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日常生活随笔

2024-06-30

高中日常生活随笔(精选8篇)

高中日常生活随笔 篇1

到了麻辣烫店给报了一碗麻辣烫,再带着小臭去买了一包面包,返回店里,正好拿上麻辣烫回家。

回家的路上,雨还在不大不小的下着,坑坑哇哇的路上积水很多,小臭太小,不懂得绕开积水走,只好抱着往回走。一个人,抱着小臭,提着麻辣烫,面包,还得打着雨伞,那种累真的给人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不远的一段路,却走的我很累很累。我知道,是自己的心累多余身累。这么长时间以来,自己一个人在家带着小臭,省吃俭用,那种日子,真的不是所谓的心态好就可以过好的。

破旧的雨伞上的铁丝动不动就把自己的头发给勾住了。那一刻,真的想在雨中放声大哭。可是,想想,身边还有不懂事的小臭,无依无靠的日子,又哭给谁心疼呢?

总算回到家,大概受心情的影响,期待已久的麻辣烫,没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好吃。胡乱的吃了几口,给小臭热的喝了一包牛奶。总算感觉能够躺在床上真的是一件奢侈的事。

我不知道家里的老人为什么会那么的喜欢抱怨生活的艰辛。在这个金钱至上的今天,没钱的日子,谁都不比谁过的容易。

可是,想想,人生一辈子,哪有什么一帆风顺的。就像天气,又怎么可能每天都是大晴天,阳光灿烂的呢?

听着窗外的雨声小了很多。看看天气预报,最近一直都有雨。可是,天气的阴晴,又是怎样的小小的自己能够左右得了的呢?

高中日常生活随笔 篇2

近几年来, 我在作文教学中不断探索, 指导学生把随笔训练作为提高写作能力的基地, 巧借随笔训练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并以此积累写作素材。随笔就是自由作文, 写随笔是学生真正的“我口写我心”, 基本没有什么约束, 具有较大的主动性、灵活性, 非常自由, 而且具有强烈的真情实感。所以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有着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功用。

一、随笔能让作文写出真情实感

随笔可以写心之所想, 言心之所言, 可以在一篇文章中夹杂多种文式, 不用为了紧扣主题或者碍于文章篇幅架构而有过多顾及。例如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不分详略集聚于一起。随笔可用于记录一些东西, 一般是记载自己的一些生活事迹, 心路历程, 个人见解等。一般出现于个人日记日志, 甚至于是随手拈来的小本子小册子, 一张纸。它不受字数的限制, 篇幅长短都行, 妙在“随便”, 有什么就写什么,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这种表达比较灵活、自由、轻松自然, 因而写起来会得心应手。相反, 作文是规定动作, 它要考虑如何围绕主题来选择材料, 主题不能偏激, 选材范围有明确的规定, 要考虑如何组织材料, 如何过渡等, 结构需要完整严谨, 语言表达必须缜密, 有字数限制, 有不同的要求规定, 是很受限制的。但随笔便不会这样, 内心的诱因迫使学生写真文, 说真话、抒真情, 它是兴之所至, 情之所至, 自由成文, 所以更易写出真情实感。

二、巧用随笔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由于缺乏积累, 每次布置作文时学生总是很苦恼, 觉得无米下锅。也曾努力把写好作文当作一个高考提高语文分数的途径, 但总也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久而久之, 便也没了自信心。其实生活之源, 生生不息, 读、写、听、说、思、观……都是生活, 轻松时我们漫步校园, 轻哼小曲, 烦恼时我们欲泣欲诉, 仰天长叹, 能在流动中捕捉一瞬, “永恒便在刹那间收藏”;快速前进的社会每天都有新的发现, 为写作提供最新鲜的时代活水;音乐、绘画、建筑……甚而饮食、服装都向我们传递着文化信息。让这些我们天天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现实进入写作视野, 写出的文章, 必有鲜活的生命在其中跳荡, 喷洒的是热血, 燃烧的是真情。

可见, 生活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它如一本书, 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如一幅画, 描绘着五彩的人生;如一条小溪, 流淌着酸甜苦辣;如一段乐章, 洋溢着喜怒哀乐。高中学生生活形式基本三点一线, 于是我就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 在重复中发现独特, 这样他们就会发现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其实周围的每一件寻常小事都藏着生活的真谛。然后指导学生用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 就会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

三、巧用随笔做载体, 培养、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由于高中学生的生活范围比较狭小, 所以我常利用周末或其他课余时间借助多媒体播放《新闻周刊》、《世界周刊》、《深度国际》、《人与自然》等视频材料, 进一步充实随笔内容。让学生通过关注影视某个经典的片断, 如音乐、摄影、图片、自然景物、社区生活等速写感想。调动他们的各种积极因素和潜能去快乐写作, 激起他们的写作兴趣, 想办法将随笔巧妙地转化为作文素材。同时, 在写作表达技巧方面进行指导, 让学生不再讨厌写作。利用随笔这种学生喜欢的写作方式进行作文素材的积累, 学生在写作文时就有材料可写了, 他们的写作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一篇篇随笔, 就像一个个台阶, 帮助学生登上了成功的高峰。如我的学生杨植均、苏杭、梁文皇、黄祎道等同学写的《聪明反被聪明误》、《有来世的蜗牛》、《成功并不遥远》、《斜街的故事》等等优秀作文均刊登上了各种报刊。

高中生理财从日常生活开始 篇3

【关键词】高中生;理财;日常生活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和飞速增强,市场上的货物琳琅满目,而高中生作为未成年群体中最为巨大的消费群体,消费总额直线上升,并且有些高中生的消费水准日趋成人化,但是不健全的理财观念和方式同时也对青少年产生影响。长此以往,将不利于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所以,高中生自觉接受理财教育,并进行理财活动很有必要。

二、培养自身“节流”消费习惯

我们作为21 世纪的新青少年,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对于多余的零用钱与压岁钱,有些同学会把钱存起来,但大部分同学则会因为缺乏理财观念,而把闲置的钱都消费在了平时的娱乐项目上。这与父母给我们的零用钱的本意是违背的。所以,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已经有必要改变原有的“大手大脚”的消费观念,并且将消费观念转换为“节流型”“实用性”不必盲目追求高开支的消费方式,有意识以良好的消费习惯为今后进行理财活动打下基础。当然,更为重要的消费习惯必须从点滴小事中做起,而且要不尚空谈。例如,在生活中要养成随手关灯、随手关水龙头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学会记账和控制预算

记账是一种科学的理财行为,其有利于人民进行分析检查消费行为、改进消费结构,作为高中生的我们,也可采用这种方式,将自己所有的开支详细的记录下来,并定期整合、查看。而控制预算则是要前期做好理财规划,在日常购物中,养成对商品价格进行对比的习惯。要知道,我们手里的金钱来之不易,只有在平时自觉地对生活费进行把关,对商品消费进行控制,才可以更加理性的进行日常消费。并且零用钱基数较多的同学还可以提前预留“百分之多少”的零用钱进行存储,对日常消费进行控制,同时对剩余的零花钱进行科学的计划管理,培养自身的独立理财能力,增强自己的理财责任感。在建立合理的消费预算的基础上,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

四、增强理财意识

在平时,我常听到很多同学说“钱是身外之物”“出手要潇洒大方”“今朝有钱今朝花”等等言论。在日常消费时他们也认为“算来算去烦死人”“省来省去也省不出几个钱”。确实,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家庭的经济水平越来越好,我们不用像上一代那样“一分钱、一分钱的攒”,但是我们也不能做金钱上的“糊涂派”和“疯狂派”。仔细想想,我们的零用钱有哪些是花在了必要的书籍、文具上,而那些有是被我们不正确的理财观念所浪费掉了。所以任性的“买买买”都必须基于能够承受的经济基础上的,作为没有经济来源,只从父母手上领取零花钱的我们,是不是在消费后要算清每一笔账,清晰、明确地知道零花钱去向,哪些钱花得比较值得,哪些钱花得不应该等等。并经常进行比较、总结,争取每周、每月能够有余留,从而可以存到一部分钱,开始有意识的为成年后的参与投资理财做好充足的准备。

五、向父母请教理财知识和技巧,培养投资理财的意识与能力

父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同时比起我们,父母的理财经验要比我们高中生丰富多了。所以,当我们放学归来或者跟父母吃饭时的空闲时间,我们就可以有计划的向父母进行一些理财问题的请教。要知道“当家才知柴米油盐贵”,我们可以请教父母购物怎样少花钱多办事,我的压岁钱是存活期还是定期?怎样才能获得更多利息等等问题,并且参考父母的意见进行储蓄存款,将例如压岁钱、生日礼金、每月余留资金等金钱进行储存到银行中。并自己进行储存计划管理,体验理财的滋味;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基于学习到的理财知识,进行集邮、集币,尝试购买基金、债券、保险等等。

六、向身边有专业的、经验的人学习

金融理财是一门具有复杂性的知识学问,除了向父母请教外,如果我们身边有专业的或者有理财成功经验的亲戚、朋友,我们也可以向他们请教学习。从而不断补充自身理财知识,并将其与自身和家庭经济情况相结合,为自己甚至为家庭制定更为合理的理财计划,同时有意识的寻找一自身经济状况一致的理财产品,以优化自己的理财知识储备和投资。另外,我国有关部门为了向社会大众进行理财知识的普及,会定期举行一些理财知识讲座和宣传活动,而我们高中生可以在学习之余,多关注这些理财活动,并积极的参见到这些活动当中,以求提高我们的理财意识,帮助我们尽快树立起正确的理财观念。

七、定期参加理财夏令营

理财夏令营是以理财规则和理念教育为主题的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在活动期间它重点培养学生的财富主体意识和理财管理能力。所以,我们高中生不妨利用空闲的假期时间,去多参加一些理财夏令营活动,从而获取更多全面的理财知识。然后,再从夏令营老师的帮助下,开始或增强自己的理财管理,及投资活动。在夏令营期间学习优良的投资手段,与同学们和老师共同探讨理财方法和投资技巧,从而为今后的理财和投资活动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八、结束语

高中生身处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中,外界物质欲望和消费需求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只有加强理财方面知识的学习,对其对消费行为进行理性的认识和判断,避免不良习气对自身影响,才能让家长放心,让学校放心。

参考文献:

[1]李昊.高中生零花钱运用问题分析[J].中国经贸,2016,(2):80.

[2]李婉晴.高中生投资理财现状调查与研究--以天津市高中生415份调查问卷为例[J].时代金融(中旬),2015,(2):80-81,86.

[3]郑文欣.高中生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现状研究--以西安市GX一高中生为例[J].消费导刊,2016,(1):27-27,29.

[4] 欧阳润堃.高中生理财认知水平和理财能力调查 [J]. 金融经济:下半月,2014(10).

生活日常随笔 篇4

记得的时候,我正在上高中,那个时候,我的生日的礼物一瓶小护士的擦脸液和一条围巾,当时的小护士应该是贵的,大约是十元左右,我忘记具体价格是多少了,但是我记得妈妈给我买的那条蓝色的绒绒围巾:五元,特别的暖和。整个高中时代,我都带着那条蓝色的围巾,一直到将近大学毕业的时候,那个围巾才被淘汰。后来成家后,围巾被妈妈改成小垫子,铺在凳子,冬天坐的.时候,还是暖暖的。

今年夏天,妈妈单位的同事送了妈妈两大包的衣服。我很高兴了,因为这个阿姨给的衣服,大部分都是新的,而且质量很好,还有几件是吊牌都未曾去掉的。蓝色的连衣裙,咖啡色的短袖上衣,玫红色的针织衫,一整个夏天,我最爱穿的就是那个阿姨给的衣服,非常合体,而且看起来很有档次和气质。穿去上班,还会有同事问到:“你有买了件新衣服啊?”听我说了缘由之后,同事还会说:“这件衣服看起来价钱就不便宜。”

妈妈昨天说起,这个阿姨家家境殷实,在的时候,他们的工资都已经将近万元了,每天忙于上班,几乎都没有时间去买衣服,偶得一点空闲时间去买衣服,都没有充足的时间去逛街,只好直接杀进专卖店或是商场,买了便打道回家。

那件蓝色的连衣裙和咖啡色的短袖上衣是夏季季末的时候在商场买的,价格大概是两三百,因为是季末,后来又买了其他的衣服,一直放在柜子里,兜兜转转,一是衣服太多没有机会穿,二是也忘记穿了。等到想起穿的时候居然发现自己已经胖得穿不上了。就一直压在衣柜里。所以给我们家的时候,这两件衣服都还是带着吊牌的。

写到这儿,我只能说人和人的起点是不一样的,幸福是个比较级,得比一比才知道自己有多幸福。人比人得气死,货比货得扔掉。

家乡的特产是扁粉菜,我上初中的时候,记得一碗豆腐脑是7元,一碗扁粉菜大约是一元左右。如果早晨端着自己的小锅去早点摊子打一块钱的豆腐脑能够三个人喝。

等到上高中的时候,好像扁粉菜就已经涨到了一元五角。其实扁粉菜就是,骨头高汤,里面有宽宽的便粉条,还有青菜,白菜,鸭血。每天早餐摊子的人还是人满为患,络绎不绝。

大学回到家乡,重新吃扁粉菜,就已经是两元五角的,便宜点的地方是两元,但是味道比较差。

昨天没在家里吃早餐,路过早餐摊子买了一个鸡蛋灌饼,居然要四元五角。我给爸妈说起此事,他们才说我:“你才知道?你是不当家不知油盐贵。在家吃是最省钱,出去外面吃花钱那可是厉害着呢。现在扁粉菜好吃点的已经是五块了,便宜点的四块,三块五。现在钱是越来月不值钱啦。

有人说生活的快乐远远超过了痛苦的程度,我只能说物价的上涨已经远远超过了工资的水平。不知道为什么新闻联播里总会说,物价涨幅程度在人民能承受的合理范围内呢。

其实,新闻联播每天都在播,有时闲来无事看看。总会思索:这个是真的吗?真的有这么好吗?特别是最后结束时,两位主持人的谈笑风生,我总会猜测:他们在说什么呢?是在说今晚去哪里吃饭吗?还是说今天又念错了两个字,又要罚钱了,还是说,今天我们发奖金。

日常生活随笔:二大啊,二大 篇5

二大是在春天去世的,虽然已经近四十年了,可是现在一提起她,我的心还隐隐作痛,满眶泪水。

二大即是我的二伯母。

二大的一生是极其悲哀的。

二大曾有两儿一女,女儿先天智商不高。二儿子两三岁时,二大就给他抱了一个童养媳。三个孩子都还没长大成人时,二伯因病撒手西去,丢下孤儿寡母的一家。祸不单行,接着二儿子得病不治,相继死去。大儿子成人后娶了媳妇,生了一个女儿。不幸的是,大儿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因三年自然灾害饥饿而死后,儿媳改嫁,带走了牙牙学语的孙女。女儿因众所周知的原因,成年后,几乎没加选择地嫁了出去,抱养的童养媳长大成人后也随即嫁去了外村,剩下二大孓然一身,成天孤苦伶仃地守着几件破草房。

二大年轻时身强力壮,是干农活的好手。与二大同时期的人说到二大,没人不佩服,没人不夸赞她善良、朴实,能干,能吃苦,地头间的活儿样样精通,从不输人。遇到午秋收割二季时,二大便没有了时间观念,不分早晚,有时为了把活儿干完,甚至别人家已经吃过午饭了,她还在地里干活。

栽秧季节,二大为了赶时间,夜深了,还经常一个人在野外的水田里拔秧,她要把第二天一家人要栽的秧苗准备齐。

生活如此累,本该在一日三餐的饮食上丰富点,可二大生活非常节俭,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即使做点好吃的,也总是让给家里的其他人吃,自己吃个小菜饭。

由于年轻力壮时积劳成疾,加之家庭接二连三的不幸遭遇,悲伤过度,二大的耳朵早已成了实聋,什么声音也听不见。下雨天打闪后打雷,有亮光,她才知道打雷了,要是晴天打雷,她就无法听到,除非很大的惊雷,引起地面明显的震动,她才问,刚才可是鳌鱼眨眼啦(过去的平民百姓不懂科学,对地震无法理解,传说我们是住在一个非常非常大的鳌鱼身上,鳌鱼翻身了,就天翻地覆;鳌鱼眨一下眼,就是地震)?

都说二大的耳朵是哭聋的。亲人接二连三地离她而去,她能不伤心?用她自己的话说,眼泪早已经哭干了。

我们记事时,体弱多病的二大已经不能下田干活了,生产队分的一点粮食只能俭省节约,扳着指头度日子。二大因不能在生产队里干活,没有公分,每年的年终分红时总是超支(透支)。好在那时的生产队不论分什么东西大多按人口分,真正用来作为分红的粮食不多。但无论怎样,每年分红时,二大的超支是板上钉钉的事,无法改变,年成越好,年底二大的超支就越多。

那时,担心糟蹋地里的庄稼,生产队一律不准多养鸡,一人一只,二大只养了一只鸡。由于没有化肥农药,无法解决病虫害问题,庄稼只能靠天收,收成因此较差,分的那点粮食人都不够吃,哪还舍得用来喂鸡?鸡只能靠在外面找点野草吃吃,保保命,很少生蛋。即使收割季节,鸡在野外偷吃了点粮食,生点蛋,二大也舍不得吃,多少天聚了三五个,因不能走远路,不能上街,就托上街的人带到集上去卖,六分钱一个,卖个三两角钱,一年下来,至多卖个十来块钱,二大便用这点可怜巴巴的钱买点火柴、食盐或煤油等不能再缺的生活必需品。别的就是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买个二三两肉,过年了,托人买斤把肉和二三斤豆腐。那时的猪肉价格由国家控制,全国都是七角三分钱一斤,多少年不变的。剩余的钱二大一分也舍不得花,用于年终支付超支钱。

由于缺少肥料,午季作物的收成一般都较差,生产队很少种油菜,而秋季的花生不需什么肥料,大都点些花生。二大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吃的油靠每年秋天队里分的二三斤花生油。吃的蔬菜、小菜,是她自己艰难地在房前屋后种的,自己腌的。

上世纪的中期,国家是计划经济,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须品按计划供给。点灯的煤油每人每年只供应一斤多,二大舍不得点,每天晚上早早就睡了。二大的煤油灯是我们用过的墨水瓶子,剪块废铁皮,在中间用铁钉凿个圆孔,用废铁皮捲个圆柱插到里面,圆柱中间塞进用几根棉线扠成的灯芯。

这个煤油灯,除了逢年过节,二大平时基本上舍不得用。

我们曾经被这个煤油灯吓得不轻。

一天,二大说:“我早就想对你们说,怕你们怕才忍着,现在我不能不说了,我家有鬼。”说这话时,她还显得很害怕的样子。她说,她的灯经常几个月不点,可灯里的油却越来越少,直到一点都没了,她说是小鬼偷去的。其实,那时的人缺乏科学知识,不懂得煤油是从瓶口慢慢地挥发掉的。

那时的白天,我们没看到二大哭过,她早已经没有眼泪了,对自己的身世她也早已麻木了,只是每天晚上她一入梦就哭,有时是整夜整夜的。虽说我们经常听到大人们说什么小鬼偷油,以为是随口说说而已,从没放在心里,现在这话从二大的口中说出,又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她家里,一想到这些我们就发根发麻,浑身鸡皮疙瘩直掉。后来的日子,天一黑,即使结伴,我们也不敢从二大家的门前经过了。

二大的遭遇,我的父母及亲戚人等也无能为力,虽在生活上对她颇有照应,可在那极其困难的年代,家家户户的日子都不好过,自顾不暇,又哪能照顾得那么周全?只能在重体力活等方面给予帮助帮助,另外就是家里有什么大事或偶尔来了重要客人时请她吃餐饭或送点菜给她。

平时倒也习惯了,最难以忘怀的是每年的大年三十,二大一个人,她也没心事做这做那的,大多都是这家给点圆子,那家给几块豆腐,她就过年了。

晚上吃年饭前后,别人家穿红戴绿,张灯结彩,爆竹声中,一大家老小高高兴兴欢聚一堂,轰轰烈烈地围坐一起过新年,吃呀喝的,说说笑笑,喜气洋洋,享尽天伦之乐。相比之下,二大就可怜了,她哪家都不去,灯也不点,爆竹也不放,在别人帮她贴了对联后,便早早地烧了两个菜,坐着小板凳,趴着大板凳,当着大门,就着门外投进来的灰暗光线,象征性地吃年饭。没有人陪伴,家家都在忙着吃年饭,谁还去她家串门呢?唯有她养的那只还在找食吃、没进窝的母鸡在板凳肚下转来转去地陪伴着她。草草吃过年饭后,她就关门熄灯睡觉。

二大后来眼不好了,体质又差,家里卫生条件自然就差。雨季,墙外的雨水从开了裂的墙缝或老鼠洞渗进屋里,破旧的草房顶又经常漏雨,地上经常没有一块是干地方。天气一晴,家里霉气刺鼻,贴近地面的墙壁发绿长毛,地面坑坑洼洼,满地的跳蚤,二大经常满身满腿都是,又没有钱买药回来灭除,只能任其大量繁衍横行,二大也因此饱受其害。她常说,自己瘦的原因是血肉都被跳蚤吃掉了。虽说我们那时岁数小,不懂事,但也有同情心,经常到二大家替她捉跳蚤。我们几个一排排地瘫坐在地上,赤着双脚,捋起裤脚,让跳蚤爬到我们的腿上,再一个一个地捉住消灭掉。瘫坐在地上,跳蚤又多,蹦的又高,经常有跳蚤钻进我们的衣服里,导致多少天身上瘙痒难忍,还不敢让父母知道。

后来,地方上修建了大型水库,全村都要移民,去什么地方安家落户,地方政府不做统一安排,村民各自通过关系自找目标,整个村庄的人只能投亲奔友,四散而去。

二大不能劳动,到哪里都是个负担,没地方要她。走投无路之际,嫁出去的童养媳女儿把她接家去共同生活。

那时没有电话,农村的交通状况又差,二大后期的生活情况,我因为不常回家,一点不知道,更没有再见到她。后来一次回家,与父亲闲聊时,突然想起了二大,我急切地问二大现在怎样了,父亲冷冷地说,死了两年了。我问怎么死的,父亲目无表情地望着远方,一句话不说,像是没听到我的话似的。过了一会儿,就在我又要问时,父亲似乎看出了我的心事,收回了眼光,低着头,两眼望着自己枯燥的双手,像是有很多话要说,又像是一句也不想说出来,很难抉择的样子。半天,父亲像是突然意识到我在等他的话,才深深地叹了口气,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声音低到我难以听见的程度:“老了,能不死?”

作者:张沈昌

以日常生活为题目的随笔 篇6

在家带宝宝,闲时就上上网。机缘巧合之下,做起了网站分销。说实话,我自己都有点出乎意料。

时常看到身边的朋友在朋友圈发广告,我也有些小厌烦。或许这是很多人的感觉。而今,自己也开始在朋友圈打起了广告,连自己都觉有些不可思义。我做的虽然和微商有些不一样,只是介绍别人去商城消费,自己拿广告费。但踏出第一步,真的很难。

我不善交际,亦不喜交际。闲时烹茶煮字,忙时柴米油盐,就像森林里的一棵小草,安静、平凡,却也怡然自在。因此朋友少之又少。

微信朋友圈的迅速发展,只是让我的通讯录里添了几个名字而已,聊天那只是三五好友间的事。

第一次把商城链接发到朋友圈,就有朋友评论:你也做这个?言下之意,你竟然也做这种事?这种大家都不耻的事情,这种骗人的事情!我没有回复。但是,我必须告诉大家,我做的事情并非骗人钱财。而是网络迅速发展之下,必然的一种销售模式。商城里明码标价,价格也符合市场,也有售后服务。这和淘宝、天猫是一样的性质。而我做的只是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商城的存在。至于要不要买,全凭个人意愿,我从不推销。如此,于他人,并没有一分一毫的损失。若是有人自己买了,也只是自己花钱消费而已,和平常的消费并没有不同。

发了朋友圈后,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有些绕道而行,我能理解,但还是有点小失望。但,曾经的文友,却让我很感动,尽管宝宝出生后,我再没有写过只言片字,他/她们却选择毫不犹豫的支持我,关注商城。

特别是紫星,我唤她星儿。虽相识于虚拟的网络,虽然她有很多的`好友,但我知道她一直把我当成她最好的朋友之一。我亦如是。

一天,我正纳闷,谁买东西了?因为我刚收到了返利信息。星儿就发来信息说,她买洗发水了。她还说,商城东西太少了,都没什么好买的,想买的又刚好不寄外省。只好买发水了。

我仿佛看到星儿,就在我面前,如亲人般和我扯着家常。我不客气的回她,晕死,没想要的就不要买呀!她却回道:我要顶你呀!突然就感动了,尽管返利很少。

商城上线不久,商品不多。且据说是河源人开发的,因而很多物品都是河源特产,不寄外省。可她不管需要与否就那么爽快的买了,只是为了帮我。

想到,生活中的朋友,连关注下商城都绕道,更有甚者,把我屏蔽了也未可知。

可是,星儿,这个善良的女子,这个不曾谋面的女子,竟对我如此信任,怎能不让我暖心感动!

星儿,你我相隔千里,因文字而相聚,因情意而暖心。更因为相似,所以懂得。

星儿,相似的女子,感谢有你相伴的岁月。相信未来的岁月,我们会相伴着走下去,直到白发苍苍。

回归日常生活 篇7

关键词:日常生活,胡塞尔,维特根斯坦,许茨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给人带来了焦虑、孤独、空寂和无家可归的感觉,使人置身于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全面异化的机械世界和技术世界之中,生活的意义世界被埋葬了。现代人渴望寻找到精神家园和意义世界,这不仅成为向生活世界回归的重要内部驱动力,同时也是促使现代哲学把日常生活世界从人们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背景世界拉回到前台视野的最重要的原因。

一、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1859—1939)根据自身所处的时代,敏锐地感受到欧洲社会潜伏的危机,这种危机不是个别的危机,而是西方人性的危机,即理性增长过程中意义消逝的危机。晚年胡塞尔感觉到自然科学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回头探问给予其原初的一切理论和实践的生活世界,他认为“生活世界是自然科学的被遗忘了的意义基础”,[1]64实证科学的“繁荣”带来的最大危机是“现代人漫不经心地抹去了那些对于真正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1]7进一步说就是科学技术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繁荣,人的整个世界观、人生观受到自然科学思维方法的支配,对科学世界的理想憧憬取代了对人生意义与生活目的的追问,作为人的创造物的科学反过来对人实施统治。

胡塞尔意义上的生活世界是指由人们的直接经验构成的周围的世界,具有前科学、前逻辑的特点,是一个未被主题化和目标化的原初的经验世界和直观的感性世界。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是一切理念化的前提和基础,“所有的科学都是建立在生活世界的不言而喻的基础上的,因为它们都要从生活世界出发来利用那种对于生活世界的每个目的来说总是必需的东西”。 [2]268但是,理念化的成就暗中代替了直接给予的东西。因此,在胡塞尔看来,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为生活世界量体裁制了一件理念的衣服,即所谓客观科学的真理的衣服,以此来代表生活世界、化妆生活世界的一切东西。“正是这件理念的衣服使得我们把只是一种方法的东西当作真正的存有,而这种方法本来是为了在无限进步的过程中用科学的预言来改进原先在生活世界的实际地被经验到和可被经验到的领域中唯一可能的粗略的预言的目的而被设计出来的。” [1]68这意味着,我们注意了发现意义的手段,反而忘记了意义的重要性,活生生的生活世界被逐渐遗忘了。

在胡塞尔看来,对于人类来说,生活世界始终是先于科学而存在着的,人们的理论中所涉及的只能是这个无限开放的、永远存在未知物的世界,这一直觉地被给予的前科学的、直观的、可经验的生活世界领域同科学世界相比,具有优先性。

胡塞尔提出的“生活世界”,正是为摆脱科学和哲学对人本身及世界的遮蔽进行的尝试,追问前科学世界中有助于人本身的发展和有助于揭示人的本性的根本性存在。胡塞尔把危机看成一种疾病,要摆脱这场危机就是要摆脱科学世界的束缚和异化,就必须回归生动的日常生活世界,这是他为欧洲人开出的药方。在20世纪哲学中,胡塞尔第一个开始了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历程,主张科学和哲学应当自觉地回归并研究生活世界,其开创性对后来的许多思想家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二、 维特根斯坦论“日常语言”

维特根斯坦(1889—1951)已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富有力量和原创性。在维特根斯坦看来,思想、语言是世界的独特对应物,人类认识取决于语言,对于超出语言的东西人类是无法认识的,“你随着语言一起学到了‘疼痛’这个概念”。[3]138在他看来,日常语言带有含混性和歧义性,从日常语言中不可能直接得出语言的逻辑,反而有可能掩盖语言的逻辑形式这样的本质。基于这样的思考,维特根斯坦主张建立用科学语言(即人工语言)来取代日常语言,以此建立完善的数理逻辑体系。

维特根斯坦认为日常语言虽然含混,不能完满地符合要求,但很有意义,脱离日常语言是危险的行为。因此他晚年坚持让语言回到日常应用上去的观点,“我们把语词从形而上学的用法重新带回到日常用法”。[3]56晚年的维特根斯坦不再坚持逻辑分析,不再从表面语法现象去揭示逻辑形式本身,而是试图通过语言游戏说代替逻辑图画说,展示形形色色的语言游戏,以此还原语言的生活面貌。

在《哲学研究》的第二部分中,维特根斯坦说明语言的真正意义呈现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形式之中,语言的游戏意义以至于语言的全部意义归根到底来自于生活形式,生活形式是广义的语言游戏,使用语言就是采用一种生活形式。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形而上学的最大错误在于把语言从日常生活的用法中割裂开来,他主张人们从生活世界出发理解语言,引导人们关注多彩的生活世界。可以说,从生活形式理解语言的意义,揭示了日常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维特根斯坦哲学在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上发生的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维特根斯坦通过回归生活形式,把语言从抽象的逻辑王国中拉回到日常生活世界,在他看来,生活形式是语言乃至实在的意义来源。在此意义上,维特根斯坦提出了一个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基本相同的范畴——生活形式。可以说,维特根斯坦对生活形式的回归,实际上是在寻找被实证主义所遗忘的人的世界和生活世界,寻找一个安定的家,为陷于危机中的人类寻找精神家园。

三、许茨的“生活世界”理论

许茨(1899—1959)吸收了胡塞尔把生活世界看成一切意义之源的思想,把日常生活世界当成一个基础性的意义世界,他批评经验科学都把世界当作预先给予自己的对象,却忘了经验科学本身连同其全部工具,都是这个世界的组成成分。生活世界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原初地,只有返回生活世界,才能真实而具体地认识社会、理解人性。

许茨明确提出了“日常生活世界”的概念,并且认为日常生活这个被认为理所当然、生生不息、不断运转的世界,是人的实在的前提,同时也是对社会实在进行分析的出发点。在许茨看来,日常生活世界“指的是这样一个主体间际的世界,它在我们出生很久以前就存在,被其他他人(Others),被我们的前辈们当作一个有组织的世界来经验和解释”。[4]284因此,这个世界不是每一个个体的世界,而是一个对于所有人来说共同的主体间际世界,这意味着这个世界不是我个人的世界,而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世界,必须与同伴建立联系。

许茨认为对待日常生活世界的态度可以称为“自然态度”,最主要的特点是对于每一个拥有常识的正常人来说,它都是一个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世界,每个人在同一个世界中出生、成长、受教育。日常生活世界表现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既存的现实,不因任何个别个体的能动性而有所改变,个体通常以一种“自然态度”对待这个生活世界。同时,许茨指出人在自然态度中也使用一种特殊的悬置,“人并不把他对外部世界及其客体的信仰存而不论,而是与此相反,把他对它的怀疑存而不论。他放进括号里的是这样一种怀疑,即这个世界及其客体可能与它显现给他的样子不同。我们建议把这种悬置叫作自然态度的悬置。”[4]308

许茨发现生活世界具有多重结构,有许多其他“次级宇宙”,我们把实在的特征赋予每一个有限意义域,而有限意义域包括“梦的世界,想象和幻想的世界,特别是艺术的世界,宗教体验的世界,科学家静观的世界,儿童游戏的世界,以及精神病患者的世界”。[4]311正是不同的意义域构成完整的生活世界,任何一种有限意义域都不能归结为另一种有限意义域。在许茨看来,有限意义域是同一种意识的不同张力的名称,构成了从生到死都完整无缺的世俗生活。

许茨不仅立足“现在”,把生活世界区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世界,还分别立足于“过去”和“未来”,进一步把它区分为前辈人和后辈人的世界。在日常生活世界中,个体不断反思自身的活动过程,把行动建立在一个预先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我在我的想象中把这种预期的行动当作我将来已经做到的事情来观察,当作我将来会进行的活动来观察。”[4]292

可以看出,许茨的“生活世界”主要有以下特征:它作为一个文化世界和意义结构具有先在的给定性;它是一个可重复的、理所当然的经验世界;它是一个以“我”为中心的个体力所能及的熟悉的世界。许茨接受了一个基本的本体论原则:日常生活世界不仅是世俗经验,而且也是任何意义上的人类经验的基础和来源。在此意义上,许茨认为现象学是一种生活世界的哲学,它的主题就是对行动和意识加以证实和解释,是对生活世界得以在其中构造的先验主体性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德]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M].倪梁康,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陈嘉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论日常生活叙事 篇8

关键词:日常生活叙事;个体;意识形态;意义和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7)11-0135-04

一般来说,一定的社会土壤、文化条件产生一定形态的文学,如历史上已出现过的神话叙事、大历史叙事等宏大叙事形态,均与酝酿、产生它们的相对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和专制的社会文化条件相关,在后现代社会,宏大叙事走向衰微、瓦解,而日常生活叙事兴起。

一、日常生活叙事的涵义

日常生活叙事是对个体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想象性表达的一种叙事形态。为了讲清楚这个概念的涵义,有必要廓清下面两组概念。

1. 宏大叙事和小叙事

利奥塔在《后现代状态》一文中,从“合法化”角度提出了“元话语”或“元叙事”,马克·柯里在《后现代叙事理论》中将其明确地阐述为:

宏大叙事,又译为“堂皇叙事”、“伟大叙事”、“宏伟叙事”等,亦即利奥塔所说的“启蒙叙事”,是指由“诸如精神辩证法、意义解释学、理性或劳动主体解放或财富创造的理论”等主题构成的叙事,“在这类叙事中,知识精英总是朝着理想的伦理——政治终端——宇宙的和谐迈进”。①

马克·柯里认为,“宏大叙事”以“合法化话语”界定的标准为标准,导致出现了如下情况:“某个批评界精英分子的价值观就成了伟大作品的价值,并声称那些价值观具有普遍适用性,而且应由那些被排除在外的人采用以为教化之用。”② 马克·柯里的这个定义是从全球化角度着手的,但并不妨碍我们对宏大叙事基本立场的理解,即支撑“宏大叙事”的是打着“解放”、“启蒙”旗号的权力话语。

小叙事的出场同与宏大叙事的对抗和对自身的发掘有关。马克·柯里认为,在当今时代,必须“打破标准”,“向装模作样提出全球适应性的大叙事”发起“总攻击”,“将具体的、零碎的小叙事提升成本土叙事”③。马克·柯里所说的“打破标准”、“发起总攻击”指打破大叙事的全球性霸主地位,并以局部的、独特的本土化叙事与之对抗。

本文讨论的日常生活叙事属于小叙事,与马克·柯里指称的小叙事相比,日常生活叙事在20世纪的中国具有自己的本土化特征:从反抗专制、打破偶像的动机出发,是伴随着个体意识觉醒、私人生活空间扩大、个体得到较大程度发展而出场的,与个体获得自由平等、人格独立的解放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西方,这一进程早就结束了。

日常生活叙事常常被认为是“小叙事”,因为它以个体的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往往同个体生活中的琐屑、平淡乃至平庸联系在一起,在重集体的宏大的、彼岸的大叙事看来,是渺小和微不足道的,故把日常生活叙事指称为小叙事有其特定含义:这个指称以等级叙事的标准为标准,包含着轻视个体、轻视个体的日常生活的倾向,日常生活叙事在这个标准中被放在一个被压抑、被藐视的地位上,日常生活被认为是没有意义的,常常以碎片、一鳞半爪的现象或工具的方式进入文学,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张爱玲曾对这种现象表示过不满:“文学史上素朴地歌咏人生的安稳的作品很少,倒是强调人生的飞扬的作品多。”④ 查尔斯·泰勒认为:“一个走向社会均等的内在趋势暗含在对日常生活的肯定中。”⑤ 日常生活叙事的兴起与个体平等权的获得和对日常的肯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意味着叙事的大小之争实质上是站在叙事背后的意识形态立场之争,所以马克· 柯里对把叙事分为大叙事和小叙事的大小两分法颇有感触:“当初谁又会想到,这一如此抽象、如此不可理解或者说如此易于实行的两分法却具有政治意义呢?”

2. 日常生活叙事的两种形态

一种是题材意义上的,即通过日常生活故事的讲述来展示现实人生的内容和生活发展的趋势。日常生活故事为作者的某个意图服务,日常生活本身不是独立的审美表现对象,而只是作者手中的一个工具,这种叙事形态出现于前现代社会;另一种是本质意义上的日常生活叙事,它也以讲述个体的日常生活经历和经验为主,但此时作为审美表达对象的日常生活已从题材意义上的工具中解脱出来,获得了独立的地位:这种叙事观从本体论的高度上看待日常生活,把日常生活作为具有独立意义的审美表达对象,并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意义和价值,这种叙事形态出现于现代社会。本文讨论的就是后一种意义上的叙事,我们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涵义:

第一,日常生活本位的叙事观把日常生活当成是第一性的、根本性的审美表现对象,强调从日常生活出发,回到日常生活,而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的是人,这就意味着从人出发,回到人自身;日常生活领域同时又是一个人性存在的领域,回到日常生活也就意味着回到人性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人关注自身,审视自身,改造自身,从而达到提升人性的目的。

强调日常生活的本体论地位与它被遮蔽的历史有关。在艺术史上,随着社会的发展,最初从原始神话中分离出来的艺术、哲学等人类的精神活动,获得了离日常生活愈来愈远的独立地位,导致科学、艺术同日常生活处于分离状态。艺术塑造的人物和展现的环境常常远离真正的、真实的生活,造成了日常生活不在文学视野之中或者仅仅只是人类生存背景的事实,使这个人类最基本生存活动的领域至今没有得到充分的表现和研究。觉醒了的个体对此发出了质疑,张爱玲说:“强调人生飞扬的一面,多少有点超人的气质。超人是生在一个时代里的。而人生安稳的一面则有着永恒的意味,虽然这种安稳常是不安全的,而且每隔多少时候就要破坏一次,但仍然是永恒的。它存在于一切时代。它是人的神性,也可以说是妇人性”;茹志鹃提出:“探索人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奥秘,这样的作品不少,而研究人应该如何活着的,好像不多”⑥;王安忆则从正面肯定了日常生活的力量:“日常生活是很有力量的,现实生活实践着因果关系,所有因果关系都在现实生活里得到检验,逃不过去”⑦,“它们(指日常生活——引者)正是那些最单纯又最有力的能量,人性中的常情,是跟随着生存滋长,又滋养着生存的最基本的规律”⑧;理论家对日常生活被遮蔽的现象也表示了不满:“为什么只有在炸弹与旗帜的境界中呐喊才是美的呢?”⑨ “在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这类耳熟能详的理论话语中,日常生活实际上是缺席的”⑩。现代艺术应关注人类的日常生活,关注人自身的价值性活动,不应再把超验世界的彼岸理想同现实世界的此岸生活对立,而应重新确立日常生活的本体论地位,使这个长期被忽略了的领域成为审美表现的对象。

第二,日常生活叙事的出现是个体意识觉醒的结果。人意识到了自我,理解到了自我,把自我当做对象来考察和研究,当作加工和改造的对象来观照,这是个体意识觉醒的内涵之一。伊恩·P·瓦特曾说:“小说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深切关注,似乎依赖于两个重要的基本条件——社会必须高度重视每一个人的价值,由此将其视为严肃文学的合适的主体;普通人的信念和行为必须有足够充分的多样性,对其所作的详细解释应能引起另一些普通人——小说的读者——的兴趣。”{11} 即艺术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必须以个体意识的觉醒为前提条件。觉醒后的个体意识到,“我”的生活和生活空间、“我”的权利均是“我”的,不是其他任何人的,我以“我”的生活经验作为审美诉求物,仅此而已;可以把任何强行进入“我”的生活或生活空间的人或行为视为“侵入”,个人生活的私密性、个人权利的神圣性在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个人的日常生活获得了本质意义上的独立地位,这与从前没有个体、没有个体隐私权的时代相比,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不再意味着可以随意地忽略和渺视个体和个体的生活。在这个时代里,日常生活成了个体心灵中自然淌出的经验诉求物,个体借此以零散化、平民化、狂欢化的诉求方式来拒绝承载任何宏大的东西,这种诉求是个体独立意志的表达,任何强权或意志均与其无关。

正是个体意识的觉醒才使日常生活叙事获得了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地位,它标志着个体对自身和周围生活世界的探索开始进入了自觉状态。

日常生活叙事是一个具有现代内涵的审美范畴。作为最具个人化写作特征的日常生活叙事,出现在人性得到较大程度发展、个性得到较大程度尊重的现代社会,不是偶然的。唐小兵认为:“日常生活,以至人生的分分秒秒,都应该而且必须成为现代人自我定义自我认识的一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话。”{12}

日常生活叙事是现代人观照自身的审美反映的结果,它在西方的发生、发展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诞生和成熟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现代人性内涵有关。在我国,日常生活叙事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的萌芽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它一直以边缘文学的形式极为缓慢地发展;到了20世纪初,“五四”后觉醒了的个体在自身感性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日常生活进行了审美观照,日常生活重新成为审美言说的对象,但不久受战争等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而被迫退出文学视界;它的再次登台是1985年之后。

二、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叙事

1. 艺术的意识形态特征

马克思及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意识形态是“把人类的一切精神、思想、文学、艺术活动都看成是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虚假意识,从而否定它自诩、自命的普遍真理性,揭示它曲解社会存在并进而维护某些特定团体的利益的根本特征”{13};伊格尔顿更看重意识形态的权力特征,他说:“我用‘意识形态’约略地意味着我们所说的和所信的东西与我们居于其中的社会以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相联系的那些方面。……我主要指的是那些感觉、评价、认识和信仰模式,它们与社会权力的维持和再生产有某种关系。”{14}总之,意识形态是用来使一个阶级或集团的社会行为与利益合法化的思想工具,与权力话语密切相关,其目的是为某个社会集团的利益提供合法化的思想舆论资源。

伊格尔顿也从权力角度入手确认了艺术的意识形态特征:“文学就是现代的道德的意识形态”;“文学,就我们所继承的这一词的含义来说,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与社会权力问题有着最密切的关系”。马尔库塞从艺术的审美特性出发,提出“艺术的根本潜能就在于它具有意识形态性质,具有对‘经济基础’的超越关系”;他还认为艺术具有反抗的特征:“艺术作为这种意识形态,它反对既存的社会。在艺术的自律王国中,存在着这样一个绝对命令:‘事情必须改变’”。在《爱欲与文明》中,他把这段话概括为:“艺术就是反抗。”{15} 事实上,艺术具有与权力合谋或反抗权力的双重特征,在它的后面站立着作为权力话语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确立了艺术的言说对象,决定了艺术的言说方式,事实上也就规定了艺术的基本价值取向。

2. 日常生活叙事产生的意识形态特征:文化话语权的转移

杰姆逊说:“审美或叙事形式的产生将被看作是自身独立的意识形态行为,其功能就是为不可解决的社会矛盾发明想象的或形式的‘解决办法’”,即叙事既包含着人们通过叙事表达出来的欲望和幻想,即叙事的对象或内容;还包含着人们对于现实的态度即意识形态立场,也即叙事的立场。大卫·麦克里兰说:“意识形态是一个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的产物,……世俗化的意识形态领域关心的则是此岸世界的转变中的公共方案。”{16} 在对话成为可能、个体意识出现的多元化社会,个人的日常生活必然要从长期被压抑、被忽略的角落走出来,以显示自己的力量、身份和地位,并借此反抗权威和专制。伊格尔顿关于意识形态的权力话语也许能帮助我们分析20世纪中国文学中潜藏的意识形态。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叙事形式产生或消亡的历史里潜藏着与权力话语有关的意识形态。1980年代开始的现代化运动,从物质层面看主要表现为城市化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新兴的市民阶层兴起;从文化主导层面看表现为世俗化进程,在这个进程中,新兴的市民文化崛起;同时,旧有的社会秩序和文化规范,如服从意识、集体观念等等,因失去了其存在的社会基础而逐渐被抛弃,独立自主的个体意识正在萌动和出现之中;1985年后,国家意识形态的进一步松动和市民文化的迅速壮大导致了一次文化话语权的转移。程文超曾提出,在共和国文学50年中,其叙事人经历了一个由“阶级”而“精英”再变为“个人”{17} 的历程。叙事人身份的转变实质上是文化话语权发生了转移:文化话语权从十七年与制度、与官方权力有密切联系的国家意识形态叙事的“阶级”手中转移到了1980年代以精英叙事为表现形式的“集体”手中,到了1990年代前后,再一次转移到了以日常生活叙事为审美表达方式的民间个体手中,此时的个体“成为社会的主体(中心)”,并通过日常经验诉说的途径,“从自我指导、私人性和自我发展三个方面欢呼着个人的解放或自由”{18}。

马尔库塞认为:“不仅在个体层次上,而且在属的历史的层次上,艺术也许都是最显而易见的‘被压抑物的回归’。”1980年代中期后出现的日常生活叙事浪潮就是“被压抑物的回归”,是艺术反抗既存现实的产物。总之,个体的日常生活在具有明显反抗意图的历史时刻成了审美表现的对象,它以与集体性和宏大性对抗的个体性和平常性作为叙事的基本内涵,其成长和成熟同个体文化话语权的获得紧密联系在一起,或者更为具体地说,日常生活叙事产生于个体自由言说欲望的确认过程中,产生于个体自由表达自己感性经验的需要,它把个体、自我放在与历史平行的本体的高度上表现,为个体通向自由寻找可能性。

三、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意义和价值

意义和价值是日常生活的固有属性。人的存在不仅仅是物质性的存在,赫舍尔说:“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它总是牵涉到意义。意义的向度是做人所固有的……人甚至在尚未认识到意义之前就同意义有牵连。他可能创造意义,也可能破坏意义;但他不能脱离意义而生存。人的存在要么获得意义,要么叛离意义。对意义的关注,即全部创造性活动的目的,不是自我输入的;它是人的存在的必然性。”{19} 人是意义的存在,意义是存在着的人的固有属性,人是日常生活的主体,因此意义天然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同时,“人是一种价值性的存在”{20},而“所谓价值不过就是人作为人所追求的那个目的物,而这个目的物也就是人的自身本质”{21},价值天然地存在于人和人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意义和价值天然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是日常生活的固有属性。“人们究竟以何种方式理解把握现实生活世界,实际也就表明它以何种方式表达着关于人的自我理解”{22},肯定日常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就是肯定人自身,肯定人自身的意义和价值,用艺术的方式去发现人的存在,在此在的生活世界里揭示出人存在的各种可能性,是人类精神性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意义和价值,使得打开新的叙事空间成为可能。个体是构成社会总体的分子,个体的日常生活是个体通向社会外界的通道,个体的命运常常能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风云,因为个体的日常生活接近常态的人生,更能反映出现实生活的真实状况,因而更具有普遍性和真实性,有人认为文学创作“至少必须得到日常细节的有力支撑;大砍大杀的大场面反而不如藤藤绊绊丝丝牵牵的家长里短更容易拉出人性的线头”;茹志鹃从自己的创作经验出发,深有体会地说:“‘家务事,儿女情’……这也是两颗极其晶莹的水珠,从它里面反映出来的世界,也许不比长江大桥小,不比十三陵水库浅。……社会上,人世间,一切大波巨澜,无不在这里起伏打旋。‘家务事,儿女情’,这是一个通向外界的甬道。……这个甬道,确可以通向外界,同时也确可以通往内里。”

赫舍尔说:“在人的存在中,至关重要的是某些隐蔽的、被压抑的、被忽视或者被歪曲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意义和价值同时还意味着记住一个历史的教训:不应再从日常生活之外寻找浪漫高蹈的“意义和价值”,不应再用脱离日常生活的“宏大”目标去控制日常生活,而应用它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去评判一切,因为对日常生活世界的重视,是人对自身的自信,对自身的重视,是灵与肉的双重解放,符合现代人性发展的内容和方向。

日常生活世界同时也是一个感性的世界。马尔库塞说:“感性只在附属的认识论的位置上,得到了一点哲学的尊严”,导致感性常常“无家可归”。对感性世界的轻视也是造成日常生活世界被遗忘的原因之一。这种看法把生活世界看成是低级的,无价值的,生活世界只有参与到理性世界、参与到历史与解放的意义层面,才能勉强得到一个位置,才能成为有意义的东西。事实上,艺术与日常生活世界具有天然的亲近性,二者都是感性的家园,作为感性领域的日常生活中既包含了大量生动丰富的原始生活材料,也包含了许多琐碎芜杂、粗俗甚至是庸俗的成份,个体的感性冲动中也难免包含着粗野的欲望,这些都需要以审美的方式进行改造、提升;同时,“对于文艺创造,感性的对象不但不是轻视了或者放过了思想内容,反而是思想内容的最尖锐的最活泼的表现”,因此,用审美的方式表现感性的日常生活,使人正视自身的痼疾并改造自身,改造自身的日常生活,是必要的、迫切的。

不过,对感性的日常生活的肯定并不意味着对追求或沉醉于纯粹的个人享受的肯定。“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质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恰恰就存在于这种审视中,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的批判之中”{23},对精神世界的探寻、对灵魂的追问从来都是人的生活的组成部分,只不过这种精神追求不是虚幻的、天国的、彼岸的,而是生发于日常生活,从日常生活升腾起来的,个体应以沉思而不是沉溺的方式进入日常生活,入于日常生活而又超乎日常生活,否则,如果人的存在仅仅只是一种自然性的生存,那么这与兽类的存在又有何区别?

四、日常生活叙事力量的有限性

方兴未艾的日常生活叙事事实上存在着大量的漏洞,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意义和价值”的命题同时也暗含着它的反命题:日常生活叙事的力量是有限的。日常生活叙事内部包含了一种结构性的冲突:日常生活中布满了重复、琐碎、放纵的陷阱,是欲望放纵和生命沉沦的天然温床,它时刻准备着给感官的放纵提供机会,使日常生活叙事的力量显得极为有限:在肉体快感中追求精神,是不是就能找到精神的出路?结论显然是否定的。因此,如果对日常生活失去警惕,很有可能导致其成为欲望的陷阱,成为生命放纵沉沦的便当借口,导致个体从物质关怀的解放之途出发,最终滑入欲望的陷阱中,把日常生活变成非理性的领域,从而再一次把人抛到了生活世界之外。换言之,欲望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以欲望叙事来取代对日常生活全部内容的讲述,也就意味着同时取消了日常生活的多种可能性;同时,过度放纵感官欲望是一种反社会的行为,个体生命在感官的放纵、肉体的沉沦中很快会迷失自我,导致自我再次异化,最终把日常生活变成一个反社会、反人性的领域,这时,日常生活叙事的死亡就为期不远了。

注释:

①②③ 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120、121页。

④ 张爱玲:《张爱玲典藏全集》散文卷,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

⑤ 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22页。

⑥ 茹志鹃、王安忆:《母女漫游美利坚》,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74页。

⑦ 王安忆:《编故事》,《王安忆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09页。

⑧ 王安忆:《我读我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37页。

⑨ 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诗刊》1981年第3期。

⑩ 汪政:《捍卫日常生活——池莉小说谈片》,见池莉《请柳师娘》,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56页。

{11} 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高原、董红钧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62页。

{12} 唐小兵:《蝶魂花影惜分飞》,见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第112页。

{13} 参见季广茂《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14} 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9页。

{15} 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05页。

{16} 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蒋龙翔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17} 程文超:《共和国文学范式的嬗变——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叙事50年》,《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18} 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68页。

{19} 赫舍尔:《人是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6页。

{20} 贺来:《现实生活世界——乌托邦精神的真实根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8页。

{21} 高清海:《价值与人》,《长白学刊》1995年第6期。

{22} 裴毅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人性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7页。

{23}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上一篇:上诉状格式下一篇:武汉市普爱医院冬季安全生产检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