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与策略

2024-05-26

班级管理与策略(精选8篇)

班级管理与策略 篇1

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互助的学习氛围,为了给学生创设和谐温暖的生活环境,从而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热爱班集体,针对职高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职高班级管理的理念与策略应包含下述几个方面。

一、班主任应该被培训

班主任上岗前没经过任何培训,上岗后也得不到培训。没经验的班主任不知如何下手开展班主任工作。负责任的班主任只能在黑暗中摸索,把现在班里的学生当试验品,自己在试验过程中才开始总结经验,等他总结出点经验来了,这批学生已经毕业了。而不负责任的班主任连总结都不总结,放任自由,推卸责任,缺乏耐心,经常骂骂咧咧,骂学生素质差,抱怨学生难管、不听话。导致好多学生对我校持否定态度,缺乏热爱,学生流失严重。学习著名教育专家的班级管理理念和经验,把别人的成功经验直接拿来,再结合我校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应该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魏书生的“如何当好班主任”、李镇西的“如何转化后进生”、董进宇的“造就卓越老师”等教育专家的讲座,可组织班主任去学习。[1]

二、增强学生体质,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

目前多数学生走没走相,跑没跑相,做操没做操的样子。体育课几乎没什么内容,只是让学生自由活动,体育老师很少组织学生学点什么体育方面的知识,不知体育老师在干什么。上周组织女生排球比赛呢,学生说她们从没摸过排球,更不知怎么打,体育课从来都是自由活动,老师很少认真教过什么,包括跑操、做操。抓两操质量还得靠体育老师,由体育老师利用体育课来练两操,又有时间又专业,练走步姿势、跑步姿势、跑步速度、步伐的大小、横排竖排学生之间的距离。训练体育委员喊口号的节奏,声音。练学生做操的每个动作,胳膊举到什么高度、伸到什么角度,腿踢到什么高度,腰弯到什么程度而且把握住什么节奏再直起腰。

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学生对于教室和宿舍门口的卫生毫不保护,任意破坏,学校在打扫卫生方面雇人太多,造成学校开支大,资金浪费。各班应该“各扫门前雪”,负责好本班教室和宿舍门口附近的卫生,给各班划好责任区,这对于每个班是举手之劳,即能培养学生勤快的.好习惯,又能提醒学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保洁人员只负责公共区域,一座楼有一位保洁员即可,这样可以省掉一些雇人的开支。

四、创造高效课堂

课堂纪律差,学生在课堂上睡觉,说闲话,玩手机现象非常普遍,好多代课老师采取放弃的态度。治理课堂上玩手机现象:星期日晚自习由班主任收起来,但是要给每个宿舍舍长留一部手机,用来本宿舍同学平时有急事时和老师家长联系,也可做表铃,叫起床用。给班长留一部手机,方便班主任通知本班事情,收起来的手机星期五下午还回去,确保周末让孩子和家长联系沟通。这种做法效果很好,可以有效制止上课玩手机现象。要想创造高效课堂,得转变代课老师们的心态。需对全员进行培训,组织全体老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如魏书生的“如何培养骨干教师?”“给青年教师的建议”;“教育与人生”;“语文教学”;董进宇的“真正的学习规律”,“文科学习方法”,“理科学习方法”,“英语学习方法”等各科的高效课堂的教法。[2]这些都可从网上下载下来,然后放给大家看。不必派人出去学,就在我校会议室、用一个U盘、一部电脑、一个投影仪即可完成。但是,一定得领导下硬命令,不学习者扣绩效工资才能执行下去,不然好多老教师会抵触,我想,在校园里,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要比学党的路线有用的多吧。让代课老师充分认识到自己课堂上的问题都是需要自己来解决的,那45分钟里学生是教给他的,怎么教,怎么教育由他来完成,而不能认为还是班主任的事情,不要动不动把违纪学生打发到班主任那里。要知道教育学生是每位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五、文明言行入宿舍

班级管理与策略 篇2

一、奋斗目标要明确

班级目标就是引导航船正确前行的灯塔。所以,每个班集体应该有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明确恰当的目标是维系师生为之共同奋斗的纽带,是前进的动力。奋斗目标要体现方向性、实效性、中心性和渐进性。奋斗目标分为长期、中期、近期三种目标。长期目标是班级的终极目标,包括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旨在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促使学生朝着目标迈进,逐步达到理想境界。中期目标是学年度的奋斗目标,包括思想道德、个性情操、功课学习、身体素质、实践创新等达到的指标,不能操之过急,要稳步推进。近期目标是当前重点抓的具体事宜,通过一系列活动促使学生在遵守规章、助人为乐、保护环境、文明礼仪、刻苦学习等某方面有明显改观。

班级的奋斗目标应当与国家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致,是国家教育目标的具体分解与细化;应与当前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并与学校各阶段的任务相一致;应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水平,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应当先易后难,由近及远,前后衔接,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班级的奋斗目标既是全班学生共同努力的方向,也是全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个目标应当切合本班实际,既不能唾手可得,又不能高不可攀,经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班上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目标分步展开,有序推进。班主任可把奋斗目标概括为凝聚人心,激励上进的响亮口号,以统一思想和言行,鼓舞大家为之拼搏。

二、班级规约要可行

古人云:“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好的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地约束学生的言行举止,敦促学生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使班级工作有条不紊,有声有色。班级规约要制度化,更要切合实际,顺应民意,充满温情,赏罚分明,促使学生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遵守规约,获得健康发展。结合学校管理体制,联系本班奋斗目标,班主任要引领学生制定本班规章制度。首先组织全班学生讨论,本班需要制定什么样的班级规约?为什么要制定规约?允许学生充分发表不同的意见,反驳的声音。当学生看法不一致时,采取民主协商的方式,求大同存小异。根据《中小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上级规章和学校要求,制定切合本班实际的班级规约。

有了班级规约,还要引领全班学生认真学习,明确各项规约的内涵与要求,然后指导大家自觉遵守。每天由值日班长负责考评,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酌情加分、扣分,全班学生监督。班队委干部根据学期总积分,由高到低排名,记录在册,作为期末评选“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这样让全班学生口服心服,良好的班风形成就会指日可待。

三、班队干部要得力

一个纪律严明、奋发向上的班集体,不仅需要称职的班主任,更需要一支素养优秀、本领高强、任劳任怨的班干部队伍。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干部既是班级的灵魂人物、中流砥柱,也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有了得力的班干部,可以使班级井然有序,生机勃勃。

首先,选拔好班干部。班干部的选拔方式包括班主任委任制、民主选举制、轮流执政制和民主集中制几种。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可以由班长、值日班长、副班长、若干名委员构成班委会。

其次,制定“班干部规约”。由班主任带领班委会成员明确规约出班干部的职权、责任和义务范围,向全班公布,由全班学生讨论通过。建立监控、评价、任免班干部的有效机制,通过该机制规范、约束班干部的言行,引领班队干部既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从我做起,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又积极开展工作,大胆管理,引领全班同学自理自立、自律自强、自我矫正,自我超越。

再次,建立值日班长制。由班委成员轮流担任值日班长,班中的事务由值日班长全权负责。值日班长负责检查当天班级的纪律、卫生、两操等,督促每一名同学做好自己的分内事情,负责记载值日班长记录手册,登记日常德育加减分情况以及检查班干部的工作情况。这种形式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条件,锻炼了每位同学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主人翁意识,班级内部也日趋团结。

最后,指导管理方法。召开学生喜闻乐见的班会,传授管理学知识,结合个案剖析,授之以渔,教之以法,提高班队干部的管理素质,增强其工作能力。起初,学生可能方法欠妥,指挥欠妥,班主任理当细心指导、呵护他们,在恰当的时候放权给班干部,让他们自我管理。

优秀的班干部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班主任要认真选拔、积极培养干部队伍。干部队伍建设得好,班主任可以从繁杂的班务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且提升班级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竞争力。

四、班级风气要良好

班风,就是一个班级的风气。它是由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营造出的一种氛围,体现了整个班级的精神风貌,折射出内在品格与外部形象。良好的班风,不仅对每个成员的言行具有无形的约束力和导向性,而且影响着一个班级的整体发展方向。怎样营造良好的班风呢?

首先,目标导航。在班集体建立之初,结合学校要求,制定本班班风建设目标。制定班风目标要把学生的个人目标融为一体。目标要具有可行性,即不是高不可攀的,又不是轻而易举的,应该是经过全班学生努力奋斗可以实现的。组织学生讨论之后,确立一个班风目标。

其次,文化熏陶。环境造就人才,文化塑造人生。积极向上的班级主流文化,对于熏陶学生的情感,建设良好的班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周围的世界是生动的声响源泉。”“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刊板广播,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规划,以便挖掘潜移默化的育人功效,最终连墙也在说话。”因此,要打造优秀的班级文化,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美化教室,让核心价值观、学生守则和传统美德等重要内容上墙,让每面墙壁开口说话。

再次,榜样引领。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说:“榜样、楷模是人生的一种需要,尽管人们努力一辈子也不一定能达到榜样、楷模的高度,但人都不可以没有这种需要。”榜样,使人看得见,摸得着,有感染力,容易学。首先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的榜样。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职务是自己作榜样教育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不仅要做到,还要做得更好。然后,班级要树立学生榜样。

最后,活动凝聚。开展喜闻乐见的班级活动将激发班级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和拼搏精神,以此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大家“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聚,劲往一处使”,既分工又合作,献计献策,奋力拼搏,呐喊助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局面一旦形成,其力量无坚不摧。

六、服务意识要增强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班级的事情就是大家的事情,大家的事情就应该大家动手一起干,因此,人人要增强为班级服务的意识。

在班级管理中既要发挥班干部的带头、指挥作用,又要发动全班学生个个行动起来,因为人心齐,泰山移。比如推行“卫生岗位制”。全班分组设立六大岗位:一是教室地面岗,负责打扫教室地面;二是教室墙面岗,负责擦墙面瓷砖、黑板;三是教室门窗岗,负责擦门与窗;四是教室课桌岗,负责把课桌椅摆放整齐;五是班级包干区岗,负责打扫包干区;六是个人卫生岗,负责检查个人卫生。每个大岗位设立一名组长,设立若干小岗位,每个小岗位由二三名学生负责,这样就形成了班级卫生“人人岗位责任制”。

班级建设与管理策略 篇3

一、奋斗目标要明确

班级目标就是引导航船正确前行的灯塔。所以,每个班集体应该有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明确恰当的目标是维系师生为之共同奋斗的纽带,是前进的动力。奋斗目标要体现方向性、实效性、中心性和渐进性。奋斗目标分为长期、中期、近期三种目标。长期目标是班级的终极目标,包括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旨在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促使学生朝着目标迈进,逐步达到理想境界。中期目标是学年度的奋斗目标,包括思想道德、个性情操、功课学习、身体素质、实践创新等达到的指标,不能操之过急,要稳步推进。近期目标是当前重点抓的具体事宜,通过一系列活动促使学生在遵守规章、助人为乐、保护环境、文明礼仪、刻苦学习等某方面有明显改观。

班级的奋斗目标应当与国家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致,是国家教育目标的具体分解与细化;应与当前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并与学校各阶段的任务相一致;应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水平,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应当先易后难,由近及远,前后衔接,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班级的奋斗目标既是全班学生共同努力的方向,也是全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个目标应当切合本班实际,既不能唾手可得,又不能高不可攀,经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班上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目标分步展开,有序推进。班主任可把奋斗目标概括为凝聚人心,激励上进的响亮口号,以统一思想和言行,鼓舞大家为之拼搏。

二、班级规约要可行

古人云:“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好的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地约束学生的言行举止,敦促学生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使班级工作有条不紊,有声有色。班级规约要制度化,更要切合实际,顺应民意,充满温情,赏罚分明,促使学生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遵守规约,获得健康发展。结合学校管理体制,联系本班奋斗目标,班主任要引领学生制定本班规章制度。首先组织全班学生讨论,本班需要制定什么样的班级规约?为什么要制定规约?允许学生充分发表不同的意见,反驳的声音。当学生看法不一致时,采取民主协商的方式,求大同存小异。根据《中小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上级规章和学校要求,制定切合本班实际的班级规约。

有了班级规约,还要引领全班学生认真学习,明确各项规约的内涵与要求,然后指导大家自觉遵守。每天由值日班长负责考评,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酌情加分、扣分,全班学生监督。班队委干部根据学期总积分,由高到低排名,记录在册,作为期末评选“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这样让全班学生口服心服,良好的班风形成就会指日可待。

三、班队干部要得力

一个纪律严明、奋发向上的班集体,不仅需要称职的班主任,更需要一支素养优秀、本领高强、任劳任怨的班干部队伍。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干部既是班级的灵魂人物、中流砥柱,也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有了得力的班干部,可以使班级井然有序,生机勃勃。

首先,选拔好班干部。班干部的选拔方式包括班主任委任制、民主选举制、轮流执政制和民主集中制几种。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可以由班长、值日班长、副班长、若干名委员构成班委会。

其次,制定“班干部规约”。由班主任带领班委会成员明确规约出班干部的职权、责任和义务范围,向全班公布,由全班学生讨论通过。建立监控、评价、任免班干部的有效机制,通过该机制规范、约束班干部的言行,引领班队干部既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从我做起,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又积极开展工作,大胆管理,引领全班同学自理自立、自律自强、自我矫正,自我超越。

再次,建立值日班长制。由班委成员轮流担任值日班长,班中的事务由值日班长全权负责。值日班长负责检查当天班级的纪律、卫生、两操等,督促每一名同学做好自己的分内事情,负责记载值日班长记录手册,登记日常德育加减分情况以及检查班干部的工作情况。这种形式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条件,锻炼了每位同学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主人翁意识,班级内部也日趋团结。

最后,指导管理方法。召开学生喜闻乐见的班会,传授管理学知识,结合个案剖析,授之以渔,教之以法,提高班队干部的管理素质,增强其工作能力。起初,学生可能方法欠妥,指挥欠妥,班主任理当细心指导、呵护他们,在恰当的时候放权给班干部,让他们自我管理。

优秀的班干部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班主任要认真选拔、积极培养干部队伍。干部队伍建设得好,班主任可以从繁杂的班务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且提升班级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竞争力。

四、班级风气要良好

班风,就是一个班级的风气。它是由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营造出的一种氛围,体现了整个班级的精神风貌,折射出内在品格与外部形象。良好的班风,不仅对每个成员的言行具有无形的约束力和导向性,而且影响着一个班级的整体发展方向。怎样营造良好的班风呢?

首先,目标导航。在班集体建立之初,结合学校要求,制定本班班风建设目标。制定班风目标要把学生的个人目标融为一体。目标要具有可行性,即不是高不可攀的,又不是轻而易举的,应该是经过全班学生努力奋斗可以实现的。组织学生讨论之后,确立一个班风目标。

其次,文化熏陶。环境造就人才,文化塑造人生。积极向上的班级主流文化,对于熏陶学生的情感,建设良好的班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周围的世界是生动的声响源泉。”“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刊板广播,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规划,以便挖掘潜移默化的育人功效,最终连墙也在说话。”因此,要打造优秀的班级文化,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美化教室,让核心价值观、学生守则和传统美德等重要内容上墙,让每面墙壁开口说话。

再次,榜样引领。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说:“榜样、楷模是人生的一种需要,尽管人们努力一辈子也不一定能达到榜样、楷模的高度,但人都不可以没有这种需要。”榜样,使人看得见,摸得着,有感染力,容易学。首先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的榜样。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职务是自己作榜样教育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不仅要做到,还要做得更好。然后,班级要树立学生榜样。

最后,活动凝聚。开展喜闻乐见的班级活动将激发班级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和拼搏精神,以此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大家“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聚,劲往一处使”,既分工又合作,献计献策,奋力拼搏,呐喊助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局面一旦形成,其力量无坚不摧。

六、服务意识要增强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班级的事情就是大家的事情,大家的事情就应该大家动手一起干,因此,人人要增强为班级服务的意识。

在班级管理中既要发挥班干部的带头、指挥作用,又要发动全班学生个个行动起来,因为人心齐,泰山移。比如推行“卫生岗位制”。全班分组设立六大岗位:一是教室地面岗,负责打扫教室地面;二是教室墙面岗,负责擦墙面瓷砖、黑板;三是教室门窗岗,负责擦门与窗;四是教室课桌岗,负责把课桌椅摆放整齐;五是班级包干区岗,负责打扫包干区;六是个人卫生岗,负责检查个人卫生。每个大岗位设立一名组长,设立若干小岗位,每个小岗位由二三名学生负责,这样就形成了班级卫生“人人岗位责任制”。

建设优秀班级,班主任任重道远。班级建设的好坏,事关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可持续发展。班主任必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必须更新育人观念,积极探索育人真经,尽心竭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引领学生茁壮成长。

幼儿园班级常规的制定与管理策略 篇4

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在幼儿教育中,“常规教育”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目标,让幼儿活泼又有序是常规教育的目的之一,幼儿常规的稳定才能保证幼儿在园健康、活泼、快乐的成长。认真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让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共享:

一、教师与教师要密切地配合。

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规范着幼儿的言行,它体现在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因此在班级常规管理过程中,我们班两位老师总是目标一致,相互配合,统一要求;对孩子的要求坚持一贯。

1、对幼儿做到要求统一。

在一个班集体中,两位教师由于性格、生活环境等不同,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不管怎样在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达成共识,做到要求统一。就这样在统一要求,严格管理中,孩子们逐渐明白了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常规”不仅被幼儿接受而且渐渐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如上幼儿园自己进入活动室;自觉向老师问好,和家长再见;喝奶、吃饭、入厕时都能有序进行;玩完玩具自觉收好放回原处;脱下的衣服自己动手叠好放到指定的位置等等。

2、让幼儿明确活动要求。

不管是开展什么活动,在活动之前,我们两位老师总是会把活动要求提在前,让幼儿在明确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的前提下再去开展活动,这样,不仅幼儿能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而且能够稳定幼儿的常规,比如:在情景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在讲解之后,就请幼儿在座位上坐好,等教师提清楚以后再动手操作;在户外游戏时,教师在出去以前向幼儿说好走路的方法和要求,在活动前,再将活动方法和活动要求向幼儿提清楚。

二.班级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只是热爱他的孩子,没有常规,没有教育,没有引导,任其发展,那么这个班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盘散沙,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制定有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更好。在制定班级常规时,教师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的、应该被禁止的,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另外,老师对孩子的要求要说到做到,这是管好常规的最重要的一点。只有你说到做到了,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让调皮的孩子不敢随便钻老师的空子。

1、对班级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

我觉得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将班级常规带好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对本班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教师如果能对每个幼儿都能熟悉,了解幼儿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方法。

2、常规教育要日常抓,抓日常。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园的生活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教师都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有内容、有计划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3、常规教育要抓重点、反复地抓。

幼儿的年龄比较的小,自控能力比较的弱。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教师首先要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进而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于幼儿的可塑性比较的强,他们良好的常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还需要我们在教育中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将常规教育晓之以理,要讲究培养的形式,要不怕反复的练习,并不断的改变形式,以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4、利用榜样促进常规。

每个班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只要教师能善于捕捉孩子的这些闪光点也就能进行现场的常规教育了。例如:每次在擦嘴巴或者是擦小手时,总会有一部分的幼儿不能按要求将毛巾自觉地整理好,用完之后总会随手一丢。但是有一次我们发现班级中总有一位小女孩自觉地将别的幼儿用乱的毛巾整齐的叠好,利用这位幼儿闪光点,我们马上表扬了这位幼儿,并请她来督促其他幼儿自觉的折叠毛巾,鼓励其他幼儿也向她学习。幼儿是都很喜欢模仿的,也特别的会受到鼓舞,所以慢慢地都想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了。

5、做个“勤”老师也能促常规。

中班的幼儿虽然已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了但是毕竟自控能力比较的差,不能较好地遵守规则,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些安全的隐患。为此,教师就要勤字当头了,善于观察幼儿的举动,当发现幼儿不能按要求来完成时,可以反复地练习、讲解,直至幼儿能遵守相应的规则为止。

三、家园同步教育的关键。

家长是幼儿园教师重要的合作伙伴,因此我们把家长工作也同样放在工作重点中来抓。幼儿大多数的时间还是在家中,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单靠教师在幼儿园的引导,取得的效果一定不会很明显,只有家长在家中配合老师继续进行教育、引导,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我们就通过家园联系将一些教育方法、经验介绍给家长,以便让他们在家中能正确的引导、教育幼儿。通过短信平台、通过家长来园接送孩子时简短的谈话,能让家长们及时了解幼儿在园情况。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切实的参与,才能使我们的班级管理的更好。

班级管理与策略 篇5

文/鲍日新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班级管理是维护学校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书育人目标的基本保障。实践证明,在班级管理中实施激励策略,不失为科学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班级管理者在制定激励策略时,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第一,树立激励源——班级的管理部门与管理者的权威,激励与被激励是一种对应的关系,只有后者对前者的权威性给以充分的认同,才会产生激励的效果。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班级管理体制、培养合格的班级管理人才、展现班主任及班干部的才干和人格魅力;第二,明确激励所要达到的目标。制定激励政策首先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目的明确了,将会使激励者与被激励者产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共识,从而起到激发动机、强化行为的目的;第三,激励的形式要系统和可行。激励作为一种管理策略实施的时候,就不再是单一的激励手段的运用,而是把班级导向一个共同的大目标而进行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激励措施的有机组合。这种组合的“有机”性在于:从理论上看,能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且相得益彰;从实施层面考察,又能达到操作行为与心理激励的完美统一。这就要求激励的形式要有新意,使之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在操作细节的设计上要精益求精,使激励措施的贯彻具有科学的操作依据;第四,注重激励策略的稳定性,即一方面被事实证明是成功的激励措施要继续实施,使之逐渐形成为一种激励机制,另一方面不断创立新的激励方法,为班级激励机制注入活力,使之不断完善。

一、完善班级管理体制——责任激励

管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团体成员以不同的形式参与集体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成员的士气、改善心理氛围、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激励作用。根据管理心理学的这一原理,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小组长负责制”,有助于班级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小组长负责制”在班级管理的不同时期,其模式和作用有所不同,但激励的主题是永恒的。

1.班主任领导下的小组轮流执政制

班主任根据学生档案,均衡学生的优劣之势后,把班级分成若干行政小组,并指定任过学生干部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在班主任直接领导下,由各行政小组轮流管理。每个小组管理一周,往复循环三次结束。小组管理期间,负责班级的全部管理工作,诸如主持班会、考勤、打扫卫生、学习与生活管理、组织班级参加校各种活动等。管理小组可以独立承担全部管理工作,也有权调动其他小组的同学协同管理。每一个循环结束,以民主评议的方式,选出本轮最佳管理小组。三个循环结束后,实行“双选制”,即全班以投票方式选出八名最佳管理学生,作为班委会、团支部的预备人选。在此基础上,对这八位学生的管理岗位实行民意测验,最后由班主任老师定夺八位学生的管理岗位。

班主任领导下小组轮流管理的优点

①“小组轮流负责制”把全班同学置于同一起跑线上参与班级管理,竞争具有公平性,避免了由班主任指定干部造成的主观、片面以及由此使学生产生的不公平感和逆反心理。

②“小组轮流负责制”以组与组之间的群体竞争取代个人与个人间的演讲竞选,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竞争的积极性,由此而涌现出来的人才则更令同学们信服。

③不论是小组独立管理,还是与其他小组协同管理,在三个循环中,等于每一个同学在班级管理中都有三次扮演管理角色的机会。这种“角色扮演”有四大优点:其一,给每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避免了埋没人才之嫌;其二,人人都有了管理工作的体验,被管理者会对管理者多一份理解和支持;其三,在短时间内,使班主任老师对全班每一位同学有了基本的了解,便于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其四,平等、民主竞争的氛围,为下一步班级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班委领导下的小组长负责制

班委会、团支部在老师的宏观指导下,通过各管理小组长完成自己的工作。操作环节如下

①在班长(团支部书记)主持下,各行政小组(团小组)投票选出自己小组的组长(团小组长)。

②在班务会议(团员会)上,由班长代表班委会(团支部书记代表团支部)正式向管理小组长授权:管理小组长具体行使管理本小组的权力,诸如:小组成员的学习、文体、出勤、卫生等管理工作,并按照班级要求,将统计情况汇报给相关的班委委员。团小组长负责小组的政治学习、思想教育工作,定期向团支部汇报。

③班委(团支部)定期在班会(团支部扩大会议)场合听取小组长情况汇报。

④学期终,由班委会(团支部)评议出先进小组和最佳小组长。

班委领导下小组长负责制的激励特点

①相互制约。班主任——班长(团支书)——班委(团支部)——小组长(团小组长)的纵向领导关系层层负责,彼此制约;班委会公开班务的横向检查方法,使责任行使结果透明化,于是各行政小组之间既相互监督,又彼此激励。

②提高能力。班委领导下的小组长负责制本质上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种管理模式恰恰满足了中学生独立自主心理的需要。自主管理也让学生倍感信任的份量,认识到自己正在走向成熟和在班级中的地位。实现自我价值的迫切感和为班级、小组争荣誉的责任感与义务感,会极大地调动学生们的工作主动性与创造性。在这种自我管理中,每一位同学的参与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使班级管理与素质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③协调关系。在班委领导下的小组长,既是本小组的管理者,又是本小组的代言人,代表本小组参与班级的各项管理工作。在这种体制下,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和自由,这就增加了学生与班干部、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由心理上的接近感,进而产生上下左右较为融洽的心理氛围和群策群力、团结合作的人际关系,增加学生对班级决策者的认同感。认同是一种心理契约,它是班组统一行动的心理基础,有了这种心理契约,学生会自愿接受老师、班干部的工作部署。

责任激励在建立班级管理体系、激发学生管理愿望方面作用是巨大的,然而,保持并发扬这一管理体系的优越性,必须首先为之点燃理性之光。

二、点燃精神之光——理性激励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都希望自己能置身于优秀组织里,并且成为这个组织中的优秀分子。实践证明,编创富有激励色彩的班级理念,是实施理性激励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班级理念是班级形象的内核和精神中枢。内容包括班级的目标、精神、管理、行为规范等。理念编创要遵循以下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走群策群力的群众路线;理念编创不拘一格;口号表述简明、形象、易懂易记。有了正确的理念就会把班级导向正确的目标。下面是从群体意识与群体行为两个角度设计的班级理念,以供参考。

1.班级主理念

主理念词是“一条船、一把刀、一面旗”。简称“三个一”思想。

“一条船”的涵义有二:其一,“船”是学习之舟,“船”提示学生们不忘学习之本:这是一艘绚丽之舟,是艰苦奋斗之舟,也是满载希望之舟,踏上这只船的学生们,只有奋力进取,才会在无涯的学海中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其二,“一条船”是团队精神、集体意识的体现:同学们共处一个班集体里,就是一家人。大家只有互相帮助,齐心协力,荣辱共济,才会把班级这艘进取之舟驶上胜利的彼岸。

“一把刀”的涵义有二:其一,“刀”是对学校规章制度的一种形象比喻,是“严格”、“有力”的象征。其二,“一把刀”强调学校的规章制度是衡量学生行为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准。对管理者而言,手执这把“刀”,必须公正,既不手软,也不“滥杀无辜”;对被管理者而言,在这把“刀”面前,人人平等。

“一面旗”的涵义:作为个体,在班里要做最好的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敢为人先争第一;作为班级集体,要成为全校最好的班级,争做学校一面旗,力创一流争荣誉。只要同学们同心同德,遵纪守规,努力进取,先进的旗帜就会高高飘扬在这艘求索之舟的船头。

推出理念的方法:①班主任用富有激励、鼓动色彩的语言,讲述理念的内涵。②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对理念内涵认识的讨论,提出实现“三个一”目标的具体措施。③在班级醒目的地方,张贴象征着“三个一”的标识,图形自由设计,由班主任把关。

“一条船”树立了班级的团队精神;“一把刀”强化了学生的守纪意识;“一面旗”激发了学生的期望心理。

2.班级行为理念

行为理念词:“修内涵,塑形象,努力学习。学礼仪,讲文明,从我做起。”

“内涵”是形象的基础,良好的道德品性和丰富的知识底蕴,构成了内涵的两大要素,而道德与知识只有“修养”方能得之。“形象”是内涵与外延综合后所能给予人的视觉感受,这种综合的过程就是“塑”。如何“修”?怎样“塑”呢?途径只有一个,这就是“努力学习”。努力学习的标志是刻苦和思考。刻苦获博学,思考得真知。“学礼仪”旨在塑外形;“讲文明”意在展内涵。摒弃一切不文明的行为,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人人争做文明的标兵。

班级行为理念对学生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使学生学有所循,行有所依,具有强大的心理凝聚和行为激励作用:有助于学生对理念内涵的理解;有助于强化团队精神;有助于形成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的氛围。

在理念的激励下,学生们会有所作为,如何对其作为进行衡量与评估?公平激励提上了日程。

三、用数字说话——公平激励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认为,公平感是一种影响人积极性的普遍现象。从心理发展过程看,中学生正处于心理自律时期,他们一方面用审视的目光观察别人,同时,也很注重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如果遇到不公平的评价,就会产生巨大的受挫感,影响积极性的发挥。因此,作为管理者,一方面在自己的行为、态度上要做到一视同仁,避免主观、片面性评价,另一方面,设计出科学的衡量学生行为的指标,实行量化管理,用数字说话,把公平落到实处。

①班级日常管理一览表(略

②学生学习成绩一览表(略

③学生操行量化表(略

量化管理用数字说明问题。学生在科学的数字面前,没有不公平之感,只有口服心服。同时提高了管理的透明度。量化表格一律公诸于众,量化结果一目了然,对管理者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对被管理者则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量化管理还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可比性。以得分排名次,会增强学生的“差距感”,由此而萌生的赶超之念,会敦促学生施赶超之行。

公平激励将使班级涌现出一批优秀分子。让优秀分子得到鼓励,必须实施荣誉激励。

四、让先进闪光——荣誉激励

在量化的基础上,及时对学生的优点予以奖励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重要途径,荣誉激励就是诸多奖励方法中的一个。

所谓班级荣誉激励,就是班委会(团支部)对在学习与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为班级作出较大贡献的同学给予认定,给予相应的荣誉,并以一定的形式或名义标定下来,以此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促进班级目标的实现。

1.集体荣誉激励

参评对象为管理小组、团小组,评比时间为一学期结束之时,评比依据是量化表,荣誉名称有先进管理小组、先进团小组,奖励凭证为奖状。奖励仪式设在班务会上,由班长主持,班主任颁发,并把奖状贴在教室墙上,以示宣传。

2.个人荣誉激励

①评比操行优秀学生

参评对象是全班学生;评比时间为每月评一次;评比依据是量化统计表;荣誉名称为优秀学生;奖励凭证为优秀学生卡。卡内分设以下优秀项目:功臣奖、勤奋奖、全勤奖、好人好事奖、卫生模范奖、优秀组织奖、快速进步奖等。卡由书签精制而成,每卡下方有班委会的落款和班主任的印章。奖励仪式设在月末班会上,班长主持,班主任颁发优秀学生卡。

②评比三好学生、优秀干部

荣誉名称有班级三好学生、优秀干部。荣誉凭证为精装笔记本,内注明:奖励XX同学在X年X学期被评为班级三好学生(优秀干部)。

3.班级实施荣誉激励的优点

①奖励具有针对性。班级奖励的原则是有成绩就奖励,不求全责备。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发现、巩固、发展自我之长,对比、寻找、克服自我之短的成长机会。实践证明,许多学生在优秀学员卡的激励下,加速了完善自我的过程。

②奖励及时。班级奖励周期短,最长半年,最短一个月。这样能对学生的成绩给以及时的肯定。青少年学生缺乏韧劲儿,有了进步若不及时鼓励,会很难坚持下去。班级奖励恰好起到了及时鼓励、不断鼓励的作用,使学生把一时的进步变为永恒的品质。

使优秀学生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进而争取更大的进步;让落后的学生不甘落后,迎头赶上,仅仅靠荣誉激励是不够的,还必须施之以深层次的心理鼓励——情感激励。

五、情有所依——情感激励

情感和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需要是情感产生的基础。那些能满足青少年学生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其肯定的情绪和情感,反之亦然。实践表明,如果班主任善于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学生的尊重、信任、支持、帮助和关怀,就能起到情感激励作用。

1.开展层层谈心活动

层层谈心指班主任和小组长以上的班干部,班干部特别是团支书与一般学生和团员之间展开的谈心活动,前者是活动的主体,也是活动的主导。能否“导”出学生的心里话,“导”出学生的积极性,关键要把握住两个环节:一是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提问。二是要多用激发、勉励的词语,这样不仅满足其被注意、被尊重的心理需要,还能增强其奋发向上的斗志。

2.多行雪中送炭之举

班级管理者要全面了解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道德修养、爱好与特长、愿望与追求,以及家庭状况等,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和感情基础,抓住引起学生波动的最敏感的神经,及时拨动情感的琴弦。

对于整体素质较高、富有远大理想与信念的学生,要及时施以理性号召,启发其内在的因素,提高其思想觉悟;对于陷入个人情感漩涡而不能自拔的学生,要及时给以引导。引导的方法重在“劝说”,使说服工作具有“人情味”,以减少其痛苦与压抑感,最终引导学生走向健康、向上的生活轨道;对于生活上遇到困难的同学,班级管理者要施以最大的爱心,及时给以帮助。

上述激励措施的共同特点:第一,瞄准对象,针对问题,及时帮助;第二,跟踪激励,点面兼顾,持之以恒;第三,对学生充满了尊重,充满了信任,充满了关怀。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因而其巨大的情感激励作用是勿庸置疑的。

六、学有目标——榜样激励

榜样是根据人们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而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它比说服教育更具说服力和号召力,更容易引起学生在感情上的共鸣,给学生以鼓舞、教育、鞭策,激起学生模仿和追赶的愿望。正可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班主任在进行情感激励的同时,必须施以榜样的激励,才会真正扬起班级奋进之帆。

1.班干部及优秀学员的模范作用

争强好胜、不甘落后是青年的显着特点。因此,“比、学、赶、帮、超”这样激动人心的口号往往在青年群体范围内喊得最响亮,激励的效果也最明显。在榜样的确立上,班主任要做两方面的工作。

①发现人才,培养榜样

班级中的学生总会有优、中、差之别。发挥榜样的力量,班主任就要重点对优秀生加以栽培,使之成为班级管理的骨干力量。如小组轮流管理产生出来的班干部,量化管理产生出来的优秀学生等,就是培养榜样的好方法。除此之外,加强对班干部、优秀学生进行榜样意识的教育,使之在各项活动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则有助于完善他们的榜样形象。

②大张旗鼓,树立榜样

树立榜样的过程,也是弘扬班级正气的过程。因此,要扬声势,造气氛,诸如召开专门会议,介绍优秀者的先进事迹,分析其成长的原因,号召同学们向先进者看齐;以较隆重的仪式,表彰先进。如此既鼓励了先进者,又激励了后进者,实不失为一种树立榜样、弘扬正气的好办法。

2.班主任的榜样力量

从组织学角度看,班主任是班级的最高领导。心理学研究表明,领导者的心理气质和本人形象,直接影响其所在群体的心理氛围和组织形象。就个体而言,班主任又是班级的一分子,他们与学生朝夕相处,班主任的魅力是一种能使学生难以忘怀的、自觉服从的领导力量。而这种魅力的形成,来自于班主任自身所具有的广博的学问、卓越的见识、非凡的组织才能和高尚的道德品性。因此,班主任可以从以下三个形象中展示自己的魅力。

①善于工作的形象

善于工作的老师树立的是“能力崇高的形象”。人们都崇敬有能力的人,班主任如果在班级管理的宏观设计和微观操作上都讲究工作方法和工作效益,就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

②以身作则的形象

身教重于言教,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可亲、可敬、值得信赖的形象,才算具备了教育人的资格。班主任的模范带头行为本身,就是无言而有力的思想工作。笔者认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做到以身作则: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举止文明,守时守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吃苦在前,讲究奉献。

③讲究仪表的形象

仪表举止是人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等内在因素的外在特征,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班主任的精神境界和审美情趣。班主任在公众场合的得体举止、文雅言谈、堂堂仪表、翩翩风度,不仅赋予老师以人格的尊严与信心,也给学生带去被尊重的愉悦和感动。

班级管理策略和方法 篇6

多年担任班主任,我清楚的认识到班主任工作复杂、艰辛、繁忙,需要耐心、细致、认真、负责地付出心血和劳动。然而,精心的劳作,辛劳的汗水,换来的结果却常常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甚至事与愿违。因此真不想重操旧业,倒不是因为怕苦怕累,而是担心不适应现在的学生,推脱不了只好接受。说实在话当班主任来没睡过一次好觉,不得不在苦涩中沉思,思索管理中的科学,感悟管理中的艺术。确实,班主任工作不仅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还需要工作的策略和方法。我的班级管理策略与方法如下:

1、建立学生档案

要搞好班级管理,首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以及家庭状况,然后。通过观察分析,建立学生档案。建档案,便于掌握学生的全面情况,减少班主任工作的主观性、随意性和盲目性。

2、制定远近目标

新学期一开始,就逐个找学生谈心,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制定近期和长远目标。近期目标要制订得很容易实现,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对照行为规范,改掉一个缺点等。长远目标增加一些难度,如体育达标、理想的实现等。帮助学生制定远近目标,可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从而达到自治自管的目的。

3、培养得力助手

学生中的积极分子,是班集体的骨干力量,也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要把有一定威信能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学生挑选出来,担任班干部,还要对他们进行“就职培训”,教给他们管理班级的方法,教给他们懂得如何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这样做,一方面使班主任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的时间去探讨工作方法,指导班级活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4、培养集体荣誉感

我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如有扣分班长去政教处查明原因落实到人及时教育。我并非在乎分数,而我在乎的是借此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虽然我老了一切都看淡了,但学生必须积极向上,所以宁可让人误会我贪虚荣也不能误人子弟。众所周知班集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看一个班级是否有生机,能否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先进集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因为集体荣誉感是班级集体的精神动力。

5、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班队活动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教育的主阵地。根据学校要求,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安排好每一周的教育主题,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朗诵会、故事会,小品表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对班上发生的事或出现的问题,以在班上进行讨论。

6、坚持正面引导,运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实践证明,采用鼓励的教育方法比批评、训斥等教育方法效果要好,批评过多,过于严厉,还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坚持正面教育,不断强化学生 “自尊、自爱、自强” 的心理很重要。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是让所有学生欢乐成长的教育,是让学生热爱生命,热爱时代,热爱大自然的教育,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觉醒。

7.利用规章制度,实行严格教育

借必要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约束其行为,实行严格教育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教育的实际效果。

8.正确对待有问题的学生

学生犯一点错误不可怕,问题学生也是可教、可转变的。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问题学生犯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也许是好奇心、表现欲所导致的行为过失,对待他们要理解、宽容、善待和帮助他们。

9.利用班级议事

班上一般的重大事务都让班干部先商议讨论,然后利用班会课在班上公开讨论,形成统一决议,再付诸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在每天班会时,由当天的值日的班干部小结当天的学习纪律劳动卫生等情况。每周班会课时,由班长对本周的情况作出总结,对本周的优秀事迹提出表扬,对不良事件提出批评和希望。并把每周之星的相片贴在墙上,班上设立我想说信箱,借助信箱关注学生动向。

10.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策略与研究 篇7

一、班集体建设初期——抓

1. 定位班级:

初一新生刚入学时, 脸上还带着些许的稚嫩, 说话也稚气未脱, 家长们更是当成心肝宝贝一样地打着伞, 拎着包, 拿着水护送到校。他们对初中生活充满了好奇与渴望的同时, 更多的是迷茫与困惑。作为班主任, 要清楚地告诉学生们你会做哪些事情, 需要学生们怎么配合;他们在这里要做哪些事, 需要向什么方向奋斗。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 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及表现出来的整体特征对班级有一个定位。

2. 制订班规:

几乎每个班主任都会采用这个方法, 但未必大家都能用好它。那问题的关键在哪呢?首先, 班规要让学生自己定, 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其次, 班规不能太细化, 有的甚至上课说个话、打个盹要扣几分都列出来。太细化的东西会限制住班主任的工作。当任何问题发生时, 解决方案都不是唯一的, 也不是绝对的, 那么如果每天因为扣几分, 罚多少将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热情浇灭, 就得不偿失了。再次, 班规的制订要体现出宽容管理、鼓励改正、改则奖之的原则, 这样一来即便是犯了错误也能有机会去弥补。当然, 有些方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班主任要把关, 考虑周全。

3. 构建班风:

班级风气是一个班级不断前进的原动力, 如何构建良好的班风也是一门艺术。简单的方法可以通过召开主题突出的班会, 在校内外各种活动中进行引导, 但如果要让班风一直吹, 往上吹, 就要常抓不懈, 而且要讲究方法。例如对班内的骨干开小会带动班风;对有突出特长或贡献的进行颁奖鼓励;对问题生谈话转变;定期带学生开展有班级特色的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总是有新鲜感和创新性。

二、班集体过渡期——养

生活每天都在变化, 学生的思想亦是如此, 无论是青春期的烦恼还是考试前的焦虑都会干扰到学生们的情绪和正常生活。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帮助学生平稳应对过渡期以及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养成良好的习惯等都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部分。“养”不仅指习惯的养成, 同时包括了各方关系的培养, 师生情感的培养, 班级风格的形成等, 这将是一个集体稳定的良好基础。

1. 与学生间的沟通:

师生间的沟通是一门艺术, 同一个老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 老师的智商、耐性、心理、方法每天在接受考验。只有放下身段, 降低身份, 拉近距离, 本着师德为重的原则走近每个问题学生的内心才能解决问题。

2. 与教师间的沟通:

学生与班主任间的另一大纽带就是任课教师, 班主任要善于与任课教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问题所在, 教师的心情, 态度, 遇到的问题等, 而且要本着集体利益为重的原则进行调节达到共赢。

3. 与家长间的沟通:

家长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 家长作为第一监护人要起到督促, 监督, 配合班主任进行教育, 那么如何能让家长支持工作, 积极配合、联合教育, 共同解决学生的问题, 就要本着沟通为主的方式去不断渗透, 长期交流, 真诚相待去实现了。

三、班集体稳定期——放

当集体进入稳定期, 学生们可以很规律地学习、生活时, 班主任要学会放手, 相信学生们的潜力, 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俗话说的好, 孩子总有长大自己走的那一天, 不能老抱着, 当然, “放手”也是有讲究的。

1. 权力下放:

班主任不能让工作把自己栓住, 要学会将权力下放。当班集体初见雏形、趋于稳定时, 要试着把已经培养了一段时间的班委真正当成家的小主人, 只有实践中检验、问题才能出现, 班主任才能随时调整, 做好整体的把控。

2. 分级明确:

班委的分工不明, 分级不明, 奖惩不明是导致班干部队伍闹矛盾, 分“帮派”, 互拆台的根本原因。因此班主任要做好协调工作, 做到根据学生的特长、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安排, 让班委之间做到服从、服气、服管。

3. 定期总结:

每周由班长组织对上一周情况进行总结, 各部门负责人要说出做了什么, 有哪些问题, 今后打算如何改进等。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们表达和总结能力, 还做到了对班内事务及时通报, 让大家都关心, 人人要负责的目的。

农村初中班级管理问题与策略 篇8

关键词: 农村 初中学生 班级管理 问题 策略

班主任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指导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他们对学生未来发展和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社会和家长舆论压力大,加之学校发展的不平衡,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许多问题。在新形势下,农村初中班主任该如何解决这些具体问题,更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呢?这就需要大家在探索中寻觅适合培养初中学生发展的有效之路。下面笔者就目前初中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谈谈解决相关问题的一些看法,希望能与更多的同行一起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管理水平。

一、目前农村初中班级管理问题

1.班主任在管理中缺乏创新意识

在传统教学中,有不少年龄较大的老师在班级管理中抱着已有的经验,不愿意采取新的管理方法。这些做法主要表现在:一是采取“一言堂”的管理模式,在班级里,班主任一个人说了算;二是“保姆式”管理,这主要是班主任受外界的影响,担心对学生严格管理可能会得罪部分学生的家长;三是“放羊式”管理,这主要是由于部分班主任缺乏责任心,平时只抓安全,在确保无事故的情况下对学生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这三种管理模式都没有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其管理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2.“三结合”教育落实不到位

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除了在校内要创新管理模式,还要加强与校外的联系,特别是要抓好“三结合”教育工作。在平时,教师要能利用开放周、家长会等形式多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特别是农村中学,一些学生父母外出打工,这给留守学生在生活上、心理上都带来许多变化,他们的学习自然也会受到影响。所以,班主任要多加强与孩子们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们配合全体老师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3.在具体管理中缺乏对个体的关注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庭背景和个性性格。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仅要关心那些优秀的同学,更应多观察那些性格孤僻或、不善言谈、与众不同的学生。这些学生平时不大与他人交流,如果班主任疏于管理,很可能让这些学生越来越脱离班级集体生活,甚至造成一些很难想象的后果。所以,班主任只有关注好这一部分学生的动态,才会让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4.班主任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沟通较少

大部分农村初中班主任由于课务繁重、事务繁杂,很少有时间与其他学科教师交流。这样往往很难发现一些同学对某些学科的学习动态,甚至对某些教师的逆反心理。特别是一些初中学生有偏科现象,这都需要班主任与学科教师及时沟通。如果班主任没有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得不到及时改正,学生就很难得到全面发展。

二、解决目前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1.班主任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时代在发展,面对新时期的孩子,班主任首先要加强学习,不仅要了解社会、家庭、孩子的变化,更要学习新的理论,结合当前的课程改革和新教育实验,采取适合班级实际的措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共同教育好学生。在这方面,班主任除了在理论上加强学习,还要走出校门,能多与一些优秀班主任进行研讨,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用于自己的管理工作。

2.班主任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班级文化建设一般通过对班级环境的布置等方式,引导和激励学生参与到自主管理中。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设计方案,然后让学生搜集材料,或者教师提供一些学生无法解决的东西,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细节引导学生做起,让班级教室的每一块墙壁都能“说话”,让学生能看见自己在班级建设中表现出来的能力,这样学生的心灵、人格都会受到熏陶。此外,在班级建设中,还可以发动学生多搞一些活动,如在清明、端午、中秋、国庆等节日前,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节日方面的材料,布置教室。也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分组进行文艺演出,这样学生手脑并用,各个方面能力都会得到发展。

3.班主任要关注学生心理发展

事实证明,在每一个班级中都会有一些心理上有问题的学生。比如有些学生成绩落后,考试并不及格,在其他同学面前会产生自卑感;还有一些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不愿意与别人交流,特别是身体有缺陷的学生害怕别人的议论、笑话,不主动与其他同学相处;还有部分学生有懒惰的思想,遇事害怕困难、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面对这些问题,班主任要从关心每一位学生成长出发,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树立信心,健康成长。

4.班主任要为学生做出好榜样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起到感染的作用。比如老师在课堂上能按照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在课后不注意生活细节也会给学生留下一些不良的印象。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习惯。如,老师在批改作业中要书写规范,在课后坚持讲普通话,每天都能坚持早到校,同时教师要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善于从学生身上发现优点并多加表扬。这样学生就会被老师的力量征服,乐于向老师学习,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班主任是学校贯彻落实当当教育方针的直接实施者,是学校各项工作计划的落实者。初中班主任要有着一颗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能为学生的长远发展着想,就一定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如能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就会让自己的工作更加出彩,从而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会得到他们的敬佩和感恩。

参考文献:

[1]宋月丽,主编.学校管理心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2.

[2]刘朝章,主编.教育领导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

上一篇:压力初三的优秀作文下一篇:高中语文教师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