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阅卷有感

2024-06-22

高考作文阅卷有感(通用8篇)

高考作文阅卷有感 篇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似画笔下缤纷的色彩,世界如琴弦上跳动的音符;世界因创新而进步,世界缘和谐而温馨;世界可以存在于神奇虚拟的网络,世界更演绎着平凡真实的人生;世界说起来很大,世界其实又很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都生活在世界之中。请你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以“我生活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4)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5)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天津卷的话题作文试题是要让考生们写他们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的,其重视考生自我体验的命题思想十分明显。命题者力求让所有考生都能在他们自己的作文中对其面对的“世界”发出由衷的赞美。这体现了命题者对考生体验乐观向上的健康生活状态的引导的命题意图。写好这篇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审清题意。审题时一定要注意话题中“我”“生活”“世界”这三个关键性词语,因为这三个关键性词语对考生作文内容的取材范围和作文主旨作了明确的限定、说明或提示。“我生活的世界”说明所写内容以自我的生活为范围,也提示考生写作时要涉及多个方面,而含蕴其中的情感基调是赞美、歌颂。

二、选准材料。品读作文题中的“提示语”部分,便会发现命题者已经为考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选材空间。比如,可以叙写我五彩缤纷的绘画生活,也可以写我学琴的真实经历;可以写一次发明创造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写和谐而温馨的家庭生活;可以写国家的发展、家乡的变迁,也可以写挚友的温暖、校园的苦乐;可以写平凡真实的的人生,也可以写虚拟的网络世界……大处着眼,可以写得深刻开阔;小处落笔,可以写得细腻感人。

三、巧妙构思。在写作之前对我们的作文做一个巧妙而完整的构思,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开篇入题后,在主体部分从不同的方面对文题进行诠释,而在每一个方面的诠释结束后,都用一句话点题,最后再通过结尾照应开头,总结全文。这样的构思十分精妙,它能使作文扣题紧密,主旨鲜明。优秀作文一

生活在清雅的世界里

□天津一考生

轻轻薄雾的飘舞,如丝如缕,静谧安详;清幽别致的院落,似有淡淡花香,却不见花团锦绣。

我生活在这个有诗有词、有古雅文学的味道的世界里,总是充满无限的遐想与奇特的构思。无论是意蕴深远的文言诗词,还是优雅经典的散文小说,抑或是动人的故事情节,都让我这个酷爱文学的少年领悟了一些生活的意义。

忽而飘过点风,还伴着阵阵清香,轻嗅,是桂花香。喜欢风,喜欢风的恬静,喜欢风的温雅。虽古人曾云,惊风乱飐芙蓉水,似乎给风添上了一些莫名的罪恶感,可我依然喜欢端着一杯水,徘徊在此处,轻轻地抚摸着风,静静的聆听风的甜言蜜语,忽而停住脚步,仰着头,闭上眼,用心去感受。偶尔地提起杯子,饮一口似酒非酒而愁浓。风总是会唤起那种莫名感动,像是这个世界在召唤我,给我清幽的生活,给我清丽的环境。

风本没有颜色,但她可以将春天吹绿,风本没有味道,但她可以赋予花儿芳香。随风而去,随风而来,感受风的气息,倾听风的声音。

身居此清幽的庭院,世界的奇特是我无法了解的,那广阔的世界,我也无法亲身感受,而我可以诵点诗词。李白带着我领略“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雄伟;杜甫与我一起亲临高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苏轼与我泛舟游赤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李煜向我倾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儿女私情。文学引领的世界也是此般美丽。

“铮……”忽闻优雅的古琴声。侧眼看去,青竹为栏,幔帘轻垂,古雅香炉袅袅、沁静之香。一张青竹琴案,一张古琴。琴声淙淙,如高山中穿流而出的小溪,清澈见底,水波清亮,溪底的鹅卵石在闪闪发光,仿佛每一个石子都有它小小的快乐、小小的忧伤。喜欢这般琴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细细听来,一种深沉却飘然出世的感觉,仿佛一切尘嚣都已逝去,只有这天籁之音,让人陶醉在这优美的旋律里,而“沉醉不知归路”,宛如“又绿江南岸”的春风,悄无声息,又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润物无声,更如“朗照松间”的明月,清幽明净。让人身在浮世中,却有皓月当空,清风徐徐之感。

生活于此般清雅的世界,也就不再羡慕陶渊明的田园风光,想此处,可以吹着充满花香的风,诵读经典的诗词,还能听到优雅的古琴声,生活绝美,此生亦为快哉!

评点

一篇文章要想出彩,除了立意高远、素材典型之外,语言的运用也很关键。如果说立意是文章的骨骼,素材是文章的血肉,那么语言则是文章生命力的眼睛。本文的语言可圈可点,是一篇语言运用的典范之作。第一,语言富有诗意。“轻轻薄雾的飘舞,如丝如缕,静谧安详;清幽别致的院落,似有淡淡花香,却不见花团锦绣。”诗意的语言将我们引入那清新、幽雅的环境中,引发遐想。第二,诗文名句信手拈来。如第五自然段中引用李白、杜甫、苏轼和李煜等人诗文句子的引用,这更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第三,多用对偶和排比句,丰沛的感情一泻而下,给人强烈的感染。生活于清雅的世界,可以吹着香风,读着诗词,听着琴声。这绝美的生活世界,真乃人生快事哉!

优秀作文二

给生活调色

□天津一考生

高三的生活就像一张白纸,没有五彩缤纷的绚烂,有的只是单调的平静,但是我们每个人手中都握着一支画笔,可以在忙碌中给单调的生活调色。

——题记

“叮铃铃……”闹钟准点喊我起床,我迅速地堵住了它的“嘴”,嬉皮笑脸地说:“就两分钟,再睡两分钟?”还没说完,便用被子将头一蒙,继续做我的周公美梦。可谁知,那床就像一个大磁场,深深地吸附着我的身体。等我再次睁开眼,两分钟已变成了十五分钟。“糟了,糟了,要迟到了!”我跳将起来,以风速将自己“整理”完毕,冲到了教室门口。可惜,还是晚了一步。班主任已守在那里,等待着我这只懒虫。没招儿,我只有低着头,避开她严厉的目光,灰头灰脑地溜到了座位上,唉,又迟到了一次。二

每天的早自习也实在太早了吧,天刚蒙蒙亮就……经过几十分钟仍带着睡意的“高歌”,我感到自己已经声嘶力竭了。后来,“高歌”渐渐变得无声。挨到下课铃一响,我就“唰”的一声倒在了课桌上。先不管它打雷还是下雨,先闭上眼睛眯会儿再说。现在,睡觉乃第一要事也。

“五、四、三、二、一……”放学的铃声终于动听地奏响。饥肠辘辘的我们,心思早已飞到那散发着诱人香味的食堂去了。可是老师仍陶醉于《水浒》之中,好像根本不知道已经下课了。我们都快急晕了。终于,有人忍不住“愤愤地”向老师说道:“老师,下课了!”老师这才放人。于是,教室里好像猛刮了一阵秋风,一下子就看不到几个人了。

昨天,我兴冲冲地跑进教室,谁知,迎接我的却是一个不及格的数学测验分数。眼泪刚要往下掉,我又强忍着退了回去,我告诉自己,高三了,要学会承受挫折,更要学会从挫折中站起,“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至少我们还有梦……”是的,我应该勇敢地去追求我的梦,我的七彩人生,风雨面前我要坚强。

或许高三就是这样,懒散中有着刻苦,挫折中有着坚强,无聊中有着乐趣。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会给这单调的生活涂上色彩,等待着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评点

文章撷取高三生活中的几个片段,串联成文,这既避免了琐屑的高三生活的叙写,又层次清晰地构建了文章,写出了有失有得、有苦有乐、苦中作乐的高三生活,还不失风趣、幽默。另外,文题、题记都不错,“给生活调色”这个题目,既简洁又不失诗意,还彰显文意。

优秀作文三

幸福,从心灵深处弥漫

□天津一考生

星期日的早晨,我在书本里神游了许久,感到有点累了,便站起身来,伸了下懒腰。无意间,我朝窗外街上望去。一个菜贩蹬着车载着妻儿,车上还有一些没有卖完的剩菜——这一家人显然是刚从早市的菜市场回来。

那个妻子坐在车上不知说了什么,把约摸三四岁的儿子逗得哈哈大笑,撒下一串清脆的笑声,惹得路人注目。妈妈也是一脸的灿烂,一脸的陶醉。菜贩在前面埋头蹬车,不时朝车后看几眼。偶尔笑一笑,摇着车铃,洒下一路欢快。行至一段坡路,妻子并没有下车,依然是开心地逗着孩子,一路指点着孩子看两边的人流和商埠。

菜贩使出全身的力气,吃力地蹬着车。他的身子向前微微倾斜,伸长了脖子。一下,两下,三下……终于爬过这段坡路,菜贩停了下来,用衣袖擦擦额头的汗,回头看了看他的妻子和儿子,露出憨厚灿烂的笑容。

我知道,他们的劳动并不轻松,他们的生活未必富有,但他们或许并没有为今天还有多少菜没有卖出去而忧愁……看看他们灿烂的笑容,我相信,他们的生活一定很快乐。我甚至觉得,他们远远比我们想象还要幸福得多,至少,他们比我们还要多一些幸福。

生活注定了我是一位早行人。清晨,每每穿行在城市的路灯下,想想此时还在睡梦中逍遥的人,心里就难免落寞。常常自叹是一位“苦行僧”——自己的学业还没有尽头。然而,当我踩着城市的路灯的微光去学校时,我总会遇到三三两两的卖菜人,或挑着菜,或推着菜,有的急匆匆的走,有的三三两两的边谈论边前行,也有洒下一路铃声的,急匆匆的前行。偶尔还有浪漫的卖菜姑娘,脚步轻快,一路惬意的哼着小曲,一路洒下一串欢快。常常被他们的笑声感染,脚下便轻松多了。你看,呼吸的是城市最清新的空气,欣赏的是城市最美丽的早醒图,耳听的是城市早晨美妙的交响乐。走进教室,我弥漫在同学们的琅琅书声中……

突然间我明白了,平时在书本上看到的快乐和幸福,在生活中总是用不上了。快乐或幸福,要因人而异。在我看来,快乐或幸福,仅仅是人的一种感受,一种内心的体验,一种生活态度。

评点

高考作文阅卷有感 篇2

造成高考作文的保守、死气沉沉的现象, 究其原因: (1) 作文教学没有夯实基础, 对传统的“听说读写思”似乎有了错误的理解, 只强调其中的“写”, 对“听说读思”有了本能的抗拒。 (2) 老师们教作文的教学方式也贯彻着“稳妥”的方针, 套题目, 仿例子, 抄名人事迹, 背名言名句, 写排比句喊口号, 制造能“一文多用”, 天下通吃的“万能作文”。这种急功近利的教学模式如果在一线的语文老师头脑中成为固定的作文教学思维, 长期下去, 必然会限制学生自由思想的发挥, 空洞无物的应试作文成为必然是毫无疑问的。

那么, 怎样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呢?

一.重视创设“听说”训练的情景, 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中语文教学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 这无疑是正确的。而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 却是万万不应该的。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解释“语文”:“语就是口头语言, 文就是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 就是语文。”作文训练历来强调“吾手写吾心”, “吾心”就是心中所想的东西, 所想的东西表达的形式最快就是“说”。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文章未必天天写, 书报也未必天天看, 而没有能离开听和说的。如果能做到“听而能知事明理, 说而能出口成章”, 那学生要达到“写而能通畅合度”的效果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的学生大多不善言谈, 不少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中羞于开口、词不达意, 只会脸红脖子粗, 话到嘴边舌头打卷, 声音打颤, 甚至嗓子发干, 只张嘴却发不出声音来。这样的学生, 拿起笔来, 能写出好文章吗?而我们作为教学主阵地的课堂, 又有多少让学生讲说的机会呢?所以说, 语文老师要重视创设更多的“听说”训练情景, 把原本羞于言辞、没有言辞的学生训练为敢说、会说、说好、说得精彩的人。也就是说, 把讲说作为切入点, 通过讲说的形式, 激发学生的情趣, 调动学生的写作主动性、积极性, 从而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强化非功利性阅读, 为写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读得好, 才能写得好。”读和写的关系是输入和输出关系, 就像人体摄取营养, 储存能量那样。读是积累, 写是抒发, 厚积才能薄发。

那么又该怎样读呢?我认为应弱化功利性阅读, 强化欣赏性阅读。现在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 很多同学阅读的功利性太强, 感性的阅读太少了。大多数都是看了题目, 然后到文章中直接去寻找答案, 根本没有什么阅读, 谈何感觉?或者这篇文章我可以借鉴它的开头与结尾, 或者可以把事例或名句抄下来留作他用。而这种种做法割裂了文章的内容, 尤其是割裂了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 少了一种整体感知, 少了许多许多我们本应思考得很深刻的东西。久而久之, 学生对阅读又多了反感, 从而读写的能力都得不到提高。而有些同学把阅读纯粹作为一种消遣, 不思考、不探究, 只是消磨时间而已。

真正抛弃功利心去阅读就现实的形势不可能, 但作为老师, 还是要强调非功利性的阅读, 让学生真正地用心读完一篇文章后, 有了感悟, 产生了共鸣, 便同时会欣赏作品的语言, 不由自主地去探索文章语言的精妙之处, 去借鉴其相应的写作技巧、写作经验。同时还积累了语言, 积累了素材, 还解决了写作思路、写作方法的问题。

三.加强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提高写作的思辨能力。

优秀的作文应该是理性的构思, 感性的表达。我们说要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 不但是培养他们积极的情感, 还要培养他们理性的思维。思想素养是为文的重要因素, 高人就高在思想, 表现在构思立意就是与众不同。而我们的考生, 对很多问题上, 还停留在肤浅的认识水平上, 不是“一厢情愿”的肯定赞美, 就是“愤世嫉俗”的否定抨击, 鲜有深刻的理性思辩。

世界并不是只有黑与白, 事情也不是只有对与错, 人也并非是好与坏。一个圆, 有人看来是一轮红日, 有人看来是一轮满月, 有人看来是一个封闭不与外界沟通的思想, 有人看来是一个永远走不出的迷宫。多样的人, 多样的思维, 多样的答案, 无限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如此丰富多姿的世界。只有多角度思考才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立体地认识事物, 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 拓展思想的广度, 提高思想的深度。多角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教育者要革新我们的教学理念, 在指导学生创作的过程中, 我们应鼓励学生对历史、对人生、对身边的人和事、对处于飞速发展的社会更多的认识, 大胆的质疑;启示学生不能人云亦云, 只有不断思考不断实践才能不断发现, 不断提高。

高考作文阅卷有感 篇3

2016年高考英语全国Ⅰ卷书面表达题

假定你是李华,暑假想去一家外贸公司兼职,已写好申请书和个人简历(resume)。给外教Ms Jenkins 写信,请她帮你修改所附材料的文字和格式(format)。

注意:1. 词数100左右;

2.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已使行文连贯。

一、题目评价

今年的书面表达题,依然是书信体,命题形式是文字介绍。强调交际理念,但提供的信息量少,考生的发挥空间大。

二、内容要点

1. 自我介绍(以便收信人明确自己和写信人的关系)。

2. 解释缘由(为什么要写这封信,与自我介绍衔接连贯,相辅相成)。

3. 说明目的(修改所附材料的文字及格式)。

4. 提示已附材料。

5. 表示感谢(这是必须的,否则不礼貌,内容不完整)。

三、得分情况

全省考生书面表达的平均分为12.25分。考生的分数主要集中在11—20分之间,中间段得分多,较低分和较高分相对较少,属于正态分布。

四、评分标准

评卷老师主要是采用综合给分法,结合内容,语言和连贯性先定好文章的档次,再根据其他的因素(如书写和格式等)适当进行微调。

五档:(21-25分)含较多好句子

四档:(16-20分)有好句子

三档:(11-15分)有正确的句子

二档:(6-10分) 有句子

一档:(1-5分) 有相关单词

0分:空白或是抄袭与写作内容无关的句子

隔三差五有点错,书写清清楚楚(良好)

半对半错,马马虎虎 (中等)

隔三差五有点对,糊里糊涂 (中下)

胡拼乱凑,一塌糊涂 (下等)

温馨提示:双评误差≧3分进入三评

五、主要失分点

1. 审题不慎。

一看到“申请人”和“个人简历”等字眼,有的考生就条件反射地将文体写成了求职信或申请书。

2. 要点缺失。

较多的考生在行文中遗漏了上面要点1和要点5。

3. 单词误用。

错词较多,用词不当,词类混淆,辞不达意。如:把check写成了cheak;混淆了thank / thanks和kind / kindness的词性;chance与change张冠李戴;用repair / fix / mend / change等词来表达“修改”;没掌握appreciate和thank的用法,如误写了I appreciate you very much if you can help me这样的句子。

4. 句子表达错误。

(1)谓语错误。主要是行为动词前多用了be和被动语态中少用be。如:

I am agree ... / I am believe / I am hope ... / Ill employed by ...

(2)中式英语。如:

I want to please you improve ... / I hope you can point out where are not suitable.

(3)语言不得体。如:

You should /must help me ... / Youd better finish it by ...

5. 分段不对。

部分考生一段式,隔行写,每句一段等现象比较严重。

6. 语篇错误。

篇章意识不强,主次不分,逻辑混乱,衔接不当,连接词和关联词用得牵强附会。

7. 卷面、书写、字体等问题。

卷面凌乱,书写潦草,字体过小,间距太密,笔画太细,给阅卷老师评卷时带来了难度。

六. 备考建议

(一)对英语优秀生的建议

1. 应遵循语言的简洁原则。

优秀生词汇量较大,基础扎实,用的句型也相对复杂,正是如此,他们写起文章来往往洋洋洒洒,拖泥带水,显得赘言拖沓,堆砌辞藻,不够简洁。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的书面表达给出16行(往年是13行),其实,只要内容表达完整了,信息齐全了,在表达上是不需要受到所给行数的制约的,也并不是写得越长越好,“有用则写,多余摒弃”,应遵循语言的简洁原则。

(1)用同位语代替定语从句。如:

Im Li hua, who is your former student. →Im Li hua, your former student.

(2)用分词或介词短语代替从句。如:

Mr. Yang is our English teacher, who wears a pair of glasses. → Mr. Yang is our English teacher,wearing / with a pair of glasses.

As soon as he arrived, he started working immediately. → On arriving, he started working immediately.

(3)用宾补来替代宾语从句。如:

When I entered his bedroom, I found that he was sleeping. → Entering his bedroom, I found him sleeping.

(4)习惯上的省略。如:

When it is heated, the amber room will melt. → When heated, the amber room will melt.

Please do me a favor if it is necessary. → Please do me a favor if necessary.

2. 措辞的四大制胜法宝。

(1)具体而不要笼统。

比如,想描述一个人的好,就不要泛泛而谈,仅仅用个good,而是应该具体说他/她“好”在哪方面,如helpful(乐于助人的), considerate(考虑周全的), easy-going(平易近人的), responsible(负责任的)等。

(2)新颖而避开陈旧。

考生应避免用千篇一律的词汇,在运用能力许可和确保正确的前提下,在自己的词汇库里选一个“与众不同的”词,以免评卷老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如:表示“艰巨的;棘手的;有挑战性的”,我们可以用tough和challenging来代替difficult;表示“高兴的”,用delighted或merry来替换happy等。

(3)词组要胜于单词。

可能的话,尽量用词组来取代单个的词,如:use—make use of(利用;运用); suddenly—all of a sudden(突然);visit—pay a visit to(参观;拜访)等等。

(4)同义要杜绝同词。

英语的词汇量非常之丰富,在同一篇文章中,应力避总是用同一个词来表达某一个意思,以免给阅卷老师一种“江郎才尽”的错觉。如:“喜欢”like / enjoy / be fond of / be keen on等; “建立”build / establish / set up等;“反对” be against / be opposed to / object to / disapprove of等。

3. 变换句式结构,增加得分亮点。

(1)肯定不如双否好。如:

All of us will leave school and learn a lot. → None of us will leave school without learning much.

(2)陈述不如倒装妙。如:

I shall never forget your kindness. → Never shall I forget your kindness.

(3)主动不如被动巧。如:

We held a lecture in our school last week. → A lecture was held in our school last week.

(4)简单不如复合强。如:

I know a boy. He comes from France. → I know a boy who comes from France.

(5)非谓结构不能少。如:

He studies hard. He desires to be admitted to a key university. → To be admitted to a key university, he studies hard.

(6)简单变身有妙招。如:

Wang Ming is a responsible student. →Wang Ming, our monitor, is a responsible student. (巧添同位语)

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在本次阅卷的过程中,发现答卷上涌现出不少“鲜活”的词句。如:

be attached to附属在

with the aim / purpose of旨在

polish the format润色格式

prompt reply及时的/快速的回复

Do write back to me at your earliest convenience. 请务必在您方便的时候给我回信。

Words fail to convey my great gratitude. 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这些词句运用贴切到位,恰到好处,让评卷老师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精神一振。但也有部分优等生,似乎为了凸显自己丰富的词汇量,抑或片面追求“高级”,喜欢标新立异,用了一些生僻词,故显得别扭,读着拗口。偏僻不意味着高级,高级也不需要“另类”。

基于此,笔者强烈建议考生尽量用3500考纲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力求做到贴切达意。能够用熟识的词汇来表达出丰富的内涵,方显出考生扎实的语言功底和驾驭能力。

此外,有的尖子生,在运用复杂句型方面不是很到位,一味使用高级句型但却没能达到传递信息和交际功能的目的,那么这种套用就是无效的,多余的,累赘的,是不可取的,它仅仅流于形式,“有形无神”。只有精准地使用才会让文章自然连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这才是“形神兼备”。

总而言之,无论运用哪个词,哪种句型,地道恰当的表达才是王道!优秀生应力争做到:简洁而不乏高级,复杂而不显累赘。

(二)对英语后进生的建议

1. 切忌抄袭或留空。

由于词汇贫乏,词性混乱,语法薄弱,语感不强,后进生写起作文来往往会困难重重,错漏百出。

笔者在评卷的过程中,就发现很多文章内容东拼西凑,缺乏条理,结构杂乱无章,甚至有的考生抄袭与写作内容完全无关的内容,或留空。事实上,在高考评卷场上,评卷老师是不轻易给0分的。只要考生能扯到正题,即使写出的句子零零散散,支离破碎,如:Im Li hua. 或ask for help等,也有1分。因此鼓励后进生不要轻易“留空”,而是争取用自己的语言试图把观点表达出来。只要达到了交际目的,即使出现单词拼写和语法错误,也可以拿到相应的内容分数,甚至达到及格或以上。因此,考生切忌抄袭与写作内容无关的文段,那样只会费力不讨好,因为抄袭最严重的后果是直接0分!

2. 狂背单词。

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石,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过好词汇关!

记忆单词要侧重以下方面:

音 (结合读音规则记,按音节来记)

形 (除拼写形式外,还需考虑是否可数?规不规则?有何变化规律?)

义 (关注一词多义和熟词生义)

性 (有多少种词性?不同的词性意思是否相同?)

用 (用法搭配)

3. 练好基本句型。

注意英语基本句型、扩展句型的策略及动词句型的掌握。简单句的基本句型有:

4. 多写长句。

把基本的句型写对了,可尝试把基本句型扩展写长,可使用多种手段,如使用连词and, but, or, so, because, if , when及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不怕犯错,写完后先检查自纠,有疑问之处多翻阅字典求证,再拿给老师面批,然后总结错误。长期如此,自己所犯的错误就会越来越少,写对的句子就会越来越多,书面表达分数自然就会越来越高。

5. 勤背范文和模板。

对英语基础差的考生,背诵范文和写作模板是可取的做法。平时牢记写作常用语和现成的句子,到考试时若合适就直接套用。同时,抄写范文也是提高写作快捷和有效的手段。正所谓:熟读范文三百篇,不会写作也会套。

6. 规范书写,卷面整洁

评卷老师在阅卷的过程中,在同等质量的情况下,书写漂亮的文章肯定要多得2—3分。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规范书写,不容忽视。我们必须一丝不苟地练好每个字母,注意各单词的间隙,每一段段首不要顶格写,而是空出约四个字母,卷面要整洁。

文章最后,赠给后进生几句话:

夯实语言基础,丰富高频词汇;

关注单词词性,留意动词变形;

力避拼写错误,牢记特定用法;

写对句子结构,用好时态语态;

掌握基本句型,建议学以致用;

高考作文阅卷怕关注 篇4

孙殿华

据北京晚报2012年6月16日报道,语文阅卷组负责人、北大中文系副主任漆永祥对于部分媒体在高考前后采访各种专家进行作文考题解读、点评的现象,呼吁不要轻易相信所谓专家评点试题,他直言一些“专家”对于试题的“解读、分析”已经干扰到了高考阅卷,“我们的阅卷老师会受到一些所谓‘专家’的观点影响,需要我们在阅卷之前进行纠正。”漆副主任虽煞费苦心但终究令人费解,本人不敢苟同恐怕不是为了阅卷公正,而是为寻求教育部门的特权而进行的不知深浅的告白。

人们关心高考,心情不难理解。高考作文占那么大的权重,更是人们关注的对象。国人历来关心社会、政治,对于以议论文体为主的高考作文成为关注焦点理所必然。考生家长、老师以及媒体约请的专家对高考作文进行分析、解读也在情理之中,我们在解读中可以看得出见仁见智,正所谓集思广益,观点从宏观到微观,舍去过于矫情的,可以说是相当全面,丰富多彩。

高考阅卷,属于圈子内人士出题,圈子内人员给出标准答案,因为我们的教育传统是语文与政治互相渗透,所以作文历来像论述政治理论一样论点、论据要列出个一二三四,根据观点给分的。可圈子内人士毕竟是学识范围、思维模式、脾气秉性大同小异的,见识胆识也有局限性,定的评卷标准和调子也就单一死板。作文阅卷为什么不用电脑打分而用人脑打分,在于它是创造

性强的脑力劳动成果,不是简单的选择题涂抹个ABCD,作文的内容就是不能“统一思想”,而是异彩份呈;不是千人一面,而是百花齐放。作文写好了就是文学作品,属艺术范畴,从来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向着正义、公平、民主,朝着真、善、美方向发展,就应该说是好的或比较好的。正是因为立意新、角度新、表达方式新,有的同学作文才拿到了高分,甚至满分。

是单一死板好还是全面丰富好,我看不言而喻。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各方面尤其是专家的分析解读丰富了评判标准,拓展了评判思路,并非干扰了高考阅卷。现在的高考作文,都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上下功夫,学生也就要在“三贴近”上挖掘思路,在阅卷上我们为什么就不能“三贴近”?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分析解读包括建议意见才是硬道理。我倒觉得,如今是信息迅捷时代,一朝考试完成,当天各路分析解读内容会即时跟进,何不等待一两日,综合一下分析解读内容,充分听取民意,兼收并蓄,充实丰富一下评判标准,然后有把握地去心平气和地阅卷,而不是承受着各路分析解读的干扰心情忐忑地阅卷,这样该有多好?

不关心社会心理,圈子内制定标准,阅卷用圈子内的标准来执行,评判圈子内的事情,那如同近亲结婚,路越走越窄,圈子越圈越小,不出现怪胎才怪。我们的任何工作,无论是高考作文阅卷,还是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的出台,都要让老百姓有表达意志、意愿的空间,充分考虑民意、民生诉求。

二○一二年六月十七日

作者单位:龙盐(齐齐哈尔)盐业有限公司 地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公园路81号 邮编:161005

安徽高考作文阅卷手记 篇5

根据我在年安徽高考作文阅卷中的一些体会,我将其整理为作文应考六要素。

一、书写要大方。

虽然作文评分细则并未对书写好坏作硬性界定,但很明显,在紧张的阅卷过程中,一份书写工整大方的试卷肯定比一份书写潦草、模糊的试卷更能获得阅卷教师的青睐。工整大方的书写从某个角度代表了良好的应试能力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就好像没有必要吃下整个鸡蛋才能判定它是一个臭鸡蛋一样,书写不清的作文首先就得了个较低的印象分。而我们所说的较好的书写并不一定是符合书法艺术要求的书写,只要书写清楚、规范、大方、整齐,足矣。

二、语句要流畅。

2007年安徽高考作文在语句方面存在两种误区:一是盲目追求文采,二是一味追求创新。

有些考生为了使文章富有文采,在考前积累了许多排比语句。这些事先准备好的排比句如果用得好的话,自然能为文章增光添彩;如若用不好,与下文风马牛不相及,无疑会让阅卷教师心生反感。如一位考生在文章的开头写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啸深山,驼走大漠。自然界中万事万物丰富多彩,我只愿提篮春光看妈妈。”这段文字所引内容的陈旧性我们姑且不谈,单就其生拉硬扯地往主旨上靠,就足以见出其语言功底的薄弱程度。

还有一些考生一味追求语言的创新性,结果词不达意,适得其反。如一位考生这样写道:“《红楼梦》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而我要说,我的妈妈是水泥做的。”作者的本意肯定是要表明妈妈的性格柔中有刚,刚柔并济。殊不知,“水泥做的妈妈”更为强硬。还有的考生将妈妈作如此一比:“妈妈是纯净水,无知时饮我的天真烂漫,得意时饮我的快乐幸福,失意时饮我的困苦悲伤。”句子本身的逻辑先搁置一边,将妈妈比作纯净水,实在是让人费解。

这样的例子在今年的高考作文中比比皆是。其实,语言表达首先要做到的是准确无误,明白流畅,其次才是追求生动形象创新等等。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多读经典多写作。如果忽略最基本的技能,盲目追求华丽、新奇,急功近利,怎能不闹笑话?

三、审题要准确。

2007年的安徽考生在作文审题上存在很多误差。撇开作文题目本身的问题不谈,考生不具备发散性思维、对题目中的词语理解过于肤浅,导致了考生的立意简直是五花八门:“提篮和春光兄妹俩一起去看妈妈”,“一个名叫提篮春光的日本小伙去看妈妈”,“ 一个名叫提篮春的人光看妈妈不看爸爸”,“提着蓝春光去看妈妈”,“在提篮里看春光中的妈妈”,“透过提篮的孔隙看春光中的妈妈”等等。

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一定要注意审题的训练,学会从分析题目的结构入手,明确关键词,把握其深层含义,不要做不切实际的“奇思妙想”。

四、立意要深远。

在2007 年的安徽高考作文中,大多数考生仅仅是就“妈妈”而写“妈妈”,大力渲染母爱的伟大以及儿女要如何回报母亲。实际上,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必然是适合所有考生写作的题目。生活中母亲过早去世的考生如何去写呢?因此,题目中的.“妈妈”肯定会有不同层次的含义。有的考生开动脑筋,另辟蹊径,将“妈妈”引申为“家乡”“黄河”“祖国”“地球”等,从而将文章立意为回报家乡、黄河、祖国、地球等。这样的立意在今年的考生作文中既有新意又有深意,更能获得阅卷教师的好评。

而2007年的安徽高考作文评分细则也规定,同样水平的作文,将“妈妈”这一意象做引申的得分要稍高一些。因为,在相同情况下,能从“妈妈”联想到“祖国”等,或多或少地说明这些考生的开放性思维更强一些。

五、入题要快捷。

有些考生喜欢在写作时兜圈子,作文写到一半还没入题。如,有位考生开头引一段《世上只有妈妈好》,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世上只有妈妈好?接着用大段文字渲染妈妈是多么的好。行文过半,还没见到“提篮春光看妈妈”。如此“从容不迫”的写法,若是平时的文学创作,也许是种风格,但在紧张的作文阅卷中,首先就给人以扣题不紧、罗嗦冗长的印象。

有的考生则不然,上来也引歌词,不过引的是苏芮的《奉献》:雨季奉献给大地,岁月奉献给季节,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爹娘。接下来就自然而然地叙写自己要拿什么来回报母亲。这样的快捷入题方式,既有文采,又一目了然。

六、点题要到位。

如何让阅卷教师在高度紧张的评卷过程中很快就认定一篇作文结构紧凑,中心突出?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点题要到位。何谓点题到位?即点题要精到、巧妙。在文意的展开、转折、结束处,点到主旨,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在点题时注意一些用词的变化,则能避免重复之嫌而给人以巧妙之感。一篇文章有几处到位的点题,扣题自然精准。有些考生在写作中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信马由缰地写开来,往往容易偏题,而且结构松散。

高考作文阅卷给老师“限速” 篇6

高考语文阅卷点,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张贴阅卷进度表。记者 杨洪星

本报6月18日讯(记者 杨洪星 ) 6月18日是高考阅卷的第5天,当天下午,记者从高考阅卷点获悉,各科试卷的评卷工作都已过半,为防止老师过于疲劳影响阅卷质量,还特意规定了语文作文每日阅卷的数量,一旦达到上限 ,系统将不再发卷。

“经过前几天的磨合,阅卷的速度快多了,今天阅了近1万份。”一位评阅理综科目的老师告诉记者,他评阅的是理综第25题,这道题是生物题,满分是10分,得满分的考生很多,大部分考生也都能得到七八分。这位老师说,今年的生物题非常好阅,因为都是填空题,所以也不存在答案出现分歧的问题,几日下来,速度从第一天评阅四五千份到现在一天能评阅近万份,其他老师的情况也差不多。“化学科目的情况也差不多,都是填空题,特别好阅。另外,今年理综科目的题目偏简单,阅卷时非常容易辨别出答错的题目。”一位评阅化学科目的老师说。

“作文的阅卷速度也很快,第一天作文阅卷时,一名阅卷老师最多一天能阅到740份,按八小时工作时间算,评阅一篇作文约需38.92秒。”一位评阅语文作文的阅卷老师告诉记者,为了限制老师阅卷的速度,防止出现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情况,阅卷点工作人员给每位阅卷老师都限定了任务量,每人每天最多评阅650份作文,一旦到达650份这个数,阅卷系统将不会再给这位老师发卷。记者粗略一算,8小时限量阅卷650份的`话,评阅一篇作文需要的时间大约为44.31秒,比限量前慢了5秒多钟。另外,即便阅完规定的试卷,这位老师也不能提前离场,而是要坐在机房内等到下班时间,才能统一出场。“有了数量限制,也可以让老师休息一下。”该阅卷老师介绍说,网上阅卷系统也非常人性化,会在评卷过程中定时关闭评卷系统,强制评卷教师休息,保证阅卷老师保持充沛精力。此外,在评卷过程中,通过扫描试卷数量,评卷系统可有效防止漏评和漏统。评卷结束时,如有试题没有被评阅,系统会自动提示、报警;统分过程中,程序代码需要多次审核,同时进行多次测试,保证统分程序的正确,防止分数漏统。

记者采访得知,由于阅卷工作比较顺利,各个科目的阅卷工作都已经过半,有的科目部分试题已经阅了七成左右,按照这个进度,阅卷工作很有可能提前结束。但由于统计分数也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具体分数查询时间还请考生关注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网站,预计6月25日前可以公布。

高考作文阅卷有感 篇7

一、高考作文题评析

2011年是海南省普通高中实施课改之后的第五年高考, 作文命题总体上秉持了一贯的指导思想, 即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 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有助于课程改革的推进实施, 在此原则下, 作文命题稳中有变, 变中求新, 在继承中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

在命题形式上, 2011年的高考作文沿用了近年来一直采用的新材料作文样式, 其基本结构为“材料前的要求+材料+材料后的要求”三个部分, 材料前的写作要求一般为“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后的要求一般是“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多年来这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与去年相同的是, 今年作文命题中也增加了一句指向性的话语——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 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这向考生直接点明了写作的基本内容, 不同的是去年的指向性话语在材料的最后单独成段, 今年的指向性话语则出现在材料之后的写作要求里, 命题立意的导向性更强, 审题立意的难度系数更低。

在题面的组织上, 今年的试题是由两则材料构成, 材料之间既互为独立又彼此承接并相互解释, 两则材料的主题集中统一, 共同指向写作的核心主旨——“中国的崛起”和“中国的变化”。相对于去年的材料组织, 今年的作文题在题面设计上更为简单明了, 逻辑关系也更为清楚, 今年考生作文偏离题意的明显减少,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得益于此。

在命题的主旨上, 今年作文材料中的核心词为“崛起”和“变化”, 要求考生对于中国在“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进步”“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等方面的“崛起”和“变化”谈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由此可见, 今年的作文命题一改以往故事性、哲理性的命题思路, 把命题的目光投向当下的社会现实, 引导考生走出自我的小圈子, 积极关注和思考社会生活, 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既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必然联系, 又体现了文章经世致用的社会功能, 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与此同时, 我认为今年作文命题暗含着一定的政治色彩, 传递着普适的主流价值判断, 在回归社会现实的诸多选择中, 仅有正面讴歌唯一一条路可走, 命题似乎被政治绑架了, 考生的思路明显被思想导向羁绊了, 这不利于多元思维的展开。尽管命题的旨向非常明确, 但要写得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却并不容易, 故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而整个阅卷工作下来, 感觉绝大多数的作文似乎都是翻版的政治问答题, 有的作文里面甚至还罗列了“一、二、三、四”的标题序号, 语文味荡然无存, 区分区也就无从谈起。

二、考生作文基本情况评析

1. 套作、宿构作文明显减少

套作、宿构作文一直是高考作文的热门话题, 也是历年作文评阅过程中引发各方关注的问题。在高考作文的写作要求中, 明确规定“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在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中也明文规定“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 ‘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 ‘发展等级’不给分”。即便如此, 为了得高分, 拿成绩, 不少高三语文备考教师还是在一意孤行地“指导”学生如何套作, 如何宿构, 如何哗众取宠, 其后果是不可预料的。我们承认平时作文和考场作文有差异, 考场作文就是要有意识地向评阅者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和写作技巧, 获得阅卷教师的认可, 但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表真意的写作本质不能变。

在近年的高考作文评阅工作中, 各地纷纷出台措施, 狠杀“套作”、“宿构”作文的歪风邪气, 净化考场作文的写作环境。海南省也在2010年高考作文评阅过程中, 对“套作”、“宿构”作文实行“零容忍”, 以此倡导良好的考场作文风气, 保护真作文、好作文, 尽管引发了各方的热议, 但是也赢得很多一线教师的共鸣。从今年的考场作文来看, 套作、抄袭的现象已经明显减少, 效果初步显现, 这让我们有理由相信, 尽管目前的高考制度有很多问题, 但只要充分发挥好高考指挥棒的导向作用, 就可以扭转并促进教学工作走向正常轨道。

2. 写作视角或大或小, 内容不会取舍

2011年作文的立意非常明确集中, 那就是“中国的崛起”和“中国的变化”, “崛起”主要体现在“经济”和“政治”;“变化”主要突出在“经济成就”、“国际影响”等诸多方面。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 在写作角度的选择上, 可以从中国崛起或变化的事实、现象、原因、影响等入手, 大唱赞歌;也可以在肯定成就和变化的同时一分为二, 理性思考, 反思不足, 但感情基调必须积极健康, 有社会责任感。可以从中国崛起或变化中的任何一个方面来谈, 集中笔墨, 化大为小, 化虚为实;也可以围绕其中的若干方面若干点来谈, 全面具体。

反观2011年考生作文, 在写作视角的选择上, 大致有三种基本情况:一种情况是从宏大的历史和现实着眼, 从秦皇汉武的骁勇到清末民初的落后挨打,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三十年, 历数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另一种情况是从自己身边的点滴小事说起, 展现村庄、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变化, 折射国家的兴旺发达;第三种情况是对中国的崛起和变化肯定中有反思, 反思中有建议。根据材料的内容指向, 我认为第一种写作视角, 严格来说时间的跨度最好限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范围里, 如果把写作的笔触向前延伸过多, 时间跨度拉得过长, 就游离于材料的界限之外了, 而很多考生恰恰没有注意这一点, 作文成了中国社会进程的历史回顾;在第三种情况里, 可以有反思, 有批评, 有忧患, 但这不应成为作文的主旋律, 否则就背离了命题者的初衷, 少数考生的作文不能说写得不深刻、不现实, 但反向性的内容过多, 导致分值不高。

另外就内容的取舍来说, 其实没有必要把中国六个方面的巨大变化全部写完, 也没有必要把材料蕴含的所有内容全部写尽, 只要能抓住其中一点展开来写, 写出深度、写出亮色、写出真情实感也就完全足够了, 否则面面俱到, 主次不分, 容易写成流水账, 缺少新意和深度。从近两年的考场作文来看, 很多考生在作文内容的取舍上做得还相当不够, 什么都写什么都要, 结果只能浅尝辄止, 难以到达完美的结果。

3. 写作文体或记叙或议论, 鲜有创意

2011年语文新课标卷考试大纲对写作部分的规定是“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这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方面对文本类型学习的要求是呼应一致的, 也就是说在“阅读与鉴赏”中学习过什么文本类型, 在“表达与交流”中就使用什么样的文本样式, 这一点体现了考纲对课标的贯彻落实。

2011年的高考作文要求考生就中国的变化写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见闻思感”就是写作的落脚点, 通常情况下, 写“所见所闻”, 作文一般就要写成记叙文;写“所思所感”, 作文一般就要写成议论文。至于写成文学类的文章, 可以尝试, 但难度较大;而实用类的文章, 在今年基本派不上用场。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来看, 绝大部分考生的作文要么写成记叙文, 要么写成议论文, 鲜有文学类文体的出现;从考场作文的写作质量来看, 大部分作文千篇一律, 偶尔能碰到几篇以访谈对话、论坛交流、动物故事等形式呈现的文章, 让人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余的则表现平平。总体来说, 今年的考场作文能够跟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中的“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沾边的不多。

4. 作文功底薄弱, 写作习惯有待养成

海南考生作文功底薄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针对近年阅卷过程中遇到的情况, 总结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一, 文字功底差, 错别字非常普遍;二, 不会拟定作文标题;三, 作文缺少实质内容, 知识性错误频出;四, 谋篇布局能力相对欠缺。

以2011年的作文为例, 材料中已经出现“崛起”的“崛”字了, 可是仍有不少考生在作文中把它写成“挖掘”的“掘”、“倔强”的“倔”, 而像“抵头” (低头) 、“贵溅 (贵贱) ”、“生机脖脖 (生机勃勃) ”、“震奋人心 (振奋人心) ”、“怏怏大国 (泱泱大国) ”、“沥沥在目 (历历在目) ”、“密决 (秘诀) ”、“瑶蓝 (摇篮) ”等错别字更是层出不穷。

对于考生不会拟定作文标题的问题, 我在去年相关的文章中已经提及过了, 今年的情况依旧如故, 下面列举一些我所看到的作文标题, 比如“一切皆有可能”、“从零开始”、“中国清风”、“生活”、“当代中国”、“坚强不屈”、“你让人叹”、“国家的发展需要改善”、“成功的条件”、“发展经济的作用”、“我看到了”……类似的题目数不胜数, 这样的标题一不够明确具体, 二没有韵味缺少美感。

2011年考生作文中出现最多的一句话是“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 一旦醒来, 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 但对于这句话的出处大家莫衷一是, 有的说是拿破仑说的, 有的说是毛泽东说的, 还有的说是邓小平说的, 对于知识性内容的选用, 首先要确保其准确性, 如果自己没有把握, 最好不要引用, 否则得不偿失。

同时作文中也暴露了相当一部分考生的写作习惯不够端正, 比如书写不工整, 字迹潦草, 涂鸦明显;标点不分, 段落不清等, 这些方面基本上属于写作习惯、写作态度的问题, 是可以学会和教会的。

三、今后作文教学建议

针对考生在高考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自己多年的阅卷体验, 下面对今后的作文教学提几点建议, 供大家参考。

1. 关注社会生活, 广泛阅读积累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从写作本身来说, 生活是写作的活水源头, 是写作素材的直接来源;阅读是写作的必要准备, 是写作素材的间接来源。要想有内容可写, 写出实质性内容, 写出真情实感, 必须关注社会生活, 广泛阅读积累。从高考作文命题来说, 关注社会现实、考查阅读积累一直是命题者思考的重点, 特别是近几年, 这种倾向越来越明显。好的考场作文都有一个共性, 那就是有对社会生活的真切体验, 有满腹诗书经文的阅读底蕴。

2. 加强写作训练, 养成写作习惯

近代教育家梁启超先生认为:“文章做得好不好, 属于巧拙问题, 巧拙关乎天才, 不是可以教得出来的, 如何才能做成一篇文章, 这是规矩范围内的事, 规矩是可以教可以学的”。要想学会作文, 就得训练, 作文训练的规矩包括很多, 在教学中可以一项一项化解, 一点一点训练, 包括拟定标题、选择材料、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都要练。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 就是在写作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考生作文写得不清楚、不深刻、没新意主要是思维的问题。

当然在加强写作基本能力训练的同时, 要注意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 包括书写工整, 标点清晰, 段落分明, 卷面整洁……看似小事, 却事关重大;貌似无形, 实则可为。

3. 立足长远发展, 避免急功近利

高考作文阅卷启示 篇8

在备考中,要关注现实,培养理性思维,学会辩证思考,积累思想。对新闻类作文材料,不仅仅停留在复述材料上,还要对事件主体和报道者进行不同角度的对比和联系,且能够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阐述自己的角度。比如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中“父亲开车打电话”的材料,考生可以从父亲的角度,谈漠视规则和法律;从女儿的角度,谈道德与法律的冲突,亲情大于法律还是法律大于亲情;从相关部门角度,探讨法律的制定是否不够细致,执法是否不够坚决;从媒体报道角度,探讨是否侵犯了父女的隐私等。

文学作品有写不厌的“母题”,作文材料也同样如此。教育、人性、价值观等都是考试材料涉及的母题,2016年漫画关注“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成绩的看法”实际上就是对于“教育话题”的广泛讨论。从学校角度,评判不能唯分数,分数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一张试卷不能反映学生的全部;从家长和学生角度,谈家长对待孩子的成绩不能急功近利,学生要辩证地看待学习的进步与退步;从旁观者角度,探讨奖励优秀、惩罚落后做法的好坏。

综上,不要盲目地储备材料,要把重点放到“思考”上,关注现实事件的不同角度的解读。好的作文一定是有深刻思想的,能從一个事件的现象分析背后的原因、背景和解决办法,这样的思维才是大学选拔人才时最看重的。

二、要说真话,讲观点

考生写作文时要侧重思考能写出哪些观点,写出哪些角度。首先要关注作文的内容,其次是作文的语言。如果语言贫乏,那就要从作文材料来分析,把材料用自己的话整合出来,这样能得到及格分。如果为了用语言而用语言,将自己的习作套用到考场作文上,不管材料涉及的话题而生搬硬套,会尴尬无比,而这样的作文恐怕有不及格的危险。

三、限时训练,限时立意

上一篇:谈人生修养的意义下一篇:对于大一学生会申请书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