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商贩与城市秩序管理的冲突成因及对策研究

2024-05-17

流动商贩与城市秩序管理的冲突成因及对策研究(精选2篇)

流动商贩与城市秩序管理的冲突成因及对策研究 篇1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全国大多数城市中,围绕着城市管理发生的冲突,从数量到强

度,都呈上升趋势。都市中众多流动商贩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公共空间的环境、卫生、公共交通以及影响城市市民的休息

等,但是如果强行取缔了他们,则不仅会影响到市民的利益,而且更重要的是将剥夺他们在都市中赖以谋生的手段。城

市的整洁、卫生、居民的利益需要保障,但城市中最底层的老百姓的生存权也同样需要尊重,结合我国现代都市的特

点,探索一条既能有效促进城市发展又能维护民生的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 流动商贩;行政执法;城市管理

城市秩序的好差,关系到群众工作生活是否便利的环境

条件,也关系到城市的治安管理。当前,城市管理执法是人们

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城市管理执法局的难点问题,流

动摊贩作为一种大多数外来人员、本地下岗工人、无固定职

业者谋生的职业,可能关系到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一方面

有的因没有资本,为了节约成本而不遵守城市管理的有关法

律法规:占道经营、妨碍交通、污水四溢、垃圾遍地、噪音扰民

等,影响了一部分人的生活工作;另一方面,城市居民存在着

两种心态。一种是对上述情况埋怨执法部门管理不利;另一

种心态则是认为到处都可以消费(地点流动性强,经营范围

广),这是给居民带来一种方便。城市秩序行政管理部门在执

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矛盾。

一、流动商贩存在的现状及问题

由于流动商贩各自的条件不一样,在经营过程中,流动

商贩也逐渐分化出固定型流动商贩、半固定型流动商贩、流

动型的流动商贩这三个类型。

(一)固定型流动商贩,相对固定是这类流动商贩的最大

特点。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这类商贩往往都是往人群比较密

集的地方集中。即使不断遭到城管的驱赶,他们也不会轻易

放弃阵地。城管巡检,他们就边嬉皮笑脸赔不是,边打包走

人;城管刚走,他们便又卷土重来,用无限的时间与有限的城

管玩捉迷藏。

(二)半固定型流动商贩,相对于固定型流动商贩,这类

流动商贩的流动性就显得更强。这类流动商贩的构成主体主

要是老年人,集中区域主要是在居民社区扎根群众,城管的执法工作很少会进入到社区里面,这就给这类流动商贩提供

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经营场所,如果有城管介入,无奈之下,他

们也不得不转移阵地。追求生存与希冀稳定的矛盾,造就了

这些半固定型的流动商贩。这些流动商贩影响到了社区里的居民,主要是因为卫生、噪音,使居民对其印象较差。此类流

动商贩主要以务农人员为主,季节性较强。

(三)流动型的流动商贩。这类流动商贩可以称为真正的流动商贩,地点变动性很强,覆盖的范围非常广,城管人员很

难管理,这类群体主要以青壮年为主,体力好,自尊心强,更

加加大了城管人员的管理难度。

二、城市秩序管理的问题

(一)城市管理机制体制不顺

我市城市管理体制进行过多次调整,先后成立过城市管

理办公室和城市管理局,这些机构的设置,在全省处于超前

地位,对于加强城市管理,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金华市现行的城

市管理体制却越来越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一是职能交

叉,责任不明。城市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涉及的部

门众多。目前,建设、规划、工商、公安、卫生、环保、文化等部 门和婺城区、金东区、开发区、双龙风景区以及下属的街道

(乡镇)都不同程度地承担着管理城市的职能。无论市级管理

部门之间还是市、区政府之间,都存在着职能交叉重复现象,一件事大家都在管,各自为政、互相扯皮;二是“头重脚轻”,权力过于集中。市级机关权力过于垄断,使区和街道难以承

担城市管理的重任,出现了一些违章行为有权的看不见,看

见的无权管的现象。三是执法主体散乱,各自为政,分头执

法,形不成合力。

(二)城市管理缺乏长效性,难点问题久治不愈

由于城市管理的动态性、反复性,加之管理人员和经费的不足,城管人员在城市管理中往往是打“突击战”、“疲劳

战”,形不成长效管理的格局,一些长期困扰城市环境面貌的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地遏制。主要表现在:一是乱扔乱倒

垃圾;二是违法占道经营。除此外,在城市管理中还有一个较

突出的问题没有破解,就是在对个人违章行为的处罚上是一

个空白。由于市民素质不高,一个人扫、一个人管,几十个人

乱扔乱丢的现象普遍存在,出现这边扫了那边丢,这边净了

那边脏的状况,执法人员根本没有精力来管,严重影响了市

容环境的整洁。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对金华市区内流动商贩的整治和清理中,“战斗”在最

前线的是城管。城管形象不佳,有其自己的行为和其他原因,但也有一部分是背了这种管制思路的“黑锅”。在一些城市,大到建筑施工违法,小到整治路边摊,都属于城管的执法范

围。城管部门在不同的城市,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因此,面对

可能是“合法”的流动摊贩,城管人员似乎也需要一个“合法”的地位。城管“合法”化,可能正是城管“文明化“人性化”的重 要前提。各个城市综合执法各有不同,法律滞后,行政规章不

完善,使相关执法部门缺乏适当的执法手段。

(四)城市秩序与方便群众存在矛盾

城市治理是政府应与作为被管理的对象和谐共处。两者

之间应是朋友关系,而不是僵硬的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一

个文明社会的秩序应建立在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条件上的秩

序,而不可以为了秩序的需要而强行剥夺一些人的基本生存

条件。要有良好的城市秩序就要严格管理,但一管就死,就无

法满足群众需求。认识到存在的小商贩,反映了城市低收入

群体生活的需要。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是一

个发展中国家,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到城市谋生是不可避免的。城市中有不同层次服务和需求。城市中的低收入群体,他

们的收入水平决定了消费水平,小商贩提供的服务,满足了

低收入群体的生活需求。

(五)城管执法环境差,执法难度大

在众多行政执法部门中,城管执法的难度是最大的。一

方面,因为城市管理的对象组成,一些人的文化水平较低,法

律意识薄弱。当执法人员依法进行管理时,跟执法人员胡搅

蛮缠,甚至破口大骂,阻挠执法。另一方面因为城市管理的对

象大多是弱势群体,部分人生活确实困难,以流动经营作为

谋生的手段,一些市民尽管强烈要求有一个优美、整洁的工

作生活环境,但又受同情心驱使,盲目同情违章经营者,片面

指责城管执法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被管理者的抵触情

绪。再就是法律法规赋予城市管理的强制力不够,城管执法

部门对一些抗拒不执行处罚决定的违章户没有强制手段,尽

管执法人员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但还是经常发生阻挠执法、抗拒执法的事件,执法者的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三、建议及对策

(一)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明确管理职能

根据我市区划调整的实际,结合城市管理工作的实践,城市管理建议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体制。

基本思路:一是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变多头执法为综合执法;

二是加强分级分层管理,充分发挥区、街道和社区管理城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加强社会监管,鼓励和组织各界群

众参与城市管理。传统的城市管理中,由城市政府对城市进

行全面控制,管理主体呈单一性、排他性、不可选择性,其管

理方式呈单向性。根据治理善治理论,在现代城市中,对公共

事务的最佳管理和控制已不再是集中、单向的,而是多元、分

散、网络性的。流动商贩的治理应该由传统的城市政府单一

主导型管理模式向包括城市政府、非政府组织、市民、社区等

多元治理主体治理模式转变,从而达到流动商贩的善治局

面。

(二)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城市公益设施建设

要进一步加大城市管理的力度。在管理过程中,对那些

屡罚屡犯的行为,通过适当的曾发规范他们的行为。同时要

正视相当一部分下岗职工和外来人员靠摆摊设点为维持生

计的现实,一方面采疏堵结合、先疏后堵、边疏边堵的办法,坚持“既照顾群众,又靓丽城市”的原则,在不影响交通和行

人的地段划出一些夜市摊区、水果摊区、卤菜摊小商品摊区、修配摊区,为下岗工人和外来人员等弱势群体提供经营场

所,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减轻管理的压力。另一方面要强化

对无证经营和乱扔垃圾等个人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解决城

市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强化市民教育和舆论宣传

坚持以人为本,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人是一

切工作的最终决定因素,城市管理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市民素

质的提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运用各种途径和方式

强化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各新闻媒体要充分关注城市管理工

作,大力宣传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使广大群众能认识城市

管理的意义,了解城市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树立“城市管理

人人有责”的责任感,理解城管人员的工作,并积极支持、主

动参与城市管理工作,自觉维护好城市环境卫生秩序,抵制

违章行为,共同塑造金华城市的良好形象。

城市发展的日益复杂性使得任何治理模式失去了完美的可能性,我们认识到,任何治理模式都只是个工具,不是终

极解决之道;流动商贩与城市管理的矛盾,但它集中体现了

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是任何治理模式目前都很

难解决的问题。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就业问题的良

好解决,社会的建立和完善。我们可以期待,改革开放、经济

社会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流动商贩

治理的难题才会得到圆满的解决。我国城市流动商贩的治

理,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流动商贩与城市秩序管理的冲突成因及对策研究 篇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 由于多因素的限制, 农民在城市寻找维持生计的方式较少。外来流动商贩的存在成为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给居民带来了生活的便利, 但是他们的存在的确也给城市的交通、环境建设带来一定的阻力。近年来, 城管维持城市公共秩序上与外来流动商贩的矛盾突出, 常常引发执法的现象。由于外来商贩的“过客心理”使其较倾向于忽视维护市容市貌的责任和义务, 在摆摊过程中更易违规或者发生混乱。

二、冲突成因分析

(1) 外来商贩的“过客心理”。

外来商贩作为城市的弱势群体, 背井离乡, 将自己融入城市。在寻找自我谋生手段时占用了市民生活的资源, 而自身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落后等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来自市民的歧视和压力。所以自身的不足与外界的压力使得外来商贩在城市中拥有“过客心理”, 缺乏城市主人翁意识, 更易处于较尴尬的地位。

(2) 城管的矛盾性质。

城管在执法过程中, 一要服从上级的命令, 维护市容整洁, 二要满足市民的便利生活的要求, 三要考虑到商贩维持生计的需求, 在执法过程中城管受到上级领导的指挥、人民权力的压力, 以及摊贩谋生的诉求, 而自身作为国家行政主体末梢的性质, 不具有其他行政机关的独立决策性, 面对“砸摊贩的饭碗还是砸执法人员的饭碗”, 是产生冲突的根源。

(3) 流动商贩在社会分层中地位不明显。

流动商贩很难找到其相应的阶层属性, 无法对自身的社会地位进行定位。流动商贩在学界分层和制度体系中均未有合理的阶层属性, 这是学术和制度体系的忽略, 也是对这一群体存在的不尊重。那作为外来流动商贩自身会如何定义自己, 外来流动商贩处于城市的较低层, 自身也会存在这样的感知, 甚至认同这样的社会认知感, 变得自卑、怯懦。而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 面对城管的言语、行为攻击更易产生愤怒情绪, 进而引发抗法行为, 造成害人害己的后果。

(三) 缓解城管和商贩冲突的措施

(1) 以立法的形式明确流动商贩的合法性地位。

为了使商贩地位合法化, 又减轻流动商贩的生存负担, 可以通过不限制数量的摊贩登记制来取得, 根据摊贩登记的项目, 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摊贩占地面积、摆摊地段、时间等规定, 促使摊贩经营的合法化并且规范摊贩的经营行为, 减少了城管在执法过程中对摊贩违法经营管制产生的冲突。

(2) 成立外来流动商贩保护协会。

以城区为单位, 成立外来商贩保护协会, 外来人口在登记暂住证时, 将其加入到该城区的协会中成为会员。外来商贩保护协会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 教育作用。教育的内容主要为一些城市生存的基本之道和基本的公共职业道德, 重在建立外来商贩的心理教育, 构建良好的心理基础, 减轻其“过客心理”, 增加其城市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 保护作用。在外来商贩从业过程中遭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可以向该协会投诉, 协会将介入商贩和城管或市民中进行调节, 从多方角度掌握实情, 从客观公正的角度保护商贩应得的利益。

(3) 将人性化执法制度列入政策体制中。

人性化执法的核心是实现执法方式的文明化, 使城管执法从管制走向服务, 以立法的形式确定城管执法的人性化。可以通过规范行政强制权的行使, 明确规定城管实施非强制性措施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情况不应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对于未按此规定执法的人员要予以相应惩治措施。并且强化文明执法的要求, 强调柔性执法的实现。通过教育、劝导的方式来制止当事人的违规行为, 缓解城管与摊贩之间的矛盾, 还可以采取例如注视执法、无情绪执法等形式强化柔性执法。

此外, 集中式的管理方式可以借鉴法国巴黎, 巴黎将市区接近环城路的各个城门附近的街道, 在一周时间内定时、定地、轮流举办, 可以避免商贩乱设摊位的行为, 我国也可以设有专门的摆卖摊位的集中地点, 并且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买卖, 可以满足市民需求的同时又得到很好的整治。

三、小结

在缓解城管与外来商贩的矛盾时, 需要从体制上承认外来商贩存在的价值, 从较易实现的方面承认其经营的合法性, 确定其身份的合理性。此外, 还需对外来商贩进行相应的教育, 以改善其心理素质和提升道德水平。对于城市执法者而言, 更要塑造高素质的执法队伍, 从制度层面上体现人性化执法的要求, 对文明执法行为予以明确法律规范, 严格制止执法行为, 只有同时改善商贩和城管的行为, 才能缓解二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摘要:城管与外来流动商贩矛盾突出, 常常引发冲突。本文主要分析外来商贩与城管更易产生冲突的原因, 并从城管与商贩两个视角提出从对外来商贩的教育疏导、设置外来商贩保护协会、将分区限时管理和集中式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以及从制度上规定人性化执法的要求的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管,外来商贩,冲突,原因,措施

参考文献

[1]崔占峰.进城流动商贩问题的根源、本质与治理反思[J].管理世界.2013.10

[2]刘海清, 麻智辉.外来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非制度性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J].理论导报.2008.10

[3]曾宪平.人性化管理在城管执法中的困境与出路[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1

[4]刘海清, 麻智辉.外来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非制度性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J].理论导报, 2008.10

[5]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刘欣.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多元动力[J].中国社会科学[J].2005.4

[7]刘文.论人性化执法的实质[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3

[8]颜峰, 胡文根.城管执法的伦理冲突分析及化解途径[J].求索.2011.8

[9]徐景峰.对我国城管执法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12

上一篇:鞍钢生产实习报告下一篇:外国留学生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