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守望教育有感

2024-06-11

读守望教育有感(精选10篇)

读守望教育有感 篇1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等撰写的童话故事,一代代少年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正如刘教授所说的:“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德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信。”“优美叙事的伦理是让人去体验、感受、关切于一种真实的伦理境遇,而不是如规范的伦理让人被动地接受道德律令。”作为教师的我们何不利用美丽动听故事把道德伦理贯穿到其中,循循善诱给孩子一个净化心灵途径。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

在我心中一直有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我心里,那就是孩子们的道德品质。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网络科技的不断发达。这进步给我们的孩子带来了利,也带来的弊。一些孩子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生存价值,那些不文明的行为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这无疑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在目前一些领域中道德的示范,对道德期望与对道德行为要求和道德投入与产出效果相差甚远的情况下,怎样的道德教育才能让道德旋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呢?读了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书,令我们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一、教师的“不要”:

(一)教师不要训斥与灌输,不强迫学生学习。

(二)教师不要让学生成为你的观众。

(三)教师不要过分执着“立竿见影”,潜移默化的过程导向,注重人格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引导。

(四)教师不要悲观,要乐观以对,充满希望与理想。

二、启发:

(一)关注孩子的童年,多关心我们的学生,给学生以爱的教育,让他们留有美好的回忆,留给学生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

(二)给孩子们提供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生活空间,让他们拥有健康、活泼、充实、明亮的自我。

(三)教师要成为永远的思考者,与学生成为共同成长的伙伴。

(四)教师专业成长道德修养,必须落实在教育工作上,表现在各科教学工作上、表现在日常生活教育当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读守望教育有感 篇2

因为不容易, “我们的教育充满了借口和抱怨, 有些大学教授痛骂高中教师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高中教师痛斥初中教师不重视学生的品格培养, 初中教师抱怨小学教师没有抓好孩子的学习习惯, 小学教师指责幼儿园老师没有呵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幼儿园老师呢?感叹现在的家长都不管事, 交给老人来带, 隔代抚养的孩子难管难教”。

日复一日, 生活在如此众多的借口和抱怨之中, 我们可能就真的麻木了。在学会抱怨的同时, 我们失去了理智和清醒;在学会推卸责任的同时, 我们也会慢慢忘却了一个教师该有的责任和追求;在“压力山大”的教师职业中, 我们失去了工作的激情和乐趣;在臣服于教育现实的同时, 我们失去了改变自我和提升自我的动力。

在介绍本书的一篇文章中, 作者厉佳旭说:“教育的许多问题诚然是由外界的因素造成的, 但更多的问题是由教育者自身造成的。教育必须敢于触及自身的痛处, 才会有真正的改革;教师必须敢于触及自身的痛处, 才能有真正的深刻。教育的真正变革及其希望, 乃至教师生活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或许都应当从教育者的自我解剖和批判开始。教育不敢面对自身的过错, 教师不敢面对自身缺陷, 教育和教师的春天就不会真正来临”。

《做教育的清醒者》就是这样一本直面教师“痛”的书!

该书由60篇独立的文章构成, 根据文章内容, 作者又分为“做教育的清醒者”“让教育回归常识”“教师只是凡人”“一个都不能伤害”“还是庄严一点好”五个主题。书中的每一篇文章内容都是由作者教学中真实存在的情境或事件引发的, 无论是大事小事、好事坏事, 作者都以自己独特的视角, 深刻剖析教育中的弊端或反省教师本身, 智慧地提出自己鲜明的观点, 以及颇具匠心的做法。品读这些文章, 总能找到很多心灵的共鸣, 感觉作者所述的很多事情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那样。可以说, 书中每一篇文章、每一个主题, 都闪烁着作者教育教学的追求和智慧, 都值得教育工作者去学习和思考。几番品读, 太多收获!对于我这样的一线老师来说, 除了收获解决具体案例的方法之外, 还有精神的升华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度思考:在这样一个教育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 我该怎样做一个教育的清醒者呢?第一, 职业追求的高境界。教师职业首先是一个工作, 对所有教师来说, “工作是一个人贡献和服务于社会的主要途径, 也是一个人从社会获取个人所需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主要渠道。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乃至尊严通常都体现在他所从事的工作中。每个人都应当意识到工作对于自己的重要性, 并努力让自己变的重要。”

但教师职业也是一种伟大的事业, 我们追求的境界越高, 我们才能发掘出更多的工作乐趣。正如作者所说, “当你把工作当作事业的时候, 你每天不得不面对的工作就成了一种享受, 你每天的校园生活就成了你自身愉快的生活体验的一部分。反过来, 生活也就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你的工作。一个把工作当作事业来追求的老师, 是不大会感受到工作的痛苦的。”

第二, 教育教学的大智慧。做为教师, 职业追求的境界越高, 对教育的感悟就会越深, 日常工作之中, 教育教学的智慧也就越多。从教育的根本作用来看, “教育是一个把自然人社会化的过程。教育的目的, 就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并引领社会发展的合格的人。适应社会, 就需要学习如何让学生遵守社会的一些共同准则;引领社会发展, 就需要拥有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卓越的精神力量。教育需要爱, 但真正的爱是什么, 是“为之计深远”, 是为学生离开你之后能够开始更好的独立生活而做准备。如果以爱的名义, 背离了教育的目的, 那么这种爱就是一种溺爱、假爱和错爱。”

“教育追求的是以一颗心撼动另一颗心, 而不是以一颗心征服另一颗心;是教人强大, 而不是让人臣服”。做为老师, 我们要认识到, “教育不是狩猎, 而是教学生狩猎;不是捉鱼, 而是教人捉鱼。教育应该讲究方法, 追求艺术和智慧, 甚至必要的时候可以有美丽的谎言, 但不应该有“心计”“计谋”。从这样一个基本出发点来教育和启蒙学生, 我们的学生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课堂教学, 是老师工作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学之中, 我们往往注重了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了学生精神世界的感悟和启迪。作者在具体案例之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不认为, 一堂课能够给学生多少知识。我追求的是, 一堂课能带给学生多少丰富的精神享受。……任何教育的目的, 都是为了丰富一个人的精神生活。”

第三, 身处现实的好心态。谈到教师, 估计不少人脑海之中会浮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形象:也许是那种“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形象, 也许是笼罩在“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种神圣光环下的光辉形象。但正如作者所述, “教师只是凡人”, 教师也要“为人师与为人父母”, 教师也要面对生活之中的各种问题。

如果我们“把幸福和快乐都寄托在关于物质生活的抱怨和等待上, 注定无法持久”。做为教师, 我们要追求“自己是快乐的主人, 只要自己努力, 快乐还真是能够得到的。而且, 绝大多数时候, 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快乐。”

第四, 培育英才的长守望。教育工作持续的时间之长是以年为单位的, 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之远是以终身发展为参考的。正如作者所说:“儿童的教育事关其一生的幸福, 这教育不能仅仅盯住书本……对于儿童来说, 如何让他们度过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 如何培养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和对生活的热爱, 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行、健康的审美情趣、坚强的意志、活泼开朗的性格, 远比学门外语、背几首诗歌来的重要。”

当从一个人终身发展的角度来思考现阶段教育问题的时候, 做为老师, 我们可能就不会那么急功近利地看待学生的终身发展、成长与眼前成绩的矛盾了, 因为我们会更加坚信:每个孩子都会成才, 做为老师, 我们要给孩子提供的是适合他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守望学生的成长, 相信他们一定会带给我们惊喜和惊奇;守望学生的成长, 相信每一个老师都会感悟到教育的真谛和享受教育的幸福!

读守望教育有感 篇3

小学时期的唐泽雪穗和桐原亮司因不堪各自父母的变态及残忍,间接或是无意地杀害了各自的父母,并且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异于同龄人的早熟躲过了警察一次次的调查,他们同病相怜,孤苦无依。此后,她在白日中绽放,他在黑夜里行走,默默相守相依却又不被察觉。为了保守数年前的这个秘密,他们不惜一一伤害只要威胁到他们存在的人,他们,是为了保守那个秘密?还是为了保护内心深处的脆弱与自卑?末了,桐原亮司为躲避警察从高楼一纵而跃,而唐泽雪穗面对脚下的尸体,沉默后只是转身离去,留下一个孤决的背影和淡淡的一句:“不认识。”

我第一次读东野圭吾的小说,貌似是在两年前,学校对面的书店里推理小说专栏基本是东野圭吾的,那时读的什么已然忘记,只是模模糊糊给人一种它还挺有名的印象。然而最近读的几本他的推理小说,才是真正让我走进推理小说的空间。

虽说这篇读后感是写《白夜行》,但在这里还是不得不让我想提一下东野的另一本代表作《嫌疑犯X的献身》,15万字的小说,四个小时看完,几个看完的好友说我看得好慢,然而这却是我正常速度,甚至看完之后让我有一种往回翻的冲动。我足足缓了半个小时才勉强接受这样一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结局。明明是凶杀案的前因后果,却让我为其间的爱情故事动容,我从未在其他的小说中读到过这样一种感情,或许读到过,但是却不是以这样一种震撼人心的形式表达,不是轰轰烈烈,而是表面上的风平浪静,心灵里的波涛暗涌,行动上的义无反顾。我有些无法理解,因为常人无法做到,但又尝试着理解,因为存在这样的一种感情,只是普通人无法拥有罢了。

如果说05年的东野写《嫌疑犯X的献身》时的手法老练简洁而有力,那么99年的那本东野迷必知的《白夜行》则更带给我一种细水长流的神秘感,是那种最熟悉的陌生,最亲切的背叛。书的封面,是一个小男孩与小女孩手牵手的剪影,再配上这篇读后感开头的一段文字,很难不勾起人的求知欲。趁着三天的空暇时间,我读完了这本35万字的长篇小说,从开篇扉页读到末尾我合上书本,我静坐了两分钟,因为实在不知道如何形容我的感觉,从前读书总喜欢用一两个词汇或者一句话来简单概括自己的感受,然而,这一次我不知道如何描绘。因为我认为自己没有读懂,我上网搜寻细节详解,发现了一些书里没有交代但读者自己发掘的细节亮点,我开始有了一丝丝感觉,并且这种感觉持续增强。同样是无数惊险过程中穿插的感情,但这种感情,于外人而言,可以说不露蛛丝马迹,是死寂般的沉默,因为男女主人公从未在一起出现过,他们于整本书唯一在一起出现过的情景便是末尾桐原亮司的一纵而下逝去之时,仿佛一切都要结束的时候。好似他们从始至终一直被生死,被忧虑,被孤独所阻拦。然而,你细细回味与思考,他们一直都在彼此身旁,只不过一个在明处,一个在暗处,与阴阳交界处有一丝丝模糊的勾连,却又是坚不可摧,从未在阳光下手牵手,却早已融为一体。

我不欣赏这种感情,甚至于厌恶这种方式,但现在也尝试着理解男女主人公的残忍,冷血,自己对身边一个个人的伤害。小学的时唐泽雪穗便被狠心贪财的母亲卖给有恋童癖的男人当发泄的工具,而这个男人,正是桐原亮司的父亲,当亮司亲眼目睹他的父亲凌辱自己最心爱的女孩时,他悲愤交加地拿起了作案工具。他们的生活,友情或者爱情,亲情,幻想,从那一刻开始变得凄惨,永不见天日。东野圭吾将人性至恶与人性至弱交融,更显得震撼,这种震撼感是之后才能感觉到的。我们都有最初的纯真与守护的东西,但他们的这种纯粹已经被破坏,于是才会不惜一切地守住余下的自我,用抵御的方式来自卫。

最近的一部电影《唐人街探案》里的腹黑小女孩思诺,影片没有完整地将她和失踪小男孩的故事交代至末尾,或许,她就是另一个唐泽雪穗吧?一个在白日下,一个在暗夜里,为了摆脱各自的变态父亲,他们或许在痛苦地坚守着某种东西吧?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所以悲剧也是美的,但它又是如此哀伤,以至于伤了那本就脆弱的美好,徒增凄美的伤感。

爱是什么,没有准确的定义。在我心里,它是向着心中的美好不断接近的过程中产生的感情,它或许与血缘有关,或许与血缘无关,它或许以温柔相待,亦或许以蹂躏终结,然而无论是正确的,亦或是错误的,他们至少都有曾向往美好的白日,都有过憧憬与渴望。途中也许会走错路,进入一个无底的暗夜,在你无意识中伤害,掠夺,占有。你也许错了,我们也许错了,所以,为了让凄美的错误少一点点,让积极的真善美多一点点,请务必真诚以待,每一个爱你和你爱的人。爱与包容,是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

《北京晚报》说,《白夜行》将无望却坚守的凄凉爱情和执着而缜密的冷静推理完美结合,被众多书迷视作东野圭吾作品中的无冕之王。

《羊城晚报》说,《白夜行》被称为东野圭吾笔下“最绝望的念想,最悲恸的守望”。

白夜行,最绝望的念想,最悲恸的守望,一段凄美的爱情。

作者简介:傅宛冰,女,1998年,汉族,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市第七中学。

指导教师:西南大学心理学院王康程

读《守望教育》有感 篇4

望童心

书中说“当儿童学习不是因为学习本身的乐趣,而是为了考试、升学、恐惧、竞争、奖惩等而学习时,不仅无益于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品德进步,更不利于儿童积极健康地生活与成长的心态的养成。”教育不是控制。对孩子的控制其实是我们教育的最大悲哀,对孩子的控制,真的应该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者的反思。我从最初想的就是做孩子朋友式的老师。刘铁芳老师也说:作为教师在和学生交流时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耐心的倾听才能起到预想的效果,真诚的关心才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这其实就是很简单的教育,一种朋友似的交流,一种朋友似的对话,一种不带任何做作的“教诲”,只有这样的交流才是最有效的交流,只有这样的教育才可能是最有效的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希望我能带给学生的不是学习的压力,而是像书中说的给他们儿童的世界,让学生体会他们的童年,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是他们的需要,让他们深切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既能为将来做准备,又真正的生活在了自己童真的世界。

望课堂

作为一个普通的一线教师,我想守望教育首先是守望课堂。因为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还课堂以心灵的温度,还课堂以思想的灵动,还课堂以生命的活力。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解决问题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因此也是我们今后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在《研究性教学: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一文中,刘教授指出:好的教学实际上只是为了把学生引入“问题”之中,引入他们属己的“问题意识”之中,并且不断扩展他们的问题意识。这样,好的教学就不再是以其过程中的知识、技能的授――受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好的教学不再是一次性地解决问题,而只是通过暂时的解决问题来激励、焕发学生更多的问题,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自觉地走上自己的问题思想之路。这也让我们对于现阶段正在研究的“问题意识”的课题有了更深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更好的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毕竟“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研究性教学也并不是为了把每个人都培养成学术研究的专家,而意在让每个学生都能自我“想问题”,能独立思考、判断、评价、选择、创造,视野开阔,并最终落实到对社会、自然世界以及自我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的关注之中。坚守课堂,就是坚守教育之魂就是让教育拥有生命活力。

读《守望·逃避》有感 篇5

江苏省宜兴市洋溪小学六(2)许威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有许多困难等待着我们,当困难来临时,我们不该选择逃避,因为那样只会表现出你的胆小怕事,从而表明你是一个不敢承担责任的人。在这个社会,人人都有一份责任。医生就应当救死扶伤,教师就应当教书育人,而学生就应当努力完成学业,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文中的林林为了逃避去学校打扫卫生,编了许多谎言,撒谎说去外婆家,不接电话,害得妈妈请假白跑一趟。后来,当她去学校发现教室里干净整洁、窗明几净,心里感觉空落落的。是的,她虽然逃避了劳动,可内心的愧疚,却是永远也无法逃避的。

这个故事唤起了我以前经历过的一件事。我家住在学校附近,所以每个学期开学前几天老师都要叫我去学校打扫。那是三年级的下学期,眼看又要开学了,我知道班长会来叫我去打扫卫生的。可一想到教室里灰尘乱飞,课桌横七竖八的模样,心里就打退堂鼓了。那天,班长果然来了,我事先把门死死锁住,假装不在家,班长在门外喊破喉咙我都不吭声,直到看着班长远去的身影消失……第二天来到学校,尤其面对班长,我心里特别不自在,不舒服,好像感觉总有许多双指责的眼睛看着我,许多双手在我背后指指点点。开学前的大扫除我是逃避了,可自己心里的内疚,却是永远都逃避不了的。

我明白了每一次逃避还不如坦然地去面对,面对才不会让自己失落。这样的感觉非常复杂又糟糕。林林的逃避成了她心中的阴影,每一个人的逃避都会让自己有不好的感受。这个故事虽然很短却给我的教育极为深刻,心头那一只叫做“阴影”的小怪虫就让它停留在过去吧,好好对待现在的生活。生活不是逃避,生活是面对!这会让我们守得云开见月明,这也会让我们一起期待美好的明天。

我们的生活是自己掌控的。所以,千万不要逃避,要勇于承担责任。因为我们逃避的往往只是表面现象,而逃不掉的却是内心的煎熬。

守望:读《午夜笔记》有感 篇6

内蒙古财经学院2009财税系 贾海阳

在我看来,《午夜笔记》中收录的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者,牛老师的青春岁月,有关大学和爱情;二者,一些杂文,谈对时事的一些见解和在一些地方的所想所思;三者,作为老师写下的教学中的教学案例,却不失生动,可以称为多年来对一些语文课本中的文章的理解。

至于书名,今年过年后一次酒席间,老师说这些文章多为午夜所写,如今收录成集,故名之曰午夜笔记。在后记中,老师写道;“又当午夜时分,窗外是漆黑一片,听不到一些声音,暗夜对我已是惯常,因为在白昼的忙碌只有在此时才会会独享自我的存在。”习惯在宁静的时刻静下心来书写属于自己的文字,老师的这一面,也只能通过他的文字才能看到----生活中的他全然不是这个样子,至少在我看来不是。他的享受文字的时间,没有白昼的忙碌与喧嚣,唯一人一电脑耳。

好了,闲话不说,转述正文。

一、名词拼图

他年轻的时候,我想用出现在后记中的的三个地名来说。苏尼特草原,这里是老师的家乡。我不想多说这里,尽管我也是个土生土长的苏尼特人,因为依稀记得高一的时候讲一篇为课文涉及到了野草,他说他曾经推开赛汉那个家的大门,院子里的草长得很高,恐怕谁也不明白他当时的感受;锡林郭勒,“是工作生活多年的地方”,如果在确切一下的话应该是锡林浩特,那里也是他与他的学生们建立师生情谊的地方,他的事业,他的“立功”“立言都诞生在这个小城”;“哲里木----通辽,被称为科尔沁草原的”,一直不习惯称呼包乌三市外的盟为市,觉得叫起来别扭,所以此处引用老师的原文。这里不同于他的少年(苏尼特右旗),也不同于他的青年后期和中年(锡林浩特),这里留下了它最美好的时光,所以他总是跟我们说“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应该在大学里度过”,这句话在高三曾给予我极大的力量,也是我在上大学后很快地爱上了我的大学----尽管09年的时候她完全有悖于我对大学的印象。

阅读老师的这些文字,就好像再拼凑一幅名字叫做青春的巨型拼图,每一个特定的名词像一块块小小的拼图:网球场、图书馆、《王朔文集》、一本丢失的《红楼梦》、教中文的老师们,还有“她”和“她”……我至今都觉得生于70年代的人是最幸福的,他们的二十岁出头的时候,有顾城,有北岛,有海子,还有许巍和朴树,诗和音乐的黄金时代,那个年轻就等同于梦想的年代。所以他的大学生活,更多的,是在汉语言里的无尽浪漫中。当看到老师怀念从前,“ 《平凡的世界》何时能够再去翻,像当年,在树荫下,读过每一个下午,直到黄昏。”我闭眼,思绪万千,关于老师,关于路遥,也关于我自己。

如果换做我,我是决不会将这幅拼图拼完的,就是那种只差一块就可大功告成之际,而唯一的拼图却决绝地握在手里。我想老师大概也会如此。

“为什么不把祝福早先说出。为什么不把情谊早先表达,为什么没有约你哪怕是喝一次咖啡、看一次电影。”在《分别那是》,他如是写道。那个年代的大学,我不曾涉足其间;那个年代的爱情,我不曾了解滋味。唯一相通的恐怕就是迟迟不愿完成的拼图,因为拼完了,就真的完了。

“一觉醒来,青春死了。”

后记中说:“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她’,能够理解。岁月因为有她,而更加严肃。当然,也希望读者未必一定要去坐实。‘她’,实在是某种综合和剪辑,不能忘记的是----那是我生命力的美好相遇。”对于文字,老是素来严谨,“那是”的意义不言而喻;美好的相遇,既是“她”,也是他的大学,他的年轻时代,他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和同青春同在的所有光荣与梦想,还有那丝丝情愫……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哪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无论我如何的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后的群岚/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其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二、素颜女子

老师的杂文,大多在他的博客里见过。在我看来可分两类,对对时事的看法和一些短小的游记,但又不重写景,更多抒情。想必这与老师的性格有关。记得以前的语文课上,他总是给我们讲很多时事,包括他的看法;至于他去过的地方,也都在讲他看到某人某景的想法,这一点与我正好相反,我总是喜欢描摹所有见到的东西。

其实对于杂文这一文体,个人来说并不十分喜欢,或者说已经过来喜欢的年龄----早已不是个愤青了。而印象中的杂文,理应“像投枪像匕首”,可是老师的杂文却并无那般犀利,虽有很多激昂言辞,但细细读来却少了很多本以为的锋芒。如果把对他杂文的第一印象比作是流经渝蜀之地一泻千里的长江,那么品读一番后的感觉就变成了楚鄂之境的扬子水般平缓和广阔。

比如在《赵丹:那张分明的脸》中,初看是在借赵丹之容抨击一些方面对文艺的控制,进而转为很多原因对充满热情的人精神层面上的束缚;待多读几遍后,又似乎是在扼腕叹息那一代文艺工作者的人格被社会制度强行扭曲,最终都不得善终的人生乃至文艺的悲剧。越来越多的哀叹和无奈激昂愤慨和不满取而代之。?

分明和郑重,不仅浮现在脸上,也烙印在他和他的精神世界里。

老师喜欢鲁迅,这一点在《午夜笔记》全书中便能看出,鲁迅的名字出现的频率极高。所以,之于杂文,我的感觉是有着与鲁迅创作杂文相同的初衷,即对社会上本该遭到唾弃却被视为常事这一现象,当然,尚不至于上升到“国民性”的高度。很喜欢《青春的底色该怎样奠定》这篇文章,可能是有关青春的缘故吧。他欣赏鲁迅和刘和珍之间相契的师生关系,最真实的文字,最真诚的诉说。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容不得虚假,喜欢坦诚相待,真诚的人才值得钦佩和相交。孙中山、瞿秋白和胡耀邦,他以为二十世纪中国最真诚的人。

谈完杂文,再说那些简短的游记。北京、呼市、多伦,还有巴蜀的城市,等等。

我最想去的两座城市----济南和北京,觉得这是两座底蕴深厚的城市,当然,也有一些个人喜好的问题,也许还会有南京。可是至今从未出国内蒙,所适之地,最大的就是如今求学的呼和浩特----被老师称为浮动的驿站的城市。记得高几讲他李白的时候,说到古代,特别是唐代对青年男子的教育十分欣赏,她他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胜过读千卷诗书;后来在听《曾经的你》,“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一个男子的宣言,有关年轻气盛的年纪。老师的骨子里也是一个向往远方的游子吧?疑问句,这点不了解,又不好向老师亲自求证。

好像每逢节假,老师总有出游的习惯,远则成渝沪杭,近则锡市郊外。而老师记叙所游历地方的文章,重在抒情而非写景。触景生情,恰可形容老师的心境,或因历史的沧桑而感慨,或因置身旧景而念故人。在那篇《山西会馆》中,纵旧貌换新颜,被抽去的历史底色的老会馆缺失了最应拥有的美丽,所以他提笔写道“眼前的山西会馆,却像一个沉默的弃儿。”

我将这两种文字武断地喻为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即使没有浓妆艳抹的妖娆,却素面朝天得分外美丽。

三、说不多的我至今坚持认为师何以为师关键在于他是否教会了你一种日后能够继续受用的东西。我想这就是我为什么在六中的时候只接受了三位老师的原因,其中第一个便是牛老师。()就我而言,做我班主任的他逊色于总为语文老师的他,不过转念一想,假使他不是我们的班主任,交情还会至这样吗?

高一时,初上语文课,看他两手空空而来,拾一根粉笔便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嘴里更是旁征博引,听得人好不痛快。他那时讲的东西,记住的,大多出现在了《午夜笔记》中,如分析《狂人日记》中阿Q这一形象的材料整理成文为《阿Q是谁》,讲《雷雨》时剖析每个人物性格的语言片段集合成《<雷雨>世界,雷人雷语》等诸多篇目。

作为一个学生,特别是一个不搞汉语言研究的学生。这样去分析老师的教学案例,难免有点局外人管局内事得意思,我不是行政单位的领导,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所以这一部分就不多说了。

之前的三部分,即我在大致看过一遍《午夜笔记》后的感想。里面有对书的看法,也有对老师的怀念,还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不过这短短数字也不能将所要说的全不表达出来,勉强算列了一个大型的提纲。

记得假期与老师共餐期间,老师说出版后送我一本,后又说送贾海月一本;贾海月者,我亲妹也,他师妹也。扳指一算,已是两本,也不知老师还记不记得。因为把19万字的文集放在手机里读起来实在很费劲,也很费手机。

对于大学,可能毕业后才会有更多感受;对于爱情,暂时也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对于青春,也不明白青春的时限究竟是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但肯定的是,大学里的我还处在这个阶段。套用老师06届立功班的公告,就是“一路走来,始终如一。”不变的,就让它永远不变好了。

读教育旧刊有感 篇7

近日翻阅1922—1923年的《中华教育界》,对照眼下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突然有一种历史轮回的感觉。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国家教育部门明确提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口号一提出,许多研究者就在强调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现在,读了几本《中华教育界》,我颇有感触,感觉以上对于素质教育的认识还是流于表面。素质教育的根本应该在于把一个只知吃、喝、住、穿的动物培养成具有丰富内涵的大写的人,在于通过教育促使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健全人格。回溯历史,早在1906年的清朝末期,作为末代皇帝溥仪的“帝师”的旧派人物王国维所著《教育之宗旨》一文,首次提出“美育”一词,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明确提出教育之宗旨为培养“完全之人物”,为中国现代教育理论的创建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作为变法先驱的梁启超十分关注教育问题,提出“国民教育”的思想。他在《论教育当定宗旨》一文中指出,国家应实行“国民教育”,使教育成为国民教育的工具,“是为养成一种特色之国民,使之结成团体,以自立竟存于优胜劣败之场地也”。这种“特色的国民”按他的要求,要具有公德、国家思想、自由、自治、进步、自尊、合群、毅力、尚武等品质,以代替封建教育下所造成的国民品格上的缺点:“爱国心之薄弱,独立性之柔脆,公共心之缺乏和自治力之欠缺”。总之,他认为,“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人”。一向洞察国民之劣根性的鲁迅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几千年来的封建教育只不过是统治者用来奴化百姓的工具,是“吃人”的教育,所以他极其重视造就新的战士,重视儿童教育,大声疾呼“救救孩子”,要把新的一代培养成“狮虎式的国民”,那么中国才有希望。1919年,时任国民党教育总长的蔡元培明确提出教育的宗旨应为“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由此看来,发生在二十一世纪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以人为本”,真是一个让人欣喜而又痛苦的话题。多年以来,我们在大肆挥霍那些一次性餐具、茶具的时候,却很少有人想过,我们的生命不也是一次性的吗,教育为什么没有体现出对这一次性生命的深切关怀?教育规律的依据是人的健康成长规律,以人为本,提高生命的质量,培养优秀的人性,是对人的价值与尊严的肯定,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这才是最根本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然而,20多年前,素质教育的篝火在中国大地上点燃,但是直到今天,“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依然是教育现状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的教育思想极为活跃,杜威、蒙台梭利等西方先进的教育家的思想被中国的教育家所接受。伴随着先进的教育思想,一些先进的教育方法也传入中国,“设计教学”、“道尔顿制”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主张自由、自动、自发、合作、互助、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老师不用自己的思想去牵引孩子反而阻碍其个性的发展,这些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性教学如出一辙。读到这些,我不禁哑然失笑。

但是,先进的思想和方法并没有使旧中国的教育实际如教育家所愿,原因当然很多,其中蔡元培先生于1922年3月发表《教育独立议》是不容忽视的,他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理应保持其独立性和稳定性,然而当文明处于不文明的脚板下,文化落在无文化的掌心里,是教育的灾难,更是国家的灾难。教育应该是人民的,而不是哪一个政党的,教育应该是从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培养有个性、生动活泼的人,而不能把某一集团的利益强加在儿童身上,批量制造国家机器所需要的零件。

这样想着,突然觉得新课程改革有更深远的意义。

读《教育法学》有感 篇8

【关键词】教育法学教育法制教育立法

近期对《教育法学》的学习,让我收获颇丰,感触尤深,我对教育法规及其发展、各类教育法律和现阶段的国内外教育发展现状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就教育法学的各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感悟。

一、教育法學

教育法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综合学科,是法学原理和教育学原理的有机结合。作为现代教学工作者应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所以在此,我们也有必要了解教育法学的发展趋向。在位的教育法学研究中主要侧重于已下三个方面:注重开展教育法学微观研究课题;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研究热潮,促进教育法学的普及与提高;成立有关学术团体,提高教育法学研究水平。了解这些发展趋向也将有利于学校相关活动的展开。

马克思之以理论一直强调实事求是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为进一步突显教育法学的意义,我将结合实际事例进行剖析:

例如,1998年3月20日,星期五,黑龙江勃利县新起小学。一名叫王贺的小学生在教室见到一条金项链后,发扬“拾金不昧”的精神将项链交给老师,而老师却谎称这是一条镀金的假项链就将其占为己有。事发后,虽然事情的到圆满解决,项链物归原主,王贺也被评为三好学生,一向想受人敬仰的老师的不正行为却给这颗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永恒的阴影。他自己都不知道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该如何面对。

这一案例就充分说明了一个教学人员不懂教育法学,不能依法行教给社会带的严重后果,他对学生心灵的不良影响有可能是终生的。所以作为同一名合格的教学工作者应认真总结、体会上述中归纳的教育法学知识,为自己的学生做出表率。

二、教育法制

教育法制是国家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法制的存在与其它所有制度一样有它存在的社会基础,即社会整体法制建设水平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教育资源的合理整合与配置;教教育观念现代化;全体公民具有较高的教育法律的意识。

例如,1999年9月6日上午,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北喇喇地村小学发生重大集体中毒事件,师生共有150多人出现中毒症状,被送医院救治。那是星期一,是该校例行召开全体师生大会的日子,大约从8点10分开始,该校陆续有学生和老师出现中毒现象,送来医院检查后发现是“砷化氢中毒”,经相关部门调查发现,原来是北喇喇地村小学周围的小冶炼厂在冶炼铜、铝、铅、锡等有色金属中挥发出的砷和硫等有毒气体所致。

在该案中的小冶炼厂本应是被国家明令禁止,但由于“小冶炼”在该县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一直被当地政府所“默许”。试问在经济发展与师生安全两者间孰轻孰重,难道当地政府不该为此事件负责吗?针对这个事故,很显然责任不在校方,当地主管部门、环境监察部门等没有严厉治理清查违法小冶炼,从而致使空气里有毒气体严重超标,造成严重的影响。但学校也不是可以完全置身事外,学校也要起到监管的作用,毕竟校园也算是学生的避风港湾,学校也理应为学生维持一个至少安全的学习生活场所。依据教育法制的相关规定,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对教育执法负有一定的职责,要及时纠正教育违法活动。

由此,我们应该的出两个重要结论:一是教育法制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地位重大,如果没有健全的教育法制,师生的合法利益将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其后果之严重,甚至可能危及其生命安全;二是我国的教育法制现今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深入的贯彻。这就要求我国在健全教育法制事业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三、教育立法

教育法制的首要工作是教育立法,教育立法的质量又直接影响着教育法规的实施程度,影响教育法规的权威性和实施效果。特别要注意的是,处于教育法学学科深入发展时期我们尤应重视教育立法的科学性。法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产物,要做到科学化就必须符合两个标准:是否符合教育规律,是否具有可行性。而其制约因素在于:教育立法科学化受国家主要方针政策的制约;教育立法科学化受人们对教育规律认识程度的制约;受社会物质条件的制约。而我们要实现立法科学就要建立科学民主的教育立法机制;就要依法清理修改现行教育法制、法规和规章,维护教育法制的统一;就要加快制定、实践迫切需要的教育法律,建立完善的、科学的教育法律体系。

例如,2005年9月1日,是广州增城市新镇联安村材育小学开学的日子,这一天,学生家长不仅要带孩子交纳学费进行注册,还要“义务”向学校缴纳几十到上百公斤的木材,这在该村已经竟形成了一个传统,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学校的这一行为越来越受到家长的反对,觉得这样给家听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负担,同时认为自己没有这样的义务,而校方则认为学校财政自己支付不起学校用柴,且交柴从三年级开始交起,四年级每人交50公斤,五年级每人交75公斤,六年级每人交100公斤,若不愿交柴家长可以以每50公斤10元的现金抵交木柴,校长觉得也是在按规矩办事,学校经济有困难,自己也很无奈。

如上述案例属于教学工作中的棘手事件,从事件的主客方和学校的角度理解,双方的观点都各有道理,这时该如何判定就成了一个问题。很明显校方的这一制度是不合理的,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但要推翻校方的这一观点则必须要在教育立法中建立完善的立法制度,有严谨的态度,考虑到社会的方方面是法律能在现实社会中做到行之有效。

总记

教育法学是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它由一系列的相关知识构成了一个整体。如教育法学是框架、是理论指导;教育法制是教育法学的具体实施,而教育立法则保障了二者的现实可行性,凸显了其法律强制性,它们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所以也应有所阐释,对它们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我们对实际问题的合法处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更投入的学习,是自己对教育法学有系统、清晰的认识,使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对实际问题能有更好的见解和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读守望教育有感 篇9

作者 亓义

最近有幸阅读了刘昌晓的《守望书香》这一本书。

在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学校要求每个老师要到图书馆借阅书籍,并且撰写读书笔记。这是一个促进自我提升的很难的机会,住在同楼的同事在这天下午就约着我们到学校的图书室进行借阅。世界读书日的读书活动举行所以图书馆借阅图书的老师们很多,所以我们到达图书馆时可以借阅的图书已经不多了。当我看到《守望书香》这本书时,我就在思考从大学毕业以来能够静下心来好好看一本的时间已经少之又少了,所以我会好好珍惜这次学校给我创造的氛围。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曾记得,我特别的喜欢去各个地方旅游,每逢假期或者周末休息都希望能够去感受外面不同的世界、看不同的风景、接触不同的人群、体验不同的生活,有可能我只是理解了一部分的内容,以后也要加强书本知识的学习。也有俗话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守望书香》这本书通过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来揭示对于教师而言,学习是基础。而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阅读是根基。很久没有能够静静地在一本书的海洋里面徜徉,享受静心阅读的乐趣。活到老,学到老。尤其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必须要做到的。只有教育第一线的人民教师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在学生面前起到示范性的作用并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努力建成书香校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受益终身。

九年级学生读守望的距离有感 篇10

守望的距离有感

“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无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们无法向别人甚至向自己说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的。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同一个圣地。作为有灵魂的存在物,人的伟大和悲壮尽在于此了。” 只读过周国平的一本书,叫做《何来何往》。在此之前,在豆瓣上看过一些关于《灵魂只能独行》零星的书评和笔记。当时对这样的一句话印象很深:“黑暗之中我们并肩行走,彼此独立,又彼此相依。无惧无惊,无怨无悔,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后来在读《何来何往》的过程中发现了和这句话意义很相近的一段话(即第一段引用的话)。而且前几天去图书馆随便翻了他的几本书,发现书与书间有相当部分是雷同的。但如果把他仅作为一个哲学家来看的话,周老师在把文学方面已经很成功了。他已经尽可能的把哲学用直白的、比较文艺化的、适合大众阅读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人读起来少了很多枯燥与晦涩。我想对于大多数想通过阅读几本哲学方面的作品来增加一些人生厚度的人来说,他们会选择《灵魂只能独行》而不是《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或者《存在与虚无》。

他还有一本叫做《各自的朝圣路》的书。我一直觉得这个题目和《灵魂只能独行》有些什么联系。 在一些个辗转反侧的夜里,这两个关于灵魂和道路的命题一次次的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难以入眠。尽管答案已存在于题目表面:要独立的、自顾自的、带着孤独去寻找那条只存在于内心深处的神圣道路,才能得到自己梦想的东西。我相信许多人都有能力独自摸索出这个浅显的道理,尤其是那些已经找到那条通向实现梦想大道上的人。

可是现实生活中,如果你去做一个关于梦想的抽样调查的话,我想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处在迷茫中的,即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更别提为梦想而奋斗了。他们只是和许多人走在同一条大家都不知道通往哪的宽敞的路上。因为有许多人,假使前方有危险而不幸自己也遭遇了不测,看到别人同样凄惨的命运会给他们带来许多安慰,许多哲人都说过这样相似的话:缓解痛苦的最好办法就是想着那些受着同样痛苦的人。还有一部分人隐约知道该走向哪条路,却不敢轻易去尝试。因为每一条路看起来都异常崎岖和漫长,人们必须为自己的草率和冲动付出代价,所以他们也处于彷徨和痛苦中,而且甚于前一种人。就好像那首诗说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就在你面前,而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有少部分人是已经独行在路上了的,这条路或许不是他们自己试探出来的,他们中有些人也许还不知道自己有多幸福,但他们最终会知道的。他们终有一天会懂得感恩,感谢上苍,感谢父母,感谢把他们引入这一道路上的一切。

我认为要让灵魂独自走上这条朝圣路需要相当的运气,也可以将其称为天意。幸运的人很快就会发现那条对于自己来说正确的路,运气差点的就只能一边鼓舞自己“尽人事,听天命”一边继续尝试了。但如果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应该是他们孩童时期的引导者,尤其是父母。对于对这个尘世还一无所知的孩子,父母是最好的引路人,一个明智成功的父母也许会首先考虑遗传因素,然后将其与孩子的性格特点相结合,再给孩子指出一条比较接近理想的道路,让他们少了许多或许不必要的尝试,从而缩短了实现理想的时间。然而拥有这样的父母归根结底也是好运气的一种。人生短暂,白衣苍狗,有些人终其一生都会在内心的挣扎和痛苦的抉择的纠缠中度过。但这种人是值得尊敬的,他们就好像直面惨淡人生的勇士,哪怕最终得不到俗世的认可。

许多年来,也曾试探着走过几条路,但都浅尝辄止,最终无功而返。许多年后,每当想起那些最宝贵的童年时光,我都会问自己,如果当时坚持下来了,那现在的我会是什么样子?但那只是如果,但人生没有如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慢慢的,我发现我开始疲于尝试,或许是累了,或许是到了这样一个注定会茫然的年龄。我觉得我的周围除了一片迷茫什么也看不见,我觉得我失去了一切,我觉得我彻彻底底的迷路了。虽然一直牢记着这样的话: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得到的时候。虽然也看见别人这样写到过:你不会找到路,直到你迷路的那一天。

“式微、式微,胡不归?可是我连回去的路都记不得了。此时的我已深陷堕落的泥潭,在痛苦迷茫之间苦苦挣扎,dota成了我的麻醉剂,让我还可以沉醉在为自己编织的谎言里,妄想着有一天能将dota作为自己的职业。尽管我深知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有些爱好不能称之为爱好,这一点直至今日我才渐渐懂得。一眼能看到终点的路我们不要去走,明知是徒劳无功的事不要去做。大二寒假在没日没夜苦练dota的休息间隙,我完整的读完了一本《心经述议笔录》。在开学的前一晚我鬼使神差的在qq上发了个状态:再见,dota。于是直到今天我没再打过一次dota,这是近几年来我觉得挺神奇的一件事。但是那段有dota陪伴的日子,却是一段幸福与痛苦交织的复杂时光。记得那时我会赋予其中每一个人物特殊的意义,让他们栩栩如生的存在于我的脑海里,我甚至一度爱它如恋人。时至今日,我也时常会想起它,想那些静静躺在文件夹里的replay记录我一次次的“辉煌”,想念我最喜欢的奈门摩尔。从《心经》开始逐渐重拾读书的爱好。心里的那份负罪感和躁动也随之慢慢的平息下来。但四周还是一片雾茫茫,迷茫依旧没有散去。佛法接触了一些,但除了让我平静下来,并没有为我拨开迷雾。在旅行早已成为陈词滥调的今天,我开始偶尔出去走走,因为觉得这来自己实在太闭塞了。不奢求也不相信什么“间隔年”,我只是想走走。但是脚永远不能代替心灵走路,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大半个中国走过,依旧分不清方向,但是心态里乐观的成分却增添了不少,这让我有继续尝试的勇气。虽然同意一些关于悲观论的一些宗教或是哲学观点。)对叔本华的“人生是由痛苦和无聊组成的”理论深表赞同,也对佛陀的教诲“诸漏皆苦”深信不疑。但是对于资质平庸的我们来说,当乐观来袭时,还是会不自主的嘴角上扬,内心洒满阳光。带着久违的笑容,再一次开始在迷雾中探索。在偶尔夜不能寐的日子,默念一段揭,尽量让自己沉静下来,以更好的姿态迎接第二天的朝阳。 不懂耶稣,却也祈祷。不拜佛祖,但也读经。不信真主,仍有颗朝圣的心。前方的路依然影影绰绰,但“维以不永伤”的日子却已经一去不返。生而为人,何尝不是一种幸福。既然前世那么虚无,来生又那么缥缈,那就紧紧抓住当下的每一天吧。灵魂只能独行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或许每个人的解脱之道都存在于内心最深处,耐心的等待着最终被发现的一天。

守望的距离

曾经爱上了夜空中翩跹的孔明灯,看它们仿佛米白色的小花从天使的手指间散落,在冰样的天空中无声地霰雪似地飘扬,美得空灵,美得澄澈。但当一个点燃的孔明灯近在我的眼前,粗制的纸罩和一块小小的方蜡烛,那摇曳的烛光微弱渺茫,吹口气就会灭了,散了吧。我心里又生起一种说不清的落寞。

后来我想,孔明灯是对的,它那美丽的姿影就该只属于那遥远广阔的夜幕,好避开凡尘纷扰,与星星的清辉相伴相守。大家都欣赏远点的一枝清兰,都爱雨巷中款款走来的丁香女孩,都触动于远行的亲友踽踽离去的背影。这样一种朦胧而可望不可即的美,往往更容易拔动人们心中的琴弦。其实,对于美,远远欣赏就够了。一定的距离不仅给了我们想象思慕的空间,也是对美本身的一种尊重和珍惜。

那些翩飞的大蝴蝶不也是如此吗?退回更适宜自己生存的深洞,拒绝不速之客的烦扰。它们珍爱自我,寻求适宜环境的本能,恰恰维护了美的尊严,增添了美的神秘。

人们都怀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心,对于喜爱的总想一探究竟。这样的好奇心引领我们去揭开美神秘的面纱。然而,如果缺乏一定科学的认识和了解,好奇心不仅不会带领我们走近美,反而让原本脆弱的美本身消退或离开。对蝴蝶的习性不了解而点燃了的一支小小的蜡烛如一粒不和谐的石子掷入这美丽的生灵波澜不惊的生活湖面。我们无意的接近最终成了一种谁也不曾料到的伤害。美成了一个破碎的玻璃饰物,那些碎片,也割痛了我们的双手。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一份关怀和欣赏美的心情,而是不懂得如何守住那一份美。川端康成说:“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未眠。”我们确实需要怀有一份美好的情愫,静静聆听一朵花开的声音,让自己柔和的目光成为经过深沉思虑后发自心底的呵护和润物无声的细节之爱。这是把握了一定距离的对美冷静而深沉的爱。而那些鲁莽者的接近,则往往扼杀了美的萌芽,惊走了翩飞的彩蝶。

何必寻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只用温柔的目光去守护,一朵水莲的不胜娇羞。没有小楫轻舟,亦可梦入芙蓉浦。

《守望的距离》读后感

在我这个年纪,读周国平的文章应该不算晚吧。在看遍了郭敬明的小说,朱自清的散文,再来唨嚼下周国平的哲理也未尝不可。有人说: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带着一时的好奇,寒假的空暇时间,便着手读起他的文章。

有很多人拥有自己的看法,但是结出的硕果却并不是很多,真正有独立的哲学思考,有生动的东西也并不是很多,但无疑周国平算是一位代表人文精神的学者,这位学者既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诗人,他用散文的笔调写他的哲学思考,用哲学思考来贯穿他的文学写作。

初识他的文章是一篇名为《生命本来没有名字》的文章,当我看到这个题目时,眼前便一亮,感觉很新鲜,文章充满浓郁的诗意与馥郁的哲理,无一不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感悟,那是对哲理的深刻诠释。从那时起,我便记住了他的名字。或许,正如他说的“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此时,“周国平”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三个汉字了,他的哲理让人回味无穷。

《守望的距离》记载了作者十余年的岁月点滴,无论是对爱的理解还是人生的追求都显现了独到的见解。但作为一个哲学诗人,周国平写下的格言使我最为感同深受。何为格言?格言不过是天神们私下议论人类隐情的悄悄话,却被智者偷听到了罢了。周国平这样读解自己的格言:我从不奢望写出能被人广泛引用的格言,而只不过随手写下自己的点滴人生感想罢了。

在这里,摘录下几句我自认为不错的格言。“我走在自己的路上了。成功与失败、幸福与苦难都已经降为非常次要的东西。最重要的东西是这条路本身。”;“只有聪明人才能写出好格言,但只读格言的人却是傻瓜”。但这并不意味他的话句句属经典。正如:“我所厌恶的人,如果不肯下地狱,就让他们上天堂吧,只要不在我眼前就行。”我觉得讨厌一个人本身没有错,但是讨厌别人,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控制他们。

你并不能要求别人为你作些什么,就算你很讨厌他,只要我们自己做的够好,又何必去理睬那些使你难过的人呢?真正的仇人是自己,让我们少一分恨意,多一分宽容。即使那个讨厌的人纠缠着你,对你而言仍是隐形无形的。这只是我的一些不够成熟的看法,不够完善,但每个人不就是在分分秒秒的争论中长大的吗?

我相信:真正的作家,应该是为自己写作而活,如果只是贪图物质利益,那就太可悲了。因而,我很欣赏周国平说的“一个人唯有真正为自己写作,他的作品才会有比较长久的生命力。”

《守望的距离》读后感

“守望者”的职责是,与时代潮流保持适当的距离,守护人生的那些永恒的价值,瞭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 ——摘自《守望的距离》

这个暑假,一本《守望的距离》让我的精神得到升华。这是一本需要用心灵阅读的书,一本可以引领你的人生的书。

美,源于距离。 人生,源于哲学。

或许我们不明白存在的价值;或许我们不明白人生的含义;亦或许,我们不明白渺小的自己到底有何存在的意义……

你感叹,我们不过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尘埃!我哀怨,我们太过于渺小,所作所为不过是一些庸俗的不必!

这是关于无聊与寂寞的话题,许多平凡人,包括我,时常会感到寂寞,感到孤独。其实是自己的精神空虚,内心的孤独,对生活的向往不是那么的有欲望,其实是自己对生活的不热爱,不重视。我们不懂得发现生活中的美,缺少自身的一种精神价值以及精神家园。我们失去精神价值的生活,在这个喧哗的世界,迷失了自我。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都应该有一个自足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安全的场所,其中珍藏着你最珍贵的宝物,任何灾祸都不能侵犯它。”又有多少人认知到这点,宁愿尘封的精神世界。应该不要让琐屑的生活淹没自己,不要失去自己,尤其是不要失去精神家园,一个人拥有了精神家园,他就拥有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要数我最喜欢的,就是第十辑——《人生寓言》。“人生就是一个从一而终的女人,你不妨尽自己的力量打扮她,引导她,但是,不管她终于成个什么样子,你好歹得爱她。”简短的语言,却铿锵有力,不缓不急地告诉你,不论人生是怎样的坎坷,或是怎样的乏味,你至少得热爱自己的人生,热爱自己的生活。共26篇寓言,谈尽了人生。悲观的人生态度,是我们最应该鄙弃的,因为也有人生不能掌控的事。而在我们的人生中,还有一种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便是高于一切的豁达胸怀。我们不妨眷恋生命,执著人生,这样一种执著有悲观垫底。有悲观垫底的执著,实际上是一种超脱。

读《守望的距离》,领悟人生哲学。以守望的姿态来面对生活、面对人生,应该是一件幸福的事。因为守望中含着期待,而这种期待是不浮躁、是踏实、是宁静、是信心十足。读周国平的书,我的心变得轻松,思想变得澄澈,对生活有了更新更积极的理解……

读《守望的距离》,仿佛觉得自己似乎成熟了很多,如今再回想这本书的名字,守望的距离,别有内涵啊。这守望的意义在于等待幸福与快乐,但是不是焦急地去等待,而是耐心地等待。希望有一天,我守望的幸福与快乐能来到我身边。

上一篇:2023-2024第一学网络研修方案下一篇:光栅物理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