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反思

2024-09-09

语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反思(精选12篇)

语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反思 篇1

本文的文脉:首先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然后,重点分析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其次,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即“文法”问题)。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

梁思成先生是学贯中西的建筑家,认真品读课文,不仅能收获有关中国建筑学的科学知识,而且能从作者严谨的表述中,感受到作者心中涌动的强烈的民族情怀和高雅独特的审美境界。

无论是从全文来看,还是从每一部分来说,都条分缕析。所以,理清思路,归纳概括文章的要点,是突破本文的关键。按照作者叙述的详略,文章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本文掌握的重点。另外,本文中作者所提出了诸如 “文法”、“可译性”等新概念,对它们的准确理解不同于文学类文本,根据《课程标准》以及实际情况,须从局部内容的分层归纳上去解决问题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教育目标:①理清文章思路,明确中国国建筑的特征。

②根据分层归纳概括 “文 法”“可译性”等重点词句的含义

能力培养目标:①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

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②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

问题的能力。

情感培养目标 : 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

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整体结构,理清思路,

2、掌握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以及中国建筑的 “文 法”。

教学难点:1、对建筑术语如“所”“斗拱”“举架”的理解。

2、对作者提出的新概念“文法”“词汇”以及“可译性”的理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二的学生,已经学过《宇宙的边疆》等自然科学小论文。因此,学生对这种科学小论文已经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其论述的严谨性,和语言的简介性。但对于文中提出的诸如“文法”、“可译性”等新概念,对其的准确理解还需要引导。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不仅拥有巍峨的山川、秀美的河山,还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雄伟的古代建筑艺术。这些古老的建筑闪烁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的光芒,它们究竟有何特色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思成的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从中我们一定能得出答案。

二、作者简介 (本节目标:了解作者生平经历)

梁思成(1901—1972),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错批一人(马寅初),多生几亿;错批一人(梁思成),少了名城。”

三、分析课文 (本节目标:1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 2、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及展开顺序 )

(一)默读文章,理出文章的结构脉络(段前标上序号)

第1-2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

第3-13段:分析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第14-19段: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文法”)。

第20段:以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建造新中国建筑作总结。

(二)探究九大“特征”的内涵、说明方法

1、个体建筑构成

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作诠释)

2、群体建筑构成

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举例子 打比方)

3、结构方法

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 打比方)

4、斗拱

出示斗拱图片。说明斗拱的作用,先描述“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列图表 举例子 摹状貌 下定义)

5、举折、举架

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下定义 摹状貌)

6、屋顶的装饰作用

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作比较 引用)

7、颜色的选择——朱红

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举例子 作比较)

8、部件的装饰作用

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鲜明的装饰形状或图案。(举例子)

9、建筑材料的装饰

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作诠释)

(三)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什么顺序展开的?

1、由整体到局部

2、由主(结构)到次(装饰)

中 个别建筑构成 整

国 结构 群体建筑构成 体 总体特征

建 主 木材结构

语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反思 篇2

首先我对作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了解, 阅读了《南渡北归》中的相关内容, 收看了有关梁思成的电视纪录片。 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收集素材, 通过生动的材料以情动人, 引起学生的兴趣, 同时也是给学生的写作储备素材。将科技说明文由简单的了解内容、分析结构提升到情感、价值的教育高度。我用“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国直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只有建筑而无建筑学, 是他, 用并不高大的身材挑起了这个重担, 填补了这个空白, 他就是建筑大师梁思成,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中国建筑的特征》”这样一段饱含深情的话导入, 先从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

接下来我一改往日简介作者的做法, 而是较详细地介绍了作者, 并且写成了一段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话: 历经半个世纪, 他和她, 一对学者伉俪———梁思成和林徽因, 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知。梁思成在具有远见卓识的父亲 (梁启超) 的引导下和具有非凡远见的妻子 (林徽因) 的建议下选择了在当时的中国还是空白的建筑学。 学成归国后, 面对种种高薪聘请他不为所动, 而是选择了一家专门研究中国建筑的私人机构———中国营造学社。从此他们夫唱妇随, 积极地投入我国古建筑的研究中去。抗战期间他们辗转奔波, 却在特殊待遇———一盏油灯的亮光下完成了巨著———《中国建筑史》。内战期间, 他为我国在焦土废墟上的重建积极培养人才, 并到世界各地介绍中国建筑, 还有幸成了联合国总部大厦11人设计团队之一, 成为走出国门的中国建筑学第一人。 他为保护我国古建筑免受炮火袭击作出了巨大贡献, 尤其是北京古城的和平解放, 更让他欣喜若狂。新中国成立, 他选择留在大陆, 并热情高涨地投入到北京古城的重建中来。并参与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可这样一位伟大的建筑师文革时以复古和奢侈的罪名被大加批斗。1972年7月9日这颗中国乃至世界建筑界的巨星陨落了!学生写作文时总出现内容单薄的现象, 我把上课和写作联系起来, 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收获了写作素材, 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学生的活动是这节课的亮点, 所以调动学生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先布置学生进行实地考察, 结合文本中提到的古建筑特点做成相应的PPT, 并写出调查报告。事实证明学生做得非常棒!他们选择典型建筑去拍照, 然后将照片和文本结合做成课件, 有一个学生还画出了简易图, 还有一位学生通过查资料, 画出了八种屋檐的形状, 这些成果让我又惊又喜!课堂展示时, 有一个小组将幻灯片做成了动态效果, 将房屋的屋基、屋身、屋檐一一展示出来, 有些学生的语言幽默, 有些学生的语言干练, 我觉得这是一节集动脑、动手、动口于一体的高效课堂。

科技说明文相对比较枯燥, 为了润色课堂, 我将科技与文学相结合。例如说到建筑的布局时我引用了《红楼梦》里的一段话: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 进了垂花门, 两边是抄手游廊, 当中是穿堂, 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 小小的三间厅, 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 皆雕梁画栋, 两边穿山游廊厢房, 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的鸟雀。再如说到屋檐的形状时, 我又引用了《红楼梦》里的两句:飞阁流丹, 下临无地。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精心的问题设计也是至关重要, 问题不在多而在有效。我用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的拘束性和灵活性”、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这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将本文的后半部分内容紧密连接起来。第一个问题指向中国建筑的独特性, 第二个问题指向中国建筑的多样性, 如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小镇, 大气凝重的北方大院, 还有庄严肃穆的庙宇等等。 第三个问题指向中外建筑的互通性, 即“美美与共”, 如作为地标性建筑的凯旋门和琉璃牌坊, 祭天祭地祭祖宗的天坛皇穹宇和进行宗教活动的罗马大教堂, 它们之间都有相同的元素和相近的用途, 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本环节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完成。

我的这节课设计是关键, 功夫在课外, 学生在上课前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考察, 他们考察的主要对象是有古建筑风格的庙宇, 在考察的过程中拍照, 然后制成课件以备展示。上课时学生的展示是亮点, 老师的点拨是关键, 学生精美的课件和精彩的解说让我惊叹不已, 我的有效点拨让学生彻底理解了我的设计思路。

摘要:科技说明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 上好这类课的关键是要有新颖有效的教学设计。通过《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的教学设计, 充分利用多媒体和PPT, 调动学生积极性, 让学生走出教室, 进行实地考察, 实现高中语文科技说明文教学的突破。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篇3

1.了解作者有关情况,掌握科学小论文的有关常识。

2.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热爱传承中国建筑文化。

3.锻炼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提高筛选概括能力。

【设计说明】

这篇自然科学小论文,其核心是介绍我国建筑的特征。然而,时下高楼林立,古迹难觅,再加上一些陌生的建筑专业名词,学生阅读理解文本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讲解本文要拉近学生与古建筑的距离,尽可能直观地展示建筑图片或模型,激发他们了解古建筑的兴趣,注重建筑与文化的融合,进而达到对建筑科学文化的关注、热爱和传承的教学目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给大家看两张图片,你能猜出这是哪里吗?(幻灯片展示开封著名古建筑图片)开封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被称为“七朝古都”,建城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一个古老城市的一个重要的符号,就是它独具魅力的古代建筑。这些美丽而典雅的古建筑,有什么不为我们所知的特征和文化内涵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建筑大师梁思成走近中国传统建筑,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

板书:《中国建筑的特征》?摇 梁思成

二、走进文本

(一)文章的标题是《中国建筑的特征》,文章哪些段落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特征呢?

明确:课文3—13自然段

(二)中国建筑具体有哪些特征?请用尽量简洁的语言来描述这些特征。(投影出示要求,温馨提醒:挂住关键词,关键句)请同学针对导学案小组交流,比一比,谁的更简洁,谁的更准确,3分钟以后,请3名同学上台展示交流成果。

教师配以实物模型,幻灯片重点图解一些特点(如2、3、4、5),以更利于学生理解。

1.立体构成

单个的建筑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部分构成的。

2.平面布局

(请学生从文本中找具体特征)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有“户外的空间”。

(四合院小模型展示)

最能体现这种特征的典型建筑就是北京四合院,坐北朝南的是正房(堂屋),正房两侧有耳房,正房前左右两侧各有东西厢房(东屋西屋),坐南朝北的叫做倒座房(南屋)。正房住长辈,东西厢房住晚辈,(《西厢记》小姐莺莺就住在西厢房),那么倒座房谁来住呢?有句熟语“热东屋,凉堂屋,傻瓜媳妇儿住南屋”,倒座房是仆人住的。这也正体现了儒家文化强调的“贵贱有等,长幼有别”的礼制。

3.木材结构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墙倒屋不塌”,这种结构以梁柱承重,墙壁只作间隔作用,不承重,因此墙壁位置可以按所需室内空间的大小而安设。墙壁上的门窗也可以按需要开设,可大可小,可高可低,甚至可有可无,如四根柱子支撑的凉亭。

4.斗拱

让学生划出课文中解释斗拱的句子,找一个同学读,提醒其他同学仔细听的,同时根据他的表述想象一下,能不能想象出斗拱的造型。

有的同学撅着小嘴摇摇头,真难为你们了。(出示幻灯片营造法式图解和3Dmks建筑设计立体效果图)

接着让学生从文中找到斗拱作用: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幻灯片展示“九州烟雨”)你能从这张照片上找出斗拱吗?

我在清明上河园拍这张照片的时候,也并不懂得什么叫做斗拱,之所以拍下这张照片,也是觉得好看,学习了这篇文章后才知道,它是集实用与美观于一体的。

关于斗拱,你还知道它的其他作用吗?我咨询了一位建筑师,了解到,在古代,斗拱的尺寸,斗拱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房屋的面积,小小斗拱,不可小觑。

5.举折,举架(教师画图展示)

宋代称举折,清代称举架,其作用是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6.屋顶

《诗经》描述为“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骄傲的成就”。

7.颜色

大胆使用朱红色,并用彩绘来装饰。(幻灯片展示)

8.部件

大到结构部件,如梁头、额枋、斗拱,小到脊吻、瓦当、门环都具有很鲜明的装饰形状或图案。(幻灯片展示)

9.用材

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

(三)根据学生板书,请学生总结顺序,

板书:总体—局部

结构—装饰

提醒学生写作时,也要学习这种手法,理清思路,不可杂乱无章,胡乱堆砌。

(四)了解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我来考考大家。(出示一组图片)请同学们比较分辨,哪是中国的?哪是西方的?说一说你的理由。

看图片,根据你的了解,西方建筑有什么特征呢?东西方建筑有什么不同呢?

东西方建筑的异同:

材质,外形(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凡尔赛宫的花园,大量几何图形的运用,体现一种改造自然为我所用的一种强权意识。)

(五)中国建筑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的建筑,因为它体现了中国建筑的这些特征和风格,那么作者在本文中是用哪个词语来称呼这种风格和手法的呢?

从课中画出关键句,并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

明确:“文法”、“词汇”。作者用语言文字作比喻,借此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即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

(六)虽然东西方建筑风格不同,表现的文化不同,但是,作者提出了一个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怎样理解“可译性”?(投影问题)

教师提示:在语言文字上,就是指不同民族的语言,语言形式虽不相同,但却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互相翻译。比如,汉语表达,你好,翻译成英语:hello;日语:こんにちは。

那么,建筑上所谓的“可译性”又指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19段,划出关键句子,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其他同学补充)

(投影)明确:建筑上的“可译性”,各民族建筑的风格,手法不同,但其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

(七)作者详尽的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特征,并把它放在了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比较的层面为我们解读了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目的何在呢?请看文章最后一段,找到答案。(请一学生来读)

明确:最后一段第一句。古为今用,继承优良传统,建造今天的建筑。

教师小结:

正如梁思成在他的《中国建筑史》中所说,“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投影),我们只有继承了优良的传统,我们的建筑才有了自己的特点,我们的民族才有了灵魂。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是这种建筑文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

三、拓展探究

创新是必须以继承为前提的,我们不妨把目光聚焦于现在,请大家仔细想想,你所了解的哪些建筑继承发扬了哪些中国建筑元素?

(这一环节让学生发散思维,先讲给同桌听,然后讲给大家听,教师参与学生小组探究,了解学生探究方向。)

【课后补充】学生探究大致为以下三个方面:

*老家的房屋:主房坐北朝南 有独立空间 举折 举架 脊吻

*所在城市主建筑或仿古建筑:濮阳四牌楼,开封御街、延庆观

*中国知名古建筑:天坛 故宫 人民大会堂

(“东方之冠”模型展示)

斗拱造型和“故宫红”色调;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教师小结:

说实话,暑假里,我第一次来开封,是为了“开封有个包青天”的故事来的;是奔着早就令我垂涎三尺的开封小吃来的。但是,通过学习梁思成的这篇文章之后,我一直在遗憾,没有用心品味中国古建筑的魅力。我希望同学们,在观察你身边的古建筑,或有机会寻访祖国名胜的时候,要用心去感受中国建筑的艺术魅力和文化蕴涵。

四、课外延伸

(投影展示)一位旅美作家这样写道:“一样的星巴克(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一样的玻璃大楼,站在家乡的路边,我却分不清这是北京、东京,还是纽约……”

思考:看了上面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

请同学们课下搜集素材,形成文字,真诚的期待和大家的交流!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案 篇4

1、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3、激发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学习重点 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文体知识

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作品。“科普”一词就是指“科学普及”。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不过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普作品也常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

科普作品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它有以下特点:

1.科普作品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阅读对象主要是不熟悉该学科的非专业人士。但这种专业性是有限制的。这就和一般的文学作品或娱乐作品区分开来。

2.科普作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在叙述内容上要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引起普通读者兴趣。这就和专业学术文献区分开来。3.科普作品在陈述专业科学知识时要求把握一定程度的严谨性。想象与科学现实之间的差别一般需要明确指出,或者至少要保证读者不会混淆两者。这就和科学幻想作品(简称科幻)区分开来。

4.科普作品允许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等,已增加可读性。这就和一般的科学新闻、科学纪实或科学报告区分开来。作家: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大学,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是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 预习检测

1、注音。

帷幕()屋脊()接榫()穹窿()埋怨()埋葬()翘起()翘首以盼()点缀()辍学()厦门()高楼大厦()角色()凤毛麟角()门槛()直栏横槛()哺育()

2、分辨词义

独特•独到 发掘•发现

独特:独有的、特别的。发掘:挖掘埋藏在地下的东西。

独到:与众不同的(多指好的)发现: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宫殿庙宇 直言不违 和颜悦色 随声附和 b.如鸟斯革 回廊抱厦 额枋梁架 宣宾夺主

4、下列有关建筑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抱厦:围绕厅堂、正屋后面的房屋。厢:厢房,在正房前面两旁的房屋。

耳:耳房,跟正房相连的两侧的小房屋,也指厢房两旁的小屋。b.替木:联系檩与斗拱的短木枋。

昂: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斜撑或杠杆作用。额枋:檐柱之间的联系梁,用以承托其上的斗拱。墁:用砖、石等铺的地面。

瓦当:铜瓦的头部,上面多有装饰性的文字、图案。d.垂脊:从正脊沿屋面下垂的脊。正吻:正脊上的鸟兽形装饰构件。

正脊:屋顶前后两斜坡相交而成的脊,位于屋顶最高处。学习内容

一、整体感知

把握全文脉络,理清线索: 第一层(至)第二层(至)第三层(至)第四层(至)

二、合作探究

(1)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探究

阅读下一段材料,思考问题

良心与勇气

梁思成(1901~1972),建筑学家,梁启超的儿子。他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以严谨、勤奋的学风著称。

解放后,在教课的同时,梁思成和妻子林徽因还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并被邀请参加北京城的建设规划。

梁思成曾以诗一样的语言向周总理描述北京古城四周雄壮的城墙,城门上巍峨高大的城楼,紫禁城的黄瓦红墙以及美丽的街市牌楼„„他不遗余力地建议保护北京城墙。他是那么钟情于它们。关于它们,他有那么美妙的构想:城墙上可以绿化,供市民游乐;壮丽宽广的城门楼可以改造成图书馆;护城河可以引进永定河水,夏天放舟,冬天溜冰。然而,这只是一个文人的浪漫梦想而已。随之而来的一切现实却非他所愿,北海团城被拆了,天安门东西两侧三座门被拆了,古城墙被拆了„„

如今残留也是仅存的一段城墙,位于北京城的东南角,而绵延数百里的北京古城的老城墙都被拆光了。对于深谙其文物价值的梁思成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他痛苦迷惑的了。

当北京古都已然消失之后,曾经竭力想保留其历史原貌特征的梁思成,就注定要成为人们不断提及、不断感叹的人物。

思考:当你觉得不合理的事情发生在你身边时,你能像梁思成那样站出来说话吗?你觉得怎么样做才是最合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____________的建筑体系。(2)考古学家所___________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

(3)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建筑,围绕着一个__________若干个庭院______天井建造而成。

a.独特 发掘 或 或 b.独到 发现 和 和 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

b.因此,门窗的位置和处理都极自由,由全部用墙壁至全部开门窗,乃至既没有墙壁也没有门窗。(如凉亭)

d.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b.党中央一声令下,广大医务工作者同仇敌忾,立即奔赴抗击“非典”“禽流感”的第一线。d.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选做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0年安徽卷)

一切传统都是过去的东西,但并非一切过去的东西都是传统。可是,过去确系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不能离开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而谈传统。传统都有其“原本”,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传统的始发言行有其特定的原初行动者、特定的受动者,还有其特定的叫做参照系的现实环境。在传统的原本中,所有这些都是特定的、不能代替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展,原本逐步地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东西而为群体所接受,成为凝聚群体的力量,这样,原本也就逐步地形成为传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远离原本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这样,传统在形成过程中就取得了相对独立于原本所处的参照系以及原初说话人、原初受话人的自主性。

正是这种远离或自主性,打破了原本的限制,扩大了原本的范围,丰富了原本的含义。这里的关键在于解释。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是传统远离原本的原因。任何一个写下来的作品,一旦公之于世,它就是向广大的人群说话,不仅是向同时代人说话,而且是向后来人说话。作为受话人的读者不仅有同时代人,而且有后来人。读者可以对写作的原本做出各不相同的回应,这些回应都是根据读者自己所处的参照系对原本所作的新解释。可以说,传统的原本在形成为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地参照变化了的环境。在后来的一连串读者面前展开一系列不断更新的世界。写作的原本是如此,行动的原本也是这样。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的始料之所及,自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

语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反思 篇5

导课的时候用了李冬梅老师的导课方式,提问学生:信息从哪里来?信息长什么样?信息看得见?摸得着吗?信息究竟是什么?

结果把自己给绕进去了,尤其是在信息看得见?摸得着吗?的时候,发现自己根本无法解释这个问题,无法判断学生说的是否正确。仔细想一想,这个问题的答案还真不明确。我的第一反映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因为我们就是通过看、听、摸等方式获得信息的。但是,又想到,我们看见的、听见的、摸到的都是信息的载体,而不是信息本身,那么信息是不是有不能看得见摸得着呢?混乱。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求证。

2、及时反思

第一个班级教学时这样问的,结果发现自己也搞不清楚,所以第二节就没问这个问题,先回避了。第二节引课的时候,直接让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举例说明。效果明显好于第一节课。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基本说出了信息的含义。而且当时感觉学生回答的非常好,为我后面的教学做了很大的铺垫。可惜这个反思写的晚了些,现在想不起来学生是怎么回答的了,否在下次上课时可以利用这个内容来上课了。看来及时记下发现的问题或灵感是非常有必要的,下回一定有了感受马上记下来。

3、如何提问

此外,感觉自己在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上还存在问题,提问了几次,效果都不是很好。除了这样的提问,适合找多少学生回答合适呢?通过这些问题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

我觉得提问的目的应该是:1、引发学生的思考。2、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的引导,引出信息的定义、并初步引出信息的特征:价值性、依附性等。3、活跃课堂气氛。

下次备课的时候应该把问题设计的目的明确了,否则这个提问对后面教学的作用就不大了。

4、喜欢的故事

学生还是喜欢“海军陆战队野外生存选三个工具”的故事,而且这个故事既能体现信息的价值性、也能帮助学生对“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力的第三类资源”的理解。

语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反思 篇6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人教版必修五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个单元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小论文。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旨在理清作者思路,归纳文章要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必修三第四单元已经学习过科普小品文,对于本文的学习既可以巩固已学的知识,又可以获取新的知识。从教材的编排位置来看,它体现了循序渐进、学以致用的教学规律,从而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中国建筑的特征》本文运用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通俗易懂地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重点概况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各世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是梁思成建筑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可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类的文章普遍兴趣不高,学习本课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关键。本文作者梁思成,家学渊源,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浸染,且学贯中西,养成了谨严的治学风格,探究这篇小论文的语言运用,学习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可作为本课学习重点。对于忽视汉语基本功训练的同学,是学习品味语言,锤炼文字的典范教材。善于透视关键语词所传递的语言信息,逐渐形成简洁、严密、清晰的语言风格,对提高阅读和写作小论文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教学目标:

1、理解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

2、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关注现代建筑的变革发展,理解大师的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

3、尝试在网络环境中解读文本,充分凸现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

4、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建筑的“文法”、“词汇”、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意思,体会中国建筑求同存异的特点。

2、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的文化宝库中有许许多多和房屋建筑有关的成语。(学生七嘴八舌、脱口而出)教师在黑板上做好记录:

金碧辉煌、美轮美奂(这两个成语需要特别注意字:“碧”“轮”)

鳞次栉比、登堂入室(鳞次栉比,是形容房屋很多的。登堂入室,后来的意思成了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红墙绿瓦、雕梁画栋、琼楼玉宇、碧瓦朱甍、富丽堂皇、钩心斗角

2、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了解作者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启超长子194月20日生于日本,19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写作背景

本文发表于1954年1月。建国之初,随着北京新城建设的开展,古城的城墙和城门也随之面临被拆除的命运1950年5月7日梁思成发表了《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1953年,在极“左”思想影响下,一些人主张扫除北京古建筑和古城墙为此,梁思成奔走呼吁:“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为我们文化衰落消失的现象”在北京城墙存废的辩论会上他说,拆城墙如同抽他的筋、剥他的皮一样他曾向中央政府谏言,力主在北京城的西面建一座新城作为政府所在地,这样便可以完整地保留全部老北京城然而,他的呼吁无济于事,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并蒙受不公正对待城墙被拆了,能代表老北京的城楼和牌坊也被拆除了┅┅

四、走进文本

(一)阅读文本

初步探究: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文题资讯:

标题“中国建筑的特征”,偏正短语中心词“特征”,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题目定语逻辑严密,分为两个层面:“建筑”一词,界定了作者研究的专业学术领域;“中国”一词,气宇轩昂,视野宏观,表现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

五、整体把握:

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 一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文章主旨:本文运用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通俗易懂地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重点概况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各世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是梁思成建筑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六、合作探究

(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结构特点)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七、本文特色总结: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先总后分,分具体后抽象。作者对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进行概括时,逻辑上先总后分,先主后次,从结构特征到装饰特征,层次步步深入,简洁严密对特征突出部分用“最显著”、“最主要”、“最大胆”等修饰语加以界定这一部分是课文的主体部分,由建筑物“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和上部屋顶”的主要构成作为基本特征的第一点,再依序分别从结构原则、方法,斗拱、举折、举架的结构特征和装饰特征以及屋顶、颜色、构件和材料的装饰特征,一一作了清晰的介绍,条理十分清楚。

2.举例说明、打比方说明方法的运用,使介绍事物非常清晰,明确,通俗易懂。

3.语言严谨,有逻辑性。

惜缘

语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反思 篇7

《玉海》中对“庭”的解释有“堂下至门,谓之庭”,《辞海》中“庭,堂阶前也”;对院的释义有《广雅·释宝》中的“院,垣也”,《增韵》中的“有墙垣曰院”;“庭院”共同出现,在《南史·陶宏景传》中有“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每闻其响,欣然为乐”的诗句。《中国大百科全书·园林卷》中解释“建筑物前后左右或被建筑物包围的场地统称为庭或庭院”,《园林建筑设计》中将“庭院空间”定义为“一般是指由建筑物围成并具有一定景象的空间,用以作为人们室内活动场地的扩大与补充,并有组织的完善与自然空间的过度”。按中国的传统观念,庭是指堂前屋后之空地,院是指围合而成的活动空间[1]。“庭院”就是用墙垣或建筑物围合的空间,堂前庭院是由外界进入厅堂的过渡空间,可以植树,与人和社会有广泛的关联[2]。庭院的四周用墙垣围合起来,形成私密空间,尺度根据堂的大小确定,不超过堂阶范围。庭院由墙垣围合,后来演变成由建筑、柱廊、墙垣共同围合的,对外封闭,对内开敞,自成天地,形成了与人们的传统环境观相适应的内聚空间。庭院里所有的艺术处理都是在这个空间内进行加工,周围建筑及墙是庭院的陪衬,庭院是整个群体建筑的“艺术处理中心”。

2 中国建筑中传统庭院的空间艺术特征

2.1 将中国传统庭院空间和建筑布局揉成一体,将庭院空间作为建筑的有机部分看成是建筑的外延[3]

1)“同步”的设计思想。“同步”的设计思想即庭院空间的组织随着建筑空间的序列同步展开,这种设计构思多把庭院空间和建筑空间融合成为整体,使建筑空间更易融于环境、融于自然。2)“抽空”的设计构思。统一规划的建筑群,为克服建筑空间的单调感,为满足设计局部处理的灵活性,以及采光通风等技术要求,采用抽空建筑的局部空间。3)“核心”的设计思想。“核心”的设计思想即把庭院空间作为建筑空间的核心和枢纽,建筑组合围绕庭院空间展开。这种设计中庭院空间成为建筑空间构成的核心,同时也是人流分配的枢纽空间。4)“围合”的设计思想。这是构成庭院空间最基本的设计构思,这种空间常作为观赏之用,使之对室内起到补充和调剂作用,围合的空间可以是开敞的,也可以是封闭的,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是不规则的。5)“锲入”的设计思想。“锲入”的设计思想就是把庭院空间与建筑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建筑之中有庭院,庭院之中有建筑的“复合空间”,也可以敞开建筑的底层或有关楼层的空间,使庭院空间延伸到建筑内部中来,或与内庭连成一体。

2.2 庭院布局与中国传统园林布局相统一

2.2.1 二者都吸收了几千年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

庭院的产生是因为人们生活的需要,联系厢房等起居功能[5]。但是中国古代的庭院空间从一开始就注意了天地、自然与人相融合的规律。庭院紧密围绕着“人与自然”这个永恒的主题,在对庭院空间的处理时注意引入自然之美,艺术再现自然之美,这和园林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一致的,二者都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从哲学的角度看,中国的主流哲学——儒道哲学思想都十分推崇自然审美思想以及比德之说。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礼乐思想强调“大乐与天地同和”,这里的“和”是儒家所倡导的人生最高境界——人与自然和谐的意境;道家思想主张人要顺应天道,洁静无为,在与自然的融合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天地皆备于我”反映了道家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对自然之美的留恋。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之下园林就成了追求自然思想的现实载体,士大夫们在自己的园林里“师法自然”,营造景观。庭院与园林都重视自然,区别在于对自然的景观化程度不同,园林比庭院更强调模拟自然、表现自然[2]。

2.2.2 意境的创造

中国传统道教和佛教追求一种“意在言外”的美学趣味,只要得到意就不必拘守原来用以明象的言和存意的象了[6]。这些观念影响、浸润于艺术创作和鉴赏,从而产生意境的概念。在中国的园林里有“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说法,用简练的笔法勾画出一种意境之美。在庭院的后期发展中除了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之外,也创造很多意境之美。例如在中国传统的庭院里种玉兰和海棠寓意玉堂富贵,梅、兰、竹、菊象征君子等。

2.2.3 体现了封建礼制的思想

在中国的园林里尤其是皇家园林,在对建筑进行布局时为显示君主的至高无上,经常用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重要建筑放在这条轴线上,其他次要的建筑按中心对称的原则布置在中轴线两侧[7](例如故宫、颐和园的建筑区,避暑山庄的建筑区等)。这种园林中对建筑的布局手法在庭院建筑中也是一样的。在庭院中把北侧的建筑视为正房,放于整个庭院的中心位置,一家之中的长辈居住于此,以主建筑的堂屋为中轴线,左右布置东西厢房,为晚辈居住,以体现中国传统理制的尊长之礼。

3 中国建筑中现代庭院的空间艺术特征

3.1 改善空间布局

现代住宅小区的理性规划使得单元公寓住宅成为住宅小区的主要形式,这些小区的规划大都是条形行列式布局,最大的缺点是空间层次较单一,缺少半公共空间[8]。为了改善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需要,现代建筑借鉴了传统庭院的布局。将现代建筑中高层住宅围合起来的天井改造成传统的庭院,将每几层高度用楼板加以隔绝封闭,形成几层可以共同使用的一串叠加的共享空间[2]。

3.2改善平面布局

利用相邻住宅尽可能形成一个围合、内聚的空间,给居住在这里的群体提供一个互相联系、沟通的空间[6]。但是这个空间又不同于传统的个人庭院,这是一个比较大的群体的公共空间,所以与传统意义上的庭院相比它更开敞,不能完全封闭。这种空间与外界的空间相比能给人更多的安全感,准确地说这是一个半私密空间。同时这种布局对住宅的采光、通风很有好处。由于是半封闭,所以可以尽最大可能地满足室内的采光问题,同时在夏季可以加强气流的流动,改善通风换气,冬季使进入室内的空气是经过庭院温暖过的。

4结语

中国的庭院处于从外界进入建筑空间的过渡空间,是人为化的自然空间,又是建筑空间的延续,所以它兼具园林和建筑的特点,现代的庭院是一种空间经过改造但是内涵不变的传统庭院。

参考文献

[1]肖剑.小议庭院空间[J].山西建筑,2001,27(8):24-25.

[2]邓庆坦.中国传统建筑院落浅析[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8(6):45-49.

[3]李宁.现代建筑庭院空间的设计构思及建筑处理[J].丹东纺专学报,2005(2):53-54.

[4]苏勇.住宅园林的时空转化[J].中国园林,2005(1):69-71.

[5]李龙.传统符号与建筑外部空间处理[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2007,23(1):76-79.

[6]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8.

[7]王少宇.中国传统庭院式建筑布局折射的封建礼制管理思想[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6-38.

探析中国早期土木结构建筑的特征 篇8

关键词:土木结构建筑;建筑特征;中国古代建筑

土木结构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类型,在中国建筑史上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它表现出来的独有的建筑技术、文化意蕴,代表了独立于东方的特殊建筑体系的灿烂成就,是一笔无比珍贵的遗产。弄清中国土木结构建筑特征的起源与早期的发展演变,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课题。中国土木结构建筑很难保存,目前发现的保存最早的地面木构建筑只能追溯到唐代,而唐代之前,尤其是新石器时代与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土木结构建筑体系的形成时期,则要依靠对考古发现的研究。对各个时期建筑特征的研究,是解决建筑历史发展的关键。

一、中国早期土木结构建筑特征的发展演变

1.建筑材料特征的发展演变。黄河流域有广阔而丰厚的黄土层,建筑之初,在黄土层下挖成竖穴上覆以草顶的穴居成为这一区域氏族部落广泛采用的一种居住方式。穴居、半穴居的下部空间是挖掘自然土构成的,为了防潮,在穴底和穴壁涂细泥层,后改进为草筋泥。

木材易腐朽,难以保存,秦之前考古发现的木构件更少,仅在南方地区个别遗址有所发现,且主要分布于浙江地区,据初步统计,在浙江有河姆渡、罗家角、庙前、鳍山、田螺山、三合潭等近10个遗址发现了形态不一的木构遗迹。以河姆渡遗址为例,河姆渡遗址第1期发掘出了数量可观的干栏建筑木构件,其中发现的樟卯构件更是体现了该地区这一时期先进的木构工艺。

我国石材的蕴藏量十分丰富,有名的产石地区有北京房山、山东青岛、江苏苏州、浙江绍兴、福建泉州、云南大理等地。石材的品种有花岗石、石灰石、大理石、砂石等。先秦时期的石材己发现的多用于柱础、散水、道路等处。

在先秦时期铜铁生产量非常少的情况下,金属材料仅仅用在帝王的重要宫殿建筑上。用青铜作建筑材料,不仅可以很好地保护木材,而且坚固耐久,具有鲜明的光泽,使宫殿建筑增强庄严华丽辉煌的气氛。

2.平面特征的发展演变。中国传统的单座建筑平面轮廓与结构布置多是以“柱网”来表示的,建筑的平面其实只不过是结构的平面。“柱网”就是柱子的中心线在平面上组成的网格,柱位就是这些方格形的网的交点。交叉点上布满柱子,叫满堂柱;交叉点上未布满柱子,叫减柱;也有柱子不落在柱网的交叉点上的,叫移柱。纵向的柱网轴线之间的面称为“间”或者“开间”。横向方面多数以“架”来表示,架指的是擦木。平面的形状大小,可以用“间”和“架”的数量表示出来。

中国传统建筑的封闭型院落式(四合院),是中国建筑在平面布局上的主要形式。其基本形态特征是:几座房屋沿基地周边对称布置,共同围合成一个封闭的内庭院。主要建筑位于中轴线上居院落中心,面南,称正房,其四周被其他次要建筑或廊墙包围,正房前方东、西侧房屋称东、西厢房,入口设在建于南面的北向房屋的中部或偏东。共同围合的庭院则是各房间的交通枢纽及公共活动场所。中国古代建筑大到皇家宫殿、寺庙,小至百姓住宅大多采用这一形式。

3.结构方式的发展演变。我国古代建筑中最为普遍的木构架形式是抬梁式构架,抬梁式是土木结构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所谓抬梁式构架,“是在柱子上放梁,梁上再放短柱,短柱上又放短梁,为此层层叠落直到屋脊,各梁头上再架擦条以承屋椽”。

随着半穴居的出现,椽木逐渐分化出了用以搭建屋顶的椽和用以支撑屋顶节点的承重柱。最早的承重柱出现在门道两旁,如河南巩县铁生沟遗址、密县获溝北冈遗址以及秦安大地湾发现的房址,门道内两侧各有一个柱洞。到了仰韶时期,承重柱又分为中心柱和墙柱。在中心柱与墙柱之间出现了联系的擦子和梁,梁与擦都是联结承重柱、与承重柱成90度角的构件,纵向搁置为擦,横向搁置为梁。

周代的宫殿建筑跨度加大,大叉手屋架已不能满足稳定性的要求,遂在联系梁上设立短柱以加固顶部节点的支承。这种短柱,当时称为“税(tuo)”。税的出现,使联系梁转变为承重梁,大叉手屋架随之迈开了向抬梁式屋架过渡的第一步。进而大梁之上承税,税上置护以承二梁,这便初步形成了后世所谓的抬梁的结构方式。

二、中国早期土木结构建筑特征发展演变的原因分析

1.技术原因分析。中国历史发展源于农耕文明,注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与山林关系较为密切,对木材的加工利用可谓坚持不懈,有考古发掘为证。早在新石器时期,木材的采伐与加工已开始应用石斧、石锨、蚌刀、磨棒等较锐利的工具。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掘的“干阑”建筑采用了木楼板及穿透样卯。战国时期,木材加工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湖南长沙东郊五里牌406号墓中的棺、撑皆用方木桦卯,桦接形式有插桦、银锭、齿形三种;在同期的墓葬中,还发现有企口缝和压口缝的拼板。先民对石材特性的认识要早于木材和土材,但仅限于小块石料的加工,更侧重于利用石料加工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而土材和木材较之于石材更易于采伐和加工,石器及之后的青铜器、铁器硬度较土材和木材要高得多,因而成为采伐和加工土材和木料的主具。

2.自然环境原因。中国建筑以土和木为主,也以土材和木材应用最早,这与同时期中国的自然环境条件是分不开的。中国的黄土分布十分广泛,总面积约为631000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领土积的6.6%,其中尤以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最为集中,占中国黄土面积的72.4%。中国黄土不仅分布广泛,且堆积非常厚,如陇中地区,以甘肃会宁县白草源为例,经钻探源中黄土厚约250米,兰州九州台黄土总厚度达336米,在六盘山以东的陇东区,黄土堆积厚度约160米。黄土质地细密,含有一定石灰质,土壤结构呈垂直节理,壁立而不易塌落,适合横穴、竖穴。土材在黄土地区取之不竭,取材更加方便。

中国传统院落空间的形成与气侯条件是分不开的,这一点在民居中表现的最为突出。如北方的四合院,四周由房屋垣墙包绕,对外不开敞,面向内院。庭院面积较大,既能充分接纳日照又能抵御冬季严寒风砂的侵害,同时各房间均有较好的通风条件。而长江以南地区,气候温润无风砂之虞,夏季湿热多雨,通风遮阳成为庭院空间的首要考虑。故南方如苏州的住宅庭院,进深、面积很小,甚至成为高深的天井,取得了较好的通风遮阳效果。故此,院落空间也是先辈们为适应气候条件对居住的影响而作出的明智选择。

三、结语

中国传统的土木合构建筑在黄河流域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先民智慧的创造而衍生发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因人们对这一建筑结构的优势体会越来越深刻,风格便越来越成熟,成为千百年来中华建筑的主流。建筑本身也是一门艺术,嵌入了人类的思想和智慧,更成为了人类精神的寄托。探究这一时期建筑的发展演变,关系到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对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叙杰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张驭寰主编.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语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反思 篇9

回到办公室,又和钱老师聊了好一会,对于“第一课时该上什么”,心中已有了一些主意。回家后,我重新审视教材,明确了两个课时的目标,“忍痛割爱”将第一课时的目标就定位在“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痛失父亲’”部分。这样的一个目标设定,反而让我有了“拨云见日”的明朗。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感情交融在一起,怎样将儿童的情感推向高潮,我在体会作者痛失亲人这教学环节中我做了如下的设计:

一、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身处地想像雷利当时的心境,想象雷利的爸爸凯旋归来的幸福画面。设计这个环节是不动声色地让学生与雷利的情感产生共振,也为后来体会雷利失去父亲那种深切的悲痛作好铺垫。学生动情的述说,使曾经的幸福与而今的物是人非的痛形成鲜明的对比,孩子们对战争的恨也就油然而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文本,披文入情,从而达到以情促读,读中悟情的教学目标。

二、“落差”感悟,入情入境。为了指导学生感悟雷利“痛失父亲”的巨痛。在朗读指导方面,我通过“想象相聚画面——痛失父亲”“回忆父亲为人——痛失父亲”“想象父亲有所作为——痛失父亲”,通过这样一步步的指导,次次的回读,学生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感人至深。

三、媒体的及时应用使学生动情,刺激学生情感。情境的设置渲染课堂气氛,多媒体出示“万人送英雄,鲜花赠英模”的画面,配上哀乐,指导学生体会雷利看到爸爸的灵柩时,心情是多么悲伤啊!黑色蜡烛的背景很好的切合了当时的场景,课堂教学也会因为情感的交融而变得高潮迭起,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语文《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反思 篇10

文章热情讴歌了祖国未来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对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的中国少年寄予了无限希望。号召“中国少年”应肩负起救国的责任,为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少年中国”而努力奋斗。课文多为四字一句,或六字一句,而且押韵,多处运用反复、对偶、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大量引用典故。文章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一、教学效果

1、名言导入,激发兴趣。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梁启超的名言以及《少年中国说》原文(试着读一读)。一开课,便让学生交流名言,简单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初步从名言中认识梁启超,既拉近与作者的距离,也为学习本文及感受人物品质作好铺垫。

2、批文入境,感知内容。

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一环节用时比较长,学生不会读的字音比较多,足够的练习时间才能保证流利的朗读。还创设了生帮生朗读和听录音的环节,充分营造读书氛围,落实诵读目标;接着引导读出本文的停顿、韵律美,读出抑扬顿挫的语言美。紧接着思考课后问题:课文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

在思考中再次走进文本,进一步感知文章的内容。

3、品词析句,体悟情感。

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个探究性的问题一抛出,孩子们便进入了情绪高涨的辩论理解之中,情感立刻在思维碰撞中得到感染和升华。再次激发学生:今天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每个学生都畅所欲言,为中华之兴盛而努力的志向扎根心中,使整堂课达到了高潮!

4、熟读成诵,丰富语言积淀。

“腹有诗书气自华!”不错的,学生积累越多,感受会越深,表达会更得心应手。

在指导背诵时先引导观察写作特点,再以补充填空的形式呈现,学生背得兴味盎然,而且速度非常快,准确率也很高。今天的积累,也为明天的语言交流夯实了基础。

二、成功之处

文章虽然不长,但读起来有难度,理解起来更有难度。但是,整堂课却在我的预设中一步一个台阶稳步上升,由不会读到会读,不理解到感悟深刻,为国之兴亡立下远大志向可谓是水到渠成!抑扬顿挫的诵读环节更是让课堂熠熠生辉!

三、不足之处

这堂课上下来,优秀的孩子一展自己的风采,也有了自己更高的目标,但是有部分学生因自学能力和读书能力不强做了看客,学生整体水平的发展不均衡,课堂容量也略显臃肿,不够合理。

四、改进措施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概括文段; 2.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3.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教学重难点】

筛选信息;理解作者对建筑特征的独特论述。【教学过程】 课前音画欣赏:

幻灯片展示中国著名古建筑图片,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一、导入(略)

二、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建筑特征;2.把握课文结构;3.感受传统文化。

三、预习检测

1.字音(略)

2.介绍作者梁思成

四、阅读思考

1.我们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建筑?

(学生自由回答)

明确:我们若想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我们就必须首先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否则我们是不可能写出一篇中国“文章”的。

2.句中的“文法”、“词汇”和“文章”分别喻指建筑中的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引导学生从文章中的相应段落找到解释)

文法(第14段):建筑的惯例法式,建筑的风格手法。

词汇(第14段):建筑学上的门、窗、枋、厢房、庭院等。

文章(第15段):建筑

3.欣赏中国建筑,引导学生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展示一:(学生展示特征

一、特征二)

明确:这是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一个是个体建筑

特征,一个是群体建筑特征。

展示二:(学生展示特征

三、特征

四、特征五)

明确:这是中国建筑的结构特征(中国建筑的结构

方法,斗拱的作用,举折、举架的作用)。

(多媒体辅助学生了解木材结构和斗拱的作用)

展示三:(学生展示特征

六、特征

七、特征

八、特征九)

明确:这是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介绍屋顶,着色,装饰部件,用材方面的装饰)

(多媒体辅助学生了解屋顶的装饰、建筑的大红着

色、彩绘装饰、脊吻装饰、窗户装饰)

小结说明顺序:

按照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结构方法和外观装饰展开说

明的。

4.(展示四)根据课文举例说明中国建筑与中华文化的相关

性。

明确:建筑中的“中庸之道”;建筑中的森严等级(以太

和殿脊吻为例)等。

5.(展示五)西方建筑的特点

6.梁思成先生在文章的第18段“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

间的‘可译性’问

题”,怎么理解“可译性”?

明确:用“语言和文学”为喻,所谓“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五、拓展延伸

阅读材料,畅所欲言:

在强势的城市规划下,摩天大楼像雨季的洪水般涨过了老城南的头顶。南京老城南的躯体正暴露在大锤与推土机之下,拆迁工人们的钢铁机械对准了那些七架梁的木构大宅。死去的雕花门窗散落在倒塌的断壁与碎砖间,粗壮的梁木四处横陈,立向天空的几根残柱像巨型生物的残骸。曾被称为 “画船箫鼓”、“桨声灯影”的十里秦淮河畔,成片的河厅河房皆被夷为平地,只剩下几座省市级文保单位,茕茕孑立于瓦砾中。

思考: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怎样处理好建设新城市和保护古建筑的关系?(学生讨论后发言)明确:

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至于消灭的观象。(梁思成)

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凝动的音乐,是永恒的艺术。(梁思成)

六、课文结构(略)

七、课堂小结(内容、结构、语言)

八、当堂检测环节

九、推荐阅读:

梁思成作品:《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篇12

1.学习和领会科普文章语言特色,并加以借鉴和运用。

2.用心探究和体会中国建筑的特征,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情。

3.

理清作者说明线索。

【教学模式】

读写结合式模式就是学生在反复吟咏成诵,充分感悟文本基础上,并以此为素材而进行的文本再创造,以读悟写,以写促读的一种双向互进教学共赢的教学法。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透过学生质疑、探究、归纳、整合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学习愉悦的方法。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激情导课

请同学跟老师一齐重温下面的名句,大声朗读,看看它们描述的对象是什么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镅桑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一个是滕王阁,一个是阿房宫。一楼是点,一宫是面,一点一面构成了中国的建筑群,那么中国的建筑有什么特征呢?让我们跟随着我国当代建筑大师梁思成一齐去探究。

自主探究整体把握

快速阅读全文,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哪些是属于结构特征?哪些是属于装饰特征?它们是按什么顺序一一展开的呢

学生自主探究……

预设生成:

中国建筑总体特征(1——2)

(1)立体构成:台基——房屋——屋顶

(2)平面布局:建筑群组成——左右对称——坐北朝南——有主有次——户外空间

中国建筑结构特征(3——5)

(3)结构方法——框架结构

(4)斗拱作用

(5)“举折”“举架”作用

中国建筑外部特征(外观、颜色、装饰等)(6——9)

(6)介绍屋顶

(7)着色特点

(8)装饰特征

(9)用材特点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出中国建筑的特征,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又有理论层面的解释,从总体到结构到外部的说明顺序一一展开,其中(3)(4)(5)属于结构特征,(6)(7)(8)(9)属于装饰特征。而(1)(2)因为从总体上谈中国建筑,既涉及结构特征,也涉及装饰特征。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介绍中国建筑特征自然是我们学习课文的重点,另外探讨建筑风格也是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从这两个部分衔接句子入手。

第十四段开头“这一切特点都有必须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能够叫它做中国建筑的“文法”。说明下文是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谈论的主题。

最后是首尾部分。

开头:从空间和时间来说明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

结尾:提倡熟悉中国建筑“文法”和“词汇”,让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

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让学生以桌为单位,以板书形式列出课文结构提纲。

(略)

精雕细琢纵深探究

引导学生就两个重点学习部分开展深入研究探讨,肯定会挖掘出许多兴趣的话题来。

预设点:房屋或庭院的平面布置往往左右均齐匀称,为什么?

生成预设:一是整体美观。二是跟中国人审美有关,我们中国人一贯喜欢方方正正、规规矩矩。

预设点:“主要的房屋一般地都采取向南的方向”,为什么?

生成预设:取得更多的阳光。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一向讲究方位,在坐北朝南的宫室南向为最尊,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

你见过不南向的房屋吗?(肯定很多)你家门什么向?为什么/

生成预设:不南向的原因,可能是:都市里统一布局,力求整体美观;乡野里随山的走势而定,或东或西或南或北。无论什么原因都是跟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和审美有关。

一般房屋的窗户往东开,为什么?

生成预设:一为采光。二为尊位。

“当屋顶是四面坡的时候,屋顶的四角也就是翘起的”,为什么?

生成预设:四角翘起,不但扩大采光面,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态美。整体上翘起飞檐与坡顶、正脊构成柔美曲线,成为中国建筑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使得中国建筑轻盈而不轻佻,朴实而不机械,威严而不呆板。

大建筑屋身的主要颜色为什么要用“朱红色”?

生成预设:朱红色属于暖色,与屋顶上的蓝天白云以及屋内素净淡雅的冷色调构成比较,使建筑物显得辉煌富丽又高洁淡雅,到达了高度的艺术效果。此外朱红色还代表热烈忠心,具有富贵的象征,杜甫有诗句讽刺为富不仁者“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预设点:作者着重说明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哪几项

生成预设:根据中国建筑九大特征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2)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3)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体系的特殊性;(4)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6)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7)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生成预设:这是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构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必须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此刻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生成预设:这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能够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品味语言学以致用

科普文的语言一般以平实为主,但本文运用一些精彩比喻句来说明中国建筑特征,教师要用心引导学生透过赏析,来领会叙述说明生动形象的特点。主要有:

“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兄弟之间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生成预设:以弟兄关系来比喻中国周边国家的建筑与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关系,形象地说明了它们同属于一个系统,从而可见中国建筑的影响力之大已超出国家的界限。

“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

生成预设:以“帷幕”比喻墙壁,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中国建筑中墙壁的作用:“隔断内外”,“划分内部空间”,而不担负承重的任务。

“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

生成预设:以“文章”比喻建筑,用“大文章”比喻宏大壮观的建筑,用“小品”比喻小巧别致的建筑,让读者利用对文章大小的感受经验,来体会建筑大小的不同,恰切明了。

……

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运用打比方(比喻)的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

例: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生成预设:我家的客厅上悬挂着一盏吊灯,它是由三片叶子组成的,中间有个圆宝石,好像一朵盛开的白莲花。

屋顶上瓦片层层叠叠,密如鱼鳞,哪怕天河缺了口也漏不进一点儿去。

那宫殿飞檐上的两条飞龙,金鳞金甲,活灵活现,似欲腾空飞去。

…………

小结:(略)

【教学反馈】

教后自我反思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一篇论述式阐发式的科普文,除了说明中国建筑特征之外,还有一个核心的议题,同时又有理论上的探讨,因此它更具议论文特点。学生透过自主探究学习,感受到科学文化的魅力之余,又得到科学美感的熏陶。在教学设计上,如何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关键,我以理清文章思路为抓手,结合课后练习一和练习二来完成。即以中国建筑的特征和风格与手法为学习的重点,其中“风格和手法”就是核心的议题。由于能大胆放手学生,同时又能巧妙穿插他们感兴趣的与现实建筑生活相关的话题,引导他们步步深入,探究科学知识、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的同时,又能以人文的观点来审视科学、对待科学,表现出很强的人文关怀色彩。

但毕竟本区域建筑文化底蕴不高,几乎没有现存的有特色的建筑物让学生身临其境,加上教师建筑知识欠缺不全,对解读个别中国建筑特征及风格不深不透,留下不少的遗憾。

学生反馈

我们平时读科普类的文章不多,总觉得它们朴实无华没有新鲜感,但学了《中国建筑的特征》后,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感受到中国建筑里乃至我们身边常常熟视无睹的房屋、建筑群确实蕴藏着不少的智慧。在自主探讨过程中,老师引导我们学会抓住关键词,来解答中国建筑九大特征里哪些是着重说明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比喻来增添科普文章语言的生动性做了不少的尝试,这将给我们在以后解读科普文章带给了不少的帮忙。读写结合尤其加强写的训练,提升了我们的写作思维和表达潜力,这是本课时我们最大的收获。但我们知识贮备有限,对中国建筑的极个别特征,理解得不透,尽管展示相关实图,然而百闻不如一见,我们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同行反馈

科普文章在高中语文教材里出现不多,如何教出新意来,是需要下功夫的。在本节课里,老师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选有代表性的段落或句子,读一读;有不同见解或需补充的,说一说;尤其理解有分歧意见不统一时,能放手学生畅所欲言,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课堂活跃热烈,加上教师对前后资料的衔接和对课堂有效的把控,使得教学难点在不经意间迎刃而解,更难得可贵的是老师一向坚持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透过写作训练来加深学生对文本深一层次的理解和感悟,这是读写互动的效果,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上一篇:2022年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下一篇:端午节致广大市民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