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册《学弈》教学设计

2024-06-14

第十二册《学弈》教学设计(共11篇)

第十二册《学弈》教学设计 篇1

1、《文言文两则》之《学弈》

执教者:浙江省温岭市城东街道田洋小学 陈惠敏

邮编:317500 联系电话:***

一、设计意图

《学弈》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教材选编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较强,所以我创设故事的情境,激发他们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合作地读懂这则文言文,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初步的感受、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学习目标

1、能准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大意。

3、能从课文中领悟到做事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3、初步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尝试在课外读一些文言文。

三、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大意,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背诵。

四、课前准备 本课的PPT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1、课件出示孟子语录,齐读句子:(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导入:知道这些名言都是谁说的吗?

2、简介孟子:孟子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3、揭题释题:有一天,孟子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学弈,(板书课题)

学习“弈”的字音,联想识字形,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

(二)初读课文

1、仔细听,孟子是这么说这故事的(课件出示片断),范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大家刚才认真在听这个故事吗?学着老师的样子把这个故事再念一遍,并且学得像的,就说明他是认真听的!

3、检查朗读

(1)指名让几个学生读,评价:哪儿学得像?(语速较慢、停顿恰当、动作、神情)

(2)一齐有感情、有节奏地读,可以加上动作。

(三)理解大意

1、有一个人比大家听得还要认真,他听着孟子讲的这个故事,听得入了神,眼前就仿佛出现了故事中的一个个人物,一幅幅画面。你也能想象到故事中的人物和画面吗?借助注释想象一下,同桌间交流讨论。

2、汇报交流。

(1)你仿佛看到了谁或什么画面?形容一下你所想象到的画面或演一演人物,随机采访,结合朗读指导——

①你怎么会想象到这个画面? ②你演得真像,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弈秋师傅,为什么你这么神气?你的名字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 请你来夸夸弈秋的棋艺。

再一齐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夸一夸。

③大徒弟,你为什么听得这么认真?(决心学到真本事)引读体会“认真”——

当空中传来天鹅的叫声,他没有听见,他„„ 当观棋的人议论纷纷时,他没有听见,他„„ 当下课铃声响起时,他没有听见,他„„

④弈秋刚才教了你们一个绝招,二徒弟你学到了吗?为什么没学到? 二徒弟,你的眼睛为什么老向窗外瞄,你在想什么? 二徒弟和师兄对弈时为什么抓耳挠腮的? 一起跟同一个师傅学,你为什么不如你师兄了?(2)再读故事,边读边想像:

让我们带上想象,再来绘声绘色地读读这个故事。

(3)你能加上你的想象,把这个文言文故事改编成现代版的《学弈》故事吗?

①自由练说。②指一二名学生说。

(有意评价:孟子看到你把他的故事说得这么生动,一定会说:孺子可教也!孟子如果在听的话,他一定会伸出大拇指对别人夸奖你:其智高矣!)

3、可有个人就不太认真了,听完孟子的故事,他想也没多想就问孟子:为 是其智弗若与?

(1)出示句子,学着他的语气来也来问问。(生齐读问句)你知道他问的是什么意思吗?指答。

(2)孟子是怎么回答的?(课件出示句子)学着孟子的样子,一齐回答。如果你是孟子,你会怎么回答?

(四)总结课文

1、你有过类似大徒弟或二徒弟这样的经历吗?和同学们说说。

2、你知道孟子为什么要给学生讲这个故事吗?

3、成语“专心致志”就是出自这个故事。(板书:专心致志),齐读。

4、这个故事被记录在《孟子》这本书里(课件出示),介绍《孟子》:《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全书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本文节选自《告子》这篇。有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找找《孟子》这部著作来读读,相信孟子的智慧会给你更多启发。

六、作业

1、背诵全文。

2、课后选读《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成语故事的文言文。

七、板书设计

学弈 专心致志

第十二册《学弈》教学设计 篇2

一、涵咏文字, 关注结构, 品味语言艺术

具体地说, 就是看一篇文章用什么样的语言文字反映了什么样的事实, 用什么样的结构体现了什么样的思路, 用什么样的材料证明了什么样的观点, 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然后再回过头来, 看文本为了说明观点或表达情感, 用了怎样的结构, 用了怎样的语言, 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结构、这样的语言, 哪些值得我们借鉴、模仿。由此我们不难悟出: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价值。

(一) 语言文字

文本解读的起点是文章的语言。文本的语言承载着作者在认识社会生活中所捕获的意义, 寄托着作者的真知灼见, 渗透着饱满深沉的思想感情。我们要本着对文本语言的高度警觉, 用敏感的心捕捉文本潜在的信息, 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轻易放过, 对文本潜心涵咏, 品味语言的艺术, 发掘文本的核心价值, 并且将自己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

以细读文本词语为例, 我们应当反复琢磨、体味隐含在词句中的深刻的意义。如从“和煦的春风、盛夏的暴雨、深秋的清冷、无日不、无不”这些词语体会夹竹桃一年从春到秋, 无论是气候的变化还是季节的更替, 唯有夹竹桃花开不败, 体会它的花期之长, 没有任何一种季节性的花朵与之相比, 从而体会夹竹桃的韧性可贵。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感受春、夏、秋三季不同的特点, 通过把“每日都、每个季节都”与原文中的“无日不、无不”进行比较, 从而体会作者运用双重否定词“无日不、无不”在这里的妙处。

(二) 文章结构

进行有条例的文本解读, “结构”是一个不容小觑的要点, 而这恰恰是我们以前忽略的地方。在细读文本时, 把握好文章的篇章结构, 就会对文本有一个宏观上更具高度的认识。

在解读《夹竹桃》的结构时, 我们发现其结构有两个特点。一是对比衬托的写法。作者要赞美夹竹桃, 但是却用了整整一个小节的文字描写了院子里春、夏、秋三季的十四种花, 花开花落, 万紫千红。这些花都有如下的特点: (1) 花期不长, 最多不过一季; (2) 开得风风光光, 争奇斗艳。如文中的“花团锦簇”、“满院生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万紫千红”等词语即可证明。作者为什么要集中这么多的笔墨去描写它们呢?这其实是一种“对比”的表现手法, 即通过别的花, 来反衬夹竹桃的特点———平凡而有韧性。教学时通过反复对比朗读, 让学生感受夹竹桃的韧性可贵。

二是课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分成了三个部分介绍夹竹桃。先概括介绍夹竹桃是最值得作者留念、回忆的花;接着从夹竹桃花的颜色、花的韧性、花的香气以及由花影引起的想象来介绍夹竹桃;最后作者对夹竹桃发出由衷的赞美。

二、关注背景, 对比研究, 实现高效解读

从以上背景的研究来看, 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是季老深深思乡情怀的寄托, 在这普通的植物身上, 承载了沉甸甸的乡情。如课文中具体讲了三个幻想:地图, 荇藻, 墨竹。透过朴素的文字, 我们能从“地图、亚洲、非洲、大海、海轮、墨竹”等想象中触摸到他那颗火热的爱国心, 浓烈的思乡情。人随影动, 影牵人心, 优美的语言, 美妙的幻想, 真挚的情感尽在其中。读着这一段, 我们似乎看到了季老那平和慈祥的面容, 见到了他那守望故土的双眸。

三、整体把握, 形成体系, 建立结构意识

(一) 横向———单元整体把握, 形成单元教学的结构意识

苏教版每组课文都围绕一个专题编选, 从课文、语文知识到练习, 从学习内容到学习活动, 前后联系, 互相照应, 整组教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往我们一般处理教材的时候, 没有对教材进行整体的规划, 忽略了单元的整体把握, 在教学过程中只着眼于篇的练习, 就课文讲课文, 忽略了篇与篇的练习, 忽视了单元训练的重点,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没有建立起整体的概念, 不能形成知识体系。

为此,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单元整体教学。首先在教材解读的时候, 就把一篇文本放在一个单元的结构背景下进行解读, 寻找其在单元内的独特定位。也即从本册课文教学的目标出发, 通览全组课文, 明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它在本册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理清本单元训练重点在各篇课文中的教学要求和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二) 纵向———关注年段特点, 形成此类文章教学的结构意识

苏教版教材的整体性是非常突出的, 纵观12册教材的统筹整合, 可谓是层次明晰, 前后呼应, 循序渐进, 如第十二册第一单元“壮丽山河”, 与前面各册中《台湾的蝴蝶谷》、《庐山的云雾》等文勾勒出一幅气势恢宏、景象万千的河山长卷。但同类的文章在不同的年段出现, 教学目标和要求是不一样的。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阅读试题 篇3

楚国有一个叫和氏的人,在山上得到一块璞玉,拿去献给厉王。厉王叫玉匠来看,玉匠看了说:“这是一块石子啊,哪里是玉石!”

厉王认为和氏骗他,把他办了罪,(截、接)去了他的左脚。

等到厉王死后,武王接了位,和氏又把那璞玉拿去献给武王。武王仍叫玉匠来,(辨、辩)认了一番。玉匠仍旧说是块石子。武王恼怒和氏胆敢骗他,把他的右脚也砍去了。

武王不久也死了,接他王位的是文王。和氏捧着那块玉,坐在山(角、脚)下哭泣,一连哭了三天三夜,把眼泪都流尽了。文王听到这事,叫人去问他:“你是罪有应得,为什么还哭个不停?”和氏回答说:“我并不是为了失去两只脚而悲伤,把宝玉当做石头,把忠诚说成欺骗,我为此而心痛!”

文王叫玉匠剖开这块璞玉,果然是一块真宝玉!后来,就把这块宝玉叫做“和氏之璧”。

1、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你是罪有应得”一句中的“罪”是指_______,“应得”是指___________。

3、与这块璧有关的一个成语叫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的主角是__________。

4、选择正确答案(在正确答案上打“√”)。

(1)整个故事是以(A、和氏之璧B、厉王、武王、文王 C、和氏D、玉匠)贯穿全文,展开故事情节的。(2)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是(A、楚王愚蠢、残暴B、和氏聪明,有耐心C、玉匠无知D、和氏忠诚,敢于坚持真理,不怕挫折)。

第十二册数学教学总结 篇4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3)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在教学处的正确领导下,以新课程促进课程改革,全面改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数学意志品质、技能,培育学生创新能力。如下,本人对这期来教学工作的开展作一个简单的回顾。

1、制定教学计划。事欲则立,教学也一样,为了顺利而有质有效地完成本学期的数学教学任务,在期初,以新课标为准绳,通阅教材,结合本班学生的素质情况制定了详实的教学计划,计划中对本册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结合本班学生的数学基础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进行定位。这样,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

2、认真备课。上课就如行军打仗,胜利与否,准备工作至关重要,为了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真真把课堂教学落到实处,向四十分钟要效益,在常规教学中,认真作好每一节课的课前准备(一是,备教材,了解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重点;二是,备教法,数学学科有其独特之处,每一个教学内容、知识点因其内在的特点,教学方法上也应不尽相同,不能按部就班,一个方式、方法。而要根据教学知识的特点及学生学习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借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三是,备学情,备学情是教学准备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节,它是备教材、备教法的前提,只有课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准确的把握,才能定位课堂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才能让所选择的教学方法真真地适合学生,真真地把课堂教学落到实处)。六(3)班现有35名学生,由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中少部分是公办生外,大部分是外来人员的子弟,来自全国各地,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差距很大,特别是来自边缘学区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学习习惯不够科学。针对此现状,我把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定为本学期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通过课堂常规、作业书写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养成训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差异。学生因其先天与后天因素及成长经历的不同造成各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各种素质也各尽不同。为此,在教学中,首先要了解各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做到心中有“数”。再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基础好的学生,鼓励他们自学,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要求,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学困生,降低教学要求,教学中有意地激发他们的学生兴趣,注重他们的学习习惯培养。

4、作好教学小结。学生在每节课中所掌握的知识是零散的,但数学学科因其严谨性,每个知识点、每个单元之间又紧密相连。怎样才能让学生把每节课所接受的零散知识,系统地、有条理地存贮的学生的脑海里?这要借助于知识小结,通过小结让学生去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及联系。在本期的教学中,在教授每个知识点、每个单元后都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归纳、小结,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如上,是本人对本期教学工作开展的一个小结,当然,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如教学方式单

第十二册课外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篇5

1、读书与运用

2、运用浏览捕捉信息

3、专题笔记法

4、品味散文 5、25分钟读书法

6、小说阅读

7、描写与抒情

8、报刊阅读

9、阅读方法大会餐

课题

1、读书与运用 课型 指导实践型

教学目标

2、让学生知道书与我们学习、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懂得读书是为了运用的道理。

2、实践体验运用的方法,培养多种阅读本领。课前准备 准备网络教室以及资料库。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名言

明确意义

1、出示名人名言,说说其中道理。①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②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物理学家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修辞学使人善辨;凡有学者,皆成性格。——培 根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小结: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说明了读书与运用的关系,我们只有把读书与运用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我们的学习,丰富多彩我们的生活。

1、学习名人名言: ①我们好处真不少。②读多方面的书,促自己成长。③读了就要用,这样才能有用。

2、明确意义,激发兴趣。

了解关系 指导方法

⒈组织学生说说你的生活和学习中哪些需要用读书来解决的?

⒉让小组选出代表全班交流。

3、小结,读书一般有两种: ①短期读书,收集自己需要的资料。②长期读书,增加积累,丰厚底蕴。

1、学生小组交流。

①学习参考书指导我们学习;②读优秀作文可借鉴别人的经验;③读烹饪书可改善生活。……

2、全班交流。

3、明确方向

应急读书

学习方法

1、让学生阅读有关“无公害蔬菜”的资料,限时15分介绍给大家。

2、小结:今天知道了读书与运用的关系,经历了一次应急读书,对农村改革进行了探讨,体会了书带来的好处。我们一定要读书不忘运用。

1、网上阅读后整理有关资料在小组内交流。

2、推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长期读书

巩固成果 制订阅读计划,阅读有关名著学生回家做学习笔记。参与名著展示会。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订阅读计划,阅读时间进行,提高学生运用读书方法的能力。

课题

2、运用浏览捕捉信息 课型 指导学习型

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浏览捕捉信息的方法,知道这种方法的作用。实践运用浏览捕捉信 课前准备 人手一份报纸或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尝试激趣

明义导入

1、出示《一夜的工作》中带“浏览”一词的句子:同学们,这是描写谁的句子?浏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浏览的阅读方式?

2、小结导入课题:同学们,其实,浏览也是阅读方法中的一种,它主要用于寻找相关信息,花时少,效率快。今天,我们就来训练浏览式阅读。

1、全班交流: 周总理 大略地看 因为周总理要看的文件很多,他只是需要获取文件中的信息,所以他用浏览的方式阅读。明确训练内容

指导训练

体验方法

1、同学们手头都有报纸,请用浏览的方法记住第一面上一到两条新闻。想想你用什么方法进行阅读?组织交流

2、我们上网查找资料时,运用的最多的方法就是浏览,请同学进入GOOGLE网站。

3、小结方法:通过看标题、目录和内容提要寻找自己需要的材料。

1、浏览记新闻,小组长负责交流:

①交流获取的信息;

②说说获取信息的方法:看标题

2、进入网站,键入关键字,浏览各网站,寻找合适内容

3、组织交流

实践训练

掌握方法

1、教师提供方法。

2、浏览《三国演义》为例进行练习:

2、指定有关章节组织学生用略读和组读方法进行阅读。并组织交流。

3、小结:反馈浏览信息今天,我们训练的浏览式阅读法,可用于概括主要内容,寻找相关资料,今后,同学们要学以致用,切实提高阅读速度与效率。

1、学生学记方法:①浏览,大致了解作品内容;②预读长而难的文章,看开头结尾;③略读短小文章,用眼扫的方法,注意关键词;④一组字、一组字读,达到高速高效。

2、学生自选浏览阅读《三国演义》,思考浏览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看前言、目录、内容提要及前言。

3、进行略读和组读训练并交流方法。

课后拓展

巩固方法 选择学过方法继续浏览《三国演义》,体验方法。阅读《三国演义》,巩固浏览方法。

专题笔记法 课型 指导实践型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写专题型笔记的方法,在实践中逐渐掌握专题笔记的记录方法,丰

富摘抄内容及形式。

2、知道做专题笔记的好处,激发学生进行专题研究的兴趣,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专题笔记范文投影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实践体验

导入揭题

1、回忆读写例话《注意收集有关资料》的学习你知道收集资料诉方法有哪些?汇报学习《向往奥运》收集资料的体会。

2、组织交流,小结: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种新的笔记方法——专题笔记法。

1、全班交流

①收集资料方法:查阅书报杂志、上网查阅、调查采访、实验、看音像资料等。②奥运资料:奥运历史、中国奥运冠军、中国奥运……

明义知法

指导笔记

1、提问:什么叫专题?你知道哪些与这个词语相关的词组?什么叫专题笔记?有什么好处?

2、交流后小结:专题笔记就是笔记的内容有一个规定的主题,或者说有点像分类摘抄、搜集相关资料的形式。(出示范例)小结方法:①确定专题②收集资料③分类辑录。

3、设定专题为奥运会,可以做哪些专题笔记?怎样确定专题?

事情①背景②内容③事件④人物……

1、学生回答:①专题就是专门制定用于研究的题目。专题报道、专题采访……②专题笔记就是把出自不同书籍的同一专题的内容集中辑录起来。它可以帮助积累、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有助研究。

2、学习范例,明确专题笔记的方法

3、奥运会专题:

①奥运会历史②奥运会机构③奥运会会徽。④奥运会会歌⑤奥运会比赛项目⑥奥运会吉祥物⑦奥运会冠军⑧奥运会获奖情况。

实际练习

巩固方法

1、出题:为“春天”确定专题。

2、组织交流专题和方法。

景物:①描写②文体③人物④事物……

1、为《詹天佑》一课确定专题。

①春天景色②春天的诗歌③春天小说④春天的花⑤春天的人物活动⑥春天的散文

课后拓展

学做笔记

1、选择以上专题学做专题笔记。准备交流。

2、为《詹天佑》一课确定专题,收集资料,做好笔记。回答收集有关资料,做好笔记,准备参与班级交流。

品味散文 课型 实践学习型

教学目标

1、了解一般散文的特点,掌握阅读散文的一般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通过实践训练,体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品艺术特色,积累妙词佳句。课前准备 准备散文数篇,制作媒体。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激趣

认识散文

1、谁读过散文集的请举手,并请说说你认为什么文章是散文?哪些课文是散文?你感到它有什么特点?

2、出示学过的散文指出它有什么不同。

3、小结:散文是一种表达情思的文学体裁,它题材多样,形式灵活,可以写见闻、感受、情趣、个性;但文章线索清晰,中心集中,情文并茂,富有意境。它有叙事散文、写景散文、抒情散文和托物言志的散文等类型。学会读散文,不仅使我们受到思想的教育,而且还受到艺术的熏陶,希望大家好好学习。

1、全班交流,①散文:是指以记叙和抒情为主、取材广泛、形式自由语言优美的一种文学体裁。②学过课文有《白杨》、《海上日出》、《我爱故乡的杨梅》、《落花生》、《丑石》等。③主要特点是题材广泛、抒情性强、语言优美。

④它们不同在用不同的方式来抒发感情:《落花生》、叙事、《海上日出》、《我爱故乡的杨梅》写景、《丑石》托物等。尝试学习,学会技巧。

1、请你阅读《梅花魂》按下列要求进行: ①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主要写了什么内容?②文章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③分析语言看看好在什么地方?。

2、组织交流,学习方法:

①弄清线索和顺序,整体感知。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③品读欣赏语言。

3、小结:阅读散文要整体入手,理清脉络;结合创作背景,体察作者情感;品读精彩,体会艺术手法时,升华体验。

1、学生自读,按要求阅读。并进行小组交流。

①以梅花为线索,主要写了外祖父爱梅、送梅两件事。②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③描写梅花的语句以及作者的抒发的感情的语句

2、班级交流说说阅读散文的方法

深层训练,巩固技巧。

1、阅读散文《落花生》。

2、交流阅读体会和方法。

1、学生阅读。

2、参与全班讨论。

课外拓宽,培养习惯。

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习《冰心散文集》要求写好笔记。

2、开展散文阅读笔会

学生阅读散文完成读书笔记,出散文小报。-4-

25分钟读书法 课型 实践学习型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25分钟读书法法意义及操作方法,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和慎思的态

度。

2、体验25分钟读书法的好处,培养学生培养学生持之以恒读书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每人带好一本课外本。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故事导入

迁移激趣

1、出示故事:历史上的名人,许多是坚持每天读书的。孙中山先生一生酷爱读书,他曾说:“我一生的嗜好,除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在学习《说文解字》时,应该书字体以篆体为主,难读难记,便坚持每天学两到三个字。晚上睡觉时,他还用右手指在左掌心里默写几遍,直至写会为止。

说说你受到的教育。

2、小结:如果能坚持每天用时间的边角余料读一点书,久而久之,也会积少成多,见到成效。这就是本篇将要介绍的“25分钟读书法”。

1、先同桌讨论故事的感受,后指名回答。

毋庸置疑,读书贵在坚持。

2、认识25分钟读书法,提高读书方法学习的兴趣。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和效率研究专家M•J•莱利博士的研究,人能够集中精力的限度是25分钟,如果超过25分钟,就要分散精力。所以,每天拿出25分钟的业余时间集中精力读书,这

种方法就叫做25分钟读书法。

尝试练习,明确方法

1、介绍方法:心理学实验证明,人们在25分钟的时间里,一般的书可以读20页,约15000字。如果每天坚持,一个月就是600页,一年的阅读量当于读24本300页的书。

2、尝试25分钟读书法,提出要求: ①专心致志。②多法阅读。③提出问题。

3、统计阅读情况,进行小结:每天利用25分钟的零碎时间来读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而且好处多多。

1、学生明确25分钟读书法的方法。

2、尝试阅读,交流收获。

在这精力集中的25分钟里,你的思维插上了联想的翅膀,天马行空,无边无涯;也许一些奇特闪光的思想、才华横溢的文章、富有灵感的科研设计之类的才情火花,便奇迹般地进溅出来了。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 请学生制订每天利用25分钟的读书计划,记下自己阅读的的感受。日期 时间 内容 收获

-5-按计划进行25分钟法读书,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习惯。

小说阅读 课型 实践学习型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一般常识,掌握阅读小说的一般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培养小说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课前准备 准备小说数篇,制作媒体。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激趣

认识小说

1、谁读过小说的请举手,并请说说你认为什么文章是小说?哪些课文是小说?你感到它有什么特点?

2、小结: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具有典型人物、故事情节、典型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可分长篇、中篇、短篇三种,学会了小说阅读方法,你会获得无穷的乐趣。

1、全班交流,①散文:是通过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来表达中心思想、反映社会的一种文体。②学过课文有《小英雄雨来》、《三打白骨精》等。

③主要特点是鲜明的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具体的环境描写。

尝试学习,学会技巧。

1、请你阅读莫伯桑短篇小说《米龙老爹》按下列要求进行:

①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什么事情?写作目的是什么?②文章通过什么刻画了人物的性格?③体会环境描写好在什么地方?。

2、组织交流,学习方法:①分析人物形象,挖掘小说主题。②分析情节内容,理解小说主题。③分析环境描写,把握小说主题。

3、小结:小说有人物、情节、环境这三大要素,我们要读懂一篇小说,不但要分析情节内容,分析环境描写,更要分析人物形象,从而弄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分析人物形象时,还要深入研究人物外貌、行为、语言、心理等描写,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深刻理解小说主题。

1、学生自读,按要求阅读。并进行小组交流。

①描写了老人奋勇杀敌、英勇就义的故事。②小说通过肖像、行为、语言刻画了人物形象。③丰收与安定生活的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形象。

2、班级交流说说阅读小说的方法

深层训练,巩固技巧。

1、自选阅读小说《三国演义》。

2、交流阅读体会和方法。

1、学生阅读。

2、参与全班讨论。

课外拓宽,培养习惯。

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阅读《三国演义》要求写好笔记。

2、开展小说阅读笔会

学生阅读散文完成读书笔记,出小说小报。-6-课题

7、描写与抒情 课型 实践体验型

教学目标

1、学生明确什么是描写,什么是抒情。能正确分辨文中哪些部分是描写,哪些部分是抒情,从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提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课前准备 准备有关描写 与抒情的句段。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揭示课题明确题意

1、板题:描写与抒情。

2、提问:什么叫描写?什么叫抒情?

3、根据学生发言小结:学习分辨描写与抒情,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学生讨论回答。描写和抒情都是写作中基本的表达方法。描写就是用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作具体的刻画。抒情就是把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和爱憎的感情,自然地流露在字里行间。

出示语段

了解分类

1、逐一出示语段,分辨描写与抒情,说说你知道的描写种类。

①炊事班长快40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两鬓都斑白了。②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到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③两岸,飘飘扬扬的垂柳枝条,顽皮地伸到河里,轻轻地拂着白花花、亮晶晶的水。

④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懈地奋斗一生。

1、学生齐读语段,归纳分类。①描写是第①③句。②抒情是第②④句。

③描写有人物、景物、场面。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阅读训练,感悟方法。

1、出示:《只拣儿童多处行》,组织学生阅读。

2、在学生交流发言的基础上小结:我们读了冰心老奶奶写的这篇文章,都被作者对少年儿童的发育内心的热爱,把少年儿童看成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春天的真挚的感情所感染。

1、学生试读,小组讨论,哪些部分是描写,哪些部分是抒情。①开头作者描写了颐和园门口的场面,抒发了作者“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行处。”的感想。②描写玉澜堂海棠花的景物抒发了“花和儿童一样……”的赞叹。

2、全班交流。

课后实践

巩固学法 课外阅读时,做好描写与抒情的读书笔记。组织班内交流。学生阅读做好笔记准备交流

报刊阅读 课型 实践体验型

教学目标

1、了解和理解报刊阅读的方法,抓住重点,做好积累工作。

1、学写读报笔记,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课前准备

1、每人准备一份“激扬”校刊

2、了解学生的阅读报刊的12情况。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猜谜激趣

导入新课

2、出示谜面:有位好朋友,天天上门来,纵谈天下事,从不把口开。

3、交流读报刊情况。

3、小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报纸杂志,从报刊上我们获取很多信息,充实我们的知识,培养我们的阅读习惯,今天就来学习阅读报刊的方法。

4、学生猜谜:报纸

5、交流读报刊收获:

①获取很多信息;②能拓宽自己的知识;③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④提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出示范例

体会方法

6、提问:①你先看什么?②怎样读报刊的?③读报刊后你还做些什么?

7、引导学生交流,小结阅读报刊的方法。

8、例览标题、栏目,以了解内容概貌,找出阅读重点。

(2)精读重点内容,可对它边读边记边评,并作必要的注批摘录。(3)略读一般内容。

(4)剪贴、摘抄、编写目录或索引,是巩固阅读成果、积累资料的有效途径。

9、学生回答提问。

①你先看目录和标题。②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重点读。③读报刊后你还做些笔记和剪辑工作。

10、学生理解阅读报刊的方法

实践体验

感悟方法

11、出示《激扬》校刊,用刚才方法阅读。再想一想先读什么?重点读什么?不做了什么?

12、组织交流,巩固方法。

3、评选阅读之星,给阅读之星颁奖。

1、学生读《激扬》

2、交流学习情况。

①你先看目录,了解刊物有四大部分。②选择了学生园地的内容重点读。③读报刊后你还做

了学习方法摘录笔记。

3、推荐和评选阅读之星。

布置作业

巩固拓展 布置作业;用学到的方法阅读《激扬》校刊,参加全班桃刊读书会。回去读《激扬》校刊,用上在课堂里学到的方法,写好读书笔记

课题

9、阅读方法大会餐 课型 总结体验型

教学目标

1、交流总结小学阶段学到的阅读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

2、系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能力。课前准备 整理学过阅读方法,搜集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理解课题,激趣导入。

1、出示名言

①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爱因斯坦)②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叶圣陶)③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2、组织交流

3、小结:阅读方法是阅读的有力武器,小学阶段我们学了许多阅读方法,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方法多又好。

1、阅读和理解名言。①阅读要掌握方法,才能事半功倍。②读书要积累,也要掌握方法。

2、进行交流。

尝试练习

指导方法 ⒈提出要求: ①阅读方法。②笔记方法。③体裁阅读方法。④读懂文章的方法。

2、组织学生交流。

3、小结:大家学了许多阅读方法,掌握了没有,下面我们来个阅读竞赛,看谁的阅读能力最好。

1、交流阅读方法和种类:

①阅读方法:画读法、朗读法、划读法、议读法、摘读法、避读法、寻读法、疑读法、比读法、跳读法、快速读②笔记方法;摘录、提纲式、剪贴式、感想式、批注式、评价式、专题式等③体裁阅读方法。连环画、寓言、科普、优秀作文、古诗文、散文、小说、报刊,还有记事、写人、状物、写景等

④读懂文章的方法。理解词句、抓住重点、整体阅读、领悟表达等

3、全班交流。实践体验

巩固方法

1、出示阅读内容和要求:

《水浒传》自选章节,自选方法,进行阅读。要求如下: ①讲讲主要内容。②朗读一段精彩片断。③出示一篇笔记。④说清阅读方法。

1、自主阅读。

2、全班展示。

3、评选阅读标兵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篇6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8人,大部分同学的学习习惯好,有能讲究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有约30%的学生连基本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都不具备,最简单的基础题都无法完成。本学期在代课阶段,要侧重于抓学生的学习习惯,构建良好的学习语文的整体氛围,争取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有所进步,语文能力均有所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阅读课文24篇,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主题分别为:壮丽山河、正义必胜、试问精粹、探索与发现、感悟人生、咏物抒情、师恩难忘。课文后的作业题除朗读、临写等常规训练外,还有常用词语的训练(比较近义词,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阅读训练(包括联系语境理解词句,学习分析自然段、逻辑段)。

习作7课,均对习作要求、观察要领、写作要点等作了分析与指点,从而让学生获得具体明确的习作知识。有的习作,还安排了多种形式的范例,以便学生借鉴、迁移。

综合练习7个,包括字词句训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及学写毛笔字等内容,与本单元课文有一定联系,但更大程度上带有举例性质,因此,既要严格要求,扎实训练,又要防止拔高要求,过度延伸。本册综合性学习“学和做”以“节约用水”为话题,安排了多种活动内容,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6)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7)培养自主修改习作和通过多种渠道学语文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138个生字

(2)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3)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文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注意默读的速度。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词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习惯。

(6)能阅读程度合适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习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地、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学习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

四、习作训练:

课次 内容 要求 童年趣事 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有情有趣的小事里选择一件写下来。注意将有趣的地方写具体。一件往事 你和小伙伴之间一定发生过许多老师老师不知道的故事,发生过你从没对别人提起过的事。无论是好事、趣事还是错事,都可以写下来。题目由自己定。写一篇读书笔记 从你读过的书中选择一本自己最喜欢的,抓住书中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写一篇习作。要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题目自拟。记一次实验 选择一个科学课上的实验,将经过学下来。或者自己设计一个实验,边实验、边观观察边做记录。然后将实验经过、结果写下来。成长的烦恼 围绕“成长的烦恼”这个话题写一篇习作。要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写好后与别人交流交流,让烦恼烟消云散。调查统计谈感受 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同学中作一些调查,将统计过程与结果写下来,然后根据统计数据谈自己的感受。给老师的一封信 给老写一封信,感谢老师对自己的教育和关心,写出自己像对老师说的心里话。

五、教改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2.本学期扎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着重进行阅读训练,不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第十二册语文教学总结 篇7

和平县阳明镇第七小学

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教导处的正确领导下,加上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任务,实现了学期初制定的教学目标。为了使今后教学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特对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业务学习,开拓视野,更新知识。

这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它是教书育人工作中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经过多年的劳碌奔波,已经不再“满”了,而且谁也不能保证这“一桶水”是它不是一桶“死水”。既然是一桶“死水”,那么水质一定成了问题。可想而知,教师的“一桶水”应要不断更新,要把这“一桶水”变成一线“活”泉,永远注入新的活力,把学生带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的世界。因此,加强业务学习,开拓视野,更新知识,不断给自己“充电”就显得犹为重要了。而且在一次单元检测中,我要求学生一起参与评卷。期间,有位低年级的老师有一个问题向我请教,起初我故意问一问在场的同学哪一个知道答案,可没有一个同学回答不来,我故着沉思一会,然后才说出答案。学生听了,啧啧声不断。我想,此时由于我的努力,得到学生的认可,同时也在他们的心中逐渐树立起了威性,我从内心里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深感任重而道远!为此,自去年十月以来,自己筹资买了一台电脑,由于我平时注重自身的修

养和学习,业务知识也有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钻研教材,领会教学大纲,继续推进素质教育。

根据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课前,结合实际钻研教材,认真领会教学大纲,在备课的环节上,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在教学中,我深入浅出,非常注重结合课文的思想性和典范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先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查阅有关的资料,同位或小组合作自己试着解决,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重视学生的朗读能力的训练,在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和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提倡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教师的指导,展开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特别是在教学的重要环节中,自己制作和借鉴一些优秀的教学课件,用学校远程教育多媒体辅助教学,更加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虚心求教,积极探索教学教法,在本校本学期举行的语数优质课比赛中,我用《窃读记》这篇课文作为比赛课文,自己制作了教学课件,在教学中一致得到语文教师的好评,被评比为高级组优质课一等奖。

三、教书育人,德育为先。

在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会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

树立为祖国刻苦学习的理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情趣。这是整个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也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

四、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语文能力。通过本学期的学习,除了让学生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能联系上下文,结合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养成了积累语言的习惯;引导学生理解词语,领会含意深刻的句子,把词语的积累和运用结合起来;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了作者观察事物方法和表达的方法外,还要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并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能试着修改自己习作。本学期,我不仅在自己的博客中把学生的一些优秀的思想健康有教育意义的作文发至网上,让很多人去阅读,而且我班何峰基同学在全县青少年开展“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学习教育征文比赛活动中荣获三等奖,这大大激起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激情。学生的语文成绩在本学期有了明显的提高,毕业统一检测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得到了学校和上级领导的好评和肯定。

六年级第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8

一、教材内容: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二、教材简析: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的小学生活。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一共期末复习时使用。

教材重点难点

1、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精读课文的学习中积累语文学习的方法。

2、针对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素材。

3、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力争使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册课文的学习,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习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会140个生字,复习查字典的方法,养成自觉运用字典的习惯。

4、进一步提高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能力。注意积累词语,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进一步训练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6、阅读适合程度的课外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本学期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8、能抓住重点进行观察事物,养成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事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

四、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不太排斥,基础知识掌握尚可,平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但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基础不扎实。

本学期将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习与复习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语文基础,需加强训练,在训练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

五、方法措施

1、看图学文教学时,要将事物的形象和文字描述紧密结合起来。

2、讲读课文教学时要突出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

3、重视词、句、段的训练,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4、加强信息反馈,注意师生沟通。

5、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6、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运用电教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工作总结 篇9

香香老师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这学期我在语文教学方面进行大胆探索,按照期初制订的教学计划,大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了学生学习“自主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智力,提高了学习效率。主要表现在:

1、学生从“苦学”到“乐学”

课堂上,我创设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发问,学会释疑、说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双手拿书、右手执笔、举左手、边读边批划,批划时不借助尺子等工具。

2、变“学会”为“会学”,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的能力。

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应授之以渔,教给方法,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大多能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查找工具书、有关书本、报刊、联系实际等手段来得以解决,化简驭繁,化难为易,事半功倍,大大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培养,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局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导演,师生角色互换。

4、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是主人;教师是导师,是指导者。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引导、诱导和辅导。“教”完全是为了“学”,教师的“教”,要服从学生的“学”。没有学生自觉、主动的“学”,积极的实践,无论教师怎样教,学生都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学机会,开发了学生的自学潜能,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高,自学能力强,师生、生生相互作用,课堂活跃而又有秩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的思维活跃、分析课文、品词析句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5、学生的自控能力得到培养,师生共振协调课堂教学。

6、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明显提高。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学生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因此,阅读写作是学生的弱项,很多学生对此都大伤脑筋。通过一期的教学,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也影响了他们的阅读活动。掌握了自学能力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博览群书,并用自己学会的“读—想—批—划—品—析—评”的方法,通过细读、精读进行分析、阅读,从而达到对文章的理解。广泛地阅读大量的文章,大量的积累是写作的源泉。从古人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可以看出阅读和写作是一对孪生姐妹,阅读是理解,写作是运用,运用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写作也要以阅读为基础,读和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读”是基础。在读的基础上,学生自读、自思、自悟,不仅自己解决了疑难问题,还积累了大量的词汇,汲取了作者的各种写作方法,因此,下笔的时候也就“如有神”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提高。在作文中还出现了“佳词妙句”,写作时也能够多角度地选材,有的甚至颇有新意。周萍、李胜兰、覃慧敏等同学的习作多次在《萌芽》上刊登。

一期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很多不足。有的学生不爱学习,贪玩,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还有的学生害怕作文,作文水平老上不去,像赵亮、文鹏军、郑润、杨隆等同学考试时经常不写作文;有的同学胆小,上课怕举手发问等等。

第十二册《学弈》教学设计 篇10

六数第十二册《比例尺》的教案设计

六数第十二册《比例尺》的教案设计 一、课题研究目标: 1、本节课通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2、明确合作任务是小组讨论的指向,更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比例尺的意义,理解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学会求一副平面图的比例尺。 2、使学生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三、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 四、教学准备:一张中国地图和一张江苏地图。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中国地图和江苏地图)问:我国领土的面积是多少?你能找出江苏省处在什么位置?江苏省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为什么江苏省在不同的地图上所占的大小不一样?指名学生回答后指出:这些地图都是把实际距离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后画在图纸上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新课 1、认识比例尺。 (出示红光小学新建长方形游泳池的平面图) (1)提出小组学习要求:1,组员分工测量出平面图上的长和宽。2,小组讨论说说图上的长和宽与游泳池实际的长宽有什么关系,并加以验证。 (2)学生按照小组学习要求进行操作计算。 (3)分组交流,教师小结比例尺的意义:在绘制地图和平面图时,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板书) 指名学生说说游泳池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4)认识比例尺与尺的不同。 说明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尺是测量工具,而比例尺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不能带有计量单位。为了计算简便,一般把比例尺的前项改为1的比。 (5) 认识线段比例尺. 比例尺1:1000是用数值来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象这样的比例尺是数值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还可以用线段来表示,就成为了线段比例尺.(演示数值比例尺 线段比例尺的转换.) 2、练习(1)说说下面各比例尺所表示的意思. 1:4000 1:5000000 1/30000000 (2)找一找中国地图和江苏地图上的比例尺,说说所表示的意思。 3、教学例4 (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先说说求比例尺时先要注意什么问题,再独立解答。 (2)指名板演,集体评讲订正。 (三)组织练习1、做练一练的第2题。学生独立解答,评讲时说说是怎样想的,并说说比例尺所表示的意思。 2、做练一练的第3题。 3、解决问题。 一种零件长6毫米,画在设计图上是3.6厘米,你能求出设计图的比例尺吗?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评讲时说说是怎样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有时要把物体的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后画在图纸上,向60:1这样的比例尺叫做放大比例尺。 (四)全课小结,质疑。 (五)作业,做练习七的第2,3题。 六、板书设计: 数值比例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线段比例尺 教学反思: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学习形式的一种,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认识“比例尺的意义”这一环节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新知。合作任务是小组讨论的指向,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提出明确合作要求,让每个小组带着问题和任务去开展讨论。通过全体交流从不同角度探讨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比例尺的意义,但是讨论前学生缺少探究问题的时间,使个别学生在小组内缺乏交流的机会,参与合作的意识不强,降低了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篇11

二0一一学年度第二学期

杭州市文一街小学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

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班级是六(4)班和六(5)班。六(4)班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18人。六(5)班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4人。在经过了六年半的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两个班的孩子有共性,也存有差异。六(5)班的学生整体水平稍均匀,优生少,后进生也不多,课堂上纪律良好,很少有人举手发言,班级里没有领头雁。六(4)班的几个学生的智质较高,喜欢挑战,喜欢创新。后进生的队伍也较强大,有因家长溺爱而造成的成绩落后者,有因父母离异而无人照看的后进生,有因天生智力低下者。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还有个别学生(叶龙、王泽雯)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习数学有很大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上学期测试情况:从下表可以看出六(4)班比六(5)基础知识与基本计算有一定的差距,综合应用差别不大。与全年级比六(4)班会差一些,而六(5)班稍高于全年级平均水平。

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如六(4)班的郑子凡、李梦天、沈雨萱等,六(5)班的有黄德强、何泽远、孙清睿等同学。但个别学生能力较差,计算和应用题都存在困难。还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从上学期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成绩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比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本班的整体成绩。

根据两班级的实际情况,教学中我的起点较低。我认为成绩固然重要,但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

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情况。因此,在教学中,我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培养两个班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本学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六(4)班的钱致远、王泽雯、懂劲致同学,六(5)班的钱诚、顾晨华等同学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不用直尺等许多学习习惯有待改善;还有个别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并且懒惰,得过且过造成成绩不理想。从班级常规看,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精力不集中,上课爱搞小动作,回答问题不够积极等。

根据现状,在本学期应分期分类,定出实际目标,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强化训练学生常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风,在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期在的数学教学方面的工作重点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继续让学生保持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采取以优带差促中等赶优等的办法,同时不忽视优生的培养,争取使所有同学的数学成绩在原来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五、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习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6、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7、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学习方式:

① 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六、课时安排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负数(3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复习(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上一篇:少儿才艺展示主持稿下一篇:高中生物知识的记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