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学思想

2024-07-27

孔子的教学思想(精选8篇)

孔子的教学思想 篇1

1、仁的思想

孔子把人视作最高的道德规范,其要义就是“爱人”。

仁之于政治,主张实行“德政”,提出“省刑罚薄税敛”“博施济众”和“老安”、“少怀”的思想。这些思想都是其“爱人”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也是保民的手段,期望缓和阶级矛盾,巩固旧势力的统治。

仁也体现在其“忠恕”观念中,这是要求人积极帮助别人,对人要忠,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强加给人,对人要“恕”,他的忠恕思想也是为缓和社会关系矛盾服务的。而对社会统治者,“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人”

2、礼的思想

孔子的礼是以政治而言的,其精神集中表现在“正名”思想中,也即奴隶制社会那一套等级的“礼制”。

“正名”思想认为,君臣和父子都应严格恪守各自的名分和尊卑长幼的次序,应当“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群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他认为“上好礼,则民易使也”《论语》,所以要求统治者提倡礼教。

(二)论教育的作用

1、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冉有之问,孔子扼要地阐述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从三者排列看,孔子已直观地认识到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首先要有较多的劳动力;其次,发展生产,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中的吃、喝、穿、住的问题只有在先庶、先富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化,发展教育事业。

2、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的作用

集中体现在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思想中。

“性相近,习相远”的起点是“性相近”,核心和终点是“习相远”。他从“习相远”出发提出了早期教育,他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早期教育理论的人。

孔子虽然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但也不是教育万能论者。孔子提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命题,据王充解释,“性相近、习相远”只是在不能移的“上智”与“下愚”之间发挥作用。

(三)论教育对象

1、有教无类的含义

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对象,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教无类”中的“类”是指“种类”即族类。不分族类就是不分庶鄙,不分贵贱。“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

2、有教无类的评介

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表现在:一方面华夷诸族为异类,华夏诸族中被统治的氏族皆同教育无缘;另一方面,居统治地位的氏族内部也有森严的等到级性。孔子冲破了这二个界线,不仅把教育及于蛮夷之邦,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

(四)论教育目的

孔子提出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

孔子所提的“道”指的是周道,即“修己”“安人”之道。他所幻想的士和君子并不是单纯追求富贵名利的士,而是奴隶制社会的卫道和殉道者。然而,志道和弘道并不是孔子教育的终极目的.推行其道才是其终极目的。他认为行道有二: a.设学收徒,扩大道的影响 b.从政做官,以道治国安帮

子夏说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意是:为官者已尽职尚有余力,应致力于学问;为学者有了丰富的知识还有余力,应去做官。

(五)孔子的教学理论体系

1、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保证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条件之一,根据《论语》,人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孔子的教学内容:

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以文学、品行、忠诚、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二曰“礼、乐、射、御、书、数”。这是指孔子教学的四个科研成果目。

三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这是奴隶主的文化典籍,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

可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了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技能和技巧等三个部分。这三个方面从内容的结构、社会的需要以及个人人格的形成来看,应该说是初步完整化了。就三者而言,他认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它是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2、教学方法论

孔子“学而知之”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学、思、习、行四个环节,体现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是孔子教学思想的基础。1)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2)学思结合

3)虚心、笃实好学态度 4)启发思维

孔子提出的思维方法有近思、叩两端、由薄反约等。5)时习与温故

(六)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1、概说

道德教育思想是孔子教育理论的核心。其中,仁是最高的道德概念。其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大体是以“孝悌”为本,以“礼”为规范,以“忠恕”为一贯,以“中庸”为准纯。此外还提倡智、勇、信、义等道德。

2、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1)立志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磨而不磷,湿而不缁”《论语·阳货》。2)力行

“君子耻其言而过于行”《论语·宪问》;“刚毅木(质朴)讷近仁”《论语·子路》。3)自省与自克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见贤思齐也,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4)改过迁善

“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过而不改是为过矣”《论语·卫灵公》。5)乐道与安仁

这是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指出了为学和进德的感情和兴趣逐渐加深的三个阶段:知之、乐之与好之。

二、墨翟和墨家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1、人性论:素丝说

2、教育作用:推行教育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社会政治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认为兼受的理想社会的实现必须借助于教育。主张兼相爱,交相利。

3、教育目的:培养兼士或贤士。标准是夺取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二)教育内容

①政治和道德教育:兼爱、尚同、节用、非乐、非命、天志明鬼 ②科学和技术教育 ③文史教育

④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包括认识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形式逻辑的教育。

(三)教育方法:主动、创造、实践、量力

三、孟轲的教育思想

(一)仁政主张

1、制民之产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好的政治是教育

(二)教育的理论基础:性善论

(三)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1、教育作用:扩充善性,致良知

2、教育目的:明人伦

(四)理想人格:大丈夫

1、特点

①大丈夫有高尚的气节

②大丈夫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

2、实现途径:主要靠人的内心修养

①持志养气 ②动心忍性 ③存心养性 ④反求诸已

(五)教学思想:教学过程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 ①深造自得 ②盈科而进 ③教亦多术 ④专心致志

(六)社会分工与教育

四、荀况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与社会群体

群是人类生存保障的一种形式。为维护群就必须“明分使群” ①人生存的重要形式或特征就是人的学习,从而善假于物 ②学习和教育保证了人之群的实现。

③分工是人之群的保障,而学习与教育则是社会分工之一。

(二)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1、性伪之分:人性就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一是生理本能,二是目视耳见的感知认识能力

2、性伪之合:通过化性起伪实现性伪之合,因为仁义礼法有可以被认识被掌握之理。

3、化性起伪:通过环境(渐)、教育、个体努力(积)得以实现。(三)教育目的: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以培养大儒作为理想目标。

(四)教育内容:重视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文化知识传授。

(五)学习过程与思想方法 ① 闻见:学习的起点

② 知(思维):兼陈万物而中悬衡,以把握事物及其关系;虚壹而静(大清明); ③ 行

(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荀子把教师提到与天地、祖宗并列的地位,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教师参与治理国家是通过一个中介实现的,那就是他的施教。把国家兴亡与教师的关系作为一条规律概括出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荀况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主张师云亦云。对后世中国封建社会师道尊严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五、法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1、法家思想渐成的规迹是李悝、商鞅、韩非。

2、绝对的性恶论

3、禁二心私学

4、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六、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一)《大学》

它着重阐明大学教育的纲领,被认为是与论述大学教育之法的《学记》互为表里之作。三纲领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学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的特点首先在于强烈的伦理性和人文色彩。无论是作为“大学之道”的三纲领,还是作为“为学次第的”八条目,都着眼于人伦,以个人道德和社会政治的实现为目的,而社会政治的实现也被看成是道德过程。其次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

(二)《中庸》

它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提出了“中庸之道”,与大学互为阐发。

1、性与教: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中庸:两端执其中、中立而不倚、中和。中庸即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同时也是一种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准则与方法。

3、自诚明与自明诚,尊德性与道问学

依《中庸》之见,人们可以从二条途径得到完善,一是发掘人的内在天性,进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这就是自诚明,谓之性,或者尊德性。其二是通过向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这就是自明诚,谓之教,或者道问学。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对求知学习过程的阐述。

(三)《学记》

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

1、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首先,《学记》将教育与政治高度结合起来。使教育成为政治的手段。其次,尽管也说明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人的发展问题是服从于政治与社会的发展的。因此,教育与人的关系只是一个中介。

孔子的教学思想 篇2

一、在《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是表达情感、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的精神状态的艺术。先秦时期,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论著《乐记·乐本篇》中讲“凡音者, 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 故形于声;声成文, 谓之音”, 也说明了这一点。

《音乐鉴赏》不能单纯地只注重聆听、只播放音像资料就万事大吉了, 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感染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 在教学中把音乐的美育思想贯穿其中, 使学生完成对美的感受与欣赏后作出鉴赏与评价, 通过音乐的艺术熏陶培养美的感情与情操, 进而形成和发展审美的精神世界, 这是美育教育的任务。因此, 选择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作品的分析, 使学生了解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主题思想、表现风格等, 引发思想感情上的共鸣;针对不同风格的作品也要使学生在美的旋律、美的意境中, 提高对美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视听, 逐渐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至关重要, 通过引导、分析、讲解、提高来培养学生在美的旋律和意境中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逐步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 使学生真正懂得音乐艺术领域中的真、善、美。

古琴是一件大家并不十分熟悉的乐器, 有的学生甚至从来没有听说过它。然而, 这却是在孔子时期便已盛行的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三千余年不曾中断。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 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 位居“琴、棋、书、画”之首。关于古琴有着各种传说:伯牙弹琴遇知音;司马相如以一首《凤求凰》追求才女卓文君, 被传为佳话;诸葛亮空城弹琴退数万雄兵, 又展示了古琴的另一种力量。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 要达到这样的意境, 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 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只有通过对古琴知识的介绍以及作品的欣赏, 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古琴音乐的魅力, 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提高审美情趣。

二、在《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孔子办学以培养“君子”为宗旨, 他说:“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 其整个教育内容就是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的混合物, 使学生通过学习知识, 从说话到行为、从意识到作风, 都渐渐形成君子风范。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公共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是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 德育渗透功能是其它学科无法取代的, 其中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项重要内容。公共艺术教育中音乐教育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 易于展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音乐教材中内容大多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 树立远大理想, 继承革命传统, 尊敬师长, 互相友爱等, 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与此同时, 教师还应当牢固树立德育意识, 以教材为内容, 以课堂为阵地, 认真钻研、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寓德育于音乐艺术美之中,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 抒发美好的感情, 让学生在理解美、鉴赏美、表现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音乐鉴赏》不仅要使学生了解音乐常识, 学会欣赏音乐作品, 更要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 感受和传达真、善、美的真谛, 使学生的品格得到升华, 心灵得到净化。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广泛地接触不同风格、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中外音乐作品, 通过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分析、讲解和对世界各国优秀作曲家及时代背景介绍, 在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受到教育和启发, 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从而逐步培养其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例如, 声乐作品《松花江上》是张寒晖于1936年11月创作的, 当时正在西安二中教书的张寒晖, 由于亲眼目睹了被蒋介石驱赶到“剿共”前线的东北军官兵携老带小, 流亡关内, 耳边充满嗟叹痛苦的呼声, 于是谱写出这首感人肺腑的歌曲, 以含着热泪的哭泣似的音调, 唱出悲愤交加的声音。类似的作品都有着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因此在教学中应就其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给学生作以介绍, 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须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因素, 教师具有的素质、教育思想、道德品质、专业素质、治学态度等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音乐鉴赏》课教学中要具备多元素养和多元文化知识:一是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音乐文化素养以及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熟悉所教学科, 了解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不断以新的专业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增加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二是必须具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大学生精力充沛, 求知欲强、视野开阔, 新的想法和问题也越来越多, 从客观上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现代科学的发展显现出不断综合和相互渗透的趋势, 科学知识本身是相互联系的。素质教育实践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所以, 教师应当在精通专业知识的前提下, 努力掌握丰富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 这样才能满足当代青年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提供源泉。

“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现代教育更是要求教师注重塑造学生的人格, 以自身严谨而科学的治学态度和言行举止, 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因此, 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向上的态度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为学生创设愉快、新颖、平等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通过引发学生的情感活动, 来实现教育的目标, 这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能力之一, 也是每一个教师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艺术教育是灵魂的教育, 公共艺术教育中的《音乐鉴赏》课程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面对的学生多、范围广, 通过让学生欣赏音乐作品, 触及学生的灵魂, 使学生的心灵发生莫大的变化, 进而使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及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 这一作用是不可限量的。因此, 我们应把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 使学生全面发展, 从而为开创公共艺术教育的新局面而共同努力。

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 其教育思想包含许多符合教学规律的、值得我们肯定和借鉴的合理因素。《音乐鉴赏》课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作者从自身的教学体会出发, 浅谈孔子“乐教”思想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音乐鉴赏》课教学的启发, 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在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关键词:“乐教”思想,公共艺术教育,《音乐鉴赏》

参考文献

[1]聂振斌.儒学与艺术教育.南京出版社, 2006.

[2]褚斌杰.儒家经典与中国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论孔子的教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篇3

关键词: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行;教学思想

一、孔子教学思想产生的历史及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应该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物质生产关系、阶级构成的客观存在的变化中,找到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春秋时期之前,西周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即土地归天子所有。这种天子所有制决定了学习教育只可能有“国”的形式出现。至春秋时期,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取得了一些政权,为了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力量得到增强,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知识,培育自己需要的人才,这要求在教育上打破原来“学在官府”的形式,于是造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

孔子的时代正是奴隶社会逐渐衰亡,新兴封建制度逐渐兴起的历史过渡时期。孔子适时开办私学,总结和发展了我国当时传统的古代文化,对我国文化教育影响很大。孔子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经验经过整理概括,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教学相长的思想;(2)启发诱导的思想;(3)因材施教的思想;(4)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思想。

二、孔子教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教学相长思想及现实意义

教学相长这个提法出自《学记》上:“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吃(也)不知道它的好味道;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也)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所以说教导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教育的基本活动是教与学,教与学既是教育的两个基本因素,也是教育的两个重要环节。教与学既是彼此矛盾的统一体,也是彼此协调的统一体。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育者不能只教不学。孔子是教学相长的实践者,他提倡教育者既教又学,要与受教育者“共学”,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倡导师生互动,这是对教师单动的变革与挑战。师生互动是教学创新的基本要求,是倡导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优势方式,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过程。

2.启发诱导思想及现实意义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论语》中提到:“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教师应该在学生达到“心愤口徘”的状态下,再加以启发,才能发挥启发的作用。“启发式”的教学,是积极地利用学生已有的求知动机进行诱导,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当代教师在教学中关键要像孔子那样把握好“愤”和“徘”的时机,创设学生积极奋进的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跃跃欲试的亢奋状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欲。

3.因材施教思想及现实意义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实践的重要原则,它开创了我国教育史上“因材施教”的先河。从《论语》的有关内容中,可以看出孔子因材施教的大致思路和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

了解学生的特点,明察学生的个性,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先决条件。掌握学生的情况,熟悉学生的生活,是实施因材施教的根本。保证在同一个问题上,对不同的受教者施以不同的教育,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学思想的精髓。

4.学、思、行的教学过程及现实意义

孔子在教学中既重视“学”,又重视“思”,主张在教学中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这就是说学习如果不进行积极思维,就会昏昧,毫无所得;但是如果只凭思维不以学习为基础,就会流于空想,徒然使自己疑惑不定。孔子还注重学与行的结合。孔子主张用思想指导行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行,不行就等于没有学习,那么学习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思而不学则殆,反对脱离实际的苦思冥想,把学习作为求得真知的基础。学可解蔽启思,学是思的基础,思决不能脱离学而成为先导。孔子反对把学习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主张通过思考,对见闻所得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从而使之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在孔子看来,学思结合而达知,并不是学习的终极,而是知之开端。已获知识,需要复习练习才能巩固,需要躬行实践,才能达到深层次的理解以及纯熟的掌握和自如的运用。这些,比起学思结合达知来说,更显得难能可贵。

参考文献:

[1]毛礼锐.中国古代教育家传[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许梦瀛.孔子教学思想的现实意义[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01).

[3]刘利新.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硕士].青岛:山东大学.2008.

[4]续润华,王孝成,张书霞.论孔子的教学思想及其借鉴意义[J].中州大学学报.2006.23(1).

[5]杨万涛.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对现代教育的启发[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0).

[6]胡庆祝.孔子的教学思想及现实意义[J].安徽文学.2007.(02).

[7]李尊贤.孔子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及其运用[J].咸阳师专学报.1991.12(01).

关于孔子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名言 篇4

2)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5)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6)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7)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8) 巧言令色,鲜矣仁。

9)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1)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12)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3)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4)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孔子的教学思想 篇5

教学方法: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德以育人 启发诱导 诲人不倦 言行一致

学习方法:学思结合 学行结合 温故知新 虚心好学 实事求是 以学为乐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孔子的诚信思想 篇6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根本、最耀眼的伦理范畴和取向,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文化的精髓。诚信思想贯通古今,对人格塑造、品德的培养都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系统考察先秦儒家诚信思想的具体内容及其特色对孔子诚信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找寻其发展的历史轨迹,从人类学的角度解读孔子的诚信观,孔子诚信观具有很高的现代价值。

在这里,我就简单谈一下孔子思想道德修养中的“诚信 ”,以及孔子的诚信思想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一.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到“民无信不立”

首先,在孔子的整个道德体系中,“仁”是其核心思想,“信”则是其重要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信”也是孔子一生中用以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关于诚信的地位,孔子从多个方面作了论述。其中有一点是“信”是“仁”的必然要求。孔子的伦理思想,“信”是这一道德标准的必然要求。仁者、贤者必然具备“信”这种道德品质,而试图通过修身以“成仁”“成贤”者,在人际交往中也就必须努力做到“信”。孔子提出,做人要“主忠信”,即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他要求学生“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以便通过孝、悌、信、爱等品质的培养而迈向“仁”的境界。对于古人“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 的重“信”作风,孔子推崇、赞叹不已。

在此之外,孔子思想中的诚信主要是指做人应该从自身出发,追求真正的人格的实现。“诚”的含义等同于孔子思想的知,就如同知一样,其核心的思想内涵主要是指精确的、自我实现的预言的意思。“信”就是不失言于人,不欺人、守诺言,是全心全意履行和实践一个人的诺言。孔子对于诚信的要求是很高的,他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輗与軏虽然只是车上的一个小小的木销子,但它们锲嵌在车辕前面的横木上,起着关联固定作用,因而是车的一个关键部位。缺少了这个部位,车就将无法行走。“信”对于个人虽然不是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但它在人的言语、行为中同样起着重要的关联作用——言语是否符合实际;行为是否符合言语。因此,诚信是人安身立命的关键;人无信则无以立、无以行。

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在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自己也作为诚信的典范,让弟子以及后人们得益匪浅。在对待朋友的时候,孔子坚持“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在对待自己的承诺时,孔子坚持“言必信,行必果”.他还以这种思想劝诫当时的统治者他强调“民无信不立”即他提出“兵”、“食”可去而“民无信不立”的政治治理主张。

孔子的诚信思想不仅给他的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也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曾子杀猪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作为孔子的学生曾子,不仅他的一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被今天广为传颂,而且曾子杀猪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影响深远。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她就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现实教育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这则家喻户晓的故事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父母一旦有所承诺,就一定要守信兑现的道理。曾参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

作为统治者,要想赢得民心就更应该信守自己,只有信守自己的承诺才能赢得威信。战国时,商鞅辅佐秦国,决心改革政治以充实国力。“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他就想了个办法,在都城的正门前放了一根粗原木,上边贴了一张告示:“将此原木搬至北门者,赏黄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谁也不肯去搬。商鞅将黄金增至五十两。这时,一个男子半信半疑地将木头搬到了北门,他马上得到了意想不到的五十两黄金。围观的人后悔不已。这以后,商鞅很快得到了人们的信任,变法得以顺利推行。在这里,商鞅看到了“民之信”对于变法的极端重要性,因而采取策略获得了这宝贵的“民之信”。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从而变法取得成功。荀子有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心的向背是政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所以孔子要求代表官府形象的官员“慎于言,敏于事”,“言思忠,行思敬”,做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从而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立体完整的诚信政府的形象。

孔子的这种诚信观,曾经对秦汉以降历代王朝的治国理念产生了重大影响。历代皇帝也都出言谨慎,而且“君无戏言”。臣子则往往以“民无信不立”来规劝皇帝信守诺言,如唐贞观年间。大臣魏征就曾上疏唐太宗,提醒他“诚信”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意义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诚信是任何一个政府取得民众支持与信任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古今中外,概都如此。

二.孔子的诚信思想对现实生活起到的影响

1.诚信对人格塑造起到的作用

忠诚老实,信守诺言,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与诚信相对的是投机取巧、趋炎附势、弄虚作假、口是心非。我们当然不要做这样的人。我们要做光明磊落、言语真切、处事实在的人。说到这儿,我不禁想到了我们身边的故事,有的同学考试作弊,自欺欺人;有的同学不懂装懂,满嘴谎言;有的同学以欺骗和捉弄别人为乐;有的同学在老师和家长面前瞒天过海,为偷懒找出种种借口,或者在老师面前信誓旦旦,看我以后的表现怎样怎样,可一转身就把自己的承诺忘记得一干二净。这种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我们的警醒!诚实守信是完美人格的道德要求。孔子向来追求人格的完美,而完美的人格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要素。诚实守信即其中之一。孔子认为,善人即是信人,他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这里所讲的“成人”,正如朱熹注解所言,是“全人”之意,是一种典范性的人格。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全人”呢?孔子特别提出,若能做到诚信也就可以算是“全人”了。由此可见诚信在人格完善中的重要意义。后来的思想家孟子也十分重视人格中的诚信问题,他说:“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一。在儒家伦理思想中,诚信是完美人格的道德前提,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

2.诚信对人在社会关系中起到的作用

“诚信”这一道德要求,从其本质上看,是应当贯穿于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中的。但在诸种人际关系中,最需强调诚信的则是朋友关系。孟子将人际关系划分为五种,即“五伦”,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相对而言,朋友关系是人一生中数量最多、最宽泛,但也最松散、最易变动的一层关系,因而也是最适宜和最需要强调诚信这一道德规范的一层关系。可以说,广义的“信”应运用于所有人,而狭义的信”则主要针对朋友。当然,这里的朋友应宽泛地理解为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之间产生了一定关系的任何人。

诚信是建立朋友关系的基础,是维护朋友关系的准则,而朋友之间的相互信任则是朋友关系的理想状态和境界。孔子说:“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认为贤者不会轻易去怀疑别人。孔子在谈到交友之道时指出:“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主张要与正直、诚实、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孔子与颜回、子路谈到了自己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其中一条就是使朋友相互得到信任。而子路也着着实实地 履行诚信,作到了“无宿诺”,连打官司的人都不愿去欺骗他,从而“片言可以折狱”,受到了孔子的赞扬

人只有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相互交往,互相依赖,才能生存和发展。因而,对于这种社会关系,人们必须真实地肯定、反映和自觉地加以维护;这也是在肯定、维护和完善自己的本质,因为“在其现实性上,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为此,在人际关系中必须坚持诚信,这一方面是现实生活的客观需要: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诚信,社会秩序将变得混乱,整个社会将陷入互相猜忌、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人人自危、无法生存的境地;另一方面也是人的本质的客观需要:没有诚信这一人际交往的精神纽带,社会关系将趋于萎缩,人将面临退化。这也正如傅玄所说:“君不以信御臣,臣不以信以奉君;父不以信教子,子不信以事父;夫不信以遇妇,妇不信以承夫,则君臣相疑于朝,父子相疑于家,夫妇相疑于室。大小混然而怀奸谋,上下纷然而竟相欺,人伦于是亡矣”。

3.诚信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起到的作用

孔子的诚信思想不仅对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对一个人的事业的成与败有一定的作用。每个人在事业上应当是“义以为质,礼以成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在以道义为原则的基础上,靠诚信来完成。这正如南唐谭峭所言:“信者,成万物之道也”。诚信是成事的关键,是事业成功的可靠保证。因为有了诚信的态度,就能脚踏实地,真心实干,实事求是,不自欺,最终了解事实的真相,发现真理。而且,诚信能够使人得到真正的朋友和帮助,为事业的成功创造有利的条件。所以,欲成就一番事业者,一定要真取做一个诚信的人。反过来,“自古以来,未有不信其言而能有大功者。”

孔子指出,是否有诚信的态度,做事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言忠信,行 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所以,他要子张将“忠信笃敬”这几个字时时刻刻牢记在心,“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依于衡也”,认为这样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终至事事成功。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离不开诚信,同样在现代代市场经济中,诚信也同样重要。现在企业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现为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目前,我国市场上的伪劣商品随处可见,充斥着市场的每个角落。假冒伪劣商品种类之全、数量之大,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而隐秘的假货经济体系,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甚至危及消费者的生命与健康。如2001年11月的“河源毒猪肉”事件、随后的南京冠生园的“黑心月饼”事件、2004年4月震惊全国的阜阳特大劣质奶粉事件,所有这些事件无不反映出不法商人和失信厂家利欲熏心,不仅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昧着良心做生意,甚至到了“谋财害命”的地步。

我们不会忘记在2008年9月,由媒体率先曝光而后真相大白的“三鹿毒奶粉”事件震惊全国,甚至惊愕世界。仅仅初步统计,三鹿有毒奶粉就造成了3名婴幼儿死亡,多达3万多名婴幼儿身体受到损害。在随后进一步的检测中发现:含三聚氰胺的奶制品生产企业多达20多家,其中不乏享有免检待遇的著名品牌,如伊利、蒙牛、光明等。婴幼儿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饮用的奶制品竟含有毒成分。人们不禁要问:不法商人的良心何在?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诚信何在? 可见,诚信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占据了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想到孔子所提倡的“诚信”思想。我们不禁惊醒,诚信不仅影响着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也影响着现代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企业诚信缺失有损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同时企业诚信缺失有损商品形象,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我国对外经济交往。在对外经济交往中,有的企业以次充好,甚至将假冒伪劣商品卖到国外,损害国外消费者利益,败坏中国企业的声誉,损害中国商品的形象。

孔子曰“人无信,而不立”同样,企业没有了诚信,也一样树立不起自己的形象,最终会被激烈市场竞争所淘汰。每个企业都应该将诚信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任,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才能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4.诚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诚信是一张身份证,诚信让我们更清楚自己的责任。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时时刻刻以诚信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生活上,做到乐观坦然,不自欺欺人;在与他人交往中,真诚相待,相互信任,不口是心非。面对社会给予我们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紧握诚信着张盖有特殊印迹的身份证。

孔子的教学思想 篇7

1 严律己, 重身教

做老师首先要做好师德榜样, 才能为人师表。孔子要求学生“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 更是严以律己。他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则远怨矣。”[1]他把“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作为座右铭。在教学中尤重身教, 注重通过暗示或榜样示范教育学生。他要求学生博学多闻, 首先自己是一个博学多闻者;要求学生见利思义, 自己就是一个“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的人[2]。

孔子思想行为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修身养德。他的一些道德修养原则和方法, 对其学生乃至后人影响深远。首先, 他强调立志在道德修养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他曾说:“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其次, 强调道德教育的核心在于自觉自省, 要求学生遇事要善于进行自我省察。他说:“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等正确观念和辨别能力。

道德体现于行为, 孔子提倡“力行”和言行一致。他说“言必信, 行必果”, 对一个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以其实际行动观察其道德水平。

2 学不厌, 教不倦

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孔子在教学中“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的精神深深影响、感染着他的学生。他说:“爱之, 能勿劳乎;忠焉, 能勿悔乎?”爱学生, 能不让他勤苦吗?忠于学生, 能不教诲他吗?因而他的学生子贡称赞老师:“学不厌, 智也;教不倦, 仁也;仁且智, 夫子既圣矣!”[1]

孔子说:“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东西似的唯恐赶不上, 赶上唯恐丢掉!“吾有知乎哉?无知也[1]。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谦虚地认为自己无知, 很注重向别人虚心求教。他要求学生“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要虚心向别人甚至比自己社会地位低的人请教, 广学多闻, 这才是提高个人素养的基本途径。在学业上要实事求是,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要以存疑的态度, 甘做老实人, 不强不知以为知。学无止境, 以学而无成为耻, 把学习当成很快乐且有益的事去做, “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

孔子时刻不忘以孜孜不倦的学习充实自己。他认为, 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正确的思想、优良的作风、高尚的道德情操, 才能去教育别人。孔子胸怀大志、追求真理、学而不厌, 直到生命的终点。他曾说:“朝闻道, 夕死可矣”;“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他坚持向众人学习, 能以人为镜, 学各家之长, 不断取得进步。史书上记载孔子曾向老子拜师求学、向少年项橐学习和去晋国向国乐大师师襄子学音乐等故事。

3 因材施教

孔子认为:“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这既是孔子“有教无类”理论的基础, 又是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实施因材施教的智慧结晶。依据现代教育学的观点, 孔子实践的是真正的大教育, 符合“全纳教育”新理念。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让教师尊重不同层次、成长背景的学生。孔子教育学生不是用千篇一律的说教, 而是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他对学生的个性、年龄、优缺点、家庭情况等都了如指掌,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同样的问题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给予不同的答案, 适应学生个性差异, 使其各尽其才。

正因为孔子能因材施教, 其培养的结果也就不同。他的学生同学“文行忠信, 礼乐诗书”, 但程度各不相同, 能力各异, 有的长于“德行”, 有的长于“言行”, 有的长于“政事”, 有的长于“文学”, 真正是各尽其才。

4 教学相长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所获得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点拨迷津的成就感。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传授知识, 而是教学相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 共同探讨学习内容, 不但教育了学生, 也提高了自己。师生间和谐关系的一个理想境界应该是双方的互动共进。对于学生, 教师不仅要学会欣赏、鼓励、给予, 而且要学会学习。学生不仅是促进教师成长的一个动力, 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人格魅力的发展。

在教学中孔子与学生相处融洽, 气氛活跃, 体现着民主、自由的教学风格, 学生十分爱戴孔子。有时学生对孔子不满就提意见, 令孔子很难堪, 但孔子也能接受。师生之间自然而然地交谈, 各无所隐, 畅所欲言。孔子从不轻易斥责学生, 打击学生积极性。他对学生说:“当仁, 不让于师。”在追求仁德上, 对老师不必谦让。

5 学以致用

孔子曾经说过:“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 不达;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虽多, 亦奚以为?”其意思是说把《诗经》读得滚瓜烂熟, 让他去从政, 却弄得一塌糊涂;派他去出使外国, 又不能独立地谈判应酬;诗读得再多, 又有什么用呢?[1]他旗帜鲜明地反对死记硬背, 提倡学用结合, 实现学以致用。孔子是一个好学、博学而活学的典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样才能把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 把教师由“教会”变成“会教”。

孔子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坚持学用结合、学思并重的教学原则。教学具有针对性, “博学以文, 约之以礼”, 就是要培养从政为仕的人才。学诗, 就是为了会说话、交际、从政。他说“不学诗, 无以言, 不学礼, 无以立”, 鲜明地提出“学而优则仕”。

6 学思并重, 启发探究, 循循善诱

学思并重, 是孔子教学思想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根据人的认识规律, 解释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强调学的重要性, 思而不学则疑惑不解。他说:“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 无益, 不如学也。”另一方面, 孔子又强调思考的重要性, 学而不思则蒙蔽、迷惑[1], 要实现学—思—行的转化。

孔子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启发探究式、对话式的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他主张“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即在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认真思考, 心里想求通而未通时可以启发他;经过思考有所领会, 但不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 这时可以开导他。学生必须开动脑筋, 能举一反三。可见, 孔子先要求学生用心思考, 再适时进行启发讲解。他认为, 调动学生积极性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孔子启发、诱导学生主要采用类比、比喻等方式,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 有探究的欲望。他常引用历史人物的言行, 借用譬喻或实物作为直观教材, 阐明抽象道理。如用流水阐释万物生生不息、光阴流逝的道理;用松柏晓谕节操, 用“北辰”比喻“德政”等。

“循循善诱”是孔子的创造, 这种方法特别有利于学生接受某种道理。学生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 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 未由也已。”这是颜渊的一番肺腑之言, 他敬仰孔子的道德学问高深, 感叹老师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把自己引向求知的轨道, 从而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欲罢而不能[3]。

孔子一生主要的成就在于创办私学, 向学生讲授“文、行、忠、信”等知识和道德要求, 教育学生学习诗、书、礼、乐等课程, 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从政治国人才, 他不愧为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是教师的鼻祖和典范。作为教师的一员应当学习孔子丰富的教育思想, 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摘要:学习和探索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职业院校教师修好身、教好学, 当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程昌明.论语译注[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

[2]姜城.那一个孔子——理想与现实中升华的修身法则[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7.

孔子仁爱思想教学研究 篇8

关键词:孔子 論语 仁爱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B222

一、孔子的“仁爱”学说

孔子的思想非常深远而庞杂,本文“仁”影响广泛而深远,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仁”既是孔子所理想普遍的社会道德风范,又是孔子心目中君子的道德修养的标准。孔子说“仁者爱人”,这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富于人性.他的政教育思想简言之,就是建立在“仁”之上的以道德教化为基础的。

二、孔子仁爱思想体现的教育理念以及对教育者的启示

孔子是中华历史上第一个向平民普及文化教育的人,而且创立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成为中华乃至世界的一代教育宗师。

作为儒家核心伦理思想的“仁”,无论在儒家思想还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都是最高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孔子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扬弃,虽然孔子提及“仁”字百余次,但并没给出概念性定义,只是依据对象、情形的不同,在现实生活中通过道德与情感来揭示“仁”的不同内涵;故而孔子有“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的论述,孔子以“能近取譬”指点人的践仁、成仁之路,把本原的自然情感与人生价值一同寄予“仁”上,落实到人的日“仁”日常行为中。

孔子也是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潜质,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这些理论对于我们这些教育者来说,启示是广泛而深远的。

三、孔子仁爱思想对受教育者道德行为的协调和启示

孔子仁爱思想对受教育群体的道德行为仍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价值。孔子仁爱思想本身坚持的是一种道德的理想或道德目标,事实上其道德目标的真正实现只有在它具体地参与现实生活方式的构建与完善的过程中才能达到。社会生活中总是不断有新情况出现,在社会转型时期尤其突出,这些新情况都会对受教育者的道德状况造成冲击,导致他们在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人际交往、价值取向等问题上多元化。在一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低俗的道德观,这一现实促使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今天这个新的继往开来的时代,如何发挥孔子仁爱思想对学生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在当今社会,一些学生心中中存在一些消极的道德观。如;一切向钱看、学得好不如嫁的好、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铺张浪费、考试作弊、漠视纪律、性情冷漠等,这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严峻的任务,如何使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使之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无疑是德育工作重中之重。

孔子仁爱思想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为教育主体道德认知奠定传统理论基石。也为受教育者提供了基本的道德教育尺度:

(一)道义的价值高于功利的价值,不能损人利已。“爱人”就是以人为本,遵循人性,追逐功利的行为背离人道、对他人有害必须停止;这要求学生树立义大于利的价值观,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不侵害他人的利益。

(二)是品德的价值高于智能力的价值。“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可见,仁和智对个体的人格健全和完善都十分重要,培养上德才兼备为最佳,但如果不可兼得,则优选考虑德。

(三)是群体的价值高于个体价值,不能损公肥私。即现代意义上的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这一对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辨证关系,人不是孤立的个体存在,只有在群体关系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孔子仁爱精神倡导个人利益服从群体利益,但并不是无视个人正当利益,只是在两者冲突下优先考虑群体利益。这三方面相互作用,共同支撑学生的道德认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和社会承担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道德自律和集体互助意识。

孔子仁爱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精神家园和道德情感的源泉。孔子的仁爱思想充满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现实感,使学生学会宽容,学会体谅,学会爱;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孔子仁爱思想可以让学生活在当下,关怀生命,融通生活;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生命责任意识,在实践中有助于解决深层次的思想和心理困惑,启迪学生以正确的心态看待生活与人生,形成一个“珍爱自己、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的健全人格。

国民教育需要民族精神作食粮,教育更需要民族精神作支撑。联系当今实际,我们应当有针对性地发挥孔子仁爱思想对学生道德行为心理的协调作用,用大爱思想启迪教育学生,使之内化为自我认知,产生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情感体验,从而坚定自身的道德信仰。良好的思想道德信念一旦形成,不仅深化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有助于推动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由知向行的转换。

结语:

孔子仁爱思想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具有很强的现代道德教育价值,它为教师主体提供了道德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它为学生主体道德认知奠定传统理论基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和社会承担意识。它为学生道德情感孕育提供了思想源泉,有助于培养学生感恩情怀和生命责任情怀。它是学生道德行为的协调机制,有助于培养学生道德人格和道德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十三经注疏(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张耀灿.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的开拓性力作

[3]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

社,2006.

[4]刘忠孝.中华传统儒家人文化研究[M].哈尔滨:黑

上一篇:企业歌曲制作流程介绍下一篇:小学一年级新生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