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设计中质量控制措施建筑论文

2024-07-18

建筑工程设计中质量控制措施建筑论文(通用11篇)

建筑工程设计中质量控制措施建筑论文 篇1

摘要:当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好坏、因此,在施工中必须高度重视工程质量,严格控制质量的好坏,从基础上抓起,严格遵循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采取适当的措施,逐步完善建筑工程中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质量控制;建筑工程;设计应用

引言

质量是前提,是建筑设计最根本的要求,只有保证了质量,人们才能更好的去追求美观、舒适以及人文等其他方面的要求、建筑工程中的质量控制是施工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基础性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并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去设计施工、

1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概念

1、1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定义

建筑工程质量就是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劳资双方采取的一系列综合性措施和方法,包括签订的合同约定、设计文件以及相关的技术规范标准规定、其主要目的是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建筑服务、

1、2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基础工程项目建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和人民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建筑工程质量严重影响着众多产业的发展前景,一旦建筑工程质量出现问题,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工程重量的好坏除了影响到工程建筑的适用性外,还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稳定息息相关、

1、3保证建筑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成为进出口大国,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走进我国市场,同样,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跨进世界,参与国际竞争、此时,我国建筑企业要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大幅度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因为它已经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筹码、

2质量控制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2、1加强工程设计工作中的标准化控制

所谓标准化控制,就是指对建筑工程设计文件中的概念和重复性十五进行统一规定、这里提到的标准都是在广泛的实践经验之后结合科学技术而形成的,它不是某个人的规定,而是通过相关单位交流协商,并交于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建筑工程设计企业在工程设计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整个设计行业内发布的规定,否则将会给企业带来一些质量安全隐患,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2严格控制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选择和审核

先进性和合理性是设计方案达标的基础,而选择和审核方案是对工程进行经济预算,对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对质量控制进行把关,这需要对整个建筑工程进行系统性,综合性、文化性以及科学性的检查、最终根据审核的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实用性评估,同时找出设计方案中的不足,并寻求最佳解决措施、

2、3加强工程设计方案的接口控制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和不同设计专业之间的协调统一,必须加强工程设计方案的接口控制、要想对接口进行有效控制必须明确规定接口程序,以实现采购部门、设计部门以及设计部门内各个专业间的接口控制、

2、4建立健全设计成果的校核制度

建筑工程设计成果的校核是对整个方案进行逐级检查、检测,以确保整个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达标、校准审核的标准一定要包含整个方案的合理性、正确性,以及论证结论是否科学、准确、此外,每个环节的设计文件深度都要进行不同层次的审核,以确保整个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整体质量、

2、5建立完善设计文件会签制度

在设计企业内部建立文件会签制度可以有效的消除各个专业设计人员对工程设计条件或联系当中产生的误解、分歧、遗漏以及错误,能够为建筑工程设计质量提供充足的保障、因此,这必然会导致企业加快建立并完善设计文件会签制度、

2、6严格控制工程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工作

建筑工程的施工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因此设计图纸方案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工程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工作、通过此项工作可以将正确的设计工程设计意图传达给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使施工单位更加理解方案的特点、难点以及疑点,充分把握各个部位的质量要求,为整个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保证、

2、7严格控制工程项目变更

在对图纸进行审核的过程中,无法避免将图纸中的错误显现出来,设计企业必须要及时修改方案、无论是设计企业内部提出更改,还是建设企业或是工程承包企业提出更改,都必须取得建筑企业同意并签署书面设计变更资料、而图纸审查和施工方案变更需交评审机构审查,通过后方可进行变更、

3结语

目前,建筑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因此,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国家经济以及人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建筑产品的质量安全严重影响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与建筑工程质量相关的部门应加强质量控制,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促进建筑行业良好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娟,景冬阳、质量控制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上,(6):95~96、

[2]刘海涛、质量控制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房地产导刊,(28)、

[3]许辉、探究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及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4)、

建筑工程设计中质量控制措施建筑论文 篇2

1 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基本原则

建筑施工质量的好坏、优劣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假使屋面发生漏水、渗水, 会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不但造成经济上的严重损失, 而且直接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在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过程中, 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1 管理科学化

管理科学化的原则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由于工程施工内容众多, 牵涉层次比较复杂, 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性的管理体系与管理方法去完成这项任务, 将施工内容进行统一的有顺序的安排, 同时在各个环节, 都能有所依靠的轨道进行运行, 以免出现管理失衡的情况。克服质量通病、保证不漏。只有这样的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才能真正切实有效的向着专业化与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一个工程施工防水施工质量的顺利进行, 需要多方面的管理引导, 不管是相关的技术人员的管理还是施工人员的培训教育、宣传, 都需要一套完整的系统化的科学化的管理体系作为引导, 一步步将工程进行下去, 建造出优质的建筑, 惠及广大百姓。

1.2 管理精细化

管理的精细化是指的要有一个精细化的指导理念与思想去指导施工人员进行工程的建设。能够积极做好各个环节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工作, 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高效性与质量的提高。同时精细化的管理也有助于在施工过程中, 例如重视防水层与相关层次施工交叉问题, 防水层施工完毕, 应及时做保护层, 减少不必要的返修。定期进行设备维修, 防水层完工后, 应进行清除, 保证管、缝内通畅, 满足使用功能。做到降低经济成本, 减少环境污染, 将利益最大化, 做到经济与环保的统一, 资源的合理有效的利用, 精细化的管理方式不是锱铢必较, 而是在整体的管理系统中, 重视细节的把握, 将每一步都能落实到实处, 提高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保证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的顺利长久的进行。

1.3 经济节约化

经济成本的节约化是指,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属于典型的资源消耗性项目。在成本的使用上, 本着成本控制的理念。处理好建筑项目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之间的关系。依据科学进行经济因素分析, 提高防水施工质量控制, 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防止机具和施工作业损伤。保证给出更加节约成本的方案, 保证不会给资源带来比较大的负面影响。

1.4 监管制度化

在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过程中, 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工程的安排。按照法律的要求进行施工, 真正将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落到实处, 朝着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迈进。依据国家规定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基本精神去开展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结合建筑工程计划的实施, 制作出以一个合适的方案, 使得防水施工质量控制朝着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2 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策略

2.1 加强人员管理

在明确了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之后, 要加强对相关人员对一些相关知识的安全培训。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政策制度进行工作, 在细节处保证生命安全, 通过宣传和教育, 实现施工技术人员技能的提升。提高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服务水平, 实现其施工技术管理素质的提升, 以保证做好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工作。为了提高相关管理控制人员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制定严格的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部门的考核机制。可以采取一些方式与手段, 例如:将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效果纳入到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中去, 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例如设立奖励机制等手段方式, 激发控制管理人员的热情, 将工作落实到实处。除此之外, 加强对后期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 对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2.2 重视图纸审核的控制与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前, 施工单位应组织技术管理人员会审屋面工程图纸, 掌握施工图中的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加强图纸的审核管理, 其实就是需要做到图纸与实际工程相统一, 遵循整体性的原则, 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及施工规范的规定, 编制有针对性的屋面防水施工方案。做到设计的图纸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在各个方面保证万无一失, 从数据到设计信息, 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的缺失与失误。避免施工后留下缺陷, 造成发生返工的现象。

2.3 建立专业控制管理部门

对于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一个关键之处就是建立专业的控制管理部门;并且保证技术控制和管理部门的独立性, 明确在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方面的职能范围。从制度上保证其唯一性, 避免其他部门对防水施工质量控制部门工作的影响。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率, 真正将工作落到实处。其次就是建立管理部门的准备过程中, 需加强对控制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引导, 对一些相关知识的培训, 提高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服务水平, 实现其防水施工质量素质的提升, 以保证做好建筑工程施工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工作。第三就是为提高相关管理控制人员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制定严格的技术控制管理部门的考核机制。可以采取一些方式与手段, 如:将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效果纳入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中去, 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如设立奖励机制等, 激发控制管理人员的热情, 将工作落到实处。

2.4 增强管理意识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过程中, 相关管理部门、组织及相关管理人员要具有法律法规意识、工程管理意识及市场经济意识。首先做到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与能力, 完善管理机制, 总结经验、研究问题、不断提出建议、改进工作。带动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系统化、全面化控制、管理。此外,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 市场经济意识至关重要, 在合理合法、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 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目前我国检测单位并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检测管理机制, 相关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 难以调配。在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过程中, 检测人员的随意流动性强, 许多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普遍。要加强相关管理部门的监测管理机制, 提升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好与坏影响着建筑工程的优质与否是工程项目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贯穿于整个施工生产过程中。是一项系统的、综合的工程, 也是一项集合经济、技术、管理的工程。对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 大大的促进相关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与效率, 获得经济效益。同时, 提高了相关管理部门与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与管理意识, 健全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体系, 促动了工程建设的长效发展。相信在各管理部门与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推动整个项目工程的顺利进行。为中国的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使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摘要: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建筑工程建设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建筑工程中, 防水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进度以及施工单位是否可以按时完成工作。所以对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并进行严格的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文就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进行分析讨论, 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设计中质量控制措施建筑论文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暖通空调;设计;施工;问题;对策

一、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种功能类别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新的建筑、新的使用功能对建筑设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暖通空调已成为现代化建筑必不可少的重要设施,因地制宜的合理选择能源资源,合理设计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而同时尽可能减少对室外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建筑工程暖通空调设计与安装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暖通空调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加强建筑工程暖通空调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以供同仁参考。

二、当前建筑工程暖通空调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管线的位置和交叉问题。目前暖通空调工程设计图纸大多数使用CAD绘制,在设计过程中仅仅在绘制施工图纸之前初步规划暖通空调管道的标高,而施工图完成之前没有仔细核查校对,造成各部分施工图纸中管道线路的位置和高度多处交叉。这给暖通空调工程的整体施工管理和协调造成了很多困难。而在综合性的建筑物中,吊顶的空间内部安装有暖通空调的终端设备、通风管道、冷冻管道、冷凝管道等多条专业管道线路。如果施工前图纸规划校对不够清晰,贸然按照图纸施工,最后整体工程的效果就是先铺设的管道线路施工方便,而后期的管道安装和维护工作难以实施。这种情况下,管道安装的施工位置和标高混,会影响工程质量导致功能受限甚至返工。

(2)暖通空调系统设备噪声超标。空调终端设备运行工作时噪声过大,是暖通空调系统工程常见的问题。目前风机管盘的技术较为完善,我国大部分生产厂家的产品噪音指数都能达到使用标准。而大风量空调机组的技术却无法达到这个效果,往往对噪音指数的实际测量结果要比产品的样本参数高很多。所以,在设计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暖通空调的设备噪音指数作出要求,对大风量空调机组进行隔音处理。及时对进入施工场地的空调设备开箱检查,尽量在安装施工前通电测试大风量空调机组,如果发现噪音指数不达标,要及时更换、验退或者调整隔音处理措施。从而消除施工后,工程调试运行阶段的返工。

(3)空调水循环系统。楼宇暖通空调工程施工中核心环节就是水循环系统。如果水循环施工过程出现问题,暖通空调系统运行会受到最直接的影响,甚至无法工作。在暖通空调水循环系统中,冷冻水循环系统管道线路不通畅是经常遇到的问题。而直接原因就是管道线路的交叉,施工过程调整不及时,使管道网络中出现很多气囊堵塞,造成水循环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另外的原因是管道清理工作没有做好,从而导致暖通空调水系统不能循环流动。

(4)管道结露滴水。可以造成结露滴水出现在暖通空调系统工作过程中的原因比较复杂,这些成因主要有管道系统安装问题、管道保温效果低、管道系统接口连接不够严密。更严重的漏水主要是因为管道系统的安装施工没有严格遵守工程操作规范。而管道系统材料质量问题和监察不力、忽视系统的水压测试,也会造成这些问题。

三、加强建筑工程暖通空调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

(1)对施工图进行合理设计。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时,为确保施工图合理有效,非常有必要对空调房间或区域进行逐时冷负荷计算,这就要求未施工之前,施工队伍就应详细检查,并依据实际情况来组织施工,很多施工图在出图之前缺少必要的校验,结果导致施工图不是管线标高,就是定位交叉严重,这给工程质量管理带来很大的困惑,工程协调能力下降,唯有掌握设计意图,对各专业施工图如数家珍,并建立施工组织图,确保冷负荷计算合理,了解工程的控制要素,才能切實提高空调安装施工管理及设计水平。

(2)控制好施工材料质量的检验。控制好设备及管材的质量检查验收人场。无论是施工单位采购材料还是甲方供应材料:专业技术人员都应该对其规格、型号、质量进行全面严格检查,对质量检查合格单、合格证件检查不合格的不予进场,要求必须各项测验报告符合国家技术标淮和设计要求。同时,分清每次进场材料的数量、规格、型号。各种阀门在暖通管道工程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用于暖通工程的各种器材,特别是用大的管材、管件、散热器等主要大宗材料,都要有符合国家要求的出厂质量合格证,材质型号、规格、性能都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和本工程使用的设计要求。

(3)解决管道定位和标高。在施工图纸设计过程中,采用管道线路综合设计的方法。统一安排建筑物内部各个系统的管道线路工程的布线设计问题,将各部分管道线路走向问题综合考虑,将单独的工程管线布设、安装位置统一规划,从而避免不同系统的工程设计冲突,减轻了施工过程中调整布线和整体协调的工作。不同管道线路在建筑空间中有独立并且合理的布线定位,使管线施工和维护过程协调统一。

(4)解决设备运转噪声问题。在安装暖通空调系统时,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强对噪音的控制,有关设备噪声参数的要求要在设计中明确标出,采用大风量空调机组时,在设计时应考虑设置隔声措施。在安装水管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采用弹簧减振对冷冻水主干管和冷却水管进行吊架,且应尽量将吊架固定在梁上,也可以固定在梁与梁之间的槽钢横梁上,而不能固定在楼板上。安装风机时应根据房间的大小进行安装,以便明确风机盘管的规格和数量。对于风机盘管的安装位置,应根据房间使用功能进行确定,分别在风机进出口处和新风进口处安装阻抗消声器和消声百叶,并在风管适当部位和风管弯头部位分别设置消声器和消声弯头,在空调和新风消声器的外部保温方面,应选用优质的保温材料,并在其内部贴上与静压箱一样的吸音材料。

(5)优化暖通空调水循环系统。优化暖通空调水循环系统的方法首先就是加强施工前期的设计管理问题,合理安排水循环系统的管道线路高度和坡度,减少由设计的原因造成的气囊问题。为可能出现气囊的管道位置设计专门的排气系统。而水循环系统清理的问题应,当在安装施工前对管道做清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未封闭管道口的污染防护。为水循环系统管道网络设置排污阀,做好设备连接前的分段清洗工作。

(6)要解决管道滴漏的问题。首先要加强管道保温材料的检查。保证施工开始前图纸技术交接的完整无误,做好施工中的检查工作,杜绝管道与保温套管配置不合理现象,保证管道和保温管的契合度。严格控制弯头和阀门等接口位置的保温工程。其次在冷冻管通过墙体的部分增设保温保护功能,保证墙壁和管道保温层之间的严密结合。再次要加强风机关盘中滴水盘部分的清理工作,并加强设备保护工作。

四、结 语

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的选择是一个直接关系到暖通空调工程项目的成败和经济效益优劣的重要问题,而施工图设计各个细节处理的是否完善也是关乎整个暖通空调设计的成败,两者缺一不可。在暖通空调工程安装施工管理中,施工前要了解设计意图,熟悉各专业施工图,编制好施工组织图,要抓住工程的控制要点,才能细致地作好质量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1]郭胜杰,宋斌.浅谈暖通空调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有效时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3)

浅谈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篇4

★授权助学院校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证书课程学籍档案号(由注册中心填写): 2022年 3月

★考核课程名称

工程监理

★姓 名

★联系电话

★自考准考证号

★专科专业名称

2020 级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通讯地址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 邮箱

★课程论文题目

浅谈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论文页数

A专业委员会专家初审评阅分数(总分100)

分数 :

签字:

B教学与学习等过程性部分评阅分数(总分100,最低分1),考核要求详见附件3

分数:

辅导老师签字:

C注册中心专家委员

会终审分数=(A+B)*50%

分数 :

盖章处

备注:

1、★者为必填项(内容为打印版,无需手写);

2、课程论文正文字数在3000字以上内;

3、论文总成绩(x)评定参考标准:

ⅹ》90 :按期圆满完成论文报告,能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独立见解或创新点。立论正确、内容完整,计算与分析论证可靠、严密,结论合理,文字通顺、格式符合规范。说明书、图纸质量高,完成的软、硬件达到甚至优于规定的性能指标且文档齐全、规范;教学与学习等过程性部分评阅为“优”。

80《X〈90分:能较圆满完成论文报告,能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立论较正确、内容完整,计算与分析论证基本正确,结论合理。文字条理清楚、格式符合规范,说明书、图纸质量较高。完成的软、硬件基本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且文档齐全、规范;教学与学习等过程性部分评阅为“优”。

70《X〈80分:能完成论文报告,内容基本完整,计算与论证无原则性错误,结论基本合理。说明书、图纸质量一般,完成的软、硬件尚能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文档基本齐全,基本符合规范,教学与学习等过程性部分评阅为“良”。

60《X〈70分:基本完成论文报告,质量一般,存在个别非原则性错误。说明书、图纸尚完整,完成的软、硬件性能一般。文档基本齐全,基本符合规范,教学与学习等过程性部分评阅为“中”。

X〈60分 :未完成论文任务书规定的要求,撰写论文态度不认真,论文有原则性错误。说明书、图纸质量较差,完成的软、硬件性能差。文档不齐全,不符合规范。存在严重抄袭,并且在30%以上,教学与学习等过程性部分评阅为“差”。

目 录

摘 要 1

一、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

(一)建设工程的特点导致施工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2

(二)参建各方缺少以人为本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机制 2

(三)工程承包企业的成本因素导致安全防护措施的减少 2

(四)建筑工人素质不高,安全教育严重落后 3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控制措施 3

(一)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3

(二)加强安全组织机构建设 3

(三)坚持预防为主,防止结合的原则,强化各项安全管理 3

(四)要提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真正把安全教育摆在重点位置 4

(五)建立安全预警机制 4

(六)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4

1.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4

2.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4

三、结语 4

参考文献 6

摘 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施工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和组织机构等基础条件已经具备的前提下,具体工程项目施工中主要是抓好“四大控制”。四大控制,实际上就是将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应用于四大控制过程中。以及在施工管 理中的四个控制目标,最后还论述了在施工中具体的几个管理措施。

关键词:项目管理 ;建设工程; 施工控制

浅谈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为了确保安全、优质、按期向顾客提供建设工程项目产品,施工企业一般都会组建集团指挥部、子公司项目经理部及其所属施工队的分级管理机构。实践证明,这样的管理模式在施工管理、质量监控、安全保证及资金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也存在管理人员冗余、机械设备和资源不能有效配置等问题。随着生产日益复杂化,向管理要效益已成为企业家们的共识。搞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建设施工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一、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牵涉到从设计、施 工到项目经理、甲方,多专业技术工种,多单位部门的方方面面,归纳起来主要有几点。

工程项目工程项目目标控制的概念所谓目标控制是指在实现计划目标的过程中行为中系通过检查。手机实时状态的信息,将它与原计划比较发生品偏差,采取措施纠正这些偏差总是保证计划的正常实施,达到预定目标。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工程项目管理目标控制的要素包括。工程项目控制目标,控制主体实施计划与信息偏差数据。纠偏措施就骗行为。

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总希望相关单位承担更多的工作。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人为地带来一些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此外,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施工人员、管 理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

(一)建设工程的特点导致施工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使得高层建筑成为城市建设的主流。高层建筑的建设规模庞大,建 设技术要求高,劳动力需求量大,在高层建筑的施工现场是否具有良好的配套设备,使用的 工艺是否符合建筑要求, 是否具有高空作业防护措施等等, 这些问题都会给建筑工程带来安 全隐患。

(二)参建各方缺少以人为本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机制

建筑工程的安全需要参建各方的共同管制, 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一般建设单位只 注重建设的进度和所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没有足够的重视。承包 商没有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 管理人员的分配也不合理, 对现场施工人员没有进行具体 的安全知识培训,这就使得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形势堪忧。

(三)工程承包企业的成本因素导致安全防护措施的减少

工程建设承包是通过经投标的方式来选择, 有些承包企业为了能够拿到建设权, 低价进 行竞标;还有的承包企业将工程划分多个承包区域,实行层层分包,在每一阶层都收取相应 的管理费用,这就使得一线施工人员所能够拿到的利润变少。

(四)建筑工人素质不高,安全教育严重落后

我国的建设工人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有很多的建筑工人都是来自乡下, 这些人没有经过 系统的教育,不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在劳动中也不知如何保护自己。而且这些人不具备维 权意识,对于自己拥有的权益认识不足,在出现安全事故的时候,不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 己的合法权益。在我国的建筑法中规定,新工人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必须要进行安全培训。主要是对工人的劳动技能和安全知识进行系统的教育。制定考核制度, 经过考核后的工人才 能够正式开始工作。但是很多企业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 使得相应的施 工人员不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水平低,自我保护能力差,使得工人在施工过程中 常常发生事故。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控制措施

(一)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保护职工生命是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抓安全要从点点滴滴抓起。首先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把“安全第一”的方针深入贯彻到煤矿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去,争取安全生产上的主动权,抛弃靠侥幸过日子的思想。二是我们要把“安全第一”作为煤矿企业生产的准则,从上到下都要认识到“安全就是生命”,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各方面优先满足安全的需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坚决服从安全,不消除事故隐患不许生产、不安全不准生产,层层重视安全、人人抓安全。三是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要围绕安全生产展开,党员干部更是扑下身子抓安全,形成合力推动安全建设。要让全体职工树立安全是单位发展的要害,是企业成败的关键,是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的思想意识,用安全发展观的高度来引领企业管理工作,把安全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二)加强安全组织机构建设

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法规、规程、规定 及规章制度, 对本单位职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 全健康有全面领导责任。

落实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中的各项安全技术要求, 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施工项目安 全交底制度及设备设施交接、验收、使用制度。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随时掌握安全 生产动态, 监督并保证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正常运 行, 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 及时消除事隐患与不安全因素,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三)坚持预防为主,防止结合的原则,强化各项安全管理

作为安全管理监督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提高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安全监督检查要按照“重点作业、作业重点”的监控原则,有针对性的开展对“关键作业、关键时段、关键地点、关键人员”的安全检查和监督,现场解决生产中的问题。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运输生产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和违章行为,以便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制定纠正措施,使责任部门受到深刻的教训,真正做到有章必循、有法必依,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荫牙状态,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

(四)要提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真正把安全教育摆在重点位置

重要部分。安全生产工作才能保证正常生产秩序,只有安全搞好了单位经济才能够发展。企业在内的人员都应树立安全意识,把安全生产作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从点点滴滴做起,决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关安全的每一个细结。位置上突出起来,以安全促进度,以安全促生产,以安全保证单位最大效益。

(五)建立安全预警机制

安全预警机制是一种有效防范事故发生,针对其进行制定的一系列方案。预警机制顾名思义就是“预先发布警告的制度”。比如说台风预警机制,就是在台风来临前预报台风登陆的时间、强度等等的一个制度。又如:预警机制是指由能灵敏、准确地昭示风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的机构、制度、网络、举措等构成的预警系统,其作用在于超前反馈、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打信息安全的主动仗。

(六)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1.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加强管理,是指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2.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作为技术管理人员,要善于不断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施工中协调部分的常见问题包括: 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 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建筑的外表、功 能与结构的关系;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 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完成一个成功的项目,除了能承担基本职责外,项目经理还应具备一系列技能。他们应当懂得如何激励员工的士气,如何取得客户的信任;同时,他们还应具有坚强的领导能力、培养员工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施工中的协调工作,牵涉面广且又琐碎,突出了各专业协调对施工的重要性,项目经理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同时做好每一部分的工作,才有可能把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顾新辉.浅议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08,26:59.【2】 陈晨.浅谈工程管理的实际意义的研究[J]2013,(13)

【3】 李志.工程技术概论的讨论[K]2015

【4】 刘杨.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 [J]2014

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索 篇5

1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1.1建筑规模庞大

高层建筑体量较大,功能十分齐全,施工技术较为复杂,这就对施工中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高层建筑施工周期较长,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一旦风险发生则会对施工进度带来较大的影响,不仅会带来财产损失,同时还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

1.2基础埋置深,施工难度大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基础作为整体结构稳定性的关键所在,要针对于实际的地质条件来选择适宜的基础结构形式。由于建筑施工地点和环境的不同,通过采用合理的地基类型,并采用与其相适应的施工技术和方地,可以有效的提高整体建筑的质量。

1.3作业空间狭小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要自下而上进行,施工作业空间十分狭窄,而且高度作业较多,施工安全和组织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要做好人、机、材的有效配置,合理规划工作时间和空间,确保施工效率的提高。

1.4对施工机具、设备要求高

建筑工程设计中质量控制措施建筑论文 篇6

1.1 最主要的是人的元素

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都涉及到人的元素,它反映出了决策者的整体素质,它是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最关键的元素,同时也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决定性元素。包含建设部门与施工部门的决策者的理论水平与管理水平,其反映了决策者的整体素质。其均对于整体的建筑工程来说意义重大。

1.2 材料质量决定工程质量

毫无疑问的,建筑材料决定着建筑工程质量,其投入的成本大概为总成本的70%。所以,需要构建质量保障系统,它包含构建质量责任体制,其重心是产品与建筑材料。当中的建筑材料由原材料、成品、半成品与构配件等组成,材料的质量是必须要保证的。

1.3 机械设施是建筑工程质量的保证

建筑单位的机械化程度反映了其实力与施工水平,高程度的机械化确保了当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和管理。与此同时,也表现出了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运用先进的机械化设时可以使施工质量得到显著的保障与提升,从而保证满足施工设计的技术规范,是建造优质工程的根本。建筑单位一定要把这些个元素综合起来考虑,比如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施工设计方案、施工现场条件、建筑技术经济水平等,选取适宜的机械种类与性能参数,运用合适的机械设施。负责实操工作的人员必须了解机械设施的操作流程,要强化对于机械设施的养护、修理与管理,从而使得机械设施的正常运行得到保障。

1.4 环境元素的干扰

通常情况下,环境元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建筑工程的质量,其特征是复杂且多变,所以建设与施工单位必须全面考虑建筑工程项目的环境元素,要充分利用好有力的环境元素,全面考虑不好的元素,重点在与防治,其策略必须高效有力。环境元素包含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音污染等,也包含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等,它们均会干扰着工程的质量。在施工时各个工序及分项、分工程通常都是紧紧相连的。像灌浇商品混凝土时,则一定要事前关注天气的元素,使得灌浇混凝土时的不间断性和养护的条件得到保障。所以,利用与控制环境元素需要按照建筑工程的施工的特征来进行,尤其对于不好的元素必须适时运用有高效的策略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使得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1.5 安全的元素

安全生产一直以来在建筑工程中重视程度都是最大的,其严重影响着我们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同时也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高效控制与管理关键所在。参与的施工建设企业要一起把握好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构建与设置健全的安全生产体制;施工企业详细的制定与贯彻每一项体制,配置安全设施与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建设与监理部门要时常进行监督,逐步完善施工的管理体制。只有把安全生产工作做好了,才可以稳固施工队伍,使工期不至于受到影响,与此同时,也致使其高效控制与管理得到保证。

2 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

2.1 加强建筑项目目标责任制

建筑工程项目系统很庞大,加强建筑项目目标责任制是完成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控制与管理的基础。与此同时,其也是满足建筑工程项目合同要求的强有力的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包括了一层一层的相互连接的承包关系,依据划分原则,把总的目标划为各个小目标,要把各个分目标、分项工程的必须完成的进度搞清楚,并且要掌握好各个进程的技术规范与施工的难度,把具体的的书面交底与质量保障策略提炼出来并上交,负责技术工作的人员要相互沟通、相互交底,将质量管理与监控的关健点了解清楚,对于工程项目的管理要系统化,具体目标具体分析,责任划分明确,不仅要在制定出方案强化管理,与此同时,信息的反馈和协调控制也要强化,在达成每一个小目标以后,然后再把这些目标结合到一块,最终将建筑工程项目的总体目标达成。

2.2 加强监督机制

要强化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系统与工程实物质量的日常监管工作,对于工程的质量检验、验收监督制度与竣工验收备案体制必须严格的贯彻落实,使其约束每一方质量责任主体的行径,以此来保证质量控制的每一个阶段的监控贯彻到底;对于《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要严格的予以贯彻落实,对于牵涉到工程主体结构的安全部分与建筑节能施工的每一个阶段的质监工作都要加以强化,对与检测室内环境与铝合金门窗的质量和建筑节能检的工作也要强化,避免产生违背工程建设强制性规范与建筑节能规范的情况。

2.3 新技术的推广工作要加强,施工水平要提升

目前,社会都在倡导节能,当然,建筑工程方面也在其中。建筑工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牵涉到节材,其决着到建筑工程总体的效益,因此我们一定要关注建筑节材。施工单位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将科学的发展观贯彻到底,也要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基于此,近几年建筑全生命周期理念上的建筑节材被提了出来,每一种资源被有效的运用包含在其中,那么,要想这个目标得以达成,还需要做很多具体的工作,伴随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与整个社会节约意识的持续提升,将来的节能工作的发展趋势必定是智能化、信息化、科学化,从而使建筑节材得以在真正意义上达成。

2.4 施工管理的工作要加强

积极主动的引进国内外领先的管理概念、管理手段,并且要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来推进管理的标准化,使得管理流程程序化、内部管理信息化的目标达成,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实现标准化管理,持续不间断的加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的管理,进而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2.5 加强协作部门管理

完成项目质量总目标的强有力的保证是每一个部门良好的协作关系。建筑工程系统复杂且庞大,需要很多工种的不一样的工作人员协同合作,每一个部门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完成项目质量总目标的基础。

3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能否达标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质量。如果想要更好的使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得到提升与控制,则必须把将质量控制重视起来,质量控制为工程质量监督的很关键的一个体系,是确保工程质量合格的重要元素,在施工环节强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对提升工程质量意义重大,不一样环节的监理工作,它们的呈现方式各有不同,我们需要根据不一样的状况,详细的进行研究并予以解决,强化施工过程中的监理工作,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正常运行。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严重影响着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所以,一定要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建筑施工时,哪一个阶段有问题发生,均会严重影响到工程整个的质量。本文分析了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干扰元素,并提出了提升建筑工程项目中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策略,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管理

参考文献

[1]董庆根,惠新英.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0(5):10-12.

建筑工程设计中质量控制措施建筑论文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 混凝土 施工质量 控制措施

1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1.1建筑材料质量控制不严

1.1.1砂、石子

含泥量控制不严。骨料表面附着的粘上、淤泥、有机质、硫化物及硫酸盐、石粉等,影响和水泥的粘结,使混凝土强度降低,增加混凝土用水量、增大混凝土的收缩。

石子表面特征及颗粒形状不符合要求。含有过多的针状颗粒(颗粒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的2.4倍,及片状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的4倍)。针、片状颗粒易折断,影响混凝土强度,增加骨料的空隙率并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

1.2水泥

水泥品种与标号未按工程性质及所处环境进行选择。水泥标号过高或过低,会导致混凝土水泥用量过少或过多,对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及经济效果带来不利影响。

对进场水泥不检查。尤其是立窑水泥质量不稳定,使混凝土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有的施工企业将超过3个月没有进行复检的水泥继续使用。

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混用,导致质量事故。按照施工要求,水泥应按不同生产厂、不同品种、标号、批号分别存放,并做到先存先用,严禁混杂使用。

1.3混凝土部分

1.3.1支模时,由于底层支撑的地基土夯的不密实,浇注混凝土就使受力的支撑发生沉降,造成结构件弯曲变形而产生裂缝。支模时的几何尺寸掌握的不好,造成梁、板的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支的模板缝隙过大、孔洞不修补,振捣不密实、骨料配合比不准等原因,使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等缺陷。

1.3.2混凝土配合比不准、搅拌不均匀、模板内杂物清理不干净、木模板不浇水湿润,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拌制混凝土前不试配,搅拌混凝土不计量,使用的外加剂不经试验。随意使用,甚至使用伪劣产品,掺用后起不到应起的作用,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

1.3.3混凝土浇注后,没有进行很好的养护 (冬季保温、夏季浇水湿润),致使混凝土受冻或水分蒸发过快,造成混凝土的强度不足或出现裂缝。

2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措施

2.1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質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骨料中含有害物质,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则会妨碍水泥水化,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削弱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能与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的膨胀的物质。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除经常性的检测外,还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拟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2.2科学合理配制混凝土

2.2.1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换算

试验室所确定的配合比,其各级骨料不含有超逊径颗粒,且以饱和面干状态。但施工时,各级骨料中常含有一定量超逊径颗粒,而且其含水量常超过饱和面干状态。因此应根据实测骨料超逊径含量及砂石表面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目的在于准确的实现试验室配合比,而不是改变试验室配合比。

调整量=(该级超径量与逊径量之和)-(次一级超径量+上一级逊径量)

2.2.2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调整

试验室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易性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或当施工设备、运输方法或运输距离,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随之改变。为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适当调整(保持水灰比不变)。

2.3和易性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

和易性是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多种性能的综合表述。当混凝土拌和和易性不良时,则混凝土可能振捣不实或发生离析现象,产生质量缺陷。混凝土的和易性良好,混凝土易振实,且不发生离析,能够获得均质密实良好的混凝土浇筑质量。通常一些人配制混凝土选用低水量、低坍落度,强调以振实工艺来保障混凝土质量,其实这样易产生蜂窝,孔洞等质量缺陷。实践表明,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才便于振实,且应具有大些的流动性或可塑性,以利于浇筑振实,且应具有较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以免产生离析,泌水现象。现在通过掺高效减水剂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2.4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的质量、配料准确、搅拌均匀运输,浇筑振实成型,养护等整个施工环节中,浇筑振实成型是主要的环节。

在混凝土浇筑成型时,由于没有振实所产生的外观上的气孔、麻面、蜂窝、孔洞、裂隙等质量问题,易引起重视,但由于振捣不良,所产生的内部蜂窝、孔洞所导致的内在质量问题,人们容易忽视。而混凝土内在质量缺陷,同样引起混凝土结构物的破坏。所以,混凝土振捣应引起施工人员足够重视,质检员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使混凝土振捣良好。

2.5混凝土受其他因素影响而产生变形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变形主要有硬化过程的自生体积变形,湿胀干缩变形,温度变形和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混凝土的湿胀干缩是由于混凝土中水分的变形而引起的,干缩裂缝产生的原因是:混凝土成形后,养护不良,受到风吹日晒,表面水分蒸发快、体积收缩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或者构件水分蒸发,产生的体积收缩受到地基或垫层的约束,而出现干缩裂缝;混凝土构件长期露天堆放,表面湿度经常发生剧烈变化;采用含泥量多的粉砂配制混凝土;混凝土受到过度振捣,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后张法预应力构件露天生产后长期不张拉等。

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产生裂缝是一种常见的质量通病,要进行事先控制,从材料、半成品质量方面把控好。

参考文献:

[1]张彬.浅谈混凝土结构易出现的问题及控制措施[J].河南建材. 2010(05)

[2]杨伟峰.浅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3)

建筑工程设计中质量控制措施建筑论文 篇8

专业论文

房屋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及其控制措施

房屋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及其控制措施

摘要:我国建材检测技术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阐述了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提出了控制建筑材料质量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材料的质量是控制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要把好建筑材料的质量关,做好原材料的检测工作尤为重要。现在我国建材质量控制形式非常严峻,因此对我国建材检测技术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提高建材的质量,严格检验。促进整个建筑工程行业稳定前进发展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需要面对的严峻问题。

一、房屋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

1、检测项目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我国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相应的工程试验检测技术也得到了广泛重视和应用。房屋建筑材料根据其在建筑物中的部位或使用性能,大体上分为三大类,即建筑功能材料(承担某建筑功能的非承重用的材料);墙体材料(建筑物内、外及隔墙所用的材料);建筑结构材料(建筑物受力构件和结构所用的材料)。施工现场所用的建筑材料品种繁多,各种规格各异,材料进场时的检测、试验要服从国家、行业的现行检测规定,并服从《建筑工程竣工技术档案编制办法》的相关规定。

例如混凝土用粗骨料按常规进行颗粒级配、密度、含泥量及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检验项目;对于不小于C35强度的混凝土须做压碎指标检测,新采用的质地疏松的骨料还应做坚固性试验,活性骨料做活性试验等;对于常用的水泥,必需按批量检验其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和细度;对于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按《高分子防水材料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第一部分片材》的规定,按批检验其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例如断裂拉伸强度、不透水性、胶断伸长率和低温弯折。

2、试件取样

材料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在我国现行的标准和试验规程中,对建筑材料试验的取样频率、取样方法、取样代表数量均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施工企业的取样员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对建筑材料的性能及各项试验方法和质量评定标准并不是十分熟悉;有的施工单位以次充好,在建筑材料取样时只对合格的材料进行取样,往往出现漏取、缺乏代表性、取样频率不足等现象。因此材料试验的结果不能较全面的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使某些本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因漏检而应用于工程中,给工程质量留下了隐患。

3、试验误差。

在试验过程中,虽然严格按标准的规定进行,但由于试验操作者的业务水平、设备仪器先进程度、原材料的匀质性、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总会使试验结果出现误差,不超出标准规定范围的误差是允许的。但根据笔者的实践,必须指出的是,有个别的试验室在进行钢筋拉伸试验时,只拉伸到试件出现颈缩时,而没有一直进行到将钢筋拉断裂,这是不正确的,这种情况就不属于试验误差了。钢筋不拉断,其测得的伸长率要比规定的试件断后的伸长率低,这与标准规定的是不相符的。但对于钢筋焊接件,由于不测定伸长率,可在试件出现颈缩现象后停机。

二、房屋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的控制措施

1、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检测。

1.1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的质量标准是判断材料质量是否合格的尺度,也是作为验收检测材料质量的标准和依据,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量标准。掌握材料的质量标准,是进行材料检测的前提,否则检测就失去的意义。

1.2材料质量检测的有书面检测、外观检测、理化检测和无损检测等方法:

1.2.1书面检测,是通过对被检材料的质量保证资料(生产许可证、合格证等)、试验报告等进行审核,取得认可方能使用;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1.2.2外观检测,是对材料从品种、标志、规格、外形尺寸等进行直观检查,看其是否有明显的质量问题;

1.2.3理化检测,是借助试验设备和仪器对材料样品的物理力学性能、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进行科学的鉴定。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抗压材料的加荷检测。由于加荷速度的快慢对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在试验中如果不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加荷速度进行检测,就会使检测结果出现偏差、不真实,甚至会造成对建筑材料质量是否合格的误判。在我国现行的国家及行业规范中,对各类抗压试验项目的加荷速度都有规定。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规范操作,以确保试验结构真实有效。

1.2.4无损检测,是在不破坏材料样品的前提下,利用X射线、超声波、表面探伤仪等进行检测。

2、常用的材料性质和检测项目。工程常用材料的性质可分为物理性质(如密度、孔隙率、堆积密度、密实度、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等)、力学性质(如抗拉、抗压、抗剪强度等)和工艺性质。工程材料质量的控制就是要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再加上成熟的施工工艺和熟练的施工水平,就能确保工程质量。对常用的水泥、砂石骨料、钢材、塑膜、回填土、外加剂(引气剂)等,首先要知道各种材料的有哪些必检项目,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测,对材料合格与否作出准确的判断。下面列出几种常用材料的必检项目。

2.1水泥:标准稠度、细度、体积安定性、凝结时间、抗压和抗折强度;

2.2钢筋原材料:拉力试验、冷弯试验;

2.3钢筋焊接接头:抗拉试验;

2.4混凝土:抗压强度、坍落度、含气量、表观密度、抗冻性能、抗渗性能;制作混凝土的砂、石料: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含泥量和泥块含量、石粉含量(人工砂),粗骨料的强度、超径与逊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水:PH值、总含盐量、硫酸根离子含量、氯离子含量;

2.5回填土:含水率、干密度、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2.6砌筑砂浆:流动度(沉入度)、抗压强度。

3、严格检查建筑材料三证。严把材料进场检验关是一个重要措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施。

3.1工程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必须具有中文生产许可证、合格证,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且均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

3.2施工单位在材料进场时材料员应做好检查验收工作,并报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实行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制度的产品,应有许可证编号和安全认证标志。对于这样的材料,在选购前需对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及安全认证标志原件进行核查,不能以复印件替代,同类材料的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产品要分别核查每个品种的证件。

3.3材料的产品样品、技术要求、材料投标书、采购合同等重要文件资料要由资料员妥善保管,当材料运至工地后,材料员要依据资料核查验收,对产品的型号、规格、产地、数量、性能指标、外观质量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不许进入现场。

4、必要的强制性检测。为了保证结构安全,治理质量通病,避免伪劣材料在工程中使用,根据设计要求、规范要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对需要强制检测的项目严格执行检测。目前房建工程中:主体结构(梁、板、柱)混凝土标号及钢筋数量检测,钢筋抽样检测,混凝土试块检测,加气砌块两项性能(外观质量及强度)检测(非必检测项目),铝合金门窗三性检测,竣工后房屋空气质量状况检测等,这些项目都是强制性要求必须检测的项目。

结束语:

因为现在建材市场的材料良莠不齐,建筑行业的检测控制还有很大的难度。建筑材料质量问题直接引起的工程事故,这与建筑材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有直接的关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检测规范,严加对检测工作进行把关的控制,才能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巍.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探析[J].科技资讯.2009(9).[2]时晓艳.建材质量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8).[3]郭和平.谈建筑施工前材料检测与试验[J].建材与装饰.2008(5)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建筑工程设计中质量控制措施建筑论文 篇9

2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要素分析

2.1水泥

在混凝土结构中水泥是主要构成部分,水泥在整体混凝土结构中呈现出的是粘合作用,通过水泥的粘合作用将一些物质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比,保证各项混凝土的使用符合技术要求。一般在水利工程中经常使用的水泥类型包括硅酸盐水泥和中热硅酸盐水泥。为了在施工中进一步保证工程的耐腐蚀性需要在水泥中降低骨料的碱性,减少水泥产热。传统水泥在进行配比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因为产热过多而出现裂隙,现阶段随着技术的改进,低温水泥逐渐的使用到水利工程中去,确保各项规格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方面意义重大。

2.2骨料

在混凝土结构中除了水泥之外,还包括相应的骨料,主要是砂和碎石。砂和碎石的粗细以及相应标准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因此对于骨料的检查需要结合实际施工方式和水利工程类型抽样,保证骨料符合技术要求。骨料的具体要求包括:砂料在使用中颗粒均匀,内部保持清洁,不能包含太多杂质,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严格的筛查,并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砂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粘度,如果其中杂质过多影响混凝土的粘合度,对于整体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于砂料结构来讲,需要保证其本身的颗粒均匀、杂质较少。同时需要关注骨料的施工技术,砂料的技术规格和混凝土技术结构之间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现场实际施工情况也要符合技术细度模数;而碎石也是混凝土结构中经常出现的骨料,对于碎石的使用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例如碎石的最大直径应该在钢筋的直径标准之内,并且保证碎石的直径是均匀的,这样可以减少混凝土相关空隙,保证整体结构均匀完整。对于碎石的技术施工来讲,需要将碎石按照不同等级进行分级,在不同工程中进行不同的石料选择,保证施工整体质量的有效性。

2.3外加剂

建筑工程设计中质量控制措施建筑论文 篇10

摘 要:工程的质量好坏可以决定建筑项目是否达到规定的指标,如果质量差,必然会影响到企业获得的投资效益,甚至还会严重地影响到社会的效益。所以就需要对现今的建筑工程上质量问题频发的现象进行遏制,加大对工程施工工程质量的控制,强化施工阶段对各项建筑指标的严格控制,切实地将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提高。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作业技术准备状态的质量和作业技术活动运行过程的质量。从质量控制的角度来看,这两者是互为关联的,一方面要控制作业技术准备状态的质量,即每道工序的投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另一方面又要控制作业技术活动运行过程的质量,即每道工序施工完成的工程产品是否达到有关质量标准。通过对以上两方面的质量控制,来达到对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高层建筑的基本要求

关于高层建筑的基本要求:高度高、体形大,对于建筑造型和外饰面的处理要求相对较高;高层建筑主体是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标准层,通常包括统一的层高、开间、进深和平面布局,这就要求在其底部和不同高度设置设备层,在楼层顶部设置电梯间和水箱间,在建筑平面、立面上的布置须满足高层防火规范的要求;基于地下埋深嵌固的要求,常常要建设一层或数层的地下室,并以此作为设备层、车库等;随着高层建筑高度的增加,需要利用电梯来组织方便、安全、经济的公共交通系统,以便影响其平面布局和空间组合。此外,在高层建筑中,由于其外围护墙体的耗能较大,而建筑外露面积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形体变化,即体形系数越大,耗能越多,所以为了减少能量损耗,要求高层建筑的形体变化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复杂。

2.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工期较长、季节性施工也在所难免。具体地讲,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高空作业,即要求做好材料、制品、机具、设备及人员的垂直运输工作,同时要做好高空安全保护工作,以防物体或人员坠落事故的发生。工程量大和造价高,即高层建筑平均每栋建筑面积相当于多层建筑的许多倍,不但工程量大,而且造价成本极高。深基础施工,即基础深,地基处理复杂,基础方案种类多,严重影响造价和工期。对防水、装饰和设备的要求较高,需要处理好深基础、地下室、墙面、屋面、卫生间等的防水和管道冷凝水。设备繁多,高级装饰多。商品建筑多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而钢筋混凝土又以现浇为主。 3建筑施工过程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

3.1从施工现场控制施工工序质量

加强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工作,需要从施工现场抓起,以便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很有必要建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将工序质量控制作为施工阶段控制的重点。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涉及的内容包括:工序作业条件控制,工序作业过程控制,工序作业效果控制等三个方面。一般来说,作业条件控制表现为:从确保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加大对人、材料、施工机械、施工工艺、环境因素等进行合理调度和控制;作业过程控制表现为:在检测施工工序的影响因素和施工条件时,如果发现不利于工程施工的因素,需要立即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努力将施工过程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工序效果控制表现为:施工方要以自检为基础,要求监理方接到自检通知单后,一定要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进行抽检,同时要认真统计分析抽检结果,以便保证施工质量能够符合施工规范的根本要求。

3.2建立混凝土工程施工复核制度

通常来说,工程项目技术复核贯穿于施工程序的始末,这就要求施工单位重视工程项目技术复核,不管是隐蔽工程,还是不同施工方或承包方在项目交接中的检查与验收,都有必要建立项目技术复核程序,这样才能满足施工方、监理方和建设方之间协调一致的交接预验。施工单位上交有关质量资料。比如:某一工序完成后,施工单位要将所有质量保证文件和资料,质量说明书,以及相关工程记录等质量资料交于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接到质量保证文件后,需要详细审查。比如:如果确保质量文件可靠、施工质量不会出现问题时,方可签证,同时要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若监理工程师对文件持有怀疑态度,要么认为很有必要检查现场,这时就要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复核。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对照质量标准和质量检查记录,监理工程师要采用视觉检查、量测检查、试验检查的基本方法,科学有效地做好现场复核工作。

3.3合理设置相应工程质量控制点

加强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工作,需要合理设置相应工程质量控制点。基于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建立相应的工程质量控制点,有利于全面分析人的因素、材料因素、工序因素、技术因素和环境因素,以便科学地编制施工工序作业指导书,确保质量控制点的施工质量,从而满足施工技术的基本要求。具体地讲,关于质量控制点措施的实施方法:要控制措施交底。比如:在质量控制点的控制过程中,要将措施设计向操作班组交底清楚,让操作人员明确操作的基本要点。于要按作业指导书操作。认真记录检查结果。要运用统计方法,不断地进行分析,进一步保证质量控制点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甚至关系着人民生命与财产的安危。作为一种常见的混合材料,混凝土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常常遭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施工单位需要高度重视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的始终,确保其质量符合社会对于高层建筑质量的规定和要求。此外,工程质量监督也要充分发挥其行政执法作用,监督检查责任主体的质量和工程实体质量时,要坚持“严格执法,文明监督,热情服务”原则,真正彰显其维护公众利益的职能,这样才有利于实现优质、耐用、符合现代化建设标准的高层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李民生.建筑施工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研究[J].山西建筑,2014

建筑工程设计中质量控制措施建筑论文 篇1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 房屋建筑产业发展已逐步步入黄金时期, 与此同时, 混凝土也得以广泛应用, 虽然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房屋建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但易受诸多因素影响施工质量, 为房屋使用者埋下安全隐患, 这就要求在混凝土施工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 以此保证建筑施工质量, 提高房屋综合效益。

1 房屋建筑中混凝土质量常见问题

混凝土主要是由水、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外加剂、掺合料等物质以一定的比例进行科学配置、均匀拌合、成型硬化而形成的人工石材, 是房屋建筑中应用广泛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

在房屋建筑中, 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 无疑为建筑安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威胁, 故在此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将其质量常见问题概括为下述几点:外观质量缺陷, 如蜂窝、孔洞、麻面、缝隙、露筋、表面不平等, 一般与混凝土配比、拌合时间、振捣不实、结构尺寸、浇筑技术、缝隙处理、温度控制、养护措施等有关;抗压强度不够, 抗压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这也是在实际施工中易出问题的环节, 通常与混凝土中水灰比、水泥用量、粗细骨料、砂石质量、温度养护等有关。

2 房屋建筑中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由上文可知, 房屋建筑中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出现几乎涉及其每道施工工序, 故在总结其质量控制要点时, 建议根据房屋建筑的实际特征与需求, 结合工程周围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 充分考虑潜在风险, 合理设计混凝土强度, 在此基础上, 科学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配以切实完善的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选择符合强度设计要求且性能良好、质量可靠的混凝土材料构成, 严格控制材料配比、搅拌方式、振捣时间, 以此保证混凝土强度合适、均匀密实, 然后安全将其运输至施工现场, 并根据房屋建筑中混凝土的建设标准, 予以科学浇筑, 合理养护, 其中不仅要确保技术操作标准到位, 也要就其温度加以严格控制, 此外监理人员还应做好混凝土质量检查、验收工作, 从而降低混凝土质量风险, 保证房屋建筑安全可靠, 以此为用户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3 房屋建筑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3.1 重视混凝土强度设计

对于房屋建筑而言, 结构的稳定性尤为重要, 尤其是高层房屋建筑, 故立足实际, 合理设计混凝土强度就显得十分关键。虽然在混凝土施工规范中, 要求房屋建筑主楼基础底板和地下室外墙为28 d的标养强度值, 但在实际中该值并不合理, 因此建筑企业应及时向设计部门、单位提出, 建议将其标养强度值设为60 d, 以此节约单方混凝土用量, 实现水泥水化热度的降低。在此基础上, 根据房屋建筑建设标准和环境因素, 科学计算混凝土应力、抗压标准值等, 若其收缩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 则应适当调整相关设计值用于降低水化热温、入模温度, 缩小混凝土内外温差, 改善拌合物性能, 最终实现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效果。

3.2 强化混凝土用料控制

强化混凝土用料控制是改善房屋建筑中混凝土质量的必要途径之一, 如若骨料中有害物质超标、石料比例偏大、水泥不达标、水质不合适、外加剂选择不当等, 均会对混凝土强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选购混凝土用料时除了质量有所保证外, 还应注意下述几点:砂中黏土、淤泥等应低于3%, 碎石、卵石等应低于2%, 以免影响集料和水泥粘结;选择2.5左右的细骨料, 或5级配~25级配连续的粗骨料, 且尽量不含有害物质, 以免影响水泥水化;尽量避免使用有机杂质较多的海水或沼泽水, 且严格控制集料含水率、含粉量, 以免衍生混凝土严霜, 影响其预期强度;禁止使用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有效期等某一项不达标的水泥;同时选择与水泥相适应、不结块、不过期的外加剂, 以在此基础上强化混凝土预期强度效果。

3.3 严把混凝土搅拌环节

房屋建筑中混凝土搅拌质量与混凝土施工质量关系密切, 若物料配比、搅拌流程、搅拌时间等存在偏差, 则易为后续的施工质量埋下隐患。考虑到在实验室配置比实验中骨料等一般指标容易得到控制, 而砂中含水量、含泥量等易出现较大偏差, 因此基于多次实验和对此, 确定最佳配置比, 在此基础上严格把握物料用量, 实现水灰比保持不变, 混凝土和易性达标, 一般水灰比处于0.4~0.5范围内, 与之对应的砂率则为40%左右。而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 若存在自动上料斗, 一般应相继将石子、水泥、砂子、水倒入其中进行搅拌, 如此一来, 既能避免水泥出现粘底, 又能防止水泥粉末因料斗倾斜而四处飞溅。在确定搅拌机符合搅拌质量要求后, 除了合理设置相关参数用于保证搅拌均匀外, 还应注意控制搅拌时间 (如表1所示) , 若混凝土中添有掺合料或外加剂, 搅拌时间应予以适当延长, 若使用搅拌车用于运输混凝土, 其搅拌时间可适度缩短, 但应控制在2 mim以上。

min

3.4 加强混凝土施工管理

1)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 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将其以最短的运输时间和最少的运输次数安全运输至施工场地, 然后对备好的模板进行浇水润湿操作, 并予以分层浇筑, 而其分层方式、浇筑高度应视钢筋疏密、结构特点而定。如某房屋建筑主楼核心筒为6.45 m厚, 故采用了分层浇筑方案, 其中根据房屋建设标准规定, 厚度为6.45 m的底板被分成3 m和3.45 m两次浇筑, 即先浇筑3 m的下部底板, 后浇筑3.45 m的上部底板。但在浇筑过程中应切实从局部到整体逐步推进, 且其温度控制在28℃以内, 浇筑高度一般不超过30 cm, 以此尽量减少临界面、冷缝、表面龟裂等问题。

2) 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 若采用的是插入式振捣棒, 应保证移动间距小于振捣半径的3.75倍, 当其靠近侧模时, 两者之间应保持5 cm~10 cm的距离;其深度建议在振动棒长的2/3~3/4范围内, 且不得触碰钢筋、模板、拉杆、预埋件等;因振捣时间过长或过短, 会引发离析或不密实, 故一般将时间控制在20 s~30 s之间, 但最低不少于10 s, 当混凝土不再冒泡、停止塌陷, 且其表面出现平坦、泛浆时, 表示混凝土密实, 可停止振捣。

3) 为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收缩、膨胀等质量缺陷, 应在完成浇筑后予以及时的洒水养护, 使其处于湿润状态。若混凝土为低塑性, 可立即进行喷雾养护和洒水养护, 若为塑性混凝土, 可在6 h~18 h内进行洒水养护, 而且应保证连续养护, 并将养护时间控制在28 d以上。

3.5 做好混凝土裂缝处理

有时即使做到了标准施工和及时养护, 混凝土也容易在温度等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出现裂缝, 虽然一些裂缝不足以引发质量安全问题, 但也不容忽视, 应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如利用砂轮机、钢丝刷等毛化处理混凝土表面、深进等对房屋建筑结构稳定性不存在潜在威胁的裂缝, 并配以水泥浆、沥青、环氧胶泥、玻璃纤维布等;针对威胁房屋建筑强度性能的裂缝, 可将水泥浆、聚氨酯等胶结材料压至裂缝中, 或通过刚性或塑性止水材料封闭裂缝;对于严重裂缝, 可采用加固法进行处理, 如加设外撑杆、钢拉杆, 粘贴碳纤维布, 增大构件横截面积等;若裂缝已具备强大的破坏力, 则建议采用置换法, 即清除已坏的混凝土, 更换新混凝土, 并使其完全包裹钢筋。此外电化学法、愈合法等也可用于处理混凝土裂缝。

4 结语

鉴于房屋建筑中混凝土质量与整个工程质量和安全息息相关, 故建筑企业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并基于对其质量问题诱因的分析, 寻求更为有效的控制措施, 以此将质量隐患扼杀在萌芽之中, 保证房屋建筑质量可靠, 安全耐用。

摘要:从房屋建筑中混凝土质量常见问题出发, 分析了其质量控制要点, 并就其优化措施进行了研究, 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 保证了房屋建筑施工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石芥欣.炎日天气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 2011, 37 (7) :213-215.

[2]杨仪静.浅谈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4) :65-67.

[3]王春浩.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类型及风险管理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 2012 (14) :88.

上一篇:演员自荐范文下一篇:小学古诗总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