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20

2024-07-14

学生《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20(精选10篇)

学生《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20 篇1

这些天,我便又迷上了明朝那些事儿,今天我看完了明朝那些事的第七部,我来给大家讲讲万历皇帝吧。

首先1572年6月,明神宗也就是万历皇帝,万历皇帝一上来时,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是万历皇帝的老师。我觉得张居正干了好几年的皇帝,然后才由万历皇帝职权,可是万历皇帝,觉得小时候这个张居正老师对自己有点过于严厉了,于是一上台就把张居正给杀了,张居正死后有许多人都诽谤他,张居正还差点遭到掘坟的厄运。这时下一个内阁首辅出现了,他就是申时行。这时许多大臣都希望万历早立太子,可是万历不答应,终于拖拖拖不下去了,他只好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为什么那么久不想立太子呢?因为他不太喜欢皇长子,因为皇长子是一个宫女生的。

学生《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20 篇2

小时候,我就喜欢看书。当时,我主要看一些有趣而又易懂的童话和小故事。大了一点后,我又把兴趣转移到动植物类型的书上。到了中高年级也就是现在,我对历史类书籍产生了狂热的爱好。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一本历史类的书籍——《明朝那些事儿》。

这称得上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类书籍。它的作者明月以生动诙谐的笔锋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大统一的强盛的文明帝国从崛起到如日中天再到衰亡和沉没的悲壮历程,还原了巨大的历史落差与戏剧性的帝国命运。在元末上演了一出龙争虎斗、你死我活的情景剧,充分地体现了人性的黑暗与贪婪,战场的恐怖与无情。书中的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着智慧谋略,阳谋政治的风骨,奋发惕厉、强势生存的精神和生存竞技场上的豪迈与落魄。体现出中国古代文明的英雄气概和本色灵魂。

学生《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20 篇3

明朝经历了16个皇帝,近300年历史。这里面有叔侄兄弟皇位之争、有忠臣奸佞之斗、有首辅轮换、有文化更替,而使我无数次落泪的只有两个人:于谦、杨涟。

当也先带领大军打来时,城内只有区区九千禁军。满朝官员都建议南迁,小小的兵部侍郎于谦却极力反对。包括也先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明军必败时,于谦整顿军务,提出了自己的作战计划,鼓励全城人奋起抗敌。结果,也先大军败落,撤回蒙古。也先不明白,怎么10万大军会输给9千禁军?这一篇章我看了多次,每看一次都是心潮澎湃,也先不明白,我明白。这就是信念和坚持,是忠臣对民族大义的信念和坚持。

同样感动我的人还有杨涟。明知道木头皇帝朱由校不会治罪魏忠贤,可是为了国家社稷,他依旧冒死弹劾。一次、两次、三次……直至被关进监狱,被鞭子抽打、被大石压身,被钉子钉进自己的头颅,他拒不认罪,仍然在弹劾魏忠贤。于谦有一句话,最适用于他——“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每次看到这一章节,我都会热泪盈眶。我知道这也是信念和坚持。是士大夫对正义的信念和坚持。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4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说:“我觉得喜欢看的人都是有思想、愿意想事情的人,这是本好书,除了把史实摆出来,还要评论、挖掘,用现代的语言去说,他有他的角度。” 明史专家毛佩琦说:“历史是千百万人的历史,是大家的历史。每个人都有解读历史的权利。的《明朝那些事儿》确是别开生面的,是一种创造。我热情地支持这种探索和创造!期待他把这三百年写完。”。

文章以通俗的小说方式,用瑞.士表匠的耐心,德.国制造工人的严谨,法.国酿酒师的情怀,美.国戏剧演员的幽默讲述了600多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元末农,民,起,义,并将继续讲述至明末的276年历史。此文做工严谨而又不乏幽默,可做明史普及读物,也可用于茶余饭后消遣,皆是居家旅行、学习阅读、无事消遣之首选读物。

《明朝那些事儿》中的政,治,争,斗、权,谋,之,术、战,争之术满足了国人的胃口。我很怀疑这个作者是不是一个政,府,官,员。《明朝那些事儿》一是好看,二是正好起到了普及历史的功能,并且普及的还是正史。所以喜欢读它的人群会特别宽泛。

虽然一样是说史,但当年明月用的笔法,却不是以往那些史书笔法。而是一种充满了活力和生气,字字都欲跃然而出的鲜灵笔法,在他笔下,人物不再是一个刻板的名字和符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那些事.件更是跌宕起伏,叫人读来欲罢不能。权谋之术、战争之策、诡计之术大饱人胃口。

从朱元璋的出身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战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坚苦卓绝的开国过程。更有明朝最大的谜团——永乐夺位、建文失踪的靖难之役。高潮迭起,欲罢不能。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掌握,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朱元璋的那个时代有着无数的厉害角色,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朱元璋用他惊人的军,事,天,赋战胜了这些敌人,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驾崩后传位于长子朱标之子朱允炆,但朱允炆上台便要削藩。后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役”的名义夺位。

从庙算到外,交,从,战,争到和平,帷幄运筹神鬼莫测、惊心动魄。战争场面波澜壮阔、杀声震天。更描绘了一系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英雄人物,如“不世出之英雄”李如松,临危受命、甘当大任的朝鲜名将李尧臣,誓死不退、以身殉国的老将邓子龙等。本书内争部分写尽尔虞我诈,波谲云诡,读来毛骨悚然;外战部分极言金戈铁马,荡气回肠,让你如临其境。

1朱元璋。幼年悲惨,开创大明基业,刚猛治国,少有的强势皇帝。2朱棣。平定天下、迁都北京、修永乐大典、沟通南洋、平定安南、打压蒙古,其中任何一件事都是丰功伟绩,上马冲锋下马治国的典型代表。3郑和。原名马三宝,七下西洋,展示了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加强了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郑和之后,再无郑和。4于谦。官至少保仍两袖清风,京师保卫战立功,名族英雄,德才兼备,死于“意欲”谋逆罪。5王守仁。又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精通儒家、佛家、道家,并能统军征战,中国历史罕见的全能大儒。其学说世称“心学(或王学)”,主观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他的弟子与心学影响了很多人,包括徐阶张居正等,名扬海外。6胡宗宪。抗,倭名将,是戚继光上级,一生精力投入抗,倭,因,政,治,斗,争,入,狱,死前两句诗“宝剑埋深狱,忠魂绕白云”。7张居正。明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内阁首辅。改,革推行鞭法和考成法,整饬朝纲、巩,固,国,防,使明朝重获生机。8魏忠贤。立“阉党”,自称“九千岁”,最黑暗的宦,官,专,权,头,目,后被崇祯打倒。9孙承宗。关宁防线的构建者,袁崇焕、祖大寿、赵率教、满桂的提拔者,收复关内四城,赶走皇太极的护卫者,最后自杀而亡。10崇祯。知道悲剧的结局,也无法改变,却依然要继续,人生一大悲哀。

还有很多出类拔萃之人:文臣—刘基、姚广孝、杨士奇、徐有贞、杨廷和、李东阳、夏言、徐阶、申时行、钱谦益;武将—徐达、常遇春、蓝玉、张玉、俞大猷、李如松、李成梁、袁崇焕、洪承畴、卢象升、吴三桂;奸佞—王振、刘瑾、严嵩、严世蕃、魏忠贤;其他—方孝孺、宋濂、解缙、万妃、唐伯虎、海瑞、李时珍、徐霞客、黄宗羲、秦良玉。在明代的众多高人之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于谦。军队惨败、皇帝被俘、京城空虚、人心惶惶、群臣主降,一片亡国之象。在国家危难之时,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英雄。所谓英雄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北,京,保,卫,战,成,功。他很强硬,怒斥朱高煦,跟王振干仗。他身居高位,从,不,滥,用,权,力,清廉正直。徐有贞的“意欲”杀掉了于谦,臭名昭著堪比“莫须有”。于谦才能过人,品德上也无可挑剔,光明磊落地走完自己的一生。

在历史的洪流里,乘风破浪的人们我们称之为英雄,流芳百世,逆流而上的人,我们称之为奸臣、坏人、昏君、汉,奸、叛,徒,遗臭万年。不管是英雄还是汉,奸,都有生老病死,都抵不过天灾人祸,所以不管盛世还是乱世,都有精彩的故事。生老病死,此起彼伏,分分合合,就是我眼中的历史。在整部长达八十六万字的历史题材小说里,我没有看到一点悲观。所有让我印象深刻的情节,都是关于勇气,气节,理想和信仰以及人的真情实感、七情六欲。历史无法改变,人却可以。历史是轮回,人生不是。

人性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它包括了贪,婪、欲,望、虚荣、懦弱、犹豫、自私,也包括了勇敢、执着、理想和爱。所以我想作者说的那句话很有道理:所有发生的,是因为它有发生的理由,能超越历史的人,才能以史为鉴,然而我们终究不能超越,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欲望和弱点。

当年明月比较欣赏这样的成功学: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所以在最后他以徐霞客的事迹进行了总结,我看过他的访谈,他自己大概就是这么个人,至少在我看来没有被外界的舆论以及荣誉压垮,他还是基本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着,接着写书。我只是觉得这本书里充满了权,力、阴谋与斗争。里面有正义、邪恶、善良、狡诈、忠诚、背,叛、气节、宽恕、孤独、希望、痛苦„„看完以后也就稍微得多了解了这段历史,没多大好的影响,反而觉得历史充满了悲剧。人能活出真正的自己,无愧一生就已经很好了。

我们喜欢历史,喜欢的是他那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是他那发人深思的历史现象。你要明白史官也是人,是人就会有感情。所以史官一定会曲笔,不同的只是程度罢了。既然我们已经无法还原历史的第一现场,那我们为什么不向前看?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5

可以说正是这本书改变了我的读书的欣赏水平。

这本书的作者当年明月是一个非专业研究历史的公务员,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这部《明朝那些事儿》更加的平民化。有人说,历史不可以幽默不可以白话,因为历史是严肃的,这话没错,该书作者也说:“不是历史幽默,而是我幽默”。所以,那些不幽默的历史书是给专业人士看的学术论文,而不是给老百姓们看的历史书。给老百姓们看的历史书,它就应该是幽默有趣的,精彩的说着大白话的历史书。因为现如今的老百姓们虽然大都有文化有文凭,可他们毕竟不全是历史专业出来的,没有那么多关于历史的基础专业知识,如果你给他们看的书,要先让大家伙都去预习一回历史基础课,看完通史或通鉴才可以看,这玩笑就不免开大了。而当年明月就使的我们能看到这幽默的历史“书”,读历史居然可以这样轻松。

该书内容以明史为蓝本,几乎所用事件都有史可查,个别出自野史之处,皆注明,并加了作者自己的分析,说明其可信程度。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认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作者说,由于早年读了太多学究书,所以很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写《明朝那些事儿》就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

而作者也的确证明了这句“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

《明朝那些事儿》从明太祖朱元璋开篇,到万历朝结束,前后历时二百余年,共六部。书中出现的人物、事件都是作者经过精心“海选”和“pk”的,作者说:“不是牛人不入书,不是牛事不叙述”。

这部书的主线即是明朝的十七位皇帝,按照年排列出各个重大事件及历史人物,它让我们知道历史里好看的不只有野史,其实正史同样好看。而且让我们了解了那些我们只窥其一斑的全豹。

它告诉我们,朱元璋是残暴的它登基以后诛杀开国功臣,心狠手黑。所有开国功臣,包括开国六公爵和四个手握免死铁劵的老臣,另外两张铁劵的主人,常遇春开国之初即暴病,当初啦他入伙的汤和也只因当朱元璋看到他时,这位当年英勇无畏的将军只能躺在椅子上,嘴角留着涎水,支撑着向他行礼。据说当初开国的功臣幸免的包括汤和共两人,另一个是朱元璋的外甥。并且朱元璋施行机发明的酷刑简直就是惨绝人寰,而且他还有一个历史上其他皇帝没做过,也没想过的“庭杖”——皇帝亲自拿着棍子在朝堂之上把大臣打死。但它还告诉我们朱元璋是仁慈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的安定,百姓的安居乐业。他的残暴只对大臣,贪污银六两者剐刑。对百姓可以说是“耶稣救世主”,在朱元璋统治时期,用今天的话说幸福指数快速的上升。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6

悉数最近的16天,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我居然看完了7本平均300页的书!

读完这本书,我的感受很深,历史原来可以写得那么精彩!本册书从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开始说起,至崇祯帝逃跑结束。欲罢不能、茶饭不思这些词语已经不够表达我的热情了。作者当年明月用诙谐幽默的手法,向我们展现了明朝276年的风风雨雨。276年,一次次的死里逃生;276年,一次次的勾心斗角;276年,一段段的艰苦路程;276年,一年年的盛世景象。这个王朝,用最实际的方式名留青史;这个王朝,也被后人所称颂;这个王朝,证明了中国五千年,有276年是属于自己的。

这本书,跌宕起伏,让我欲罢不能。你也来读读吧!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7

从朱重八到崇祯,两百多年的历史,皇帝、文臣武将、太监、宫女皇妃、社会知名人士等等等,当年明月就这么慢慢说,一个一个说,然后我慢慢看,一个一个慢慢看,由刚开始的感情会随着作者的笔触大悲大喜莫大感慨到后来慢慢的宠辱不惊,无论里面的人物经历着什么,我都仅仅在旁边慢慢看他们的经历,因为历史,是我无法改变的。有人说《明朝那些事儿》有点胡说八道,是的,这点我赞成,但是这是一本正儿八经讲历史的书,我肯定看不下去。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掺杂有作者个人的喜好和评价的。看书的过程,仅仅是一个借当年明月的视觉来感受明王朝兴衰起伏的过程。当然,里面的每一次权谋都惊心动魄,每一个英雄都感天动地,每一个坏人都得有道理,好人却好得没有道理。可是他们终究的结局都是:成为历史。

朱重八、朱棣、朱允伞⒅旌小⑼蚶、崇祯、刘伯温、于谦、徐阶、张居正、严嵩、李成梁、李如柏、毛文龙、袁崇焕、高迎祥、魏忠贤……他们的嘴脸,好的坏的,一个个在大脑挥之不去。可惜的是,明朝历史,连皇后,也只记载是马皇后、王皇后、客氏,很少有正名。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8

每次读完都有新感觉。这套书不仅仅让我们了解历史,还让我们了解历史背后的每个人的喜怒哀乐,更让我们明白做人道理。

第一本书中有狠毒的陈友谅,坚强的张士诚,机智的刘伯温,心胸狭窄的郭子兴,忠义的文天祥,骄横的蓝玉,英勇善战的徐达,常遇春,等等。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善长和朱元璋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是讲李善长在被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处死的时候,朱元璋念他为老交情的份上,在他临刑前见了李善长最后一面,作者写的让我每每看到这儿都会鼻子一酸。乱世之中,皇上注定不会有朋友,那种孤独感是你想要拥有的荣誉感所带来的副作用。

而这本书中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人是陈友谅,他为什么会失败?他不缺乏驾驭手下的谋略,也没有妇人之仁,赵普胜为人豪爽,平日里最讲义气,对陈友谅也不错,他自己是文盲,所以对会读书写字的陈友谅很是敬佩,每次都叫他陈秀才,把他当兄弟看。但陈友谅为了自己的权力,杀害了他。倪文俊赏识他,提拔了他,对他有知遇之恩,但陈友谅杀了他。徐寿辉是陈友谅的上司,他愿意将权力让给陈友谅,他只想活下去,陈友谅杀了他。他的脑海中从没有过所谓的仁义,道德,诚信。直到他被他的属下的一支冷箭射穿头颅后,任然不知道拥有强大军队及装备的自己为什么会失败。因为最强大的武器不是强大军队及装备,而是人心。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篇9

儿时看电视,总会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渐渐长大之后发现,这个问题似乎并不太好回答。

张居正,一个在我印象中一直存在于课本之中的人,在我的心目中,他一直是个好人,实行一条鞭法、惩贪墨、澄清吏治,本可安逸生活的他,在见识了世间的不公与丑恶之后,他选择了另外一条路,一条无比艰苦,却无比光辉的道路,在经历无数的血雨腥风,宦海浮沉之后,依然保持自己的理想,以天下为己任。但他也是一个俗人,参与权力斗争,拉帮结派,权势、地位、财富尽皆到手,也许这才是真实的人。

―――――――历史从来就不幽默,也不乐观,而且在目前可知的范围内,都没有什么大团圆的结局。《明朝那些事》

提到崇祯皇帝,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他是个亡国之君,从未考证、从未靠近,便一直觉得他是昏庸无道的,直到我看到这本书。原来他是那样一个皇帝,他很努力,白天上朝,晚上加班,大致要干七八个时辰,他很节俭,他的衣服、袜子,都打了补丁,即使如此,他终是无力挽回,但他仍然继续努力。“大明天下,奈何亡于朕手!”这是怎样的无奈和绝望啊。

不论是在当今,还是在过去,总有一些人是长袖善舞,可在浮浮沉沉中全身而退,但总有人拒绝了诱惑,执着于理想,成为一个正直无私的人。

――――――――曾有人质问我,遍读史书的你,所见皆为帝王将相之家谱,有何意义?千年之下,可有一人,不求家财万贯,不求出将入相,不求青史留名,唯以天下、以国家、以百姓为己任,甘受屈辱,甘受折磨,视死如归?

我答:曾有一人,不求钱财,不求富贵,不求青史留名,有慨然雄浑之气,万仞加身不改之志。

杨涟,千年之下,终究不朽。《明朝那些事》

明朝天启年间,魏忠贤把持朝政,明熹宗醉心木匠事业,朝廷乌烟瘴气,杨涟此时挺身而出,上书弹劾魏忠贤却惨遭陷害,被拷打致下颌脱落、被钢刷刷到体无完肤、被铜锤砸断几乎所有肋骨、被铁钉钉耳,终不改其志,最终被铁钉钉入头部,至此结束他光辉的一生。在暗无天日的牢房中,杨涟用被打的几近残疾的手,写下绝笔遗书。我们应该感谢那个在黑暗世道中仍存良知的牢头,我们才得见到这封每个字都闪耀着希望和光芒的血书。“涟即身无完骨、尸供蛆蚁,原所甘心。但愿国家强固,圣德明,海内长享太平之福。此痴愚念头,至死不改。”这是怎样的百折不屈,这是怎样的大仁大义,这是我们终此一生都应当奉为精神指引的人。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大全 篇10

如果你看过这本书,你一定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什么!你还没看过!那你就out了,赶紧行动吧,这么好看的书怎么能错过呢!

崇拜此书好久的室友前段时间去图书馆借时发现该书一直处于借出状态,守“株”了好久愣是没待着“兔”无奈只得去网上找来电子版本的来看。据悉,作者当年明月连续5年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其佳作《明朝那些事儿》的发行量已达千万册,可见此书之火爆程度。这是读者对他的认可,也印证了他的那句话: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

当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突然有种被欺骗的感觉,被教科书所欺骗。原来,历史可以的这样精彩。原来,历史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至少不像教科书写得那样古板,冷漠,单调。也不是背背历史事件的背景,时间,意义就行了的。

这是本什么体裁的书呢?作者说姑且叫做《明札记》。我觉得像是小说+说明文+议论文+?,作者把复杂的事情写得简单明了,把简单的事写得妙趣横生,不论你是熟知历史的还是只知道个大概的,你都能看懂。称得上是一本通俗历史书,却又不同于一般的通俗历史读物。他使用了一些现代的名言,歌词,用当前的热点问题(如房地产)来做比喻,作者在尊重历史真实性的前提下,运用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加强细节描写和心理描画、环境描写等方法来丰富人物形象,叙述历史。也充满了悬疑,推理的手法,文字简炼、语言生动。于不知不觉中将历史和幽默诙谐巧妙结合在一起,勾起人的阅读欲望,让你恨不得一口气读完。他用通俗甚至娱乐化的手法将历史还原得如此清晰,在他笔下,人物不再是一个个尘封在历史中的冰冷人物,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历史是活的,历史上的人物也是生动有趣的,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的,有七情六欲,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读来会感觉有一种亲近感。可能这本书很难与古今中外的世界名著相媲美,但是这本书还是让我感觉受益匪浅,作者用生动诙谐的语言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给我们讲了长达300多年的明朝历史。作者分析这 1

段历史时以自己所有的独特视角让人耳目一新,有的地方不同于传统的历史观念,读来确实让人大受启发,连声叫好。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置身于历史中,体会着他们的心路历程。你会为人物的成功而心添一份敬意,为坏人得到惩罚而高兴。可以从看热闹到看门道。在自始自终,作者都在强调人性,无论是帝王将相(如马皇后,朱祁镇及妻子钱皇后。),还是贫民百姓(如张敏)。历史不仅仅是枯燥的文字和事件,他是由人组成的,在历史的每一个角落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因为我始终相信,在那充斥着流血,屠杀,成王败寇,尔虞我诈的文字后面,人性的光辉与伟大将永远存在”。在这里,还可以读到对历史规律的感悟。历史是有规律的,透过纷乱复杂的历史现象背后,你能感受到历史的本质,社会,还有人性的本质。一切都是有规律的,任何违背了历史规律的人和事都将要受到历史的惩罚。在这段历史中,每个故事的背后都告诉了我们许多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他所述的,除了历史还有很多,一生受用。

作者在书中多次强调真实性,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员,但从作者认真,严谨的态度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它的真实性,有的地方没必要太过计较,这毕竟不是教科书。作者不仅参考《明通鉴》、《明史纪事本末》、《明实录》、《国榷》、等正史,还从明代小说里面去寻找历史的踪迹。作者在书的后面列举了50多本参考书籍,我想这就说明了一切。作者以公正的态度去写历史,于是我们读的就是那些没有私心的历史,否则忠奸难辨,善恶不分。

最后用作者书中的一句话来结尾吧:

上一篇:花的事业爱的奉献下一篇:一行寄语送祝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