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水害分析报告

2024-09-11

煤矿水害分析报告(共9篇)

煤矿水害分析报告 篇1

根据《2010年矿井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求,我矿在7月18日早班举行了井下水害事故演练,现将演练情况报告如下:

一、井下水害事故演练记录 演练项目:井下水害事故应急救援 演练时间:7月18日早班

水害事故地点:南翼16中03运输顺槽底抽巷

11:40公司安监处刘江波汇报(模拟):中宇掘二队16中03运输顺槽底抽巷当头垮了,很大的水涌出来。矿调度员李秋接事故汇报后,11:41用电话通知:跟班区长杨贵文,把工作面人员全部带出来;11:42通知矿总值班梁道富;11:44通知+1340水泵房司机刘秋生不能停泵。11:45调度员李秋接到中宇掘二队现场电话汇报。

11:47中宇掘二队跟班区长杨贵文汇报:我们的人全部撤出来了。

11:48用电话通知公司调度员李秋;11:49通知矿长孙守义、书记孙保国、总工程师梁道富;11:50依次通知机运部长颜士波、综合办公室主任张夫领、供应部长张强、安监部长胡方冠、保卫部王涛、中宇掘二队跟班区长杨贵文、副井井口范玉全(并要求人车不要摘钩)。11:51总工程师梁道富、矿长孙守义、书记孙保国、机电部长颜士波、调度室主任史孝武、安监部长胡方冠、保卫部王涛、机运区长梁立洋、生产矿长梁道富、供应部长张强、综合办公室主任张夫领、中宇掘二队跟班区长杨贵文、机电部长颜士波、水文地质部长张孟凯、机运区长梁立洋依次到调度室。

12:00公司安全副总到调度室,接着局和公司领导依次到;12:13救护队到,接着公司医院、公司安监处、生产、机电、供应部门依次到。

12:0516中03运输顺槽底抽巷跟班区长杨贵文汇报:工作面人员全部撤出来了。12:10救护大队队长张士伟:应急突击队共13人已在保卫科待命。12:35通知公司调度员李秋,水灾演练结束。救灾指挥部工作会上各部门汇报: 水文地质科汇报:+1340涌水量80m3/h;

经营办汇报:中宇掘二队13人、抽采工区15人、安监员1人瓦检员1人,共30人已撤至+1370(16中03运输顺槽)。

安全科汇报;井下跟班安全员刘尚海协助人员撤离,安全员刘江波正在副井口进行上、下井人员监控,安监员潘明在矿调度室待命。供应科汇报:已准备好1800只蛇皮袋。

机电工区汇报:中央采区变电所配电工、电钳工在岗待命;+1370水泵房水泵司机在岗待命,电钳工已检查电路,水泵无问题。

二、演练成果

(一)领导高度重视,亲临实战部署

公司领导对这次井下水害事故应急演练,高度重视。从演练策划、前期准备、组织实施到模拟演练,都进行了具体部署、亲临实战。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安全副总坐镇调度室,督导演练。由9人组成的救护小队能较快速到达指定地点。

(二)演练目的明确,预案策划周密

从我矿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井下水害事故的应急演练。

演练检验:

1、应急人员对水害应急救援预案的熟悉程度;

2、调度系统对接听电话、记录等的规范、时效;

3、救护队、各科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对现场的应急处置能力;

4、应急物资、材料的准备情况。

三、演练存在的不足

(一)现场演练的汇报环节不逼真,没有达到实战的理想效果。

(二)在应急人员对水害应急救援预案的熟悉程度方面:

1、部分应急人员对应急救援预案还不熟悉,演练时应用得不太熟练;

2、各归口责任分工还不太明细。

(三)在调度系统对接听电话、记录等规范、时效方面:

1、演练记录不规范,没有完整地把演练情况记录下来;

2、演练时没有具体把井下人数及姓名记录下来;

3、电话通知顺序没有按《预案》要求执行;

4、接听电话也有个别记录错误;

5、现场应急人员对各归口汇报的内容不规范。

(三)在救护队、各科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对现场的应急处置能力方面:

1、救护队没有接受任务记录;

2、没有按《预案》规定的避灾路线撤至安全地点;也没有分析井下人员受威胁撤离的范围;

3、井下没有建立临时的指挥所;

4、井下受威胁区域没有及时切断电源;

5、没有到调度室带特别许可证入井。

(四)在应急物资、材料及设施设备的准备方面:

1、16中03运输顺槽底抽巷调度电话离当头太远,约200米;

2、+1340水平应急材料、工具准备不充足。

煤矿水害分析报告 篇2

但近10 年来,福建煤矿水害事故呈上升趋势,成为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尽管有关管理部门和煤矿认真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在煤矿水文地质特征、水害事故特征及原因分析、防治技术与对策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1-7],但煤矿水害事故仍然频繁发生,主要表现为老窑、采空区透水和煤系底部栖霞灰岩岩溶水的突水。

煤矿水害事故的发生不仅影响生产,造成经济损失,而且易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因此,总结福建省煤矿水害的特点,分析煤矿水害的原因和防治水现状,提出防治对策,对指导煤矿的防治水工作,从根本上杜绝或减少水害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福建煤矿水害的特点

1. 1 地质概况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面积12.3万km2,其中含煤地层分布面积7 000多km2,出露面积1 746 km2。福建省煤矿主要分布于福建省的西南部即闽西南地区,位于东经116°10'~118°25',北纬24°25'~27°,分别为永安煤矿区、大田县上京煤矿区、龙岩—永定煤矿区和天湖山煤矿区等煤炭生产基地。主要含煤层位为下二叠统童子岩组(俗称童子岩煤系),上覆上二叠统翠屏山组与煤系为假整合接触;下伏下二叠统文笔山组和栖霞组与煤系整合接触,童子岩组由泥岩、粉砂岩、砂岩和煤组成,总厚度约为800 m。童子岩组地层分为3段:第1段(P1t1)、第2段(P1t2)、第3段(P1t3);沉积类型有3种:西部条带的连城类型,仅第3段含煤;中部条带的龙岩类型,第1段、第3段都含煤;东部条带的天湖山类型,仅第1段含煤。各矿区内划分为若干井田(或块段),各井田(或块段)煤层赋存状况变化较大,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倾角随构造变化而异,一般为15°~70°,煤层顶板多为细粉砂岩和泥岩,煤质均为中高变质无烟煤,含煤岩系中含弱—中等富水性岩层,矿井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1]。

1. 2 水害类型

根据煤矿水害发生的特点,福建煤矿水害事故的主要类型有: 老窑、采空区积水造成的水害; 栖霞灰岩的岩溶水造成的水害; 雨季期间的淹井[2-3]。

1. 3 矿井充水因素

据调查,福建煤矿的矿井充水水源主要有: 大气降水,老窑及采空区积水,构造裂隙水,灰岩裂隙—岩溶水[2]。充水通道主要有: 构造破裂面,采动后形成的“三带”及地表塌陷,老窑、采空区和废弃巷道,软硬层接触面,封闭不好的钻孔,小型岩浆岩侵入体裂隙带。

2 福建煤矿水害及防治水的现状

2. 1 老空水透水事故频繁发生

福建多数矿区小窑采煤历史悠久,老窑密布且无据可查。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小煤窑掠夺式的非法超层越界下山开采,留下了许多采空区,且未进行地质填图,无法准确了解其分布状况。这些新老小窑、采空区不仅可能积水,而且造成与地表水体有水力联系或成为大气降水的入渗通道,留下了许多水害隐患[2-3]。老空区透水事故频繁发生,典型案例有:

1) 2005 年5 月28 日新罗区雁石镇赤坑煤矿的老空区透水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2) 2010 年7 月8 日永定县龙潭镇老寮坑煤矿的老空区透水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2. 2 栖霞灰岩岩溶水突水事故日益突出

童子岩煤系地层本身属弱含水岩系,正常情况下文笔山组泥岩起着隔离栖霞灰岩的作用,栖霞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不是矿井的直接充水水源。但该煤系地层受地壳运动的影响,断裂构造发育。在童子岩煤系地层与栖霞灰岩之间普遍发育缓倾角断裂,造成文笔山组泥岩,甚至童子岩组一段地层的部分缺失,其下盘多为栖霞灰岩,栖霞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压力大、水头标高高; 而上盘多发育切穿煤系的高角度导水正断层,深部开采容易揭露断层,刚揭露时可能充导水性不强,有滞后突水现象。巷道揭露及采动后,由于矿压的作用,岩体应力重新分布,使断层或裂隙“活化”,成为强渗通道的导水断裂带,加之岩溶裂隙承压水的水压作用,岩溶水导入巷道造成突水的可能性极大。典型案例有:

1) 1990 年上京矿区后洋井田+500 m水平大巷的栖霞灰岩岩溶水突水事故,造成该井田300 万t煤炭资源至今尚未解放[4]。

2) 新罗区王庄煤矿因栖霞灰岩岩溶水涌水量大,水温高,被迫停产,造成经济损失[2]。

3) 新罗区白沙南煤矿区水鸭科煤矿2004、2005 年两次栖霞灰岩岩溶水突水并淹井后,进行井下强抽水,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造成该矿附近地表的地面塌陷和民房墙体开裂等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特别是该矿区东方煤矿2011 年“10. 20”的栖霞灰岩岩溶水突水,造成2 对矿井被淹,矿区产量减少50 万t,还影响到矿区其他煤矿的安全生产及开拓延深。

2. 3 雨季防淹井事故不容忽视

井口标高较低且布置于河流附近的矿井,雨季期间可能造成淹井事故。强降雨的大气降水通过地表塌陷和小煤窑采空区进入煤矿。典型案例有:

1) 1998 年闽北地区发生洪灾,致使邵武煤矿被淹事故,造成经济损失达3 000 万元[2]。

2) 2008 年的强降雨,大气降水通过地表塌陷和小煤窑采空区进入翠屏山煤矿,造成该矿+190 m水平的中央泵房和采区变电所被淹事故,经济损失达3 000 万元。

2. 4 探放水的技术手段和装备落后

目前,福建煤矿采用的探放水方法主要是钻探和巷探[5-6]。按照“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采用钻探和巷探方法进行水文地质探测,在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钻探和巷探工程量大,进度较慢; 探放工程控制和覆盖范围小,探测盲区大,具有盲目性。因此,单纯采用钻探和巷探的方法,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在物探方法应用方面,目前福建煤电公司有1 台YDX( A) 直流电法仪,龙岩学院有1 台网络并行电法仪,且还在试验阶段,还不能正式用来探测含水异常体。

2. 5 煤矿水害防治专业技术人才长期缺乏

福建省煤矿水害防治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2011 年12 月上旬在厦门由福建省煤炭学会和福建省煤炭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的“煤矿防治水专题研讨会”的情况可见: 会议提交的42 篇论文中,地质专业的14 篇( 其中水文地质专业的1 篇) ,只占1 /3。煤矿水害防治专业技术人才的紧缺综合表现在:

1) 高水平的能独立承担水文地质专项研究课题的专家极少;

2) 煤炭生产企业缺乏具有工程师职称的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才;

3) 探放水工缺乏实战经验。

3 煤矿水害的防治对策

3. 1 加强管理

煤炭管理部门和煤炭企业要认真贯彻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等法律法规。改变观念,要以水文地质单元或整个矿区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水害发生的规律性。充分认识老空区透水、栖霞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突水的危险性和灾害性。把水文地质的日常工作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

3. 2 加强煤矿水文地质工作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结合福建省煤矿水害事故发生的特点,广泛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对矿区范围内岩层的含水性,各种地质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特别是小窑、采空区的分布范围和积水情况,各钻孔的封孔质量,当地的年降雨量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查明充水水源和通道,编制水文地质图,指导防治水;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做好地面防水和井下防水工作[2]。

3. 3 开展煤矿水害专题研究

建立以栖霞灰岩承压含水层为研究对象的水文地质结构模型或突水机理模型。深入研究栖霞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为主的富水、高水压含水层的岩溶发育规律; 地下水在天然流场中的运移规律及其对矿井突水的控制作用; 开采条件下的栖霞灰岩承压含水层及其突水通道的变化规律; 底板破坏深度及栖霞灰岩承压含水层的导高的确定; 防水煤( 岩) 柱的合理留设及开采下限的确定。通过专题研究,为矿井突水预测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3. 4 改善探放水手段和装备

在小窑、采空区多的矿区或受栖霞灰岩承压含水层威胁的矿区,探放水应作为经常性的工作。在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有突水危险性的地段,采用钻探和物探的方法进行探水,探清积水区的距离、范围、含水量,然后用适当方法疏放[6]。

抓紧网络并行电法仪探测含水异常体试验,并在全省煤矿推广应用。其他矿井物探技术如三维地震、矿井音频电穿透技术、矿井瑞雷波探测技术、矿井地质雷达、矿井瞬变电磁法等探测方法[5],可委托给外省有关单位进行试验,寻求最适合福建省煤矿实际的探测方法。认真解析探测成果并结合探测区的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和开采情况,对水害隐患进行较科学、客观的预测。

3. 5 培养防治水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培育高水平的能独立承担水文地质专项研究课题的专家团队; 培养能熟练从事煤矿水文地质日常工作的水文地质工程师; 对煤矿的探放水工要加强实战培训,熟练掌握探放水的操作技能; 加强对全员进行防治水常识的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

4 结语

煤矿水害分析报告 篇3

关键词:煤矿水害事故原因测量防治管理

水害事故是煤矿作业中五大灾害之一,其不仅对矿井有严重破坏的作用,也是威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灾害。因此要防治煤矿作业中出现水害事故,那么要对引发水害事故的原因深入分析,根据全面深入的分析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防治方案,是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证企业经济利益不受损害的有效措施。

1 煤矿水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煤矿水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包含两个方面,分别是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可能迅速导致煤矿作业中发生水害事故,而间接原因则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潜伏,由某个因素诱发出水害事故。其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如下:

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很多企业由于缺乏地质勘测的力度,存有对水文地质了解不详的情况,因此开采人员在对开采区域的地质没有详细知悉的情况下,开采人员盲目下井,盲目开采导致水害事故发生。其次,由于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会做一些违法、违规的开采,会要求开采人员超层越界开采,而这部分被开采的地质往往没有做地质勘测工作,盲目进入积水老空区,因此而迅速发生突水的情况,导致水害事故的发生。

在获悉了水患存在的情况下,部分企业在矿井水体下或冲积层下采煤层留设的防水安全煤柱不合理,是对水害隐患的忽视。有的企业对地面的塌陷坑充填工作不到位,对废弃的小煤矿充填不实,从而引发水害事故的发生。再者,在暴雨期间,由于降水过多,其可能引发水害事故,如果对水情的状况没有良好的监测,煤矿井口标高低于历史最高洪水位,那么是直接导致水害事故发生的原因。此外还有一些企业对溶洞水或断层水等了解不详,从而失去了有效、合理的防治水害的方案编制,其是直接导致水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在煤矿的探防水方面,很多企业存有违规操作,特别是一些乡镇地区的煤矿企业,这些企业经常被治理整顿,甚至强制关闭,被关闭以后,很多的废掉老窑未有留下详细的地质资料,开采边界、积水空间不清楚,是水害发生的隐患所在。在这些煤矿企业中,大多都缺乏专业的探放水队伍,也没有专业的防治水害人员,在掘进和采煤的过程中,常常有不实性探放水工作的情况,或者违章用煤电钻代替专用探水钻机进行探放,其均是直接导致水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在对防治水的监管方面,因很多的煤矿企业受利益的驱使,以及自身的技术和力量不够等原因,其都是导致监管工作力度不够的原因,因此,由于监管松懈,在水害事故的防治上就有些管理不足,缺少对水害隐患的定期检查,企业领导也没有对管理人员进行水害隐患的跟踪督促,其是间接导致水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2 煤矿事故的防治管理

2.1 加强地质勘测

地质测量是指利用地质勘测设备,对目标区域进行详细勘测,通过勘测的方法完成目标区域地质数据的统计,以及绘制出相关数据反映的平面图。地质测量不仅是地质学系统分支,也是煤矿施工的进行前的必要步骤,更是矿床勘探的基本技术之一,其目的是运用勘测设备对矿区的规律进行测量分析,其规律主要表现在位置、矿产量及矿产前景,是节省人力、物力的重要技术之一。而从煤矿工作的角度看,煤矿工作是一项具有高危险性的工作,因此这个行业对于相关安全的要求也很高,要保证煤矿工作的安全,应进行严密的地质测量工作。作为地质测量,在煤矿生产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利用GIS系统来对水害事故进行遥感预测,运用这个系统是降低水害事故以及事故发生时人员避难的良好措施。GIS既为地学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在地学上的一种应用系统,它能一定程度上预防水害事故的发生,其遥感预测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GIS具有图形处理的功能,在其功能中,会将所施工区域的立体地图如实反映出来,给工作者展示出一个视觉可见的矿井结构,系统会通过图中物质的属性和空间系数会有效分析,为预防水害事故的发生提供决策数据。二是,GIS系统拥有强大的数据库,数据库中包含有:地质灾害的预测、处理方法的数据库、法律数据库、事故案例数据库、各自救援数据库等等。这些颇为全面而又强大的数据库的建立,能为预测以及救援措施都提供有效的帮助。三是GIS能提供远程预测功能,其能避免数据库中数据有些僵化,对实际情况不太灵活分析的现象发生。远程预测功能就可以有效补缺这一点,通过远程功能,我们可以咨询相关的地质专家,通过他们的分析而使预测信息共享,对进一步完善GIS系统有所裨益。四是GIS的动态预测,动态预测是指模拟矿井动态过程所产生的后果预测,例如危险源动态预测、水害预测等动态数据的分析,在地质活动的动态基础上,通过模拟出相关的技术环节,实行动态模拟计算,从分析数据上有效得出预防水害事故的措施。五是,通过VisualBasic6.0调用Super Map Objects5.0开发平台提供的组件,运用Super Map objects对象和其他VB对象的方法和属性完成,能够将GIS与井下重大危险源及应急救援数据库连接;实现了井下重大危险源分布在地图上的显示功能,并能动态模拟各区域相应灾害的避灾路线、影响范围及灾害处理措施,引导人员及时逃生,同时指导救援人员及时展开救援工作,这为减少和预防煤矿灾害事故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并能进行有效的救援。

2.2 加强探放水工作

对水害事故的防治管理,应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对于防水的煤柱和岩柱的建立,要按照规定来建造,相邻的矿井分界也应留设防水煤柱,对于违法超层的开采,要严格禁止,严厉打击,必要时候可以联系司法机构对煤矿违法开采进行司法惩处。在采掘巷道过导水断层、裂隙、陷落柱等构造较为薄弱的区域,那么应该实行超前探水,在探水工作中,如发现前方有水,应该使用超前预注浆封堵加固。再者,在煤层有老空水威胁的存在时,那么应该对探放水的设计进行预先编制,实行超前探放水工作,要把所有的老空水疏干,煤顶、底板受承压含水层威胁时要进行疏水降压,如果利用疏水降压也无法保证开采的安全,那么应该进行注浆加固。通过对探放水工作的加强,其能够有效防治水害事故的发生。

3 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出现水害事故的原因有多种,包括勘测力度不够、探放水工作不全面或是缺乏探放水工作、缺乏水害隐患的监管,这些因素均是导致煤矿出现事故的原因,因此,通过文中地质勘测运用GIS系统预测分析水害事故、加强探放水工作,其是防治水害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也是保证企业信誉、减少事故造成企业经济损害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对开采人员生命安全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秦传红.浅谈煤矿水害事故分析及其防治技术[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2(9):51.

[2]程增庆.煤矿水害源的探测与防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6).

[3]秦长江.煤矿防治水安全体系建设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2,19(6):115-118.

[4]徐秀华.福建煤矿水害事故特征与对策研究[J].能源与环境,2012(6):102-103,105.

煤矿水害分析报告 篇4

吕凤煤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矿井水害防治

通过对吕凤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对未来矿坑水害的因素进行探讨,并对矿井可能发生的水害作了分析与预测,对未来矿井水害的防治提出建设性意见.

作 者:马海军 作者单位:福建省121煤田地质勘探队,福建龙岩,364021刊 名:能源与环境英文刊名:ENERGY AND ENVIRONMENT年,卷(期):2009“”(4)分类号:P641.461关键词:吕凤矿区 水文地质条件 矿井水害 防治

煤矿水害隐患排查制度 篇5

地测部

2010年1月1日

煤矿水害隐患排查制度

根据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地测防治水专业考核评级办法第八条制定防治水隐患排查专项检查制度:

一、成立防治水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组长:仝矿伟王英璞

副组长:张吉林张传应 刘中云 刘福曾吕同庆余福德 刘忠宇 李军

成员: 刘世忠 高波李天根霍苏林周华玉孙长青许建伟张保法 周雁彬 刘双剑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地测部,刘世忠兼任办公室主任、周华玉任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安排。

二、具体要求

1、每月下旬必须完成对矿井防治水的隐患排查。

排查地点:全矿井地面、井下所有出水地点及排水设备、排水管路、水仓、水沟等。

排查内容:影响生产的水害,探放水方案及措施制定、实施过程、探放水结果、排水设备及排水管路完好状况、水仓容积及水沟畅通状况等。

2、每月下旬组织的防治水隐患排查和质量标准化合并进行,由总工程师根据矿井当期防治水重点工作进行分工安排排查项目和重点环节,每个地点安排一名专业负责人,针对重点问题进行排查。

3、防治水隐患排查时,需要按照地测部门制定的检查内容和标准去逐

项检查,检查完后及时将现场检查原始表报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负责进行归类汇总,并提出处理意见,经总工程师批复后,以书面形式下发有关区队进行限期整改,领导小组安排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防治水隐患排查执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制,由于检查不认真出现影响防治水安全工作,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5、地测防治水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每月防治水隐患排查的工作安排和内业资料管理,对整个过程要建立完整的记录,要求内容齐全、规范(包括检查人员签字、人员分工情况、存在问题、整改情况、复查情况等做详细记录)。

6、各基层区队必须高度重视防治水工作,尤其是综采队要严格按照专项防治水方案要求做好日常隐患排查工作,确保排水系统畅通,排水设施完好。

7、地测部要超前做好水患的预测预报工作,对井下各出水点要定期进行水量观测,及时分析水患危害程度,对影响生产的区域要制定可靠方案,及时处理,确保防治水工作安全。

8、相关科室(队)必须认真贯彻执行重点防治水区域防治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按照防治水隐患排查要求,限期进行整改,在规定期限内未进行落实的,给予相关部门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处罚。

煤矿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篇6

为了加强我矿防治水工作,杜绝重大水害事故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保护国家资源和财产,保证矿井能够安全进行生产,根据《关于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2006‟98号)文的有关要求,制定了《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成立矿水害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矿生产科

办公室主任:****(兼)

二、水害隐患排查制度

1、严格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矿井地质规程》、《煤矿测量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及上级有关安全方面的规定,做好本专业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

2、每月由矿总工程师组织生产科、安监科、机电科、调度室、供应科、探防队等部门召开一次防治水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防治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检查各项防治水工程进展情况,在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给予保证。

3、每月26号由矿总工程师组织生产科、安监科、机电科、调度室、供应科、探防队等部门召开一次水害预测评价会议,对本月施工的逐头、逐面的水情、水害分析排查,研究矿井、采区、工作面防治水方案及措施并对上月水害预测评价效果进行总结。

4、每月由矿总工程师牵头组织两次井下水害隐患排查,并按“五定”原则进行整改。

5、对矿井水适时进行观测,每月组织两次井下测水,地面组织两次水文孔水位观测。

6、对有水害威胁的地段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物探先行、钻探验证。有突水危险时注浆加固,确认无危险并采取适当防范措施(具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或泄水系统)后,方可进行生产及施工,坚持临时预报、月预报和年报制度,不定期对预报内容及矿有关单位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检查。

7、在有突水危险的地方,应设置水患检测及通讯联络系统,以便及时发现突水征兆和制定处理对策。

8、要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设置安全出口,并规定避灾路线,设置路标,并且要让全体井下职工都能熟悉它,以备一旦突水,能够安全撤离,避免意外伤亡事故发生。

9、井下防治水及水文观测设施,未经矿总工程师同意,不得随意拆除或破坏。

10、沿老空区掘进巷道时,施工单位必须编制专门的探放水措施,边探边掘,保证安全生产。

11、钻孔终孔由调度室、探防队组织验收,由调度室验收签字。

12、要定期不定期对井下水仓进行清理,保证其有效容积。夏季“三防”前必须对井下全部排水设备全面检修一次,对所有工作泵和备用泵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井下所有水仓、水沟等雨季前必须彻底清理一遍。

13、对本矿井上、井下防治水设计,长远和年度防治水安全技措计划进行检查和落实。

14、做好预测预报工作,提前编制采区设计、阶段设计和采掘工作面设计需用的地质说明书,对与安全生产有密切关系的水、火区、瓦斯、顶板和地质构造等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要尽量做到准确可靠,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隐患排查的内容为:

1、是否编制了年度防治水计划

2、是否编制有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3、年度防治水计划是否得到有效落实

4、是否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留设防水煤柱

5、及时填绘、修改采掘工程平面图和充水性图

6、是否建立有老空积水、导水断层、封闭不良钻孔台帐

7、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水害威胁或接近积水区掘进时,是否编制有超前探放水措施

8、对探放水效果是否进行了评价

9、是否及时编制了月度水害预测评价和月度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地质预报是否及时发放到生产、调度、安监部门和施工区队

10、工作面过钻孔时是否编制有超前探水措施

11、进行底板改造的工作面是否编制有措施,对每个钻场的钻注浆情况有无评价

12、巷道通过落差20m左右的断层时,是否编制有探测断层导水性的措施,制定过断层防治水措施

13、采掘工作面施工过程中,发现水害隐患,是否及时发放临时水害预报

14、是否建立有断层台帐

15、排查采掘工作面水沟是否按要求施工,排水管路是否满足要求,排水系统是否健全;水仓、水沟的清理情况等

16、各排水地点的排水设备、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完好情况

17、探放水的采掘工作面,是否按照探放水专项措施要求进行探放水

18、在采掘工作面接近采空区积水时,巷道接近含水断层、陷落柱时,采掘工作面接近未封闭或封闭不良导水钻孔时,是否编制有探放水措施

四、“雨季三防”期间的水害隐患排查制度

1、“雨季三防”由矿调度室牵头组织。

2、每年度4月底雨季来临之前须对采空区地表塌陷坑、裂缝、地表积水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雨季前后,要安排人员对地面防排水情况及井下各个工作地点的涌水量变化情况进行观测,对地面的防洪沟要进行水位观测。

4、雨季三防期间,由调度室负责牵头组织,安监科、机电科、企管科等部门参加,每月对矿井地面供电系统、通讯系统、排水设施、防雷电装置等进行全面排查一遍,发现问题及时安排处理。

5、雨季前,要对矿井排水设备和供电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修,清挖水仓、水沟和沉淀池。

6、储备足够的抢险物资、设备并组织抢险队伍。

7、完善水害应急预案,并进行避灾演习。

8、矿井各地面设施、设备要进行防雷电检测试验

9、雨季前要进行排水系统的联合试运转。

10、地面矿区发生大到暴雨时,由矿井防治水领导小组安排及时对地面工业广场周围防排水情况及井下各工作地点涌水量变化情况进行排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五、水害隐患的治理制度

1、对查出的水害隐患进行登记并下发整改通知单,责任单位必须全部按时整改完毕。

2、各单位接到隐患整改通知后,按“五定”原则落实整改。整改结束后通知相关的督查单位,进行复查。

六、奖罚

1、各单位对存在的水害隐患不按规定的时间进行落实整改的,按《***矿重大隐患责任追究制度》规定进行处罚。

2、由于整改不力或不及时整改隐患的,对责任单位领导进行责任追究。

煤矿水害分析报告 篇7

关键词:采空区,老空水,探放水

0 引言

我国煤矿开采历史悠久, 老空水广泛分布, 老空水害事故在总的水害事故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老空水一般以静储量为主, 突水过程中携带煤块和石块, 有时还含有有毒气体。因此在矿井防治水工作中, 要把老空水的防治作为重中之重[1]。盛平煤矿在1204回风巷8号点前掘进头超前探水打钻过程中, 钻进27 m时出现探水钻孔突水现象。在没拔钻杆和用棉衣堵塞的情况下, 突水量为520 m3/d左右, 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威胁。该文通过对老空水害的分析, 并结合探放水实践, 消除老空水害的威胁, 为采掘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1 老空水害发生的要素分析

(1) 老空积水。采掘范围不明的古井、小窑积水以及近代矿井采空区与废巷的老塘积水, 统称为老空积水。该井田周边煤矿众多, 这些煤矿互联成片, 越界开采极为严重, 在该井田北部、东北、南部有大面积老空积水区。采掘过程中一旦揭露或者接近这些老空积水区, 老空积水便成为矿井新的充水水源, 重则淹没巷道、工作面或采区, 甚至冲毁巷道, 造成人员伤亡[2]。

(2) 留设的防隔水煤柱承压能力不足。这主要是留设的防隔水煤柱遭到破坏, 强度降低, 不能起到防隔水的作用, 或是留设的防隔水煤柱没有严格按照要求留设, 造成留设的不合理[3]。

(3) 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违章使用煤电钻探水, 矿井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机构不健全, 对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不够、违章作业等。

2 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井田地处吕梁山脉南部, 地形西北高、东南低, 井田南部的北东-南东向展布的油峰岭为天然分水岭。井田内地形陡峻, 为剥蚀冲刷地带, 地层总体为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 地层倾角5°~35°, 在此单斜构造的基础上西北部发育了一组轴向北东的背向斜褶曲, 组成了井田的基本构造形态。

该井田范围内分布的地层自老至新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及第四系更新统等。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 目前主采山西组2号煤层。

该井田的含水层组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岩孔隙含水岩组、二叠系碎屑岩裂隙含水岩组、石炭系太原组碎屑岩夹碳酸岩岩溶含水岩组和奥陶系碳酸盐岩溶裂隙含水岩组。本溪组岩层构成了奥灰含水层的直接隔水顶板, 岩性以铝土泥岩、泥岩、铁质粘土岩为主, 全层厚约42.56 m, 其中泥岩结构致密, 隔水性较好。在无构造沟通的情况下, 其上各含水层与底部奥灰含水层无直接的水力联系。煤系地层各含水层由于其间存在厚度较大的粉砂岩、泥岩, 富水性普遍不强, 补给较差, 主要以顶板淋水形式涌入工作面, 水量较小。同时, 井田所处地段属中、高山区, 地形切割强烈、沟谷发育, 坡陡沟深, 两侧山坡沟谷径流距离短, 遇雨一泻而去, 雨停沟干, 基本常年无水, 且井田内无大的河流, 地表水很难补给地下水。

综上所述, 矿区水害威胁主要来自老空区积水。

3 老空水水量估算

3.1 井田内采空区积水

老空积水量可利用如下公式估算[2]:

式中Q采—采空区积水量, m3;

K—充水系数, 取0.3;

M—采空区煤层采高或煤厚, m;

F—采空积水区的水面投影面积, m2;

α—煤层倾角, (°) 。

通过对矿区资料的分析及调查, 对照井田内采空区所处地质条件、井巷相对位置、物探情况以及探放水情况, 对采空区积水进行了预测估算, 其预测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 由于开采范围较大, 井田内采空区积水面积也较大。

该矿开采2号煤时间较长, 现井田东南部范围内古空、采空区面积较大, 北部、东部、南部低洼处的采空区存在一定量的积水, 经调查和估算, 总积水量在24.56万m3左右。

3.2 周边矿井积水情况

该井田周边煤矿众多, 这些煤矿彼此相邻, 互联成片, 经过多年开采, 越界开采极为严重。该井田北部、东北、南部存在多个大面积的采空区, 通过对矿区资料的分析及调查发现, 矿井周围各矿与该矿有越界现象, 其中已关闭的麦秸峪老空区、石窑煤矿老空区和后湾子坑口老空区倾向北, 高于该井田采空区, 采空区积水对该煤矿的开采有很大的影响, 根据公式估算积水量总计180.45万m3如表2所示。其中, 麦秸峪的积水量是对矿区资料统计分析并结合物探成果综合计算得出的。麦秸峪坑口2005年关闭, 以40万m3/a补给量计算, 老空区积水量在160万m3以上。

该井田边界及周边分布约12个煤矿, 井田及其外围形成了大规模的采空区, 经调查对矿井安全产生影响的采空区估算积水量在180.45万m3左右。

4 探放水工程实践

为确保1024工作面安全生产, 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 对威胁1024工作面的老空积水进行了探放水工作。本次工程共设计施工探放水钻孔6个。其中, 5号孔是原涌水孔, 先前已对其进行封堵, 因老空区水量大, 后又将其扩孔作为5号孔;6号孔按原设计用于探放1204进风巷积水, 但由于目的位置标高不详, 且在进尺20 m时地层倾角发生变化, 经过论证后停止钻进。

1204工作面探放水工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放水孔分布的横、纵断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

在实施放水前, 对排水系统进行了完善以保证排水畅通。放水过程历时84 d, 放水量300 m3/h, 累计放水125 000 m3。根据放水试验和排放水记录, 5月份老空区静止水压0.15 MPa。随着排水量逐步增加, 水压 (以2号孔水压为基准) 也在缓慢下降, 7月下旬至8月以小流量排水后, 水压又上升至0.16 MPa左右。

通过3个多月的探放水工作, 基本探清1204回风巷前方老空积水区距离、水量、水压、补给来源及补给量。

对1204回风巷6号点附近顶板淋水、2号钻孔老空积水和涌水孔涌水取样分析, 认为顶板淋水为山西组砂岩水, 老空水主要补充水源是砂岩水和大气降水。

根据排放水数据分析, 5月份老空区积水补充量约为1 000 m3/d, 7月份约为5 000 m3/d, 6、8月份在1 500~2 000 m3/d之间。

综上所述, 虽然1204工作面南部老空区积水水压不大, 但是水量及补给量比较丰富, 应充分重视其潜在威胁。

5 结论

(1) 克服麻痹侥幸心理, 避免疏忽大意。老空积水的分布规律不易掌握, 又带有灾害的特点, 必须严格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十六字方针和“全面分析, 逐面排查, 多找疑点, 有掘必探”的基本原则。

(2) 矿井受到老空水威胁时必须结合物探、钻探资料正确分析积水区和积水量, 并通过试探放掌握老空水的积水量、补给量及水压的变化规律, 以利于因地制宜做出科学合理和安全可靠的探放水工程设计。

(3) 严密组织探水掘进。老空积水有分散、孤立和隐蔽的特点, 水体的空间分布几何形态非常复杂, 探水掘进是唯一有效的防治水手段。在有足够帮距、超前距和控制密度的钻孔的前提下, 可利用钻孔排放老空积水。若意外接近积水区, 老空水突然溃出必然会酿成水害事故。

参考文献

[1]郭彦华.老空水水害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 16 (10) :141-144

[2]郑世书, 陈江中, 刘汉湖, 等.专门水文地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9

浅谈煤矿水害防治措施 篇8

1. 雨季地表水威胁

1)地表河流水威胁。绝大部分煤矿附近都不同程度的存有水库、 河流、 湖泊,在雨季时,由于河流、 湖泊水位暴长,溃堤决口致使水流倒灌矿区,造成地表低洼地区积水或直接通过井口溃入井下造成水灾。

2)露天开采的矿井在地表上留下露天坑,河流在附近流过,雨季水量大时有可能倒灌露天坑,地面积水可能导入井下。

3)由于许多地区煤炭开采历史较长,矿区低洼地点、 古井、 塌陷区较多,矿井周围井口多。浅部的部分小煤矿超上限开采,造成地表斑裂,这些都是地表水导入井下的通道。

2.老空水威胁

1)采空区积水。采空区内的低洼点逐步积水,对下部距离比较近的煤层的开采或同一层的下部采掘工作面带来威胁。

2)巷道内的积水。

①废弃的下山巷道逐步积水,不能正常及时填图,给以后的采掘活动留下隐患;

②平巷口或者上山巷道的下口的密闭没有留设泄水孔,密闭内如果逐渐积水,随着积水的增多,最终可能突破密闭造成突水事故;

③不少煤矿立井井筒下部存有积水,其水位经常超过罐笼的过放距离位置,如果发生罐笼过卷,可能造成罐笼内的乘员被淹。

3)矿区的积水威胁。不少报废和被关闭的矿井,内存有大量积水,与周边附近生产矿井有直接或间接相通关系,亦或填图不及时,图纸交换不正常,对生产矿井构成重大威胁。

4)挡水墙封闭的高压老空水威胁。部分煤矿在生产区域之上(矿井的浅部)为控制涌水量而对部分采空区使用挡水墙进行了封闭,当采空区水积满以后該区域就成了高压水包,由于其生产区域和作业人员都在封闭的积水区以下,一旦挡水墙出现意外,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5)复采区域局部滞留的老空水威胁。部分煤矿在原煤层的采空区内有复采活动,采空区的低洼地点和老巷道可能滞留部分老空水,如果探查不细有可能造成事故。

6)古空水威胁。很多煤矿处在煤层露头下部开采,露头浅部不同程度的存有古井、 古采区,下部的生产矿井遭受古空水威胁。

3. 承压水、 顶板水、 断层水威胁

1)底板承压水威胁。部分煤矿在开采下组煤时,在煤层底板不完整或遇有小断层的情况下受底板含水层承压水和断层水威胁。

2)顶板水威胁。主要是煤层上部含水层的威胁。有的含水层属于洞穴裂隙承压水,内部赋存水量较大,一旦揭露或导通了这些裂隙和洞穴就容易出现突水。

3)断层水威胁。有的煤层距离含水层比较近,断层有可能导通含水层造成威胁。另外一些落差较大的断层可能导水,在揭露断层时易出现突水。

4. 岩溶陷落柱的水害威胁

岩溶陷落柱是埋藏在煤系地层下部的巨厚可溶岩体,在地下水溶蚀作用下,形成巨大的岩溶空洞。强充水型陷落柱内充填物未被压实,柱内水力联系良好,直接导通奥灰等高压水,沟通了煤系地层各含水层,采掘工程一旦揭露就发生突水,对矿井造成灾难性的淹井事故。

5. 相互沟通不能实现相互隔离的问题

很多矿区由于煤炭开采历史较长,小矿多,开采关系复杂,基本矿矿相通,但又没有或不能相互隔离,一个矿井发生水害事故,其他矿井也会遭受影响。

二 水害防治措施

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活动,充分认识隐患排查对于避免水害事故的重要性,努力找到水害事故隐患的蛛丝马迹,认真加以治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1)加强雨季期间调度和值班工作。在雨季,煤矿主要负责人要在岗在位,不能远离。

2)要主动与气象、 水利、 防汛等部门联系,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联合预防机制,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掌握可能危及煤矿安全生产的暴雨洪水灾害信息,及时主动采取措施。与周边相邻矿井沟通信息,当矿井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向周边相邻矿井进行预警。

3)建立雨季巡视制度。煤矿企业在雨季要安排专人负责对本井田范围内的可能威胁矿井安全的废弃老窑、 地面塌陷坑、 采动裂隙以及湖泊、 河流、 涵闸、 堤防工程等部位进行巡视检查,特别是接到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和警报后,要实施24h 不间断巡视。矿区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必须派专业人员及时观测矿井涌水量变化情况。

4)建立重大水害应急预案和及时撤人制度,并授予调度值班人员紧急处置权,明确撤人的指挥部门和人员以及撤人的程序等,24h降雨量超过50mm,以及发现暴雨洪水灾害严重、 可能引发淹井时,必须立即停产撤人。

5)准确、 及时地将矿井的采、 掘工程绘制到采掘工程平面图等图纸上,定期收集相邻煤矿和关闭废弃的老窑情况,及时与相邻矿井交换图纸,并在井上、 下对照图上标出其井口位置、 井田开采范围、 开采年限和地表水情况,准确掌握矿井受水患危险的情况。

6)对地表采动裂缝及塌陷坑要及时进行治理;对关闭废弃的煤矿井筒要充实填死;煤系地层露头部位有漏水时,要及时注浆加固处理。凡可能和井下有水力联系的低洼地点,设置防洪站,保证随时排除积水。同时对排水沟及时巡查维护,保证河道畅通,防止河水倒灌。

7)安装和完善井下职工的 “三条生命线” (井下通讯线路、 压风管路、 防尘管路) ,保证 “三条生命线” 安全可靠。在矿井生产水平水仓入口、 可能的突水地点、 可能的过水通道等处安设摄像头,保证安全监测系统能够对水情变化进行实时监控。

8)开采下部层位煤层受上部采空区积水威胁的矿井,要认真核对上层煤巷道和采空区的低洼地点,把可能的积水范围和积水量,标绘在上层煤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在开采下层煤之前实行探放水,将上层煤的积水放净。

9)生产和在建矿井完善排水系统,坚持正常排水,严禁有任何超层越界违法开采行为,相邻矿井之间要及时互通信息,建立联合预警机制;加强对井下各防水闸门、 墙的日常管理,水闸门要确保备件齐全、 开启便捷,定期作关闭试验,做好涌水观测工作。

10)对于生产区域上部存在高压积水的: ①属于单道挡水墙的,在外部重新增设一道挡水墙,作为第二重保险,预留闸阀,平时观测水情。②对挡水墙及其周围的围岩情况以及涌水情况实行定期的观测。有条件的要在挡水墙前安设摄像头和水文自动观测系统,实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撤出危险区域的人员。③挡水墙附近禁止进行任何采掘活动。

11)对于存在复采活动的矿井,实行有采掘必探。采用正规采煤法,有计划的逐步退出复采区域的采掘活动,消除复采区域水害、 顶板等灾害的威胁。

12)对于开采下组煤的矿井,要开展对承压水水文地质的探查和研究,弄清承压含水层的水压、 富水性、 隔水层的厚度和完整性等水文地质情况,要采用疏水降压的办法,将承压含水层的水头值降到安全范围,再行开采。对强含水层,在掘进时应加强探放水工作,在巷道过这些含水层时,必要时采用预注浆方式。

13)加强岩溶陷落柱的防治。对于准备开拓的新采区,在设计前应采用三维数字地震勘探,探清断层、褶曲、 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和煤层赋存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14)相互连通矿井,按照有关规定应实行隔离开采,已经被破坏的防隔水煤柱,必须注浆加固并建立隔水闸墙等设施。同一区域的煤矿之间要相互合作,相互之间互保安全,出现问题及时相互通知。

三 加强水害应急救援工作

整合人力资源, 在一个矿区配备齐全的探放水设备和专业队伍, 完善水害应急预案, 在各矿与物流中心储备足够数量的抢险物资和设备, 确保抢险救灾时能够及时到位, 并发挥最大作用。

四结束语

煤矿水害分析报告 篇9

东河煤矿是太原煤气化集团公司于1998年6月购并蒲县四座小煤矿经过技改后,在2005年3月国家发改委核定为生产能力66万t/a的生产矿井,从2006年到2011年东河煤矿生产能力为66万t/a。东河煤矿井田东南部已经被原东河煤矿和一些小窑的私开乱挖后形成了大片采空区。2008年以前东河煤矿井田周边曾经有16个有证煤矿,从我矿工程技术人员对周边煤矿井下实测和走访调查发现,多数周边煤矿都存在不同程度越界开采东河煤矿井田内2#煤层资源,形成了采掘范围不十分明了、有无积水不十分清楚的采空区域,从而对东河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我矿2008年“2.24”透水事故就是深刻的教训。做好东河煤矿水害防治工作已成为确保东河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水灾事故是矿井生产的五大灾害之一,长期以来,因为煤矿水害而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极为惨重。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20多年里,全国有250多个矿井被水淹没,死亡1700多人,经济损失高达350多亿元。2003年以来,我国煤矿发生特大突水事故15次,其中国有重点矿井2次,地方国有煤矿5次,乡镇煤矿8次。由此可见,煤矿水害已成为影响煤炭生产安全的重大问题之一,对其进行认真研究,扎扎实实地做好防治及抢险救灾工作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水灾事故主要是在从事煤矿井下开拓、掘进、采煤、探放水等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一般分为岩(煤)层含水层出水、老窑区积水突水、地表(河流、洪水)渗入、上水平积水渗入、小窑或承压水通过导水构造((断层和无碳柱)、封闭不良钻孔导入矿井等几种类型。水灾事故能造成人员被困或伤亡、设备被淹、巷道被毁,大的井下水灾事故甚至造成矿毁人亡。

造成井下水灾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井下采掘引起地表塌陷致使湖泊、水库、河流在短时间内大量导入井下;或者采掘引起的塌陷区充填不实降雨通过河道低洼沟谷里形成的塌陷裂隙大量导入井下;或者在正常的开拓、掘进中与井田周边小煤窑滥采乱挖越层越界开采形成的采空积水区打透;或者探放水工作失误、发生误揭断层(或者导水断层)、误揭小窑老空区、误揭导水无碳柱或者封闭不良形成水害事故等。

现阶段东河煤矿主采2#煤层,井田四周曾有16座生产煤矿,由北顺时针方向编号为:郭家山煤矿、石家山煤矿、小柴沟煤矿、大柴沟煤矿、光道煤矿、晋源煤矿、官庄河煤矿、卧牛渠煤矿、恒运煤矿、油房南煤矿、新星煤矿、大石洼煤矿、杏岭西煤矿、隰东煤矿、油房北煤矿、辛庄煤矿。其中大柴沟煤矿、光道煤矿、晋源煤矿、官庄河煤矿、恒运煤矿、油房南煤矿、油房北煤矿、大石洼煤矿经调查发现都有越界开采行为,隰东煤矿在东河煤矿地测部对其井下实测,在与东河煤矿三采边界处仅留设10米的保安煤柱,并且在此煤柱上有两个密闭,据其负责生产的武矿长讲密闭前方有采空区但范围不明,由此说明隰东煤矿有越界开采的重大嫌疑。井田东南大柴沟到东河村18座私采乱挖小煤窑已被关闭,虽然对私采乱挖小煤窑井口采取相应填充等补救措施,但井田周边上述所有小窑开采后形成的采空积水对东河煤矿2#煤层的开采构成了重大威胁。因此,东河煤矿的防治水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探、防、堵、疏、截、排”的综合治理措施。

矿领导、各业务职能部室的安全管理人员和各采掘辅助队组要认真吸取我矿“2.24”、王家岭“3.28”透水事故的教训,在地测防治水方面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原则和矿采取的一系列防治水措施组织生产,决不可掉以轻心;如果一旦发生出水事故,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应急救援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减少伤亡。为此特编制东河煤矿矿井水害预防与处置措施。

一、矿井水害预防与处置领导组 组 长:矿长、党委书记 常务副组长:总工程师

长:生产矿长、机电矿长、安全矿长、其他副职矿级领导

成员:矿长助理、副总工程师、地测部部长、生产技术部部长、安监处副处长、矿调度主任、机电部部长、通风区区长、供应部部长、保卫部部长、党委工作部部长、人力资源部部长、工会副主席、财务部部长、企划部部长、采掘辅助队负责人、选煤厂车间主任、矿团委书记、综合办主任、驻矿急救站负责人。

矿设立矿井水害预防与处置指挥部,指挥部在矿调度(为全矿的灾害预防与处置指挥中心),总指挥为矿长、副总指挥为矿总工程师。日常矿井水害预防与处置总指挥当日值班矿领导担任,指挥部成员由其他矿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矿调度电话:(程控)0357--5352003

(内部)摘机直通或8122 8123

二、矿井突水征兆分析

要做好矿井水害预防和处置措施首先必须弄清导致煤矿水害发生的矿井充水水源,无论是来自地面还是地下,均有源头可寻;充水水源聚集起来对煤矿形成威胁,需要一定的充水通道和充水过程;有了充水水源和充水通道是否能够溃决成灾,需要一定的充水强度是前提与条件。因此,水害事故发生前一般均会显现出各种各样的透(突)水征兆,有时这些透(突)水征兆还非常明显,只要能够有效辨识,就可避免重大透(突)水事故的发生大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1、一般征兆

(1)煤层变潮湿、松软;煤帮出现滴水、淋水现象,且滴、淋水由小变大;有时煤帮出现铁锈色水迹;

(2)工作面气温降低,或出现雾气或硫化氢气味(即臭鸡蛋味);

(3)有时可听到水的“嘶嘶”声;

(4)工作面顶底板显现压力增大,出现折梁断柱、顶板下沉或发生片帮、冒顶及底臌。

2、工作面底板岩溶含水层突水征兆(主要是带压开采的矿井)

(1)工作面压力增大,发生片帮、底板臌起,底臌量有时可达500mm以上;

(2)工作面底板产生裂隙,并逐渐增大;

(3)工作面气温降低,沿裂隙或煤帮向外渗水,随着裂隙的增大,水量增加,当底板渗水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煤帮渗水可能停止,此时水色时清时浊;底板活动时水色变浊,底板稳定时水色变清;

(4)底板破裂,沿裂缝有高压水喷出,并伴有“嘶嘶”声或刺耳的水声;

(5)底板发生“底爆”,伴有巨响,地下水大量涌出,水色呈乳白或黄色。

3、松散孔隙含水层水突水征兆

(1)突水部位发潮、滴水、淋水,且滴(淋)水现象逐渐增大,仔细观察发现水中含有少量细砂;

(2)发生局部冒顶,水量突增并出现流砂,流砂常呈间歇性,水色时清时浊,总的趋势是水量、砂量逐渐增加,直至出现大量溃水、溃砂;

(3)顶板发生溃水、溃啥,这种现象可能影响到地表,致使地表出现塌陷坑。

4、老空积水区透水征兆

(1)井下滴水、淋水并含有大量H2S气体,或呈酸性;(2)突水水势迅猛,水流速度快。

以上预兆是典型的情况,在具体的突水事故过程中,并不一定全部表现出来,所以应该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判断。

5、井下遇涌(淋、突)水点时,应加强观测记录,记录涌(淋、突)水时间、地点、确切位置,涌(淋、突)水层位、岩性、厚度,涌(淋、突)水形式,围岩破坏情况等,并确定涌水量、水温、水质和含砂量等,同时,应当观测附近的涌(淋、突)水点和观测孔涌水量和水位的变化,并分析涌(淋、突)水原因。

按照涌(淋、突)水点每小时水量的大小,将该点划分为4个等级:

(1)小突水点:Q≤60m3/h;

(2)中等突水点:60m3/h<Q≤600m3/h;(3)大突水点:600m3/h<Q≤1800m3/h;(4)特大突水点:Q>1800m3/h。

三、针对矿井突水征兆应采取的水害预防措施

1、完善各种管理制度,严明职责;成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有效的防排水设备和设施;并建立专业的探放水队伍。

2、加强所有入井职工防治水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使职工真正掌握防治水工作的基本知识,掌握井下突水征兆的有关知识,每年组织井下职工开展一次水害应急救援演练,提高职工防治水的技能和抵御水害的能力。基层班组长、区队长和探水队员必须经过防治水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并且每季度对上述人员必须进行一次防治水知识的复训。

3、加强矿井水文地质预测预报工作,采用先进的井上下物探、化探以及钻探多种手段对比,摸清矿井井田范围内及周边小煤矿的积水聚气情况,了解其采掘情况;及时将井田内的各种地质构造填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制定探放水及过构造的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严禁在水害不明区域进行采掘作业。

4、严格执行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隐患通知单制度。要求任何发现突水征兆和水害隐患的个人或者采掘辅组队都应停止一切采掘作业,及时上报矿调度室详尽的突水征兆和水害隐患情况,不得擅自作业;调度室在接到井下汇报的突水征兆和水害隐患汇报地面当班值班领导,当班值班领导要召集安监处、地测部、生产技术部门等有关生产业务部门对井下汇报情况进行分析必要时要井下现场观察,然后制定具体措施;最后调度室根据安监处、地测部、生产技术部门制定的要求进行下一步工作。在情况危急时矿调度室要立即给受水害威胁的地点和区域下达撤人的命令。

5、矿机电部和地测部定期检查并完善矿井防排水系统,防排水设施、设备应满足排放预测水害的能力。矿机电部每月不少于三次对防排水系统,防排水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十日内整改完毕。完善水害预警设施,机电队要将井下各采掘工作面通讯电话安设齐全,并且确保完好;采掘队组要确保个工作面安全出口畅通;通风区和安监处根据水害应急救援预案要求规范井下巷道标识和井下避灾路线标识,并使所有入井人员熟知。

地测部根据东河煤矿井田的主要水害类型和可能发生的水害事故,制定水害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并为矿井安全管理人员、调度人员以及井下采掘辅助队班组长以上干部熟知和掌握;同时地测部每年根据井下生产现场收集到的周边小窑调查资料和揭露收集到的水文地质资料以及矿井水灾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修编水害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6、开拓、掘进工作面和存在水患威胁的回采工作面都必须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接近含水层和导水构造(断层、无碳柱)、积水老空等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段,地测部应当确定探放水警戒线、留设合理防(隔)水煤(岩)柱、编制探放水设计、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经矿总工程师组织生产业务部门会审后,交付探水队组织实施,矿跟班带班领导、安全员、质量验收员对个开拓掘进工作面的探放水情况与钻探孔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进行监督检查。

7、专业探水队在探放水之前,要求参与现场操作人员、管理的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和井下突水征兆的有关知识,严格按照探放水设计规定的钻孔参数进行探放水作业,尤其在钻孔深度上不得弄虚作假。探水队探放水人员必须熟知矿井水害应急处置措施,在探放水作业中发现突水征兆要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8、探放水过程中应按照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全过程监测监控,并在打钻地点和附近安设专用电话,遇水压突增或聚气等险情要及时汇报,以便通过采取安全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不得盲目作业。

9、矿井避水灾路线

井下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熟悉避水灾路线。

二采区: 工作面→东运输大巷→东进风巷→副立井→地面;

或者工作面→东运输大巷→主斜井→地面

三采区: 工作面→三采运输下山→三采运输大巷(或者三采进风大巷)→西运输大巷→副立井→地面;

或者工作面→西运输大巷→回风立井→地面 运输大巷: 运输大巷→东进风巷→副立井→地面; 或者运输大巷→主斜井→地面

回风大巷: 回风大巷→运输大巷→西进风巷→副立井→地面; 或者回风大巷→运输绕道→主斜井→地面

四、矿井发生水害时应急处置措施

1、当工作面出现一般征兆时,当班班长立即派人汇报矿调度室,在工作面观察情况,并清理好退路,发现情况必须立即撤出工作面。

2、当工作面出现气温降低,或者出现雾气或硫化氢气味(即臭鸡蛋味)时,工作面作业人员必须立即撤到较高地势的新鲜风流中,向调度室汇报。

3、工作面顶底板显现压力增大,出现折梁断柱、顶板下沉或发生片帮、冒顶及底臌时,工作面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向调度室汇报,同时迅速加固工作面支护,清理好退路。

4、当工作面出现矿井突水征兆分析中2.3.4情况时,工作面带班的副队长或者班长立即安排当班电工切断电源(在上一级进行切断),关闭供水阀门,清点人员撤出工作面到地势较高的新鲜风流中,并立即向调度室汇报。

5、出现矿井突水征兆分析中1.2.3.4情况时,调度室接到汇报要详细记录工作面突水征兆,立即汇报矿长、安全矿长、总工,通知总工、地测、安监和有关部门下井实地勘察,确认没有水害和其他危害时,方可恢复正常作业,否则停止采掘工作,立即进行探放水或组织排除其他危害。

6、工作面在钻眼过程中,发现有水从眼孔中流出(涌出)时,立即停止钻眼,不能拔出钻杆,采取必要的封眼措施,切断电源(从上一级切断电源),关闭供水阀门,撤出人员,向调度室汇报。

7、当工作面出现小突水点(Q≤60m3/h)情况时,工作面停产。出现中等突水点(60 m3/h< Q≤600 m3/h)情况时,采区停产。出现大突水点(600 m3/h< Q≤1800 m3/h)和特大突水点(Q >1800 m3/h)情况时,矿井停产。停产后,由矿地测部编制专项措施排除隐患,隐患排除不彻底不得组织生产;在排除过程中若发现新的隐患或技术难题向集团公司总调和地质测量部汇报。

8、掘进工作面出水时,首先是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在带班长的统一带领下,迅速撤离工作面,在顺槽巷道口与上下山或大巷相交附近处或其他方便的地方用电话立即汇报调度,按照矿井的避灾路线结合巷道标识进行撤退至安全地带或地面。

9、回采工作面出水时,首先在带班长的统一指挥下,沿标高较高的顺槽向上山、上一水平或大巷撤退,撤退的同时在方便的地方尽快将出水情况报告调度室。

10、矿调度接出水事故报告后,根据水情立即通知救护队,并向集团公司总调度室报告。同时调度室根据出水事故地点和可能涉及的地区,通知有关人员撤出危险区。

11、井下突然发生出水事故时,现场工作人员除立即向调度室汇报外,应立即组织抢救,加固工作面。如水势大无法抢救,应组织人员迅速按照避灾路线撤至上组煤或地面。严禁出水点事故报告人员在没有安排或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二次进入工作面出水点查探水情。

12、出水后,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观察和判断出水的地点、水源、涌水量、发生原因、危害程度等情况,根据灾害预防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迅速撤退到出水点以上的水平,而不能进入出水点附近及下山的独头巷道。根据《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立即成立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同时根据《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制定抢险救灾方案。

13、矿井出水后,发现有人被堵于井下,应首先制定营救人员的措施。搬运和抢救遇险者,要防止突然改变伤员已适应的环境和生存条件,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14、掌握出水灾区范围。如事故前人员分布、矿井中有生存条件的地点,进入该地点的可能通道,以便迅速组织抢救。

15、加强排水与抢救中的通风,切断灾区电源,防止一切火源。防止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聚集和涌出。

16、位于出水下方的工作人员在撤离中,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管路或其他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泄水主流,并防止被水中滚动矸石和木料撞伤;遇到水势很高的水时,要尽快屏住呼吸,用手抓住管路等固定物体用力闯过。水头过后,水势减弱,借助巷道壁或其他物体,攀附着往外撤离,直到安全地点。

17、如出水事故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标,迷失行进方向时,遇险人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18、当现场人员被涌水围困无法退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避难硐室中避灾,或选择合适地点快速建筑临时避难硐室避灾。

19、当井下工作人员发现撤离通路已被水隔断,就要迅速寻找位置最高,离井筒或大巷最近的地点躲避。

20、当出水水源来自老空、老塘积水时,工作人员在撤离时应采取措施,如佩戴化学氧自救器,用湿毛巾掩住口鼻等,以防止因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中毒或窒息。

21、如唯一的出口被水封堵无法撤退时,应有组织的在独头工作面躲避(非下山),等待救护人员的营救,严禁盲目潜水逃生等冒险行为。避灾时,应用敲击的方法有规律、定期的发出呼救信号,向营救人员指示躲避处的位置。

22、按照抢险救灾方案立即组织抢险,在出水事故发生后,井下排水设备立即启动,同时增设管路排水,增加必须的排水设施。

23、如系老空区水突然涌出,往往带有大量的有害气体,要保证正常通风,排除有害气体。

24、必须了解出水的地点、性质、估计突水量、静止水位、突水后涌水量、影响范围、补给水源以及有影响的地面水体。

25、按积水量、涌水量组织安排,同时发动群众堵塞地面补给水源,排除有影响的地表水,必要时采用灌浆堵水。

26、抢险救灾结束后,要对出水点详细检查,实时监控,采取措施,防止二次透水事故发生。

27、加强排水与抢救中的通风,切断灾区电源,防止一切火源。防止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聚集和涌出。

上一篇:分数的意义及性质练习下一篇:我爱记诗词大赛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