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2024-07-01

中华优秀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精选9篇)

中华优秀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主题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活动对象

全区普通中小学在校学生

三、活动内容

(一)加强传统美德教育

1.通过推进文明校园、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广泛掀起学习、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不断加强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教育。

2.通过开展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等活动,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3.通过深入开展“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等推进文明礼仪教育。包括升旗礼仪、就餐礼仪、课堂礼仪、尊师礼仪、同学间交往礼仪、穿戴礼仪、借用物品礼仪、迎客礼仪等礼仪习惯养成,引导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

4.通过推动书法教育健康和深入发展,激发培育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欣赏书法的热情。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努力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5.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研学实践教育、冬夏令营等活动,加深学生对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感悟,传承红色基因。组织中小学生到革命历史遗址、革命历史博物馆、革命先辈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场所参观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

(二)重视传统节日教育

1.以忠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感恩老师、感恩长辈”等关爱师长的道德实践活动。

2.利用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传统文化经典知识、故事的普及教育。积极挖掘这些节日中的德育元素,培育学生民族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

3.以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劳动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家公祭日、国庆节为契机,引导广大师生缅怀先烈,了解党和祖国的发展史,不断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三)抓好传统经典诵读教育

1.构建国学经典诵读体系。各校每学期制定诵读计划,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在各年级开展不同的国学教学内容;组织教师读《大学》、《道德经》等国学经典,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构建诵读体系。

2.搭建国学经典诵读平台。丰富诵读形式,开展“诵经典、写经典、唱经典、演经典、展经典”等活动,即:每日开展“诵读经典一刻钟”活动;每星期开展一次“书写经典一刻钟”活动;每月的黑板报和橱窗要有一定的国学教育的内容;每年举行一次国学情景剧展演活动等,把国学教育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3.深化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借助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等载体,围绕孝父母、守诚信、善待人、好学习等话题,以诗文朗诵、快板、课本剧等新颖活泼的形式,把《弟子规》、《论语》等经典美文表现出来。成立国学兴趣小组,将传统体育项目、绘画、书法、剪纸等国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国学、热爱诵读。

(四)开展地方名人民俗教育

1.加强地方区域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工作。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将地方传统名人名事、文化遗迹、等资源有效整合,推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校园。

2.培育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德育教育基地。利用富有地方人文特色的重大纪念活动、重要历史文化遗迹、博物陈列馆等载体,进一步促进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结合学校原有项目为基础开展民间体育、泥塑、剪纸等国粹教育。

四、活动要求

1.加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各学校要及时召开动员大会,明确本年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指导思想、方法步骤、具体要求,制定活动实施方案,适时做好档案建设。

通过组织广大师生学习《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的思想舆论氛围。

2.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各校要统筹安排,有序推进阶段性重点目标与任务的落实,力争到,全区中小学、幼儿园都实现“一校一特色”、“一校一精品”的传统文化品牌。

3.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各学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学科课程全覆盖,课时主要从综合实践课中安排,也要将教育内容体现到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中去;教学环节全覆盖,包括课堂教学、课堂外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教育人群全覆盖,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篇2

“软实力”的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来的。他指出,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 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有数据表明, 目前美欧占据世界文化市场总额的76.5%, 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亚太国家占19%, 美国文化产业创造的价值早已超过了该国重工业和轻工业生产的总值, 占美国GDP的25%左右。中国这样一个世界制造业大国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占有率竟远在韩国之下。所以中共十七大报告就已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表明党和国家已经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这种力量既包括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 也包括精神力量、文化力量等软实力。

二、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何来?

最近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冯刚撰文指出:“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的, 体现的不仅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也是文化自信……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 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中国教育报》2013-10-11) 这句话已然揭示了中国梦、文化软实力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之间的逻辑联系。

中华文明有超过5000年的历史, 与其他最古老的文明相比,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持续发展未遭中断的文明, 因而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生命力最强大的文化, 它是世界上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 在几千年漫长岁月里, 其无数优秀分子殚精竭虑创造出来的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典籍有《四库全书》的卷帙浩繁, 学术思想有儒、释、道及诸子百家的争鸣互补、文学有唐诗宋词、明清小说, 艺术有书法、绘画、音乐、戏曲的异彩纷呈, 更不用说中医、中药、武术、养生等等门类众多的研究领域, 青铜器、瓷器、玉器、木器等器物制造的精美绝伦。

中国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价值无可估量的宝贵财富, 复兴传统文化将极大地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非常遗憾, 至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未充分转化成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在当今世界主要的三大文明圈——西方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之中, 大陆中国人是对自己的文明认同感最弱的族群。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贬抑, 割断了文化的历史联系, 当代中国人早已失去了对自己文化的尊重与自信, 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华文明的健康发展。千百万中国人失去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和信心后, 他们将向何方?作家、文化学者摩罗在一篇博文里写道:“可是当今的中国, 那些掌握话语权的知识群体, 和一部分高官, 天天忙于贬低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政治、自己的社会、自己的制度、自己的人种。在他们的嘴里和笔下, 中国就是一个绝无仅有的无赖和贱货。这种逆向种族主义倾向, 至今统治着中国的媒体和舆论。” (摩罗《中国需要第二次民族觉醒》新浪博客2013-07-29 07:35:28) 这话虽然不无偏激, 但作者对于当今的文化迷失现象是相当敏感的。当我们不时从电视新闻镜头里看到, 连那些偏僻乡间的老太太也有把自己的头发染成金黄色的 (这与迈克尔·杰克逊誓死也要漂白自己的黑皮肤, 似有类似之处) , 就会感到西方文化对中国无孔不入的同化力。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 把科学、民主、商品、财富等同于西方文化, “以西方文化为主流文化”的倾向愈演愈烈。如此的历史现实, 恐怕为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先驱们及改革开放的倡导者们所始料未及。

中国的现代文化今后如果再不植根于自己的传统, 其结果只能使西方文化又多一个分支, 成为第二个日本文化、韩国文化、印度文化……中国人久已丧失了自己的话语权。对西方文化的崇拜, 形成一种“逆向种族主义倾向”, 阻挠着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研究、推广。提起传统文化, 人们就把它与封建的落后的垃圾、糟粕划等号, 人们似乎担心:提倡“尊孔读经”, 最后会不会在政治舞台上演出“帝制复辟”的丑剧?担心社会上沉渣泛起, 封建迷信泛滥:会不会出更多的披着“国学”外衣的骗子胡万林、张悟本、王林之流, 出更多的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骗财骗色的人 (看风水、算命的人已经遍地都是) ?这第一种可能肯定不会发生, 第二种可能肯定会有。但出现这些乌七八糟的现象, 一是由于政府管理职能的缺失, 二是由于国人对国学的无知;这账完全不应算在国学头上。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文化传统塑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标准、科学素养, 几千年来正是优秀的中华文化塑造了中国的脊梁, 从而在今天支撑着兴国之魂、强国之梦。

如果说, 一百多年前, 中华民族的第一次伟大民族觉醒是以睁开眼睛看世界, 放下“天朝大国”的架子, 勇敢而义无反顾地走向西方为标志的;那么, 今天, 中华民族到了第二次伟大民族觉醒的时候了, 其标志就是挺起民族的脊梁, 带着向“洋先生”学习取得的成果, 回到东方向自己伟大的祖先顶礼!

三、传统文化, 你还徘徊在国民教育之外吗?

十几年前开始的“新课程改革”, 其蓝图主要由海归教育家们设计的, 是以西方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教育改革。这场教育改革的结果之一就是中国教育的进一步“西化”。

与此同时,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 以及伴随着城乡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大量社会问题, 西方金融危机也暴露出西方文化存在的弊端;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复兴传统文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十七大以来, 在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中, 在最高领导层的讲话中屡屡出现重视传统文化的提法, “以德治国”, “和谐社会”“中国梦”等纲领性理念的提出, 实际上反映出国家领导人在面对发展和社会治理等重大问题时, 也开始把眼光转向中国传统的价值观。社会上兴起了一次又次的“国学热”。在教育领域里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十几年间, 先后有二十多所大学开办“国学院”“国学班”。

如2000年初, 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2009年11月1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2012年, “重庆国学院”成立, 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由省级政府举办的国学院。粗略估计这二十余所大学在读的本科生、研究生也有了几千人的规模。但“国学”或者“经学”还没有作为一个正式学科被纳入《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也就是说还没有自己的正式“户口”, 只能挂靠在哲学、历史、汉语言文学等学科的门下。

2、

全国各地都有一些中小学, 在现有课程体系内, 以校本课程的名义推出了一些传统文化 (国学) 教育内容, 如天水市甘谷县永安伏羲学校的经典诵读, 成都青羊区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等, 都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过一定影响。中华书局的工作人员也通过调研发现, 目前国内80%至90%的小学都开展了经典诵读, 但这种诵读大多停留在诗词诵读的层面。江苏省徐州市教科所发起组织了一项题为“国学与教育”的实验活动, 全市70余所中小学校 (小学为主) 参与活动。这些学校主要以“国学经典诵读”为抓手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 (国学) 教育。但以上开展国学教育的学校, 都离不开一位强势校长的大力推进, 在校内全体教师中还未必能形成广泛共识;另外处于现在的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教育体制下, 国学教育难免有被“边缘化”的尴尬。

3、如果孔子学院的兴办也与教育有些关联的话, 那么从2004年11月21日, 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

截至2013年11月, “中国与各国学校合作, 已在全球建立430多所孔子学院和640多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分布在96个国家 (地区) 。其中美国是数量最多的国家, 建立了98所孔子学院350多个孔子课堂。” (引自教育部长袁贵仁2013年11月20日在孔子学院美国中心揭牌仪式上的讲话) 尽管孔子学院是以汉语教学为主的, 但也同时开出一些国学课程, 起到把中国传统文化推介给所在国民众的作用, 可以视为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反向输出。

4、

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一些以传播传统文化为主要职能的社会的、民间的办学机构, 如江苏省徐州市就有一所“华夏传统文化专修学校”, 以国学为主要教学内容, 面向全国招生并常年保有一二百名住校生的办学规模。

以上种种情况说明传统文化 (国学) 已经一定程度回归教育领域, 并且这种趋势已经得到国家政策的认可, 得到一些地方政府的鼓励、支持。但是它还没有正式进入国民教育的课程体系, 传统文化 (国学) 教育还处于一种零星、自发、非主流的状态, 因而时冷时热, 开展情况并不稳定、正规。总之推行传统文化 (国学) 教育还没有形成国家意志, 在中国人开办的学校中, 相对于以西方科学知识为主的教育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 教育还处于相对边缘化的地位, 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

四、当代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

钱学森晚年在病榻上面对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 多次提出这样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回过头看, 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 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 能和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世纪之问”。“世纪之问”提醒人们注意到两个历史现象:一:民国时期 (包括清末民初至20世纪的20-30年代) 在思想学术上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二:新中国60多年的教育事业虽然在教育的普及上成就巨大, 这是有目共睹, 不可否认的, 但这60多年出现的思想学术大师级人物又屈指可数。纵观六十余年的中国教育, 文科没有出现一个堪称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家, 理科没有出现一个诺贝尔奖得主, 尤其令人痛心。

各行各业都有所谓大师, 人们借此称谓表达对于成就卓著者的尊敬。而思想学术上的大师, 严格的说应该是指那些思想学术成就巨大而且独树一帜, 能够引领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潮流, 或者在某一或不止一个的学术领域作出开创性贡献;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人。为什么民国时期在各个领域产生了如此众多的巨人呢?从他们的成长轨迹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共性的东西, 那就是他们人生之初接受的主要都是国学教育, 深受国学滋养, 打下坚固的国学根基;然后得时代风气之先, 吸收了西方的新思想、新文化。也就是说大师们都是成长在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边缘地带, 在他们身上中西文化交融结出了硕果。“20世纪这些大师, 不仅是连接古今的桥梁, 也是连接中西的桥梁, 因为他们为学的特点, 既通古今, 又贯中西。” (刘梦溪《大师与传统》,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 , 前代学者接触不到西方文化, 后代学者没有国学根底, 这使得他们那一代人独领风骚成为继往开来,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学人, 中国现代思想学术也因之成为乾嘉之后中国学术的又一个繁盛期和高峰期。前代大师们在各个领域里的创造都为新中国的强盛奠定了文化基础, 没有他们今天的经济腾飞是不可想象的

国学学养深厚是那一时期各个领域大师们的共同特征;也许正是由于他们的根首先是扎在本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中, 传统文化开启了他们的智慧, 给他们大情怀、大视野, 给他们做人的根基, 给他们中国人的价值判断, 然后他们再去接受西学, 接受现代知识, 做学问、搞研究, 然后才能枝繁叶茂, 成为参天大树。后代学者就没有他们那个历史条件了, 他们只能接受学校给予的现代知识、西方科学, 这种先天不足, 人格的扁平化, 应该是很少有大师出现的原因之一。正如刘梦溪先生所说:“回顾民国时期之所以在现代各个学科都有杰出的学者与专门家, 正是得益于这些学者本人在青少年时期皆有不同程度的国学元典诵读背景。” (刘梦溪《重建中华文化的信仰之维》来源:2013年02月22日《中国文化报》) 国民教育中排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受教育者得不到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不仅使得思想、学术上的大师难以出现, 而且整个国家的国民素养也只能每况愈下。

五、传统文化教育能给受教育者什么?

几千年来的传统教育树立起以国学元典为支撑的庞大思想体系, 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积累起无比丰厚的文化资源。中国传统教育在育人的实践上也是成功的。尽管中国历史上也不止一次出现过君主和士大夫阶层的堕落, 出现过天下大乱, 社会崩溃的局面, 出现过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但最终没有人能够真正废弃孔子的原则, 读书人的种子从没有断绝过, 经历一次次磨难的中华民族没有解体, 而是重新站了起来, 中华文化没有中断, 中华文化圈反而不断扩大。而且每一次从动乱走向安定都是靠了这个文化传统中的正能量而拨乱反正, 以后的社会重建更是重新确立了孔子的原则, 所谓人同此心, 情同此理。中国普通民众尤其是年青一代在“时尚”潮流引导下所消费的西方文化正是西方的所谓“大众文化”, 而在校学生更乐于接受这种大众文化的影响, 尽管学校管理者对大众文化的传播保持着一定警惕, 然而缺少足够的教育资源去正面引导学生, 所以当革命文化已经不能有效占领教育阵地之时, 正是西方文化大举入侵之日。

我们对“多元文化”的提法要多多深思。从一个社会的角度, 作为一种国家政策, 执行“多元文化”政策, 对不同文化能够予以包容、保护, 鼓励不同文化互相接触、交融, 吸收, ——这是开明、进步的表现, 会使其文化更加繁荣;但在教育上如果放任多元, 主流价值缺位, 那只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 造成了青少年人格教育的空白和缺失, 造成受教育者精神上的迷惘, 最终使我国民族道德水准大幅度下滑。

正是由于学校德育的低效, 青少年在道德信仰问题上的迷失, 有识之士早已把眼光转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试图借用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来解决立德树人的问题, 这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根本价值所在。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张其成指出:“学国学不是学知识, 而是开智慧, 是觉悟人生, 升华人格, 使人找到精神信仰、道德信仰的支柱。”“目前, 部分综合性大学相继设立了国学教学和研究机构, 从事国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 这很有必要, 但国学事业不能仅停留在对传统文化开展学术研究上, 还应当广泛开展普及教育, 发挥国学教育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的优势……目前一个比较切实可行的做法, 是将国学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在教育过程的各个阶段, 分层次、有步骤地加以开展。可以考虑从小学到大学普遍设立国学课程” (张其成《加强国学教育, 重塑中华民族道德信仰》来自人民政协网, 2013-2-27)

当然, 开展国学教育的同时必须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 不可抱着不切实际的期许, 不要把国学当做简单的道德说教, 不能用应试教育知识灌输的手段去推行国学。让孩子花些时间诵读经典是对的, 但不要指望孩子会背《弟子规》《论语》就懂得了做人道理, 就会做人;当孩子看到自己父母老师, 看到社会上的成年人, 其言行与经典上圣贤的教诲相背离时, 诵读的经典对他们就是不折不扣的教条, 你对他们喊破嗓子也没有用。如果成人社会大道迷失, 让学生学多少国学也没有用。所以施教者必须从自身做起, 给孩子一个做人的榜样。家长、教师, 乃至全社会都首先要对圣贤教诲抱着诚敬态度, 教育才会成功, 那还需要相当的时日。但不管怎样都要先做起来, 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 走进课堂, 走进学生的人生, 因为这是我们能给学生的最宝贵的东西。

六、传统文化教育正向我们走来

习近平主席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要“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 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强调“坚持立德树人”,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 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 这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 也指明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方向。

目前, 在国民教育体系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地位正在逐步确立, 它正在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如:2013年12月徐州市第五中学赵良厅校长带领本校教师编辑的《中学生国学经典诵读》一书, 由凤凰传媒集团下属的凤凰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套教材的编排, 针对从初中到高中六个学段学生不同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特点, 由浅入深, 分为六个分册, 总计收入21部国学经典, 共约25万字, 该书出版后除供本校及兄弟学校开设国学课程使用, 还将由凤凰传媒集团下属的新华书店系统正式向社会, 向所有中学生发售。徐州五中也将在2014年寒假后, 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在各个年级增设每周一节“国学经典诵读课”。

国学家刘梦溪说:“我的研究就是想把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理念融注在现代教育当中, 循序渐进, 潜移默化, 最终使“六艺之道”成为中华儿女的文化识别符号。” (刘梦溪《重建中华文化的信仰之维》来源:2013年02月22日《中国文化报》) 是的, 让“仁、义、礼、智、信”重新得到国人的信奉, 让它成为中华儿女的文化识别符号, 让每一个中国人挺起民族的脊梁, 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就是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价值所在, 也是我们开展国学教育的奋斗目标。

摘要:树立高度文化自信, 中国人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挺起自己的脊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以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做基础。民族文化的复兴, 不能从零开始, 更不能建立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 它必须来自我们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 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优秀人才成长的沃土, 更是落实“立德树人”重要教育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进课堂的价值主要在于“立德树人”。加强顶层设计, 让推行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 教育成为国家意志, 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面进入各级学校, 建立起民族文化教育体系, 乃当务之急。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价值探讨

参考文献

[1]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

[2]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刘梦溪:《大师与传统》,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

[4]赵明:《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吴光:《论儒学核心价值观的普适性》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何如进校园 篇3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应该怎样进校园呢?

大家知道,学校教育主要是以课程为中心,通过教师运用教材和教法完成对学生的教育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框架是课程教材体系。几百年现代教育已经为中小学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做了大致规划,实践表明,这样的课程规划适宜中小学生,符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包括思想品德、语文、历史、外语、地理、数学、物理、化学和包括音乐美术在内艺术类课程,以及体育等。从我们大致描述的这些课程来看,完全可以将我们所倡导的许多内容融入现行课程教材体系中去,如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学生安全、国防、慈善和心理健康等。

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我们的课程老化、教材陈旧,亟待改进和更新;另一方面,课程和教材改革迟缓,却不断在现行课程和教材以外给学生和老师增加砝码。据报道,某部门编写的全国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试验教材》已经送审。有人预测,此类教材和读本将会在近年的出版领域大规模泛滥。此类劳民伤财、加重学生负担的事情,我们以前做了不少,比如将书法教育、心理教育单列出来等等,学校、老师和家长叫苦不迭。如今,我们应该按照教育规律办事,科学规划、统一安排,让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融合起来。

让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走进学校教育主要课程和教材,当下最紧迫要做的是:一要立即修订并尽快实施思想品德、语文、历史、地理和音乐、美术等较多涵盖中华优秀传统内容的科目;二要尽快补充和调整现有教师知识结构,通过培训、考核等尽快使现有教师短时间内适应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三是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尤其是中考和高考的考试中,要充分发挥考试指挥棒作用,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四是有关部门要尽快整合现有学校课程资源,改变零散的、个别的和效率低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状况,优化课程,提高效率。应当坚持以主要课程为主,地方和校本教材为辅的原则,真正做到主辅分开,形成合力,促进我国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中国基础教育一个很重要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那就是课程教材问题。这是直接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根本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低水平徘徊在领导批示、部门呼声,学校开课、教师背讲这样一个层面上。表面上看,我们似乎完成了领导任务,达到了领导要求;实际上,正是在这样违背教育规律且粗放型教育管理模式中,许多美好的理念被摧毁,不仅造成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还使师生对许多美好事物引发、产生抵触和反感。

我们应当立即行动起来,坚信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必须、也完全可能融入在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里,落实在现有的课程和教材中,体现在各级各类考试评价上。做到这一点,必须完善、调整和改进现行的课程教材体系,再不能做肥大人、毁孩子的事情了!

责任编辑 张惠清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我国课程改革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课题。我校依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决定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为突破口,依托古城自然人文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形成基于古城风土人情和学校特色相融合的学校课程活动教育,以此带动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

二、课程设计的创意

(一)开发校本课程教育功能,充分挖掘古城风土人情教育活动的教育价值,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校本课程能营造校园良好的研究氛围,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以古城风土人情教育特色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三、课程目标设计

(一)课程开发的学生发展目标

课程开发的学生发展总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古城的风土人情的设计,引导学生走进承德:用眼去观察;用耳去聆听;用脑去思索;用手去创作。使学生认识古城、熟悉古城、喜爱古城、保护古镇城。从而增强古城后人的自豪感,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具体目标有:

1、了解承德古城浓厚的文化底蕴,感受丰富的水乡文化,激发学生主动了解、探索家乡风俗的意识和实际行动。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在不断的探究性学习中,批判地继承古城民俗的优良传统,体现立志为家乡服务的伟大志向。

3、培养自信乐观的生活意识,不断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渐认识本土文化资源的丰厚,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二、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 3 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四、校本课程研究内容和范围

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主要指千年古城——包括独特的家乡风光,幽静的自然环境;也包括淳朴的民风,底蕴深厚的文化。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主要内容具体是:

第一类环境文化

(一)民间艺术-----承德轮花

(二)人间社火-----主要有杂戏、杂耍、武术表演。

(三)名胜古迹——避暑山庄、外八庙等。第二类民俗文化

(一)概述——地理环境、名优特产。

(二)历史故事——慈禧太后

(三)风俗习惯——祭神、祭祖、婚嫁等。

(四)古庙会——庙会习俗、庙会上的拴娃娃、庙会音乐 第三类传承文化

(一)泥塑艺术——泥塑制作的过程、怎样制作成泥塑的技艺以及制作的技巧。

第四类 生态文化

(一)关注环境、关注环保——针对身边的各种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主题班队活动、黑板报、知识竞赛、社区活动等)。

(二)关注古城旅游事业——由学校少先队带领“雏鹰导游团”同学,利用节假日为游客做小向导;积极发动学生为古镇旅游出谋划策。

五、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

(一)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所以我校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及古城浚县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1、教师开发课程的过程

(1)认真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关资料,统一认识,明确目标,加强理论学习,积极参与课程的开发。

(2)收集有关古城浚县文化方面的资料:古城自然环境、古城的名胜古迹、古城丰厚的文化、古城的人文风情、古城风俗习惯。

(3)确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确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主题——“古城的风土人情”。古城的资源我们要好好利用,编写教材时我们一是将用学生的习作来介绍古城,激发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二是我们充分利用古城的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在教材编写时融入多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爱好。如摄影、小导游、环保小卫士等。教材使用对象:中学。

2、学生开发课程的过程(1)召开学生动员大会,宣传建设校园文化的意义和目的,让学生对古城风土人情有初步的认识。

(2)发动学生收集有关古城文化方面的资料,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理。

(3)成立学校研究杨桥古城文化活动兴趣小组,将古城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范围。

(二)课程的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2、成立编委会。

古城文化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研究——《走进古城—浚县》

3、课程开发的规划

① 准备阶段,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收集资料。② 拟定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③使用编写的教材,并征集意见。

④完善、修改校本教材,并正式定稿。

4、制定计划,确保课时。

学校按照上级要求将校本课程的实施纳入了具体的课堂教学计划,每2周安排一课时,时间确定在周三下午的第三节课,要求课程活动与班队活动相结合,由班主任老师担任这门课程的教学。

5、探索课程评价机制。(1)教师评价。

评价内容 ①对教师的备课笔记、教学研究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②对教师实施过程的中动态生成性资源及其创新行为进行激励评价③对教师完成课程计划的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办法①教师自我评价。②学生民主测评。(2)学生的评价

评价内容①学生参与活动。②学生能力的提升情况③情感体验情况。④获得成果的情况,包括收集信息的数量、质量、创造性成果。

评价办法①学生自评互评。②教师对学生评价,采用书面知识和实践活动成果相结合③家长助评,采用“家长助评表”,让学生家长根据各项内容对子女各方面表现进行星级评定,最后对如何教育孩子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或意见。

六、课程开发的初步成效和发展预想

1、构建校本课程。在充分挖掘古城资源基础上,学校发挥全体师生的智慧,大胆实践、探索,以“环境文化、民俗文化、传承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基本形成,并确立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实施内容和评价方法。

2、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我们以“传承优秀古城文化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四位教师都参与了古城文化教育活动方案教材的编写任务,每位教师都承担了方案实践指导任务,“以人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师的头脑中逐步形成,教师的指导能力也在朝科学化方向发展。

3、开阔学生视野,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校本课程的活动带来了学生多方面的变化:

1、它充分引导学生 与社会、社区接触,学生有了课堂上得不到的多种生活体验,各种能力也都得到和谐的发展,每逢节假日,小导游们活跃在古城的景点、街头,带领游客领略水乡的风貌神韵。他们用真诚的态度、生动的语言骄傲地向游客介绍古镇的景点和风土人情,述说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2、小记者的作品也充分展示了古城的自然环境.人文风情、、„„同时学校也准备出版了全部由学生作品汇集的《走进古城—浚县》一书。学校“小记者”、“小导游”队伍的发展,更是增强了宣传的古城文化的力度。

4、发展预想:规范校本课程,创建学校特色。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把校本课程融入办学目标和工作思路,要让我们的校本课程能成为学校的亮点、品牌,得到学校每个人,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赞赏,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我们必须得规范课程的进一步开发,在“古城风土人情”上做足文章,让它能健康有序地成长。同时我们也期望得到各界、各部门更多的重视扶持,以求得更多的“古城人”共同关注我们的家园——古城的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篇5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精髓,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燕子砭镇中心小学决定在本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落实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创新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质量校园、特色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的构建,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坚韧、乐观、豁达、包容和自强、自立、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通过开展系列化、项目化、立体化的优秀传统文化宣教活动,使传统精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我校小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二、活动主题

传承文化精粹,培育厚德人才。

三、基本原则

与课程计划相结合;与德育教科研工作相结合;与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四、教育目标

1、全面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形成积极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了解陕西和宁强的人文历史、地理风貌、民俗风情等地域文化,具有热爱家乡的情感,立志为家乡的未来发展努力;

3、学习在当今生活中,以宽广的胸怀和文化视野,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奠定和谐的人生基础。

五、主要内容

(一)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工作的重点方向:一是构建诵读体系。本着不给学生和教师增加课业和工作负担的原则,学校每学期要制定诵读计划,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推进诵读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二是搭建诵读平台。深入开展“清泉源头读书活动”,以《中华经典诵》为蓝本,做到早课前开展晨读诵读20 分钟、课余时间自由诵读、每周1节的诵读课、每月召开1次以诵读为主题的班队会,课内向课外延伸、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三是深化诵读活动。利用文化经典的各种声像资料,将视频讲座带进校园;根据实际需求,把名家、名师请进来,与学生进行传统文化面对面的交流;广泛开展如“三字经诵唱会”、“弟子规引我行”等倡导生活化、活动化、故事化、体验化、兴趣化的诵读活动,借助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等载体,让学生感受文化、热爱经典。

(二)孝信雅行教育工程。一是以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以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注意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引导其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以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为契机,开展 “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关爱长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二是以雅为标,开展礼仪教育。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结合“三姿”培养与训练要求,以“礼仪、礼貌、礼节”为主要内容,开展“校园礼仪讲座”、“文明礼仪知识大赛”等系列活动;以情趣高雅、谈吐儒雅、行为文雅为标准,贯穿培养青少年行为习惯以及审美情趣;着重引导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三是以信为本,开展诚信教育。以发诚信倡议、讲诚信故事等多种形式,将诚信教育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广泛开展“争做诚信少年”等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诚信美德,逐渐改变“信任危机”的社会现状。

(三)艺体素养培育工程。一是突显特色艺体教育。利用“体育、艺术2+1项目” 和特色体育活动的有效平台,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在才能,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开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班级素质展演。培育其文化、艺术、体育等多方面爱好,在提升其信心的基础上尽量让不同层次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平台展示多种才能。二是“经典诵读”与大课间操活动相结合,融为一体。大课间操活动可适时展现师生共同诵读经典诗文的壮观场面,编排有特色的自编操。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得到了经典文化的熏陶;在律动的音乐声和优美的动作中得到心灵的净化。三是“经典诵读与校园文化艺术节相结合” 通过形式多样的艺术比赛,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受到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熏陶,提高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四是构建魅力艺体教学。加强艺体课程建设,重视艺体教育与相关学科的融合,充分利用“二 课”活动时间,通过“乡村少年宫”开设阅读班、文学社、乐器培训班、书画班、体育特长班、舞蹈班等特色课程,安排专业艺体教师进行教学指导,使之逐渐形成规模,成为学校艺体教育的一个亮点。同时,重视艺体教育与相关学科的融合。五是探索特色的艺体教育。在我校继续创设“扇跳绳、毽球、剪纸、书法、绘画、声乐、乒乓球”等活动,巩固“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的良好局面,真正把优秀传统文化“种”进学生的心坎里。

(四)校园品位创建工程。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完善图书室、班级图书角、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站等文化阵地,广泛开展校园、家庭阅读活动;利用宣传橱窗定期举办德育长廊、诗文图展、师生作品展;校园墙面张贴历代名人画像、格言警句等文化符号,绿地与树木标牌、道路标识牌、印制诗词等国学经典章句或自创箴言语录,做到“让每个景点培育人,让每条名言激励人”;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等活动,促进形成“一校一品”的区域教育特色,营造“以文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氛围。

(五)地域文化寻根工程。一是对陕西、宁强及燕子砭镇地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传统文化进校园需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组织得力人员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进行“金秋石韵”和“石韵之春”等石头画创作活动,推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课表、进课堂、进头脑”;将地方传统文化遗迹、艺术、传播媒介等资源有效整合,发挥其文化本源、活动载体、资源宝库的作用,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体系。二是将地方传统文化资源改造成德育教育基地。利用富有地方人文特色的重大纪念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推进我校小学生的德育教 育;加强公共教育资源的活动力度,使其成为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校外实践基地。三是传承弘扬人文精神。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大力宣传“求实创新、崇文厚德、理性平和、追求卓越”的人文精神,激发广大师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燕子砭镇中心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导处,负责全校活动的协调、检查,定期组织各种教学交流和教学研讨活动。

(二)确定实施对象。全校高、中、低段年级,均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现全覆盖。

(三)强化队伍建设。由班主任教师(或其他爱好国学、有一定国学基础的教师)担任主力推手;注意整合班主任(团队辅导员)、艺术科教师等师资力量,组建切合本地、本校实际的适合国学教学的师资队伍;采用集中和常态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高培训。

(四)健全管理机制。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内容,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德育科研、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班团队活动、语文科教学等课程实施;充分考虑参与活动教师的工作量,其工作考核要与教师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选优、绩效工资等直接挂钩;并大力表彰在此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学生。

(五)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及时反映工作进展和成效,充分发动师生和学生家长畅谈体会、感受和变 化,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并把优秀稿件向上报送。

燕子砭镇中心小学

德育处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篇6

(20XX——20XX学年

第X学期)

(本文档共

】页/【

4448

】字)

单位

姓名

20XX年X月

XX学校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校综合育人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校结合实际和学生发展特点构建“立德树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的综合育人体系,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学生,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熏陶学生,建立健全综合育人评价机制,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学校综合育人体系建设。

一、突出“两个到位”,强化组织领导

1、思想认识到位,建立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学校始终将育人工作放在首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原则,在工作中加强领导,建立综合育人工作长效机制,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考核。一是学校制订德育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学校综合育人工作管理制度;二是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德育副校长为副组长,德育处、教导处和团委书记为成员的育人工作领导小组,以年级组长、班主任为主的育人管理队伍,具体落实学校育人目标;三是学校每期召开综合育人工作研讨会,反思学校育人工作经验,结合当前教育形势和存在问题对育人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和措施。

2、育人目标管理到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是学校育人工作目标明确,即:以培养具有行为规范、思维活跃、体格健全、善于实践、开拓创新、懂得感恩、勇于担当的合格中学生为目标。

二是学校制定涵盖品格修养、教育思想、科学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和特色的“一训三风”,即:创新、奉献、自强、和谐的校训,文明、守信、和谐、创新的校风,厚德、博学、高效、创新的教风;勤学、苦思、好问、诚实的学风。

二、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契机,搭建学生展示的平台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我、认识自我、展现自我,挖掘潜能。为达成育人目标,学校认真抓好以下几个主要活动:

1、举办“校园艺术节”

学校每年一届的艺术节既是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建设的全面展示和检阅,也是对学生快乐成长、个性发展、多元化成才的引导。举行“师生健身健心运动会”、“书画才艺赛”、“学生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等活动。校园艺术节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而且提高了学生艺术素养和整体素质,促进了班级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抓好德育“一月一主题”活动

德育“一月一主题”活动的设计,既要体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化大为小、化虚为实的原则,又要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将育人的目标细化、具体化。遵循“走近学生心灵,回归人本自然”的“小、近、实”德育教育原则。所谓“小”就是从大处着眼,从学生的日常小事抓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注重小节,注重细节。“近”就是从长远着眼,从近处抓起,从现在做起,学身边人做身边事。“实”就是从高处着眼,从实处抓起,从我做起,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

“一月一主题”活动安排:

1-2月社会实践活动

3月行为规范教育

4月知恩感恩教育

5月前途理想教育

6月卫生安全教育

7-8月社会实践教育

9月尊师教育

10月爱国教育

11月健康教育

12月法制宣传教育。

3、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

感恩和尊师主题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从感受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开始,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进而感恩他人、感恩社会。如4月:给父亲或母亲写一封感恩信或打一次贴心电话;为父母干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开展课前感恩歌曲演唱。9月:学校组织学生学习演唱感恩老师歌曲;开展“感恩老师

我们在行动”等活动。

4、抓好学生寝室文化建设

寝室文化是校风、学风的具体表现,是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影响的一项手段。加强寝室环境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健全寝室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增强制度的规范力,约束学生的自由散漫作风,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每年的11月份,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寝室内务大比武活动。内务整理大比武活动,既增强了住校生提高内务整理能力和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5、抓国学经典文化诵读

国学经典诵读不仅能传承中国经典文明,还能提高学生素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学校利用板报、手抄报、广播、传单、会议等形式大力宣讲国学,并把周一下午第四节课作为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时间,主要让学生理解熟读《三字经》《千字文》《道德经》《诗经》等。熟记100句国学经典名句和励志名言,写好读书笔记、开展读书汇报活动、语文课课前3分钟演讲汇报等。

二、推进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素养

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关键在课堂,只有不断更新教育思想,深化教学管理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才能适应素质教育下的考试而大面积提高升学率。

2、认真落实,严格把关,吹响教改的进行曲

学校制定深化课程改的总目标:坚决按照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标准去衡量教师课改的成效;实施过程中,坚决贯彻“细、实、精”的原则。所谓“细、实、精”,“细”是指课改的落实、课改的指导、检查和评价要细化。“实”是指落实课改要扎扎实实,务本求实。不求快,但求实。不要只走过场,流于形式,不要只追求课改的新模式,而要认真领悟和把握模式中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强调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改革的实质。“精”是指:在课改和创新中多出精品课,多出精品课改教师,多出智力好、能力高的精品学生,多探索出课堂教学中成功的教法和学法。

3、以学习型学校建设为载体,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学校推进素质教育、落实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教育者的高素质为前提,教师素质的提升,必须依赖于学习,使教师明确学习促进工作,学习促进改革的意义。一是注重高效课堂构建的理论学习;二是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走出去、请进来”,学校定期分批组织教师到市区内的高效课堂名校去学习观摩,还邀请市区的专家、名师到校进行专题讲座和培训。

学校制订各项学习制度,建立教师业务档案,以确保学习工作扎扎实实,富有成效;将教师学习考评的结果记录存档,与考核、评优挂钩,作为开展学习活动的动力。

4、领导带头,深入实践,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最前沿

学校领导既是行政的管理者,又是学校教育的实践者、领路人。学校每位行政领导分管一个教研组,引领教研组的教学教研工作,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1)

举行“同课异构”大比武,做好课堂教学视频实录(便于课后的研讨与评议)。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的研讨中,主讲教师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组内教师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与其他教师进行研讨。“同课异构”活动,为校内教师的互动交流提供平台,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开阔老师们眼界,拓宽教学思路。

(2)教研组开展“一月一教研主题”专项研讨。主题式有效教研活动的流程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确定主题,第二步实践,第三步反思。主题的确定贯彻“源于实际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是整项活动的纽带。第二步实践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结合主题进行理论学习,第二环节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课堂实践,第三环节是围绕主题对课堂实践进行点评。第三步就是对主题确定和实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的反思,从中发现问题,为下一个主题的确定打下基础。

(3)举行“名师精品课”展示活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区“知名教师”、“骨干教师”在教学教研中的引领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进一步成长,学校每月举行“名师精品课”展示活动。

根据本月教学教研的主题,要求名师对教学中的导、教的方法及怎样把握导、教的时机先进行研究,再通过课堂把自己的思想及收获展示出来。通过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加强授课、评课的质量,形成更为浓厚的教学教研风气。

5、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和课后反思制度

集体备课是把教案转化成教学活动的课前实践学习,有利于探索教育规律,掌握科学教育方法;集体备课,促使青年教师迅速走上由学习、研讨到吸收、创新的教学之路,达到了资源共享和共同促进提高的目的。

课后反思是教师课后必须完成的作业。教师最了解自己课堂的“问题”,而反思、感悟对于解决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特点。教师边实践、边反思;边反思、边研究。以实践促反思,以反思促研究,以研究促实践。

三、运动与艺术齐飞

快乐与梦想同行

学校坚持“规范加特色,合格加特长”的办学宗旨,以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彰显学校“以体育教育为切入点、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把开展课外文体活动作为丰富学校教育内涵、创建学校特色的一件大事来抓,切实加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

1、创建“XXX学校”,深化爱国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积极创建“XXX学校”。设计以教师、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教学楼走廊文化和XXX书法角;布置书法活动室,陈列市区书法名家作品,师生优秀作品;定期举办师生书法展和书法比赛;邀请市、区书法名家开展书法讲座与书法培训等。通过创建兰亭学校,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提高师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促进校园文化繁荣,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校的德育工作水平和办学品位。

2、积极开展体艺“2+1”活动

积极开展体育、艺术“2+1”活动的,进一步创建特色化学校。学校根据校情和学情,选择适合的本校的体艺项目,如篮球、足球、乒乓球、太极拳、古筝等。

校园里有了艺术,就有了文化的底蕴;校园里有了体育,就有了生命的阳光。体艺“2+1”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技能的平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促进了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

3、积极创建阳光体育示范学校

学校以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将加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与提高育人工作实效、促进和谐校园紧密结合,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进一步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可增设集体舞、踏步操等,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4、举办田径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赛等

学校每年举办田径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赛等各种赛事,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又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管理意识。

学校体艺系列活动要做到有声势、有影响、有内容、展现了体艺活动的群众性,体艺参与的普及性。营造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校园体育氛围,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体艺活动中释放青春与朝气,感受体艺的永恒与魅力,体会体艺的美丽与快乐。

中华优秀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篇7

一、黄梅戏进课堂的必要性

戏曲音乐是传统音乐中民间音乐的一种类型,它融“唱、做、念、打”等多种表演因素于一体,集文学、诗歌、音乐、舞蹈等多种文化基质于一身,“被世人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表演艺术形式之一”。黄梅戏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朵奇葩,它是我国歌舞戏剧种音乐,这种地方化的戏曲剧种大多采用戏曲表演形式,用民歌歌舞腔调来演唱剧本故事情节。作为我国一种具有鲜明地方个性特征和强烈时代气息的传统音乐之一的黄梅戏,将其引进课堂十分必要:

1、黄梅戏进课堂可以让学生近距离的感受传统音乐的独立魅力,了解该音乐的表演及其演唱形式。通过亲身参与实践,体会黄梅戏这种戏曲音乐的风格、腔韵,使学生在课下能运用自如将之表现。

2、戏曲音乐是我国华夏人民几千年来文化的积淀和艺术创造才能的集中反映,通过学校这个有利平台,认真学习黄梅戏,熟知其音乐发展历程、产生背景、音乐特色及其代表性作品,扩宽学生音乐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应当保存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莫要抛弃、埋没,因为它是我国历史文化价值的体现,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做出正确判断,采取适当措施,正确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4、传播、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教育发展趋势。我国在新一轮的音乐课程改革中提出了“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理念。民族音乐是一个国家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的体现,弘扬民族音乐,是增强民族自豪感、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是传承发展传统音乐文化的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同时在促进人民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在实践中得以传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音乐文化大多来自民间,具有地域性,因此,教育者和政治家除了大量宣传外,当地文化部门应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给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逐渐向全民性发展。

二、黄梅戏进课堂的实证途径

现今黄梅戏大多以剧团演出和电视节目形式出现,然而孩子们大多时间都在校园课堂上度过,很少能花费时间认真观赏一场演出。并且很多学生都认为戏曲音乐晦涩难懂,不愿意去学习。因此,笔者思考如果将其引进课堂,利用教师这个文化传播者,通过他们丰富的教学形式,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发展的具体途径有以下几点:

1、开发校本课程,编写教材。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说,音乐教育中心的材料,必须从民族音乐、古典音乐及现代音乐三个方面来选择,但首先必须立足于本国自己民族的音乐文化。戏曲音乐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力强、文化价值大。学校音乐教育作为保存、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手段,可以将黄梅戏引进课堂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然后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戏曲自身的发展规律编写教材,这样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传递。在进行教材编写时,教师首先要对相关音乐资料进行梳理,再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编入其中,将传统音乐知识渗透于音乐教学中,使黄梅戏音乐理论知识与实践体验相结合,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变化多样的教学方式中喜欢中国传统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校本课程的开发及民间音乐特色教材的运用能补充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调节课堂气氛、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音乐文化素养。

2、与多种学科交叉学习。黄梅戏是多种艺术融为一体组合而成的,我们在进行学习时除了通过音乐课堂进行教学,还可以将这门课程融入到其他学科教学中,采用多种有效途径将中国传统文化教授给学生。比如:在舞蹈课上,舞蹈老师可以将黄梅戏表演中的肢体动作融入编创的舞蹈中进行教学;在美术课上,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科自身特色,教授学生学习戏曲脸谱画法,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掌握每种脸谱的色彩特征,及其脸谱人物的服装搭配,熟知每种脸谱所代表的人物形象。在语文课或者历史课上,老师可以对安徽黄梅戏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等进行梳理,以便学生对黄梅戏的相关知识有所学习。

3、创造良好的黄梅戏学习环境。传播、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应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多种环境,为传播该文化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比如:在课堂中注重引入传统音乐教学知识;在学校课外活动中,教师利用校园资源组建黄梅戏兴趣班、黄梅戏音乐社团、观赏相关音乐纪录片、排演传统音乐节目、举办戏曲音乐文化讲座等等活动;同时可将黄梅戏发展平台延伸到社会,参与社区演出、比赛。这样不仅使学生在戏曲音乐表现中体验,在实践中审美,同时也向群众传播了民间音乐文化,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提供有效的途径。

4、实地田野考察。我们不但要将黄梅戏引进课堂,而且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去民间采风,将音乐课堂搬到民间,视民间为流动的学习课堂。根据学生兴趣,分组、分时间段带领他们到民间剧团观看演出。这种现场观赏黄梅戏演出,面对面的与民间艺人进行接触、交流,组织学生对剧团演员或者民间艺人进行采访、调查,不仅培养了学生在实践中收集、纪录黄梅戏音乐相关信息的能力,而且拉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距离,使学生更近距离的感受民间音乐文化的风采。

三、黄梅戏当代传播与发展的思考

受国际环境影响,中国教育逐渐趋于全球化、多元化,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得以不断完善,但通过阅读资料却发现中国传统音乐在音乐教育的实际操作中却常常被人们忽略,甚至脱离了音乐教育体系,究其原因是由于人们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不足。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体现,是民族精神的表现,是该民族文化独特性的显著标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加强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安全。

2014年10月11日,在山东日照曲阜师范大学召开的2014年音乐教育学学术年会上,中国音乐学院谢嘉幸教授基于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教育学重点课题的思考作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全球多样化音乐社区》报告,报告中强调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完善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并对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研究的背景、基本任务、概念界定、特色等进行阐述,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中国的音乐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学校音乐教育应关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促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积极参加国际国内交流活动,展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风采,塑造一个友好、和谐、文明的国际形象,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赞同和支持,在国际大家庭中茁壮成长。

作为我国传统音乐之一的黄梅戏在安徽安庆孕育、发展,因此,安徽人更具有传播、发展的责任。学校领导可以积极鼓励教师单独开设黄梅戏课程,或者将黄梅戏艺术引进音乐课堂教学中,甚至可以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列入中考以及高中毕业会考,而且凡是拥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区域都可以这样来做。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而且完善和强化了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更好地传承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当地政府及其文化部门可以将黄梅戏音乐文化与当地的旅游业结合。充分利用这个文化资源,不仅能带动当地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而且鼓励民众投身黄梅戏文化表演事业中,将黄梅戏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为当地民众和游客搭台演戏,让人们在欣赏美景同时感受富有地域特色的黄梅戏文化,使人们身心得到愉悦、放松,同时鼓励音乐创作者在音乐文化气息浓厚的生态环境中创作新作品。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当地景区的文化内涵,而且有利于扩大黄梅戏的发展平台,增大影响力,将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带动区域旅游和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和谐,推动民族文化事业长久繁荣发展。

四、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国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并使我国传统文化在国际市场中有一席立足之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2005年5月,黄梅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成为安徽省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品牌和最具标志性的文化形象”。黄梅戏作为一种戏曲音乐,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作为一种传统音乐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性、地域性,以及浓厚的生活气息。它的传播和发展是对中国传统音乐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完善和补充。本文以黄梅戏为例,对黄梅戏相关内容进行概述,并从四个方面探讨了黄梅戏进课堂的实证途径,希望以此能给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带来一些启示。在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为了保存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黄梅戏艺术,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都应该顺流而上,在传播过程中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以此来推进传统文化向更宽、更广的方向发展。

摘要:本文以黄梅戏为实例,探讨黄梅戏在学校课堂教学中传播的必要性和具体途径,藉此窥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播与发展的相关思考,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提供借鉴。

中华优秀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篇8

2014年11月18日,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在北京金霖酒店举办了首届“中华优秀饮食文化示范企业”经验交流会。获得首批“中华优秀饮食文化示范企业”荣誉称号的企业与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餐饮企业家、经营者就饮食文化建设分享了经验体会,进行了互动交流。与会代表纷纷表示,“中华优秀饮食文化示范企业”评选项目为企业搭建了专业化、国际化的交流平台,是弘扬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举措,希望2015年评选活动尽快启动,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机会。

企业感言

凯瑞御仙都皇家菜博物馆

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组织的“中华优秀饮食文化示范企业评选”活动,是激励餐饮企业挖掘与发展中华优秀饮食文化,增强中华优秀饮食文化国际影响力,彰显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此次评选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交流学习、完善提高的机会,也为我们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奠定了坚实基础。

颐和园听鹂馆饭庄

中华优秀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篇9

玉州区名山初中 2016年5月25日

一、指导思想

根据玉区教【2016】45号文件通知,为贯彻落实十八大和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中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

二、组织领导及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学校充分认识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实践教育活动的意义,把此项工作列入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成立学校领导小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学校主抓、学生参与、家长支持”的浓厚氛围。

2、注重实践教育,确保工作实效。学校将组织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此项实践教育活动,选好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注重活动过程的资料收集,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确保“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实践教育活动的好经验、好作法得到推广,为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实施原则

1、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体现“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的特点,适应中学生接受能力,积极倡导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方式,采用通俗鲜活的语言、生动的典型事例,体现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坚持“实践活动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要落实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并与思想品德、语文、历史、音乐、美术课等教学,经典诗文诵读,文明礼仪常规教育以及校本实践课程相结合,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坚持“多元化”的原则。“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融合多种元素,可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德育实践教育、课题研究相结合;与重要节庆日、纪念日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

四、活动内容

1、小小百家讲坛

学校将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通过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孟子》、《中学生古诗文诵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使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正确的道德标准。以上内容,结合我校实际分年级要求选诵。

2、墨香书法展示

通过扎实开展书法教育,激发和培育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学校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成立“书法兴趣小组”、“书画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学书法、练书法,采取字画展、书法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书法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3、寻访红色足迹

让学生通过阅读革命传统故事、观看红色电影、歌唱红色歌曲、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讲红色故事”、“红色感悟征文”等丰富多彩的寻访红色足迹活动,引导他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五、活动的实施途径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要渗透到学校德育教育之中,同时利用课内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美德培育活动。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发挥整体合力,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

1、家庭

家庭是培养孩子品德的重要场所,父母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层的理解,在家中践行《弟子规》,孝顺父母,生活自理,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待人热情,做合格的家庭小主人。

2、学校

学校是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学校要将系列教育活动渗透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各科教学要在教学活动中经常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特别是思想品德、语文、历史、音乐、美术等学科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红色”为主题,设计具有引导、号召、激励性的活动内容,营造浓厚的“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氛围,从而使全体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六、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6年5月—2016年6月)

学校将利用集会、led屏、宣传栏等形式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讲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活动内容、方法等,以此为载体,构建学校“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活动氛围。

第二阶段:实践实施阶段(2016年6月—2016年11月)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方案,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德育主题活动,传播传统文化,践行传统文化:

1、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和“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相结合,长期广泛地开展相关活动,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2、组织开展以“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主题,以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传统美德主题演讲、红色歌曲大合唱、晚自习课前五分钟美文佳句共赏、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爱国主义歌曲校园行等为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

3、结合“七·一”、“八·一”、“十·一”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开展寻访革命老前辈等系列革命教育活动。

4、结合“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继续开展“我们传统的节日”主题活动。

5、成立“书法、书画兴趣小组”,开展传统书法大家练活动。

6、建立“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广播站。第三阶段:阶段性总结表彰(2016年11月)

学校结合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进行阶段总结,表彰奖励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

第四阶段:全面推行“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2016年———)

上一篇:广州四年级下册英语重点句型下一篇:2011学年第一学期中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