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观后感

2024-06-18

“人间失格”观后感(通用13篇)

“人间失格”观后感 篇1

早早看完了《人间失格》。做为读者,被开了上帝视角,对于主人公叶藏,看的过程中一直在怒其不争。

出生好、惹人喜欢、聪明,你看,这些都是人人想要的,他出生就拥有,怎么就把自己的人生过成了这样了?他的童年,都在看着别人眼色过的,在心里计较在着怎样才能惹人喜欢,怎样才能看着乖巧。后来,他不管不顾,随着自己的想法过了一生。要说他这一生过的好嘛?不好,或者说,这一生过得很丑吧。把人性里的丑都表现出来了,可是,这不正是活出了他自己吗?我们总是活的很假装,努力想变成人们所向往的模样,可是向往的模样是真的我们吗?好像并不是,我们总是宣扬自己的善良,自己的无私,自己的伟大,可是阴暗的呢?我们并不愿意承认,承认我们嫉妒、我们自私、我们懒散、我们贪心。

太宰治在书里写到“我对人们的恐惧,在心底与日俱增蠢蠢欲动着,但在现实里,演技却日渐成长。”这是他的成长,也是每一个人的成长。由孩童时的无忧无虑,到成年后的左右顾虑,好像生活少了点真实,我们总能笑,却不是因为快乐,因为演技,我们需要演戏,我们不敢展现恐惧,总是要在惶惶不安中扮演着冷静,可又多少人曾躲在自己的天地里悄无声息地哭泣。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戴上面具,开始学会演戏,终究逃不了变成这世俗中的一员。我不愿意变成太宰治,一步步看穿自己,一步步走向地狱。我宁愿戴着面具,扮演着自己,终究是一场莫名的荒唐。

《人间失格》里叶藏很荒唐,他荒唐在颓废、在贪婪、在懒惰、在贪心,这些都太丑了,尽管他落得这般田地,我也不会可怜他。他不懂得挣扎,一味看向深处,一直盯着深渊的人,深渊也在盯着你,他便是被深渊所吞噬的一员。人的强大在于,有自控力,即在诱惑面前,懂得舍取,一味看向人性,却忽略了人的自控力,最终只是放纵自己掉入这深渊。在书里看到自己,却又害怕是自己,我知道人的本质从来都带有灰暗色彩的,却又害怕自己被这灰暗吞噬。要说生活,多去触碰阳光吧。

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不会有悲痛来袭。――太宰治

人,是不会自我教授妙谛真言的`。我们所能看到的,不过是在岁月的增长中慢慢浮现在眼前的东西罢了。那么多的真知灼见,也不过是在生命的尽头才能拥有的领悟,这是太宰治的遗作,书的成功大概也是于生命尽头所留下的伤感,才真正能准确的表达我们普通生活中的悲悯吧。

太宰治是什么样的人,只有书能表达,可悲又可怜的是,他跌跌撞撞的这些年里,终究没有一个能让他真正倾诉的人。到头来回忆人生,也就留下一本书便匆匆离去了。这世间究竟可以消极到什么地步,我们并不知道。《人间失格》是个偷窥镜,让我们看看消极的人生里,自己这个角色究竟在想什么?

“人间失格”观后感 篇2

1、无赖派的产生

“无赖派”这一概念是二战后由日本作家太宰治提出的,他也是“无赖派”最主要的代表作家。《日本文学史·现代卷》对“无赖”做了如下解释:“‘无赖’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无赖、无用、无奈的释义之外,还有更深邃的延伸,含有反叛的意味。”“无赖派”作家们文风颓废、空虚堕落、离经叛道,通过消极的方式反抗战后的日本社会和政府。“跨文化心理学用资料证明,只有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才能最精准地解释人类行为。”[1]无赖派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刚刚过去的战争惨痛使得一部分人对生活和未来失去了信心和前进的勇气,他们精神空虚,甚至轻生弃世,于是便转向了官能刺激来寻求精神安慰。他们以越来越浓厚的危机感、幻灭感和虚无感来怀疑战后日本社会的稳定性,否定传统的价值观。在社会混乱动荡的同时,日本国民的思想意识体系也在一种崩溃中彷徨。”[2]

心理学家埃里克·霍姆伯格·埃里克森所创建的“自我心理学”的观点指出,“人都具有自我认同感,当社会发生动荡,动摇了人们生活的基础时,容易使人发生认同危机。剧烈的社会变迁、战争威胁、政治和社会权利更迭都会导致稳定的丧失、个人价值的改变和不确定的情绪出现。”彼时的日本,刚刚在二战中战败,经济崩溃、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生活设施被毁导致生活无法保障,人心涣散,处于崩溃的边缘。身处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怀抱着对社会的强烈不满,作家太宰治,开始用自己的笔来批判这个社会。

清代史学家赵翼诗云“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几千年来皆是如此,巨大的社会灾难往往催生出优秀的文学家和诗人。彼时的日本正处于因战败被美国接管,价值观混乱的当口,无赖派应时而生。通过描述颓废堕落的庶民生活来表达自己的反抗,进而追求思想解放是太宰治文学的一大特点。以太宰治为首的无赖派作家们,无论是在自己的作品中,还是在自己的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消极厌世,沉默抵抗的态度正是“自我心理学”观点的现实例证,他们的反抗貌似悄无声息,实则影响深远。因为他们的文字充满了很强的故事性,细致的描写触碰到了每一个脆弱灵魂的深处,读后让人动容,更让人深思生活的意义所在。

2、太宰治与无赖派以及《人间失格》、《斜阳》

作为“无赖派”领军人物,太宰治的代表作《人间失格》和《斜阳》把“无赖派”空虚堕落、消极反抗、离经叛道的文学特征表达得淋漓尽致。《人间失格》中满满地充斥着颓废,主人公叶藏与大地主家庭脱离关系后自甘于每况愈下的生活。一段短暂而甜蜜的婚姻生活曾一度唤起了叶藏对生活的向往与激情。然而正当他决定告别过去不羁的生活时,妻子被人强奸又让他陷入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中,再次消极堕落,最后被送至一处偏僻简陋的居所,困病交加,孤独落魄而终。

叶藏的性格及部分遭遇与太宰治本人的极其相似,同样出生大地主家庭,同样不被父母关注,同样与家庭脱离关系,同样数次打算自杀。《人间失格》因此被日本文坛看为是太宰治的自传。“弗洛伊德把文学艺术的创作和人的所有精神活动都归入了无意识领域,把无意识看成是这些活动的起源”[3]他认为文学是被压抑愿望的满足,文学幻想的“原动力是不能满足的愿望”[4]。作家把现实的愿望融入到作品中,把自己假托到主人公身上,主人公的一言一行,一思一想,无疑就是作者本人的行为和意识;围绕在主人公身边的人物,也就是作者身边人物的化身。

《斜阳》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斥着腐朽衰落的味道。《斜阳》里的上原和直治,以及《人间失格》的叶藏都是太宰治的分身。他堕落、阴郁,对社会充满强烈不满甚至仇恨,通过吸毒、遁世、酗酒等消极方式表达着自己的逆反。而《斜阳》的另一主人公和子却是太宰作品中少有的积极乐观的人物形象,和子与母亲相处的场景描写,充满着温情、静谧与柔和,散发着幽远的古典美光辉,给读者亲切柔美的意境。在《斜阳》发表的1947年,和子作为单身女性未婚生子是不被社会所接纳的,她的行为是对当时社会道德底线的挑战和破坏。和子这个人物的原型,是太宰治情人之一的太田静子,静子与和子一样,是通过弟弟介绍,读到对方的作品后产生倾慕,与本人见面后遂坠入爱河,并为情人生下了孩子。文章中一部分内容来源于太田静子的日记,坚强乐观的和子是太宰治心中的太田静子。此外,上原夫人这个从未正面露脸的人物,是直治一直爱慕的人。“我觉得她那可爱的态度,就是‘诚实’这个词所表现的本来道德……是不是可以叫‘高贵’?我可以断言,我母亲另当别论,我周围其他贵族人员中没有一个有那种毫无戒心的‘诚实’目光。”[5],作为太宰治分身的直治,他爱慕的人与太宰爱慕的人都是与“母亲”形象相近的,有着贵族气息的高雅女性,这也是太宰治自身心底贵族意识在作品中的投射。

《斜阳》以女性独白体的形式呈现,这样的写作方式让读者感同身受,更能进入主人公内心世界。《斜阳》是为了鼓励太田静子活下去而写的,和子的经历,甚至和子身边亲人的经历都与太田静子及其周围亲人的经历如出一辙。从这个出发点,作家把自我以及身边人物都映射到作品中,加入了自己的真实情感,是弗洛伊德“升华”说的实践者。

3、特别的女性独白体

太宰治的作品大多以女性作为主人公,作品中大量采用女性独白体。作品中太宰治对女性心理异常到位的揣摩,细腻深入的描写甚至会让许多不知情的读者产生错觉,认为这样的作品肯定是出自一位女性之手。女性心理特征的主要表现是寻求情感支持以及安全感,太宰治之所以对女性心理如此了解,是因为他从小就生活在女性包围之下,在作品中对女性心理的描写与刻画也可以看作是他自身心态的一种映射。被父母忽视的童年经历影响了太宰治一生,对生活的绝望以及对爱的渴求使他一生中策划了五起情死,并终于在最后一次得偿所愿。是怎样的经历让太宰治决心多次赴死?又是怎样的心态让他写出了备受推崇的《人间失格》和《斜阳》这样的作品呢?

二、太宰治性格形成浅析

1、文化背景及成长背景

“日本人的‘家’或‘家族制度’的概念意思是指被严格保护的家族关系。是全体社会成员和绝对忠诚的样板。在日本,‘撒娇’(amae)是指‘期待和依靠他人的爱抚’。这个词本来是描写孩子和父母,特别是和母亲的关系的。然而,它也可以用来描述两个成人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例如夫妻关系或主仆关系……肯定了相互性和互相依赖性。”[6]太宰治幼年时的“撒娇”即对家庭的期待和依赖因为缺乏父母陪伴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撑,这成为了太宰治成年之后背离家庭向外寻求依靠和期待的开始,也是他缺少心灵归宿的根源所在,导致其严重缺乏自我认同感。

“生活在日本社会中的日本人,普遍感受性高于主动性,“被动”作为民族性在其语言中也有相当的表现。基拉姆指出,日语中没有单一的词可译成代词‘I’或者‘YOU’,但至少有两个词表示‘我’。根据时间地点,每一个人称代词都有若干个词来表示。一个人是同社会地位更高的人说话,还是同地位平等的人说话,还是同地位偏低的人说话;说话人是男的还是女的;是在公共场合说话还是在私下交流;是写还是说;都要使用不同的第一人称代词。因此,身份不是私人的财产,而是与人际关系的网络紧紧连在一起。在某些情况下,人们甚至不用人称代词来表达……自我不去创造对象,反而是环境创造自我”[7]。日本哲学家道元也说过:“我没有证明物的存在,物却证明着我的存在。”所以日本人中的多数性格较为被动,这是由其文化背景长期影响的结果。太宰治作为其中的一员有着相同的感情、相似的性格和处世方式。甘愿承受着生活带来的各种苦痛,默默承受,消极抵抗,自甘堕落。与其说是自身性格的影响,不如说文化带给他的影响甚至比家庭带来的影响还要大。

2、从心理角度剖析成长背景

心理学家马斯诺把人的需要呈金字塔形排列出来,从下往上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上一层次的需要,是在满足了金字塔下一层需要的基础上才产生的,如果底层的需要一直没得到满足,就会造成缺失体验。在太宰治的成长过程中,“缺失体验”是异常强烈的。处在长子继承制的日本旧社会中,身为第六子的太宰自小就被父亲忽视,加之母亲体弱多病对太宰缺乏关心照顾,自我存在感很弱。弗洛伊德说过,成人的大多数兴趣与依恋,都是对幼儿期和儿童期的受挫欲望补偿。而且“弗洛伊德对创造性作家的艺术人格非常重视”[8],因为“作品中的人物和他们的言行举止,是作家内心精神活动的具体化”[9]太宰治在几乎自己所有的小说里,都在主人公身上投射出自己的影子,这样的主人公们,要么酗酒,要么吸毒,要么对生活失去希望,要么两性关系混乱。太宰治婴童期在家里的处境及遭遇造就了一个在自己眼中如此不堪的自己。他的心里有失望也有期许,扭曲的生活不可避免地让他产生出了扭曲的心理。

三、作品与真实的重叠

1、太宰治作品与弗洛伊德“升华”论

对充斥于心的各类情绪,比起在现实中嘟嘟哝哝惹人不满,作家最好的方式就是付诸笔头,在文中嬉笑怒骂非但不惹人反感却还能吸引到读者并引起共鸣,这就是弗洛伊德的“升华”论。弗洛伊德的学说解释了艺术人格中的“升华能力“像其他任何没有满足愿望的人一样,”艺术家“从现实转开,并把他的全部兴趣、全部本能冲动转移到他所希望的幻想生活的创造中去……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知道怎样苦心经营他的白日梦,是指失去那种刺人耳朵的个人音调,变得对旁人来说也是可供欣赏的”[10]“升华”能力在文学创作中的具体表现,就是“把内心的冲突塑造成外界的形象”[11]太宰治作品的女性独白体,以及作品中对女性心理以及生理感觉的熟悉,与其幼年时期生活的经历密切相关,他把这样的经历,以及对生活的不满、对社会的声讨融入到各个作品中的具体人物中,并且让人们敞开心扉接受他的各个侧面及内心最深处的想法,真正实现了自我的“升华”。“作家用自我观察的方法将他的‘自我’分裂成许多‘部分的自我’,结果就使他自己精神生活中冲突的思想在几个主角身上得到体现。”[12]这就不难解释为何太宰治作品中许多角色身上都有他自己的影子,他通过书中人物把自己想说的话毫无忌讳地大声说出来,也通过书中人物把自己想做的事无所顾忌地大干了一番。

2、缺乏自我认同感的直治与太宰治

《斜阳》中直治放荡的生活,是战后整个日本社会的缩影,消极堕落、失望散漫以及对前途的不安等等战后的怪现象在直治的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一直颓废不振的直治在给姐姐和子的遗书中写到自己为什么会自暴自弃时说:“我进了高中,首次和一位朋友交往,他是一颗茁壮而强韧的草,来自和成长于与我迥然不同的阶级。被其势头压倒的我为了不服输,用服用毒品变得半疯的办法进行了对抗。接着去当了兵,在那里也还是把吸鸦片作为生存的最后手段。我的这种心理,姐姐恐怕不能理解”[13]这样的内心剖析是年少时曾加入共产党的太宰治在看着没落贵族被无产阶级如杂草般强烈的生存意志和被所在阶级走上末路的恐慌感所压倒时表现出来的无奈。

在《斜阳》直治在遗书里说“人都是一样的”这句话出现了三次,充分表达了对于战后日本华族被取消后的“人人平等”这样的现实,直治即太宰治无法直视但又必须接受。太宰对于自己毫无认同感可言,对于即将没落的本阶级的认同感也在无产阶级的不断抨击下变得不堪一击。主人公直治的不振,正是缺乏自我认同感带来的,这也贯穿在了太宰治短暂的一生中。

《斜阳》里直治的痛苦,来源于与草根阶层的格格不入。他在临死也在呼喊着“我是贵族”,这样的痛苦即是太宰治的痛苦。贵族的身份但却是草根的境遇,直治和太宰都摇摆其间而无所适从,这是缺乏自我认同感的根本表现。自我认同感来源于婴儿时期的亲子关系,而青少年时期的太宰治参加了共产主义性质团体,在那里,他找到了与大地主家庭分清界限的理由,但是却在其后不久退出。参加是因为厌恶没有爱的家庭,想找到能反抗那个家庭的组织;退出是因为发现自己只是出于厌恶家庭而并不具备强烈的共产主义信念,自己所受的教育和生活理念与这样的组织也是格格不入的,反而加重了无法认识自己的问题。自我认同感的缺失困扰了太宰治的一生,其几乎所有失常的行为,都是基于这一点才发生的。因为缺乏自我认同时感到的混乱和失望被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称为“自我认同危机”,严重的“自我认同危机”让太宰治和《斜阳》里面的直治都走上了不归之路。

3、作家在作品中的自我表达

作家塑造人物,有自我的映射,也有自己内心欲求的幻化。缺失的安全感和爱,导致太宰治创作时更多的是采用“私小说”形式,宛如日记般对各种遭遇柔声细语地缓缓道来,这样的柔弱容易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潘多拉的盒子》与《斜阳》都取材于日记,前者更是直接以日记的形式呈现。弗洛伊德把作家的创作看成是“原欲”的驱使和升华,《人间失格》里叶藏这个人物与太宰治从出身、求学经历到婚姻生活都有着惊人的重合。在叶藏身上,比起未曾被满足的“原欲”的驱使,更多的是太宰治在现实中无从倾诉的自我表达,属于主观内心小说范畴。我们通过小说看到了一个极其自卑与极度自傲的太宰治,他以小丑扮相取悦周围人,却在心底蔑视着周围的一切。被这样的矛盾撕裂着的他对这个社会无所适从,不管是《人间失格》《斜阳》还是《维庸之妻》这些以女性为主人公的小说全都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伤,以及太宰治对自己的否定。

四、小结

太宰治的一生只有短短39年,代表作《人间失格》及《斜阳》是他宣泄内心的自画像,在这两部作品中作家的性格跃然纸上。可以说,太宰治的性格以软弱、自卑为主要特征,正因如此才会消极。性格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累积的结果,成长背景、遗传因素、环境影响等皆为其因,而性格则是心理成熟后的外在表达,拥有怎样的心理决定着将要采取怎样的行动。而引导太宰治走向死亡之路的是无时无刻都存在着的“多余人”感觉,这一感觉源自家庭关系。爱的缺失让太宰治终身被孤独感围绕,以致抛家弃子与情妇情死。太宰治是把自己分裂在了无数的文学形象中呈现出来。这些人物放荡不羁,在堕落中无法自拔,其根源是作家对生活的失望,对社会的反抗。以太宰治为代表的“无赖派”文学的产生源自对政府的失望,对战争的声讨,人民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动荡不安,只能消极懈怠应对,通过各种扭曲的行为释放心理压力,补偿自己所受的痛苦。太宰治及其风向标带领下的“无赖派”文学,以焦虑、自我压抑或自我否定的方式,以主观想象的形式满足人生重要的需求,这些特征是典型的神经质人格类型。弗洛伊德说过,“成人的大多数兴趣与依恋,都是对幼儿期和儿童期的受挫欲望补偿”。而所有心理疾病都与需求的落空有关。太宰治对生活的失望、在两性关系上的混乱以及数次的情死,与成长经历息息相关,与各种心理需求的不满足息息相关,更与自我调节失控相关。

从心理角度分析太宰治,只是作者看待太宰治的一个侧面,不敢以偏概全,对于喜爱太宰治的读者解读太宰治的一生来说更只犹如管中窥豹。只希望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太宰治,能另开一个理解太宰治的窗口,从多面了解这位英年早逝作家的内心世界。

摘要:太宰治是日本战后著名的作家,其开创的“无赖派”及其作品对后世影响巨大。作品以消极遁世为主题,作品问世后曾一度在青年读者中引发太宰治热,同时引发了自杀热潮,导致评论家批评他作品的负面影响。其创作心理,一直是读者热议的话题,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浅析其创作出发点及形成的根源所在。

关键词:“无赖派”,《人间失格》,《斜阳》,消极,心理角度,自我认同感,自我表达

注释

1[1][美]A.J.马尔塞拉R.G.撒普T.J.西勃罗夫斯基主编肖振远荣新海范学德李景林译1991年4月版《跨文化心理学》第17页.

2[2]《论“无赖派”与日本战后文学的转型》刘炳范CNKI论文.

3[3][7][9][11][12]《弗洛伊德心理学与西方文学》卡尔文.斯.霍尔等著包华富陈昭全杨莘燊编译第179页第183页第185页第186页第142页.

4[4]弗洛伊德《创作家与白日梦》见《二十世纪文学评论集》.

5[5]《斜阳》太宰治:王述坤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第335~336页.

6[6][7]《跨文化心理学》美A.J.马尔塞拉R.G.撒普T.J.西勃罗夫斯基主编肖振远荣新海范学德李景林译第99页第95页.

7[10]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第314页.

讨好与人间失格 篇3

做咨询后,越来越深地明白,讨好习惯的根源是我们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浓烈的被抛弃感,集体主义与儒家文化,或许只是这种集体无意识之树上所结的果子。

浓烈的被抛弃感产生的源头,首先是糟糕的母婴关系——我这样写绝非是想让妈妈们承担一切责任。没有被母爱点亮的孩子,不敢再求感觉上的链接或情感上的亲密,转成了求形式上的认可。

一位来访者,生命的底色是对母亲的怕。他的母亲并不严厉,他若做错什么,妈妈不会惩罚他。然而,他就是怕,他将母亲的每一句话都当做圣旨一样,如果有意无意违背了,就会觉得将大祸临头。觉知这一切,他明白,他怕的是被妈妈抛弃,就好像是违背妈妈的任何一句话妈妈都会不要他。

但他严重的被抛弃感事实上似乎不成立。妈妈一直在他身边,但他觉得妈妈像机器人,感觉全关闭了,一切话都从头脑说出。感受层面的链接无从建立,只能寻求语言层面的链接。所以他拼命捕捉妈妈的话语,将妈妈的每一句话当圣旨,是为了在语言层面上与妈妈保持链接。一旦违背了妈妈的话语,这个链接就断了,所以觉得被抛弃了。

沉到这种怕里,他有了一个意象:一个小球在追一个大球,小球绝对不能停下来,不断地围着大球转,必须打点起十二分的精神,因为担心稍不留神大球就不见了。小球是他,大球是妈妈。表面的真相是妈妈不会抛弃他,并且根本离不开他,但感受上的真相是他就是有可怕的被抛弃感,时刻都要围着妈妈转,将妈妈的随时可能破裂的衣角抓住。

这种意象体现在他人生中的每一个角落。大学的宿舍,六个人,他一定是最后一个入睡,因为必须所有的人都酣然入睡后他才能放松下来。只要有一个人没睡着,这个人就是大球,稍不留神就会离他而去。因为这种紧张,中学时他知道同一年级每个人的性格,而讽刺的是他又超级宅——讨好每个人太累,所以宅。

这位来访者的被抛弃感,我想或许在神州大地的每一个村落、每一个城市的角落都存在。要么是真实的被抛弃,譬如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儿童,而城市里的孩子则普遍由老人或者感情淡漠的父母带。

《人间失格》,日本小说家太宰治直刺人心的准自传,描绘这种心理说:“我想到一个办法,就是用滑稽的言行讨好别人。那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我靠滑稽这条细线,维系着与人类的联系。表面上,我总是笑脸迎人,可心里头,却是拼死拼活,在凶多吉少、千钧一发的高难度下,汗流浃背地为人类提供最周详的服务。

……

而且,无论我被家人怎样责怪,也从不还嘴。哪怕只是戏言,于我也如晴天霹雳,令我为之疯狂,哪里还谈得上还嘴……只要被人批评,我就觉得对方说得一点儿都没错,是我自己想法有误。因此我总是黯然接受外界的攻击,内心却承受着疯狂的恐惧。”

太宰治说的“疯狂的恐惧”,就是对被抛弃的恐惧。这种恐惧压倒一切,他为了避免这种恐惧可以付出一切,讨好算什么,滑稽又算什么,只要不被抛弃就可以。

一个“孤儿”,当做好人时能得到关注,那他自然会对此形成超级执著。中国式的图景,譬如传销、成功学等等,都有这样的一个底色在:无数有严重被抛弃创伤的人,拼命去抓住一点什么,以此形成一种存在感。但同时,只要一孤独一安静,就会感到要命的空虚。

希望我们能改变这一图景。从理论上,最有效的办法是构建一种良好的母婴关系。但真实的解决方案,是每个人自己的覺醒。要不得的是意识到妈妈对婴儿的致命影响,于是指责她为婴儿的一切问题负责,相反,真正需要做的是爱护她,给她宽松有爱的环境,她有了爱,就可以更好地传递爱。

所以切记一点:自己的觉醒就够难了,逼别人觉醒更难。并且,你觉醒了,会带来整个家庭的转变。

人间失格读后感 篇4

主人公其实有着很多人羡慕的东西,美貌,财力,有才华。可惜这些全不是他需要的。

他需要的是至高无上的的美,至高无上的真,至高无上的善。

一直脸上套着面具的他,其实是一个连自己都没觉察到的彻头彻尾的好人。

很多人说他对人类看得很透彻,其实我觉得他真正看透彻的就是人性的悲哀。

看透人性的悲哀,却逃避的他确实是不幸的。

逃避、懦弱、胆怯的人,得到了所有读者的共鸣。

迫于现实,迫于压力,自以为看清别人,却到头来连自己都看不清。

人性的悲哀在他的眼里得到无数倍的放大。他看到的美好却被摧毁了,读后感《人间失格读后感》。

其实吧,人性嘛,人性,肯定有本能存在。

忠实于欲望,对有所图之人加以防备,没什么不好。

至高无上的的真善美怎么可能存在,想要活下去,不择手段的活下去,才是最正常的选择。

那些英雄只能说是有牺牲精神。

看不到人们忠于本能美好的地方。

果然人类是麻烦的生物。

欲望本就不分三六九等,想要活下去,想要别人活,想要世界和平,不都是欲望。

不都是人之本性。

我只能对主人公报以深深的同情。

看不到人世间美好的事物的他,确实是丧失了身为人的资格。

但是啊,即使这样,没有身为人的资格,我还是希望你有身为妖怪的资格。

《人间失格》读后感 篇5

三本手记,描写了叶藏的一生。其实我对整本书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对叶藏小时候的描写。我实在无法想象,在一生中最童真的年纪,叶藏为什么会把讨好别人看作是一种成功,为什么会如此的小心翼翼?

故事越往后发展,其实我越不能理解叶藏的行为。我甚至认为所有的后果都是他自己折腾出来的,他完全不必这样。对,我会认为他是咎由自取。他对待万事,永远都是一副丧的模样,对待生活也是不争取不拒绝。可是后来,我看到一个书友说其实叶藏是早早就看透了世人。我好像就有一点明白了,叶藏早早看透了世人,他明白世人的伪装虚伪,明白普遍人类对待情感的方式,所以他开始懒得周旋,他也开始隐藏自己,最后他开始沉沦。这不禁让我想起白岩松先生说的,不赞成年轻人二十几岁就把人生参透了,那剩下的岁月怎么办?过分看透世人,或许本就不是一件好事。

人间失格,失去做人的资格。要对自己失望到什么地步,才会觉得自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生活中,想要丧真的太容易了,不容易的是积极和阳光,是在经历不好之后依然心存希望。

其实我也在想,什么是做人的资格呢?为什么做人还要需要资格?人这个字,百度释义其中的一个解释是:哺乳动物的一种,具有道德属性。或许这一点道德属性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资格吧。

《斜阳》其实我没太看懂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故事通过和子的第一人称叙述和弟弟直治的日记与遗书的形式展开。主要讲的是与丈夫离婚六年的和子在伊豆山中的别墅和母亲同住,母亲又患上了肺结核。应征服役的弟弟下落不明,终于弟弟复员归来,但他生活放荡不羁还沾染上毒品。和子恋上了已婚的不良作家上原,并梦想生下上原的孩子。最后母亲病亡,弟弟直治留下遗书自杀,和子表示即使会被遗弃也要生下并抚养上原的私生子,实现道德革命。(百度百科)

如果总的来说,我不是很喜欢和子,但是最后却很感动于她的勇气,在她面对上原时所表现出的勇气。我想,如果是我,在给心爱的人写一封信而没有回复的时候,我是不会再写下第二封的,更不会在接连几封信都没有回音的情况下,去找他。所以,我是很佩服和子的。

《人间失格》读后感 篇6

一直不喜欢看日本作家的书,我觉得几乎所有的日本书籍都是我不愿踏足之处,如果细细来品,可能也是有有趣的不那么无聊的文字,但问题就在于他连我想拿起他的欲望都没有,自然也就没了下文。

就是这样一个极度不爱日文的我,刚读了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前三页就被深深吸引了,准确的来说是被震撼到!被叶藏的性格震撼到!被他的结局震撼到!

世上有很多东西是矛盾的,比如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又比如大庭叶藏的性格――懦弱的骄傲。对于现实,他很大程度上在选择逃避,这是他的懦弱;关乎自身的他拒绝一切妥协,这是他的骄傲。殊不知,骄傲原是七宗罪之首。他必须得为他所犯下的罪付出代价!生逢乱世有生逢乱世的疼,身处太平年间有身处太平年间的痛,叶藏的性格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文章中没有说,我也无从知晓,仿佛与生俱来的他就是那个害怕人类的“怪物”,为此他也下足了功夫去掩盖这一缺点,尽自己最大所能的戴上丑角的面具去讨好别人,掩盖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欺人一时可以,一世谈何容易!

难以再以谎骗讨好别人生活下去的叶藏开始沉湎于药物,女春,自杀……身体由此日渐消瘦,意志也更加堕落。身边的人更是对他的这一系列行为感到恐惧,最终他被送进精神病院。最终叶藏死于二十七岁。

每个来到这个世界的人都不会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轻轻松松舒舒服服,我们都在负重前行,没有谁能很大程度上的好过于谁,别自己难为自己,适当的揭露世界的缺点,适当的包容自己的缺点,别太过极端。极端的骄傲,极端的自卑……终会酿成大祸。

“人间失格”观后感 篇7

太宰治(1909年——1948年),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齐名的日本著名小说作家。太宰治擅长于私小说的创作,以自身的人生经历为创作的基本蓝图,在文学作品中展现战后日本社会现状和普遍存在于民众心理、心态发展中的颓废和迷惘。太宰治被认为是无赖派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最后的太阁》、《虚构之春》、《虚构的彷徨》、《斜阳》等。小说《人间失格》是太宰治的绝笔之作,作者以其自身的经历为写作基础,运用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我”(叶藏)的人生遭遇,在呈现出日本无赖派文学的艺术特征的同时,也充分的展现出了战后现实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民众普遍的心理状态,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一、小说《人间失格》中无赖派文学的艺术特征

无赖派文学又被称为“新戏作派文学”,即日本战后所产生的新的文学流派。无赖派作家试图以真实性的叙事手法来表现当时日本社会存在的虚无、颓废的混乱现状,其中以作家太宰治为重要代表。小说《人间失格》作为作者太宰治的重要代表作品和绝笔作品,无论是在文学写作技巧、表达方式还是作品内容方面都呈现出极为明显的无赖派文学的艺术特征。例如,小说题目的设定,这里的“人间”并非所指“社会”或“真实存在的现实世界”,而是单纯的代表“人”或“人格”,因此《人间失格》也被译为《丧失为人的资格》。在小说中,作者太宰治以主人公叶藏为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我”作为典型的“边缘人”所经历的不同境遇,同时作者对于对于叶藏心理活动的细腻而真实的描述使人物形象更加具有典型化的特点,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28期2013年第4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比如,在“我”童年的时候所拥有的对于生活的看法就有些与众不同,面对家人正在餐桌上和合影拍照时候的举止行为或表情,“我”会觉得“不寒而栗”,“让人有感于威迫性的震撼。作者太宰治在表现无赖派文学的艺术特征时不仅仅是依靠对于人物形象内心活动的描写,还通过对于外界环境等进行描绘来营造阴暗的,颓废氛围为文学作品服务,例如,小说《人间失格》中“大众澡堂里会让眼睛溃烂的霉菌”、“理发店里会让头秃掉的霉菌”、“电车里吊环上的疥癣虫成群蠕动”等等,太宰治用对外界环境生动又略显夸张的描述来表现现实世界中所存在的各种带有颓废气息的事物、景物,以此来更好的营造文学作品的背景、氛围。

二、小说《人间失格》中的社会反思

作为无赖派文学小说作品,《人间失格》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太宰治自传体类文学在作品,更是日本无赖派文学通过真实的讲述现实社会中所存在的社会现状和问题,以“颓废”作为对当时日本社会的一种反抗、抵制行为。无赖派文学出现在战后的日本,当时的日本社会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即当时的日本无论是社会制度还是本土的传统文化都受到外界的严重冲击,“现代化”破坏了原本的社会秩序,社会在不断变迁中无法给带来民众安全感,原有的世俗观念开始动摇,甚至在所谓的现实面前坍塌。在小说《人间失格》中,叶藏作为“边缘人”用他的亲身经历来表现当时日本社会普通民众内心存在的颓废和对于当时日本社会的一种心理。叶藏曾经参加非法的马克思主义社团,也曾经和女优相偕自杀,自杀未遂的他被以教唆杀人的罪名被判入狱,出狱后结婚,妻子善良纯洁却因为“信任”而遭到玷污……之前的一系列不幸的遭遇使叶藏逐渐的堕落,变得自私自利,凭感情做事而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不断的沉浸在药物和女人中,成为了丧失为人资格的人。然而小说中主人公种种颓废的无赖表现只是其厌倦自我,反抗当时社会的一种行为方式,正如《人间失格》中叶藏所言,“不合法,对我来说有点儿好玩。说得更明白点,让我心情大好。世界上所谓的合法,反而都是可怕的。”当叶藏最终在这种颓废的行为和意识世界中被彻底毁灭的时候,则是对当时社会最有力的抨击和最深刻的讽刺。

综上所述,作者太宰治以第一人称“我”为视角,在小说《人间失格》中讲述了叶藏在战后的日本社会格格不入的生活方式和带有悲剧色彩的人生境遇,其中作者对于主人公叶藏的心理活动的细腻描述和外界典型环境的颓废的描写使作品呈现出显著的日本无赖派文学的艺术特征,同时太宰治以“颓废”风格作为对当时社会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的讽刺和抨击的有力表达方式,可以说,其为日本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也为我国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启示。

人间失格读后感 篇8

有很多人认为这本书很颓废,都不敢去读他们的书。为什么说的是他们呢,因为除了太宰治以外,还有诸如像三岛由纪夫、芥川龙之介之类的人存在,同样是废的不能再废了,至少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是这样认知的。

但如果你真的能在某个深夜,安安静静的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相信你的这种认知会荡然无存。它的内容虽然是丑陋的,但在其下面却是一颗掩饰不住的、神一般存在的灵魂。就像主人公大庭叶藏那颗”清澈的眼睛、纯净的内心”,即使再无可救药的人,都能在里面找到“神性”的存在。处于梦幻的虚假和真实的现实之间,大庭叶藏那颗苦苦挣扎、无处安放的灵魂终究去了哪里呢?他活的过于真实,但又极度虚假。真实到了一种类似地狱的环境中,虚假到了类似于天国的天堂,而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却很悲哀的处于两者之间。

为什么呢?我们活的极不真实,但又受到良心的驱使活的不够虚假。隐藏在灰色的天幕中,开始了蝇营狗苟的生活,所以我们说生活本该如此。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当我们站在它面前的时候,所有的伪装都自行退避,露出了那个自惭形秽的自己。

面红耳赤。欺骗是社会的基本属性,有的时候就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欺骗的存在。这是整个社会的基本属性,怨不得他人,怨不得自己……长久以来的这种属性就像一个大染缸一样,经年累月的将我们侵染,直到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它才肯善罢甘休。就像走路,你脑海中不会去思考,“我该先迈哪只脚呢……”习以为常。它的最大作用,便在于警醒。警醒憨憨入睡的人,警醒不愿承认的人,警醒无知的人,警醒睿智的人,警醒所有的人……惊醒任何人。毫无例外。

这本书给我们读者呈现了一种”极致的恐怖美”,不可思议,惊艳绝伦,叹为观止,它不同于一般的说教,它通过一种深刻而荒诞的自我刨析、自我解剖,来为读者呈现出一种美中带血的现实,为我们来营造一个极度恐怖的黑洞,使得每个人读后都陷入到一种无可名状的沉思中……

《人间失格》读后感 篇9

很多人说这是一本阅读体验不太好的.书,很多人说这是一本充满抑郁的书

但我却从中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而直到读完也明白了那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真正含义。

先说三章手札,作者不管是在童年还是青年亦或是中年。一直都在为了别人活着,不管是小时候为了博得父亲一笑,把想要的礼物从书换成狮子舞面具,还是长大,成人,懂得世故以后那种完全没有自我活着的状态。所谓我很抱歉,是自己像这个世界妥协像自己的道歉,是一种对如同木偶人生的嘲笑。

手札之后的内容,作者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加以论证这件事人是应该活出自己还是成为别人眼中最好的自己。

另外,很多人说,作者对这个世间充满了绝望,但这句话应该还有下句:同时也充满了希望。

只不过,那种留于文字表面的绝望太过浓重掩盖了在深处沉寂的希望。

当你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就是在写自己,比如作者本人的种种表现,比如那个出名以后堕落的画家,比如最后这个故事的父亲。没有人可以做到活出真正的自己,如果你还想悠然的活着,势必要对自己做一些改变,一天天一点点。

名著《人间失格》读后感 篇10

原文的标题,「にんけんしかっく」,直译过来浅显易懂――人的失格。不管怎么看,这似乎都是一部不会令人感到心情愉悦的作品。然而事实也正是如此。但文中所反应出来的,真真切切存在着的,这人世间最阴暗的一面,确实那样的真实又那样的令人痛心疾首。也正是因此,我才被它深深打动。

与其称之为故事,其实更接近于确实发生过的,作者本人的自传体小说。在他自杀逝世那天,第三手札的完成似乎也在冥冥之中暗示着他的未来――看不见光明与希望的黑暗的漫漫长路。

故事的男主人公大庭叶藏,从幼年开始便体弱多病,却异常聪颖。常年卧病在床,仍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也或许正因此,他似是拥有着比同龄人更加成熟的心灵――或许称其为所谓“世俗的圆滑”更为恰当,从记事起就不曾有过丁点的童真,为取悦他人而活着,傀儡般不掺杂丝毫情感。“对讨厌的事不能说讨厌,而对喜欢的事,也是一样,如同战战兢兢地行窃一般,我只是咀嚼到一种苦涩的滋味,因难以明状的恐惧感而痛苦挣扎。 ”这是怎样一种常人不得而知的苦楚与无奈,复杂的“人情世故”过早地将这副幼小的身躯吞噬殆尽,用不再单纯的烟尘将他深深埋葬。不敢把自己所爱告诉他人,畏惧因此招来的那些厌恶而挑剔的目光。这使他恐惧,对人类感到深深的恐惧。或许他曾存一丝幼小而无力的单纯,却被生存的紧迫感无情掐灭。也正是因有些这样黑暗的童年,为叶藏短暂而跌宕起伏的一生埋下了伏笔。

《人间失格》读后感1000字 篇11

或许你们永远也不会知道,有多少人曾经抱着这本书在深夜哭泣,一次又一次的指着封面的太宰治告诉自己“不要极端”“不要抑郁”“不要像这个人一样”的说教。你们可能会对此嘲笑、讽刺、讥讽、讨厌甚至是怨恨这样的人。但是,我只想说如果你不曾跌入尘埃里,你们又怎么会了解那种被世界击倒在地的绝望。

《人间失格》是主人公叶藏在看到自己年轻时候的三张照片后的感想为开头,中间是叶藏的三篇手记,分别介绍了叶藏的幼年、青年和壮年时代的经历。描写了主人公叶藏为了逃避现实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

其实,读完《人间失格》我一瞬间的反应是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被救赎般的快乐。那时的我才知道原来世界上不仅仅是只有我自己拥有这样的消极想法。我并不认为读书一定要从中学到什么才是好书。我反而认为在一本书中能从作者的笔锋中看懂自己。才是读书这个过程中尤为重要的。

这也是我愿意在自己高三毕业在准备再次踏入大学前,再一次品读《人间失格》的原因。

初品《人间失格》这本书任何一名读者都会发现,这本书给人的代入感极强,它拥有一种让自己代入去发掘自己问题的能力,甚至是在读的过程中引发自己的共鸣。

至于我们在书中发现的问题,是抑郁悲观,还是下决心去解决问题,这些都不是小说可以解决的。

在书中,我认为叶藏一生最大的不幸就是压抑自己的内心去讨好别人,这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是完全不同的。松子的讨好来自自己的内心,无比的炙热和忠诚。然而叶藏却并不是这样的,叶藏的内心战栗不已,脸上却强颜欢笑。这种心理和行动上的失调无时无刻不消耗着叶藏的精力,让叶藏精疲力竭。同时,他认为世人对他的友善全部建立在他搞笑的基础上,所以一方面他压抑真实的自己,另一方面他也为自己这份压抑、欺骗感感到可耻。

就像在《人间失格》中的每个人都期待着融入这个世界,但是在积极参与这个世界的同时,却又深深的恐惧着人类。每个人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本书会帮助我们挖掘出我们心里面那个最黑暗的自己。但是,它并不会帮我们净化掉,它不会做任何事情,这之后你要怎么处理,全部都要靠你自己,你要如何消化这种不良的情绪。太宰治讲的是自己的故事,揪的却是读者的心。

如果你没有与作者相似的经历,那么你大可不必担心自己沉溺于悲伤的情绪,因为你不会有一丝一毫的代入感,你看到的终究也只是别人的故事而已。

我不觉得《人间失格》是一个怎么样的好书,在我的眼中,能对我起到醍醐灌顶的书无非就是好书,他黑暗、阴郁、没有光泽但是它起到了属于它的作用。就像《人间失格》中女老板形容叶藏时:神一样的好孩子。可能是对叶藏或者说对太宰治最真实的解释了。

在写完这一部作品的那一年,太宰治终于用了自己一生中的第五次自杀,成功给予了自己永久的解脱,留给了无数读者和文人永远的谈资。

《人间失格》读后感600字 篇12

他讲述了一个人对于凡尘俗事,以一颗不同于尘世之人的心。作者认为自己一个戴着面具的虚伪之人。有人拆穿了作者自己的虚伪的把戏,这把是有点偏向于“戏彩娱亲”。作者反应过来时竟涌起了一个念头,希望那拆穿他把戏的人早点去死。

这不禁让我思索许久,这是人性丑陋的嘴脸,还是所谓人性这个问题我久久不得其解。

作者在全文是一个靠我笑他人从而提升自己虚荣心的人,看似开心实则孤独,如一杯茶中福的产业在茶中漂浮,但却找不到定所。呵,可笑的愚弄者,为世人而娱,却从不知自己何乐。

但世人不就是如此吗?弄着自己的风骚仅为了所谓的虚荣,从古至今的文人墨客有多少人不是为了追求所谓的农历而挥洒笔墨?

但所谓的是人有多少人沉迷于所谓的功利的陷阱却不能自拔,但这不正是人性吗?

有多少人能像陶渊明等人,尽管被世人所追捧,但却以罕见的孩童般的天真的心对待功名利禄。

尽管它们的行为可笑,但却出于初心,身处于乱世之中,却从不将初心遗失,可贵也难寻……

庸俗的世的`贪婪汪洋大海永无止境,那是海中倒影是人们丑陋的嘴脸还是人性的本源?

人类永远是这样,永远都不想让自己丑陋的一面被世人所揭开,就像婴儿会大哭一样,这是估计一种专属于人类的天分,把丑陋藏在看似美丽的外表之下。

但丑陋的一面终究会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我分改变这个结果,但为什么不让自己变得更美丽一些呢?

美不仅包括外在美,也包括内在美。美和内在美同样能吸引人们的欢迎,但是内在美尤为重要。不必迎合着世人的想法,努力做好自己,这便是本分。

人间失格名著读后感作文 篇13

很久很久之后,看到了动漫,再一次,陷入这个绝望的故事。片尾那个苍老的乞丐记忆犹新。

如今第三次见到这本书,犹豫很久后还是毅然的决定再会一次。可惜,没有前两次的抑郁触动了。却又隐隐觉得有些不同。

叶藏从小讨厌人类,却能舍弃自己讨好人类,多希望,我也能如此,有这种即使讨厌却能相处很好的能力。

“我倒并不觉得可惜。我这个人,本来就没有太强的占有欲,即使偶尔也有可惜的感觉,但也没有精力来与人抗争,大胆主张自己的所有权,”时常,我也是经常被抢走属于自己的那部分,众人以为我不在意,非也,不过是我不敢去争罢了,自己总是劝服不了自己。

困境总是对朋友的试探,堀木无疑不是个好朋友,小人嘴角令人憎恶,却又无可奈何。我总是选择相信,无法辨认人性。幸运的,至今未遇大恶。

上一篇: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下一篇:先烈的革命事迹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