效披露。我们知道,信息使用者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其背景知识、风险偏好以及决策的不同,而对信息的具体需求也是不一致的,附注信息不可能完全满足每个使用者的各种决策具体需要,提供的只是一种通用目的的信息,只能满足各种使用者的共同信息需求。

使用者在决策时,往往需要对已有的附注信息进行再加工,形成满足自身特定目的的信息。所以,在附注信息的披露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将各种要披露的信息以适当的形式有效地组织起来,便于使用者的再加工。只有企业的产品符合标准时,才允许流向市场,同时企业内部的质检系统也应加强对产品的监督,使产品在流向市场之前能符合标准,提高企业的信誉度。该信息同样应在报表附注中予以公告,供报表使用者参考。

3加强重点项目的披露

(1)主要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方面。按新准则的规定,上市公司应披露本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除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减额等。公司在披露“手”除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时,还应同时在附注中说明扣除的项目和涉及金额。此外还应提供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比率指标

(2)财务报表重要项目的披露方面。在附注披露重要会计项目方面,应体现重要性原则。对重要项目数字变动会引起会计报表相关数据的较大变动的情况,要在附注中详细地进行说明。如在披露应收账款时,上市公司应采用账龄分析法来核算应收账款

的坏账损失,同时,应增加披露应收账款前五名的公司具体名称、欠款原因以及主营业务范围,这样企业就可以据此制定不同的收账政策,保护投资者资产的安全。又如对存货信息的附注披露,应增加披露各类存货的库龄信息。一般来讲,存货的库龄(即指某类存货从入库日到报告日的时间期限)越短,说明企业的存货周转速度越快,流动性越强,那么企业的运营状况良好,产品畅销。通过披露的各类存货库龄信息,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判断存货的周转速度,从而预测企业的运营状况和盈利前景。此外,存货中库存商品的物理质量、时效状况(如产品保质期的长短、技术更新速度)等都对企业未来的收入情况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建议附注中增加披露产品质量抽样检验单、各批产品生产及到期日期或其他决定产品时效状况的指标情况。

(3)重大事项的披露方面。财务报表附注应披露发生在报告期内的涉及公司的重大诉讼、仲裁事项,陈述该事项基本情况,涉及金额。尚未结案的重大诉讼、仲裁事项,应陈述其进展情况及影响,已经结案的,说明其执行情况。公司应披露报告期内收购及出售资产的简要情况及进程,说明上述事项对公司业务连续性、经营者稳定性的影响,所涉及的金额及其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和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同时,公司应披露重大合同、担保事项及其履行情况,并详细披露有关合同的主要内容,如有关资产的情况,涉及的金额和期限、收益及其确定依据,同时披露该收益对上市公司的影响。重大担保应说明担保金额、对象、类型、决策程序等。对于未到期担保合同,如有迹象表明有可能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应明确说明。最后,公司董事会如在报告期内有受中国证监会稽查、行政处罚、通报批评、交易所公开谴责等情形,应当说明接受稽查及处罚的原因和处罚结论。

三、结论

财务报表附注与银行信贷管理 篇4

财务报表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愈益重要的作用,是银行信贷管理中获取企业有关信息的主要来源,也是对信贷资产进行监控、规避贷款风险的重要依据。但就财务报表本身来说,其格式的固定性和以数字反映为主的特点,决定了它所表述的会计信息有一定的局限性。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国有商业银行转轨步伐的加快,必然产生对企业会计信息充分了解的客观要求。文字辅以数字表达的财务报表附注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的原则要求为各类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

由于银行这一行业的特殊性,可以了解到其他报表使用者无法了解的信息,但企业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仍在银行信贷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银行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采集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披露程序的制约,也可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大大减少企业会计信息的虚假成分。在1994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完成的综合报告——《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未来》(陈毓圭译,1997)一书中,强调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完整的有效会计信息,这相对于以往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强调会计报告为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大大前进了一步。所谓有效信息,是指有助于决策的信息,而不管其成本相对收益是否过高,有效信息应当是可靠的,不带偏见的,不加粉饰的。通过有效信息,决策人员可以更好地评价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

“充分披露”作为财务报表的一个重要原则,近年来往往在“可靠性”与“相关性”方面发生冲突,致使一些国家如美、英等国提出对现行财务报告的批评。如,“企业报告没有能够像人们期望的那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会计信息严重地不完整,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只关注过去而不重视未来”:“现行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从十九世纪产业经济时代的企业报告演变而来的,它无法满足二十世纪末期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和新要求”等。针对这些批评,美国会计界开始面向客户,对会计信息的生成渠道和报告方式等具体问题展开了研究和探讨,其中尤以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为代表。根据这一委员会的研究,今后企业报告模式将出现这样几个变化:

1.从原来着重于财务信息,扩展到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如市场占有率、质量水平、客户满意程度、员工情况、革新情况等的有机结合,从原来着重于最终经营成果,扩展到企业的背景信息和前瞻性信息,而且新增加的信息类型在企业报告中占有很大比重,同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开始融合。

2.对财务报告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重点是划分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目的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企业的发展趋势、机会和风险,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3.揭示企业报告的不确定性。

上述报告的新变化,必将有助于满足各类报表使用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充分要求,但也应当看到,由于过多的考虑“相关性”这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有可能会损害其“可靠性”特征。为满足客户对有效信息充分披露的要求,企业必须改进财务报告模式。然而,由于受会计“相关性”与“可靠性”质量特征以及财务报表重要性等具体原则的约束,目前尚难以将用户所需的有效信息恰到好处地纳入财务报表原有的结构中去。为了圆满解决需求信息与提供信息间的矛盾,满足会计信息充分披露原则的要求,最可能及最便利的方式,就是通过财务报表附注西方财务会计中的财务报表附注相当于我国财务报表附注加上财务情况

说明书的内容来反映,揭示客户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这恰好从一个侧面证明,财务报表附注的重要性正在财务报表体系中得到增强与提高。

为了便于人们对未来财务报告模式的认识,以及对财务报表附注地位的深刻把握,本文将陈毓圭博士翻译的“企业报告模型的结构”一表摘录如下(陈毓圭,1997):

企业报告模型的结构

Ⅰ、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

A财务报表及相关信息

B管理部门用于管理企业的高层次经营数据和业绩指标

Ⅱ、管理部门对财务和非财务数据的分析

A有关财务、经营、业绩的数据变化的原因,关键趋势的特征及其对过去的影响

Ⅲ、前瞻性信息

A机会和风险,包括关键趋势所引起的机会和风险

B管理部门的计划,包括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

C实际经营业绩与以前披露的机会、风险、管理部门的计划进行比较

Ⅳ、有关管理部门和股东的信息

A董事、管理部门、酬金、大股东、交易、关联方关系

Ⅴ、公司背景

A广泛的目标和战略

B经营活动和财产的范围及内容

C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

二、财务报表附注在未来财务报表发展趋势中日益呈现其重要性

未来财务报表的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基础上的,这种变化给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提供了机遇与挑战。首先表现在:1.表外信息不断增加。财务报表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特别是现代股份制企业和证券市场的兴起,表内信息越来越难以满足决策者的信息需求。根据安永道国际会计公司前主席葛罗夫斯的一项调查,美国公司的信息自1972年来平均每年以3.1%的速度增长,而同期财务报表的增长速度则达7.5%。从我国目前公布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和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中期报告来看,表外信息同样有增无减。显然,在整个体系中,表外信息将越来越冗长,内

容越来越丰富,信息质量和信息价值也将越来越高,这表明财务报表愈益为人们所重视。2.非财务信息不断增加。诚如前面“改进企业报告模型”中所展示的,现阶段财务报表使用者正日益注重有关经营业绩等方面的非财务信息,这与高度发达的经济技术背景是相适应的。对此,我国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也作了明确的规范。譬如在我国《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六章第五十八条中规定,上市公司的中期报告除了披露公司财务报告外,还要披露公司管理部门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涉及公司的重大诉讼事项;公司发行在外股票的变化情况;公司提交给有表决权的股东审议的重要事项等。在第五十九条中对报告则规定了更多的非财务信息内容。尽管目前各国对非财务信息披露要求各有差异,然而,用发展的眼光看,为了适应使用者经济决策的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相关的非财务信息将是必然的。其次,伴随着金融工具日新月异的发展,如何将这些金融工具尤其是创新金融工具从表外项目的一般揭示,转变为充分有效的揭示,对当前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附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单纯的“表外注释”可能难以实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研究探讨财务报表附注的新形式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此外,披露自愿性信息、预测信息、分部信息,以及社会责任信息也越来越依赖于财务报表附注。财务报表附注将成为二十一世纪财务报告模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对知识经济认识的提高,人们已逐渐感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对财务报表及其所提供信息的影响与作用。未来会计信息发布和传输将由现在的书面形式转向电子形式,一个全国性的,乃至全球性的会计信息收集、分析和检索网络将逐步形成。尤其是计算机联机实时系统的出现和运用,将使会计业务数据在发生的同时即可实地记录和处理。而信息使用者通过联机,可直接进入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有效地选取、分析所需的信息,不必等到分期报告出来之后再去获取那些业经整合的、历史的信息。会计信息披露的电子化,更加突出了财务报表附注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只有对各种信息做出正确、合理的分析,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经营决策。可以深信,这种以文字为主,辅以数字分析的财务报表附注将会始终居于财务报告的核心地位。

三、正确认识会计报表附注在信贷管理中的作用

诚然,企业报告模式及财务报表的未来发展趋向为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提供了希望与可能。然而,由于受现阶段我国客观经济环境和会计管理体制的制约,欲使财务报表提供更为全面、有效的信息,仍将更多地依赖于财务报表附注。当然,就会计改革的最终目标而言,必须对整个财务报表体系加以改进,比如,国外有人提出“彩色报告模型”与“会计频道”等概念或设想就是这种改革的信号。此外,随着财务报表的发展,我国的财务报表附注将有可能与财务情况说明书融为一体,这一点已基本在上市公司体系中实施,这实质上是财务报表发展国际化要求的客观必然。同时,由于银行的行业特殊性,银行信贷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的掌握要求更为全面和真实,会计报表附注在信贷管理中的作用也显得更为重要:

1.会计报表附注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以便对企业的真实偿债能力进行判断。

依据企业会计规范编制的会计报表,实际编制中存在多种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性,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以及不同时期的同一企业可能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处理方法,从而使得会计信息在实施不同会计处理方法的企业之间,以及同一企业之间的不同时期存在一定的差异。举例来说,某企业有一台机器设备,原始价值为10万元,使用5年后,报废时无净残值。若这一企业采用平均年限法提取折旧一年后,因某种原因从第二年改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提取折旧。这样,从第2年到第5年两种折旧方法计提的年折旧的差异就会很大。

按平均折旧法,年折旧额=10-0÷5=20000元。即每年平均计提取折旧2万元;而按双倍余额递减,2—5年的折旧额分别为40000元、20000元、10000元、10000万元。即该企业在第一年采用平

均折旧法,第二至第五年采用加速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时,1-5年的折旧额分别为20000元、40000元、20000元、10000元、10000元。这一年折旧额与平均折旧法下的各年平均为20000元折旧额的情况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它对于这一期间利润额的形成和税款的缴纳等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也影响现金流量,从而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通过会计报表附注的补充披露就能为报表使用者正确理解会计信息提供帮助,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比性,以便银行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监控。

2.会计报表附注有助于增强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以适应我国当前信贷管理队伍的现状。

会计信息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理解这种逻辑关系需要掌握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而银行信贷管理人员业务基础各异,如果能够看懂企业报表,就可以通过会计附注对表中数字进行解释,将抽象的数据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项目,并说明产生各个项目的会计方法等。这样不但使熟悉会计的人士能深刻理解,而且使非会计专业的人士也能明明白白。如固定资产作为一个报表项目,只能反映企业在过去时间内对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无法反映其分布构成。通过附注就可以将各类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及工器具等原始价值分别反映,确定各类固定资产占全部固定资产的比重及各类固定资产间的比例,判断投资结构的合理性。会计报表附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报表的使用者正确理解会计报表,合理获得有用的会计信息。

3.会计报表附注有助于会计报表提供更为完整、全面的信息,以便更真实地反映信贷资产的风险程度。从形式上说,会计报表以数字为主,会计报表附注侧重于文字,辅以数字注释两者结合。从内容上看,会计报表附注除原有的内容外,如所采用的主要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情况,变更原因及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的影响,非经常性项目的说明,会计报表中有关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其他有助于理解和分析报表需要说明的事项等,会计报表附注将可能与财务情况说明书融为一体。同时,会计附注所反映的内容将更为完整、全面,还将对前瞻信息、企业背景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加以有效披露。随着我国财务报告方式的改进,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将更具国际化,会计报表的全面性特征将更趋明显。譬如在资产负债表中,为了帮助信贷管理人员正确理解应收账款,可将应收账款按债务人或“账龄”的长短分别列示,使报表在提供应收款总额的同时,通过附注提供详细资料,以便评价客户的信誉,估计可能产生的坏账,真实地反映信贷资产的风险程度。

4.会计报表附注有助于进一步突出会计报表本身的重要性特征,使信贷管理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企业的全面情况。

报表附注 篇5

公安县城建投资有限公司于1月14日经公安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注册登记成立。营业执照号为42102001326,注册资本9397万元;法定代表人:周昌俊,经营地址:公安县斗湖堤镇潺陵大道2号;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经营范围:土地收购储备、开发经营、县政府公共资源或产品(含广告权、冠名权、出租车标牌权、停车收费权、客运路线权等)的特许经营,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基础产业的建设、营运,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区域内企事业、产业及项目的融资参股、投资、委贷、咨询评估服务等。

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本公司以持续经营为前提,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其他各项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并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

三、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本公司编制的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

四、重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说明 (一)会计年度

本公司的会计年度为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二)记账本位币

本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三)记账基础和会计计量

本公司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本公司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采用历史成本;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或允许采用重Z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在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分别采用恰当的计量属性。

(四)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

1.现金为本公司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

2.本公司现金等价物指公司持有的期限短(一般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五)金融工具 1.金融工具的分类

金融资产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类。

金融负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其他金融负债。

2.金融工具的确认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本公司在初始确认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A.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

B.本公司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资产组合、该金融负债组合、或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

2)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本公司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不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A.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B.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C.贷款和应收款项。

3)贷款和应收款项,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本公司对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归为此类。

5)其他金融负债,是指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以外的金融负债。本公司因购买商品产生的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等,划分为其他金融负债。

3.金融资产的计量

1)本公司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2)本公司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且不扣除将来处Z该金融资产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但是,下列情况除外:

A.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B.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按照成本计量。

4.金融资产减值

1)资产负债表日,本公司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计提减值准备。

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是指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后实际发生的、对该金融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影响,且本公司能够对该影响进行可靠计量的事项。

2)本公司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的计量:按预计未来现金流现值低于期末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该转出的累计损失,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摊销金额、当前公允价值和原已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后的余额。

3)本公司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计量: 坏账的确认标准:

a.债务人已撤销、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的部分; b.债务人逾期未履行清偿义务,且具有明显特征表明无法收回。

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议批准作为坏账损失,冲销提取的坏账准备。

坏账损失核算方法 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本公司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按规定转入其他应收款的预付账款、按规定转入应收账款的应收票据,下同)的可收回性进行全面分析、评估,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采用账龄分析与个别认定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具体计提标准,对应收款项合理计提坏账准备。

但是下列情况一般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a)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 b)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 c)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

d)除上述三项外的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 账龄分析法

对于采用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之外的应收款项,应于会计期末按照账龄分析法确定合理的比例,提取坏账准备。

(六)存货

本公司的存货分为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各类存货以其实际成本入账。 存货按加权平均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包装物、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进行摊销。

(七)固定资产

本公司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人民币2,000元以上,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按实际成本计价。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固定资产分类、预计使用年限、预计残值率及年折旧率如下:

(八)在建工程

1.本公司在建工程按实际成本计价。

2.在建工程结转为固定资产的时点:

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按工程实际成本转入固定资产。对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固定资产,按估计价值记账,待办理工程结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调整已经计提的折旧。

(九)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本公司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1.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无形资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成本按以下原则确定:

1)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符合条件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2)本公司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确认为无形资产:

A.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B.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C.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能证明其有用性;E.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F.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3)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成本,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2.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定 使用寿命的确定原则:

1)来源于合同性权利或者其他法定权利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按不超过合同性权利或者其他法定权利的期限;

2)合同性权利或者其他法定权利到期时因续约等延续、且有证据表明延续不需要付出大额成本的,续约期一并记入使用寿命;

3)合同或者法律没有使用寿命的,综合各方面情况判断,如与同行业情况进行比较、参考历史经验、聘请专家论证等,以无形资产能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确定使用寿命;

4)按照上述方法仍无法确定无形资产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3.无形资产的摊销: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在预计的使用寿命期限内按照直线法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一般计入当期损益,但如果某项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者其他资产实现的,其资产摊销金额计入相关资产价值。

每年年度终了,本公司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如果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则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摊销。本公司在每个会计期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果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则估计其使用寿命并采用恰当方法进行摊销。

报告期末,如果预计某项无形资产已不能为公司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将该项无形资产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十)长期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指本公司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担的分摊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包括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

长期待摊费用按实际支出入账,在其预计受益期内分期平均摊销。如果预计某项长期待摊费用已不能为公司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将该项长期待摊费用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十一)借款费用

1.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原则

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利息费用及辅助费用和占用公司一般借款的利息费用、折价或溢价的摊销、以及外币专门借款汇兑差额,在同时满足下述条件时,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1)资产支出已经发生;

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一般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2.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

本公司为购建固定资产所借入的专门借款,其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在所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前发生的,在发生时予以资本化;以后发生的借款费用,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固定资产购建过程发生中断,借款利息按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1)如果固定资产的购建活动发生非正常中断,并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则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将其确认为当期费用,直至资产的购建重新开始。

2)如果中断是使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须的程序,则借款费用继续资本化。

3.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量

1)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的,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

2)在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内,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占用了一般借款的,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

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所占用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所占用一般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

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Σ(所占用每笔一般借款本金×每笔一般借款在当期所占用的天数/当期天数)

3)借款存在折价或者溢价的,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者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

4)在资本化期间内,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不超过当期相关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

(十二)收入确认原则

公司的商品销售在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转移给买方,本公司不再对该商品实施继续管理权和实际控制权,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并且与销售该商品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时,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

公司提供的劳务在同一会计年度开始并完成的,在劳务已经提供,收到价款或取得收取价款的证据时,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会计年度的,在劳务合同的总收入、劳务的完成程度能够可靠地确定,与交易相关的价款能够流入,已经发生的成本和为完成劳务将要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时,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长期合同工程在合同结果已经能够合理地预见时,按结账时已完成工程进度的百分比法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

公司让渡资产使用权取得的利息收入和使用费收入,在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且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十三)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本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

本公司将当期和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所得税确认为负债,将已支付的所得税超过应支付的部分确认为资产。

五、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事项。 六、税项

七、会计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除另有注明外,所有金额均以人民币元为货币单位) (一)货币资金

(二)应收款项

1、其他应收款年末余额45,439,692.10元,年初余额45,853,832.35元,其他应收款主要往来单位如下:

其他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

2、预付账款年末余额120,628,781.91元,年初余额74,934,580.00元,预付账款主要往来单位如下:

( 三 )存货

存货年末余额162,522,441.97 元,年初余额162,026,584.47元,系公司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及一些已完工的市政工程项目。

(四)待摊费用

待摊费用年末余额为8,828,532.84元,年初余额为6,180,286.04元,系待摊销的拆迁费用、工程费等费用。

(五)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年末余额23,902,720.初余额为23,813,081.00元,本年新增固定资产177,837.00元,减少固定资产88,198.00元,本年未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分类明细如下:

(六)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年末余额为432,335,809.92元,年初余额为167,545,968.62元,在建 工程分类明细如下:

(七) 应付款项

1、应付账款年末余额13,523,881.23元,年初余额1,541,089.00元,应付账款主要往来单位如下:

本年新增为应付利达公司和安达公司的工程项目履约保证金。

2、预收账款年末余额为8,730,000.00元,年初余额为8,730,000.00元, 预收账款主要往来单位如下:

3、其他应付款年末余额为15,160,770.39元,年初余额为16,764,039.80元,其他应付款主要往来单位如下:

(八)长期借款

本年农发行新增贷款系用公安县土地收储中心所属青吉村、原种场两块土地共计290.40亩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开行贷款系用公司所属王岗二组、王岗四组、

高强五组、占桥村三、四组、饲料厂、公石线土地、城关渔场、金安劳动服务公司十块土地共计1591.84亩土地出让收益权作为质押。

(九)实收资本

(十)未分配利润

(十一)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

(十二)管理费用

(十三)财务费用

(十四)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处支出

八、或有事项

本公司无需要披露的对外担保、未决诉讼、票据贴现等或有事项。 九、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本公司无需要披露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十、关联方关系及交易

2、关联方交易:

本公司与关联方之间无交易。

十一、会计报表之批准

本公司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是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有关规定及补充规定编制,已经公司董事会批准。

公安县城建投资有限公司

3月8日

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探讨 篇6

------------------

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是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从无到有,从原则性规定到规定的具体化,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建设过程中,也确实有一些问题值得研究和讨论。本文拟在分析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和改革所及若干问题提出个人的看法,供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制定者和会计同仁参考。

一、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的现状

从1993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五十七条规定:“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者现金流量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企业会计准则》第一次以会计法规的形式提到了会计报表附注,尽管没有对会计报表附注应该包括的内容进行规定,但在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的历史上,《企业会计准则》无可争议地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1999年,修订后的《会计法》在第二十条中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1996年6月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也有类似的提法。但上述两个法规均没有对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提出具体的要求。

首次对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提出具体要求的是财政部于1997年5月22日颁布的我国第一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该准则对存在控制关系以及无论是否存在控制关系但存在关联交易的情况下,应当披露的信息,以及如何披露信息均作了明确规定。其后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财政部陆续颁布的15项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报表附注应当披露的内容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从国务院和财政部对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的规定中,我们可以得出两条结论:第一,相关会计法规对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从《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会计报表附注是财务会计报告组成部分的原则规定,到《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企业会计制度》对上述原则规定的具体化,再到16项具体会计准则对会计报表项目及表外事项附注披露要求的细化和深化;第二,对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具有操作性的规定主要散见于各项具体会计准则,而这些具体会计准则都具有针对性,一定意义上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大致可以说,财务会计法规对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要求,在系统性方面是不够的。

中国证监会第一次对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提出明确要求的是于1997年12月发布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以下简称“《年报准则》”)。《年报准则》以“会计报表附注指引”的方式对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作了比较细致、明确的规定。《年报准则》规定,会计报表附注应对比较式会计报表两个期间的数据均作出说明。会计报表附注应当包括所有在会计报表内未提供的、与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有关的、有助于报表使用者更好地了解会计报表且可以公开的重要信息。《年报准则》自1997年发布以后,分别于1999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进行了四次修订。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的修订稿将对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要求,从《年报准则》中独立出来,于2001年12月30日,单独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以下简称“《财务报告规定》”),并一直施行至今。因此,《财务报告规定》成了证监会对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方面,现时有效的唯一制度。从上述证监会对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的要求中,我们可以得出两条结论:第一,证监会对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在逐步提高;第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逐渐从不稳定,走向了相对稳定。

二、对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和改革所及若干问题的探讨

(一)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的统一和完整

1.统一。现行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制定者,按照级次可以分为三级,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和两个部委(财政部和证监会)。从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分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不太可能对此发布一部单独的法律、法规。因此,我们所说的统一,实际上是讨论财政部和证监会,各自所制定的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需要进行协调和统一。协调和统一的内容可以说非常广泛。例如,财政部与证监会,在对某些会计报表附注所及的会计概念的界定上存在差异(关联方范围的认定就是很明显的例子)。再如,财政部在不断地颁布新的企业具体会计准则,每一项具体会计准则,均多多少少涉及会计报表附注的信息披露,这些准则对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要求有些与证监会发布的《财务报告规定》一致,有些是不一致的。具体会计准则在变化,而《财务报告规定》没有作出相应的修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执行的难度。因此,我们认为,建立和完善财政部和证监会在制定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时的协调机制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的统一。

2.完整。根据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不同企业信息需求和我国有关法规规定,我们可以将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针对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的,二是针对小规模企业的,三是针对除以上企业之外的其他企业的。

针对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的《财务报告规定》,经过2001、2002和2003三个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和披露的实践,证明其基本体系和内容是符合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实际情况的,在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深度和广度,完整性和及时性方面基本是有效的。因此,我们认为,《财务报告规定》作为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标准,是基本符合证券市场对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要求的。

时至今日,我国尚没有针对小规模企业和针对除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小规模企业之外的其他企业的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由于没有标准,实务中会计报表附注的格式和内容可以用“五花八门”来形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披露的统一性和规范化。由于非公开发行证券的企业在全国企业中占大多数,因此,加紧制定这些企业的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看来是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的当务之急。

(二)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中企业性质的特殊考虑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由于是公众公司,作为股票、基金或可转债持有人的社会公众具有分散性和变动性的特点。因此,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必须首先满足广大中小投资者的要求,其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具有强制性和广泛性。这是公众公司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共同要求。但同样是公众公司,其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按理也应有所区别。例如,ST的A公司,由于已经面临退市的风险,因此,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方面的要求,应比其他上市公司要高。《财务报告规定》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我们认为是可以考虑改进的。

非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由于其股东人数不多,股东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其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主要应满足国家政府部门、股东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需要。例如,公司将上述财务会计报告用于取得银行贷款,则会计报表附注应重点披露有关资产质量、资产质押和对外担保等信息。财务会计报告用途的差别性,是制定非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时,值得重点考虑的问题。

(三)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中的成本与效益

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中的成本是指在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包括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和计算等)、披露和阅读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人力和财力成本的总和。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中的效益是指使用者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进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或非经济方面的利益总和。

从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现状看,一定程度上存在成本大于效益的情况。一方面,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越编越长;另一方面,真正在阅读和利用这些附注信息的人没有同步增长。夸大点说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存在被“束之高阁”的现象。目前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从成本效益角度讲,至少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主次不分。重要的信息和不重要的信息、甚至无价值的信息均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在会计报表附注上。二是详略不分。按理重要的信息应当详细描述前因后果,不重要的信息应当简单化,甚至省略。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没有做到这一点。

会计报表附注不是越长越好,也不是越短越不好。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关键不是数量,而是质量,这也是政策制定者和有关部门应予重视的问题。

(四)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中的公开与保密

很显然,会计信息的公开与保密是一对矛盾。一般而言,使用者希望会计信息公开,编制者则希望保密。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制定过程中,所要关注的事项之一就是把握公开和保密的度。即不能过分强调保密,而影响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也不能过分强调公开,而侵害企业的商业秘密。

最近暴露的某大型民营企业资金链突然断裂事件,就与违背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公开性有关。为什么该公司在长达几年的时间内,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融”取这么庞大的资金,根本的原因是其占用所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资金,以及上市公司为其提供的借款担保等会计信息没有及时披露。如果上述信息能够及时得以公开披露,相信不会出现这样让证券市场和有关利益各方无法“收拾”的局面。

与违背会计信息公开的原则相比,违背会计信息保密的原则,人们则要轻视得多。很多公司不了解过度公开会计信息可能潜伏着的法律诉讼,直到受侵害人将公司告上法庭,才知道会计信息的公开也需要节制。比如,任意披露公司债权债务人的名称(或自然人姓名)、任意披露公司的某种具体产品的毛利率、任意披露公司主要的供应商和购货商的名称等等都是不足取的。

(五)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的改革

建立和改革我国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是新形势下适应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需求变化的需要。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以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为研究对象,提出的以下几点意见:

1.修改“公司基本情况”。现行《财务报告规定》将公司历史沿革、所处行业、经营范围、主要产品或提供的劳务、报告期内因收购(出售)资产或吸收合并等引起公司重大资产或主营业务发生变更等信息作为“公司基本情况”必须披露的内容。我们认为,这些内容中,有些不属于会计信息范畴,有些在公司的财务报告中已有所体现。因此,在描述这些信息时,应尽量简单,有些甚至可以省略。报告期内因收购(出售)资产或吸收合并等引起公司重大资产或主营业务发生变更,则属于重大事项,应当将其作为“特别提示事项”予以披露。同时,我们建议,将公司的终极股东等信息,作为“公司基本情况”披露的内容。

2.新增“特别提示事项”。我们建议,将报告期内发生的引起公司重大资产或主营业务发生变更等在内的,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事项的详细情况,作为“特别提示事项”披露的内容,如收购(出售)资产或吸收合并等业务;公司生产经营、资金周转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及其对策;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和执行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及其改进措施;公司比较财务数据发生重大变化的详细原因及其影响;公司对自身持续经营能力的判断(特别是ST公司);公司对重大关联交易公允性的评价;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组成及其影响等信息。

3.简化“公司采用的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办法”。现行《财务报告规定》要求披露的内容中,大多属于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必须遵守的会计核算原则。因此,我们建议“公司采用的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办法”可以简化为以下四项内容:一是带有选择性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二是不符合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说明;三是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明;四是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说明。

4.完善“会计报表项目注释”。完善的具体目标包括: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不同性质企业的特殊性;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成本和效益原则的有机结合;在满足社会中小股东会计信息知情权的同时,注意保护上市公司和其他债权人的正当权益,有效把握公开与保密的分寸。例如,占资产总额5%、占营业利润3%以下的项目可以不披露;涉及非关联方的债权债务人的单位名称可以不披露;细分的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可以不披露等等。

5.细化“表外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或有事项、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非调整事项、债务重组事项、非货币性交易事项、资产置换(转让)事项和其他对会计报表使用者决策有影响的重要事项,都是“表外事项”。因为,这些事项所涵盖的信息不能通过会计报表及其附注直接获得,这些事项中的一部分游离于会计账务系统之外。表内事项和表外事项共同组成了会计报表附注信息系统,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此外,从近几年世界范围内发生的财务会计丑闻中,我们可以看到,表外事项的重要性在某些企业要远远高于表内事项。当前,表外事项信息披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粗”。很多重要的表外事项,会计报表使用者了解不到事项的前因后果,看不清事项的性质,得不出事项对报告期及以后期间会计报表的影响;某些公司在描述表外事项时,要素缺少,含含糊糊,欲言又止,内容空洞,会计报表使用者很难从中获得必要的、有用的信息。因此,我们认为,“表外事项”的深化、细化和规范化,值得政策制定者在改革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时考虑。

某某公司财务报表附注 篇7

财务报表附注是财务报告不可或缺的组织部分, 它是对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明细资料或文字描述, 包括重要会计估计及政策、不符合会计基本假设、资产负债日后事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和财务报表中重要项目的说明, 它可以使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从而更加全面的理解财务报表的内容。

会计报表 (这里主要指主表及附表) 往往是通过货币计量单位, 数字化的表现形式, 简明扼要地反映一个企业的经营成果、资产状况与现金流量情况。但对于其具体构成, 特殊项目, 从数字及其对应关系中往往难以判断。因此, 对于企业的真实情况、表外情况、往来款项、坏账与准备等利益相关者急需的详细信息, 报表中无法反映, 从而才有了对会计报表附注的需求。

二、财务报表附注信息的作用

(一) 有助于提高会计报表信息的使用价值

会计的根本目的在于向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很明显, 会计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会计报表 (会计报告) , 但仅凭几张主表, 我们只能简单地分析出企业的资产状况、现金流量状况与盈利状况。因此, 对于会计报表进行补充说明, 以附注的方式进行强调、解释、例外分析, 是完全有必要的。只有通过结合会计报表与会计报表附注综合考虑, 才能够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相对准确的判断, 这样才能使企业会计报告更加具有使用价值, 而不是一堆数据的堆砌。

(二) 有助于协调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求之间的矛盾

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重要性、及时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特征。相关性是要求对企业会计报表使用者有用;可靠性是要求会计报告数据真实、准确;可比性是在相关企业中, 纵向、横向对会计信息进行可比;重要性是对企业的若干信息进行重要性判断并表述;及时性是要准确快捷地反映企业会计信息。这些主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往往对会计的计量、报告有着不同的要求, 存在着矛盾也显而易见。

(三) 通过财务报表附注可以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

企业会计报表往往是数字的表达, 是通过货币计量单位反映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情况。但是对于企业的一些具体情况或者是特殊情况, 则必须通过会计报表附注来了解。比如, 假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大宗、订单式生产, 则存货数量往往很大, 明显不同于快销企业。对于成本结转、存货情况, 会计报表附注中都会有明确的反映。通过对财务报表附注进行认真的分析, 可以发现问题, 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 从而减少报表使用者的风险和损失。与此同时, 我们可以发现, 会计报表的主表篇幅有限, 所提供的信息更是有限, 而财务报表附注作为主表的补充, 它会提供一些格外特殊或详细的补充信息, 通过阅读此附注将进一步加深对该企业的分析, 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融资决策。

三、财务报表附注在财务分析中的地位及作用

(一) 财务报表附注有助于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

在财务报表分析中, 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必不可少, 但是现实中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未必就是企业的负债总额, 因为还可能有或有负债的存在, 而或有负债正是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得到反应。负债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定义为:由企业承担的、能够可靠计量的且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当三个条件有一个未满足时就需要将其确认为或有负债, 在报表附注中予以体现。倘若企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了或有负债, 那无疑会削减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举例说明, 在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施后, 众多上市公司有一半以上披露了或有负债的存在且金额巨大;而早在2000年ST棱光公布年报时, 公众就发现其披露的担保金额总计远远超过了自身所有的1.5亿的净资产数额。倘若公司利益相关者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时候不进行财务报表附注的查看, 会遗漏掉很多重要信息, 仅仅或有负债一项有可能就会使企业由盈变亏, 导致负面影响。

(二) 财务报表附注有助于企业营运能力的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中的第14条规定企业发出的存货可选择的计价方法有加权平均法和先进先出法等, 它们都是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在销售成本以及期末存货之间进行一定程度的分配, 所以平均存货成本和销售成本是此消彼长的关系。那么投资者为了知悉企业准确的存货周转率, 就必须通过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查明企业到底运用了何种存货流转假设, 从而了解其运用了何种存货的计价方法, 便于投资者计算企业相关的资产管理比率, 进而了解企业的营运能力。其实按照规定, 存货周转率严格意义上应该用个别计价法来计算, 但在现实中, 由于企业存货进出频繁, 且实物流转与价值流转的不一致, 用个别计价法计算存货周转率并不可行, 很多企业故意用不当的方式分摊存货成本, 来降低销售成本、增加营业利润, 因此, 通过认真分析财务报表附注中有关存货流转的假设, 是防止企业调整利润、了解企业真实运营情况的有效办法。此外, 企业营运能力的好坏也可通过应收账款的周转率来进行衡量, 但在具体实务操作中, 有些特殊收入只会在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如果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时候不进行特殊事项的研读, 有可能会忽略某些特殊收入, 落入企业人为调节收入的陷阱中。

(三) 财务报表附注有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中, 主要用营业利润率、销售毛利率、资产净利率、净值报酬率来反应企业的盈利能力, 其中利润是影响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而财务报表附注对盈利能力的分析体现在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说明上, 往往一个母公司为了虚报利润, 粉饰财务报表, 会将自己的某项资产以低价卖给子公司, 而上市的子公司再以正常价格卖出, 获得的高价差额就可以记为投资收益反应在企业的利润中。但是这种收益并不反应企业正常的营业状况, 所以就不能说明企业真正的盈利能力。例如2000年的年报显示, 陕长岭用每股7元的价格购买了母公司持有的圣方科技1000万股, 但随后又以每股8元的价格转让给了美鹰玻璃实业公司, 这笔交易使陕长岭获得投资收益7000万元, 占2000年其年利润总额的52.4%, 如若投资者未观察到财务报表的附注中此关联交易的详细情况, 不免会受此被粉饰报表的欺骗。

四、结语

在财务分析中, 仅仅依靠财务报表提供的事项进行分析是远不够全面的, 甚至有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所以必须重视财务报表附注, 只有认真阅读附注的内容, 与财务报表系统相结合, 经过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从而准确的评价企业的各项能力, 并找出相应的问题, 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及相关政策法规的相继出台, 笔者相信我国企业的信息披露将更加规范。

摘要:财务报表附注是为帮助理解企业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有关项目所作的解释, 它和会计报表、附表以及财务状况说明书一起构成了企业会计报表体系。在我国由于会计制度建设的落后, 财务分析者习惯上只重视对财务报表的分析, 而对于财务报表附注的分析则重视不足。而实际上, 财务报表附注在财务报告的分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对于正确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很大的帮助。财务分析的关键在于分析是否客观和完整, 要想达到满足客观性和完整性的要求, 对财务报表附注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财务报表附注,财务报表分析,影响

参考文献

[1]佟志超.浅析财务报表附注在财务分析中的重要性[J].经营管理者, 2013, (32) .

某某公司财务报表附注 篇8

关键词会计报表披露

一、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特点

会计报表附注是对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等报表本身无法或难以充分表达的内容和项目所作的补充说明和详细解释,是对会计报表的基本信息作进一步的说明、补充或解释,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它为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真实程度提供一种依据或线索,有助于上市公司报表使用者更好的了解与决策。因此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越全面、越及时、越准确,就越能可靠判断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其特点表现在全面性、适当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二、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作用

美国安然公司破产等一些事例都显现了信息披露的重要作用。纵观证券市场,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信息紧紧的把投资者和上市公司联系起来,投资者根据其披露的信息可更好的进行投资决策。它的重要性程度在不断提高,其作用也日益增强。

三、上市公司會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披露的可靠性不高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在披露关联方交易及其关系方面有以下特点:第一,通常一些购货销货、劳务的接受或提供、代理、租赁等问题在关联方的交易中会涉及到,而上市公司在购货销货、劳务的接受或提供等方面披露于报表附注中,很少披露管理、研发项目、许可经营协议、主要经营者、报酬等相关信息,于是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披露关联方之间的交易。第二,在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中,关联交易中交易的金额或相应比例、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或相应比例、交易总额以及当期的交易数量及金额等很少同时披露,这也导致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在披露关联方交易及其关系方面的可靠性大大降低。第三,在选择披露关联方交易的事项中没有统一的标准。一些上市公司在企业的年报中以“无关联方交易”、“无重大关联方交易”等表述其公司关联方交易情况。

(二)披露的不充分、相关性不够

调查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报表附注披露的内容相关性存在了一些不足,有的公司为了某些原因,可能不披露一些信息,或者是避重就轻。信息质量重要的特征之一是相关性,而公司披露的有些信息与其发生的业务相关性极低,甚至无关。

(三)披露的可理解性不足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应当提供清晰明了的会计信息以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广泛理解。在可理解性方面,上市公司附注信息披露没有层次,附注的内容没有按照相关的逻辑顺序排列而且内容冗杂。有一些应按会计政策说明的项目没有具体说明,含糊带过。这些披露的特点大大降低了附注信息的可理解性。

四、完善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建议

(一)从政府监管角度

我国会计报表附注信息的各种配套设施还不完善,有关附注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政府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在会计准则方面规范信息披露,修正其中的一些模糊条款,保证附注信息披露的质量,使报表附注信息披露走向规范化。

会计准则应对上市公司报表附注信息的披露程度有一个最低的限制,披露的最低要求要有所明确。这样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就有了适度的管制,可以弥补市场存在的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会计准则里对披露的最低要求应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合并报表的说明;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说明;重要报表项目的说明;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说明;借款费用核算方法的说明;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或有事项;合并政策的说明;其它有助于理解会计报表的信息。

(二)从上市公司角度

作为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提供者,在加强报表附注披露、完善披露规范性方面,上市公司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会计报表附注内容具体化。

在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过程当中,投资者、债权人等一些报表使用者的相关利益要保护同时又要兼顾到企业的利益。因此从以下的一些方面来细化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使披露的信息更加完善。首先,在主要的会计和业务数据披露方面要具体清晰,便于投资者理解。其次,在会计项目披露方面要遵循重要性原则,对一些引起报表数据较大影响的项目在附注中应进行详细的说明。再次,披露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方面要具体细分,不可含糊带过。在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具体化的同时要注意会计报表附注信息并不是越长越好,还要根据重要性原则来加以披露,要遵守成本效益原则以及保密原则对外披露附注信息。

2、强调信息披露的质量。

附注信息的披露内容不是越多越好,要强调信息披露的质量,而不是以数量来权衡其披露的有用性,披露的内容要对投资者有用、实用并使投资者易于理解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

3、重点项目的着重披露。

重点项目的披露得到加强可以使会计报表附注披露更加规范和专业。在横向上,适当地扩展附注披露的信息;在纵向上,披露应更深层次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这样使用者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经营状况便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和认识。例如发生在报告期内受中国证监会稽查、行政处罚等情形和所涉及公司的重大诉讼的,公司报表附注上应披露相应的基本情况和结论,涉及金额的也需同时予以披露。

参考文献:

[1]阮永平.新会计准则下投资价值挖掘视角[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2]张力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分析[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4]程淮中.基础会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王国海.对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4(1).

[6]张瑞华.浅谈会计信息失真[J].中国电力教育,2010(1).

上一篇:于珍惜生命的名言下一篇:《找一个数的因数》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