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场就业之我见

2024-09-05

大学生职场就业之我见(共8篇)

大学生职场就业之我见 篇1

07工商管理(1)班 :周晓辉学号:36 大学生的就业前景问题再次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最近几年,“难”的似乎已不仅限于大学本专科毕业生了,连硕士生甚至博士生都开始感叹“做毕业生,难啊!”那毕业生就业为什么难呢?

(一)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因素造成的。首先,诚信问题。许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勤奋刻苦学习,整天游手好闲、打游戏等等,到求职时才发现具备一定的证书、文凭和履历才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此时她们只有投机取巧或造假来欺骗企业的信任,这对大学毕业生的整体形象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第二,整体素质有下降的趋势。由于近几年高校的扩招,使大学生的思想得不到很好的教育,加上动手能力差,缺乏实际经验,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第三,自身地位偏高。大学生普遍认为读了大学就应该理所当然地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大学生们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率。

(二)多数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高校扩招后,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缺乏改革和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专业设臵和专业调整没有面向市场的需求,而是单纯力足于自身师资条件:并且现在的多数大学教师一般都重视科研的发展,对本科生教学的责任心不强。部分教师讲课满堂灌,课后不辅导,考试标准不严等;他们没有思考过怎样设臵教育内容与方法才能让同学更好地接受知识,轻视对学生的教养和学生知识面的扩展;研究型人才与高级专门型人才的培养课程设臵不明确;高校的内部运营封闭,缺乏自我评价和改进的机制;各高校的办学水平残差不齐,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不强。在劳动力市场日益扩大、竞争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这些因素越来越制约着毕业生的就业率升高。

(三)、教育产业结构与人才社会需求结构的错位,导致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过剩。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市场需求结构急剧变迁,生产结构的调整日益加快,部分传统生产领域日渐萎缩,许多“夕阳”企业产品过剩,生产急剧缩减甚至关停,很多职业岗位被淘汰了。与此同时,另一部分新兴部门和企业则迅速崛起,相应的岗位也迅速增加。当然,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中国社会的现实社会需求结构有一定的畸形性,“各领风骚数几月”的各种“热”就说明了这一点,但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却是实实在在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必然要求人才结构和质量进而要求教育结构和质量作出积极的相应变化。然而,由于教育本身的滞后性和同样的一些复杂原因,我国的高等教育未能及时有效地调整专业结构,与那些萎缩淘汰的旧行业岗位需求相对应的传统专业并没有及时得到缩减,甚至也在借扩招之机而大量扩张,这就造成了大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的错位,有者不需,需者无有,从而导致结构性待业。

(四)、大学生及其家长错误的择业观念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择业取向上多数希望到环境舒适、工作轻松、待遇丰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作。不愿去经济欠发达地区,不愿去生产第一线。由于毕业生缺乏吃苦精神,就业观念陈旧,择业定位偏差,使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更加突出。第一、择业定位偏差。追求“精英岗位”,无视“大众化岗位”。这种择业定位上的偏差,必然陷入就业难的误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毕业生应该面向“大众化岗位”。如果不纠正择业定位上的偏差,那么就难于从择业误区中走出来。第二、缺乏创业精神。国家及各级政府十分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并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但多数毕业生满足按部就班,只希望找一个好单位,做一个好员工。缺乏开拓创新胆识,缺乏艰苦创业精神,没有“自己当老板”的意识,不想自主创业。

(五)不规范、不健全的的人才市场机制,加重了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人才市场机制在这里主要指人才就业市场机制和人才市场管理机制。从人才就业市场机制看,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完全自主择业的社会环境条件还很不成熟,缺乏及时准确的人才供求信息收集、发布、检索和交流的权威机构和通道,稳定规范的人才劳务市场还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网络体系,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权利社会保障、法律保障体系也不健全,这大大削弱了大学生供求信息和自主择业的时效性和可靠性。从人才市场管理机制看,不规范、不健全的人才市场管理机制缺乏对用人单位的激励、保障、限制机制,削弱了用人单位吸纳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国家允许基层企事业单位拥有越来越多的用人自主权,自主决定是否接受大学毕业生。但同时国家又没有在短时间内建立与之完全匹配的市场激励保障机制,宏观引导这些基层企事业单位理性地用人。例如,基层企事业单位一般进行承包任期制、经费包干制等改革,而任期目标中往往缺乏单位人力发展目标要求,这就导致了许多企事业单位在引进人才上的短期行为。他们拼设备、拼资源、压缩成本,不愿在承包期内接受见效迟而支付早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宁愿“竭泽而渔”或采取短平快的在职培训,何况这还能解决企事业既有人员的学历升级和稳住既有岗位的隐性需求。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掩盖弱化了对大学毕业生的实际需求,阻塞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入口。

(六)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及服务欠佳

第一、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

在当代社会中,社会关系无处不在,有些在校期间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却因在找工作时没有社会关系而被一些单位拘之门外。相反,一些在校期间整天“混日子”的学生却找到比优秀学生好的多的工作。有些单位就是近亲繁殖,招进来的人都是和本单位相关人员有关系的,这样既挫伤了一些优秀毕业生的积极性,同时又对单位的发展不利。

第二、社会中介机构或社区的服务不够

大学生职场就业之我见 篇2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及其原因

(一)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自1999年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以来,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日趋下降, 而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更是让就业形势变的更加不容乐观。

1. 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

近年来,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 每年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 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 就业问题比较突出。据教育部统计, 2010年毕业生达到630万人, 2011年达到671万人, 2012年达到680万人, 2013年更是达到700万人, 整体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2. 毕业生向大中城市流动趋势凸显

伴随我国沿海等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 发达城市、较发达城市和一些发展相对缓慢的乡镇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不断加大。在高薪、高待遇、高福利等的吸引下, 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也在跟随经济发展方向, 选择在大中城市寻求发展空间, 逐渐形成了向大中城市流动的洪流。造成了人才集中超过了有限的就业市场的需求。

3. 毕业生的期望值居高不下

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 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也就一直居高不下。调查显示, 大学生的理想起薪集中约有15%的人定位于4000元以上, 仅不足3%的人选择1500元以下。而大部分的企业只能满足1500-2500元。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 不可避免地让他们失去了大量的就业良机。

(二)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 从毕业生主体自身来讲

当前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 依然存在着严重的一步到位的想法, 认为到国有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公立学校、大公司企业是就业, 而到中小企业、私营机构只是打工。因此, 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宁可在家待业也不愿意到一些中小企业就业, 更谈不上到边远地区工作。而且, 有些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 更多地期望找到一份轻松高薪的工作, 既不愿从事高付出的工作, 又想获得高收入。既想获得高薪工作, 又对自身了解不足。而社会现实往往与毕业生的想法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进而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2. 从毕业院校来讲

首先, 自2003年我国第一批扩招大学生走向社会以来, 我国社会的人才需求量逐步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庞大的毕业生队伍走向就业市场。伴随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各地区的经济开始衰退, 社会已经不可能提供如此众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导致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压力骤然加大, 就业难现象凸显。

其次, 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而我国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多在综合能力上有所欠缺, 专业技能也不够强, 很难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在社会上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再次,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关注, 许多高校积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国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 目前有些高校还停留在传达政策、整理信息、组织“双选”会的粗线条阶段, 就业指导工作远远适应不了就业形势变化和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

3. 从社会用人单位来讲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结构调整, 企业进入了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 企业的用人理念也处于成熟稳定期, 吸纳的人才有限。而国家大力发展的新型产业主要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 所需要的是高精专人才, 而大多数毕业生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在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 主要以接纳毕业生为主的中小企业大量破产, 而生存下来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 不断地减员, 进而造成了就业困难。

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必要性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完善支持自主创业, 加强就业观念教育。面对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 十八大将扩大就业提升到战略高度, 把创业作为带动就业的核心动力, 这对于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必要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有利于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

大学的创业能力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创业能力是一个人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能力。一个创业能力很强的大学毕业生不但不会成为社会的就业压力, 相反还能通过自主创业活动来增加就业岗位, 以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为此, 国家各级党政部门, 纷纷把“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作为化解当前社会就业难的主要政策之一。

(二) 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大学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 可以把自己的兴趣与职业紧密结合, 做自己最感兴趣、最愿意做和自己认为最值得做的事情。在五彩缤纷的社会舞台中大显身手,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并获得合理的报酬。当前社会鼓励大学生创业, 虽然是从化解就业难的角度, 但从大学生自身来说, 其创业的主要原动力则在于谋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只有增加大学生创业的比例, 整个社会才能形成创业的风气, 才能建立“价值回报”的社会新秩序。

(三) 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

我国高校扩招以后, 伴随着就业压力, 大学生素质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一直为人所诟病。在提高大学教育管理水平与大学生素质的各类探索实践中, 大学生创业无疑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之一。通过创业与创业实践, 大学生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改变自身就业心态, 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 并学会自我调节与控制。只有这样, 大学生创业才能成功。对于一个能自我学习, 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与事务, 善于拓展人脉关系, 并能够主动调适工作心态, 积极适应社会的大学生, 其就业将不存在任何问题。

(四) 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青年大学生作为中国最具活力的群体, 如果失去了创造的冲动和欲望, 那么中华民族最终将失去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学生的创业活动, 有利于培养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把就业压力转化为创业动力, 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各行各业的创业者。美国作为世界最发达的国家, 其大学生的创业比率一直在20%以上。美国前总统里根曾说:一个国家最珍贵的精神遗产就是创新, 这是国家强大与繁荣的根源。中国的未来在于大学生, 中华民族的精神永恒则在于大学生旺盛的创造力与创新追求。

三、大学生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这一政策是我国就业政策的最主要内容之一。据目前的统计分析, 平均一个人创业可以带动近五个人就业。可见, 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建立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则是促进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 解决当前就业困境的有效措施;学校加大对大学生的创业指导培训, 多方构建创业孵化基地, 提升大

WENJIAOZILIAO

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则是关系创业和就业成败的关键。

(一) 建立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

首先, 政府要在全社会, 特别是高校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其次, 政府需坚持不懈地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 要为毕业生在户口、档案管理、劳动保险、税收和小额贷款等方面给予明确而又程序简单的指导政策;再次, 应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 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和市场分析等服务, 鼓励社会各种资本对大学生的创业实体进行投资, 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到偏远落后的地方创业。

(二) 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

1. 高校要进行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培养目标的改革,

要以毕业生就业反馈为基础, 以市场为导向对传统的专业、课程及培养目标进行改革, 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提升毕业生的竞争力。

2. 坚持不懈地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3. 加强大学生的创业培训, 要将创业培训纳入到教学计

划中, 在培训中既要注重理论更要注重实践, 并且培训的师资要多样化, 既有高校教师, 又有政府机关有关人员 (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 , 还有社会创业成功人士;既有高校毕业生, 又有非高校毕业生。

4. 高校要借助社会各种力量为大学生建立多重基地, 如:

在校内可以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在校外为大学生建立创业基地, 还可以以高校为主导在校外成立大学生创业园区。

四、对大学生创业的建议

大学生创业要想取得成功, 既要有扎实的积累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又要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充分准备。

(一) 明确创业方向。

由于大学生的资金、能力和经验等都十分有限, 所以面对创业市场的无限商机, 往往很难找准创业方向, 从而获得创业成功。在这种情况下, 大学生创业者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从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能力特点出发, 对自己要有准确评判, 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尽量选择自己熟悉或与专业相关的方向或自己喜欢的方向。

此外, 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 还应选择风险小、投资少、创业门槛低、资金易回笼的项目。

(二) 熟悉国家相关的大学生创业政策和法规, 这样才能更好地从国家的政策法规中受益, 提高创业成功率。

(三) 积极规避创业风险。

大学生创业, 风险不可避免, 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运用科学知识去识别风险, 预测和评估风险, 并结合实际采取相应措施, 更好地规避风险。

(四) 要有健康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 创业之路多有坎

坷, 需要大学生创业者时刻保持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态, 勿被成功冲昏头脑, 更勿被失败摧毁自信。

参考文献

[1]张莉.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技术与市场, 2008, (2) .

[2]高飞.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3) .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之我见 篇3

[关键词]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3-0011-02[作者简介]仇建华(1972—),男,江苏盐城人,本科,盐城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处处长。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才的竞争最为明显,归根结底是教育水平的竞争。而教育的发展逐渐与产业结合,因此培养技术型人才、就业型人才是振兴经济、强盛国力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载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构成

就业能力指的是一种和职业有关的系统、综合的能力。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学生获取就业岗位、维持就业和特定条件下可以实现二次就业的综合型的职业能力。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高职学生迈入社会、获得就业岗位的基本条件。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可以帮助高职学生适应就业岗位的内外部环境,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决策力、判断力,树立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

第二,基本工作能力。基本工作能力是社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具备这种能力可以不断提高高职学生应对外界挑战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在工作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不断完善和升华自身素质。

第三,求职能力。求职能力是高职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推销的能力,也是未来职业生涯的必备技能。具备较高的求职能力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把握自己,提高职业组织和规划的能力以及营销自己的能力。

二、培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实际意义

(一)衡量高职院校教育水平的指标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是衡量高职院校教育水平的评价指标,也是检验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高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有用之才的重要场所,学生就业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

(二)高职学生实现就业、获得发展的倚仗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是学生顺利就业、获得更大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保障。高职学生未来能否在社会站稳,能否通过自我努力满足自身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料和精神诉求取决于高职学生自身的劳动能力。高职院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所秉持的教育理念是以实现就业为目标,以服务学生为己任。高职学生在接受了三年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培训之后会具备基本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大幅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再就业能力,实现自我的提高和发展。

(三)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条件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可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重要的支持。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进经济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这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机遇和挑战。新形势下,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努力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现代化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因此,高职院校培养出大批专业的、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高职学生就可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经济的稳定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三、培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一)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培养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依赖于高职院校不断加强思政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通过加大高职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学校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培养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更好适应社会、奉献社会。企业选拔人才的首要条件是员工一定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企业选拔人才不只看员工的学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看员工是否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素质涵盖多个方面,包括踏实工作、热爱职业、较强的责任感、乐于奉献等多种品质。一个可以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员工除了要具有知识和技能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事业心、责任感,能吃苦,有敬业精神。因此,加强高职学生的思政教育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注重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

高职学生的素质是先天基础和后天教育培养得来的,是保证高职学生顺利完成工作的基本条件。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涵盖思想道德、文化知识、身心素质、专业技能和社会知识等诸多方面。高职院校要积极组织与就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在活动和实践应用中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应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职院校可以积极与企业合作、办讲座、举行体育竞赛、组织心理教育辅导等,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锻炼学生的品格。与此同时,高职学生也要自己主动走出学校,体验社会生活,进入企业实习实践,了解社会需求和企业需要,以便将来可以更加适应社会。

(三)抓好实践环节,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高职教育质量水平体现在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上。要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需要加强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合作,开展实际训练和顶岗实习活动。高职教育的起步较晚,在实习环节上条件较差,只是依靠高职院校一方的条件难以保证学生接受充分的教育实训。企业则具备较为完善的条件,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技能,具有真实的社会生产的条件。高职院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不仅可以弥补学校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不足,推进学校改善教育结构,还可以使学生亲身实践,融入企业的工作环境中,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增强知识和技能,为将来做好准备。

(四)延伸普通教育,提高职业持续发展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时间大大缩短。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让现代职业发展呈现出职业种类趋于多样化的趋势,即便是同一种职业也会具有不尽相同的工作方式和内容。此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企业的发展也面临更大的竞争和发展压力。就业、失业和再就业已然成为普遍现象。作为社会的新血液,高职学生只做好单一准备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习较为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为满足高职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就要对学生进行完善的普通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培养高职学生弹性的职业转换能力,使学生掌握生存的法则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道路打下好的基础。

在高职教育中注重培养和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中脱颖而出,进而在实现高职教学目标的同时有效提高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 曾丽.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1(24):62-63.

[2] 吴御生.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述评[J].教育与教学,2013(3):44-47.

[3] 陈均士.大学生就业能力与高校的课程设置——来自美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3):75-78.

在校医学生就业倾向之我见@终稿 篇4

背景:近几年来,随着各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已经步入大众化,从而使在校医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医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人们谈论的热

点话题,这已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呈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也与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

医疗体制改革落后有关。为此,我们对本校医学生就业倾向进行调查并总结分析。

目的:通过对在校医学生就业倾向的问卷调查,了解我校在校学生面临的当前就业形式下的心态,以及医学生对未来就业的认识程度和对现今医疗体制改革下对就业前景的分

析,提出对医学生就业整改的措施及建议。

时间:2014年3月1日-----2014年4月15日

地点:河北医科大学大学临床学院

对象: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的在校学生

范围: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共160人

方法:实地问卷调查

人员:王浩 常月婷 郭玲 韩志芳 杨杰 王晶 淡东 徐剑飞

主体:在我们调查的大约3000名大学生中随机发放问卷160份,男女比例尽量在1:1中,即男女分别为80人。大一60人,大二40人,大三60人。其中作废20份,有效140

份。在回收的所有问卷中,进行结果统计分析,保证数据准确。

问卷的精心设计,符合心理学的特点,题目顺序有阐述自己现象到洞悉自己内心,周边关系,目的是是同学们在做问卷的过程中,仔细回忆自身的情况,通过自己的真实的显示

情况,来时刻提醒自己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自己的就业铺下平台。

数据统计:

1,参加本次随机调查问卷的学生中,43%为大一学生,大二和大三学生各占28%。

2,在这次调查中除了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还涉及到了一部分小专业的学生例如口腔

专业和麻醉专业。

3,29%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很满意,49%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一般,17%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是很满意,还有5%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结果显示

大部分医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持积极态度,但仍有一部分医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热情程度

不高,持消极态度。

4,在就业前景问题上,40%的学生特别关注,36%的学生偶尔关注,20%的学生不关

注或很少关注此问题。结果显示,超过70%的学生还是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比较关心,对自己

以后所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规划。小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问题感到迷茫。

5,在就业准备的问题上,20%的学生认为进入大学就应该开始准备,49%的学生认为

毕业前一年开始准备就可以,23%的学生认为毕业前半年或两个月开始准备,9%的学生认为

毕业之后再准备也不晚。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应该在毕业前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对自己的就业做充分的准备。

6,超过60%的学生毕业之后打算考研,小部分学生对自己有不同的规划,比如直接

就业,自主创业或考公务员。可见,在当代医疗体制以及医患关系进入白热化状态的情况下,对医生的专业技术以及道德修养有了更高的要求,考研已经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

7,在职业选择上,64%的学生希望与自己的专业对口但不一定要强求,只有14%的学生希望选择的职业与专业一定要对口,其余一小部分人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学生还是希望自己所学的知识可以用到以后的职业生涯中。

8,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超过60%的人认为医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岗位少,医学毕业生多,11%的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医患关系紧张,尤其是最近几年的各种

医闹事件频频发生。还有一小部分人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医院的人事调配不合理和医院科室承包等。

9,在就业渠道的方面上,有52%的人希望依靠自己的实力通过人才招聘会或者招聘网络来寻找一份儿满意的工作,23%的人希望通过家庭的有利条件来得到一份工作,16%的学生打算毕业之后自助创业,只有不足10%的人希望通过学校推荐或者是朋友介绍来找到一份工作。

10,在初始月薪方面,只有8%的学生希望初始月薪是800—1500元,36%的学生希望可以达到1500—2500元,超过一半儿的人希望月薪在2500元左右或更高。可见医学生在对自己的月薪方面的要求有很大的差别,并且都希望月薪达到更高的水平。

11,在校医学生中有76%希望选择一线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工作,7%的医学生希望选择科研教育者的工作,9%的医学生希望选择医疗保险和医疗器械推广的工作,还有及小部分的学生希望从事其他类型的工作。可见,大部分的学生希望毕业之后在医院工作,治病救人,为国家的医疗事业做贡献。

12,在就业单位的意向上,51%的医学生希望以后再市级医院工作,20%的医学生则希望拥有更大的舞台,他们希望以后在省级医院工作,少部分的学生则希望毕业之后选择到基层工作。结果显示医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择业表现得摇摆不定和举棋不定的状态,即使要去基层,也是所谓的最后“底牌”,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地方政府和社会对当地卫生事业各项建设和支持力度不够,还可能是因为医学生对基层工作中各方面的待遇,工作软硬环境和人才培训等方面不满意,想选择更大的提升空间。

13,在选择职业的地理位置要求上,35%的医学生希望以后再沿海地区或者是上海,北京,香港等大城市中。21%的学生希望毕业之后回到自己的籍贯所在地就业,10%的医学生希望以后到农村基层工作,为农民的看病提供便利条件,只有不足7%的学生选择到中西部地区工作。

14,医学生求职过程和在选择职业的标准上考虑到了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职业的稳定性,是否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做贡献,资金和规模介绍,主要业务和发展前景及出国深造的机会,还有工作地点和工作环境,以及医院的单位文化和管理体制等。在我国,医生待遇普遍较低已成为一种社会普遍认同的现象。医学毕业生应该看到未来的发展空间,医院所提供的事业平台等,除此之外,临床工作中的无形价值也不容小觑。

15,如果就职较为困难,大部分学生对于去小城镇及乡镇单位就业是可以接受的,只有极其小部分的学生坚决不接受或者是持无所谓的态度。

16,国家鼓励医学生自主创业,对此,53%的学生认为这是一次机遇,具有挑战性,26%的医学生认为毕业之后可以考虑自主创业,9%的医学生认为自主创业太难,只有6%的学生从来没有想过自主创业。总而言之,自主创业已经成为医学生解决就业压力,创造自我价值,实现理想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医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来面对困难。

17,国家鼓励医学毕业生去西部基层发展,超过一半的人表示愿意接受或者可以考虑,还有10%左右的医学生不愿意接受去西部工作,这可能是因为部分医学生对中西部地区的医生待遇等实际情况不甚了解,没有注意到在中西部工作所具有的诸多优势。

18,关于在医学生的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很多人表示是因为个人能力不足或者是缺乏社会关系以及用人单位选拔不公正。还有部分人表示是因为学校就业指导不够或是自己求职方法技巧欠缺,缺乏工作经验。为了避免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当代医学生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不断挑战自我,扩充自己的知识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团体活动,积极动手实践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通过这些来提高医学生的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结果分析: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医学生的就业现状:

1,城市医疗人才呈饱和状态,中小医院缺乏吸引力;

2,就业难原因分析:就业体制不完善,医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3,提高就业率方法探讨,从社会角度出发完善以学生的就业市场,从学校角度出发,正确引导医学生就业。

为此,我们将在校医学生就业倾向的问题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高校、用人单位等原因:

1、高校教育潜在的问题。

⑴专业课程设置错位。⑵教学知识更新缓慢。⑶社会实践重视不够。

⑷就业指导存在硬伤:①缺乏针对性。②缺乏专业性。③缺乏系统性。

2、就业市场供需的矛盾。

⑴高校扩招增加了就业压力。⑵金融危机紧缩了就业需求。⑶传统渠道降低了吸纳能力。

3、用人单位选材的误区。

⑴过分看重经验。⑵过分关注文凭。⑶存在性别歧视。⑷生源地域歧视。

上述原因都是医学生自己不能够改变的,在此不加详细叙述。

二、医学生个人因素

1.医学生专业性学习强

医学生在未经其他学科教育情况下直接接受医学教育,而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完全部的医学课程,势必其他公共课程的学习课时会很少,造成了医学教育只重专业课程,而忽视或无力兼顾文、理和工科类课程的培养,影响了医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2.医学生社会认知能力弱

医学生相对于其他文、理、工科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和融合的机会相对较少,课程多、课时多、记背概念多,此“三多”是医学教育的一大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学生与社会接触

3.医学生专业技能偏低

医学生的在校学习只是从医生涯的初步开始,要能独挡一面,独立完成医疗任务,还需相当长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过程。所以刚毕业的医学生,其适应、胜任工作的能力很低。医学毕业生大多毕业时未获职业医师资格证书,而招聘单位招人的目的是即上岗能胜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医学毕业生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影响了医学生在激烈的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阻碍了他们就业能力的发挥。

4.医学生不恰当评判自我医学生入学时,大多分数高,第一志愿入校;医学教育的学制长、成本较高,导致医学毕业生难以有好的心态正确就业定位,表现为医学生就业时,期望值较高,不能正确评判自我。不确当的给自己评判,影响了医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5.医学生就业观念落后

医学生的趋高拒低,追求实利,关注自我发展的意识在利益驱动中得到进一步强化,并没有因为大城市人满为患、大医院门槛越来越高而有所改变。他们不愿意到基层去,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去,导致不少学生有岗不去,有业不就,进一步加剧了医学生的就业难度。

6.就业能力不强

医学生的就业能力一般涵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它包括自荐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协调能力等具体在职场上竞争时必须具备的能力。能否在求职过程中抓到机会,这些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医学生跨进大学后,对这些能力的培养不太重视,一旦走出校门,才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找不到北”。

因此,我组全体成员一同讨论提出以下建议:

1.积极的心态其实面对困难心态是最重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培养抵御挫折的能力。有了积极的心态就可以思维敏捷、精神饱满的投入到求职的具体准备及过程中,才可以屡败屡战而不气馁。当你面对压力的时候大家也都在面对,你难他也难。很多时候坚持和积极就是最重要的。

2.尽量获得信息人们常常抱怨自己的运气差,有些机会知道的晚了一步,好的职位被别人占掉了,是啊,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在当今社会信息最重要,君不见很多中介机构就是靠信息服务而生存的很滋润吗?为何几个大的招聘网站广告漫天飞?道理是明摆着的。所有可以获得信息的渠道都不要放过包括学校、报纸、网络以及大的论坛,QQ群等;也许多点的信息就会抓住个好机会呢。

3.调整观念,扩大就业范围当前的形势下,毕业生都是朝着大城市、大医院去的,多人争抢一个职位的现象屡见不鲜,我们建议要采取就业策略,从最坏处着想最好处努力,可以选择中小城市,或者大城市的小医院,甚至与医疗相关的产业先行就业之后再慢慢调整。最近我们受到某美资健康管理公司的委托急招50名医学毕业生从事健康助理工作,但很多同学以为不是临床工作而放弃了。其实相关行业很多人认识不足,也许有很大的个人发展空间呢。

4.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加强实践锻炼专业知识要丰富,更要有扎实的实训操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将来的医疗卫生事业中有所作为。爆炸型的知识经济到来,使医学生的信息量急剧猛增。医学生更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努力储备专业知识,通过实践和操作等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医德作为医生的衡量标准在不同程度的督促着医学生的进步,同时也有利于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5.强化应聘能力培养首先是对招聘单位整体情况进行了解。其次是对应聘岗位的了解。求职者要了解应聘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方式、在企业组织架构中的位置、在企业中的发展空间等,还要了解这个岗位的工资福利待遇。准确定位应对自如,目的就是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并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及评判标准,并据此采取恰当的应对方式,以提高求职者的效率。

结束语

就业服务局档案管理之我见 篇5

近年来,随着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以及失业人员增多,就业服务局的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从提供就业政策宣传咨询,到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到实施城乡统筹就业管理,再到就业失业人员的档案管理,这一系列过程都要求就业服务局严格把关,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积极开展便民工作,充分发挥就业服务局的整体服务功能,采取多举措促进就业服务工作顺利开展。档案管理部门作为就业服务局的一个基础部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对失业人员的档案管理方面,更加突出地显示出就业服务局的功能。

抚宁县就业服务局隶属于秦皇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人力资源开发和就业服务管理的工作机构。主要的业务工作有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失业保险、阳光工程等等。我作为一名就业服务局的基层工作人员,要为促进劳动就业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围绕重点,服务大局”的工作宗旨,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劳动就业方针,紧紧围绕抚宁县经济建设的现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进一步促进就业服务局的工作顺利开展。

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劳动力市场发展不平衡,失业情况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失业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增多,失业人员要实现再就业也离不开及时调动档案及人事关系。公共事业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我县区域面积的扩大,档案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尤其在服务民生百姓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各种档案的归档工作,发挥档案管理的指导作用,从根本上找原因,完善服务理念。

一、加强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

就业服务局档案管理部门每天面对的办事人员特别多,无论是进行档案代理的还是进行档案托管的,我们基本上都是从开始工作一直忙到下班。因为枯燥乏味的重复性工作,很容易导致工作人员失去耐性,对前来办理业务的人员冷眼相对,虽然也完成了工作但是并不会得到人们的称赞。作为基层档案管理人员,我们要加强对档案管理的重视,把服务工作当成矢志不渝的责任和使命去完成,保持原则性和纪律性,实行微笑服务,不能把办事人员当成敌人而是当成朋友。同时不能徇私枉法,应严格贯彻落实档案法以及就业局的相关规定,按照规定办事,不收礼不走后门。

领导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视也是不能缺少的,只有领导重视了,才会把档案管理工作跟就业局其他工作放到相同的高度,才会有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领导要将档案管理列入就业服务局工作计划并作为考核的一项内容,并选择专人负责,成立档案管理小组,确保档案管理工作不走弯路,不断健全机制,完善措施,规范管理,推动档案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就业服务局建立健全档案管理责任制,通过明确的工作制度约束基层人员,为更好地服务打下基础,达到促进工作进度圆满完成的目的。强有力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有利于提高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利于规范档案工作在合理的范围内开展。对档案办公室实行专人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建立和落实档案清点制度,定期对档案进行登记清点,对于特别重要的档案进行单独管理,保障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提高就业服务力度,促进我县就业事业高速发展。

制度建设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由于档案的来源不同,时间不同,就给及时全面地收集档案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档案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基础性资源。因此,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以确保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实施,是新时代新形势的需要。对于档案查阅和档案借阅必须严格遵守规定,查阅者不得将档案材料带出档案室,借阅者必须持有借阅单位的介绍信,经过双方领导签字盖章确认后,按照程序进行借阅并在规定期限内归还。

三、通过信息化提高档案管理能力

如今网络已经进入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信息化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对于档案管理实行信息化、电子化势在必行,电子信息技术促进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革新。做好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加快工作节奏,避免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也是适应现代化办公的需要。市场上已经流行的各种档案管理软件被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所应用,通过电脑将大量的文字信息整理、分类,更有利于以后的查找和保存。信息时代文件的登记、立卷、归档、检索、信息网络传递都是在计算机上实现的。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业务技能,强化自我学习意识,积极参与信息化教育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熟练操作电子计算机各种办公软件以及掌握基本的电脑维护常识。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前提是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充分发挥主动性,配置与档案信息化相适应的计算机及现代化办公设备。

四、提高业务水平,增强服务理念

档案管理工作虽然是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但是其重要程度却不输给局里任何一个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服务,因此,如何提高服务水平是每一个档案管理员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要努力创新,提高业务水平,用最方便,最快捷,最直接的方法实现档案存取,真正发挥档案的作用,实现档案的自身价值。要提高档案管理员的业务水平,应该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开拓创新意识。档案管理事业能不能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管理员的服务理念。档案管理员的服务理念上升了,服务水平提高了,自然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一切工作都会顺风顺水。在日常工作中,档案管理员要注意文明用语,用良好的态度去解答办事群众提出和咨询的每一个问题,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出发点,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塑造良好的工作形象,为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做出榜样。

就业服务局的档案管理工作琐碎凌乱并且复杂枯燥,我们基层服务人员要提高服务意识,注重自身修养,为争创先进单位先进集体而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坚持以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真正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好人民群众的公仆。针对我县就业服务局的现状,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以服务为出发点,扎实档案管理基础,充分发挥档案的特有价值,提升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推动全局工作的顺利进行。

大学就业重在保持职场心理健康 篇6

近半不能“快乐共事”

在参与“你的同事优质么”调查的1227位网名中,尽管有711位调查者回答同事的总体素质“很不错”,但回答“有好有坏”、“素质不算太好”的票数分别占到了40.79%、2.53%,还有0.47%的人表示“小人太多,无法共事”。

因近两年参加工作的新人多为1985、1986年出生的年轻人是伴随中国计划生育成长的第一代,由于经济充裕、接受教育水平高,在人际交往中自我中心、责任心淡薄等问题比较突出,因此与老同事磨合容易不顺。

在“新晋同事的素质与老同事相比”问题中,29.99%认为“提高了,长江后浪推前浪”,22.98%的人遗憾“一代不如一代”,在博士后、海归倍出的今天,高学历与高素质不再划等号。

合作精神最受欢迎

条列出来的几大没素质行为有溜须拍马媚上欺下、急功近利言而无信、工作不主动好吃懒做等,网名分别给出了24.87%、13.37%和22.79%的支持率,其中“溜须拍马”尤以24.87%高票当选最没素质行为。

人力资源专家austin说,很多新人一年不到连续跳槽,没有恒心无法忍耐,这离一个成熟职业人的标准还有相当距离。同时,爱说脏话、冷血麻木、贪慕虚荣也位添其列。

工作忍辱负重被多数企业看作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甚至超过了对工作能力的要求,曾有戏言称“有才有德破例录用,有德无才限制使用,有才无德永不使用”,可见任何单位、老板和同事都渴求良好品行。

事实证明,904位网友最希望新同事具备合作精神,乐于助人(26.73%)、不搬弄是非(15.94%)、踏实肯干(23.1%)也成为新人在进入职场时需加强培养的素质内容。

事不管己成为职场流行态度

从愣头青到职场达人,这是每个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职场必经道路。进入企业这一炼炉,每个人就是需要再生产、深加工的“半成品”。企业文化作为提升职员素质、营造整体工作氛围的载体,22.84%的网友认为企业制度是提高同事素质的途径之一。

通过“改良社会风气”和“领导带头,加强素质培训教育”有效改观素质的支持者为15.98%、32.03%。从个人角度出发,也有少数网友认为“以身作则,从我做起”(18.35%)能影响到周围同事规避素质低的行为。

当遭遇到没有素质的新晋同事及行为时,“过来人”一般性建议“自己多思多想”,或者求助于心理咨询。

此次调查显示,绝大部分人(46.94%)说素质是没法改变的事情,事不关己,远离就行。不会有人采取汇报领导来应对素质低劣的行为。

专家呼吁:公正对待求职新人

对于与同事关系不融洽等问题,斯普瑞喷雾有限公司hr负责人殷志平认为,虽说素质是个人的问题,急功近利、无法演好对主管及客户的责任角色、缺乏主动都是新晋员工较易出现的问题,社会大环境得承担主要责任。

因此他呼吁企业对大学生、新晋员工应抱着公正的态度,多包容并关爱他们的成长。

简单三招,做受欢迎的职场新丁

要博得上司和同事的认可,根本不需要挖空心思投机取巧,做到主动热情、乐于分享、心态开放这三点,不仅融洽了办公室关系,对开展工作也很有帮助。

主动热情地参与到工作中,接受挑战不退缩,凡事多和团队协商作业,积极主动的人总是占尽先机,至少说明你热爱这份工作,这是最笨也最简单的一招。其次,和同事一起分享你的经验,先接纳别人,别人也会试着接受你。

重要的是要保持开放的心态,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就会迅速提高。

大学生职场就业之我见 篇7

一、以“服务”理念做就业

“服务”是我们学生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的工作意识, 就业是关乎学生发展的终生大事, 那么, 做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就必须配有良好的服务意识。

1、营造“全员育人”的就业工作环境, 实现学生就业全员化。学院领导充分重视, 建立就业工作激励机制, 激发老师对学生就业工作的热情, 实现就业工作全员化。

2、建立就业工作网络平台, 实现学生就业信息化。利用校园便利的网络服务, 通过建立毕业班QQ群、学生工作网和BBS实现学生就业信息化, 保证就业信息及时地传递给学生。

3、开展学生就业简历和面试技巧培训, 实现学生就业主动化。收集学生求职意向, 汇总学生简历, 利用自身的就业经验对学生的就业意向进行指导, 介绍面试经验, 并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修改学生简历, 保证学生就业的效率并培养学生自主就业的意识。

4、召开具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招聘会, 为学生就业提供最大的便利。学院利用校内外各类资源主动联系校外相关单位到我校招聘学生, 并筹划一定规模的招聘会, 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最大的便利。

二、以“引导”理念帮就业

就业对于学生来说, 除了就业的压力还有就业的困惑, 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就业、面对就业, 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引导学生到国家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 从而帮助学生尽早尽好的进行就业。

1、利用先进的职业测评工具对学生进行测评,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印制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表, 为每位同学测定职业兴趣, 开年级会对该职业兴趣测评进行讲解, 从而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取向和个性特点有个理性的认识, 引导学生在就业时有针对性的进行择业。

2、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 积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到单位和企业中进行实习。引导学生认识到大三暑假的重要性, 让学生在该暑期前积极联系自身感兴趣的单位, 主动进行联系, 并由学院出具介绍信进行推荐。

3、引导学生积极备考研究生, 鼓励有条件并有意向的学生继续深造学习,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备考环境。开考研专题动员会, 向学生介绍各类信息, 提醒学生在复习考研的过程中如何准备就业, 并对宿舍进行微调为考研学生提供最佳的复习环境。

4、针对学生的就业意向和自身实际情况, 引导学生准确地进行择业和就业。根据就业意向的统计, 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方向进行定位。在就业推荐的过程中, 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可以有目的性进行推荐, 引导学生依据自身情况实现差异就业。

5、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的号召, 引导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去建功立业。

三、以“管理”理念促就业

管理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凡事都离不开管理, 处理事务效率的高低无不取决于管理, 管理既是一种做事方法更是一种做事理念, 我们要做好就业工作就要先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进而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而在管理理念中, “以人为本”则是最受推崇的管理理念, 所以, 在做好就业工作的过程中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 以最高效的管理促进我们的就业工作。

1、规范就业工作各项程序, 做好就业保证工作。按照学校统一要求, 完成毕业生生源上报, 学生就业协议书、推荐表等材料的管理, 毕业生报到证、档案、户口的移送等各项工作, 保证工作效率。

2、建立年级就业工作小组, 保证就业信息的及时、畅通。挑选同学组成就业工作小组, 负责学校就业信息的发布, 并主动进行就业信息的搜索整理, 及时向同学们发布, 负责学生工作网的就业信息更新。

3、为每位学生定做画册和名片, 对学生进行包装, 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每位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优势和人生箴言记录在一本精美的画册中, 在招聘会时有针对性地向招聘单位发放我院应届法学人才库, 供就业单位选择人才。

四、以“树人”理念成就业

“树人”是一个伟大的事业, 也是一个宏大的工程, 身为一名学生工作人员, 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树人”事业需要我们的孜孜以求, 需要我们的拳拳之心。就业工作是“树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贯穿“树人”事业的一个中心工作, 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培养有助于社会进步的人才, 都是就业工作在“树人”事业上的体现。

1、从入学时便培养学生的就业危机意识, 尽早的进入学习状态, 及时制定学习目标。从专业介绍会开始, 我们就要培养学生的就业危机意识, 让学生从入学时就开始培养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2、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以学期为单位进行人生规划, 逐步实现人生目标。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表格,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填写, 让学生以此为依据, 不断地调试自己的人生观和事业观。

3、开展各类文体活动, 为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提供平台。每年组织学生开展诸如寝室风采秀、团支部风采秀、模拟审判、班级形象识别设计大赛和社区援助等兼具专业特色的活动, 不断锻炼学生的能力, 为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 从而提升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大学生职场就业之我见 篇8

【关键词】就业 中职数学 改革

一、引言

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历来都是以教师为中心,重视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没有多大的帮助。但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数学课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于理论的综合运用能力都十分重要[1]。所以,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根据这一目标多多开展课堂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中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提高其综合能力,为其日后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与实际脱节

调查发现,许多已经实习或工作了的学生反映,在学校学到的数学知识很难应用到实际当中。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够扎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与实际严重脱轨,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另外,在现有的教材中,数学课本大多偏于死板,探究性学习活动较少,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影响了教学效果。教材上的例子反复使用,没有创新性,也没有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中职数学的教学内容也必须及时更新与完善,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

(二)教学方式陈旧

数学是应用性的学科,需要学生充分理解然后再灵活运用,培养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导能力,按理来说实用性较强,但教师依然采用枯燥守旧的传统教学方式,并不能帮助中职学生提高实际运用能力。中职数学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与初高中相比,区别不是很大,这使得数学课程从原本一门针对性很强的课程,成了普通的纯理论式学科,忽视了学生的能力考核。优秀的中职数学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应该与初高中的数学课程区别开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充分锻炼,提高其综合能力。

(三)忽视学生的差异性

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并没有把握好学生的差异性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导致部分学生难以跟上课堂节奏,自然无法学好数学。另外,由于中职生的基础相对较弱,在学习较复杂的知识点时,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甚至完全失去信心,干脆“破罐子破摔”,这就影响了他们学习数学课程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目标不明确

中职数学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并没有完全反映出中职数学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目标。大部分教师认为教学大纲就等于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讲解完习题和知识点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在教学中并没有突出教学重点,就算明确了目标,也会由于各种原因而没有去认真贯彻与落实。这样,学生在完成了中职阶段的学习后,其能力仍然得不到相应的提高。而如果想增强数学课程的实用性,就必须把握好数学的学科特性,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2]。

三、如何开展教学改革

(一)重视基础教学

中职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所以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时,要重视打好学生的基础,把握好学生的差异性。对于那些基础较弱的同学,要多多进行课堂反馈,及时掌握它们的学习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对于那些难以理解的题目,教师要先举一些简单的例子为学生讲解知识点,在他们理解消化以后再慢慢增加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多多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回顾复习,让学生在充分掌握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再开始新的课程学习。

(二)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就业形势的严峻,给他们介绍各行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初步树立起学习目标。教师要注意结合实际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例如,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在讲解几何题或应用题时,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举例,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者采用竞赛的方式,在完成当堂习题的环节,把学生分为几个竞赛小组,让学生试着用不同的解题思路来解答数学题目,然后派代表上台阐述,以此发散学生的思维。

(三)转变评价方式

以往在一个学期的课程结束后,教师通常会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查,而在平时则完全没有相关的检测手段。为了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全面地进行学习评价,教师就必须要转变考查的方式。考查的重点是了解中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技能水平的高低,考查的时间可以从一学期一次改为平时与期末同时进行。利用这种方式,可以防止学生出现平时不认真学习、考前临时突击的情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督促学生的作用,也能提高教学效果。

(四)注重能力培养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环境,改变教学观念,耐心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剖析,由此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在例题的讲解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还要帮助学生转变心态,将他们被动地接受问题的态度转变为主动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适当的时候用话语去引导他们思考的方向,启发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联系实际论证所得答案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中职数学课程改革需要数学教师做好多方面的工作。教师不仅要立足于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及数学学科的要求,更要勇于突破创新,积极开展交流学习,不断地创新更有效的教学方法,鼓励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中职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3]。

【参考文献】

[1]李娟.中职数学课程改革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 2014(34):118.

[2]贾义勇.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数学课改革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 2014(36):71-72.

上一篇:2020元宵节的致辞5则范文下一篇:感恩老师诗歌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