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软件工程的教学改革的论文

2024-09-03

大数据时代软件工程的教学改革的论文(共11篇)

大数据时代软件工程的教学改革的论文 篇1

大数据[1](bigdata)或称巨量信息,指的是所涉及的信息量规模巨大,以至无法通过目前的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实现采集、管理和处理,并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以达到更积极目的的数据。大数据这个术语最早的引用可追溯到Apache基金会的开源项目Nutch,当时大数据用来描述为更新网络搜索索引,需要同时进行批量处理或分析的大量数据集。随着谷歌MapReduce、GFS(googlefilesystem)以及Hadoop的发布[2],大数据不再仅用来描述大量的数据,还表示处理数据的速度。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指出,“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轮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大数据的市场前景广阔,对各行各业的贡献也将是巨大的。目前来看,未来大数据技术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能否找到适合信息社会需求的应用模式以及能否建立起配套的教育培训体系,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输送合适的人才,使大数据产业保持创新能力和长期可持续的发展[3]。

1大数据对软件工程专业教育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软件工程的教学改革的论文 篇2

所谓的“大数据”,就是在海量的数据信息当中,寻找富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并且在对这些信息的相关整合、分析之中挖掘新知识,创造新价值,获取相应的庞大经济效益,借此来实现引导和服务实践的目的。综合理解,大数据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手段或者技术,而且还是一种方法论和价值观。大数据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数据体量大。在大数据的背景之下,多种多样的设备以及终端,都会随时产生各种数据。因此,这些具有大型数据平台诸如网络运营商的数据量,会达到PB量级或接近EB乃至ZB量级,而且数据量几乎以成千上万的级别增加。有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产生的数据量达到8ZB。由此可见,大数据的体量是非常之大的。

(2)数据类型多。传统的数据都是通过纯文本的形式进行储存,但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诸如图片、音视频、地理位置以及日志等形式的存储也在不断地上升,“几乎达到了60%。而且在一些其它的数据存储平台之中,这些新形式的存储甚至达到了80%。大量的数据类型就对数据处理平台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3)数据价值密度低。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的使用者们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更多的数据,诸多潜在的数据信息价值被挖掘出来。在大数据的环境下,网络数据和资源的种类以及内容等信息量都是无比庞大的,而这些海量的数据信息价值密度却相应地变得非常低。只有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之后,才能够找到适合用户需要的数据信息。

2 大数据环境之下通讯工程师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通讯工程师,是指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知识。分为:有线和无线通讯工程师,电信交换工程师,移动、电信通讯工程师,数据交换通信工程师,计算机网络工程师和市场营销工程师等多种技术人才。大数据以其迅猛的发展态势给通讯工程师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着一系列诸多的挑战。大数据可以为通讯工程师提供更为广阔的、便捷的发展资源和优质平台,而另一方面又因其巨大的交互性和多样性,这给通讯工程师的维护和运营网络、媒体、通话等技术平台的顺利和稳定运营,以及普及推广开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1)大数据环境下通讯工程师面临的机遇。(1)在市场层面,通讯工程师可以利用大数据对自身的产品进行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改进产品设计,并通过用户偏好分析,及时、准确进行业务推荐,强化客户关怀,这样就可以不断改善用户体验,增加用户的信息消费以及对运营商的粘稠度;(2)在网络层面,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网络的流量、流向变化趋势,及时调整资源配置,同时还可以分析网络日志,进行全网络优化,不断提升网络质量和网络利用率。

(2)大数据环境下通讯工程师面临的挑战。(1)由于大数据产业具有强烈互联网特征,因此,对于大数据产业,运营商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已经过时,传统架构的信息系统及组织架构已无法应对海量数据和创新型应用,那种由上而下的运营模式无法更接近用户的需求,显然已经阻碍运营商自身大数据产业的纵深发展。因此,根据市场需求,通讯工程师必须全面转向以客户和消费者为中心的运营体系,重新梳理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组织架构,实现管理经营和市场信息系统完美对接,新型大数据应用必将助力运营商向信息服务模式转型。(2)通讯工程师要面对分辨和处理的信息参差不齐、难度很大,工作极为繁琐。美国著名媒介评论家波兹曼指出:“在大数据环境下,信息几乎成为一种垃圾,不仅无法回答最基础的人类问题,甚至连最普通的问题也无法提供有用的解决方案。”这就反映出在大数据环境下,通讯工程师的数据处理分析难度之大。各种媒体和网络平台等,都会在不时地产生诸多的信息,而受众又不能够很好地把握这些信息,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3 通讯工程师应对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措施

大数据产业出现和发展,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的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大数据应用将是海量数据、现代信息技术与各种社会应用的一次化学反应,必将对当今社会的信息技术、商业模式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产生深刻的变革。而通讯工程师们又必须有效挖掘和利用这些信息,来对受众的思想状况和日常行为进行把握和分析,促使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能有效利用信息,做出正确反映和决策。如何面对海量的信息,如何去有效筛选有价值和意义的信息,及时分析处理这些信息,并做好反馈,是通讯工程师们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邬贺铨.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求是,2013,(4).

大数据时代的语言教学变革 篇3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37-01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频度的提高,人们在使用这些设备与软件的同时生成了海量的数据,人们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来影响决策,这即标志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1]。过去的一些不可获取,计量,存储和分析的数据都被赋予了可能性。目前教育界普遍存在一种现象:人们习惯将社会上的新技术或新事物拿到教育教学中应用,或者作为教学内容与研究对象,或者作为教学工具与研究手段。作为教学内容与研究对象应该是无可厚非的,甚至应该是积极提倡的;而作为教学工具与研究手段则必须慎重,应该给予充分的分析论证后才行。目前在教育领域,正像对待其它新技术或新事物一样,当 “大数据时代”概念出现时,关心教育的人们将又会面临这种抉择[2]。但是在语言教学中,学生的不同背景,对第二语言的接受能力,或者庞大的语料库,都需要大数据这种技术来收集分析得出结论,所以大数据运用得当,势必会为语言教学添光增彩。

一、大数据的定义及特性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一个概念,何为大数据?根据 IDC 机构的定义,大数据是指为了更经济更有效地从高频率、大容量、不同结构和类型的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而设计的新一代架构和技术,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3]。

大数据可以简单概括为四个英文字母V,即极大的数据量(Volume)、极多的数据种类(Variety)、极快的处理速度(Velocity)以及由前面三个“V”的组合推动的第四个因素——更多的价值(Value) [4]。Volume是指数据量庞大,这样的数据量已让传统的数据库难以处理;Variety是指数据的多样性、复杂性,数据的形式日趋复杂、多样,从结构化数据到非结构化数据不断转化;Velocity 是指企业数据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一旦数据增生速度越快,数据处理、分析的速度也就得跟上; Value是指大数据的价值往往价值密度低即稀疏性的特点。这些催生了对大数据技术的强烈需求[1]。

二、大数据时代的语言教学变革

“不得不承认,对于学生,我们知道得太少。”这是卡耐基·梅隆大学教育学院的一句经典的口号,同时也是美国十大教育类年会出镜率最高的议题。类似的思考在我们国家的教育领域同样存在。我们到底有多了解学生?不同的学生考试考出了同样的分数,在这分数的背后到底有没有差异?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能够让我们更全面地看待学生的发展,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独特的个体,发现以往考试成绩所反映不了的深层次问题。

评价一个课堂的好坏或者这堂课的授课效果如何,多数情况下是由专家来评定。却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即使获得了关注,也是被听课专家“代表”,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假设学生的体验,或者选出几个学生代表来表达他们的感受,这本就不具有代表性,而学生真正的体验如何,却没有强大的技术和数据可供分析和实证。

大数据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让教师与专家可以从技术层面让学生的感受加以量化和显现。大数据可以把学生在一个课堂中的需求和态度处理得可视化。传统的教育研究往往是经验式的,教师会认为某些教学形式和手段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对提问的有效性和课堂的节奏掌握都是根据以往的经验,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在大数据的思维方式下,一切都需要用数据来挖掘。

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性,真正实现了从整体到个体的转变。很多人都喜欢网购,在淘宝网浏览或购买商品之后,会根据你的个人喜好来判断你可能会喜欢什么,可能会购买什么,进而推荐给你。再比如新浪微博,它会根据你关注了的人来判断你可能对哪些人感兴趣。这种技术实质上是通过数据的归类和分析,来预测出现某种行为的人还很有可能出现另一种行为[5]。教师平时布置作业的时候通常是所有人完成某些相同的题目,给学生推荐的书单也是一样的。这本无可厚非,通过测试而分到同一个班的学生被看做了是智力水平差不多的一组人,这样做可以节约教育成本。但是,大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教育。如果我们通过数据归类和分析来给学生布置作业,那么比如同样100道语法选择题,做对第3题的同学,系统会直接跳过第12题和第48题,因为第3题和第12题第48题所涉及的语法内容是完全相同的。如果做错第8题,系统会自动提前考查内容相同的第26题和第79题供学生反复练习和巩固。

三、大数据时代的语言教学展望

1970年托夫勒写了第一本畅销书《未来的冲击》,在书中托夫勒不仅批评了以哈钦斯为代表的面向过去的教育、支持了以杜威所代表的面向现实世界的教育,更创造性地提出了明确的面向未来的教育:小班化、多师同堂、在家上学趋势、在线和多媒体教育、回到社区、培养学生适应临时组织的能力、培养能做出重大判断的人、在新环境迂回前行的人、敏捷的在变化的现实中发现新关系的人和在未来反复、或然性和长期的设想下的通用技能。

四、结语

大数据时代,作为英语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了挑战和质疑,教师不再是单纯为学生讲解语法和单词,而是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每个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有强弱,英语教师需要针对不同个体不同层面来创造更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机会,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海量、有价值的语料。 如何很好地利用大数据来服务教育,如何把这些大数据信息转化成知识,促进改革传统教育教学,如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不同的学生指定不同的学习策略,都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梁文鑫. 大数据时代——课堂教学将迎来真正的变革[A]. 北京: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3

[2]艾伦,兴乔. 说话装备(十)——教育有没有大数据时代[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

[3]胡络绎.大数据,让营销更精确[J]软件工程师,2013(Z1) 甘绮翠.何为大数据[J]

[4]John Gantz & David Reinsel. Extracting Value from Chaos [EB/OL]http://www.emc.com/collateral/analyst-reports/idc-extracting-value-from-chaos-ar.pdf

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改革与转型 篇4

编者按:从户籍制度改革,到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再到征信体系建设,近期加速推进的诸多改革,都对数据库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一些改革更是以大数据为基础。大数据已经成为政府改革和转型的技术支撑。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容忍的时间内用传统IT技术和软硬件工具对其进行感知、获取、管理和服务的数据集合。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等新型数据处理技术不断成熟,大数据也不断被应用到政府日常管理和为民服务中,并成为推动政府政务公开、完善服务、依法行政的重要力量。

但同时,部门利益割据造成的信息孤岛,也成为大数据进一步发展的掣肘,而由此引发的重复建设,不仅造成大量浪费,也让政府工作效率乃至公信力打了折扣。

大数据时代,如何让科技力量为政府转型所用?半月谈记者深入安徽、湖北、广东等地进行了调查。

大数据,政府转型的科技动力

百姓无需搜遍网络,就能查询衣食住行、科教文卫等各种信息;社区工作人员通过获取数据库信息,便可处理突发事件;政府运用数据分析,也能发现贪污线索……如今,大数据已被很多地方政府部门悄然引入日常管理中。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大数据因其数据体量大、类型多、价值高、处理快等特征,在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等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提高民生服务精准度

“大数据能带来什么、如何运用好,这是我们在做信息化建设时始终在思考的问题。”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孙艳告诉记者,芜湖市从2007年开始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选择镜湖区作为试点,建立人口数据库,从最基本的摸清人口底数、掌握动态做起,不断更新人口基础信息。然而,真正让芜湖市意识到数据库意义的是一次火灾。

几年前的一天夜里,镜湖区的一个居民小区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近百户居民受到影响。一时间,究竟有多少居民受火灾影响、包含多少老人和孩子,都成为急需了解的情况。镜湖区相关工作人员立刻调出该小区的人口数据库,准确查出了每户的家庭成员信息。根据这些数据,镜湖区在充分调集力量救火的同时,为火灾中被救出、没有受伤的住户安排了宾馆,还根据数据库中的学生信息,联系教育部门备好相应年级的书本,在第二天一早就把整套的新书和书包送到学生手中,安抚了群众情绪。

“这可以说是数据库第一次淋漓尽致地发挥作用,老百姓都特别感动,觉得我们及时准确地解决了他们的问题,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而从我们的角度来说,也是更好地发挥了政府职能。”孙艳说。

“对公众而言,大数据带来的最直观变化,就是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精准服务型转变。”芜湖市政府信息办副主任、总工程师承孝敏表示,以往政府工作人员只是被动等待百姓上门办理业务,现在有了大数据的海量信息支撑后,就可以精准定位各类人群,比如社区矫正人员、流动人口、失独家庭等,并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大数据分析还能去伪存真,用在公共服务领域可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上海市民政局建立了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曾经通过信息核对,在17.4万余户次申请保障房的家庭中,检出1.7万不合条件户。

从发展态势来看,以大数据为标志的“信息社会”正在加速到来。“各级政府都在关注大数据,考虑如何利用它改变决策支持系统,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能力。”国家信息中心网络政府研究中心主任于施洋说。

决策科学化的牵引

在上海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监控室内,工作人员现场演示,某地段若发生交通事故,监控平台的大屏幕将在3分钟内自动发出警报,点击进入,就可以得到即时街景,交管部门可以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此外哪个地段拥堵、所有运送危险物品车辆的位置、接到哪个小区居民的110报警等关键信息,也能实时反映在大屏幕上。

据介绍,这一平台还集成了道路传感系统、出租车GPS系统、居民手机信号迁移、实时视频采集等多系统信息,海量的数据汇聚而来并得到迅速整合,用以分析交通状况,大大提高了管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不仅如此,根据长时间的数据分析,各个地段拥堵状况和原因也一目了然,对下一步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将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撑。通过数据整合和运用提高管理能力,是目前世界各国的通用做法。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数据整合促进了警察、消防、医疗系统联动,使救援时间大幅度缩短;在新加坡,智能交通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在预测交通流速和流量方面有高达85%的准确率。

信息技术管理专家、《大数据》一书作者涂子沛认为,随着信息存贮量的增多,人类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通过数据的开放、整合和分析,能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

北京一家信息公司曾经基于国家经济户籍库,分析研究相关数据,发现1990年至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与企业注册资本之间的关系呈高度线性相关,这就是说,放开企业注册,可以大大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这就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参考。

专家表示,大数据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变革,更是一场社会变革。很大程度上,大数据就是政府治理现代化的一条技术路径,具有催生管理革命的效果,也必将给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带来新气象。

政府透明化运行的数据支撑

在芜湖市“一站通”平台上,记者随机点开一名老人的医疗救助申请信息,系统显示镜湖新城公共服务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受理该申请,在上传附件后该任务进入海南渡社区进行公示,公示完毕后将公示文件上传附件再进入中心(街道)审核。审核加盖电子公章后进入镜湖区民政局审批,由民政局电子盖章后再回传到最初受理的窗口。每个流程和所处的状态清晰可见。

“信息公开对政府良好运行非常重要,因为信息不对称会使权力失去监督,滋生不良作风,甚至腐败行为。”芜湖市弋江区委副书记王永辉表示,当所有信息都能够在一个系统平台内查询到时,就等于将各个环节的权力进行公开,能够有效地规范权力运行。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政府进一步依法行政的助推剂。

前不久,山东省烟台市审计局首次运用大数据分析平台捕获“某医院医保基金报销拨付人员孙某重复打印医疗发票贪污医保基金”线索。此线索被查实后,孙某因贪污58851.2元医保基金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烟台市审计局自2011年正式启动建设“财政资金跟踪审计数据分析平台”以来,已相继建成财政、地税、社保、公积金等方面的数据分析平台,涵盖财政预决算、社保五险、非税收入、税款征收、住房公积金等10多个方面,构建起数百个审计分析模型,并完成数据采集入库和审计方法体系建立工作,审计人员利用“大数据”平台就可掌握市直预算单位财政资金来龙去脉,准确快速发现违法违规问题。

浙江省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处处长姜楚江认为,政府利用大数据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这就意味着更多的信息会向社会公开,更多政府掌握的数据会向社会开放,公众在获得更多信息和知情权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监督政府行为。

信息化洪流中的“孤岛”

大数据虽然摊开了一张美好的蓝图,但目前不少政府部门之间仍存在信息不畅问题,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让百姓在各个部门间奔走。信息孤岛的长期存在,让诸如征信体系建设、不动产登记等改革举措受困其中,同时也引发了数据库重复建设等浪费现象,亟待高度重视。

“数据部门割据”下的信息孤岛

买一套房需要填报十几张表格,每张表三分之一以上填的是重复的基础信息,这些都是政府拥有的基础数据,为什么不能根据身份证号码自动生成?

“北漂”小伙为了办护照,返乡6次,补了5张证明,包括无犯罪证明、公司在职证明、公司营业执照、公司外派人员资格证明、本地身份证,跑了3000多公里。且不说这些证明有无必要,即便真的需要,为什么不能通过综合数据联网,让政府部门从内部调取相关材料,而不是让老百姓急断肠、跑断腿?

大数据应用是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各部门数据资源协同共享、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则是关键和难点。当前一些部门存在的“数据小农意识”,导致产生一个个信息孤岛,不仅让百姓深受其苦,也让政府自身的社会治理水平受到制约。

最近几年,一些大中城市每逢夏天就会饱受内涝之苦。以北京“7·21”特大暴雨灾害为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吕卫锋表示,事实上城市的卫星数据、气象资料、通讯信息、摄像头等数据资源已经足够充分,当时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有更好的信息沟通、共享机制,就能充分预警并在第一时间协调救灾资源,减少灾害损失。

目前阻碍推行大数据技术的藩篱,主要是部门利益割据。芜湖市政府信息办副主任、总工程师承孝敏指出,芜湖建立“一站通”平台的基础,就是各个部门的信息数据交换和共享。过去各个部门也搞信息化建设,但大都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对实际应用考虑不够多,只是完成一个项目而已。结果是数据库虽然建成了,可大部分工作人员并不了解自己所在单位到底有哪些数据、如何应用。

“单位内部信息共享不畅,不同单位、部门之间更是如此。”承孝敏说,“信息涉密”“经过请示上级领导不允许共享”,是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中最常听到的答复。“但为什么不允许共享、到底是哪条政策不允许,又往往没有答案。”承孝敏坦言,在技术层面信息交换共享并不是难题,真正难的是部门之间不敢交换、不愿交换。

深圳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些政府部门缺乏“大数据思维”,把自己掌握的丰富信息锁在柜中、束之高阁,或是缺乏迈开步子的勇气,摆脱不了“数据小农意识”,动辄拿保密和隐私说事。

重复建设的浪费之忧

部门对数据资源的分割和垄断,制约了政府的协同管理水平、社会服务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而在大数据风潮下,许多地方和部门开始另起炉灶,建各式各样的数据中心、信息中心,标准不

一、重复建设,势必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为下一步整合制造了新的难题。

据报道,目前国内共有各级公积金管理机构606个,这些机构本应按照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进行统一系统的管理,但目前各地开发出几百套公积金管理系统,每个系统动辄花费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每年还有几十万到上百万元的升级维护费用。

然而,这样巨大的投入,却没能产生把公积金联网管好的效果,反而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投入巨大,但每到月底,要想全国汇总一个数据都很难。

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数据标准、接口标准,系统五花八门,导致信息难以共享,这是当前公积金管理系统遭遇的困境,也是大数据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

以浙江为例,近年来在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各地各部门相应生成的信息数据同步激增。仅浙江各级档案馆近5年来就归档备份了交通、卫生等部门的数据库文件247.3TB,相当于近1亿张光盘或6000多万册图书的存储量。

然而由于缺乏部门间的协调和统一规划,目前不同部门产生的电子公文格式虽然趋向统一,但数据库系统并不统一,这就给数据共享互通造成障碍。浙江丽水市档案局执法监督与信息化处处长朱悦华说,一些地方的电子公文只能在特定的阅读器上打开,要将其转换成通用的PDF格式,花费不菲。

打破利益割据

“打破信息孤岛就是打破原有的利益割据。”专家表示,目前国家已出台了相关文件要求全面共享数据,对此,要打通政府各部门间数据交换共享的渠道,将原本分散存储在不同部门、行业的公共数据陆续汇集到统一的公共数据中心,强力推进政府各部门数据共建共享。

芜湖市原本专门办理民政业务的政府工作人员芮圆告诉记者,大型数据库建立之后,她现在只需使用“一站通”平台,就可以在“办事大厅”的栏目中,选择“户政业务”“残联业务”“教育业务”“卫生业务”等不同子事项,根据流程上传附件,系统就会自动分配到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进行网上受理。

专家指出,大数据时代,信息公开和数据开放分享已是大势所趋,政府部门应该身先士卒。

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要求依法公开在行政管理中掌握的信用信息,提高决策透明度,以政务诚信示范引领全社会诚信建设。这无疑为打破部门藩篱,消除信息孤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目前,一些地区也开始探索打破部门壁垒,建立更高级别的大数据平台。上海建设了国内首个地方数据开放网站,提供9家试点单位的212项数据产品、30项数据应用下载,涵盖地理位置、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经济统计、资格资质、行政管理等6大领域。上海之后,北京市政府数据资源网也有29个部门公布了400余个数据包,点击量最高的是由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的“土地用途分区”数据集。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国华认为,大数据政务不是新篇章,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进一步整合和利用,不能一窝蜂地上,从自身特点出发,用好有限的发展资金,寻找最佳建设模式才是正道。

打破瓶颈,推进行政行为现代化

能否利用大数据带来的信息化变革,加速推进政府转型,以信息公开促进依法行政,以数据开放增强市场活力,不仅影响着大数据行业本身的发展,更事关相关改革的成败。

“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专家指出,发展政务大数据的意义,不仅在于打通部门壁垒、提高行政效率,更在于转变思维方式,引领政府转型。

信息技术管理专家、《大数据》作者涂子沛表示,我国应对数据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将数据理念、数据知识纳入公务员常规培训体系,力争在全社会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氛围,适应时代发展潮流。

对于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专家表示,这其实是一个城市的大数据综合治理问题:一是要在以前没有收集数据的地方收集数据,这主要是利用物联网技术;二是要让不同系统的数据有效对接起来,这是系统整合的任务;最后,还要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把海量数据中隐藏的知识揭示出来,并直观地展现在城市管理者、决策者和公众面前。也就是说,数据的收集、整合、分析、展现才是智慧城市的核心。未来的城市,必将是数据驱动的城市,大数据就相当于其大脑。

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指出,智慧城市的建设,是用信息技术解决社会治理中的难题,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由此可见大数据的应用价值是无可限量的。

其实,在2011年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中,就把信息处理技术作为4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之一提出来,其中包括了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图像视频智能分析,这些都是大数据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另外3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信息感知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也都与大数据密切相关。

专家表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整个世界越来越数据化。在这种形势下,行政行为自然也离不开数据化,只有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才能推进行政行为现代化。

“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大数据模式下,数据开放落脚于实现公共资源的增值利用,以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如何最大限度挖掘大数据中的潜在价值?政府虽然坐拥海量数据资源,但其创新性和对市场需求捕捉的能力,往往不如社会和市场力量,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后者的积极性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以前我们需要向其他地图企业购买数据,现在有了大数据平台提供的免费数据,不仅节约了企业成本,数据源也更加权威。”北京九州联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王川久说。

王川久的公司正试图借助北京市政府数据资源网开发公交出行应用,提供公交车到站信息查询服务。由于政府数据资源网公开了相关数据,他的公司一年可节省数百万元费用。

“一方面政府掌握着大量核心数据,占数据总量95%以上的非结构化数据被束之高阁;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拥有专业数据分析应用技术,却只能望宝山兴叹。”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说,若政府部门与市场主体加强合作,必将激活潜藏的巨大市场价值,并提升政府决策管理服务水平。

前不久,北京市政府牵手百度,打造“北京健康云”。在“健康云”的架构下,如果一位有心血管疾病的用户感觉身体不适,就可以立刻用智能心电仪贴在身上监测一下,将他的心电数据实时上传到云端。而在另一侧,云端后台有医生24小时监控,一旦发现数据异常,就会立即通知用户就医。同时,后台还会根据用户定期上传的各项数据,引导其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未雨绸缪,这些必将降低个人和社会的医疗支出。

事实上,除了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近期也纷纷布局大数据产业,并依托自身优势,或联合银行促融资,或携手高校搞科研。

两院院士李德仁说,政务大数据是全社会的资源,政府要激活社会参与大数据建设的积极性,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也符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

李德仁认为,当前应是积极引导鼓励已经拥有或可能拥有超大量数据的企业和机构深度挖掘利用数据,推动企业间开展大数据协同共享和应用整合,形成良好的大数据发展战略氛围。同时,利用好科研机构的人才优势开发大数据思维创新产业。积极培育“数据中间商”这一新的商务模式,加强相关咨询服务和人才市场等第三方机构建设,推广咨询服务产品,以思维创新支撑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每个人的数据都要安全”

三天两头接到电话问是否买房,新车还没到手就被各大保险公司“精确锁定”,打来电话的骗子不仅能叫出自己姓名,甚至连家庭成员信息都了如指掌……近年来,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屡屡成为公众关注焦点。因此,公众不免担忧,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被开放,个人隐私和公共安全如何保障?

事实上,海量数据带来“红利”的同时,数据保存和防止破坏、丢失也正面临着新的技术难题。“大数据挖掘分析得越精准、应用领域越广阔,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保护就会变得越紧迫。”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所长孙佑海说,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数据跨境流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不仅制约了大数据行业发展,也为信息安全埋下了隐患。

专家指出,从国家层面,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无论是个人拥有还是国家拥有,都要纳入到主权范围来考虑,政府部门要强化“数据主权”意识。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胡瑞敏指出,我国目前已在660多个城市投入3200亿元建成了五级安防监控网络,摄像头总数超过2000万个。但绝大部分的涉案数据处理工作仍靠人工完成,每天产生的PB量级监控数据90%无法得到利用,同时存在泄露公民个人隐私的风险。

针对大数据带来的安全挑战,受访专家普遍表示,国家在实现大数据政务转型中,要坚持自主创新、安全可控战略。胡瑞敏说,一些地方政府使用的信息分析处理软件多是来自国外厂商,有的高端传感器及仪器仪表过分依赖进口,加上大型云服务商往往在全世界各地都建有数据中心,用户数据将在不同国家间进行传输处理,这种跨域性的服务将造成适用数据管辖权的混乱,这些隐患亟待引起重视。

专家表示,我们应出台相应法律法规,明确每个人产生数据的所有权。要建立健全由数据使用者承担保护公民隐私责任的数据安全管理规则体系,同时防止大数据成为不透明、不可追踪的“暗箱”。

大数据时代软件工程的教学改革的论文 篇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各领域数字化的提高,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这对传统的统计数据收集、处理与分析方法带来巨大的冲击,给统计学专业的教学带来了挑战。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变革,统计学专业的教学需要在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以及毕业生就业导向上进行改革。

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进行了学科调整,统计学完全从数学和经济学中独立出来,上升为一级学科,设在理学门类中,编号为0714。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后,下设的二级学科包括数理统计学、社会经济统计学、生物卫生统计学、金融统计、风险管理和精算学、应用统计学。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对统计学专业的教学带来巨大影响。

同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统计数据收集、处理与分析方法面临新的挑战,从而推动统计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以及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的大背景下,统计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进一步改革与调整。

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一)大数据的生成

伴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各领域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每天都有大量的数据产生,并且其产生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些数据来源广泛,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有:科学研究(如天文学、生物学、高能物理等实验数据)、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物联网、移动通信等。

(二)大数据的定义

为了应对数据大规模增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美国《Nature》杂志在9月4日率先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国际数据中心IDC 是研究大数据及其影响的先驱,在20的报告中定义了大数据:“大数据技术描述了一个技术和体系的新时代, 被设计于从大规模多样化的数据中通过高速捕获、发现和分析技术提取数据的价值”。但是大数据是一个新兴而且内涵不断发展的概念,尚没有统一公认的定义,只能从其特点上加以认识。

(三)大数据的特点

与传统数据相比,大数据的特征可以用五个“V”来表示,即Volume(容量大)、Variety(种类多)、Velocity(时效性强)、Value(价值高)、Visualization(可视化呈现)。大数据容量大是个相对的概念,受时间、行业和数据类型等因素的影响;种类多是指数据集的结构异质性,科技进步导致了结构化、半结构、非结构化数据的日益增多;时效性强是指大数据被生成、处理、移动的速度相当快,是区别于传统数据最显著的特征,这也增加了对即时分析、加工数据的需求;价值高是指大数据潜在的高价值能为评价和决策提供依据。可视化是大数据分析的关键步骤,是对有价值信息加以提炼并显示的过程。

(四)大数据的应用

大数据具有5Vs(Volume、Velocity、Variety、Value、Veracity)特点,蕴含着巨大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已引起了产业界、学术界、政府部门和其他组织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近年来,世界发达国家相继布局大数据战略,诸如联合国“数据脉动”计划、美国大数据战略、英国“数据权”运动,大力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大数据已纳入我国国家发展战略,国务院8月31日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50号),指出:“大数据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大数据成为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新机遇,大数据成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径。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将深刻影响社会分工协作的组织模式,促进生产组织方式的集约和创新。探索发挥大数据对变革教育方式、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支撑作用”

二、大数据给传统统计学带来的冲击

(一)数据收集方法上

不同于传统的调查抽样方法获取数据,大数据的收集来源渠道通常为现代网络渠道,如互联网、物联网等。不同的数据源的数据采集需要专用数据采集技术, 如包含格式文本、图像和视频的网站数据,通常需要web爬虫技术。

(二)数据存储上

大数据的存储不同于传统的数据存储方式,有固定的格式和结构,对于大数据的数据库来说,可以直接将所探测到的信号自动容纳到其中;大数据需要有先进的存储设备,传统的存储设备已经不能容纳如此大量的数据。

(三)数据分析上

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难以胜任对非结构化的大数据的分析。当前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研究可以分为6个重要方向:结构化数据分析、文本数据分析、多媒体数据分析、web数据分析、网络数据分析和移动数据分析。

(四)数据展示上

数据可视化的目标是以图形方式清晰有效地展示数据的信息。一般来说,图表和地图可以帮助人们快速理解信息。但是,当数据量增大到大数据的级别,传统的电子表格等技术已无法处理海量数据。大数据的可视化展示需要专业的软件来完成。

三、大数据时代统计学专业教学改革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统计学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大数据对于数据分析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同时也要求统计专业学生掌握更为复杂统计软件的编程和操作。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学要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对课程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

(一)大数据时代统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定位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各行各业,包括政府、企业、个人都希望能从大数据这座金矿中挖掘出对自己有价值的金子,从而增加了对统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一直以来,我国统计工作领域主要是政府统计、部门统计、民间统计。传统意义上,政府及各个部门是统计学学生就业的首选。然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发展空间更为广阔的民间统计。民间统计相对于政府统计来说,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各类统计咨询公司、统计调查公司、统计研究院等,介于市场和企业、行业之间。民间统计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可以预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统计学作用的提高,民间统计必会成为统计专业毕业生选择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

(二)大数据时代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大数据时代,在对统计数据分析人才需求增加的同时,也对统计专业毕业生的大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统计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课程,如《大数据分析方法》、《数据挖掘》等,培养学生能够使用专业统计软件(R/SAS/Python)进行大数据的挖掘、清洗、分析等。

(三)大数据时代统计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改革

在课堂教学之外,通过广泛举办大数据技术创新大赛、大数据技术创新与创业大赛、数据挖掘挑战赛,支持学生成立大数据研究协会,举办大数据相关讲座论坛等方式,增强学生分析和处理大数据的能力。另外,还要加强校外大数据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与通信、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企业大数据开发中心以及大数据研究咨询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给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

四、总结

大数据时代软件工程的教学改革的论文 篇6

作者:叶巧蕊

于2017年4月发表于《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本文着重分析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发展问题和发展条件,并结合作者的教学应用来分析当前教师应如何挖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大数据”,为以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发展作参考。

一、大数据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与优势

1、大数据的应用现状

当前的“大数据”概念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影响还比较小,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未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深度融合,一些“大数据”的应用也未能有效地在教育教学中铺展开来,从而制约着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

2、大数据的应用优势

“大数据”全数据模式下的总体信息处理能力,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中的信息铺展面,并从样本的研究转向为系统化的总体研究。事实上,大数据的创新,将更为直接地剖析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和现象,深化高中信息技術教学。[1]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大数据

1、教学资源数据

面向“大数据”,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时能够更加灵活、全面地汲取互联网信息,并通过开放的多样信息库,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数据。同时,教师利用“大数据”能够建立起教育教学过程的数据信息分析,产生更为科学、全面的教育教学过程分析结果,形成自产型教学资源数据。这样,教师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既有了外部信息资源数据进行支援,又有了内部自身的教学信息资源数据作为支撑。这能完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资源数据需求,产生更加有益于教学质量提高的信息链条。

2、学生信息数据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按照学生自身的学习信息构建学生信息数据,动态地呈现学生自身参与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即时性信息,这也是高中信息技术中所能够利用的“大数据”。这一类数据不仅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状态、学习问题,还能结合当前教师的教学进度、教学安排、教学内容等,进行科学的个体性调整,及时产生综合全面的个体报告,让教师能够及时有效地掌握学生的信息数据。

三、大数据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影响

1、利用大数据开展个性化、定制化教学(1)个性化教学

“大数据”能够构成基于学生信息数据的多维度动态化信息数据库,在这一数据库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接收到适合自身学习状况的个性化教学方案,弥补当前自身学习的不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大数据”分析当前学生完成项目需求的具体情况来构建下一步的教学计划,施行针对具体学生完成情况而设定的教学。

(2)定制化教学

“大数据”构建的数据信息库,能够基于当前的综合信息给出较为精准的前瞻性判断,也为定制化教学和教学引导提供了可能。这意味着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的表现,被“大数据”技术进行积极主动的拓展性分析,并能够结合具体的信息处理感应拟定相关的定制化教学方案。这解决了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固定标准、统一进度、时间有限、内容重复铺设和教学的发展问题。

2、利用大数据实现优质资源共享(1)构建免费共享的学习资源库

“大数据”一方面降低了资源库建设的成本,另一方面引入互联网、物联网、三网融合等技术,在建设构成学习资源库时,就已经面向开源的数据源,构成了具有很高开放度的信息资源库,并在应用信息、处理信息、反馈信息的过程中,实现学习资源库的建设和拓展。这意味着在未来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也将作为学习资源数据库,构成免费共享的学习效果、学习反馈、学习研究模式的学习资源库。[2](2)实现多学科交叉的资源共享 “大数据”不只局限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更能够将信息技术应用发散到多学科交叉的资源共享中。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大数据”的信息处理,能够服务于多种综合学科的信息处理问题,如应用于数学统计、几何学图形化处理、历史资料信息索引等的建设,并在完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大数据”结合多学科的信息资料和数据资料,完成这些多学科交叉的资源共享,实现综合利用开发。

3、利用大数据打造学生成长和终身发展的平台(1)构建信息技术学习的平台

作为接触开放信息技术学习的主要课程,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发展目标就是基于“大数据”构建信息技术学习的平台,扩展开源的信息技术学习在线课程内容,通过共享,实现更为全面、强大、综合性高的信息技术学习的平台。

(2)展开网络协调合作学习

“大数据”的信息技术应用为学生在线完成网络协调合作学习提供了可能。今后,更为开放、全面、自主性高的学习模式将在开放性的网络教育平台基础上得以实现,学生将可以拥有更多类型、高层次的网络协调合作学习的机会。

4、利用大数据凝练学科核心素养(1)凝练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信息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学生利用大数据创建的学习的平台,可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养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索、不断探究的良好学习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运用“大数据”来校对学生的任务解决能力,实时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2)实现教学评价

开放、全面、综合性高的信息反馈,能够促成师生更为全面、综合地完成对教学活动的评价,通过“大数据”的信息链条,构成更加平衡的教学关系,使教学活动中的知识能力转化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更为高效。

综上所述,“大数据”在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具有应用优势,能够丰富教学信息资源,并且有助于构建全面系统的学生信息数据。“大数据”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具有促进个性定制化教学、提高优质资源共享、构建学生成长和终身发展的平台的作用。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比较全面地生成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综合表现方面的数据,进一步为教学活动服务。因此,教师应科学地施行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大数据”的挖掘和使用。

参考文献:

大数据时代的教学改革 篇7

一、大数据及时代的概念

大数据 (Big data) 是一种无法用一般软件进行管理和分析的较为特殊的海量数据。为了提高价值创造和用于创新以及探索的洞察力, 进而推动国内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稳步发展, 为此就必须加强对大数据进行有效的科学分析和科学试验。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 电子计算机的各方面性能也逐渐提高, 尤其在数据处理和储存的能力方面, 从原有的千字节 (K, Kilobyte) 到太字节 (TB, Terabyte) , 这更加证明当今科学技术的提高, 时代的变迁以及使人们的生活从此迈入大数据时代。而大数据时代以及大数据的产生, 并非是抽象意义上的进步与发展, 可以将其带入到国内当今各大院校的教学改革方面, 可以有效、合理利用大数据时代和大数据的巨量信息处理和储存技术, 构建师生交流平台,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增强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 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增强自身执行力, 进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提高国内各大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实现大数据时代教学改革的方式

自迈入21世纪以来, 人们迈入电子计算机信息时代, 在如此大环境下, 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得到改善, 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得到自身素需的信息。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善, 从呆板缺乏生动讲授的口述到利用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 再到有效运用投影仪播放PPT讲课, 最后再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制作相关知识微视频, 学生的学习环境在改变, 学习资源同样也发生巨大变化, 但是从整体结构上讲, 课堂结构较为重要的核心依旧是教师。国内各大院校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 如果要创新和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 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效率, 就必须合理运用西方较为热门的翻转课堂、微课、MOOC (慕课) 等, 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并根据这些课程的优势与国内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有效融合, 从而制定一套适合自身院校发展的教育教学新方式。

1. 翻转课堂模式。

翻转课堂也称为“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 又称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其形成的原理主要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程序进行翻转,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课中重点知识进行设计, 并制成相关的教学视频、课件等多种形式。随着国内计算机网络信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到各大院校中, 在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更加全面了解并掌握的同时, 对计算机线路和设备的操作原理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并根据自身需要掌握的网络安全和管理的相关知识, 进行网络设计和基本程序应用的能力, 在学习计算机网络信息课程的过程中, 积极开发学生大脑中的三维影像,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翻转课堂中, 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 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科学技术进行播放, 并根据学生掌握的进度, 进行暂停、回放等操作, 方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记录笔记, 从而更加直观的为学生呈现计算机网络信息知识,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微课模式。

近些年来,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 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中, 明确提出信息技术要与当前教育以及教学模式进行深度融合, 以此适应当今社会信息与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趋势。在“微博”、“微信”、“微视频”快速发展的而今天, 随着应用范围的逐渐拓展, 使国内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发生改变, 而微课就是这种改变后的产物。微课其实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以为高级教学设计师、学员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研究并提出的, 微课主要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对课堂讲授的情况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知识的重点、难点、疑问或教学环节 (包括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 进行有效记录和设计开发的一种网络教学手段。

3. 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ese) 教学模式。

事实上, MOOC和微课以及微课程都是术语大型开放式网络教学课程中的一种, 在整体关联中, MOOC与微课以及微课程要相互联系, 而运用云计算等大型信息处理和计算的技术为其提供有力的平台, 而利用翻转课堂成为其网络课程的基础课程。在MOOC的学习过程中, 一般都是平均3-5分钟的, 就会有学生在经过视频的整体观看后, 会根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和了解程度, 对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 待教师对此类问题进行有效解答后, 学生才会继续观看。通常而言MOOC的视频一般都不会超过15分钟, 多数在8-12分钟左右, 属于大众化的微型课程, 而正是因为MOOC的课程时间较短, 才容易被国内各大院校的学生所接受, 从而容易学习, 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结束语

在大数据信息时代的背景下, 国内众多院校必须加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教学模式的有效借鉴, 将其与国内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有效融合, 形成一套适合国内学生发展和掌握知识的新型教育模式, 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效率, 推动国家教育事业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琳, 张翘楚.大数据时代下的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4, 27:35-36.

[2]甘容辉, 何高大.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 2015, 11:70-76+90.

大数据时代的个性化教学 篇8

现实的教育秉承传统的做法,实施大一统的“齐步走,一刀切,一窝煮”的管理方式,同步性教育必然导致消泯差异,难以实现个别化教学。现代教育仍然类似于伴随着其发展的工业时代的教育:学生们受到同样的对待、使用同样的教材、做同样的习题。这不能称为个性化学习。正规教育的运行仍然近似于工厂里的生产线:教材相当于可替换的零件;教学——尽管在新颖性和教师的亲切度上倾注了最大的努力——就其本质而言,对所有学生的处理都是一成不变的;教与学都参照统一标准,基于平均值,而不顾个人的喜好、特质或需求。这反映了工业化时代的大规模生产模式。

我们时常强调要因材施教,甚至分层教学,但是在传统的教学形态及设施条件下,这些只能是美好的理想。“大多数正规学校的教育,在其设计之初考虑的是处于平均水平的学生——比坐在前排的神童学得慢,但比教室后排的‘笨蛋’学得快的虚构的学习群体。而现实中,并没有归属于这一类别的学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教师所面对的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有着各各不同的兴趣、爱好、基础、能力、知识、经历……在整个教学探索的过程中,一些先知先觉的教师逐渐提出了“差异教学”,强调教学的异步性,也就是学得好、学得快的学生可以自主提前学习,学得不好、学得慢的学生可以据自己的进度迎头赶上——但是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在教师一对学生多的情况下,这些美好的愿望往往在整个班级中只能个别的、极小部分地实施与实现。大部分学生在班级里面,不是紧追猛赶、满头大汗依然学得稀里糊涂,就是轻轻松松、毫无挑战,显得索然乏味。

“事实上改变现状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基于平均水准设计教育系统的做法,会同时损害位于正态分布曲线两侧的学生。”正如线上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先驱者——可汗学院人创始人萨尔曼·可汗所说的:这实际上是“一个尺寸适合少数人”的方式。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尺寸适合一个人”的方式。

这让我想起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中谈到的,我们不能以99%的人利益而损害1%的人的利益,也不能以1%的人的利益而损害99%的利益。每个生命个体对于班级而言可能是百分之几,而对于他个人及他的整个家庭来说,他毫无疑义、不容置疑的就是百分之百,千分之千。在教育教学领域不能以简单的“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办事,就如同在思想及创作领域一样。否则,就是一种“理直气壮、冠冕堂皇”的压制与伤害。“在今天,几乎所有类别的消费品都为我们提供了成千上万种选择。这些产品是批量生产的,但是消费者能够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选择,这避免了‘一个尺寸适合所有人’的思路。然而,我们在其他行业见到的类似多样性和定制化,尚未在教育领域大规模地显现。”

大数据时代,学习的个性化还具体表现为:在未来,学习绝不会是按照一本给定的教科书、固定的科目或课程,以同样的顺序和步调进行,而将是有数千种不同的组合方式。这类似于在线视频游戏,比如Zynga公司的FamVille游戏不只是一个版本,而是有几百个迎合玩家兴趣和特点的版本。

大规模定制——其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不比批量生产成本高出许多——重塑了各行各业的面貌,使这些行业和汽车制造业与计算机产业一样,有能力推出品种繁多的产品。大规模定制的进行,其要求来自消费者的详细信息,而生产者则基于这些信息,创建并提供有意义的自定义选项。消费者需要做到不费力且准确地表达他们的喜好和选择。同理,在学习环境下,大规模个性化的实现,需要有更丰富的反馈数据流向教师和管理人员。

学习的个性化,如果放在常态下一般是“师徒式”或“贵族式”的个别教学,而在大数据时代,个性化学习逐渐成为可能。每个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地点、方式,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思维程度来安排自己的学习,以实现自主学习。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

责任编辑 严 芳

大数据时代的小数据建设 篇9

——应用改错本做个小数据

兴仁县城南街道三昧塘小学 姓名:杨栋先 电话:*** 联系地址:贵州省兴仁县城南街道三昧塘小学 邮编:562300

大数据时代做个小数据,《道德经》里的第六十三章有这样一句话,“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其意思是天下所有的大事都必须从“细”、从“小”做起,天下所有的难事都必须从从“易”、从“简”做起。对于这句话我有很深刻的体会,把它用到我的教育教学这件大事中来,应该同样可以从小事做起。

在教育教学中,大部分老师对如何轻松教会学生知识感到头疼,尤其是那些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大脑里没有学习的概念,作业强迫做,而且有些还是为了应付差事而乱做,这是为什么呢?本人认为原因有二:一是作业量大;二是作业次数频繁。记得我孩子读小学时,有些题目做了七八遍还要做,我给孩子说会做的就不要做了,只做模糊的题目就行了,可孩子说这是老师要求做的,说是为了巩固,这都是分等惹的祸。其实学生学习知识,如果会的就永远会了,要积累的是那不懂的部分。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这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既做得少,成绩又能脱颖而出呢?从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找到了一条捷径——应用改错本。

2016年12月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刘茗教授给我们讲座讲到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成长时,其中一条是“不要小看改错本,必须充分利用改错本。”此时的我非常高兴,非常激动,因为我一直都在要求学生利用改错本,但是效果不是很显著。现在想来,主要原因是不会应用,我的改错本只是为了改错,为了积累,可在学生的脑海中,要把错的改正过来,应该是印象深刻了才能改正,才能真正记住。

为此,怎样才能让学生记忆深刻呢?通过最近学习了国家公务员公需科考试的大数据的应用以后,我忽然茅塞顿开,大数据的作用那么大,我们做不了大数据,但我们可以做小数据呀!正如全国十大金口才之一的周士渊老师在讲《习惯学》的其中一条就是习惯养成的三字诀——易、少、小。也就是说,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应用改错本这个小习惯作眼。

在大数据广泛应用的时代,我深受启发,我对学生应用改错本进行初步研究,而研究的方法主要是从小数据入手。首先,一个单元结束后收集学生的错误知识点,然后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类,找出错因,挖掘错误知识之间的联系。我是语文教师,我主要研究语文,所以,学生的错误大概可以分成:字、词、句、段、章五类,要求学生准备不同的改错本,分别记下不同的错误知识。如字词类,教师先将学生错误的字词作为数据资源库,找出错因,看看学生是对哪个类型结构、或者偏旁、或者从分类的错字较多,这样可以分类统计,然后进行归纳总结,针对错误再找出行之有效的教法。例如:

一、错误的知识可以要求学生参与分析,分析的过程实际是学生再学习、再认识、再总结和再提高的过程,这样学生对字的认识理解更深刻、掌握更牢固、运用更灵活。

二、老师再要求学生把特易错的字结合课文内容变成一个个小故事,这样,呆板的字就变活了,学生肯定容易记住。然后再把单元与单元之间联系起来逐于归类处理,到最后学生对字的认识就会形成一个知识链数据库。

其他知识也可以利用类似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必须强调的是数据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有根据的数字,最精确的事实,是深入挖掘的语言和载体,所以教师收集的数据必须是学生真实的错误知识点,将这些知识点进行统计、分析,再找出教法,教会学生正确知识点,这样收集的数据才有用。

专家在讲大数据时谈到:数据可以说明过去,也可以驱动今天,更可以决定未来。是的,当我们在收集学生错字的资源库里找到了学生的错因,再根据错因找到了一条条的教学规律时,我们可以把每个年级的规律装订成册,作为校本教材来使用,这不就是利用国家教材开发校本教材吗?如果老师把这些规律掌握了时,应用这些规律进行教学,学生一旦都会了,还可能布置很多作业(如反复抄写生词)吗?还会把考试当作枷锁吗?

大数据时代的小数据的阅读答案 篇10

○2小数据就是个体化的数据,是我们每个个体的数字化信息。比如我天天都喝,突然,有天喝完酒了胃疼,那么这天和之前的每一天有何不同?原来,这天喝的酒是个新牌子,可能这就是导致胃疼的原因。这就是我生活中的“小数据”,它没有大数据那样浩瀚繁杂,却对每个人的个体至关重要。

○3第一个意识到“小数据”重要性的是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德波哈尔·艾斯汀。艾斯汀的父亲去年去世了,而早在父亲去世之前几个月,这位计算机科学教授就注意到老人在“数字社会脉动”中性号异常——他不再发送电子邮件,不去超级市场买菜,到附近散步的距离也越来越短。然而,这种逐渐衰弱的状态,在医院的心电图中是看不出来的,这个90岁的老人在检查时并没有表现出特别明显的异常。可事实上,追踪他每时每刻的个体化数据,他的生活其实已经明显发生变化。这种日常小数据带来的生命讯息的警示和洞察,启发了艾斯汀,他发现小数据可以看作是一种新的医学证据,它是唯一的“your row of their data”(他们数据中属于你的那行数据)。

○4也许人们都知道,大数据将改变当代医学,譬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等,不过由个人数字跟踪驱动的小数据,同样可能为个人医疗带来变革,特别是当可穿戴设备更成熟后,移动技术将可以连续、安全、私人地收集并分析你的数据,这可能包括你的工作、购物、睡觉、吃饭、锻炼和通讯,这些数字追踪将得到一幅只属于你的健康自画像。

○5【 】譬如我们可以分析年老父母的集成数据,用于比较不同的医学治疗方案:如果患者想要确定适合自己的服药剂量,就可以通过数字跟踪数据前后比较,了解不同剂量的药物对自己日常功能的影响;对于慢性病、抑郁症、记忆力衰退等病症,日常活动变化的数据同样非常重要。长期以来,攻克癌症一直使人们的梦想。肿瘤细胞的DNA引起不同的癌症病人非常不同的变化,大致相同的基因变异只占患者的10%。也就是说即使是同一个肿瘤,其细胞的变异也可能是不同。所以,利用患者的.数据进行个性化的癌症治疗,不是“对症下药”,而是“对人下药”。这些个性化的治疗都需要记录和分析个人行为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所以“小数据”也可以有大作为的。

○6有人说,个人小数据汇聚起来不就是大数据了吗?从大数据里面取出相关的小数据就可以了吗?其实不然,小数据是隐私的,不能共享的,而且它是动态的变化的,着些特征使得小数据不能与大数据混为一谈。

○7当然,这并不是说大数据就不重要,在医学上发现某种疾病治疗的一般规律都离不开大数据。也就是说,依靠大数据可以得到一些规律或普遍现象,而用小数据小数据去匹配个人,表现个性化特点。不过,大数据流行,大家就只谈“大数据”,这显然不是做学问该有的态度。(文章有改动,作者闵应骅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问题】

14、根据上下文文意的连贯,以下填入第○5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话是( )(3分)

A、的确,小数据可以在很多研究领域中完全替代大数据。

B、那么,运用小数据进行研究到底有哪些成功的案例呢?

C、那么,肖书记可以为我们提供多少研究的可能性呢?

D、那么,小数据和大数据到底哪一个的作用个更突出?

15、对上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个体而言,大数据太过繁杂,小数据却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B、第○3节以艾斯汀父亲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个体化数据因无法检测而在医学上价值不大。

C、根据第○5节所列的数据可知:肿瘤细胞在癌症病人体内发生基因变异的可能性并不大。

D、第○7节告诉我们:大数据远比小数据重要,因为借助它能够发现疾病治疗的规律。

16、联系上下文,第○5节中加点词语“对症下药”是指【 】,而“对人下药”则是指【 】(4分)

17、结合文本,判断下列不属于“大数据”的一项是( )(2分)

A、小明具有A型血做任何事情都条理分明、十分细心认真的特点。

B、感冒一般鼻塞、喷嚏、头痛、咳嗽、咽喉红肿等明显症状。

C、小宝宝一般4到10个月开始出牙,最晚2岁半出齐全部乳牙。

D、为了怡情养性,小红以一杯绿茶代替了原来每天喝的咖啡。

18、上文花了大量篇幅介绍小数据,那么题目能否改成“小数据”呢?请作出判断并简述两点理由。(5分)

答:【 】。(1)【 】;(2)【 】。

【参考答案】

14、(3分)C

15、(3分)A

16、(共4分,每空2分)针对癌症的一般规律进行治疗考虑到每个病人的个体特点,借助“小数据”进行个性化治疗

17、(2分)D

18、(共5分)不能改(1分)

理由(1)从①②④节可知,本文不是简单地介绍小数据,而是要说明大数据背景下小数据的重要性;

(2)结合⑥⑦节可知,文章还点出了大数据与小数据在特性功用上的差异;

大数据时代软件工程的教学改革的论文 篇11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

当今社会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以及各类移动终端的应用,大数据时代已然来临。在此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新的变化使得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之路走的尤为不畅,为此,如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开展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活动,需仔细思量。

1大数据时代的特点

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逐步得到应用,社会已经全面步入大数据时代。在此背景下,其显示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用户身份两面性[1]。大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存在的,互联网上涵盖着海量信息,可以为用户提供非常多的信息服务。同时,互联网的交互性使得信息的传播范围非常广泛。此外,互联网不只是获取信息的场所,也是用户发布信息的场所,因而,用户的身份也就有了两面性。第二,数据信息的交融性。互联网中有所有知识、文化、娱乐、餐饮、商务、科技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相互交融,再传播,实现了信息的交流,也让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有了联系。如此看来,互联网就好似一个巨型的“仓库”。对于社会发展,这个巨型仓库作用非常大。第三,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人们思维方式转变。大数据时代让大众享受到了应用科学信息技术的便利,在此情势下,人们的整体思维方式也随之变化。以当今人们的思维方式来看,人们的思维方式在发生转变之后,整体得到了提升,更加符合社会现实要求。另外,在大

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优势得到了凸显,将其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对于掌握学生的全部情况(学习风格、学习行为、学生在线活动)或者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习惯都非常有利[2]。至此,课堂教学活动才能进行的更加顺利,教学质量才会提升。

2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受到的影响

2.1英语写作教学资源更加丰富

大学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其英语教学课程不论是作为主科目,还是作为副科目,都是大学教学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此,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就得更加谨慎。一直以来,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都是以教师讲授课本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教学方式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但是,具体的教学效果就不得而知了。而课本教材难免有疏漏,但一时又找不到更好的教学资源,因而可能会耽误学生提升写作能力。在大数据时代下,这种情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互联网中拥有海量的数据信息,因而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数据应用平台。借助此平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文本、音频、 视频等)。同时,借助此平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会得到更新。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内容上,可利用功能强大的检索工具、在线搜索引擎以及多样化的语料库搜索到更多的内容。譬如从英语国家语料库(BNC)中,学生可以找到关于词汇搭配、语法等方面的内容[3]。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教学形式上,采用师生在线互动教学,如此这般,英语写作教学质量才会得到提升。

2.2英语写作手段与方式更加多元化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虚拟空间得到了利用。借助互联网,产生了许多英语学习工具、学习平台以及在线学习系统。这些工具的出现无疑会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增添一份助力。在英语写作方面,利用计算机,可以高效便捷的处理文字。这样的写作方式,使得学生的写作效率大大提升。同时,英语学习工具、学习平台以及在线学习系统更是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库,能够为学生写作遇到难题指引到一条明道。如此,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的英文拼写、语法等错误就会变少[4]。另一方面,教师在安排写作进度时,才会得心应手。同时,教师的授课效率也会提升,课堂质量相应的得到保障。

3大数据时代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思路

3.1鼓励大学英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

受传统教学思想束缚,在短时间内,教师的教学模式难以改变。但是,为了增强高校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教师必须抓住机遇,借助信息技术,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成效。对此,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在英语写作教学活动中,只有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才能运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技术与工具。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转变教学理念,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5]。为了确保高校教师都能够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教学需求,高校应该组织相应的培训活动,辅助教师学习信息技术技能。

3.2健全写作教学评估系统

纵观近年来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在许多方面都存在不足。其中,最突出的便是英语写作教学在对学生的反馈上不够全面。学生的反馈是教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依据,一旦缺少此环节或者反馈接收不到,必将影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教学效果。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由于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了信息技术,便可减少教学反馈不到位的烦恼。借助信息技术,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从收集写作素材到提交作业就有了坚实的依靠。构建写作教学评估系统,从上传英语写作资源入手,在此基础上,还应该通过写作教学评估系统评估学生的学习状态,以便于教师及时处理教学难点。在此过程中,学生写作中的词汇、 句型、 语法应用情况,教师也应该及时掌握。在应用写作教学评估系统之后,评价手段应该多样化。譬如,应用“计算机自动反馈联合教师人工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同时,评价方式方面,也应该有所调整,以教师评阅、同伴互评与学生自评为主,这种评价方式是一对多的评价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思维能力非常有利。

3.3应用合适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教学领域不免受到影响。这些影响有好有坏,但对于教学而言,如何借助技术优势提升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质量是每一位大学英语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选用新的英语写作教学方式实施教学活动。面对互联网上的海量数据信息,教师应以一个指导者的身份帮助学生获取有效的写作资源。为此,教师自身的信息的捕捉能力和分析处理能力应提升,以此才有能力为学生提供指导。同时,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启发学生,“以学习为中心”多维度的开发和设计教学方案,由此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目前,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譬如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凸显个性化教学效果等。对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大数据带来的技术支持,从改善学生英语写作学习的环境入手,做好英语写作教学工作。同时,鼓励大学英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健全写作教学评估系统以及应用合适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都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中可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徐阳平.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高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探讨[J]. 职业时空,2016,02:72-74.

[2]陈庆斌. 大数据时代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重构[J]. 外语学刊,2016,03:129-132.

[3]孔瑜. 大数据时代基于批改网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证研究[J]. 时代教育,2015,23:68-69.

[4]张红艳. 大数据时代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变化和反思[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171-172.

[5]张鸾. 大数据时代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途径探讨[J]. 亚太教育,2015,34:84-85.

作者简介:

上一篇: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论文下一篇:社会调查报告-农民工问题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