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亲节的诗

2024-05-14

感恩父亲节的诗(共7篇)

感恩父亲节的诗 篇1

父亲

作者:杨朝新

所有的农事和往事

在冬雪飘临的日子变得空旷

一如收割过后裸露的田野

一杆烟管吐出惬意的芳香

幸福变得触手可及

歌谣如水般泛滥开来

曾经山花烂漫的美好时光

曾经刮骨疗伤的痛楚

曾经为生存迸发的刀光剑影

疼痛了风烛残年

哪怕一只小小的背篓

也重压苍老的身躯

与大地躬成平行的身线

山间小路变得崎岖充满坎坷

一壶一浆

注满辛酸

山道弯弯

漂泊一只破旧的老木船

无言隐入夜色

父亲的问候

作者:秦安

轻轻的问候在阳春三月的田间地头

父亲耕地似的影子停留我的心口

陪伴父亲耕耘的老黄牛

岁月丈量寒秋

父亲您那弯曲的脊背

保证了多少颗粒丰收

您那宝贝似的扁担

因身体的不适再也不能扛在肩头

父亲您那结满老茧的手

渗透出岁月沉寂的年老

曾经挥动的钢笔

因手的僵硬停歇在床头

父亲您那活动不便的双脚

曾踏平了水平梯田的棱角

每当黎明的号角响起

您忙碌的身影总是走在前头

父亲您那松动脱落的牙齿

失去了原来的美丽羞涩

较硬的食物

只是在您的眼前一扫而过

父亲您那黑乎乎的旱烟瓶

是否经常清洗过

早晨美美的吸一口来劲才干活

身体的变化不无和这有因果

您那合口味的洋芋卜拉面

一顿不吃就难以下咽

父亲啊

只要您吃的舒服我们也舒服

父亲俨然老了

他为家里和子女操了一辈子

良田的开垦为的是多收获一两银子

子女就业父亲眼上多了一份灿烂的金子

我仍然记得老家的那片颜色

我七岁之前的`时光在那里度过

犹如厚厚的尘埃一时无法洗过

脑海里父亲的影子忽闪忽闪怎能不记得

思绪就这样点亮了家里的脉搏

乘着夜色拨通了无线电波

父亲嘶哑的声音告诉我最近身体不适

一声问候把我带到了多年前沉淀的岁月

是啊,田间地头

父亲眼上挂满了五线谱

日出日落、忙忙碌碌

我思量回程的礼物弥补欠下的一份酸楚

微弱的灯光下您看着乡村体裁的电视

总归离不开您的田园生活

这多少年您平凡的走过

眼上刻满了多少悲欢离合

走在回家的乡间小路

激动的心情十二分的外露

那个辗麦子的大场边等我

身旁的小狗翘着尾巴也为我祝福

一路就这样风尘仆仆

耳朵里那到久别的回音历历在目

父亲啊您为家付出了那么多

我的心灵有你的浇灌是这辈子最大的幸福

又是阳春三月

睡了一个冬天的麦芽儿开始复苏

父亲您辛苦了

默默祝福

父亲

作者:守护挚亲

你的撑天的背已被我拖弯

你的热血心也已被我浇灭

你的眼睛里全部都是我

你的理想成了我的理想

梦里见到的失去

现实悲剧的苍凉

我的心不再是灼热的

我的眼里渐渐都是你

迟暮的你不甘的缩在病床上

年轻的你与死神擦肩而过

梦中你的老态龙钟

现实的你目光苍凉

你的花白头

我的上扬眉

你未走完的人生路

感恩父亲节的诗 篇2

儿时的记忆里,母亲是非常严厉的,而且对我们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我们努力学习,有一技之长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母亲自己也是一个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人,平时除了忙于工作,为我们操劳家务外,总能抠出点时间关心我们的学习,自己看看书。这种平实的身传言教时刻感染了我们,也为我们将来的生活注入一道彩虹。

母亲育有我们子女四人,一路来辛劳不说.还要承担着那些时代所带来的压力。因为家庭成分的关系,在我们仍很年幼的时候,家里被迫分开三地:父亲、母亲及爷爷奶奶各三地,我们子女四人就这样被迫分开来。我的小学时代是在父亲这一地过的,直到了中学父母才落实政策,断断续续地住在了一起。

与母亲一起生活很多事情受到了限制,耳边还时常叨絮不停的循循教诲,我厌烦极了,经常跑到同学家去玩得很晚,母亲总要等门,逮着便是教训一番。一次,我关起门来装做勤奋学习的样子,其实是在看当下流行的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书中的香香公主貌如天仙让我恋恋不舍,爱不释手……母亲被蒙在鼓里,当我还在夜挑书灯呢,给我煮了荷包蛋,我窃喜之余有了一丝内疚,但到第二天早就抛到云霄外了。这样,第一年的高考我落选了,在那三百多人选一人上大学的比率年代里,母亲并不作多抱怨,但我却在她那疲惫的脸上读出了失望和困惑。因为我是家中的老大,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榜样的作用上,我确实给母亲带来莫名的压力,但是,那时的我不懂这些。

第二年,母亲仍鼓励我继续补习高考。母亲是独具慧眼的,她发现我性格比较腼腆,胆子小,脸皮薄,于是,利用这期间安排我到文化宫去做一名义务讲解员,目的是锻炼胆识,开阔视野,在以后的日子里,这段经历着实给我极大的帮助。这年的高考,我终于不负母亲所望,考上了一所比较不错的院校,母亲笑了。

后来,我工作了,结婚了。弟妹们相继也成了家。我发现母亲头发白了,手脚不利索了。

如今,母亲当上了奶奶,四岁的小孙子让她满屋团团转。她不再严厉,更多的是宽容、开明,触动我的是:她与弟媳的关系。常言道:婆媳的关系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按我原来所了解的母亲肯定是这样的,可是,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觉得,自己的母亲是那么的伟大和善良!

弟媳是一个药罐子,去年,就生了一场大病,断断续续住了两次医院,弟弟平时工作比较忙常常不在家,送饭、喂水等伺候病人的工作全落在母亲一个人身上,开始我还担心母亲吃不消,怨声叹气呢,然而,她却判若两人,平时的唠叨没有了,而是整天挂着笑容陪着聊天,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当时病况很严重),减轻弟媳的寂寞。送饭往返的路程需要三个小时,而且每一程要倒两次公车,但是,母亲仍坚持着。弟媳出院后,母亲担心她身体虚弱,家里的一切都不让她做,就连弟弟换下的衣服都是母亲洗的,有时父亲看不过,私底下还唠叨两句,母亲就说:没关系,就当做练操锻炼好了,他们年轻人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没时间吧。

如今,我们子女四人各方面都有所成,相互间的感情也非常融洽,时常相约回母亲家聚聚,母亲总是笑脸盈盈,脸上藏不住的喜悦偷偷从眼尾纹溜了出来,就像划上的彩虹。

写给父亲母亲的诗 篇3

他在大跃进期间被打成右派,下放劳动时被同屋感染上了肺结核,虽然抢救及时,但左肺功能基本丧失。工作和身体的双重原因让他和我们分离了整整25年:1957年至1982年,父亲在湖南休养住院,逢春节才回家;母亲带着我和妹妹在梧州艰难生活,独自一人撑起养家重任。

我对父亲是疏离的,最深刻的童年记忆是他带回的鸡蛋。每次从湖南回家,他的行李包里永远藏着两纸箱鸡蛋,里面填满了谷壳以防止蛋被摔坏。他小心翼翼地把煮好的鸡蛋递到我面前,我却总是羞涩地躲到母亲围裙后。因为见他的次数太少,我对父亲的陌生感远远大于了对鸡蛋的渴望。

现在想来,承载父亲深情的何止是那两箱鸡蛋。作为一个病人,他每回一次家都需要从衡阳坐火车到广州,再转两次船到梧州苍梧,要经历几天几夜的长途跋涉。但他每次回来都是笑呵呵的,从不说一个累字。他知道,这是一个男人对家庭最基本的责任。

我高中毕业那年,父母终于团聚在一起,但父子间的分离却比此前更甚。我考上外地的大学,独自一人去他乡求学,没有相处的时间,我对父亲的印象依然陌生。直至毕业、工作,两个独立的男人间似乎只有淡如水的亲情。

这种“淡如水”的交集,一直持续到他生前最后几年。1998年底,退休后的父母从梧州老家搬到南宁与我同住。只是相聚不到半年,父亲就因为老毛病住进了医院。

他的生命快结束,这成了我们朝夕相处的理由。那段相伴的经历,让我萌生了为父亲写诗的念头。

白色的病床上,他瘦弱的身体发出艰难的呼吸声。我第一次如此认真地观察我的父亲:不过60多岁,头发却几乎全白;两眼凹陷得很深,瘦削的脸上满是疲惫,时不时地发出艰难的咳嗽声。

母亲告诉我,这一次,父亲恐怕挺不过了。

这是陪伴他的最后机会了,我告诉自己。“最后”两个字,一下就冲走了几十年的陌生隔阂,把血脉亲情变得热气腾腾又哀伤。一到周末,我就骑着自行车去医院看他,带着一些水果或者家里做好的汤。我和父亲都不擅长找话题,常常在几句例常对话后便遭遇沉默,气氛实在尴尬时,我就拿出随身带的书逃避。而父亲,也不由自主地戴上老花镜,翻阅床头的书籍。

每到这一刻,我总忍不住想:终究父子天性,自己身上这点书生气多半是遗传父亲的,不然,我们怎么会如此默契。

即便相对无言,这也是难得的全家相聚时光。病房里父亲母亲和我难得地坐在了一起,感恩的光线洒在地上。三个人,像三块无形的磁铁,搭建出家的磁场。

遇到阳光明媚的好天气,我们就推着轮椅带着他去医院的花园散散步。在室外,我们会放松一些,父亲会主动问及我的工作,建筑师生涯总是伴随加班熬夜,为设计方案绞尽脑汁。每逢此时,他总以过来人的口吻教导我:“不要像我那样,累坏自己的身体。”但他显然以我的职业为傲,希望我能在这个挣钱的行当上专心干下去,“不要再半夜写诗了,现在谁还看那些啊,也挣不来钱。我是过够了苦日子,你可别再继续了。”

我知道,他并不是瞧不起诗人这份工作,只是希望我至少能在物质上无忧。

但我控制不住,不擅表达的人如果有太多情感要宣泄,文字永远是第一选择。我开始记录他在医院的每一个变化,每一个经历;打算等诗文积攒到一定数量时,就为他集结出书,我连书名都想好了:《祝爸爸平安》。

但时间太紧迫,2001年6月,父亲的病情突然加重。那是他生命中最受罪的时光,因为无法排尿而全身浮肿,他的身体插满了管子,依靠氧气罩痛苦呼吸。

面对亲人的痛苦,我只有深深的无力感。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病房里的那张硬木长椅变成我的临时住所,在他病危的日子里不分昼夜地守着。

在第三次接到医院的病危通知之后,我们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他愈加消瘦了,攒足力气说出的话,都是劝我们别忙活:“人总是要走的,我走了,你们也不要伤心。”到最后,他已经说不出话,终日闭着眼。我必须脸碰脸地靠近,才能听见父亲靠机器维持着的浅浅呼吸。

11月23日下午,父亲安静地离开了。死亡是对生者的折磨,对病者的解脱。我按母亲的吩咐,将一枚银币放进他嘴里,帮他合上嘴,用棉花堵住他的耳朵和鼻孔,然后,为他擦身更衣……在告别仪式上,母亲几乎没掉一滴眼泪,只是躲在一旁,默不作声。

对于父亲,我最大的遗憾是未能在他过世前将《祝爸爸平安》出版。他一走,诗歌的书写也被搁浅。只是怀念他时,会翻出这些诗,应母亲的要求,念给她听。

这是我们共同的回忆。有的回忆让人大笑,有的回忆让人啜泣。到后来,我不仅为母亲念诗,也开始像记录父亲那样,用诗歌描绘母亲的生活。

我的母亲其实非常胆小,但她早已把这个弱点一层层包裹进多舛的命运里。

我出生时,因为新生儿溶血病差点夭折,通过及时换血才抢救过来。但我的哥哥没有那么幸运。因为溶血后遗症,他只活到1岁多。而我的弟弟也没有逃过劫难,原本我存活的先例给了他得救的希望,但在他即将出生的那年,正碰上广西“文革”非常厉害的武斗,梧州的医院都关门了。父亲要母亲带着还没出生的弟弟从梧州去南宁,但到达南宁后,现实给了母亲更大的打击:这里的医院没有换血的技术。

那是一幅怎样凄凉的画景。在最冷的冬天,母亲挺着那么大的肚子,从梧州坐一天一夜的船、转一天的货运列车,历经千辛万苦到了南宁。去的时候满怀希望,回来的时候却两手空空,精神和肉体的打击可想而知。

两次丧子,母亲却没有被生活击倒。这个家的所有男人都需要她,父亲远在他乡,存活下来的儿子那么年幼,她曾感谢上天:“它给予了我健康的孩子。”

她如此珍惜一家人在一起的每分每秒。退休后,她以为终于可以和父亲团聚,可命运再次伤害了她。父亲弥留的最后时光,她整夜整夜地睡不着,总是目不转睛地望着父亲,心神随父亲昏迷而远离。我常常要在她耳边大声呼唤三四遍,才能唤醒她。

看一眼,是一眼。这是她第三次送走生命里最爱的人。

母亲同样不擅表达感情。她日渐衰老,对儿子的依赖一天胜过一天。一次次的恸,让她把小小的胆子埋得更深,包得更厚,让我以为她天生就是那样坚强,乐观。

父亲走后,母亲的悲伤出人意料地短暂。“活着的人,总是得好好活着。”她反过来劝我。她的心思全放在子女身上,每天准时给我们做好饭菜,等我们回家;天冷了要我们注意穿衣,下雨出门前给我们备好雨具;会提醒我晚上不要熬夜,不要睡得太晚,工作不要太拼命,小心搞垮了身体……这些年,有时她看到我头上的白发,总是会伸手去摸一摸,然后免不了低声感叹。

我竟渐渐有些明白古人为何有三从之说,“夫死从子”,因为还有母亲的身份,她才能转移注意力,走出悲伤。

母亲能让自己过得很好,我想。

但她终究老了,在我放下心后。这么精明的老太太,一次跌倒后竟然左手骨折和腰部压缩性骨折。那之后她的身体不再硬朗,走路不便,出门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她变得更加依赖我,见不到我时总会问东问西。我加班到深夜,她隔一会儿就一个电话;如果我在開车回家的路上,她就叮嘱我安心驾驶。当我走到楼下,一眼就能看到家里客厅永远明亮的灯,像黑暗中善良的萤火虫。

偶尔,我看见她坐在屋里的藤椅上,一句话也不说。被她藏了几十年的软弱终于露出了头,一有意外和风吹草动,就会神经紧张。母亲那么热爱阳光,现在,她却喜欢一个人躲在黑暗里。

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加班到很晚才到家,母亲还坐在那里,她一定要和我说说她的梦——我的确已经记不清有多久没好好和她说话了。“我最近老梦见你父亲,”她有些兴奋也有些担忧地问我:“你爸爸是不是要来接我走了?”

第二天,南宁迎来冬日的太阳,母亲要我陪她出去走走。外面的温度并不高,我让她加件衣服。她手脚不太麻利,慢腾腾地从柜子里翻出一件毛衣,很艰难地举起双手,把毛衣套过头。因为关节炎和肌肉疼痛,两只手臂举起来时颤颤悠悠,显得特别笨重。

那一刻,我看到我的妈妈站在卧室的门口,身体里写着我不愿意承认的苍老。

写给父亲的诗 篇4

假如我今生无缘遇到你,就让我永远感到恨不相逢——

让我念念不忘,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当我的日子在世界的闹市中度过,我的双手捧着每日的赢利的时候,让我永远觉得我是一无所获——

让我念念不忘,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当我坐在路边,疲乏喘息,当我在尘土中铺设卧具,让我永远记着前面还有悠悠的长路——

让我念念不忘,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当我的屋子装饰好了,箫笛吹起,欢笑声喧的时候,让我永远觉得我还没有请你光临——

让我念念不忘,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让我们感恩父亲 篇5

岁月流转,马上就要进入炎炎夏日。在此,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什么节日,大家知道吗?对!是父亲节。

高尔基说过:父爱就像一本震撼心灵的书,读懂了这本书,就读懂了整个人生。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多的是在赞美母亲,赞扬母爱,却很少谈及父爱。

其实,父爱和母爱同样伟大。母爱深似海,父爱重如山。人们在庆祝母亲节的同时,并没有忘记父亲的功绩。1909年就开始有人建议设立父亲节。1910年6月,人们庆祝了第一个父亲节。当时,凡是父亲已故的人都佩戴一朵白玫瑰,父亲在世的人则佩戴红玫瑰。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回顾一下我们的成长历程,教我们坚强、教我们自立、教我们树雄心立大志的一定是父亲,从这个意义上说,父爱如山。父亲是勇气和力量的源泉,是希望和信心的化身。尤其在做人、求学的岁月里,他留给我们的是坚强和忍耐,如同巨石山峰,能抵挡住风雨的洗礼、雷电的怒吼、波涛的冲刷。无论春夏秋冬,不管天南海北,我们在哪儿,父爱就延伸到哪儿。父爱还是一片宁静的港湾,当我们失落时,他能给予我们信心、勇气和力量;父爱更是一本书,当我们长大后,再次打开它,一定会读懂父亲那颗最深沉、最热烈的心。

他是一棵大树。春天,我们倚着他的幻想;夏天,我们倚着他的繁茂;秋天,我们倚着他的成熟;冬天,我们倚着他的沉思。他与母亲不一样,他有着严厉的眼光,但他给予的温暖和爱护丝毫不少于母亲。也许他不能做到母亲所做的一切,但他能用另一种方式,诠释什么叫做亲情。

据说,选定6月过父亲节是因为6月的阳光是一年之中最炽热的,象征父亲给予子女的那火热的爱。父爱如山,高大而巍峨。父亲像是一棵树,总是不言不语,却用他枝叶繁茂的坚实臂膀为我们遮风挡雨、制造荫凉。

让我们一起感谢父亲,感谢他深沉而炽热的爱;让我们珍惜父爱,珍惜父亲的一言一语,将父亲的爱藏在心中。

让我们感恩父亲,因为他的铮铮铁骨,让我们学会了坚忍不拔。因为他的双手相伴,让我们在艰难时刻充满力量。

母爱有声,父爱无言。父爱可能藏在愤怒的呵斥中,也可能藏在打你的巴掌里。无论它藏在哪里,我们一定要理解父亲那深沉的爱。

感受着父亲的爱,我们也应该想一想,我们能为父亲做点什么呢?

当父亲下班时,我们为父亲倒一杯水,说一句贴心的话;当父亲累了时,我们为他捶捶背,给他讲个笑话;当我们犯了错误,父亲批评我们时,我们虚心倾听并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平时学习中,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多读课外书……还有很多很多,这些我们都能做到,也是应该做到的,因为,这是对父亲最好的回报。

(作者单位:禹城市实验小学山东德州251200)

写给父亲的诗 篇6

常坐在父亲肩头

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

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

等我长大后

山里孩子往外走

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循叮嘱

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

都说养儿能防老

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

都说养儿为防老

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

儿只有轻歌一曲和泪唱

愿天下父母平安渡春秋

你的期待深深

我的步履匆匆

我知道,即使步履匆匆

前面也还有,太多的荆棘

太远的路程

涉过一道河

还有一条江

翻过一座山

还有一架岭

或许

我就是这跋涉的命

目标永远无止境

感恩的诗 篇7

2、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3、他日见张禄,绨袍怀旧恩。——李白《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5、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6、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7、勿言草卉贱,幸宅天池中。——沈约《咏新荷应诏》

8、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9、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陈去疾《西上辞母坟》

10、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11、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维斯冠

12、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13、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14、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徐熙《劝孝歌》

15、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1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上一篇:双十一男生节活动方案下一篇:10年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