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如何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024-05-21

作文如何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通用14篇)

作文如何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篇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的“第四学段(7-9 年级)”对写作提出了八点要求,其中将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列为第一要点。“真情实感”,即感情真诚恳切。“真情实感”是指文章中所表达的对社会、人生、生活的发自内心的真实自然的感情,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无病呻吟。“真情实感”是在“感情真实”的基础上的升华。

很多学生的作文从小学到初中没有一点变化,很多学生每一次作文都按小学时的方式来写,且把写了很多遍的材料再次运用,简单、空洞,没有真实感情在里面。以“母爱”为话题的作文,我们写过多次,但每次作文中的材料不外乎两种,一个是放学时下雨了,妈妈给我送伞;另一个就是我半夜生病了,妈妈背我去医院。等等。我认为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对生活缺乏观察和认识,没有走进生活,体验生活,了解生活。文章来源于生活,文学反应生活。二是作文素材储备量小,写作文“无米下锅”。三是家长关注不够。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厌学心理等也是写不好作文的一个因素。如何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呢?通过这次国培,我觉得作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学会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生的生活面相对狭窄,几点一线,缺乏色彩。叶圣陶老先生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的深厚的情思来。”我们的作文课应向生活“开放”,求教于生活,让美好生活本身去触动学生写作的灵性。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学生不会从生活中积累材料。往往让一些事物、事情从身边悄然而过,而不会去牢牢抓住。只有让他们学会了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取材,文章素材才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某校校门口有位一条腿的爷爷把接送孙子上下学当成他的事业来做;在“助残日”这天,家里十分困难的某某同学却拿出10元钱为学校贫困生捐款,以此来表达他对学校师生,对社会好心人的回报„„生活中有写不完的东西,老师要把这种观察生活的方法教给学生,要在课堂上讲师生都看得见,学生却没感觉的事,让学生学会做一个有心人。其实,观察生活关键得有心,让学生在写作文需要材料时主动在记忆中去搜索。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书法比赛、踢毽子比赛、试演课本剧等,每次活动下来,学生都会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写下来。如春暖花开,要写《春天》的作文时,教师可带学生去踏青,让他们自由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教给学生观察生活办法。这样一篇篇《赞美春天》的作文就会在学生的笔下诞生。我还鼓励学生多看一些动画片、大风车、新闻等电视节目,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多了解社会,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学生就会渐渐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真正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只要是来源于生活的作文,肯定会有真情实感。

二、从阅读入手,增加知识积淀和生活积淀,给予源头活水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宝藏,提出了可借鉴的各种需求。因此,多读书,读好书,不仅可以开拓视野,积累精华,博采众长,而且有助于观察世界、体味人生、陶冶性情,从而充实自己并提高自己。日久天长,潜移默化,写作水平自然会提高。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加强课内外阅读,广博涉取,从“书海”中取宝。

首先,要重视课内阅读,课内选文必须读,重点课文认真读,精华部分反复

读。

其次,应加强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要选好书,既要照顾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又要考虑到阅读目的。尤其是中外文学名著,他是人类创造的共同财富,对于这些作品,可引导学生多读。

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多读一些有益的等杂志如《读者》、《青年文摘》等。课堂上让学生推荐好文章,朗读精彩的文字,讲述生动的故事,请同学介绍自己的阅读收获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也可在课堂上补充阅读教材,如选读时文精品,吸收最新信息,选读古诗文,由学生轮流交流赏析心得,选读当代文学精品,写出评析文章。

同时教师要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读书时要边读边想,把自己认为有用的,有趣的,有启发的词句或事例随时记下来,摘录时间长了,这是一笔可观的财富。另外,经常写读书笔记,“苟有所得,乃记之。”包括评论和赏析,凡有所得要随时记下来,片断或成篇均可。阅读积累对语文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读书犹如行船。积累越丰富,读书也越自在,越轻松。

三、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作文最重要的原则是“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须心口如一,不能说谎”。对于初中生来说,写作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在作文中他们要表达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在作文中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是学生学习做人的一种历练。

写真事,就是要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不是小小说中虚构的故事。如朱自清先生写父亲的背影,抓住了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艰难,从而表达了伟大的父爱。写真事,就是让学生学会发现自己身边的哪些事可以写,也就是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各种各样的事。写真事,就是让学生善于寻找身边有价值的事,让学生仔细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说真话,就是“我手写我心”。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经常是有事不敢写,有话不敢说,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有话可说,不论学生们的想法多么可笑,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都应该让学生去说真话,那些高尚的美的情感都是出自真实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感受。抒真情,就是要写自己真实的感受。情感是写作的血液,人们常说“无欲不举笔,无情难成文”。只要学生情感的闸门一打开,自然会情到笔至,妙笔生花。例如一位学生看到雪的纯洁、美丽,联系教师无私奉献的品质,发出了这样的感受:这场大雪使我感慨万千,假如人们都具有雪花般纯洁的心灵,具有雪花般宽广美丽的胸怀,具有雪花般至高无上的奉献精神,我们的家园会更加安宁和谐。抒发真情实感要有感而发,要有独特的感受,要能震颤读者的心灵。

作文如何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篇2

一、说说自己生活中的事

在乡下学生的生活里, 他们的世界是丰富的, 有了对生活的亲自感受, 那么, 这就是写出文章最好的素材。我觉得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将自己生活中的事情讲给同学听, 讲完之后再将这些事情记录下来。一般讲的时候, 学生的思绪较高, 特别是讲到比较有趣的事情的时候, 他们的真情实感都会融入他们讲述事情的过程中, 这样就不愁写不出好文章。

二、写写生活中真实的事

现在的学生接触的作文书多, 写作文往往成了照搬照抄。每次的作文内容都和作文书上的内容相差无几, 缺少自己的内容。让文章失去真实性, 缺乏说服力。在我的班级里, 我要求他们只能借用作文书里的好词, 不能出现雷同的句子, 更不能出现与作文书一样的事情经过和结果。如, 写《我的暑假生活》, 其中有写割稻子, 有写在家放牛等接近生活中的事情。从学生对描述事情的过程中, 他们可以将事情描写得很细腻, 好像事情就在眼前。因为这些事情他们都经历过, 写起来就很顺手了。

三、抓抓生活中的细节

细节往往是最能打动人的, 如果学生能够借助写生活中的点滴事情, 抓住特别的细节, 好的文章自然脱颖而出。如, 在写《生活中需要善意的谎言》时, 很多学生的文章写得故事比较大, 写得不够细腻, 这样就无法打动读者。其实只要让学生抓住生活中, 或是班上哪个学生作为事例的话, 那么他们就会有同感, 那样文章的感情也就升华上来了。这样生活中的细节常见, 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善于抓住细节的眼光。

好的作文源于生活, 将生活写得细腻感人了, 那才是好文章。所以只要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去写作文, 就一定能够写出富有情感的好文章。

摘要:范文是学生作文模仿的途径之一, 但同时存在千篇一律的局限性。其实, 作为乡下的学生, 他们应该感受颇深, 有很多的话题可写。作为教师, 就要教会他们如何写出真情实感, 成就一篇好文章。

关键词:千篇一律,真情实感,乡里娃

参考文献

[1]徐建敏.教师科研有问必答.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04.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育家成长丛书: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04.

作文如何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篇3

[关键词]作文教学 学生 真情实感

生活是多样化的,每个人对生活的认识与理解也会因人而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小学生也不例外。作文,本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写出真实、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高尔基说过:“文学即人生”,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作文即做人”,这都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小学生的作文就是写“自己”,写出自己真实的生活,就是要表达真情实感,不要说假话。

作文的实际状况。在教学实践中,我接触过大量的学生习作,常常见到似曾相识与内容雷同的作文。一经调查,有的是从报刊上改头换面套来的“套文”;有的甚至是原样照抄来的“抄文”。这样的“套文”“抄文”不仅常出现在学生平时的习作中,在赛场上也屡见不鲜。教者稍有不慎,竟会“上当受骗”,大出洋相。

追究作文“不真实”的原因。造成作文“不真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学生平时不留心观察积累“自己”的生活,作文时就“无米之炊”,只得胡编乱造一气,乱抄乱套一气。有些学生甚至有的教师围绕考分转,认为搬搬抄抄优秀作文是获取高分的办法。

所以说,作文要打假,要使学生的作文纯真起来,多一些童趣,必须在“真实”上下功夫。

一、深入生活,仔细观察,积累写“真实”的素材

1.联系生活,开拓生活源泉。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没有生活的经验和感受,就无法形成于文。教师应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调动学生观察、实践、练笔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走进社区,去了解社区的建设,从而使学生幼小的心灵萌生自然真实、朴素美好的情感。同时,引导学生实践,手工制作,自然课的各种实验都要指导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感、有所悟。

2.拥抱自然,在观察中积累。教师要带领着学生走进自然的怀抱,让学生去感受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繁茂,体验秋天的奉献、冬天的孕育;让学生去观察太阳是怎么样让人从黑暗走向光明,月亮怎样在云朵里穿行的微妙动态,感受日出的气势、光亮、色彩、炽热,体验月行的恬静、温柔和神话般的意境。还有,那春雨的淅沥、雷雨的轰鸣、晨雾的迷蒙、白雪的纯洁……都是大自然为学生早已准备的习作内容。

二、潜入书海,广撷博采,掌握写“真实”的方法

当学生缺少写作的素材时,自然就会说空话、说假话。“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调动学生积累素材的积极性,盘活学生的知识库存,才能让学生“情动而辞发”,写出以真出情,以情動人的文章。

1.扩大阅读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2.读中悟法。课外阅读,不仅能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没,而且还能借助阅读,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方法,从而指导学生的习作活动,所谓“无师自通”就是这个道理。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她采用了“教一篇,带一组”的方法,让学生大量阅读,读中悟法。

三、放飞想象,搭建平台,创设写“真实”的最佳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还强调:作文“要运用联想和想象”,要“写想象中的事物”,要写“想象作文”。当前,社会上批评学生作文的模式化严重,连说假话,也是异口同声,千人一腔。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举不胜举。而造成这种情况,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学生缺少想象力,特别是缺乏创造想象力。

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离不开现实生活,因此,引导学生写想象作文,要如上文所表述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实践,积累素材,为展开丰富的想象做好铺垫。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善于挖掘想象的资源,为学生搭建想象的平台,触动学生的灵感,让学生敢于想象、乐于想象、善于想象,在习作中放射中智慧的光芒。

1.挖掘想象的资源

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教师要善于挖掘,巧于设计,相信学生会给我们很多的惊喜。

2.搭建想象的平台

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不是靠几节作文课能解决的,应遵循有易到难、仿中学创的原则。教师要以阅读教学为抓手,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练笔,给学生一个平台,让学生神思飞扬,文如泉涌。

四、自主命题,发挥个性,获得写“真实”的自主权

好的命题能帮助学生打开记忆的大门,激起作文的需要和欲望。现今的作文大部分仍是命题作文,命题有时与学生积累不一致,有时与学生兴趣不一致,有时与学生的思路不一致。这样有些学生就会无从着手之感。如何给学生写作的自主权,写他们想写的东西呢?

1.命题内容贴近学生。叶老说过,命题应站在学生的立脚点替学生着想,什么材料是学生所能和所要写的。小学生的生活是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学习,活动,交往,街道见闻,商店橱窗、神奇的大自然……作文命题应贴近他们的生活,引导他们写熟识的、理解的,写对他们有触动的、为他们所喜爱的、感兴趣的真人真事、实物实景,写他们的真情实感。

2.命题方式新颖多样。(1)不规定题目,只提出范围。如“观察一座建筑物”“介绍一种水果”“写一个熟悉的人物”,等等。只提作文要求和需注意的问题,至于写什么,用什么题目,都由学生考虑。(2)半命题。如《我喜欢——》,《今天,我真——》等,省却的部分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补充。这种蜜柑难题方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为学生唤起真实的生活和实践的回忆提供了比较大的余地。(3)让学生自由命题。即尝试“新概念作文”,它以“新思维、新角度和真实体验”为出发点,凡是学生有兴趣的,感触深的,能充分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的都可以。尤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喜好说自己想说的话,写出真实的感受。

作文如何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片段训练,让学生掌握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病例分析、范例赏析和片段写作练习,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认识到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的重要性。(2)让学生在运用方法的过程中,认识到作真文,做真人的意义。教学重点:片段训练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教学设想:出示范例——进行分析——得出方法——实战运用——掌握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经历许多人和事,能获得不少感受和体验,它们就如天上的繁星,闪烁在记忆的脑海里。而总有些让你感触颇深、受益匪浅的往事沉淀在心灵深处无法抹去,使你产生写作的冲动,你想写好它吗?

今天我们上一堂作文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老师想卖个关子,我们先听一个故事,听完这个故事,我们再来找答案。高晓声《摆渡》:

有四个人到了渡口,要到彼岸去。

这四个人,一个是有钱的,一个是大力士,一个是有权的,一个是作家。他们都要求渡河。摆渡人说:“你们每一个人谁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分一点给我,我就摆;谁不给,我就不摆。”

有钱人给了点钱,上了船。

大力士举举拳头说:“你吃得消这个吗?”也上了船。

有权的人说:“你摆我过河以后,就别干这苦活了,跟我去做一点干净省力的事儿吧。”摆渡人听了高兴,扶他上了船。

最后轮到作家开口了。作家说:“我最宝贵的,就是写作。不过一时也写不出来。我唱歌个儿给你听听吧。” 摆渡人说:“歌儿我也会唱,谁要听你的!你如果实在没有什么,唱一个也可以。唱得好,就让你过去。"作家就唱了一个。

摆渡人听了,摇摇头说:”你唱得算什么,还没有他(指有权的)说的好听。“说罢,不让作家上船,篙子一点,船就离了岸。

这时暮色已浓,作家又饿又冷,想着对岸家中,妻儿还在等他回去想办法买米烧夜饭吃,他一阵心酸,不禁仰天叹道:”我平生没有做过孽,为什么就没有路走了呢?“

摆渡人一听,又把船靠岸,说:”你这一声叹,比刚才唱的好听,你把你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意分给了我。请上船吧!“

作家过了河,心里哈哈笑。他觉得摆渡人说得真好,作家没有真情实意,是应该无路可走的。

到了第二天,作家想起摆渡人已跟那个有权的人走掉,没有人摆渡了,那怎么行呢?于是他就主动去做摆渡人。从此改了行。

作家摆渡,不受惑于财富,不屈从于权力;他以真情实意待渡客,并愿渡客以真情实意报之。

过了一阵之后,作家又觉得自己并未改行,原来创作同摆渡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

学生听后作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真情实感。

二、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

(一)通过对病例文进行分析,得出方法一

1、病例文《上学路上》:

清晨,蔚蓝色的天空飘着鹅毛大雪。我背着书包,顶着西北风,向学校走去。我刚到十字路口,忽然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从一条胡同里跑出来,小孩的妈妈在后面紧紧地追赶。这时,正好有一辆汽车飞快地开到了小孩的跟前,眼看就要把小孩撞到车轮底下。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我的脑海里闪过欧阳海、罗盛教、雷锋、赖宁等英雄形象,我就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把小孩抱到马路边。“嘎”地一声,汽车在距离我不到一米的地方停了下来,小孩脱险了。

马路上的行人纷纷把我们包围起来,异口同声地说:“这孩子,真不愧是小雷锋,是活着的赖宁!”听到了大家的夸奖,我的脸“唰”地红了。

2、设置问题

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事件?大家认为事件真实吗?它假在那里?为什么作者不能把作文写真实?

3、得出结论:真情实感来源于真实体验

(二)通过对优秀范文的分析得出方法二

1、优秀范文片段:

(1)我匆匆吃完饭,背起书包准备换鞋上学。妈妈拦住了我,想叮嘱几句,也许是怕我烦,她迟疑了一下,只说了句“带的午饭要吃掉”就帮我打开了门。我穿鞋时,妈妈在一旁站着,总想着帮我做点什么。于是,她把我的那把小伞撑开,看是不是好使,接着又合上,合到恰当的位置,保证我一按就能打开。妈妈做完这些,见我鞋带还没系完,索性就蹲下来帮我系好鞋带。妈妈有些胖,看得出她蹲得很吃力,就那么一会儿功夫,脸上就冒出了汗珠。

(2)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 2

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3)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解开了,他高兴。

2、设置问题

这些优秀片段表达的感情是什么?这些片段都采用了什么手法?

3、得出结论:真情实感来源于细节描写

4、课堂片段训练题。续写训练:

一道数学题做了四五遍仍没有做出来,这时候„„

(教师示范:„„爸爸走进来,看到我仍然空白的练习本,眉头紧锁起来,手已捏成一个拳头。暴风雨就要来临了。)

(三)通过对课文精美语句的分析得出方法三

1、课文精美语句:

(1)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2)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张之路《羚羊木雕》

(3)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2、设置问题

这些精美语句表达的感情是什么?这些语句都采用了什么手法?

3、得出结论:真情实感来源于环境渲染

4、课堂片段训练题。续写训练:

一道数学题做了四五遍仍没有做出来,这时候„„

(教师示范:„„我望向窗外,已是深秋了,梧桐叶枯黄地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

(四)通过对学生习作精美语句的分析得出方法四

1、学生精美语句:

(1)看着父亲劳累的身影,我的心猛然一惊,我还能浑浑噩噩下去吗,我不该让他少操一些心吗?我多希望长大,变成一只羽毛丰满的五彩小鸟飞向未来世界,背后是父亲的欣慰与赞赏。

(2)放假了,寝室沉浸在欢乐的氛围里,我却高兴不起来。谁不想回家呢?可是家中无人陪我嬉戏,无人与我谈心,更无人和我探究问题,有的只是无限寂寞。我不想回家。(3)什么?是做错的,我的心像被砸中的玻璃瓶,立刻碎了„..我很想把真相(4)试卷发下来了,118分,心里真高兴。随即发现老师给我改错了一个题目,该不该向老师说明呢?我犹豫了,如果不说,就是对自己撒谎;如果说了,我的2、设置问题

这些精美语句表达的感情是什么?这些语句都采用了什么手法?

3、得出结论:真情实感来源于心理刻画

4、课堂片段训练题。续写训练:

一道数学题做了四五遍仍没有做出来,这时候„„

三、老师寄语:

1.做一个真实的人,留心观察挖掘真实的生活瞬间、生活场面。2.选择最打动自己心灵的内容来写,写出自己的深切的真实感受。3.参考课文类似的写法,学习借鉴一些技巧。

4.学习同龄人优秀的范文,兼顾谋篇布局,但不可以抄袭。

四、总结

同学们,其实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还有许多,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观察、多积累、多思考、多借鉴,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也希望你们把今天所学运用到你们以后的写作中,用你们的真情实意打动我,老师期待着。

五、写作训练

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教学后记:

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而首先从病例文的分析入手。为了让学生对这几种方法易于接受,在寻找范例时,都采用了学生所熟知的名篇或课文内的句子,还有些是学生自己习作中的句子。通过对这些范例的分析,使原本生疏的方法技巧在学生心目中变得熟悉亲近起来,每一方法技巧的掌握,都伴有片断写作训练题,都是同一题目,设计目的在于避免过多的题目训练干扰学生思绪,从而有效地掌握本堂课的内容。说出来,可是这几个字犹如几块石头,梗在我的喉咙,怎么也吐不出来。

怎样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 篇5

李晓玲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要写的生动感人,必须要有真情实感。有感情则情真,情真则文真,文真则感人至深。怎样引导初中生写出真情实感呢?我认为:

一、让学生多读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首先是充分利用教材。老师应该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范文让学生大声朗读,在朗读中让学生整体感受课文内容之后,老师要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的取材,尤其是同一主题的文章多找几篇进行比较阅读,看看表现同一主题可以从哪些不同的角度取材。比如,同样是写母亲,朱德写《回忆我的母亲》,选取的是母亲除了煮饭,还要种田,喂猪,养蚕,把“原本连地主看也不看的饭食,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还自己纺棉织布给孩子们做新衣服,“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而林莉的《小巷深处》的选取则是母亲为了女儿,瞎着眼,在“毒辣的阳光”下卖冰棍,把皮肤晒成了“古铜似的颜色”,当女儿嫌她丢人时她选择请别人给女儿送钱送好吃的而自己躲在暗处。让学生明白,写母亲不一定非得是在你生病的时候背自己上医院,不同的母亲她们所做的事是不一样的。其次,老师还可以选一些课外的美文,特别是同龄人的作文,不光是深情并茂地念给他们听,还要举一反三,教他们学习别人表现某个主题用的是什么材料,这些类似的材料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如果有,会不会跟别人用的一模一样?别人用的是这个材料,我们则可以用另外的材料。

二、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成为一个有心人

真情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是作文的前提,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根本和源泉。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情感经验,激发学生表达情感。”美国教育家克勒斯涅克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陶行知先生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学生的生活范围相对狭窄,几乎永远是几点一线,缺乏色彩。叶圣陶老先生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的深厚的情思来。”我们的写作课应向生活“开放”,求教于生活,让美好生活本身去触动学生写作的灵性。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学生不会从生活中积累材料。往往让一些事物、事情从身边悄然而过,而不会去牢牢抓住。只有让他们学会了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取材,文章素材才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活中有写不完的东西,我们的学生却视而不见,非要瞎编,编的结果是千篇一律。我们做老师的就要把这种观察生活的方法教给学生,要在课堂上公开讲师生都看得见,学生却没感觉的事例,让学生学会做一个有心人。其实,观察生活不需刻意,关键得有心,让他们在写作文需要材料时主动在记忆中去搜索。为了尽量让学生的生活丰富起来,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书法比赛、看电影、试演课本剧等,每次活动下来,学生都会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写下来。比如上了一节活动课,可以让同学们写写活动课的感受和认识。班里来了一位新同学、新老师、新事件„„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呢?这需要教师的逐步引导和培养,学生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走一段长长的路,我让学生把自己在路上所见所闻和周围的变化,写成随笔,学生有的写路边又新设臵了垃圾筒;有的写路边的村民新修了许多小洋楼,学校操场上还设臵了篮球场;有的写农村人也买电冰箱、空调了;有的写春天来了,路边的小树吐出了嫩芽,挺直了腰杆„„刚开始是有意识的要求,渐渐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真正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只要是来源于生活的作文,肯定会有真情实感。

三、让学生学会筛选材料

生活中的事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我们不能都把它拿到作文里来,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筛选使用。我采取的办法是让学生写作文之前先说。第一步,确定主题。第二步,让学生说符合这个主题的可以用哪些材料,几个学生可以说出几个材料。第三步,让学生大家来选哪些材料可以采用。比如,有一次的作文,要表现母亲节约的主题,让学生说出哪些材料可以表现这主题,有的说我母亲穿我不穿的校服,有的说母亲把洗菜的水存起来冲厕所,有的说我母亲衣服不烂不会买新的,„„材料多得用不完,学生自然会想自己的母亲是如何节约的,事例不尽相同。但有个学生说:“我母亲一天只吃两顿饭。”同学们哄堂大笑,说:“这不是节约,是自残。”学生已经学会了筛选材料了。

四、让学生学会把“新八股文”改得有真情实感

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作文有好有坏,老师可选一篇比较有代表性的作文让大家来提意见,大家说怎样修改,让不会作文的同学受点启发或刺激。我有时在评讲作文时,专门找一篇特别“八股”的作文,或干脆加工成“新八股”作文,然后读给学生听。“„„,我的妈妈十分爱我,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背着我就往医院跑,豆大的汗珠„„”,我刚念到这里,就有学生开始说了:“好假哦。”学生的思路按我预设的程序在走,我暗自高兴,马上放下作文本,问:“假吗?”几乎全体同学都拉长声音回答:“嗯——”我看时机已经成熟,马上又问:“怎么假了?”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又是上医院。”有的说:“如果是冬天也有豆大的汗珠吗?”有的说:“后面肯定还会写我看妈妈的头发里已有了白发。”“„„”其实,这是我故意加工的“新八股文”。学生开始反感这样的作文了,这是好事。于是,我问大家:“有谁生病让妈妈照顾过的?”举手的人一大片,我让他们说自己的妈妈是怎样照顾自己的。有的说:“我小时候输液又哭又闹,妈妈抱着我,爸爸举着输液瓶在医院的坝子里逛了两个小时。”有的说:“我输液时,护士老扎不准血管,我哭多久我妈妈就会哭多久。”有个学生说得很感人:“我生病在乡卫生院住院,身上睡痛了,想斜靠一下,枕头又矮,床又摇不起来,棉被又只有一床,结果妈妈弓着背让我靠着,我觉得很舒服很快就瞅着了,一睡就是小半天,等我醒了,妈妈的背都直不起来了。”同学们听完都默不作声,显然是被感动了。我最后总结:“同学们,是不是写妈妈照顾生病的我一定要写成先前那篇作文那样?”回答是否定的。然后,叫同学们来给这篇作文提修改方案,学生提了很多建议都是可取的,我相信学生对于如何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有了真切的体会。

作文如何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篇6

课题:亮出我的真情,写出我的实感

——七年级作文教学

授课人: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莞美学校 七年级语文组 杨长奎

教学目标:

1、借助多种方法通过情感渲染,让学生充分唤醒感动,感受和体悟成长中至善至美的真情,激发学生尽情倾吐真情的表达欲望。

2、学会运用典型细节和运用多种修辞、表现手法等表现细腻情感的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从细节中感受真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真情。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在成长的每一天,我们都能感受博大的父爱、细腻的母爱,以及来自学校、社会的种种关怀,在生活的每一天,我们都被这些浓浓的人间真情包围着、感动着,心动不如行动,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记录我们真正的心动——请亮出我的真情,写出我的实感(板书)。

一、唤醒感动——听一听:

1、首先我们来听一首歌,既想放松一下课堂氛围,又希望能牵引出我们感动的记忆。

播放《天亮了》。提问:大家有没有知道这首悲怆的悸动人心的歌曲背后蕴含着一个催人泪下的亲情故事—?

出示故事内容——指名朗读。

教师点评:亲情太伟大了!同学们,也许我们的家庭很平凡、很普通,但在平凡和普通中,每天都在演绎着不寻常的感动,不知大家可否留心生活,领悟感动。平日,老师总习惯把自己对亲情的感悟记下来,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一篇。

出示教师作品——我的亲情故事:(教师朗诵)

那年,那月,那脚印

依稀地记得,那年我在离家十多里路远的县里上高中,有一个黄昏,天下着鹅毛般的大雪,我望着那条茫茫的雪路和那一行行深深浅浅的脚印,心里感到惴惴不安。

那天是一个礼拜天,是父亲送生活费来的日子。因为要紧张地复习迎接高考,那时的周末我基本不回家,跟父亲约好在每个星期天的下午,他按时给我送生活费来。于是每个星期天,我都盼望着父亲的到来,哪怕性格内向的他什么话也不说,只要我们能默默地相对坐一会儿,看一眼日渐衰老的父亲,我也会感到心里暖暖的。可是今天,一想到父亲将要在雪地上蹒跚,我又希望他今天不要来。

忐忑不安地上完下午的课,夹杂在同学们中间走向宿舍。刚准备踏进寝室,我惊呆了,一个魁梧而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宿舍大门口,“爸爸!”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油然而生,我惊叫着扑过去„„

雪还在纷纷扬扬的飘扬着,父亲的外衣上都披上了一层白雪。我努力抑制住眼泪,搀扶着把父亲迎进我的宿舍坐一会。父亲一进门,就着急地打开上衣口袋,掏出那个早已陈旧不堪的钱袋,细细地掰数着那一叠零零碎碎的钞票,给自己留下两元车费后全部交给了我。接着,叮嘱了一番要我努力之类的话语后,头也不回地默默地走了。

灰蒙蒙的广袤的天际下,雪花还在飞舞,我呆呆地注视着雪地上那渐渐向远处延伸的脚印,幸福的泪水已经悄然地滑落脸颊„„

二、捕捉情感——说一说:

同学们,老师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每个人心中都会珍藏着许多的感动——因为在成长中,一定有个人令你很难忘,难忘他时因为他为你做的某件事太让你感动了,下面,请大家打开记忆的闸门,请把令我们感动的人和感动的事大胆地说出来吧。

1、确定感人的对象——成长中,最让我感动的人是谁?

2、捕捉感人的细节——一句细细的叮咛,一则温馨的短信,一个鼓励的手势,一个默默付出的背影,一声鼓动人心的呐喊,一个情意浓浓的电话,一滴悸动人心的泪珠,这些无不蕴含深刻的爱意和浓浓的真情?

——请说出他(她)最令我感动的细节(他<她>关心爱护我的生活小故事。)

三、细致描绘——悟一悟:

同学们,在平凡的365天中,我们天天都感受着浓浓的人间真情,而真情往往蕴藏浓浓在生活的细节中,我们应该怎样来把捕捉到的生活中的感动的人和事细致描绘下来,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呢?接下来,我们先来品悟一下一些示范性的文章带给我们的借鉴:

细致描绘示例一: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

——这段描写给人印象深很感人,是因为作者使用一系列准确地动词,细细描绘了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使我看到了一位仁慈的父亲对儿子无限关怀和体贴的情景。

因此可知,使用一连串的动词,细化动作(板书)——放慢镜头,留心每一秒每一步骤的动作变化,对人物和事件进行生动传神地刻画。

细致描绘示例二: 《妈妈的唠叨之歌》 片段一:

妈妈确实有一支永远也唱不完的“唠叨之歌”。清晨时叫我快起床;吃早饭时要我多吃饭;刚想去上学,又叫我多加衣服;走出家门,满以为听不见她的唠叨了,谁知她又在喊„„晚饭时,妈妈又开始唠唠叨叨了。

片段二:

妈妈确实有一支永远也唱不完的“唠叨之歌”。清晨,她总捏着我的鼻子,一遍又一遍地喊着:“小懒虫,快起来,太阳都晒在屁股上了。”你看,一大清早,就把我的好梦给搅了。吃早饭时,她又开始唠叨了:“多吃点,饿坏了怎么办?慢点吃,别噎着了„„”

刚想去上学,妈妈又跑过来,递上一件衣服说:“快穿上,着凉了怎么办?”走出家门,满以为听不见她的唠叨了,谁知她又在喊:“路上小心,注意安全,上课要认真„„”这些我都背出来了。晚饭时,妈妈又唱了:“快点吃,吃完了快点写作业,早点„„”

对比感悟:

——片段一是一般性的叙述,说妈妈“唠叨”,但没有具体入微地突出妈妈爱“唠叨”的特点,妈妈的形象不鲜明。片段二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板书),让妈妈“唠叨”的这个形象更生动,语言很有感染力。

写作小钥匙1:由此可知:要细致描绘某个感人的细节,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就要对人物进行相应的的细节描写(板书),即一种特定情节下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进行细致深入的描写。细节描写往往会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与真实性,会让你的作文别开生面。尤其是使用生动传神的细化动作描写,让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含对话)描写入文,更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细致描绘示例三:

那次考试,就在大家充满希望的那一刻,来了个晴天霹雳——我失利了。这消息对我来说是一种多大的打击啊!我害怕听到同学们的笑声,仿佛那是在嘲笑我;我害怕接触亲人的目光,仿佛那目光中也带有个“为什么” „„

那次,我流泪了!在我最无助时,是您给我送上安慰和鼓励——妈妈!您告诉我:“人生路上,谁无失败?谁无跌倒?重要的是:懂得重新站起来。重新站起来的人一样是英雄!”听了之后,我虽然没说话,但我心里深受感动,也非常清楚:这只是人生漫长路上的一个绊脚石,对于茫茫前途来说是微不足道的。然而,也因为有妈妈您的支持,鼓励,我才没跌下去——我把毕业试考好了。

妈妈,您的爱,如亮在黑夜中的一盏明灯,让我这艘失去方向的航船找到了方向;您的爱,如落在沙漠中的一阵细雨,让我这颗干枯的心灵得到了滋润;您的爱,如照在寒冷地区的一缕阳光,使我这棵濒临绝境的花儿看到了希望„„

写作小钥匙2:使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议论、直接抒情等多种表现手法(板书)使认识与升华得体、深刻,“主题”明显突出。

小结感悟——点石成金:真金点拨:如何“亮出你的真情,写出你的实感”? 首先唤醒心灵深处的感动,确定最令人感动的对象;从某种强烈的感觉入手,捕捉感人的细节;

再次细致地描绘感人的细节、充分地表达情感体验。(尤其细化动作<什么事件>、借助(多种)修辞和表现手法,使认识与升华得体、深刻,“主题”画面明显突出。

总之,一句话,任何好的文章都是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而这些情感又往往凝聚在一些细小的东西中,只要情真,感实,情细,相信我们的故事也一定能打动人心。(齐读)

四、表达真情——写一写。

同学们,听得多,心中有本,但百炼才能成钢!接下来,请大家再次打开记忆闸门,拿出笔和纸,根据这节课得到的点拨,写下我们心中感动的一幕。

总题:珍藏的感动(可围绕“感动”另拟题目,如酸酸甜甜父(母)子(女)情;发现父(母)爱。

要求:写一篇100字左右的抒发真情实感的随笔。

1、独立抒写——亮出真情、写出实感。要能运用细节描写和一些修辞、表现手法。

2、移动联通——交流修改,评价推荐。

3、成果分享——激情表达、师生品评。

温馨提示:品评注意看作品有没有运用细节描写、修辞手法、特殊的表现手法,以及所使用的细节描写能不能为主题服务?

五、朗读诗歌,再度体验(结束学习旅程)。

同学们,美好的感动总是令人难忘的,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最后让我们一起来高声朗读汪国真的亲情诗——《感谢》,再次感受人间真情的美好!结束我们今天愉悦的学习旅程!

感谢——汪国真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撷(xié)取一枚红叶 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六、课外作业,延伸巩固。

将随笔反复修改,扩写为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大作文。

教学反思:

1、“文以情感人”,要想让学生写出的文章能感动人,首先得让学生自己感动,有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以情促写,做到“我手写我心”。因此,在教学时我首先立足于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借助多种方法的情感渲染,让学生充分唤醒感动。

2、表现真情,学生最容易忽视的是生活中的细节,认为生活太普通、太平常,以至不能从日常的生活中感受到真情的细节,更不能具体入微地叙写下来,写出来的文章经常泛泛而叙。因此,我以先说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捕捉情感,再在借鉴名篇和同龄人的作品比较中,学会细节描写,运用适当的修辞来刻画真情,表现主题。这是此课的教学重点。

谈如何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篇7

关键词:思想感情,丰富素材,走进生活

主动状态的作文, 是学生源于自觉的要求, 他有材料可写, 就会有感而发, 这样的习作学生好写, 也容易写得好一点;而处于被动状态时的写作, 是学生茫然的按照教师的布置习作, 他们会感到没东西可写, 这样的习作就不容易写, 也不容易写好。有的学生说:“写作文好难啊!只要一听见老师说写作文就头疼。”这都是他们处于被动写作文时的心态。

首要解决的就是对学生习作的命题。我认为真正好命题应该来源学生本身, 来自他们自己的学习生活。对他们来说, 就要让他们可以写自己亲眼见到、亲耳听到、亲身经历过的。让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作文把自己经历过的有意义的生活、思想重新展现出来。

一、丰富素材很重要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充分说明文章原于丰富的语言积累。《课标》也强调:“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古今优秀诗文, 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0万字。”语文课本也将原来的“基础训练”改为“积累运用”, 可见丰富的语言积累多么重要。

1. 加强背诵, 进行语言积累

对学生来说, 积累语言材料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每天早读时间, 我安排学生背诵儿歌, 童谣、古诗词;对课文中词句优美的段落都提倡学生背诵, 时间久了, 学生的说话能力、表达能力就会逐步提高。头脑中积累的词汇就多了, 不仅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促进了语言材料的更多积累。学生形成的语言积累习惯, 也可终身受益。

2. 阅读摘抄, 有利于语言积累

学生的作文离不开大量的阅读, 因为它是创作的源泉。阅读可以使学生跨越时空, 穿越古今, 博采众长。因此我提倡学生有选择地“博览群书”。学校的图书室, 班级的图书角学生家庭存书等, 凡是适合学生阅读的童话、寓言故事、散文等均可作为阅读材料。为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效能, 鼓励学生把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妙词佳句、成语警句等摘抄下来, 还可分类整理, 以便熟记。并进行随时抽查和定期展示自己的语言积累笔记。这样一来, 学生有了一定素材数量的积累, 作文再不是令人生厌的东西, 而成为学生们倾吐心声, 表达真情实感的形式。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 不一定就能写出有个性, 有创意的作文。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生活中去体验, 去思考。一个教育专家说过:“能够教育一个人的最好老师就是伟大的生活。”因此, 我就有意识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 储蓄富有独特感受的个性化材料。

二、调动各项器官感知

作文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运动过程。学生作文, 从审题立意, 到布局谋篇、遣词造句, 直到最后的推敲修改, 每一环节都离不开思维运动这一过程, 学生作文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其思维能力的强弱。但小学生在作文中往往不能很好地进行其思维活动, 因为必须要到一定的阶段时, 小学生思维才会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 使得他们即使细心观察了某些人和事物, 仍然是有不能解其意, 也就找不到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的内部逻辑关系, 因而作文时就往往难以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根据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先于抽象思维这一年龄特点,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挥其形象思维的作用, 对学生逐步进行思维概括性的训练。教师还可以在平时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启发, 发挥集体的优势, 对具体的人和事物展开扩散思维。在学生作文之前, 教师可以预先命题, 让学生有一个充分准备的过程, 既而在正式作文时, 再让学生分组讨论;写什么、按照什么顺序。这样会让学生在今后逐步深刻认识到作文该怎么写, 怎么样的才是写的好的。

三、感情是作文的灵魂

作文是要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的。学生作文, 尤其是在写记叙文时, 非常喜欢抒发自己的情感。确实, 有感而发、具备真情实感的作文是好作文。然而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有位小学生在《从前的日子》里写道:“搬进新房已经有一年多了, 但我却依然想念从前一家人住的那间只有10几平方米的小屋, 小屋虽然摆满了家具, 拥挤不堪;虽然只有两扇朝南开的小窗户, 昏昏暗暗;虽然每到雨季, 外面下大雨, 屋里下小雨, 虽然在那里只度过了九个春秋, 但小屋却留下了我心中永远的快乐。”

这篇小作文好, 为什么呢?就因为它的实在, 生活很实在, 快乐很实在, 作文中的真情更实在, 无数读者因它的实在而感动, 即使文字平凡, 但感情却不平凡。

浅谈如何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 篇8

文章的选材要贴近生活,生活是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特别写记叙文,要力求反映生活的本质,抒发内心真挚的情感。但要注意,“真实”不等于生活琐事的简单陈述,而是寻找显示人情美、人性美,能够让人久久品读的生动画面,要抓住体现真情的“动情点”,以小见大,在平淡中见真情,于细微处见精神。正如罗曼罗兰的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述的一样,我们的生活中从来就不缺少感人的事情,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体会,许多同学总觉得生活很平淡,没有什么可写的素材。其实不一定非要大事情才感人,只要认真体会,用心感悟,生活中到处都有极好的题材。

如我班有一个成绩非常好但有点目中无人的钱姓同学的作文《我懂得了尊重》写到:“一直以来,我的成绩都非常不错,几乎各科都是班上第一名,我自认为考重点高中时手到擒来的事,为此,我有了一种轻飘飘的感觉。渐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骄傲的性格有增无减,我变得更加目中无人。每当有同学来向我请教问题时,我总会用藐视的目光看他一眼,使他在尴尬、僵在那里不知所措,我幸灾乐祸,对他(她)不理不睬。

有一次,班上举行语文小测验,我名落孙山了,只考了可怜的76分。我悲伤极了,一向自命不凡的我几乎陷入了绝望。我感觉所有的人都在嘲笑我,他们向我投来鄙视的目光,我一次次的躲避那些刺人的目光,好容易挨到了下课,我将卷子揉成一团,再展开,再揉成一团,再展开,一次次的重复着相同的动作。猛然间,我回想起了过去,在那些日子里,我不也一样是个冷酷无情的家伙吗?我用犀利的目光和其他手段来刺痛和伤害他人的自尊心,用实力来狠狠的打击他人的意志。而今天,在我失败的时候,我不也正好品尝着不被人尊重的滋味吗?这是上天有意在惩罚我,这是我应得的下场。我感到非常的迷茫,更加的惆怅,我为当初的做法感到羞愧不已。从这以后,我认真的进行反省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应该尊重对手,我也一直尊重着对手和其他的同学、朋友。也因为我的尊重,我的朋友逐渐增多,我总算得到了真正的友谊。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就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尊重。”

初中的学生作文通常总是关注别人,不敢写“我”。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直面人生,大胆写“我”的生活,写生活中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以及种种喜怒哀乐。 写出来自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最能打动人们最基本、最重要、最珍贵的情感,这样的作文才是真正的好文章。

叙事文如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篇9

------------------

我国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强调的就是作文要讲究“真实”。

因此学生如果写自己有感受的事,就容易写得生动、活泼、具体;如果写自己不熟悉的事,即使费了9牛2虎之力,也写不好。这是什么道理呢?文章是人们表情达意的工具,文章的材料必须来源于人们的生活,没有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没有文章。我们写作文就是要把自己周围的事,周围的人,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语言写下来。写作文不是做算术,有了一道题,运用几个公式套一套,就可以做出来。写作文必须要具备材料,写自己感受深的事,就能“表”我们自己的“情”,“达”我们自己的“意”。

可是,有些同学往往不理解这一点,许多有感受的事放着不写,偏偏去写道听途说的,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这样写成的作文,还有什么真情实感可言呢?由于写的是缺乏感受的事,因而语言也是一副“大人腔”,缺少我们自己应该有的童趣。

作文要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篇10

现在的小学生写作文被动较多,主要表现在应老师或家长的要求写,完成任务就算数,还少有学生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自己一天以来,或一个阶段以来,自己的内心的感受。作文的真正价值是表达自己的情感,流露自己的思想,既可以让自己的个性得到张扬,也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流。我把他概括为两点:一是自己反省;二是交往提高。分析现在的小学生作文价值不高主要原因是:一是老师的指导思想不端正,急功近利,即为应试而教,考什么就练什么;二是教师对作文的价值认识不到位,片面地认为“作文就是给别人看的”,因而导致小学生的文章假话多,套话多,空话多。要改变这种现象,我认为作文指导要引导学生静心反思,把自己对自己每天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情况进行感悟,理出自己的独特的感受,这些感受是自己一天生命的精华,也是人生中的闪光点,更是区别与他人的最本质东西。只有这样的作文,才能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成为提高生命质量的需要。

如何教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篇11

我们呼唤真情实感,但是真情实感在实际写作中遭遇如此尴尬,这里确有学生的因素,但教师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如何教学生写好真情实感呢?

一、心灵

古人云,为文先为人。首先我们要提倡学生到生活中去汲取精神养料,充实自我,提升境界:与自我对话——认识真实的自我,展示血肉丰满的自我,展示一个独特的世界:与自然对话——投身大自然的怀抱,不只是身体的接近,更是心灵的融入;与社会对话——强化自己在社会舞台中的角色意识,学会与周围人交往、交流以及和谐相处,懂得珍惜生命,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大师对话——多读关于大师的传记作品,多读大师们留下的经典著作,观照自我,通过追慕灵魂来拷问灵魂,从而摆脱“小我”,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富有个性的大写的“我”。

当我们的学生能够真正地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且变得富有涵养、感情细腻时,何愁写不出具备“真情实感”而又有健康意义的作文?这一点,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要考虑到。

二、选材

文章除了要有健康的价值取向外,还需要让真情实感自然地、和谐地、巧妙地表露出来,这便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运用一些写作技巧。

首先,学会挑选典型材料。文章表达犹如拳击手,必须握紧手指,把力量集中于自己的拳头,这样才能对对手发动强有力的攻击,而典型材料具有集中性,具有夺人眼球的力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选一个典型材料比写十个一般材料要强。

其次,选材要从小处着眼。从写作效果看,小题材和主题之间反差大,更能够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例如,一名学生写的《状元凉粉》就是一篇从小处着眼来体现大主题的杰作。作者在要不要把20元假币抛给为了状元儿子的生活费而在灼热的环境下辛勤劳作的店主这件事情上陷入矛盾之中,最后在店主的真诚和父母的期待中撕掉假币,完成了一次心灵的选择。虽然这是一件生活小事,然而作者却写出自己经受了良知和生活压力的双重煎熬的过程,同时,店主的真情挚意皆流露于笔端,读来让人倍感亲切。

三、细节

细节描写是表达真挚情感的重要的手段。赵树理说过:“细致的作用在于个人的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从而使人看了以后印象更深刻。”有一篇写独生子女的文章,其中有这样的一个细节描写:“起床后母亲让明明去倒尿盆,他倒了三分之一又端回来了。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都是我尿的呀?你们两个也尿了,各倒各的。”’寥寥几句,勾画了一个极端自私自利的“小皇帝”形象,令人可笑又可气,且又发人深思:独生子女教育问题不抓不行了!读者与作者情感产生了共鸣。

四、语言

写出富有实感的作文 篇12

一.课堂指导学生作文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写出真实又有创意的作文。

首先作文要忠实于生活。文章是什么?从根本上讲它是现实生活在人们思想中反映的语言外化。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千变万化的。作文只要能真实地反映我们的生活, 那你肯定就能写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文章, 简言之, 也就是写出具有创意的文章, 当然我们所说的忠实于生活并不是照相式的照搬生活。

其次作文要忠实于自己。文章是现实生活在人们思想中的反映, 这种反映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 如同一个生活现象在不同社会地位人的眼中, 由于利益的不同, 就会产生不同看法, 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观点。哲学家的伟大在于能够冲破世俗利益观念, 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但是一般人不大会成为杰出的哲学家, 因此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与反映必然带有自己思想感情的烙印。每个同学作文只要能忠实于自己, 必然会写出具有自己观点、看法的文章, 就会使自己的作文有创意。

一提起写作文, 有的人就会犯愁, 在他们看来写作似乎是件很难的事情。其实不然, 我个人认为, 只要不畏惧写作, 就一定能写出比较好的文章。怎样才能写出比较好的文章呢?

1.在写作文时, 切记不要盲目地提起笔就写, 那样不仅写不出好文章, 还容易写偏题。所以在写作文时, 首先要在脑海里罗列一个最简单的提纲, 要计划好自己要写什么样内容的文章, 将要采用什么样的写作方法———怎样开头, 怎样结尾, 中间主体部分哪些要详写, 哪些要略写, 如何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点明中心等等。这样一系列的写作要点在脑海里考虑周全之后, 才可以动笔写了。

2.在动笔写作时, 一定要一心一意, 因为写作的灵感总是在一瞬间闪现又立刻消失, 如果抓不住, 文章就少了一个吸引读者眼球的亮点!

3.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流露出自己最真切的感情, 要将感情自然地渗透在文读者, 使读者与你产生共鸣。

4.当文章写完之后, 还应该反复地修改, 对于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 乃至于每一个字都应该反复斟酌, 仔细推敲, 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如果作文时注意了这些方面了, 我相信就会写出一篇比较好的文章了。

但如果文章的内容还是老调调, 写法方面没有自己的特点, 尽管是篇比较好的文章, 一样不会有人愿意花费时间去欣赏它。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的时候, 不要拘泥于写作的一般的程式与套路, 要勇于在写法方面创新。

总而言之,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写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并非一日之功。在平日里, 我们要善于观察, 要善于积累写作的素材, 更要多看书, 勤动笔,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就一定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艰难, 而且充满了乐趣!

二.力求做实“活动课程”, 使“活动课程”确实成为学生开阔思路, 挖掘素材, 激发情感, 写出好作文的重要环节。

我理解的“实”一是设计的环节和步骤要使学生能切实可操作, 二是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开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第二单元“活动课程”———“寻觅春天的踪迹”活动时, 结合我校所处的环境, 曾带领学生上山春游。按照移位观察的方法, 指导学生上个高度观察个景致, 递进而上, 直到山顶。之后以“我眼中陕北的春天”为题, 要求学生可以创作一幅春天的画并为画题诗, 也可以学写一首诗或一篇写景的散文, 并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创作。再留一周的时间, 让学生以“我心目中的春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为题作文。一周之后, 学生也确实写出了内容具体, 形象可感, 富有激情的作文。初中语文“活动课程”, 大多数活动都设计有展示优秀作品、评比奖励等活动程序和内容。“评优”这一环节运作得适当, 对学生有着极大的激励作用。可以适当扩大鼓励面, 增设“进步奖”、“组织优秀奖”、“积极分子奖”等, 鼓励中间层, 促进后进生的投入, 我相信我们老师都采用过这样的办法来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放飞学生———向课处延伸, 指导学生写随笔, 使学生用自己的语言, 写自己的生活, 抒自己的情, 表达自己看法, 真正享受作文的乐趣。

作文如何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篇13

为使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我骗了学生一次

我的作文教学及研究故事系列之七 为使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我骗了学生一次 84――85学年一年教学中,印象深的有这样一次“骗”学生的经历。 我送走了一届毕业班以后,利用暑期的时间,我开始思考学生的.作文问题,觉得,学生在表达真情实感方面,问题不小。我买了一本刘勰的《文心雕龙》(译本,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研究如何表达出真情实感。 其中,有一句话叫“情动辞发”。读书后,觉得,学生“情”没动,怎么达情? 怎么才能让学生“动情”呢?我思考了很久。 开学了,我接任了一个新的毕业班。我终于当了班主任。由于第一次当班主任,我对学生很好的,加上我上语文课“很动听”,于是很快和学生们建立了感情。 一个月以后,学校分配来了一位新教师。学校要她跟我的班级听课。我想出了一个主意。 那是下午。新分来的张老师第一次到我班上听课。 我走进了教室,先介绍新来的张老师,然后,告诉他们:“由于工作需要,高老师明天就要调走了,接任你们班语文课的是这位张老师。”说到这里,我故意顿了一顿,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几个女孩马上占了起来:“老师,我们不让你走。”于是全班都乱了起来,纷纷要求我留下。我接着“骗”他们:“不行的,这是领导的安排……。好了,大家坐好,今天,高老师给你们上最后一节作文课,讲一下如何表达真情实感”。 我开始在黑板上写标题。但是,当我转过身时我听到后面传来了轻轻的啜泣声。我再转过身,看了一下大家,好多学生伏在了课桌上。“别哭,这可是上课呀!”我劝了一句。没想到,这一劝更麻烦了,哭声大了起来。于是,班里哭声一片。 我好不容易把学生的哭声止住,开始讲课了。教室里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一张张挂着泪珠的小脸,望着我。我深深地感动了,声音很低低讲着课。20分钟,我讲完了。这时,我郑重的宣布:“高老师犯了一个错误――我骗了你们。”之后,我告诉他们,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生活当中,就得动情。就像今天,你们动情了。我很感动。但要求你们把今天这节课的经过写下来。看能不能写出真情实感。 作文上来了,效果当然好了。 不过,为这件事情挨了一顿批评。我喜滋滋地将这次作文教学的经历写了下来,给教研室主任看,没想到他们说:这怎么行呢?这是欺骗学生。老师怎么能这么做呢? 到底可不可以?到现在,我也没琢磨透。

如何写出有灵魂的作文 篇14

现在什么都要求创新,创新非常的重要,写作也是一样的,你的文章如果有创新了比别人的文章的中心思想更加的好更加的完整,那么你的文章肯定被评为一篇好文章的,小学作文五年级辅导提到作文有时候也需要创新。

(一)学好语文课是创新的前提

同学们每天都上语文课,都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一篇篇精美的课文,有的同学认为,学习语文课不外乎就是学点字、词语、句子等基础知识,充其量学到一些阅读的方法,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一篇篇课文,就是一篇篇极好的范文,语文课学习阅读,更是在提高写作,因为阅读好比是土,而作文则是土中长出的苗,土肥才能苗壮,只凭着几节作文课,要想提高作文能力真是难上加难。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学习语文的大好时机,把语文课当作提高作文能力的课堂。

学习作者的选材方法和选材角度,在选材上有所创新。

材料是写作文的前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作文就无从写起。有了材料并不一定能写出好作文,还要求材料力求新颖,贵在创新,这样的材料才能使读者耳目一新。我们的语文课文,给我们做到很好的榜样,如短文两篇中的《散步》,作者没有去写散步中看到的美好景物;没有去描绘社会环境的变化;更没有去捕捉散步时碰到的好人好事,而是着力刻画通过散步,体现出的一家三代人之间和谐的关系,表现出的中年人对生活的一种使命感,由于作者在选材是全力创新,才使读者读后眼前一亮,又给我们开辟了一个选材的新天地。有时,虽然材料难以创新,但我们可以变换观察材料的角度,照样给读者新体验。如《背影》一文,作者把观察的角度集中在父亲的背影上,从而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2、学习作者结构文章的方法,在结构上有所创新。

全新的文章结构也能给读者以新意,我们要不断地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更新文章的结构,例如《背影》在安排结构时以回忆背影描绘背影再现背影的结构全新地展现了背影给我的感受,使结构新颖、别致。

3、学习作者分析材料的方法,在观点上有所创新。

作文的目的不只是观察生活,记叙生活,更主要的是分析生活,表明自己的观点,给读者以启迪,学习作者对生活的分析,无疑对于我们的认识生活、提高觉悟是大有帮助的,不少课文,对生活的分析深刻,有新意,体现了作者观点的创新,例如《散步》一文,作者通过分析一家的散步,看到了中年人对生活的使命感,这一观点是非常有创新的,使我们更加深了对生活的认识;再例如《金黄的大斗笠》一文,通过雨中姐姐给弟弟送斗笠,表现了姐弟手足情深的观点,这些,无一不是创新的体现,所以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4、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力争在表达感情上有所创新。

作文就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而表达感情也需要有新意,创造出表达真情实感的新途径,新方法。这方面,书中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表率,例如《金黄的大斗笠》一文中姐弟俩“对白(是一只手打在另一只手上)”——嘻嘻。——咯咯。这几个字的动作、笑声,传达出姐弟俩美好的情谊,使手足之情跃然纸上。再如《背影》一文中,写父亲反复托咐茶房照应我,还反复叮嘱我,而我当时却认为父亲“迂”。而“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一个“聪明”就把当时对父亲不理解,而现在理解后的自责,内疚之情表现得活灵活现,这些,都是在表现感情上的创新之处,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5、学习作者在使用语上的方法,在语言的运用上有所创新。

作文的语言非常重要,好的语言能感染读者,能增加文章的魅力,在语言的使用上,书中不乏精彩的范例,如“那团乌云走过咱家窗前,我看到它的影子了。”“咱家屋后的竹林告诉我的。”短短两句话,就刻画出姐姐的聪慧、识风雨,拟人修辞的运用使语言更富于情调,多么精彩的句子呀!这不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总之,作文要努力创新,创新是作文的灵魂,我们只有热爱生活,认真观察生活,细心品味生活,仔细分析生活,才能看出新材料,写出新内容,言出新观点,才能给读者全新的感受。

作文的灵魂,创新

(一)学好语文课是创新的前提

同学们每天都上语文课,都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一篇篇精美的课文,有的同学认为,学习语文课不外乎就是学点字、词语、句子等基础知识,充其量学到一些阅读的方法,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一篇篇课文,就是一篇篇极好的范文,语文课学习阅读,更是在提高写作,因为阅读好比是土,而作文则是土中长出的苗,土肥才能苗壮,只凭着几节作文课,要想提高作文能力真是难上加难。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学习语文的大好时机,把语文课当作提高作文能力的课堂。

学习作者的选材方法和选材角度,在选材上有所创新。

材料是写作文的前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作文就无从写起。有了材料并不一定能写出好作文,还要求材料力求新颖,贵在创新,这样的材料才能使读者耳目一新。我们的语文课文,给我们做到很好的榜样,如短文两篇中的《散步》,作者没有去写散步中看到的美好景物;没有去描绘社会环境的变化;更没有去捕捉散步时碰到的好人好事,而是着力刻画通过散步,体现出的一家三代人之间和谐的关系,表现出的中年人对生活的一种使命感,由于作者在选材是全力创新,才使读者读后眼前一亮,又给我们开辟了一个选材的新天地。有时,虽然材料难以创新,但我们可以变换观察材料的角度,照样给读者新体验。如《背影》一文,作者把观察的角度集中在父亲的背影上,从而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2、学习作者结构文章的方法,在结构上有所创新。

全新的文章结构也能给读者以新意,我们要不断地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更新文章的结构,例如《背影》在安排结构时以回忆背影描绘背影再现背影的结构全新地展现了背影给我的感受,使结构新颖、别致。

3、学习作者分析材料的方法,在观点上有所创新。

作文的目的不只是观察生活,记叙生活,更主要的是分析生活,表明自己的观点,给读者以启迪,学习作者对生活的分析,无疑对于我们的认识生活、提高觉悟是大有帮助的,不少课文,对生活的分析深刻,有新意,体现了作者观点的创新,例如《散步》一文,作者通过分析一家的散步,看到了中年人对生活的使命感,这一观点是非常有创新的,使我们更加深了对生活的认识;再例如《金黄的大斗笠》一文,通过雨中姐姐给弟弟送斗笠,表现了姐弟手足情深的观点,这些,无一不是创新的体现,所以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4、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力争在表达感情上有所创新。

作文就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而表达感情也需要有新意,创造出表达真情实感的新途径,新方法。这方面,书中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表率,例如《金黄的大斗笠》一文中姐弟俩“对白(是一只手打在另一只手上)”——嘻嘻。——咯咯。这几个字的动作、笑声,传达出姐弟俩美好的情谊,使手足之情跃然纸上。再如《背影》一文中,写父亲反复托咐茶房照应我,还反复叮嘱我,而我当时却认为父亲“迂”。而“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一个“聪明”就把当时对父亲不理解,而现在理解后的自责,内疚之情表现得活灵活现,这些,都是在表现感情上的创新之处,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5、学习作者在使用语上的方法,在语言的运用上有所创新。

作文的语言非常重要,好的语言能感染读者,能增加文章的魅力,在语言的使用上,书中不乏精彩的范例,如“那团乌云走过咱家窗前,我看到它的影子了。”“咱家屋后的竹林告诉我的。”短短两句话,就刻画出姐姐的聪慧、识风雨,拟人修辞的运用使语言更富于情调,多么精彩的句子呀!这不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小学生提高审题准确度的方法读懂提示明确立意

审题能力实际是考生必备的一种能力,牵涉到筛选、提取信息,进行理性分析,然后综合、归纳、概括、提炼能力的考查。“上海市中考作文分项相加评分表”第一列第一句就是:题意理解正确,中心鲜明,可见“题意理解”的重要性,而“题意理解”实际包含了作文提示语的理解和作文题目的理解。

-关于作文提示语

我们同学在动笔前,一定要先仔细阅读这些提示语,因为它不仅仅是写作要求的提示,有时候它还是一种写作思路的提示。

-关于作文题目

每一个作文题目中,都有一个决定作文中心立意点的词语,我们可以把它称为“主题词”。如果作文题是一个词语的话,那么它的主题词通常就是题目本身,如《喝彩》、《我》等;很多时候作文题是一个短语,甚至一个短句,那么研读题目,找出主题词,进而挖掘主题词所蕴涵的思想、情感就显得尤为关键。如的《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作文题中的主题词是“青橄榄”,青橄榄的特点是先酸涩后甘甜,就如同我们成长过程中历经磨难方能采摘到的成功果实,推敲出这一点,文章的中心立意点恐怕也就不言而喻了。但是,审题到这里,远没有结束,我们还必须进一步探究题目中的“我”、“也”、“一枚”等词语的作用。“我”,说明文章该以第一人称写,写自己的经历;“也”,是针对那年阅读文章《好吃的苹果平凡的脸》而言,是以读引写;“一枚”,说明只要写一次收获。只有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我们的审题过程才算完整,题意才有可能理解正确。

因此,我们说,作文题目的审题,不仅要准确找出主题词,还要逐一推敲题目中其他词语的修饰限制等作用,要将它们进行综合全面的思考,忽视任何一个词都有可能造成审题偏差。

重视语言的积淀量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流畅,有一定表现力”,是中考作文中语言能力应该追求的目标。但是,语言能力不会一蹴而就,它的提升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需要反复的实践运用,然后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逐渐使自己的语言变得丰富。

一般而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离不开修辞手法的准确运用,比喻、排比、设问等都是同学们经常接触的,那么写作时不妨适当的运用一些,它们可以使你的文字焕发光彩。如“生活是一部电影,一部没有主角而又人人是主角的电影;生活是一首乐曲,每个人都是跳动的音符,缺了谁,乐曲都不会动听;生活也是一盘棋,人人都是其中的一枚棋子,虽然每枚棋子的位置不同,但它们都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又如“时间好比一条无形的河流,它无声地流过每一个人的身旁。时间如同一位公正的法官,它公平地对待每个人的是与非。”短短的两三句话,精彩凝练,又穿透哲理,使文章深意叠出。

要使文章富有表现力,我们还不能忽略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等,都可以在构思时下一功夫琢磨。要使语言富有表现力,我们也不妨“移花接木”,将古诗词经典,乃至广告语、流行歌词等移接到自己的文章中,使文字显得生动活泼。如鲁迅《社戏》中的“至于我看那好戏的时候,却实在已经是‘远哉遥遥’的了……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句中的“远哉遥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恐怕要比“很遥远”、“免念《诗经》”生动许多。

上一篇:西安大学管理学笔记下一篇:表达天气炎热的心情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