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科技的作文

2024-07-14

关于中国科技的作文(精选11篇)

关于中国科技的作文 篇1

我们的祖国——中国本为泱泱大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曾被称为文明古国,但是近年来我们听到了很多说中国人素质太低的声音。中国人的素质是高还是低呢?您是怎样认为的呢?在我们的问卷上作出您最真实的选择吧。

1. 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你最崇拜的人是谁()

A.国家领袖B.明星偶像C.家人朋友D.在你感兴趣方面有建树的人 3.你认为中国人的素质()

A.已经很好了B.又较少缺失之处C.有较大缺失应该提高D.远远不行 4.你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什么()

A.对社会贡献的大小B社会地位的高低

C.金钱的多少D.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

5.如果你到自己梦么以求的地方旅游你会留下你来过的标记吗()

A.写下XXX到此一游B.相机拍摄美景C.监督他人保护环境D.自己不破坏不管他人 6.请问你所在的城市会看到经常闯红灯不守交通规则的人吗()

A大家都闯B经常有C偶尔有D.基本没有 7你以及所在的城市的人们会不会经常锻炼身体()

A每天都会B经常会C偶尔会锻炼D基本不锻炼 8你觉得中国人在大街上随地吐痰的多吗()

A.很多B.经常会有C 偶尔会有D 基本没有 9你觉得咱们国家的教育普及程度怎样()

A.很高B一般C偏低D很低

10.你会经常通过不同的渠道主动了解中国发生的大事,出台的政策,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吗?()

A每天关注并了解B.经常关注C偶尔会看下报纸新闻 D基本不关心 11.你觉得现在的国人身上还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吗?()

关于中国科技的作文 篇2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决定2015年继续举办全国科技活动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与主题

2015年科技活动周于2015年5月16日-24日举办。

主题为“ 创新创业 科技惠民”。主要目的是宣传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创业成果服务改善民生,进一步提高公众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活动内容和形式

围绕“创新创业科技惠民”主题,今年科技活动周在活动内容上丰富多样、突出重点;在活动形式上重心下移、不断创新;在活动类型上凸显优势、特色鲜明。

1.活动内容丰富多样。一是展示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果,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公众科技意识;二是组织高端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让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接触科技,体验科技魅力,激发创新创造兴趣;三是开展专题科普活动,普及食品安全、空气质量、应急避险、低碳节能、健康生活等热点问题的基本知识;四是推出一批参与互动、寓教于乐的展教品、视频、微视频、动漫、游戏等科普产品,促进公众理解科学。

2.活动形式不断创新。进一步下移科技活动重心、服务基层,面向百姓生产和生活科技需求,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惠民服务;进一步创新科技活动形式,针对不同人群,策划组织特性鲜明的互动型、体验式科普活动,吸引广大公众参与;进一步拓展活动领域,充分调动部门积极性,突出行业特色和人才优势,搭建科技服务公众的社会大平台;进一步释放科技活动潜能,动员科研机构、大学科技人员和科普志愿者参与,送科技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军营;进一步展现科技活动魅力,发挥社会团体、企业、媒体的重要作用,举办公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

3.活动方式生动有趣。各地各部门要针对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需求,突出区域特色和行业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普活动。可采用科技下乡、科技展览、科技咨询、科普讲座、科普电影、科普视频、科普讲解、科普摄影、科普乐园、科普游戏、科普节目、公众科学日、科技游园会、科普图书展览、科普产品博览、网络互动科普等多种方式,增强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

4.重大活动示范先行。全国科技活动周组委会将重点推出“众创空间”、“科技创意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国际科普体验园”、“两岸四地科学乐园”、“少数民族科普驿站”等重大示范活动,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科普活动的积极性,体现公众的广泛参与性。同时继续举办好“科技列车行”、“科普使者进社区(农村、企业、军营)”、“未来工程师竞赛”、“流动科技馆基层行”、“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推介”、“全国科普微视频大赛”等品牌科普活动,充分发挥群众性科技活动在科学技术普及和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三、有关要求

1.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党委宣传部门、科协组织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协调和资源统筹,充分发挥各级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的作用,有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编制科技活动周活动方案。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力戒形式主义,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着力在提高活动实效上下功夫,切实把科技活动周抓实办好。

2.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科技活动周的宣传报道,组织动员各级各类新闻媒体深入基层,进行深度报道,及时全面地宣传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科技活动。要重视发挥电视在科普宣传中的重要作用,扩大科技活动周的影响面和覆盖率;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提高科学传播速度和质量,在全社会营造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氛围。

关于中国科技的作文 篇3

关键词:近代中国,科技译名,统一

中国分类号:N04: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09)04-0016-07

一引言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近代以前,中国科技领先于世界,但到了近代,却落伍了。近代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把西方的先进科技知识翻译到中国来。然而,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了如何解决译名统一的问题。科技译名统一实践工作该如何进行?或者说,科技译名统一实践工作的要点是什么?近代中国很多人就此问题展开了讨论。

译名统一实践工作的核心是提供一套标准译名。译名的标准性要靠学术权威性和官方性来保证。所谓学术权威性是指标准译名是由学术界认可的。不管编译者是如何的博学,单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保证他所编译的译名是权威的,译名的学术权威性最终需要通过专家集体审查而获得。多次参加名词审查会议的俞凤宾指出:“凡一名词,经一人之思考,苦心孤诣而译成者,每不如一团体所商榷而共拟者,少数人所厘订者,每不如多数人所审定者之为愈。”多次参加名词审查会议的王完白也告诉时人:“欲定统一名词,非少数人所能为力,必集合学术团体,经共同之研究,始可推行无阻。”所谓官方性是指译名由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因而,统一译名的实践工作的要点是:(1)专家集体审查译名;(2)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译名;(3)推广标准译名。

对统一译名而言,这三点都是必不可少的。清末和民国时期,大家几乎都认识到最后一点的必要性(且大家提出的措施几乎都是刊行标准译名)。但对前面两点必要性的认识,大家却有差异。

二清末的认识

1国人认识到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译名的必要性

清末,国人主要看到了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译名的必要性,而忽视了专家集体审查译名的必要性。如1902年,清政府的管学大臣张百熙奏请于京师大学堂内设译书局,主管译名统一事宜,他说:“中国译书近三十年,如外洋地理名物之类,往往不能审为一定之音,书作一定之字。拟由京师译局定一凡例,列为定表,颁行各省。以后无论何处译出之书即用表中所定名称,以求划一,免淆耳目。”1903年,严复在《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章程》中提出:“法于开译一书时,分译之人另具一册。将一切专名按西国字母秩序开列,先行自拟译名,或沿用前人已译名目(国名、地名,凡外务部文书及《瀛环志略》所旧用者从之)。俟呈总译裁定后,列入《新学名义表》及《人地专名表》等书,备他日汇总,呈请奏准颁行,以期划一。”他所提到的“总译”,系领导人物,负责进退译员、分派任务、督率工作、删润文字等事宜。张百熙和严复当时都是官方人士,在译名统一方面,他们容易想到官方力量。

清末政府从事过少量统一译名的实践工作,但收效甚微。上面所说的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于光绪三十年(1904)七月停办,无任何贡献可言。

同文馆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十二月并入京师大学堂后,改为译学馆。光绪二十八年(1902)十一月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内有译学专章,分设英、法、德、日、俄文五科,有如外国语文学系,馆中附设“文典编纂处”,文典编纂处主要工作为编纂字典辞书。除教习有兼编文典之责外,另设有总纂一人,负责主持,分纂二人,负责编辑工作,翻译一人,协理外国文字。据说该机构仅将日本的《新法律词典》译成中文。

1908年,学部审定科编纂了《物理学语汇》和《化学语汇》。

宣统元年(1909)五月初七,学部上奏派严复编定各学科中外名词对照表及各种词典,九月十六又上奏设立编订名词馆,“派严复为该馆总纂,并添派分纂各员,分任其事,由该总纂督率分门编辑”。当时的准补江苏六合县知县孙筠,因为“文章雅赡,邃于西学”,而被调入编订名词馆充任分纂。

据学部呈报的成绩折称:“编订名词馆,自上年奏设以来,于算学一门,已编笔算及几何、代数三项;博物一门,已编生理及草木等项;理化、史学、地学、教育、法政各门,已编物理、化学、历史、舆地及心理、宪法等项。凡已编者,预计本年四月可成;未编者,仍当挨次续办。”编订名词馆的工作进度,可谓快矣,但刊印的译名书(表)并不多见。

上述译名是由政府制定、公布的,没有经过专家集体审查,所以,清末政府的译名统一的实践工作是基于通过官方制定、公布来统一译名这一认识的。

2来华传教士先认识到专家集体审查译名的必要性,后认识到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译名的必要性

中国明清时期科技书籍的翻译始终沿袭西士口授、国人笔述的合作译书方法,译书最困难之处,在于确切表达科学概念和名词术语。由于参与译事的中国学者几乎都不懂外文且缺乏近代科技教育背景,因此,来华西士在翻译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

来华传教士们在科技翻译方面有比较丰富的经验,他们对科技译名统一工作的关注和所做的科技译名统一工作,远远多于同时代的国人。在译名统一实践工作要点方面,起初,来华传教士们认识到专家集体审查译名的必要性。他们在统一译名的实践中已经贯彻该项制度。如1891年11月,益智书会里负责专门术语译名统一工作的出版委员会制定了统一译名的工作章程。章程要求出版委员会的委员们分门别类汇集已有的中文译名,编成术语译名表。各表编好后,送各委员传阅审查,各委员标出各自认为合适的译名,最后返回原编表者,由他仔细检查和整理,发现不同意见时,由他请求委员会各位委员投票决定。各表完成后,交书会总编辑,由他按字母顺序,将各表汇集成一个总表,准备作为英汉科技词典出版。

博医会里负责医学名词译名统一工作的名词委员会也实行专家集体审查制度。如在1901年正式举行的首次名词审查会议上,名词委员们经过六周的讨论、商议,审定通过了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药剂学等名词。他们还将这些名词编印成册,送发博医会的各会员以及对此感兴趣的有关人士,希望他们提出修改意见。

后来,传教士们也认识到了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译名的必要性。1905年,由益智书会改名后的教育会,也考虑与中国政府、商务印书馆等合作进行译名统一工作。1908年,博医会名词委员会在统一的医学各科名词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英汉医学词典》和中文的《医学字典》,并提呈北京教育部,希望能够得到中国官方的认可。但均未达到目的。

三民国早期的认识

1有些人只看到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译名的必要性,有些人则只看到专家集体审查译名的必要性

在民国早期的讨论中,有些人依然只看到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译名的必要性,如寓仁、丁以布、林纾等。清政府曾设立名词编订机构(如译书局和

编订名词馆),来编订名词。这样的机构随着清政府的灭亡而中止。进人民国后,寓仁、丁以布等认为政府应重新设立名词编订机构。1914年,林纾在为《中华大字典》写的序言中提议:“由政府设局,制新名词,择其醇雅可与外国之名词通者,加以界说,以惠学者。则后来译律、译史、译工艺生植诸书,可以彼此不相龃龉,为益不更溥乎?”林纾(1852—1924)提出这样的观点,与他的工作经历有关。他是光绪举人,曾任教京师大学堂,又在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任过译员。他用流畅生动的古文翻译了大量欧美小说。

与此相反,有些人则只看到专家集体审查译名的必要性,如庄年、侯德榜、周铭、白华等。

1912年,庄年在《独立周报》上发表《论统一名词当先组织学社》一文。在文中,他认为欧洲科学名词之所以统一,是因为有种种学社,如“英伦之化学学社(The Chemistry Society)、机器工科学社(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Ingineering);苏格兰之地理学社(The Scotish Geographical Society)等”。所以他提出统一译名需要先组织学社,他提议:“宜设立各种学社,附属于中央学部。搜集文人学士,分门别类,以专科素有心得之人,共相讨论,从事编译,审定名词,规定解说,刊成字典,为译名之标准。如或译名不备以及欠妥,则译界中人,得将理由通告专社。倘得赞同,则可更正之,增刊之。唯不得各逞意见,私造译名。”

1915年侯德榜在《留美学生报》上发表《划一译名刍议》一文,他提议:“须广设专门学会,学医者纠集同志设医学会,学化学者有化学学会,学物理者有物理学会,学数学者学天文者学各种工程者皆然。然后由各该会选定各该科学上所有名称,登诸各该种杂志,颁布全国。则著作编译者,庶有标准,不复至另定歧异名称矣。”

为了加强译名的统一,1916年《科学》发起了名词论坛。周铭是论坛主事人之一,论坛开设之初,他撰写《划一科学名词办法管见》一文,反对不行动或强制统一,认为“划一名词之办法要端有二:立名务求精确,故必征求多数专家之见;选择需统筹全局,故必集成于少数通才之手”。从这两个“要端”出发,他认为统一名词应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为征集名词;第二步为通过《科学》杂志对征集的名词进行讨论,当者用之,不适者改之;第三步为征集全国科学家开大会公决或仍由报章宣布讨论。

白华当时可能是《时事新报》的编辑,1920年,他撰写发起译名讨论的启事,提醒从事译述的青年学者不要鲁莽从事。“且先来将他所要译的重要名词,公请大家的讨论。讨论定了,一致通过了就是统一了,然后再放心用去。免得西洋一个名词,到了中国成了十几种名词,使读者茫不知所适从。”

2有些人既看到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译名的必要性,也看到专家集体审查译名的必要性

民国早期,有些人清醒地认识到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译名和专家集体审查译名都是必要的,如胡以鲁、沈慕曾、朱自清等。

1914年2月,胡以鲁发表《论译名》一文。他在文中提出,译名“宜由各科专家集为学会,讨论抉择,折衷于国语国文之士;讨论抉择,复由政府审定而颁行之”。

同年6月,中华工程师会会员沈慕曾在《中华工程师会会报》上发表《审定科学名词意见书》一文。他认为:“科学名词苟不及时审定,则翻译无定规,而阅读尤易误会。灌输文明之阻碍,诚莫过于此。……为今之计,本会宜立一审定科学名词委员会,或以理事部组织之,或由会长选派会员组织之。规画既定,似宜呈部立案,更以所译名词呈请教育部审择颁行,以期一致。”

1919年,朱自清在《新中国》上发表《译名》一文,他比胡、沈两人谈得更全面些,他认为统一译名固然要靠译名本身的价值,同时也需要人为的力量,这种人为的力量约有四种——政府审定、学会审定、学者鼓吹的力量、多数意志的选择。他认为这四种力量并行不悖,不可少一种,更不可只有一种。实际上,他说的四种力量可分为两类,第一种即为官方的力量,后三种力量可以归结为专家集体的力量。

3有人反对通过专家集体审查译名或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译名来统一译名。

在民国早期,也有人反对通过专家集体审查译名或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译名来统一译名。如容挺公、章士钊、侯德榜。

1914年,容挺公在《甲寅》上发表《致甲寅记者论译名》一文。他指出:“惟政府之力,亦不能过重视之。盖惟人名地名暨乎中小学教科书所采用之名辞,政府始能致力,稍进恐非所及!”容挺公认为政府能致力于统一较简单的译名,如人名地名与中小学教科书上的译名,对于统一较深奥的译名,则恐怕无能为力。容挺公这种观点是偏颇的。

在文中,容挺公还认为译名“自出世之日始,固已卷入于天演中,将来之适与不适,存与不存,人固无能为,今亦不能测”,“将由进化公理,司其取舍权衡”。这表明他认为统一译名只要约定俗成,不需要专家集体审查和官方的制定、认可或公布。容挺公的这种观点是有失公允的。

在反对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译名这一点上,章士钊的态度比容挺公更坚决。容挺公还在译名统一中为官方留下了一点点地盘,章士钊却把官方清除得干干净净。1914年,在胡以鲁提出译名宜由学会讨论抉择,并由政府审定而颁行的观点之后,章士钊撰文指出:“此浅近习语,法诚可通。若奥文深义,岂有强迫?愚吐弃‘名学’而取‘逻辑’者也,决不能以政府所颁,号为斯物,而鄙著即盲以从之。且政府亦决无其力,强吾必从。”他认为:“惟置义不论,任取一无混于义之名名之,如科学家之名新元素者然,则只须学者同意于音译一点,科名以立,讼端以绝。道固莫善于此也。”

1915年,侯德榜在《划一译名刍议》一文中,也很坚定地认为:“划一科学名称,乃科学家之事,与政治无涉。”

今天,依然有人认为译名统一工作仅仅靠科学家自己就能做好。这种观点过于理想化了。因为在知识爆炸年代,科技译名层出不穷,要让所有科技专家同意一个译名,非常不易。就算是所有科技专家同意了某个译名,也不能保证科技界之外的人遵照使用这个译名。这就难免产生译名混乱的情形。所以,在科技译名飞快增长的年代,必须由官方主导科技译名统一工作,并由官方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证标准译名被遵照使用。

四1920年后的认识

1920年后,大多数人认识到科技名词审查组织的重要性,也有部分人认识到这种组织应具有官方性质。

把专家集体审查译名和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译名连接起来的关键一步是成立官方授权的科技名词审查组织。官方授权的科技名词审查组织是官方译名工作组织,官方译名工作组织却不一定是官方授权的科技名词审查组织,比如,清末学部设立的编订名词馆,是官方译名工作组织,但其制订的译名并没有经过专家集体审查这道程序,故不是

科技名词审查组织。

前文说到,1914年,中华工程师会会员沈慕曾在《中华工程师会会报》上发表《审定科学名词意见书》一文,他认为:“(中华工程师会)宜立一审定科学名词委员会,或以理事部组织之,或由会长选派会员组织之。规画既定,似宜呈部立案,更以所译名词呈请教育部审择颁行。”他提出“审定科学名词委员会”应得到官方的立案,“所译名词”应由教育部公布,表明他已经认识到官方授权的科技名词审查组织的重要性。这在当时是非常可贵的,虽然他主要针对工程译名,而不是各科译名。

1920年以后,很多讨论者针对各科译名,认识到了科技名词审查组织的重要性。

《时事新报》译名讨论的引领者曹仲渊指出译名的统一离不开政府组织科技名词审查组织。但科技名词审查组织该如何组织,他并没有论述。随后,徐祖心、万良濬、芮逸夫弥补了这一不足。

1920年,徐祖心撰文指出:

“必须各科设一个机关,专论这件事(指统一译名——笔者注),比如研究哲学的,各种科学的,各集合了一个团体,把各种名词分别讨论,通过后即把他辑录下来,一俟完璧后即编成一本各科名词底字典。如是以后翻译,皆以此为准则,这样着手未有不能统一者。同时对于译音一面,也可造出一种新名词,以为准则。”

同年,万良濬同意徐祖心的观点:

“徐君所说统一名词一层,我极表同情。西洋一个名词,无论普通名词或人名地名,一到中国来,就乱七八糟,变成几十个名词,你这样译,我那样译。令人看了,摸不着头脑,这是很不经济的。所以现在中国的学术团体,极应当设一个名词审查会,拿各种名词详细讨论一下,先从医学化学等入手,定出一种极恰当的名词,然后大家都可以照他们所定的来施用。”

芮逸夫同意万良濬的意见,同时他指出,科技名词审查组织须由教育部组织的专门学者组成:

“组织译名审查会。这一步万良濬君已经说过,不过这件事不是几个人的能力所能组织的。我以为非由教育部组织,即须由专门学者组织不可。因为不如此,不足以昭全国人的信用。”

1931年,张鹏飞则进一步提出科技名词审查组织应常设,并就其工作机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于名词之编审等工作,此种机关,理宜常设。使学术界对于名词,得随时提出意见,加以讨论与整理。每隔三五年开大会一次,将各种名词加以厘订。除开会时遴选专家出席外,并于开会前广征学术界之意见。但名词一经订定后,则在下届厘订以前,当全国适用以期统一。否则由一二人专断,强群众以盲从,将来甲是而乙非,朝行而夕改,其凌乱谬误,未必较不制定时为胜。”

这些人可大致归入两类。第一类为徐祖心、万良濬等,他们只认识到科技名词审查组织的专家集体性质,而忽略了科技名词审查组织的工作要取得大的成效,还需另外一个条件——官方性质。第二类是曹仲渊、芮逸夫、张鹏飞等,他们既认识到科技名词审查组织的专家集体性质,也认识到科技名词审查组织的官方性质。

从文中还可看出,万良濬、芮逸夫两人的观点明显落后于实践。早在1916年,“医学名词审查会”就成立了,1918年改名扩大为“科学名词审查会”。“医学名词审查会”和“科学名词审查会”都具有准官方性质,算得上是官方授权的科技名词审查组织,它们审查通过的一批名词由教育部复审后公布。到了1920年,竟还提议成立科技名词审查组织,显然是落伍了。这也说明当时的“医学名词审查会”和“科学名词审查会”影响不是很大。当然,也有不落后的人,他们不仅关注了当时的名词审查工作,还对工作进行了评价,如朱隐青等。

1920年,朱隐青撰文批评“科学名词审查会”代表面狭隘,认为不同专业的名词应由不同专业的团体审查,仅仅由江苏省教育会、博医会、中华民国医药会、中华医学会等医学团体为主组成的“科学名词审查会”审查所有的科学名词,是学术事业上的专制。

1927年左右,张资珙也撰文指出“科学名词审查会”代表面狭隘:

“科学名词审查会之范围,殊有过狭之嫌。审查之名词,亦未免挂一漏万,且多有谬误之处。为今之计,为一劳永逸计,宜多邀团体加入,罗致国内学者,各就其所专长,以学者之态度,互相讨论,取长补短,学术前途,庶有望焉。”

秉志则对“科学名词审查会”持宽容的态度,认为:

“科学名词审查会所译名词,虽不尽妥,然此为用中文制造科学名词之起首,要不可少此一举。”

1932年后,由国立编译馆负责科技名词编订和审查工作。该馆这项工作做得较好,编订并组织专家审查了多部名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937年,阙疑生在《科学》上发表《统一科学名词之重要》一文,对此做出了全面的评价。他认为国立编译馆的工作富有成效,但存在下列问题:第一,各名词草案“大抵均重英文名词,而拉丁文及德、法、日文者,往往疏而不备”;第二,“专家审查名词之办法,颇不一致,有先期集会逐词讨论者,有寄阅个别审查者”;第三,“已经公布之审定各名词,是否为全国科学界一致采用,此至堪注意之问题”。

作者还提出了改进办法。关于名词草案的拟订,他认为:“须多搜各国固有文籍,详征博引,事前并可请审查员参加意见。务期英、德、法、日各种语言之名词,一概齐备,以便对照。”关于审查名词的办法,他指出:“一方面固希望被聘请之审查委员,负起责任,勿视此事为官样文章,挂名而不作事。一方面更希望编译馆尽最大努力,统一审查办法,改良审查组织。如能宽筹经费,最好能于寒暑假各方人事不甚忙碌时,择定一清静适宜地点(如庐山,青岛),赁就会场,用尽公私力量,集合各审查员于一堂,费十日半月光阴,专作此事,则较之仅凭数次之匆忙会议,而即决定通过者,其审慎粗疏,当不可同日而语。”关于已经公布的名词的使用问题,他指出:“各名词既由教育部命令正式公布,则必期诸必行。编译馆不妨先作调查,以觇全国工商学各界之是否一律采用。如未采用,可直接命令采用之。又编译馆现有审查全国教科书之特权,更可命令各书店以后编辑教科书或其他参考书时,须一律采用已经审定之各种名词。如此在短期之内,全国各级学校不难一律采用,而无复分歧不统一之弊矣。”

五结论

近代中国在关于科技译名统一实践工作要点的讨论中,1920年以前,在专家集体审查译名和官方制定、认可或公布译名的必要性方面,有的人只看到前者,有的人只看到后者,有的人反对其中之一,有的人两者都反对,有的人两者都看到了,其中还有人看到了官方授权的科技名词审查组织的重要性。讨论者观点很不一致,必然阻碍译名统一实践工作的进行。1920年后,大多数人认识到科技名词审查组织的重要性,也有部分人认识到这种组织应具有官方性质。这种情形,虽然表明当时对科技名词审查组织的官方性质认识不彻底,但还是有利于当时及后世的译名统一实践工作。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科技译名统一工作的重视提到了新的高度。1985年成立的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97年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是国务院授权的代表国家进行科技名词审定、公布的专职机构,其权威性比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同类组织都强。

参考文献

[1]俞凤宾,推行医学名词之必要[J],中华医学杂志,1922,8(2):86

[2]王完白,科学名词审查会第六届年会记要[J],中华医学杂志,1920,6(3):160

[3]张百熙,奏请设立译局与分局//黎难秋,等,中国科学翻译史料[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99

[4]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第2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43—144

[5]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章程//黎难秋,等,中国科学翻译史料[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495

[6]王树槐,清末翻译名词的统一问题[J],(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71(1):66

[7]本部奏章:奏本部开办编订名词馆并遴派总纂折,学部官报,1909,第29册第105期

[8]附奏调准补江苏六合县知县孙筠充编订名词分纂片,学部官报,1909,第29册第105期

[9]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760

关于中国科技的作文 篇4

关于推荐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的通知

部属有关高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努力造就千百万青年科技英才,激励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贡献,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决定开展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推荐与评选工作。根据有关文件要求,我部将在有关高校推荐和专家评审的基础上,推荐30位候选人,其中从事工程技术实践与应用的候选人不少于10人。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候选人应具备的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学风正派。

(二)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的、创新性的成就和作出突出贡献;

2.在工程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的、创造性的成果和作出贡献,并有显著应用成效;

3.在科学技术普及、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科技管理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三)1969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推荐名额

你校推荐名额为 名,往届获奖者不重复受奖。

三、推荐工作要求

(一)请你校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择优”原则,拓宽选人渠道,严格评选条件,保证评选质量,将立足国内,长期在科研与生产第一线工作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特别是近3年获得过国家三大奖二等奖以上的主要获奖人推荐上来。

(二)被推荐人的科技成果应以在国内作出的为主,被推荐人应为主要完成人或主要贡献者。

(三)候选人推荐材料是中国青年科技奖评审的主要依据,要求重点突出候选人的创新性成就和贡献。电子版材料与纸质材料应保持一致,非学术性报纸刊物的有关报道不作为证明材料。推荐材料要客观、准确,对于推荐材料填报不实的,实行一票否决,并对候选人信誉进行记录。

四、推荐材料报送要求

(一)电子材料报送要求

请你校登陆中国青年科技奖推荐及评审管理系统http://qnkjj.cast.org.cn,注册后向教育部传输电子材料。请在报送书面推荐材料前,完成电子材料的传输。电子材料传输成功后,不能另行更改。

(二)书面材料报送要求

请于2009年7月31日前,将书面推荐材料报送教育部人事司教师与专家工作处。书面推荐材料包括:

1.学校正式推荐报告一份。

2.《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推荐表》(见附件)纸质材料一式二十份。

3.候选人先进事迹材料一份(800至1000字)。4.有关证明材料一份。含:

(1)公开发表的主要论文及专著(论文限3篇、专著限1本);

(2)主要科技成果目录;(3)被他人引用的论文、专著证明材料;(4)技术鉴定证书及知识产权证明材料;(5)技术应用证明材料;(6)获得表彰奖励证明材料;(7)其他材料。

(三)涉密材料报送要求

涉密推荐材料电子版通过光盘报送,请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审查,并提交保密审查证明。

五、联系方式

地 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教育部人事司教师与专家工作处(邮编:100816)联 系 人:张 旭 杨 阳 联系电话:(010)66097675 传 真:(010)66096270 电子邮箱:jsc@moe.edu.cn

附件: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推荐表

教育部人事司

高科技中国的作文 篇5

星期五放学,妈妈牵着我的手说:“我们去银行取些钱再回家吧!”我说:“那我们不用先回家拿银行卡吗?”妈妈微笑着回答:“不用,有手机。”我怀着好奇的心跟着妈妈的.步伐,来到银行自助取款机前,只见妈妈用手机对着取款机屏幕上的二维码扫描,还没一分钟,好多张一百就刷刷刷的从取款机出来了,我看得目瞪口呆。

妈妈边整理手中的钞票,边把手机递给我说:“宝贝,你先启动电饭锅。”我接过手机,熟练的在手机上点击“精煮”标志。到家的时候,我已经很饿了,可是一进门就闻到香喷喷的米饭味,馋得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惊叹,手机真好用!

晚饭后,妈妈在洗碗,我一个人关着门在书房里阅读,读到“功亏一篑”,读成“功亏一贵”。突然隔壁传来妈妈的声音:“读错了,重新读。”我吓了一跳,这声音从哪来?我抬头东张西望,,发现墙上多了一个圆圆的小东西。这时,又传来妈妈的呵斥声:“你不读书,看天花板干嘛?”难道妈妈在门缝看我?我疑惑不解地跑出来,天啊,妈妈的手机看得到我的书房!“妈妈,这是什么?”妈妈沾沾自喜的回答:“这是摄像机,帮助我观察你的。”“哇!真是万能手机啊!”妈妈又赞叹的说:“科技发达了,我们小时候都没有这些呢!”

中国梦我的科技梦作文 篇6

在如今的21世纪,科技如雨后春笋,正在迅猛地发展着。在路上,有电灯给我们照明。想跟别人联系发条信息,随时随地拿出手机就可以实现。回到家,打开电视可以看看新闻。饭桌上,还能品味到奶奶用电饭煲做出的香喷喷的大米饭。这一切一切,全都是科技的功劳。

这个寒假,妈妈带我和小伙伴们一块去澳门游玩,有一件事让我认识到了科技的神奇。去澳门要经过拱北口岸过海关。拱北口岸每天约有30万人出入关,于是一大早我们就来到拱北口岸,进入了出关大厅。这么早大厅里已经人山人海,但排队过关秩序井然有序。我发现有几支队伍人排得特别长。我仔细一看,哦!原来这是人工检查通关通道,这几队向前行进的速度特别慢。可另一边的通道却特别顺畅,过关速度很快,原来这几队是自助通关通道。我们排到自助通关的队伍里,没过一会儿,就来到了自助检查的机器面前。我先把证件放在机器上识别,几秒钟机器就识别完毕,第一扇门迅速打开,我赶紧通过。然后将人脸对准面前的摄像头,在机器上按下大拇指的采集指纹,第二扇门也迅速开放。凭借这种新科技,每个人前后过关的时间不超过一分钟,就能顺利地通过海关。出关前,我又看了一眼长长的人工通道的队伍,心理感概:这种新科技真节约了许多人的时间。

出了海关,我们坐上大巴,大巴将我们缓缓地送向目的地。坐在大巴上,我心里想:这种新科技真实用!今后如果可以用在银行、公交等领域上,那好处可太多了!首先它可以节约时间,其次它可以疏散人流,辨别身份真假,真是一举多得!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把这种新科技应用于更多的领域上。

关于中国科技的作文 篇7

坚持开拓创新, 促进学术交流, 服务科研生产, 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努力传播科学知识, 率先垂范成为先进文化的实践者;注重科技人才培养, 推动专业技术人才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提倡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团结协作、诚实劳动的优良品质, 提高科研诚信意识, 为繁荣我国科技事业而积极努力工作。

二、开展学术诚信教育, 规范学术行为

科技期刊应充分尊重作者权益, 对存在署名有争议, 引用他人著述未注明出处, 以及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文章, 坚决拒绝刊登。一经发现, 由该刊或联合中国科协所属相关科技期刊, 视情节轻重给予书面警告、拒绝刊登有其署名的稿件、通知其所在单位等处理;轻者给予3-5年不允许刊发其论文的处罚;情节严重者, 将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布, 该作者的论文永久不得刊用, 同时通报国家基金资助等部门, 并转请有关部门进行处理。若一个单位屡次出现学术不端行为, 科技期刊将要求该单位对所投稿件作学术预审, 并将只受理经过单位预审的来稿。当学术不端行为涉及单位负责人时, 将通报上一级单位。

三、加强编审者队伍建设, 恪守职业道德

注重专家办刊, 加强通函评议建设。发挥期刊编委会和审稿专家作用, 严格稿件学术质量审查规范, 客观、公正对待所有稿件。

建立明确的审稿、撤稿及发布制度, 维护学术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如发现已发表的论文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或严重差错等问题, 应在最短的时间内, 采取及时发布撤稿声明、更正启事或公开致歉信等方式进行纠正, 并通知收录有关文章的数据库予以撤稿。

如发现审稿人利用审稿谋取私利乃至剽窃所审稿件内容时, 将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予以警告、永久禁止其审稿乃至公开披露等处分。

四、明确署名责任权利, 严格遵循职业规范

所有论文署名作者均应对论文工作做出过实质性贡献, 并对文章负责。

论文投稿前, 所有署名作者均须对稿件的全部研究内容进行审查, 确保结果真实可信, 确保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并同意署名及共同作者的署名排序。署名作者应在文章中对为此项研究做出过某种贡献的合作人员和机构予以标明。论文作者应明确说明使用或引用他人的工作, 如果发现已提交或发表的文章中存有问题, 应有责任和义务及时予以修正或提出撤回。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篇8

1.造纸术。

西汉早期,有了用麻做的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早期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东汉时期,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后人称“蔡侯纸”。后来,造纸术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2.印刷术。

隋唐时发明雕版印刷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约400年,宋元时期已有套色印刷技术。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欧洲。

3.指南针。

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司南”。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4.火药。

唐朝中期的书籍最早提到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二、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1.天文历法成就。

商朝甲骨文里留下了日食、月食的记录。周朝观察天象更精细:《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了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公元前613年,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夏历”相传来源于夏朝。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北宋科学家沈括创制了“十二气历”。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编成的《授时历》,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约300年。

2.医学成就。

春秋战国之际,名医扁鹊总结出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东汉的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创编医学体操“五禽戏”;东汉的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世尊他为“医圣”。唐朝杰出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世尊他为“药王”。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800多种,医方10000多个。

3.数学方面成就。

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南朝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利用和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将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即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1000年;他还写了数学专著《缀术》,在唐朝被用作学校的课本,后来传到日本、朝鲜,也被用作教材。

4.地理与地震研究成就。

东汉科学家张衡制造出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著有综合性地理学专著《水经注》。明代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学巨著,书中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早于欧洲约两个世纪。

5.建筑方面成就。

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700年后欧洲才建成类似的桥。唐朝都城长安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明成祖时在元大都基础上修建北京城,城中心的紫禁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明长城更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6.农业、手工业论著。

北朝的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北宋沈括著有《梦溪笔谈》,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明朝徐光启的代表作《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明末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关于科技与幻想的作文精选 篇9

在二十二世纪中,每个人都有一套万能的防护服,即使高层楼房出现火情。当我们纵身一跃的时候,它就会发挥能效,变成一个降落伞,保护我们的安全,同时这身防护服还配有反重力装置和卫星未定系统。

每个人胸前都有一个小口袋,这个小口袋是四次方的,不管装多少东西都没问题。它里面有许多神奇的道具,有任意门、竹蜻蜓、魔术手、隐身斗篷、猫手……每一个道具都有它各自的功能。就拿“任意门”来说——你只要说出你想去的地方它就可以带你到达。还有“时光机”,它通常都放在我们的抽屉里,坐上去只要输入年代就会自动导航,带你去你想去的任意一个年代……

未来的科技将会无限的神奇,只要我们肯动脑去想,下一个世纪,也许你就是创造者。

中国科技作文 篇10

一下车,我觉得天格外蓝,草格外绿,空气格外清新,我拉着***手,快步走进科技馆。

科技馆里面有四层楼。一进门,就看见一组转动的巨大齿轮,有汽车的活塞,有照相机的光圈,还有模拟的蒸汽机。有的展厅里,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古代建筑模型,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还有各种各样的水车,织布机,让我感受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有的展厅里,陈列了许多物理化学实验,可以自己动手操作。我最感兴趣是液氮实验。液氮只有零下一百多度, 实验老师把一条“惊慌失措”的小金鱼放进液氮里后迅速拿出来,鱼已经冰得硬梆梆了。这也太残忍了吧,我心里想。正在我为小鱼感到可惜的时候,老师把它放回了温水里,小鱼居然又“活”起来了。太神奇了!还有一个焰火实验也很意思,控制台上有一个大屏幕,按钮旁写着金属的名称,按“铜”,屏幕上喷出绿色的焰火,按“钙”,就喷出红色的焰火,按“钠”是黄色的火焰。我明白了,节日的烟花里一定有这些东西吧。还有的展厅里,未来的机器人正在工作,太阳能和风力提供了所有的电力,磁悬浮列车在铁轨上奔跑,未来人们的生活一定更加美好。

最后,我还看了介绍海洋的3D巨幕电影,看到了海底里的各种生物,有奇形怪状的鱼,有美丽的珊瑚。因为有立体的效果,电影里的各种动物都栩栩如生,好像就在我眼前游来游去,最后有一只海狮游过来亲了我一口,吓了我一大跳。

沿路传播的中国科技 篇11

众所周知,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你是否知道,它们是怎样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的呢?

文化载体—造纸术

纸张的发明被归功于公元2世纪初年的宦官蔡伦,但实际上在蔡伦前200年,民间就已流行纸张了。蔡伦的功绩应该在于收集整理并推动造纸术的使用。公元751年,唐与阿拉伯帝国在怛逻斯发生激战,唐军败北。这场战争成为造纸术传播的契机。被俘军士中有一些造纸工匠,这些工匠将造纸术传入阿拉伯人。后来造纸术又沿着丝绸之路继续向西传播,逐渐传遍全球。

纸张有着价格低廉、轻便实用、方便保存等优点,所以它的出现取代了纸草、木板、泥版、羊皮、丝绸、布帛、竹简、木牍这些文字载体。它的发明和推广,对于保存知识,普及科学文化,有着巨大的作用。

文明之母—印刷术

中国古代印刷术也是沿着丝绸之路逐渐传播的技术之一。8~12世纪,通过流动到中亚的中国工匠和造访过中国的阿拉伯商旅的引入,波斯、埃及等地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技术。13世纪时,不少欧洲旅行者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将这种技术带回欧洲。15世纪时,欧洲人谷登堡利用印刷术印出了一部《圣经》。1466年,第一个印刷厂在意大利出现,这种便于文化传播的印刷技术很快传遍了整个欧洲。

印刷术被誉为“文明之母”,它改变了欧洲只有教士才能读书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为文艺复兴运动打下了基石。

兵器革新—火药

早在8、9世纪时,和医药、炼丹术的知识一起,火药的重要成分之一硝也由中国传到阿拉伯地区。

火药的制造方法是由商人印度传入阿拉伯地区,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各国。到了13世纪,蒙古和中亚的阿拉伯人交战,曾经使用了很多火器。在作战过程中,火器及其制造方法也传到了阿拉伯地区。

欧洲人则是在与阿拉伯人的战争中,逐步掌握了制造火药和火药兵器的技术。据载,意大利人首先在1326年掌握火器的秘密,紧接着法国和英国先后在1338年和1340年学会制造火器,德国则是在1346年获取这项技术。火器技术逐渐传遍欧洲,这为欧洲打破封建制度提供了技术支持。

远航助手—指南针

指南针的传播不同于其他三大发明,它是从海上丝绸之路传向西方的。司南是一种古老的指南针,它上部分呈勺子形状,下部分则扁平为盘状。后来,不一定要做成勺子状,而是做成针状甚至让它浮在水面上,这就是磁罗盘的核心部分了。

指南针被应用于航海后,阿拉伯人在与中国船员的接触中获得指南针的知识,并在日后传播到了欧洲。指南针的使用,为远洋航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果没有指南针,很难想象15、16世纪的人能顺利地完成地理大发现的远洋航程。

科学技术对外传播的主要方式

战争俘获

战争虽然残忍,但却是促进技术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战争所形成的技术交流通常是,胜利的一方俘获失败者的工匠,缴获战利品的实物,通过被俘工匠的贡献,或是对战利品的仿制,最终掌握对方的相关技术。因为怛逻斯战役而传播的造纸术可以算是其中的典型。

外交赏赐

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的过程中,会对其他国家进行馈赠,有时还会为了政治利益进行和亲活动。和亲的双方一般为有一定政治影响力或象征性的人员。

唐代著名的文成公主在与吐蕃领袖松赞干布和亲时,携带了大批唐朝赏赐的物资并有大队随行人员。这些赏赐的物资和随行匠人帮助吐蕃掌握了很多本地没有的技术。

商旅携带

商旅携带也是技术交流的一种方式。指南针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指南针可以为海上航行提供更精准的方向定位,为了海上航行的安全,商旅们愿意携带指南针往来于路途之上。

间谍活动

有一些技术,因为本身蕴含着巨大的民生、经济、军事价值,而被没有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垂涎。最后这些国家通过间谍活动成功取得了该项技术,使得此技术传播开来。

东罗马帝国的君主查士丁尼皇帝曾高价雇佣了两个印度僧侣,让他们利用旅行的机会从中国窃取桑种和蚕种,置于竹杖之中,偷带回国。

改善生活的技术

四大发明对于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也有一些技术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灵巧机械

—擒纵机构

中国人自古对计时器高度重视,因此中国很早就开启了漏壶和滴水钟发展的新时代。漏壶本不是中国发明的,其来源是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中国人学会并掌握了制造漏壶的技术之后,把漏壶变成了具有一定精度的仪器。机械式漏壶是在漏壶基础上的创新。机械式漏壶中有“擒纵机构”,这种装置可以是一个旋转轴以固定的步伐旋转,它使轮系转动时每次只过一个齿,这是所有机械钟的核心技术。

机械式漏壶首先是由著名天文学家僧侣一行和天文仪器制造家梁令瓒在大约723年设计出来的。公元11世纪的天文学家苏颂在重要发明水运仪象台中也应用了擒纵机构。这台仪器是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告时刻的机械装置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仪器,实际上是一座小型的天文台。

现在的机械钟表中依然在运用擒纵机构。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欧洲的擒纵技术来源于中国,但这一技术确实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应用,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影响。

沙地得水—凿井

凿井是遗泽深远的技术。丝绸之路地区沙漠密布,水分的汲取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天山与昆仑山脉的冰川融雪水是西域的主要补给水源之一。然而收集这些雪水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融化后积聚在山脚的水会在短时间内蒸发或渗入地下。自汉朝派遣军队在西域发展农业时,流传于山区的坎儿井和井渠技术就被需要水源的军人在西域使用,并逐步流传至更远的国家。《史记》中记载,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兵攻打大宛,利用断绝水源的方式围困城市。然而“宛城中新得汉人知穿井”,令大宛人坚持了很长时间。

nlc202309051356

农武兼顾—冶铁

冶铁技术则直接让很多西域国家跨入铁器时代。据说最早从中国人那里学会铸铁技术的是今居住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费尔干纳人。铁器传入西域诸国,对于社会生产和军队战斗力都起了促进作用。大批西域国家受惠于铁器,使当地经济得以进步。

高屋建瓴的学术

古代中国在医学、数学等方面都取得过举世瞩目的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与丝绸之路的通畅,中外交流的频繁密不可分。

妙手回春—医学

中国有丰富的中药使用经验,疗效较好的中药传入印度后,被称为“神州上药”,受到印度人的喜爱。大约唐时,中医体系传入阿拉伯。“学术界的领袖和王子”阿维森纳在其著作《医典》中专门记载了中医的脉学,并从晋代名医王叔和的作品《脉经》中引用了很多描述。阿维森纳的《医典》是12至17世纪中东和西欧的主要医学著作,影响阿拉伯及欧洲的医学教育长达百年之久。

中国医学也特别重视对外来医学的吸收,著名诗人刘禹锡曾经备受眼疾困扰,求治于印度医僧。他还写下了《赠眼科医婆罗门僧》:“三秋伤望远,终日泣途穷。两目今先暗,中年已老翁。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这首诗描述了诗人自己的眼疾困扰,以及对外国医学技术的期待。

图形与数字—数学

中国人很早就拥有了一套简捷的运算方法,这是因为中国最早发明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它为中国数学在多个领域取得领先成果打好了基础。

正是因为中国数学的先进,导至中国数学在很早就开始外传。例如,公元6世纪,印度人创立位值制数算和土盘算数,与中国筹算方法相似,除此之外,分数的表示、四则运算、弓形面积、球体积、勾股问题、圆周率、一次同余式、开方法、重差术等方面都能找到中国数学的痕迹。意大利数学家菲波纳西在其1020年的著作《算术书》中介绍了东方数学系统,从此可见,当时中国数学已经在阿拉伯与欧洲流行。

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影响了世界,而中国本身也在丝绸之路上汲取了科技的养分,丝绸之路为世界范围内的科技交流架设了桥梁,各国都在这些交流中得到了发展与进步。这是丝绸之路对人类科技的伟大贡献。

由他国传入中国的制造技术

熬糖法

人们从甘蔗或其他含糖量较高的植物中榨取糖液,为了使糖液达到规定浓度变成硬糖,就必须脱除糖液中残留的绝大部分水分,通过不断加热,蒸发水分直至最后将糖液浓缩至规定的浓度。这一过程在糖艺制作中称为熬糖。

熬糖法是在唐代时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的技术。在中印交往中,唐代官员王玄策出使印度的次数最多,共四次。他在公元647年,第三次出使时,取得了印度的熬糖法。

玻璃制造

中国古代其实已经掌握了独特的铅钡玻璃制造技术,但发展较为缓慢,长期保持着质地轻脆、透明度差的特点。

西方玻璃最初起源于古代埃及地区,后传播到阿拉伯地区,经阿拉伯地区传入我国后,引起人们极大惊异,被视为奇物异宝而加以记载。南北朝时期,不仅是玻璃,就连玻璃制造技术也传播到了我国。此后,人们对玻璃就不以为奇了。

(责任编辑/王枫)

上一篇:找寻家乡余干的历史下一篇:11月份的党员转正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