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

2024-07-04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并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活动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归纳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识钟表

(一)听音乐《在钟表店里》

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好像是敲钟的声音。

生:是寺庙里和尚敲钟的声音。

……

师:我们听到的是钟表店里的声音,这节课我们就来和钟表兄弟们交朋友。

板书:认识钟表。

(二)看主题图,感受生活中的知识应用

师:听完了音乐,我们去小红家看看。

(课件展示:时针和分针走到7点整,小女孩起床了。)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见小女孩起床了。

生:我发现墙上的钟滴答滴答到7点时,小女孩就起床了。

生:早上7点时,妈妈就催小红起来上学了。

师:小红每天早上都在7时准时起床,在数学里,我们通常把7点说成7时,我们也要学习小红,遵守时间,按时起床、上学。

二、认识钟面

(一)看钟面

(以小组形式观察、讨论,每组一个实物闹钟。)

师:刚才小朋友通过看钟,知道小红是7时起床,那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钟表兄弟的脸上到底有些什么呢,请组长拿出闹钟,我们一起来观察钟面。

(二)说钟面

生:我们看到有三根针在工作,我们还知道它们叫时针、分针和秒针。

(请这一组到投影仪下指出三根针)

师:那谁能告诉大家三根针分别是怎样的?

生:短短胖胖的是时针,再长一点的是分针,最长的走得最快的是秒针。

师:哦,今天我们得委屈一下秒针弟弟,我们暂时不去理他,先来和时针和分针交朋友,好吗?

生:我还看到钟面上有12位数字宝宝。

生:老师,我们组发现钟上有一格格的东西。

归纳小结:钟面上有12个数,长长的针叫分针,短短的叫时针。

(课件画面钟的12个数,时针、分针闪动。)

三、认识整时

(一)会看整时

1.教师在钟上拨一个时刻5时。

师:你知道这是几时吗?你是怎么看的?

生:5时,我看到时针在5上嘛。

生:他讲得不好。先要看分针指在12上,然后我发现时针指着5,就说明是5时。

师归纳:很多小朋友都会看,真能干!

当长长的分针指12,时针指5,就是5时。

(教师贴上5时的钟面,板书:5时)

2.巩固:教师拨2时、12时,分别问学生表示几时。

(二)会拨整时

1.师:我们每天在上午10时开始上第三节课,请你在自己的学具钟上拨出10时。

(反馈:投影下展示操作结果。)

师:你是怎么拨的?

生:我先把分针拨到12上,再拨时针指着10。

2.师:请同桌两个小朋友一个拨,另一个说出是几时;也可以一个小朋友说自己喜欢的时刻,让另一个小朋友拨一下。

反馈,抽2对同学展示活动过程。

(三)会认电子表

1.创设生活情境。

师:今天早上老师要在7∶00上班,到校门口时看了一下手机(课件显示手机“7∶00”闪动),你知道老师有没有迟到?你是怎么想的?

生:没有迟到,刚刚好。

生:没有。手机上说现在就是7时。

师:你是怎么看的?

生:中间两个小圆点,后面有两个0,说明是刚刚好,没有多出来,前面是7,就是7时。

师:你的意思是说小圆点后面两个0,是表示整时,对吗?

生:是的。

师:这位小朋友知道的知识可真多,对的。我们在看手机上这样的时刻时,中间有两个小圆点,如果后面是“00”,那么前面写着几就是几时。

板书:7∶00 7时

(课件显示电子表 11∶00 1∶00)

师:你知道这表示几时?

2.联系生活。

师:你还在哪里看到过这样表示时间的?

生:我的电子表上。

生:我爸爸的电脑上也有。

师:老师在生活中也发现了许多这样表示时间的。

(投影展示一些票据如船票、超市收银单、银行结账单等)

四、结合87页6题说说你一天中的这些时间在干什么?

师归纳:一天里时针要走两圈,有上午的8时,然后到了中午、下午、傍晚,又有了晚上的8时。想想,冬冬的日记上还应该补充一些什么?在下课后把它完成。

五、总结,实践应用

(一)知识梳理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

钟表兄弟在嘀嗒嘀嗒地跑步,时间就这样一秒一秒地过去了,再也不回来了,我们从小要珍惜时间,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二)学以致用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 篇2

一、整体性, 促进学生积累经验

在本单元内容设置上, 旧版本的安排是先让学生认识角, 掌握角的特征, 然后再让学生比较角的大小, 最后让学生认识直角。但是新的教材对于这一单元的设置除了让学生认识直角, 还让学生认识了锐角与钝角。这样, 在二年级就已经让学生把角的相关知识全部学完了, 学生可以从整体上感受到不同的角。因为在执教旧版本的教材时, 在教学完直角之后就会有许多学生问, 三角板上除了一个直角外, 另外两个角叫什么角?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这一问题, 总是说以后我们会学习到的。当学生在以后学习这些知识时, 我们又得重新回过头来复习这些知识, 学生不能够建立一个完整的关于角的知识系统。而新版本教材这样的安排, 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策略一:理清单元脉络, 尊重学生水平

目前, 有许多教师在教学时, 往往把教学落脚点放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上面, 没有从整个单元、整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出发, 造成了许多学生的学习呈现脱节现象, 学生学习完后面知识之后, 前面学习什么内容都已经记不住了。所以, 在教学时, 我们要树立整体观念, 从单元整体出发, 理清本单元的编排脉络, 每一个知识点在本单元中的地位、本单元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地位都要理清楚, 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设计合理的教学预案, 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更好地发展。比如, 在教学这一节课时, 因为新版本教材出现了锐角与钝角, 所以在一开始让学生认识角的时候, 我们就要出示不同的角, 让学生在生活物体中找角, 也要找出含有钝角的角来。因为以前我们让学生找角, 学生找来的往往都是直角与锐角, 即使让学生画角, 学生也很少画钝角的。如果从整体出发, 让学生从开始就对钝角有个感性的认识, 学生找角、画角、比较角的大小时, 都有意识地安排一些钝角来让学生感知, 学生在学习单元后面的钝角相关知识就会得心应手。

二、生活性, 立足学生真实生活

虽然以前的数学教材的编者也重视了所选取的材料尽量来源于学生生活, 让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知识, 但是所编入教材的生活素材不能兼顾不同地区学生的生活, 有时所选的材料这一地方的学生非常熟悉, 而另外一个地区的学生就非常陌生。新版本的教材就注意了这一点, 所选的材料尽量是每个地方的学生都能熟知的。比如, 旧教材第38页的单元导学画面中, 只出现了教师拿的三角板去上课, 工人拿着剪刀在修剪花草, 还有几个小朋友在踢足球, 几个小朋友在做操, 从编排的角度上来看, 不太合理, 因为如果是在做操的时间, 不可能有学生在踢足球, 学生做操是在足球场上的。而新版本教材就注意了这一点, 单元引导图是以学生课间活动为背景的, 有的在踢足球, 有的在玩单双杠等等, 并且不同的活动是在不同的区域里。这样就可以给学生一个更真实的生活场景, 让学生可以一下子激活脑中的思维, 可以通过提示语“你能找到哪些角”来让学生迅速进入数学学习活动中。再比如, 这一单元的例1, 旧版本教材安排的生活中物品是剪刀、饮料吸管、水龙头, 而新版本教材安排的是剪刀、钟面、三角板。这就是尊重不同地区学生的生活水平而作了调整的。因为剪刀、钟面、三角板无论是什么地方, 都是可以找到的, 但是相对于贫困地区的学生, 在他们生活中可能还不知道这些饮料, 也许从来就没有见过水龙头, 这样的安排就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新版本教材所选取的三样是学生都能见到的, 所以就可以一下子把学生的学习带入到生活情境当中来。

策略二:创设生活情境, 营造乐学环境

新版本的数学教材内容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 是学生经常见过或者经历过的一些事情, 所以在教学时, 我们要创设生活情境, 营造学生乐学的环境。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也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具体生活, 要让学生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来学习数学知识, 从而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中, 数学新课标也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 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所以, 我们的教学就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 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并能够调动这些生活经验。比如, 这一单元的教学, 无论是让学生认角、画角、比较角都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 以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内容都是自己非常熟悉的, 可以迅速打开学生的思维与想象阀门。这样, 学生就可以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快乐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三、连续性, 引导学生有效思维

旧版本教材安排学生学习新知时总是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 往往会让学生的思维跟着教材走。而新版本的数学教材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 让他们的思维更加有序, 所以在每一单元的新授内容中, 总会插入一定量的连续性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学习。比如, 教学例6, 这一例题是让学生用一副三角尺拼一个钝角, 并通过两个小朋友的一问一答形式, 让学生知道如何来拼钝角。从分析问题与条件、如何拼、拼后如何检验等连续的揭示语,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解决问题习惯, 即先要对问题进行分析, 然后构思如何做, 最后做完了还要检查等好习惯。另外, 在问题设计上, 新版本教材也呈现了一定的连续性, 让学生的思维可以由浅入深, 逐步得以发展。比如, 这一单元一共安排了两次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角。首先是让学生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接着在学习完直角、锐角、钝角的知识后, 就让学生找一找周围物体表面上都有哪些角。这样的找角活动比第一次找角活动就更深入, 更细致化, 体现了数学教学连续性的特点。

策略三:设置问题链接, 促进自主思考

在教材中安排一定量的连续问题链接是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征, 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加有序地思考, 让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所以, 在教学时, 我们也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 从促进学生自主思考的角度出发, 设置一系列的连续性问题链, 估计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 什么地方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然后就在这个节点处设置一个问题, 以激发、引导学生有效思考, 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让学生的自主思考可以持续下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 篇3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

教材第84、85页。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钟面的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难点:正确认读表示整时的时间。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猜吗?那让我们来看这个谜面(利用多媒体出示)——小小骏马不停蹄,嘀嘀嗒嗒不休息。告诉我们按时起,提醒人们争朝夕。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看那是什么?(钟表)恭喜你们,你们都答对了,这就是钟表。

【设计意图: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利用谜语引入,可以有效激发起小学生的好奇心,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地融入课堂学习中。】

2.找生活中的钟表

你们都在哪里见过钟表呢?

生答:钟表店、商店、家里等等。

3.欣赏钟表

小朋友们在这么多地方见过钟表,钟表的样子多种多样,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利用多媒体出示各种钟表图)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进行钟表图片的欣赏,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使学生的审美教育又提高到一定的层次。】

4.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

这些钟表这么漂亮,它们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钟表有这么多的作用,我们只有认识了它,才能更好地利用它。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钟表。

(二)引导探究

1.认识钟面

师:要认识钟表,我们先要认识钟面,让我们来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引出12个数字、分针、时针、还有12个大格)

师:钟面上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你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观察钟面,总结出时针与分针长得什么样子)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结构,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认识整时

(1)师:早上,闹钟响了,你知道闹钟显示的是几时吗?为什么?(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

(2)(出示3个整时的钟面)师:你能告诉我这三个钟分别是几时吗?(指名说)

师: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一下这三个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出结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虽然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模糊。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从而寻找规律,突破重点。】

3.写整时

师:同学们都已经会说、会读时间了,那你会写吗?谁能教老师写出8时?有几种写法啊?(并说明写整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写整时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写出课件中出示的两个钟的时间,学生答题,教师评讲。

师:像8时、3时、6时这些时间都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整时,那除了这些,你还能说出哪些整时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的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

2.操作拨时间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棒,老师想考考大家,我来拨时间,你们来说时间好吗?(练习:4时、12时)下面哪位小朋友要根据老师说的时间来拨呢?(让学生自己动手拨时间,使其熟练掌握整时)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的互动练习,既巩固了整时的知识,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四)拓展延伸

1.没有数字的钟,让学生认时间。(出示钟表)

师:这些钟表漂亮吗?像这样的钟你会看它的时间吗?(学生发表见解)

2.利用多媒体出示有4个数字的钟表。(3、6、9、12)

师:像这样的钟你有见过吗?谁来说说它们是几时?

【设计意图:让学生牢记钟面各数字的位置,并认读整时,既能巩固知识,又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拓展的空间。】

3.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整时,对吗?现在请你拨出一个你自己喜欢的整时,并说说你的理由,告诉大家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自己拨整时,同桌互说,再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古代的人没有钟表怎么看时间?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因为有了钟表就能马上知道准确时间,那你知道古代的人没有钟表的时候他们是怎样看时间的吗?(出示太阳升在不同的位置,让学生说出这个是几时)

师:看来钟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它可以帮我们合理安排好时间,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美好。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通过古代的人和我们现在的生活作对比,既能让学生感受我们现在生活的美好,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也自然地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学得开心吗?请你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回家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设计意图:既总结了所学知识,同时又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了对数学的感受,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注重课堂气氛创设,内容开放,呈现方式多样化,教法灵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重视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 篇4

今天上午向周老师学习了一堂课。周老师执教的《认识钟表》一课,从整体上看,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体现了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这节课上,周老师充分利用了谜语、课件和故事情节,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的教学理念。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1、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的。”根据这一理念,周老师根据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使用了直观教具,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导入时利用猜一猜的游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揭示课题。再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老师准备好的钟表实物和模型,认识分针、时针。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式来获取知识。周老师这节课上给学生观察、操作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如在引导学生认识钟表后,还让学生在教具上调好7时,8时等时间。

3.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周老师在教学本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如在认识整时时出示闹钟响了的起床图,引出这是几时的数学问题;为了使学生熟练地认读整时,并教授学生用两种方法来表示同一个时刻。

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我对这堂课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1、在导入部分教师以钟表店开张为由,展示各种钟表图,让学生说说钟表的作用,在这里,我觉得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有必要。

2、学生观察、动手的时间少。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了一个钟面,并且让学生说说钟面上有什么?在这里我觉得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钟表实物,玩一玩自己的模型钟面,仔细看看,动手摆弄摆弄,看看会有什么发现,进而认识钟面。在认读整时时刻时,让学生探究几个钟面的共同特点,进而可以总结出认读的方法。接着及时巩固,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游戏:教师拨钟面,学生读时间;教师介绍时间,学生拨钟面;学生介绍时间,另一方拨钟面(互换),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会方法,掌握知识,这样会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认识时针与分针的时候,教师板书时说分针是长长的,时针是短短的,在这里只是时针与分针特点的一个方面,其实随着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时针又瘦又长,分针又胖又短,这样更能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教学还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放手让学生去说,不能怕学生说错,让孩子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给更多学生参与回答问题的机会。在点名回答问题的时候,我发现有时一个问题的几个小题,都让一个学生承包了。在动手拨一拨的游戏当中,可以让学生先小组合作,动手拨一拨。再让学生上台在老师的教具上拨一拨。在请学生上台拨一拨的时候,我发现老师每次让学生拨的钟面,分针总是指向12的。在这里其实可以打乱一下时针分针的顺序。加深学生对于整时时,分针要指着12这个概念的理解。

4、教师还应该改变传统教学当中灌输的教学模式,做个教学当中的引路人。比如在介绍电子表示法的时候,可以直接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寻找答案,加深印象。

5、新授与练习巩固应该区分开来。周老师这节课在新授上的时间用的比较少,之后又通过练习再引出“数字表示法”、“电子表示法”。并且板书内容有点过多,可以适当精简。

6、在练习题看图写时间的时候,题目当中要求学生写出两个时间的写法,老师请同学来说的时候,学生只说了一个“几时”,我觉得还应该鼓励学生说说“那他的电子表示法又是怎样的呢”?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 篇5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能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掌握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2、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有序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说出并会表示整点。教学准备:课件、实物钟、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师:今天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课件出示谜语并伴有闹钟的滴答声:我有一个好朋友,滴答滴答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生:钟。师:在我们的生活中,钟表随处可见。这是刘老师办公室的钟(出示实物钟),请小朋友说一说,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什么样的钟?生1:我在家里见过三角形的钟。生2:我在步步高超市见过正方形的钟。生3:我家里有很高的钟。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钟和表,咱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展示各式钟表。)师:这么多的钟表,它们有什么作用呢?生1:它可以叫我起床,让我不迟到。生2:它可以催我上床睡觉。生3: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间该吃饭了。师:对,钟表可以提醒我们时间该做什么事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猜谜语”是学生十分喜欢参与的游戏形式,猜谜语导入,很容易营造出轻松的课堂气氛]

二、进行新课:

1、初步认识钟面(课件出示钟面模型)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生:有0、1、2„„12这些数,两根针。师:这根较长的针叫什么针,较短的针叫什么?生:较长的针叫分针,较短的针叫时针。师:谁来说说分针和时针有什么不同?生:分针长、时针短。师:说得非常好,大家跟着他说一遍:分针长、时针短。师:时针和分针每天都在钟面上不停的赛跑,有谁知道它们谁跑得快一些?生:分针跑得快。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到底是怎样跑的。课件演示时针和分针从12时走到1时的过程)生1:分针走得快。生2:它们是往右边跑的。生3:分针走了一圈,时针走了一格。[通过课件演示,学生对钟面有了非常直观、具体、鲜活的认识]

2、认识整时(1)学看整时刻师:认识钟了,要知道准确的时间,咱们必须学会看钟表。(出示1时)师:这是几时?此时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生:这是1时,此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出示2时)师:这是几时?生:2时。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出示8时)师:这是几时?你是怎么认出来的?生:这是8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向8,就是8时。(同时出示1时,2时,8时)。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生:都有12个数字,分针都指着12,时针有的指着1,有的指着2,有的指着8。师生共同总结:分钟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课件出示1时、2时——12时,学生读出钟面上的时刻。)[会认整时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采用分步教学,层层深入,最后归纳小结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好。](2)整时的两种写法。师:整时怎么写呢?2时我们先写2,再加一个时字就行了。8时我们先写8,再加一个时字。(课件出示电子表)师:也可以象电子表一样,用数字表示:先写2,再写两个圆点,再写两个零。8时先写数字8,再写两个圆点,再写两个零。[时刻的后一种写法使用非常普遍,由电子钟表引出,学生更容易接受。](3)拨钟练习师:咱们会认时间了,下面老师就请你们认一认。(教师拨4时、5时、10时,指名认。)师:现在要是老师说时刻,让你们来拨,你会拨吗?(师报时,学生齐拨,指名到前面拨。)师:现在咱们考考你的同桌,拨一个时刻给你的同桌认一认,再认认同桌拨的时间,他认对了,你就夸夸他。(学生互练)[边讲边练,学生通过认一认、拨一拨、同桌互练,巩固了知识点]

3、课件休息:欣赏歌曲《时间像小马车》,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4、练习师:学会认整时了,咱们还要学会安排好时间,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了,下面是小军的一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图片)

师:小军几时在做什么?生1:小军7时在刷牙。生2:小军8时在读书。课件出示7时 7:00;8时 8:00)师:剩下的四幅图片,请小朋友自己看清小军几时在做什么。把时刻写在右边的横线上。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小军这一天,几时在做什么?生:小军7时在刷牙,8时在读书,10时在做操,12时在吃饭,6时在看电视,9时在睡觉。师:小军这一天安排得好吗?生:好!师:象这样有规律的学习和生活,会让我们身体更结实、学习更优秀。

三、巩固练习

1、找朋友

教师准备好4个钟面上面有不同的时刻,再准备两种不同的时间表示方法的相应的卡片,请12个孩子上来拿着卡片找朋友,相同时间的就是好朋友。(课件播放《找朋友》的音乐,下面孩子一起拍手唱,台上孩子开始找朋友)

2、连线(书上94页第一题)

四、小结

五、板书设计

认识整时 3时

8时 6时 3:00 8:00 6:00 分享:

0 分享到新浪Qing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 篇6

本单元知识重难点

1、能够区分时针(短又粗)分针(细又长)。

2、知道钟面上还有12个数、12个格。

3、知道时针、分针旋转的方向(顺时针)。

4、知道1天有24小时,从0时开始24时结束,有两个6时即早晨6时和晚上6时。会准确的使用“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表示时间的词语。

5、认识整时:分针指着12,这样的时刻就是整时。会辨认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6、认识半时:分针指着6,这样的时刻就是半时。会辨认半时:分针指着6,时针走过几,在几和几的中间,就是几时半。

7、会拨整时、半时;会用直尺画整时和半时。

如画7时:分针指着12(长)时针指着7(短),就是7时。

画7时半:分针指着6(长)时针指着7和8中间(短),就是7时半。

8、会用两种计时方法表示时刻即普通计时法:7时3时半

电子计时法:7:003:30

9、能够发现规律填写、画时刻。

10、能够计算4时再过1小时是5时,即4时+1=5时。

本张试卷主要存在的问题:

1、孩子们画时刻,没有从长短上区分时针和分针;掌握的不够准确。还

2、个别孩子对于两种计时方法的转换掌握的还不是很好。

3、本张试卷丢分最多的就是最后一题观察规律填时刻、画时刻。有的同学是没有发现规律:有的同学是画的不准确;有的同学是没有读懂题意,认时刻有误。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通过“猜想——实践——验证”, 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 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 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学会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摸球盒、转盘

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入, 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故事:《生死签》

很久以前, 有一个犯人被带到国王面前处死。这个国王喜欢抽签, 而且盒子里只有两张签, 一张是“生”, 一张是“死”, 抽到“生”就可以获救, 抽到“死”就会被杀死。请问, 如果这个犯人只抽一张结果会是什么?一定吗?

但是陷害这个犯人的官员故意把盒子里的两张签都写上了“死”字, 请问, 这时犯人只抽一张签结果会是什么?一定吗?他会抽到“生”签吗?一定抽不到也就是不可能会抽到。

通过故事,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步了解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板书:可能性

可能 (不一定) 一定不可能

二、合作探究, 亲身体验

老师这节课为大家安排了一个摸球游戏, 让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探索可能性的知识。

(1) 介绍学具, 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 每个小组依次分得一个纸箱 (每个纸箱放置球的情况如下:球的大小和轻重一样, 第一个纸箱全部放白球, 第二个纸箱全部放黄球, 第三个纸箱放3个白球、5个黄球, 第四个纸箱放3个黄球、5个白球。第五个纸箱不放黑球) 。

(2) 介绍摸球规则:每个小组共摸球20次, 每次摸出1个球, 记录下其颜色后, 放回纸箱后, 再进行第二轮摸球。

(3) 操作体验, 小组合作进行摸球游戏并记录摸球情况。

设计意图:亲身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一定的,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并初步感受摸球可能性的大小与球数量的联系。

(4) 汇报各组的摸球情况:第一组摸到的球全部是白球;第二组摸到的全是黄球;第三组摸到黄球的次数多;第四组摸到白球的次数多;第五组没有摸到黑球。

(5) 质疑:为什么每组摸球的情况不一样呢?

(6)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猜想。

(7)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结果:第一个纸箱放的全是白球, 所以一定摸到白球;第二个纸箱放的全是黄球, 所以一定摸到黄球;第三、四个纸箱放有2种球, 所以可能摸到黄球, 也可能摸到白球;第五个纸箱没有放黑球, 所以不可能摸到黑球。

三、验证猜想, 异中求同

(1) 让各个小组打开纸箱, 看看纸箱放球情况是否符合同学们刚才的猜想。

(2) 延伸:如果第五组的同学一定要摸到黑球, 该怎么办?

如果要让摸到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 怎么办?

设计意图:异中求同, 验证摸球可能性的大小与球数量的直接关系, 培养学生的放射性思维。

四、实际应用

(1) 试一试:1) 先让学生按题中要求进行摸球游戏活动, 然后思考题出的问题, 小组内交流。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2) 让学生再次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探索过程, 进一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联系生活实际, 说说街头转奖的骗局) 。

(课本85页练一练)

(2) 分析从下面四个箱子里, 分别摸一个球, 结果是哪个?连一连。

【出示课件】学生在分析的时候可能很容易找到“一定是白球”“一定不是白球”这两个该连接的盒子, 但是对于“很可能是白球”“白球的可能性很小”会有一些争议。这里需要通过演示活动来帮助学生辨别“很可能”与“可能性很小”两者表达事情发生的程度大小。

(3) 问题:下面三个地方的冬天下雪吗?请用“一定”“很少”“不可能”说一说。

【出示课件】首先可以和学生说明:北方地区冬天比较寒冷 (冬天会下雪) , 内陆地区, 如江西省的冬天怎样? (学生回答) , 南方沿海如广西、海南等地属于亚热带气候, 冬天不太冷, 不会下雪;让学生说一说“武汉”“海南”和“哈尔滨”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查一下这几个地方的气候特点以及各季的平均气温, 然后让学生分析“下雪”时气温的特点。再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 判断各地下雪的可能性。

(4) 说一说活动。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说说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一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五、全课小结

上一篇:加工贸易一体化中心(苏州)审核标准下一篇:加拿大留学一年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