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新论

2024-06-05

语文教育新论(共8篇)

语文教育新论 篇1

一、教育危机是什么

乐观主义者对教育的前景充满信心,他们认为教育能够丰富个人的生活,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悲观主义者则认为教育在发展中遇到了诸多阻碍,教育在丰富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力量有限,教育自身危机重重。

1967年10月在美国威廉斯堡(Williamburg)举办了“世界教

育危机”国际会议,1968年《世界教育危机的系统分析》(TheWorldEducationalCrisis:ASystemAnalysis)一书出版,此后引起了对教育危机问题的广泛研究。这一会议及此后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1)产生危机的原因;(2)危机的性质;(3)危机的症状;(4)危机的普遍性;(5)目前是否仍处于危机时期;(6)危机的对策。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首任所长菲利普·H·库姆斯(PhilipH.Coom)指出:现在教育面临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世界性危机”,其核心内容可以用三个互相联系的词来加以概括,即“变迁、适应、不平衡”。[i]

1983年,美国对教育危机进行了广泛的讨论。80年代中后期,我国教育界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开展各种教育规划工作。国内有教育社会学学者认为,教育危机是教育系统与社会其他子系统甚至与整个社会长期而又严重的失调。[ii]欧洲则有学者对现在经常提及的教育危机表示异议。

库姆斯报告在敦促各国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合理规划教育方面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但是,他是作为一个教育规划专家而提出这一概念的,他不是在探讨教育本体的危机或者说教育自身的危机,而是在探讨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障碍与危机。

我们必须承认,由于翻译、理解方面的原因,国内为数甚众的各级各类教师、教育研究人员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对教育危机产生了误解。实际上,中文译本《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的英文书名为TheWorldCrisisinEducation:TheViewfromtheEighties,无论从该书的内容还是从书名字面上理解,主标题译为《教育中的世界性危机》都更为贴切。如果采取现有译法,一般人根据字面意思,会倾向于将其理解为世界性的教育危机或世界教育的危机。

在此,我们愿意提出对教育危机的一种新的理解:教育危机的实质是教育中人文价值的失落,它是教育被彻底工具化的必然后果,是教育本体的文集,而不是教育中存在的危机或与教育事业发展相关的危机。

省察我们自己的教育经历和周围的教育状况,可以发现:教育有时成了异于师生心灵和生活的一种东西,我们在追求理想、崇高和美好言行的同时,逃避、冷漠、隔阂、麻木、欺侮、压迫产生了。人们在教育实践中长期以来形成的“任务的眼光”(即将教育看做是为实现特定目的而上传下达教育内容,教育被当作任务一样执行)[iii],使教育在为社会进步、文明传承、为儿童有一个好的将来的诸多崇高理由下,我们的学校、课堂中出现了发生在师生之间的逃避、隔阂、欺侮、压迫和暴力冲突等种种不良情况。

我们不难看到,在教育过程中大多数教师被教学任务牵着鼻子走,他们不去考虑或者不用去考虑这类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斯宾塞提出的问题)?知识在我的经验世界和儿童的经验世界中意味着什么,差异何在?知识如何成为我的经验,我的经验与儿童的经验如何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经验与经验的关系,而是信息的传播与接受的关系。然而,在现实的教育中,信息的传递(教学内容的传递)并不像电子通讯那般准确无误,而是发生了多重失真。[iv]如果从技术的眼光来看,可以称这种现象为失真,而如果我们回到教育生活的现场来看,则呈现出师生经验世界的隔膜。经验世界的隔膜是先教育而在的困难,它首先需要教师在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学生与学生)的情境中去看,融入交往情境中去理解、领会这一层隔膜。实际情况是:好的教师仅仅依靠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把握得失成败、轻重缓急,而已有的一些教育心理学知识是不足为凭的,这些知识转化为教材时已经去掉了活生生的现场教育实验背景,这就使得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依然无从着手,他们实际遵从的还是自己的经验偶得、习惯;坏的教师仅仅将教育当作谋生的手段,他们很少思考也绝少学习,他们以随随便便的态度混日子,而有的人秉性修养就不适合做教师,总之,不少教师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儿童感情,扼杀了儿童的天性,日积月累下来使儿童对学习深恶痛绝,因此有些儿童被逼上逃学的境地,乃至以更极端的方式拒绝忍受“教育”和“学习”。教师行为的失当(远离儿童世界)使师生经验世界的鸿沟进一步加深,而滥用手中权力的教师则将隔阂的师生关系推向危险的境地。

我们目前的教育面临着生活意义和长远价值的考验。为了避免急功近利的教育,避免教育中生活意义的失落,避免上述症状的存在与恶化,我们必须做这样一件工作:揭示现存教育的现实逻辑和必然性,找到教育危机的症结(病态结构),理清责任主体,以期分担责任。本文研究试图表明,教育中的社会问题的突破口在于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而解决教育问题本身的关键在于教师行为的改变,寄希望于教师去探索其与学生一起的教育生活道路,因为再好的制度也不可能确保个人生活意义的实现。

我们只有将这种必然性或现实逻辑揭示清楚,才

能理清责任主体并对症下药。

二、教育危机隐含的现实逻辑

(一)人们对教育价值与功能的过高期望与师生对现实教育生活的失望

像唱诗班歌咏上帝一样,人们美誉教育,有人甚至提出“教育万能”的观点。家长对教育寄予厚望,有如宗教般的虔诚;教育研究者发掘的“教育功能”已经快堆成堆了(暂且不论教育还有负面效应),好像这些功能是现成地摆在那儿一样,他们不是分析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结构有什么样功能。[v]教育研究者热衷于此,造成的假象是教育功能问题仿佛就是教育问题了,教育学或教育哲学在上面大做文章。然而,与此相应的是,人们包括我们的教育学专家已经不知道怎么教学生了,学生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对教育的失望。表面看来他们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实际情形或者回到教育的现场是:他们是对以传授、灌输知识为主旨的整个教育模式的失望,就像观众、读者对待一部失败的作品一样。除非我们对这一症候有较深层次的揭示,否则问题得不到澄清。

(二)社会的利益逻辑取代了师生的生活逻辑

自然,教育于社会的价值举足轻重,然而价值实现的可靠基础却在于师生共处的现实生活(生活如果是有意义的,它就要遵从自身的逻辑,即便“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的追求也需要经济生活作可靠的保证),所以社会的利益逻辑奠基在师生的生活逻辑的基础之上。然而,在现实教育状况下,社会的利益逻辑演变为衡量教育的惟一尺度,成了教师不得不唯命是从的权力。这种利益逻辑缺乏长远的眼光,因为对学生而言,利益的获得并不长久和有效。

1.家庭、民间寄希望于教育的利益逻辑

受教育程度,或者更直接地说,文凭是人们身份、地位的象征,是获得利益、分配资源的一个决定性前题和尺度,而身份、地位、利益、资源又意味着抬高自己、支配别人的权力,权力加重了利益的筹码,且能迅速地攫取声望。在资源相对有限、人口众多的中国,文凭自然众望所归,因为文凭是参与分配社会资源的通行证。而此前的升学考试则是获取文凭的必要条件,它就成了民间判断一所学校、一位教师教学质量的尺度。事实上,他们不是在看教育的好坏,而是盯着一年一度的升学率,甚至默认了一种摧残师生身心健康、忽视师生生活意义的“教育”。人们以为考试是有限资源分配的公平尺度,对每个孩子都是公平的,所谓“考试面前人人平等”。殊不知,由于受整个社会利益和心理的驱动,教育体制早已将儿童分成三六九等,以便于一级级地筛选,绝大部分儿童在教育中的命运以及考试后的命运已经被注定,总之,围绕教育方面民间顺从的逻辑是:教育→文凭→利益?权力。

2.国家包括各级政府、社会利益集团寄希望于教育的利益逻辑

国家包括各级政府、社会利益集团对教育感兴趣的是指望教育生产出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就成了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一旦教育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脱钩,他们就会对教育投资及其走向失去兴趣,东西部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就是明证(当然历史上不是这么一层关系,那另当别论)。政府重视的是人才的规格和每一级人才的标准,代表国家、社会利益的考试题的出发点就是知识和能力并重,以此来影响教师的作为。至于教育的具体运作,则认为那是手段,意味着无论采取什么手段,只要实现目标就行,现实就是人们为了一级级的升学考试不择手段,国家目标与私人目标不谋而合。

3.教师的艰难处境

在整个社会功利心态的烘托和压力下,教师行为似乎只有顺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道路前进。教师是现实社会中的人,教师的名称、地位是社会赋予的,现实教育中,教师顺应的是国家的,社会的利益逻辑,而违背自己生活的逻辑,他们成了机械操作的技师。生活,自己的生活即是要体现自己存在的人性,为了自己的幸福和信念而努力,教师在教育中生活即是要体现自己处理教育问题的智慧,通过与学生交往,拓宽交往的空间和深度,追求教育的意义,以使自己获得在教育中的幸福体验;而机械操作恰恰需要在操作中忘记自己的存在,使自己机械起来以合乎操作的规范和流程。而现实中的教师和教育研究者由来已久只把教育活动当成教学任务的上传下达,教材编写者、教师、学生只是三个传感器,虽然在其中也注意到教育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但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现场研究却没有合适的方法和道路,对这一类知识的性质缺少艰辛的连续不断的探索,也就更谈不上教师教育经验的连续不断改造了。

4.教师权力的来源:利益、价值→知识 成人经验→位置→权力→教育(使顺从)

教师代表国家、社会的利益,国家、社会的利益和意志体现为具体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或课程方案)再进一步转化为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教材(或教科书),教师拥有这些知识及其教学法,加之固有的成人经验,就使教师处在教的位置。位置象征着权力(positionmeaower)。由于教师对儿童世界的疏离、隔膜,教师就不能合理地运用手中的权力,而将这些权力演变为霸权和粗暴,在法制不健全或得不到保障的时代,这类教师行为随处可见。而教师由于失去了学生(童心),也就失去了在教育中交往的意义,生活的意义只有通过爱他人,创造性地去爱才能实现,爱他人体验到的是幸福,而仅仅对他人拥有权力至多只能获得快感,而且这种权力的快感是以牺牲自己的独立人格为代价的,因为权力是外界给予的,而不是本己的力量(如人格的修养、人生境界的开拓)。它(指教师行为)甚至忽视了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关系,即理解的关系、同情的关系。一种相当严重的代沟业已存在,换言之,我们有的教师还不知道如何与学生交往,对自己与学生一起的生活还缺少持续不断的有意识的反思,因此他们还没有学会这一类生活即教育生活。即便许多老师有着与学生交往、成为儿童“天国”的引路人的愿望,但这种美好的愿望难免会被当今社会的功利和价值取向所压抑和湮没。

总之,社会多方的利益逻辑取代了教师的生活逻辑,教师成为国家、社会的代言人而不是儿童“天国”的引路人,急功近利的心态最终打乱了教育生活的秩序。

如果我们用这一思路检讨一下时下被当作靶子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就可免于不切实际的批评和不着边际的策略。“片面追求升学率”是多种利益及利益驱使下的心理烘托的结果,它是把教育彻底工具化的集体行为;它以“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传统仕途策略满足了多方的利益,使多方利益和利益驱使下的心理在教育中或者在考试前达到了平衡。因此,仅仅从价值层面来考察“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是没有出路的,必须在更深的社会学层面上揭示它的危机和失败,也就是说,它的确实现了社会价值,却在其中丢失了人存在的意义。“片面追求升学率”是社会现象,,是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综合发展的产物。只要它存在的社会条件存在,它就会存在,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作用,仅靠教育的力量使其消失是不行的,更不能靠转变教育观念来实现。

三、教育中的问题、教育问题、教育意义

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发现,正如教育中的危机(crisisineducation)与教育危机(educationalcrisis)是有区别的概念一样,教育中的问题(problemineducation)与教育问题(educationalproblem)是有区别的。

教育中的问题与社会问题紧密相连,是社会问题、社会各方面的冲突及妥协在教育中的聚集。因而,教育中的问题也是需要由多种责任主体共同承担的问题,各自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检讨自己行为的失误之处并寻求可能的解决办法。教育中的问题只能由代表国家、社会的利益和意志的机构以及法人通过自身制度和体制的革新来谋求解决。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基本思路在于:为学校、教师行为的选择留有更大的余地,以使他们能够去发现教育问题,也就是为教育提供宽松的文化环境。

教育问题则主要是教师行为问题,它有赖于广大教师对自己与学生一起的教育生活持续不断地反思和选择,由于教师处境的艰难,一方面他们需要遵从国家、社会的意志,满足社会的需要,实现公认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教师又要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即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体察儿童世界,寻找自己经验世界与儿童经验世界的距离,尊重差异并谋求理解。因而,对教师而言,处理教育问题的智慧对他们充满了挑战和魅力,而在其中反省自己的行为的方法和道路,即寻找教育生活的出路,则是教育意义显现的希望之光。

意义(meaning)是人生活于世的一种创造,凝结为“作品”,有意义的生活本身即是作品,如一次友谊、一次爱情、一次精神的相遇。意义是人内心的尺度,标明他所说的、所做的和他自身(观念及其背景)的关系。人因为有意义而活得真实,因为无意义而失落。意义随着人生活于世创造的作品而显现出来,是根本客观的,它是人生活本身的命题形式,是抛弃宿命论色彩的命运,在当今工具化了的言谈环境里,只能显现而不能一般地言说。师生一起的教育生活是师生共同成就的作品,是师生生活意义的源泉,师生的生活意义就是师生内心衡量自己生活质量的尺度,它随着师生创造的教育生活而显现出来。良好的教育生活,我们从中获得的意义,可以怀念,可以感激,再清楚不过。

意义是价值的不断颠覆。价值是外在的尺度,衡量我也衡量你,是你我的公共部分,而经过价值衡量的你我,就既不是你也不是我了,因为我、你的指谓就是要标明二者之间的差异、界限。教育意义是教育价值的不断颠覆,是教育研究者(自然,最大多数是现场的教师)面对各种各样的教育价值(各种利益主体对“教育”所持的要求)的一次次内心觉醒,并坚持去创造自己的教育生活。教育在价值的纷争中已经失去了意义,师生在教育生活中身不由己,他们说的不是来自内心的话,各种价值牢固地指引着教育的方向,师生没有自己的手脚和心灵,他们亦步亦趋地完成来自上面、来自外面规定的动作。已有的教育可能实现了多方面的价值,但当前师生生活的状况这一事实却标明它是缺失意义的,并由此形成了教育危机。

我们所寻求的教育意义,是教育本身的意义,即教育作为一种生活形态整体对于师生现实人生的意义。师生在教育中时时参照它,时时评价它,而不仅仅是教育最终获得的各种可能价值;并且,它指明教育价值的实现不可避免地建立师生良好生活的根基之上。

参考书目:[vi]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现象学的方法》,上海译文1994年版。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三联书店1994年版。

殷鼎:《理解的命运》,三联书店1988年版。

王焕勋主编:《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注释:

[i][美]库姆斯著,赵宝恒、李环等译:《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ii]顾明远总主编:《教育大辞典》第6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420页。

[iii]参见杨旭东:《教育生活初探》,北京师范大学1998年硕士论文。

[iv]参见石鸥:《教学内容的失真和教学论理想的动摇》,载《现代教育研究》1995年第3期。

[v]参见蒋凯:《试论教育的负功能》,载《江西教育科研》1994年第1期;转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1994年第4期。

语文教育新论 篇2

关键词:儿童,赏识教育,家庭教育

赏识教育是唤起自信、激发潜能、快乐成长的教育, 也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儿童赏识教育是指教育者认识并赏识儿童, 使儿童增强自信、主动发展的教育方式。实践证明赏识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 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家庭教育中恰当实施赏识教育, 可以让孩子学会用欣赏的目光看世界, 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 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 发展自尊、自信等优秀品质, 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促进亲子和谐及家庭和谐,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一、儿童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法, 它是建立在众多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

1.需要理论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看, 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层次, 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后才能实现高级需要。赏识教育正是抓住了需要层次论的本质, 当孩子被肯定、被欣赏、被鼓励, 也就是他们受尊重的需要得到了满足, 他们就会相信自己的力量与价值, 这样就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相反, 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 孩子就会变得消极、自卑, 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处理面临的问题。

2.强化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 当有机体出现某一种行为后给予积极的强化, 会增加行为的频率。凡过去受过强化的行为, 比过去没有受过强化的行为更有可能发生。赏识教育从强化理论出发, 提倡多给孩子肯定和鼓励, 不仅及时肯定和赞赏孩子的成绩和进步, 而且努力创造机会让孩子尝试成功, 体验“我能行”, 竭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并加以肯定强化, 以激发他们的行为动机。

3.期待理论

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结果的某种预测性认知, 罗森塔尔把教师期待的效果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成人的期待在孩子社会化过程中会发生很大作用。儿童心理学表明, 儿童时期尚未形成对自己稳定的评价, 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大多是依据父母和教师对自己评价而得来的。常常受到表扬、鼓励的孩子更有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它能激励孩子战胜自我、完善自我。成人对孩子寄予某种希望时, 就用赞赏的目光看待他的一举一动, 在不知不觉中给以肯定与鼓励, 这样日积月累, 孩子也就产生了对成人的信赖, 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向成人期待的目标发展。

4.儿童观理论

如何认识和对待儿童,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是每一个家长都要面临的教育的核心问题。现代的儿童观要求维护儿童的人格尊严, 发展儿童的独立个性, 培养儿童的竞争意识, 丰富儿童的内心世界。法国教育家卢梭主张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发展规律, 反对压抑与摧残儿童的天性。卢梭认为, 儿童首先是一个“人”, 他们有自己的意识和情感。受社会上功利思想和浮躁氛围的影响, 当前的家庭教育在儿童的教育价值取向上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弊端, 许多家长缺乏爱的能力和艺术。赏识教育正是解决了当前家庭教育的诸多弊端, 提倡科学认识儿童、正确对待儿童, 提倡在对儿童的尊重、理解、信任、激励、宽容的基础上开发儿童潜能, 使儿童增强自信, 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健康发展。

二、在家庭中实施儿童赏识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家庭教育的特点决定了父母在子女教育中的特殊地位, 儿童年龄越小, 可塑性越强, 越无法抗拒家庭教育给予的一切影响, 因而儿童早期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家庭环境中多种教育因素的综合影响和渗透有很大的关系。在家庭中实施赏识教育, 就是要求家长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出发, 在爱的情感支配下, 通过表扬和激励等方式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 鼓励儿童发挥潜能, 为儿童的发展创设出一个被理解、被关注、被接纳、被支持的宽松环境。

1.爱和尊重

高尔基说“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 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 这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 需要才能和全部的生活知识。”父母对孩子的爱属于人之常情、天性使然, 但是真正的理智的爱需要学习, 需要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在家庭教育中, 父母往往以爱的名义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儿童身上.不承认儿童的主体地位, 有意无意地挫伤儿童的自尊心, 有时当众羞辱甚至苛求孩子。儿童是在爱的环境中获得安全感、满足感, 获得激励和信任, 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理智的爱应该是包含着热爱、理解、尊重、信赖、鼓励、严格要求、期望等在内的复杂的情感体验。赏识教育要求父母一定要懂得爱和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的人格, 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理解他们的行为, 看到他们的努力, 欣赏他们的成就, 在尊重、维护儿童的人格尊严的同时, 也要注意培养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感。

2.激励与宽容

在家庭中实施赏识教育, 要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 主动地发现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 给予赞许并适当放大, 激励孩子发挥优点、克服缺点或弥补不足, 让孩子一直有取得成功的动力。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 为孩子设定一个个“够得着”的小目标, “跳一跳, 够得着”, 不断地让孩子尝到成功的甜头, 这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赏识。在孩子遇到了困难和失败时, 对孩子要宽容, 要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要积极鼓励孩子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 尽快让孩子从沮丧中摆脱出来。家长只要把握好时机, 赏识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赏识有度

赏识教育提倡正面强化, 但也不是对儿童的行为无原则地表扬和鼓励, 其实批评、处罚同样也有利于激发儿童的上进心、自尊心, 提高学习热情。如何把握好赏识教育的尺度, 讲究赏识的策略与艺术, 是赏识教育的关键。鼓励和表扬必须注意时机、分寸, 讲究方式方法, 要把孩子看作独立的个体, 鼓励孩子对自己的行动做出正当的评价。如果家长只是为成绩、为名利、为虚荣而赏识孩子, 那么, 这样的赏识只能成为孩子的一种负担、一种成长阻力。

4.营造融洽的家庭氛围

人的成长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赏识教育的突出特点就是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潜力, 挖掘孩子的优点和长处, 多给予鼓励和赞扬, 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我能成功”的心态中成长。在家庭中实施赏识教育, 要为孩子创设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 营造融洽的亲子关系和和谐的家庭氛围, 使孩子的个性、兴趣、特长和创造精神得以充分释放, 这样才能保护孩子成长的天赋, 激发孩子内心的潜力, 把成长的快乐还给孩子。赏识教育能够培养儿童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让孩子学会享受生活的快乐并创造快乐的生活, 在家庭教育中实施赏识教育将会使儿童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你的孩子.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4.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耿红卫《语文教育新论》评析 篇3

一、视野宏阔 资讯丰富

认识一门学科教育,只有将其置于宏大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多光聚焦,才能取得相对完善的认识结果。全书八章围绕“语文教育新理念”这一核心展开,纵向梳理了语文教育改革的历史和现状,推介了现代语文教育家的首席代表叶圣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语文教改思想;横向扫描了语文教育新理念提出的国内、国际教育背景,综述了大陆、港台地区乃至全球基础教育和母语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由此表明新世纪语文教育变革是顺应国内外教育发展潮流和语文学科自身运动规律的必然产物。这样追源溯流,融古开新,洋为中用,显示出宏阔的理论视野,深厚的科研功底。在论述语文教育新理念产生、发展的过程中,作者博览了几百本书和几千篇文,涉猎了世界十几个国家的语文教育,运用了大量鲜活生动的实践材料,对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条分缕析的阐述,显示出作者对语文信息全面把握的能力。单就一线特级或优秀语文教师来看,就总结了18位教改明星的成功经验。丰富的资讯是本书构建语文教育新理念的坚实基础。

二、见解精到 思想辩证

人类的认识如果只停留在对现实的认同上,沉浸于对已有成果的折服,那么,未来便成为我们永远不能到达的彼岸世界。作者以“学术研究贵在原创”自律坚持辩证的扬弃,着力在理性思辨上进行创造性地探索,体现了超越前人的理论勇气与实力。该著亮点频出:作者在阐述语文教育新理念的主要内容时,对语文课程特点(实践性、综合性、模糊性等)、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和课程评价(指标多项、方式多样、主体多元)的描述十分精到;在阐述新教育理念下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时,对创新与继承、主体与主导、能力与知识、发现与接受、创造与学习、电脑与人脑、赏识与批评等关系的认识相当辩证;对探索性学习、网络阅读的指导以及网络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定位新人耳目;从汉语文教育的天然优势遥看华文教育在海外影响的日益扩大,更增强民族自信;特别是提出“21世纪我国亟待构建和谐语文教育”的见解,与时俱进,精辟响亮,可视为全书的制高点,是一个具有开拓创新意义的旗帜性理念。

三、立足现实 展望未来

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地反映教育本质和时代特征,指明教育前进的方向。语文教育新理念的价值在于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沿着科学的道路向前发展。但新的语文教育理念不是对传统语文教育思想的“粉碎”或“顛覆”,而是“扬弃”,即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语文教育新理念不是空壳教条,而是具体入微地体现在语文学科的各个方面,从语文学科性质的重新界定,到语文课程目标的重新审视,再到语文课程特点的准确把握;从语文课程学习方式的新变,到语文课程设置的创构,再到语文课程评价体系的多元标举,这些作者都立足“实然判断”向“应然判断”挺进,做了大胆而有成效的探索。第七章“未来语文教育的展望”,系统阐发了语文教育的素质化、个性化、大语文化、生活化、科学化、信息化,这“六化”描绘了作者对未来语文教育的理想蓝图,使该著更富前瞻性,具有语文教育理念上的指导意义。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语文教育出现了许多新气象,也存在一些新问题。作者清醒地意识到,语文教育理念的科学探索并未最终完成。语文教育的信息化意味着文字信息的主体是文章,不是文学,语文新课标不宜以弱化文章教育为代价来强化文学教育;语文教育的生活化尚需控制适度,语文教育不等于语文生活,“大语文”不能导致“泛语文”;语文教育的科学化有待充实完整,要用“科学发展观”全副武装,坚持以人为本,防止陷入科学主义的极端;语文教育的个性化还要深入阐释,工具性和人文性均非语文的个性,而为各门基础课程所共有,言语的交际性、思想性和审美性的统一才是语文的特性;语文教育的素质化更需对“语文素养”内涵做全面的阐释,填补“文章素养”的漏洞,摒弃“语文课=语言课+文学课”的偏见。所谓“和谐语文教育”,从语文课程目标说,要实现语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从语文智能训练说,要坚持“读、写、听、说、思”的和谐发展;从语文本体内容说,如果采纳我的“一语(语言)双文(文章、文学)”观,完整的语文教育应该是语言教育、文章教育、文学教育三足鼎立、和谐发展的教育。上述深层理念问题都需要我们在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不断求得解决。克服旧的不和谐,才会创造新的更高的和谐。

语文教育新论 篇4

摘要:约翰・亨利・纽曼的《大学的理想》是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本论述高等教育的专著。他所提倡的自由教育思想应引起我们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深思,尤其是在专业设置方面。

关键词:自由教育;解读;专业设置;新走向

约翰・亨利・纽曼(JohnHenryNewman)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神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语言学家。《大学的理想》是由纽曼于1851年任都柏林天主教大学校长时所发表的一系列演讲组成的,是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书中主要阐述了他理想中的大学。他所处的时代,工业革命正在兴起,社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不断增加,新大学运动刚刚开始,洪堡提倡的专业教育思想等都给传统大学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新大学以功利主义为导向,力图培养实用人才,这与当时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古典大学的大学精神相异,打破了古典大学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以纽曼为代表的学者们仍然坚守阵地,提倡并宣扬自由教育等思想,构建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这意味着,一方面,大学的目的是理智的而非道德的;另一方面,大学以传播和推广知识而非以增加知识为目的。

一、自由教育

在古希腊时代,智者的出现及此后所进行的“七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教育,是自由教育的雏形。中世纪的骑士教育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教育,是自由教育的进一步延伸。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对自由教育进行了重新定义,“自由教育造就的不是基督教徒,也不是天主教徒,而是绅士”。绅士教育是面向公众的,同时主要培养人们的教养和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他还指出,自由教育尽管并非专业教育,但它却具有真实的和充分的实用性。他认为:“事实上,‘好’是一回事,‘实用’是另一回事;但我想把它归结为一条,那就是,实用的并不总见得是好的,但好的必定是实用的。”也就是说,纽曼提倡自由教育,但并不完全排斥专业教育,他承认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内在联系,但反对在教育中带有功利性和过分强调实用性。

纽曼的自由教育旨在培养绅士,通过大学传授普遍的知识,开化人们的心智,提升人们的品位,训练人们高贵而有教养的举止,并使他们具有和谐的心灵。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学科知识结构等具有很大启示,但他所提出的自由教育随着时代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不仅注重广博的知识,更注重实践能力。纽曼所提出的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第一次形成了对垒,对于高校的专业设置有很大启示。

专业设置是高校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的核心元素,决定着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规格。重温纽曼的自由教育思想,反思我国高等教育的功利性和滞后性,专业设置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角色及其所存在的`问题和未来趋势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缺陷

我国高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专业设置,但专业设置的特点主要是自上而下: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过大,高校的专业设置自主权受到限制,市场的导向功能未能起作用。因此,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盲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我国高等教育几经改革,高校目前已拥有了一定的专业设置自主权,但政府仍保留着对“目录”外专业与控制性专业的审批权,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并没有真正下放到高校手中,因而不能调动学校专业建设的积极性,高校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也缺乏洞察专业设置新趋势的主动动机。另外,高校对于热门专业重复建设,缺乏长期规划和科学预测,市场导向功能受到忽视,专业设置表现出明显的盲目性,致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过大。

2.滞后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的更新和拓展速度加快,而我国专业设置主要是政府集权式,市场对专业设置的导向功能被弱化,微观调控功能不能有效发挥,所以高校设置了很多“滞后性”专业。学生在就业之后就会发现知识和技术相对过时,以致出现了“回炉”现象。专业设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高校学生的供给和市场人才需求错位,使得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本浪费,造成高校发展的恶性循环。

3.单一

纽曼提倡的自由教育可谓博雅教育,不仅注重智力的培养,还注视思维的训练。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过于狭窄,人才培养质量不容乐观,专业性过强,专业口径过窄,毕业生基础薄弱。此外,过分重视专业课程,忽视通识课程,这些对于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纽曼的自由教育虽然在当时看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毕竟工业革命的兴起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使得高等教育的专业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出现功利性日益明显、忽视人文学科、人才培养畸形等现象,这不得不使我们重新反思自由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功能。

三、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新走向

专业设置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所存在的问题,汲取纽曼自由教育思想的精华,在科技日益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具有新的发展走向。

1.高校应准确定位,明确专业设置方向

高校分为教学型、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三类,其各有不同的发展重点和学科建设特点,也决定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发展前景。明确高校类型是高校专业设置的先决条件,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专业设置重复化,还能够突出各个学校的办学特色,最终能够避免专业设置的盲目性。此外,政府下放专业设置权力给学校,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来设置专业,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专业,使学校能够灵活、迅速地进行专业调整,由此学校更能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从而突出办学特色。

2.发挥市场调控功能,调节专业设置

纽曼的自由教育思想承认“好”的知识,但没有极力推崇“实用”的知识。然而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人才培养需要适应市场的需求,专业设置不能忽视市场的导向功能。市场是专业设置和调整的主要参考依据和价值导向,新时代的高校发展应重视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培养的导向功能,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体系。另外,专业设置自主权的增大,使高校能够最直接地了解本校就业率及相关市场信息,迅速调整专业设置,避免专业设置的滞后性,做到专业设置具有前瞻性。

3.实现专业交叉与专业融合,促进跨专业发展

当前,高校学生专业知识狭窄、学科知识单一、社会适应能力下降,这些限定了毕业生步入工作岗位后的后发之势。因此,高校要促使不同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的交叉与融合,发展跨专业的专业设置,这样才能形成多样化和独特化的专业,培养创造型人才。同时,高校推动跨专业的发展,既有利于激发教师学科知识更新与创新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

21世纪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这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而专业设置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应该处理好政府、市场和大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强政府对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功能,突出市场对专业人才的导向功能,发挥高校对专业设置和调整的主导功能,这样就能促使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实现多样性和独特性。

参考文献:

[1](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何玲,伍思云.略探中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发展[J].广西大学学报,2002,24(增).

[4]汪晓村,鲍键强,池仁勇等.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史演变和现实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

主题班会新论 篇5

主题

班会新论 青岛华夏职业教育中心 青岛志成实验中学顾建宏 江充群

主题班会新论

青岛华夏职业教育中心顾建宏青岛志成实验中学江充群 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真谛在于创新。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课程,对于学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长期以来,主题班会是由教师主导,学生充其量作为教师制定的班会方案的执行者。班会的教育效果不甚理想,思想政治教育落实不到实处。怎样才能实现主题班会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呢?

笔者参加的一个主题班会可以给我们一个鲜活的答案。这个班会从主题的选择,班会的设计、组织,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下面是这次班会的片段实录。主持人:王禾禾,张静雅

此时班级的电脑投影大屏幕上打出“2000级8班我〃集体〃责任主题班会倒计时开始”

当同学老师都就位后,两位主持人先启动倒计时的音乐“Three、two、one”,马上转入一段比较抒情的音乐,两位主持人开始朗诵开场白: 张:春,用生活的田野带来了蒲公英的问候,自由的露珠滋润着年轻的心扉;

王:雨,冲刷着昨天的失意和忧愁,朦胧中预示着明日的辉煌;

张:几度山花开,几度潮水平,明天的日出淡没了嬉戏的童年;

王:几度燕归来,几度霜叶红,青春的星火点燃了誓言的虔诚;

张:当生活的天平倒向梦想的起点,是那份挚着让你我共同拼搏

王:当雨后的彩虹划出完美的弧线,是那叶扁舟让你我扬起胜利的风帆; 张:42朵骄阳抚慰下的向日葵

王:42次赋予激情的冲刺

合:凝聚了42份勇敢的力量,为时代撑起一片碧海蓝天

2000级8班我〃集体〃责任 主题班会 正式开始!

(大屏幕换上另一副画面,上面写着“2000级8班我〃集体〃责任 主题班会”)学生热烈鼓掌

张:众所周知,集体是由许多个细胞组成的群体,在这个群体当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东西,那就是性格特征,其实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每个人在集体中的责任也是各不相同的。

王:是的,比如说生活委员,她主要是管理班级的财务及一些琐碎却又需十分认真的事,因此就要求生活委员一定要是个细心、耐心的人。管好班内的琐事及财务方面的问题,就是她的责任。唉,提到责任,静雅,你不妨谈一下自己对责任的理解。

张:我认为责任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某种职业的爱。你只有爱它,才会尽力的去做好工作。好了!不再闲聊了,让我们赶紧进入今天的第一环节——“超级访问”。

(大屏幕上出现“超级访问”,字下面是卡通动画:小孩追小兔)

王:超级访问,不一样的访问。

张:不一样在那儿呢?

王:我们的嘉宾与众不同。那就是我们亲爱的英语老师顾老师。掌声有请。张:顾老师,你好!我们非常感谢你能来参加我们的班会。既然来到了我们班级,是不是请您先谈一下对我们的印象,认为我们这个班级是个怎样的班集体?

顾:充满生机和活力(略)

王:在我们的印象中你是一位非常负责任的老师。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我〃集体〃责任”。能否请您谈一下对责任的理解?

顾:我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二战中的故事。(故事讲的是德国法西斯集中营中一位父亲如何想方设法保护他的年幼的儿子不受战争恐怖污染,最终用生命奇迹般的拯救了孩子的感人故事,略)

张:顾老师,既然你对责任有如此深刻的理解,是不是自我评价一下,你以为自己是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顾:我一直在努力这样去做,可能做的很不好

张 :人呀,最看不清的就是自己。俗话说“旁观者清”。就让我们来听一下其他老师对你的评价,好吗?

放录音:(体育老师)……

(数学老师)……

王:和你相处了半年的时间,我们学到了不少东西。我们同学往往都是对老师要求这个,要求那个。今天,我们希望你能诚恳的向我们提出一些要求,谢谢!

顾:好,送大家一句话,希望咱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绝!张:最后,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朋友对顾老师祝福的话。(放录音)

顾:谢谢大家,谢谢

(第三环节)

王:其实我可以毫不谦虚的说一句,咱们班级是个凝聚力很强的班集体。尽管也有挫折,但还是一步一步走出了泥泞,走向了成功。就拿本班的篮球赛来说吧,那可是走得艰苦呀,不过风雨之后方现彩虹,最终我们取得了非常非常棒的成绩。

张:下面是由本班同学自编、自导、自演的一个小品,就是和这次篮球赛有关,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流星雨》。

大屏幕出现一副图画,弹出字幕《流星雨》,音乐响起《流星雨》,滚动字幕打出:制片人……导演……演员表……友情客串及场外指导。小品的内容主要是:有三位同学平日里不认真学习,对班级的事不闻不问,而且还有暴力倾向,经常惹事生非,除了摆酷就是耍帅。有一次学校要搞一个篮球赛,班长要他们参加。比赛的时候他们却私自外出打篮球。结果本班在第一局中以一分之差惜败。三位同学回来后见到了以泪洗面的全班同学,心灵受到很大的触动。当同学们了解到他们是粗心记错了时间而外出练球,便原谅了他们。从第二局开始,三人在场上出色的发挥,本班连续三局胜出,其中一人也负了伤。决胜局本班开场不利。关键时刻负伤的那位同学挺身而出,一个绝妙的三分球将本班送上了冠军的领奖台,全班同学欢呼雀跃,三位同学也真正的溶入了集体之中。

(同学们被小品的情节深深地感染。几位学生在台上的精彩表演博得了满堂喝彩。)

王:小品到这里就结束了,内容虽然有些夸张,但却是事实,在那次比赛中,我们班获得了第一名。

张:看完了小品《流星雨》,让我们来轻松一下,进入第三环节“脑力奔腾”。(大屏幕上出现一台电脑,一个小鼠标,一个可爱的小茶壶,伴着震撼性的爆炸声打出“脑力奔腾”四个字)当主持人念完题目,大屏幕也显示出这道原题。如果同学回答对了,就给一个好听的音乐,并弹出答案。若答错了,则给一个重重的下落的音乐。

王:轻松过后让我们进入“超级访问”的第二板块,掌声有请嘉宾——本班的卫生委员安凤龙!

(大屏幕出现安凤龙同学的个性简介,以及一幅带领同学挥汗如雨劳动的照片)

张:安凤龙,你是本班的卫生委员,同时也是纪律委员,平时一定会与同学有摩擦,如果同学不听管教,你是什么感受?

安:我感到很委屈,其实我是在尽我的责任,可是有的同学不理解。王:委员委员,委屈的一员!不受委屈怎么能叫委员呢?!(同学们大笑)开玩笑啊,你要知道你在同学们的心中是非常负责任的,说到责任,你对责任有什么理解?

安:简单的说责任就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态度。(略)

张:说句实话,我作为女生,感觉工作中你这人平时比较凶,你怎么认为? 安:就这一点我要向同学们道歉,我以后不会再这样了,哈哈,我会温柔一些。

王:就怕你“笑里藏刀”呀!你认为自己是不是个有责任心的人? 安:是,但还需要加强。

王:我们问一问现场的同学吧!(几名同学纷纷起来发言)

张:最后我们听一听同学对你的建议和祝福吧!(有更多的同学站起来发言,听着同学的祝福,安凤龙很激动)

安:我会努力,和同学们一起进步。

(同学们热烈鼓掌,大屏幕显示尾声)

第五环节:主持人简单总结本次班会,全体同学唱班歌《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

结束语:(同学们熟悉的音乐旋律《第一时间》响起)

张:朋友,累了,不要见外,把我找出来,陪你负担

王:朋友,烦了,不要见外,把我找出来,听你倾诉

张:就算你我在风雨中走散

王:只要你感到孤单

合:热诚友情责任我们,会第一时间赶来!

宪法定义新论(精) 篇6

宪法定义新论

宋飞

“宪法”一词,在《辞源》中指“国法,根本大法”。

近现代西方学者也认为宪法是国家根本法。但他们却从不同角度对“宪法”进行了概括。德国学者耶林内克从宪法内容角度出发,提出“宪法是最高国家机关及其履行职能的程序,规定最高国家机关的相互关系和职权,以及个人对国家政权的原则、地位等各种原则的总和”;美国学者施瓦兹则从宪法的法律形式特点表述宪法概念,他认为宪法乃是包括治理国家指导原则的国家根本法。

社会主义学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分别从阶级本质、物质条件与民主制度的联系、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这几个不同角度对宪法下定义。比较著名的阶级论认为宪法是集中表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国家意志。

我个人认为宪法是集中表现统治阶级意志、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主导地位、规定国家社会制度最根本和最具原则性内容的国家契约典范。理由如下:

1.宪法是统治阶级意志在法律领域的集中体现。比如宪法的序言一般都是记载着制宪者阶级所取得的胜利成果,宣布他们建国的基本原则、纲领、方案。这样的例子比较明显的有中国宪法和前南斯拉夫的宪法。中国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规定:“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第十自然段规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另外,目前我国法学界提出的“法律要为创新型国家服务”的论断,也是基于新时期党中央提出鼓励自主创新、打造一批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的口号。

2.宪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主导地位,规定国家社会制度最根本和最具原则性的内容。宪法与其它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加拿大学者柯里认为,宪法决定和规定最高国家机关的设立,它规定这些机关与公民、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美国学者布兰代斯认为,宪法对政府进行限制,给公民最大的自由的限制,《美国百科全书》宪法条目作者巴塞洛缪则认为宪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和基本原则的总体;英国学者史特朗认为,宪法就是要确定国家主权的特定地位;日本学者小林植树认为,宪法规定国家统治机构的结构形式;荷兰宪法学者亨利.范.马尔赛文和格尔.范.德.唐在《成文宪法的比较研究》一书中,通过对大量宪法文献的实际考察,得出以下“经过检验的结论”:“第一,某些最低限度的内容在宪法中总是出现的,或者更确切地说,这些内容至少在75%的宪法中出现。第二,宪法包括如下一些内容:1.关于宪法自身的规定,特别是规定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性质和地位,修改的可能性和修改的程序;2.关于国家机构的规定。在这方面,所得出的研究结果是毫无疑义的,100%的宪法规定了这些机关的组成,同时还规定司法制度、选举制度和代表制度;3.关于法制的规定。宪法没有涉及法治及法制,但却包括了关于法律制度的一些方面,例如宪法自身的规定与普通法律的关系以及和国际性立法的关系;4.关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规定,……这4种内容正是宪法普遍所有的。”以上这些学者的观点都可作为我的论据。

3.宪法是国家契约的典范。国家契约是社会契约的同义词,是社会契约论(又称民约论)提出的一个名词。社会契约论认为国家和法是由于人们订立契约而成立的。这种政治学说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有萌芽。当时古希腊智者派中思想激进的学者,认为国家和法是人们相互间自觉缔结的契约的产物。智者派的著名代表普罗塔哥拉(前481-前411)在《论神》一书中认为道德和法律是人们所约定的,不是神意产生,因而是相对的。这种认为“政治制度不是由神所规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定的、而是由人协议公议而产生”的观点在当时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当时的宗教和法律的权威是一种冲击。到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伊壁鸠鲁(前341-前270)又认为社会秩序是人们为了避免彼此伤害而产生的约定,“公正没有独立的存在”,“是由相互约定而来”。马克思对此指出:“国家起源于人们相互间的契约,……这一观点就是伊壁鸠鲁最先提出的”根据马克思的论述,伊壁鸠鲁的原始的、朴素的社会契约论主张国家和法是以防止对人们相互关系可能产生的危害为目的而缔结的社会契约的派生物。到了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西欧各国的发展,古典自然法学派的启蒙思想家广泛地传播了社会契约论学说。荷兰法学家格老秀斯(1548-1645)认为国家是自由人出于理性的考虑,为了享受法律利益和共同福利,通过契约而成立的。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也是这一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强调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必然的,认识了必然,人就能不为情感所役使而获取自由。意志自由的想法是由于想象和无知(《神学政治论》)。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1588-1679)认为应当从人(不是从神)的本性中寻找立法和政治的原则,人有利己的本性,“人对人象狼一样”(《论公民》),为摆脱人人自危的社会状态,人们订立“契约”(《利维坦》),把自己的权利转订给契约的掌握者,即一个人或者一个会议,实即主张君主专制。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1632-1704)则与霍布斯不同,认为订契约时,人们并非把全部自然权利都转订给君主,而是还保留着一些如生命、自由、私有财产等权利,统治者若任意侵犯这些权利,人们有权推翻他(《政府论》)。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1712-1778)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认为国家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人们同意把自己的权利转让给国家,国家必须保护一切缔约者自由、平等、生命和财产,体现全体人民的“公意”,如果这种契约遭到破坏,人民有权取消它,被暴力夺取的自由应用暴力夺回。另一启蒙思想家狄德罗(1713-1784)认为自由是人的天赋权利,“没有一个人从自然得到了支配别人的权利”(《对自然的解释》)。沿用“社会契约说”,论证封建专制制度的不合理性,希望通过“开明君主”实现社会改革。德国哲学家康德(1724-1804)也执此说,主张自由、平等,宣称共和国是唯一合理的国家形式,但又认为这是不能实现又应力求实现的理想目标。提出有一个至高无上、永恒不变、人人都应无条件遵守的道德原则,即绝对命令,为证明人人得以执行这一命令,须假定有意志自由,这样才有道德责任而言。强度必须假定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而上帝则是道德秩序的最后保证(《道德形而上学基础》)。正是社会契约论,有力地构建了宪法作为国家契约典范的理论基础。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参考文献:

1.蒋碧昆主编 《宪法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版

2.《简明社会科学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9月版

作者简介:宋飞,1980年12月11日生,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现在湖北黄冈市黄州区政府法制办工作.曾在法律图书馆网发表论文《人治与法治的较量-兼论德治》、《从一案看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试论国有资产流失与法律规制》、《周枏与<罗马法原论>》、《盖尤斯与<法学阶梯>》、《制定法、成文法概念比较研究》、《试论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对12起处罚决定被撤销的复议案的法理分析》、《公司法与劳动法竞业禁止原则之比较》、《试论公司监事制度》;译作《中国传统哲学与争端解决》、《美国诉微软案》、《屠宰场案的负面影响》。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婚前调查”之法理思考

王世龙

引子

“ 据介绍,今年1月,昆明女青年张小姐在与其热恋近1年的男友准备谈婚论嫁时,张小姐感到对家在外地的男友有些情况还不清楚,在朋友介绍下,她委托国力民事商务调查社对其男友进行了婚前调查。双方商定对男友的家庭状况、离乡前的个人情况等进行调查。调查社在接受委托后即来到其男友老家走访了男友同学、邻居等知情人,并到当地公安部门、男友就读学校等作了了解。之后,张小姐收到了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然而,张小姐的男友在得知这一举动后,提出了分手。张 明 黄 莺”

这个事件被媒体报道以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笔者意欲挖掘一下它潜在的法学价值。在笔者开挖之前,笔者有必要再引述一个事例——

A与B是河北医科大学的同班同学,在上大学的时候恋爱,大学毕业后二人结婚,婚后二人开了一个诊所。日子过得虽不十分富裕,但还算美满。但不久,有另外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小孩找来,要A的丈夫B给她们一个交代。A感到很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继续和B过,她感到自己上当受骗;不和B继续生活,她担心由于自己已经结过一次婚而在也找不到自己中意的人愿意娶她,因此她打电话到“灯火阑珊”,笔者因此了解到此情况。

关键词:民事法律关系 恋爱关系 民法基本原则 隐私权

笔者首先想讨论一下恋爱关系是不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民事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

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由一定的事实引起;

二、被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

三、包括相应的权利义务作为内容。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恋爱这一事实引起了恋爱关系,然而,恋爱关系却没有被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那么,他们的权利义务应当怎样确定?

于是乎,我们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民法基本原则。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立法、司法、解释以及民事活动的基本准绳。它具有指导作用、约束作用以及补充立法不足的作用。

基于上述两则事例,我们发现民法基本原则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是关键。即恋爱双方在即使没有法律规范确定彼此恋爱权利义务的情况下,也应当互相诚实、忠实等。但笔者认为,仅此还不够。

因为,恋爱关系是一种准婚姻关系。具有不完全稳定、确定的特点。此时某些信息的公开可能不利于恋爱关系的健康发展。例如,恋爱中的一方很有钱或生活很困难等。此类信息一点坦白,有可能,对方原本不爱自己,但当他或她知道自己很有钱之后,却爱上了自己;或者对方原本爱自己,但当他或她知道自己家庭条件不好之后,不再爱自己了。

笔者认为,这实际上涉及到,恋爱的双方是否有隐私权?如果有,那么在多大程度上应当享有隐私权?

何谓“隐私权”?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个人住宅不受侵犯和搜查,个人信息不被非法知悉、披露的权利。u它具有专属性、秘密性和可放弃性。

此定义中,称“公民依法享有”依的什么法?目前,我国《民法通则》中还没有隐私权的规定。但是《宪法》中却有很泛泛的规定——“第三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所以说它泛泛是因为,它只规定不能非法侵入或搜查公民的住宅,至于其他则没有提到。于是就有了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在理解这一条的时候应当遵循“法不禁止即许可”抑或“法不授权即禁止”?我们说我们要建立法治社会。法治社会要求权利本位,进而要求我们遵循“法不禁止既许可”这一原则。但这样一来,问题严重了。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笔者举一个不很恰当的例子。我们睡觉时拉窗帘是违宪的。因为根据宪法第39条,别人有权利了解我们,只要不到屋里翻就行,哪怕他们爬在窗台上看我们也是可以的,只要他们愿意。这样我们的隐私就暴露无遗了。可见这就是立法不足,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不便和困惑。

笔者建议对宪法第39条作出修改。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知悉、披露公民个人信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这样一来,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对对方有潜在利益的信息,自己可以不告知对方,因为自己有隐私权;对于对对方有不利影响的信息,根据公序良俗原则,自己应当放弃隐私权。

传媒信息时代大学英语教育创新论 篇7

当今社会处在一个传媒信息时代, 一个注重效率的时代, 社会的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效率。对于大学英语教育而言, 更应该追求和提升教学效率。利用有限的时间和教育资源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是传媒信息时代大学英语教育创新的主要目的。国务院和教育部颁布的一系列有关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文件, 对大学英语教育的创新提出了要求。“全面素质为基础, 能力为本位”, 是英语教育的指导理念, 所以传媒信息时代大学英语教育创新不仅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还有遵循基本的指导理念。从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 如过分看重学生的英语成绩, 忽视母语对英语的影响, 这些都阻碍着大学英语教育质量的提高, 也说明了大学英语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尽管英语是一门外国语言, 但由于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及全球化进程发展的要求, 它依旧是我国教育系统中重要的课程之一。尽管高校学生已经进行数十年的英语学习, 但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 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同时, 英语的语言特点和母语有很大的不同, 导致有很多问题依旧存在: 第一, 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决定着语言学习的效果, 所以, 利用传媒信息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当前大学英语教育创新的要务之一; 第二, 大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 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过分侧重对课本知识的记忆, 忽视语言的实际运用, 脱离了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 第三,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单一, 老师普遍都是按着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注重对教学进程的追赶, 却忽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缺乏对学生英语语言技巧的指导。以上也是我国英语教育面临的主要难题。

二、大学英语教育的误区

1. 忽视母语对学习英语的影响, 忽略构建英语语言环境

大学生英语的学习处在一个不容乐观的状态中, 这是由于母语对学习英语的影响、英语语言环境的缺乏。而英语的语言特点又使得这种现状更加的复杂。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日益扩大的学生数量和师资力量越来越不相称, 并导致近年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下降, 表现为听力差, 写作不规范, 基础知识不牢固, 阅读缓慢, 语言表达不准确, 总的来看英语水平不高。英语学习既没兴趣, 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又没有计划, 不重视英语学习。上述这些问题, 除了学生的主观因素外, 都可归结于忽视母语对学习英语的影响, 忽略构建英语语言环境。

2. 过分注重学生成绩, 缺乏对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

首先, 由于考试的压力和对英语的学习的错误认识, 学生往往只重视掌握课本知识。比如, 在学习相关课文时, 学生只重视其中知识点的掌握, 忽略阅读课文的重要性, 既感受不到课文文章段落的优美, 更没有学习英语的兴趣; 其次, 大学老师缺少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引导, 无法使他们发现学习英语的乐趣。最后, 传统的英语教育模式单一, 老师只重视对教学大纲的把握, 而忽视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总之, 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缺失, 是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

3. 延续传统的教学理念, 忽视对教学模式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理念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不能很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且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大学英语教育广泛存在着填鸭式教学方法, 知识的灌输的确能在短时期内起到一定的效果, 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百害而无一利, 最终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模式单一是传统的教学的主要特点, 并且教学理念落后, 忽略了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 不仅是为了取得更好的考试的成绩, 也是为了提高学生说英语、写英语、阅读英语的能力, 继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学能力。总之, 传统的教学理念阻碍着大学英语教育模式的创新。

三、传媒信息时代大学英语教育创新方案

1. 利用传媒信息, 在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方法上创新

在传媒信息时代的英语的教学中, 老师要充分利用传媒信息, 在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方法上创新。因为, 英语的基础知识是学习好英语的前提条件。比如, 利用信息传媒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氛围, 利用以多媒体为载体的视频、图片、漫画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 以多媒体为依托, 不断地对学习方法进行创新。老师也要注重利用传媒信息进行口语教学, 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练习英语口语等。做好英语教育基础工作, 为提升教学质量做好前期工作。

2. 创新传媒教育理念, 激发学生英语教育的兴趣

英语学习兴趣不高和学习英语的无用论调, 给英语教学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某种程度上也阻碍着英语教学的创新。因此, 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更正错误的认识。利用传媒信息创造多种的情境教学模式, 活跃课堂气氛, 增加英语教学的生动性, 要有意识地进行互动教学, 避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出现。并且情景教学模式生动活泼, 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使他们的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轻松简单。

3. 创新传媒教学模式, 利用多媒体手段实现英语教育的现代化

大学的英语教育中, 以多媒体为载体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也越来越丰富, 传媒信息时代大学英语教育创新将会日新月异, 这一切都归功于信息传媒时代的发展,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设配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普及。传媒信息时代下的英语教学, 促进了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传媒信息的辅助教学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多媒体教学能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表现力, 使原来枯燥乏味的学习知识变得形象生动, 继而展现英语知识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比如, 在讲解come on的词义时, 可以利用视频中人物对话的形式表现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意思。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 制作一些实用的以视频、漫画、图片为载体的教学课件, 实现教学方式的现代化, 继而对大学英语教育进行创新。

四、结束语

传媒信息时代为大学英语教育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创新契机,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传媒信息的发展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方式和方法的变革。我们要继续更新观念, 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和学生自身的状况,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策略, 不断地总结经验, 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 把握好大学英语教育创新契机。

摘要: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传媒信息的发展, 为大学英语教育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大学阶段, 英语学习关系到学生相关职业的发展方向。在传媒信息时代中, 大学英语教育创新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高老师英语教学的效率, 继而提供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关键词:传媒信息时代,大学英语教育,创新

参考文献

[1]付小园.试论大学英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江西教育科研, 2007, (10) .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

中学语文文本解读模式新论 篇8

一、情感与理念——根本点

阅读文本,最根本的是领会作者真实的情感、理念。情理贯穿行文中,需教师多角度揣摩理解。没有对文本情理真正的把握,往往会误解、曲解作者的意图,进而影响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建立。

新课程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可见,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情感性特征不容忽视。

1.教师要真正了解作者的生平

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作品中的主人公就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影子,如“丑小鸭”,它在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前就遭遇种种磨难,饱受同伴的欺凌侮辱。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是读懂其童话蕴含情感的第一步。

2.教师应知晓文本创作的具体背景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四·一二政变”后,作为新青年,作者既担忧国事,又感到有心无力时,“淡淡的忧伤”情绪便弥漫于行文当中。

3.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

教师素养的高低,对教学有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学识,更重要的是应该有社会良知。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项链》,我们可以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对“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过程中女主人公马蒂尔德的善良、诚实的本色和坚韧、吃苦精神的真正领悟,而非囿于传统观念不敢越雷池半步。

二、层次与线索——立足点

层次线索的梳理归纳是建立文本整体感知、理解体味其意蕴的起始,现行文本解读对它们的认知解析仅仅是为了课堂讲评所需,学生参与不多,甚至不明晓如何划分层次、寻找线索。分层、寻线是一个基础的语文知识点,更是理清作者思路的关键,能够准确地掌握它们不仅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更有助于提高阅读的能力。

1.分层

(1)事物、事件全文紧扣某一实物,逐层深入。如《这不是一颗流星》,以熊皮手套表现了儿子那天真纯朴的念头不是一颗流星,而是一颗外婆真诚关爱的纯洁的童心。

(2)思想情感以某种情感贯穿行文始终,表达作者意图。如《音乐巨人贝多芬》,以受访者视角再现主人公生活、精神情境,表达作者对他面临厄运不屈服、勇敢抗争而生的由衷敬佩之情。

2.寻线

觅寻文章线索时,应着重考虑:线索一般与主题密切相关,毕竟它要为中心服务,有利于中心的表达;线索与材料相关,线索主要起收拢约束材料、联缀全文的作用。学会划分文本层次、觅寻其线索是文本解读的立足点。

三、画图与场景——切入点

画图与场景在文本里随处可见,但作为教师应该注意提炼、筛选和整合,从现象中把握本质,将能够凸显作者情感、围绕中心情节布置的场景、画图进行概括,让学生明晓文本。

紧扣文本层次,于重要情节中提炼。如《木兰诗》可从木兰从军缘由及准备、从军过程、沙场归来三个层次中概括出木兰代父从军征途图、沙场归乡伦乐图等。于行文中定位,于细微处着眼。如《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师仔细领悟文本,即可总结出“我”独自汇钱图、爸爸逼“我”上学图等。

画图、场景的提炼总结,有助于教师对文本层次的正确划分、对作者表达情感的真正领会,它是文本解读的切入点。

四、形象与手法——基本点

形象、手法即文本形象、写作手法是理解领会文本内蕴的基本要素。在新课改实施的形势下,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挖掘文本背后蕴含的作者真实的情感。

1.文本形象

文本形象本身具有间接性、模糊性的特征,而形象审美正是利用文本语言信息的隐含性和解读信息差异性的特点,对文本进行想象性再创造,从而实现个性化创造力培养的一种特殊的文本解读方式。

(1)当时的社会环境,包括大的社会背景、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小说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被谑称“变色龙”,既是当时沙俄专制社会畸形的产物,又是作者辛辣讽刺思想的特用的代称。

(2)准确把握描写手法,如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对主题表现的烘托作用。

形象的解读,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自己适时预设,不能搞“一刀切”;文本形象的阐释没有定法,要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对待才可以领会作者的意蕴。

2.文本的写作手法

这里所谈文本写作手法可概括为: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语言特色与结构特征四个方面。

(1)表现手法主要分为修辞手法、抒情手法。

赏析文本时常用修辞有:比喻、拟人、夸张、象征、排比、借代等。修辞就好像作者手中的着色剂,情感传达不同,着色亦相应改变,故作者于行文中所运用的修辞,都有特定目的,解读时既要考虑修辞本身的内涵,也应思考他们在传情达意上的具体效果。

(2)抒情手法主要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顾名思义就是直抒胸臆,作者于行文中直接表达自己赞美、爱慕、憎恶等情感。

间接抒情,是把作者情感融于形象之中,借助具体的人、事、物、景,使抽象的主观情感形象化、具体化,成为可以被文本解读者再体验的观照对象的抒情手法。借景抒情指作者通过描景、状物来表情达意,如辛弃疾的词作《鹧鸪天·送人》中“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即体现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指作者将情感融于具体的景物或生活场景中,以对景物或场景的描摹来抒发情感;托物言志指作者日常生活或自然界某物特征来表达其情操、志向,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作者以“莲花”自喻表现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

表达方式是语文文本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使文章表达得更准确、更传神,对读者有更大的吸引力,作者往往借助于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完成。新课标也指出学生要综合掌握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五种表达方式,并于口语交际、写作中灵活运用。因此,在教学中学习和掌握它们是学生准确阅读、分析、把握、理解文章材料的重要手段,更是反映客观事物、写好各类体裁文章必需的条件和能力。

(3)语言特色。语言特色,又称语言特点,泛指一切此语言相别于彼语言的风格特点,因文化背景和情境的不同,使其交流方式存在着差异,笔者仅以记叙类文本为例分析。首先,依据文章所属的文体的特点,在共性中体味出文章语言的个性;其次,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而非断章取义、孤立地仅从局部去抓文章的语言特色;再次,在“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总特色下,体会记叙文本语言的个性化、情感化,关注作者个人因素,如气质、阅历、经历、性格等。

(4)结构特征。结构特征,即作者组织行文构成和谐完美文本过程中在选材、层次等方面体现出的特性。因文本结构是表现其内容、显示其主题的重要的艺术手段,没有结构,文本的内容就无法组织起来,也无法表现出来,故结构在文本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理解、领会其特征就显得至关重要。

①结构须服从文本主题需要,作者在安排材料时,必须根据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根据人物之间矛盾冲突的实质来安排人物、事件和环境,故其特征可概括为选材恰切、脉络清晰、欲扬先抑。

②结构须完整、和谐,分清主次,使各部分前后有机联系,才能让文本成为一幅统一、完美的社会生活的艺术画图,其特征可概括为:详略得当、伏笔暗示多处运用。

③结构须适应民族群众欣赏的心理习惯,如我国人民在长期的文化生活中,习惯于欣赏有始有终、脉胳清楚、情节紧凑的文本,故其特征可概括为:前后照应、卒章显志。

形象、手法的解读是体味文本内蕴的基本点,教师须躬亲而为,分析总结,不落窠臼。

文本解读,即与文本对话。就是要抓住文本中所透露的重要信息理解作品,从而“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其模式无一定规,需随文本内容不同而创新改进,但又有法可循。

上一篇:军训小结不是心得下一篇:普法工作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