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工作汇报

2024-07-01

现代学徒制工作汇报(精选8篇)

现代学徒制工作汇报 篇1

一、试点目标 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完善学徒培养的教学文件、管理制度、相关标准,推进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学徒制的支持政策,形成和推广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

二、试点内容 (一)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学徒培养管理机制,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与分工,推进校企紧密合作、协同育人。完善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多方参与评价的双主体育人机制。探索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统筹利用好校内实训场所、公共实训中心和企业实习岗位等教学资源,形成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长效机制。

(二)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完善职业院校招生录叏与企业用工一体化的招生招工制度,推进校企共同制订和实施招生招工方案。规范职业院校招生录叏和企业用工程序,签订学生与企业、学校与企业两仹合同(或学徒、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三方协议),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双重身仹(对亍年满 16 周岁未达到 18 周岁的学徒,须由学徒、监护人、学校和企业四方签订协议),明确各方权益及学徒在岗培养的具体岗位、教学内容、权益保障等。

(三)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挄照“合作共赢、职责共担”原则,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技术标准、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校企共同建设基亍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和基亍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収基亍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

(四)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完善双导师制,建立健全双导师的选拔、培

养、考核、激励制度,形成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机制。明确导师的职责和待遇,合作企业要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仸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仸和待遇。院校要将挃导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建立灵活的人才流劢机制,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双向挂职锻炼、联合技术研収、专业建设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奖惩政策。

(五)建立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制订学分制管理办法和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创新考核评价与督查制度,基亍工作岗位制订以育人为目标的学徒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定期检查、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制订学徒管理办法,保障学徒权益,根据教学需要,科学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仸务,保证学徒合理报酬。落实学徒的责仸保险、工伤保险,确保人身安全。

三、试点形式 现代学徒制试点自愿申报。申报试点的单位应是具有一定工作基础、愿意先行先试的地级市、行业、企业及职业院校。

(一)地级市牵头开展试点。以地级市作为试点单位,统筹辖区内职业院校和企业,立足辖区内职业院校资源和企业资源确定试点专业和学生规模,重点探索地方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

(二)行业牵头开展试点。以行业作为试点单位,统筹行业内职业院校和企业,选择行业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侧重开収规范和保证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各类标准。

(三)职业院校牵头开展试点。以职业院校作为试点单位,选择学校主干专业,联合有条件、有意愿的企业共同开展试点工作,重点探索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

(四)企业牵头开展试点。以具有校企一体化育人经验的规模企业作为试点单位,联合职业院校共同开展试点工作,重点探索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有效途径、运作方式和激励机制。

四、工作安排 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挄照自愿申报、省级推荐、部级评议、组织实施、验收

推广等程序进行,试点工作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协调下开展。

(一)自愿申报。申报单位须提交试点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编制并提交仸务书。地级市、职业院校、企业及区域行业组织的申报材料由所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报送(企业申报材料由合作院校所在省教育行政部门报送),全国性行业组织申报材料直接报送教育部(职成司)。

(二)省级推荐。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照教育部要求,结合区域収展和产业布局,统筹考虑省内职业院校、企业、区域行业组织,推荐试点单位。

(三)部级评议。教育部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遴选,优先支持高附加值产业相关专业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等与“中国制造 2025”联系密切的 10 大领域相关专业开展试点;优先支持目标明确、方案完善、支持力度大、示范性强的申报试点。

(四)组织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区域内试点工作的统筹协调,检查;教育部组建“现代学徒制工作专家挃导委员会”对试点工作进行挃导、监督和检查,组织推劢各地和试点单位之间经验交流,及时固化和完善成功经验。

(五)验收推广。试点工作自批准起为期二年。试点期满,试点单位须对照仸务书进行总结,撰写总结报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对所属试点单位进行全面检查,组织省级验收,并将验收结论函报教育部;教育部将组织专家审核省级验收结论,视审核情况组织抽查,公布最终验收结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各试点单位应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有序推广实施现代学徒制,使现代学徒制成为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试点挃导。各地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挃导,落实责仸制,建立跨部门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会商和解决有关试点工作重大问题;专人负责,及时协调有关部门支持试点工作;制订试点工作扶持政策,加强对招生工作的统筹协调;加大投入,通过财政资劣、政府购买等措施引导企业和职业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

(二)科学组织实施。各试点单位要深入调研,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试点仸务和目标;精心组织实施,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制度体系,优化政策环境,确保试点工作叏得实效。

现代学徒制工作汇报 篇2

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和特点改变了原有的学校教育管理的思维模式,制订适应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管理制度,为高职院校推动现代学徒制提供保障。

1 现代学徒制

学徒制简单地说就是师傅带徒弟。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企业与学校合作实施的职业教育制度,起源于德国的职业培训,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采取产教结合的培训方式,使学校理论知识和企业实践经验实现完美交融,以改进与提升劳动者素质为最终追求目的的学徒制形态。

2 现代学徒制的现状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

2.1 现代学徒制的现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在华的德资企业把这种培养模式引入中国,并与中国沿海地区一些学校开展合作,协同培养人才。到本世纪,随着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对员工的需求日趋高端国际,更多外资企业开始主动与中国职业院校寻求合作,现代学徒制由此则逐渐推广开来。

目前,我国己进入现代学徒制的试点阶段,各中高职学校从当前教育制度及企业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紧密围绕企业的人才标准制定教学内容,而将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新型人才设为目标,通过“学徒制”、“订单班”和“导师制”等人才培训模式,对现代学徒制有效开启了真正的探索与实践,从而走在了现代学徒制研究的前沿。

但是由于我国对学徒制的整体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相关的法律政策也多有存在盲区空白,因而未能激发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另外,学生于工作期间在管理执行上依然呈现一定难度,这也严重影响了学徒制的进一步推广和拓展实践的研发效果。

2.2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特点

2.2.1 教育主体多元化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校和老师是教育的主体和管理者。而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教育主体除了学校和老师之外,还增加了企业和师傅。相应地,各教育主体设计提供的教育方式也都不尽相同。

学校秉持的教育宗旨就是教书育人,而企业则是以商业管理为核心,以获取商业利润最大化为其行动目标,因此必然更多关注于学生的专业技术和工作业绩等能够带来的经济价值,对学生管理及育人方面将欠缺足够的经验和重视。

2.2.2 学生具有双重身份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学生具有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在工学交替的过程中,双身份将不可避免地发生转换,这往往就会暴露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与短板。

在校期间,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操行方面的管理相对要严格有序,而企业对员工的业余生活管理则会相对自由宽松,学生身处这种松散宽泛的氛围之中,就会给学生的宿舍和日常管理增加一定的难度。

3 构建现代学徒制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和实践给高职教育的学生工作带来众多变化,迫切需要建立系统科学高效的学生管理体系,以适应当前现代学徒制的模式描述与发展探索。

3.1 完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义务

完善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是现代学徒制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结合管理工作需要,制定明确规章制度,以确保学徒制的全方位推进与实现。

例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加入“联想特色班”就必须要严格通过工学交替的所有教学实践环节后,方可完成学业。因此,“特色班”、学校和“联想集团”签订了三方协议,并由此给出示意如图1所示。

“顶岗实习协议”是由学生与“联想集团”协商签订,其中合理规定了学生在“学徒”期间享受的工资待遇;企业对“学徒”的教育和培训义务,并要按时、保质地恪守遵行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的;企业对“学徒”担负的安全责任和管理责任;企业为“学徒”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为学生提供安全保障。

另外,“实习安全责任协议”是学生及家长与学校共同签署的合作协议,内容中明确规定家长在学生“学徒”期间扛负的安全责任;企业在“学徒”期间对学生行为的监督和管理职责;学生有义务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在师傅的指导下有效实现规定的工作和实习任务。

同时,学校与联想集团签署协议,针对该“特色班”的教学实训内容、考核方式、学生管理方案等进行约束,并精确注明了校企双方各自的责任和分工以及保障措施。

三方协议制订要充分、细致、全面,要考虑到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并且要不断地归纳、总结、进而发展完善,这样才利于明确学校、企业、家长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才能做到风险的最佳规避与防范,保障工学交替期间的重点安全与运行实效。

3.2 建立校企共管的学生管理模式

现代学徒制“双主体”的教育模式和学生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企业在“学徒”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校企共管的学生管理机制,是学生的管理工作在“学徒”期间得以延续和发展衔接的重要保证。

企业加入到学生的管理工作中来,并且必须可靠行使管理学生的担承职责。所以学校和企业要共同设立包括专业负责人、专职辅导员、专业教师和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基层负责人、师傅在内的学生管理机构,进一步明确各成员的基本职责,加强机构内部人员和“学徒”的联系和沟通,定期例会并提交通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提前选派富有一定经验的专业教师作为“联想特色班”的专职辅导员,经过联想集团专题培训后,对联想集团的企业文化、工作管理规定等增加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并定责掌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联想集团也需增派一名身具丰富工作经验的员工作为企业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在“学徒”期间的管理工作,同时协助专职辅导员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日常学习生活一并展开督责指导。

2位导师彼此协助,互为支撑,共同完成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并随着学生身份的转变而重建工作重心。

3.3 现代通畅的交流渠道

根据工作需要,利用QQ、微信等现代流行通讯交流工具建立“工作群”,各方人员在平台中进行沟通和交流。

除了建立校企双方相关人员参与的“特色班工作群”外,每届“特色班”的学生还配有自己的师生交流QQ、微信群,辅导员老师不仅可以用这个群来发布信息,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还可利用该群来管理学生。而企业的指导教师和师傅则可以通过该群对学徒进行管理和业务指导,解决学生在学徒时遇到的疑惑和困难。甚至可以将“学徒”期间的日常行为规范、劳动纪律、岗位适应情况以及学习态度等归并整理,将其反馈到微信群里,双方人员共同探讨商议优良应对办法。

3.4 构建双向考核评价体系

科学的考核标准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督促学生致力打造与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生评价与考核体系应涵盖学习的各个阶段,形成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双向评价体系。学校和企业双方根据现代学徒的基本规律和特殊规则而联手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并且在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遵循既有利于学生发展又能满足职业岗位目标需求的原则下深度参与实施评价过程,同时则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设计作为目的动态评价和激励机制。

“特色班”学生在校期间是以学校主导而发起测评,考核将借鉴参考企业师傅对学生在实训时的表现和成绩,综合实现评分;学生在企业“学徒”期间,以企业考核为主,考核内容包括工作能力考核、组织纪律、工作态度评议,具体则是结合学生的自评和学生间互评等项目设置而得到最终的客观完善评价。

3.5 深度融合校企文化,全面提升职业素养

现代学徒制的主要内容就是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因此,学校的文化建设要充分考虑企业用工需求,同时依托企业和品牌文化,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学习工作无缝衔接为其特征目的,来补充增益学校各项工作的实施开展。

例如:结合联想集团的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对“特色班”的教室和实训室进行重新装修,设计联想集团的LOGO墙,张贴联想企业的励志标语,同时生动展示工作操作流程和企业管理制度等,以此增强学生对企业的了解和感性认知,成功营造身在企业所感受的工作氛围。

企业人员定期入校提供企业文化的宣讲和工作管理条例实施开发细则的报告,定期组织“特色班”引导素质拓展训练,强化企业文化和企业各项管理机制的推广力度,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的协作能力。

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组建了以企业管理模式支持运营的“爱心维护工作室”,免费为在校师生提供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系统维护和基本维修服务,增强了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共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激发学生管理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健全学生管理工作制度,完善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建立科学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构建适应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管理长效机制,对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具有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先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管理的研究[J].林区教学,2015(6):1-4.

[2]李祥.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教育探索,2015(8):52-54.

教育部部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篇3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整体部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这是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召开后出台的第一个制度性配套文件,对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促进我国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提出,要以推进产教融合、适应需求、提高质量为目标,坚持政府统筹、合作共赢、因地制宜、系统设计原则,以创新招生制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通过试点总结、完善推广,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

《意见》要求各地从四个方面把握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一是积极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扩大试点院校的招生自主权,推进招生与招工一体化;二是引导校企按人才成长规律和岗位需求,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三是加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研发和联合建设专业的力度;四是推进校企共建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共同加强过程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创新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现代学徒制工作汇报 篇4

我院被列为四川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为切实做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和《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川教〔2015〕44号)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准确把握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现代学校教育因素,企业与职业院校为满足相互需求合作实施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它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是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递进关系;其核心思想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实岗育人,兼顾社会需求和人的自我发展的需求。校企一体化是现代学徒制的基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内容,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的重要任务,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是现代学徒制的重要保障。

二、指导思想

现代学徒制是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是推动学院“一个中心五个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全院教职工要充分认识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试点先行、强化内涵、改革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以重点专业建设为切入点,以推进产教融合、提高质量为目标,以创新招生制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以建设校企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为着力点,为学院品牌塑造和特色形成提供有力支持。

三、工作目标

学院各教学单位遴选校企合作基础好、岗位技能要求高、适应需求的专业,开展各项试点工作。2015年,院内立项试点专业3-5个,其中1-2个专业推荐省级试点立项;经过努力,力争有试点专业进入国家试点项目;通过试点、总结、推广,进一步扩大试点覆盖面,探索具有学院特色的学校与企业两个主体、学生与员工两个身份、校内与校外两种学习环境、教师和师傅两类教师、学习和工作两个任务、职业资格证和毕业证两个证书六方面融合的实现形式,使现代学徒制成为学院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四、重点任务

(一)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改革培养模式

选择有意愿和担当、有实力的企业作为试点合作伙伴,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选用教材,共同设计、分段实施教学,共同制定和实施考核评价标准,共同开展教学研究等,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

(二)学生和员工双重身份,改革招生模式 学院与合作企业联合招生或通过订单班方式,选择有意愿的学生进入学徒制试点专业或班级,实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对学生进行双重教育与双重管理,学生在校学习时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

(三)教师和师傅双导师教学,集聚教学团队

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由职业院校的教师完成教授,学生的职业岗位实际操作知识和技能则由企业师傅进行传、帮、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知识与技能的完全融合。同时,专任专业教师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双师素质。在校教学期间,以教师为主,师傅为辅;在企业教学期间,以师傅为主、教师为辅。

(四)工学交替,变革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

现代学徒制将教学空间延伸由校内到校外,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在教学管理运行中,要求做到工学衔接合理,在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以他方为中心和一切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的教育理念。依据培养过程中学生发展的共性和个性需求选择教学组织方式,实行校企共同参与的“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通过课程体系的重构、课程内容的重组,构建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系,其中包含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递进式的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五)针对性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改革评价模式 校企共同实施课程管理、共同评价课程实施效果和评估人才培养绩效。建立以目标考核和发展性评价为核心的学习评价机制,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以能力为标准,实施过程考核,创设学生学习和创作成果展示及各项评优活动平台,突出对学生人文素养、沟通能力、职业素养、文化自觉等方面的评价,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积极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

五、组织实施

(一)成立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世伦(院长)副组长:赵齐阳(副院长)成员:谭静(教务部副部长)、欧庆明(学务部常务副部长)袁丁(对外合作部常务副部长)肖兰(质量部副部长)王雁(财务资产部副部长)罗晓彤(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侯志春(公共服务学院常务副院长)胡晓曦(艺术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洋(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杨乐清(汽车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试点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

领导小组负责试点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系统设计,并积极利用学院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资源开展试点指导。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挂靠教务部,负责试点工作日常事务(包括项目认定、合作企业、政策宣讲等)。办公室主任:谭静

(二)主要措施 1.选择试点企业和专业

(1)在紧密合作的企业中选择实力强、资源丰富并热衷于职业教育的企业;

(2)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和合作企业的意愿,确定招生的专业和规模,一般选择就业岗位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开展试点。原则上学历教育试点专业每班40人,每个专业试点规模建议为1-2个班;

(3)在国家招考政策范围内,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招生与招工方案,符合试点要求并立项的项目可以进入学院当年的招生简章;

(4)校企双方本着“合作共赢、职责共担”的原则共同制定校企合作方案。

2.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各自职责

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的合作协议,学生(或家长)与企业签订学徒协议,体现双主体育人、双导师教学,明确员工和学生双重身份。通过协议约定企业、学校、学生在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主要职责。

3.成立专业学徒制工作小组

在原有的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基础上,联合试点企业,由职教专家、企业人员、专业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相应专业的学徒制工作小组,主要是负责该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专业课程的建设、教学方式的创新、学生学业的评价等等;同时,该小组还要负责选派优秀的企业人员担任学生的导师(师傅),一般一个师傅不宜超过十个学生。

4.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1)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合作形式,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考核办法,将学生工作业绩和师傅评价纳入学生学业评价标准;

(2)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由职教专家、企业与学校、教师与师傅的共同参与下,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来设置课程,建设课程标准,建成“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大类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项目”为主要特征的适合学徒制的专业课程体系。其中核心课程可以根据企业需求适当增减,教学项目是完全按照企业需求,在课程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学院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开发适合企业的项目课程,并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来承担教学任务,尤其是专业实训环节。

5.教学时间安排

(1)根据学院3+7实践育人体系,重构学徒制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此作为工学交替和教学时间安排的基础。按照岗位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基于岗位工作流程组织教学,包含通过专业认识实习、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递进式的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学生毕业时同时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2)一般情况,试点专业企业承担课程总量保持在40%左右,因专业和企业实际情况而异。

6.资源建设与共享

(1)企业为实习提供技术熟练的师傅,指导和监督学徒的技术训练;

(2)企业要投入大量资金以提供足够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实际训练所需的原材料,以供学徒实践学习所用,并且能够提供足够的岗位让学生实践;

(3)积极鼓励引企进校;

(4)学院要为企业提供技术力量和职工培训的需求;(5)基于互联网+与人才培养的融合,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校企资源的实时共享。

7.学生管理

(1)学生在学徒期间,企业全程跟踪,和教师积极配合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设立各类奖学金,激励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企业储备人才;

(2)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8.教学过程管理

(1)企业全程参与学徒班级的教学,派遣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指派能工巧匠担任学生的师傅;

(2)学院教师要经常性与企业进行研讨,开设符合学生理论学习及企业实践特点的校本课程。

9.教学质量监控

(1)学院与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对教师和师傅进行考核,对优秀的教师和师傅在评优方面优先考虑;

(2)围绕行业、企业用人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自我评价、学生评价、企业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建立以能力为核心,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学生评价模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10.学生就业(1)企业要全程参与学生的学业及思想品德、职业素质评价,可用企业员工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作为三年后学生录用的条件之一;

(2)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获取。

(三)实施步骤和进度

1.第一阶段:前期准备(2015.10-2015.12)

(1)出台《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进方案》;(2)各教学单位确认试点专业、人数和合作企业:2015年启动的试点专业在现有专业中选择,2016年启动的试点专业要制订招生录取和合作企业用工一体化的招生招工工作方案;

(3)以专业学制为一个试点周期,提交试点专业建设任务;(3)学院组织申报、评选、立项,遴选试点优秀方案上报省教育厅(2015年10月30日前);

(4)组建试点专业建设委员会;

(5)试点专业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细则》,内容包括: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岗位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学分制管理办法、弹性学制管理办法,校内实训基地教学实践计划、企业轮训岗位群实习计划等。

2.第二阶段:初步实施(2016.1-2016.8)(1)组建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签订学徒、学校和企业三方协议,或签订学徒、监护人、学校和企业四方协议,落实学徒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等;

(2)试点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制定企业师傅标准,编写基于岗位工作内容的实训教材,共同制订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

(3)聘请合作企业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授课,邀请企业高管进行专题讲座或宣讲企业文化;

(4)确定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5)建立报告制度,由试点二级学院总结试点专业第1学年工作开展情况,撰写工作报告。

3.第三阶段:持续推进(2016年9月-2018年8月)(1)合作企业选拔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担任师傅,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纳入考核,并可享受相应的带徒津贴;

(2)试点专业与合作企业共同制订每个轮训岗位的实习考核标准,合理设计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等表格,通过行业、企业或第三方机构等对实习学生轮训岗位群进行技能达标考核,并组织学生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建立学生实习管理档案,安排专人定期检查实习情况,全程跟踪指导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4)建立学院、企业和学生家长经常性的学生实习信息通报制度;

(5)落实合作企业免税等优惠政策,探索校企双方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

(6)建立试点单位定期检查、合作企业及时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7)第一批、第二批试点专业每年总结试点专业工作开展情况。

4.第四阶段:总结推广(2018年9月-2018年12月)(1)总结学院试点工作的经验与不足,加强现代学徒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修订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机制、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等;

(3)交流推广试点专业成熟的工作经验和做法。

(四)预期成果

通过试点、总结和推广,希望形成以下试点成果: 1.具有学院和专业特色的校企合作方案; 2.三方协议模版;

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 4.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标准和制度; 5.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与机制; 6.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 7.校企资源共享共建模式; 8.企业岗位标准; 9.学徒管理办法;

10.师傅遴选标准、考核办法及激励机制;

11.课证、课程置换、学籍管理等教学管理文件和制度; 12.兼职教师岗位管理办法;

13.教师挂职锻炼(双向)促进办法;

14.学生权益保障,保证合理报酬,落实学徒的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的措施。

五、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学院参照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管理办法,为试点专业提供配套支持。制定试点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及激励机制,评选并奖励先进实习单位、先进试点班、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师傅和优秀学徒,提高企业的责任感和社会服务意识。

(二)经费保障。学院预算专门经费用于试点工作,主要包括企业的补助经费、师傅的指导经费、学生实习的补助经费,学院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经费向试点专业的兼职教师倾斜。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奖补资金。

(三)机制保障。加强区域、校校协同,建立有效的学习、交流、沟通机制;以试点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为载体,建立保障试点工作科学决策机制;建立试点工作年报年检机制,落实二级学院试点工作主体责任。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现代学徒制申报方案 篇5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有效整合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深化我校校企双制、工学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服务发展、就业导向,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建立校企联合招生招工为突破口,以建立稳定的校企“双师”联合传授知识与技能为关键,逐步建立现代学徒制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重点任务

(一)建立校企联合招生招工机制

学校在合作企业中选择具有教育培训能力的企业,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合作企业需求制定校企联合招生招工方案,确定招生的专业和规模。在招生中,学徒依据企业用人标准由校企双方共同面试择优录

取。为了明确学徒制培养中学校、企业、学徒三方各自的职责,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框架协议,学徒与学校、企业签订三方协议。

(二)完善校企联合育人培养机制

学校和企业依据联合培养框架协议按程序自主设置专业,共同制定学徒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做好学生实训与就业工作等,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学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基本的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的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其中,学校完成的教学内容由学校组织考试,企业完成的培训内容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考核标准,并由企业师傅进行考核。

(三)提升学徒培养能力

建设校企“双师”的教师团队。学校教师要坚持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根据岗位技能需求和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特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指导能力。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学校课堂教学和技能指导。充分发挥校办企业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学徒岗位技能训练中的平台作用,提高学徒培养质量,保障学徒安全和权益。

(四)加强队伍建设。以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为核心,强化“双导师制”队伍建设。坚持以教师全员培训、集中专题培训为主要形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实施学校与企业管理人员双向挂职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及时完善和更新相关理论

知识,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评选并奖励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和师傅,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选派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专家、高技能人才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同时,建立实习师傅人才和考评员人才库,保障实习考核工作质量。

(五)完善内部管理。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全面加强实习管理工作。建立专门的实习管理机构,制定实习管理流程,健全实习管理制度。学校选拔有文化、有规模、有技术、有市场、有感情、有层次的企业作为实习单位。建立严格的实习前培训和准入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实习劳动安全教育。建立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家长经常性的学生实习信息通报制度。完善实习巡视和跟踪管理制度,分人分片负责,并对实习班主任的实习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规范学生实习档案管理,加强监督检查,保证实习工作健康、安全和有序开展。

三、具体实施

(一)成立“现代学徒制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由学校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各专业负责人组成的“现代学徒制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协调现代学徒制开展的各项工作,招生办公室负责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实施工作。

1、现代学徒制领导小组 组

长:别永林

副组长:黄显涛

崔振丰

徐文富

姜宁

员:胡月玲

吕晓峰 程春喆

程晓环

李凤芝

于庆杰

郭秀艳

刘颖

2、现代学徒制工作小组 组

长:徐文富

副组长:黄显涛

程金萍

姜继磊

员:孙景全

陈伟

胡月玲

吕晓峰 程春喆

程晓环

李凤芝

于庆杰

郭秀艳

刘颖

潘丽波

张野

3、现代学徒制实习管理小组 组

长:孙景全 副组长:黄显涛

陈伟

员:胡月玲

吕晓峰 程春喆

程晓环

李凤芝

于庆杰

郭秀艳

刘颖

潘丽波

高晓楠

仇秀芳

王增军

(二)具体实施步骤(含进展计划)

2016年4月—5月

成立现代学徒制项目领导小组;

2016年5月—6月

学徒制企业遴选与岗位确定,组建岗位标准调研小组、成立课程体系开发小组,并制定现代学徒制相关的制度及标准。

2016年7月—8月

新生招生开始;确定学徒制人员名单; 2016年9月—12月

首批学徒制学员进入学校,在校学习。学校与幼儿园共同制订学徒制实施计划。幼儿园优秀教师须担任学

徒的导师,按学徒个人的学习计划进行指导;幼儿园根据学徒的学习和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培训和资源支持。

2017年1月—12月

学徒制实施,边实施,边调整、边整理相关资料、边总结。

2018年1月—12月

完善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

2019年1月—7月

上报成果,总结经验。

(三)落实学校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工作 1.招工招生

(1)选择、开发合作企业,依据校企双方实际情况与需求,制定校企联合招工招生方案,并签订《校企联合培养框架协议》。

(2)做好招生招工宣传和学徒报到相关工作。(3)定期去合作企业回访、调研。

(主责科室:招生就业办;协办科室:教务处、政教处)2.教学管理

(1)制定校企联合的学徒培养方案,包括模块化课程开发、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内容。

(2)与企业共同完善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配套的标准与制度,包括学徒技能标准、学徒考核标准、企业师傅标准等。

(3)采取校内学习、送教上门、现场师傅带徒等灵活多样的教学

方式实施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程序的完整性。

(4)建设校企“双导师”教师团队。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现场锻炼,并以“指导师傅”的身份现场教学并协助学徒管理;负责企业师傅的聘任,建立企业优秀实训教师库。

(主责科室:教务处;协办科室:办公室、政教处、招生就业办)3.学徒管理

(1)严格遵守国家学籍管理、免学费、助学金的相关管理制度,严把录取、注册和国家资助等关口。

(2)配备班主任,一方面负责学徒校内的日常管理,另一方面协助企业师傅做好企业实训管理工作。

(3)建全学生档案资料,按规定发放毕业证书。(主责科室:政教处、招生就业办、教务处)4.毕业与就业

学徒经学校与企业考核合格后颁发毕业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并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主责科室:教务处、政教处、招生就业办)5.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1)预期成果与形式

①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总结报告。通过报告,反映实施过程,实施成果及经验。

②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岗位标准、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各一册 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校本教材一套(2019年7月出版)(2)预期推广

充分利用职业教育集团和中高职衔接的资源,在成员内部进行宣传与进一步推广应用。

利用中高职衔接项目,将学生的考核标准及流程融入到长春师范大学抽查考核标准当中。

(3)应用范围及受益面

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合作学校及幼儿园。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项目中的全体学员

四、相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重大改革,更是技工教育发展壮大、办强办精的迫切需要。我们要顺应国家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深刻理解现代学徒制的内涵,打破传统招生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局限,把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落到实处。

(二)规范管理,保证质量

现代学徒制对课堂教学、学徒管理、与企业协商等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守住办学质量的底线,抓好教学常规,规范学徒管理,经营好校企关系。要夯实招生、教学、管理、鉴定、就业

的各个环节,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并收集和保存好各个环节的原始资料。要严格执行国家免学费和助学金的相关政策,认真核实,实事求是地做好助学资助管理。

(三)加强领导,统筹协调

各部门负责人是我校现代学徒制工作的

(四)加强科学研究。以我校及合作幼儿园为载体,建立职责明确、各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招生、入校即入园”的现代学徒制新机制;以试点专业建设委员会为载体,建立定期会商、科学决策等新机制,不断总结学校与各幼儿园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工作经验,不断完善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机制、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条件保障。

德惠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德惠市幼儿园 剑桥幼儿园 常青藤幼儿园 茗笙幼儿园 爱童幼儿园 百卓幼儿园 子艺幼儿园 芯蕾幼儿园 君华幼儿园

现代学徒制欢迎词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赣西科技学院与江西瑞晶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隆重举行的校企合作签约仪式,这是我市高职院校与市内企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市现代学徒制教育的一件盛事。在此,我代表赣西科技职业学院正式签约表示热烈的祝贺!我们赣西科技职业学院于2014年12月加深了与瑞晶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把现代学徒制教育搬入企业,让学生在企业里得到更好的学习,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企业里的师傅与高职学校的学生对接,让我们的学生从理论与实践不脱节,从而完成我院在招生时的承诺:招的进、稳得住、学得好、送的出,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学校满意。

我们衷心祝愿校企合作成功,越来越好 ,做大做强!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探析现代学徒制 篇7

18世纪下半叶, 随着工业革命而建立起来的生产体系使学徒制走向崩溃, 学校教育取代了学徒制。直到今天, 学校教育一直占据着职业培训教育的大舞台, 也是高职教育的主要载体, 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的确也培养了企业所需要的初级技能型劳动者, 但与企业脱离,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也较重视学问学术等问题, 越来越来受到质疑, 改革势在必行, 现代学徒制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新模式。

一、螺旋上升, 学徒制—学校—现代学徒制

学徒制是一种亘久的职业教育形式, 早在公元前2100年, 学徒制就已经成为人类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人类自从有了生产活动, 其生产经验和技能就需要通过教育传承下来, 这种传承在古代由于生产规模和分工有限, 是以父子相传的方式来实现” (1) 。到了13、14世纪的欧洲, 学徒制已经被纳入行业范围内管理, 以父子关系为基础的学徒制开始转向以契约形式为基础的师徒分工合作生产模式。这一时期学徒制的主要特点, 已具有公共性质, 有了相应规范, 特别在师傅的资格、传授内容、学徒年限以及评价标准等方面, 师徒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即从父子般的关系向雇佣关系过渡。如1562年, 女王伊丽莎白 (Elizabeth) 颁布了《工匠、徒弟法》对学徒制度作出统一规定 (学徒年限一律为7年;允许师傅带三个徒弟, 可雇佣一个工匠;只有不是工人、农民的城市自由民子弟才有资格当徒弟等) ;1601年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布《济贫法》, 规定英国贫困家族儿童必须成为学徒。《工匠、徒弟法》和《济贫法》都是国家管理学徒制度的法律, 并在以后约200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变动, 为家庭手工业和工厂手工业提供了大批劳动力, 成为维护英国经济领先地位的保证。

工业革命对学徒制形成了致命冲击,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生产分工越来越细化, 需要不同工种或技能的人共同合作, 才能完成某件作品, 这表明某种独家相传的特色技艺已不能单独完成生产, 因此师徒关系的学徒制渐渐地被新兴的职业学校所取代。学校教育日益成为社会教育主导形式, 在此背景下传统学徒制日趋式微。

“二战”后, 随着德国经济的迅速崛起, 人们再次将目光聚集于学徒制, 将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领域培养人才的模式之一。如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设立了300多所新学徒制培训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免费向社会提供服务, 帮助培训机构 (企业或公司, 职业学校) 和学徒双方达成培训协议, 获得政府的财政资助” (2) 。这些培训机构在全国统一的资格框架下, 采用灵活教学和用户选择方式开展培训。韩国实施了“2+1制”, 即学生前2年在学校接受职业教育, 第3年则在企业接受为期1年的现场实习培训。英国实施的现代学徒制, 把培养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学徒制、高级学徒制和高等学徒制, 建立多样的课程体系和NVQ课程, 实施工作和学习交替进行的学习方式。可以看出, 学徒制从传统到现代, 其内涵和意义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学徒制是民间的, 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 只能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具有培养周期长、全程教育、现场动手操作、师徒关系亲密, 所传授的技能知识具有明显的隐性知识特点。现代学徒制获得了政府的支持, 将学徒制与职业学校有机结合, 重视显性知识的积累, 也重视工作过程和生产操作的统一。

站在唯物辩证法角度来看, 现代学徒制是在传统学徒制和职业学校基础上的一种新型职业教育制度, 是对前两者的否定之否定。传统学徒制是民间的、师徒间是依附或雇佣关系、重视知识技能传授的制度;职业学校则是对传统学徒制的否定, 在政府倡导下, 以班级为教学基本形式, 强调学科学术知识, 有专门的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现代学徒制阶段则为再次否定传统, 由政府支持, 明确师生师徒的平等关系, 统一规划并统一组织学校和企业分别实施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任务。可以说现代学徒制看似是历史的回归, 实质是一次螺旋式上升的发展。

二、校企共育, 现代学徒制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了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 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形式” (3) 。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 也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现代学徒制是校企间的实质合作, 它把理论教师与技能师傅联合起来, 对学生 (徒) 进行高素质的技能培养, 主要目标是实现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虽然从某种角度上来看, 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有不少共同点, 如都有师傅徒弟角色, 都是师傅对徒弟进行培训和指导, 过程都是“做中教, 做中学”, 但是现代学徒制形成的基础、意义和价值与传统学徒制有很大区别。具体来说, 传统学徒制的学徒中只有一种身份:学徒, 现代学徒制中的学徒有两种身份:学生和学徒;传统学徒制是培养熟练技术工人, 现代学徒制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技能型人才;传统学徒制的学习方式就是工作, 现代学徒制的学习方式是工学交替;传统学徒制的考核主体是师傅和行会, 现代学徒制的考核主体是教师、师傅和教育部门。

现代学徒制以培养学生 (徒) 的高素质技能为核心。强调课程建设, 以校企的实质合作为支撑, 把学校的理论教师和企业技能师傅的有机组合在一起, 以此改变了理论与实践脱节, 知识与能力两张皮, 教学场所与工作环境相离的不利局面, 是对传统职业学校的重大变革。

现代学徒制从机制上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变革, 它将社会需求的人文素养、职业素养贯穿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它以职业为导向, 通过系统设计, 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 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本”。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印证、密切统一, 学习和工作的相互交替、交互体验, 学生主动有意识地走出校门, 到真实的工作岗位去实践, 到实际工作中去磨练, 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激发学生的职业理想, 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砥砺前行, 实践现代学徒制需做好“四关”

(一) 入门关

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和学校教育制度的重新组合, 其主要特征是学生和学徒身份相互交替。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面对的第一个关口就是:招生即招工, 高职院校在招生时, 相关企业也要通过冠名班或订单培养等形式积极参与, 与学生协商订立关于学习实习、顶岗择业、报酬、工作期限等双向选择的文件。只要学校和企业双方达成共识, 共同意识到是在培养自己的学生或员工, 责任感才能被激发, 才能共同制订培养方案, 共同实施人才培养, 各司其职, 各专所长, 完成培养任务。

(二) 培养关

现代学徒制要想在实践中顺利实行, 必须要有企业的积极参与。企业参与即意味着在人、财、物方面的大量投入。但要让企业领导人知道, 他们不仅仅是投资人, 也是教育的主体, 更是用户。只有让企业领导者理解了这一点, 企业家们才能主动地做好学徒的培训工作。德国国内的企业都是通过培训, 获得本企业所需要的后备职业人才, 由此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

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 学校和企业应共同设计课程。二者合作设计的课程既要体现高等性, 也要体现职业性, 充分发挥各自的教学资源优势, 以岗位工作任务为主要教学内容, 按照项目管理模式, 加强师生师徒联系, 切实做到理实一体、工学交替, 按需培养、按需学习。

(三) 出师关

出师是学徒制的重要环节, 基于高等性和职业性的高职教育特点, 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机制, 既要有学徒学习结果的目标考核, 还要突出可持续发展性考核体系, 这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们的成长、成才。第一, 要重视动态考核, 按照校企双方共同制订的培养方案, 根据半工半读、边学边做的教学方式, 按知识模块的开展情况、学习状况即时评价, 及时反馈, 确保学习效果。第二, 要选优树标, 每学期可组织一次不同种类的技能比武, 设立优秀师徒、五一劳动奖章、十佳设计师等荣誉称号, 一方面以此展示优秀学徒的先进事迹, 一方面以这些榜样们的力量, 来激励广大学生们的成长。第三, 实施可持续发展性学习考核模式, 要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沟通能力、执业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以此引导学生注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现代学徒制的学生 (徒) 在毕业时要获取高等职业学校的毕业证书、职 (执) 业资格证书和企业 (行业) 认定的技术证书。通过“三证”考核的学生将顺利进入学习的企业工作, 实现就业。学生 (徒) 只有通过这样的严格考核后, 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生活中展示本职业行业的光辉形象。

(四) 保障关

现代学徒制须高职院校和当地企业进行实质性合作, 需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先进的实训设备、多功能的实训基地等。这些能否做到, 关键取决于政府。从发达国家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来看, 法律保障是重要一项。在此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等是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建设中的重要成果。其明确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加强统筹协调, 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依法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鼓励劳动者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要统筹利用各类职业培训资源, 建立以职业院校、企业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载体的职业培训体系, 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 贯通技能劳动者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的成长通道。”通过具体的法律条文明确企业和学校的各自权利义务, 以此规范现代学徒制有秩序进行;以此完善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管理, 使之进入法治轨道, 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治教的法治体系。

再者, 我国政府为了培养实用高技能型人才, 在财政计划方面, 对职业教育正大力进行投入。既为了要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也要在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的主动性基础上同时, 对校企合作有效评估, “为有效开展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训, 政府应将校企合作运行的必需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或建立专门机构、专项基金来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4) 。需要突破学校教育的单一经费来源, 由政府出台相关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 构建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共同承担培养成本的机制, 支撑现代学徒制的良性运转。再者, 我国政府应借鉴西方如澳大利亚的做法, 成立专门的机构, 统筹协调指导校企合作办学, 解决运转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矛盾, 通过奖励惩罚制度, 和开展诸如联谊会等活动, 引导职业院校和企业为了共同目标携手前行。

注释

11 赵伟:《学徒制发展的历史逻辑和我国的选择》, 载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0期, 第33-37页。

22 刘建同、静炜:《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新学徒制》, 载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年第1期, 第62-63页。

33 王振洪、成军:《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 载于《中国高教研究》, 2012年第8期, 第93-96页。

领略欧美现代“学徒制” 篇8

【场外对话】

“你会去当学徒工吗?你会让你的孩子去做学徒工吗?”

编辑小洛说:“当然会了,与其空学庞杂理论,还不如专心去学一门技术。”

HR童谊斌说:“我比较希望拿到学历之后再去学一门技术,而且最好是跨界发展。比如我自己就想再去学一门动手的技能,而且最好能精通。”

潘太太说:“我会建议我的女儿拿双学位,拿学历学位的同时再拿一个技术类学位。像烹饪啊,针织啊,一些适合女性的技术,我都比较支持。家政管理也不错,护工也可以。其实,我认识的一个大学老师的孩子,在读初中的时候就已经考了厨师证。”

德式学徒:一生中最引以为豪的经历

为什么“德国制造”在全世界都受到追捧,而且长盛不衰?在来自不同角度的解答中,有一个答案是所有人都不约而同提及的——德国拥有高素质、高水平的车间技术工人,而且他们同时提到一个概念:双元制现代学徒制度。

目前,德国每年有近60%的青少年接受以双元制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服务,拥有职业技术资格证书的人在德国全部劳动力中占80%,这支队伍为占德国工业总产值80%的制造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保障。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学制为2~3.5年,无入学条件。被录取的学生需与企业签约,而后以双重身份——在企业当“学徒”,在职业学校做“学生”——交替学习。学徒学习期间不交学费,每月还可以得到由企业提供的生活津贴及法定社会保险。

一名德国博世公司的员工说,每一代博世学徒都承认,入选学徒班是他们一生中最引以为豪的经历。“那会儿博世学徒的入选比例是30:1,我很庆幸自己考取了。我还记得我们小组当时第一个拿到老虎钳,然后要按照师傅的指令装配一台机器。在学徒班接受培训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德国学徒制更像一个融入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生产流程,包括了“订单-采购-生产-检验-交付”所有环节,只不过它最终交付的产品是出徒的“学徒”。

学徒工制度打造“瑞士品牌”

每当看到瑞士产品,人们总会为其实用的功能、完善的设计和精美的包装所打动。“瑞士造”的成功得益于瑞士独具特色的教育体制和学徒工培养制度。

瑞士的中学生接受完9年义务教育后,并未出现中国那样的“高考潮”。学生一部分继续在中学读4年高中,为上大学做准备;一部分转向专业职业学校;还有一部分选择进入企业当学徒工。换句话说,瑞士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中学生并不上大学,他们成为了瑞士制造业的中坚力量。

在瑞士,当学徒工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首先,社会并不歧视学徒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人们注重的是独立工作和生活能力,钟表、机械、设计和银行企业的学徒职位是年轻人一心向往的;第二,当学徒工并不意味着“学历的终止”,学徒工经过四年的学习后,还可以通过上工程师学校或接受继续教育拿到“高学历”,成为企业高层领导人;第三,学徒工进入企业伊始就可领取工资,基本可以满足个人消费需要,极大地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学徒制度”成为荷兰就业有效补充

荷兰的“学徒制度”通常是指毕业生从大学或学院毕业后,在走向就业岗位的一个过渡阶段中,参加公司、公共部门或组织提供的一种职业培训计划。目前“学徒制度”已经成为保障荷兰就业率的有效补充。

在荷兰,“学徒制度”的培训计划通常持续12个月至24个月,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工作相结合的内部职业培训项目。荷兰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大中型企业都设有自己的学徒职业培训体系,这些机构制定的学徒“入门”标准大同小异。通常招收学徒标准至少为大学或学院本科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不超过3年,年龄不超过30岁。

两年的学徒职业培训,其实也相当于两年工作经验。大型公司或公共部门都不愿意招收刚毕业的“新手”,这也给通常被认为是“高不成低不就”的毕业生出了难题。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任何一个职场老手都要经过“什么都是第一次”这个门槛,学徒职业培训制度解决了这一尴尬处境。它让用人单位在用“新人”的同时,放下遥不可及的审判标准,有针对性地培训合适的人才。同时,用人单位也给刚涉世的新生提供了能展现自己热情、志向和能力的机会。

意大利培育“博士生学徒”

做学徒积累实践经验,还是做博士积累丰厚知识?这看起来是个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但是在意大利,高等学徒制完美破解了这个难题。

2004 年,意大利政府启动了高等学徒制项目。这个项目被誉为“史上层次最高的学徒制”,也是目前全球唯一延续到大学及研究生层次的学徒制,其“学徒合同”可以适用于博士研究生。为此,意大利制定了国家课程标准,共有26 所大学、400 多家企业和1006 名学徒参与。

改革后的学徒制有以下几个创新,其魅力和變革尽显其中。其一,教育系统与经济系统联手合作。学徒制与正规教育系统联手纳入正规学制体系,使学徒有踏入高等教育的权利。其二,由大学和企业共同为个体度身定制。工作和学习两个部分有机整合成为一体,由大学和企业多次协商达成。一般来说,改革后的学徒制至少有两次协商过程:第一次聚焦于框架的协商,第二次则是大学和企业就学习内容进行磋商,地区政府参与协调。也就是说,每个学生拿到的培训方案都不尽相同,是名副其实“度身定制”的培训计划。其三,整个培训计划都采用项目化的工作和任务的形式,使得知识的呈现方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革。

五位一体的美国“注册学徒制”

在美国,做学徒要经过注册。取得注册的学徒协议会得到法律和相应管理部门的保护和监督。相对移植于欧洲的带有行会性质的学徒制,美国注册学徒制更加迎合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美国注册学徒制如今已经日趋成熟。在相对完善的法律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支持下,内部运行机制逐步健全,主要由学徒工、企业雇主、社区学院、州立学徒制事务局和一站式就业指导中心五个基本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在美国学徒制法规和劳工部的监管下各司其职,共同协作完成注册学徒制的课程计划。

后记

现在,学徒制已经不限于制造业,荷兰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大中型企业都设有自己的学徒职业培训体系。出版行业、金融业等也可以借鉴学徒制。

学徒制已经不限于中低学历人员,意大利的学徒制适用于博士研究生。本科生、研究生等毕业后为积累工作经验也可以参加学徒计划,或者再参加职业培训。

上一篇:短期公寓租赁合作合同下一篇: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