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校语文课改

2024-06-30

中职校语文课改(通用8篇)

中职校语文课改 篇1

武进西林职业高级中学财经部 施银燕

语文新课程改革是语文教学界的一场革命, 新课改、新理念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语文教学正在发生着变化。职校的语文教学也正经历着一场革命,一批教育工作者正身体力行地实践新课改精神,并取得了的成初步的成绩。

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的理念得到充分的体现。职校的语文课教学开始尝试走出应试教学的模式,走向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而且,我们也欣喜地看到,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职校的语文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开始逐步结合,为学生的专业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去年下半学期,我们学校的文化课程改革摆到了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位置。从十月份开始,我们学校多次承担了常州市文化课改的现场推进教学活动。我校的施银燕、徐小菊、巢拥军老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先后开了三堂市级公开课。去年,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主要尝试实施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改变原来课堂教学中教师独霸课堂、一言堂的现状,变革教与学的方式。事实也证明,学案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中介,是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借助学案改进现行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模式,引导学生正确地确立学习目标和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并能最终提高学习效率有教学效果。

去年,在高二就业班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侧重的主要是与学生就业相关的公共基础部分语文能力的培养。学期初,我们将重点放在学生语文能力中写与说的部分;但随着语文教学推进,我们发现了仅仅依靠写与说的训练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而,我们适时改进教学计划,在培养学生写作与口语能力表达的同时,增加了阅读的相关内容。

可以说,去年下半学期,我校的语文教师经历了痛苦的蜕变过程,改变固有的习惯是一件痛苦而艰辛的事。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有怀疑,有争议,有不解,也有抵触的情绪,但我们从来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 1

在探索中成长,在锻炼中提高,在交流中形成共识。我们的教学实践,为在全校大面积推行学案导学法积累了经验。

但是,我们也应该冷静地看到,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目前职校的语文教学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不少,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理性思考。

一、人文性与工具性

人文性与工具性历来是语文学科争论已久的问题,目前仍未终止,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已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认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职校的语文教学目标定位发生了变化;在新的形势下,许多职校的语文教师甚至感到无所适从。

有鉴于此,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来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来适应我们的教学。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真正有实际意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才能走出一条新路,真正与社会、与学生专业成长相适应。

职业中学培养的是技能型的人才,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前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需要调整。需要从“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敏感,用富于生命的语文去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过渡到“培养学生会说中国话”;需要把“思维训练与情感的有机结合”转换到“训练学生能听懂中国话”;需要将“教师变教材的思想为自己的思想并将其转化为人格和理念”调整为“培养学生能读懂文章”,由“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向“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向发展。可见,要在以前强调语文的文学性、人文性的同时,要更突显其工具性。这变化是职校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

那么技能型人才需要具备怎样的语文知识、语文水平,这需要语文教师深思,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二、大胆整合取舍教材

目前,我们已做出大胆的尝试,对统编的教材进得整合,将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压缩在一年之内完成。这种做法是否科学,我想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不过,目下,语文课堂尤其是职校语文课堂的“少慢差费”却是不争的事实。试想:一群在中考中就已“失利”的学生,本来文化课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就是件头疼的事,如果进入职校后,语文学习于他们而言仍是要求过高,学生就会拒绝接受,整节语文课对学生来说无疑是无意义的;假如教师提供的是十个信息,我想其中如果有一两个信息对学生有吸引力,那就算是不错的了。

如果课堂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教学才能收到成效。职校的学生毕业后就要走向社会,面临就业。对他们而言,如何获得择业就业的能力是关键所在。这也是职校教师所应该直接关注的迫切的问题。大胆革新教材,在一年级完成省编教材教学后,将职校学生第二年的语文学习与其专业结合起来,这应该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比如,旅游专业,语文教学侧重于其口语训练以及游记类文章的写作;财经类专业开设财经应用文、办公室常用应用文体的写作等等。当然,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思考,这些革新是否符合学生的求知需求;我们教给学生的东西,学生对此是否能够吸收?

如此,教师能够有更多的自主权,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实现自主课堂。我想:如果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也许会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参与。

三、评价方式方式趋向多元化。

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为主,通过有效的课堂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同。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发自内心赞许的目光,经常听到教师对学生由衷的赞美之辞。对职校学生经常报以赞许的评价,会在无形中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目前,职校的语文教学评价开始改变过去评价形式和手段单一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语文成绩的评价,除了以试卷考试评价之外,还将学生的口语表达、书写能力、合作探究等纳入评价体系,从而使职校的语文教学评价方式趋向多元化。

大班额的教学条件下,不可能做到人人获得表现机会,而谁来答题,谁获奖励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仅以此作为评价的依据势必因机会的不均造成部分学生的遗憾心理,从而产生对评价结果的不够信任;评价的随意性、目标不确定性。个别教师在课堂上对评价的内容不够明晰,因此在评价上表现为带有很强随意性或模糊性。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可以更全面更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中职校语文课改 篇2

“二期课改”高一数学教材跟以往的传统教材相比, 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有的是属于体制方面的, 有的是属于思想方面的, 但是, 它们都体现了新时代数学教学的指向以及新的社会发展对高中数学教学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内容章节的变化

这是最直接的改变。以往的高一数学教材主要分为集合、不等式、函数和复数几个部分, 其中不等式、函数和复数是学习的难点, 也是高考的重点。新的数学教材则改成了集合、不等式、函数、数列、数学归纳法几章, 把复数挪到了高二甚至更后, 把数列从高二拿到了高一进行学习。这样的编排反映了编著者对高中数学体系的一种新看法, 可能他们的想法是把实数部分的教学放在一起, 等实数部分知识全部学完之后, 再学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和复数。这样的体系优点是版块分明, 层层递进, 但是也有其值得商榷的地方, 比如难点和重点太过于集中, 学生难以接受。在综合高中, 这样的问题体现得更明显。现在的高一数学内容, 几乎把高考范围的70%都包含在内了, 像函数、不等式这样的章节, 一向是高考出题大户, 再加上数列和集合, 综合性太强, 经常是一下子集中出现好几个难点问题, 不仅学生理解起来费劲, 就算是老师也觉得应接不暇。

综合高中的学生基础相对其他中学来说, 基础本就薄弱, 每节课接受一到两个要点问题, 还是可以应付, 但是也要反复训练, 现在同时要接触这么多的复杂问题, 难免有些手忙脚乱。同时问题还在于课时不够, 对于以前的高一教材编排来说, 没有集中这么多内容, 所以一个星期六节课的时间还是足以应付的。但是现在内容增加了, 课时却没有变化, 让师生都有点捉襟见肘的感觉。当然, 这些问题可能是新的教学体系出现后都会面临的问题, 针对这些困难, 作为老师, 笔者们想了很多办法。比如上课在课本例题之外, 进行适当拓展, 努力在日常教学中, 对应该掌握的难点重点进行条理性的归纳, 投入更多精力帮助学生整理思路等。

2 “二期课改”更重视实用性和创造性, 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结合, 努力使高中数学脱离以前死板的框架, 呈现一种开放性的体系

这些特点反映在每个新章节开始之前, 课本都会用一段话介绍本章内容的由来和主要内容, 以及学习了本节内容之后在生活中能够怎样应用。这段话目的性强, 也经常说得生动有趣, 对提高学生的兴趣大有帮助。笔者每次上课都要把这段话着重朗读, 学生也形成了这样的习惯。另外, 新教材在选择例题的时候, 也更注重与实践的结合。比如, 在高一教材中, 就先后使用了测量某建筑物的高度, 足球射门, 房屋贷款, 上海出租车计价等作为课本例题或者习题。

综合高中的学生, 学习基础差, 但是一般兴趣广泛, 这样的新式数学教材, 能够经常出奇制胜的引起他们的注意。比如, 笔者发现他们在研究出租车价格和房屋贷款时, 就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针对他们这个特点, 在讲到三角函数问题时, 笔者用多媒体课件专门讲了一堂应用题课, 分别计算了东方明珠塔、新锦江饭店、金贸大厦的高度, 计算了龙华寺和龙华塔之间的距离, 学生劲头十足, 学得十分带劲。

3 新教材更注重锻炼学生的创造性, 和知识拓展联系的能力, 表现在课本内容的详略处理和课后习题的难易程度上

翻开这本新的数学课本, 读者会发现课本正文讲的内容是比较简略的, 很多传统课本用粗体凸显的要点, 在这本新教材里并没有特别强调, 所以, 笔者在上课时, 经常补充很多的推论及技巧, 用以充实课本内容的不足, 达到高考的要求。而课后的习题中, 却时时出现一些难题, 所要用到的技巧是书上根本没有提到过的。所以, 这就对学生的自学能力, 拓展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把书上讲到的内容全部掌握, 而且还要花时间整理老师的笔记, 看课外辅导资料等。在处理学生的这些困难时, 笔者想出一个办法, 就是改变布置作业的方式。以前都是一节上完, 马上布置书本正文后的习题, 现在笔者有两种方式, 笔者把它们称为“前瞻式”和“后移式”。“前瞻式”意思就是说, 在学完一小节后, 笔者从别的参考书上或者自己编写一些既能巩固本次所学, 又能对后面未学的内容起到预习作用的题目。“后移式”就是说把一些正文后面的题目暂时不布置, 等再往后学了几个章节以后, 学生对当日所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再作布置。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总之, “二期课改”是教育部门久经酝酿的一个动作, 它反映了中学数学教育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 也更新了广大数学教师的思想, 使其能以更开放、更灵活的姿态出现在数学教学实践之中。但是, 改革伊始, 总会产生或多或少的问题, 在综合高中领域, 笔者认为这样的矛盾主要体现在: (1) 课本要求和高考要求之间的矛盾; (2) 内容安排与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矛盾; (3) 课本体系与师生思维方式之间的矛盾;等。

针对这些问题和矛盾, 作为综合高中数学教师, 应该更积极的探索数学“二期课改”的精神和要求, 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节奏跟上课改的步伐, 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

参考文献

[1]杨四耕.基于常识与理性的判断—上海二期课改观察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 2005 (10) :10-13.

[2]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委员会.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上海市中小学“二期课改”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1 (3) :59-65.

中职校语文课改 篇3

关键词:德育教育;课改;课程设置;教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C712 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7-4244(2010)06-0136-03

德育课课堂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的本质和方向。德育课程教学内容在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法律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进德育课课程改革,增强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感和吸引力,对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德育课改方案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

1993年、2001年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进行过两轮重大改革。在此之前,中等职业学校没有自己完整的德育课课程体系,1993年第一轮课改,我校根据学制、招生对象、专业类别设置了九门德育课程,这次改革构建了既有别于普通高校,又有别于普通中学的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程体系。

第二轮德育课改始于2001年,这一课程改革把“政治课”改称为“德育课”,职业指导列为必修内容,必修课程从原来的9门精简为“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哲学基知识”、“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4门。将“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更名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拓展了课程内涵,突出德育育人的特点。设置“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充实了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创新精神的教育内容,注意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2008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这标志着第三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进入实施阶段。

这次课改德育课的“性质和定位”基本没变。德育课“主要任务”的核心内容没变,规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课程设置,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构成,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4门课,选修课明确开设“心理健康”,同时要求根据国家形势发展进行事政策教育,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学习、顶岗实习,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廉洁教育、安全教育等。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自2009年秋季入学的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新生开始执行。

对于必修课的教学安排和要求,各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各门课程的教学时数。选修课的教学时间,一般不少于64学时。其他选修课程由各地根据实际况开设,报教育部审批后由地方组织实施。

德育课改新方案有以下三方面的显著特点:

一是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时代感更强,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4门必修内容之中。

二是进一步体现了“三贴近”的原则,针对性更强,即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教学目标由“认知、运用”二维目标变为“认知、情感态度观念、运用”三维目标,增加“情感态度观念”。

三是进一步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实效性更强,单独设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保留了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方面的内容,设置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将“心理健康”纳入了德育课程体系。

二、中职校德育课程教学课程设置情况

及教学课时安排

2009年秋季之前,根据大多中职校实际情况德育课课程的开课情况是:一年级新生第一学期进行《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学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的教育;二年级学生第一学期进行《经济与政治》、《哲学基础知识》的教育;第二学期进行《职业指导与职业道德》的教育。其中《职业指导与职业道德》课程使用我校教师和其他兄弟学校合编的由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校本教材,其他课程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学生在校学习的两年时间内,有些专业科在教学安排中保证四个学期每学期36课时的德育授课时间,有些专业科只安排了一年的授课时间。2009年秋季之后,大多中职校认真组织制定德育课改新方案实施规划,停止使用校本教材和旧教材,统一使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除库存的《职业生涯规划》外),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实施教学安排,确保德育课改新方案如期全面实施,确保教学目标任务实现。

关于选修课中的时事政策教育和其它内容的教育我们是贯穿在德育必修课课程教学中完成,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抗震救灾精神、奥林匹克精神、国情教育及行预防艾滋病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廉洁教育、安全教育等。例如在《经济政治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环境教育、廉洁教育等时事政策的学习和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进行抗震救灾精神、预防艾滋病的教育、在《职业指导和职业道德》课程中进行奥林匹克精神、国情教育等内容的教育。在授课期间,如果发现问题特别严重的学生,及时向专业科和心理咨询室老师反映,共同实施教育。

根据各专业科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课程,合理安排授课时间,例如财贸科因为专业课上《政治经济学》,就把《政治与经济》课程改为《财经职业道德》。这种调整既符合国家教育部对学生德育必修课内容的要求,也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从学生成人、成才的要求出发,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探讨和改进德育课教学方法,提高

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目前中职校的学生多为中考的失利者,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相对缺乏。受传统观念影响,进入职业学校是他们无奈的选择,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人生没有目标和进取心。他们背负着来自家庭、社会鄙薄职业教育的精神压力,部分学生法纪意识比较淡薄,遇事容易冲动,与人沟通能力和情绪自控能力差等问题。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将更早步入社会,对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影响更为直接,中职学生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劳动大军的素质。因此,探讨和改进德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估,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势在必行。

经过几年的探讨和经验积累,目前中职校德育课教师课堂教学授课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1.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以往的单纯老师的“知识”传授转向“小故事大道理”“案例分析点评”“情景设置表演”等案例教学和情景教学;

2.从教师“灌输”转向双方“对话、讨论、互换角色”,突出了教学的实践性特点;

3.从知识接受转向心灵“感悟”生活“践行”,从学生“受爱”转向师生“创爱”的共识授课方式,把课堂教学和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增强德育课吸引力。同时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观摩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带学生参加就业招聘会,同组教师互相听课、互相评课,集体研究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活动,取长补短,择优选择,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加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提高教学实效性。改变了以往教师授课条块分割,各司其职的教学情况。

德育课评价标准要坚持知、情、意、行相统一,即不仅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要对学生培养情感,端正态度,树立观念,提高能力,学以致用。为此对德育课成绩的评定,德育组老师采用多种方式综合进行评定:课堂纪律要求占一定比例,让学生学会控制情绪,严格自律,养成遵纪守时的良好习惯;加大课堂提问的分数评定,让学生对知识边学边消化,并积极发言,参与课堂活动,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引导和纠正。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课后作业的布置尽量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动态,例如心理健康的测试、法律案例的收集、采访课任老师,给家长写信等等,让学生课后养成看书看报收集材料的习惯,学会走进老师和家长,倾听他们的心声,建立良好的师生同学关系和亲子关系。同时减轻书面知识的考核,侧重能力的培养,使德育内容从课堂授课真正进入学生的头脑。保证每位教师的授课材料和考核试卷做到资源共享,同一门课程制定统一的教学评估体系。

按照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规定,从2009-2010学年开始,德育课程将进行相关的改革,重点是提高德育课质量。德育课程改革将注重加强与其他教育的纵向和横向衔接,努力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完成职业教育的德育目标,我们全体德育工作者将认真学习,不断探索,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目前德育课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应打破单纯的课堂灌输、报告宣传的模式,积极采取各种现代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德育功能,采取“开放式”的教育方法,加大德育的信息注入量,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其正确区分、辨别、选择和吸收多种社会信息的能力;树立“人人有责” 全方位德育理念,把德育教育同其他学科教学结合起来,让德育渗透到学校管理、服务工作的各个领域,通过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全方位、多渠道开展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中职校语文课改 篇4

课程改革给了教师们一个审视自己教学行为的平台,大家积极学习课改精神,纷纷使用自己学到的先进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老师们在教学中的“不当”教学行为反而使语文教学走上了另一个极端,使个别教师产生“还不如不进行课改”的感慨。我校坚持走课程改革之路,对教师的成长进行了全程跟踪,对他们的教学行为进行及时总结,得出语文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点,简单总结如下:

一、莫忘记让学生用手去感受生活

1、培养“能说会道”的辩论家时,莫忘记让学生会写。

新课改后的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学生津津有味的讲解,滔滔不绝的议论,口若悬河的演说。看着孩子们在自由、平等的对话氛围中畅所欲言,我们不禁为课改所收获的果实欣慰。但是,语文老师们都发现,孩子们会说了,不会写了。有一次,我引导学生学习《石灰吟》一诗,大家用精彩的语言阐述了自己对这首古诗内容、意境的理解。当我让学生抄写古诗时,却发现正确率极低。且不说字体的端正与否,一首只有28个字的古诗里,学生竟抄写错了四、五个字!这样的错误是令人吃惊的。学生学会了语言,却抛弃了文字;开动了脑筋,却忘记了用心;长时间地口头承诺,忘记了把理想付诸行动。

因此,在课改中,我们语文教师要常常反问自己:我的学生写字是否正确?是否工整?是否端正?是否抛弃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文字?

2、朗读教学的同时,莫忘记让学生用手架起沟通文本的桥梁。

曾在一次公开课上听一位教师讲《厄运中的海伦》,教师的引导非常精彩,学生读得也深得其中味。但学生毕竟是耳聪目明的健康人,他们再有感情的朗读也体会不出既聋又盲的海伦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如果让我来讲授这节课,我会引导学生做一个简单的活动:模拟海伦的生活现状:两名同学合作,一个人模仿海伦,闭上眼睛,用手指摸着同伴的嘴;另一个人则慢慢地“说”出自己所要表达的词句(当然是只张嘴不发声),“海伦”由触摸感觉同伴在“说”什么。结果,词语大家还能感觉对两三个,试验到短句子时已经难住许多同学了,更别说长句子了。至此,学生已经感受到海伦学习的艰辛,更对她掌握了五国语言、出书立传的事迹非常敬佩。“百闻不如一见”,我想加上一句:百看不如一做。“动手”,架起一座通向文本内涵的桥梁。

二、莫忘记关注全体学生

现代企业管理中有一种很重要的理念--木桶原理,即一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组成,这个木桶的容积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简单的说就是一个集体的成功往往取决于集体中的弱势人物。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更要关注到全体学生,珍视每一块“木板”的存在与个性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常常让学生配合表演课本剧。有位教师在教学《穷人》时,设计了由一名女同学扮演桑娜,表现她收养邻居西蒙的儿子后怕丈夫责怪的忐忑不安的心情。该女生表演得非常精彩,听课教师很受感染,但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有40名同学的班级中却有近一半学生没有认真观看,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怎样处理这种矛盾呢?首先,教师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其次,在个别学生表演课本剧时,可以用语言、手势等引导其他同学欣赏,或者让观看表演的学生带着“任务”(如:一个问题)去欣赏;最后,教师还可以将表演课本剧的“队伍”尽量扩大,比如两三名学生在台上表演,其他同学则可以作“配音师”、“配乐师”,尽可能实现全班学生的互动。于永正老师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中安排学生表演课本剧时,便将学生分为“演员”和“导演”两部分,“演员”演,“导演”负责审察。

在另一个课堂里,老师正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爬山虎的脚》。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将喜欢爬山虎叶子的同学分为“叶组”,将喜欢爬山虎脚的同学分为“脚组”,各自展开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相信大多数语文教师都使用过。如果这种学习方式没有在学生已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使用时是很容易出现“偏科”情况的,特别是在小组汇报时,各组学生只顾介绍自己的发现,而忘了倾听外组的发言。此时,教师可以在提醒没有汇报任务的小组:“找找他们发言中的错误。”“看看自己有没有新发现?”“听了他们的发言,你还有什么问题?” 语文教学要从整体出发,经系统学习后,再回到整体。而不能过于顺从学生的主观意愿,而将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

三、莫忘记谈感受时立足于一定基础

谈感受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发展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且让我们走进这个语文课堂,教师正在引导学习《鹿和狼的故事》,指名同学朗读本课后,教师即发问:“同学们,听了这鹿和狼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有几名同学发言,但尽数“雷同”,而且都是由“要保护森林,保护动物,保护生态平衡”几个词语组成的。这种情况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深入到文本中去,教师就“急于求成”了。这时的感受是肤浅的。由此可见,感受应当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反复阅读和深刻领会上。除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外,教师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背景资料或有文章主题有关的信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倾听别人的意见之后再谈谈感受,使自己的见解更独到、更精辟、更有价值。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深入理解的学习基础使学生说出了以下话语:“童话给人们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使人们对狼产生了偏见。”“人类像蝗虫一样改变着自己喜欢的环境,使凯巴伯森林像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一样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四、莫忘记教师的示范、主导作用

课改提倡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则处于主导地位。在一些课堂上,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的教师的主导地位,冷落了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似乎只要教师“一讲”,就立刻回到了应试教育上。

语文课堂上,教师正指导学生朗读《鸟的天堂》中的一句话:“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得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可惜的是,学生怎么也读不出那个“味儿”来,教师就不厌其烦地提示:“哪个词应该重读?”“能不能把大榕树读得更有生命力一些。”效果不尽如人意。其实,在反复引导的几分钟里,老师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朗读告诉学习大榕树的生命力有多么旺盛。

五、莫忘记发自内心的真诚表扬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想用这句话来形容教师对学生真诚的赞扬。

曾听人说过一个几近笑话的事情,一位语文教师在公开课课堂上为激励学生踊跃回答问题,便“号召”大家边鼓掌边对回答问题的学生喊:“嗨、嗨、嗨,你真棒!”短短的一堂课“喊口号”竟达二十多次。也就是说,平均2分钟就“集体称赞”一次。听课教师厌烦,学生也感受不到被赞美的喜悦。教师对学生的赞扬应自心底发生,不一定要假惺惺的夸些无所谓的话语:“你真棒!”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温暖的微笑,都会把饱含爱的赞美传递给学生。一切如春风化雨,尽在不知不觉中传送……

课改不是作秀场,不是表演台,而是教师与学生与文本与生活的真情沟通。语文教师只要时时以学生为主,事事从为了学生的成长出发,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邮箱: sbxxmhx@yahoo.com.cn

浅谈在新课改中语文的情感教学 篇5

一、对“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一新理念的理解

汉语言文字特别具有灵性。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以形表义、形神兼备。以汉字为载体的汉语,重意会不重规则,没有分词连写,少有性、数、格的区别,语言凝练但意蕴丰厚,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由于汉语言文字的形象性、隐喻性、意会性和模糊性,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尤其要重视整体感悟。

学生学习母语主要靠语感。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口语语感做基础,有熟悉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为条件,身处母语环境、心受母语儒染,大量的、成套的母语图式早已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结构。因此,学习母语不必从系统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入手,而应重视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

从语感类别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培养形象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情味感的教学策略、培养意蕴感的教学策略等。培养形象感,要注意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倡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象,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培养情味感,一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二要努力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发挥教师自身的情感传导作用;三要引导学生在对课文的分析和朗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意蕴感,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从语感生成的角度看,语感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反复诵读、比较品评、潜心涵咏、切己体察、展开想象等。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这与语感的直接感悟是完全一致的。比较品评,是课堂语感教学的有效策略,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培养语感。潜心涵咏,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研读策略,面对语言文字,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味,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切己体察,就是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触摸作者的心灵。语言文字符号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还可通过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这样获得的语感才是丰富深切的。

二、在实践中如何去落实“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一新理念。语感是通过学生反复不断的感觉实践而产生的。作为教师,必须创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

1、创设情景

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

如:《草原》一课的教学,教师在课始用大屏幕出示草原的美丽景色,再配上音乐,简述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情景,奠定了课堂的基调。

2、引导想象

想象是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或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水平在思维上发散延伸,使其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如:《丰碑》中有这样一段话:“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丰碑”是什么?为何说雪覆盖下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这里的“丰碑”是指什么?通过想象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感悟到军需处长的伟大。

3、释义悟情 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也是一种讲究吐字、表情达意的艺术,所以培养语感就必须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其中最基本的是对文章中词句的理解。

一些词语比较生辟,又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可用直观演示的形式来释义。《五彩池》中有“折射”一词,教师直接打开投影仪,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天花板上,再把一枚三棱镜放到投影仪上,光线发生了变化,告诉学生这就叫“折射”。

一些词语拟人化程度很强,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以理解。

一些词语的运用精当、准确、具体,但学生体会起来也会有难度,可用删换比较或填空的形式进行理解。如讲《锡林郭勒大草原》中描写湖水的句子“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象神话故事中的宝镜一样”与“草滩上,有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光芒”加以比较,为学生感受草原的美景、读出美感打下基础。

4、巧加提示

适时适当的提示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记事、写人的文章时对话内容较多,对于人物语言及其内心世界的把握是个难点。如:《马背上的小红军》里,小鬼说:“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由于学生对人物内心很难揣摩,所以朗读起来比较平淡。老师巧妙地加上提示语“小鬼不假思索地说”或“小鬼毫不犹豫地说”,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小鬼是装出来满不在乎的样子。学生朗读的语调也由原来的理直气壮变得没有了底气。教师的巧妙提示,使培养学生语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句式练习

句式练习具有培养语感和进行语言训练的双重功效。《海滨小城》一课,重点是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描写海滨部分主要是通过色彩美来表现景色美的,如课文第一自然段写道:“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天交接的水平线上,(棕色)的机帆船,(银白色)的海鸥,还有和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填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多彩的画面,从而感悟到海滨的美多在色彩,同时完成了词语的积累。

中职校语文课改 篇6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气氛

一、课堂教学开始时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但能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如果是借班上课,可以和学生课前谈话,如问学生“你贵姓”“老师想和你做朋友”“你吃过饭了吗?”等一些轻松活泼的话题,这样便能在极短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新授课作情感铺垫。

二、教师充满殷切期待的提问方式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之一。如果我们总是用命令式的语气进行生硬的提问(如“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么?”),或对学生的提问作出生硬、相暴的回答(如:“不,你错了,正确的答案究竟是什么?”),教师就显得缺乏亲和力,学生在情感上就会与教师拉开距离,表现出一味地从众与退缩的状态,他们多半会以模式化或机械化的方式来服从与迎合教师的“指令”或“命令”。在这种课堂氛围下,交际能力、语文素养是无法形成的,更不用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了。因此,教师提出问题时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待。比如:“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理解的?你有什么看法?”其声调表情都要像日常问话,而不应是审问。学生回答时,教师可适时运用鼓励性语言(如,“你的回答很漂亮。”“你的答案很有启发性。”)或适时地插话,进行圆场和启发。另外,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或坐或站,教师大可不必统一要求,一切以能让学生放松心情、消除紧张感为好。

三、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亲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扼杀了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设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

四、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黄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景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黄山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学习兴趣。

五、创设悬念,活跃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唯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

六、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应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从实际操作层面来讲,要求学生所做的看、听、说、读、背等软性作业因其检查难度大,学生也因其“软”而“欺软”。理想的做法是:引导他们自觉而有兴趣盎然地去听、说、读;可以通过自由组合、自由改编所学并上台表演来鼓励学生主动交际、交流;通过让学生复述课文来使他们灵活运用课本中出现的语言点并培养语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作者单位 甘肃省陇西县通安小学)

中职校快乐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篇7

1. 根据教材特点挖掘内在的快乐因素

中职语文教材内容丰富, 诗歌、散文、小说、戏剧题材多样, 也有人物、山水、风景等描写, 学语文应让人看到的是油画一样的绚丽, 闻到的是咖啡的浓香, 感觉到春雨般的滋润。教师应让学生全方位接纳和品味语文魅力, 使学生在语文课堂里快乐遨游。如:在上《荷塘月色》一课, 我用多媒体展示月下荷塘的景象, 我问学生月下荷塘景色美不美?有什么感受?学生只能一般回答, 那我们现在看看高手是怎样描写的, 大家兴趣盎然, 看朱老先生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 并叫学生找出你认为最佳的描写句子, 学生很愉快地接受, 稍后提问, 学生答出: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 像闪电一般;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等句子。

2. 根据学生思维特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中职生的非智力因素一般不是很好, 如注意力分配不均、耐力不持久, 他们的逻辑思维仍需大量感性经验支持, 在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因此教师应根据他们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1) 抽象问题具体化快乐教学就是把抽象的问题转化直观形象的具体问题, 使学生感受易学, 并对这一转化过程感兴趣。所以我几乎每节课都利用教具, 使用多媒体, 如:《我的空中楼阁》一文, 谁也没见过空中楼阁, 无法感知这一抽象事物, 我用投影仪打出文字:本质上, 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 却像鸟一样, 碟一样, 憩于枝头, 轻灵而自由!山上有了小屋, 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 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燕, 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 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 一点情调。

(2) 枯燥问题趣味化把语文教学中的枯燥的问题转化为趣味问题是快乐教学的重中之重。如课文中许多词语, 不仅要求学生正确书写、读, 还要懂得其意, 如果老师叫学生把课文的词语和解释每个抄写十几遍, 学生非常厌倦, 我就把这类枯燥的问题变成学生平时喜欢玩的游戏, 就把教材中的词语变成词语连连看, 词语找茬, 词语放大镜等翻转视频教学, 发送到学生的手机和qq上, 规定得分高的平时成绩加分, 及格的同学不用抄写词语, 不及格的要抄, 很快六册语文书的词语 (约680个) 就基本搞定。如“按部就班, 阆苑, 下载”不会写成“步, liǎng和zǎi”了。

(3) 题型少且多样化语文教材每篇课文后的习题形式上比较单调, 在快乐教学上教师应对习题和作业下功夫, 可适当增加题型, 如趣味题, 表演, 演示题等。如:学习曹禺的话剧《雷雨》一文时, 课后的作业是:学生课后品读话剧, 体味主人翁周朴园和鲁侍萍三十年前相遇认识和现在的人物心理变化。这样一道题对于中职生来说是不适合的, 因为中职生课后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 他们一般课后很少看书, 就更难课后品读话剧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在课上专门用表格的形式用幻灯显示出, 三十年的周、鲁相遇认识和现在的对比, 从说的话、心理、动作、人物表情变化分析, 分析完毕后, 请几组学生来表演, 其他学生当评委, 学生很乐意大家踊跃参与。让学生表演就是迎合学生好动, 好追求新事物, 学生学的乐在其中。

3. 依据教学规律创设适度的教学氛围

在语文快乐教学中, 教师既要重视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 又要重视以自身积极的情绪激励学生乐学的情感, 调动他们学习的自觉性, 让学生在老师教学的过程中激活思维, 积极地会学, 学会。在会学和学会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从成功中建立信心。

(1) 创设动态的教学过程, 满足学生好动的乐趣。语文教材中许多知识原本需要动态处理, 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 教材只能用静止的文字方式呈现, 虽然有些知识配有插图, 但仍处于抽象的半静止状态, 所以要取得效果, 老师必须结合自己的语言和相关辅助资料, 如图片, 实物等进行讲授, 尽量把静止的知识变成动态的教学过程, 学生从中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 设置互动的教学环节, 满足学生爱玩的欲望。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 学生是主体, 在教学中增加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游戏, 竞猜、操作、小组比赛等互动活动, 可以满足学生爱玩的需要, 同事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玩的过程掌握知识,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的认字辨错, 词语猜谜, 根据描述画图、写概念等。都是学生感到好玩有趣有益于语文学习的教学形式。

(3) 运用新奇的教学方法, 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以新颖和奇特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 能有效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使学生在新奇的刺激下萌发快乐思维的情趣, 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还能感受知识奥妙的乐趣。例如, 利用多媒体把静态知识进行动态化的处理, 学生就会感到乐趣盎然, 变幻教法, 能出奇制胜, 从而达到为快乐课堂提供语文教学服务的宗旨。

让中职校语文课活起来 篇8

基于大部分中职生语文基础较差,语文学习兴趣较低,语文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现状,怎样才能让中职语文课“活”起来呢?笔者在十多年的中职校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不懈探索,现在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例谈一谈。浅见所及,权作引玉之砖。

巧设“凤头” 营造求知氛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中职语文课的开场若能像“凤头”一样,亮丽多彩,就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学生渐渐诱入“愤悱”境地。若能善于捕捉住学生中的热门话题,效果更佳。我在执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是这样导入的:

上课伊始,我先播放了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水浒》的主题歌——《好汉歌》。那雄浑的旋律,激昂的歌声,把同学们带到官逼民反、风风火火的电视情节中。

我问:“课前大家已预习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哪位同学能用《好汉歌》中的一句歌词来表述一下鲁达这个人物?”

众生答:“路见不平一声吼啊,该出手时就出手啊!”

我说:“对!‘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鲁达性格中最根本的一点。今天,我们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下面请大家速读课文,看作者施耐庵是怎样把鲁达这一人物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的。”

上面的课堂导入,抓住了学生心理,犹如一石激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课堂上很快形成了问题探究的氛围,学生一下子就进入到预设的教学活动轨道。

发掘“疑点” 迸射思维火花

中职语文课上,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疑点”,组织学生争鸣,形成有价值的课堂冲突,让学生的思维迸射出创造的火花。

教学《孔雀东南飞》时,笔者向学生提出“刘兰芝为什么被休”这一问题。学生争相回答,各抒己见。有的说兰芝无后,有的说仲卿软弱,有的说焦母心理变态等等。尽管学生的看法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但这种争议对开阔思路、强化学习的内驱力,实现知识的迁移却大有裨益。语文课堂上,教师若能选准“疑点”并加以发掘,定能激发学生思辩的兴趣,从而使课堂教学进入高潮。

妙用“间歇” 呈现艺术境界

中职语文课教学可以说是一门“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间歇”,就会出现白居易笔下那种琵琶声停时,“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情境。这里的“间歇”并不是一般的时间概念,它是一种艺术境界,是一个高潮中或高潮之后的短暂停顿,是学生产生的联想和创造的时空,更是高潮的延伸。

笔者在教学《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第四部分时,先分析该部分表达了鲁迅先生对烈士担心、关切和惦念的心情,紧接着饱含感情地诵读:“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否?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原来如此!……”随着低沉地诵读,笔者的感情越来越炽烈,尤其是“原来如此”四个字,语调更为平缓、低沉。笔者的情绪感染了学生,以至读完后,课堂上静悄悄的。这时,笔者没有立刻往下讲,而是留下“间歇”让学生体味。这一“间歇”,把教师的“情”同学生的“感”和课文的“意”融合在一起,化为一个令人难忘的瞬间,使学生的理解和感受获得升华,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当然,上“活”中职校语文课的路径还有很多,而且上“活”中职校语文课应该是长期修炼的结果,绝非朝夕之功。这就要求中职校的语文教师要“目中有人”,把学生看成“活”的教学对象;要“言之有物”,把“语文”看成是“活”的学习对象,把语文教学同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如此,也唯有如此,语文课才能真正“活”起来!

上一篇:玫瑰折纸步骤教程下一篇:可乐,酱油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