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

2024-05-27

二上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通用8篇)

二上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 篇1

一、复习要点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二)知识点结构

(三)知识点考查分析

1、笔算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侧重考查学生对对位(相同数位对齐)的理解。

2、笔算进位加法。

常见考查点有:(1)20以内进位加法(2)满十向十位进一;(3)优化计算顺序(从个位算起);(4)当个位相加得十;(5)算法的扩展(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4、笔算退位减法。

常见考查点有:(1)20以内退位减法(2)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3)当被减数个位为“0”;(4)当十位相减为“0”。

5、笔算连加练减和加减混合。

考查点:(1)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简便写法;(2)计算能力的综合考查。

6、加、减法估算。

考查点: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合理估算(购物、坐车等)

7、解决问题。

考查点:(1)基于加、减法意义的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2)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二、复习方法

1、以错例为依托,逐个解决问题。练习、单元中的普遍错例,往往就是难点

问题或学生的薄弱环节,需要重点复习,一一过关。

2、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把问题抛出给学生讨论解决。到此复习阶段,大部分学生的错误只是由于理解不够透彻或不够注意,通过讨论就能够得到解决,小组学习可方便教师把精力集中在学困生身上。

3、每节课及时对所复习内容进行小测反馈,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看到复习的成果,在心理上给予学生激励。另一方面方便找出哪些人还存在问题,以便进一步解决。

三、注意点

1、笔算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减(如课本P9做一做第一小题32+6,P13第2题3+84),要注意对齐个位。

错例:

2、笔算进位加法

(1)当个位相加得10,要在个位写0(如课本P14第6题第2小题)。

(2)得数为100的对位问题(如课本P14第6题65+35)。

错例:

3、笔算退位减法

(1)当被减数个位为0时,学生容易出错(如课本P19做一做第2题第2小题)。

错例:

(2)当十位相减为0时,“0”不写出来。www.xkb1.com

错例:

4、笔算连减时容易出现“简便”错误,如新课标第网

5、笔算加减混合算式,在书写竖式过程中弄错加、减运算,导致出错。

错例:

6、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没分清谁大谁小,如:

二上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 篇2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准备带大家一起去数学王国参加夺宝游戏,你们想去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和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复习整理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

师:情境图中,同学们在干什么?

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

师:那同学们说一说,图中的同学们是从哪些方面来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的。

生1:笔算加法。

生2:笔算减法。

生3:连加。

……

(2)师:同学们说得比较全面,那下面我们就针对笔算加减法来进行复习吧。

课件出示整理结果。

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

连加连减:计算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算,可以分步笔算,也可以两步连在一起用简便写法算。

加减混合:分带括号和不带括号两种情况,如果不带括号,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算;如果带有括号,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加减混合的应用:先找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关键词语和要解答的问题,再根据关键词语选择合适的列式方法,最后利用已知条件得出答案。最后不要忘记写答语。

对学生的整理教师要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独自思考加减法、连加、连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2.教学例2。

课件出示例2。

学生独立完成。

(1)说一说各题的计算顺序。

(2)哪几道题列竖式时有简便写法?请将它们写出来。指名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订正。

(3)小结:进行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能口算出来的就口算,不用列竖式。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第36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

2.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七第3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断结果及方式。

3.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七第4、5题。先读题理解题意,然后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回答解题思路。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整理和复习,你对本单元的知识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呢?

五、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 用加法算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 用减法

二上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 篇3

(二)【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及掌握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理解验算的意义,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在合作学习中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1、掌握万以内的加法(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掌握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和口算方法。

3、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1、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归纳并灵活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探索验算的多种方法,掌握加法的验算方法,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两种验算方法。

【教学措施与方法】: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交流,明确哪一位上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并通过练习掌握笔算计算法则,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动手算一算等活动,探究出一个数与接近整百数相加时的笔算方法和口算方法。

3、让学生通过知识迁移、合作学习探究出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4、让学生抓住关键问题小组讨论,教师借助多媒体或计数器作必要的讲解和归纳。

【教学课时】:6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三位数的加法(教材第37页例

1、例2)【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进位算理,掌握万以内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理解万以内数的不进位、进位加法算理,能够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万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算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师:出示例题:光明小学一年级有学生243人,二年级有学生315人,三年级有学生282人。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知道了什么?

师:你能提出一个你想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吗? 生1:

一、二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243+315 生2:

二、三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315+282 生3:

一、三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243+282 师:这三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相比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学过的是两位数加法,今天学习的是三位数加法。师:三位数的加法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位数的加法。

二、【探究新知】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加法算式243+315,先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再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后进行汇报。生1:从个位加起进行口算。

生2:百位加百位,十位加十位,个位加个位,再把三个结果加在一起。

生3:列竖式计算。

学生汇报不同的方法都要给予肯定,对于竖式的方法进行重点汇报指导。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三位数加法 呢?(生说)为什么喜欢列竖式计算?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生:比较简便、清楚,应该注意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师:太了不起了,这就是计算三位数加法的方法,你们觉得这个方法熟悉吗?

生:熟悉,和两位数的加法相同。

师:谁再来说一说三位数加法应该怎样计算呢? 点名汇报方法。

小结方法:三位数加三位数,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师:方法大家已经会了,请在练习纸上计算第二个算式。生计算315+282。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计算方法和结果。

师:我们再来看看第三个问题和算式243+282。学生独立计算,汇报结果。

师:十位上的数字相加满十了怎么办? 生:向百位进一。

师:尝试计算271+903=,百位相加满十了怎么办? 生:向千位进一。

师生共同小结三位数加法计算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三位数加三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

三、【巩固应用】: 1.教材第37页“做一做”。

2.学校商店上午卖出243根冰棒,下午卖出392根冰棒。一天一共卖出多少根冰棒?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万以内三位数的加法的方法是什么?在计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三位数的加法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加法的验算(教材第38页例3)【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

2.通过自主探究、知识迁移、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小组合作的意识,培养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会进行加法验算。

【教学难点】:理解“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3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道题,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师:问题是什么?你们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谁来说一说怎样列式?

生:445+298。

师: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解决?

生:要求野生植物和动物一共有多少种,所以用加法。

二、【探究新知】 1.渗透估算。

师:谁来估一估“445+298”大约是多少?并且说一说你估算的方法。

生1:把298估成300,445+300=745,所以445+298大约是 745。

生2:把445估成450,298估成300,450+300=750,所以445+298大约是750。

师:同学们有很多种估算方法,如何估算还要和具体的实际情况结合,根据我们的估算结果最大值也就是750,所以这两个数的结果肯定小于750。

2.自主探究笔算方法。

师:那么这个算式的结果到底是多少呢?你能用什么方法笔算出来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算法。

学生尝试计算。

师:有谁愿意展示一下你计算的方法? 生1: 445+298 =445+300-2 =745-2 =743 师:这位同学计算的方法真巧妙,先把298看成300,再用445加上300等于745减去多看的2。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吗?

生2:竖式计算。

师:请你给同学们讲一讲你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认真听。生2:我是这样做的,5+8=13,满十向十位进一,4+9+1=14,再向百位进一,4+2+1=7,所以等于743。师:他讲完了,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他吗? 生1:为什么4+9+1的1要进在百位呢?

生2回答:因为它是十位上满十,就是10个十了,10个十是一百,所以进在百位上。

师:还有其他问题吗? 生:没有。

教师板演竖式,学生写一遍。然后再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生:在计算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师:百位的一和十位的一有什么不同?

生:百位的一表示一个百,十位的一表示一个十。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竖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竖式有什么区别?

生:今天是两次进位,以前学过的是一次进位。师:我们把这样连着进位的加法叫做连续进位加法。3.验算。

师:同学们掌握了计算方法,那我们到底做得对不对,该怎样验证啊?

生1:可以把加数调换位置看看结果一样不。生2:我们还可以用减法验算加法。生3:通过计算器检查。

师:看来同学们的方法还真多,用减法验算加法是我们后面要学的知识,请你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在练习本上写一写验算方法,然后 同桌互相检查。

三、【巩固应用】:教材第38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在计算中我们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错误!

哪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K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三位数的减法(教材第41页例

1、例2)【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自主思考和交流等活动,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会进行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观察教材41页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提出问题:(1)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2)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2.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与前面有所不同的减法。(板书课题:三位数的减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2011年生产435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9年生产322部国产电视动画片。

从上面你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1)出示统计表(2)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看看这个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出示问题:“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3)教学估算:

①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大家能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吗? ②生汇报交流,师板书。

③4人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两种估算的方法,你同意哪一种呢?(4)教学笔算:

①独立列式计算(要求用竖式计算),探究435-322计算方法。②在小组内交流算法。③教师板书:

(5)师总结:计算不退位的减法,要注意竖式的书写格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6)试一试:594-243=

456-321= 2.教学例2。

下面,请同学们继续看屏幕(课本第41页图),看看这个统计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提问:2005年生产动画片86部,2011年生产435部,那么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列式:435-86=)(2)组织学生讨论“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这时该怎么办”这个问题。

(3)讲解计算法则:先算个位,5减6不够减,向十位借一,15减6等于9,个位写9,十位借走一后变成2,2减8不够减向百位借一,12减8等于4,十位写4,百位借走一变成3。所以435-86=349(4)学生讨论交流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5)归纳: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一。

三、【巩固应用】:教材第41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三位数的减法

435-322=113

435-86=349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验算(教材第42页例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十位是0)的计算方法,并初步学会减法的验算。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迁移、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哪一位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当十”的算理。

【教学重点】:理解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3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道题,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2004年计划生产158部动画片,2005年计划生产403部动画片。

师:问题是什么?你们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谁来说一说怎样列式?

生1:问题是: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生2:求谁比谁多多少用减法计算。生3:403-158。

三、【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引导观察,对比分析。

师:观察这道题和咱们刚才做的题有什么不同。出示:413-158

403-158 生:被减数413变成403。2.尝试计算、汇报交流。

师:403-158怎样笔算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学生笔算,教师巡视。

师:想一想和刚才我们做的题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生:从十位上退一时,十位上是0。师:从十位上退一,十位上是0怎么办呢? 小组讨论、汇报。

生:因为十位是0,直接从百位上退一当十,这样十位上就是10,个位不够减就可以从十里面退一,和个位的3结合就是13,之后的 十位就变成9,9减5等于4,百位4借走1剩下3减1,等于2。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谁听明白了?(指生再回答)生:从十位上退一时,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一当十,再从退下的十中退一到个位当十,这时十位上就是9。

3.验算。

师:计算的结果对不对呢?前一段时间我们研究了加法的验算,那你们能想一想减法可以怎样验算吗?

生1:再算一遍。

生2:用差加减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减数。生3: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减数。

师:看来同学们的方法还真多,请选择一种方法验算,验算完之后和小组内的同学们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生验算互查,师板书结果。4.总结提升。

师: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与前面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生:被减数中间有0。

师:这样的减法我们应该怎样笔算?

生:笔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一当十,然后再减。

师:十位上的0如何处理?

生:十位上的0要先向百位借一当十,再从十里面去掉一给个位,最后十位上变成9,再减。师:看来今天学的内容同学们掌握得不错,我来考考大家,看这道题怎么做?

出示:500-268。生列竖式,举手汇报。

生:老师这道题和我们今天的例题不一样,被减数有两个0。我是这样做的,因为十位是0,直接从百位借一当十,再从十里面借一给个位当10,这样10减8等于2,个位写2,十位9减6等于3,百位5借走1,再减2等于2。

师小结:在笔算被减数中间或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三位数退位减法时,我们都要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借一当十,然后再减。

三、【巩固应用】:教材第42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在计算中我们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减法的验算 403-158=245

验算: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教材第43页例4)【教学目标】:

1.经历针对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比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结合生活情境,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灵活选择精算或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家人去超市买过东西吗?和同桌互相说说你们在超市买东西时付钱的经过。

同桌互相交流。

师:谁能向全班同学讲一讲? 点名发言,集体评讲。

二、【探究新知】 出示情境图。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道题,说说信息有哪些,问题是什么。生1:空调扇558元,学习机225元,护眼灯166元。生2:购买三种商品收银员要收多少钱?小红的爸爸应该准备多少钱?

师:如何解答这两个问题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生1:收银员阿姨收的钱就是这三样商品的价钱,所以就应该把三样商品的价钱加在一起。

558+225+166=949(元)。

生2:爸爸带的钱不一定是买商品正好需要的钱,可能要多一些,所以我们应该把三样商品的价钱估算一下。558估成560,225估成230,166估成170,560+230+170=960(元)。

师:解决应准备多少钱的问题,估算的时候能否估小? 生:不可以,那样就会不够了,只能估大。

师: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再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师小结:通过这道题,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认真读题,理解题中所给信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要分析和解答,最后还要回顾与反思,也就是要检验。

三、【巩固应用】:教材第46页练习九第12题。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558+225+166=949(元)

(2)560+230+170=960(元)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教材第47页)【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2.提高计算能力,养成认真计算、自觉验算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学完第四单元,课前请同学们结合老师出的复习提纲,整理每个例题都学习了什么,现在请你们拿出整理的内容和你们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二、【整理知识】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小组1:我们一共学习了7个例题,三个有关加法的,三个有关减法的,还有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

小组2:其中例1讲的是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例2讲的是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例3讲的是三位数加三位数(连 续进位)以及加法验算,这都属于笔算加法。

小组3:我们小组整理了笔算减法。其中减法里面的例1讲的是不退位减法,例2讲的是退位减法,例3讲的是连续退位减法和验算,例4解决实际问题。

师:同学们根据老师给的复习提纲,整理得非常细致,那么在这些例题中,你们认为在做题时哪里是难点?哪里我们容易做错?谁来说一说,或提醒一下大家。

生1:在进位加法时,我们容易忘记加进位1。

生2:我提醒大家,验算的方法多种多样,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验算。

生3:在退位减法中,我们应注意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十位上是0,就从百位上退一作十,再从这个退下的十中退一到个位作十,这时十位上是9。

师:同学们说的可真详细,你们不仅能够正确梳理知识,还能够针对本单元的难点给出针对性的意见,那么我们就带着这些意见来进行复习。

三、【巩固应用】 1.对比加法和减法。

师:出示教材第47页整理和复习的第1、2题,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些算式中各位相加不需要进位?哪些算式都要进位?哪些算式不需要退位?哪些算式中个位、十位相减都需要退位?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生:计算时注意相同数位对齐,进位时不要忘记加进位一,退位时别忘了退位数字减一。

师:笔算加法和减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不同点:加法满十进一;减法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

2.熟练计算。

师:同学们,我们能够找到加法和减法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我相信你们对于计算没有问题,我们来完成几道练习题,看看谁做得准确无误。

出示:教材第47页3题(1)。学生练习。3.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3题(3),根据提出的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拓展题:教材第49页思考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道题,并尝试着自己填一填。

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不进位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

连续进位、验算 20

不退位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

十位是0的连续退位相同点: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二上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 篇4

教案教学设计

1数与代数

第1课时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教育心理学指出:知识的保持需要以识记为前提,识记的知识必须通过复习才能保持。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运算能力的要求,本节复习课重视学生对算理和计算方法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准确计算,并学会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算法则的基础上,能比较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结合习题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笔算方法。(1)课件出示:

(2)笔算并汇报笔算过程及结果。(3)复习笔算加、减法的方法。

第 1 页(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计算加法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当10,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2.结合练习题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1)课件出示:

29+35+9=

97-25-47= 75-46+31=

53-(9+37)=(2)笔算并汇报笔算过程及结果。(3)复习笔算方法。

(笔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按照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也可以根据两个竖式的关系采用简便写法。注意: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因为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所以只能列两个竖式,没有简便写法)设计意图:结合练习题复习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

3.复习用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问题。(1)复习“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

①课件出示:

二上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 篇5

时、分的认识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4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11 月10 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面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 知道1时=60分

2、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 初步建立时分的概念 体验数学与 生活的联系

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 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 知道1时=60分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谜语导入

二、认识钟面

三、认识时分

四、联系实际

五、全课总结

1、小马不停蹄 日夜不休息 滴答滴答响

催人早早起(打一物)是什么?

2、钟有什么用处?

3、出示图

小朋友什么时候上学?你们每周一什么时候到校?

小结:我们生活里经常需要知道时间 每天按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生活 要知道时间就要学会看钟

【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1、出示钟:观察钟面上有什么?同桌说一说 然后交流

2、钟面上有几个大格?集体从1数到12

3、每个大格有几个小格?一共有几个小格?你是怎样数出来的?(涉及几个5)

【让学生自己观察、交流 来认识钟面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

1、长针叫什么?短针叫什么?

2、分针走路看小格

一小格是什么?2小格呢?分针走过一大格是几分?从12走到3是多长时间? 到5呢??到9呢?到12?

3、体验一分钟: 1分钟做些什么?(1)从1开始数数 看能书到几?

(2)看人的脉搏1分钟能跳几下?(3)1分钟能做几节眼保健操(4)1分钟能做几道口算题(5)1分钟能写几个字?(6)1分钟能跳几下绳?

4、时针走路看大格 一大格是1小时

走2大格呢?从12走到4是多少时间?走到7?

5、时与分进行走路比赛:

老师示范

分针和时针在同一起跑线12上 学生也动手拨一拨 你们发现了什么?

时针走了多长时间?分针走了多少时间? 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1小时=60分)

6、体验一小时:

(1)一节课是()分钟 课间休息()分钟

再加上()分钟是1小时

(2)晚饭同学们从在5时进食堂吃饭 然后洗澡结束时针指向6时

请问用了多少时间?做了哪件事情?

【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体会1分钟、1小时 使学生懂得珍惜时间 理解时间的宝贵】

1、妈妈早上8时上班 到中午12时下班

爸爸上午工作了几小时?

2、中午有1个小时的时间 你做一些什么?

今天你们认识了什么? 有关时间的名句有很多:

时间是生命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你们还能说出有关的吗?

你晚自习1小时将用来做什么?请你制定一个计划

课后感受

本节课通过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一分钟跳绳的次数 一分钟拍手的次数让学生理解1分钟的时间有多长

对于时针和分针的理解还应该加强

另外

有些学生时针走一大格和分针走一小格的区别还是相混淆

教 案(序号 51)课题

认识几时几分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4 本教时为第 2 教时 备课日期11 月13 日 教学目标

能正确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 教学难点:能正确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实物钟面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回顾

二、新知

三、练习

四、全课总结

1、时针走1大格是多少时间?分针走一小格是多少?走1大格呢? 2、1小时=()分

1、出示8点零5分的钟面

观察这时表示的时间是多少?你是怎样认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方式说一说

(8时过5分 或8时零5分)

8点过5分是表示什么意思?

指出:所以读:8时零5分

如何写出这个时间?老师板书:8时零5分

你们见过电子表吗?所以还可以写成:8:05(强调这里的0要写)

2、出示3点零55分的钟面

观察这里的时间是多少?你是怎样认的?跟同桌说一说 然后交流

学生交流

快到4点 说明什么?

指出:3时55分

大家把这个时间写出来 学生写时间

交流得出:3时55分或3:55

3、出示9:35 9:05 11:55 11:05让学生认一认

4、小结:怎样认识钟面上的时间?

1、学生独立完成P68第1题 全班交流

2、找朋友;连一连

3、拨一拨 师说一个时间 学生拨

一个学生说时间 另一个拨时间

4、添分针与时针 先读时间 再看钟面 觉得缺什么? 应该怎样画 集体交流 并与拨钟验证

今天学会了什么?怎样认出钟面上的时间?

课后感受

1、首先让学生熟练掌握时针走一大格就是一小时 分针走一大格就是5分钟

2、要想知道确切的时间 首先就应该看准时针的位置 确定后再看准分针的位置

教 案(序号 52)课题 认识秒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4 本教时为第 3 教时 备课日期 11 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比分小的单位:秒 体会1有 秒多长

月 13 日 知道分与秒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比分小的单位:秒

教学难点:体会1有 秒多长 知道分与秒的关系

教学准备 实物钟面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情景导入

二、认识秒针

三、体会1秒

四、实际应用

五、全课总结

1、运动会上小明跑的真快 跑100米只用了16秒 得第1名

小华用了17秒 得第二名

2、你知道你自己跑100米用多少时间吗?

3、我们这里用的时间单位是什么?

你们觉得秒比分大还是小?

4、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时间的最小单位:秒(板书)

1、出示钟:哪根是秒针?

2、观察分针与秒针的比赛 你能发现什么?

3、学生交流:1分=()秒

4、在什么地方还见过秒?

1、看秒针走动拍手 每秒拍一下

2、数数:数到60 看走了几秒 就是几分?

3、同桌合作:

(1)做一次深呼吸用()秒(2)跳绳20下用()秒

(3)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秒

1、在()里添上时、分或秒(1)夏天午睡大约1()

(2)小芳吃饭大约要25分钟()(3)脉搏跳10次用了8()(4)一节课的时间是40()

2、说出钟面上的时间

并说一说这时同学们在干什么? 出示各钟表同桌先互相说 然后交流

3、趣味题:一人唱一首歌要用3分钟 5人合唱这手歌要几分钟?让学生先猜测 然后试一试验证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感受

学生对于秒的理解还是很好的 只是有个别学生还不理解

教 案 课题

时、分、秒的认识 课型 练习课

本课题教时数: 4 本教时为第 4 教时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

加深对时、分、秒有关知识的认识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快速认、读、写钟面上表示的时刻

教学准备 闹钟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53)备课日期 11月15(序号 日

一、口答题

二、基本题目训练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1、钟面上共有()大格

共有()小格?分针走一大格是()时针走一大格是()

2、1小时=()分 1分=()秒

3、分针从12走到3 要走()分

12走到6要走()分 从12走到9 要走()分 时针从12走到5 要走()小时

从12走到7要走()小时 从12走到11 要走()小时

4、小明每天下午3点放学 走了10分钟到家 然后做30分钟作业

再加上()分钟是1小时

1、填空

时 分 时 分 时 分

: : :

2、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下面的时刻

3:45 6:55 9:05 10:30 12:15 ······

3、同桌相互说一个时刻 然后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

4、在()里填上小时、分钟或秒(1)我每天晚上大约睡8()(2)早操时间大约是15()

(3)学校的下课铃声大约响了10()

5、完成《练习与测试》上的题目

分: 时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看情况定

课后感受

知识源于生活

有些学生由于生活中不曾关心时间 所以这部分知识学习的相对困难

二上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 篇6

(二)不进位加》教案

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不进位加》教案

本单元在教材编写上凸现如下四个特点:

1、以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作为本单元知识的生长点;

2、教材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

3、各小节的教学也是由直观操作等依*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进行编排

4、“用数学”是结合计算来出现的。教材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总的教学设想是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操作、讨论、交流、归纳、分析等活动进行探索和实现问题的解决。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其计算方法与已学的计算方法有相通之处,因此,我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知识,通过实践、体悟等掌握新知识。在本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是我的基本出发点,我注重渗透“转化”思想,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完成新知识的建构,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因此,我认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发现、理解和应用100以内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难点是竖式中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我根据新程标准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已“问题情景——操作探索——解释与交流——应用与发展”为基本模式安排教学。教学中,“以操作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采用现代教学媒体,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数学实验”、“做数学”的环境。以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为主,来突出教学的重点,以老师引导为辅,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全面、全程参与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自主探索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来突破教学的难点。

下面以本单元第一小节“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第一时“不进位加”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例1,练习二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发现、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教学评价: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学生自评

教法、学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操作法、归纳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题卡、学生自备学习小棒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大胆猜想

现代教学理论倡导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在认识、使用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在学习新知识时,有必要找准与旧知结构类似的地方,进行同化或顺应,重新建构。因此,本节我首先,采用多媒体展示出教材上的“参观博物馆”的主体图,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堂,学生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从主题图中获取信息和发现图中的问题“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根据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每个班前面都有的人数)中研究并猜想出解决方案。“合乘”学生会根据已有的认知基础,提出用加法,提出两种解决方案,对于学生提出的方案,我会及时地肯定和赞扬,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样设计本环节,把学生将要掌握的新知识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多媒体手段、大胆猜想等形式,既创设了理想的教学情境,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谓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现代基础教育改革的亮点之一,学生只有参与到实际的实践活动当中,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这也是新标强调联系学生实践的主旨所在。因此,我就引导大家:“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我们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好不好?”“如果

班和

班合乘一辆车,车上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学生能很快列出加法算式:30+36,我就紧接着问:“这个算式,你会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呢?请大家各自动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学生就会采用过去的数小棒或列竖式的方法计算,根据学生的完成度,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法及时让学生汇报、交流,可能有一根一根地数,也可能一捆一捆地数,还有列竖式的等。我再问:“那么哪种方法又快又准确呢?”学生会感觉数小棒较慢一些,“那么列竖式是怎样列的,要注意哪些,又怎样计算的呢?”结合以前一捆加一捆的方法,引导出数位要对齐。这样让学生通过自己归纳出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再加以板书,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因为堂上,教师的必要引导是十分重要的,有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才不至于盲目,有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才更有意义。在学生生动而丰富的操作中,运用“转化”的思想,学生通过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一切不仅仅是列竖式计算的过程这一知识的需要,而且也是探究型学习方式的需要。

三、时间运用,发展能力

由于前两个流程已用去20分钟左右的时间,为了保证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堂,我将例题下面的“做一做”用题卡呈现给学生,并将学生分成三人小组,在小组间进行竞赛,并相互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让学生间相互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学习的目的。同时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运用了计算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独立思考,巩固新制

让学生运用本节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练习二第1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可以检验本时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得以应用,方法得以提炼,凸现了练习的深度,也培养了学生的“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板书设计

不进位加

、36+30=66

十个

+30

+3

0

+3

0

不进位加

、36+30=66

十个

十个

+3

0

+

0

+3

二上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 篇7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知识结构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以后学习万以内的加减法,以及小数加减法和分数加减法的基础,因此引领学生学好加减法至关重要,为了突破重难点,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突出了以下几点: 1.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加减法的动机和兴趣,同时借助具体情境较直观地理解

2.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记忆、理解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注重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计算不仅仅是要求学生会正确地算出结果,更重要的是运用计算解决问题;反过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巩固了计算方法。教学目标 1.借助小棒、圆片等直观学具的操作,使学生探索并发现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试题。2.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灵活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试题(包括含有小括号的)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建议

学生在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教学时应尊重这种差异,同时在教学设计上要面对这些差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提倡计算方法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建立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之上,教师应多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不断丰富其直观经验,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练习要采用多种有效的形式。课时安排

1.加法:4课时。2.减法:5课时。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5课时。4.整理与复习:2课时。

加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情境图,第12~13页例1、2。教学目标

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并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2.在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使学生能够运用不进位加法计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顺序。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二年级4个班的学生和老师要参观博物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安排的吧。课件出示第11页情境图。观察情境图,说数学信息。

二年级4个班来参观博物馆,每个班有2名老师带队。二(1)班有35人。二(2)班有32人。二(3)班有37人。二(4)班有34人。

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1)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2)二(1)班和二(2)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二、自主探索,体验领悟 1.教学例1。

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的数学问题,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数学问题。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1)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揭示课题。35+2=

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新知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不进位加法。(板书课题)

(2)怎样算?

同桌讨论,口算得数。

35+2=37(学生口述老师板演的过程),让学生结合口算感悟加法的算理。先算5+2=7,再算30+7=37。

(3)怎么列竖式?怎么计算?(摆小棒,探究笔算算理。)自主摆小棒计算:35+2=?(个别指导)。

小组交流摆小棒计算35+2= 的方法和过程,体验成就感。课件演示摆小棒计算35+2= 的方法和过程(学生有35人,先摆3捆零5根小棒;带队老师有2人,接着摆2根小棒。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是7根,一共是3捆零7根小棒,也就是35加2等于37。)2.教学例2。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了二(1)班学生和他们带队老师一共有37人,那么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呢?(课件出示例2。)报名学生说算式,师板书:35+32=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个别指导。

利用学具摆小棒交流探究算理和算法。

互相说一说怎么列竖式计算?怎么对位?计算时从哪一位加起? 教师板演小结。摆小棒演示,从小棒的单根和单根相加、整捆和整捆相加的直观情境中理解列竖式时要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课件演示35+32,让学生明确竖式计算时先从个位加起,即先算5+2=7,然后再算十位数上的。3 5 3 5 +3 2 → +3 2 7 6 7 交流讨论:列竖式应注意什么? 汇报总结。(列竖式时应注意将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对齐,计算时要注意先从个位上的数加起,把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

三、巩固练习

1.第12页做一做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去做,然后交流怎么写竖式,谁和谁对齐,让学生明确笔算加法算理。

2.第12页做一做第2题: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然后列出算式口算结果,最后让生在练习本上写出竖式并计算。注意订正要点,如问第2幅图中的“4”和哪一位的数对齐。3.第13页做一做

第1题:看图写竖式,先让学生分别说一说有几捆零几根就是多少,3捆零3根就是33,4捆零3根就是43,所以列竖式就是 3 3 + 4 3 7 6 第2题:根据横式写竖式,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计算时应该从哪位加起?明确数位对齐和计算顺序的正确性。

四、巩固内化,趣味练习练习二: 1.第1题,竖式计算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先让学生观察竖式中数据的特点(一位数、两位数、整十数)及对位,进一步体会竖式对位、计算顺序。

2.第2题: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可以让学生灵活自主地选择口算或笔算,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同时锻炼学生数学知识的灵活性。

3.第3题:统计表呈现了多种信息,可以让学生交流信息,力求看懂图表然后独立解答,从而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据分析观念。

五、总结评价 今天你的课堂表现怎么样?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页例3。教学目标

1.通过小棒、圆片等学具的操作使学生理解10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算理。2.经历100以内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当个位相加满十时如何向十位进位的问题,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3.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现,提出并解决10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初步学会交流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当个位相加满十时知道如何向十位进位1。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1.口算:8+9= 7+6= 5+7= 6+8= 2.看横式写竖式:53+22= 38+40=

二、情境导入,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课件出示情境图信息“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分组讨论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进行计算,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

汇报交流。

生1:我是用口算进行计算的,先算30+30=60,再算5+7=12,最后算60+12=72,所以35+37=72。

生2:我也是用口算进行计算的,先算35+30=65,再算65+7=72,所以35+37=72。

生3: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先摆3捆5根,再摆3捆7根,3捆与3捆合起来是6捆,5根和7根合起来是12根也就是1捆2根,与6捆合起来是7捆2根,也就是72。

同学们真厉害,想出来那么多的方法,那么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新方法应该怎么计算呢?

2.竖式计算。5 + 3 7 7 2 师追问:从哪一位加起呢?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怎么写?

教授进1时“1”的写法:在横线上的十位的右下角写一个小小的1,这个1就表示个位相加满十就向十位进1 师继续追问:那么十位怎么加呢?提醒学生不要忘了进位1,所以3加3再加1(板演计算过程)

三、趣味练习,巩固内化

1.教材11页做一做,指名生板演,集体订正。2.计算诊所。9 4 5 + 3 7 + 3 6 7 6 8 1 3.勇闯智慧岛。

34+47= 26+47= 14+58=

四、总结评价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当个位相加满十时应该怎么办吗?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练习二。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具体的应用进一步理解10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算理。2.通过操练学生能熟练掌握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

竖式进位加法的算理。教学难点

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课

课件出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指名汇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

二、合作探索,巩固知识 1.完成练习二第4、7题,师巡视、指导。完成后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回答。2.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5题。这些计算对吗?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把错误的改正过来。指名汇报,并说出错误应该如何改正。

3.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6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4.完成第16页练习二第8题。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然 后指名汇报。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5.完成第16页练习二第9题。有四只小白兔一起上山采蘑菇,现在它们正在为谁采的蘑菇最多而吵闹,你能帮帮它们吗?

6.完成第16页练习二第11题。仔细读题,看懂题意,请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减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18例1,练习三1、2、3题。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方法。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教学难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情境图。

2.说数学信息,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1。

仔细地观察图表。怎么解决问题“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 2.板书算式:36-23=

(1)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并尝试计算。小组交流算法,指名汇报。

(2)师小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18页做一做第1题,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算法。汇报结果及算法。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在小组内交流发现。

四、总结评价,知识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学生先互相说说再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9页例

2、例3。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当个位不够减时退位的方法,使学生直观地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

掌握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理解其算理。教学难点

能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主题图。课件展示问题“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二、合作交流,探索算法 1.教学例2。

列出算式51-36=,如何计算?

(1)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思考计算方法。(2)分小组交流想法: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3)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4)如不能口算,可以用竖式计算。(5)用摆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

(6)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思考并汇报。2.教学例3。

课件出示:50-24=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3.师小结:全班交流想法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 够减,就从十位退1。

三、分层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19页做一做。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2.完成练习三第9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怎样改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22页练习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2.通过巩固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教学重点

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减法计算。教学难点

能够熟练运用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和探索。

二、巩固操练

1.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1、2、4题。看谁做得最快,最准确。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3题。说一说图意,怎样求小英比小勇多捡了多少个贝壳?板书算式:32-21=。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呢? 3.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5题。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4.第21页第7题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熟练程度。

5.第21页练习三第10题。先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从加法和减法中各选一道题在小组内说说计算的方法。指名汇报、订正。

三、强化练习

1.完成第21练习三第6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理由。2.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8题。有3只母鸡带着自己的孩子出来找吃的东西。可三家的小鸡混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鸡妈妈找到自己的孩子吗?教师巡视。指名汇报、订正、评比。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感觉你的计算速度提高了吗?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例4(1)。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究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问题。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初步了解象形统计图知识。教学重点

学会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问题。教学难点

用画图的方法理解数量关系。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这周我们二年级进行了卫生评比,结果是这样的(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所以我们都应该从小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为班级争得荣誉。

二、提出问题,合作交流 1.教学例4(1)。

(1)课件出示问题“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3面,二班得了多少面?”认真思考,分组讨论。

(2)小组交流探讨解答的方法。学生回忆、迁移思考,或是摆学具帮助理解。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3)师点拨:用画图的方法解决,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把知道的先画出来,“一班得了12面”,我们画12面小红旗。要求二班得了多少面,就是要把和一班同样多的与多的3面合起来,所以列出算式是12+3=15。(板演画图。)(4)解答正确吗?让学生逆向思考,小组交流报名汇报。

2.完成第24页做一做。观察图,在小组内交流了解到的信息。指名说明解题思路。思考、提问,在小组内交流问题。选择一个提问进行解答。全班交流并说出解答思路。

3.师小结: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四第1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计算方法,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四、总结评价,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在学习上有了哪些进步?你能说一说我们今天学了什么吗?

第5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页例4(2)。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简单问题。

2.通过实际问题,学生能灵活运用画图的策略尝试解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理顺数量关系,形成自觉检验反思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画图策略进一步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简单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一个数是20,另一个数比它多5,另一个数是几?谁能第一个回答出这个问题,真棒,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很好,那么我们今天继续学习新的知识。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学例4(2)。1.课件出示问题:“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三班得了多少面?” 这道题该怎样解答?把你的解答思路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汇报解题思路,学生自由说。

2.小组交流画图明确数量关系,汇报展示。3.根据象形图表列出算式。12-4=8 这样解答正确吗?学生自主检验反思12-8=4,同桌互相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完成练习四第1、2题。观察图,把你了解到的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并汇报:怎样做可以知道去年有多少只?在练习本上解答出来。学生汇报解题思路。

四、总结评价,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7页例

1、例2。教学目标

1.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3.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重点

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连加、连减。教学难点

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1.口答。

7+6+5 8+9-13 24-10-7 20+30+10 17―3+4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三个的加减法。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出示表格。学生根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3)呈现问题。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学生回答。(4)教师板书算式28+34+22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学生汇报,展示算法。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5)归纳连加竖式的简便写法。2.教学例2。

课件出示情境图呈现问题“共有84个大南瓜,李大爷运走了40个,王叔叔运走了26个,还剩多少个?”了解信息。(1)学生尝试独立列算式解答。

(2)小组汇报交流。问:有几种解答方法?(3)师点拨总结。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28页页首做一做。2.完成29页练习五第1、2题。

3.引导完成29页练习五第3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四、总结评价,反思提升 说一说你的收获。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8页例3。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2.在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竖式的简便写法,发展分析,思考能力。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算及笔算的能力。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乘坐公共汽车,那么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信息,请大家说一说。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1.教学例3。

(1)课件出示情境图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2)出示问题:车上原来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去了28人,现在有多少人?

(3)小组交流,成员独立解答,汇报展示。

(4)师点拨总结: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2.练习。

完成第28页页尾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三、趣味练习,巩固内化

1.完成练习五第4题,分小组比赛完成。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五第5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最后和同桌交流发现集体订正。

四、总结评价,反思提升

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8页例4。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连加、减计算,掌握连加连减(带小括号)的计算方法,能说出计算的思路。

2.在探索连加连减的过程中,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3.培养学生的分析、类推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连加连减(带小括号)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1.课件出示口算题。

2.连加连减题,小组竞赛说计算方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算式:72-(47+16)。

(2)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观察、比较这些方法,在小组内交流发现。学生汇报,归纳。

(3)竖式计算,是否有简便写法,生探索发现。

(4)教师点拨总结:带小括号的连加连减我们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算式 2.完成第28页页尾做一做第2题。生板演,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检验效果

1.完成第30页练习五第6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学生汇报,并说明是怎样进行判断的。

2.完成第9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学生汇报,并说一说可以用几种方法解答。

四、课堂总结,反思提升

课堂上你有了那些进步,能说一说你对带小括号的连加连减的认识吗?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32页例5。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有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学会先解决一个稍简单的问题后,运用所得的数据解决另一个稍难的问题。教学重难点 理解有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情境问题;小明写了12个字,小红比小明多写了8个字,小红写了多少个字?

2.图书角有故事书35本,科普书比故事书小11本,科普书有多少本?

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看,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写生,从图上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属性问题? 1.展示问题。男生有多少人?

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2.知道了什么?

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3.怎样解答?

我们有两个问题,应当先解答哪一个问题呢? 生:先解答男生有多少人这个问题。为什么呢?

因为知道了男生有多少人就能算出一共有多少人。怎样求男生人数呢?说说你的想法。14-5=9(人)。一共有多少人呢? 9+14=23(人)。4.解答正确吗? 5.小结解答方法。

先解答比较简单的问题,再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检验效果

1.完成第32页做一做。全班交流解决方法。

2.完成第33页练习六第1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然后学生汇报,并说明是怎样思考的。

3.完成第33页练习六第3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学生汇报,并说明解答方法。

四、总结评价,汇报提升

我们今天学的内容与以往有什么不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5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33页练习六。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掌握连续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两个问题之间的关系,明确解答的方法。3.培养学生自觉检验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分析两个问题的先后顺序,确定先解决哪个问题,然后检验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练习六,明确这一练习的专项训练连续两个问题。用谈话的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性,克服两个问题带来的困难。

二、探索交流

独立完成练习六第3、5、7题。小组合作完成第1、2题,读题看懂题意,小组交流解题思路,全班展示你是怎么想的。自主解决第4题。

三、加强训练

读题说题意,交流解题思路。列算式进行解答,小组竞赛。

四、总结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训练,你对连续两个问题的解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吗?请你说一说。

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35页。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整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1.笔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2.通过练习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口算题,看谁的最快,校对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 1.完成第1题。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归纳。

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学生独自思考笔算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汇报。2.完成第2题。

学生观察第2题,在小组内交流。并选择两个解答说说计算思路。学生汇报。

三、巩固练习,巩固旧知

1.完成第36页练习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2.完成第36页练习七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

3.完成第37页练习七第6题。学生回答解题思路。4.完成第37页练习七第9题。学生回答解题思路。

四、课堂总结,反思提升 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37页进行单元整理。教学目标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10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更牢固地掌握和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解答方法。通过复习,让学生更有信心学好数学。教学重难点

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掌握竖式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交流整理

昨天老师已经带领大家对本单元做了简单的回顾,下面给大家一些时间,请你们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说一说。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老师板书整理概况,及时补充。

二、拓展思维 小组尝试出题。

分组出一道不进位加,进位加,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的题。指名学生对出的题目进行计算。

师追问:笔算加法时应该注意什么?那么减法呢?

三、反馈训练

课件展示夺小红旗题和计算诊所题。

四、应用拓展

1.课件出示题目:故事书有45本,科普书比故事书多36本。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学生独立思考,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并独立列式计算。

五、全课总结

你对本节课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二上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 篇8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例3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

2、熟记1的乘法口诀。

3、会用1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会用1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准备

小棒

一、复习引入

1、对口令

①教师说算式,学生说口诀。

②教师说口诀,学生说算式。

2、摆小棒,说算式,说口诀。

每次摆2根,摆3次。

每次摆2根,摆6次。……

3、引入新课。

二、学习例3

1、摆小棒。一根一根地摆,边摆边说,1个1、2个1、……9个1

2、根据摆的情况,说算式。1个1是1、2个1是2、……9个1是9

板书:1×1=1

1×2=2

1×3=3

……

1×9=9

观察算式,你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3、编口诀。

①小组活动,你能编出这些乘法的口诀吗?组长记录。

②全班反馈。教师板书: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

一九得九

4、全班交流讨论,说一说如:“一二”是表示什么?“得二”又表示什么?

同桌交流。

5、记口诀。①你怎样记住这些口诀?

②熟记口诀。

三、课堂活动

说算式,对口诀。

1×3----一三得三

……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1的乘法口诀

1×1=1一一得一

1×2=2一二得二

1×3=3一三得三

…………

1×9=9一九得九

1,2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12页练习二

教学目标

1、熟记1、2的乘法口诀。

2、会用1、2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3、能用口诀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记1、2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会用1、2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准备

一、基本练习

1、对口令,同桌游戏。

①说算式,对口诀。

②说口诀,对算式。

2、摆一摆,说算式,说口诀。

每次2根,摆3次。……

二、巩固练习

1、看图填表。练习二第1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②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每空用的哪句口诀?

2、把口诀写完整,再读一读。练习二第2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②反馈填空的情况。

③自由读口诀。

3、算出各题的得数,并说出口诀。练习二第3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4、分别把2乘1,2,3,……9的积圈起来。

练习二第5题。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5.填写符号。第5题。

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

6.第6题。口算

7、解决数学问题。练习二第7题。

①学生读题,小组活动。②在书上填出算式。

②全班交流。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发展练习

练习二第6题。小组活动,交流讨论。全班交流。

四。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的思考题。

板书设计

3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14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

2、熟记3的乘法口诀。

3、会用3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会用3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准备

小棒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们早早地来到美丽的校园,欢快地跳起绳,锻炼身体。

2、小朋友,从画面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学习例1

1、填表。学生独立填表。

2、你用什么方法算出3个组、4个组……9个组分别有多少人?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3、你能写出乘法算式吗?学生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小组交流

板书:3×3=9

3×4=12

……

3×9=27

教师:这些算式的结果同学们都是根据统计表得到的,如果能编成口诀就容易记了,我们就一起来编3的乘法口诀。板书4、根据前面编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你会编3的乘法口诀吗?

①小组活动。编出口诀,组长记录。

②反馈。汇报编出口诀情况。

板书: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

……

三九二十七

③提问:“三四”表示什么?“十二”表示什么?

④你怎样记住这些口诀?

⑤自由读口诀,记口诀。

三、学习例2

1、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

2、反馈。你用的哪句口诀?

四、课堂活动。

1、教材14页第1题。摆一摆、说算式、说口诀。

2、分别把3乘1、2、3……9的积涂上颜色。教材12页第2题。

3、游戏。教材14页第3题。同桌活动,对口令。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3的乘法口诀

3×3=9三三得九

3×4=12三四十二

…………

3×9=27三九二十七

3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练习三1--4题

教学目标

1、熟记3的乘法口诀。

2、会用3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3、能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记3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会用3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准备

小棒

一、基本练习

1、摆一摆、说算式、说口诀。

每次摆3根,摆5次。

每次摆3根,摆7次。……

2、对口令。

①三七---二十一

②3×4---三四十二

③三五十五---3×55×3

二、巩固练习

1、看图填表。练习三第1题

①学生独立填表

②反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把口诀填完整。练习三第2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反馈。

3、口算。练习三第3题。

4、解决问题。练习三第3题。

①学生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②列出算式,填在书上。

三、课堂作业

2×3=3×5=5×4=7×2=

3×7=9×3=8×2=3×3=

板书设计

3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16-17页练习三5--11题

教学目标

1、熟记3的乘法口诀。

2、会用3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3、能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记3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会用3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准备

小棒

一、巩固练习

1、对口令。

①三七---二十一

②3×4---三四十二

③三五十五---3×55×3

2、练习三第5题。

把3乘1--9各数的积填在孔雀的羽毛上,用不同的颜色,看谁的孔雀最漂亮。

①学生填在书上。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发展练习

1、练习三第6题。

读一句口诀,写两个乘法算式。

①独立填在书上

②全班交流。

③在学过的口诀中,有哪几句口诀只能写出一个算式?

2、练习三第7题。把同样重的鱼涂上相同的颜色。

①学生先算得数再涂色。

②反馈。选择一组算式,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3、练习三第8题。看图填空。

① 教师指导看图,知道12分成2个6,也可以分成4个3。

②学生独立完成

4、解决问题。练习三第11题。

①分组讨论

②说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三、完成思考题

四、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9.10题。

上一篇:诚德考察报告下一篇:秋三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