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知识和教育理论

2024-08-30

教育综合知识和教育理论(精选8篇)

教育综合知识和教育理论 篇1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是专业发展的有力保障。为专业发展提供指导,保驾护航。

教育是需要智慧和经验的。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对中外古今的教育进行分类总结归纳,从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教育历史,教育文化,教育思想出发,总结出一套凝结精髓智慧和教育经验的理论知识。这是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成为现在教育发展有力保障的根本原因。

教育者其实也是学习者,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之前首先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学习者。教育理论知识可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理论知识储备量,让老师作为教育者的同时可以扮演好学习者的角色,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素质。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育有广义教育(包括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和狭义教育(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之分,其中基于专业教师的狭义教育是教育活动中主要的教育任务承担着。教育综合知识可以让教育者明白教育的原理和本质,让教育者在自身发展和提升的道路上走得更快和更远。俗话说教学相长,虽然孔子教育和秦汉教育中很多部分得到我们的认可,但是其中教育因为时代的局限带来的一些不好应该抛弃。纵使西方的教育价值观和中国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有着不同,但是二者皆有可取之处。可以看出教育者唯有认清形式,与时俱进,具有开放的思想,包容的内心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者。而这条路其实并不容易达到。如果没有教育知识的保驾护航,教育者是不可能很顺利的提升自我素质的。首先,教育者不会意识到自我素质提升的意义,教育者不会有教育的经验,失去古今中外的教育对比,教育者往往会变成井底之蛙,固步自封,在这样一位教育者培养之下成长的学生会失去很多机会。其次,教育者不会有教育的智慧。他们不会包容,不会思考,陷入恶心循环之中。最后,就算有教育者意识到自我素质提升对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在没有教育理论知识的帮助下他们这条自我提升之路会走得很漫长,而且艰辛无比。总而言之,我们的教育需要优秀的教育者,教育者是需要有自我修养的,在这条自我修养、自我素质提升的道路上,教育理论知识为他们提供了很多指导和帮助,让教育者博古通今,海拔百川同时与时俱进。

教育者作为教育影响和学生的中介需要具备较强的教育技能。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是教育者教育技能的保障。教育理论知识不但让教育者看到古今中外各种不同的教育模式,还带领教育者们深入的分析各种教育背后的差异和共性。明晓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有效途径,得到一套有效的教育模式。通过学习当代教育的发展,学习教育学的价值和意义,教育者能够更快更好的进入教育者的角色。成为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者,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样的知识,采取不同的方式传授会有不同的效果。同时同一套教学方式对于不同的受众又会具有不同的效果,从此看出教育确实是一门技能,甚至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这个如果离开了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是需要教育者花费很长时间意识到并且摸索到的。在理论知识提供的借鉴和案例之下教育者能够很快掌握教学传授的方法,并且能够随环境而变,成为教育过程的主动者,掌握教育的节奏。使教育过程有着最好的影响和最高的效率。

教育综合知识和教育理论 篇2

一、培养学生进行学习的策略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知识是靠学来的”, 如多数小孩有着胜过大人的关于恐龙的丰富知识, 可是有几个是靠大人教的呢?这便是学习心理学所说的构建学说。构建学说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原来知识结构的基础上, 通过对新知识的内化而形成的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教师在这过程中只起帮助、引导作用。有关研究表明, 造成学生学习能力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学习策略的高低。要让学生具有“会学”的能力, 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教学中我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1、重视课外阅读。

人防课本在每讲后都安排了课后阅读材料。应试教育的弊端使得学生课外自觉看人防课本不现实, 但课后阅读又是一种巩固性的阅读, 能使学生懂得如何依靠自己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

2、写一篇提高防空心理素质的小论文。

引导学生从对知识的掌握、深化和探索入手, 逐步上升到规律性的知识, 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层次。

3、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人防杂志、

报刊, 看电视节目如“军事百科”“国防时空”等。收听、辨析防空警报类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检索、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加强学生自我反思训练, 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为提高学生防灾救灾意识, 加强了对求生手段、方法的教学。在讲解如何打119求救电话时, 我虚设了校园旁一家快餐店失火情景, 要求学生间互相模拟打119火警电话, 然后学生之间进行评议, 以培养学生敏捷、灵活的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危机时的反应能力。当然, 学生在正确评价他人的同时也逐步发展了自我评价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创新思维, 而质疑是创新思维的起始, 许多重大发明都是在质疑的引导下, 通过创新思维而最终实现的。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对每个问题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并且, 要进一步追问下去, 沿着这种思路去思考问题, 就有可能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 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各种创新思维, 如求异思维、辐射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联想思维、灵感思维等等, 让学生在求异、求奇、求新、求深中寻找灵感, 发展思维。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

当今的学生他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培养他们具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觉悟, 接受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尤其是在人防知识教学中, 让学生了解人防的基础知识, 懂得核、化、生的性能与杀伤破坏作用, 以及对高技术局部战争和平时灾害的特点。以“空袭战争实例”再一次证明, 世界并不安宁, 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总结历史教训, 没有强大的民防任何国家不可能在未来战争中生存下来。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关心他人, 培养学生的自身的思想素质。

四、培养学生的军事素质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在国民中开展国防教育, 中学人防教育是国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 培养学生的军事素质。如:在学习和掌握各种防护器材的使用方法, 战时的防护的各项原则和措施, 接受防护动作的训练及集中一周的军事训练。积极开展防护训练及竞赛活动。使学生在平时从思想上行动上有一定准备。这一点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战争仍然是解决国际争端的最后手段。

五、培养学生基本的防空心理素质

学生基本的防空心理素质是战时防备敌人心理战的基础, 防空心理素质培养有意识、有目的地锻炼学生在紧张、激烈、危险、困境和劳累的防空袭条件下, 顺利完成战时体制下紧张的学习、生活及防空斗争任务。培养学生基本的防空心理素质, 主要包括:一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社会责任感, 有防空袭斗争的心理准备。二是培养学生适应城市防空袭作战环境下的智力品质。三是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不拔之志的毅力, 培养如何面对各种困境的不同事件, 锻炼其大胆、沉着、独力、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抗疲劳的生理能力。四是培养学生控制紧张情绪和恐惧情绪的能力, 学会从容应付危急, 稳定自己的情绪, 五是强调学生个体素质培养和相互认同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协助观念、互助观念, 创造积极向上的集体心理氛围。在很多同学的头脑中已形成了“紧急预案”, 我曾问多个学生:“假如你在教室里发生火灾或地震, 你会怎么办?”他们都表示:“我会按照人防课上学到的防护技能去保护自己的。”可见, 加强人防教育课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来说, 取得了明显成效。

六、培养学生过硬的防护素质

学生在中学阶段通过有限时间系统学习人防知识和防护技能, 培养应急防护意识, 学会应急生存方法, 培养良好的心理应变能力, 面对灾害将有更多的生存的机会。有关实验证明学习和掌握一般人防知识的人比没有学习过人防知识的人防护能力要高一倍。相应的说伤害程度可以减少一半。培养了学生的协同观念和互动观念,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平时灾害和突发事故的自身防护能力和应变能力。在人防课上, 既可以增强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 又可以提高人防教育的实效性和规范水平。既可以提高防灾减灾技能, 又可以提高防护素质。

总之, 人防教育是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 在人防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好阵地。

摘要:对青少年进行人民防空知识教育是《人民防空法》赋予我们的任务和责任, 也是全民人防教育的基础。人防知识教育是一门理论性, 实践性, 技能性强的学科, 学好这门课的知识, 可以开阔视野, 拓宽知识面。人防知识教育是初中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面向社会”是我们的重要教育方针, 人防知识教育以“学会关心、学会生存”为目的, 以培养“实践能力、应变能力”为立足点, 以鲜明的思想性、知识性、实践性为轴线, 激发学生了解防空历史, 关心国防建设的学习热情。

教育综合知识和教育理论 篇3

本次测试集知识性、教育性、学习性为一体,采用百分制,采取公开、闭卷方式进行,测试内容丰富、题型多样、涵盖面广,涉及政治理论(党的知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知识、国家惠农强农政策(含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农业法律法规、业务知识、焦裕禄精神、“三讲一争创”活动等内容。考试中,局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全体党员干部态度端正,认真思考,悉心答题,考场纪律良好、秩序井然。通过考试,检验和巩固了县农业局前一阶段学习教育成果,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参与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以考促学,以考促干”的目的,为今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为搞好这次考试,县农业局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一是提前谋划安排,活动开展之初就将知识考试列入实施方案的具体计划之中。二是领导高度重视,局长高党玉亲自审核把关考试试题,三次提出具体意见。三是学习准备充分,考前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进行了五次集中学习,同时要求党员干部搞好自学并做好学习笔记。本次考试情况将以文件通报、张榜公告、信息网公开等方式予以公布。对综合成绩前三名者通报表扬,并颁发荣誉证书;对综合成绩不及格者(60分以下)进行强化学习培训,并进行补考。

(新蔡县农业局)

教育综合知识自己整理的 篇4

2、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

3、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提出了“生物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动物尤其是高等动物,生来就具备一种由遗传而得的潜在的教育能力,从而使后代能持续地繁衍下去。

4、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于是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5、教育起源于劳动,依赖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

6、我国在夏朝时就出现了以“庠”、“序”、“校”为名称的早期学校。

7、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8、我国封建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

9、《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被定为《四书》,并被视为考试的基本教材。

10、奴隶社会也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即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斯巴达教育重视对军人和武士的培养,雅典教育则同斯巴达教育不同,它重视培养多方面的人才,教育的内容包括哲学、政治、文学、体操、艺术等学科。

11、古代埃及的教育一大特征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12、欧洲的封建教育主要以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最为流行。

13、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主张“有教无类”。墨子以“兼爱”“非攻”为教。《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

14、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西方的第一部教育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

15、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里。

16、《大教学论》的出版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17、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国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儿》、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德国教育家赫尔特的《普通教育学》、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的《人的教育》、英国教育家宾塞的《教育论》、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的《人事教育对象》、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18、近代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

教育综合知识和教育理论 篇5

第一部分 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 教育、教育学与教师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分三类: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表明一种深刻的思想转变过程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

(二)“教育”的词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三乐也”(最早使用“教育”一词);《说文解字》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中庸》说“修道之谓教”;《荀子·修身》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学记》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长善救失原则的出处)

(三)“教育”的的定义: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广义的教育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和过程。

二、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构成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1、教育者:就是在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和学习者学习实践的对象主体

2、受教育者:即学习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以学习为主要职责的人,是教育过程中学习实践的主体和教育者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主体

3、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中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是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统一。

三、教育的起源

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1、神话起源说: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代表人物:朱熹、2、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 法国教育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教育是一种人类社会范围以外,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产生的社会现象。

3、心理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美国教育家孟禄。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4、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杨贤江。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经验的传递;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口耳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生产劳动的变革是推动人类教育变革最深厚的动力。

四、学校教育的产生:学校教育是在奴隶社会才出现的,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2500年左右的埃及称“苏美尔学校”我国在夏朝就有了学校,称为痒序周朝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制度也日趋完善,那时的学校分为国学(大学、小学)和乡学(塾、痒、序、校)两类.学校教育的产生需要具备以下条件:A,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B,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累积,为学校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C,文化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

五、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

教育的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历史形态,即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

1、原始社会的教育 特点:教育的非独立性、原始性、平等性、普及型。

2、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我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在商代,开始产生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和职业。这一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四书五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在欧洲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数、几何、天文、音乐)合成“七艺”。在西方的僧侣教育,骑士教育,世俗教育等教育知识中,神学仍是主修课程.古代教育的特点: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④文字的发展和典籍的出现丰富了教育内容,提高了教育职能;⑤教育方法崇山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⑥形成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⑦形成个别施教的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

3、现代教育是以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现代社会教育,其特点为:A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B教育的日趋普及性和多样性C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外在动力)和教育问题(内在动力),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研究如何培育人的学问。

二、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1、教育学萌芽阶段:从奴隶社会到17世纪(从春秋战国到清朝末年): 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中国古代的<论语>,<孟子>,朱熹的<四书集注>,韩愈的<师说>.其中<学记>是我国史上最好的一部教育专著,成书于战国末期.其二,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名著<论演说家的教育>被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相观而善,长善救施,禁于未发’等是学记中千古传颂的教育格言.2、学科独立和初步发展时期(17-19世纪):1623年,英国哲学家培根发表了<论科学的价值>,首次把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立下来。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大体上确立了近代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轮廓,是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1693年,英国哲学家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1762年,法国思想家卢梭《爱弥儿》。1803年《康德论教育》1806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61年斯宾塞《教育论》 3、20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的时期:

⑴实验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出现了“新教育”思潮,在美国出现了“进步教育运动”。其共同特点是反对传统的以传递知识为教学中心的倾向,主张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儿童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等。代表人物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实验教育纲要1914》和拉伊《实验教育学1908》

⑵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从而培养完整的人格

⑶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美国的杜威、克伯屈

⑷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⑸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美国的鲍尔斯和金蒂

⑹结构主义教育理论: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鲁纳 ⑺最近发展区理论: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 ⑻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美国教育家布鲁姆 ⑼一般发展理论:赞可夫

1806年,赫尔巴特发表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被誉为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学,时教育科学形成的标志.(必考)教学过程的“四阶段论”,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突出了教学过程中的“三个中心”,即“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通常被视为“传统教育”的代表。

三、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1、研究对象的普遍性、平凡性;

2、问题域界的恒定性和解答的不确定性;

3、学科基础的广泛性和跨学科性;

4、理论类型的多元性和科学路径的多样性;

5、学科属性的综合性和理论结构的层次性。

四、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1、教育学的问题领域不断拓展。2教育学研究基础的拓展和研究范式的多样化。3教育学学科的细密分化和高度综合同时进行。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第三节 教师与教育学

一、教育学的价值

1、作为科学认识形式的教育学能够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2、作为”科学的”认识方式的教育学能够有效地解释教育问题。

3、作为学科知识体系或课程的教育学能够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沟通。

教育学作用:A通过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和预见性;B通过获取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提高全面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C 促进教育工作者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D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E 优化教师的教育思维,为成为研究型教师打下思想基础;F通过传播教育理论,改善全社会的教育舆论环境和教育观念,从而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二、教师与教育学的学习:

(一)沉淀扎实的教育理论;

(二)运用教育学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 人的发展概述

一、人的发展的内涵

(一)人的发展: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说,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的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的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变化过程。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A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自由身的需要决定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有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孟子“万物皆备于心”“人的心中自有浩然之气”、柏拉图“观念先天地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洛伊德的性本能理论 B 外烁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代表人物:中国古代的荀子、英国的洛克、美国的华生 C 多因素互相作用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几种主要的人的发展观:

1、遗传决定论: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经被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代表人物:遗传论创始人高尔登《遗传的天才》“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其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之受遗传的决定一样”。美国心理学家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我国古代思想家董仲舒“性三品”

2、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受外界影响的结果,确信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其后天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影响起着决定的作用,又称“养育论”。代表人物及其观点:洛克的“教育万能论”《教育漫话》“白板说”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3、二因素论:肯定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两种因素对儿童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而且认为两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不可相互替代。代表人物:施太伦、吴伟士。

第二节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一、遗传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3、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4、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二、环境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环境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方向、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进程和速度

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一)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 系统性和高度的组织性。3学校教育是一致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担负的培养人的工作。4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以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学校教育可以抓住学生教育的最佳时期

(二)辩证看待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2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动力 2主观能动性通过活动表现出来

第三节 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与教育: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的特征。

二、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教育: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

三、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其对教育的要求:1在同一方面的发展上,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不平衡2同一个体在不同方面的发展不平衡,一般是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耿后

四、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及其对教育的要求:教育工作不仅要认识到学生发展的共同特征,又应当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使具有个别差异的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地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要求教育者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个学生,系统掌握其成长发展的特点,主义对个别学生进行特殊培养,采取弹性教学制度等教学组织形式。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经济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①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②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③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目的④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学校课程与内容⑤ 经济发展水平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在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同时,也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功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第二节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一、社会的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 ④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教育政策 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①.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②.教育通过选拨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 完善和发展③.教育通过舆论,思潮 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 第三节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社会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2社会文化影响教育内容3社会文化还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

二、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第四节 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一、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2人口数量制约教育的鬼某,速度和教育经费3人口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影响4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二、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①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③教育是促进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五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教育的相对独立性:①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定性。是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区别②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③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二、明确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意义:明确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对于我们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发展观的具有重要的意义。一 教育必须坚持自己的独立品格。第二教育要对社会有批判性。第三 教育对社会的适应要有所选择。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指社会对所要早就得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即教育目的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二、教育目的的内容构成:1培养具体何种功能的社会成员2所培养的人的素质结构

三、教育目的的体系:有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育目标

四、教育目的的功能:1导向作用2选择作用3激励作用4评价作用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一、个人本位论:主要观点 主张教育的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认为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是真善美的原型;应该主要根据人的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代表人物:洛克、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 基本观点:1教育母的根据个人的发展的需要而非社会的需要制订2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3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

二、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由社会的需要决定,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所追求的根本目的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孔德、斯宾塞 基本观点:1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2教育除了满足社会需要以外并无其他目的3教育的效果是以其社会功能发挥的程度来衡量

三、其他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2形势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3教育无目的论 第三节 我国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沿革及基本精神

(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表述的变更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①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③使受教育者在道德 才智 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④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⑤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①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 ②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③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个人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全面发展自觉的一切才能。

(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我国确定教育目的的意义:1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2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历史必然

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德智体美劳 第四节 素质教育与教育目的

一、我国素质教育产生的背景:①教育自身的问题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②知识总量的急剧增长 知识发展速度的空前加快③对教育认识的深化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的教育

三、素质教育的内容及其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1全面发展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依据,是素质教育的实践基础和方向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和进一步深化,是贯彻全面发展教育的必由之路3素质教育选定的目标是向着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看齐的,具有超前性,它是未来社会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五章 教师和学生

第一节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①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②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③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④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二、学生的社会性地位:第一,青少年儿童是权力的主体 第二,青少年儿童享有合法权利 1生存的权利 2受教育的权利 3受尊重的权利 4安全的权利 第三,学生有其自身的义务

三、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1生理成熟期提前2学习目的多元化、实用化3价值观念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4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5心理问题增多 第二节 教师及其专业发展:

一、教师职业产生与发展:1非职业化阶段 2职业化阶段 3专门化阶段 4专业化阶段

二、教师角色和老师劳动的特点:

(一)教师的职业角色1学习者和研究者2知识的传授者3学生心灵的培育者4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5学生学习的榜样6学生的朋友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2创造性3示范性4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

三、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崇高的职业道德

(二)合格的教育专业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合理的专业知识:1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2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3丰富的教育理念知识

(四)精湛的专业能力

(五)强壮的身体素质

(六)健康的心理素质

四、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和途径:1师范教育 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 3在职培训 4自我教育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1博乐的教师关注阶段⑴教学前关注阶段⑵早期生存关注阶段⑶教学情景关注阶段⑷关注学生阶段 2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论⑴职前教育阶段⑵引导阶段⑶能力建立阶段⑷热心成长阶段⑸生涯挫折阶段⑹稳定和停滞阶段⑺生涯低落阶段⑻生涯推出阶段

三、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策略:1确立良好的专业自我意识 2制定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3以日常教育为生活资源①日常教学反思②个人行动研究③个人阅读和反思性写作(阅读教学名著深思体悟 教育案例开发教学档案积累 博客 教学日记 教育随笔 教育叙事)④同伴交流和合作(聊天 座谈 听课 参观 网站论坛 课题协作 专家支持等)⑤跳出教育某发展 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概念及其作用: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形成的关系 师生关系的作用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那个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2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3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师生关系的构成:1社会关系,以实现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⑴代际关系⑵师生之间的政治关系⑶文化的授受关系⑷到的关系 2 工作关系或教育关系,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3心理关系,伴随着教育教学活动而产生

三、师生关系的模式: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

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一)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1教师因素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师生关系,教师的知识、能力、人格等也会影响师生关系 2 学生因素 从法学的角度看,学生对自己义务的了解和履行情况影响师生关系;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心理发育状况也会影响师生关系 3 环境方面 影响教师关系的环境主要是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以及社会尊师重道的环境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民主平等2尊师爱生3教学相长

(三)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起来,这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途径 从教师方面看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从学生方面看1尊重和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2严格要求自觉,做到自律、自爱、自尊、自强,努力完成学习任务3主动与教师沟通和交流,努力与教师保持良好关系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人物,培养目标入学条件 修业年限 管理体制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等

二、影响学制的因素及当代学制发展的趋势:影响因素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人的身心发展规律4民族文化 发展趋势①重视学前教育,主义早期智力开发 ②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④高等教育结构多层次化,类型多样化。⑤接受终身教育,发展继续教育 第二节 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欧美现代学制的类型:西欧双轨制 美国单轨制 前苏联型学制(Y型学制)

二、我国学制的产生与发展:旧社会⑴壬寅学制⑵癸卯学制⑶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蔡元培)⑷壬戌学制 老解放区的学制 我国社会主义学制的建立与发展

三、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1加快发展学前教育2切实普及义务教育3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4大力发展高等教育5实行终身教育

第三节 义务教育

一、义务教育的界定:义务教育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 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免费性

二、义务教育的起源与发展:义务教育发端于德国,德国新教领袖马丁·路德,被誉为“国民教育之父”

三、我国义务教育的实施: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并于7月1日起施行,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新的阶段

第四节 终生教育

一、终生教育概述

1终身教育的含义: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个阶段所受教育的总和。是个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体。从纵向上来说,终身教育部仅仅是青少年的教育,而且是涵盖人的一生在内的:从横向来说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式教育。2终身教育特性:1终身性2民主性(普及性)3形式多样性4连贯性5自主性6灵活性和实用性 3终身教育产生的背景:1社会加速发展 2科学知识和技术进步 3人口的急剧增长 4闲暇时间增多

二、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1从胎儿到坟墓的人生全程教育2超越学校围墙的教育3终身教育的学习方式:自我导向学习4无所不包的学习内容5终身教育的目标-完善的人和和谐的社会

三、终身教育思想的意义:1终身教育使教育成为有效的、公正的、人道的事业2引发和推动教育思想、观念的巨大变革3指导、加速教育实践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四、终身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区别:1从教育过程,传统的教育仅把教育限制在青少年时期,而终身教育把教育贯穿于人的全部生活 2教学活动的组织上,传统教育把职业教育和普通、正规、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等隔绝开来而终身教育统筹安排各种教育活动,谋求各类教育之间的联系和统一 3教育目的上,传统教育强调各个领域的专门知识,而终身教育重视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能力,促进自我表现发展 4教育功能上,传统教育注重教育的筛选功能,而终身教育注重诗人的素质充分地得到发展 5教育机构上,传统教育主要限定在学校,而终身教育扩大到与人民实际生活相关的各种环境 6施教人员上,传统教育职能有社会中的一部分来施教,而终身教育根据试卷和情况的不同,有社会整体来提供教育机会 7教育内容上,传统交易集中于学习抽象知识,而终身教育内容涉及知识、情感、审美、职业、政治、身体等并注意冲整体上寻求他们之间的联系8教育方法上传统教育注重从外部施压,而终身教育尊重每个人的个性。独立性

第七章 教育途径与课外教育活动

第一节 教育途径概述

一、教育途径的定义:指教育者有计划 有目的 有组织的传授教育内容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育目的进行双向活动所经历的渠道的总称。主要形式:思想教育、课外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咨询与指导、社会实践等

二、学校教育的途径是教学:1教学时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的活动组织形式进行人类经验的传授,使教学活动有着良好的秩序和节奏,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2教学将传授的内容科学的选择 依据知识构成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获得知识的认知规律编成教材,作为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3教学时在教师的引导和精心安排的过程中进行的4教学能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节 学校课外活动:

一、课外活动的概念,特点与意义

⑴课外活动:指学校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外,由学校或教育机关有目的 有计划 有组织对学生实施多样的教育活动 ⑵课外活动的特点:1组织上的自主自愿性 2形式上的灵活多样性3内容上的灵活性和广泛性4过程的实践性

⑶课外活动意义和作用:1加深和巩固课堂上学到的间接知识,并能获得新知识2丰富和活跃学生的精神生活3可以发展学生的体力 审美和劳动能力4有利于及早发现人才促进人才的早期培养5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6训练学生的交往能力7训练学生善于利用闲暇时间8是培养良好公民的手段

二、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内容:1思想政治活动2科学技术活动 3文学艺术活动 4体育活动 5社会公益活动

三、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1群众性活动 2小组活动 3个人活动

四、学校课外活动的实施要求: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周密的计划性 2坚持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增强活动的吸引力3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张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4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5充分发挥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的组织领导作用 第三节 综合实践活动

一、综合实践活动界定: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活动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经验型课程2综合实践性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3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想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4综合实践性活动是一种三级管理的课程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1综合性2实践性3开放性4生成性5自主性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及其开发

1、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⑴研究性学习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⑶劳动与技术教育⑷信息技术教育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多角度开发:1利用地方和社区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内容2联系学生社会实际与现代化科技开发课程内容3综合延伸重组学科知识可发课程内容

第八章 教育研究方法

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基本含义

一、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1确立课题2查阅文献3研究设计4收集资料5分析资料6得出结论

二、教育研究的特点和类型:1教育研究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2教育研究的周期很长3教育研究的针对性、实践性很强4教育研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5教育研究遵从一定的道德规范

三、教育研究的意义:1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推动教育改革发展3丰富教育科学理论4增强教师自身素质 第二节 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1教育观察法2问卷调查法3教育实验法4文献研究法5行动研究法

第二部分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关于学方面的研究:第一,提示学习结果的性质。第二,对学习结果进行科学分类。第三,阐明有学习的过程。第四,阐明有效的学习条件

2、关于教方面的研究:就是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处罚,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研究

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分三大块,第一块是学习者的心理包括发展心理和差异心理;第二块是学习心理及其应用;第三块是教学与课堂管理心理

四、教育心理学的意义: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4深化拓展时期(20试卷80年代以后)第二节 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从新教师到专家教师

(一)新教师常见的错误观念:1教学只是传递知识的过程 2主修某门学科就能提供这门学科所需的全部知识。3学会教学只是知识积累的过程

(二)教师成长的历程:1新手水平2高级新手水平3胜任水平4熟练水平5专家水平

二、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差异:

(一)差异:1专业知识方面,在专家擅长的领域内,专家运用知识比新手更有效2问题解决方面,在其专长的领域内,专家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更多工作3洞察力方面,专家比新手更有可能找到新颖和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在教学活动上的具体差异:1课时计划的差异⑴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只是突出了课的主要步骤和教学内容并未涉及一些细节,相反新手老师却把大量时间用在课时计划的一些细节上⑵专家教师在制订课时计划时,能根据学生的先前知识来安排教学进度⑶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修改与演练所需要的大部分试卷都是在正式计划的时间之外,自然地在一天中的某个时间发生。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⑴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⑵吸引学生注意力⑶教材的呈现⑷课堂练习⑸家庭作业检查⑹教学策略的运用3课后评价的差异

(三)教学专长:专家教师所具备的有关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统称为教学专长。柏林纳提出

(四)专家教师的心理品质:清晰明确、灵活、热情、任务倾向、质疑、间接指导、给予学生正规材料的学习机会、结构化语言的运用、多层次的提问与对话

三、教师的成长及培养

(一)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1个人因素 2情境因素 3系统过程

(二)教师发展中的刻意训练:从新手到专家需要经过大量训练活动,以不断促进专业能力水平的提高。1以教研组为基地的教研活动 2微型教学 3教学决策训练 4教学反思 5开展行动研究

第二章 教育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认知过程与教育

一、感知觉与教学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及其关系: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务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务进行综合整体的反映

(二)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1绝对感受性叫绝对 yù限2差异感受性和差别阈限3感觉适应(三)知觉的特性:1整体性2理解性3选择性4恒常性(四)感知觉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

1感知觉规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主要体现为直观教学⑴实物直观就是通过观察实物与标本、演示性实验、教学性参观等形式⑵模象直观,也称教具直观,是指通过图片、图像、模型、幻灯和教学电影等模拟实物的形象而提供感性的材料⑶言语直观是通过语言生动具体的描述、形象鲜明的比喻、合乎情理的夸张等形式,提供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教师应用感知规律,有效促进直观教学。第一,根据教学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第二,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包括: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第三,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记忆及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记忆的概念及分类: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务的反映,是对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1按照保持时间的长短,分为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2按照记忆的特点不同,可将记忆划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3按照记忆的意识参于程度划分,可将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二)记忆过程

1识记: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和记住客观事务的过程⑴根据事先有无明确的目的,可将识记分为无意识识记和有意识记⑵根据识记的材料有无意义联系和学习者是否了解其内容,可将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2保持与遗忘:⑴保持 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得到保留和巩固的过程⑵以往及规律 对识记过的事务不能再认和回忆或错误地再认和回忆,称为遗忘

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在最初的时间里遗忘时间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缓慢下来

4再认和重现:再认和重现是从记忆库中提取信息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

(三)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第一,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⑴要让学生明确识记的目的与任务⑵充分利用无意识记忆的规律组织教学⑶使学生理解所识记的内容并把它具体化⑷充分利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和表象进行教学。第二,根据遗忘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⑴及时复习⑵分散复习⑶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⑷复习方法多样化⑸进行适当的超额学习

三、思维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概念及特征:思维是人脑借助言语、表象和动作实现的,是对客观事务概括和间接的反映1概括性2间接性

(二)思维的种类:1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语词逻辑思维⑴直观动作思维⑵具体形象思维⑶语词逻辑思维2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⑴经验思维是人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叫经验思维⑵理论思维则是依据科学的概念和推理,判断某一个事务,解决某一个问题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4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三)思维的品质及其培养:思维品质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自不同的特点,1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敏锐速度2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3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深度4思维的独创性,是指思维的活动的创造精神5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分析和评判的深度。

四、想象和想象力培养:

(一)概念:想象是人脑对原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以表象为内容的特殊形式的高级认知活动。

(二)功能:1预见功能2补充功能3代替功能

(三)类型:1根据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2根据有意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四)在教学找那个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1培养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2丰富学生知识,扩大表象储备3创设想象情景,引发想象4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唤起学生的想象

五、注意与教学

(一)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伴随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二)分类:根据注意有无目的和意志力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三)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分配3注意的稳定性4注意的转移

(四)注意规律在教育中的应用:1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2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3要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

第二节 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1 发生认识论:发生认识论研究人的认识发展,主要解决人的智慧是运用何种机制,经历什么过程,怎么样从低级水平过渡到高级水平的问题。2建构主义的发展观:皮亚杰关于儿童获得新知识的观点,通常称之为认知建构主义,他认为,人们通过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人们需要探索和经历事物的机会。3认知发展理论⑴图式:图式是指儿童对环境适应的认知结构⑵同化:同化是指儿童把新的刺激物纳入已有图式之中的认知过程⑶顺应:顺应是指儿童通过改变已有图示来适应新刺激物的过程⑶平衡:平衡时指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平衡过程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认知上的两大成就——客体永久性表象思维2前运算阶段(2-7岁):不能理解守恒思维不可逆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思维可逆有抽象思维去自我中心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指对抽象的假设或命题进行逻辑转换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教学的启示: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

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维果斯基的基本观点: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维果斯基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活动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借助语言来实现的。⑴两种工具的理论:1物质工具 2精神工具⑵两种心理机能:1靠生物进化获得——低级心理机能2历史发展的结果——高级心理机能

2心理发展的本质: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步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⑴内化:指从社会环境中吸收所观察到得知识,从而为个体所使用。一切高级的心理机能最初都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以外部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经过多次重负,变化逐渐内化为内部的智力动作⑵最佳发展区: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和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时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3维果茨基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1儿童通过外部的对话加以内化来学习2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对教育的启示3语言和思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在一起 第三节 情感、意志与教育

一、情绪、情感与教育

(一)概念:情绪与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觉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体验

(二)功能:1适应功能2组织功能3信息功能4动机功能

(三)情绪与情感的类型:1情绪状态 情绪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依据情绪产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情绪状态可以区分为三种:心境、激情、应激2情感的种类 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祥联系的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从情感的社会内容角度来看,人类的情感有三种形式: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四)教师的感染力及其在教育中的作用:1教师的感染力是吸引学生主动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2教师良好的心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3教师稳定的情绪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4教师的感染力有利于学生正确对待习中的困难和挫折

二、意志与意志品质培养

(一)概念:意志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据此支配和调节自觉的行动,克服内外部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心理过程

(二)意志行动的过程:意志行动有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1采取决定阶段⑴双趋冲突⑵双避冲突⑶趋避冲突⑷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2执行决定阶段⑴根据既定方案积极组织行动,实现预定目的⑵克服困难或障碍,实现所作出的决定

(三)良好意志品质及其培养:1良好意志品质的特征⑴自觉性⑵果断性⑶自制力⑷坚持性2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⑴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⑵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中获得锻炼意志的直接经验⑶充分发挥集体与榜样的教育作用⑷引导学生从日常小事坐骑,加强自我锻炼⑸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第四节 社会化发展与教育

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一)人格的概念:人格又称个性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这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个体发展是在社会背景下进行的,是自我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人格是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组成的统一体1信任感——不信任感(0-1岁婴儿期)2自主——羞怯 怀疑(2-3岁婴儿后期)3主动—内疚(4-5岁幼儿期)4勤奋—资本(6-11岁儿童期)5同—角色混乱(12-18岁青年期)6亲密—孤独(18-25成人前期)7繁殖—停滞(25-60岁成人中期)8自我整合—绝望(60以上成人晚期)

(三)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1帮助学生度过勤奋和自卑危机 2适应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危机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一)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内容:

1前习俗水平:具有关于是非丑恶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要求但主要是从行动结果及自身的厉害关系来判断是非⑴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⑵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关注社会需要和价值中个人的地位和作用⑶好孩子定向阶段⑷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阶段 3后习俗水平:逐渐形成不拘泥与某一特定社会团体的抽象道德原则⑸社会契约定向阶段⑹普遍道德定向阶段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1首先要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2提供稍高于儿童现有水平的思维模式 使之产生冲突3帮助个体体会冲突 学会用下一阶段的判断方式4把下一道德作为当前教育的目标

三、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

(一)家庭教育模式:

1父母的教养方式归纳为⑴父母对待儿童的情感态度。即接受和拒绝⑵父母对待儿童的要求和控制程度即控制和容许

2根据控制-容许维度教养分四种⑴权威型教养方式(接受+控制)⑵专断型教养方式(拒绝+控制)⑶放纵型教养方式(接受+容许)⑷忽视型教养方式(拒绝+容许)

(二)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系统的、有计划的影响活动,对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同辈群体:1满足儿童多种心理需要 2为社会能力发展提供背景 3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影响方面:1学业成绩 2自我价值感 3心理健康

第三章 学生个性差异与教育

第一节 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二、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心理发展阶段:心理发展划分8个阶段

(二)童年期、少年期和青春期的主要心理特征:1童年期⑴认知的发展⑵情感、意志的发展⑶自我意识的发展2少年期3青年初期

三、心理发展的含义:

(一)学习准备

(二)关键期 第二节 学生的认知差异

一、认知方式差异:又称为认知风格和认知类型,是指学生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所采取的习惯方式 ⑴场独立和场依存(威特金)⑵沉思型和冲动性(杰罗姆·卡)⑶整体型和系列型(戈登·帕斯克)⑷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吉尔福德)

二、认知能力差异

(一)智力的个体差异:⑴发展水平的差异⑵发展类型的差异⑶发展早晚的差异

(二)智力的群体差异:1男女智力差异不大 男性分布的离散性大于女性2男女智力结构差异 各有优势

三、认知结构差异: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是指个体已知的内容或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他将认知结构成为“认知结构变量”即个体认知结构中的概念或观念及其组织方面的特征。认知结构变量包括:⑴观念的可利用性⑵观念的可辨别性⑶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

四、学生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⑴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第三节 学生的性格差异

一、性格的概述

(一)什么是性格: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二)性格的结构1性格的态度特征⑴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⑵对行为的自觉控制能力⑶对自己的态度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

二、性格的类型1按心理机能分类:理智型 情绪型 意志型2按个人心理倾向性:内倾型 外倾型3按独立和顺从程度:独立型 顺从型4按两维分类:内倾——外倾和稳定——不稳定

三、性格差异的鉴定:⑴自陈量表式测验⑵投射测验

四、学生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1有的放矢,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 2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进行教育3掌握学生气质性格特点 发挥教育机制

第四节 特殊儿童的心理教育特殊儿童的类型

一、特殊儿童的类型1智力超常儿童(教育形式:插班、办特殊班 个性教育)2智力落后儿童:指智能发展水平低于同龄人,且智商低于70的儿童 3特定认知或学习障碍①学习困难:指那些视听、智力、能力缺陷,无经济、文化环境不良影响而在行为与心理方面表现极不平衡,以致无法有效有效适应环境并且无法依靠学校平常教育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儿童。换言之,旧式,子啊智力、感觉器官正常的情况下,学校效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儿童四个特征(差异性 缺陷性 集中性 排除性)②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病率(1%~10%)特征:学校成绩差;朋友少,甚至有时被同伴排除;理解和推理社交情境困难;常表现较大的情绪反应 易怒;课题行为问题;想象力和创造力好。特征(多动不专心 冲动和不能做恰当的反应)4社交和行为问题①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很难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长期压抑、焦虑,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和攻击、反社会行为。②自闭症:由于神经系统推敲导致的发育障碍,最本质的特征在与社交障碍。5生理和感觉障碍:①生理和健康损伤儿童②视觉损伤儿童③听力丧失儿童④多种严重残疾

二、1特殊儿童的教育形式①普通班②普通班加巡回辅导③普通班加资源教室④特殊班加少量普通班⑤特殊班⑥特殊学校

第四章 学习与学习理论

第一节 学习概述

一、学习的实质和特点

(一)学习的心理实质: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法。注意⑴学习是指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⑵学习的变化是后天经验引起的,本能的活动不属于学习⑶变化必须能“相对持久保持”

(二)学生的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⑴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⑵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⑶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培养

二,学习的生物和社会意义:学习生物意义: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学习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手段学习社会意义:从人的发展来看,学习可以塑造和改变人性

三、学习的分类

(一)加涅的学习分类: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⑴信号学习⑵刺激-反应学习⑶连锁学习⑷言语联结学习⑸辨别学习⑹概念学习⑺规则或原理学习⑻解决问题学习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⑴言语信息 ⑵智慧技能⑶认知策略 ⑷动作技能 ⑸态度

(二)奥苏泊尔的学习分类:1根据是否理解学习的材料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2根据学习材料的意义将学习划分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

(三)我国流行的学习分类: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依据传递的经验内容不同,将学生的学习分为三类:⑴知识的学习⑵技能的学习⑶社会规范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或接受)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的试误说

(一)桑代克的经典实验: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他提出的试误说是最早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二)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规律:1准备律2练习律3效果律

(三)试误说的教育意义:桑代克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用动物进行学习研究的心理学家,揭示了动物的试误学习过程,奠定了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基础,这一理论强调从“做中学”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习有关的概念、原理、技能和策略等。

二、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一)巴普洛夫的经典实验:原来一个不能引起反应的中性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反应的刺激相结合,是动物学会对中性刺激作出反应

(二)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1获得、消退与恢复2泛化与分化,经典条件作用一旦形成,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出条件反应,称之为条件作用泛化;分化是指对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三、斯纳金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一)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操作性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反应不同在于:经典条件反应是S-R的过程,而操作性条件反应是R-S-R的过程

(二)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的观点:强化(正/负)、惩罚、消退、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三)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教育意义:1为学生的行为塑造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2以他的强化论为基础,提出程序教学,对当时许多国家的教学改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学习的实质是观察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而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或修正行为的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运动再现过程4动机过程 会受三种强化影响1直接强化2替代强化3自我强化

五、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程序教学:1小步子2要学生作出积极反应3及时反馈4学生自定步调5低的错误率

(二)掌握学习:反馈-矫正性系统是“掌握学习”的核心

(三)自律学习:1自我观察2自我评价3自我强化 第三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一、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一)格式塔的完形顿悟说:是以苛勒为代表的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家关于学习的观点1学习的实质是主体内部的构造完形2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3刺激与反应间的关系是间接的,是以意识为中介的

(二)托尔曼的认知地图论:主张把S-R公式改为S-O-R公式O代表有机体内部变化

二、布鲁诺的认知-发现说

(一)学习观:①认知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②对儿童心理发展实质的看法 ③重视学习过程 ④强调形成学习结构⑤倡导发现学习

(二)教学观:1结构教学⑴动机原则⑵结构原则⑶程序原则⑷强化原则2发现教学模式教学围绕一个问题情景而不是某一个知识点而展开教学中以学生的发现活动为主,教师主要引导作用教学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

三、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一)有意义学习:

1所谓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实质性的联系过程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⑴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⑵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⑶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⑷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用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是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3有意义学习的类型:⑴符号学习⑵概念学习⑶命题学习

(二)同化论-有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1下位学习(类属学习)2上位学习3并列结合学习

(三)接受学习

(四)先行组织者 奥苏泊尔提出

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1加工系统2执行控制系统3预期 第四节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一、几种有影响的构建主义理论观点

(一)激进主义:是在皮亚杰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个基本原则:1强调认知活动的建构性质。2肯定认识活动的个体性质,代表人物 冯·格拉赛斯菲尔德和斯特菲

(二)社会构建主义:是在维果斯基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鲍尔斯菲尔德和库伯为代表。主张知识获得的过程是社会构建构的性质

(三)社会文化倾向:认为学习应该向活动一样展开,认为心理活动与一定的文化 历史和风俗相联系。这种观点倡导师徒式教学

(四)信息加工构建主义:温和建构主义)提倡架构适应经验世界的同时又接受个体构建

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知识观: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2知识并不能精准地概括世界的法则3知识不一定具有普遍意义

(二)学习观:1学习是主动构建的过程2学习具有社会互动性3学习具有情景性

(三)学生观:⑴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从外部塞给学生的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i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知识的经验⑵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⑶要重视合作,包括师生间的合作和学生之间的合作

三、构建主义学习观的主要分歧

(一)知识是怎样构建的:1外部指引观2外部指引观3内外指引观

(二)世界是否可知

(三)知识是情境性的还是普遍性的

四、构建主义学习观的共同点:1强调复杂学习环境和真实的学习任务2强调社会协商和相互作用3强调学生用多种方式表征教学内容4强调学生理解知识的主要构建过程5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五、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一)教学设计:1教学的目标和目的应该是协商的而不是强加的;2任务和内容分析不应过多集中于预先规定一条单一的最好的学习路线;3教学设计的目标应该更少关心预先设定的教学策略4学习的评估应更少标准参照

(二)教学模式:1抛锚式教学模式的五个阶段:⑴教师介绍学校目的,呈现学习内容 ⑵将不同类型的锚呈现给学生⑶教师引导学生识别问题、分析问题并制定问题解决计划⑷学生分组 进行问题解决,在此过程中合作学习是必要的⑸教师进行整体评价2认知式教学模式四个步骤:师范 指导 消退 练习3随机进行教学:⑴呈现情境⑵随机进行学习⑶思维发散训练 ⑷协作学习⑸效果评价4支架式教学:三个基本环节 ⑴进入情境 ⑵搭建支架 ⑶独立探索5自上而下的教学:教学工作要适当强化以控制相应学习过程,获得希望的学习结果

(三)课程设计、学生心理辅导及教师的教育

1构建主义学习观要求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和教学途径都要发生变化,如课程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学生的体验,课程中反映复杂问题和真实情境,学生要多接触社会,通过社会实践学习

2构建主义课堂实践要求学校心理辅导人员熟悉不同构建主义学习观的主要观点及其教育运用的含义,用构建主义思想指导学校心理研究,如开发与建构主义思想相关的干预和咨询方法,研究困难学生的需要以及建构主义框架中的评估等

3根据构建主义学习观,新老教师结对子,互帮互学;教师之间就某些教学案例开展研讨;教师注意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经常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通过反思和总结,每一名教师逐渐形成自觉独特的教学风格等 第五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

1代表人物:马斯洛、康布斯和罗杰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主张:⑴心理学的研究应以正常学生为主要对象,着重探讨人类不同于动物的一些复杂心理,如动机,情感和价值⑵对人性持乐观态度,相信人性善。有无限潜能,强调人人都有只求自我实现的基本动机⑶尊重个人心理与行为的完整性⑷理论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彼此连续,甚至有部分重叠⑸尊重个体心理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二、马斯洛的学习理论:人本心理学创始人和人本心理学之父马斯洛认为学生本身而就有内发的成长潜力。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知识,而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由选择,并给学生提供辅导

三、康布斯的全人教育思想:是实施情感教育的理论依据 学习的两种含义⑴学到新知识⑵该知识和个人产生新意义

四、罗杰斯的自由学习理论:

(一)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教育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能够适应变化、知道如何学习的自由人。

(二)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 1人性本善,人人具有学习潜力 2教育有意义切符合学生的目的才会产生学习3在较少压力的教育情境中才会有效学习4主动自发全心投入学习才会产生效果5自评学习结果养成独立思维和创造力6知识外重视生活能力学习以适应变动的社会7突出学习者在教学中的地位8涉及到改变自己看法的学习是有威胁的,往往受到抵制9强调要从做中学习

五、人本主义思想对教育的启示:

(一)基于人本主义思想的教育理念:1在平常教学中培养健全人格 2推行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3培养团体精神的合作学习4推崇人性中心课程 5提倡情感型师生关系

(二)基于人本主义的经典教学模式:1以题目为中心的课题讨论模式 2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 3开发课题教学模式

第五章 知识与策略的学习

第一节 知识的概念与类型

一、知识的类型: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1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2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二、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第二节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事实、规则、发生的事件、个人的态度等。1命题2命题网络3图式

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一)知识的获得1知识的直观2知识的概括⑴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⑵正确运用变式⑶科学地进行比较⑷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二)知识的保持1知识的遗忘2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⑴采用复述策略⑵采用精加工策略⑶组块化编码⑷适当过度学习⑸合理进行复习⑹采用组策略 第三节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一、程序性知识的表征: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格的方式表征而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

二、智慧技能的习得过程和条件

(一)智慧技能的层次:1辨别——区分事物差异的能力。2具体概念 :能通过观察概念的正反例证获得的概念,检验其获得的标准能否辨别概念的正反例证3定义性概念:指不能通过直接观察,只能通过概念定义获得的概念,检验的标准时通过具体情景,论证概念反应的关系4规则:指运用原理或规则办事的能力 规则学习的两种形式(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5高级规则:将若干简单规则合成新规则的能力

(二)辨别技能的形成:1刺激与反应接近2反馈 3重复

(三)概念学习:概念学习是指能概括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加涅将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性概念两种

教育综合知识和教育理论 篇6

2012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理论知识练习题

本文由zyt1112wg贡献

2012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理论知识练习题

一、选择题(10*2)

1.下列理论体系中那个不属于中国特色的神会主义理论(A)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

D.科学发展观

2.中国的基本政治体制是(A)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

C.群主立宪

3.三农是指(C)

A.农业、农村、农民工问题

B.农业、农民、农村教育问题

C.农业、农村、农民

D.农业、农民工问题、农民

4.“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属于教学中的什么原则(B)

A.启发性

B.因材施教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C.直观性

D.导向性

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A)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等速

D.匀加速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D)

A.选修课程

B.活动课程

C.实践课程

D.必修课程

7.国家实施的义务教育年限是(D)

A.6年

B.7年

C.8年

D.9年

8.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C)

A.程序教学

B.暗示法

C.发现法

9.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A)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10.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是(C)

A.自我调控

B.自我体验

C.自我认识

D.自我评价

二.判断题(10*2)

1、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对)

2、《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做出了到2020年教育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对)

3.情绪智力即情商,是影响人体成功的重要因素。(对)

4、教学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活动。(错)

5、创造力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是每个人都有的潜能。(对)

6、不会进行教学反思的老师,就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对)

7、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对)

8、素质教育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对)

9、认知方式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方式有好坏之分。(错)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0、德育必须从提高道德认识开始。(错)

三、简答题。(5*6)

1、简述教育学功能?

答:1)可以帮助人们深刻地认识教育现象。

2)可以使教师上有完备的知识结构

3)可以为进一上学习教育学理论打下基础

4)可以形成规范化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可以提高实践工作的理性水平。

2、教育学的研究经历那些阶段?

答:1)古代:教育学的萌芽

2)近代,教育学的形成3)现代,教育学的繁荣发展

4)20世纪50年代后教育走向成熟。

3、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答:1)了解教育学的知识特点

2)一功夫读书

3)善于独立思考

4)坚持用于实践。

4、简述原始教育的特点?

答:主要是教劳结合

1)是同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密切结合的教育

2)是普及平等的教育

3)教育的内容是社会的生产、生活需要要适应的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4)教育的形式,方法和手段极为简单。

5、简述中外古代教育的特点?

答:1)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和等级性

2)与生产劳动要脱离

3)个别施教与师生关系的不平等。

四、案例分析(3*10)

1、某学校一名五年级的学生,因为对语文老师的课感到很无聊,就逃课去了学校附近的公共图书馆。没想到,一去迷上了那里丰富的书刊,原来只想逃一上午的课,结果欲罢不能,在那里一直泡了三天。三天中,家长以为孩子每天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老师则以为生病请假了。后来双方对不上号,才知道他是有事了。这个学生被找回来以后,学校和老师应该对他怎么处理呢?

答:应该说,这种情况的发生,学生固然有错,但这种错误是可以理解的,首先反省的应该是老师和学校。班主任应找这位学生谈心,表示理解他这次的行为,承认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同时希望他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要主动与老师沟通,而不要擅自离开学校。学校应该规定,如果学生对老师要讲的知识已经掌握了,可以不听课,可去校内图书馆自学。

2、请阅读下面这则案例,谈谈你对这种班主任事后的建议。

上课铃响后,某班主任刚准备上课,发现几个在课间踢球的学生衣冠不整地跑进来,一于当众大声斥责说:“XX,你是体育委员,这个头带很好,请欣赏一下尊容,那德性!”不料,学生不服气地嘀咕一声。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老师问:“我说错了吗?”学生的声音一下提高了八度:“什么‘德性’?老师怎么骂人!”学生的反诘让者老师大为难堪,为保住面子,老师放慢了语速,加重了语气说:“今天你违反了中学生行为规范中不得和老师顶嘴这一条。今天你带的什么头?扮演的什么角色?你必须在全班检讨,挽回影响,我等着看你的表现!”然后不容分辩,又把其他几个学生训斥一通后宣布上课。

答:这样的事情在现代的学校教育中是经常的。在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应该既是师长,又是参谋,朋友、顾问,如在上例中这位班主任老师在冷静下来以后觉察到自己的错误,意识到教师“要面子”,学生也“要面子”,于是主动向学生道歉,沟通了师生之感情,赢得了学生的理解和信任。

3、试分析下面这则案例,谈谈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去体会并参与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班里转来了一位女同学。她走进教室的时候,同学们先是惊讶得面面相视,而后捂住嘴埋下头嗤嗤笑了起来。因为那女孩只有几绺稀疏的头发。女孩惨白着脸像只受惊的小鹿手足无措地找到自己的座位。接下来的几天,一些同学把这个丑丑的女孩当作了笑谈的资料。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老师通过主动与女孩接触,发现这个女孩不仅心地善良,而且手特别巧,女孩是因为生过一场大病才变成这样的,她的父亲也离家出去了。后来,老师通地让女孩子办黑板报,让大家见识了她漂亮的美术字和潇洒的图案设计,通过手工比赛,让同学发现了她精美的剪纸艺术,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同学理解为什么是真正的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美和美的价值。渐渐地,同学们都喜欢上了这个“丑”女孩,而且发现女孩原来有一双很大很美的眼睛,女孩的脸上终于有了快乐、自信的笑容。

答:人文教育特别要注重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去亲身体验,用心领悟那些高尚、高雅的情感。真切的情感产生于真实的生活。如果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不能去实践他们的人文情怀,那么他们从书本上或艺术作品中所学到的人文知识,所形成的生活态度,将是肤浅的,脆弱和缺乏根基的。

若严格说来生活中任何活动都含有人文因素,都可以看作是做人的过程,所以,做人的锻炼可以从点点滴滴的小事——比如洒水扫地做起。当然,仅仅是洒水扫地并不必然能培养出自觉、高尚、高雅的人文精神,平常事还要看怎么做。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在平常事中养成不平常的良好习惯,从平常事中体验到不平常的人文精神。

特别是需要注意的是,学校中的人际是人文环境中最重要的方面,面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成长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而每个学生本人都是人际关系环境的重要创造者。教育者应努力引导学生并和学生一起创造一种宽松、平等、民主、和谐、友爱、合作的人际环境。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教育综合知识和教育理论 篇7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宪法日的设立,既昭示着依法治国理念的前行,也意味着法治精神的回归。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在教育领域最核心、最本质的要求就是依法治教。依法治教是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第一要义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是对改革与法治关系的深刻总结。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后,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涉激流、行险滩,靠什么冲破阻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用法治为改革护航,教育改革就会事半功倍。

过去的改革更多靠“摸石头过河”的勇气,“边抓牌边定规则”。而在今天,随着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不断确立,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循着法治的轨道前行。教育综合改革事关全局,不仅要破除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要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等改革相互配合、协同闯关,必须于法有据、有法可依。

教育综合改革,必然涉及利益和权力的重大调整。深水区的利益藩篱,攻坚期的复杂难题,只能用法治理念去破解。把改革主张转换成法治主张,用法治方式化解改革风险,才能确保改革有序进行。反观近年来时有发生的“校闹”事件、安全纠纷、师德失范等社会敏感问题,其实完全可以在法治框架内,通过教育制度创新化解处理。

教育综合改革必须寻求法治之下的“最大公约数”,这是教育改革持续向前的制度源泉。教育综合改革涉及部门多样、利益主体多元,要通过法定程序凝聚共识,并将各方共识以法治方式确认下来。通过法定程序广纳众议形成的改革方案,有利于激发教育利益相关主体活力,降低改革实施成本。

法治护航下的教育综合改革,不仅意味着有法可依,而且意味着良法善政;不仅意味着更完备的制度与秩序,而且意味着更多的公平和正义。在这样的改革图景下,“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彰显着深刻内涵:更加注重程序正义,改变教育领域传统上对实体正义的追求,建立健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法定程序;更加注重权利保护,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要求尊重和保障师生权利,建立健全权利保障机制;更加注重制度完善,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以《教育法》为核心的专门教育法律体系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相关法律体系,但依法治教的制度措施还不健全,这要求建立健全教育法律制度;更加注重规则公平,良法是善治的前提,要通过法治方式建立健全公平的教育法律规则,充分体现各方合法权益和合法诉求;更加注重利益相关方参与,教育综合改革要激发利益相关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信息公开和决策民主等各种法治途径,让利益相关方广泛参与。

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关键在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真落实。比如,在转变教育管理方式、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推进管办评分离等群众高度关切的重大改革过程中,要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建立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健全教育依法决策机制,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让法治精神渗透在各项具体改革领域里,让教育改革走在法治的轨道上。具体到学校管理上,也须以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要以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为目标,落实和规范学校办学自主权,形成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教师依法执教,学生依法维权的局面;还要以健全权利保障和救济机制为着力点,不断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教育是民族振兴之基。让我们凝聚共识、开拓进取,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教育领域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首善之区”。

以良法促改革以良法促善治

———二论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依法治教的全面实施,必须以完善法律规范体系为前提和基础,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育改革发展有法可依,各种规范、政策、章程和制度都符合法治原则,遵循法治逻辑,是构建公平正义的教育制度环境的保证。

加快完善教育法律和制度规则建设,是实现依法治教的关键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着滞后性,不能充分反映依法治国的要求和教育法治化发展规律。社会条件变化和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对教育制度建设和法律体系化提出了新要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依法治教要在法治的框架内稳步推进,必须强化法律和制度规则体系建设的科学性、民主性及可行性,坚持立法先行,注重立法质量,从而实现以良法促改革、以良法促善治。

完善教育法律和制度规则体系,要提高立法速率。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后,制定让各方普遍受益的改革措施越来越难,达成改革共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类似考试招生制度等改革,越来越多触及深层利益关系,需要对现有利益进行深刻调整。新的改革形势,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加快立法规范、引导、保障教育改革,各项深化改革措施的展开必须于法有据、于法有理,才能确保教育改革事业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具体而言,要以宪法和基本法律为依据,加快立法的速率和成效,加快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和修订工作,加快完善基本规章制度的体系建设。

完善教育法律和制度规则体系,要提升立法质量。毋庸讳言,一些教育法律法规的立法质量还不高,主要表现在公众参与不足、立法冲突严重、立法中存在庸法现象。甚至在学校规定层面,一些朝令夕改的“雷人”校规也不鲜见。古人云:“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立法并非多多益善,繁杂但不实用的法规,不仅耗费大量的资源,也可能使有些法规形同虚设。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关键是要提高立法质量。高质量的立法应建立在对社会现实状况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原则,注重与制度建设、规章建设和规范性文件建设相辅相成。

完善教育法律和制度规则体系,要完善立法程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和程序,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使法律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好协调利益关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优化立法程序,直接关涉能否创制出高质量的法律。贯彻民主立法的精神,是增强法律的针对性、实效性的根本保障。完善立法程序,既要充分听取法律专家的建议,也要广泛听取教育领域和社会公众的意见。要切实地拓展公众参与的途径和条件,充分利用各种信息交流平台,如网络、微博、微信等形式,激发社会的参与热情。

完善教育法律和制度规则体系,要创新立法方式。要高度重视和及时推进教育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释”,使教育法律和制度规则体系能够及时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实践的需要,既要保障新法和旧法的衔接,又要注重新法的引导作用。要兼顾连续性和稳定性、立法宗旨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平衡,寻求把重大教育政策法律化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加快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则体系建设,是顺利实现依法治教的法律保障和制度基础。法律废立必须科学民主,法治实施必须高效,法治保障必须有力,在此基础上才能促进教育法治化和规范化,不断开创依法治教新局面。

让行政权力在法治的阳光下运行

———三论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依法治国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就是依法治教。而依法治教对教育管理部门而言,即是依法行政。这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在教育改革发展新阶段,依法行政决定着教育综合改革的成效。

依法行政,就是遵循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职责,规范行使行政管理权力。近年来,教育部门依法行政取得很大进展,但也要看到,一些部门在管什么和如何管的问题上认识不清、边界不明,没有落实好简政放权。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包括个别领导干部法治观念淡薄,“谈法治时滔滔不绝,做决策时权力滔滔”。在一些地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仍然存在,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尚不健全。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总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必须筑牢法治“篱笆”、遏制权力“越线”,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能力和水平。教育部门只有依法行政,才能保证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各种规章制度“硬着陆”,才能保障各级各类学校的顺利运行,才能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保驾护航。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教育部门依法履行政府职责。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意识到,行政权力由人民赋予、受法律约束,必须行驶在法治的轨道上,“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同时,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和管办评分离的要求,教育部门应该加快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通过“放”“管”结合,把该放的权放开、放到位,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到位,逐渐退出“运动员”角色,激发各类教育主体的发展活力和创造力。

依法行政的起点是教育部门依法决策。教育部门作为政府机构,内部决策对教育发展至关重要,诸如教育发展目标、经费分配、干部任用、人员统筹,都应该遵守决策流程,更大范围征集意见,依法决策,避免领导“一言堂”和“屁股决定脑袋”的本位思维。好的决策,不仅要确保方向正确,还要把握流程合法。因此,教育部门内部决策,必须真正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做到程序依法合法。

依法行政的重点是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政务公开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措施,只有公开透明,才能有效推动教育部门依法、依章、依规办事,切实保障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同时,对于人民群众关心的一些敏感问题,也应该做到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依法行政的关键是教育部门执法有力。当前在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在领导和管理中,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甚至不执法、不作为,这既有懒政思维影响,也有一些利益因素。比如学校基建经费的监管、教师招聘过程中的关系运作、中小学教师校外补课、中小学课程教材利益链等问题,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视而不见、见而不理。实际上,不愿作为、不敢作为、不能作为的实质就是不依法行政。只有针对教育中的问题,敢于执法、敢于监管,有所作为、有所担当,才可能有效化解矛盾、消解难题,做到行政权力在法治的阳光下运行。

教育部门依法行政,是教育系统落实依法治国要求的重要体现,也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我们期待,各级教育部门能不断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实现教育治理从以行政管理为主向以依法治理为主的转变。

让法治融入学校治理每个细节

———四论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依法治教具体到学校层面,就是依法治校。依法治校,说白了就是立规矩、守规矩,让学校各项事务运行在法治轨道上,让学校管理者树立办事依法、遇事用法、难事靠法的法治思维。从全局来看,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是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是依法治国总体布局的重要环节;从教育内部来看,要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现代学校制度,都离不开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既是教育自身转型升级的驱动力,又是确保教育改革“深水突围”的压舱石。

近年来,依法治校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要求、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相比,还存在提升空间。一些地方和学校对推进依法治校认识还不到位,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办学、违规招生、违规收费等问题时有发生,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和保护自身权益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推进依法治校,学校管理者尤其要增强法治思维,提高依法治校能力。

推进依法治校,首先要加强章程建设,建立依法办学的制度体系。章程相当于一所学校的宪章,对内部如何治理、权力如何运行、学科如何建设、人才如何培养等核心问题,以制度规范的形式做出约束。章程是依法治校的基本依据,没有科学的章程就谈不上依法办学、自主管理,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更是空中楼阁。章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写在纸上”不如“走在路上”,体现法治精神的章程应在各级各类学校落地扎根。学校管理者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应严格依照章程,让章程成为人人遵循之法。

推进依法治校,要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在个别学校,有的管理者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决策“一张纸”,既违背法治精神,又破坏法治秩序。这种现象存在的背后,是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的缺失。对权力的限制以及对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是依法治校的根本。应该健全科学决策机制,依法明确学校内部不同事务的决策权,把师生参与、专家参与、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同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师生监督权力、家长参与管理、权力阳光运行。

推进依法治校,要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环境。教书育人是学校的核心职能和存在根基。落实师生主体地位,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环境,是学校推进依法治校的落脚点。当前,一些学校办学行为不规范、个别教师对学生分类分等、学术失范现象严重,事关师生权利的信息沟通不畅,这些现象与依法治校的要求严重背离。应以依法实施办学、保护师生权利、健全学术保障机制为重点,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环境。尤其应在校园中大力弘扬平等意识,切实尊重保护师生权利。

推进依法治校,要健全学校权利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教育领域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学校与学生、教师之间纠纷呈多发趋势。学校应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矛盾、纠纷的能力,依法建立和畅通纠纷解决渠道,特别是要规范校内师生申诉和调解制度,保证处理程序的公开公正。针对目前学校安全面临的复杂局面,应积极借助政府部门、社会力量、专业组织,共同构建学校安全风险管理体系,通过法治手段处理纠纷。

归根结底,依法治校意味着学校治理从行政思维和方式向法治思维和方式的根本转变。这需要从学校日常管理的每个细节入手,让法治成为一种习惯和必然,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和教育工作者在学校管理中都能直接感受到法治的力量。

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从课堂抓起

———五论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目标,并将青少年法治教育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举措之一,提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此举可谓抓住了法治社会建设的关键。

所谓法治社会,就是全民信仰和践行法治的社会,其前提是法治精神在全社会的普及、法治文化在全社会的形成。而这种精神的普及、文化的形成无外乎两个途径,一是来源于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内在体验,二是来源于外在的教育和引导。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恰恰具有基础性意义。

人的观念塑造和习惯养成基本上是在青少年时期完成的,而且一旦形成,便十分牢固。想通过教育手段使一个法治观念薄弱的成年人观念焕然一新,以期重新养成法治信仰会比较难。这就是法治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的根本原因所在。此外,国民教育体系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于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门法学高等教育和从事过法律职业的人来说,其大部分的法律知识都只能从国民教育阶段习得。因此,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法治教育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全社会、全民族的法律素养水平。

要切实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使之收到实效,需要确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方针。专门的法学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其大多数知识超出一般青少年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明确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主体内容,是培养法治意识而非灌输法律知识。其重点必然是宪法教育,也就是要将依法治国的理念以及宪法确定的各项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作为教学重点,再兼顾其他法律制度中最为基础的部分。

法治教育,教材先行。近年来,部分地方中小学虽然先行先试开设了不同形式的法律课程,但没有统一、专业、科学、权威的教材却是一大缺陷。由于缺乏一套这样的教材,授课教师大多只能凭借自身对法律知识的兴趣和见解选择性地讲授,随意性很强,从根本上制约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集优秀教育专家和法学专家之力,尽快编制出一套既具有专业水准,又适合青少年认知特点且容易为中小学教师所驾驭的教材。

法治教育,师资为本。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都不具备法学教育背景,而科班出身的毕业生又极少投身中小学教育,这是制约青少年法治教育水平提高的另一瓶颈。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关键的举措是要在师范院校中开设法学课程,对师范生进行相当程度的训练,使其具备扎实的基本法律知识,掌握面向中小学生的法律知识教学能力。

法治教育还需保障教学课时。中小学课程体系经过长期打磨已经十分稳定,多年来变动极少,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开设新课实为不易。但要真正实现法治教育进课堂,就不能满足于在其他学科中进行渗透式教学,也不能满足于开辟兴趣式的第二课堂,而必须通过对品德、思想政治等系列课程加以综合统筹,安排合理课时开设专门的、正式的法治知识课程。

当然,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不意味着只能由学校来单独完成这一任务。法律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领域,应当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法治教育服务。在美国费城的宪法中心,宪法宣传片可以拍摄出令人动容的史诗大片水准,宪法发展史中的事件和人物可以设计成各种让孩子们流连忘返的游戏。因此,法治教育利用社会资源不能简单地局限在聘请法治副校长、组织学生观看法治电影等传统方式,应当鼓励学校和社会利用各种可能的资源,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形式。

创新机制培养法治人才

———六论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依法治国,人才为基。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法治人才,是教育肩负的时代使命。

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学教育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也存在教育资源配置不科学、教育模式改革滞后等问题,导致人才类型单一、教育质量不高,难以适应和满足法治国家建设需求。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要求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国际责任不断加大,依法治国方略逐步推进,社会对法治环境和法律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设通晓国际法律规则的法治人才队伍,培养能参与国际组织和司法机构运作的法律人才,是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外在要求。

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必须优化法学课程体系。法学课程体系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相衔接,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在保证核心必修课程体系基础之上,创新选修课程模块,为法治人才成长创造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空间。尤其要将实务部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入高校,打破学校与社会的体制壁垒,引入政府、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力量参与法治人才培养。

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必须完善法治人才培养模式。以“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实现人才培养与法治队伍建设需求充分对接。积极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多样化机制。完善与国外院校交流、双学位联合培养、国际组织实习等项目,拓展法治人才国际化视野。加强与法律实务部门的紧密合作,实现联合培养人才的常态化和规范化。例如,在高校中实现双导师制,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有机衔接。

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高水平法学师资队伍,是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坚定法学专业教师的理想信念,让其成为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优化法学师资队伍结构,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建设需求,建设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和学术创新团队。

思想政治素质是社会主义法治人才第一位要求。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要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全局出发,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要求,切实提高法治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创新法治人才培养的首位,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全方位统领高校、科研机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基地,加强对社会思潮辨析引导,分清重大是非,不给错误思潮传播提供渠道和空间。如此,培养一批真正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教育综合知识和教育理论 篇8

委厅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就2013年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设想建议作了发言,罗伟其传达了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主要精神,全面总结了全省2013年教育工作情况,部署了2014年全省教育工作。

罗伟其指出,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包括委厅机关全体干部在内的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开拓创新,不懈奋斗,推动全省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省级政府教育综合改革的统筹能力进一步增强。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扩大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高校“四重”建设、民办教育规范特色发展等4项重点工作推进取得实效。教育保障能力得到巩固,教育民生实事有效推进,学生助学体系更加完善,“强师工程”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成效,教育交流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二是“创强争先建高地”的统揽作用进一步彰显。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教育的责任更强,各地各校推进“创强争先”的力度更大,社会各界支持教育的氛围更浓,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成效更好,服务教育中心工作的助力更强。三是作风建设和队伍建设的保障作用进一步提升。党的建设呈现新气象,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高校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有新进展。

罗伟其强调,2014年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增创教育发展新优势,深入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扎实推进教育重点工作,全面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中心工作,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一要抓学习,全面加强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二要抓改革,激活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强大动力。三要抓落实,以重点工作为抓手全面促进中心工作。四要抓实效,不断提升教育改革发展水平。

各处室、事业单位副处级以上干部和部分科级干部代表共计17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上一篇:华中地区乒乓球比赛开幕式流程下一篇:经典的散装水泥广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