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及红色旅游活动总结

2024-06-03

社会实践及红色旅游活动总结(精选13篇)

社会实践及红色旅游活动总结 篇1

在得知要做社会实践活动后,我们小组第一时间聚集到一起,讨论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考虑到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决定以自身实践感受加之宣传调研的方式来完成此次实践。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上,我们比较深入地了解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国情和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同时也考虑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小组选择以一次爱国教育之行来切身了解中国的过去,切身地体会中国现在建设成就的来之不易,同时也做好爱国主义精神的现状调研和宣传。考虑到地理和可行性,我们最终选择旅顺作为红色之行的目的地。

总的来说我们的实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参观旅顺的主要红色景点。首先,我们参观了万忠墓。旅顺万忠墓纪念馆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九三路,是为纪念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惨遭日军杀害的近2万名中国同胞而于中日甲午战争100周年之际新建的。该馆主要分为基本陈列内容包括“甲午战争前的旅顺口”、“甲午战争与旅顺口的陷落”、“震惊中外的旅顺惨案”、“旅顺万忠墓”四部分。整个陈列真实地反映了中日甲午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在旅顺制造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的罪恶行径,时刻提醒着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在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下痛苦的呻吟与哀嚎。落后的清王朝用血的教训和耻辱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被他国肆意践踏和凌辱。

之后,我们游览了旅顺军港。旅顺军港始建清代,其实早在明代旅顺就设有水师营,由此出海巡哨,随着帝国主义不断侵入黄渤沿海。为加强旅顺口海上防务,从1880年至1890年10年间,清政府命北洋大臣李鸿章筹建北洋水师,经营旅顺港。在旅顺征民大扩航道,疏浚港湾、填海、筑炮台、建港池,使旅顺口成为当时世界闻名的军事要塞,并为五大军港之一。至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在旅顺只经营了16年,随后的几十年由日俄分别侵占,1955年4月15日,中苏举行旅顺军港交接仪式,从4月16日起旅顺军港的防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掌管。,现做为北海舰队的一处训练基地,西港正在进行扩建之中。中国的第一艘航母从这里出发驶向大海。我们无缘窥其真容,但岸上先进的现代化武器和静静浮在海面上崭新的军舰告诉我们:唯有强大才能保卫国家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才能保卫名族的尊严和荣誉,才能保卫人民的生命和安全。然后,我们向旅游者和行人发放了社会实践的调查问卷。

社会实践及红色旅游活动总结 篇2

自20世纪以来, 中国旅游市场迅速发展, 红色旅游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学者们对红色旅游的研究也迈入了一个新的研究阶段。现在旅游市场面临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经济最大化的双重要求, 迫切需要有一条和谐发展的道路, 在外部环境和自身成长需求的双重因素驱动下, 共生理论被学者从生物学领域引入到旅游的行业, 与红色旅游的结合更是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评价旅游共生发展的研究还是比较少, 所以本文通过对红色旅游、红色旅游共生及红色旅游共生绩效的发展和机理进行述评, 以期能够为其他学者提供一个参考。

2 概念

2.1 红色旅游

根据2004年12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纲要》对红色旅游进行定义, 认为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 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 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此概念对红色旅游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包括旅游活动、活动特点、吸引物旅游影响、旅游的意义等方面, 受到研究红色旅游学者广为认同。很多学者在提出此类概念时, 都是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深化, 扩充。如张勇刚和游细斌提出红色旅游是指以“追求人类民主、独立公平的正义事业的各国革命党的纪念地、纪念物, 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历史遗迹为吸引物, 组织接待各国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的旅游活动”[1]。

2.2 红色旅游共生

“共生” (Symbiosis) 被德国真菌生物学家安东.德贝里首次在1879年提出, 再由范明特·布克纳发展完善, 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共生理论。20世纪之后, 共生理论逐渐被引入到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共生概念有一种普遍的说法———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 协同与合作是共生的本质, 通过合作性竞争实现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促进[2]。旅游共生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 旅游地区内和区际间出于对整个 (或局部) 市场的预期目标和总体经营目标的意愿而采取的一种合作的经营方式[3], 它的基本内涵是指各个旅游共生单元, 包括产业内产业外等, 在旅游市场这一共生界面中共同发展, 寻求各方的共存和互惠共赢, 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根本目的是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使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红色旅游共生的概念在学术界还没有人正式提出, 作者根据前人的研究提出自己的想法, 红色旅游共生是指在红色旅游市场环境下, 红色旅游地区内和区际间为促进整个 (或局部) 的发展, 实现市场总体目标, 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使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一种合作的经营方式。

2.3 红色旅游绩效

“绩效”一词来源于管理学, 其解释包括“成绩;成效”[4]、“功业;成绩”、“效果;功用”[5]。在我国学术研究中, “绩效”基本都以组合词形式出现, 包括管理绩效、工作绩效、生态绩效、绩效考核等[6]。随着旅游研究的发展, 相关的“绩效”问题也逐渐成为研究重点。一些研究者并未对“绩效”进行严格的概念界定, 认为绩效主要指效果、成效。另外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对“绩效”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但是只是少量的从研究空间上来概括。结合相关研究, 作者认为“绩效”应为“成绩、效果”之意, 是对过去某个时间段针对某一问题在采取一定措施后所表现出的结果或效果。

红色旅游绩效的概念还没有被正式提出, 但是学者根据自身研究的不同, 对不同的红色旅游绩效进行了阐述, 如李亚钦提出红色旅游景区组织绩效是指红色旅游景区在一定的时期内达到特定发展目标的程度以及所取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7]。方世敏和曹红春提出红色旅游经营管理的绩效, 是指在红色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过程中, 所取得的满足社会各种需求的有效产出, 它主要是运用数学统计和运筹学的方法, 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 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 按照一定的程序, 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 红色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有效产出做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8]。

3 发展历程

3.1 红色旅游

通过对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的整理, 截止至2013年底。以“红色旅游”为关键字搜索出7661篇文献, 如表1所示, 反映学术界对红色旅游研究的规律。红色旅游研究以2005年为界, 此前研究红色旅游的成果非常少, 自2005年起, 人们对研究红色旅游进入了一个发展期, 甚至没有很明显的起步期, 就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段。2000年以前都是非常少的, 研究成果寥寥无几, 到2001~2004年才有所增多, 到2005年红色旅游的研究迅速升温, 每年都是到达600篇以上的数量。

本文根据学者对红色旅游研究的成果数量和内容对红色旅游发展进行分段研究, 并提出了每段的特征。

3.1.1 萌芽时期 (1984~1999年)

在这个阶段, 学者对红色旅游的研究还没有正式提出, 只有少许几个在研究其他行业中提到红色旅游这个词, 没有对红色旅游内涵进行研究, 又或者在研究旅游资源中有提到这类文化旅游, 如李坚诚在研究井冈山市和宁冈县的旅游开发中就提出了“再现红色政权革命胜迹, 开发绿色天地自然风光”的理念[9]。

3.1.2 过渡时期 (2000~2004年)

2000年之后, “红色旅游”的概念被正式提出, 张敏和诸新民在中国旅游报正式提出红色旅游这个概念, 这是学术界第一次有人提出红色旅游一词, 此后人们开始关注红色旅游的发展。这个阶段, 学者们纷纷对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未来的发展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在过渡时期, 以江西红色旅游区的研究为主, 研究者对红色旅游的研究发展也展开了序幕。

3.1.3 发展时期 (2005~2013年)

2005年后红色旅游研究进入了高潮, 在这个阶段, 学者们继续对红色旅游进行深入的研究, 与过渡时期的简单探索相比, 发展阶段学者对红色旅游的研究内容更加的丰富, 涉及的行业也较多, 具体有以下几点:第一, 研究红色旅游的现状和问题, 如余凤龙、陆林、陈志永和李育等对红色旅游的现状和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认为红色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 红色旅游的发展大有前途, 但是又存在许多的问题, 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究[10]。第二, 怎么样进行红色旅游的发展, 提出了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如王亚娟和黄远水对在红色旅游发展之初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归纳, 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1]。第三, 红色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 发展阶段学者认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红色旅游发展的文化就会有不同的发展模式, 有些学者对整个红色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探索, 有些学者针对不同的地区发展形势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的探讨, 如毕剑通过对我国大量红色旅游实例、事例的分析和总结, 概括出我国红色旅游开发的几种常见模式:红绿结合模式、红古结合模式、红色演出模式、博物馆模式、旅游节庆模式、红色主题公园模式、体验参与模式[12]。第三, 红色旅游的产品和资源的开发提出了想法, 如何开发红色旅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研究红色旅游的过程中, 学者也对红色旅游的资源的开发和产品的设计也提出了一些看法, 如戴欣欣对井冈山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包括开发原则、开发方式、红色旅游产品创新开发途径、旅游产品开发的保障体系等4个方面[13]。

3.2 红色旅游共生

以“红色旅游”+“共生”为关键词,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搜索, 笔者发现学者对红色旅游共生的研究从2004~2013年底, 仅仅只有21篇, 数量很少, 如表2。目前红色旅游研究虽然较多, 但是共生的理念引入旅游研究时间较短, 红色旅游与共生概念的结合也只是处于萌芽的阶段。

本文根据学者对红色旅游共生研究的成果数量和内容对萌芽阶段的特征进行分析:2004~2009年期间, 学者们只是在对红色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提到了共生的一词, 认为可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和谐共生的发展, 如杨效忠和王庆斌等在研究皖西红色旅游发展中就提出独立型、共生型和依托型三类A级红色景区创建模式, 梳理了红色旅游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资源的保护方式和保护体系[14]。但是没有对红色旅游概念进行阐述, 2010年后, 共生的理念被广泛的运用到旅游行业, 红色旅游共生的相关研究也继续发展, 共生已经在旅游界进行了明显的阐述, 但是红色旅游共生的机理还是没有明确的研究, 但是在旅游共生研究的基础上, 红色旅游共生的研究也有其自身的成果, 有些学者利用共生理念对红色旅游的资源整合、区域的构建、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 如何海斌和王荣林利用共生理论, 分析长治市红色旅游资源整合的可行性, 提出红色旅游资源整合的三个层面, 即同质共生层、异质共生层与外部竞合层[15];叶甬渝结合自然界的共生理论分析川渝两地红色旅游共生的条件, 并基于共生理论提出发展川渝两地红色旅游共生的对策[16];高科和刘海洋通过对共生理论和红色旅游的研究回顾, 从产业、区域、产品、管理、利益、文化等6个方面构建了红色旅游的共生发展模式, 并提出了吉林省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路径[17]。

3.3 红色旅游绩效

以“红色旅游”+“绩效”为关键词,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搜索, 作者发现学者对红色旅游绩效的研究从2007~2013年底, 仅仅只有16篇, 数量很少, 如表3。红色旅游与绩效的研究处于萌芽的阶段。

本文根据学者对红色旅游绩效研究的成果数量和内容对萌芽阶段的特征进行分析:这个阶段主要以研究湘潭为主, 学者们对红色旅游绩效进行探讨, 曹红春在研究国内外关于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文献的基础上, 试图将服务质量理论应用到红色旅游景区中, 通过实证研究, 探讨期望服务水平、感知服务绩效以及两者之间的差距与景区顾客即游客满意度的关系, 并构建研究模型, 从而为红色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者制定措施改善服务质量提供建议、对策[18];邹艳基于功能视角, 运用模糊数学模型和层次分析法, 从绩效评价出发, 对红色旅游节事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19];阎友兵和殷建立基于社区居民视角, 从政治、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构建含有13个测量指标的红色旅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各指标权重, 并对韶山展开实证分析[20]。

4 旅游共生的研究内容

26年来, 我国旅游共生研究内容丰富, 多样, 本文通过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后整理得出, 至今为止我国对旅游共生的相关研究内容大概可以归纳为理论研究、热点问题讨论以及个案研究3个方面。

4.1 旅游共生的理论研究

4.1.1 关于旅游共生的内涵

对共生概念做出明确的界定和定义, 是研究共生问题的基础之一。共生理论 (Symbiosis Theory) 最先发展于生物学领域, 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对共生进行明确的定义:共生是相互性活体营养性联系, 是一起生活生物体某种程度的永久性物质联系。200多年前, 经济学家也发现现实经济中也存在共生的现象, 时至今日, 共生理论的研究也渗透到其他各领域, 但不同的领域对共生的界定也不同。就旅游行业而言, 由于迄今为止学者们在实际研究中运用“共生”概念的目的各有不同, 所以“共生”一词的定义众说纷纭, 但目前学者们对“共生”的定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共生的“三要素” (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 对旅游“共生”进行界定, 认为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 通过共生介质和共生界面形成的具有一定形式的关系, 如《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 (吴泓、顾朝林, 2004) 、《闽台旅游合作的共生模式研究》 (张健华、陈秋华、余建辉, 2008) 等。二是认为共生内涵包括同质共生和异质共生两个层面, 如《共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钟俊, 2001)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互动型红色旅游区的构建》 (黄细嘉、邹晓瑛, 2010) 等。

4.1.2 关于共生的“三要素”

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是共生的三个基本的要素, 学者们对旅游共生的探究都是从这三个要素着手。班倩倩 (2013) 对长江三峡旅游景区共生空间结构的要素进行了阐述, 从共生单元, 共生模式, 共生度三个方面进行了适用性研究的分析[21]。唐仲霞、马耀峰和魏颖 (2012) 对青海和西藏两个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关系进行研究[22]。陈玉涛 (2011) 对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的共生模式进行探索。[23]。孙长青和孙冬玲 (2012) 选取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的旅游资源、人均GDP、人均旅游产出、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四个参数作为共生单元的质参量, 选取理念、活动、视觉三个参数作为共生单元的象参量, 对其进行共生单元的定性、定量分析[24]。黄细嘉和邹晓瑛 (2010) 以江西南昌地区为例, 研究城乡互动型红色旅游区的理想共生模式, 对构建互动合作共生模式的城乡红色旅游区进行探讨[25]。共生研究发展至今, 学者们对共生模式的相关研究是最多的, 共生单元的研究没有单独的研究, 许多成果也只是作为一些模式研究中的一部分或者是其他研究竞合机制中的一部分, 单纯研究共生环境几乎是没有, 仅仅少数只是在文章中有所提及, 如朱德亮和张瑾 (2012) 在研究影视型主题公园旅游开发“共生”模式中, 以无锡影视基地为例分析了旅游开发的共生环境[26]。

4.2 旅游共生研究的热点问题

有关近年来旅游共生研究的热点问题, 作者通过近期学者对旅游共生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发现, 旅游共生的相关研究内容复杂, 多样, 杂乱, 研究的热点较多, 如区域旅游、乡村旅游、旅游共生空间结构、旅游共生机制、古村落旅游共生、利益相关者共生、旅游与环境共生等都是学者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近期学者对旅游共生的研究成果, 选择目前几个比较热点的问题进行分析, 如下所示:

4.2.1 区域旅游共生问题

目前区域旅游对产业发展的融合和对经济的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地位不断得到强化, 因此区域旅游在学术界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自20世纪80年代学者引入共生理论, 作为旅游同质共生研究类型的一种———区域旅游合作一直是旅游研究的重点, 近期学者们对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探讨较多。王东红 (2009) 打破前人仅从经济学角度诠释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惯例, 在共生理论的视角下对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进行了探讨研究[27]。在探讨如何实现区域旅游发展、区域旅游共生均衡的最理想状态, 袁尧青和文红 (2011) 认为其措施与途径主要有:强化区域旅游共生单元合理分工;整合区域旅游共生单元品牌与形象, 共拓市场, 提高整体吸引力;加强共同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激发区域旅游发展创新, 强化区域旅游整合机制;完善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网络, 完善旅游发展调控机制。为了解决由于“政区分割”产生的旅游发展问题[28]。张慧霞和刘斯文 (2006) 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为例, 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点、线、面合作模式, 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促进该地区旅游共同发展[29]。

4.2.2 乡村旅游共生问题

现在人口从乡村涌入城市成为一种趋势, 导致我国城市人口众多, 虽然城市资源丰富但是毕竟人均占有资源较少, 为了减轻城市压力, 也为了提高农村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水平, 乡村旅游成为现在人们关注的热点, 但是如何发展乡村旅游, 学者们煞费苦心寻求多种解决之道, 如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近几年研究者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共生”研究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邹统钎, 陈序桄 (2006) 考虑乡村旅游的实际情况, 针对外来经营者和本土经营者之间的矛盾, 提出乡村社区和外来企业“双赢”的经营者共生模式, 主要包括共享机制、协调机制、一体化机制[30]。易开刚和俞富强 (2010) 基于共生视角, 针对“农家乐”经营不规范、卫生不达标、服务质量欠缺等问题, 对“农家乐”的经营模式进行分析, 提出“股份+合作社”式的“农家乐”新型经营模式。

4.2.3 旅游共生空间结构的问题

班倩倩 (2013) 以旅游景区和节点城市为基本共生单元, 以水陆空交通网络为共生界面, 对旅游共生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 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长江三峡旅游景区共生空间结构演变过程, 分为4个阶段:发展初期 (1992~1997) 、发展期 (1997~2003) 、成长期 (2003~2009) 、后三峡旅游时代 (2009年以后) , 此外对旅游共生空间结构形成原因进行探索, 认为主要有自然演化, 发展干预两个因素。陈志军 (2008) 分析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理论及区域旅游系统的内部形态结构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 并将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划分为点状模式、放射模式、凝聚模式和扩展模式4种类型。牟红和雷子珺 (2013) 对旅游共生的空间结构成因有类似的想法,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原生轴、共生廊、构造带、基底圈在内的长江三峡旅游共生空间时序结构, 并根据空间共生要求, 以强化共生边界为目的, 构建了长江三峡“点-轴-圈-网”的旅游共生空间要素结构[31]。

4.2.4 古村落旅游共生问题

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 而非物质遗产大部分都存在于一些偏远的古村落群中, 所以有关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赵红莉 (2013) 为了解决下梅古村落旅游发展存在的资金短缺、开发商与村民利益冲突等问题, 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出共生模式来实现该区的可持续发展, 并提出一体化共生是古村落旅游利益相关者共生的理想组织模式[32]。毛长义、张述林和田万顷 (2012) 为了更有针对性的开发各类型古镇旅游, 根据现实条件等方面的差异, 提炼出3种基于区域共生的古镇旅游发展驱动模式, 即城市居民游憩需求驱动下的“古镇-城市”共生模式、旅游热点 (线) 带动下的“古镇 (村) -景区”共生模式和旅游良性竞合下的“古镇 (村) -古镇 (村) ”共生模式, 然后探究各类型古镇与区域的共生特征、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和驱动策略。以重庆1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为例, 通过区域特征、区域格局分析, 分成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渝东南等3种空间类型, 从区域共生视角分别深入探讨了各类古镇旅游驱动发展对策[33]。刘仕瑶 (2012) 明确的提出近年我国的古村落是旅游开发的热点, 还以贵州青岩古镇为例,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对当前古村落旅游开发所面临的矛盾进行探讨, 并提出了建立保护式开发的途径, 以促进旅游开发与古村落保护的共生。

4.3 旅游共生的个案研究

旅游共生研究中利用共生理论分析案例的文章占了论文数量的很大部分,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王金伟和王士君 (2010) 以汶川地震后的四川为例, 构建包括产业共生、区域共生、管理共生、利益共生、文化共生和环境共生6个方面的黑色旅游共生模式[34]。郭文和王丽 (2008) 在理论界所公认的“无锡模式”一体化共生的基础上, 对依托管理主体的特殊性、区位及选址市场优越性、影视与旅游产业融合性及文化同存的“四位一体共生”运营模式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管理共生、产业共生、区域共生和文化共生4个方面[35]。杨桂华 (2005) 利用共生理论构建包括生态旅游的主体-生态旅游者、客体-生态旅游资源、媒体-生态旅游业和载体-生态旅游环境4个方面在内的生态旅游四维目标模式。邹统钎和陈序桄 (2006) 从共生理论入手, 将乡村旅游目的地当地经营者及外来经营者纳入共生单元范畴, 基于共生理论研究中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之“经营者共生”战略。在此基础上, 结合北京怀柔区北宅村的情况, 以鹅和鸭农庄为例, 对“分工共生”和“合作共生”两种经营者共生模式进行深入探讨[36]。

5 结语

红色旅游与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 篇3

【关键词】红色旅游 思想政治 社会实践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将教育功能与旅游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的新的旅游产品,它是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目的的旅游活动。而高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课程的教学计划、目标、内容和要求为基础,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进而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去思考与分析现实问题为主要内容,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的的多种教学方式或环节的总和,包含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藉红色旅游活动方式,使高职学生近距离的接触历史事件或人物,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去感悟史实,在参与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加深对所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独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一、红色旅游:提升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之路径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将近占到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一半,切实提升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努力提高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而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相比有较大差异,一是较复杂的生源造成的,高职学生要么从中职、职中或技校对口招收而来,少量从初中毕业生中录取而来,要么从比本科分数线低的普高毕业生中录取。生源的多样性决定了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开展。二是高职学生较低的自我认同度造成的,当下仍有相当部分人视高职为低水平层次的教育,这也严重挫伤了高职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三是高职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力度不如本科学生高造成的,高职学生更倾向从社会生活实践环节中获取知识。因此,要提升高职思政课的实效性,就有必要把思政的实践教学作为个突破口。伴随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化,广大青年学子增长见闻、感受世界的渠道和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更为贴近生活实际、贴近高职学生,和科学与知识、娱乐与趣味相结合,潜移默化并寓教于乐,才能深入人心,从而取得实效。旅游自古也是人们陶冶性情、增长学识的教育手段,红色旅游无疑成为提高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实绩的有效路径。

古人常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若充分利用旅游的趣味和娱乐功能,可将思政课乏味枯燥的学习变成生动丰富的体验。我国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红色旅游资源更是数不胜数。各地遍布的革命遗址与文物和流传的故事,诠释了先贤们的理想追求与崇高价值观,彰显了民族的优良品德和革命传统,众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因此成为关注的热点,许多旅游新线路的拓展更是将红色旅游作为宣传亮点与营销品牌。譬如嘉兴南湖作为党的诞生地,是全国人民向往的革命圣地,中国红色旅游之源。每逢“黄金周”、寒暑假与重要纪念日等旅游旺季,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均游人云集。当然,有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在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同时,亦能令教师深入准确地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进而更好的指导思政课实践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原则和方法谓之“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涵盖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对这些基本理论、观点、知识的学习,可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而“实践观点就是把握并贯彻活生生的具体的人和现实的人的观点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因此,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基本的和首要的观点,方可真正讲清楚并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进而让高职学生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成果有更准确到位的认知与体悟。通过红色旅游这一实践教学方式的开展,也能使思政课教师于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课程体系改革的宗旨,令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现实,使高职学生真切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以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成效。

二、红色旅游:拓展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之载体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中明确提到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主要是配合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理论教学而展开的,实践教学的内容无疑需紧紧地服务于两门主干课程的理论教学而调整变化,实践教学的形式也需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因此在一些高职院校涌现了基地教育、案例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但怎样的载体才是行之有效并可持续发展的,也成为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1]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学界一般认为应同时具备两要素:一是可以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原则,任务与内容;二是可以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并使两者为之互动。而当下红色旅游这一活动方式无疑充实了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作为新时期新形势下寓教于游的新课堂,是改进和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载体的红色旅游,符合新时期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需要。当下的红色旅游以“缅怀先烈、激励当代、教育后人”为目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中央及各级政府的文件精神为方向,以革命年代所遗留的标志物、纪念地及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和精神为基本内容,是思政教育工作者和高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绝佳形式。同时,红色旅游是覆盖面更广且便于操作,集当代的传媒、文化与活动载体的优点于一体。因而将革命历史和精神包括新时期的党性要求以旅游这一时尚方式传输给高职学生,必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nlc202309012133

此外,思政课实践教学采用红色旅游方式也符合教育心理学规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存在诸多问题造成教育对象心理阻抗,如教育观念陈旧,教育内容脱离实际,教育方法单一,师资队伍建设不力等。故而,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上加以创新,而红色旅游这一新型教育形式寓教于乐,结合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规律,可以实现游中学、学中游的教育效果。红色旅游迎合了广大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以旅游这一高职学生普遍喜欢进行的既时尚又具有文化品位的方式对其进行传输,将革命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资源加以整合,将革命传统教育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等内容融会贯通,结合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开放性与高职学生张扬个性、追求自我价值的普遍诉求,避免了课堂教育枯燥无味的说教和高职学生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阻抗,把传统的泛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引向了解历史、认知社会、关注现实、融入生活的体悟式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旅游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润物无声的特点,使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学生喜闻乐见与乐于参与的活动之中,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色,丰富了革命精神的内涵,能使参观者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接受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的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形象,入耳、入脑、入心。可以说红色旅游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与功能,丰富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它是时代所赋予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

三、红色旅游方式下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形式探讨

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强实践教学。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经费。”因此,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仅限于完成具体岗位工作的操作技能,更需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红色旅游无疑将有助于提升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当然,所有的高职院校都采取实地考察开展红色之旅的方式也是不切实际的,毕竟学生管理、路途远近、出行安全、经费保障都是实践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开展这一活动。如何开展好思政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无疑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课题,仍需思政课教师去破解。思政课实践教学应根据新时期高职学生的思想心理状态、情绪波动特点、行为模式特征开展有成效的实践活动,以配合理论教学,将思政课的内容真正融入到高职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做到知与行之统一。

要善用红色旅游资源,根据资源多寡及有无,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笔者建议可采用如下三种方式选择开展。一是全体学生实地考察式。如广州地区高职院根据教学目标安排选取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广州起义纪念馆或烈士陵园作目的地时,可尝试先布置思考题目或者让学生课余去收集一些史料,学生通过收集、处理、组织资料了解并从中形成自己的初步认知;在参观过程中通过聆听解说员的讲解与教师的补充介绍,带着疑问“游中学”,教师引导思辨,讨论此前初步的认识有无错漏;参观归来后利用一定的时间组织讨论反思,让学生体悟。二是部分学生假期考察式。如广州地区高职院如开展赴外省红色之旅时,可采取海选或推荐形式,确定假期每班赴相关景点考察的学生名单,根据经费安排调控好人数,采用如前所述方法引导学生做准备及参与,返校后在课堂上每班参游者做图文并茂的介绍,使其他同学感知这红色之旅。三是课堂场景再现式。如课堂开展重走红军长征路导游活动时,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根据需要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并选出组长,分配每组负责的线路;每组都要撰写导游词并找到相关图片以及当年红军发生的故事;课堂中教师负责线路间的衔接过渡介绍,每组一位同学作为导游介绍所负责线路现在和红军有关的遗址和旅游资源,可以小品的形式再现红军的故事;每组还要有同学负责所负责线路的配图与影音资料播放。活动结束由每组派出同学评选出优秀团队与最佳导游。简而言之,无论采用哪种实践教学方式,知识都不是由教师灌输形成,而是由学生通过不断体验与感悟、小结与提炼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获取。如此,不但增强了学生革命历史知识的学习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在自主与合作学习、信息与交流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和升华。

当然,这些设想需要不断实践去完善,为开展好思政课实践教学,始终要做到两点。一要科学规划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每门思政课课程都应有准确的定位和基本教学目标,应依据教学任务确定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作为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拓展,为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在设计实践教学方案时应避免内容泛化,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并在实施实践教学方案时密切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培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令学生由此掌握一定的与社会实践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进行交流和总结以切实巩固教学效果。二要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和保障机制。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要求,科学界定评价标准,坚持过程与结果、动态与静态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对学生在品德修养、团队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做出综合评价,力求做到考核的全面客观公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诚然,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取得预期效果,保障机制必不可少。各院校应定期研究实践教学计划,指导检查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按照学分和学生人数确定经费投入比例并切实予以保证;条件允许时还可根据自身特点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要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高职院校教学名师、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新人工程,大力支持思政课教师接受全面培训,从而确保实践教学长期有效和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刘云山.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 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N].光明日报,2004-07-20(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

[3]高清海.哲学文存(第1卷) [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86.

[4]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92.

社会实践及红色旅游活动总结 篇4

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深对党史国情的了解,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取用青春行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征程中贡献力量,2014年2月13日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三名学生走访了广东广州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用实际行动接受伟大爱国精神洗礼。

黄埔军校,全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虽然黄埔军校坐落于广州黄埔区长洲岛上,远离市区,交通不便,访问当天天气十分寒冷,但同学们怀着一颗火热的心,冒着大风,早早就到达了岛上。现在黄埔军校的周围驻扎着我国的海军军队,在到馆的路上一队队军人列队走过,他们饱满的精神、整齐的步伐、洪亮地声音极大地振奋了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只有国强,才能民安的道理,同时也为军人们不畏艰苦的精神所感动。

进入校舍后,同学们首先参观了介绍黄埔军校历史以及培养将领的展览馆。黄埔军校历史悠久,由我国著名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创立,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产物,培养出了大量著名抗日将领,如林彪等,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黄埔军校教学思路也十分先进,采用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一方面积极进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育,一方面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使学员们的全面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

然后同学们参观了校舍中根据当年实际情况复原的各类设施。校舍内有课室、自习室、宿舍等设施,在当时这些设施也算不上条件优越,然而就是在这些普通的设施中走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将才,这让我们不禁反思:环境真的对我们的学习有这么大的提升吗?学习的关键还是在自己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那颗报答之心。

最后同学们还与军校管理员进行了交流。管理员说,最近来参观的人特别多,在习主席的中国梦精神的带领下,无论是小学生还是老年人都来黄埔军校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更好地完成中国梦。我们还看到了许多人在留言本上留下了自己对抗日将领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自己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红色教育活动总结 篇5

为了培养全体少先队员热爱党、热爱少先队组织的思想,增强少先队员党、团、队衔接意识,根据全国少工委要求各级少先队组织围绕“红领巾心向党——感受你的爱”的主题,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生活的特点和作用,积极开展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激活学生在体验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红色基因”。全面开启具有我校自身特色的“红色引擎”教育。我们通过朝读经典、读书活动、故事会、班会等多种形式展现班级开展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我班开展了“红领巾 心向党”主题班会活动,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在活动中体验红色精神的传承。

活动形式如下:

一、活动开始:

主持人(甲):星星金闪闪,火炬光灿灿。

主持人(乙):我们手拉手,红领巾在胸前飘。

主持人(丙):今天,我们庄严地举起右手:“准备着,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喜迎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二、活动过程

主持人(合):五年级(2)班”红领巾心向党“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甲)中国共产党创建至今已有96年的历史了。

主持人(乙):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中国共产党光荣的历史吧!主持人(丙)有请同学们:

(一)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

1:红船故事

2:井冈山精神

3:长征精神

4:介绍党旗

5:新中国成立

6:和平年代

(二)、主持人:教师的爱伴随着我们茁壮成长,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的爱伴随着我们,请欣赏快板《争当好儿童》。

(三)采访:在我们的心里有自己的少年英雄吗?(张嘎、雨来、王二小等)欣赏故事

(四)多少党的儿女为共产主义旗帜添光彩,董存瑞托起民族解放的宣言,炸飞了敌人暗堡。黄继光用胸口堵住了侵略者的喉咙。正因为有了党,才有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

请欣赏:我们真诚地献上“妈妈教我一支歌”。

(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美丽的鲜花在为你绽放,抑扬地颂歌在为你畅响。

请欣赏诗歌诗朗诵《党是阳光我是花》。(六)主持人:党啊,您是光辉的太阳,您是肥沃的土壤。(七)主持人:我愿做阳光下的一朵葵花,主持人:我愿做土壤里的一颗种子,主持人齐:在这里迎接更加光辉的明天。请听三句半《齐声歌颂共产党》。(八)配乐诗朗诵《中华少年》

主持人1:同学们:看,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度,魅力而宽广; 主持人2:瞧,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伟大的民族,勤劳而坚强。主持人齐:请欣赏舞蹈《大中国》

少年盛则中国盛,少年强则中国强,让我们用行动感谢党,为争当优秀少年而努力。在这次班会中,我们增长了知识,为党的十九大召开献礼。现在有请老师为这次活动做总结。

三、活动结束。

班主任老师讲话;

主持人齐:五年级(2)班 “红领巾 心向党”主题班会活动到此结束。班会通过回顾历史,采用讲故事、演小品、说快板、三句半、诗朗诵、歌表演等,找出身边学习榜样、朗诵赞颂党的诗词、制定红领巾爱心小计划、看到日趋祖国的发达等形式,表达了学生对党的崇高敬仰和深深爱戴以及身为祖国一员而自豪的情感。

整个活动穿越不同时代感强,以少年儿童喜欢的形式,使时代先锋人物和身边优秀形象走进少先队员内心,使少先队员理解党对少年儿童的真心关爱。认识到:无论在平凡岗位还是在危险时刻,优秀共产党员总能挺身而出,帮助别人。在活动前期,围绕这一主题,班级举办“手抄报展览”。学生动手找党员中先锋模范人物或英雄人物故事,在制作的过程中,使学生深切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总之,这一班会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少先队员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朴素情感。充分展示了少先队员积极向上的良好风貌,培养了学生爱祖国、爱党、爱校园的无限热爱之情,使少先队员们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通过本次活动,班级少先队员的道德素质有了相应的提升,也为学校的德育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红色之旅心得 篇6

1.心得体会 字体及字号要求

题目为黑体,四号,居中;正文与题目之间空一行,首行缩进2字符,字体为宋体,字号为五号,单倍行距。

2.心得体会 质量要求

本表由学生个人申报,经团支部民主评议后,将电子文稿和纸质文稿各一份上报院系素质拓展学分评定管理中心集中保管备案,由院系团委书记经审核无误后,进行院系级别认证工作。本着“谁组织、谁认证、谁负责”的原则,所上传材料必须是原创,不得抄袭。校级抽查不合格率超过15%的,整个院系不能予以认证,全体退回,并发函通报至院系团委;不合格率在15%以内的,限期一周进行整改,整改合格方可予以认证,不合格不予以认证。所有抽查结果将通过网站和电子屏进行公布。

3.学分认证

学生积极参加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认真落实并上交心得报告、提供认证照片等辅证材料,要求学生不得抄袭,200---1000字即可,由团支部认真评定,按五级分制给出“优”、“良”、“中”、“及”、“差”,并上报院系团委审核,由院系团委初步认证。其中 “优”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0%,“良”或“中”,所占比例分别不超过30%;学生在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优秀,获得校级及校级以上先进个人称号,其相应成绩为“优”;获得院系级先进个人称号,其相应成绩为“良”。所占比例总体上不超过50%,由院系初步认证,校团委最终审核。凡未经审核通过的学生个人,均不能取得本的相应学分。

4.本表已固定,请勿自行修改格式。

附件: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分认证信息表 表一:

社会实践及红色旅游活动总结 篇7

关键词:红色旅游;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142-02

红色旅游是指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其中蕴含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旅游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必然产物,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红色旅游是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

先进文化是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历史性。华夏悠悠五千年历史,沉淀了许多优秀的文化财富。在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的独特革命传统红色文化,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抹亮丽的颜色。中国共产党这种追求民族独立、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高尚无私伟大的集中体现。他反映和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旅游资源则是这种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

人民群众对红色旅游的接受和认可体现了他们对红色精神的崇敬,体现了我国人民群众的善良淳朴,展现了国民较高的精神文化生活。人民群众通过对革命历史遗址和遗物的参观游览,可以真实地感受到当时环境的艰苦,感受到革命先烈的伟大。缅怀革命先烈,让今人受教,让后人得到激励。与此同时,传播传承红色文化。这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客观需要。

二、红色旅游是新时期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

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新时期一项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做好对下一代的爱国主义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思想觉悟。但目前我们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却形式化严重,达不到教育效果。当今社会,爱国主义教育注重知识性、科学性的同时也必须注重娱乐性、趣味性,深入浅出,寓教于乐,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红色旅游恰好实现了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与现代休闲娱乐方式的完美结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教材和鲜活课堂。革命遗址,革命文物都可以真实再现当时的革命故事,从而展示了革命前辈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

与此同时,红色旅游还能够将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内容融入旅游活动中。人民群众在参加了红色旅游活动后,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对我国的革命历史、革命精神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亲身经历,从而给予大家以心灵的震撼,这样教育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旅游是他们喜爱的活动,我们用投其所好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他们会欣然接受。截至2009年,中宣部先后一共公布了353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实践证明,寓教育于旅游业中是切实有效的。据统计,2011年,红色旅游接待游客5.4亿人次,占国内旅游人数的20%。由此可见,红色旅游在我国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三、红色旅游是新形势下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形式

当前我国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我们急需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当一个又一个贪污腐败的党员干部出现在人民群众面前时,人民群众心寒了。红色旅游恰好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方式,而这种方式能有效的实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目的。通过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参加不同形式的红色旅游活动,可以使他们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光辉的革命历史,深刻理解革命的不易,从内心深处完全折服于这种红色精神。同时潜移默化净化广大党员干部的灵魂,进一步提高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进而牢牢坚持党的宗旨,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不辱使命、执政为民。

在红色旅游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重走革命先烈走过的艰辛之路的同时,重温革命先烈的革命奋斗历史。这有助于他们深刻感受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形成的光荣传统,深入认识各种红色精神,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这不仅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革命知识的最好方式,还可以增强作为党员的自豪感,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使他们能自愿自觉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从而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四、红色旅游是培育公民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重要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文化价值、道德观,在现在的高速社会发展中,有点过于迂腐,而高速发展的社会,改革开放带来的舶来文化,没有传承到舶来文本化的精髓。“一切向钱看”似乎成了社会主流。拜金主义思想空前泛滥,道德滑坡现象越发地不可收拾。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时期,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是否也会遭遇西方发展经济所付出的道德代价。思考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不仅不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和营造一个良性的社会发展环境。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曾经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不管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是人与社会的协调稳定,都要求不断提高的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开展红色旅游,可以营造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氛围,红色文化对公民的熏陶和感染,可以培养公民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健康文明的社会道德风尚。红色旅游的发展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之路,可以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和谐发展。

五、红色旅游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抵御国外文化入侵的重要措施

红色旅游将弘扬民族精神寓于参观游览之中,将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通过旅游的方式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当今世界,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文化全球化趋势也日益明显。世界上的强势力量在利用经济优势对其他民族进行文化入侵的同时,还试图将本民族的价值观强加于其他民族,同化其他民族。而这种误导使我国社会各阶层都或多或少的淡化了一些民族情结。一个失去共同和稳定价值观念的民族是可怕的,甚至会动摇她得以繁衍发展的根基。而红色旅游恰好唤起了人民群众的这种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团结精神。

红色旅游可以使人民群众将中国革命的艰辛和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永远记在心里,将以“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为代表的伟大革命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永远传承下去。在这种精神动力的支持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将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不断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这种民族精神的弘扬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加,可以有效地抵御国外势力的文化入侵,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六、红色旅游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红色旅游可以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力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人口的大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要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所以我们必须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践告诉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更重要的是需要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而红色旅游就能够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的源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新形势下,红色旅游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红色旅游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力量,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丰富和升华了我们党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增强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是深入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红色文化,宣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引导和激励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地创造幸福和谐的美好生活的重要力量。红色旅游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鲜明时代性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推进器。构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项伟大的创造性的事业,需要无限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只有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宣扬红色精神,才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萍.发展红色旅游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20).

[2]彭继红,葛辉彰.红色旅游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3).

[3]王苗.浅述中国红色旅游发展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9,(6).

[4]杨静,翟毓花,李梅.浅论红色旅游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J].中国集体经济,2008,(2).

[5]陶天峰.红色旅游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7.

[6]姚常红.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9.

[7]百度百科:红色旅游.http://baike.baidu.com/view/15319.htm.

[8]红色旅游为什么这么红[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11月6日第八版.

[9]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8/654

红色经典活动总结 篇8

比赛活动总结

我校2017“不忘初心,红色经典永传承朗诵”比赛在师生声情并茂的表演声中拉下帷幕,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是留给我们的回味却是深长而久远的。

活动中,组员们就阅读的红色书籍畅谈读书心得,围绕书中的动人故事,共同回顾了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前行的光辉历程。在重温一本本红色经典的过程中,组员们仿佛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激发了各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的奋斗热情。

活动结束后,组员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立意深刻、内涵丰富、自己深受教育。要把从经典中的所悟所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坚定理想信念,肩负起时代的责任和使命,要传承抗战精神,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勿忘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我校特别重视这一项活动,并且要越办越好。各位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要多费心思,精心选材、悉心指导,让凡是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学生都能知书达理,懂得孝亲,胸怀感恩。这也是学校、家长和社会对同学们的期待。

寻访红色足迹活动总结 篇9

为了深入贯彻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并结合我校工作的实际情况,开展少年传承中华美德之“寻访红色足迹”活动,特总结如下:

(一)办一期以“红色革命”为主题的黑板报

(二)开展“讲故事”活动

以前,学生或多或少读过一些红色革命故事书,看过一些红色革命电影。9月,学校先通过图书管理员了解图书室有多少关于红色革命的故事书;10月,每个班级请班主任安排10个学生到图书室借书,在班上轮流阅读,并倡议学生自己买红色革命的故事书阅读;11月,每个班级开展“讲故事”活动,学生可以讲以前读过或看过的红色革命故事,也可以将最近阅读或观看的故事,学校政教处到班级观看故事会并摄像。

(三)开展“寻访红色足迹”主题班会

第11周星期一团队课,学校组织各个班级开展“寻访红色足迹”主题班会,并观看、评价、摄像。

(四)观看红色影片并写观后感

因为我校是农村学校,学生家里大多数没有电脑,所以学校要求有电脑的学生可以观看红色影片《闪闪的红星》、《地道战》、《小兵张嘎》和《鸡毛信》等,没有电脑的学生可以观看关于抗日战争的电视或电影。

11月底,要求学生每人写一篇观后感。每班挑选5篇优秀作文到学校参与评奖。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引导他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内江市东兴区三烈乡中心学校

红色90后 社会实践总结 篇10

时值建团九十周年之际,为贯彻与落实胡锦涛主席在建团九十周年大会上所提到的“五个必须,五点希望”的重要精神,发扬中国共青团团员艰苦奋斗、刻苦学习、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红色九零后”社会实践团队一行10人于2012年7月13日前往山东省海阳市朱吴镇地雷战红色风景区开展为期七天的以“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调研活动。我们通过实地考察、亲自走访、问卷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从了解中国革命发展史、考察景区周边经济环境情况和调查青年团员爱团爱国意识几方面着手,深入革命老区,感受当地浓后的革命气息与乡土人情。

在本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团队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实践活动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为了积极响应院团委的有关精神,做到统筹规划、周密布置、精心实施,确保此次暑假社会实践的顺利实行。从7月初开始,我们就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准备社会实践的相关内容。从召开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到确定暑假社会实践的主题和主要内容,再到制定详尽的实践活动计划。每一步都认真落实,一丝不苟。

与此同时,为保障参加社会实践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安全第一”的意识,把安全工作作为整个社会实践活动的重中之重。保证了社会实践安全、有序地开展。

二、特色鲜明,亮点突出:

根据此次暑假社会实践的总结及活动材料来看,我团队暑假社会实践成果显著。

1、内容丰富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不仅仅局限于以往单纯打工、支教、志愿服务的实践方式,而是将实地考察、深入走访、一对一采访、针对性调研等活动内容融入整个实践方案中。创意新意,别具一格。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实践内容,使实践过程不再枯燥单调,也体现了我们的创新思维。

2、深入走访,了解动态

在社区干部的带领下我们实际进入家庭30多户(其中重点访问5户),对当地老红军进行走访,了解他们的当年英勇奋战的英雄事迹和现在的生活情况。其中一位有着近50年党龄的老党员爷爷令我们印象深刻。爷爷是曾经参加海洋地雷战的老兵,现在八十多岁高龄,耳朵有点背,腿脚也不是很灵便。但他对于我们的到来非常高兴,给我们讲述当年的战争故事,并且鼓励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3、加强交流,注重沟通。

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与人们的交流和沟通。不仅与老人谈天,帮助小学生做功课,还和叔叔阿姨一起进果园,体会劳动的辛苦,更是主动学起了海阳著名的大秧歌。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深入贴近他们的真实生活,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当地的民风特色。

4、重点调研,收集信息

以当地青年团员为主体,发放了500多份调查问卷。给了解当代青年团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团员面貌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为实践的调查报告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一定范围内的代表性提供了保障。

三、后期整理,认真总结

我队此次2012年暑假社会实践圆满结束,为认真总结实践成果,汲取经验,我队组织进行了多项后期总结工作。

1、整理实践资料,鼓励大家进行经验交流

我们将实践过程中的图片、录音、和书面资料仔细的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对调查报告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讨论的方式进行经验总结与交流。

2、撰写寒假社会实践总结报告,总结经验

为全面掌握我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我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撰写本次暑假社会实践总结报告,全面概括了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开展的宣传、组织、总结等各项工作,同时认真分析现状、总结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四、科学分析,展望未来

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中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社会实践拉

近了我们与社会的距离,使我们明确了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

在这次实践中同学们克服了天气、环境等产生的不良影响,战胜自我、勇于参加暑假社会实践。更让我们增强了个人独立生活和处事能力,加强了队友们之间的团体协作。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例如事不关己的冷漠态度、盲目追求所谓的个性的作风以及生活过于奢侈不知勤俭节约行为。总的来说,社会实践让我们重温了革命老区的红色历史,坚固了我们作为一名共青团员不断奋进,建设祖国的决心,使我们更加积极地面对未来。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收获颇丰。

暑期社会实践红色之旅个人总结 篇11

我的红色之行——大别山

大别山区安徽省岳西县的山山水水之间, 代表封建宗法文化的的家族宗祠,由于特殊的历史和地理机缘,在革命战争时期多半成为革命者活动聚会之所,成为红色革命遗址。汪氏宗祠建于上世纪初叶,面积一千五百平方米,大小厅房五十二间,砖木结构。建筑精美,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汪氏宗祠之所以能在红色旅游的大潮中大受欢迎,是因为它作为红军中央独立第二师司令部旧址的革命纪念价值。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岳西发生了著名的请水寨暴动,此后红军中央独立二师 成立。地处要塞保存完好的汪氏宗祠,就成了革命军队的司令部,这支部队开辟的根据地成为大别山区最早的红色政权之一。建于清乾隆年间的青天乡境内的汪氏宗祠, 是鄂豫皖边区国共和谈旧址。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七日,坚持鄂豫皖边区游击战争红二十八军遵照中共中央指示,与国民党鄂豫皖“剿共”指挥部进行和谈,双方代表就是在此祠堂内经过艰难谈判达成停战共识,一致抗日的协议。这次谈判是继西安事变后首开国共地方合作之先河,史称“岳西谈判” 。

我的红色之行——大别山

岳西妙道山脚下的蒋氏支祠,红军二十八军长高敬亭曾多次在此主持召开会议,将士们多次在此休整。中关乡储氏宗祠,一九四七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二野三纵在此创办鄂豫皖军政大学皖西分 校,培训革命干部。此外,还有中关乡两处刘氏祠、头陀胡氏祠、土 门胡氏祠是都在战争年代作出了卓越贡献。“山中无日月,世间已千年” 用这句话来描述大别山,再贴切不 , 过了。这本是片神奇的大山,从群峰中走出了上百位共和国将军;这 里本是红军红色根据地所在地,历史痕迹今天依然清晰可寻;还有鸡 公山、龟峰山等秀色,隐藏在丛林深处。也正因为它们深处茫茫大山 之中,因而基本保留着历史的原貌。可以说,在这片土地上,红色和绿色才真正实现了黄金分割。大别山与井冈山、韶山一起,并称为中国革命三大策源地。1947 年 7 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一举扭转国内革命斗争局面,揭 开解放战争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大反攻的序幕。这是一个出将才的地方,古代的包拯、李鸿章,近代中国革命历 史上的上百位将军,还有当代科学家杨振宁,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我的红色之行——大别山

这是一个风景壮丽的地方,被誉为“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的天堂寨,八百里烟波浩瀚的巢湖……挺进安徽大别山,将那些沉寂在革命老区的轰轰烈烈的革命历史,再一次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麻城&新县黄麻起义是我们探寻的第一站,从黄麻起义爆,到新中国成立,这座小城有13.7万多人死于战火,6 万多优秀子弟参加了红军,走出了28位新中国首批将军。新县是许世友的故乡。这位新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将军,七次参加敢死队,十二次负伤,从战士变成将军,让人一听到他的名字便心生向往。许世友的故居简朴而充满了阳刚之气。漫步在新县街头,听着导游讲述着徐向前、邓小平、刘伯承、李先念、陈赓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我们在不经意间又与“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 “鄂豫皖苏 、区首府革命烈士陵园”等景点相遇了。

瑶岗——渡江战役的总指挥部我的红色之行——大别山

红色短信征集评选活动总结 篇12

征集评选活动总结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知党、爱党、兴党情怀,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根据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关于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参加‚‘海油杯’颂歌献给党红色短信‛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桂组明电[2011]44号)和县委组织部关于转发《关于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参加‚‘海油杯’颂歌献给党红色短信‛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的通知(大组通字[2011]44号)文件的要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结合我镇实际,切实落实开展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广泛动员,大力宣传

镇党委、政府向全镇各党支部发出了‚‘海油杯’颂歌献给党红色短信‛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召开全镇干部会议认真传达文件精神,使广大党员干部明确此项活动的现实意义,号召党员干部认真发送红色短信,丰富个人内涵,加强自身修养。把这次活动作为创先争优活动载体之一,讴歌党的光荣历史和丰功伟绩,宣传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宣传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作出的突出贡献,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通过追忆党的历史、抒发爱党情怀,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自觉加强党性教育,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为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战略部署作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二、积极组织,全面参与

我镇党委、政府精心部署,活动开始后,广大党员干部全面参与,按征集活动要求,通过网络上传和手机短信发送等方式积极投稿,根据各党支部活动后统计数据表明我镇党员干部短信评选率达到90.5%,短信评选参与率达到91.2%,各村党支部短信投稿参与率达到82%,短信评选参与率达到74%。

三、认真总结,查找不足

本次活动虽然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一是党员干部重视不够,小部分党员干部没有亲身体会活动的意义,只把活动当成任务完成,投稿质量不高;二是各村党员干部整体素质不高,虽然经过多次指导,仍有部分村干对网络知之甚少,无法独自完成投稿、评选操作。

针对以上不足,我镇将采取如下措施加于改进:一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二是大力开展党员大培训活动,提升党员干部素质。

红色暑期行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 篇13

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全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带领全国人民万众齐心抗击非典,地震等等,把我们国家建成了一个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祖国的现代化发展。

经历了90年得发展,中国共产党已经发展的相当完善,我们的国家已经发展的相当有成效,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尤其是在党的光辉中成长起来的我们,一直沐浴在党营建的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尤其要这个时代担负起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的主人翁地位。

在这个特殊的一年中,我们即将走入社会,报效祖国,此时我们更要秉承党的优良作风,首先是爱护党拥护党。我们此次活动,就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学习爱护党的先进性,用身边的例子来激励我们更好的努力奋斗,在这个特殊的时候,我们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法学院大一学生带着对那些曾经为祖国繁荣和富强做出不朽贡献的老红军老党员们无比感激与崇敬的心情去了解他们的经历与现在的生活状况。

二、活动主题 : 红色温县行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这次温县之行我们将重温老红军老党员的革命经历,收集一些鲜为人知却对当代大学生和社会有重大教育意义的革命事迹,同时对他们现在的生活状况和需要进行了解,然后做出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传达出他们对当代大学生的期许。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更加深刻具体的感受当年的革命情怀,从老红军老党员的身上汲取他们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精神力量,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学习,完善自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团队名称:红延(红色革命精神的延续)

团队成员: xx

五、活动地点:焦作市温县

六、活动时间:7月2号到7月10号

七、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前期策划筹备工作

时间:六月中旬到七月初

内容:

1、团队建设:

(1)招募实践团队成员

在校法学院范围内组织招募,招募有意向的大一同学组成一个大约10人的社会实践队,招募期间由先前成立的领导小组对有意向的同学进行考核,于六月底确立最终的实践团队成员名单,在学校范围内进行公示。

(2)团队制度建设

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安全制度及财务制度,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具体制度见附件)

2、团队设置:

实践团队下设:

团队负责人:负责实践团队在实践期间的组织管理。

组织部:负责实践期间团队的活动总体组织工作,包括团队的管理,人员安排等系列的活动的组织工作。

宣传部:负责实践期间的新闻稿件和相关资料整理等工作

财务部:负责实践期间的物品保管和财务管理

外联部:和温县的民政部门进行沟通

3、相关联系:

在活动前期与相关的政府部门,媒体单位进行联系。向他们介绍有关活动情况,认真听取他们对活动的意见,及时的进行调整和完善。

4、实地考察:

在各方面落实基本到位的基础上,由活动的主要负责人在前期到敲定的社实践地进行前期的实地考察,考察的目的在于了解实践地的具体情况,联系住宿地点,为活动正式开始做好准备,同时对活动的赞助单位进行选择和确定,完成活动资金准备并交财务部。

5、物品准备:

宣传准备: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个人的优盘、宣讲所需物品。

物资准备:统一印有实践团队名称的服装、横幅等。

安全防暑等药品、建党九十周年宣传展板3块

实践队员到实践基地的食宿交通费用

调查准备:调查问卷400份、中性笔10支

第二阶段:具体活动安排

1、实践地老红军老党员信息情况调研

2、队员赴实践地汇合实践团队成员在7月2号学校放假后直接赶赴实践地并在活动前期确定的住宿地点入住,各部门对活动进行最后的协调准晚在住宿地召开实践团队动员大会,各成员将自己的准备工作向负责人做陈述报告,xx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法学院“红色温县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

3、联系当地有关领导和实践地区

活动负责人于六月三十日与当地有关领导取得联系,向他们介绍有关活动情况,请其对此次活动给予充分支持。

4、在温县进行实践活动

1、逐个走访革命前辈

2、法学院代表发言

3、老前辈讲自己的奋斗故事

4、放幻灯片祖国的九十岁发展

5、同学们给老前辈送礼物

6、同学们和老前辈共唱红歌

7、重温入党誓词

8、自由交流环节,同学们和老干部就党的发展和自身发展进行交流

第三阶段:(后期整理工作)

1、汇总分析调研结果,资料汇总成册

通过对活动期间搜集资料的汇总分析,完成此次活动的调研报告。将实践队员在活动期间的各种感想、见闻等汇总成册,作为此次实践活动的重要资料。

2、完成新闻稿

宣传部人员与9日晚完成此次活动的新闻稿件,于10日送交当地电视台

3、提出可行建议

根据实践过程中的调研报告提出可行性建议,于10日并送交给相关部门以供参考。

第四阶段:实践成果展示阶段(在校园内)

四、注意事项:

1、安全问题:

在实践前期,积极组织所有队员认真学习外出实践的安全知识,确保队员在实践期间的人身财产安全。

2、队伍管理:

(1)、团队形象

在实践期间,实践队员都应该处处以大局为重,考虑团队的整体利益,维护团队的形象。

(2)、物品保管

在实践期间,实践团队的物品由专人负责,注意自己和团队的物品保管。

(3)、责任制度

在实践准备期间,建立由指导老师负责的实践指导制度,直接对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同时建立由社会实践团队成员组成的负责人制度,各项具体的任务由专人负责,以保证各项活动顺利进行。

八、经费预算

1来回车费:38x2x7=512元

2住宿费 :200元

3伙食费 :400元(每人每天七元)

4生活用品:100元

5当地走访交通费:300元

上一篇:初中庆祝国庆主持词下一篇:想回到过去12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