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计划

2024-05-14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计划(精选8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计划 篇1

富村小学潘红梅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总体上说比较爱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但也有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不扎实,还有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太好,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本学期将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切实提高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负数”、“圆柱和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

(一)负数:包括负数的认识、负数的比较大小

(二)圆柱和圆锥:包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3个课题。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反比例”“观察与探究”“比例尺”7个课题。

(三)总复习: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综合应用”。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会用两种不同的折线分别表示两组数量的变化情况,会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四、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1、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

2、培养学生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和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加强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认识。

3、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接应用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

4、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五、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创造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境,努力构建“和谐有效”课堂,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先形象具体,后抽象概括,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恰当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了解知识间的横向联系。

3、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4、抓好育尖补差工作,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课。

六、教学课时安排

负数4课时

圆柱和圆锥15课时

比例16课时

总复习35课时

数与代数18课时

空间与图形8课时

统计与可能性3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计划 篇2

一、确定核心目标,精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对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这样描述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可见,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包括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因此,拿到一篇课文,教师首先应该思考:这篇课文在语言文字方面有什么独特之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而非那样表达?然后围绕这一特别之处,选择关乎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能力,确定这篇课文的核心教学目标。这一核心目标就如“打桩机”———抓住一点深入开掘,达到以点带面之效。

当然,核心目标的确定需要教师对教材、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读,结合课程标准、单元训练重点、课前提示、课后练习、学情等方方面面综合考虑,提炼学生真正所需的、终身有用的语文知识、方法、技能等本体性知识,以充分发挥教材的语文教学价值,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语文。如教学《凡卡》第一课时,考虑到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阅读外国文学,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关心人物的命运”,根据课程标准第三学段“联系上下文,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效果”“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的目标要求,结合课后问题“你发现本课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和同学们交流交流”的要求,最终确定“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学习作者通过事件加内心独白的表达方式,体会凡卡学徒生活的痛苦”为本课时教学的核心目标。教学中,紧扣凡卡写信的四个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老板、老板娘、伙计们做过或凡卡想到的事件和凡卡内心独白的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深刻体会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习得事件加内心独白的表达方式,做到一课一得。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学生在一节课中彻底掌握一个切实需要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能等,真正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的教学要有效得多。

二、设计主干问题,简明教学环节

《标准》中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设计一两个能架构和支撑起整个教学进程的主干问题,以“一线串珠”似的整体带动对课文的理解感悟,避免学生的精力和活力在不断的问题切换和环节转换中消耗殆尽。

教学《凡卡》一课,笔者根据本课时教学的核心目标,设计了这样的主干问题:“你从哪里体会到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画一画,圈一圈,写一写。”以主干问题建构起本课时教学的三个主要环节。

第一环节(学法指导):学习第8自然段———紧扣课文中描写老板、老板娘、伙计们对凡卡的所作所为和凡卡内心独白的语句,指导学生进行圈点勾画,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体会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

第二环节(迁移学习):自学第10、15自然段———以“你还从凡卡信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为承接,引导学生将视线转移到课文第10、15自然段的描写上,运用第一环节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自然段,圈点勾画,抓住关键词句,写一写,进一步感受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

第三环节(练笔运用):学习第11自然段——再次出示第8、10、15自然段,引导学生比较发现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通过交流引导,发现“事件加内心独白”的表达方法,并以不同颜色出示相应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快速浏览第11自然段,简单概括写了哪些事件,然后任选其中一个事件,展开想象,补白凡卡当时的内心感受。

▲有一回,我在一家铺子的橱窗里看见跟钓竿钓丝一块儿卖的钓钩,能钓各种各样的鱼,很贵。有一种甚至钓得起一普特重的大鲇鱼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看见有些铺子卖各种枪,有一种跟我们老板的枪一样,我想一杆枪要卖一百个卢布吧。肉店里有山鹬啊,鹧鸪啊,野兔啊……可是那些东西哪儿打来的,店里的伙计不肯说。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一两个具有主导性和牵引力的“主干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琐碎的问题,让语文课堂的环节更加简洁明了,也让语文课堂呈现出更多的学生品读、感悟、思考和练笔的画面。

三、凸现学生主体,简化教师行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讲得很多,自认为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学得更多。殊不知,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教学,是一个教与学双向互动的过程,只有教师的教,没有学生学的参与,一切都是徒劳。正如《标准》中所言:“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且看笔者在《凡卡》第一环节中的教学片段。

师:读完信的内容,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从哪里体会到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

生:“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

师:你从哪儿体会到凡卡的悲惨呢?

生:我是从“揪着我的头发”感受到凡卡的悲惨,因为我的头发比较长,有些同学开玩笑,拉我的头发,就让我感觉到很痛。

师:这位同学抓住了一个关键词“揪”,联系生活实际,让我们感受到了凡卡的痛苦。

师:这一句中还有哪个词同样让你有这样的感觉?

生:“拖”,我们一般都说拉,可这里却用了一个“拖”,好像凡卡他不是人,而是一样东西。

生:我还从“揍”这个词体会到凡卡的痛苦。记得小时候我犯错了,爸爸就会用手打我,让我感觉很痛,而这里是用皮带揍,我想肯定更痛。

师:真会读书!这些同学都是抓住了关键词,联系了生活实际,从而体会到凡卡的痛苦。(指导朗读)

师:再读这句话,想想老板为什么这样对待凡卡?

生:我是从上一句话知道因为凡卡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就这样对待凡卡。

师:这就叫联系上文。那么你想说什么呢?

生:(补充)凡卡也只是个孩子,他们的孩子可以好好睡觉,而凡卡却不可以,真的是太不公平,太可怜了!

生:我是从下文的“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知道凡卡只能睡在过道里,连个睡觉的地方都没有。

师:还能联系下文理解,很会学习。

师:想象一下,冬天的时候,过道里会怎么样?夏天的时候,又是怎样?

……

(指导朗读)

师:继续交流,你还从哪儿体会到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

生:“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我知道青鱼的嘴巴是尖尖的,老板娘竟然拿它直接戳凡卡的脸,肯定很痛。

生:我还从“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感受到凡卡不但被老板、老板娘欺负,还要受伙计们的欺负。

生:我从凡卡吃的和老板吃的对比描写中,感受到凡卡的悲惨。

(指导朗读)

师:除了受欺负、吃不饱、睡不好,还从哪儿体会到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

生:“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我从凡卡的苦苦哀求中同样感受到凡卡的悲惨,要不然他不会求爷爷带他离开,也不会说再也受不住了,就要死了。

师:是啊,我们从凡卡近乎哀求的内心独白中,也分明感受到了凡卡学徒生活的痛苦!(指导朗读)

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课堂自主权还给了学生,课堂成了学生的舞台。学生和教师平等对话,和谐交流,最终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有效建构。

简约的课堂给了学生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时间,也给了教师更多的解放,把师生从烦琐的教学过程中解脱出来,保障了教师和学生在低消耗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获得教学的最优化和效果的最大化,带来的必将是学生课堂生活的“丰盈”。

摘要: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个常数,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追求课堂的有效性,可尝试从“确定核心目标,精简教学内容”“设计主干问题,简明教学环节”“凸现学生主体,简化教师行为”三方面努力,以求在简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获得教学的最优化和效果的最大化。

关键词:核心目标,主干问题,学生主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宋运来.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3]李铁军.语文教学目标确立的七个关键词[J].小学语文,2015(11).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计划 篇3

关键词:实践教学法;学习兴趣;数学思维

实践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为重要核心,解开实际生活中的某一数学问题而形成的课程形态。实践教学法是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模式而存在的,它改变了传统学习模式下学生枯燥的、陈旧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助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理解和熟练运用数学。

实践教学法有其自己的特点,科学家经研究发现,实践活动会充分帮助学生提高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往往在小学阶段就会表现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努力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任何困难,他们都会想办法去解决,而在解决的过程中他们会主动地去学习自己所不明白的领域,去不断探索和研究破解的方法,直到问题被解决。因此我们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帮助他们建立一个自主研究、探索的好氛围,所以在教学中运用实践教学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践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数学思维。实践教学法的重点就是让学生不断增加自己的数学素养,更注重培养小学生六年级的数学思想。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大胆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摆脱旧学习模式下的束缚,老师要鼓励学生不断克服困难,达到提高学习数学的效果。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耳朵、自己的手去了解和学习所学的科目。这样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观察到的事物才会更加生动具体,富有情趣。

总之,实践教学法的重要核心就是结合我们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物,提出具有代表性的实际事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从旁协助,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习从浅显的书本搬到我们实际的生活中,让数学更加贴近生活,更有学习的价值,从而为祖国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社会的数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明习.小学数学人教版实验教材的研究与教学实践[J].教育学,2012(6).

[2]黃健华.小学数学人教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初探[J].学苑教育,2011(12).

[3]叶佐富.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研究与教学实践[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1).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计划 篇4

《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教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 教学内容不仅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更是下节课“除法估算”和后面“笔算除法”教学的基础,因此这一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本节课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数和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由于学生前面已经有一位数乘整十数与整百数口算的基础,多数 学生应用知识的正迁移已经知道了口算除法的方法,因此本节课我主要是采取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

从学生汇报的结果看,多数学生都是应用的“添0法”,还有少数学生则应用的“做除法想乘法”的方法。从课堂效果看,学生都是从简单的算法上想方法计算,没有想到利用除法的意义来理解算理。因此在教学中我则增加了利用教具进行展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

由于本节课教学内容较简单,在后面的练习设计中,我则采取了不同形式的连续,如:记时比赛、夺红旗、„„,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达到了巩固练习的训练要求。

总之,从《课堂作业》的反馈情况看,学生口算正确率在98%以上,只有少数个别学生存在错误。在后面的教学中,我更关注的是在保证口算正确率的基础上提高速度,即口算练习常抓不懈。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能结合具体的情境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本节课在教学新课之前,我先练习了几道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题,接着又复习了几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从复习题的练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今天学习的内容一定和“估算”有关,我顺势引出并板书出课题。

从今天第一节课的教学情况看,301班多数学生基本掌握“根据除数来估出被除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但对于教材中提到的“将估算与精确计算结合起来”的教学 策略学生掌握情况却并不理想。反思其原因,主要是自己在教学后一种估算方法是,没有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这一环节教学过快。针对第一节课出 现的问题,第二节课重点部分的教学我临时进行了调整。

在教学第二种估算方法时,我放慢了教学节奏,先让学生想一想124÷3是不是只能把124估成120来进行估算呢?有没有离准确值更接近的估算方法 呢?这个问题抛出以后,教室立刻就沉静下来,学生个个陷入到沉思状态。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一个学生发现剩下的4箱每人还可以分1箱。吸取上节课失败的原 因,此时我留了一点时间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运茄子的过程,过了一会儿,学生们纷纷的开始点头。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又顺势请了两名学习中等的学生说一说。

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接近准确值的估算方法,在教学做一做第1题260÷4时,我也重点增加了这种方法的训练。

通过改进了教学方法以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第一节课。《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本册教材重点也是难点教学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数是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是“笔算”这一内容 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及学习了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和格式;难点是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

本节课教材设计了两个例题进行教学——例1:42÷2=?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理解笔算算理从而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例2:52÷2=?主要是要学生理解“分完4捆还剩1捆,怎样分?”的问题。

在教学时我将动态的分小棒的操作与理解竖式中的每一步的意义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较好的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如:在教学例1时,我通过请学生上台分小棒,不仅使学生知道为什么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开始除的原因,同时也明白了商的位置要和被除数的数位对齐的道理及竖式计算过程中“除、乘、减”每一步的意义。

再如:在教学例2时,我再次请学生上台分小棒,在分的过程中学生发现5捆小棒平均分成了2份以后,还多的1捆要把它拆开变成10个一和剩下的2根合起来再 继续分,刚好每边还可以分6根。多好的想法啊!多么有价值的操作啊!这一操作过程让我轻松的就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竖式计算中为什么十位 余下的1个十要和后面个位落下来的2一起除的道理。

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新知,本节课我利用小棒操作不仅顺利的突破了教学难点,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在数学学习中适当的动手操作可以让自己豁然开朗。

《一位数除三位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其复杂之处在于:一是,被除数的位数增加;二是,试商的难度增加了,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

本节课教材只呈现一个例题——通过小梦和小欣整理照片的情境不仅让学生复习238÷6估算的结果,同时还要掌握其笔算的方法。课前我仔细研读教材,发现 在做一做中还出现了“商是三位数”的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教材这样设计的目的何在呢?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我又重新修改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在重点教 学完238÷6的笔算方法后,还增加了一个变式题——“假如他们一共有678张照片,咱们又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之后又通过对比两道笔算试题发现判断一位数除三位数“商的位数”的方法。

由于我增加了这两个教学环节,所以学生不仅能迅速判断出一位数除三位数商的位数,而且还在对比中进一步强化了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计算过程一样,只是试商存在区别。

本节课之所以增加“试商”的练习,更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判断商是几位数”其实也是检查自己笔算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培养学生检查的习惯。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教学目标首先是让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然后再运用它进 行计算,并掌握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我首先复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及0占位的知识,为后面新知的复习做好铺垫。

在教学例5时,我采取让学生自己看图讲故事,从而引出0÷3=0,进一步发现“0除以任何数都得0”,在次基础上我又出了一个5÷0=?,学生思考片刻后发现根本找不出这个数,因为没有一个数和0相乘能得5。所以学生再次将刚才得出的结论进一步完善。

对于例6的教学,我则采取的充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自己试算,然后请两名学生就自己的算法进行讲解,再让其他学生对他们的两种不同算法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发现简便算法更优化。

本节课的练习我也是分层设计,首先进行基本的计算练习、然后是判断改错、最后是思维拓展。思维拓展题的设计不仅将本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更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的准备。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的是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没有0,但商的中间或末尾却有0的笔算除法。本节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当商的哪一位不够商1时,就要在那一位商0占位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我也采取的是先让学生试算,再在比较中发现简便算法的教学方法。在学生讲解计算过程时帮助其他学生理解“不够商1就要商0”的道理。

本节课我还增加了一个教学环节,就是让学生发现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出现商中间有或末尾有0。即:先让学生举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例子,再从这些例子中发现其中的奥秘。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学生对于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如何会出现0的关系更明确了。

统计 教学反思

《横向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在本单元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能用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整理统计的数据,并能对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运用统计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统计图——横向条形统计图。

引入新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再次经历统计的过程,并在小组内制作出自己设计的例1主题图统计图,代表展示以后我提出:这个统计图还可以怎样画?学生很快就想到了好可以横着画,自然的进入新课的教学。

在教学横向条形统计图我重点让学生认识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学生由于已经认识了纵向条形统计图,所以读图并不困难。教学时我将重点放在“从图中你知道 了哪些信息”、“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知道怎么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今天对于我来说是特殊的一天,更是收获的一天——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接受了特级教师郭老师的听课和指导。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是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较以往比 较不同的是起始格是用折线表示多个单位,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会看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并会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 是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始格为什么要用折线表示。

在新知的教学时,我先与学生一起简单的分析了复试统计表中的一些信息,然后再重点就这几个学生的身高进行分析。首先请学生思考:如果将他们的身高制成一个 统计图,你认为每一格表示几厘米?这一个问题犹如“一石”,激起了千层浪。生1说:“当然是1格代表1厘米。”这个学生的回答显然是基于以往的经验,没有 仔细深思。他的回答立刻得到了大家共同的反驳:那肯定不行,1格表示1厘米,那最多的要画143格,绝对不行。生2说:“那就1格代表两厘米。”大家停下 来估计了一下,这样也要画70多格,认为还是不行。生3说:“那就1格代表10厘米吧!这样画起来方便。”大家都点点头,正在大家都认为已经找到答案时,我又提出一个问题:“大家再看这些数据,138和139、142和143,每两个数之间只相差1厘米,又该怎样区别呢?”从学生紧锁眉头的表情我知道他们 已经发现每1格表示10厘米也不合适。正在学生觉得“山穷水尽”时,我又给学生一些提示:仔细观察这些数,它们都在多少以上?生:130以上。师:这组数 据中最小的是多少?最大的呢?我们比较的数是在多少至多少之间?生:138——143之间。师:那138以下的数咱们需要比较吗?生:不需要。师:那你觉 得138以下的数咱们可以怎样?生:放到一起。师:因为这一格与其他格表示的单位不一样,因此我们就画一段折线以示区别。师:那上面的一格表示几厘米呢? 生:因为他们相差1厘米,那就还是1格表示1厘米吧。学生现在真是“柳暗花明”啊!

对于体重的教学我则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由于本节课还要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所以在后面教学“你还能知道哪些信息?”我也非常重视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信息,课堂上还出现了意外的生成。本节课我预留了充分的时间给学生完成作业,当堂反馈学情。

本节课的教学得到了郭老师的肯定,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在教学让学生感受用折线表示起始格产生的必要性放得不够开。郭老师提出:可以先让学生看书自 学,自己发现今天学的统计图与以前学的统计图的不同之处,然后再按照我今天的设计进行教学,这样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强一些。

虽然今天郭老师指导的是一节常规课,但也让我收获不少。他的指导让我明白:数学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新教材较重视让学生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基础上再应用于实际。基于这一点,我在设计中突 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习近平均数,注重选取学生熟悉的教材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 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

本节课我从学生熟悉的妈妈给两个孩子不公平的分铅笔引入,让学生感受到分东西要公平,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平均分,即感受到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在第二个层次如何得到“平均数”,我则采取让学生自己在分铅笔的过程中发现“移多补少”和“先求总数,再重新平均分”这两种不同的方法。从课堂效果看,还是不错的,孩子们很快就想到了这两种方法。

“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我就选取学生熟悉的各门学科的考试分数来进行教学。教学时不仅让他们理解“平均分”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让他们 体会到平均数是一个“虚”的数,再此基础上我又进行了拓展延伸——已知三门学科的平均成绩及其中两门学科的成绩,让学生计算出剩下一门学科的分数。因为这 个例子学生非常熟悉,所以很快他们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比较抽象的知识点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取他们熟悉的素材进行教学,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单元、年、月、日制作年历教学反思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1.营建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新课程标准已经指出,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感觉——知觉——思维、智慧过程;另一方面是感 受——情绪——意志、性格,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以往的教学只重视前者,忽视了后者,因此使多数学生感觉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情,使课堂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的学习是被迫的。新课程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并把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而新型的师生关系落实在课堂上,首 先应该给学生以自尊,让学生在拥有尊严的环境下愉快地学习。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品质,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比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本 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师生间始终保持着一种朋友式的合作关系。课堂气氛是和谐的、宽松的。例如:“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认识24小时记时法,行吗?”“你们觉 得这位小朋友是一位称职的播音员吗?”………老师宽松的语言和语气,轻松的教学环境对学生是莫大的安慰和鼓励。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培养和良好行为的习惯的 养成就这样渗透到课堂教学的细微之处。

2.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生生互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面向“未来”、重在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评价重心逐渐转向更多关心学生 求知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在这堂课中,也包括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到,面对我的学生我不做指出不足的老师,而做能够帮助与关心他们的好朋友,用激励的语言,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供给学生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努力后获取成功。

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应努力转变教学方式,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应该从欣赏每一个孩子,鼓励每个孩子做起。学生做好事,有进步要鼓励,学生 做错了,退步了,更应鼓励,鼓励其找出问题根源,重新迈进。我想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3.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改编教材备课,上课。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完全可以而且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处理教材。教 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 的知识激活,形成教师个性的教材知识。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这也是课程改革的意图之一。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这一点:

课一开始,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切入普通记时法,使得学生更深地了解普通记时法,并为后面更好地区分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作了铺垫,接着安排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电视节目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感兴趣的现实场景中,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探索认知阶段,我首先出示敲响新年钟声,时针指着12,说明了旧的一年结束了,新的一年来临。并切合钟面的演示,时针转了2圈,引导学生感知一天中有 24个小时,能更直观地认识24时记时法。另外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这样可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24时 记时法的实际用处。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一)导入趣味化,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数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因此,我一开始就根据自己从丽水市回到缙云县的2个时刻,让学生进行记录,然后抛出问题,到底这里用了多少时间呢?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探索自主化,给学生提供求知的机会。

根据学生的表达,引出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在分析2者的区别以后,出示书上5面的例题1,让学生尝试解决,然后再组织交流。在这一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表述的能力,增强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质疑、解疑。

(三)数学生活化,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在练习环节中,我从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入手,进行2种不同时间的记录竞赛,计算在校时间,然后让学生出自己的生活中关于计算时间的问题,让学生能灵活的运用 所学的24时记时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巩固知识,树 立起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意识。

《年月日》教学反思

《年月日》主要介绍了时间单位“年、月、日”之间的基本含义以及内在联系;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 知识;判别平年、闰年的方法;每季度所包含的月份等知识。本节课融知识性、趣味性、探究性为一体,围绕教学重点“讲清时间单位年、月、日等知识”,记住各 月,平年、闰年及各季度天数,掌握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重点是认识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是发现并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一上课,我就让学生带着问题(一年有几个月?每月有几天? 并把每月的天数填写在书上)自学,接着进行反馈,归纳出: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有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是小月有 30天。二月是平月有28或29天。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有一个拳头记忆法,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有些学生还是不感兴趣,于是我采用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 十一天总不差,来帮助他们记忆,这一内容本来很枯燥,但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记住这一知识点,可见儿歌也是一种很有效率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对于 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因为儿歌记忆既轻松又便于记忆。平年和闰年的判断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我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去发现、去讨论。我让他们观察1997年到2008年的二月的天数,讨论为什么有的年份的二月是28天,有的年份的2月是29天,学生经过讨论得出哪些年份闰年,顺着他们的思路我又让他们去讨论闰年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被 4除没有余数的是闰年,紧接着又问2100年的二月是几天,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是29天,我告诉学生2100年的二月是28天,这是什么道理呀,同学们感 到很奇怪,利用这种好奇心,我告诉学生,碰到年份是整千整百数时,必须被400除没有余数,再算一算1900年是什么年,2月是几天,从课后的练习来看这 一课的教学效果不错。可见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

《制作年历》教学反思

对数学实践活动课了解的不够,选这一节做为此次活动交流课的内容。越备课越发现活动课很难上。对于如何把数学知识和实践活动有机的融合、学生的组织、制作 知识的教学、以及学生是否理解掌握并制作出正确富有创意的年历。在课前这些都是我当心的内容。当然还有一点也是非常当心的,那就是时间我怕一节课来不及。

孩子们喜欢上活动课,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也希望在开放、情境试的教学中,让孩子们快乐地学数学。我设计了“年历制作梦工厂”聘请学生做为设计员这样的情境。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制作年历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知道年历的结构,懂得看年历,初步掌握年历的制作 方法,会用简单的推理方法制作年历。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也结合美术剪纸等学科,实现课堂上多位一体。活动目标基本达到,活动重点也较 为突出。课上我注意用鼓励的话去激励这节课中发挥好的学生或小组,当然这种鼓励是实事求是的,让学生觉得自己因了不起的本事得以体现才得到老师的表扬,让 他们的“虚荣心”得到暂时的满足,让他们产生下次更需要团结、合作的动力。

在这节课中最大的遗憾是时间的把握始终有点紧,有的环节仓促了些,我也一直在思考教案中是否有需要修改的地方,让时间合理安排。对于最后一个环节学生汇报 交流自己小组的作品时,我也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细节,过分注重学生的创意而忽略了学生的年历是否制作正确。其实在这里我应该把重点放在检查每个月天数,特别 是二月天数是否做对上。

《平年、闰年》的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这样教学,学生才会放飞思维,张扬个性。在本节课中,我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为背景,激发 了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观察、比较、思考、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始终贯穿在学生的学习过程 中。但是在本节课教学中,由于内容比较多,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所以在后面的判断平年和闰年这个环节讲得比较快,加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巩固性练习,深化新 知,导致有些学生吃而不清,这是本节课留我的遗憾。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必须认真反思,争取在不断胡反思中,走出疑惑,在不断的挫折中完善自我。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快速正确的口算。

由于学生有前面口算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难,因此课堂上我主要让学生自学。即: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情境图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 相应的数学问题,再让学生自己找出口算方法——“将相乘的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进行相乘,再在后面添上两个因数共有的0”或“根据乘法的意义进行计算”,最 后进行交流。今天课堂上充分显示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本节课上我还充分发挥“一帮一”的作用,让学生在组内就解决了问题。

今天的课堂教学效果证明,像这样比较简单的教学内容,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乘法估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快速正确的估算。

本节课始我首先复习了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为新知的教学做好铺垫。

本节课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让学生分析此题选择什么方法比较合适,不仅水到渠成的引入新课的教学,同时还让学生感受到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新知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困难,由于他们之前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所以学生很快就发现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个因数都估近似数”的估算方 法。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思考:还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吗?学生很快就发现还可以“把其中任意一个因素估成近似数”,只要便于口算就行了。

“估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其估算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体会到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中,我还增加设计了应用 估算的解决问题,学生反馈效果还不错。相信,只要我一直坚持这样训练,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一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所以学生对于学习笔算乘法并不陌生。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在教学新知时,我首先让学生重点分析情境图,找出今天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24×12,再让学生利用刚刚学习的估算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钱,最后让 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的方法,再在小组内交流。通过交流,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口算方法,即24×10=240 24×2=48 240+48=288(元)。当学生发现用竖式计算时,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步计算的结果,尤其是理解为什么可以省略十位末尾的0不写。

本节课我特别重视让学生叙述计算过程,让学生在“说”中理解算理。

本节课从学生课堂反馈的情况看,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只有少数个别学生还需及时进行课后辅导。

《笔算除法(进位)》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进位的方法。

本节课我首先复习了与新授教学有关的加法口算及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不仅唤起学生的旧知,同时也为新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由于本节课19×19乘的顺序及计算过程与前面不进位的一样,只是在计算的过程中出现了进位,所以新课的教学,我主要是采用学生自学的方式,首先学生试 算,然后在组内相互交流自己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收获,最后在全班进行集体展示。从学生汇报中,我发现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就是在计算准确性方面 存在问题,所以在后面的教学中,我重点加强了对学生计算细心方面的教育。

本节课我还充分让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如:森林小医生、夺红旗、今天我最棒!等等。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一、优点:

(1)备课时把握住了知识的前后联系。两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开始,两位数乘两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关键。

(2)教学中成功创设了问题情景。教学时,我充分的利用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给他们创设生动的情境,在学生入迷的听讲中,顺势提出数学问题,教学效果非常好。

(3)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认真书写乘法竖式的习惯。A、教师的板书做到以身作则;B、要求明确,包括数字间的间距、相同数位如何对齐以及横线的画法;C、严格要求,作业批改中要求学生按要求书写。D、效果明显。

二、不足:(1)过高估计了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掌握,结果导致部分学生在书写第二步乘积时,数位对错。

(2)没有考虑到学生口算能力的薄弱。学生出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口算出错,原因之一是乘法口诀背错;原因之二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出错。

三、今后改进方面

(1)教学中既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景,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要关注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联系,充分的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

(2)课堂上加强学生的口算练习。可以采取课前听算的形式,每天的题量可以少一些,但要细水长流,每天必练。

第六单元、面积教学反思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新知。

本节课我认为对于“面积”这个概念的揭示还是比较成功,学生在一系列用手摸身边熟悉物体的表面及体验封闭图形(与不封闭图形的对比)的活动中,已经建立了“面积”的表象。

在教学三个面积单位时,我先让学生自学教材中的介绍,再让学生通过动手画、剪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并用它们分别来比较身边接近大小的物体的面积,最后 我展示课前准备好的1平方米的白纸让学生充分感受其大小。这一过程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了由了解——体验——理解,充分在头脑中建立了三个面积单位的表象。《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对比》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由于这两个概念比较抽象,因此课堂上我采取让学生从“画”中感受到:长度单位是一条线段,它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面积单位是一个正方形,它则可以用来测量物体或图形面积的大小。

学生从“画”中感受它们的区别,只是初步感知,为了进一步强化,我紧接着设计了许多“填单位名称”的练习,帮助建立表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面积单位和会用面积单位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重难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根据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合作探究和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在进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时,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通过计算自己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的面积,从而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学生通过实践总结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再由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推导出正方形的公式。

通过让学生“做”数学,逐步达成使学生既知道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又在大脑中建立起为什么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宽”和“边长×边长”的表象,较好地获得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并为估算方法的形成作铺垫。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第一次尝试使用导学案上课,整体感觉没有预想效果好。不论是从学生自主学习还是从师生配合方面均不理想。

导学案的设计是将预习放在了课前,课堂上重点是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并进行整理和测评。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找到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的规律,建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关系。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先让学生重点研究“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推导出“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最后再拓展出“平方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在重点探究“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我主要让学生结合刚刚学习的正方形的面积进行“做数学”——让学生将1平方分米平均分成100个1平方厘米,从而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了这个先画、再分最后想的过程,学生深刻理解了之间的进率。在这一过程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合作意识不强,即使是在小 组合作中进行的,学生个体表现的意识也较强,没有体现出团结合作精神。

本节课虽然教学内容完成了,但很明显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还有待继续加强。

《公顷、平方千米》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于学生来说非常抽象——建立“公顷”好“平方千米”的概念。基于这一点,所以在课前学生预习时,我不仅布置学生自己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学生熟悉的便于理解的实例。

本节课由于学生预习工作较为充分,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在经过一节课的教学后基本建立了这两个较大土地面积单位的概念。

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是结合学生熟悉的咱们校园的占地面积展开教学的。我校的占地面积约为8350平方米,这一资源为我帮助学生建立1公顷的教学提供了有力帮助。通过实际感受,学生在头脑中比较清晰的建立起1公顷面积大小的概念。

在学生充分建立起1公顷的概念后,我又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东湖的面积”进行平方千米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其概念。

在课后的课堂反馈中,我发现虽然还是有学生没有建立这两个面积单位的概念,但多数学生已基本建立其概念,并能正确选择合适的单位。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认识小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读写小数。虽然学生在商场、超市等地见过小数,但学生也只仅仅知道其书写形式,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本节课我采用导学案执教,首先让学生汇报预习结果,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重点研究小数的意义。由于学生见过用“元”作单位表示商品的价格,所以首先让学生理解以“元”作单位的小数的意义。

本节课我重点让学生小组研究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由于长度单位相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所以我分层设计了几个教学环节:第一个层次先让学生借 助分数理解1米以内的小数的一样,然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身高来进行研究,最后再就某一个学生的身高拓展学生理解“1.40米”与“1.4米”的关系。

本节课探究新知部分,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然后分小组汇报展示,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

《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比较一、二位小数的大小。由于本学期学生都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和理解小数的(如:借助人民币或长度单位帮助学生理解小数),所以本节课我也采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本节课我还是尝试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的,由于教学内容比较简单,而且学生可以通过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迁移到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上来,所以本节课我采取的是以小组合作为主的教学形式。

在导学案中我设计了“比较本小组内所有伙伴的身高”这一活动,学生个个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在具体的情境中很快就发现了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在这一活动中,我还收获了一个意外的精彩——有一个小组在汇报时提出1.3米和1.30米比较,谁高?这不正是我下一步要进行的拓展教学吗?抓住这一契机,我再次让学生 进行重点讨论,一阵激烈的交流后,学生们个个争先恐后的汇报自己的想法,有的认为1.30米高一些、有的认为1.3米高一些、还有的认为一样高,在他们你 一言我一语的争辩中,学生们最后达成共识——1.30米表示1米30厘米,1.3米表示1米3分米,30厘米=3分米,所以1.30米=1.3米。虽然在 这一刻,课堂纪律有点乱,但我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真理是越辩越明”。

总之,虽然还是处于试行导学案的时间,但我觉得本节课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情况下还是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 又服务于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中,许多学生在购物时已经有了小数计算的经历及自己的方法,因此我设计了到超市购物这一情景,来共同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 法。通过“逛超市”,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本节课我利用知识的正迁移,首先复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和小数的意义,再让学生合作探究发现小数加减法的方法。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购物经验,所以多数学生很快就找出了“把小数点对齐”的方法。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积极性,我将后面的课堂练习也都设计成“购物”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第八单元《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法的含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能初步用除法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分析信息、寻找方法及解决问题,逐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这一教学内容,新老教材区别很大,新教材特别重视将部分信息藏于图中,让学生自己将图文结合寻找信息并进行解答。这一理念在本节课体现尤为明 显。教材中只出示了一个信息和一个问题,而将剩余的两个信息藏于图中。为了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新知,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两点:

1、能正确全 面的找出题中信息。

2、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信息,解决问题。

本节课我继续尝试用导学案教学,在独立预习阶段,我请学生先将不懂的疑问记录下来,然后大胆提出,全班解决。

在交流自己遇到的问题时,有一位学生提出:“例2这题能不能这样算:60÷(2+5)?”这个问题提的非常有价值,带着这一问题,学生进入了例2的合作研究。

为了发展学生思维,我不仅重视学生对于基本法——60÷2÷5“连除”的理解,还特别重视让学生找出不同解法。学生们在思考与交流中发现,还可以用60÷(2×5)解答,自然就解决了课始学生提出的错误的解法。

本节课的教学,我依然重视学生对于解题思路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上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体会集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运用集合的数学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从中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体验,点燃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

1、选取学生熟悉的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我在不改变例题呈现形式的前提下,把例题统计表中的名单换成本班学生名单,他们感到十分亲切,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涨。

2、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作用,培养学生交流、纠错的能力。

教学时,我设计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计算出第二小组的人数,然后在组内进行交流。交流中,不同的解法引发了学生的思维冲突,在经过交流思考后,学生不仅找 出了问题,并改正了错误。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作用,还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和自我纠错的能力。

3、重视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课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重视发散学生的思维是本节课最成功之处。在学生认识了韦恩图以后,我非常关注学生根据韦恩图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

在最后的课堂练习中,除了完成教材设计的两题,还增设了两题发展学生思维的拓展题,帮助学生灵活应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二

本节课是本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它主要渗透了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换,它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

本节课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本节课我继续尝试用导学案教学。学生首先通过独学理解新知,然后在组内交流想法,最后全班集体汇报。从学生汇报情况看,学生都能理解简单的一个物体换几个 其它物体的三个物体间的两次代换,表述也较清楚,甚至还可以列出简单的算式。但对于教材后面相对应的一道“三种不同数量物体之间的代换”的练习有部分学生 理解存在困难,我顺势抓住机会,让学生就此题再次讨论研究,在学生思维的碰撞中,很快还找出了两种不同的换法,我再组织学生将这两种不同换法进行比较。通 过研究学生们明白,解答此类型题目的关键是要找出每两种物体之间相等的关系。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计划 篇5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1

课前,我给每组学生准备一盆沙和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体、圆锥体各一个。课堂上组织学生4人一组,利用手中的学具一起来探索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学生们有的将圆锥中装满沙倒入圆柱中;有的将圆柱中装满沙倒入圆锥中……很快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在交流中,学生经常把“等底等高”漏掉,作业时不注意“等底等高”条件,错误率也很高。

反思:教师为了让学生快速完成操作推导出公式,给学生准备学具,只让学生来体验得出结果的一部分操作。这样做截断了知识的本源,学生忽视了对“等底等高”这一重要条件的认识,因而对发现的规律认识不全面,最终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时也错误百出。其实,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不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圆锥,这样4组来装沙操作。这样的探究具有很强的选择性、探索性和创造性,学生在不断地测量、比较、猜测、验证中发现“只有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才是圆柱体积的1/3。

收获:①探究活动时,教师应避免探究问题开放中“材料过少”的现象;②探究的问题应该在材料准备上开放;③让学生在充足、具有比较性的实验操作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全面探究的目的。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2

圆锥的体积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锥的特征,会算圆的面积,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的基础上安排教学的。以往几次,都是按老方法进行,一开始教师就准备了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先比较它们的底面积相等,再分别量出它们的高也相等。进而由老师做实验,把圆锥装满水(或沙)往圆柱里倒,学生观察倒了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接着推导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并重点强调求圆锥的体积一定要乘三分之一。一节课上下来非常轻松,非常顺利,时间也充足,作业效果也还不错。可是到了综合运用问题就出来了:忘记乘三分之一的,计算出错的,已知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求高时,直接用体积除以底面积的,出的错误五花八门。

再上这节课时,我加强了以下几个点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教学新课时,我出示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圆锥的体积和什么有关,学生联系到了圆柱的体积,通过师生交流、问答、猜想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实验就兴趣盎然;

2、实验时,让学生小组合作亲自动手实验,以实验要求为主线,即动手操作,又动脑思考,努力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并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新活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获得了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探究成功的喜悦以及探究失败的深刻反思,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会逐步变的有思想、会思考、会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

3、学生做图形应用题时,引导学生审题,先确定是什么图形,再想相应的计算公式,最后根据公式列出算式。这样对于后面的综合运用题,学生有了这种固定思维模式,就不会乱列式,4、列出算式后,不要按部就班的从左算到右,先观察算式的特点,寻求简单的计算方法,把口算和计算有机结合。如:3.14×(4÷2)×8时,先口算(4÷2)=4,再口算4×8=32,最后再计算3.14×32。又如:×3.14×(4÷2)×9时,先口算×9=3,(4÷2)=4,3×4=12,再计算3.14×12。这样就大大地减少了学生计算难度,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

教后反思:

上课一开始,有针对性地对圆锥体积公式进行复习,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便于教师调控教学进度,为本节课的教学起到较好的铺垫作用。学生在已有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与思相结合,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学会有序的思考,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对生活中的常见问题的解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拓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尊重学生的`意见,重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3

圆锥的体积是学生在掌握了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重要内容。本节教学分两个层次进行,一是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二是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在教学时,主要运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以下几点做法:

一、大胆猜测,培养猜测意识。

假设和猜想是科学的天梯,是科学探究的重要一环。任何发明创造都是离不开假设和猜想的。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借助教具和学具,让学生充分观察“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后,再大胆猜想它们的体积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样设计,事实证明不仅仅是能够培养学生的猜测意识,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大家探究的欲望强烈,为本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操作验证,培养科学的实验观。

数学不仅是思维科学,也是实验科学,通过观察猜想,实验操作得到数学结论,这种形式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最基本形式.教学中,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得出结论:圆锥的体积是与这个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总结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V=1/3Sh。

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先分组做实验,在空圆锥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等底等高的圆柱中,从倒的次数中观察到怎样的现象呢?两者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我们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三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然后用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所得的情况与以上不同。最后得到一个原理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

《圆锥的体积》的教学都是先由教师演示等底等高情况下的三分之一,再让学生去验证,最后教师通过对比实验说明不等底等高的差异,而在以上教育中却不然,先采用学生做实验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实践,在实际中懂得其中的道理,用一个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学生清楚的知道其中的知识点,明白了圆锥与圆柱之间的体积关系,从而是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原理,而且有意地将实验的环节复合,在看似混乱无序的实践中,增加了学生对实验条件的辨别及信息的批判,同时这也是这堂课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始终是活动的主体,我则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同时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这个实验,实事求是,认真分析自己操作实验出现了和别人不太一样的结论的原因,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观。学生学的主动,经历了一番观察、发现、合作、探究的过程,既能达到圆满地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又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发挥。

总之,这节课,每个学生都经历了“猜想———实验———发现”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获得的不仅是鲜活的数学知识,获得更多的是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孩子们体验到了探究成功的喜悦,进行了探究失败的深刻反思,有利于从小树立科学的实验观。思考:如果长期在这样的探究中去学习知识,学生就会变成有思想、会思考、会研究、会学习的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4

课前我安排学生收集、整理生活中应用圆锥的实例和信息资料。教学时我首先列举生活中大量的圆锥实物,在学生观察思考这些物体形状的共同特点,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形体的基础上引入。再引导学生对照模型和图形,互说圆锥的特征,加深对圆锥的认识。感受几何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提高学生运用数学为生活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在本课中,我无论从问题的引入,圆锥概念的定义,高的寻找及测量方法的探索,我都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尝试、研究和讨论,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合作、交流,这样的过程,不仅提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和信心,大家积极发言,争先操作,参与率很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计划 篇6

总的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 结合分物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解决生活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结合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数,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并能结合实际,对万一内的数进行估计;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万以内的数的数进行表达交流,会用词语或符号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4.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 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给定一定方向,能辨别其余七个方向,能运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位子;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径的地方。

2、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1千米”“1分米”“1毫米”;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估侧一些物体的长度。

3、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能认识直角、锐角、钝角;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三、统计与概率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

2、会读统计图表,会在方格纸上绘制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一个单位);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作出一些简单的预测。

四、实践活动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计划 篇7

修订后的二年级下册教材, 教学内容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 (一) 、图形的运动 (一) 、表内除法 (二) 、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 (推理) 、总复习十个单元的内容以及“小小设计师”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其中, “数据收集整理”是以“标准”为依据, 对“统计与概率”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后形成的一个单元, 重在让学生学习通过调查、测量的方式收集数据的方法, 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和用统计表呈现数据。“图形的运动”整合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中的轴对称、二年级下册“图形与变换”中的平移和旋转的内容;“混合运算”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与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进行重新整合, 让学生系统掌握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两步) 的顺序;“有余数的除法”是修订后由三年级上册前移至本册的内容; “数学广角”教学推理的内容, 其中例2与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该单元中推理的第二个例题一样。

总体上说, 本册教材紧扣“标准”, 结构更加合理, 既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 形成必要的数学技能, 又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和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方面有所突破。下面对其编写特点做一简要介绍。

一、抓住“十进位值制”核心, 帮助学生理解数概念, 培养数感

作为数概念教学的第三阶段, 本册教材数概念的教学将使学生的认数范围由100以内扩展到万以内。这部分内容既是前面数概念学习的拓展, 又是后面学习多位数的重要基础。因此, 从知识的发展角度来讲, 进一步感知、理解“十进制”“位值制”这两个基本概念就显得非常关 键。教材正是紧扣它们, 从计数单位的认识和数数、数的组成、读写数、数的大小比较等方面, 引导学生构建与理解数概念。

1.在认识计数单位基础上充分地数数, 进一步认识十 进制计数法

要知道物体的个数, 就要数数, 数数就需要用到计数单位:10以内的数是以“一”为单位, 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 计数的结果是多少个一;100以内各数既要以“一”为单位计数, 还要以“十”为单位计数, 计数的结果是几个十和几个一或几个十, 10个十是一百;1000以内各数则要以“一”“十”“百”为单位计数, 计数结果是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的不同组合, 10个一百是一千;万以内各数更要以“一”“十”“百”“千”为单位计数……所以, 认识万以内各数, 就要继续认识计数单位“百”“千”“万”, 了解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会根据需要用计数单位计数, 同时了解数的组成。

学生在前两个认识整数的阶段中, 已初步认识了计数单位“一”“十”“百”, 形成了直观、结构化的模型 (1根小棒、1捆小棒、1大捆小棒) , 本册教材就直接利用结构化的直观模型, 使学生系统地认识计数单位, 充分感受“满十进一”的十进制思想, 同时突破教学难点。

2.整理数位顺序表, 通过读写数等加深对位值制理解

随着本单元将数位扩展到万位, 整理数位顺序表就成为学生认识位值制的关键。实验教材将其编排在读、写万以内的数之后, 修订后的教材则将其调整到认识计数单位之后。这样做, 使得学生对于位值制的理解更为系统、全面, 同时也为按位值制来读、写数的教学做好准备。

读写数内容的编排思路与前面数的认识中大体一致: 从要把计数结果记录下来开始, 突出读写数的必要性;然后到用小棒摆出计数结果, 以数的组成为基础突出不同的计数单位 (几个十几个一) ;再到用带数位的计数器表示出来, 直观地突出数位;最后再对照计数器按数位写数并读数, 学会读写数的方法, 即把计数的结果 (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 按照数位用符号0~9表示出来或按照数位根据数的组成以几千几百几十几、几千几百、几千零几十、几千零几等方式读出来, 使学生直观而充分地体会位值制。

此外, 教材新增了认识算盘的例题。算盘本身有半直观半抽象的特点, 它能直观、形象地体现数位的特征, 因此, 用算盘表示数可以深化学生对位值制的理解。

3.加强数感培养

“万以内数的认识”特别突出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将数感的培养切切实实地、细致地体现在每一处教学内容中。教材通过如下方式来体现:

首先, 用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使学生直观感受万以内的数, 建立表象 (如图1) 。

其次, 通过多种形式体验、感受较大的数及其应用, 在数的表达、交流中体会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利用生活中以“一”“十”“百”为单位的事物, 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数的结构, 包括1元、10元、100元一张的钞票, 10支一捆的铅笔, 100张一捆的明信片等。又如, 结合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对表达一个数有了更丰富的体验和经验。

二、重视对运算意义和算法理解

学生在本册教材中首次接触除法, 包括“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三个单元的内容。表内除法重在理解平均分含义的基础上理解除法的含义及用乘法口诀计算 出商的方法; 有余数的除法重在理解了表内除法的基础上理解余数的含义, 探索并体会“余数小于除数”的道理, 学会利用除法竖式试商。

1.以 合 理 的 结 构和 不 同表征 方 式 的 转换 , 加强对 运算意义理解

在除法的初步认识中, 平均分概念的理解是学生理解除法的重要基础。为此, 教材进一步完善了对平均分内容的编排。首先, 以开放性的操作活动, 让学生通过对比从直观到抽象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如图2) , 不断加深平均分活动的相应表象。其次, 对于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即除法的两种现实情境模型) 的编排, 注重以操作、连线及圈一圈等方式体现平均分的过程, 注重呈现平均分的结果, 使学生认识到其共同的本质———平均分 (如图3) , 从而为学生用语言叙述除法算式的含义和运用除法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说明选择算法的依据做好准备。

布鲁纳的多元表征理论认为, 对于一个数学概念可以有多种表征方式, 多种方式之间要建立联系, 才能深化对概念的理解。作为这种理念的体现:除法的编排, 注重通过“直观或操作—文字叙述—算式”的方式, 生动而严密地阐明除法的含义;有余数除法的编排, 注重通过“直观或操作—文字叙述—算式”的方式 , 以表内除法与有余数除法的对比 (如图4) , 使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和余数的含义;练习中更是体现了多种表征方式之间的转换, 如第16页第6、8题, 第26页第1题等。从而为促进学生理解运算的含 义、探索求商的方法、解决问题等作好铺垫。

2.重 视在探 索 中 加强对算理 的 理 解 , 体现知识的 形成过程

人教版教材历来重视让学生理解算理, 修订教材更为突出。如在探索求商的方法时, 教材以操作为基础呈现了用连减、连加求商的方法, 再利用直观图承接连加的思路给出乘法算式。由具体数所表示的意义及其在除法算式中的位置, 将乘法算式与除法算式联系起来, 进而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 初步形成算法。后面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编排, 仍以直观支撑沟通乘除法间的关系, 加深理解。

有余数的除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试商的方法, 为后面多位数的计算做好准备, 修订教材新增了例4 (试商, 如图5) 。其编排体现了由直观到抽象的转换, 即这里的试商是建立在学生丰富表象基础上的数学思维的形式。教材以想和小精灵提示的方式呈现了试商的方法 (算法) , 其背后的道理则是在例2的教学中加以明确的。

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的教学, 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数学上规定运算顺序的道理。如该单元例2 (如图6) 中, 教材呈现了两种列综合算式的方法 (加小括号的、不加小括号的) , 通过对比体现数学上这样规定的理由之一, 即数学表达的简洁性。

三、以丰富的解决问题的素材, 落实“四能”培养

本册教材继续在不同内容领域呈现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 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而将“四能”的培养真正落到了实处。

1.在各领域知识中设置解决问题, 细致落实分析、解决 问题能力培养

除“数据收集整理”和“数学广角”外, 其他各单元都至少编排了一个解决问题的例题。其具体呈现方式与前面三册教材一致, 但注重在一些步骤中进行有针对性的突破。如理解题意时抓住关键词 (如“最多”“至少”等) 、排除多余信息 (如图7、图8) ;分析解答时引入新的策略 (估算、估量等, 如图9、图10) ;回顾与反思时学会检验、反思的方法 (如图11、图12) 。

2.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表内除法 (一) 和表内除法 (二) 分别安排了用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如图13、图7) , 两个例题的不同之处在于, 图7中涉及的数量为连续量, 而非实物个数, 且渗透了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解决这两个问题, 都需要通过分析, 将问题与除法的现实情境模型建立起联系, 进而用除法解决问题。

图形的运动 (一) 中安排了剪出指定图形的问题 (如图11) , 这类问题可先转化为较简单的问题, 通过实际操作及逐步调整去解决, 同时要注意分析所要剪图形的特点, 全面思考并找出所有答案。

混合运算中编排的是需要用两步运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如图12) 。由于信息复杂, 需要用色条图分析数量关系, 以直观地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找出隐藏的问题 (中间问题) , 并且这里开始逐步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余数的除法中编排了两个解决问题的例题: 需要用进一法确定答案的问题 (如图7的例5) ;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 (如图14的例6) 。二者最后确定问题答案时的关注点有所不同:前者重在根据实际问题, 确定答案最后是否要在商上加1;后者重在明确此类问题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 并明确余数的含义, 进而得出问题的答案。因此, 教材所呈现的解决问题过程的重点也有所不同:例5关键在于抓住关键词理解题意, 由此确定商是否加1;例6关键在于通过圈发现可用除法来解决, 并以此理解余数的含义, 确定问题的答案。

万以内数的认识中则是用估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如图9) 。之所以将估算的起点安排这里, 原因如下:一是学生已经学习了近似数, 有了进行估算的知识基础;二是本单元的数都比较大, 现实中有估算的必要;三是学生还未学过万以内数的计算, 不会出现先精确计算, 再为估算而估算的现象;四是将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 利于体现其现实意义并能解决实际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尤其是怎样估合适或者正确的问题。教学时, 应重在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所谓“合适的方法”, 即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紧紧抓住估算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点, 反思时让学生体会自己的估算是否解决了问题, 以此为调整估算方法的标准。“想一想”的问题用于巩固。虽然取近似数时的具体方法不同, 但突出了以能解决实际问题为标准进行估算的原则。

克和千克中的例3 (如图10) , 利用学生已经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 让学生通过估量解决问题。这类问题学生可能觉得无从下手, 为此教材进行了细致地呈现。首先, 通过理解题意突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估计;其次, 以对话形式突出了估量的方法, 即运用1千克的质量观念作标准估出结果, 并以文字表述进行了突出;最后, 通过生活实际进行检验。

四、 数据收集整理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 统计的全过程, 同时体现抽样的思想

本单元的例1、例2都从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的, 如解决“校服要选哪种颜色合适”这个问题, 很自然地要选大多数学生最喜欢的颜色, 这就需要确定4种颜色中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学生最喜欢的颜色, 即需要通过调查 (即统计) 解决问题, 进而确定调查对象 (学生) 、调查内容 (校服颜色) 、调查方式 (举手) 、呈现数据的方法 (统计表) 、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涵盖了统计的各要素, 也使学生体验了完整的统计过程, 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统计的作用与价值。

正是有了解决问题这个载体, 修订后的教材也较好地体现了抽样的思想。如例1通过学生的话:“全校学生那么多, 怎样调查呢? 哦, 可以先在班里调查。”渗透了抽样的思想 (尽管这是非统计抽样) ;在简单的数据分析中, 以问题“如果这个班做校服, 选择 () 色合适。全校选择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 为什么? ”体现了由于非统计抽样不具有代表性, 不能由此推断出全校学生最喜欢的颜色。这里只要学生能体会到“我们班学生最喜欢的颜色, 不一定是全校学生最喜欢的颜色”即可。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自测题 篇8

1.看谁先到家。

2.拉拉小车。

3.跳跳蹦床。

二、知识园

3.找一找,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在上面的图形中,有直角的图形是(),有锐角的图形是(),有钝角的图形是()。

5.○○○ ○○○ ○○○ ○○○ ○○○

□□□

○的个数是□的()倍。算式是()。

如果○的个数是□的7倍,○应有()个,还要再画上()个○。

三、百花园

1.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汽车行进是(),车轮运动是()。

A.平移B.旋转

(2)下面的角中是钝角的是()。

A. B.C.

(3)今年豆豆5岁,妈妈35岁。到了明年,妈妈的年龄是豆豆的()倍。

A.8 B.7 C.6D.5

(4)下面的变化过程中,“平移”的有()次。

A.1 B.2C.3D.4

2.应飘到哪儿呢?

使计算结果最大:7791

使计算结果最小:8266

四、操作园

1.画出向左平移8格后的图形。

2.在下图中画一条直线,使图中有一个锐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

五、生活园

(1) 20元钱可以买多少只?

(2)50元钱买1只 和1只,还剩多少元?

(3)请你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六、智慧园

(1)在圆和正方形中,但不在长方形中的数是(),它是()的()倍。

(2)在长方形和正方形外的一个数是(),它是()的()倍。

(3)既在长方形与正方形中,又在圆中的一个数是(),它是()的()倍。

上一篇:我国渔业装备与工程学科发展报告下一篇:十几加几不进位加法