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题

2024-08-16

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题(共7篇)

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题 篇1

A:如果是实物样品表示商品质量,那么在商品选择时应当注意样品的质量,要对来样进行细致的检查和认识;如果是文字说明表示商品质量,则应当要求要约方对商品给予细致的描述,进、出口双方进行洽谈、对相关商品描述进行理解上的确认,避免发生歧义。

2、 合同中规定商品质量的方法有哪几种?

A:两大类:实物样品和文字说明。

3、什么是“代表性样品”、“原样”、“复样”、“封样”、“对等样品”和“参考样品”? A:代表性样品:也是“原样”,指买房所提供的能充分代表日后整批交货品质的少量实物。 复样:在向买房送交代表性样品时,留存一份或数份同样的样品。

封样:由第三方或由公证机关(如商品检验机构)在一批货物中抽取同样质量的样品若干份,每份

样品采用铅丸、钢卡、封条、封识章、不干胶印纸以及火漆等各种方式加封识别,由第三方或公证机关留存一份备案,其余供当事人使用。

对等样品:卖方对买房来样供货没有切实把握而根据买方来样仿制或从现有货物中选择品质相近的

样品提交买方的样品。

参考样品:卖方提供给买方其交货时的货品质量的参照物,但实际交货的货品不一定要与参考样品

完全一致。

4、“凭卖方样品买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A:在向买方送交代表性样品时,应留存一份或数份同样的样品,以备将来组织生产、交货或处理品质纠纷时作核对之用。卖方应在原样和留存复样上编制相同的号码,注明样品提交买方的具体日期,以便日后联系、洽谈交易时参考。留存的复样应妥善保管,对于某些易受环境影响而改变质量的样品,还应采取适当措施,诸如密封、防潮、防虫害、防污染等,贮藏保存好,以保证样品质量的稳定。

5、“凭买方样品买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试述在买方来样时,使用“对等样品”的意义。 A:买方出样的时候,卖方在确认按买方提交样品成交之前,必须充分考虑按来样制作特定产品所需的原材料供应、加工技术、设备和生产安排的可行性,以确保日后得以正确履约。此外,还需防止被卷入侵犯第三者工业产权的纠纷。

“对等样品”,是在实际业务中,如果卖方认为按买方来样供货没有确切的把握,卖方可根据卖方来样仿制或从现有货物中选择品质相近的样品提交买方。这样可以防止卖方交货时出现让买方认为“货不对板”而被拒收的损失和纠纷。当买方同意凭对等样品洽谈交易,则就等于吧“凭买方样品买卖”转变成了“凭卖方样品买卖”。

6、试述“质量机动幅度”与“质量公差”的含义及其作用。

A:质量机动幅度:指对特定质量指标在一定幅度内可以机动。

质量公差:指允许交付货物的特定质量指标有在工人的一定范围内的差异。

作用:在工业品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质量指标产生一定的误差有时是难以避免的,若误差为某一国际同

行业所公认,即成为“质量公差”。交货质量在此范围内即可认为与合同相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贸易效率,也可以减少贸易纠纷。

7、在订立质量条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A:“质量公差”是某一国际同行业所公认的误差,这种误差可以不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但如果国际同行业对特定指标并无公认的“质量公差”;或者双方对质量公差理解不一致;或者由于生产原因,需要扩大公差范围时,也可在合同中具体规定质量公差的内容。卖方交货质量在质量机动幅度或质量公差允许的范围内,一般均按合同单价计价,不再按质量高低另作调整。但有些商品,也可按交货时的质量状况调整价格,这是就需要再合同中规定质量增减价条款。

8、某公司出口一批脱水菠菜(Dehydrated Spinach)到香港,质量条款规定“水分不超过8%”(moisture 8% max.)。试分析若该公司实际交货质量高于或低于该标准,买方所要承担的责任。

A:如果公司实际交货质量高于该标准,则卖方不需要承担责任;如果卖方交货低于该标准,则买方可以拒收并且向卖方索赔。

第二章

1、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如何正确掌握成交数量?

A:合同中的数量条款是双方交接货物的数量依据。掌握正确的成交数量,需要确定交易时采用何种计重方法,该方法使用的度量衡制度,计量单位,该种计量单位所需货物的数量,以及数量是否有机动幅度。

2、熟悉各种计量方法、计量单位中英文名称以及常用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A:计重方法:1)按毛重计:商品本身的重量加皮重,即商品连同包装的重量。

2)按净重计:商品本身的重量。分为:按实际皮重、平均皮重、习惯皮重、约定皮重。

3)其他计重方法:按公粮计重、按理论重量计重、法定重量(商品重量+销售包装重量) 计量单位:1)重量单位:千克(kilogram 或 kg.)吨(ton 或 t)公吨(metric ton 或m/t)公担(quintal

或 q.)公分(gram 或 gm.)磅(pound 或 lb.)盎司(ounce 或 oz,)

长吨(long ton 或 l/t)短吨(short ton 或 s/t)

1公吨=0.9842长吨=1.1023短吨

1公斤=2.2046磅=35.2736盎司

1磅=16盎司=256打兰

1打兰=27.34375 格令

1克拉=0.2克

2)容积单位:公升(litre 或 l.)加仑(gallon 或 gal.)蒲式耳(bushel 或 bu.)

1升=0.22英制加仑=0.264美制加仑

1立方米=1.308立方码=35.3147立方英尺=61023立方英寸

1英制蒲式耳=1.032057美制蒲式耳

1英制加仑=277.42立方英寸

1美制加仑=231立方英寸

3)个数单位:只(piece 或pc.)件(package 或 pkg.)双(pair)台、套、架(set)打

(dozen 或doz.)罗(gross 或 gr.)大罗(great gross 或 g.gr.)令(ream,

或rm.)卷(roll 或 coil)辆(unit)头(head)箱(case)包(bale)桶

(barrel,drum)袋(bag)

1罗=12打 1打=12件 1令=516张

4)长度单位:码(yard或yd.)米(metre或m.)英尺(foot 或 ft.)厘米(centi-metre

或 cm.)

1公里=0.6214英里=0.53964海里

1米=1.094码=3.2808英尺=39.37英寸

5)面积单位:平方米(square yard 或 yd2)平方米(square metre或m2)平方英尺(square

foot 或 ft2)平方英寸(square inch)

1平方公里=0.3861平方英里=247.105英亩

1平方米=1.1959平方码=10.7639平方英寸=1550平方英寸

6)体积单位:立方码(cubic yard 或 yd3)立方米(cubic metre 或 m3)立方英尺(cubic

foot 或 ft3)立方英寸(cubic inch)

3、何谓“以毛作净”?

A:“以毛作净”指按毛重作为计算价格和交付货物的计量基础。毛重=商品重量+皮重(包装重量) 适用于单位价值不高的商品。

4、在国际贸易中,如买卖双方未明确以何种计重方法计价时,应按何种重量计价?

A:如果货物是按重量计量和计价而未明确规定采用何种方法,根据管理,应按净重计量和计价。

5、为什么要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规定数量机动幅度条款?数量机动幅度条款是如何规定的?

A:在国际贸易中,有些商品是可以加以精确计量的,而实际业务中,不少商品受本身特性、生产、运输或包装条件以及计量工具的限制,在交货时不易精确计算。为了便于合同的顺利履行,减少正义,买卖双方通常都要在合同中规定数量机动幅度条款,允许卖方交货数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灵活掌握。

买卖合同中的数量机动幅度条款一般就是溢短装条款。在规定具体数量的同时,再在合同中规定允许多装或少壮的一定百分比。卖方交货数量只要在允许增减的范围内即为符合合同有关交货数量的规定。

6、在合同中规定“About 500 m/t”或“500 m/t 5% more or less at seller’s option”条款,对买卖双方有无区别?为什么?在后一种规定情况下,卖方最多可交多少公吨?最少可交多少公吨?如何计价?

A:有区别。前者是个约数,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解释,容易造成纠纷,不宜采用。后者则由相对严谨的规定,界定了上、下限,明确了幅度范围。

最多交525公吨,按合同价格以525公吨计价;最少交475公吨按合同价格以465公吨计价 。

7、在国际贸易中,常用的度量衡制度有几种?我国《计量法》对我过进出口商品所使用的计量单位有什么规定?

A:常用有:公制(或米制)(Metric System、美制(U.S System)、英制(British System)、国际单位制(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三条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

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8、试计算2840克相当于多少盎司重量。

A:2840/1000X35.27=100oz.

第三章

1、在国际货物贸易买卖中商品包装的意义何在?

A:商品包装是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附加价值的必要手段之一。保护商品本身,美化、宣传商品,信息传递以及方便商品的存储、运输、销售。

2、进出口商品的包装有哪些种类?试分别说明其主要作用。

A:运输包装的种类:箱――用于不能紧压的货物;桶――用于液体、半液体以及粉状、粒状货物;袋――用于粉状、颗粒状和块状的农产品以及化学原料;包――用于羽毛、羊毛、棉花、生丝、布匹等可以紧压的商品;托盘、集装袋――用于将一定数量的单件包装组合成一件大的包装或装入一个大的包装容器内的集合运输包装。

销售包装:保护商品品质、美化商品、宣传推广,便于陈列展销、吸引顾客和方便消费者识别、选购、携带和使用,从而能起到促进销售,提高商品价值的作用。种类:挂式包装、堆叠式包装、便携式包装、一次用量包装、易开包装、喷雾包装、配套包装、礼品包装。

3、对出口的商品包装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A:出口商品的包装应力求做到符合科学、经济、牢固、美观、适销的要求,以充分发挥包装的促销作用。

4、出口商品的运输包装应符合哪些要求?

A:出口商品的运输包装应该符合:经济、牢固、简约等要求。

5、出口商品的外包装上一般有哪些标志?

A:一般有运输标志、指示性标志、警告性标志、重量体积标志和产地标志等。

6、什么是运输标志?它一般由哪些内容组成?试按一般要求设计一个运输标志。

A:运输标志:“唛头”,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货运单据中有关货物标志事项的基本内容。它一般由一个简单的集合图形以及字母、数字及简单的文字等组成,包括收货人或卖方的名称自首或简称、参照号码、目的地、件数号码。

7、何谓指示性标志、警告性标志?试各举一例。

A:指示性标志:根据商品的特性,对一些容易破碎、残损、变质的商品,在搬运装卸操作和存放保管条件方面所提出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用文字或图形表示的标志。如:“小心轻放”。

警告性标志(危险品标志):指装有爆炸品、易燃品、腐蚀物品、氧化剂和放射物资等危险货物的运输包装上用图形或文字表示各种危险品的标志。如:“骷髅头”

8、何谓商品条码?零售商品条码的作用何在?

A:商品条码:一种代码,一组粗细间隔不等,按照一定的规则安排艰巨的平行线条图形及其相应的数字组成的标记。“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代码组成,是表示商品特定信息的标识。”

零售商品条形码作用:商品条码通过光电扫描器被识读,计算机就能自动识别条码所表示的商品代码,判断出所售商品的品种、规格、数量、售价和生产者/销售者等一系列有关该商品的信息,即时打印收获清单,便于超市、商场准确、快捷的与顾客结算货款。

9、在包装出口商品时,为什么要重视衬垫物的选用?

A:衬垫物选用的好坏及合适与否关乎商品在运输途中被保护的程度的高低。合适的衬垫物可以使商品在运输过程达到很好的保护,错误的选用衬垫物或不合适的可能会造成商品质量下降或商品损坏。

10、什么是定牌、无牌和中性包装?在我出口业务中,在何种情况下采用这些做法? A:定牌包装:指买方要求我出口商品和/或包装上使用买方指定的商标或牌名的做法。

我方采用定牌,是为了利用买主的经营能力和他们的企业商誉或名牌声誉,以提高商品售价和扩大销售数量。

无牌包装:指买方要求我出口商品和/或包装上免除任何商标或牌名的做法。

主要用于一些尚待进一步加工的半制成品,主要目的是避免浪费,降低费用成本。

中性包装:指在商品上喝内外包装上不注明生产国别的包装。

采用中性包装,是为了适应国外市场的特殊需要,如转口销售,利于扩大贸易。

11、进出口中的包装条款一般包括哪些内容?在规定包装条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A:按国际贸易习惯,唛头一般由卖方决定,并无必要在合同中作具体规定。如买方要求,也可在合同中作出具体规定;如买方要求在合同订立以后由其另行指定,则应具体规定指定最后的时限,并定名若到时尚未收到有关唛头通知,卖方可自行决定。

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题 篇2

一、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的特点

1、进出口贸易实务操作性较强。

进出口贸易实务专门研究国际货物买卖的相关理论和实际业务, 其内容涵盖了进出口业务各个环节的基础理论、基本操作方法及技能技巧, 包括进行国际市场调研, 做好交易前的准备;与国外客户建立业务关系;进行成本和价格核算;通过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等环节完成交易磋商, 订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按照约定的各项交易条款履行合同;解决订约和履约过程中遇到的一切问题。其中, 英文商务信函是交易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沟通工具。因而, 仅凭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是根本不能完成上述业务的, 只有在进行了一定的操作训练之后, 才能更加深刻地掌握这些基本理论, 将理论变为实际业务操作能力。

2、进出口贸易实务综合性强。

进出口贸易实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除涉及到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市场营销、外贸英电、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国际商法等许多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外, 还应具备电脑操作和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例如, 进行国际市场调研, 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知识;建立业务关系, 进行交易磋商时撰写各类信函, 应掌握商务信函的写作原则、写作技巧等外贸英语函电知识;选择计价货币、工具结算工具和结算方式则涉及国际金融、国际结算等课程的知识。

二、进出口贸易实务教学中的不足

1、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

重知识传授、轻能力素质培养, 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是存在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中的问题之一。从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 表现为课时安排理论课多、实践少, 周期短;教学模式课堂教授多、实验操作少;教学评价重考试、轻能力;学习过程重个体、轻协作。由于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 难以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下, 导致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虽然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 但却不能快速胜任实际工作, 缺乏较好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延长了适应工作岗位的磨合期。

2、“出口导向”主导教学内容。

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往往以出口贸易为重, 开设的实验内容也多是“出口导向”型的人机对话式的贸易环节模拟操作。学生只能按照预先设定的出口交易内容和交易环节, 呆板地按照既定步骤完成一笔出口贸易实验操作。虽然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是一笔交易的两个方面, 但由于贸易角色和立场不同, 贸易操作中却存在许多截然相反的做法。“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模拟操作实验模式下, 学生只能粗浅地完成理论的简单应用, 对基本认识理论教学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出口贸易的各个环节、各项交易条件和合同内容的规定方法以及有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和法律规则等有所消化, 而不能自主地将所学的贸易知识灵活地、综合地应用于实验操作, 无法以不同的贸易角色选择交易对象完成多笔个性化的进口业务和出口业务的全部操作过程, 体验不到交易的复杂性、多样性和风险性, 难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3、实验教学管理不到位。

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 高等院校的实验教学环节有所加强, 但仍然存在实验教学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缺乏有效的实验教学运行机制。例如, 进出口贸易实务的实验课程体系不完整, 实验内容更新慢, 缺乏完善的实验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和学生实验成绩考核评定办法, 实验教学的组织和管理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使实验教学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4、师资队伍不够完备。

指导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作为实验指导教师, 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和教学经验, 还应具备充分的国际贸易实际工作经验。目前, 许多高校的教师都是直接从毕业生中引进的, 没有参与过实际工作, 缺乏实践工作经验。从事进出口贸易实务教学的教师中, 也存在没有进出口业务工作经历, 甚至从没有接触过真实的贸易合同、信用证、发票、提单等外贸单证的情况。既有实际外贸工作经验, 又有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的缺乏, 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都会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三、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1、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的设计。

教学活动中,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两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内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教学内容的安排, 都应根据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做相应的调整。依据上述原则, 进出口贸易实务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的设计包含基础验证型实验, 简单应用型实验和综合协作型实验三个不同层次。

2、实验课程体系的设置。

按照上述实验课程体系的设计要求, 为保证教学内容渐进式提升, 进出口贸易实务多层次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包括“进出口贸易实务” (理论基础) 、“进出口业务实训” (简单应用) 和“国际贸易综合实训” (综合应用) 。进出口贸易实务以理论教学为主, 穿插少量实验课时, 以体验和理论验证为目标。进出口业务实训安排在理论教学之后的一个学期, 实验内容以出口业务为主线, 按照设定的交易内容和交易环节, 模拟完成一笔出口业务个体实验, 实现以交易环节为模块的理论知识简单应用。之后的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则以“角色扮演”为特点, 由学生自主以不同的贸易角色选择交易对象, 磋商订立合同, 在相互协作下完成多笔内容各异的进口和出口业务的全部操作过程, 以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和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最后, 还可以通过组织进出口业务技能竞赛、校外毕业实习等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多层次实验教学内容与组织。

不同层次的进出口贸易实务实验教学要有不同的实验内容安排和教学组织。理论课程中的实验课时可以安排简单的模拟商务谈判、起草买卖合同、进出口成本核算或是大型案例分析讨论、外出参观等内容。通过分组、讨论、参观等方式, 完成教师指导为主、学生自主为辅的实验教学过程。

进出口业务实训需要健全能够完成操作的软硬件设备, 设定实验的内容 (包括出口交易背景、交易内容和条件、出口业务环节等) , 必要的实验资料 (如实验指导手册、交易的数据信息、单证样本等) 。通过个体自主模拟完成出口交易的全过程, 逐步完成单项知识点的简单应用, 实现学生自主实验为主, 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过程。

综合实训则需要应用网络技术和适当的实验教学软件, 由教师合理安排角色分工, 下达实验任务, 组织协调实验的进行。例如, 根据需要把学生分成若干个组, 每个组5~6人。不同的组扮演不同的角色 (如出口商、进口商、国内供货厂商、进、出口地银行、船务公司、商检机构、海关、保险公司等) , 要求完成至少3笔交易内容不同的进口和出口业务操作等。学生则依据实验任务和要求, 要完全自主地扮演不同的贸易角色, 完成内容不同的多笔交易。这一层次的实验必须通过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沟通协调和综合应用才能完成, 学生的主体性进一步加强, 而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组织管理作用, 其指导性地位再次下降。

4、多层次实验的考核方式。

实验课的考核要侧重于学生的操作技能。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 考核也以传统方式为主, 可适当增加操作性试题的比重。进出口业务实训的考核应摒弃传统的考试方式, 按照出口交易中关键程度和难度, 将考核内容按照出口报价核算、贸易合同签订、信用证审核与修改、结汇单据制作等模块的操作结果综合评价, 占课程考核的60%, 平时成绩占40%。国际贸易综合实训针对学生扮演的不同角色, 根据实验任务的完成情况, 按照不同的标准来进行综合考核。如出口商、工厂和进口商主要依照获得利润的多少来考核, 出口地银行和进口地银行则按照完成工作的准确性来评判。另外, 也可以按照模拟操作的具体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考核。

四、多层次实验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1、改进教学模式。

进出口贸易实务多层次实验教学渐次地突出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 改进了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得到高度体现, 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有利于师生双向沟通和学生潜能的发掘。

2、螺旋式提高学生能力。

从基本理论的掌握到知识的简单应用, 再到知识的综合应用, 更加符合学习的基本规律。多层次实验教学通过理论学习、简单模拟、角色扮演等不同阶段的学习和实验, 使学生能力螺旋式提升。学生对看似重复的学习内容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下不仅增加了学习兴趣, 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多种能力的提升。

3、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实验教学的重要保证。为保证多层次实验教学的进行, 实验教师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 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既要了解企业的运作情况, 又要掌握教育规律, 必须具备“双师”素质。

4、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多层次实验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 利用软件和网络技术使学生能够在仿真的国际商业环境中进行演练, 切身体会进出口交易的全过程, 亲自处理交易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体验交易的风险和乐趣。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从事进出口交易的操作技能, 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结语

进出口业务多层次实验教学是一种灵活性大、综合性强、互动性高、挖掘度深的教学活动, 通过由浅入深地设置不同层次的实验内容, 逐步进入到角色扮演这样一个仿真、活跃和个性化的进出口业务环境中, 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又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曾晓彬.试论经济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1.

[2]徐建平, 章学拯.经管类专业实验室建设若干问题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1.

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题 篇3

笔者针对进出口贸易实务专业课程的实训练习课中的教学现状,在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确定专业实训练习课的评价依据和基本要求,建立专业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希望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客观、公正、全面、有效的评价,注重学生形成性评价,以此来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保证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推动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评价的依据和实施原则

评价是专业课程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是外贸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以理论学习为主,重在外贸实务的处理、运用。实训练习是知识的运用与掌握,是学习过程的升华。实训课的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应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重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有的评价方法不宜在短时间内重复使用,否则,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使评价流于形式,反而成为教学的负担。

二、形成性评价在实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探索

1.评价的实施准备

教师将集体备课准备的导学案或者是工作单发给学生,并进行适当的说明,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要求,以及工作要求,以便进行课上和课后的自我评价或小组评价与分析,确定努力的方向。

2.评价的方法与实施

教学过程中的评价离不开教学方式的配合,应该形成“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的学生形成性评价模式,这样可以使教学的效果成为可循环的一个系统,老师活动与学生活动相辅相成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同时,也实现了学生与教师的双赢效果,即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

(1)测试性评价。“测试法+成绩评价”模式,主要方法是对所学内容进行定量测评,如,课堂小练习或小测验,测试后由老师给出成绩以及简单评价,如“你真棒!”“又是一次全对,太好了!”“不错!”“有进步!”“加油!”等等。

(2)自评。“自主学习法+反思”模式,在实训练习过程中对自己指令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比如,实训课上做计算题时,对于佣金或者是保险费的计算公式是否记住,是不是看课本才能完成,是否存在运算上的困惑;能否独立、自信回答的完成任务单;对于一个案例分析能否自己先分析再问其他同学,或者是能否自己不看书就能想到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等等。

(3)组评。“小组合作学习法+他评”模式主要是小组成员根据每人的表现,给出成绩,并记录在“小组课堂活动情况评价表”上。比如,在实训课上的案例分析过程中,同学之间的参与度,学生的发言情况,小组长的调动情况,等等。

(4)问卷调查。老师根据需要不定期进行问卷调查,有的问题可在每次问卷中出现,有的只出现一次或间隔一段时间出现一次。问卷方法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问答题。问卷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你是否指导与了解学生的知识运用及技巧掌握情况、情感态度以及职业能力的发展。如:你能否听懂老师和同学课堂上所说的答案?你在组员合作的过程中,是否总是害怕出错?

三、反思

实验证明,课堂形成性评价,是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在课程教学重视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有效支撑。通过过程评价,把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学生能力锻炼有效结合在一起,既是激励学生学习、培养合作精神的手段,又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导向。同时,还能反映教学效果,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一样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但是,在评价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学生个体差异问题,应该如何调动学生群体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发挥评价的催化作用?如何让学生意识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同等重要?另外,是否可以将过程评价的分数真正落实到学生的总分评价中?这些疑难问题的解决还需进一步地探究。

进出口贸易实务名词解释 篇4

1、良好平均品质:指有同业公会或检验机构从一定时期、或一定季节、某地装船的各批货物中分别抽取少量实物加以混合拌制,并由该机构封存保管,以此实物所显示的平均品质水平,作为该季节同类商品质量的比较标准。

2、质量公差:是指允许交付货物的特定质量指标有在公认的一定范围内的差异。

3、溢短装条款:就是指在规定具体数量的同时,再在合同中规定多装或少装的一定百分比。

4、海运提单:简称提单(BL),是指用以证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经由承运人接收或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据已交付货物的单证。

5、集中托运方式:是指航空货运公司把若干批单独发运的货物组成一批向航空公司办理托运,填写一份总运单将货物发运到同一目的站,由航空货运代理公司在目的站的代理人负责收货、报关,并将货物分别拨交给各收货人的一种运输方式。

6、国际多式运输:又称国际联合运输,是在集装箱运输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连贯运输方式。它一般是以集装箱为媒介,把各种单一的运输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一种国际性的连贯运输。国际多式运输是指按照多式运输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运输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货物的地点的一种运输方式。它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必须有一个多式运输合同(2)必须使用一份包括全程的多式运输单据(3)必须有两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连贯运输(4)必须是国际间的货物运输(5)必须由一个多式运输经营人对全程运输负总责。(6)必须是全程单一的运费费率。

6、补偿原则:又称损害赔偿原则,是指当保险标的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保险人应当依照保险合同的约定履行赔偿义务。

7、推定全损:是指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受损后,实际全损已经不可避免,或者为避免发生实际全损所需支付的费用与继续将货物运抵目的地的费用之和超过保险价值,也就是恢复、修复受损货物并将其运送到原定目的地的费用将超过该目的地的货物价值。

8、共同海损:是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船舶、货物和其他财产遭遇共同危险,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地合理地采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支付的特殊费用。

9、汇票:是由一人签发给另一人的支付命令,要求受票人见票时或于未来某一规定的或可以确定的时间,将一定金额的款项支付给某一特定的人或其指定人,或持票人。

10、国际保理:是国际贸易中在以托收、赊帐等方式结算货款的情况下,保理商向出口商提供的一项包括对方资信调查、百分之百的风险担保、催收应收款项、财务管理以及融通资金等综合性财务服务。

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题 篇5

一、将下列外贸术语英文名称和中文名称用线连接起来 1.Sole Distribution

2.包销

2.Exclusive Agent

3.独家代理 3.Invitation to Tender

6.招标 4.Auction

4.拍卖 5.Barter Trade

1.易货交易 6.Compensation Trade

5.补偿贸易 7.Consignment

8.寄售 8.Fair and sales

7.展卖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答案)1. B 2. A 3. B 4. A 5. B 6. C 7. A 8.B

四、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正确答案不少于两个,请准确选出全部正确答案)1.ACD 2.ABD 3.AD 4.BCD 5.ACD 6.BC 7. ABC

五、翻译并解释名词

3.Auction:拍卖,是由专营拍卖业务的拍卖行接受货主的委托,在一定的地点和时间按照一定的章程和规则,以公开叫价竞购的方法,最后由拍卖行把货物卖给出价最高的买主的一种现货交易方式 2.

1.Exclusive Agent:独家代理,是在指定地区和期限内单独代表委托人从事代理协议中规定的有关业务的代理人

4.Invitation to Tender:招标,是指买方发出招标同志,说明拟采购的商品名称、规格、数量及其他条件,邀请卖方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投标的行为

5.Barter Trade:易货贸易,以货换货的贸易方式,不用货币支付。

六、简答题

1.包销和独家代理的区别 答:包销是经销人以自己的名义买进商品,自行销售,自负盈亏:而独家代理是单纯做为供应商的在特定地区的代理,销售商品,从中得到佣金:所以包销实际上是买卖合同,而独家代理则是代理合同。

2.拍卖的形式有哪些?

答:拍卖的形式有:增价拍卖、减价拍卖、密封递价拍卖。

3.简述寄售的性质和特点。

答:寄售是一种委托代售的贸易方式,它是凭事物进行交易;商品售出前所有权属于寄售人;代销人不承担任何风险和费用,只收取佣金作为报酬。

4.国际招标方式有哪些?

答:国际招标的方式有:国际竞争性招标、谈判招标、两段招标。

七、案例分析

1.我某公司与国外一公司订有包销秋季羊绒衫的包销协议,期限为一年。年末将近,因竞争者多,包销商“包而未销”,并要求退货,索赔广告宣传费用。问:包销商提出此类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不合理.因为包销的一个特点就是,经销人以自己的名义买进商品,自行销售,自负盈亏。

2..美国A公司与中国B公司签订了一份独家代理协议,指定B公司为A公司在中国的独家代理。不久,A公司推出指定产品的改进产品,并指定中国C公司作该改进产品的独家代理。A公司有无这种权利? 答:A公司没有权利这样做.因为B公司是指定产品的独家代理,也就是说在同个地区只可以有一个代理,指定产品的改进品严格来说和指定产品是同种商品,所以A公司没有权利那么做。

3.某公司在拍卖行经竞买获得一批精美瓷器,在商品拍卖时,拍卖条件中规定,“买方对货物的过目或不过目,卖方对商品的品质概不负责。”该公司在将这批瓷器通过公司所属商行销售时,发现有部分瓷器出现网纹,严重影响这部分商品的销售。该公司因此向拍卖行提出索赔,但遭到拍卖行的拒绝。问:试分析拍卖行的拒绝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论述题 篇6

答:(1)特征:A,信贷是进行补偿贸易必不可缺的前提条件;B,设备供应方必须同时承诺回购设备进出口方的产品或劳务,这是构成补偿贸易的必备条件。

(2)作用:

一、对设备进口方的作用:A,补偿贸易是一种较好的利用外资的形式,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B,通过补偿贸易,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展和提高本国的生产能力,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使产品不断更新及多样化,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C,通过对方回购,还可在扩大出口的同时,得到一个稳定的销售市场和销售渠道。二:对设备供应方的作用:对于设备供应方来说,进行补偿贸易,有利于突破进口方支付能力不足,扩大出口,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通过承诺回购义务,加强自己的竞争地位,争取贸易伙伴或者在回购中取得较稳定的原材料来源,或从转售产品中获得利润等方面,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2、试述商品综合方案的主要内容。

答:商品综合方案目的是为了解决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出口价格长期疲软,贸易条件恶化的问题。这项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多种商品的国际储存或缓冲存货,此种商品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利害关系,并且易于储存;(2)建立国际储存的共同基金,用来资助建立国际初级产品的缓冲存货和改善初级产品市场,提高初级产品的长期竞争性;(3)商品贸易的多边承诺。为了稳定产品供应,参加方案的各国政府,承诺在特定时间内各自出口和进口某种商品的数量;(4)扩大和改进商品贸易的补偿性资金供应,当出口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收入剧减时,国际货币组织将给予补偿性贷款;(5)扩展初级产品的加工和出口多样化,要求发达国家降低或取消对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及加工产品的进口限制措施。

3、试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答:(1)主要内容:每个国家应集中生产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由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2)评价:A,比较成本理论在历史上曾起到进步的作用,它促进了当时英国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废除谷物法;B,这个理论的出发点是世界是一个静态均衡的世界,是一个各国间、各经济集团间利益和谐一致的世界,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是自然永恒的现象;C,比较成本理论的分析方法属于静态分析,有9个假定作为其论述的前提条件;D,比较成本理论只提出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未能提示出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成本、自然条件等因素对国际分工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和根本的因素;E,比较成本说未能揭示出国际商品交换所依据的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国际内容,做出了支配一个国家中商品相对价值的规则不能支配两个或更多国家间相互交换的商品的相对价值结论。

4、试述管理贸易实现的机制和途径。、答:(1)通过国际会议对贸易实行意向性的管理;(2)地区贸易集团通过条约、协定和建立超国家机构对地区贸易进行管理;(3)通过多边政府协定和组织对参加方的贸易关系进行管理;(4)通过具体的商品协定和生产国组织对具体商品的产、销、价格进行管理;(5)通过标准化对国际贸易行为、商品规格、质量进行管理;(6)通过双边政府贸易协定或协议协调和管理双边贸易关系;(7)各国政府加强对贸易活动的宏观干预。

5、试述信用证的定义与特点。

答:(1)信用证是指由银行依照客户的要求和指示或自己主动,在符合信用证条款的条件下,凭规定单据。A,向第三者或其指定方进行付款,或承兑和支付受益人开立的汇票;B,授权另一银行进行该项付款,或承兑和支付汇票;C,授权另一银行议付。

(2)特点:A,信用证是一种银行信用,用开证行以自己的信用做出付款的保证,银行处于第一付款人的地位,开证银行对受益人的责任是一种独立的责任;B,信用证是一种独立的文件。信用证的开立是以买卖合同为依据,但信用证一经开出,就成为独立于买卖合同以外的另一种契约,不受买卖合同的约束,信用证与合同,是相互独立的交易,开证银行和参加信用证业务的其他银行只能按信用证的规定办事;C,信用证是一种单据的买卖,信用证实行的是凭单付款的原则,各方面处理的是单据,银行确定单据表明上是否符合信用证条款为原则,开证行只根据表面上符合信用证条款的单据付款,实行严格付款原则,不仅做到单证一致,还要做到单单一致。

6、试述OCP运输条款。

答:在同美国进行贸易时,为了取得运费上的优惠,可以采用OCP条款。OCP意为内陆地区。所谓内陆地区是根据美国运费率规定,以美国西部9个洲为界,也就是以落矶山脉为界,其以东部地区,均为内陆地区的范围。按OCP运输条款达成的交易,出口商不仅可享受美国内陆运输的优惠费率,而且也可以享受OCP还晕的优惠费率。因此对美交易中,采用OCP运输条款,对进出口双方均为有利。但是必须注意下列问题:货物最终目的地必须属于OCP地区范围,货物必须经由美国西海岸港口中转,因此,签订CFR和CIF出口合同时,目的港必须是美国西海岸港口,提单上必须表明OCP字样,并且在提单目的港一栏中除填明美国西部海岸港口名称外,还要加注内陆地区的城市名称。

7、试述赫—俄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答:赫——俄学说从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开始逐层战况,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各国所生产的同样产品的价格绝对差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2)成本的国际绝对差。价格的国际绝对差来自成本绝对差,成本的绝对差是国际贸易发生的第一个原因;(3)不同的成本比例是国际贸易发生的第二个条件;(4)相同的成本比例,如果一国的两种商品成本都按同一比例低于另一国,则两国间只能发生暂时的贸易关系。直到两汇率变化使两国商品的单位成本完全相等;(5)生产要素的不同价格比例,引起了比较成本的差异;(6)生产要素不同的供求比例,各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种类和质量是不同的,即使供给比例相同,对这些生产要素不同的需求也会产生生产诸要素的不同的价格比例,为国际贸易提供一个基础;(7)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和利益。各个国家的价格结构决定了它们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的比较利益,同时也构成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将会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趋于平等化。

评价:(1)在各国参加国际分工、专业化生产的依据上,H——O学说比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从体系上更为完整全面;(2)正确指出了生产要素拥有状况在各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指出了在各国对外贸易竞争中,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结合所起的重要作用;(3)完全违背了劳动价值理论;(4)忽视科学技术的作用;(5)只能用来解释要素禀赋不同国家间的分工与贸易行为;(6)抹煞了国际生产关系,抽象的谈论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收入平等化,把富国与穷国间的收入分配不平等性,归结为国际贸易问题,归结为世界市场的机制问题。

8、试述古典学派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与赫—俄原理的主要区别。答:(1)古典学派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费劳动时间决定,而以俄林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运用在互相依赖的生产结构中的多种生产要素的理论代替了古典学派的单一生产要素的理论;(2)古典学派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各个国家在生产各种商品时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且各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差异是固定不变的,俄林在其理论中,则假定各个国家在生产商品时所使用的生产技术是一样的,即生产函数相同,因而排除了各国生产率的差异,而是把各国间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以及在生产各种要素的强度的差异作为国际贸易的基础。

9、试述李斯特保护幼稚产业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对该理论学说作一评价。

答:主要内容:(1)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评,指出比较成本说忽视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只注重交换价值,不注重生产能力和形成,不利于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国家竞争力的增强,不利于各国真正实现政治经济独立;(2)批评古典自由理论忽视了各国经济和历史的特点,认为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选择应全面考虑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取决于该国当时所具备的各种条件和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3)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认为通过政府对国民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加以限制,来保证国家经济利益的实现,而国家利益的保证是持久的个人利益实现的前提;(4)保护对象为有发展前途,有潜在发展优势的产业,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护和发展之后能够成长起来,并能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以30年为最高保护时间;(5)通过禁止输入与征收高额关税的办法来保护幼稚工业,以免税或征收少量进口关税的方式鼓励复杂机器进口。

理论政策评价:积极意义:(1)保护幼稚产业理论把经济发展看做一个规律性的历史过程来研究,强调国际贸易中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强调各国应根据各自国家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对外贸易政策;(2)认为国家生产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而建立高度发达工业又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因而有必要对国家处于发展中的、有前途的,但遭遇到国外有利竞争的产业部门采取适当的保护;(3)强调保护的过渡性和有选择性,强调贸易保护是达到发展工业、发展生产力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认为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将逐步降低保护,最终走向自由贸易;(4)对美、德当时经济政策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缺陷:(1)对生产力的理解比较含糊,对影响生产力的因素分析也很混乱;(2)以经济部门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歪曲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过程;(3)保护对象的选择缺乏客观具体的标准。

10、试述合同有效成立的条件

答:(1)当事人必须在自愿和真实的基础上达成协议。一方自愿发价,另一方明确表示愿意承诺,双方自愿表示达成协议的诚意,承诺履行合同责任与义务,如果一方采取强制、威胁、暴力、诈骗手段,迫使对方就范,则订立的合同在法律上是无效的;(2)买卖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行为的资格和能力,自然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法人拥有独立财产,以自己的名义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是按照法定程序成立的法律实体;(3)合同必须以双方互惠、有偿为原则。合同一方所享有的权利,是以另一方所负有的义务为基础,双方互有权利和义务,任何一方不按合同履行责任与义务,都负有向对方赔偿损失的责任;(4)合同的标的和内容必须合法;(5)合同的形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与要求。

11、论述普惠制的主要原则以及在现实中的执行情况。

答:普惠制的三大基本原则:普遍性、非歧视性、非互惠性。

所谓普遍性,是指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旁边的优惠待遇。

所谓非歧视性,是指应使所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都不受歧视,都能享受普惠制的待遇。

所谓非互惠性,是指发达国家应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关税优惠,而不要求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提供反向优惠。

但在现实中,这三大原则并未完全得到有效实施,一些发达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采取例外措施,使他们享受不到普惠制待遇,具体表现在:(1)把某些发展中国家排除在受惠国之外。如:美国规定以下国家不得享受普惠制待遇:一是社会主义国家;二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国;三是与美国在政治上有冲突和对立的国家等。(2)对“敏感性”的工业产品不给予普惠制待遇。(3)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使发展中国家不能充分全面地享受普惠制待遇。

12、试述普雷维什的贸易保护论。

答:(1)中心—外围论。发达国家构成中心体系,发展中国家构成外围体系,它们处于不平等地位。

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题 篇7

1.课堂教学的组成要素不同。传统的课堂教学包含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要素, 多媒体教学还增加了“媒体”这个要素。这四个要素在课堂教学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2.教师、学生角色的不同。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向多媒体教学, 必然要实现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的转变。教师从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而学生则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问题的学习主体。

3.教学过程的重点不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往往以教师为中心, 只强调教师的“教”, 全部教学设计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而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 则强调学生的“学”,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其特殊之处。

二、课堂实例与效果分析

如在进出口贸易实务中的“贸易术语”的教学中, 13种常用贸易术语抽象、复杂, 彼此之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又容易混淆。如果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动态模拟各个贸易术语的特征, 图文并茂, 创设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思考、交流表达, 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在进出口贸易实务中的“集装箱运输”的教学中, 集装箱的种类繁多、功能各异, 如保温集装箱、罐式集装箱、冷冻集装箱、开顶集装箱、框架集装箱、杂货集装箱等, 若只做文字说明, 枯燥无趣不说, 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区别。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直接展示各种集装箱的图片, 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到各种集装箱在外观上的不同, 教师再结合图片讲解各种集装箱的不同用途时, 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 集装箱的交接方式多种多样, 对交接地点如集装箱堆场和装卸区等, 又无法带学生亲临现场, 只能纸上谈兵。有了多媒体辅助教学, 可以让学生亲眼看到集装箱桥吊和堆场的装卸情景, 看到港口码头宏伟而繁忙的景象, 除了拓展知识, 还能增加学生对外贸专业的热爱。

再如在进出口贸易实务中的“信用证”的教学中, 信用证的运转程序以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为例, 共有6个当事人, 12个步骤。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可将运转程序按先后次序进行分解, 如图所示, 不仅节省了书写板书的时间, 而且比传统的板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通过“前进”和“后退”还可以反复练习以加深记忆, 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对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反思

每一种媒体都具有自己的基本特性和特殊功能, 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适应性和局限性, 没有任何一种媒体可以看作是万能的媒体。因此,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必须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选择多媒体课件。

1.必须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制作和使用课件。现代教学理论明确指出:学生不是教师教会的, 而是学生自己学会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景,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发、指导和点播。因此, 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必须符合这一原则。

2.课件的使用一定要紧密结合教学目的,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学生难以理解、不好接受的抽象问题, 利用课件集文字、图像、动画于一体的特点, 形象生动具体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化解了学生在探究中的思维障碍。

3.课件的制作要讲究实用, 避免画蛇添足。课件要简洁实用, 要用得恰到好处, 教学中使用的课件要起到开阔思路、引起联想的作用。课件的界面一定要新颖简洁, 具有吸引力。

4.课件要讲究科学性。课件的设计制作和使用, 要紧扣教学大纲的要求。课件的设计思路、结构特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件的结构和表现形式要符合教学原则和所使用教学方法的要求。

上一篇:【培训机构使用】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综合复习教案下一篇:对小学生考试评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